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5: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德育銜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做人,并從做人的基礎上成長為各種人才。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使政治原則、思想要求、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知識結構等一些外部的客體的東西內化為學生內部的主體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新世紀祖國優秀建設者的有效載體。
眾所周知,從小學到初中,無論從知識體系,學習方法、身心發展及興趣愛好方面都有一個較大的變化,要適應這個變化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據愛爾蘭全國課程與評價委員會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進入中學后的第一周內能靜下心來,但四分之一的學生需要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少部分學生要一個學年才能適應。而由于中、小學分開辦學和分層管理,中小學德育各自為陣的現象普遍存在,隨之帶來的中小學德育未做到銜接的問題、在德育目標上未做到分層遞進的問題、在德育內容上未做到循序漸進等問題,使得德育育人的途徑沒有整體規劃,德育管理沒有形成合力,使德育育人的功效受到影響。如何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環境,使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德育教育在初中得到連續發展呢?我認為可從下面幾方面做好這個銜接過程。
一、從行為習慣上做好銜接
小學階段學生都是在老師保姆式地扶著走。作業不但要老師逼著做,而且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追討”才肯上交,學習很被動。而進入初中,這種被動式將很快被自覺主動性所代替,所學知識也從課內延深到課外,因此引起好多學生不適應這種學習模式,就逐漸與優生拉開距離,從而產生自卑感,形成惡性循環。這時作為我們教師就要積極引導,耐心做好不同的學習方法的銜接教育,使廣大初一新生有很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如:舉辦一些學習方法指導班,初一新生學前教育班,或讓初二、初三學生現身說“法”,談談自己如何適應初中學習環境的等等,使小學畢業生能在最短時間內與中學學習方法銜接。
二、從身心發展上銜接
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生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發現和探索自我,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增強。針對這些特征,老師一方面要尊重和支持他們的獨立愿望,另一方面要指導和幫助,不要對他們要求過高,畢竟初一新生剛跨入初中大門,心理年齡特征仍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獨立,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交織的狀態,在他們眼里中學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陌生的世界,功課由2、3門增加到8、9門,內容多了,難度大了,要求高了,使大部分同學在心理上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導致一部分同學走上了彎路,出現滑坡。那么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我認為關鍵還是在老師,小學教師應該向初中教師交代每一位學生在小學時的表現情況,有必要時可繪制一張畢業生資源庫表:內容包括學習、生活、工作、心理及生理,這樣有利于初中教師很快地了解每個學生過去的思想狀況,學習方法,管理方法和學習習慣,給學生搭好過渡的金橋,及時做好學生的身心健康銜接。
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銜接
1.開學頭三個月班主任堅持跟班制,扶與導結合,在緊跟、勤盯中,培養起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管理特點,熟悉校規校紀,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校紀校規,抓好邁好初中第一步的教育。隨著工作開展,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放手,減少跟班次數,逐漸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進行正確引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榮譽感,讓他們在方圓之中自覺成長,在規矩之中健康發展,切實抓好邁好初中第一步的教育。
2.從講課起進行學法指導,宣講中學生學習規律,教會學生科學地學,鼓勵學生獨立地學、自覺地學,進行學法過渡,逐步學會學習,盡早盡快地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
3.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嚴防好轉差,這也是搞好銜接過渡的關鍵一環。
4.組織指導好家教工作,保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
5.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嚴防好轉差。
6.加強小學畢業班師生和初一年級師生的交流,增進相互的了解,讓六年級的學生提前了解和熟悉中學的教學狀況。
7.引導教育學生學會不斷地總結自我,分析自我,找出差距,進而不斷完善、提高自我,以盡快適應中學的教育教學。
四、加強與畢業學校的聯系工作
一、大中小學德育培養的目標特點
(一)中小學:“個性”的潛意識培養中小學德育培養目標主要定位于“個性”培養。
小學主要強調習慣與性格的培養;中學主要關注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皞€性”的培養需要經歷社會實踐的熏陶,特別是中小學生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特點,要求以“潛意識”的培養方式為主。但中小學生尚處于“個性”培養的初始階段,要想養成自覺的、穩固的良好“個性”,絕對不能單靠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應關注個體的活動,通過實踐教化與知識的沐浴,使學生在“潛意識”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個性,這既符合個性的形成規律,也符合中小學生的特點。
