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42:4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應鏈金融主要風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P2P網絡借貸;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一、供應鏈金融研究意義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2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2012年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59.64萬億元,同比增長16%。上半年增加4.86萬億元,同比多增6832億元。主要商業銀行(無論是國有商業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的發放增長速度(招商銀行7.35%,民生銀行10.35%,工商銀行8.6%,建設銀行7.83%)遠低于整體貸款余額的增速。
從央行的數據與主要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不高,其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速大大低于整體貸款增速。中小企業從商業銀行融資難的問題可見一斑。
從目前的商業實踐和理論探討來看,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改善商業銀行貸款結構,優化資金投向,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供應鏈金融概念
陳娟(2011)認為供應鏈是在價值鏈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供應鏈金融則是隨著新型的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式誕生和發展的,突出了供應鏈組織關系中資金流對這個過程增值的作用,并以此作為整個鏈條的整合,從財務的視角對整個供應鏈發展目標進行優化,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供應鏈組織提供一體化金融服務的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運作目標是幫助供應鏈企業最大化資金利用價值,并依托供應鏈三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幫助他們最小化資金的獲得成本,保證供應鏈整體健康發展所需的資金需求[1]。李偉偉(2012)認為供應鏈金融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依據,銀行基于對供應鏈上下游客戶交易流程的掌控而提供融資,以封閉控制商品流或資金流為原則,掌控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動向,能夠有效的對信貸資金用途進行監管,降低銀行融資的風險[2]。
筆者認為供應鏈融資是以供應鏈為依托,以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以供應鏈的核心企業為貸款擔保,一方面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擴展銀行的放貸范圍,優化資金配置的新型金融業務。
三、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文獻綜述
國內目前有大量的關于供應鏈金融的研究文獻,這些文獻研究的方向和主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大類: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建議。
1、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文獻對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分析,有的是從商業銀行的實際供應鏈產品出發對供應鏈金融模式進行分類,有的從供應鏈上的商品流向對供應鏈金融模式做出劃分,有的以質押品的不同區分不同的供應鏈融資模式,有的則對單一的創新產品進行分析。
杜瑞(2010)將商業銀行開展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分為三大類:一是以核心企業為風險責任主體,銀行為其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二是基于貨權控制和存貨質押的供應鏈融資。三是基于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讓的供應鏈融資[3]。李華(2010)以供應鏈各環節中小企業的動產能得到有效盤活且能順利流轉為研究目標,提出了一種創新的基于動態質押的融資集合模式,設計了該融資模式的結構和業務操作流程,并對動態質押和靜態質押進行了比較[4]。陳娟(2011)從供應鏈融資實際提供者將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劃分為商業銀行、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貿易平臺公司和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四大供應鏈金融模式[5]。李偉偉(2012)介紹了以“1+N”理論為基礎的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模式三種供應鏈融資模式[2]。鄒里蘇(2012)以中興銀行為案例分析了“1+N”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實踐[6]。
2、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
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面臨的主要風險是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用風險。當然任何一項銀行金融業務不可避免的也會產生操作風險。由于抵押品的價格波動導致的市場風險最終將在中小企業違約的信用風險上體現,通過對市場風險監控可以更好的把握信用風險的變化。相關文獻主要也是針對如何識別、評估、控制和緩釋信用風險來討論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問題。
周純敏(2009)認為信用風險是供應鏈融資的主要風險,并從信用風險識別、度量、評價和控制的角度來分析供應鏈融資風險,同時提出相關防控策略[7]。林樹紅(2010)認為供應鏈融資的風險主要包括融資主體的信用風險、融資支持的債項風險、融資過程的操作風險及法律風險[8]。潘文東(2010)認為欺詐類風險、業務操作類風險、法律風險是供應鏈金融與生俱來的風險,故應重視信用評價系統在金融供應鏈融資產品中的應用,提出金融供應鏈融資產品信貸風險的控制與防范措施[9]。李小龍(2011)介紹了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面臨的信用風險,提出供應鏈信用風險的相關因素,通過設計信用評價和激勵機制,盡量避免企業失信的行為,實現供應鏈金融的良好發展[10]。劉雙紅(2011)分析了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動產質押風險、產品開發和推廣風險及法律風險等,并在分析這些風險及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11]。王威(2012)分析了供應鏈融資面臨的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和合作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風險防控措施[12]。王卡(2011)認為供應鏈融資風險主要來源于專業操作能力低、交易合同的真實性和核心企業的風險傳遞,商業銀行需要通過建立信息化電子平臺、謹慎選擇核心企業和設計與供應鏈融資需求相適應的授信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來控制風險[13]。
3、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建議
馬蘇川(2011)通過SWOT分析了供應鏈融資的優越性,并提出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采取低成本、低風險和多企合作等戰略[14]。張敬峰(2011)認為銀行應轉變角色,培育優秀供應鏈,建立和完善供應鏈融資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供應鏈融資體系的應急處理機制;核心企業在供應鏈融資體系布局和管理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作為供應鏈融資服務對象的中小企業要規范管理、科學發展,通過這些措施多方面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15]。楊蓉(2011)從核心企業和建設良好融資環境出發,提出發展供應鏈融資的措施[16]。林聲強(2011)認為商業銀行應該從積極構筑全新的供應鏈性能評價體系、打破授信跨區域限制,實現金融產品一體化、賦予供應鏈融資敘做銀行所有產品的職能和將供應鏈作為一種營銷和培養優質客戶群的策略與手段四方面來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17]。張倩(2012)分析供應鏈融資產品品牌建設對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重要性,并提出品牌建設建議[18]。
四、供應鏈金融的可研究方向
