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 16:51: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鍵技術與創新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研發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議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科技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戰略高技術部署和前瞻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現面向全省開展2021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研發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議征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發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發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我省優勢領域和前沿領域,聚焦制約我省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材料、重大裝備和核心技術,梳理一批省內企業亟需通過技術攻關予以破題和解決的重大研發需求,作為今后計劃項目組織實施的重點方向予以優先部署。各企業提交的重大研發需求應目標明確、場景清晰、參數具體,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明。
1、問題描述。說明期望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的具體技術瓶頸和技術難題,要求內容具體、指向清晰,有明確的性能參數指標,并充分描述說明現實應用場景,并包括自然條件、工況環境、成本約束等邊界條件。
2、研發意義。從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等角度,結合本行業、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說明開展研發攻關的重要意義。
3、研發建議。如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體建議,如可能的技術路徑、技術方案要點,以及推薦牽頭實施的單位或專家(不局限于省內)等。
二、指南修改建議
1、加強戰略高技術部署,聚焦我省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進一步凝練需求、突出重點,對現有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指南產業前瞻技術研發領域技術方向進行增補完善,提出具體修改意見。新增技術方向需附說明材料,已有技術方向可以提出調整或刪除建議,并簡要說明理由。技術方向增補完善突出以下三點:
(1)對接國家科技創新有關規劃部署,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重點增加本地區有條件及優勢進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內獲得重大突破,引領未來產業發展,且現有指南未涵蓋的前瞻技術方向。
(2)聚焦地方優勢產業整體提升及產業轉型升級要求,以提高技術供給質量為重點,對現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的技術方向進行增補完善,重點增加完善地方及產業發展亟需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方向,提高指南技術方向與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強化科技對產業高端攀升的支撐作用。
(3)注重技術方向的有效性,對屬于陳舊、淘汰的技術方向,或與現行產業發展趨勢明顯不匹配的技術方向,可建議刪除。
2、請各設區市科技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圍繞產業前瞻技術研發方向,結合當地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加強2021年重點項目的前期組織,依托省級以上重大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創新型領軍企業,組織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以加快產業前瞻技術研發為主攻方向,科學凝練項目主題,遴選出共識度高、前期基礎好的重點項目建議。
(1)充分發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創新組織作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由聯盟技術委員會組織研發實力強、創新水平高的聯盟成員單位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單位,研究凝練項目主題,提出重點項目建議。
(2)加大跨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圍繞地方最有條件、最具優勢的領域,由龍頭骨干企業根據產業發展的前瞻技術方向,在全國范圍內吸引行業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合作,以形成重大標志性原創成果為目標,凝練項目主題,提出重點項目建議。
(3)充分對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及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重點產業的關鍵技術瓶頸,加強重點項目組織和謀劃,為后續申報國家重點專項培育優質項目源;圍繞我省已承擔的國家重大項目,以支撐專項實施和推動成果落地為目標,組織優勢單位對相關配套技術及裝備開展針對性研制,凝練項目主題,提出重點項目建議,為推動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蘇落地奠定基礎。
重點項目建議每個設區市科技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限報8項。
三、其他事項
請各單位根據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議及重大研發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報相關材料,加蓋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設區市科技局匯總報至省科技廳高新處,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jskjtgxc@163.com。
聯系人:施笑南 張競博
聯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
技術)項目指南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
與關鍵核心技術)項目指南
