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43: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家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能改變
厲以寧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回升主要是靠投資帶動,而投資屬于中間需要,不是最終需求。終端消費不擴大,經濟基礎難以穩固。二季度的經濟指標總體看還不錯,但如果以用電量、集裝箱吞吐量、公路上貨柜車的通行量及廠房閑置率這幾項關鍵指標做分析,情況并不理想。這說明我國經濟企穩向好,但基礎還不穩固。
厲以寧特別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這次經濟回暖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作用不可低估,現在遠遠不是改變的時候。
他建議,應通過政府的投資帶動民間的投資,通過政府的投資拉動消費,保證經濟增長后勁以帶動經濟的增長和復蘇。
要調整的是信貸結構,不是貨幣政策
針對社會上一些人出于對通貨膨脹的恐懼,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應該立即調整的言論,厲以寧指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近期也不能改變,關鍵是在適度上把握好分寸。
他表示,當前,我國信貸方面的問題是出在信貸結構而不是信貸總量上。我國99%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很多中等偏下的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難以得到貸款,這是信貸結構的問題,需要調整。
“無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變動不能頻繁。因為政策變動頻繁會影響人們的預期,預期一旦紊亂了,對經濟的消極影響就大了?!眳栆詫幪嵝颜f。
三季度的情況會更好
外貿在這一次金融危機中損失嚴重。厲以寧認為,防止外需的下降,在當前也非常重要。目前,出口退稅基本上沒空間了,成本進一步降低也很難。我們要改變外貿思路,充分利用現在的外匯儲備,鼓勵企業走出去,用商業信貸推動產品的外銷,借助海外工程項目帶動商品銷售。
“財政政策的滯后期是短的,貨幣政策的滯后期是長的。因此,當前只要把財政政策的重點放在啟動民間投資、啟動消費上,把信貸重點放在調整信貸結構上,相信第三季度的情況會更好?!?/p>
破解就業難題
“當前的就業情況并沒有好轉”,厲以寧指出。他建議,要解決回鄉農民的就業問題,可通過兩個途徑:一是給予回鄉農民小額貸款,鼓勵創業;二是借林權制度改革正在進行的時機,鼓勵回鄉農民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至于大學生就業,通過大量發展軟件外包業或許是破解這個難題的好途徑。
要尋找機遇,也要注重企業家素質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這句話已經成了當前的流行語。厲以寧指出,城鎮化建設就是當前民營企業的良機。目前,我國的縣城有2000多個,重點鎮有3萬多個,城鎮化率只有45%。每年有2000多萬人從農村轉入城鎮,城鎮要建設,縣城要重新規劃,這是多大的機遇!
我是哈佛經濟學博士畢業生
幾名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研究生剛獲得碩士學位,準備到校外喝酒慶祝一番,于是“打的”前往,在車上幾名經濟學新人談得甚歡,大談其宏偉前程,并詢問的士司機選擇何種職業為好?出租車司機回答說,“小弟,我是哈佛經濟學博士畢業的,干這一差事已經五年了”。
2.
一名經濟學家已有三個孩子,不想再要孩子,于是,就去咨詢牧師該怎么辦。牧師說:“你與你夫人干‘那工作’時,就不能戴上安全套嗎?”經濟學家回答說:“我的第一孩子就是我戴上安全套后出生的?!蹦翈熣f:“如此這樣,你就不能吃些避孕藥嗎?”經濟學家回答說:“我的第二個孩子就是這樣出生的。”牧師又說:“那你為什么不與你夫人分床而睡,不與你夫人過性生活呢?”經濟學家回答說:“我的第三個孩子就是這樣出生的?!?/p>
3.
成為經濟學家的訣竅
你只要教會鸚鵡說“供給”與“需求”,那么這個世界就會多一位經濟學家。
4.
經濟學家的“比較優勢”
一名經濟學家與一名數學家在森林中散步,走著走著,突然碰到一頭大黑熊,經濟學家見狀,嚇得面無人色,扭頭就跑,數學家說:“你別跑了,我們跑不過黑熊的!”而經濟學家則說:“我雖然跑不過黑熊,但我跑得過你!”
5.
經濟學家的智慧
三個數學家和三名經濟學家結伴同行。
數學家買了三張車票,他們精于計算,一人一票,三人三票。
經濟學家則別有懷抱,三人只買一票。
數學家知道了,懷著幸災樂禍的心情,靜候好戲上演,因為他們知道三個經濟學家分享一張票,一定會被稽查捉個正著,罰款免不了。
稽查來查票了,經濟學家遠遠看見他逐個車廂查票,他走近時,他們一窩蜂擠入洗手間;當稽查敲廁所門時,一位經濟學家從門縫中揚了揚手中的車票,稽查看了看車票,走開了。
翌日,他們換車,這一回,數學家學乖了,三人只買一票,但經濟學家連一票也不買,數學家心情興奮,因為估計經濟學家這一趟肯定無法過關。
當稽查遠遠走來時,和昨天經濟學家的做法一樣,三名數學家以第一時間擠進洗手間,而經濟學家緊跟其后,當數學家聽到有人敲門時,數學家從門縫中揚了揚手中的車票,經濟學家竟冒充稽查員,悄無聲息地把這張車票沒收了。
經濟學家取得這張票子,躲進另一個廁所,當稽查來敲門時,經濟學家揚了揚手中的車票而過關,但數學家因為沒有票子而被罰款。
6.
不自私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人具有“利己心”,即人們凡事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來采取相應的對策。而一位經濟學家對此提出異議,他認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例如他就是不自私的人。
一次這位經濟學家乘巴士上街購物,他剛一上車,就見一漂亮女士起身,于是該經濟學家連忙講:“您坐下好了”。到了下一站,該小姐欲站起來,經濟學家連忙說:“您不必起來”。又到了一站,這位小姐又想站起來,這位經濟學家說:“您坐下好了,不必為我讓座”,而該小姐卻說:“先生,我已錯過三站了”。
7.
正確,但無用
一群經濟學家結伴攀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數小時后,他們在叢林中迷了路。
甲經濟學家打開地圖,仔細研究,取出羅盤,左度右度,又仰觀太陽方位,最后說,“諸位,你們看見不遠處的大山了嗎?”
眾人齊說:“看到了”。
甲洋洋自得地說:“根據地圖、羅盤和太陽方向所示,我們正處于那個大山之前!”
8.
經濟學家的思維
兩名經濟學家在學校道路上相遇。
甲問:“你夫人現在好嗎?”
乙反問:“那要看比較什么而言?”
9.
經濟學家與獎金
在一次大規模的交通流量的統計中,警察送給第100萬個駕車者1000美元的獎金。
“這1000美元獎金送給您,您打算用它做什么?”警察問道。
“去弄一個駕駛證”,經濟學家回答說。
“您別相信他的話,警察先生,他一喝醉酒就喜歡胡說八道”,經濟學家旁邊的女友說道。
“警察先生,您難道真是火眼金睛,知道這是我老師偷來的車么?!”經濟學家的學生回答說。
10.
