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3-07-02 09:21: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培養人才,必須從小抓起。小學是基礎教育、基礎工程,事關重大,只有打好堅實的德育基礎,才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愛國情操、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心理品質,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優化小學德育工作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優選班主任,發揮他們的身傳言教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班主任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衛生和教室清潔衛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師、年級同志搞好團結;和學生交知心朋友;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我在板書r首先做到書寫規范認真。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講究以身作則,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實踐證明,以身作則是思想品德德育工作中的一條規律。教師能做到這一點,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身教重于言教”應該成為人民教師的座右銘。
二、強化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特別是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熏陶才能形成。
1.要重視課堂內的常規訓練。
每學年入學的新生,我首先要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嚴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年來,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了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結合《三字歌》的貫徹落實,每天提醒他們注意“三個一”,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業,就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并且說話時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在聽的方面,要學會傾聽,當別人讀課文或回答問題時,要聽得仔細,聽得認真,還要尊重別人,有意見舉手說?,F在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增強了自控能力。
2.要建立全班學生輪流值日制度。
值日問題,過去的一貫作法都是只讓幾個干部輪流,經過實驗觀察,我發現這樣下去只能是好的學生好,差的仍然趕不上,因為這會使部分兒童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失去了上進心和積極性。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育能力和競爭意識,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讓每個兒童都有鍛煉的機會,我采取了全班學生輪流值日,結果學生表現出十分積極興奮的狀態,總是盼著自己當值日的那天。當值日時,值日生要帶領全班晨讀,搞好班級衛生工作。這樣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工作機會,在值日中學會管理,培養了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3.要建立學生一日常規。
為了使小學生行為規范,我根據小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手冊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體化,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規。我首先通過校信通,對家長講解評價手冊家評部分的要求和評法,請家長配合督促學生。我還將學校的常規、學習、勞動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學生每天按時起床睡覺,文明禮貌,養成在家認真復習功課和參加勞動的習慣,培養學生自理能力,并針對低年級兒童特點主要學會自己洗臉、洗腳、洗小件衣服,幫助父母掃地、倒垃圾??傊尯⒆油ㄟ^勞動來理解勞動的意義,體會勞動的艱辛,體貼父母的辛勞,體現尊老敬老的美德。在“母親節”和“父親節”的活動中,我班開展了給媽媽、爸爸獻上一張感恩卡;當爸媽的小助手等活動,受到家長們的熱烈歡迎。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執行的同時,針對兒童上進心強的特點,以表揚為主,堅持正面教育。教室后墻上設立了“比比誰最棒”的評比,通過評比,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重視與家長的聯系,發揮家長的積極作用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發展觀。學校黨支部充分發揮領導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監督作用,各職能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在黨支部領導下密切配合,學校已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全體教職工鑄師德、練內功、強化育人意識、優化育人環境、依法執教,做到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政教正、副主任、團委書記、少先隊總輔導員、學生工作負責人等任組員。領導小組依據上級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點,宏觀制定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實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處在組織制定工作計劃、實施德育工作、考核總結工作時注重了既全面貫徹《中學德育大綱》《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市中小學生禮儀常規》,新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又充分體現農村中學的德育特點。
學校對班級實行量化考評,通過住校生例會、周末管理等形式強化住校生管理并取得突出的成績。學校聘請了派出所所長任法制副校長,長期和社會各方面配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舉行家長會多次,有效的實現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密切配合。
學校德育工作既有宏觀的思考,又有微觀的實踐,強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德育工作思路,學校德育工作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各類活動百余次,如第七屆藝術節、第二十三屆田徑運動會、主題班會活動月、評優推先活動等。組織開展德育各種改革和德育科研,成功舉行“竹篙中學第十二屆德育理論研討會”。對每一個學生實行德育個體評價制度,評價面為100%,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率達93%。
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政教正、副主任、團委書記、少先隊總輔導員、學生工作負責人等任組員。領導小組依據上級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點,宏觀制定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實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處在組織制定工作計劃、實施德育工作、考核總結工作時注重了既全面貫徹《中學德育大綱》《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市中小學生禮儀常規》,新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又充分體現農村中學的德育特點。
