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42: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工程畢業規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輔修專業
最近幾年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伴隨著國家基本建設整體投入的加大,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和企業對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要求不再是培養單一的技術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適應企業結構調整要求、能夠打造精品工程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備土木工程專業技術知識,又擁有經濟、法律、管理知識,會設計、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夠實施土木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對目前的新形勢,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的一種新模式,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
一、單一土木工程專業從業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能力結構
2011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了由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經過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房屋建筑、道路、橋梁、隧道、鐵道等各類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金融與保險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規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學生除了應該具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和人文、科學與工程的綜合素質外,還應具有一定的能力結構,即應用工程科學的能力和具有較強的解決土木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顯然還不能完全具備上述能力。
2.學校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畢業生,最近幾年除一部分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選擇繼續深造之外,其余的畢業生80%左右選擇到建設施工單位就業,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從事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與經營工作。通過對歷屆畢業生的走訪調查,發現畢業生一般都能夠勝任土木工程技術層面的現場施工技術工作,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的管理決策層面的工作,這種情況已不能滿足自己“先技術、后管理、再創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求。
對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企業目前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表現出很高的渴求度?,F在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非??粗貙W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學生一旦進入企業,可能剛開始做的是工程設計或施工現場的技術工作,但是如果畢業生技術工作過硬同時又懂經營管理,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鍛煉,企業必將把他培養成中層管理人才。這樣的學生潛力更大,發展空間也更廣,也更能適應企業的發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技術、經濟和管理各方面專業知識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作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工程師,即使專門負責某項技術工作,在實施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慮節省成本、控制進度、滿足合同要求等相關因素。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教育普遍面臨培養模式單一、專業面過窄、課時壓縮、缺乏個性等問題,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能夠成為某一個技術領域的專家型人才,卻很難適應現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優勢
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一定時間,夯實工作基礎,就有可能進入企業管理層,或者成為項目經理。此時需要從宏觀層面管理整個工程,除考慮技術因素外還需要考慮項目的資金鏈和組織管理。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和只學習單一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相比,優勢在于可以同時掌握組成建設工程項目的兩個核心要素——經濟和技術,可以從經濟和技術兩方面來考慮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夠保證項目在特定經濟條件下的順利實施。具體而言,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同學和只學習單一土木工程專業的同學相比,具有如下優勢。
1.知識結構體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與工程管理兩個專業同屬一個大的知識領域,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掌握相關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對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有很大幫助。參與輔修的學生除了能夠掌握土木工程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能夠掌握比較系統的管理學、工程經濟學、工程建設監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價、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濟學、建筑企業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參與輔修的學生不僅具有較強的分析、研究與解決土木工程專業一般工程問題的能力,還具有熟練的土建工程造價及工程量計算、工程經濟分析、工程項目管理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土木工程技術知識、相關管理理論和方法、相關經濟理論、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從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來從業范圍更廣闊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畢業生不能僅僅掌握單一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學習和掌握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和技能。擁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和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就業競爭力明顯增強,未來的從業范圍也更加廣闊。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知識的畢業生,具備了土木工程技術、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掌握了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他們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富有求實和創新精神,屬于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他們不僅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夠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企業、工程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投資與金融領域、政府部門等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資產評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發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崗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崗位職務提拔的機會自然會優先考慮技能完善的人才。選修過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知識的畢業生,除具備土木工程專業的一般知識結構,還具備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投資與造價管理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結構。他們具有進行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設計、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投資、進度、質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房地產經濟理論問題及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與評估、房地產市場營銷、房地產投資與融資、房地產估價、物業管理和房地產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項目評估、工程造價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編制招標、投標文件和投標書評定的能力,具有編制和審核工程項目估算、概算、預算和決算的能力,具有物業的資產管理和運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設領域,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在各個方面占有很大優勢,未來的職業發展前景更加美好。
4.獲取執業資格更容易
目前我國在工程領域普遍實行注冊工程師制度,從業人員需要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相關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獲得由相關部門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并經在行業主管部門注冊成為注冊工程師,才具備在本行業的從業資格。目前和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的注冊工程師主要有注冊結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咨詢工程師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實際中需要考取的相關注冊證書,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識。比如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考試的四門課程中,“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和“建設法規”都是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提前學習過相關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更容易通過考試獲取執業資格。
三、開設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建議
1.學生自主選擇是否輔修
土木工程專業每年的學生數量都很多,一方面考慮到全部輔修工程管理專業在師資、實習場地、實驗設備等方面對學校的負擔太重,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不同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同,未來的就業方向不同,所以建議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學生都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而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職業生涯規劃的不同,自主選擇是否參加輔修。
2.統一安排主輔修專業課程
將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重新獨立安排班制,通過規范化的管理正確引導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采用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并列學習的方式,輔修專業和主修專業課程統一設置和安排。輔修專業課程的開課時間將合理考慮學生主修專業的課程安排,利用富余時間完成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避免學生上課時間發生沖突。
3.多方向設置畢業設計內容
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對高校培養目標和教育質量的最好檢驗,畢業設計的重點一定要放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四年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復習、綜合、運用和提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選修工程管理輔修專業的畢業生,畢業設計的內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還可以完成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編制、項目管理規劃與施工組織設計、工程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與開發、房地產價格評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設計內容,也可以撰寫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楊子江,李峻峰,朱錦章.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養結構工程師職業素質與執業能力的重要階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7):130-132.