用經濟學家替代老鼠做實驗較好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宣布,今后將以經濟學家代替白老鼠作試驗,舉國嘩然,認為對經濟學家太不公平了。
但羅列了四項理由之后,反對之聲快速寢息。
(1)研究人員喜歡白老鼠,不忍看見他們成為無辜的試驗品。
(2)經濟學家繁殖速度較快。
(3)各地反對虐待動物協會并不反對這么做。
(4)經濟學家愿做那些白老鼠不愿做的實驗。
11.
經濟學家的咨詢費
有一位知名經濟學家開了一家咨詢事務所,于是有人慕名前往咨詢其收費情況。
顧客問:“請問貴經濟學家的咨詢收費價格如何?”
經濟學家回答說:“每個問題1000美元”,現在您可以問第二個問題了。
12.
美國加州巴克萊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病故,升天,排在長龍末端,等候通過南天門進入天堂。
圣彼德在辦公室外觀望,見經濟學家排在隊伍的末尾,于是跑出來請他進辦公室休息。
經濟學家受寵若驚,忙問其故。
圣彼德解釋道:“我不過聊表敬老之心而已,從您開給客戶的咨詢時間表來看,閣下起碼已達193歲?!?/p>
13.
數學與經濟學的差別
數學和經濟學的差別在哪里?
數學難以理解;經濟學則莫明其妙。
14.
什么是經濟學家?
缺乏個性做不了會計師的人能成為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是知道何以昨天的預測今天并不兌現的專家。
經濟學家往往理論多而實踐空乏,他們知道最少100種方式,但沒有一個女性朋友。
15.
上帝的專業
經濟學家、哲學家、生物學家和建筑師討論什么是上帝的專業。
哲學家說上帝是哲學家,因為他為世人定下了做人的標準;但生物學家反對,他指出上帝創造萬物,因此是生物學家。
建筑師不同意,他說,“創世記”上說“上帝創造天地”,因此他是建筑師。
經濟學家了所有上述的說法,他說,在有天地之前,一切是混沌混亂的,若上帝不是經濟學家,為什么會如此?!
16.
兩類預測者
經濟學家常作兩類預測:
其一是不知所謂;
其二是不知“不知所謂”。
17.
要看情況而定
經濟學家的兒子和數學家的兒子是同班同學。一天,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個人一只鏟,在10天內掘一水渠,請問10個人持一只鏟,需要多少天才能掘好同樣的水渠?”
教師問數學家的兒子,答案是十天。
教師問經濟學家的兒子,答案是“要看情況而定”。
18.
經濟學家的語言
加拿大有一小撮人,要求獨立,不說英語,而說一種根本無人了解的語言;在美國亦有這類人,他們便是經濟學家。
19.
盲人世界,節約能源
神父、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三人結伴打高爾夫。
比他們先進場的一對球手,打球進度緩慢。
到了第八洞的時候,三人組已很不耐煩,故意大聲“投訴”,希望那組打得慢條斯理的,聞弦歌知雅意,加快打球速度。
神父說:“圣母瑪利亞,我祈求他們多學一些基本功夫才進場
。”
心理學家說:“我深信有的人喜歡慢打。”
經濟學家說:“我真沒想到要花這么長時間才打完一個洞?!?/p>
到了第九洞時,三人組已忍無可忍。
心理學家走上前,要求二人組的球僮,請他們讓路,因為他們:“阻礙我們的進度”。
球僮說“沒問題”。跟著解釋他們何以打得很慢的原因,原來他們是前消防員,在一次救火行動中被灼傷成為盲人!神父和心理學家都有悔意,各自說了一番適合其身份的抱歉話。
經濟學家想了一會兒,對球僮說:“這個問題不難解決,請他們今后在晚間來打球就行,因為盲人世界,可以節約能源?!?/p>
20.
畢業證的作用
國家統計局景氣中心于2007年6月底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顯示,2007年二季度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73(取值范圍在1-9之間,分值越高說明信心越足),比2007年一季度高0.1點,為2005年一季度以來最高值,且已連續四個季度在相對高位保持平穩,表明經濟學家信心處于比較樂觀且持續向好的狀態(圖1)。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平穩向好,國內企業經營景氣度攀升,經濟發展動力強勁,投資、出口需求旺盛,消費需求出現明顯提升,預期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經濟學家同時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趨于偏熱,物價趨于攀升,房價上漲勢頭尚難控制,人民幣繼續保持溫和升值態勢。 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形勢比較滿意,對未來經濟走勢預期保持樂觀,而且對當前的判斷與對未來的預期趨于一致。
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即期經濟景氣指數與預期經濟景氣指數的算術平均數。從指數構成看,即期經濟景氣指數為5.74,預期經濟景氣指數為5.71,均明顯高于中性評價值5。而且,一段時期以來即期經濟景氣指數明顯高于預期經濟景氣指數且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明顯得到改變,兩者的差距由2007年一季度的0.48點縮小到0.03點。
調查表明,隨著對宏觀調控成效認同程度的提高,經濟學家對未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信心明顯增強。
投資與出口旺盛,消費有明顯提升
調查顯示,59%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投資需求“旺盛”,比一季度增加15個百分點;36%的經濟學家認為“正?!?,比一季度減少23個百分點;認為“正?!钡谋日J為“旺盛”的由一季度的高12個百分點轉變為低23個百分點。另有5%的經濟學家認為投資需求“不足”(圖2)。
投資需求旺盛具體表現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改變了2006年逐漸放緩的趨勢,出現加速增長的情況。今年1月-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9%,雖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比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別高1.4和0.6個百分點。
在消費需求方面,今年1月-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2%,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36%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消費需求“旺盛”,比一季度增加19個百分點,為2005年以來最高;51%認為“正?!?,比一季度減少10個百分點;只有13%認為“不足”,比一季度減少9個百分點(圖3)。
對于未來六個月的消費需求情況,37%的經濟學家認為會“趨強”,比一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59%認為“持平”,比一季度減少6個百分點;僅有4%認為“趨弱”,比一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
調查表明,經濟學家對中國消費需求的滿意度明顯提高,消費需求前景也進一步趨好。
消費需求形勢的明顯向好,首先源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6%和12.1%,增幅分別為2004年以來和2005年三季度以來最高。
其次,消費預期的好轉也是重要原因。今年二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6.8,比一季度高1.0點,為2006年以來最高;其中,反映消費者對未來幾個月經濟前景看法的預期指數更高達99.3。此外,近期股市的財富效應等也是消費需求向好的重要拉動因素。
中國對外貿易仍然在迅猛發展。2007年1月-5月,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27.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23.7%,增幅比上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外貿順差857.3億美元,同比增長83.2%。調查顯示,59%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出口需求“旺盛”,比一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37%認為“正?!?,4%認為“不足”(圖4)。
從未來六個月的態勢看,調查顯示,19%的經濟學家認為出口額增長會“加快”,比一季度減少8個百分點;53%認為會“持平”,與一季度基本持平;28%認為會“減慢”,比一季度增加7個百分點。
調查表明,盡管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等因素影響,多數經濟學家仍認為出口增速放慢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1月-6月,中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同比增長12.2%,增幅比今年1月-3月和1月-5月分別高0.6和2.3個百分點。調查顯示,64%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外商直接投資增長會“持平”,比一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18%的認為會“加快”,比一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還有18%認為會“減慢”。
調查表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經濟運行熱度偏高,流動性壓力加劇
關于當前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經濟學家多認為當前經濟運行熱度偏高。調查顯示,7%的經濟學家認為“過熱”,比一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65%認為“偏熱”,比一季度驟增22個百分點;而認為“正?!钡谋戎貏t從一季度的52%減少到28%(圖5)。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偏快是經濟運行熱度偏高的重要表現。調查顯示,近六成(59%)經濟學家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過快”,比一季度增加17個百分點,比認為“正常”的經濟學家(41%)多18個百分點(圖6)。調查表明,經濟學家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反彈壓力在加大。
