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42: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原創詩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云之南/文
你從浪花上掠過,
又到烏云中穿梭。
你的叫聲劃破了天空,
你流星般的飛速讓人驚嘆。
你臨危不懼的精神值得贊揚,
你從驚濤拍岸中能從容飛過。
茫茫大海上的你從不迷茫,
自由飛翔是多少人追求的夢。
你就是那只可愛的“海鷗”,
看你的樣子并不偉大。
可你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領,
我欣賞你的膽識,
更欣賞你的才能。
無論他人怎么看待,
我無論走到哪里
---還是喜歡你。
喜歡你那自由飛翔的樣子,
我要像你一樣去飛過高山。
飛過大海,
飛過重重烏云。
丟下人間的紅塵煩惱,
與你一道在那蔚藍蔚藍的天空
有著我更勃放的歡悅
在我的注視里
有著你更深沉的注視
我告訴你有支曲子
被風和云傳唱了很久很久
你給我講有種思緒
被山和海釀造得更醇更蜜
挺拔的苦樵子樹,
捻碎了如黛天光
有無名來自遠方
在心田徐徐降臨
樵子的歌一般蜿蜒的小路
圖抹著窗外的風景
當一群性急的鴿子
撲楞楞從瓦脊上起飛
盤旋并依依遠去時
寧靜若洪潮泛開
淹沒我也淹沒你
唯有眼睛
卻從此開始了另一場交響
劉文忠 退休教師,在學校期間主辦【苦菜花詩刊】十余年。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詩歌,小說散文,論文一千多首篇。
散見于【黃種人】【中國現代詩歌】【內蒙古日報】,【草原】【河套文學】【塞上草】巴彥淖爾報,杭后晚報,巴彥淖爾晚報,北方詩歌報等報刊。劉文忠詩文系列:詩集【苦菜花詩選萃】【楊家河畔】【魔咒】等。電子詩集《點亮心燈》等10余部。
兒童科幻動畫劇本參加了全國百集活動。
散文【河套彎彎】獲全國首先杯優秀獎。
論文,詩歌散文選入多種文集,獲獲獎。( : )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
17寫電子期刊《苦菜花》主編。
聯系地址: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幸福新村南區19樓6單元102室
電話:
郵編:016000
1. 絕處逢生的故事
那個神話
早已不動聽
漂流在無人島的人們
開始絕望
一群歸巢的蜜蜂
讓他們想到了家鄉親人
砍樹做屋
退潮的沙灘上
他們拾撿到快樂
看著海水追逐浪花
他們笑了
這里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這里
成了一首詩
人們領略原始的真諦
一貧如洗的人們
忘記了勾心斗角
展示靈魂的全部美麗
2. 詠書
說她是船
能把我們載上彼岸
說她是馬
能讓我們天地間馳騁
說她是詩
能讓我們歌唱人生
說她是火
她能夠燃燒人的靈魂
3. 寫給年輕人
不要說
我們一無所有
時間
會給每一顆草
開花的時間
快亮出我們年輕的旗
初生牛犢就是不怕虎
雖然我們
缺少了點成熟
卻多了點勇氣
時刻把握住機會
就是有人
真的把我們當成草
那怕踩在了腳下
我們也要在夾縫成才
4. 捧心等雨
捧著一顆跳動的心
在雨傘下等啊等
悠長的雨
哀怨的人
一副“三月清明圖”
讓多少人拜讀
花一樣的容顏
漸漸地憔悴在雨中
柔柳絲絲寸斷
見不到
那個人的蹤影
也不會
把腳步移動半分
希望如雨
希望如風
5. 禮物
人生的路上
我喚出一份柔情
讓同路人共享
也許
這不是什么禮物
這是我
家當的全部
6. 低谷
人生的低谷
不可怕
鼓勵
是希望的種子
堅定的信念不放棄
下一次
成功者
也許有你
心里
有面鏡子
屋里
打開窗戶
千萬不要
假戲真唱
帶著目標
上路
7. 大與小
大就是大
小就是小
大與小映暉
才叫做世界
一諾千金
不見得是便宜
滔滔不絕
不見得是真理
播下了種子
才能夠收獲
丑小鴨變天鵝
命運在自己手里
8. 觸手可及的愛
觸手可及的愛
她是母親的愛
比春風溫柔
比泉水甘甜
大海一樣
浩瀚無邊
孩子
是希望的種子
播種在媽媽心間
參天大樹
早已生長在媽媽懷孕前
9. 簡簡單單的快樂
快樂可以簡單
一個微笑
一份良心
就可以晴朗半邊天
種上快樂的種子
生長明媚的春天
不要
讓抱怨成了諒解
更不要
依靠倒坐開封府的包青天
歷史上那個黑臉的人
讓中國人的腳步沉重
靠三片鐵片
分不清楚黑白紅
愁眉緊鎖
拜佛求神
都沒有什么用處
是自己把自己關進牢籠
那座古城接受著四面來鳳
簡簡單單的快樂
靠自己覓尋
10難覓
歲月
脫離不了思念
風雨
阻擋不了相會
只要心里有你
何懼
飄搖的風風雨雨
磨禿了筆尖
也寫不出全部
淚兒彈胸的你
泡一杯濃茶
點一支香蠟
難覓的知音
在哪,在哪
我不再惹你生氣
我不再言語犀利
直到后半夜
還沒有成寐
晨雨獨坐窗前
楊柳依依
軟如玉臂
紅酥手
不是舊時人
銹蝕剪刀
難以剪出昨日的虹橋
10. 謝謝你,蔑視我
我們
仔仔細細雕琢
每一寸光陰
別讓時間
在不知不覺中
消磨殆盡
只要心靈得到快樂
哪怕一輩子
做一個庸人
還要感謝
那些個蔑視我們的人
寬容勝過良藥
是他們激勵我們奮進
11. 祝福
把祝福藏在心里
把柴火填入爐膛
媽媽的祝福最悠長
