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化產業規劃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城市文脈;傳承;規劃設計
城市作為人類社會文明和智慧的結晶,在時間的不斷積淀中形成自身的歷史文化,在空間的不斷延續中形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自然積累和穩定演化中實現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然而,伴隨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如何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保護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并將城市文脈傳承下去,這是當代城市設計者面臨的重要命題。因此,本文以“鳳翔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為例,在對“泥塑”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對于城市文脈在規劃設計中的滲透和表達給以一定的釋義。
1 城市文脈解讀
1,1基本內涵
“文脈”一詞譯自英文“context”,原是語言學中的術語,表明語言環境中的上下邏輯關系,它還可以表示事物發生的背景及條件,事物只有同具體的背景環境相聯系,才能發生、發展。通俗的說,文脈就是為人類創造的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的時間與空間上的動態聯系;它既具有橫向時空的“共時性”,又具有縱向時空的“歷時行”。引申到城市研究領域,可以得到“城市文脈”的基本內涵:即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及特定條件下,人、自然環境、建成環境以及相應的社會文化背景之間一種動態的、內在的、本質聯系的總和。
1,2項目解析
六營村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城東偏南3公里(如圖1),因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將李文忠第六營在此“屯兵”而得名。該村是鳳翔泥塑的主要生產地,從事泥塑生產的有80多戶,300余人,產量50多萬件/年。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民俗村”;2005年7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根據《鳳翔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確立了“推進三產發展規?;?,建設商貿旅游富縣”的目標;因此,以“泥塑馬”、“泥塑羊”、“泥塑豬”先后躍上生肖郵票和紀念郵票為契機,加大旅游產品的開發和宣傳促銷力度,努力把歷史文化內涵物化為城市形象和文化產品,從而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升旅游產業的開發層次和經濟效益。
2,規劃設計原則
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首先是在尊重現有城市文脈的基礎上對城市文脈的構成要素進行有效、合理的取舍,進而能夠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傳承和設計的表達。
2,1現代性原則
在城市的動態發展過程中,城市文脈的構成要素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顯現出對現代的適應性。因此,對城市文脈構成要素中與現代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積極要素給予大力傳承。
2,2整體性原則
在保證城市文脈構成要素最基本的價值評判和可借鑒與運用的技術手段的基礎上,“將歷史地段的人文特征、空間特征與建筑特征在一個整體中審視,將對物質環境的個體要素置于整體文脈中評價”。
2,3持續發展原則
加大六營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避免盲目開發,防止人文景觀資源的破壞;并建立完整的規劃、運作、評價及開發程序,使文化產業園的旅游業發展走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2,4多元受益原則
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原則,鼓勵、支持和引導各行各業、集體及個人投資開發六營村的文化旅游資源,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和多元化的受益主體,促進其旅游資源的多層次開發。
3,規劃布局形態
3,1功能區劃
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的功能構成是其功能活動的物質載體,它取決于產業園特定發展階段的發展基礎和目標,以及產業園自身的輻射強度和市場運作需求。綜合分析,確定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有九大功能,即宣傳、引導、旅游服務、管理、信息、交通、觀賞游覽和度假休憩以及泥塑產品生產、展示、銷售、倉儲和綜合服務功能。因此,將產業園分以下七大功能片區(如圖1)。
迎賓門戶區――該功能區以展現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的資源特色和文化內涵為主題,如廣場、雕塑、小品、泥塑展覽廳等設施。另外,迎賓門戶區內設置景區圖片、背景、注意事項等,給游人營造出一種溫馨和休閑。
管理服務區――該功能區以實現游客集散、綜合性旅游服務及景區管理等功能為目標,規劃設計既突出現代風貌,又與產業園區的整體格調保持一致。
農家風情區――農家風情區以體現鄉村田園生活為主題,其活動內容、建筑風格等以規?;?、檔次化、特色化和規范化管理為目標,帶動六營村民參與旅游開發,促進園區內農家樂旅游市場發展。
泥塑產業區――以六營村三組現已形成的生產布局模式為依托,形成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的泥塑產業區,包括泥塑產品加工作坊、包裝作坊、銷售洽談用房、泥塑新產品研發坊以及泥塑加工體驗坊等。
生態農業區――依托六營村的農業種植地,形成生態農田及果林等;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教育、培訓為一體,兼備生態性、趣味性和藝術性。
水上風光區――以康體療養和健身娛樂為主題,依托其豐富水資源,開展有氧健身、水上休閑、會議旅游等項目。
未來發展區――是為吸引外部更多民俗生產要素,共同促進經濟發展,與整個園區的戰略目標、發展模式、主體結構、整體功能等方面相銜接,以期對整個產業園的社會經濟產生可持續的積極影響。
3,2結構形態
在全面分析功能區劃、資源特征的基礎上,以“立足生態、適度建設、有效利用”為宗旨,突出產業園的資源性質與旅游價值這一主導因素,從而形成了“二軸三板七片”的布局結構(如圖2、3)。
“二軸”――指組織產業園區內各個配套設施的景觀軸線、交通軸線。
“三板”――根據產業園區內九大功能需求和七大片區,形成的三大板塊,即六營新村板塊、民俗產業板塊和濱水休閑板塊;
“七片”――指產業園區內的迎賓門戶、管理服務、農家風情、泥塑產業、生態農業、水上風光、未來發展等七大功能片區。