1、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的研究
目前文獻對供應鏈金融模式的研究僅限于從銀行的角度出發,沒有具體分析目前世界上成功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其他企業實體。如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較成功的案例有UPS Capital公司;第三方貿易平臺公司,Trade CARD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供應鏈核心企業憑借自己的資金實力對供應鏈企業進行金融服務??梢苑治鲞@些成功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從而得出發展中國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可選擇的路徑。
2、供應鏈金融服務風險管理實施方案的研究
目前的文獻主要偏理論闡述,而缺乏實際的實施方案。
大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缺乏積極性的重要原因就是,對中小企業放貸的成本過高,而收益低。如何建立快速有效、適合供應鏈融資的信貸審批流程是降低大型商業銀行放貸成本、引導資金流向中小企業的關鍵所在。國外較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的富國銀行。在90年代初,富國銀行建立了成功的小微企業信用評分系統,成為小微企業業務成功的重要技術保障。另外,富國銀行采用科學化、數量化的風險管理模式監管小微企業貸款,以保證風險可控。憑借獨特的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理念,富國銀行小微企業業務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11年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8%,高于整體貸款增速7個百分點,“企業通”已處理超過200萬筆貸款,其中2/3的貸款決策是由系統自動完成的。中國國內目前已經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杭州銀行等銀行在采用“信貸工廠”模式,逐步優化小微企業的審批流程。
信用評級是信貸發放、風險防控的重要環節,研究適合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評級量化模型也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一個研究方向。
3、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信息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中各種信息快速有效的傳遞,可以減少借貸關系中委托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借貸成本,促進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發展。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可以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原型構建。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信用風險 信用互換 信用利差期權
一、供應鏈金融內容
現代意義上的供應鏈的定義是: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商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聯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二、供應鏈金融的理論基礎和經濟學分析
(一)交易成本
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論認為,市場交易成本包括發現和通知交易者的費用、談判費用、簽訂合同以及保證合同條件的履行而進行的必要檢查費用等。銀行等金融機構一供應鏈為基礎,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可以有效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不對稱的影響有兩種,一種是事前的逆向選擇,另一種是事后的道德風險。就銀行為中小企業貸款來說,針對第一種情況,可以采取的貸款前控制是“主體+債項”的評級制度和審慎審查交易真實性,而對于第二種情況,貸款后的控制包括對貸款資金用途的監控和建立銀行內部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
(三)委托
在供應鏈金融中,委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是銀行與物流企業之間的關系。銀行負責供應鏈上的企業的信貸支持,而物流企業負責貨物運輸、倉儲和質押物的監管等。防止銀行與物流企業之間產生委托問題,可以通過雙方簽訂監管協議和銀行對物流企業過程監督并進行信息交流。
三、風險管理
銀行業務風險大體可以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主要風險的控制就聚集在了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上。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傳統方法包括:貸款出售,投資多樣化和資產證券化等。國際上測度公司信用風險指標最常用的是信用評級。而現在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為信用相關的損失提供保險。供應鏈金融中可以使用的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換和信用期權。
(一)信用互換
信用互換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信用衍生產品,其主要作用是將信用風險從其所在的金融工具中分離,使信用風險可以在市場上交易,從而提高信用風險管理的效率,并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信用互換主要包括貸款組合互換和全部收益互換。
1.貸款組合互換
假設有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兩家銀行,兩家銀行分別貸款給了兩個不同的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通過一個中介機構A,兩家可以將等量的貸款,比如說1000萬元進行互換。兩家銀行分別將各自的收益交予金融中介A,金融中介協助收益互換的完成,這樣通過對貸款組合分散化降低了貸款的信用風險,金融中介機構也得到了服務費,存進了經濟穩定和經濟的金融化。
2.全部收益互換
全部收益互換與貸款組合互換有所區別,全部收益互換,顧名思義是交易中的雙方或多方將各自的金融資產產生的全部收益交給金融中介機構,金融中介機構依據互換協議給予該全部收益相應的回報。承接上面的例子,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將他們的全部收益交給金融中介機構A,A將資金轉給共同基金B來運作。然后共同基金B會分別給予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和金融中介相應的回報。這樣對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來說,他們貸款組合的收益就變成了穩定的固定收益,從而規避了風險。
(二)信用期權
信用期權在供應鏈金融應用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信用期權一般是用于成熟金融市場上能夠發行債券的企業,而對于供應鏈金融中的中小企業根本不具備發行債券的條件,而且即使這些中小企業能夠發行債券,還需要對這些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
(三)信用利差期權
信用期權中,我們具體來看信用利差期權。(布賴恩.科伊爾)信用衍生品在保留資產的前提下,將貸款和債券的信用風險從其他風險中剝離出來,在市場上被定價,并轉移給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使信用風險管理擁有了和管理市場風險同樣的對沖手段,從而改變了信用風險管理的傳統機制“信用衍生品的出現使金融機構可以將原來只能依靠內部管理或多樣化分散的信用風險通過市場對沖來解決”。其最大的特點是將基礎資產保留在表內,將信用風險從市場風險中分離出來并提供風險轉移機制。
四、結論
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著重討論了供應鏈金融中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來規避風險,其中具體的的信用衍生工具有信用互換和信用利差期權。簡要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風險監管和使用條件,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市場條件具足時,我們就可以使用上述的標準化的信用衍生工具來為供應鏈金融所服務。
參考文獻:
[1]黃佑軍.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分析[J].2013.
[2]白世貞,黎雙.基于BP神經網絡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研究[J].商業研究,2013.
[3]曹俊.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J].2011.
