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6: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環境污染及處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污水處理廠;惡臭;離子除臭;污泥
中圖分類號 X70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2-0271-02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污水處理工作迅速有效地開展,污水處理廠數量明顯增加。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解決城市水污染問題最基本而有效的途徑,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河流污染的必然舉措,但其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又因自身產生和排放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國家環境保護部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中明確提出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列入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該文通過分析污水處理廠存在的環境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1 出水水質無法滿足達標排放
綜合分析導致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超標的眾多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2個方面。
1.1 進水水質發生變化導致尾水超標
在調研中發現,部分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超過1 000 mg/L、總氮超過200 mg/L、總磷超過100 mg/L。由于企業的超標亂排,加上污水廠的現有監控設施配置缺失,往往在事故發生后才發現,造成污水處理廠生化微生物活性下降,甚至生物相破壞,污泥膨脹,最終導致出水水質惡化,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要求,并對水環境及生態系統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微生物群體受到沖擊毒害嚴重時,可能一兩個月都無法恢復正常的有機物降解能力,最終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城市污水無法達標排放。
針對上述問題,相關管理部門應強化點源治理,特別要制訂和落實點源重金屬、磷的減排措施,進而確保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的穩定。
1.2 處理裝置運轉不正常導致尾水超標
污水處理廠的各處理單元都發揮各自特有的功能,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異常,都可能導致尾水超標。因此,污水處理廠從初步設計階段就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要求,保證工程、設備質量。但也存在由于出現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雙回路停電、突發性自然災害等情況,將導致污水未經處理而超標外排的情況,此時應要求部分排水企業或全部停止向管道排污,以確保水體功能安全。
2 臭氣污染影響
污水處理廠在運營期間會產生一些臭氣,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用地緊張,很多污水處理廠周圍緊鄰著住宅區或者商業區,因而其惡臭污染備受各方關注。要控制污水廠的臭氣污染,必須從其惡臭來源、排放規律等方面著手,進而確定適宜的污染治理措施,將其污染影響降至最低。
2.1 惡臭來源、成分
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厭氧或缺氧的條件下發生腐化,隨著水流的流動散發出惡臭,污水廠各處理單元都會不同程度地向周圍環境散發惡臭。相關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區(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間等)與污水進水區(進水泵站、隔柵、曝氣沉砂池等)產生的惡臭氣體,無論在臭氣產生量上,還是在排放強度上,均高于其他處理單元[1-2],具體結果如圖1所示。
臭氣成分復雜,其中包括了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硫醇)、含氮化合物(如氨)以及含氧有機物(如醛、酚)等多種物質。在進行污水處理廠臭氣分析時,大多選擇硫化氫、氨、甲硫醇作為臭氣強度的參考指標。
2.2 惡臭排放規律
惡臭排放強度與多種因素相關,污水、污泥處理處置工藝不同,產生的臭氣成分和濃度也不同,掌握惡臭的排放規律,對控制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污染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長泥齡工藝(如氧化溝)臭氣產量低于短泥齡工藝(如常規曝氣工藝)[3],好氧工藝低于厭氧工藝。此外,污水處理廠內惡臭物質的產生與季節和溫度存在直接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當水溫分別低于18、21 ℃時,污水中的H2S和NH3的排放濃度基本為零[4]。因此,當污水廠的水溫低于18 ℃時,可以適當考慮調整惡臭處理裝置的運行時間來節約成本。同時,雨天也可以降低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污染物濃度。
2.3 惡臭污染評價
惡臭污染是通過人的嗅覺而引起的不愉乃至影響人體健康的一種感覺公害,目前衡量惡臭污染的程度主要包括3種指標,即臭氣濃度、臭氣可忍耐度和臭氣強度。其中臭氣強度是惡臭污染的主要評價指標,臭氣強度等級是以嗅閾值為基準將臭味強度劃分等級,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分級方法由日本環境廳提出,其將臭氣強度劃分為6級,具體如表1所示。
污水處理廠各處理構筑物產生的惡臭氣體對整個污水處理廠及其周邊地區都會產生污染影響。以日處理量為10萬m3的污水處理廠脫水機房為例,其每小時的臭氣散發量按脫水機房容積的3~5倍計算[5],臭氣中的H2S散發速率約30 mg/s。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中推薦的預測模式估算,H2S隨距離衰減的情況如表2所示。