關鍵詞:農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1-0027-03
一、前言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一所以農學和工學學科為優勢,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和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于2005年6月創辦的二級學院。學院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學院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為學院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城市建設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F有在校學生1056人。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工程經歷豐富的教學科研隊伍?,F有教職工34人,其中專任教師2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4人,75%以上專任教師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學院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8.6%,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7%。學院現有校級“師德標兵”1人,4人次獲校級“優秀青年教師”稱號,多人次獲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現有3門校級優秀課程。學院下設三個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室、城鄉規劃實驗室及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具有多個教學實踐生產基地。(以上數據統計截止于2015年4月)
作為未來工程師的搖籃,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求實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重人品、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突出強調實踐能力,緊密結合社會需求,根據自身擁有的辦學資源及主要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著力培養服務城鄉建設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基礎建設正在逐步興起,大跨結構、超高層的工程紛紛立項建設,這就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參與其中。同時我國目前的建設管理水平相對來說比較落伍,當前急需一批能夠提高建設管理水平的人才。土木工程屬于基礎學科,建國初期在許多學校就已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國家對土木工程專業一直很重視,1996年國家教委把建筑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為一個大的專業,合稱為“土木工程”,簡稱“大土木”。每年高考,土木工程專業大幅度增加招生人數。就業范圍也比較廣泛,設計院、建筑公司、鐵路、科研、公務員、教學及房地產都是很不錯的就業崗位。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07年7月首次招生,屬于新辦學院的新專業,截至今年(2015年8月)一共招生9屆,畢業了5屆,每年招生場面十分火爆。以2012年招生為例,僅第一志愿報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上二本A線的就有近千人,按照從高分到低分僅錄取了133人,但也遠超過計劃名額70人。從已經畢業的五屆畢業生在工作單位情況反饋信息來看,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還不夠完善,一些重要專業課未開設,一些內容相同的課程必須精簡,學生動手能力還需加強。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在校生有400多名,共3個年級(12個班級),已遠超過每年招生計劃規定的名額,今后招生還是擴招的趨勢,今年暑期又已招生142名土木生,這更增加了在農業院校創辦土木工程專業的難度。為了使畢業生畢業后具備最基本的工程設計能力、較強的工程施工組織管理能力及一定的工程項目管理能力,使農業院校走出來的土木工程學生能和重點理工類高校畢業生一樣得到社會的肯定,從專業申辦至今,我們不斷修改和完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進行調研和探討,對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進行合理分配,目的就是為祖國的建設培養出學以致用的應用型人才。
農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究
我們參考一些重點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現有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3版)》為基礎,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在以下幾方面對農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探究。
二、通識必修課程(公共必修課)教學進程計劃表
總學時: 513總學分:33
備注:《形勢與政策》分散在第一至第六學期內進行,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統一安排,學分計入第六學期。
通過比較各大高校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易發現公共必修課的課程名稱、學分安排及學期安排都差不多,但通過對學生的調研,了解到很有必要增加一些文化素質課、心理學、世界發展趨勢、文獻檢索、土木與生態等相關課程作為限選課,建議學生必須修滿10個學分。
三、學科基礎課程平臺教學進程計劃表
學分要求:學分:(47 其中必修40.5學分, 選修6.5 學分)
由于房屋的建設和計算離不開力學基礎,我們強烈建議在學科基礎必修類別里面增加兩門重要課程:《彈性力學及有限元基礎》,32學時,2學分;《結構力學(下冊)》,32學時,2學分。學科基礎選修類別里面增加:《建筑災害及其對策》,16學時,1學分;《卓越工程師培養》在前四個學期都可以安排。
四、專業課程平臺
學分要求:學分: (46 其中必修32 學分, 選修14 學分)
由于師資力量有限,目前無法分方向教學,專業課有點散而不精,建議增加:《混凝土結構:中冊》,32學時,2學分;《多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24學時,1.5學分?!镀鲶w結構》16學時,可以并入《混凝土結構:中冊》后階段學習,不必單獨開設,增加《砌體結構課程設計》1周,1學分(后續實踐教學平臺會再提);去除《道路勘測設計》,對于“大土木”來說,《路基路面工程》和《橋梁工程》這兩門課的課時可以適當減少。
近兩年城市建設學院飛速發展,學校對我們學院越來越重視,學院領導積極鼓勵年輕教師申請各種各樣的省級科研項目,隨著校區大遷徙,實驗室建設也緊跟步伐,隨著師資隊伍的日益強大,預計未來三五年,土木工程專業可以采取“平臺+模塊”的培養模式,即頭兩年半時間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課,后一年半時間分三個方向開展專業課的學習:建筑工程方向、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建筑管理,專業得到細化,學生學得更精更細,更有利于畢業后工作上立即上手。
不管是現有“大土木”的籠統教學,還是未來“平臺+模塊”的教學,建議都必須開展以下專業選修課,供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擴寬多方面知識面:《建筑設計》《PKPM結構設計》《工程結構事故分析與處理》《結構可靠度》《城市規劃與交通》《工程監理》等。
五、實踐教學平臺