學校對班級實行量化考評,通過住校生例會、周末管理等形式強化住校生管理并取得突出的成績。學校聘請了派出所所長任法制副校長,長期和社會各方面配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舉行家長會多次,有效的實現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密切配合。
學校德育工作既有宏觀的思考,又有微觀的實踐,強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德育工作思路,學校德育工作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各類活動百余次,如第七屆藝術節、第二十三屆田徑運動會、主題班會活動月、評優推先活動等。組織開展德育各種改革和德育科研,成功舉行“竹篙中學第十二屆德育理論研討會”。對每一個學生實行德育個體評價制度,評價面為100%,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率達93%。
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政教正、副主任、團委書記、少先隊總輔導員、學生工作負責人等任組員。領導小組依據上級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點,宏觀制定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實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處在組織制定工作計劃、實施德育工作、考核總結工作時注重了既全面貫徹《中學德育大綱》《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市中小學生禮儀常規》,新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又充分體現農村中學的德育特點。
關鍵詞:中小學德育 現狀 焦點
目前,我們中小學德育研究異?;钴S,形形的研究實驗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為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傮w而言,中小學德育研究的形勢令人振奮,研究問題日益集中,研究焦點正在形成。實際上,這些研究焦點就客觀地展示著我國中小學德育研究的現狀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體化創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價值多元化等社會思潮的沖擊,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正朝著四面開花、各放異彩、不拘一格的方向發展,各種德育理論與實踐層出不窮,相繼呈現,不斷豐富著我國中小學德育的研究領域。從德育理念上來看,德育體驗論、對話德育論、交往德育理論、生活德育論、德性論等各領,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厚的觀念智囊;從德育實踐上來看,網絡德育、生態道德教育、校本德育、敘事德育、活動德育、欣賞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創造出來的德育實踐樣式。由此可以說,我國的德育理論深化了,德育實踐豐富了,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視野與思路拓寬了。然而,與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離心”傾向日益明顯,到底什么樣的德育形態最適合我國中小學的需要開始成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如若對該問題給不出一個科學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極有可能在這五彩繽紛的德育理論面前無所適從、亂了陣腳。所以,在吸收、統整、綜合所有德育理論形態與實踐樣式的優勢和智慧的基礎上對德育工作進行綜合創新、整體轉換,就成為擺在我國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進而言之,這種“整體化創新”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以德育工作為中心對各種德育理論進行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形成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學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學生品德形成與發展為紐帶來協調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培育學生應對特定社會境遇、道德問題的道德智慧;以學校德育工作為線索來協調社會德育、家庭德育、網絡德育,構建立體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網絡,為學生品德的發展建立一條高速公路等等。這些工作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德育工作者與教育者思考的重點問題。
二、德育工作要回歸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將德育視為一項道德規范、道德認識的傳達活動、道德理論的教授活動,甚至認為它與一般的學科教學活動別無二致。其結果,德育工作淪為課堂教學事件,淪為一種游離于生活之外,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毫無關聯的事情,學生對道德教育產生了一種無言的抵制情緒,導致德育影響難以深入學生的心靈。近年來,隨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來越多地認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礎和源泉;一種合理的德育活動應該時刻保持與學生生活間的血肉聯系,必須回歸生活,獲得德育活動的生動形象;德育必須在走進生活的同時將自己“隱藏”起來,著力構建一種“無痕”、“無言”的德育形態。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歸生活成為德育研究者們炙手可熱的一個課題,并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皬默F實生活出發,使道德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兒童在生活中認識到道德法則對生活的重要性,認識到道德就在自己身邊,是為保障自己生活服務的”。[1]關注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體驗、去感悟、去經歷,努力構筑一種社會與個體發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這正是德育回歸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當前,德育到底回歸什么樣的生活?是日常生活還是非日常生活?怎樣回歸生活?回歸生活與聯系生活、面對生活的區別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歸生活還是面對生活等等,這都是讓德育工作者絞盡腦汁的問題,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給出創造性答復的問題。因此,德育回歸生活這一問題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德育研究的現實和狀況。
三、德育觀念現代化