關鍵詞: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定位
中圖分類號: F291.1文獻標識碼:A
1.前言
阿房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與展示的100處大遺址之一。阿房宮遺址是構成西安市歷史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199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就對阿房宮進行了調查和認可,將其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認為阿房宮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奇跡”。
現階段,阿房宮遺址的價值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識,在其保護和發展的探索中,提出了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發展模式,為阿房宮遺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對遺址周邊的城市建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
定位研究作為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的第一步,是對整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目標和發展高度的把控,定位的準確性對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的編制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都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2.阿房宮區域的發展定位
2.1阿房宮區域的戰略定位
阿房宮遺址是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瑰寶。秦阿房宮前殿遺址的所在地區,不僅處于國家《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范圍之內,更位于陜西省政府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的西咸新區之中,在文化教育、歷史文化研究、城市綠地、土地資源合理調配等方面承擔著重要的城市功能,以此看出阿房宮是西安國際文化之都戰略的重要支撐極[1]。
隨著西咸新區戰略規劃的出臺,未來大西安城市主體發展方向為西拓北聯。阿房宮地區北接渭北工業集聚區及空港新城,南接高新區及秦嶺北麓生態旅游與文化產業帶,正處于東西主軸線與南北副軸線的交叉位置。從唐皇城到灃西中心20公里的西躍進程中,阿房宮地區東距唐皇城三公里,西跨灃河與灃西中心,相距四公里,正處承東啟西的中間地帶。規劃區域作為灃東新城三個核心城區之一的三橋核心城區的中心,與科學城核心城區、六村堡核心城區共同構建洋東新區的功能骨架。而規劃區域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蘊優勢,毗鄰主要的居住功能區,阿房宮地區有條件成為灃東新城的公共服務中心。
阿房宮遺址及其周邊秦漢上林苑建筑遺跡是中國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早期大型宮殿建筑夯土遺址群。阿房宮遺址所在的上林苑地區是古代都城規劃建設的典型區域,是生態、景觀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典范,是秦代宮殿、苑囿建筑的標志和代表。阿房宮遺址及其周邊秦漢上林苑建筑遺跡又是構成西安市歷史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重要的城市標識物和歷史記憶。阿房宮區域是西安秦漢文化的代表和支柱。
2.2阿房宮區域的功能定位
灃東新城作為“大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引領區”,必須把握戰略性的發展機遇,成為西安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先發陣地。而阿房宮區域作為灃東新城的文化核心,它所承擔的功能就是為了滿足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的訴求。構建阿房宮人文旅游板塊的發展策略,以文化為核心,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功能,依托阿房宮遺址發展文化產業。
阿房宮區域的核心功能為旅游、文化、商貿、居住。
中國最大宮殿遺址旅游區――阿房宮作為中國最大的宮殿遺址,依托遺址公園的建設,結合周邊城市設計,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區。大秦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二大西安作為大秦故都,擁有咸陽宮、秦始皇陵、阿房宮上林苑故地三大重量級遺址資源,而阿房宮區域作為古時天下之心,未來將力爭打造大秦文化的研究展示基地。
西安國際旅游服務中心――阿房宮地區作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戰略的先發陣地,面向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設的目標,通過高端服務業態的導入,重點打造西安國際化門戶及國際旅游服務平臺。
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中心――依托大秦文化及遺址公園文化旅游資源,重點發展旅游科技信息化、文化創意、文博會展等文化產業,以文化帶旅游,以科技促文化,實現區域大發展。中部公共消閑中心二阿房宮地區作為西安西躍的戰略支點,中部的公共服務中心,依托旅游業的發展,重點導入購物休閑、文化娛樂等城市業態,打造中部公共消閑中心。
中部高尚居住中心――未來的阿房宮地區人文氣息濃厚、國際化氛圍良好、公共服務職能豐富,必將成為洋東新城國際化的樣板,中部新興的高尚居住區。
3.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定位研究
由于阿房宮區域核心功能為旅游、居住、商貿和文化功能,那么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應該承擔相應起旅游及文化功能。在其規劃定位時要考慮旅游與文化交流的定位。
最重要的是必須堅持“保護為主”、“考古先行”、“規劃先行”,公園規劃建設要遵循為保護、研究、展示預留足夠空間的原則 [4]。惟有如此,國家考占遺址公園建設才能不違背人遺址保護的初衷,實現人遺址的科學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也能確保其與眾不同的特質屬性,發揮考占遺址對社會的獨特作用。
3.1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定位
1.遺產廊道中的考古遺址公園