從上述衰減結果可以看出,在最不利的氣象條件下,污泥脫水機房H2S濃度衰減300 m以上,其臭氣強度方可接近1級。此外,由于臭氣組分復雜,臭氣濃度是各種惡臭污染物和異味的綜合反映,而惡臭污染物濃度預測結果只是單一污染物的反映,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惡臭物質濃度預測的結果優于臭氣濃度評價結果,也就是說即使惡臭污染物計算值比較理想,但人們的反應卻是臭味明顯。因此,在惡臭評價時,應該采取現場嗅聞與預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2.4 常用的惡臭污染治理措施
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近幾年污水處理廠在設計階段便從減少惡臭環境影響的角度出發,對主要的惡臭排放單元泵房、格柵、污泥濃縮池等加蓋收集經除臭裝置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離子除臭法、植物液除臭法、生物除臭和化學除臭等。
2.4.1 離子除臭法。利用惡臭氣體多為還原性物質,容易被具有較強氧化性的氧離子氧化化學特性,利用離子發生器產生氧離子,有效氧化分解空氣中的污染因子,去除異臭味。離子除臭系統包括空氣過濾、離子發生器、廢氣處理裝置以及相關配套通風機組成,該裝置凈化過程如圖2所示。
對于污水處理廠來說,上述凈化過程可用于提升泵房、格柵間、沉砂池、脫水間等部位的除臭。以污泥脫水間為例,其在工程上的布置如圖3所示。
目前,離子除臭工藝在北京、天津、廣州等地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上海白龍港水質凈化廠、桃浦污水處理廠、濟南北園污水泵站等均采用上述工藝對臭氣進行處理,處理效果良好,對硫化氫的去除效率大于90%,對氨的去除效率大于70%。
2.4.2 植物液除臭法?;驹恚▓D4):將一些特殊天然植物提取液霧化,讓霧化后的分子均勻地分散在空氣中,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6]。溶液的表面不僅能有效地吸咐空氣中的異味分子,同時也能與被吸附的異味分子發生分解、聚合、取代、置換和合成等化學反應,使其立體構型發生改變,削弱了異味分子中的化合鍵,使之失去臭味。植物除臭劑與異味分子H2S和NH3的反應式如下:
該方法用于惡臭治理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影響因素,即霧化程度、噴灑位置、噴灑量。霧化通常有專門的機械設備來完成,噴灑位置、噴灑量則是根據工程實施經驗確定。植物汁液法不用增設氣體收集裝置、電耗少、占地少、操作方便,很容易在已建脫水機房的基礎上安置、增設植物汁液必要的設備,北京排水集團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即采用該種方法對脫水間進行惡臭處理。
2.4.3 生物法。生物脫臭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降解臭氣物質,適合去除污水處理廠產生的臭氣物質。生物濾池除臭是目前研究最多、工藝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除臭方法[6]。該除臭法是在適宜條件下,利用附著大量微生物的固體載體(填料)吸附、處理收集到的臭氣,使臭氣物質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其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生物濾池法除臭技術具有運行費用低、處理效率高、無二次污染、操作管理簡便等優點,應用很廣泛。廣州某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預處理區、二級處理區和污泥處理區分別設置了生物濾池,以去除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臭氣物質。
3 污泥污染
污水處理廠在利用微生物進行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同時,也將產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水處理技術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及物理化學方法,將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轉移到剩余污泥中,其實質是污染物的相對轉移,即將可溶性的污染物從水相轉移到固相中[2]。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如果未經處理隨意排放,經過雨水的侵蝕和滲漏作用,極易對地下水、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2]。
2002年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處理,并對厭氧消化、好氧消化、好氧堆肥3種穩定化處理后的污泥控制標準進行了規定。
城市污泥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倒海和農業利用等,前3種方法由于場地的限制、費用昂貴、造成二次污染等因素而難以實施或被禁止[2]。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鈣及有機質等營養物質,其作為農用資源前景廣闊,有利于城市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市功能的復雜性,城市污水處理廠接納的污水類型也千差萬別,工業廢水連同生活污水一同經市政排污管網匯入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中難免會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隨著處理過程的逐步深入,有害物質就會轉移到污泥中。因此,城市污水處理廠在排放污泥時,應對污泥進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成分分析之后再決定其具體去向。
4 結語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污泥等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切實有效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控制,需要從產生規律、環境條件等方面進行系統、全面地研究。同時,還需加強政策法規的建立和監督工作,做好污水廠的正常管理工作。通過政策管理和技術防控手段綜合治理,解決好污水廠的環境污染問題。
5 參考文獻
[1] FRECHEN F B.Odor inventory of Germany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odor flow rates and odor emission capacity[J].Wat Sci Tech,2004,50(4):139-146.