祝福變成了炊煙的旗幟
日日夜夜飄揚在孩子的心上
父親的祝福最寬廣
有著大山一樣渾厚的肩膀
雖然臉上沒有顯示
危難時刻
可以把生命為你塔上
把祝福掛在抹了蜜的嘴上
這樣的人
你千萬不要指望
甜蜜里的暗箭
比幽蘭還香
12. 愛讀書的孩子最美
愛讀書的孩子最美
書中有一塊美麗的土地
那里的百靈鳥歌喉嘹亮
那里的花兒常開四季
書里的陽光最美
心花兒開芳香萬里
年輕人放飛理想
夢的翅膀在藍天翱翔
13. 放飛的日子
上帝
給了我們翱翔的翅膀
它在心里
飛的再遠能夠記住家鄉
鳥兒
也有一對翅膀
在藍天上
才能夠派上用場
蜜蜂
也有一對翅膀
在花叢中
才能夠把甜蜜品嘗
放飛的日子
來了
看窗外
藍天白云鳥語花香
14. 太陽島
太陽島的門開了
白云灑下溫暖的問候
帶來了
春天的信息
桃花兒開了
香甜的晨風
飽含著滋潤
母親熱氣騰騰的早飯
呼喚游子
可熱可冷?
回家看看
就在這個春天
15. 為青春喝彩
你也許不在意
青春的瑰麗
在渾渾噩噩中消失
猛然回頭
我們已經頭發花白
有人說:
青春是流星
短暫的美麗
讓人心疼
在青春勃發的時候
開拓進取
為青春喝彩
16. 突圍
突圍出來了
鏡子碎了
眼睛懵了
回頭一看
束縛我的不完全是婚姻
去掉了肩膀上的負擔
甩掉了腳上的絆索
沒有原來輕松
得不到真愛
就像沒有傘的孩子
去哪里尋找彩虹
赤腳奔跑在曲徑
再痛苦也不能夠叫慫
加油啊
圍城內外的弟兄
17. 人生不售回頭票
人生的
回頭票
從來沒有出售
大海
是滔滔江河流的
最后的站口
太陽的路雖然漫長
從來沒有
因為云厚半道停留
我們
逢山開路遇河架橋
夢不會被風兒吹走
18. 生命的燈塔
生命的燈塔
是心里的花
守護好生命的燈塔
造福更多的人
接受風風雨雨的洗禮
忍受坎坎坷坷的磨難
只要遠航的船兒平安回家
付出了就沒有什么遺憾
19. 種幸福
我和你呀
都有一顆幸福的種子
種在什么地方
快快選擇
千萬不要束之高閣
更不要
把它留給后代兒孫
他們只知道坐享其成
有可能
把幸福的種子當干糧吃
20. 弦外之音
奇跡
奇跡在于不放棄
成功在于一步之遙
友誼
掩飾對方的疼痛之處
撫摸對方的心靈傷口
負重
負重的船經得起風浪
負重的人經得起考驗
陣角
錯在自己
首先亂了
機會
只有倆個
壞的有時候比好的強
目標
選定了就要堅持
成功的機會更多
玩笑人生
女: 三伏暑天,您萬木蒼翠,清風拂面;
男:中秋時節,您碩果累累,月色皎潔;
女: 數九寒天,您松青竹翠,梅花萬點。
男: 您的天空明凈如洗,您的空氣清新甘甜;
女:您的田野清流縈繞,您的山巒綠浪無邊。
合:您就是我美麗的綠色__,您就是我可愛的溫馨家園。
男:在這里,種樹與修橋、補路一同被視為人生三大善事;
女:在這里,綠樹被作為留傳給子孫后代的寶貴家業。
男:可以說,無處不在的綠色體現了__兒女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崇敬;
女:可以說,無處不在的綠色就是__各族人民傳統美德的深厚積淀。
男:因為有了綠色的孕育,這里才有了宜人的環境、肥沃的土地、繁多的物種和豐富的資源。
女:因為有了綠色的呵護,這里才有了眾多的名勝古跡、悠久的民族文化、濃郁的民俗民風、綺麗的山光水色。
男:因為有了綠色的護佑,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山美水美人更美”等贊譽才不絕于耳;
女:因為有了綠色的貢獻,荔波才會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__才擁有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地質公園。
男:因為有了綠色的裝點,古老的__才擁有靚麗的青春容顏;
女:因為有了綠色的支撐,多彩的__才擁有了迷人的綠色名片。
男: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女:綠色是森林不變的本色。
男:我們榮耀,在1800多萬畝森林里,處處都有務林人留下的足跡;
女:我們感激,在55%的森林覆蓋率中,傾注著全州各族人民的心血。
男:森林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紐帶,
女: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和關鍵。
男:黨的十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女: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男:作為務林人,我們倍感自豪,
女:作為務林人,我們更感任重道遠。
男:保住青山綠水,就是保住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女:保住青山綠水,就是把握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命脈。
男:讓青山不老,讓綠嶺綿延,這是我們務林人立下的誓言;
女:讓青山變成金山,讓荒原變成果園,這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宿愿。