秦阿房宮遺址西南有西周豐、鎬二京遺址,以南有秦漢苑囿及昆明池遺址,以北有漢長安城、建章宮遺址,以東有漢長安城“九廟”及唐長安城城墻遺址。周豐鎬遺址、秦阿房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等四大遺址,共同構成了環繞西安市西、北一線的遺產地域,其中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這些遺址群展示了周秦漢唐以來西安的輝煌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是西安實施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的寶貴歷史資源,而秦阿房宮遺址無疑是其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谖靼策z址的分布特色,這些遺址都可以一綠道的形式成為遺產廊道的一部分,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應考慮遺產廊道的構建。將更好的促進西安歷史文化遺產領域保護與利用的建設發展。
2.世界文化遺產地
多年來,經過西安市政府和許多專家、學者及城市建設者的共同努力,西安已經擁有了以文化娛樂和大眾旅游為特色的曲江池遺址公園、有以體現大唐氣勢和壯麗景觀為特色的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為特色的滬濡國家濕地公園、以大漢天下、英雄蓋世氣魄為特色的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以挾秦嶺余威、展老子絕塵景觀為特色的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等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實驗性的大型歷史文化景觀的建設經驗。秦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應當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以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來規劃設計,以更加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為西安提供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經典范例。
3.大秦地標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的開始一先前的西周洋、鎬二京還只是一個分封制的王國都城,而秦咸陽城則為第一個統一帝國的都城。秦開創了中國歷史大一統的新紀元,奠定了統一的國家體制,其深遠的歷史意義,上承三代,下及漢唐。秦咸陽城規模巨大、氣魄宏偉,跨渭河南北、領關中以樹立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秦文化標志作用。以阿房宮前殿遺址為保護與展示的核心,突出體現秦帝國高臺建筑的空間結構特征,診釋秦漢王朝宮殿遺址的文化內涵,展現強大的秦統一六國后表現在宮殿建筑修建上的威嚴和氣勢。
3.2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功能定位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的頒布明確公園須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 顧名思義,其核心主題便是考古遺址 [2],因此,遺址保護和考古研究工作自然成為公園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礎。公園的規劃建設須以考占遺址的保護、研究為前提,而考古更須在謀求逐步深入研究的同時為遺址的保護、展示奠定基礎并預留空間。
1.考古文博
阿房宮及上林苑地區歷史遺存豐富,遺址公園的首要功能為做好文物遺址保護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考古交流、文博會展等現代文化產業,打造西安乃至全國的考古文博產業示范高地。
2.文化旅游
建設“國際化”“人文化”西安大都市的主觀要求與阿房宮歷史文化遺產的客觀地位,有條件把阿房宮區域建設成西安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組成部分。讓國內外游客通過阿房宮的游覽,從特定的方面了解中國社會演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形成和古代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3.城市公園
綠地與古文化遺址結合是保護文物遺址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西安城市綠地系統的顯著特色之一。阿房宮遺址公園不僅為了更好的保護了文物遺址的本體和歷史環境風貌,成為西安周、秦、漢、唐遺址構成的綠色文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西安人民提供又一個大型城市公共休閑空間,成為西安生態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
3.3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的文化定位
1.華夏統一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由此開創了中國一系列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建制。阿房宮作為秦始皇一統華夏后興建的新朝宮,是秦代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坐標和里程碑,對展示華夏文明的團結統一具有重要意義。
2.文化
阿房宮遺址和所在的上林苑地區是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建設的典型區域,是生態、景觀建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典范,是秦代宮殿、苑囿建筑的標志和代表,對于中國傳統封建帝制下城市建設思想、宮苑文化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展示意義。
4.結語
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首要是以遺址考古、保護、展示為主體的特殊類型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3],應該開放性的提供周邊的市民日常生活休閑、城市的其它地段的居民進行文化體驗的活動的優質場所。
因此,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將呈現一個以保護為根本,以考古研究為基礎,以展現遺址本身宏大尺度和獨特氣質為目標,以延續秦代阿房宮規劃思想和營建理念為線索,以展現和發掘秦代文化的博物館群和研究機構為輔助,以中華統一民族團結為主題的,一個世界級的,可持續的秦文化展示、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根據2019年xx文化產業招商方向,結合xx文旅產業實際,xx積極選派招商人員赴深圳參加第十五屆文博會,現將對接情況總結如下:
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是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主辦,共有2000多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吸引了來自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的2.1萬余名海外展商前來參會,其中,我國一大批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全國文化企業30強、文化產品出口重點企業等龍頭文化企業攜產品、項目參展,參展的全國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占比達70%以上。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家海外機構參展。
本次文博會,xx積極選派地區優秀特色文化企業與專業招商人員參會,希望借文博會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國際合作平臺,推廣xx特色文化產業,引進其他地區特色文化產業,來提高xx整體文化產業水平,促進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與會期間,xx多層次、多角度的與參會企業洽談對接,探討合作方向。
兒童主題樂園方向。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地,兒童經濟在我國掀起新一輪的發展熱潮我國0-14歲人口激增至2.6億,兒童可支配日常消費占到家庭收入近30%左右,2018-2022未來5年中國的兒童產業消費規模預測從目前的1萬億增至3萬億,同時,國內兒童主題樂園行業并沒有形成壟斷的龍頭企業,面對中國大量的戶外兒童活動空間差強人意,不少兒童活動空間流于標準化和模式化,在規劃設計和運營管理方面都缺乏專業的質素和國際化的視野的行業背景下,與會期間,與xx參會負責人針對兒童主題樂園方向進行洽談,雙方計劃打造融合西方自由感性和東方優雅深邃,融入兒童性別、愛好、年齡等特點以及親子互動的需求,“寓教于樂”的室內樂園,后續將根據雙方具體情況,開展進一步的調研洽談。
梅洪:文化產業近年來發展速度比較快,全國大部分園區,規模越來越大,但是產值和效益未必理想。實際是在做地產,跟人們的傳統觀念有關,認為地產的回報率高。園區普遍存在同質化、空殼化、地產化的趨勢。
李季:前段時間,我去美國參觀考察YouTube,這家全球最大視頻網站占據了全球視頻播放流量的46.7%,創造了1000億美元市值,而它在洛杉磯整個生產和制作基地只有4000平方米。近日,我們清大文產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投資并全盤運營了中國在美國首家文創園――北京洛杉磯文化創意園。該園區突破傳統園區的物理空間,增加文創孵化空間和創新空間,建立創意孵化器。我們選擇好的項目進行孵化,不僅給其免房租、投資,還從戰略、財務、人力資源、市場、運營模式等方面進行整體輔導,三個月后從孵化器出來與全球內的專業機構進行對接。這是我們國內園區沒有在做的模式。我們管這種模式叫“美國孵化,中國成長”。希望通過北京洛杉磯文化創意園,打造具有真正核心競爭力的園區,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海外發展搭建新的平臺。國內的園區和企業應該借鑒、吸收這種模式,提高自身創新能力。
梅洪:是的。我們作為北京洛杉磯文化創意園的內容合作方,希望在美國的這個園區,通過影視培訓、人才挖掘、電影基金等多元化的方式,有更多模式上的創新和突破。其實,我們最開始在承德做的《鼎盛王朝》產業園項目,也是傾向于做地產方式的。美國迪士尼、華僑城最開始也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是今天,再用這種規模化、地產化方式去做園區,顯然是有問題的。必須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做轉型,我們的核心定位是項目的產業化、產品的多元化、營銷的品牌化。
互聯網改造文化產業的生產和運營模式
李季:未來我們社會的運營模式、政府管理模式、企業運作模式、個人生活模式等都跟技術變革有很大關系。互聯網興起于60年代的美國,對全球社會經濟的影響非常大。過去文化產業傳統渠道,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圖書都被互聯網的新媒體取代。比如購物,在過去幾年時間,受到京東電子商城的影響,中關村電子商貿、太平洋、硅谷的利潤都大幅下滑乃至倒閉。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興起后,人們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了,幾乎所有的創新和娛樂都可以在這個視頻網站上看到,使得好萊塢傳統工業背景下的娛樂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很多上市娛樂企業增長放緩。中國目前不讓YouTube進入,但是卻沒有類似的商業和渠道平臺,我認為這樣有問題,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迎接這一輪新技術的挑戰。要想強大必須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積極使用全球資源,快速增強經濟實力。
梅洪:互聯網最大的優勢是無邊際,其潛力無法估量。對于我們這類文創企業來講,面對這種挑戰,我們如何順應趨勢?是做內容還是平臺?我們的核心策略是:橫向做跨界,深度做體驗,縱向做平臺。橫向做跨界,就是文化產業要與旅游、科技和金融等相結合。我們在試圖開辟新的旅游方式,改變區域旅游業態,由過去“先看景區再看演出”的模式到“先看演出再看景區”。先有對康熙和清朝歷史的了解,再去看景區,這種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全國45臺實景演出,基本在全國的5A景區,都有配套的旅游產品。如果改變了這種旅游業態,就能產生新的價值。
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方面,我認為不是用傳統的方式引入互聯網,而是以互聯網思維去改變傳統模式。首先是注重新媒體營銷,我們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實景演出引入了4D視頻技術;逐漸改變傳統的現場售票營銷方式,與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引入APP移動新媒體;與攜程網、優酷等合作進行門票分銷、微博營銷。通過互聯網和客戶端進行推廣,成效非常明顯。
李季:你們的銷售和推廣模式跟過去不一樣了,這也是技術平臺興起后,帶來的營銷模式的變化,是對傳統文創模式的創新。任何時代都是會新陳代謝的,新一代要把老一代拍到岸上。技術變革興起后,未來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理念產生巨大變化,反過來影響了文化產業的生產模式和運營模式。如果傳統文化產業不轉變思維,不僅會失去內容生產商地位,甚至可能失去整個行業。新的文創產業模式特點體現在:第一,傳統的文化產業(包括核心產業和附屬產業)變為內容的生產商;第二,新興的科技公司變成文化產業的渠道和平臺商;而平臺和渠道建設是以技術背景為前提的。
運用互聯網思維,嘗試向虛擬化轉型
梅洪:到2016年年底,中國文化產業結構(市場價值,非營業額)預計將分為四大部分,成7:1:1:1的格局。數字文化產業,占70%;傳統媒體,包括新聞出版和電視、廣播,不包括印刷,占10%;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品,占10%;演出和旅游等娛樂體驗活動,占10%。百度、騰訊和阿里,僅僅這三家虛擬經濟型企業的實力,就可以收購前100名房地產公司。所以,實體經濟是遠遠比不了虛擬經濟的。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式,我們文化創意型企業,要嘗試向虛擬化轉型,用互聯網思維思考和對接。我們現在面臨轉型期,直接體現就是從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的轉化。