一、供應鏈金融主要風險類別
商業銀行在開展信貸業務時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利率風險等。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種:
(一)政策風險
國家政策的變化會影響相關行業的整個產業鏈。當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時,國家會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或限制某個產業的發展。國家出臺政策限制一個產業發展,這個產業鏈從源頭到最后的零售商都會受到影響,或生產規??s小、或價格被迫上限。如果銀行選取了這條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開展了供應鏈融資業務,那么相關信貸業務都會被波及。
(二)操作風險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對操作風險的正式定義是: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是以對資金流、物流的控制為基礎的,這其中貸后操作的規范性、合法性和嚴密性是貸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所以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操作風險遠大于傳統業務。
(三)市場風險
由于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作為貸款收回的最后防線的授信支持性資產多為動產,且根據供應鏈所屬行業不同,動產種類也很多。這些動產的價格隨市場供需的變化而波動,一旦貸款的收回需要將這些資產變現,而價格處在低谷,就給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帶來了市場風險。這種以動產為保障的信貸模式的市場風險在整體業務風險中所占比例也較高。
二、供應鏈金融業務特殊風險的起因
商業銀行具有內在的脆弱性,這是商業銀行風險產生的理論根源。宏觀經濟政策與泡沫經濟、金融放松管制與自由化、內部管理與道德風險、經營環境與非經濟因素等是商業銀行風險的現實起因。而供應鏈金融業務與傳統信貸業務相比有一些不同的特質,構成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特殊風險的起因。
首先,受信企業具有產業鏈相關性。供應鏈金融的授信對象是在一條供應鏈上的企業,以大客戶為核心,而以它的上下游為擴展。這條供應鏈上的一系列企業在產業經濟學意義上被定義為具有產業相關性的企業。給具有產業相關性的企業發放貸款是具有連帶的信用風險的,這是因為供應鏈上任何一家企業的問題將通過供應鏈傳導給整個鏈上的企業。且銀行現階段發展的供應鏈受信對象多集中在幾個大型的產業鏈上,如汽車業、醫療器械類、電力類等。當這些大型產業鏈上的任意一個重要結點發生使銀行撤出資金的風險問題時,不僅銀行在鏈上其他企業的授信業務會受到影響,甚至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也會受到波及。
其次,供應鏈上主要受信企業規模較小。在傳統的信貸業務中,銀行偏向于選擇大型信用評級較高的企業作為授信對象。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最需要資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一條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而是其上下游的供應商、分銷商等相對小的企業。由于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處于買方或賣方的劣勢地位,流動負債在其報表中所占份額很大。銀行給這些中小企業放貸,面臨著授信對象規模小、信用評級歷史短或有空缺的情況,相較規模大的企業而言風險較大。
最后,銀行授信以交易為基礎決定其風險與傳統業務不同。供應鏈金融是基于企業間的實質易來發放貸款的,這就決定了交易的可控性、真實性成為貸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傳統業務中,銀行會將目光放在企業的評級、財務狀況上,不會對企業的每筆交易都做調查。而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授信因交易而存在,如果企業造假交易信息而銀行又沒有及時發現,就會產生巨大的信用風險。在控制企業的交易過程中,銀行也容易處于被動地位,所以說授信以交易為基礎給銀行信貸帶來了與傳統信貸不同的風險。
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流程
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流程與傳統業務一樣分為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和風險控制,但是側重點不同。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對可能帶來風險的因素進行判斷和分類。這部分做法和傳統信貸業務基本一致,但識別風險時,要注意與傳統業務風險種類的區別。
風險度量則是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與評估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傳統信貸業務有開展多年積累的數據基礎,各銀行都有完備的數據庫,量化分析時有比較成熟的模型。而供應鏈金融業務是一個比較新的金融服務領域,數據積累少,且客戶群中小企業較多,所以目前并不具備量化模型評估的條件。這就要求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度量時注意數據的積累,逐步推進風險量化與模型構建。
風險控制指銀行采取相應措施將分析結果中的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通常意義上,銀行對于風險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風險回避、風險防范、風險抑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險等。在我國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風險轉移和保險還很不普遍,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主要通過操作控制來完成,因此風險控制在此業務風險管理中是很重要的步驟。
四、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理建議
(一)創建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
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也是完備的風險管理制度和科學的風險管理流程的基礎載體。因為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具有與傳統信貸業務不同的風險特征,所以在對其進行風險管理時,要創建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把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系統獨立出來,可以使風險管理系統的整體運行更有效率。不要用傳統的財務指標來約束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的發展,要引入新的企業背景與交易實質共同作為評判因素的風險管理系統。
(二)審慎選擇擬授信的供應鏈群
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以供應鏈群體企業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信用風險管理的主線,優勢行業與暢銷產品是維護良好的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前提,也是銀行有效控制供應鏈信貸業務信用風險的重要前提。銀行應事先選擇允許開展供應鏈融資的行業和產品,將貸前的市場準入為控制供應鏈信用風險作為第一道防線。
(三)強化內部控制防止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源于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因為貸后管理是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中重要的一步,所以發生操作風險的概率比傳統業務要高,這就要求銀行成立專門部門負責貸后跟蹤與對質押物的管理。質押物管理環節多由物流公司或倉儲公司負責,銀行要加強與這些企業的聯系,注意對其資格的審查,并且隨時進行抽查。
(四)逐步構建完善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