經濟趨熱與流動性過剩關聯度較高。今年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6.5%,繼續保持快速增長;M0、M1和M2同比分別增長14.5%、20.9%和17.1%。
調查顯示,近半數(49%)的經濟學家認為與2006年相比,2007年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壓力會“加劇”,比一季度增加8個百分點;37%認為會“持平”,而認為會“緩解”的僅有14%(圖7)。
經濟學家對經濟趨熱的判斷可能基于對產能過剩的擔憂。調查顯示,24%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產能過?!霸诒姸嘈袠I中存在,情況嚴重”,與上年同期持平;46%認為“只存在于少數行業,但情況嚴重”,比上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26%認為“只存在于少數行業,情況不嚴重”,比上年同期減少3個百分點;還有4%認為“不存在過剩”(圖8)。
而在開放條件下,基于產能過剩而采取的控制投資的宏觀調控措施,又必然壓縮進口需求,擴大經常項目上的貿易順差,由此導致外匯儲備和相應的外匯占款增加,進一步放大流動性,反過來削弱宏觀調控的實際效果。
事實上,調查中84%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貿易順差“過大”,比一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只有16%認為“正?!保▓D9)。而且,43%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順差“增加”,比認為“減少”的多16個百分點。另有30%認為將“不變”。
可以說,當前經濟運行熱度的攀升,是在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與流動性過剩壓力不斷加劇這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
通脹預期上調,房價匯價看漲
今年5月,CPI同比增長3.4%,比上年同月和全年分別高2.0和1.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居住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月增長8.3%和4.0%。
調查顯示,接近九成(89%)經濟學家認為2007年CPI漲幅將達到或超過3.0%,比一季度增加63個百分點;11%認為低于3.0%;不過認為超過4.0%的相對較少,為13%(圖10)。而平均預測值為3.5%,超出了年初設定的政策目標。
總體來看,多數經濟學家認為2007年下半年出現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但認為有此可能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中,10%認為“不可能”,比一季度減少5個百分點;59%認為“可能性較小”,比一季度減少7個百分點;31%認為“可能性較大”,比一季度增加12個百分點(圖11)。
經濟學家預期房價漲勢短期難以遏制。2007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4%,其中深圳、北海、蚌埠和北京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4.2%、9.9%、9.9%和9.6%。關于2007年下半年的房價走勢,97%的經濟學家認為會繼續上漲,比一季度增加5個百分點;其中8%認為“上漲10%以上”,比一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近八成(78%)認為“上漲5%-10%”,比一季度增加15個百分點;11%認為“上漲5%以內”,比一季度減少12個百分點。只有3%認為“持平”,比一季度減少5個百分點(圖12)。
調查表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今年下半年房價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關于未來六個月國內股市價格,調查顯示,44%的經濟學家認為會“上升”,比一季度增加15個百分點;39%認為會“穩定(或波動)”,比一季度減少23個百分點;還有17%認為會“下降”,比一季度增加8個百分點(圖13)。
上述判斷是在滬市4000點左右的基礎上作出的,表明多數經濟學家認同牛市格局。同時,股市價格走勢同經濟增長態勢的同向性,也說明中國資本市場價格與實體經濟增長關聯度進一步增強。
經濟學家預期國際原油價格高位企穩。調查顯示,57%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會“平穩”,比一季度增加19個百分點;35%認為會“小幅上漲”,比一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4%認為會“大幅上漲”,與一季度持平;認為會“下降”的則從19%驟降到4%(圖14)。
調查表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將在高位保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大幅上漲以及由此引起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
盡管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始終保持溫和升值,但其升值壓力并未減輕。關于各主要貨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調查顯示,54%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元“高估”,比一季度減少2個百分點;認為“合適”和“低估”的分別為30%和16%。同時,來自歐元的升值壓力也有所增加,45%的經濟學家認為歐元“高估”,比一季度增加13個百分點,比認為“合適”和“低估”的分別高2個和33個百分點。不過,認為英鎊、日元“合適”的經濟學家比重仍分別達51%和65%。
關于人民幣升值趨勢,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人民幣將保持溫和升值態勢,部分認為升值步伐可能會加快。調查顯示,4%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將“基本穩定”,58%的經濟學家認為將“升值3%以內”,比一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34%認為將“升值3%-5%”;還有4%認為將“升值5%以上”(圖15)。
國內外環境向好,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在國際經濟環境方面,經濟學家多認為世界經濟將繼續平穩向好,國內經濟運行的國際環境相對有利。
調查顯示,28%的經濟學家認為2007年下半年世界經濟總體發展趨勢將“好轉”,比一季度提高5個百分點;63%認為“不變”,比一季度提高4個百分點;9%認為會“惡化”,比一季度減少9個百分點(圖16)。
調查顯示,67%的經濟學家認為2007年下半年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會與上半年“持平”,23%認為“更好”,比認為“變差”的多13個百分點(圖17)。調查表明,經濟學家預期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比較扎實。
基于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微觀基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07年國內經濟將保持較快增長。調查顯示,超過九成(97%)的經濟學家預測2007年GDP增長達到或超過10%,比一季度增加37個百分點。其中,20%預期為10.5%,64%預期超過10.5%;29%預期為11.0%,17%預期超過11.0%(圖18);平均預測值達10.8%,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
調查遴選了國內有代表性、對宏觀經濟有研究的75位經濟學家,按姓名漢語拼音順序依次為:蔡洪濱、常修澤、陳道富、陳淮、陳浪南、陳彥斌、陳宗勝、程恩富、程永照、遲福林、丁寧寧、范劍平、高善文、郭克莎、賀力平、賀強、洪銀興、胡必亮、華而誠、黃少安、黃衛平、紀玉山、金雪軍、李泊溪、李、李國璋、李天德、李子奈、梁優彩、梁中堂、劉小川、隆國強、馬駿、馬曉河、茅于軾、潘云、任若恩、史晉川、舒元、蘇育平、談敏、談世中、田秋生、汪同三、王廣謙、王建、王、王小廣、王小魯、魏杰、吳曉求、夏興園、徐長生、葉灼新、易憲容、余斌、喻新安、臧旭恒、曾五一、張寶通、張承耀、光、張卓元、章錚、趙凌云、趙敏、趙志耘、鄭超愚、周黎安、周立群、周天勇、周學曾、周志斌、祝寶良、左小蕾。通過問卷形式了解他們對當前經濟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并征求他們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及改革的建議。
形勢判斷和預期回落
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狀況和未來走勢的預期均不樂觀,信心指數已經步入景氣循環相位圖的第三象限,與2008年二季度情形類似:即期景氣指數為4.57,比上一季度低0.59點;預期景氣指數為3.86,比上一季度低0.71點。從指數構成看,即期和預期景氣指數雙雙走低使經濟學家信心指數明顯回落(見圖2)。
經濟增長放緩,多重因素拖累復蘇。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美國和歐洲近期領先指標持續走低,今年的增長預期不斷被調低,預示經濟增長將放緩。