當前,現代化是許多社會領域追求的目標之一,是社會實踐追求創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現。與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現代化,德育現代化的基礎就是德育觀念的現代化,德育的其他現代化內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內容的現代化等都是德育觀念現代化的表現與延伸。德育觀念現代化是推動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穩步前進的引擎,是實現德育工作科學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當前,學者們對德育觀念現代化的研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全面認識德育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把德育視為國家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中的一個能動因素來認識;對中小學德育的科學性進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標、德育功能在人們心目中的認同度,切實轉變德育工作的思路,創造一種服務于學生發展、社會進步、人類文明增進的德育觀念形態;認識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擺正學生與教師間的地位,實現從灌輸型德育向學習型德育、從規范性德育向發展性德育、從道德知識傳授向道德素質提升的轉變;推行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觀念,貫徹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學的所有環節都滲透德育、全面關注學生道德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發展的德育理念,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順利成長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四、從“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學德育不是一項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關注對象、目標定位的,那種將對學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腦地放進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謂的“大德育”,日益為學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絕。中小學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基礎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關愛他人、誠實守信、孝敬父母、關愛社會等品德。一句話,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處世,學會用自己的道德“心”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標準、法律準則等去參與社會生活,處理社會關系,這就是“小德育”。北京師范大學檀傳寶教授的《學校道德教育原理》一書的出版標志著這一轉變的發生。這一轉變必將促使中小學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基本道德素養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確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葉瀾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個層次的內容:最基本的是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為人之德”,其次是責任心,再次是愛國,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應該說,這一概括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內容。德育是一個從愛己到愛人,從愛家到愛社會,從愛國到愛人類依次推進的過程,推己及人、愛及社會是當代德育應該具有的一種視野。因此,那些基礎品德的培養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學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從“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轉變體現著德育研究者對中小學德育工作認識的深化,體現著中小學道德教育正步入一個科學的軌道。
五、德育工作者專業化
在中小學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兩部分:德育課程的授課教師和學校的其他專職德育教師(德育處、團隊專職教師)兩部分。所謂德育工作者專業化就是指按照專業的標準來培養、管理上述人員。德育工作者專業化的基礎是德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實現德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學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以及學校德育工作專業化發展的需要。按照綜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師專業標準來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專業化的實質。德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主要是德育教師的職前與職后培訓、德育教師自身的知識更新與其在德育實踐中的積累。[3]同時,德育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師的德育專業化是兩個密切相關的問題。在西方,伴隨著品格教育運動的興起,開設專門德育課程的問題再一次被提出,德育專業化問題隨之出現。因此,教師德育專業化是德育教師專業化的前提。要實現德育教師專業化,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來努力:其一,確立“將德育作為教育目的與教育任務同樣重要”觀念;其二,建立對所有教師的德育素養專業標準;其三,對狹義德育教師(即專職德育工作者)的專業標準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實驗研究活躍
要推進德育工作的科學化,開展德育實驗是一條有效路徑。在探索中認識德育、開展德育、改進德育是當代我國德育工作的一大優勢。同時,隨著國家德育類課題申報、立項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識之士、專業德育研究人員對德育實驗研究青睞有加,倍受關注。隨之,德育實驗研究在我國正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對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理性認識。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開展的“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體驗德育研究”實驗、“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北京師范大學檀傳寶教授開展的“欣賞型德育模式研究實驗”、肖川教授等人開展的“主體性德育研究實驗”、山東師范大學戚萬學教授主持開展的“活動德育模式研究”實驗、江西省黎川一中開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龍江省小學開展的“德育整體改革”實驗、廣東省小學的開展的“信息化條件下德育課程改革”實驗、重慶石柱中學校的“開發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實驗研究”等等。這些實驗的開展為開拓我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徑提供了可貴的探索和嘗試,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視和借鑒。
縱觀上述研究焦點,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現出面向實踐、注重創新、專業發展的道路。這一研究勢頭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際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間的距離,從而為促使我國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產生了積極功能。
參考文獻
[1] 馮建軍.兒童道德生活該如何加強.教育科學研究,2004(11).