思想政治理論課集中實踐學時共38學時,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承擔德育實踐16學時1學分;其余22學時由各學院結合入學教育、誠信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志愿服務等,在思政部的指導下以講座、參觀、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主動組織完成
課外
課外實踐要求學生至少完成2學分,根據學?!墩n外創新學分實施細則》認定
合計
赤峰市城市建設規劃及建筑業人才需求現狀
2003年4月20日,赤峰市新城區建設隆重奠基,新城區總規劃面積148平方公里(最初是27平方公里,這是2012最新數據);2008年赤峰市橋北新城即紅山區橋北組團改造、開發展開,橋北組團規劃總面積27平方公里;松山區北城組團于2010年8月18日正式奠基,規劃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赤峰市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備,市政建設規劃、設計、施工急需大批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筆者到赤峰市人才交流中心對土木工程專業做市場調研得知:近五年,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呈擴大趨勢,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并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需求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平均每年為120家,需求人數平均為700余人.赤峰市政建設為土木工程專業帶來千載難逢的市場機遇,在機遇面前,如何為赤峰建筑市場輸送大批應用型人才?這對赤峰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提出了挑戰.
赤峰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赤峰學院自2005年開辦建筑工程、工程造價??茖I,2011年新增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所屬建筑與機械工程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0人;博士1人,碩士9人,在讀碩士1人.按照《赤峰學院2012年學分制改革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總體方案》,突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厚基礎、重應用”的辦學理念,對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1定位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我院應為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更新教育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本著“融入赤峰、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確定適合赤峰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我院土木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經過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能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并具有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研究開發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構建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基于模塊學習和案例學習的課程體系
2012年4月7日,全國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指導規范宣講會在內蒙古科技大學舉行,按照《高等學校土木工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要求,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即知識體系分為工具知識體系、人文社科知識體系、自然科學知識體系、專業知識體系四個方面,對于前三個知識體系土木工本專業指導委員會沒有細化,土木工程專業專業知識體系由知識領域、核心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三個層次組成.按照《高等學校土木工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及《赤峰學院2012年學分制改革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總體方案》要求,結合赤峰經濟及建筑業發展要求,在進行廣泛的社會與市場調研基礎上,制定我院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學院各類教學資源,圍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目標,探索構建基于模塊學習、項目學習、案例學習和問題學習的課程體系.土木工程專業專業知識體系由知識領域、核心知識單元和知識點三個層次組成,知識領域就是基于模塊的學習、核心知識單元就是基于項目的學習,知識點就是基于案例和問題的學習.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由八個知識領域,即模塊組成:(1)力學原理和方法;(2)專業技術相關基礎;(3)工程項目經濟與管理;(4)結構基本原理和方法;(5)施工基本原理和方法;(6)計算機應用知識領域;(7)專業方向必修課;(8)專業方向選修課;前六個模塊的核心知識單元107個,即107個項目,知識點425個,即425個案例問題,前六個模塊是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等專業方向共同的必備知識,第七個模塊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選好專業方向后必修的課程,最后一個模塊是學生的選修課程.基于模塊學習、項目學習、案例和問題學習的課程體系;即“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厚基礎-以專業基礎課為平臺,包含在6大知識領域即6大模塊中,主要包括21門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注重基礎知識學習,涵蓋“大土木“專業基礎的核心知識.寬口徑-以專業方向為口徑,土木工程專業主要有建筑工程、巖土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地下工程等七個專業方向.根據赤峰經濟發展及赤峰建筑市場需求,在與北方建筑設計院、赤峰市建筑科學研究所等單位行業專家論證及市場調研基礎上,我院設定兩個專業方向: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寬口徑即以專業方向為口徑,包含在2大知識模塊中,即專業方向必修課模塊和選修課模塊.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要打破傳統土建學科課程的構架,按照建筑業市場需求來重新組合課程,以實踐活動為紐帶,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建筑業追求綠色環保理念的今天,我們通過調研得知目前建筑業市場急需掌握有關保溫技術、節能技術、電氣自動化等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對于部分課程進行了調整,及時將相關課程納入到課程體系,如建筑節能技術、建筑保溫技術、抗震設防等.另外,對部分課程進行整合,如建筑制圖中畫法幾何的教學內容單獨列出、將建筑制圖與計算機制圖相結合,土力學與工程地質相結合,基礎工程課程單獨列出,這樣調整既突出了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又保證了相關課程教學的銜接,同時避免了教學的重復.