關于美國經濟,受近期疲軟的經濟數據影響,四分之三的被調查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會“緩慢復蘇”;11%認為會“加快向好”;14%認為會“有所惡化”(見圖3)。與一季度調查結果相比,認為“加快向好”的比重下降了13個百分點,而認為“有所惡化”的比重上升了9個百分點。不過總體來看,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仍處于復蘇軌道,只是“緩慢”而已,形勢并未出現逆轉。
對美國貨幣政策取向的判斷,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二次量化寬松正在逐步淡出市場。57%的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不太可能繼續推行新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經濟學家同時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美聯儲將轉向價格政策工具,在通脹隱憂和高失業率疊加影響下,繼續提高債務上限、維持當前的低利率環境將有利于美國實體經濟的復蘇。調查顯示,76%的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的下一次加息時機應是2012年或以后。
歐洲的焦點仍是有關國家的債務問題。6月底,希臘國會正式批準新一輪財政緊縮方案,為獲取外部援助掃清了障礙。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問題的結束:希臘的驚險通關或許只是暫時推遲了其違約的時點;葡萄牙等國的債務風險問題仍懸而未決;而繼承原德國中央銀行反通脹傳統的歐洲央行似乎不會坐視歐元區日益加大的通脹壓力,7月7日的年內第二次加息加大債務危機解決的難度。
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對歐債危機的前景判斷并不一致,僅有1%的經濟學家認為歐債危機有了“明顯好轉”,而認為“略有好轉”“維持現狀”和“進一步惡化”的比重分別為37%、37%和25%(見圖4)。
國內經濟增長預期回落,通脹預期上升。
從國內來看,經濟學家普遍預期2011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低于2010年的10.3%,而物價上漲幅度將高于2010年(CPI為3.3%)。
調查顯示,預期2011年經濟增速在10%及以上的經濟學家比重只有5%;79%的經濟學家預期在9.5%及以下,平均預測值為9.2%,比一季度降低0.1個百分點。
對通貨膨脹,所有經濟學家均預期通脹率不低于4%。其中有9%的經濟學家認為預期通脹率將不低于6%;有60%認為在5%-6%之間,平均預測值為5.1%,比上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0.7個百分點。
仔細分析調查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還屬正常:事實上,本次調查有86%的經濟學家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表示滿意,比重與一季度相同。
信心回落的主因是有12%認為當前形勢“差”,比一季度高7個百分點;2%認為“好”,比一季度減少7個百分點。當與上年同期比時,有三分之一的經濟學家認為現在的形勢變差了,比一季度高21個百分點。
而對于未來六個月經濟形勢的判斷,更多的經濟學家趨于謹慎,認為未來六個月經濟總體“好”和“滿意”的比重為62%,比一季度調查結果低14個百分點。調查表明,動態來看,經濟學家對經濟形勢的樂觀程度在降低。
有效促進消費增長十分緊迫。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當前消費需求不足的經濟學家比重繼續上升,達到47%,比一季度調查結果高5個百分點。從未來六個月預期看,經濟學家預期消費不足的比預期消費旺盛的高36個百分點,比上一季度調查結果擴大31個百分點。
在回答“2011年促進消費增長的改革和政策是否會取得明顯突破”這一問題時,95%的經濟學家持否定態度。如何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有效促進消費增長,從而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顯得十分迫切。
投資可望保持平穩增長。
經濟學家對當前和未來投資的信心仍然良好。從當前形勢看,認為投資水平正常的比重為66%,與上一季度調查結果持平;認為投資旺盛的比重為22%,比一季度減少8個百分點。從對未來六個月的預期看,認為投資正常的比重為61%,比一季度調查結果高20個百分點;認為投資不足的比重為29%,比一季度低14個百分點。調查結果表明,經濟學家認為投資仍可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一季度不少經濟學家曾擔心的投資大幅下滑的狀況基本不會出現。
預期貿易順差減少。
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內人工成本上升及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加大等因素的影響,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出口增速將放緩,進口增速將提高,呈現貿易順差減少的趨勢。
調查顯示,35%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中國外貿出口增速會“下降”,比認為“上升”的多11個百分點;38%認為進口增速會“上升”,比認為會“下降”的多18個百分點。與此相應,53%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六個月中國對外貿易“順差減少”。
對于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80%的經濟學家認為該貢獻度小于去年,其中57%認為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不到0.8個百分點;13%認為沒貢獻;9%認為會出現負拉動。
通脹預期有所上升。
隨著近來CPI不斷走高,經濟學家對通脹的預期進一步上升。調查顯示,41%的經濟學家認為CPI會在二季度達到年內高點,與一季度的調查結果差不多,而有44%的經濟學家認為高點會在三季度,比一季度調查的結果高26個百分點。
至于未來半年的通脹壓力,40%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半年通脹壓力將“維持現狀”,28%認為這一壓力會“繼續加大”,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2%)認為會明顯緩和(見圖5)。
從影響通脹的因素看,近期石油價格的穩定將有助于通脹壓力的緩解。認為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會超過100美元/桶的經濟學家比重為16%,比一季度調查結果下降37個百分點,另有71%預期在80美元-100美元/桶之間。
預期人民幣升值幅度擴大。
調查顯示,認為歐元、英鎊和日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合適”的分別占50%、62%和58%,均遠高于認為“高估”的比重。
人民幣升值壓力仍主要來自美元。49%認為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高估”,比認為“合適”比重高14個百分點。
在國內通脹壓力加大的背景下,95%的經濟學家預期2011年人民幣兌美元會“升值”,其中預期“升值3%-5%”的占47%,比一季度調查結果增加4個百分點;預期“升值5%以上”的占24%,比一季度調查結果增加20個百分點;預期“升值3%以內”的占24%,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減少23個百分點(見圖6)。
房價上漲預期有所提升。
2010年以來,中央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區房地產調控政策層層加碼,以期能夠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但調查顯示,認為目前中國平均房價“過高”和“較高”的經濟學家比重分別高達47%和48%,兩者合計達95%,比上季度提升3個百分點。
關于房價走勢,預期2011年末房價比2010年末將上升的經濟學家比重比一季度的調查結果有了明顯提高(由35%升至46%),預期房價下跌的比重略有下降(由35%降至31%)。不過,無論持繼續上漲或出現下跌觀點的經濟學家,絕大多數認為房價波動會比較溫和,其中預期房價上升中的85%和預期下跌中的90%的經濟學家均預計房價波動在10%以內。
各地區商品房限購政策實施以后,存量自有住房需求將部分被租房需求替代。2010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租賃價格指數為6.1%。調查表明,84%的經濟學家認為2011年房租價格將繼續上漲,這也是經濟學家認為推高CPI的一個重要因素。
通脹壓力和中小企業融資難最引人關注。
對于2011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或風險,經濟學家認為排前兩位的是“通脹壓力較大”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選擇的比重分別為90%和72%;其次是“地方融資平臺風險較大”(55%)、“房地產調控難見成效”(54%)和“民間資本缺乏出路”(45%);其他問題還包括“經濟增長下滑”(37%)、“‘十二五’開局出現盲目投資”(33%)、“出口環境惡化”(27%)、“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25%)、“節能減排壓力較大”(22%)和“宏觀調控力度過大”(15%)(見圖7)。
和一季度調查結果相比,選擇“地方融資平臺風險較大”的比重上升了13個百分點,成為比較突出的關注對象。選擇“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和“民間資本缺乏出路”的比重都比較高,而認為“宏觀調控力度過大”比重很低,說明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宏觀調控力度還是合適的,宏觀調控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
但與此同時,很多民間資本缺乏出路(缺乏出路的民間資本一定程度上進入了投資品市場,48%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半年藝術品價格將繼續上升,比認為下跌的多23個百分點),說明目前經濟運行中的很多問題根子都是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唯有加大改革力度,堅決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比如完善民間投融資體制等),才是根本出路。