[2] 駱風.上海市中小學生品德狀況調查研究.思想理論教育,2006(11).
[3] 藍維.德育專業化的關鍵.德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研究,2007(4).
[4] 檀傳寶.德育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師的德育專業化.教育研究,2007(4).
1.學生思想狀況喜憂參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知識經濟的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極大豐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左右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傳統的倫理道德、審美情操在青少年頭腦中的地位越來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動輒離家出走,動輒打架斗毆,動輒跳樓自殺,可見小學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2.教師思想認識不容樂觀。教師既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指導者和傳授者,也是學生思想靈魂的鑄造者和傳播者,教師應模范地履行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從調查和平時的了解中,有相當一部分老師不能以身示范、嚴格要求,在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上存在誤區。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之師。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教育觀念與小學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長德育觀念亟待加強。
二、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
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在“加強中改進,在改進中加強”,結合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我們感到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正確處理德育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的關系。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德育的外延擴大了,德育與其他各項教育活動的聯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把素質教育單純地理解為搞一些活動,進而用這種所謂的“素質教育”取代小學德育工作,那么,小學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
首先,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只有認識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為自覺的要求和行動的指南。在加強德育,努力使“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中,教職工普遍存在兩種想法:其一,德育是軟任務,難見成效,往往說說重要,忙時不要。其二,認為現實社會的影響,德育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德育水平不如過去,容易留戀以往的德育。因此,對教職工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極為重要的。
其次,還必須在實施德育的內容上具有廣度。一方面,在德育常規中我們加強領導,加強管理。在德育框架上,我們努力做到責任到崗、崗位到人。明確以遵紀守法、誠實關心他人、熱愛等為小學基礎道德內容。一方面,我們注意抓住契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使德育教育寓于活動之中。更為重要的一方面,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應成為小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德育點、連接點、落實點的備課要求,切忌貼標簽,使德育有意、有機地落實在教學活動之中,教育教學活動內容落實、要求明確,為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臺,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最后,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以促使和保證人人都能努力成為德育工作者。加強小學的德育,關鍵在于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我們一方面努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學知識、學理論、學技能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規范的,教師首先要規范,以教師良好的形象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加大檢查和考核的力度,開展文明組室、文明班級、文明教師、文明學生的評比,把德育效果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學期考核兩次,直接與結構工資掛鉤,以發揮考核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成為現實。
2.小學德育工作的體現途徑
首先,搞好小學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是教師自身道德的建設。首先我們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須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師德建設不是可以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長抓不懈。因此,對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有一個不斷加強師德修養的任務。
其次,重視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是人類社會長期積淀下來的思想、文化、精神結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發展的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產生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內容。
再次,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是小學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當小學應對目前學生家長多數在外的現狀時,應摸索出與時代相適應的聯系形式,如建立學生家長通訊簿、校長熱線等方式,多與家庭溝通,摸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不良苗頭,與家庭一起糾正其不良風氣。與此同時,小學要善于利用社會上思想道德風范的先進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也要善于運用社會上的反面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只有家庭、社會、學校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各種形式的聯動體系,小學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最后,轉變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也是小學德育工作的沃土。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束縛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作為基礎教育改革時期的教師應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人才觀。