(二)大學:“個人素質”的顯意識塑造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政治觀、法制觀等都需要系統培養與定型。
高校德育教學培養目標著重強調綜合素養的提升,包括政治素養、理論素養、社會素養以及道德素養等的提升,實現“全人”的教育目標。很明顯,高校重在理論“灌輸”,通過有意識的理論“灌輸”,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全人”教育。大學生是經過多年知識與實踐熏陶而具備一定成熟“個性”的特殊群體,他們的社會責任與使命需要有意識的理論教育,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與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力量,塑造未來社會的主力軍。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在特定目標的引導下,實現“全人”的培養理念,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特征,充分體現育人的主要功能。
二、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模式特征
(一)中小學:“實踐”主導教學模式由于中小學德育教學“個性”培養目標的限制,中小學思政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實踐主導”的教學模式。
1.實踐教學有助于中小學學生“個性”的培養。
“個性”培養需要自覺性、穩定性。學生的性格、習慣、人生觀、世界觀等本身就是長期社會實踐作用于“人”的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能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不斷加強學生“個性”的形成與穩定。
2.實踐教學符合中小學學生自身的特點。
中小學時期是氣質、性格道德品質等最好的培養時期,也是未來思想素質提高的關鍵和基礎階段。中小學生個人習慣、性格等因素均處于無序狀態,如果要培養符合社會國家需求的“個性”品格,必須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采取“實踐”的教學模式,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通過社會實踐潛意識活動與課堂實踐教學結合的模式,才能實現“個性”的培養目標。
3.實踐教學與德育教學內容一致。
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中小學思政課內容安排主要以“實踐”為核心,把理論知識貫穿于“實踐”教學。知識編排總體上比較簡單,貼近學生生活在“社會生活中”“表現自身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如高中思政課內容就突破了傳統政治課的理論模塊,摸索出了適合中學生特點的內容安排。知識的講述方面則以條塊編排為主,簡單易懂,實用性較強,將各種知識結構分裂開來,系統解剖。
由此可見,在中小學的思政課教學中,必須把課堂目標貫穿于社會實踐中,以實踐教學為主導,在“潛意識”狀態下培養學生的“個性”,實現思政課的教學目標。
(二)大學:“理論塑造”主導教學模式大學階段的思想政治課定位于人的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就決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依靠知識記憶的模式,而要側重于理論熏陶,否則就難以完成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
1.理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個人素質”。
經過多年的培養,大學生的“個性”、生活習慣、性格等基本形成。進入大學以后,學生主要通過提高自我認同感,判斷自己的“素質”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由“潛意識”的狀態轉變為“有意識”地培養,這就不斷地需要理論性提高。通過有意識的理論學習與培養,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逐步調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升華到一定程度而使其定型,實現大學教育的目標。
2.大學思政課內容以理論“灌輸”
為目標。大學階段思政教育內容的安排要求以理論塑造為主體。無論是課堂教學內容,還是實踐教學內容,都充分體現了理論的重要性。深化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規律的認識;強調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歷史和邏輯的統一,說明它們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明確區分了理論與政策的特征,突破了把政策作為理論來論證的思路。因此,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側重于理論研究與探討,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過程。
三、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銜接的困境
(一)“實踐型”教學與“知識型”教學的矛盾由于應試教育問題仍然廣泛存在,中小學思政課教學大多以沿襲傳統的“考試”為核心的主導模式。小學思品課普遍存在被忽視的現象,中學思政課則因“考試化”而存在“知識化”現象,忽視了思政育人的目標,產生了“知識型”教學與“實踐型”教學的矛盾。
1.實踐與教學嚴重脫節。
由于考試的需要,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的講授基本以知識傳授為目標,對社會實踐問題關注不夠。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的數量大大減少,缺乏實踐對知識的檢驗,特別是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帶來一定問題,知識型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脫節現象也比較嚴重。
2.理論知識講授過深。
由于升學考試的需要,教師往往把基本理論開發過深,超越學生的實際,一些應該在大學階段才能安排的理論在中學卻已經講授。這種模式與教學內容、教學特點都具有一定矛盾。
(二)“理論塑造”訴求與實際探索不足的矛盾大學德育培養目標要求思政課教學定位于“理論塑造”型,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大學思政課教學卻存在理論探討不足等問題,加劇了與中小學思政課銜接的矛盾。