李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茲說:本世界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美國新技術革命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美國的新技術革命是以個性化、數字化、分散化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生物工程、3D打印等都是技術行業的代表。未來五年,數字內容文化產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梅洪:談到數字內容文化產業,我來談談在承德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實景演出項目。由于受北方氣候影響,這個項目全年中有半年時間不能演出。起初,我們投資了2個多億,遭到很多人質疑。但是,除了冬季,我們做到了天天演出,且年綜合利潤6000余萬元,這對國家體制內的優秀院團提出了很大挑戰??偨Y我們成功的經驗和優勢,除了注重對外國際交流,包括與太陽馬戲團、迪士尼、環球影城的交流,主要是注重了文化與科技融合,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平臺,輸出品牌影響力。
李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一定要迎合這輪新技術發展的浪潮,用技術來構建文化產業發展平臺。一定要突破傳統的招商、物業服務等傳統運營模式,以新的運營模式來迎接這次挑戰。只有這一波迎頭趕上,才能保障文化產業穩定健康發展,才能保障國家軟實力、話語權,才能形成生態循環的健康系統。
搭建平臺,爭取國際話語權
梅洪:未來是顛覆、創新的時代,文化消費在GDP的比例越來越大。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達到4000美元的時候,直接帶來的是文化消費規模的增長。我國文化消費規模4萬億,去年1.6萬億,還有2萬多億沒有消費。一方面是因為內容生產還不能滿足需求,另外,人們的文化消費的觀念還有待提升,現在人們寧愿花1000塊錢吃飯,也不愿拿出100塊錢去看戲。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我們文創企業面臨這樣一個當口,如何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如何引導文化消費,這是我們文創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產學研的結合是我們當前摸索出的一種成功模式。整個硅谷地區5000多家企業跟斯坦福大學保持緊密聯系。
李季:產學研結合是創新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國家產學研方面做得不夠,院校、社會和企業是脫節的。今年1月,《科技成果轉化法》草案剛剛出臺,一旦,我估計會引起高校老師的下海潮。美國的高校與企業結合緊密,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出來創辦的企業,GDP總量加起來,按國家排行,在全球排第11位。
梅洪:美國斯坦福大學,是美國首家在校園設立工業園區的大學,成為推動硅谷地區發展的核心動力。斯坦福大學的人才和開放環境是硅谷不斷發展與創新的源泉。這里擁有眾多的由公司資助的一流實驗室,這里與產業界有著廣泛的聯系。斯坦福師生創業是一種風氣。與斯坦福大學有關的企業,即斯坦福的師生和校友創辦的企業,產值就占硅谷產值的50%~60%。需要指出的是,斯坦福大學并沒有像國內大學所辦的“校辦工廠”或“校辦企業”。它辦的工業園區當年以象征性的1美元的價格出租給創業公司。它的技術專利辦公室只是幫助教授申請專利。學校的幾十億美元的基金交給一個資本管理公司做多樣化投資以分散風險,其中只有很小部分投在風險投資公司。
李季:對。我認為,首先是思維要轉變。如果互聯網思維只是新的名詞解釋,不能跟開放性思維相互融合,國家的軟實力、話語權以及文創產業發展模式都無從談起。第二,緊跟新技術革命浪潮,用跨界創新的思維,嘗試由內容生產商轉變為渠道平臺商,打造運營平臺和渠道平臺。
梅洪:我們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從內涵、形式到市場都是有說服力的。但是我們不滿足于僅做產品,更多是做平臺。通過平臺整合資源,發揮品牌的價值。企業的綜合定位是:項目產業化,產品多元化,營銷的品牌化。目前搭建的中國旅游演藝聯盟、華語電影聯盟以及中國創意產業園區聯盟等,就是在搭建平臺,爭取我們在整個行業里的“江湖”地位。中國旅游演藝聯盟成立的專家委員會,平均2~3個月與行業專家,圍繞電影、演藝,在各個有實景演出的城市進行交流探討。
李季:作為傳統文化創意產業業態,首先要突破,不能受限于自己行業界限,以后這個行業肯定是跨界復合型的?;蛘呤乔赖臉嫿ㄕ撸蛘呤瞧脚_的建造者,或者是內容的生產者,肯定要從中選其一。另外,國內文化產業整體的運行模式,還局限在自己的行業界限中,以招商、物業運營和服務的運營收入為主。其實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盈利來源不在于物業,更大在于創新平臺,比如投資、比如創新產生出的商業模式。實體平臺是為虛擬平臺做輔助服務的,最核心的是在虛擬平臺上賺的錢。
鏈接
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的《2011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展覽市場年均增長接近20%,2011年,中國5000平方米以上各類展館面積達7000多萬平方米,會展業年收入2480多億元人民幣①,在日益蓬勃發展的會展業中,女性成為會展觀摩的一支主力軍。據京、滬、穗等地2010年數據推算,該年度國內會展業觀眾達上億人次②。僅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觀人數即達7000萬人次,且在眾多參觀者中,女性占52.8%,男性占47.2%③。
文化產業女性從業現狀
事實上,文化市場的繁榮不僅需要培養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即受眾,作為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亦需要文化產品的制造者即從業者?,F階段我國文化產業中女性從業者亦是一支重要的生力軍。了解和推動這支生力軍的發展,并由此與女性受眾形成積極的互動,對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國家統計局近年關于文化產業劃定標準,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可分為“文化產業核心層”、“文化產業層”和“相關文化產業層”,其具體可劃分為④:文化產業核心層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產業層包括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其他文化服務;相關文化產業層包括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但囿于以往統計未能有文化產業層和相關文化產業層的完整數據,因此,本文關于女性在文化產業的從業分析,只能就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數據進行分析⑤。