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關鍵核心技術)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性技術為目標,開展產業前瞻性技術研發、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產業技術競爭制高點,引領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高新技術產業向中高端攀升,為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一、產業前瞻技術研發
本類項目重點支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具有較強帶動性的產業前瞻技術,提升產業技術原始創新能力,引領新興產業創新發展。
1.定向擇優任務專題
1011高質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制備技術
研究內容:開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鎵材料外延生長技術研究;開展大尺寸氮化鎵單晶材料的生長技術研究;實現氮化鎵材料的電學性能調控,針對光電子和微電子應用,分別實現高電子遷移率、半絕緣和低電阻率的氮化鎵材料制備,并完成相關器件的性能驗證,支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考核指標:(1)實現6英寸、8英寸硅襯底上高質量氮化鎵基外延材料生產,位錯密度達到107cm-2量級,翹曲度<30 um,AlGaN/GaN異質結二維電子氣濃度>9E12cm-2,遷移率>2200cm2/V·s。
(2)實現6英寸氮化鎵單晶襯底制備,襯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錯密度達到105cm-2量級,電阻率在0.01~109Ω.cm可調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纖維材料制備技術研發
研究內容:開展T1100及以上級別的新一代碳纖維制備技術研究,突破T1100高品質原絲紡制技術、均質化預氧化碳化等關鍵技術,研發大通道外熱式預氧化爐、寬幅高溫碳化爐等關鍵生產裝備。
考核指標:拉伸強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內離散系數≤3%,批次間離散系數≤5%,斷裂伸長率≥1.9%,含碳量≥95%,纖維直徑≥5um,纖維規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構CPU及第三方IP研發集成、微控制單元(MCU)、數字信號處理(DSP)、5G通信用射頻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設計技術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平臺設計技術
1022 高壓功率集成電路、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模塊等先進制備工藝及裝備制造技術
1023 多芯片板級扇出(Fanout)封裝、多芯片系統集成(SiP)封裝、三維封裝等先進封裝測試技術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純度單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裝及散熱材料、高純度化學試劑、高端光刻膠等關鍵材料制備技術
3.納米及先進碳材料
1031 新型納米傳感器等微納器件和納米改性金屬、二維納米材料等新型納米結構、功能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
1032 氮化鎵、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制備與應用關鍵技術
1033 大絲束等碳纖維低成本制備及復合材料設計應用技術
1034 高品質石墨烯宏量制備技術及改性、跨界應用技術
4.區塊鏈
1041 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區塊鏈核心算法、開源軟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儲、區塊數據、時間戳等區塊鏈存儲核心技術
1043 非對稱加密、多方安全計算、可信數據網絡、隱私保護、輕量級密碼等區塊鏈加密核心技術
1044 區塊鏈金融、區塊鏈溯源、區塊鏈物流、區塊鏈數據共享等區塊鏈應用技術
5.人工智能
1051 無監督學習、神經網絡、類腦計算、認知計算等核心技術及軟件
1052 AI視覺算法、自適應感知、新型交互模態、AI開源軟件等應用關鍵技術、軟件及系統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經網絡芯片、圖形處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專用硬件和模組制造技術
1054 智能腦機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可移動智能終端關鍵技術
6.未來網絡與通信
1061 多網絡協同組織、可軟件定義多模式無線網絡、邊緣環境網絡功能虛擬化等新型網絡關鍵技術與設備制造技術
1062 6G移動通信、毫米波與太赫茲無線通信、窄帶物聯網(NB-IoT)、光通信、北斗導航通信、微納衛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網絡關鍵技術與設備制造技術
1063 量子秘鑰分發、量子光源、量子中繼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術及關鍵設備研發
1064 網絡空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及保密關鍵技術
7.智能機器人
1071 多模態人機自然交互、通用機器人智能操作系統、機器人聯邦學習等關鍵技術及軟件
1072 人工觸覺皮膚、高精度驅控一體化關節、新型精密減速器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檢測關鍵技術
1073 醫療及康復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足式行走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整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1074 高精度重載機器人、先進工業機器人、特種作業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整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8.增材制造
1081 記憶合金、金屬間化合物、精細球形金屬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備關鍵技術
1082 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高精度陣列式打印頭等增材制造關鍵設備設計制造技術
1083 4D打印、復合材料打印、移動式增材加工修復與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進加工工藝及關鍵設備制造技術
1084 面向制造領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減材制造關鍵技術和設計制造軟件系統
9.數據分析
1091 云存儲、離散存儲等海量數據存儲管理技術
1092 高性能計算、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核心技術
1093 數據挖掘、非結構數據自動分析、數據可視化等數據處理技術
1094 面向生產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場景的大數據應用軟件及系統