1.對思想政治課的內心認同感不足。
盡管中央一直強調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高校領導也非常重視思政課的教學地位。但實際上,從學生到老師甚至部分領導都存在把思想政治課教學表面化現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以及課堂教學被邊緣化局面普遍存在。學生上課是為了追求學分與考試成績,教師則認為該學科實用性不強等。因此,教學中存在輕視思想政治課的現象,忽視了思政課“理論塑造”的特性,降低了思政課的功能。
2.思想政治課理論探索不夠深入。
教師隊伍參差不齊,科研經費、及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教師自身不被重視等問題廣泛存在,導致思政教師不愿真正傾心于理論探索。理論講解與實際結合的“度”很難把握,理論講解的深度遠遠不夠,很難實現高校思想政治課理論塑造的教學目標。學生則存在單純應付教師的現象,缺乏真正探索理論的目標,實踐教學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這些問題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課理論塑造人的根本目標。
四、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銜接問題對策
(一)拓寬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
1.實踐滲透于教學。
結合我們所進行的課堂內容,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既能夠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能夠把道德教育的內容深入到內心深處。一定要通過事例或學生參與的實踐為主導模式,把道德教育的內容作為實在的東西進行傳教。
2.行為培養滲透于教學。
加強學生的參與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參與加強學生對道德意念的體會,增強自覺培養良好道德習慣的自覺性。同時要加強行為規范的實施管理機制,在良好規范管理下加強行為培養,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課外活動配合課堂教學。
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或個人活動會給孩子潛意識的教育,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去參觀烈士陵園,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對烈士的景仰之情,培養孩子的正確價值觀。
通過一些集體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團結意識、合作意識。
(二)探索大學思政課理論“灌輸”
模式一方面要大力引進高素質、高水平教師;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另一方面,必須提高現有教師的講課水平,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探索理論與實踐整合的機制,探索大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1.探索“淺入深出型”理論灌輸模式。
在講授思想政治理論時,大學教師一定要尋求與社會實踐的契合點,把握理論核心與實質。從社會實踐與學生自身的問題出發,“淺入深出”地闡述理論的具體含義,激發學生關心理論的積極性。對于那些與社會實踐出現的矛盾的理論,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探索理論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的特點,總結理論的科學性。要善于捕捉社會熱點、難點,結合理論分析,既容易增強理論與實踐的兼容性,也能提高理論的可行性,增強課堂的教育效果。超級秘書網
2.完善理論灌輸的“多樣化”課堂模式。
大學教師必須實現教學模式由“單一型”向“多樣化”的轉換,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試模式、實踐方式等。但多樣化的基礎則必須把握教學的主題,把握理論發展的邏輯脈絡,運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把邏輯主題講解透徹。
3.探索案例與理論結合的“度”。
針對大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實踐教學不足問題,特別是政治理論枯燥無味的特點,我們最好選取適當得案例以解決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問題,有助于理論的把握與理解。但在案例選取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典型性,注意案例分析的方法。
摘 要:實現中學與大學德育銜接是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有助于增強大中學階段德育針對性和完整性,促進學生道德價值觀養成和德性生成。在論述中學德育與大學德育銜接客觀必要性基礎上,文章進一步分析當前學校德育內容銜接的基本現狀與主要問題及根源,并就如何走出中學與大學德育銜接困境提出有效舉措。
關鍵詞:中學德育 大學德育 有效銜接
唐順利,男,長沙師范學院黨委組織部,講師。
關于中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德育有效銜接問題,是當前黨和國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回避且具有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價值的課題,也成為學術界和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教育部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我國“要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樹立系統的培養觀念,推進我國大中小學德育課的有機銜接,整體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體系”①。雖然我國德育主流總體是健康向上的,呈現良好的發展狀態,但通過大量調查發現,中學與大學德育在系統化和科學化的銜接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無法突破的現實瓶頸。因此,正確分析和認識當前中學與大學德育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當前大中學階段德育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青年學生政治行為、思想觀念、道德修養、心理素質等狀況總體上是健康的,但在大中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并未能分階段分梯度推進,前者和后者德育內容的銜接性不明顯,存在著相互重疊、層次不分、各自為政等問題。