[2] 桂紅艷.城市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污染及防治初步研究[D].廣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
[3] 郭靜,梁娟.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狀況分析與評價[J].中國給水排水,2002,18(2):41-42.
[4] 眭光華,李建軍,孫國萍.城市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源調查與研究[J].環境工程學報,2008,2(3):399-402.
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調查報告是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信息和資料,分析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情況,了解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環境污染處理行業投資決策或營銷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調查報告包含的內容有: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調查;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基本狀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市場規范,總體需求量,市場的動向,同行業的市場分布占有率等;有銷售可能性調查,包括現有和潛在用戶的人數及需求量,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本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擴大銷售的可能性和具體途徑等;還包括對環境污染處理行業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開展調查??蛻艨筛鶕陨硪笱芯孔罱K的調研大綱。
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采用直接調查與間接調查兩種研究方法:
1)直接調查法。通過對主要區域的環境污染處理行業國內外主要廠商、貿易商、下游需求廠商以及相關機構進行直接的電話交流與深度訪談,獲取環境污染處理行業相關產品市場中的原始數據與資料。
關鍵字:農村環境;污染;防治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農村環境是指以農村居民為中心鄉村區域范圍內各種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它包括該區域內的土地、大氣、水、動植物、交通道路、設施、構筑物等。農村環境保護是指對農業或農村環境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活動。由于農村環境是農業環境的中心,因此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是保護農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需要,也是保證農村居民身體健康的需要,對提高農村環境質量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一、農村環境現狀。
(1)農村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多年的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首先污染源和污染物種類增多。過去,我國農村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傳統農業生產及農村居民生活,污染物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少量垃圾。近年來,我國農村除養殖傳統的豬、牛、羊、雞、鴨、鵝外,還出現兔、牛蛙、肉鴿等,水產品及飼料添加劑等品種繁多;種植新型農產品,使用新型農藥及化肥、地膜、農機等;鄉鎮企業、外來企業原輔材料、產品和生產裝備多樣化。
(2)農村生態環境惡化。
畜禽糞便直排、農作物秸稈大量堆積或直接焚燒等粗陋傳統的處理方式嚴重影響農村的生態環境。由于對規?;B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激勵措施重視不夠,畜禽糞便等優質肥料資源變成污染農村環境的污染源,導致農村環境質量惡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低,部分農作物秸稈被粗放焚燒或拋棄,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
(3)企業污染越來越大。
部分地方政府保片面追求政績,對環保審批手續把關不嚴,越來越多的污染企業搬遷入住到農村。農村環境監管的不及時、不到位,部分企業受經濟利益驅使,治污設施長期閑置不正常使用,廢水不經處理直排江河,有的企業甚至私設排污口,偷排超標污水。還有一些鍋爐爐灶、生活大灶排放超標煙塵。農村環境質量有日趨惡化的態勢。
二、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1)加大綜合治理力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包括:畜禽養殖及集鎮生活污水的污染治理,生活垃圾的統一收集填埋,河道“三清”(清淤、清障、清水面漂、浮物)以及控制水土流失。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重點抓好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人畜糞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加大農村環保執法力度,對污染和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2)強化監督和管理,建立農業污染監測體系。
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灌溉污水水質、土壤、農產品及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的法定職責。同時,農業部門還應承擔突發性農業污染事件的調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開展農業環境整治的技術研究等。堅持“環?;菝瘛保ⅰ罢鲗Вr民主體,環保牽頭,部門協助,聯合推進”的農村環境保護機制。建章立制,強化污染監督和管理,是確保農業農村環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證。要根據《環保法》,制訂各地各村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把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納入全民環保行動中,多方努力引導農民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協助農民引用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綠色”的生產經營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協調,達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目的。
(3)推廣清潔生產,加速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