文化產業女性從業人員數量及比重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現階段全國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從業的女性人數約140萬人,占該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的43%,與男性基本相當,略低于男性。另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8年我國勞動統計數據,在文化體育娛樂業的大類行業中,新聞出版業中女性占比為41.5%,廣播電影電視和音像業中女性占比為37.7%,文化藝術業中女性占比為45.9%,體育業女性占比為35.3%,娛樂業中女性占比最高,為48.6%(表略)。文化產業女性從業人員年齡構成狀況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現階段全國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從業的女性,年齡構成以30歲以下年青人為主體,占該行業從業女性的40.98%(同期全國從業女性30歲以下占比為31.38%);30~39歲從業女性也較多,占比為30.79%。這種年齡構成,與全國從業女性總體年齡構成比較,呈明顯年輕化。這一狀況顯示出文化產業中女性從業者在年齡構成層面有較好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圖略)。文化產業女性從業人員受教育狀況200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我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從業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全國各行業中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1.8%。雖然低于教育業(66.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60.2%)、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56.0%)、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50.8%),以及金融業(56.9%),在國民經濟20個大類行業中排第9位,但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女性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顯示出這一產業女性從業者文化素質有較好的基礎和底蘊(表略)。(四)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各類經濟結構分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7年我國文化產業機構和人員的基本數據推算,目前在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中,非國有經濟的從業人員人數較多且占比較高,在文化部門,非國有經濟文化機構從業人員占比達82.29%;在其他部門,從業人員占比為全部經營性文化產業機構的85.28%。尤其是在網絡文化服務業中,非國有經濟文化機構從業人員占比達98.83%,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業中非國有經濟文化機構從業人員占比也達89.59%,足以表明在文化產業中,非國有經濟成分及從業人員占絕大多數。此數據雖未有分性別從業人員統計,但根據上述女性在文化產業各部門的占比狀況,可基本推斷這一產業領域中女性在非國有經濟中從業比重大致也在80%左右(見表3)。
幾點思考
強化女性文化市場的消費引擎經濟學觀點認為,市場從來都是需求與供給互為引擎,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除了迅速提高該產業的產品供給外,刺激其產業的消費需求,建立起該產業的消費市場,無疑也是重中之重。文化產業的發展概莫能外。當前我國文化市場的發展,除了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產品供給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加大文化產品的消費開發與引導,包括對不同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不同年齡人群的開發與引導。譬如,開發和引導更多的中老年女性學會使用互聯網和文化電子產品,這樣不僅可開發更廣闊的中老年女性文化消費市場,同時亦可刺激和鼓勵文化產業研制更多適合中老年女性使用的文化產品。像美國蘋果公司不斷推出改良的iphone手機產品,一方可以認為是供給刺激需求,同時也可以說是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刺激該產品不斷升級更新換代。
關鍵詞:可食性景觀,農藝主題公園,規劃設計
農藝主題公園不同于其他類型的主題公園設計,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以可食性景觀作為農藝主題公園的設計內容能夠在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生態旅游的理念,滿足消費者的休閑娛樂、參與到農作物耕作收獲的過程中,以獨特的體驗為人們帶來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雙重體驗和享受。
一、 農藝主題公園發展現狀
農藝主題公園在旅游行業當中屬于新興的旅游文化,以可食性景觀作為農藝主題公園的內容更是一種創新實踐,主題公園的設計能夠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其設計和發展需要結合農業發展和旅游業發展的市場需求進行規劃。農藝主題公園的發展需要長期的磨合和不斷的探索,吸取優秀的主題公園建設的發展經驗,為農藝主題公園注入活力。
(一) 農藝主題公園的定義
農藝主體公園是以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創設出來的新興產業,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讓游客能夠參與其中實現旅游觀光、了解農業知識、體驗農業生產活動、品嘗農業生產成果,實現綠色農業的發展。農藝主題公園的設計應該滿足游客的多種需求,從可食性的角度進行分析,農業生產和景觀設計是可以實現一體化的,拓展旅游行業的發展渠道,實現對農業生產知識的廣泛的普及,帶來精神上和身心上的享受和體驗。農藝主題公園建設豐富了規范化、制度化的主題公園的建設模式,實現在旅游文化和農業文化產業的創新。
(二)農藝主題公園的經驗借鑒
國內外在農藝主題公園的建設上并沒有的到廣泛的關注,但是在主題公園的建設上為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能夠帶來一定的啟發作用,從主題公園的發展歷程來看,農藝主題公園的建設應該體現一定的原則性,新、奇、美、趣、娛成為主題公園規劃的內容,另一方面主題公園的建設也體現在文化傳承的特點上,發掘民族文化,回歸人們的內心精神需求,過度的重視在場景和設備的建設上忽視游客的本質需求就會造成主題公園的價值實現缺失。