3.提高認識,加大家庭、社會和學校德育形成作用的宣傳力度
雖然小學生德育狀況喜憂參半,但是他們畢竟處于道德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水平低,思維片面,加之閱歷淺,容易產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模糊甚至錯誤觀點。教育工作者必須義不容辭地以身示范、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品德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家庭、社會更是重要的主導者。目前,教育常常陷入尷尬,究其原因,是學生在校學習5天接受的正確觀念,結果在家和社會待2天的時間里,就被家長的錯誤觀念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文化弱化、抵消,甚至使未成型的道德價值觀念朝畸形方向發展了,這就要求我們在不斷加強家長正確教育觀念引導,消除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同時,加大小學、家庭、社區、群團的協同性和互動性,提高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對祖國下一代的關心。
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他們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是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如何關注學生,如何關注到每一名學生?首都德育工作者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他們創新工作方法與機制,建立德育專家資源庫,開展學生需求狀況調查,建設已有300多萬個真實數據的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狀況動態數據庫,使首都德育工作更富有針對性與實效性;他們與相關部門積極合作,逐步形成了多部門共同參與、家庭一學校一社區進行制度性合作的協同合力的大德育工作團隊;關愛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求,讓大多數學生包括弱勢群體兒童普遍受益的富有實效的德育成果不斷涌現。
2007年11月,北京市第二次德育工作大會評出首都德育十大成果。限于版面,本期我們僅從中擷取三項:《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首都德育新探索》、《全納教育:塑造弱勢群體的健全人格》、《家長教師協會:探索協同教育新機制》。見微知著,希望這幾篇文章能使我們對首都德育工作創新有一個感性的了解。
2003年10月,首都師范大學學生思想道德發展評估與研究中心受北京市教委委托,承擔了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工作。這是在全北京市范圍內展開的常年性、大規模、追蹤式的測評工作。項目啟動以來,我中心已先后為北京市教委提供了2004、2005、2006和2007共4個年度的《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報告》和2006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深度訪談報告》。這些測評結果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來北京市中小學生在思想道德發展方面的總體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這項工作的推進有助于完善首都德育工作機制、推動區縣和學校德育工作創新、切實提高首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水平。
一、準確把握學生思想道德測評的邏輯起點
開展德育測評工作,不可回避地要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狀況可不可測、能不能測和測評的結果可用不可用。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是做好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1.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狀況可測不可測?
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狀況是否可以測評,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人的品德十分復雜,很難用量來表示其好壞和等級,更不能用打分的方法給予評價;量化測評思想道德狀況,有很大的局限性,使用不當會導致評定的結果不合理、不公正。
我們認為,探討學生思想道德狀況測評是否可行、是否可以量化的問題,首先應該明確要測評哪些內容,內容不同,測評的方法、難度和準確度也不同。思想道德觀念本身確實難以準確評價,但是,思想道德最終要通過外顯行為表現出來,學生外顯的道德行為是客觀存在的,且中小學生的思想、情感、態度與行為的內在一致性較成人更高,是否道德也是可以被測評人員直接觀察和評價的,測評人員根據事先研制的標準對學生外顯的道德行為進行測評是可能的。因此,我們將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的主要內容放在學生外顯的道德行為上。
2.對全市學生的跟蹤測評可行不可行?
這一思考主要解決的是操作層面的問題。一是測評對象涉及全市中小學生,工作量大,如何操作?二是涉及對各區縣和學校德育工作的評價問題,如何確保測評結果的真實性?
因為該項目是北京市教委的指令性項目,所以在市教委的協調和區縣教委的支持下,選樣的代表性和廣泛性的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我們明確區分了“現狀”和工作評價的關系,尤其是我們與區縣教委形成了共同掌握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現狀的共識之后,測評結果的真實性問題也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3.測評的結果可用不可用?
對有用性的思考主要解決的是研究價值問題。由于此項目是研究機構作為第三方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委托開展的測評工作,測評結果將作為市教委德育主管領導進行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所以其價值不言而喻。
以上三個問題的解決為德育測評工作提供了研究前提和精神動力。
二、積極探索學生思想道德測評的指標體系
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工作的有效展開有賴于良好的測評指標體系的建立,而測評所提出的區域性、跟蹤性等要求,使得現有的指標體系很難滿足我們的測評需求,因此,我們自主研發了測評所需要的指標體系。
我們的測評指標范圍為同心圓向外擴展方式:個人一群體一社會一國家一世界。測評分為對現實世界思想道德的測評和對虛擬世界思想道德的測評兩種,其中以對現實世界思想道德的測評為主。