1.內容上存在著相互重疊的問題,即大學德育內容涵蓋了部分中學德育內容。大學與中學德育應該既相互區別、各有分工,又有功能互補、彼此有序。而在德育實際教育教學中與以往德育情況看,大學德育在課程結構設置、教學目標上與中學德育存在著交叉、重復等問題,沒能很好地銜接連貫起來,這仍然是制約其實效性的突出問題之一。例如,高中哲學、經濟學部分內容與大學基本原理概論課的前兩部分存在一定重復。按照德育系統化原理,大學比中學德育應體現更高層次目標,上升到一定理論與研究高度,更應完整反映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在現行教材內容中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課程的德育屬性,影響教學的德育實效性與針對性。
2.方法上存在過于傳統化、狹窄化問題,即中學和大學德育過于注重理論灌輸。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實效的關鍵,選擇方式得當則事半功倍。傳統德育往往采取說服教育、榜樣示范、自我教育、品德評價等方法,通過直接的有意識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導和實施影響,但收效有限。模式化和簡單化的教育方法,長期以往必然會導致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的“夾生飯”現象。在美國,大中小學校德育采取分層次和分類表的情感陶冶法。比如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小學階段講故事,中學階段講歷史,大學里講理論。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設計和安排,充分考慮大中小學生認識發展的不同階段,符合德育對象的認知規律。
3.關系上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即中學與大學德育互相獨立、互不相連。一個完整的德育過程應該是構建德育認知、德育行為和德育內容的統一過程,也是一個緊密連貫、互不分離的過程。但在中學與大學德育實踐中,往往各自為政,只一味注重各自本學段的教育內容,各階段互不干涉和互不聯系,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教育者缺乏對前后德育內容銜接的足夠重視,無法真正實現中學與大學德育內容的協調與統一。
二、大中學階段德育銜接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對于大中學德育銜接整合問題研究不僅在于要正確把握傳統德育面臨各種困境,還要對傳統學校德育內容的銜接存在的問題追根溯源,診斷問題結癥,找出阻礙大中學階段德育銜接的影響因素,然后反思、批判與超越。
1.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和觀念制約著德育工作開展。德育銜接是橋梁,一頭連接著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格心理和行為習慣養成,另一頭連接著大學生德行、德性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中學階段依然重視應試教育,大學階段側重教學水平,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課堂輕實踐,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尚未達到促進青少年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目標與效果。
2.不同階段德育目標制定缺乏系統規劃和前瞻性,制定目標缺乏層次性與階段性。學生思想道德發展和形成是由低級向高級、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一個整體的規劃與思路。對大中學兩個階段的學生德育目標要長期發展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培養完善的人格修養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相結合。大學與中學是兩個不同的德育階段,作為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心理特征、思想實際、接收能力相匹配相適應,不能違背德育發展規律,目標定位要符合實際。例如,中學階段德育,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目標,而大學德育則以培養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為目的。
3.德育內容體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中學與大學相關課程不能涵蓋德育的全部內容,整合力不強,育人效果欠佳,很難形成全科、全程、全面育人體系。應不斷加強家庭德育指導,大力整合社會德育資源,充分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形成三位一體合力育人體系。只有形成街道、社區、學校、家庭育人合力,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思想政治、法紀觀念和心理健康等全方位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德育銜接效果。
三、實現大中學階段德育有效銜接的路徑選擇
正如創新人才培養不能僅靠學校單方面教育一樣,必須讓社會、家庭、學校真正有效參與、三者有機銜接,方可使德育收到優質的效果,充分發揮德育積極導向功能。應該說,現階段進行的幾項德育改革銜接探索都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必須堅持,并在一些關鍵環節上予以突破、深化、超越。
1.在德育銜接目標上要正確定位,設置有層次的課程體系。起統領作用的德育教學目標,其層次清晰能夠有效增強德育課教學針對性,教育目標的實現要靠課程目標的實現為前提和基礎。因此,各項教學改革首要問題就是要制定合理而科學的德育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以及各階段不同的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各階段子系統目標與系統總目標是否相互吻合,能否保持前后一致,以便保證此后教育階段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教育主管部門應科學設置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由低到高的教育目標,而且前后目標要層層深化,確保德育課教學內容螺旋上升,逐步加深。雅斯貝爾斯曾指出:“教育不是訓練的目標,也不應該把人成為訓練,訓練是一種心靈隔離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雹俚掠矐绱?。教學目標制定就是要更加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成長要求和內在規律,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三觀教育。德育是系統而有機的整體結構,無法割裂,層次鮮明的課程目標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自由發展。