在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同時,也要注意信用評級系統數據庫中數據的逐步積累。當今銀行風險控制的發展趨勢是數量化、模型化,供應鏈金融作為一項新的信貸業務,風險評估模型更是不可或缺,而構建完善模型的基礎就是具有代表性數據的收集。所以銀行要注意投入物力人力開發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評估模型,使此業務今后的風險管理成本減少、更有效率。
(五)組建專業的供應鏈融資操作隊伍
[關鍵詞]委托監管 存貨質押 融通倉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1.國外研究現狀?,F階段國外存貨質押融資主要有委托監管模式、統一授信模式和物流銀行模式三種。在委托監管模式中,借款企業將質押存貨交給銀行以獲取貸款,銀行則委托物流企業對質押存貨甚至借款企業進行相應的業務控制。其中,委托簡單監管只要求物流企業形式一些和倉儲相關的簡單監管職能;而嚴密監管委托則可能要求物流企業行使一些特殊的監管職能。統一授信模式在實踐中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銀行撥給物流企業一定的授信額度,但物流企業并不自行提供貸款服務,而是在額度范圍內提供輔助的監管服務,其實質仍然與委托監管模式相同。另一種是銀行將一定的貸款額度撥給物流企業,有物流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開發存貨質押融資業務,設立合乎實際的合約和確立相應的業務控制方式,銀行只收取事先協商的資本收益。物流銀行模式指物流倉儲企業和銀行組成專門的物流銀行(也成為質押銀行)直接與借款企業發生聯系的存貨質押融資模式。
2.國內研究現狀。我國存貨質押融資主要采取了委托監管模式和統一授信模式。根據存貨質押融資模式圖,存貨的形態分為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三種狀態,主要的存貨質押融資模式有存貨質押授信、融通倉、統一授信、倉單質押授信等。
(1)存貨質押授信。存貨質押授信是存貨融資中最基礎的產品,也是當前銀行應用最廣泛的產品。它是指借款企業以自有或第三方合法擁有的動產作質押的授信產品。為了控制風險,一般銀行需要第三方物流企業或監管機構對客戶提供的存貨質押的商品實行監管。存貨質押授信分靜態和動態兩種。
(2)融通倉。融通倉與存貨質押授信最大的不同在于存貨的監管地。存貨質押授信中存貨的監管地一般是在借款企業的生產地,監管公司派專員在實地監管。而在實地監管會給銀行帶來很大的風險,所以銀行會要求企業以不動產抵押與動產質押結合來給予融資,以平衡風險。融通倉是指貨物的監管地不在借款企業,而是在第三方的倉庫。
(3)統一授信。存貨融資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質押貸款手續復雜、所需時間長,因此銀行考慮采用統一授信的方式。統一授信就是銀行根據長期合作的物流企業的規模、管理水平、運營情況把貸款額度直接授信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再根據客戶的運營情況和擔保物給予貸款,并且利用客戶存放在監管倉庫的貨物作為反擔保。物流企業直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企業提供靈活的質押貸款業務,銀行基本上不參與質押貸款項目的具體運作。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宏觀與行業系統風險。這是一類典型的系統風險,包括宏觀系統風險、行業系統風險以及區域系統風險三大類。宏觀系統風險主要是由于宏觀經濟、政治和法律環境的不確定造成的;行業系統風險主要是由于行業總體的利潤水平、交易水平、技術變化、發展前景等行業層面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風險,而且由于不同行業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敏感度也會使不同行業系統面臨的風險大小不同;區域系統風險主要是企業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政治和法律環境等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
2.供應鏈系統風險。供應鏈系統風險是分析存貨質押融資所特有的一類系統風險,主要包括借款企業所在供應鏈系統的競爭風險、協調風險和控制風險三類。供應鏈系統競爭風險的主要來源是因為借款企業所在供應鏈系統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存貨的銷售水平,從而產生競爭風險;供應鏈系統協調風險指的是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調合作關系不暢產生的風險;供應鏈系統控制風險主要關注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系統的控制程度是否有利于供應鏈系統的發展和穩定,是否能夠保持和增強供應鏈系統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3.信用風險。存貨質押融資信用風險主要包括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和物流企業的信用風險兩類。存貨質押融資中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借款企業的規模和發展階段、財務狀況、管理問題等;物流企業的信用風險主要是指監管風險:欺騙、不負責任、虛假上報、監管失誤等。
4.存貨擔保變現風險。存貨擔保的變現風險是存貨質押融資的最重要的風險,主要包括存貨價格風險、質物形態風險以及銷售風險三大類。由于存貨質押融資更注重存貨的自償性,所以存貨的價格風險將是存貨質押融資的主要風險來源。
5.操作風險。操作風險又稱商業風險,是“直接或間接由人或系統的不適當或錯誤的內部處理,或外部時間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存貨質押融資的操作風險應該根據融資服務的特征劃分為合規風險、模式風險、流程風險以及具體操作風險四大類。
通過對基于存貨質押融資的物流金融質押率風險研究,可以明確金融機構、企業、物流企業的所應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對物流金融事業的發展能夠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武強.積極發展物流金融促進金融改革[J].經濟與科技,2008(7)
[2]陳索新.物流金融的鯰魚效應[R].中國金融家,2009(6)
【關鍵詞】供應鏈融資融資主體融資模式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4
近年來,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推動下,供應鏈融資也如火如荼地開展,供應鏈融資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一企業進行授信的模式,而是圍繞一家核心企業的完整供應鏈,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連成一個整體,全方位地為供應鏈上的N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不僅有效地解決了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而且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效率,實現了供應鏈的增值。完整的供應鏈融資包括四個主體即資金的供給者銀行,資金的需求者上下游的中小企業,銀行的戰略合作者核心企業和融資服務機構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供應鏈融資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融資模式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本文以四個主體出發,分別探討了四個主體三種融資模式下的風險表現和風險控制點。
一、文獻綜述
(一)關于供應鏈融資模式的研究
郭濤(2005)認為應收賬款融資主要分為應收賬款抵押融資、應收賬款讓售融資和應收賬款證券化融資三種模式,并指出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方面的優勢。宋炳方(2008)認為供應鏈金融可分為三類:即基于核心企業風險責任的預付款類融資產品,基于動產和貨權控制的存貨類融資產品和基于債權控制的應收賬款類融資產品。王玉潔(2009)分析了預付賬款融資的服務對象,主要模式和流程設計,并結合風險因素考慮在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銀行的融資利率決策。朱曉偉(2010)通過借鑒物流金融業務存貨融資的主要模式,總結了供應鏈金融業務下存貨融資的主要模式,包括抵質押授信、先票后貨授信、信用證項下未來貨權的質押授信,并對兩種模式下存貨融資模式中涉及的成員關系進行了比較。
(二)關于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的研究