男:我們深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門前一棵桃樹悄然綻放的粉紅
蜂喧蝶舞的枝頭,掛滿芬芳
春天踩在冰峰上的腳步,驚醒萬物
燕子翩飛。滿懷愛意回到屋檐下的巢
掬捧著恒溫的快樂與幸福
肆無忌憚地親近大自然。然后融化
比雪更清澈。愛情一塵不染
就像嬰兒的眼神,觸碰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我體表冰涼,靈魂熾熱
沿著花開的聲音御風而行。直至踏破夜色
身外的世界水晶透明
充氧的循環水,循環著
一個引而未發的故事
以美人魚的舞姿
把投向你的目光化為觀賞
而河流與大海里的同類
用一種更深邃的淵源
召喚被禁錮的歸去來兮
有生命在夢中卵化
并在咸味的水里游刃有余
每一串呼吸都漲為潮汐
一.興趣與觸發階段
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于獲得某方面的知識或參與某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而產生的情緒又將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動力,推動事物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也就成為了詩歌教學之初的重中之重。學生之于詩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從小學就開始接觸詩歌,陌生是因為詩歌是一個復雜的知識系統,按照西方文藝理論家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提出的文學四要素理論,即“作品、宇宙、作家、讀者”,學生在詩歌學習中不僅要了解與詩歌相關的作者和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等元素,還要適應詩歌本身“隱”的特征,更要關注自身在詩歌重構中的角色定位,從而最大限度地接近詩歌學習的“最近發展區”。了解到這個現象,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在詩歌學習中的心理差異和學習困難,努力改變單純的課堂詩歌教學局面,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在詩歌學習興趣培養的過程中,關鍵要產生情感共鳴,即課堂內外學生與教師在詩歌學習上的情感融合,學生與作者的情感交流,學生與自我的情感宣泄,學生與生活的詩意對話。在現階段的詩歌教學中,教師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情感的觸發點。結合學生學習詩歌的心理差異,可以采取“淡化神圣性,強化生活性”的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積極開辟一片新的詩歌教學天地:將散文教學轉換為詩歌教學,將歌曲欣賞與詩歌鑒賞有機結合,開展《影視金曲與現代詩歌鑒賞》《心音共鳴――感受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等專題“講座”;將詩歌學習與詩歌朗誦充分結合,開展班內或不同班級之間的詩歌朗誦比賽;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開展《唐詩三百首》朗誦與鑒賞的活動。在課堂外,因時因地制宜地與學生分享教師原創詩歌,在開學之初分享共筑“文學之家”的《鵲占枝頭》,在軍訓期間分享鼓舞士氣的《秋雨》,在詩歌學習期間分享改編詩歌《我卻不知道你的名字》和《我們的夢想》,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分享感同身受的《冰窖》,在中秋月圓之時分享感時惜時的《中秋》;另外教師還與學生分享詩意的生活方式,引導學生隨身攜帶筆和筆記本,隨時隨地記下自己瞬間產生的靈感和美麗的語句,從而使學生在記錄、分析頭腦里和夢境里支離破碎的片段語言(也稱夢境語言)的基礎上來把握語言之間的內部聯系,甚至對片段語言進行描述、否定、歪曲和重構。從課堂內到課堂外,教師在學生詩歌學習興趣的培養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導引角色,但教師絕不是詩歌學習和鑒賞經驗發展的主體。
二.創作與驅動階段
何平與汪正在其著作《解放閱讀:文學批評與語文教學》中提到“語文課堂應當從‘知識內容’講授向‘學生感受和體驗’轉移,努力建立‘知識內容’與學生‘感受體驗’之間的關聯,以學生對作品的‘感受體驗’為前提展開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經驗有可能真正得到改造和提升?!币虼嗽姼韪惺芙涷灪丸b賞經驗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課堂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從一個經驗缺乏的不成熟的讀者成長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具有豐富鑒賞經驗的讀者。