在農村推廣清潔生產,將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通過資源化途徑加以綜合利用,這是治理農業污染的最佳途徑。如畜禽糞便和秸稈通過沼氣化處理,既利用了沼氣能源,又可利用沼渣、沼液作果園、桑園肥料;還有以畜禽糞便為基質加工成復合有機肥料,既保持了化肥使用簡便、肥效快的特點,又彌補了化肥對土壤的不利影響,還較為徹底地解決了糞便污染環境問題。最大程度地使農業廢棄物得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4)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積極性。
農村環境污染防治離不開法律、經濟、行政、科學技術等手段的充分運用,更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監督。針對農村環境污染本身具有主體分散、排污隨機、不易監測、不易確定等特點,防治監管僅靠政府實現難度非常大,要走群眾路線,充分調動廣大群眾保護環境的積極性,依靠群眾的力量,齊抓共管,城鄉聯防聯治,以較小的社會成本,實現保護農村環境的國家大計。
(5)強化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環境污染綜合防治能力。
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警示牌,加大巡視監管力度,切實保護飲用水安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嚴格控制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開發強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耕地土壤質量。加快城鄉污水處理廠、村級污水集中處理池、沼氣池等處理設施建設,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強度。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力度,“村收集、鄉中轉、縣處理”,堅決杜絕把農村作為“垃圾堆存場”的現象發生。建立農村重點污染源和污染狀況普查制度,對污染集中連片地區實施集中治理。完善城鄉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強化城鄉統一監管,進一步提升農村環境監管的組織力量和能力。監測本地區土壤質量,調整嚴重污染耕地用途,制定污染耕地土地轉換和土壤污染治理規劃。
三、結語
重視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事關新農村建設和糧食安全的國家大計。相關部門應提高思想認識,大力開展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齊抓共管、城鄉同治,統籌城鄉發展,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保檢測;應急系統;發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47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問題也愈來愈多的顯露出來,由環境保護問題引起的各種生態問題接踵而來,我們生活的環境質量逐漸下降,社會的生態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人們生活在水污染、大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解決環保問題刻不容緩。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根本措施之一是進行環境監測,根據不同的環境下的不同污染程度進行不同的分析、研究,根據分析結果采取有效途徑解決環境保護問題。但是,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環境保護監測應急系統還沒有得到完善,仍處于建設的階段,所以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時候,管理人員只能對環境污染事故有大體上的了解,無法對環境事故做到全面的了解,管理人員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污染信息,從而也就不能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使環境污染事故得不到及時的處理而變得越來越糟糕。
1 國內外環保監測應急系統的發展狀況
1.1 國內的環保監測應急系統的發展狀況
目前,環保監測應急系統已在我國投入并開始運用,在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處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面積比較廣,工業化發展速度較快,我國還是存在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的,因此,治理環境污染刻不容緩,要利用好環保監測應急系統,在最短的事件內做出最佳決策,在實踐中探尋有效的方式,降低環境污染程度,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1.2 國外的環保監測應急系統的發展狀況
環境污染的嚴重化使得許多國家都采取響應的技術對環境進行監測,比如在化學物品的堆放方面美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計劃;在環氧問題上日本建立預防結構體系;聯合國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的突發環保事件提出了不同的應對措施與處理方式。以上例子說明了,環境污染在惡化,全世界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在上升。
2 環境保護監測應急系統的建立
2.1 監控預警系統
監控預警系統是對突發的環境污染事故進行預報警的系統。建立監控預警系統,是為了能夠實時監測重點污染源及其環境質量,降低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發生的概率,為處理突發事件積累更多的時間。監控預警系統包含兩個模塊:監控模塊和預警模塊。監控模塊主要負責對重污染源進行實時的監測,根據分析數據的結果制作環境統計報告;預警模塊的職責是根據不通過環境污染的不同預警條件,對從監控模塊中取得的監測信息進行系統性的評估,以此來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警級別進行確定。
2.2 現場處置系統
通過運用現場處置系統中的監測設備,可以較為準確的知曉污染事件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范圍等信息,能夠提高處理突發污染事件的效率。現場處置系統也包含兩部分:環境應急監測和現場視頻傳輸兩部分。環境應急監測部分的主要職責是對污染物的來源、種類、涉及的范圍以及危害度等進行初期的判斷,然后報告給上級單位,為管理人員更好地采取措施處理環境污染事件提供了條件;現場視頻傳輸部分的主要職責是在突發污染事件現場和環保應急指揮中心間建立起聯系,使得應急指揮中心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對突發事件有較準確的把握,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效率。
2.3 應急指揮系統
應急指揮系統的主要職責是對污染事件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它是一個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的系統,包含五個部分:進行應急接警、進行指揮命令調度、進行車輛監測調度、進行應急視頻指揮和進行應急信息展示部分。
2.4 決策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是對突發污染事件進行分析,輔助工作人員進行對環境污染事件的評估工作,與此同時,結合以往類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2.5 災后評估系統