Pater(2001)分別從企業的內外部考慮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他認為內部是供應鏈缺乏敏捷性所致,外部則是由于資源和運輸的復雜性以及需求和預測的不確定性造成。Matthew趙莉(2010)在梳理供應鏈金融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其三種典型模式以及每種模式下的風險進行介紹,并提出相對的防范策略,最后選取實務中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張爽(2013)提出現在供應鏈融資中,主要存在問題為:核心企業的道德風險、銀行內部操作風險、物流企業質押單的風險,從對核心企業的選擇、完善銀行操作環節、慎重選擇抵質押物權三方面提出了風險控制思路。孟欣(2013)分析了供應鏈融資的三種模式即應收賬款、保兌倉、融通倉融資模式存在的風險,從現金流控制、內部風險控制、外管體制完善三方面,提出了風險防范的建議。
(三)文獻評述
目前對供應鏈融資的研究主要從內外部面臨的風險研究著手,或是從三種不同融資模式角度對供應鏈融資的風險進行分析,較少站在不同主體角度解析供應鏈融資風險或是只對單一主體的供應鏈融資的風險進行剖析,本文從四個主體出發,分別分析了不同主體在三種融資模式下的風險控制點,使得供應鏈融資風險分析更為完善,也更具針對性,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意義和創新所在。
二、供應鏈融資的融資主體與融資模式
供應鏈融資主要有四個參與主體,分別為核心企業、融資企業、銀行與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融資流程和各主體參與角色和程度不同,供應鏈融資可以分為三種融資模式,即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融資模式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模式是指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擁有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并且將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核心企業、融資企業與銀行通過簽訂三方協議,以融資企業的銷售收入作為第一還款來源,如果融資企業違約無法償還貸款,則核心企業需要替其償還所欠銀行的貸款。
(二)存貨融資模式
存貨融資模式是指存貨或動產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的融資模式。融資企業、銀行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簽訂三方協議,銀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質押物進行價值評估和監管,融資企業根據質押物的評估價值獲得金融機構一定貸款額度的融資模式。
(三)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預付賬款融資模式是指在核心企業承諾回購的前提下,下游融資企業向銀行申請以核心企業在銀行指定倉單為質押的貸款,授信企業指定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發貨中心,核心企業按照約定發貨的融資模式。
三、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
(一)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
在供應鏈融資中核心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信用提供,核心企業利用自身的信譽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信用擔保,使得商業銀行能夠為融資企業提供資金。由于核心企業承擔上下游融資企業的違約風險,所以核心企業會加強對融資企業資金使用的控制和風險監督,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風險管理水平。同時核心企業利用其在供應鏈的主要的主導作用,通過改善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利用狀況,有助于加強對供應鏈的控制,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核心企業雖然在供應鏈融資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核心企業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信用風險,當融資企業無法償還貸款,核心企業由于替其承擔違約風險因此也會受到牽連;另一個是操作風險,是由于供應鏈融資內部流程不完善和人員操作失誤的人為造成的風險。
供應鏈融資有三種主要模式即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融資模式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在每種融資模式下核心企業風險的成因和形式表現都有所不同。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核心企業的風險主要來自自身和供應鏈上下游融資企業還款能力,如果融資企業出現資金緊張發生違約問題,核心企業將承擔連帶責任替其償還貸款,彌補提供貸款銀行的損失。此外,由于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管理涉及的賬戶和業務較多,清償程序和支付路徑也較為復雜,因此易發生操作層面的人為失誤,造成操作風險。在存貨融資模式下,核心企業與銀行簽訂回購協議約定若融資企業逾期無法償還銀行剩余貸款時,核心企業將回購其尚未解除質押的剩余存貨以償還剩余貸款。當存貨市場價格短期內急劇下降時,融資企業可能由于自身風險防范不足或是抗風險能力弱而放棄償還貸款,此時核心企業就要替其承擔違約風險。此外,由于供應鏈融資環境較為復雜,如果供應鏈中的運輸和倉儲環節缺乏一定的規范和標準,流通中的物權難以得到保證同樣會引起風險。在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買方企業交納一定比例保證金從而獲得銀行授信,向賣方支付全額貨款,賣方按協議的約定發運貨物,貨物到達后設定為抵質押,作為銀行授信的擔保。由于核心企業在這種融資模式下同樣也承擔為融資企業提供擔保和承諾環節,因此引起風險的原因和形式和存貨融資模式下類似。
通過對核心企業供應鏈融資的風險分析,核心企業為防范風險應當根據不同融資模式風險的成因和特點進行風險管理設計,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優化風險管理制度,完善風險預警體系和加強風險預案管理,加強對供應鏈融資上下游企業的風險管控和監督,促進供應鏈融資信息交流和及時傳遞,提升供應鏈效率的同時達到風險防范的目的。
(二)基于商業銀行的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
作為供應鏈融資資金的提供方,商業銀行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供應鏈融資中,商業銀行作為資金的提供方在供應鏈融資中,銀行通過運用結構性融資工具,基于供應鏈企業貿易中的應收賬款、存貨和預付賬款等資產發放融資,為供應鏈中的企業提供資金。與傳統資金貸款方式相比,供應鏈融資還處于發展階段,商業銀行在此方面的業務流程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方面來源于銀行工作人員對供應鏈融資相關業務不熟悉而帶來操作風險和由于融資方提供虛假的交易合同和文件造成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道德風險。另一方面源于核心企業的資信和破產導致的供應鏈的整體風險。下面具體從三種融資模式即應收賬款、存貨和預付賬款融資來分析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
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商業銀行風險主要來源企業的資信風險即核心企業由于行業和市場風險等原因引發的無法償還貸款的由于供應鏈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風險,內部欺詐風險即銀行和企業間人員相互串通,放松審貸環節從而給銀行造成的風險。同時融資企業可能提供不真實的交易文件和合同獲取資金后將質押的應收賬款匯入企業其他的賬戶之后擅自挪用的風險。此外還存在因為業務流程復雜,銀行和企業之間業務銜接和銀行內部人員實務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在存貨融資模式下,商業銀行的主要風險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資企業和倉儲企業的信用風險。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是指融資企業由于自身的財務狀況和內部管理問題無法還貸的風險,倉儲企業的風險主要來源于虛假上報、監管失誤等監管風險。二是內部欺詐風險此類風險類似于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質押融資產品屬于銀行內部控制的管控風險。三是質物類別風險,此類風險源于抵押存貨貨權不清晰或是由于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和流動性造成的。此外,存貨融資模式下也存在由于倉儲企業或者銀行內部操作失誤和倉儲企業與銀行之間業務銜接方面造成的風險。在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商業銀行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第三方企業由于自身的資信狀況無法對融資企業做出擔保和及時還款的信用風險,二是源于供應商提供貨物的質量和真實性造成的風險。