宏觀政策和改革建議
本次調查中,經濟學家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調控和收入分配等幾個方面。
有保有壓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轉型。
未來的宏觀政策應基于對未來經濟增長和通脹趨勢的判斷。在宏觀調控的作用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是預期的結果,明顯下滑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以CPI同比數據反映的通脹水平,由于下半年翹尾影響的逐步衰減整體呈漲幅下滑態勢。
因此,經濟學家建議,繼續沿著促進經濟轉型的調控方向不動搖,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應有所區分,做到有保有壓,促進經濟的平穩增長和物價的基本穩定。
在貨幣政策上,宜繼續保持一定程度的緊縮力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1%)的經濟學家認為應維持當前存款準備金率不變,另分別有21%和20%的經濟學家認為存準率應提高1個和0.5個百分點;79%的經濟學家認為2011年應加息一次至兩次,改變當前負利率的局面。
從財政政策上,要從減稅和加大對民生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及轉移支付力度兩方面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步伐。
堅持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鑒于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價的影響仍有待觀察,52%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調控政策“較嚴厲,應長期執行”;23%認為“仍寬松,應進一步收緊”;而認為“較嚴厲,應適當放松”和“過于嚴厲,應盡快放松”的只分別占21%和4%(見圖8)。
今年一季度,房地產稅在上海和重慶開展試點。為保持房地產價格的穩定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否必須出臺房地產稅,持支持和反對態度的經濟學家比重分別為53%和47%,與一季度調查結果大體相當(支持的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
調查表明,經濟學家對這一政策的推出分歧嚴重,也說明房地產調控難度巨大。
多措并舉緩解“電荒”壓力。
二季度以來,中國多地出現季節性電荒,特別是企業用電困難,嚴重影響了企業產能效率。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應當通過市場機制解決這一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贊成“上調上網和銷售價格”“加大各行業差別電價實施力度”“擴大峰谷電差距”和“降低風電等新能源上網的準入限制”的經濟學家占多數,選擇比重分別為54%、46%、42%和41%,而“抑制煤炭價格上漲”和“補貼發電企業/電網”支持率最低。
經濟學家關于改革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具體建議包括統籌居民社會保障,打破城鄉和區域社保轉移障礙;加大財政對公共領域的投資力度,保障公共產品供給;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降低企業和居民的稅費負擔。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于2016年12月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顯示,2016年四季度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4.53(取值范圍在1-9之間),比上季度回升0.65點,為兩年來的最高點(見圖1)。其中,體現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形勢滿意程度的即期景氣指數為4.33,比上季度提高1.04點;反映經濟學家對未來經濟走勢樂觀程度的預期景氣指數為4.73,比上季度提高0.25點(見圖2)。
調查收到了國內有代表性、對宏觀經濟有研究的90位經濟學家的問卷,按姓名漢語拼音順序依次為:蔡洪濱、常修澤、陳道富、陳淮、陳浪南、陳平、陳彥斌、陳宗勝、程漫江、程永照、遲福林、鄧海清、丁安華、丁寧寧、馮興元、郭克莎、何自力、賀力平、華而誠、黃少安、黃衛平、紀玉山、姜超、金雪軍、雎國余、李泊溪、李、李國璋、李康、李善同、李天德、李雪松、李迅雷、梁優彩、梁中堂、劉厚俊、劉核傘⒘跣〈?、刘忧?、梅新育、牛犁、邵挺、沈建光、史晉川、宋立、談世中、田國強、田秋生、汪丁丁、汪同三、王建、王劍輝、王軍、王B、王擎、王曦、王小廣、王小魯、魏杰、夏興園、徐長生、許維鴻、姚枝仲、葉灼新、易憲容、喻新安、袁鋼明、袁志剛、臧旭恒、曾五一、張寶通、張斌、張軍擴、張立群、張平、光、張濤、張燕生、章錚、趙俊臣、趙凌云、趙曉雷、趙志耘、鄭超愚、周立群、周天勇、周志斌、諸建芳、祝寶良和左小蕾。通過問卷了解他們對當前經濟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并征求他們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及改革的建議。
一、全球經濟短期企穩,匯率波動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值得關注
對于未來六個月美國經濟走勢,調查結果顯示,79%的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形勢“改善”,比上季度大幅增加33個百分點;18%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減少30個百分點;3%預期“惡化”,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與當前相比,73%的經濟學家預期下一財年美國財政赤字“上升”,21%預期“大致持平”,6%預期“下降”。
對于未來六個月歐元區經濟走勢,54%的經濟學家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減少16個百分點;19%預期“改善”,比上季度增加12百分點;27%預期“惡化”,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日本經濟走勢,68%的經濟學家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減少2個百分點;19%預期“改善”,比上季度增加12個百分點;13%預期“惡化”,比上季度減少10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俄羅斯經濟走勢,43%的經濟學家預期“改善”,比上季度大幅增加20個百分點;43%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14%預期“惡化”,比上季度減少16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印度經濟走勢,57%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25%預期“改善”,比上季度減少16個百分點;18%預期“惡化”,比上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南非經濟走勢,61%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25%預期“惡化”,比上季度略增1個百分點;14%預期“改善”,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巴西經濟走勢,調查結果顯示,49%的經濟學家預期“惡化”,比上季度減少11個百分點;23%預期“改善”,比上季度增加9個百分點,預期“惡化”與“改善”的差距比上季度縮窄20個百分點;28%預期“基本穩定”,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見圖3)。
預期美元指數上升,美聯儲半年內加息一次。對于未來六個月美元指數總體走勢,調查結果顯示,69%的經濟學家預期“逐漸升值”,比上季度增加12個百分點;25%預期“小幅波動”,比上季度減少15個百分點;6%預期“逐漸貶值”,比上季度增加3個百分點(見圖4)。
對于未來六個月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取向,70%的經濟學家認為會“加息1次”,20%認為會“加息2次及以上”,另有9%和1%的經濟學家認為會“保持不變”或“降息”。
預期人民幣匯率指數下行,外匯占款余額仍處下降態勢。對于當前主要貨幣兌人民幣的名義匯率,調查結果顯示,44%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低估”,35%認為“高估”,21%認為“合適”。
50%的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兌人民幣匯率“合適”,認為“高估”和認為“低估”的分別為27%和23%。53%的經濟學家認為英鎊兌人民幣匯率“合適”,25%認為“高估”,22%認為“低估”。60%的經濟學家認為日元兌人民幣匯率“合適”,29%認為“高估”,比認為“低估”的高18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調查結果顯示,54%的經濟學家預期“貶值3%以內”,與上季度基本持平;17%預期“貶值3%以上”,增加10個百分點;21%預期“基本穩定”,減少6個百分點;另有7%和1%預期“升值3%以內”和“升值3%以上”(見圖5)。
對于未來六個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45%的經濟學家預期“下降3%以內”,9%預期“下降3%以上”,31%預期“基本穩定”,14%預期“上升3%以內”,1%預期“上升3%以上”。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外匯占款余額,逾八成經濟學家預期下降,其中,31%預期“降幅擴大”,30%預期“降幅收窄”,20%預期“降幅持平”;另有14%預期“基本不變”,5%預期“上升”。