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這要求教師是“雙師型”教師,土木工程專業的實用性和技術性特征決定了其從業教師應該是以“雙師型”教師為主體,加強土木工程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注重雙師型師資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第一,要設立“雙師型”教師培訓專項資金,資金用于“雙師型”教師學習進修、教學實踐、社會生產實踐.近兩年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做了很好的嘗試,以建工系為例,學校鼓勵并在資金上支持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考試等.第二,應制定培訓規劃,堅持派出與請進并重,加強與地方合作,鼓勵教師與業界聯系,派出教師掛職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以豐富教師實踐知識,提升教學能力,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踐,實現培養目標.第三,采取聘用建筑行業專家作為我院兼職教授,如聘任赤峰地區建筑一線、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赤峰市中城建北方建筑設計研究院、赤峰市建筑設計院、赤峰市建筑科學研究所的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建造師等7人擔任我院客座教授、兼職教師,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
【關鍵詞】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
1.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入世后,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對建筑人才市場更為激烈的競爭,高校對建筑人才的培養應盡快適應向“大土木”的轉變,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在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土木工程涵蓋了原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建筑工程等八個專業,專業覆蓋面寬,由此可見,就現實情況來看,“厚基礎、寬口徑”的具體做法,大多理解為多加幾門基礎課和相關專業課,而忽視了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和優選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實際的效果與理想相去甚遠。二是考試注重理論測試,忽視技能等方面的考核。不能有效地激勵學生持續不斷地探索、學習與創新。三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仍存在較大局限。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基本上仍屬于“填鴨式”單一教育方法,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科學思維的環境仍顯不夠,另外實踐教學與課程分離,這種做法雖有利于組織教學,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建筑類企業來說,現在面臨國內、國際兩方面的變革要求:在國內,土木工程的融合,綜合性工程項目的增加,特別是經濟體制、就業機制的變化,使得綜合素質高、專業口徑寬、適應性強成為社會對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教學計劃必須適應這種轉變;另一方面,我國開始實行注冊工程師制度,又進一步向著注冊工程師的國際互認努力。建筑類企業對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逐步增大,國外企業也逐步進入國內市場。因此,我們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相應的課程體系,主動適應國內、國外兩方面的人才要求。
2.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
2.1我校土木工程師培養目標
隨著中原經濟區、航空港區建設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培養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應遵循教育服務經濟建設的原則,圍繞我校建設有特色大學目標,立足河南,面向全國,進一步加強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提高專業辦學層次和質量,源源不斷地為河南和全國土木建筑業培養和輸送綜合素質良好、富有創新精神的卓越土木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
2.2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內容、知識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加強實踐教學及能力培養方式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過程、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穩定的大型企業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技能、表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土木工程專業本科階段學生主要采取“3+1”工程師培養模式,其中3年以在校理論學習為主,累計1年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依靠本專業教師和定點企業內的工程師聯合指導和培養,使學生緊密結合工程實際,深入到土木工程建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整個工程生命周期中,完成在企業實訓階段的學習任務。因此,“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培養方案包括校內學習和企業學習兩個部分,兩個階段的學習分別制定相應的校內教學計劃和企業培養計劃。
2.3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立足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剖析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內涵入手,在堅持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整合、個性培養與社會責任并重的同時,處理好核心課程與選修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關系。進一步強調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的主戰場作用。(1)課程體系要徹底改變因人設課現象。對課程進行梳理與整合,避免課程間內容重復,同時力爭做到課程間無縫銜接。每門課程均應盡力成為教學質量高、廣受學生歡迎并充分體現學院特色的精品課程。(2)通過課程的精心設計等途徑,盡可能減少課程門數;借助于其他教學手段減少課程理論教學學時數,增加實踐教學學時數;專業核心課程要盡可能安排實驗內容,并設置設計性、綜合性實驗。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同時增加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3)專業核心課要按改變課程的開課方式與授課方法。探索按教學團隊形式開展課程建設,按團隊方式承擔課程教學任務,如3-4名教師共同承擔一門課程,資深教授講授理論,科研強的青年教師以及從企業聘請的專家講授案例,讓各個教師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4)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應在教學團隊或教研室平臺上進行精心設計,每門課都要將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5)推行小班上課,進行研討式學習。(6)應盡可能逐步開出全英語課程,與國際學院土木工程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班融通。
2.4校內外師資隊伍建設
開展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師資隊伍是關鍵。要加大建設力度,盡快形成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師資隊伍,保證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培養計劃順利實施。要明確從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條件,如懂得高等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具有較高水平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學術造詣:具有較強的工程能力,例如設計和實施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治學風范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學院盡可能為教師達到這些條件提供支持。逐步完善與“高水平工程教育師資隊伍”相符合的師資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晉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勵政策,同時也包括教師培養和提高的措施等。探索和建立土木工程教育中“教師—工程師”有機結合的新機制。
2.5教學形式與方法
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廣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式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提出新問題、發現新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從繼承性學習走向探究發現性學習;提倡教師團隊協同教學,開展大班授課,小班研討,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開展信息化教學。