它是一種對環境污染事件的事后評估系統,通過分析環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影響,制定有效的解決途徑,降低日后此類事件再發生的概率。災后評估系統包含四個部分:對評估標準進行維護的部分、對應急處置進行評估的部分、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的模塊和對事后方案進行制定的部分。
3 環境保護監測應急系統發展的原則
3.1 應急措施要與預防措施相結合
提前制定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措施是進行事件處理的關鍵,這樣在環境污染事件突發的時候,工作人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從而能夠及時的采取措施,降低污染可能帶來的危害度。具體措施有:將重工業生產作為重點,做好預防;相關企業要詳細記錄本企業的危險品的儲存信息;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水源保護等等。
3.2 對環境污染事故進行及時的處理
在應急組織中設有應急辦,其中的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進行規范和制定,增加技術存儲量,并且預警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對一般性的環境污染事件進行處理,對于污染情況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在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之后在進行處理。另外,在平常的應急工作中要提前制定好預防措施,以保證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解決方案。
3.3 在政府的領導下,各部門協同處理事件
在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時,僅僅依靠一個部門或者一個企業的力量是無法達到最佳處理效果的,因此,需要應急工作人員及時的向上級政府部分匯報,在政府的帶領下,各個部門協助處理事件,明確分工,提高解決效率。
4 總結
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刻不容緩。相關環保部門要隨時關注環境保護的動態,制定有效的措施,爭取在最短的事件內處理好環境污染事件,降低事件可能帶來的危害,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薛秀秀.關于環保監測應急系統的發展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8):95+105
【關鍵詞】遼源市;新農村建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對農業和農村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遼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市轄兩區、兩縣。其中的東豐、東遼兩縣是吉林省重點糧食產區。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涉及到的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全面勝利。農業對自然環境有依賴性,同時農業又是對環境影響的主要“貢獻者”。近幾年,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引起遼源市政府的關注,解決好與否關系到遼源市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同時也關系到實現全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局問題。
1.遼源市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當前,遼源市的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點源污染、面源污染。其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排放畜禽糞便、農田廢棄物處置及耕種措施不合理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1.1水環境污染
1.1.1水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鄉鎮工業污水、農村廢水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農村廢水包括村莊生活污水和農田排水兩部分,未經任何處理自然流入附近溝渠后排放、滲漏、農灌或流入附近河流。
1.1.2污水灌溉
由于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造成農業用水危機,遼源市的部分農田用水從河流中提取,在部分鄉鎮及城市下游的河流水質嚴重超標,污水灌溉對農田土方、地下水和農產品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脅。
1.2土壤環境污染
1.2.1土壤退化
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過量使用化肥而忽視有機肥對土地的作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反過來又促使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使農產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對環境和農業的污染,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城鎮化建設中,遼源市農村大量優質耕地被轉為非農業用地,難以補償,也使耕地土壤質量下降。
1.2.2農用薄膜對土地的污染
近年來,地膜廣泛推廣應用,成為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廢地膜的不易分解,分散性強,造成農田土地污染。
1.2.3農殘物的危害污染
化肥、農藥及其他農用化學品的施用使鄉鎮的水體、土壤、農業產品及生物體內的化學物質殘留量日益增加。
1.3固體廢物環境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垃圾,二是人畜糞便,三是農業固體廢棄物。
據調查,遼源市每個村民小組均建有2-3個簡易垃圾收集坑,垃圾由專人運送附近的垃圾填埋場。有部分生活垃圾散落于房前屋后,道路兩旁及田間地頭。農村畜禽養殖主要為分散式家庭養殖,畜禽糞便主要來源于一家一戶,除了大部分用于農業生產用肥,尚有約10%-20%的畜禽糞便亂堆亂放。每個村莊的廁所多為村居戶外獨獨的廁所,散落于村內及農田附近,衛生條件極差,無人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重要的環境問題。
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分析
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包括歷史形成,管理體制,財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2.1村莊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遼源市的各村、屯均未建設生活污染與農田棄水收集及處理設施,污物亂排亂放。生活污水多以明渠排放或滲入土地為主,成為農村廢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垃圾的處理措施極其簡單;廢舊塑料袋及廢紙隨風飛揚,雨季垃圾滲濾液流失。
2.2能源結構不合理
遼源市的農村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為主,部分村莊使用沼氣作為清潔能源,但使用率達1%左右,使用率偏低。農村生活能源的使用成本較高,造成了農村的環境污染。