商業銀行作為供應鏈融資中提供資金的一方,應當尤其注重風險的防范。首先應當對供應鏈企業所處的行業和市場作出風險評估,注重防止由于牛鞭效應造成的供應鏈整體風險,再者要對注意對授信文件交易合同的真實性進行核查,在存貨融資模式下還要特別關注物質類別風險,此外也不能忽視由于內部管理和流程規范等原因造成的內部欺詐和操作風險。
(三)基于中小企業的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
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融資的資金需求方,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業務單一,自有資金有限,抗風險能力較弱,一直以來就存在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的融資難題。通過供應鏈融資,中小企業依托核心企業的信譽和擔保,極大降低其融資的準入門檻和融資風險,使其授信不再困難,較好地解決了融資難題。但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能力有限,風險管控能力也較弱,在與大型企業的市場競爭中時常處于弱勢地位,在原材料采購階段、生產經營階段和產品銷售階段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和風險管理問題。下面根據其不同階段所對應的融資模式具體分析其存在的風險狀況。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和核心企業的回款保障能力直接影響著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順利開展,是重要的控制點。此外中小企業提供商品的質量也會影響到核心企業的銷售,對供應鏈資金的流通造成風險。當然,應收賬款的轉移和壞賬風險也不容忽視。在存貨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的風險與應收賬款模式下類似,主要是來源于經營能力有限,應對危機的能力較弱的信用違約風險和質押物的監管風險,和一些人為失誤引起的操作風險。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中小企業的風險主要來源于其經營能力和信用風險,中小企業的市場開拓、持續經營能力、信譽能力和核心企業間的合作緊密度都與其違約風險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則是質押物的質量和受市場影響價格波動和質押物監管失誤帶來的風險。此外,也存在一定的內部欺詐和操作風險。
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融資中的主要融資方,是風險的主要來源方和風險控制的關鍵點,因此中小企業應關注自身的經營和發展能力,建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并選擇與資金雄厚、信用良好的核心企業進行合作,同時要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加強風險防范措施以穩固整個供應鏈融資運作的順利進行。
(四)基于第三方的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
第三方的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中物流管理外包的承接者,物流公司充分發揮其在貨物運輸、倉儲和貨物監管等方面的長處,承擔著抵押物的倉儲、運輸和控制職能。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對質押物的嚴格監控,有助于解決信貸關系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應鏈融資風險,成為第三方物流綜合解決方案的完整提供者。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深入供應鏈,提供多元化服務的同時,風險也隨之加大,從與供應鏈中各主體包括銀行、客戶和供銷商的接觸及運輸倉儲各個環節都存在著風險,同時由于法律和經營運營環境復雜,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言,供應鏈融資是一項高風險的業務,如何有效分析和控制風險,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順利開展供應鏈融資的關鍵。下面還是從供應鏈融資的三種模式出發具體分析第三方物流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鑒于銀行業務范圍的限制,并不能對供應鏈融資業務中各節點企業間經濟活動真實性進行調查,第三方企業如若缺乏相應的監管舉措,容易給融資企業利用虛構的經濟活動來欺騙銀行貸款提供機會。在存貨融資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業在供應鏈融資中是金融機構的委托人和人,同時也是中小企業的監管者,在質押物估值及監督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外部監管和自身內部管理的缺陷會給存貨融資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此外也同樣存在內部欺詐和一系列的法律風險。在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風險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貨物監管風險。由于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眾多,各主體之間容易產生信息失真、滯后和信息不對稱問題,就存在質押物決策和監督管理的風險。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供應鏈融資復雜環境產生的存貨倉儲和運輸過程中人為原因產生的操作風險。
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融資物流方案的提供者和解決著,其風險管理是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深入整個供應鏈的流程,參與供應鏈內部的監督和控制,尤其要注意對存貨倉儲和運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質押物風險的把控,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內部的操作風險控制。
四、結論
通過對四大主體三種融資模式下的風險分析,為了供應鏈融資的順利開展,各個主體應更有針對性地對自身在不同融資模式下各環節風險點的分析和控制,從而有助于防范整合供應鏈融資系統的風險,提高供應鏈融資的整體效應。對內構建和完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并加強信用風險的控制技巧,對外建立核心企業的準入體系,選擇合理的質押物、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數據庫、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監督,還可以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對其風險進行監控。核心企業要注意防范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并根據不同融資模式風險的成因和特點進行風險管理設計,加強對供應鏈融資上下游企業的風險管控和監督,發揮其在供應鏈融資中的主導作用;商業銀行注重防止由于牛鞭效應造成的供應鏈整體風險,注意對授信文件真實性的核查,同時也要防范內部欺詐和操作風險;中小企業則應關注自身的經營和發展能力,并選擇與實力信譽良好的核心企業進行合作,加強風險評估;第三方物流企業則應深入整個供應鏈的流程,尤其要注意對存貨倉儲和運輸風險防范。只有各個主體在各自的節點上做好風險把控,才能有助于供應鏈融資的整體風險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1]Aberdeen Group.Supply Chain Finance[R].Benellnlark Report,2008.