2.在德育銜接關系上要理順和優化大中學德育內容的整體關系。中學與大學德育銜接要解決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上重復,就需優化教學內容體系,結合新課改要求,認真梳理大中學階段德育上下連貫的遞進關系,橫向縱向結構都需相互聯系,前后相隨,互為因果,要始終體現德育課的時代性與科學性。以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為出發點,優化學科建設,推進教學體系銜接的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教材體系以能夠完整表述連貫的知識理論體系為目的,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凸顯德育課程的嚴謹性、教材章節的均衡性、教學內容的全面覆蓋性等特點。不僅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原則,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理論對自我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推動力量。德育課教學要緊緊圍繞學生思想實際展開,全面了解時代和環境對學生成才、學習生活、就業創業等方面影響,真正能幫助學生使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使德育內容呈現層層遞進、上下連貫的良好局面。
3.在德育銜接方式上要重視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和教學手段的改進與創新。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技術,有利于增強德育的實效性。恰當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學習,要多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發揮微信、微博、QQ群、PPT、聲像作用,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具體、生動形象。要注重教學藝術修煉,“成功的德育課教學不可或缺教學藝術”②,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不僅要具備高尚人格魅力以及蘊涵著豐富的創造性活動和美的教育,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語言藝術、體態藝術、備課藝術等方面的修煉工作,讓政治課教學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升華。與此同時,還可以開設以第二課堂為輔的實踐教學環節,從而擴展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并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將德性內化于德理,外化為德行。
4.在德育銜接任務上要喚醒中學與大學兩階段德育工作者的銜接意識。銜接意識是德育教師的一種本職意識,銜接意識強不強、是否具有瞻前性,影響著德育銜接過程的執行與實施,制約著學生理解與認識、接受與認可。不能用一些簡單機械的方法讓學生被動接受枯燥理論,而應培養教師的主動銜接意識,不斷增強各個階段德育工作者的整體思維能力。
一、要落實在思想認識上,讓學校德育“強”起來
毋庸置疑,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仍然是思想認識,而實現思想認識的主要陣地是學校,關鍵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師。所以,各級各類學校首先要提升教師對加強德育工作的思想認識,尤其要深刻領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明確提出的中小學德育總體目標和圍繞德育目標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五項主要內容”。只有思想認識到位了、深化了,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為自覺的要求和行動的準則,才能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二、建立德育教學一體管理評價機制
學校德育工作質量一直不高的問題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德育工作與教學工作嚴重脫節。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溝通機制,導致教師無法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指導,無論是德育教師還是班主任無法在學生生活中落實的德育工作。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教師應重視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置,改變以往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道德教育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應重視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根據各個課程的特征,融合教育活動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為德育工作的生動性與實效性提供重要保障,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要落實在過程管理中,讓學校德育“實”起來