2.3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低
秸桿等農用廢棄物以及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極低,未形成完整的農村能源建設與種養殖加工相結合的物質多級循環利用與再生系統,70%的秸桿就地焚燒,造成可再生利用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嚴重污染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2.4農民生態管理意識淡薄
主要表現為各鄉、鎮沒有形成良好的環境管理維護及運行機制,隨地亂倒垃圾、亂排廢水,過量投放飼料,過量施用化肥及農藥等有害于環境及生態安全甚至食品安全的行為,沒有得以控制,農民片面追求高產,穩產,缺乏合理施肥的意識,用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及河流的有機成分增多。
3.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保護對策
3.1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城鎮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遼源市農村環境減壓的有效途徑。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可以減輕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避免環境超載。遼源重點要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非農產業,引導農村人口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減輕對土地資源的依賴。
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同時,爭取財政支持,建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把城鎮建設成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符合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
3.2實施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合理規劃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業向農村轉移,加強遼源市的鄉鎮環境保護規劃,目前東豐、東遼兩縣相繼建設了工業園區,引導鄉鎮企業適當集中,實行污染的集中控制。促進城鎮環境基礎的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
3.3發展生態農業,促進加強能源綜合利用
新農村建設中,在全市農村范圍內著重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利用及處理技術,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殖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合理確定養殖業的容量。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業污染,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利用遼源市的在建項目“秸桿”發電,發展沼氣、節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節能技術,加強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實現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
3.4加強環境宣傳力度,推動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手段,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不僅要強化農村基層干部的環保意識,要對廣大農民進行宣傳,加大對學生環境保護教育,建立農村環境保護機制,確保環境污染治理經費投入。
4.結論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遼源市的農村環境問題如不及早解決將影響農業的持續發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使遼源市的農業得以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的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科]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物技術 環境污染 治理 應用
在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由于忽視了發展中的環境保護,目前環境狀況十分嚴峻。近年來雖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我國成為世界上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隨著細胞融合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分子生物技術等的發展,環境生物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現代生物技術和環境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環境生物技術已在環境治理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物技術產生、發展及演變與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生物技術在環境領域的應用有著深遠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對于尋求用低成本解決環境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具有極大潛力。
1.現代生物技術的概況
現代生物技術是應用現代生物科學及工程原理,利用生命有機體來發展新產品或新工藝的一種技術體系。目前生物技術應用到農業醫藥衛生、食品工業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并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糧食危機、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國均重視高技術發展的當代,生物技術最被人們看好,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領域,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支柱之一。
目前利用生物技術治理環境污染,與化學、物理等其他技術比較,環境生物技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反應條件以及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能有效的遏制生態惡化趨勢,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物技術是最安全和最徹底消除污染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增強自然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是有機廢物資源化的首選技術,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沼氣、酒精、有機材料、蛋白等;能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過程的生態化或無廢化。