10.先進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雙面電池(TOPCon)和薄膜電池等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發電組件關鍵技術及工藝
1102 頁巖氣、核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一代清潔能源關鍵技術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氫、高效儲氫加氫、安全用氫等關鍵技術
1104 能源互聯網、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儲能等關鍵技術
11.智能與新能源汽車
1111 輔助和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慧座艙、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關鍵技術
1112 分布式驅動電機、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固態激光雷達、車物互聯(V2X)底層通信等關鍵技術及部件
1113 固態鋰離子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等高功率密度動力電池、高性能充電系統等關鍵技術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及輕量化設計及制造技術
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本類項目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優勢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為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術支撐。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電子材料及先進顯示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
2012 特種高分子、特種陶瓷、特種分離膜、金屬有機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備技術
2013 高溫合金、鈦鋁合金、海洋用鋼、高端軸承鋼、高性能纖維等新型結構材料制備技術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計算方法及軟件、高通量制備、表征及評價等材料基因組關鍵技術
2.電子信息
2021 國產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工業控制軟件、嵌入式軟件等高端軟件及硬件關鍵技術
2022 激光顯示、Micro-LED等新型顯示器件、工業級插件和連接器、有色金屬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電子器件制備技術
2023 真空蒸鍍機、高品質化學氣相沉積(CVD)裝置和濕法工藝等核心關鍵設備設計制造技術
2024 虛擬增強現實、數字媒體等先進數字文化科技關鍵技術
3.先進制造
2031 磁懸浮軸承、高端液壓(氣動)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壓件等高性能機械基礎件制造技術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鑄造、高精度光學器件加工等先進制造工藝及裝備制造技術
2033 高端數控機床、大噸位智能化工程機械、高精度智能裝配裝備、智能化大型海工裝備、航空發動機等大型整機裝備設計、控制軟件及系統集成技術
2034 網絡協同制造、按需制造、產品自適應在線設計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軟件系統
4.新能源與高效節能
2041 薄片化晶硅電池、鈍化膜及鈍化發射極、背面電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陽能光伏關鍵技術
2042 10MW以上風電機組、低風速整機等先進風機關鍵技術
2043 大容量柔性輸電、遠距離特高壓輸電、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與消納等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2044 三廢高效潔凈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微界面反應、新型余廢熱高效利用等節能減排關鍵技術
5.安全生產
2051 安全生產信息化、災害事故監測預警、危險氣體泄漏檢測及精準定位、生命探測等災害預警偵測關鍵技術
2052 危險環境作業、安全巡檢、應急救援等機器人,高機動救援成套化裝備等安全生產智能裝備制造技術
2053 便攜式自組網通信終端、遠距離透地通信及人員精準定位、井下水下遠距離救援通信等應急救援通信關鍵技術
2054 ?;焚A槽應急堵漏、危險氣體泄漏安全環保處置、險惡環境滅火救援等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
6.其他非規劃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
2061 除上述所列技術方向外,其他滿足我省經濟社會重大需求且技術創新性高、突破性強、帶動性大的非規劃創新關鍵核心技術。
(一)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工業立市”和“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的戰略部署,以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應用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投入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主體作用,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著力打造一大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突破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培養一大批高層次的創新型企業家,創造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
(二)主要目標
到年,企業創新精神、自主創新能力和吸納國內外科技資源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研發經費和研發人員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70%以上,建成科技創新型企業150戶,其中形成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100戶(超10億元50戶,超100億元10戶,超500億元1戶)。構筑企業創新平臺,建立和完善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家,其中1家進入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進入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0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以上。把建設成為全國最具科技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成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孵化園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三)重點任務