我們知道,學校德育只有通過多種途徑落實到學校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和各環節中,才能見實效。所以,學校要在以下幾方面下真功夫:一是立足課程育人,從嚴格落實德育課程、發揮其他課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學校課程等方面,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立足文化育人,從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文化氛圍、建設網絡文化等方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處處成為育人場所;三是立足活動育人,利用節慶紀念日、儀式教育活動、校園節(會)、團隊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四是立足實踐育人,通過開展主題實踐、勞動實踐、研學旅行、志愿服?盞仁導?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五是立足管理育人,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從完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細化學生行為規范、關愛特殊群體等方面,將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要求貫穿于學校管理的細節之中。
四、整合與利用德育資源
關鍵詞: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途徑;方法
黨的十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實施“以德治國”基本方略的基礎。中小學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沿陣地,如何在學生中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強德育的實效性,這是廣大中小學校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認為可以抓住以下幾個方面作為道德教育工作的切入點。
一、充分利用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建設道德教育陣地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我國中小學普遍采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將公民道德教育貫穿于《社會》課、《政治》課或者《思想品德》課之中,依賴課堂開展理論教育,同時通過升旗儀式、晨會、班會等常規德育陣地進行教育。課堂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甚至演變成單純的試卷評估,而不能與常規德育陣地較好地形成合力,以致影響了教育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很多學校已經在校本課程開發和校本教材編寫方面探索出了豐碩的成果,但其中大多數仍然屬于教學研究范圍,德育類校本課程和教材較少,其實充分實現校本課程開發可以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陣地,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地方風土人情和民族、社會習俗各異,其中處處滲透著道德教育的文化因素,是千百年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智慧的結晶,對道德教育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所以學??梢猿浞掷玫胤劫Y源,將公民道德規范與地方特色傳統習俗、民族禮儀和社會風俗中的道德教育內容實現有機結合,開發出獨具特色且適合學生特點及發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課程和教材,并將其作為新的道德教育陣地。
二、切實發揮實踐活動的載體作用
開展活動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已經形成了共識,現在各地中小學除常規德育陣地之外,基本上都圍繞重大節日、紀念日、典型事件(例如好人好事或支援災區)開展道德教育,但對于學生道德行為的訓練和養成以及社會實踐往往重視不夠,結果造成一部分學生知行分離、言行不一。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對于學生來說,公民教育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既包括承認價值觀,也包括獲取知識和學習如何參與公共生活?!睂W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還必須在現實生活中身體力行,實現知行合一才是所期望的德育效果,因此學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須強化實踐,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喚起對道德的追求,引導他們用正確的道德標準去體驗、判斷和選擇,促進思想道德從他律向自律轉化,形成健康的道德規范理念并以之指導自己的生活方式。新課程改革將“校外社會實踐”作為重點內容,說明了國家希望通過改革引導學生投入到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去,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逐步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校外社會實踐不能是走過場或簡單地去工廠、企業看一看,如果是這樣那僅僅是理解了“實踐”的字面含義。通過校外社會實踐更應注重的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按照公民道德的具體要求指導自己的行動,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參與社會公益奉獻的觀念,并把國家、學校的外在要求內化為自己一貫的自覺行為,以此作為中小學生公民道德教育評價的重要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踐活動的效能,切實促進公民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找準家校共建工作的德育落腳點
一、強化學校常規管理
一是開展學校常規管理調研、檢查。通過有計劃的調研檢查,認真梳理、總結基礎教育管理的經驗和問題,促進了各學校和各學科教師的交流和學習借鑒,促進了學校的管理和各學科教學工作。二是依據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線上教學進度與效果,認真開展線上教學效果診斷評估,精準分析學情。充分尊重學生學業基礎,精心做好復學后課程教學安排,根據實際制定教學計劃,做到“一校一案、一科(專業)一案、一班一案”。摸清留守兒童、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學習困難的學生、線上學習條件困難的學生以及不能按時返校學生的情況,做到“一生一案”指導輔導。并制定了詳細的教育教學銜接計劃。