2.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1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利用生物技術,將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處理廢水的技術,稱為自然生物處理法,該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移和轉化作用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處理方法,該技術被認為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污水處理手段,它不但融合了生物自身的特點,如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強等,而且符合生態學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污染狀況的加劇,環境標準的不斷提高,使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吸附-降解生物處理技術、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生物處理技術、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技術、LINDE生物處理技術、升流式厭氧污泥床生物處理技術、廢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等都得到了充分開發[1]。
2.2生物技術在廢氣凈化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過濾、生物洗滌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術法與傳統有機廢氣處理方法比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無二次污染等技術優點,國內外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對廢氣凈化處理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美國學者利用微生物代謝凈化工業性惡臭氣體效果顯著,而且不產生二次異臭;德國研究者利用生物膜過濾處理含硫化氫的氣體,硫化氫除去率達90%以上。魏在山等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對橡膠再生脫硫過程所產生的低濃度有機廢氣處理試驗結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是可行的,當運行條件控制適當時,凈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且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2.3生物技術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外固體廢棄物常規處理方法主要有固積、掩埋、焚燒,其缺點是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高,在處理的過程中有同時對空氣、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體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使其成為可用于農田的土壤改良肥料,以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經過生物技術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作為作物生長的優質有機肥料,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部分資源化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近年來,國外采用機械快速堆肥工藝,發展用蚯蚓床處理有機垃圾和糞便、處理城市垃圾,不僅可以將城市有機廢棄物轉變為肥效高且無臭味的蚯蚓糞土而且還能獲得大量蚯蚓作醫藥原料,加上蚯蚓體內蛋白質含量與魚類相當,是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優良飼料,可以收到一舉數得之效果。
2.4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修復中的應用
生物修復是指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維持其原貌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自然凈化能力并強化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使其得以修復。該法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少存在于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或使其完全無害化,從而使污染了的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它包含有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兩種。
生物修復技術是80年代以來產生和發展的清除和治理環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術,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去除污染環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達到治埋環境污染的目的。生物修復技術最成功的例子是應用投加營養和高效降解菌對油輪泄漏造成的污染進行處理,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此后該技術被不斷擴大應用于環境中其他污染類型的治理。國外對生物修復技術非常重視,研究證明采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物修復技術是治理大面積污染區域的一種有價值的、可行的、有效的和優越的方法。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修復的內涵也不斷豐富,近年來還研發了真菌修復、植物修復以及無機污染物的生物修復等技術。生物修復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可分為土壤生物修復、地下水生物修復、沉積物生物修復和海洋生物修復等[2]。
3.結束語
生物技術作為一項有效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在環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復技術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隨著技術的進步,對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可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謝作用進行污染物降解;還可利用微生物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融合和基因工程創建高效工程菌應用于環境污染治理等,這些都是環境污染生物治理的有效手段。環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將隨著新理論、新方法的運用而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2008~2011年4年間,環境保護部共接報突發環境事件568起,一系列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不良社會影響。