2.6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畢業設計(論文)是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同時也是學生畢業前的一項綜合訓練。我院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及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評價體系。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要求,我院將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質量監督體系,整合與優化實驗教學條件,鼓勵學生突破專業和學科界線開展科研訓練,探索學生個性培養的新途徑。
2.7實習實訓
實習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地質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其中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在建筑類企業進行,企業實習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新增教學環節。學生通過在企業各不同階段的實習,熟悉土木工程結構設計、施工的基本方法,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了解工程實際需要,培養職業精神、分析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等工程綜合能力,從而具有獨立從事土木工程領域內某一方向工程設計與運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以適應未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成為面向未來的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卓越工程師。
3.企業學習階段方案
3.1培養目標
卓越工程師企業培養計劃是針對“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的企業部分所專門制訂的,主要是指本科第4年的企業學習內容安排與要求。其目的是通過學生現場的實踐與學習,結合土木工程產品的設計、施工、檢測、監理、運營、維修等過程中工程實際問題,培養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淪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土木工程產品設計、施工、檢測、監理、運營、維修和相關技術研究等工程實際問題能力的卓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2培養標準
(1)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分析并解決土木工程領域的實際問題。針對土木工程中的技術問題,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認識和系統地表述問題,建立模型,判斷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建議。(2)具有較強的新技術判別力,能從生產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創新性課題,并組織協調相關部門攻關,取得創新成果。(3)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熟悉土木工程建設的相關程序和行業習慣。(4)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5)充分了解企業的建立、運行、管理等知識。明確土木工程師的責任和社會角色,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4.保障條件
4.1組織保障
為使方案順利實施,學院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咨詢專家工作組。(1)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院長擔任,副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分管本科教學工作的副院長擔任,成員由學院教學辦公室、土木工程教研室、實驗室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全面領導、規劃、組織、協調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調整、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保證計劃各項工作能落到實處。(2)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組長由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分管本科教學的副院長擔任,副組長由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擔任,成員由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師、工程教育專家、企業代表等組成。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計劃各項工作的實施,就培養目標、專業標準、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方式、隊伍建設、招生方式、校企合用聯盟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3)核心專家組:為了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各項工作,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成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核心專家組,由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聯合培養卓越工程師的大型企業工程技術專家組成。其任務就“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提出可操作的咨詢意見。(4)教學指導委員會:為配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學院成立“工程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工程教育教學委員會由院領導、專業資深教授、行業專家、畢業生代表組成。通過教學指導委員會保證土木工程專業制定培養目標、專業標準、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等科學合理,同時,保證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能落到實處。
4.2人員保障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擁有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土木工程專業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13人,碩博比例100%。獲得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教師3人,獲得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的5人,獲得國家一級注冊造價師的教師3人。外聘企業非專任教師10余人。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多項科技開發和工程設計任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承擔了公路與橋梁、多層及高層建筑設計任務以及危房鑒定、土木工程檢測等項目,促進了教學改革、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能夠保障“卓越工程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
4.3經費保障
除學校對立項建設的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經費資助以外,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將自籌部分經費,以加大對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經費投入,主要用于資助在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過程中的教學改革項目的配套,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能力培訓,聘請校外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和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專業課教學,指導學生實踐、畢業設計等開支,實訓實習基地建設以及國際化培養等費用。
一、高校土木工程教學計劃分析
1.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的培養目標。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相關科學技術的統稱,它力圖培養應用型的工科專業人才,主要通過學習培養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夠熟練掌握土木工程學科基本知識和理論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要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和項目規劃能力,能夠從事與土木工程相關的設計、施工及管理工作。
2.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的培養規格。
首先,在德育方面。通過學習土木工程專業。樹立專業學生的遠大理想,為步入工作崗位奠定重要基礎。同時應該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思想品德,培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刻苦鉆研的實干精神。
其次,在智育方面。通過土木工程專業的相關學習,不斷強化學生建筑工程、工程力學、結構分析和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同時應該具有計算機應用、工程制圖、工程儀器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保證自己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能夠得心應手。