(三)農藝主題公園的發展意義
農藝主題公園的發展具有非常巨大的現實意義,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上來說,寓農于樂能夠實現農業發展的科學性和現代性,充分的體現農業生產的附加值。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上來說通過可食性的農藝主題公園的設計規劃能夠實現對旅游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一種輕松舒適的休閑方式,實現旅游文化的創新。從經濟發揮的角度來說,農藝主題公園能夠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費,實現農業旅游項目的現實價值,也對與提升大眾的審美情趣有很大的提升。
二、 可食性景觀的特點分析
可食性農藝主題公園不同于其他的主題公園,其發展具有創新性和現代化的特點,在可食性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和設計上應該準確的把握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趨勢,體現一定的規律性和原則性,不斷的激發農業發展的潛能,拓寬現實發展的實踐路徑。
(一)生態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可食性景觀的規劃設計不僅僅可以滿足游客在視覺上的享受同時也可以增加體驗性的服務,在農藝主題公園的設計當中應該充分的體現生態性的特點,農業生產逐步的走向了現代性和科學性的特點,我國是農業大國,在繁忙的城市生活當中滲透生態保護的理念能夠讓游客了解不同的生活感受,在實用性的原則下讓游客可以切身參與到其中,體驗農作物的生長、感受農耕的樂趣。生態文明的理念需要通過實踐性來進行把握,融入到實踐當中,可食性農藝主題公園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享受和體驗。
(二)體驗性與思考性相結合
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應該更加之中參與性和互動性的特點。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離不開勞動參與,體驗性的活動設計能夠實現農藝主題公園的現實意義。以家庭或者組織為單位的群體性參與活動能夠增強人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家庭和單位的組織凝聚力。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帶來更多的現實思考??墒承缘睦砟钤谵r藝主題公園的設計過程中能夠增強農耕活動的實際感受,直接讓游客享受到勞動的果實,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感悟。
(三)人文性與娛樂性相結合
農藝主題公園規劃設計的目的是讓人們在參與到農業活動感受到收獲的樂趣,同時可以親自品嘗到收獲的果實。與其他的主題公園的規劃的模式不同,農藝主題公園給人們帶來的體驗更具親和力更加貼近人的內心感受,充分的展示了旅游景觀的人文性和娛樂性的特點。帶領游客參與到農業活動過程中科普農業知識,注重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更加突出了人文性和文化傳承的特點,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也能為人們帶來釋放和舒緩疲憊身心的效果。將人文性和娛樂性實現完美結合,體現農藝主題公園的現代性的特點。
三、可食性景觀在農藝主題公園設計中的規劃設計
將可食性景觀的設計理念融入到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當中,切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主題,統籌農業生產和文化發展的總體布局,有步驟有計劃的實現對農藝主題公園的總體規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體現農藝主題公園的建設意義。
(一)實現景觀的協調性,注重地域規劃和總體布局
對于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地域性的特點,根據不同的確的氣候農業生產的特點進行規劃設計。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內容應該滿足各地區人們的對農業旅游體現的不同需求。可食性的景觀應該體現季節性和地域性的特點,人們在參與到農業生產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不同季節的農業文化,掌握農業知識,體現可科學性的規劃特點。同時協調總體規劃布局能夠滿足農藝主題公園創意規劃的創新性的特點,同時在不同地域能夠帶來不同的感受和體驗。
(二)增強景觀的參與性,提升農藝景觀設計的文化底蘊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生產的大國,民以食為天。農業生產雖然正在不斷的實現現代化的生產,但是對于傳統農業發展的歷史,我們不應該遺忘,這些文化歷史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在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過程中應該賦予豐富的文化底蘊,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價值升華。通過對農業發展歷史的講述,對傳統農藝的解說讓人們感受到農業生產的文化歷史,帶著對文化的感受投入到農業生產活動中去,讓生產實踐活動更能體現文化價值。懂得珍惜勞動的果實,形成節約環保生態的生活理念和思想。
(三)立足于市場發展,促進農藝主題景觀的價值實現
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是面向市場化的,一方面農藝主題公園應該滿足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另一方面應該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通過對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合理的進行農藝主題公園的設計,實現其多重的社會價值。農藝主題公園體現的可食性特點是其他主題公園所無法匹及的,人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就能夠品嘗到勞動的果實,這種旅游模式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拓寬旅游行業和農業發展渠道的必備道路。
所以,對于農藝主題公園的規劃應該放寬發展的視角,將可食性做為其發展的要點,推動農藝主題公園建設不斷向前邁進,實現其現實價值和長遠的發展價值。(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保繼剛等著.旅游開發研究―原理?方法?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0年.
[2]董觀志.旅游主題公園管理原理與實務[M].廣東旅游出版社,2000年.
[3]張凌云.借鑒與反思:主題公園業發展的幾個問題[J].旅游學刊,2000(5).