所以賈桂強在《以“學生的解讀邏輯”為教學起點》中更是強調教師的“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弄清學生的感受體驗,并應把學生的感受體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他把這個過程稱之為“解讀邏輯”。這里強調了兩個基本問題:一是詩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二是學生對詩歌的感受經驗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筆者認為,學生對詩歌的感受體驗主要表現為詩歌創作,變換角度,轉換時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進行詩歌創作,由此而帶來的最貼切最真實的詩歌感受。
在學生進行詩歌創作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導引角色非常重要。為了將這種詩歌創作的興趣持續下去,教師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加以維護。在課堂上,選出一部分優秀的原創詩歌,請原創作者進行現場朗誦,教師給予積極肯定和支持;將學生的原創詩歌作為課堂教學的文本和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原創詩歌賞析和再創作。在課堂外,采用“周記”的形式給予詩歌創作的同學以積極的響應,做詳細的評價與指導;開展班內或者班級間的詩歌征文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引導學生進行私下的詩歌創作“心得交流會”;將優秀的原創詩歌進行班級展示,并做好收集與整理工作,還可成冊印發。
心理學認為,誘因是個體行為的一種能源,它促使個體去追求目標。誘因與驅動力是不可分開的,誘因是由外在目標所激發,只有當它變成個體內在的需要時,才能推動個體的行為,并有持久的驅動力。只有當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上升到個體內在的需要和生命意識的觀照,演變成詩歌創作時,學生本身對詩歌的感受體驗、閱讀體驗和創作體驗才會最大限度地發展為學生內在的需要,成為真正推動復雜的詩歌教學系統發展的內驅力。而教師的詩歌自創式的引領、“周記”式的鼓勵與指導、詩歌競賽式的引導則成為推動詩歌教學發展的外驅力。內驅力與外驅力的相互結合,使得學生的感受體驗與教師的深入引導相互融合,從而推動學生在駕馭支離破碎的詩意語言的基礎上的意義重構與生成,最終推動詩歌教學的深入發展。
三.鑒賞與生成階段
詩歌創作不是現階段高中詩歌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斯坦利?費什認為“意義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學生在詩歌學習中的感受體驗能否轉化為閱讀和鑒賞經驗,能否將語言把握上升到語感層面,能否上升到意義的建構與生成階段。從本質上看,意義的生成過程是學生與詩歌之間的來回“斗爭”,教師的責任就是想方設法去捕捉這個斗爭過程中所形成的“張力”,進而給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與方法,使學生與詩歌作品之間達到一個最佳的“契合點”,最大限度接近“最近發展區”,從而幫助學生將創作體會上升為情感共生,將閱讀感受上升為鑒賞經驗,將語言運用上升到語感升華,進而促進鑒賞過程的意義建構與生成。因此在這個階段,存在著一個“雙向平行世界”的相互轉化,既詩歌創作與詩歌鑒賞的雙向轉化,語言運用與語感升華的雙向轉化,音樂賞析與詩歌鑒賞的雙向轉化,現代詩歌鑒賞與古代詩歌鑒賞的雙向轉化,課堂內與課堂外之間的雙向轉化。教師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導引角色,能否實現雙向轉化,基礎在于細水長流地堅持在興趣與觸發階段和創作與驅動階段的引導,重點在于兩個階段后的專業鑒賞指導。
意義生成的發展路徑主要有三個:一是補充生活經驗的不足,創設情境,感悟世界,感同身受,擴大生活經驗、創作經驗和鑒賞經驗三者之間的“重合面”,以理解詩歌中所涉及的題材、內容、情感和意義。二是提供閱讀能力所需要的知識與方法,給予學生特定的“文體知識”,以改造其現有的不成熟或不完整的閱讀和鑒賞經驗。三是重視詩歌中存在的“空框結構”,引導學生進入詩歌內容的“空白處”或者“深層意脈”中。正如孫紹振強調的那樣,意義生成于學生與文本的交互空間――具體指文本的所謂的“空白處”、“言外之意”或“深層意脈”等,在這個空間里,學生的閱讀經驗得以生成與凝注。創設情境、文體知識和空框結構的有機結合,再結合詩歌學習興趣和詩歌創作,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和認識將會在融入自身的生命意識和文學意識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