最后,在整體素質方面。土木工程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專業,畢業之后的工作地點可能就是一些建筑工地等,因此,畢業學生除了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外,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有堅強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3.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的主要課程情況。
高校土木工程的課程非常系統,主要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基本管理、鋼結構、流體力學等十門課程,這些課程都為土木工程教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能夠保證學生在之后的工作實踐中正確處理各種問題,從而保證土木工程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二、當前高校土木工程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從當前一些高校的土木工程教學情況而言,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木工程教學及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
首先,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中,課程設計的彈性程度不夠,很難從課程角度提高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夠緊跟實際研究情況,與生產研究的實際問題不相符合,出現脫節現象,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其次,教學方法單一。從當前土木工程教學的情況來看,課堂教學方法還沒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學生還是被動接受知識,阻礙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性非常不利。再次,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的設計和實習情況有待進一步強化。從很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實踐課教學中的考核方法、內容設置還不夠完善,還沒能夠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實驗中心、生產單位及實習基地的作用,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設計、課程設計中存在形式主義,這樣就失去了實踐教學的意義,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對之后步入工作崗位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三、創新高校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1.制訂合理有序的土木工程教學計劃。
在土木工程教學中,制訂合理完善的教學計劃非常重要。首先,加強基礎課教學,奠定重要的理論基礎。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必需的。所以,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重視基礎理論課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專業面,主動應用型,不斷擴大基礎學科的范圍,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不斷強化實踐課教學。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動手實踐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要不斷強化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實驗、實習、畢業設計各環節的有序性、實用性和真實性,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最后,加強人文精神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管是哪個專業學生,都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綜合素質。所以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之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重要的基礎。
2.健全土木工程課程體系。
隨著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大,培養“寬口徑、多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勢在必行。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過去單一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合理優化課程體系。首先,優化土木工程課程內容。在課程內容的設置過程中,內容的選擇除了要滿足專業知識的層次結構之外,還應該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法律課程、經濟學課程、計算機課程等,讓學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之外,還增強法律意識、計算機技能和經濟學觀念,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全方位能力。其次,優化土木工程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內部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在整合過程中,對于一些相近、重復的內容進行刪減和優化,加強實踐課程環節的訓練,完善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再次,拓寬專業基礎,構建專業公共基礎平臺。土木工程培養的人才所涉及的行業是與工程相關的,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土建、礦井建設等多方面,專業人才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相同,諸如:力學、結構設計原理、巖土力學、材料學、計算機技術、工程概論等課程,這些都可列為專業公共基礎平臺,作為基礎課程組開設。
關鍵詞:土木工程;強化工程素質;實踐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袁康(1982-),男,重慶人,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學校級教改項目“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團隊建設”、兵團精品課建設項目“混凝土結構”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188-02
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是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并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畢業生應具有從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項目規劃、研究開發的能力。[1]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在實現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提高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專業素質的關鍵途徑與手段。[2]石河子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建設過程中結合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校自身辦學條件,主要注重在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培養人才,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即邀請工程單位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到工程實踐中去的探索思路,與兵團設計院、天筑建設集團等多家工程實踐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逐漸建立一套基于“強化工程素質”為出發點的土木工程專業全程(涵蓋實驗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專業競賽)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本文將闡述石河子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經驗,以供參考。
一、實驗教學環節改革
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實驗主要有材料實驗和結構實驗,傳統的實驗課程相對獨立的從屬于各自的理論課程,學時量小,學生在課程中往往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是按照實驗指導書的步驟去完成,對于實驗的目的、重要性等都缺乏深入的理解,甚至有些實驗逐步演化成演示實驗,其弊端顯而易見,急需改變。目前,石河子大學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從優化實驗內容和改變教學方式兩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1.優化整合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課程從材料性質到結構性能實驗,其過程有其內在邏輯性,學生必須在深入了解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后才能將材料制作為各種受力構件,并通過結構實驗去認識構件的受力性能。因此,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可以將材料實驗和結構實驗進行統籌安排。例如,混凝土結構構件實驗與混凝土實驗、鋼材力學性能實驗可以進行綜合設置,提前給出一個按實際工程受荷、選材的構件,讓學生通過所學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知識來循序漸進地完成該構件的混凝土制作、鋼筋指標測驗、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承載力實驗,并與理論計算進行比較。通過一個細小的構件完成,讓學生充分實踐到結構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