2012年1月,廣西龍江河受到高濃度含鎘污水污染,導致柳州等地數百萬人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2012年2月,江蘇鎮江船舶違法排污導致自來水發生苯酚污染,引發當地居民搶購純凈水;不久,廣東佛山一家養殖場排污,導致附近自來水廠水源受污染,約5萬居民受到停水影響。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不僅給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污染區域的生態失衡,難以短時恢復;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危害社會治安;帶來相關的社會問題;引發國際間的污染糾紛。
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的主要原料為硫磺、磷礦、氨,主要有磷酸、高濃度磷復肥等產品;中間產品主要為硫酸、磷酸等,硫酸、副產品主要為氟鹽產品。磷酸、氨為危險化學品;危險廢棄物主要有氟硅酸、硫酸生產產生的含五氧化二釩的廢催化劑。由于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涉及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棄物,一旦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嚴重,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三環分公司在生產發展的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工藝、設備及污染防治設施,逐步建設、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設施,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三環分公司多年來未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下面以三環分公司的突發環境事件為例,對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體系進行有效性探析。
三環分公司在裝置開車初期引發過多起環境污染事件,下面列舉的是三環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突發的環境污染事件。
1987年5月,在磷酸萃取裝置停車清理的過程中,大量排放酸性清洗水,調節池中的污水漫溢,含酸污水進入附近讇讇狀宓乃咎錚斐?畝水稻田受污染,受污染的水稻田只能重新栽種。
2004年8月14日凌晨4∶30分左右,外委勞務人員在清理稀磷酸沉清槽底部渣酸管時,突發沉清槽渣酸泄漏,泄漏的稀磷酸大部分收集進入稀酸陳化區域的地下收集槽,經兩臺地下槽泵回收渣酸,部分渣酸流到地下收集槽,經地下槽泵送至萃取槽。由于泄漏量大,雖然用袋裝磷石膏、衣服等物品堵截泄漏點,用袋裝純堿在排污溝進行圍堵,但還是有部分磷酸進入廠區內的排污溝。為了控制污染,三環分公司在排污溝4個斷面不間斷地加堿中和,基本控制了污染,未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2006年2月25日約14時,輸送磷石膏渣漿的管道因閥蘭故障出現少量泄漏。泄漏的渣漿對泄漏點周圍農戶栽種的小麥青苗和豌豆苗造成一定影響,同時有部份渣漿流入周圍農戶的生活區域。通過雙方協調后得以解決。
主動管理,避免污水量過大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在磷酸萃取裝置停車清理前,如果考慮污水處理裝置的處理能力及污水調節池的貯存能力,控制清潔水排放量,就不會發生調節池污水漫溢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
三環分公司將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提出并實施內部排放污水收費制度,對各分廠排放的污水進行計量,并按上年度的污水處理實際成本核算后進行收費,污水處理費用納入各生產廠的成本核算。
避免硫酸裝置開停車過程中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三環分公司采取在硫磺制酸裝置開停車前制訂開停車方案、明確出污染控制措施、落實責任人、并對外排氣體中的硫酸霧和二氧化硫進行開停車全程監控等措施后,開停車過程中未發生污染事故。
避免清理磷酸、硫酸、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各類酸槽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在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時,采取事前制定清理方案、落實大量渣酸外漏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措施、明確責任人等措施,另外,在各酸槽周圍設置符合《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05的規定,設置應急圍堰和應急地下收集槽、應急泵。若發生突發大量外排酸渣的情況,酸渣可在圍堰內沿溝道進入應急槽,由應急地下槽泵輸送。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有效預防了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和各類酸槽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避免硫磺制酸裝置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三環分公司硫酸產量為185萬噸/年,共有五套硫酸制酸裝置,硫酸裝置吸收泵跳停極易引起含大量硫酸霧廢氣外排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分公司將各套硫酸裝置的二級吸收泵與風機、硫磺泵進行聯鎖,當二級吸收泵跳停時,風機、硫磺泵自動停止工作,含大量硫酸霧的尾氣停止外排,有效避免了因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避免磷石膏渣漿輸送管道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磷石膏渣漿輸送管道泄漏主要是由于管道壓力過大,輸送磷石膏渣漿的法蘭接頭處螺栓受力過大被拉斷引起泄漏。為解決此問題,采取用不銹鋼螺栓替代普通螺絲的措施,將分公司磷石膏輸渣管道和回水管道的普通螺栓用不銹鋼螺栓進行更換,同時為防止被盜(曾經發生過螺栓被盜引起泄漏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將法蘭連接處的不銹鋼螺絲進行點焊;為了避免帶壓渣漿管噴泄引起大面積環境污染,法蘭接頭處用抱箍包扎。操作人員每4小時巡查一次,以便及時發現泄漏,及時處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2009年至今,未發生磷石膏渣漿輸送管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在三環分公司廢水總排口建設廢水處理回用裝置,當發生酸管、酸槽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經泄漏的廢水和事故消防水經廢水處理回用裝置收集處理后回用,避免因泄漏、火災、爆炸引發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