具體來說,測評的基本維度包括思想和道德兩部分,思想方面的維度包括世界、國家、社會、群體、個人5個方面,道德方面的維度包括社會公德、學業道德、家庭美德、虛擬道德4個方面。具體維度包括:人道主義、和平與國家意識、民族情感和對國內外問題關注度,文化認同;資源與環境意識,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對社區、對班級、對同伴、對家人、對鄰里、對學習的態度,熱愛生命,價值觀,公民人格,虛擬世界中的自律與節制,守法、自強等。
在每一個測評點上又分為自己是否做、對他人做的態度和對結果的不同態度。例如:在測評學生保護環境的行為中設立了“你自己是否亂扔垃圾”、“見到同學亂扔垃圾是否勸阻”、“在校園里見到垃圾是否主動揀起來”這樣3項。
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具體測評維度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各自的側重點。在確定測評維度的基礎上,我們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編制了每一年度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年齡段的測評問卷。對小學生的測評以測查其道德發展水平為主,對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測評則逐漸加大思想方面所占的比重。
測評問卷初步確定后,要經過試測評,以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時邀請各方面專家對測評問卷進行評審與鑒定。在綜合各方面結果的基礎上,最終確定每一年度的測評題目。
三、探索測評的方法
為保證測評結果更加真實有效,我們嘗試綜合運用多種測評方法。
1.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對北京市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狀況進行測評的主要手段。測評按分層取樣原則隨機抽取各區縣小學、初中、高中(含職高)學校,兼顧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測評范圍覆蓋北京市全部19個區縣。
測評問卷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套,題型分為李克特五分量表題、選擇題和開放題(包括情境題)。問卷調查由測評中心成員親自到現場進行嚴格的控制,以保證測評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對測評得到的數據我們借助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
2.訪談
為保證測評手段的客觀公正、測評方式的多樣互補和測評結果的真實有效,同時便于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除調查問卷外,我們還開展了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科目教師以及學生的訪談。幾年來,我們累計訪談教師和學生300余名。
3.現場觀察
在測評過程中,我們還使用了現場觀察法進行測評。按照事先確定的觀察計劃,測評人員隨機對校內學生進行自然狀態下的觀察,以得到真實、可信的材料。
調查問卷做到了覆蓋面廣、代表性強的量的積累,借助訪談我們實現了質的分析,現場觀察印證了測查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四、測評實現了德育管理與科學研究的有機結合
1.有效地保證了德育決策的科學性
準確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狀況,是保證德育決策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前提和基礎。但常規德育工作的決策,難以得到相關資料,較多依賴于管理者的個人閱歷和工作經驗,較難做到全面、準確、科學地決策。
4年來,我們累計發放測查問卷3萬余份,輸入數據300余萬個。從2003年開始,我們每年都將測評結果以年度測評報告的形式在年底提供給北京市教委,為下一年度北京市教委的德育決策提供依據。這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科學數據,有效地保證了德育決策的科學性。
例如:2004年,北京市教委提出樹立北京市中小學生十個文明形象:唱響國歌;尊敬師長;主動問好;不隨地吐痰;把紙屑扔進垃圾桶;不說臟話;公共場所,輕聲交談,右行禮讓;乘車購物,不擁不擠;觀看演出、比賽,文明喝彩;遵守規則,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在2005年的測評中我們發現,在市教委提出的前5個文明形象中,“不說臟話”一項得分偏低,說明在這一項上,全市中小學生還存在較嚴重問題。于是市教委改變了2006年重點抓后5個文明形象的決定,將10個文明形象一起抓。
2.使各級德育管理部門明確了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已往德育工作的運作主要以行政事務性工作的方式進行,區縣德育管理部門及學校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往往難以調動起來。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測評機制的建立,幫助德育工作者更加理性和客觀地了解和分析現狀,具有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反饋的功能,使區縣和學校德育管理者進一步明確了具體的工作方向和內容要點。
例如:在2006年度的測評中我們注意到,職業學校學生、單親家庭學生、農民工子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和道德問題。我們在對這些問題給予歸因分析的同時,為基層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些相關的指導性建議,使其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要點。
堅持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針,以落實第三次全教會、國務院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組織實施《哈爾濱教育發展工程》為主要內容,以德育為靈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樹立新世紀哈爾濱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動為載體,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深化落實,在扎扎實實抓好德育常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努力構筑我區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標
1、樹立2~3所小學德育工作特色試點學校,推動全區小學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2、文明校達標率100%,文明班達標率95%,文明生達標率95%以上。三年內全區學生整體文明素質在此基礎上穩步提高。
3、控輟率不能突破目標,輟學率城市小學在1%以下,農村小學在2%以下。
4、違法犯罪率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創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創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來,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
新時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尋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徑,各學校一定要針