2.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方式改革
在實驗教學方式方面,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采用:
(1)減少驗證性實驗,增開設計性、綜合性實驗。
(2)實驗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從構件制作、實驗操作都以學生摸索為主,老師只提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3]《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4]等相關規范和標準。
(3)應對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的異同與學生進行深入探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4)針對實驗內容,到工地、質監站等相關聯合培養基地進行觀摩,讓學生聆聽各項實驗在工程實踐中的意義,強化學生工程意識。
二、推進校企聯合模式的實習改革
實習是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是學生在學習階段第一次直接接觸工程實踐,也是校企聯合培養優勢體現最為明顯的環節。石河子大學的實習分為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包括測量實習和工地生產實習)兩個環節,在實習方面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
1.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認識實習,使學生對工程有感性認識
所謂集中認識實習,即是在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下對已建和在建的各種結構形式的建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石河子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集中認識實習為期一周,開設時間在大三的第一周,主要在聯合培養單位完成,實習的開展既是對已學知識的實踐認知,也是為后續課程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所以在實習科目的安排上應盡可能地做到廣泛和全面。另外,考慮到專業課程的抽象性,石河子大學在改善教學方法上亦有嘗試,即將部分理論課時與分散的認識實習結合,開展工程現場教學。例如,在混凝土課程講解鋼筋的布置時將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行講解,使得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在講述梁格布置時,直接以所在教學樓結構布置為例進行分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雙導師制”、“專題討論”、“循環實習”提高工地生產實習成效
工地生產實習是指學生進入施工現場對在建建筑進行跟蹤實習,是學生第一次與實際工程的親密接觸,讓學生了解工程人員的艱辛與責任,也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前最為接近實際的實踐環節。如何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真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增長實踐經驗是生產實習的主要目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雙導師制”進行實習指導,即學校老師和施工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實習,使學生既可以從施工技術人員處獲取實踐經驗,也可以從老師處獲取相關實踐內容的理論解答。
(2)適當引入“專題討論”,學生進入的可能是不同結構形式的工地,如有框架、剪力墻、底框、鋼結構等等,也有可能進入的是不同的施工階段,有的在主體階段,有的在裝修階段等等。針對不同的實習環境,可以事先設置一些專業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習,并在實習過程中查閱資料解決問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
(3)為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充分參與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采取了“循環實習”的方式,即每組學生在一個工地上實習一定時間后,與在其他不同結構形式或不同施工階段的學生進行交換。該措施使得學生的實習成效進一步增強。
三、強化設計環節的實戰性
1.系統化設置課程設計群,模擬工程設計和施工流程
課程設計是鍛煉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步驟,也是畢業設計前必要的分解練習。因此,對課程設計環節應尤為重視,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選題上選擇應用最為廣泛的工業、民用建筑。
(2)在課程設計先后順序上的安排也按照實際工程的建設程序進行設置,按照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的步驟逐步開展。
(3)在設計深度上基本與工程實際貼合,同時強調作為工程人員的重要素質――手算和手工繪圖的能力。通過課程設計這一實踐環節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門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查閱技術資料、繪制工程圖的能力,為后續的畢業設計奠定基礎。
2.以就業去向為依據,突出畢業設計實戰性
畢業設計是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最為重要的實戰演習。經過畢業設計,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學會了如何查閱規范、圖集等相關資料,綜合運用所學課程知識分析工程實際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為了讓畢業設計更加具有針對行、實踐性,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
(1)考慮目前我校畢業生流向主要有設計院、施工單位以及繼續深造三個方面,畢業設計分設建筑結構組、結構施工組、論文組。其中,建筑結構組主要完成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工作,為學生進入設計院后從事建筑設計或結構設計奠定寬泛的基礎;結構施工組主要完成結構設計、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等內容,為有意去建設單位就業的同學提供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論文組主要針對畢業后將進一步深造的同學而設置,論文題目組要和相關指導教師課題相結合。
(2)畢業設計題目應充分反映社會的需求,通過與設計單位經常性保持溝通,課程組對畢業設計相關資料不斷進行更新和完善,目前積累各種實際工程建筑施工圖100余份供學生選擇進行結構設計。畢業設計題目涵蓋了住宅、商場、辦公樓、車站、會議中心、展廳、醫院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
(3)邀請了設計院資深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參與畢業設計指導和答辯工作,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互彌補和促進,最終使廣大學生受益的目的。同時,也使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得到提高。
四、專業競賽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建立團隊意識
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復雜性要求畢業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完成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復雜、挑戰性強的工程任務,專業競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提前模擬工程實踐的平臺。石河子大學主要設置了“建筑模型大賽”和“結構設計大賽”兩項競賽,要求參賽學生按分組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條件下完成模型的構思、設計、計算、制作等流程,并撰寫設計說明和計算書,最后在現場進行模型的展示和答辯。通過整個過程基本模擬了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等建設程序,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在競賽過程中邀請相關單位的工程技術專家參與指導、現場點評,使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石河子大學以“請進來、走出去”為指導思想,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建設,逐步建立了貫穿全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工程單位的反饋意見不斷對實踐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確保了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行業輸送了大批的工程技術人才,為兵團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玫,潘志忠,趙艷.淺析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10(3):373-375.