預期國際原油價格穩中有升,糧食價格小幅波動。對于未來六個月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調查結果顯示,45%的經濟學家預期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比上季度大幅增加33個百分點;48%預期“小幅波動或持平”,比上季度減少25個百分點;7%預期“下跌”,比上季度減少8個百分點。
對于國際糧食價格,72%的經濟學家預期“小幅波動或持平”,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22%預期“上漲”,比上季度增加8個百分點;6%預期“下跌”,比上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見圖6)。
預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加重。對于未來一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走勢,87%的經濟學家預期“更加嚴重”,比上季度大幅增加40個百分點;11%認為“維持現狀”,2%認為“趨于緩解”。
二、預期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就業形勢改善
預期經濟運行平穩,2017年GDP增長6.51%。對于當前我國總體經濟形勢,調查結果顯示,4%的經濟學家認為“好”,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75%認為“還可以”,增加22個百分點;21%認為“差”,減少24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11%的經濟學家預期經濟形勢“好轉”,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71%預期“大致持平”,增加3個百分點;18%預期“惡化”,減少5個百分點。
對于2017年我國GDP增速,81%的經濟學家預期“在6.3%-6.7%之間”,6%的經濟學家預期“低于6.3%”,13%的經濟學家預期“高于6.7%”;平均預測值為6.51%,比上季度預測值高0.11個百分點(見圖7)。
預期貿易順差減少。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未來六個月出口增速,41%的經濟學家預期“上升”,比上季度略增1個百分點;34%預期“大致持平”,減少10個百分點;25%預期“下降”,增加9個百分點。對于未來六個月進口增速,33%的經濟學家預期“上升”,比上季度略減1個百分點;54%預期“大致持平”,增加5個百分點;13%預期“下降”,減少4個百分點(見圖8)。
綜合進出口形勢,53%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貿易“順差減少”,比上季度增加27個百分點;22%預期“不變”,減少9個百分點;24%預期“順差增加”,減少19個百分點;另有1%預期“出現逆差”。
預期投資需求平穩。調查結果顯示,51%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投資需求“還可以”,比上季度增加28個百分點;3%認為“好”,增加2個百分點;46%認為“差”,減少30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21%的經濟學家預期投資需求“好轉”,比上季度增加5個百分點;59%預期“大致持平”,增加1個百分點;20%預期“惡化”,減少6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外商直接投資(FDI),12%的經濟學家預期FDI增長“加快”,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49%預期“持平”,減少11個百分點;39%預期“放慢”,增加7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ODI),34%的經濟學家預期ODI增長“加快”,比上季度減少24個百分點;35%預期“持平”,增加12個百分點;31%預期“放慢”,增加12個百分點(見圖9)。
對于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6%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長“在8%-10%之間”,分別有16%和8%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長“低于8%”或“高于10%”;平均預測值為8.7%,高于2016年1月-11月的8.3%。
對于2017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3%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長“在3%-6%之間”,分別有10%和7%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長“低于3%”或“高于6%”;平均預測值為4.1%,高于2016年1-11月的3.1%。
對于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74%的經濟學家預期增長“在3%-6%之間”,分別有8%和18%的經濟學家預期“低于3%”或“高于6%”;平均預測值為4.7%,明顯低于2016年1月-11月的6.5%(見圖10)。
預期消費需求平穩。調查結果顯示,71%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消費需求“還可以”,與上季度持平;13%J為“好”,比上季度增加11個百分點;16%認為“差”,減少1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六個月,81%的經濟學家預期消費需求“大致持平”,比上季度減少5個百分點;10%預期“好轉”,增加9個百分點;9%預期“惡化”,減少4個百分點。
預期就業形勢穩中趨好。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71%的經濟學家預期“就業穩定”,比上季度增加13個百分點;28%預期“失業率上升”,減少10個百分點;1%預期“失業率下降”,減少3個百分點。
三、預期CPI溫和上升,PPI持續漲勢,國債收益率上升,股價指數呈小幅波動態勢
預期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走勢,調查結果顯示,50%的經濟學家預期“逐步上升”,比上季度增加29個百分點;48%預期“窄幅波動”,減少23個百分點;2%預期“逐步下降”,減少6個百分點。
對于2017年全年CPI,90%的經濟學家預期“在2.0%-3.0%之間”,6%預期“低于2.0%”,4%預期“高于3.0%”;平均預測值為2.4%。
預期工業品價格繼續回升。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走勢,調查結果顯示,55%的經濟學家預期“逐步上升”,比上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39%預期“窄幅波動”,減少5個百分點;6%預期“逐步下降”,減少5個百分點(見圖11)。
對于2017年全年PPI,47%的經濟學家預期“在2.0%-3.0%之間”,26%預期“低于2.0%”,27%預期“高于3.0%”;平均預測值為2.4%。
預期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整體呈上升態勢。對于未來六個月短、長期國債收益率走勢,調查結果顯示,53%的經濟學家預期三月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比上季度增加42個百分點;38%預期“大致持平”,減少23個百分點;9%預期“下降”,減少19個百分點。51%的經濟學家預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比上季度增加31個百分點;40%預期“大致持平”,增加3個百分點;9%預期“下降”,減少34個百分點。
預期股價指數總體呈小幅波動態勢。對于未來三個月股票市場價格指數趨勢,調查結果顯示,24%的經濟學家預期“上升”,比上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68%預期“小幅波動”,減少5個百分點;8%預期“下跌”,減少5個百分點。
四、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預期明顯減弱,市場趨于降溫,調控政策宜保持基本穩定
關于房價走勢,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29%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房價“上漲”,比上季度大幅減少35個百分點;52%預期“持平”,增加18個百分點;19%預期“下跌”,增加17個百分點。
對于省會城市,16%的經濟學家預期“上漲”,比上季度大幅減少35個百分點;52%預期“持平”,增加16個百分點;32%預期“下跌”,增加19個百分點。
對于其他城市,4%的經濟學家預期“上漲”,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30%預期“持平”,減少9個百分點;66%預期“下跌”,增加12個百分點(見圖12)。
關于房地產銷量,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13%的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六個月銷量“上升”,比上季度減少27個百分點;40%預期“持平”,與上季度相同;47%預期“下降”,增加27個百分點。
對于省會城市,13%的經濟學家預期銷量“上升”,比上季度減少27個百分點;44%預期“持平”,增加5個百分點;43%預期“下降”,增加22個百分點。
對于其他城市,10%的經濟學家預期銷量“上升”,比上季度減少3個百分點;32%預期“持平”,增加1個百分點;58%預期“下降”,增加2個百分點。
對于未來六個月主要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27%的經濟學家認為應“進一步收緊”,41%認為應“保持不變”,10%認為應“適當放松”,22%認為應“伺機而定”(見圖13)。
五、關于改革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建議