[2]Guoming Lai,Laurens G.Debo,Katia Sycara.Sharing inventory risk in supply chain:The implication of financial constraint[J].Omega,2009,37(4):811-825.
[3]樊新民,王千紅.試析金融供應鏈中融資企業違約風險的成因[J].財會月刊,2010,27:38-40.
[4]牛曉健,郭東博,裘翔,張延.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測度與管理――基于中國銀行交易數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138-151.
[5]宋炳方.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業務[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5).
[6]熊熊,馬佳.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風險評價[J].南開管理評論,2009(4):92-98.
[7]徐亮.基于供應鏈融資的企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互聯網金融浪潮之下,P2P投資理財愈加普及,但是行業風險必然存在?,F今,P2P仍然處于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P2P平臺因經營不善或純粹欺詐等原因出現提現困難、跑路等情況屢見不鮮。
正是這種行業迅猛擴張、泥沙俱下的情況使得投資人在面對數目眾多、形式各異的P2P平臺進行投資選擇時往往無所適從,本文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根據平臺上產品的業務模式來細分平臺,幫助大家甄別各種類型平臺的特性和風險點,使投資者能夠基于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P2P平臺。
所謂業務邏輯視角下的P2P平臺分類,即是指從平臺上標的的設計層面而言,平臺的借款項目來源于何種業務范圍。例如按借款是否獲得質押可分為信用貸與抵押貸,抵押貸又可分為車輛抵押、房產抵押和票據抵押等;又如從借款人的性質看,可分為個人分期消費貸款和來自供應鏈上的企業融資等。
個人、小微企業信用貸款
信用貸款是P2P平臺較為常見的業務模式,嚴格來說,信用貸款無抵押無擔保,標的較小,借款人完全憑借其信譽獲得貸款,金融機構對其審核合格后即可放貸。在國外,貸款人可以通過查詢借款人的過往征信信息大致判斷其信用風險,因此平臺可以純線上運作。
而在我國,鑒于目前國內官方征信體系并不健全且難以獲取、大數據征信方興未艾,為降低投資人風險,有平臺除線上審核之外,一般還具備線下的貸后管理和逾期催收功能,還有些平臺引入了擔保機制,由平臺或第三方擔保公司為借款人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其實并非嚴格的信用貸款。
信用貸款的主要風險在于借款人自身,因此平臺的信用評估和審核能力十分關鍵,尤其對借款人征信數據的需求極大,盡管目前央行的征信系統有待進一步開放和完善,但以社交數據、網絡交易數據、個人行為數據等為依據構建的互聯網征信,為目前的數據體系提供了有益的補充,信用評估審核體系將成為此類平臺的核心資產。
代表性平臺:拍拍貸、人人貸 。
分期消費貸款
分期消費貸可看作信用貸的一種,債權來自合作機構的分期消費貸款,與一般個人信用貸的區別在于:借款人一般為在校大學生、年輕人士等,資產收入狀況較差;消費去向一般是購買3C產品、服裝等金額較小的產品或分期支付房租、培訓費等,涉及金額更小。
因為借款人一般是暫時無固定收入來源的群體,貸款風險較大,壞賬率較高。目前以學生分期為主,因為大學生群體的背后往往有父母的隱性擔保,并且有固定的學生宿舍,線下信息易于追蹤確認。因為單筆借款金額較低,學生違約成本較大,如果整體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覆蓋壞賬率比較容易。分期消費貸的風控管理相對簡單,主要是核實學生真實身份(如學生證、學信網檔案、父母信息、班主任信息、家庭住址、宿舍地址等)和線下考察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公司的市場準入,以期增加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釋放消費潛力。此決定的出臺將分期消費貸款推上風口,銀行、電商、P2P等各路資本紛紛進入消費金融領域,可以預見未來激烈的競爭不可避免,行業發展和完善速度也將大大加快,預計未來消費金融將形成一個囊括吃穿住行等各種場景的金融生態。
代表性平臺:桔子理財(分期樂)、金蛋理財(趣分期)、好又貸(校園分期業務)。
供應鏈金融
P2P供應鏈融資主要是指平臺基于某行業的核心企業的信用,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合作企業提供融資并進行P2P產品設計和服務創新,比如采購階段的預付賬款融資,運營階段的動產質押融資,銷售階段的應收賬款融資等。
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在于由強大背景和實力的核心企業(一般為知名企業或上市公司)為融資方信用背書,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另一方面,核心企業與融資方一般是長期合作關系,對其比較了解,這都大大降低了平臺和投資人的風險。而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的P2P平臺所屬公司本身也一般都是某個細分行業的知名企業,甚至就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因此平臺對項目的風險把控能力較強。
供應鏈金融業務需關注行業的系統性風險,特別是資源型行業具有較強的周期性風險,如果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與之相關聯的公司財務情況惡化或者抵押物價值降低,將導致風險的集中爆發。
代表性平臺: 萬盈金融。
融資租賃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但資金來源的困境始終存在,因此利用互聯網為融資租賃公司解決資金問題成為業界的共識。
具體來說,即由融資租賃機構作為項目發起方,面向特定承租人提供設備融資租賃服務,而資金來源以P2P募集形式通過平臺向社會,以承租方的租金扣除傭金后作為投資人的報酬。風險點主要是承租人的經營風險,大型設備折舊、變現較難的流動性風險。另外,平臺開展此類業務十分依賴合作的融資租賃公司,平臺自身對于項目的控制能力有限,因此融資租賃公司回購實力和經營狀況的考察至關重要。
代表性平臺:愛投資、普資華企 。
資產證券化
P2P資產證券化產品是指將線下非標準的企業債打包成線上標準化的小貸資產包,通過P2P平臺將標準化、分散化的債權轉讓給普通投資者,并由合作擔保機構和小貸公司承諾向平臺回購的業務。由于缺少合法的SPV(一般是信托公司)因而只能算是“類資產證券化”。通過 P2P資產證券化,將非標資產重新安排、發售或轉讓,可提高資產流動性并轉移風險。
【關鍵詞】貿易融資;信用;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
一、我國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現狀
1.融資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在我國對外貿易迅速增長的同時,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在2005年匯改后,伴隨人民幣逐步升值的進程,國內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需求日趨旺盛,各家商業銀行都看好國際貿易融資市場,紛紛搶占國際貿易融資市場份額,為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貿易融資方式更加靈活、方便、多樣化
近年來貿易融資方式發展趨向靈活多樣化。為適應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融資業務時,也在積極地推出方便、快捷的服務手段。例如,近年來商業銀行向從事進出口貿易的進出口商提供信用擔保,使出口企業可以獲得對方或者第三方的資金融通。不僅方便了進出口企業,同時銀行在自身資金調度上更加靈活。