對學校校情,結合學生實情,創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不拘一格育人才,創建德育特色學校將是我區小學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開展“以個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層次育人、按階段育人、重素質育人、明方向育人”的 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徑,培養教育學生具備“六會”和“七種能力”(“六會”:學會做人、學會辦事、學會求知、學會健身、學會創新、學會生存?!捌叻N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發明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演講表達能力、文字寫作能力、社交和社會活動能力)。各學校要以創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創出特色,抓出實效。本年度德育辦以此為重點,樹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進試點學校,從而帶動我區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區德育工作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新格局,使我區德育工作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
2、網絡管理促提高,資源共享,互學共進。
全球化、網絡化、多極化的新時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緊跟時代步伐,要標準高,上檔次。充分發揮網絡的功能,形成我區德育工作網絡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創建的德育工作網頁要充分展現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從而使全區德育工作資源共享,達到彼此互學共進的良好態勢。
3、要進一步做好我區小學德育基礎訓練工作,在此之上,不斷創新完善。
(二)重點工作
1、圍繞“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為形象工程添光彩”為主題,深化 哈爾濱人形象建設工程。
首先,要提高認識,抓好落實。“樹立新世紀哈爾濱人形象建設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點,各校領導要加強認識,抓好落實,要把此項活動與其它教育活動緊密結合,抓出實效。
其次,要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設與“小公民”即(五?。┙逃顒泳o密結合,開展有本校教育主題、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動(各校要制定活動方案), 力求實效,不走過場,使此項教育活動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本年度區德育辦要以此為主題召開現場會。
第三,結合“形象工程”建設,深入有效開展“三文明”達標活動。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園”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來大手,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動為載體,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告別一切不文明行為。各校要加強“三文明”達標工作的力度,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增強“三文明”達標工作的實效性。
2、以德育為靈魂,以“形象建設”工程活動為契機,建設高素質德育隊伍。
高素質德育隊伍是實現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證。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德育隊伍是我區德育工作永遠不變的工作重點。
第一,要不斷加強學習,端正教育思想。要將師德建設工作與“形象建設”工程有機結合,進一步樹立“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師形象。
第二,要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重點,在繼續開展“正師風、鑄師魂、正行風、樹形象”、“三心、兩愛”等師德教育活動基礎上,通過倡議“五不準”,各校要廣泛開展以學生、家長、教師、領導不記名方式對教師進行師德評議,評議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從而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做為學校德育科研課題,加強研究探討,尋找有效的教育途徑,從小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上半年我們將在1—2所學校進行試點,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下半年逐步推開。
四、常規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點,努力創新的德育工作基礎上,繼續扎扎實實抓好德育常規工作。
1、繼續開展以“激勵永遠”為主題的愛國主義影片觀映、國防知識教育、“五導”活動及“長大的我把愛心回報社會”等教育活動。
2、充分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強課堂教學德育滲透功能。
3、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不斷加大后進生轉化工作力度。
4、以“兩法”為教育重點,開展好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活動,有效控制學生違法犯罪。
5、組織開展好關于《走向世界的中國》讀書系列教育活動,要求各學校學生讀書參與率達100%,各校結合讀書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6、加大學??剌z工作力度,嚴把控輟率,決不突破目標。
7、重視并加大學校環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德育工作 探討
在整個學校教育階段,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主要的教學陣地,學校在學生的德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接受科學知識、學習技能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關鍵階段。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應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世,怎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讓小學教學課程內容與學生品德教育靈活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