一是謹防資本嚴重外流和金融風險。
對于2017年中國經濟要注意防范和化解的主要風險,經濟學家選擇比重最高的是資本嚴重外流(63%)和金融不良資產上升(51%),其次是經濟增長失速下滑(44%)、地方債務風險(40%)、房價大幅波動(39%)、出口環境惡化(39%)、不作為現象蔓延(33%)、粗放增長模式回歸(30%)和民間借貸風險(26%),其他選擇依次是通貨膨脹(17%)、失業率上升(17%)、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大(17%)、資源環境保護不力(16%)、破產企業明顯增加(14%)和產能過剩加劇(13%)。
二是建議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減稅降費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72%的經濟學家認為2017年我國財政政策相對于2016年應“適度擴張”,23%認為應“保持不變”,5%認為應“適度收緊”。
對于2017年我國財政赤字率(一般公共預算赤字/GDP),82%的經濟學家認為應設定“在3.0%-3.5%之間”,分別有7%和11%認為應“低于3.0%”或“高于3.5%”,平均值為3.3%,高于2016年目標值(3%)。
對于2017年我國對實體經濟的減稅降費力度,91%的經濟學家認為應“加大”,7%認為應“保持穩定”,2%認為應“減弱”。
三是建議貨幣政策基本維持目前的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53%的經濟學家認為2017年我國貨幣政策相對于2016年應“保持不變”,34%認為應“適度收緊”,13%認為應“適度擴張”。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外匯占款余額,逾八成經濟學家預期下降,其中,31%預期“降幅擴大”,30%預期“降幅收窄”,20%預期“降幅持平”;另有14%預期“基本不變”,5%預期“上升”。
對于未來六個月我國實體經濟的流動性狀況,調查結果顯示,39%的經濟學家認為會“趨緊”,比上季度增加16個百分點;34%認為“保持現狀”,減少18個百分點;16%認為“趨松”,減少3個百分點;另有11%表示“說不清楚”。
在外匯占款繼續下降的預期下,為應對流動性被動收縮,經濟學家建議適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存貸款利率,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
對于未來六個月存款準備金率,調查結果顯示,91%的經濟學家認為應降低,其中,46%認為應“降低1次”,35%認為應“降低2次”,10%認為應“降低3次及以上”;9%的經濟學家認為應“維持不變”,沒有經濟學家認為應“提高”。
對于未來六個月存貸款基準利率,86%的經濟學家認為應下調,其中,71%認為應“下調1次”,12%認為應“下調2次”,3%認為應“下調3次及以上”;13%的經濟學家認為應“維持不變”,1%的經濟學家認為應“上調”。
四是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未磧加大補短板、降成本和去杠桿的落實力度。
對于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補”任務相對于2016年的落實力度,經濟學家認為“補短板”、“降成本”和“去杠桿”的落實力度會“加大”的分別占69%、65%和57%,認為會保持“基本穩定”的分別占26%、25%和36%,認為會“減弱”的分別占5%、10%和7%。經濟學家認為“去產能”和“去庫存”的落實力度會“加大”的分別占39%和34%,認為“基本穩定”的分別占43%和46%,認為會“減弱”的分別占18%和20%。
債轉股作為“去杠桿”舉措之一,46%的經濟學家認為2017年債轉股的力度應“加大”,43%認為應“保持穩定”,11%認為應“減弱”。
五是實施產業政策應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提出產業發展指南。
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未來走勢的預期
調查顯示,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在連續三個季度快速上升的基礎上,在高位小幅回落0.14點。從指數構成看有這樣兩個特點:一是延續2009年初以來的情況,即期景氣指數仍遠低于預期景氣指數;二是即期景氣指數繼續回升態勢,接近景氣的臨界值,而預期景氣指數則略有回調,總體指數逼近對當前和對未來都看好的景氣區間。具體來說,即期景氣指數為4.95,比三季度提高0.1點;預期景氣指數為7.55,比三季度降低0.38點,比即期景氣指數高2.6個百分點;兩者之間的差距比三季度縮小0.48點。調查表明,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的走勢與國民經濟發展態勢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預期的好轉逐步在現實經濟中得到體現。
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趨于改善,但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調查顯示,與三季度一樣,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接近尾聲或結束,其中認為“已經結束”的占15%,比三季度高7個百分點;認為“還在延續,但已接近尾聲”的占58%,比三季度低8個百分點;兩者合計占73%,與三季度基本持平。與此相聯系,超過半數(53%)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不會”出現第二波沖擊。這表明在世界各國共同努力下,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正在逐漸退去,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因此出現改善的跡象,但是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仍然需要高度關注,有20%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金融危機“還在延續,可能產生新的沖擊”,10%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會”出現第二波沖擊,38%表示“無法判斷”。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美元走弱造成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調查顯示,39%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6個月美元走勢“趨弱”,比認為“保持穩定”和“趨強”的分別多13和4個百分點。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形勢嚴峻。調查顯示,56%的經濟學家認為2010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態勢“更加嚴重”,比認為“趨于緩解”的高49個百分點。三是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仍將高位波動。調查顯示,絕大多數(98%)的經濟學家認為2010年全球原油均價將保持在60~100美元之間,其中45%認為在80~100美元之間。
國內經濟穩步回升,預期維持快速增長態勢。2009年我國GDP比上年同期增長8.7%,其中四季度為10.7%,比一、二、三季度分別高4.5、2.8和1.7個百分點,實現8%的增長目標。對于2010年GDP增長,超過九成(92%)預期達到或超過8%,平均預測值為8.6%,與三季度基本持平,高于對2009年的預期值。經濟學家對當前經濟的運行態勢是基本滿意的,69%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正?!?比三季度高13個百分點。
具體來說,經濟學家對國內經濟形勢的認識和判斷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內需支撐經濟持續回升和較快增長
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是經濟持續回升和較快增長的主導力量。2009年前11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2.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調查顯示,66%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比三季度高6個百分點,比認為“正常”的高32個百分點。而且,80%認為未來6個月投資需求仍將保持目前這種態勢或進一步趨強。
消費平穩增長是經濟形勢好轉的穩定力量,尤其是汽車和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對消費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2009年前11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5.3%。調查顯示,75%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消費需求旺盛或正常,其中認為“旺盛”的占11%,比三季度高8個百分點。同時,對于未來6個月的消費需求走勢,41%的經濟學家認為“趨強”,比三季度高12個百分點,54%認為保持“不變”。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1300萬輛,居全球第一, 2010年預計仍會實現較快增長。調查顯示,經濟學家一致認為2010年汽車銷售將至少保持10%的增長速度,其中認為是“10~20%”的占38%,認為是“20~30%”的占37%,認為是“30~40%”的占15%,認為是“40%以上”的占10%。2009年前11個月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3%,由此帶動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的快速增長,如家用電冰箱和彩色電視機銷售量,2009年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7%和14.4%。