根據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和市場前景,集聚創新資源,重點發展汽車與工程機械制造業等8大支柱產業,集中力量實施一批重點科技產業化項目,培育完善產業鏈和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群,在核心領域、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爭取進入全國乃至世界產業前沿。同時在語音技術等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技術領域中選擇一批有核心技術、有優勢產品、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4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區域經濟發展。
1.做大做強支柱產業
(1)汽車與工程機械制造業。以汽車及總成的制造裝配工藝及總成關鍵生產裝備及生產線的開發、機器人聯線技術、汽車試驗裝備開發、燃料電池及混合式節能環保城市客車關鍵技術與產業化、乘用車用節能環保型動力總成研發、新型齒輪及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無級變速電液控制閥的研發、工程機械關鍵技術的研究等關鍵技術的突破為重點,著力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整車與零部件協調配套、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共同發展的現代汽車研發制造體系。
(2)裝備制造業。大力提高裝備國產化水平,鞏固合力叉車、日立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在全國領先地位,開發生產裝載機、煤礦挖掘機、起重機等系列工程機械。加快發展輸變電設備、大型液壓機、大型潛水泵、大型水泥專用設備和石化成套設備等特色優勢產品,支持企業建設大型裝備加工中心。開發太陽能發電、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發電及節能設備,數控機床、智能儀表、模具等精密設備,激光加工技術與設備等。
(3)化工及橡膠輪胎制造業。以全鋼子午胎及上游配套產品、日用化工產品、合成氨、離子膜燒堿、復、草甘膦、吡咯烷酮、有機硅等優勢產品的技術升級和新型化工產品的關鍵技術開發為突破口,延長加工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
(4)新材料制造業。以木塑復合新材料制備技術的研究及產業化、納米碳酸鈣改性大口徑聚乙烯管材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高性能金屬基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高性能納米陶瓷粉體規模化生產控制技術研究、新型橡塑功能材料制品研制技術、高檔磁性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研究與產業化。
(5)家用電器制造業。以嵌入式技術在家電產品中應用研究、智能信息家電關鍵技術研究、超級節能冰箱的研發、新型混合工質節流制冷技術及產品的研發等關鍵技術的突破為重點,重點發展等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爭取早日建成國內外重要的家電制造基地。
(6)電子信息與軟件產業。以下一代互聯網絡關鍵技術研究、應用電子產品研發、新型電子元器件及IC設計、基于SOA架構的ERP軟件、3G移動網絡規劃及集中監控系統、道邊機動車尾氣監測儀、嵌入式操作系統、信息安全產品的開發等關鍵技術的突破為重點,加快產業化進程,盡快形成規模化生產。
(7)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推進現代生物技術成果集中應用于醫藥行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生物技術新藥;運用創新中醫中藥理論,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中藥創新藥;開發化學性質穩定、生產工藝易于推廣的創新型小分子化學藥;開發具有市場前景及自主知識產權的輕、化工生物技術和產品;提高藥物制劑技術,開發新型釋藥系統。
(8)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名優綠茶清潔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生物質能源和材料專用玉米產業化技術研究、萬噸級仁果類休閑食品原料多元復合保鮮貯藏技術及產業化、生鮮冷加工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突破為重點,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完善產品規格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提升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水平,構建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區域性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中心。
2.打造四大新興產業集群
(1)語音技術產業集群。重點圍繞語音合成技術研究、語音識別技術研究、口語評測及語言學習技術研究、語言文本處理技術研究、音色轉化技術研究、語音及語言的數據挖掘算法及數據挖掘技術、語音平臺及芯片產品開發、口語評測及語言學習產品開發、語音行業應用系統開發與產業化等。
(2)公共安全產業集群。重點圍繞城市內工業社區火災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食品安全檢測重大裝備研究與開發、污泥厭氧處理技術開發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開發與產業化、大面積非水溶性有機污染物應急處理技術與新材料研究、開放式數字城市公共安全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研究等。
(3)智能交通產業集群。重點圍繞城市道路與公路交通信息采集與誘導系統、新型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開發與產業化、嵌入式道路交通信息裝備開發與產業化、系列化車載智能信息終端開發與產業化、交通信息增值服務研發、復合路網型駕駛自動考評系統開發與產業化、企業鐵路運輸管理、監控與調度綜合系統開發與產業化等。
(4)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產業集群。重點圍繞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中試開發、太陽能熱氣流發電站研發、大型光伏發電并網控制系統、MW級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變流及控制技術、小型風力發電機并網變流器、電網中壓系統過電壓及過電流防護技術開發和應用、電動車輛先進鉛蓄動力電池、環境污染物能源化研究、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制造等。
二、保障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企業創新條件與環境