3.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上升
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已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并在逐步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金融安全穩健運行的影響更加突出。部分集團企業受海外母公司影響破產,部分外向度較高的企業因訂單取消、資金鏈斷裂而停產、倒閉,部分企業為套現銀行融資而進行貿易欺詐,甚至個別國家地區的開證行為確保自身利益出現無理拒付,貿易融資業務風險急劇上升。
二、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特點
1.較低的準入門檻,有效解決中小企業因財務指標不能滿足銀行貸款標準而無法融資的問題。國際貿易融資的準入門檻低,在融資過程中,商業銀行不再通過傳統的評價體系評價企業,而重點考察審貸企業單筆貿易的真實背景及進出口企業的歷史信譽狀況,傳統的擔保原則被弱化,國際貿易融資封閉式的資金運作模式,使商業銀行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確保每筆業務發生后的資金回籠。因此,那些財務指標無法滿足商業銀行放貸標準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融資來獲得資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
2.國際貿易融資審批流程相對簡單,縮短的企業獲取資金的時間。國際貿易融資流程與傳統的資金貸款業務有很大的不同,與傳統的貸款業務相比,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省去的繁瑣的資格審查,而只需審查企業單筆貿易業務的真實性,并結合企業歷史信用記錄,落實相應的要求就可以放款。對于資金緊張,對融資時效性要求較強的企業來說,國際貿易融資提供了很好的融資渠道。
3.國際貿易融資自償性能有效降低銀行的風險。國際貿易融資是一種自償性貸款,與特定的商品銷售相聯系,相關貿易項下商品銷售收入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在時間和金額上與貿易項下的融資相吻合,保證了放款的收回。國際貿易融資中,貿易項下的單據為銀行所控制。由于單據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結算中,不僅是出口商履約的證明,也是物權憑證,因此,控制了單據,就掌握了貨權。在這里,單據被視為銀行的質押標的,構成融資銀行的一項擔保。
三、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的問題
1.貿易融資業務的重要性和風險性認識不足
雖然近年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與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從商業銀行目前業務結構來看,國際貿易所占比重比較小。一方面是由于對國際也無的不熟悉,對國際貿易融資的緊迫性認識不夠,沒有得到商業銀行的足夠重視。另一方面,不少銀行管理人員觀念保守,加之相關基層經驗不足,不能很好的配合及支持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
2.國際貿易融資中對中小企業重視不夠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部分。然而,由于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抵押質押物不足、經營活動和財務信息不透明等自身限制,使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如何解決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難的問題,是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3.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范體系不健全
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的管理中,通常是對上市公司、壟斷性企業等客戶群體靈活性過強,不顧企業負債總規模和償債能力的具體情況,放松融資條件,為企業多頭開戶、盲目授信,甚至違反國家賬戶管理、現金管理等有關制度,依賴壘大戶帶來的短期效益。
四、完善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的建議和措施
1.完善在國際貿易融資中的風險控制機制。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2004年6月版),貿易融資的風險主要反映在融資的自償性程度,以及貸款人對交易進行結構化設計方面的技能,而不是借款人的信用等級。自償性的高低對融資銀行來說非常關鍵。要提高融資的自償性,就要控制好對外貿易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且還應注意匯率風險的對沖,避免企業將匯率風險轉嫁給銀行。
2.建立符合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貿易融資業務中,要求銀行關注融資業務背景的真實性以及貿易的規模、信用,客戶正常貿易產生的現金流量是還款的第一來源,而客戶的自身贏利能力是第二來源,貿易融資業務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應該有別于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級標準。因此,應該建立與貿易融資特點相適應的信用評價體系,完善貿易融資評價體制,以完善和提高貿易融資信用審批的流程。
3.發展供應鏈融資,解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難的問題。所謂供應鏈融資,是指銀行通過審查整條供應鏈,基于對供應鏈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的掌握,對其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由于供應鏈中除核心企業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供應鏈融資就是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在供應鏈融資中,要完善中小企業的產業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同時商業銀行應開發出既能保證資金安全又可以彌補中小企業自身缺陷的產品,也是加強中小企業貿易融資供應鏈的重要所在。此種融資方式充分利用了作為核心企業的買方的額度資源,為周邊的中小企業賣方提供便捷的融資服務,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實力,從而很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問題。
參考文獻
[1]鄧編.國際貿易實務與融資[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3:27-282.
[2]程軍.國際貿易融資領域的發展變化[J].國際經濟合作,2004.
[3)張宏偉.國際貿易融資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6:65-66.
[4]姚戰琪.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正逢其時[J].中國經濟信息,2006,6.
[5]鐘勝利.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創新探討[J].武漢金融,2006(9).
[6]王立軍.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及風險控制[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1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