關鍵詞:馬家窖文化,地方文化,現代建筑
引言
隨著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中國城市正逐漸從功能城市轉變為文化城市。文化是歷史的沉淀,它留存在建筑間,融匯在生活里,對城市的形成和市民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建筑的靈魂?!侗本┬浴肥侵袊鞘袑嵭小拔幕鞘小鞭D型的重要力量。
隨著文化城市的建設,當今中國的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建筑師們會從地方文化中尋找創作靈感,此時出現了很多地方特色文化與現代建筑相融合的建筑作品。
盡管在文化與建筑的關系中,建筑若可以成為文化景觀,但這樣的景觀的形成并不是通過建筑師的設計而得到的,而是通過歷史的發展,文化的沉淀,逐漸保留下來,最終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代表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而本文要做的,不是模仿地方建筑的傳統建筑特征,而是將地方文化特色靈活地運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使現代建筑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
一、基址概況
臨洮馬家窯文化產業園位于臨洮縣西側,西側是臨康公路,東臨電渠,北側是規劃緯四路,南側為6班幼兒園。用地為高差6米的臺地,高臺標高1878.94-1879.87,低處標高1870.75-1872.67;整體呈南低北高,東低西高走勢。用地范圍內無大樹、古樹、名木、文物古跡,場地表面無巖溶地裂縫,場地內無河流通過。
二、設計原則與理念
1、以人為本的原則: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了適合小學學校教學特點。
2、學校文化原則:體現當地小學的文化特征,創造親切、和諧、現代化的校園氛圍。
3、尊重自然現狀。將規劃內容與現狀地形地貌有機結合,利用地形的聚合空間,創造一個充滿尺度、宜人、自然和諧的校園環境。
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是人們通過長期的歷史生活積淀下來的文化表象。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往往被當地人所忽略。在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打開思維的固有框框,繼承并發揚地方文化特色,讓地方文化得以傳承。
馬家窯文化產業園總體規劃要與臨洮縣實際相結合,園區各類管網及園區道路要合理設置,與縣城總體規劃有效銜接,科學合理地布局,使規劃更加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要對馬家窯文化產業園合理定位,要充分了解馬家窯的文化底蘊,在進一步挖掘馬家窯文化的深刻內涵后再進行規劃設計,充分反映馬家窯文化時期人們的總體生活方式。
三、馬家窖文化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于馬家窯遺址而得名。馬家窯遺址位于甘肅省臨洮縣挑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馬家窯文化的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爽朗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馬家窯文化彩陶凝結著先民們對自然的崇拜和精神的寄托。除作為口常生活用具的缸、碗、盆、壺、瓶、缽、罐等外,還有祭祀、慶賀專用的陶質樂器“土鼓”。土鼓像一口深腹缸,口沿外有蒙獸皮的鑒紐,中部有對稱的散音孔,可以放在地上敲擊,也可以由二人抬著,邊走邊敲。每當豐收或有喜慶祭祀時,人們手持玉璧,載歌載舞,用上鼓伴奏。
馬家窯文化的建筑、石器制作、骨器制作、紡織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房屋為半地穴式,分方形和圓形兩種,并進行了地面的防潮處理。在筑平的地面上抹一層草泥,然后在上面蓋一層白石,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房屋用木柱支撐,下面還墊有石柱礎。骨器如骨匕、骨刀、骨錐等均磨制精良,刀部鋒利,式樣美觀。特別是縫紉用的骨針,其大小相當于現在用的中號鋼針,四五千年前的先民們能制造出如此精細的骨針,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近年來,由于中外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建筑行業也蓬勃發展,設計方案不斷推陳出新,以西方現代簡約主義為代表的風格很受歡迎。但是受地方文化等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全盤照搬,而應該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如陶藝、石器等,將之融合到現代建筑設計中,這樣才能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文化。
四、地方文化特色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體現
地方文化特色在建筑設計方而的表現手法各種各樣,不拘一格,沒有固定的法則,更沒有既定的套路,借助于何種表現手段,主要取決于設計者對建筑所處地方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用地現狀、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的考慮與權衡,以選擇適當的切入點。在此對建筑符號、空間、布局等方而進行分析和舉例,僅為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傳統建筑符號的應用:
中國數千年的悠久建筑歷史留給我們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筑符號。對于傳統建筑符號在現代建筑中的選擇和應用,比較適合的方式應該是“去其形,取其意”,避免對于符號的生搬硬套。即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念化,按照現代建筑的抽象審關觀來表達城市傳統文化的意境,使傳統文化的運用更契合于現代文明的體現,這樣的現代建筑設計不僅具有歷史傳承性,更不失其現代感,才是真正有生機、發展著的建筑,而不是非古非今的異類。
(二)建筑空間尺度的延續:
傳統建筑符號的應用并不是唯一可以在建筑中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方式。任何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建筑,都會由于當地的風俗習慣或歷史原因而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建筑空間尺度,而對這種傳統的延續,可以使建筑形成地方特有的親切感。
(三)整體布局的借鑒:
由于地理區位的影響,不同城市的氣候條件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不盡相同,由此產生的建筑整體布局亦各不相同,包括空間的使用,水系的運用,采光通風的考慮等等,這些都與所在環境的地理區位、氣候條件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是地方文化的影射。城市規劃的整體布局,實際上也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現形式之一。
五、小結
“地方文化特色與現代建筑設計的融合”反映著最近幾年來建筑行業的走向,不同的時代都要在建筑上表現不同時代的特征。一個城市應該有不同時期的建筑作品,應該有足夠的文化氛圍和豐富的歷史內涵。因此,城市中的現代建筑設計理應推陳出新,使建筑在傳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時,擁有體現現代文明的建筑形態和功能特色。尊重歷史,致力現在,放眼未來!
參考文獻
[1] 姚子剛,地域文化特色與現代酒店建筑的對話――以微山湖運河畔“南陽水苑”建筑設計為例[A],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6):2095-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