[2]王建平,胡長明,李慧民.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26(3):122-124.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口增長越來越快,這使得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對現代工程師來講,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在進行工程活動時,除了技術上的內容,還要重視非技術性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倫理、文化、社會、生態和政治等。工程項目在實際操作上越發離不開這些因素,工程在本質上與這些因素的內在聯系上是不可分割的。綜合來講,在土木工程上,工程師擔負著構建整體的責任,在對工程師進行工程的培養教育中,工程師內容的工作必須要得到充分的體現。大工程觀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技術與科學之上,包括社會環境、經濟、道德和文化等諸多因素的理念。傳統的工程教育中,對科學化與專業化過分強調,從而使工程自身的弊端一直存在,而大工程觀消除了傳統工程的弊端,克服了傳統工程的對科學化與專業化的問題,使工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得到全面凸顯。
二、傳統土木工程的缺陷
在傳統土木工程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師、教材和課堂教學為教育的中心,主要的特征是同步化和標準化。其特點是封閉性、確定性和機械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思想一直占據著我國教學思想的主流,其形成的各種教學模式如今依舊存在很大優勢。但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一方面,教師只要是以教學的書本為主,枯燥得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在接收知識上處于被動的地位,從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填鴨式和注入式的方式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學生不能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對于學生不了解的問題,教育者不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導致了課堂效率極低,教師所傳授的理論知識不能被學生很好的吸收并理解。另一方面,教學的質量就是以考試的成績為標準,教師對考試的內容和結果過度重視,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來講,也是以應付考試為主要的學習目的,考試一旦通過,對學習便就此了之。
三、土木工程具體的教學改革
(一)大工程觀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土木工程的教學方法上,教師首先要改變觀點,在向學生傳授技能和知識的時候,還要注重對學生工程的實踐能力、適應學習工程中不斷發生形勢變化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獲取知識等能力的培養。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只專注于講授,讓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理應注重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意識,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學生通過自身對知識的理解,獲得知識;通過對學生的實踐,使其培養獲取工程實踐、知識以及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其個性差異、學習情況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最終達到合理教學的目的。并通過讀學生不斷地引導和指導,使其自主學習,掌握較強的知識,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對土木工程中專業能力的培養改革
土木工程的課程涵蓋面積廣,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暖通學科、士力學、水力學和巖石力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還要具備對項目工程計算分析、項目管理、項目規劃和組織施工的能力;還兼備能在水利設施、高層建筑、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鐵路或者公路的隧道、橋梁和道路的設計、經營、施工等高級工程管理技術人才。因此,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力學、數學、化學和物力等一系自然科學知識,還有一些其他相關的工程技術、人文社科、管理知識和建筑藝術等方面的知識。由于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且極其復雜,這就需要土木工程的教育者對其進行整體上的優化,并統籌設計,使各個學科的知識有效和有機得融合在一起,形成較為有序統一的課程體系。對土木工程學生能力的重視培養,主要要加強學生實踐的能力,在掌握了較強的理論知識基礎上,著重培養其將實踐操作的能力,更深層次得加強學生的土木工程知識的視野。
(三)實踐環節上的改革
在土木工程的環節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實踐、實習和畢業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學科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工程能力來講,實驗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所要掌握的最基礎的內容;而實習能夠幫助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對實際的聯系,對社會進行相應的了解,重點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畢業設計主要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綜合,使其通過理論分析問題,是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在使用的規范和測試中,土木工程的實驗數據和結構上的試驗特點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這有利于學生今后在專業課上的學習。為了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育者要建立相應的實習基地,對學生的認識實習、課程設計以及專業實習進行充分的結合,對學生的畢業設計做好相關的指導。通過課程上的設計、生產方面的實習、畢業實習以及論文的設計等一些綜合性的實踐環節,對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重點培養,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合理地將知識及能力應用和發揮在土木工程的建設中。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