二是外需環境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和速度不容樂觀
2009年前11個月,我國出口總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8.8%,降幅呈逐漸收窄趨勢。調查顯示,67%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出口需求“不足”,比三季度低23個百分點,比認為“旺盛”和“正?!钡暮嫌嫳戎馗?4個百分點。3/4的經濟學家認為出口需求將在2010年出現趨勢性回升,但在具體時段上還存在較大區別,認為在“2010年一季度”、“2010年二季度”和“2010年下半年”的分別占20%、20%和35%;還有25%認為在“2011年及以后”。
三是內部動力不足和結構問題突出
在外需不振的大背景下,內需支撐國內經濟增長的內部動力不足和結構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首先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調查顯示,70%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投資需求“旺盛”,而認為消費需求“旺盛”的僅為11%。其次是民間投資不足。調查顯示,22%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民間投資“仍未啟動”;64%認為“已經啟動,但增長緩慢”,比認為“已經啟動,而且增速將逐漸加快”的高50個百分點。77%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民間投資需求“不足”,比認為消費需求和出口需求“不足”還分別高51和10個百分點。
四是就業雖有好轉跡象,但形勢依然嚴峻。調查顯示,57%的經濟學家認為2010年城鎮就業形勢會“好轉”,比認為會“持平”和“惡化”的合計比重高14個百分點,但比三季度回落9個百分點。
五是預期通脹可能性不大。調查顯示,64%的經濟學家認為2010年出現明顯通貨膨脹的可能性“較小”,認為“不可能”的占4%,兩者合計占68%。具體到2010年的CPI,80%的經濟學家預計等于或低于3%,平均預測值為2.4%,比三季度高0.2個百分點。
六是密切注意資產泡沫問題。當前資產泡沫的風險主要來自房地產領域,2009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與全球市場回調的態勢形成鮮明對比,呈現出大幅攀升的走勢。調查顯示,72%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我國房價平均水平“過高”,比三季度高23個百分點;25%認為“較高”,只有3%認為“正?!?。而認為2010年房價與2009年相比將“上升”的占30%,比認為將“下降”的高4個百分點;44%認為將“持平”。
哈斯勒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也是瑞典財政政策委員會主席。巧合的是,他與2014年度新科諾獎經濟學得主讓梯若爾還是同窗學友,都畢業于培養出2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人們一般的想象不同,來自北歐的約翰哈斯勒教授非常幽默和熱情。過去幾年里,他在治學之余評判世界上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并參與投票選出當年經濟學獎得主。約翰哈斯勒教授誠懇而又不失風趣地回答了《中國經濟報告》的10個問題,尤其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約翰哈斯勒教授對尖銳問題沒有回避,甚至還提到某天或許會有外星生命獲得諾獎。
中國經濟報告: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改變世界經濟格局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而諾貝爾獎委員會并沒有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經濟學家,有人說這是不公平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約翰哈斯勒:毋庸置疑,中國的增長是非常壯觀的。中國已經成功讓億萬人民擺脫貧困,進入美好生活的時代,而西方國家在歷經這種轉變時則消耗了更長的時間。但就對人類的重要程度來說,這本身并不能成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基礎。以諾貝爾醫學獎為例,一個國家成功的提高其公民的平均壽命,不論這個群體的數量是多大,這個國家都不會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不過,對經濟增長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國奇跡秘密的研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科學議題,也許未來諾貝爾獎可以花落此處。
中國經濟報告:有人認為,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發展道路會產生它自己獨特的理論,與西方國家的有很大不同,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約翰哈斯勒: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是:模型應當建立在對人的需求、愿望和動機的描述之上。我本人堅信世界上各個地方的人都是一樣的,所以,我認為經濟學不能劃分成有著不同基礎條件的西方經濟學和中國本土經濟學。從另一方面來說,每個國家的社會制度、標準和文化都是不同的,在套用具體的模型和采納建議時也必須適當地考慮到這一事實。
中國經濟報告:你預測中國什么時候可以出現一個本土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中國經濟學家應該怎樣做才能贏得這一桂冠?對此,你是否要對中國的經濟政策、經濟學教育政策制定者說些什么?
約翰哈斯勒:即使我被授權做出此預測,我對做這方面的預測也還是無能為力。我給出的建議與研究領域已經落后于美國的歐洲是一樣的,第一:需要確保研究人員是獨立的,可以在他們所選擇的主題上做自由的研究;第二:要鼓勵年輕學者去挑戰既定的真理,不唯上、不唯書;第三,要積極參與國際間交流,用研究的國際學術關注度評價其研究。
中國經濟報告:新技術對當今世界來說是一種壓倒性的力量,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對此有兩個問題,1)技術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原則和原理?2)你認為在長遠的未來,諾貝爾獎會不會頒給一個人工智能系統,而不是一個人?
約翰哈斯勒:了解技術變革的驅動因素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由于在學術研究中很多時候更加關注簡單的資本積累,所以它比理解經濟增長更加困難和更加多面化。
誰知道呢?也許未來某天,來自另外一個星球的外星人也可能會得到這個獎。
中國經濟報告: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像政策倡議者吳敬璉教授,政策制定者,金融從業人士兼專欄作家謝國忠,智庫研究員劉倩等都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有沒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約翰哈斯勒:對于這樣的問題,我不能發表評論。不過,我們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會議記錄將會公開――在50年后。所以,你不得不耐心等待才行。
中國經濟報告:這么多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么只有一名女性獲獎者?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嗎?你認為會有更多的女性獲獎者出現嗎?為什么?
約翰哈斯勒:當我們做各自的決定進行投票時,會被告之要完全忽略性別、國籍、種族以及類似的個性特征。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贊同這是我們遵循的一項非常合理的原則。我經常公開承認,我們過去和現在都只有相對較少的成功女性經濟學家,這不僅僅是經濟學科的悲哀,也是經濟學科的損失。然而,我現在已經看到了有所改善的跡象。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經濟學家都是女性,所以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中國經濟報告:所有諾獎獲得者都善于計量分析或定量分析,他們實際上是半個數學家,善于計量分析是否是成為一名優秀經濟學家的前提條件?在中國,很多傳統的經濟學家,都對此知之甚少,你對此有何看法?
約翰哈斯勒:我個人的看法是,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必須與社會相關聯。為了將經濟學與實際聯系在一起,我們必須能夠去回答諸如此類的量化問題,比如說“一件事對另一件事的影響有多大”。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統計學的方法和數學模型。不過,我也相信勞動力的分工理論――每一名研究者并沒有必要去親力親為的去做所有事。所以,經濟學不僅存在空間使不同的經濟學家做不同的事情,也需要有不同的經濟學家去做不同的事情。
中國經濟報告:用于區分經濟學家“好”與“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約翰哈斯勒:從全球經濟學界中所獲得的關注度來評估他的科學研究即可。從中也不難看出:這并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法,但比這更好的方法也沒有出現。
中國經濟報告:經濟學家如何去影響政策制定者的行為?是通過媒體?還是通過研究成果?
約翰哈斯勒:這不是能由我來評論的。我只能說,經濟學是一門與社會有關的學科,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應該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關注。這是自己作為研究者的一份責任,對記者來說也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