一、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做學問之前先學做人,德育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根本。小學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站,這一站打下的基礎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他們將來對于人生和世界的認知的對與錯。小學班主任在小學生心中是個全知全能的人,這種在小學生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決定了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小學生的巨大影響。如果說其他的任課老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的話,那么說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靈魂的塑造者一點都不夸張。所以,小學班主任要充分重視德育工作,主動承擔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小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班主任的工作從接班那天起就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這個工程的主體結構必須是德育。小學班主任只要有意地牢記著這一點,整個工程就會順理成章的取得成功。另外,中國進入了各種矛盾和各種問題的高發期,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變化,契合當今小學生的心理成長動態,小學班主任在實踐的基礎上,還要勇于嘗試新的方法和開辟新的途徑,努力創新德育工作新模式、擴展德育工作新內涵,真正地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
二、小學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功利化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競爭、商業化等主導性社會因素都在強烈地影響著教育的展開,促進教育的功利追求不斷形成。通過升學深造掌握專門知識來實現個人價值的社會潮流愈演愈烈,與此相伴的是教育的功利化,教育更重視升學、考分等功利價值,卻忽視了教育的本質――“培養出合格的人”。在升學教育中,智育被抬到無限高的地位,德育則乏人問津。學校中的“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現象盛行,“德育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德育是軟指標、智育是硬指標”。凡此種種,德育地位仍難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2.德育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小學班主任展開德育工作的方式太單一,以至于無法讓小學生明白德育教育的正確性,甚至對德育教學產生了抵觸心理。比如,小學班主任單純地將小學生當作小孩子對待,殊不知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一概而論的德育教學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也使小學生不買班主任的賬。而小學班主任還會擔任著一門學科,往往會將精力放在教學上,忽視了德育教學工作的展開,無法在小學生需要指導時及時給予德育指導和幫助,某種程度上背離了德育教育的理念。
3.缺乏豐富的德育理論支撐
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時往往只憑借個人經驗,而缺乏科學合理的德育理論的支撐,因此,沒辦法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主導作用。比如,一些小學班主任針對小學生犯下的小錯誤只進行片面說教,并沒有將德育理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無法使小學生理解簡單的德育含義,也沒有耐心教育小學生認識錯誤以及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行為。
4.部分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的教育能力、水平有限
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對德育的認識水平,培養他們的愛國、明理、誠信等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在知、行、意、情方面的統一。小學生的思想意識較為幼稚,需要教師大力加以引導和增強自身以身作則的模范作用,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擁有較強的德育工作能力。但在目前,部分小學班主任還未能認識到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德育教學中往往采取機械講授的教學形式,教學與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發展脫節,影響了德育教學工作的效果。
三、創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1.以尊重學生為基礎,多付諸關愛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與理解,是溝通和相處的前提。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多付出一些耐心去理解和關愛學生,結合學生的思想活動與心理特點,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合理的方式去與學生交流、溝通。如果采用訓斥或是挖苦、諷刺的方法來糾正學生的錯誤,就會導致學生的畏懼心理和自卑心理,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和傷害。教師還要善于聆聽學生的心聲和想法,為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等等,在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要積極鼓勵,耐心引導,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2.豐富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內容
小學德育工作其實本身具有多元性,外加小學生性格活潑、天真無邪、愛玩愛動,因此,德育工作并不能是單一的形式,而是應該與游戲相結合,讓小學生在獲得快樂的同時對德育知識有進一步的明確認識。此外,小學班主任應該在傳統的德育工作方法上加以創新,與學校、家長相配合一起完成對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開展“我是好孩子”、“文明小標兵”等互動活動,并與家長多進行溝通,一起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3.轉變德育工作教育理念
小學班主任應該打破原有教育枷鎖,多了解德育教學知識和小學生管理方面的知識,對小學生當下的行為和心理進行揣摩,認真體會德育的內涵,并且從小學生自身情況出發,對其進行德育工作。比如,很多小學生出現不好的行為都是因為家庭原因,小學生父母平時工作太忙,沒辦法及時顧及小孩子的感受,小孩子會做出一些惡劣行為來引起父母注意,小學班主任應該告之小學生父母多關愛孩子、照顧孩子。
4.小學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素質
根據青少年成長理論,小學階段,小學生會對家長的意見提出質疑,但是對自己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是充分的信任和依賴。小學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小學生的幼小心靈產生影響,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小學生奉為真理。所以小學班主任要重視自我修養,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當今社會,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要保持合理的生活規律,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保證自身的身心健康。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展示給學生內心積極的一面,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