二、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
一是強化德育常規管理。堅持開展評優樹先優表彰活動,對全縣中小學2019年度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生、先進班集體、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獎勵;開展了重大節日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認真組織各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教育活動。二是加強德育載體建設。認真組織各中小學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評價為導向指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優良品質的養成。
三、嚴格規范辦學行為
組織全縣教職工學習落實《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和《縣教育局加強中小學控輟保學工作方案》,認真排查疑似失學人員,建立工作臺賬。一是建立完善了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各中小學校都成立了“控輟保學”領導小組,把控輟目標分解量化到每一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制定完善教師家訪工作制度,爭取家長的支持、理解和認可,建立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形成控輟保學工作合力。二是加強了殘疾兒童教育扶助力度。制定了針對性教育方案,定期為確實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服務,開展個別化教育,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對家長進行家庭康復訓練等指導,努力讓殘疾兒童少年享受公平教育,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自查自糾和規范辦學行為專項檢查工作。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學校德育在改革探索中一路前行。最先是對“”政治化德育的全盤否定,繼之是對序列化德育大綱的實驗研究,接著是對科學化德育的探索。進入21世紀,以研制新德育課程標準為中心,對德育課程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內容框架、教材開發、資源建設等開展了長達十數年的實驗探索??梢钥隙?,這些努力改變了傳統學校德育的面貌與格局,中小學德育發生著可喜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上德育課,喜歡閱讀德育教材。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大生命力,由于傳統德育模式的頑強慣性,由于道德教育的異常復雜性,更由于我國社會正處于艱難的轉型期,我們應該承認,學校德育的整體面貌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研究。
我們認為,開展學校德育體系的科學研究,掌握學校德育體系建設的規律,對于迎接時代挑戰,建設和諧社會,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是推動教育轉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提高學校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必經之路。而且,通過科學研究,探索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思我國學校德育體系存在的問題,總結有益經驗,在此基礎上開展探索性教育實驗,必將提高我國德育理論研究的科學水平,必將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德育理論?;谝陨峡紤],華中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組織了這組專欄文章,嘗試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和不同視角來探索學校德育體系。
拙作《學校德育體系建設論綱》一文,指出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有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以公民教育理論和系統論作為理論基礎;二是實現學校德育的要素融合與整體提升;三是強化大中小學校德育的有機銜接;四是建構家庭—社會—學校的高效德育場;五是實現國家德育制度創新和學校制度生活變革。
盧旭博士的《學校德育的三大深層矛盾》認為,當前學校德育研究,亟待突破“問題—對策”的簡單思路,運用矛盾分析來提示德育體系建設的路徑。學校德育存在著三大深層矛盾,一是學校教育“知識授受”的功能限定與“品德培養”的功能期望的矛盾;二是“價值多元”的社會趨勢與“價值一元”的教育導引的矛盾;三是學校教育的局部性、短期性與道德效應的全局性、長期性的矛盾。
喻學林博士在《論學校的道德要求與社會不道德現象之間的沖突》中,直面“學校的道德努力與社會的不道德現實”之間的沖突。他論證了學校教育的道德性質,分析了強權取代道德、富有驅逐道德、自私漠視道德三種社會不道德現象,指出了這些不道德遭遇對學生造成的傷害,強調只能用道德的方式才能培養真正道德的國民。
師德建設在學校德育體系建設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國歷來注重師德建設。不過,正如傅淳華博士在《師德建設的行動邏輯》中指出的,師德建設存在三大誤區,即工作化、個體化和知識化,新時期師德建設必須回返師德建設的行動邏輯,那就是師德建設的人本屬性、關系建構和積極傾向。
班主任是專職的德育工作者,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提高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無疑是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的重要路徑。李偉博士等在《班主任教師專業發展新模式》中,介紹了他們開展“班主任工作坊”的可貴經驗。班主任工作坊是由教育研究者與中小學一線教育者組成的,以閑暇文化、游戲精神和情感能量激發為核心底蘊,以“輕松、豐富、快樂、有意義”為發展宗旨,具有自然性、活潑性、情感性、團隊性、場境實在性等基本特點的教師小團隊式學習型組織和專業成長平臺。實踐證明,班主任工作坊是一種蘊含新意與詩意、具備實效與長效、散發活力與魅力的當代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