1.搭建平臺,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鼓勵企業與國內外高校院所共建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推進創新鏈上、中、下游的對接與整合。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圍繞優勢產業,加強企業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建立軟件技術服務平臺、汽車及工程機械技術服務平臺、新材料研發與服務平臺、集成電路設計與服務平臺、農產品深加工中試與孵化平臺、制造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等。
2.強化服務,完善科技中介體系。圍繞優勢產業和技術領域,推進民營科技企業園等各類科技園區建設,建立和完善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形成滿足創新創業需求的孵化器網絡。建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和軟件、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與新能源等一批專業性孵化器。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產權交易、信息交流、人才流動和中小型科技企業融資等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壯大經紀人隊伍。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快建設面向社會開放、服務企業的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科技文獻檢索平臺和科技數據信息平臺等,把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科技服務示范基地。
3.激活源頭,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引導高校院所針對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調整辦學思路和專業設置,加強面向企業的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以各類高校院所及創新基地、產業化基地等為依托,以重大科技項目為支撐,加快創新人才隊伍的培養。推進高校院所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重點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優勢學科領域和創新人才。采取團隊整體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高新技術項目開發引進等多種方式大力引進各類創新人才。推進引資引智,進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項目相結合的柔性引進機制。在社會、行業和企業的不同層面,形成良好的人才結構體系,構筑一流的人才培養高地。
4.深化改革,建設一流的城市創新生態。圍繞企業創新需求,推進管理創新,靈活運用政策杠桿彌補企業創新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不足,降低創新成本。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技術轉移機制,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校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改革科技計劃支持方式,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研發任務。加強區域互動和國際合作,促進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全方位、多層次支持各類企業、各類創新要素的發展,構建完整的創新鏈,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創業和企業發展的創新生態、產業生態、人文生態、環境生態。
5.營造氛圍,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在全社會培植競爭、擇優、公平的價值觀,形成敢于冒險、善待失敗、樂于合作的創新理念,塑造“創新精神”。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創建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促進技術創新的組織體制。引導和激勵企業家和廣大職工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企業技術創新建功立業。深入開展科技宣傳和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廣大職工科學素養。廣泛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政策,倡導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弘揚先進文化。
(二)分類服務引導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1.針對初創型企業,實施創新源泉整合行動。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建立面向初創企業的全方位、多元化、專業化支持服務體系,加強各類創新資源的整合和輸入機制,加快初創型企業的孵化、培育。嘗試委托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專業團隊托管政府孵化器,引導和推進孵化器管理與風險投資相結合,為初創型企業提供智力支持服務和個性化的管理服務。
2.針對成長型企業,實施創新優勢提升行動。加強科技“小巨人”的培育。發揮民營科技企業園優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集聚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和成長。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展潛力強的民營科技企業進行重點支持,不斷壯大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規模。鼓勵行業自行組建或科研機構轉制建立行業技術開發中心,作為中小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的技術依托。實施科技創新型企業集聚戰略,通過聯合、參股等多種形式,推動資產集聚,加快成長型企業發展步伐,培育若干個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3.針對成熟型企業,實施創新產業聚集行動。引導和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具備一定產業優勢的領域和區域流動,通過重點產業帶動周邊區域和相關產業發展,加快形成產業集群。以重點產業和主導產品延伸產業鏈,大力進行配套招商,促使向上下游延伸,推動上下游配套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完善產業供需和協作鏈,形成新的產業集聚。
(三)用足用活促進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政策
1.全面落實各類促進創新的政策。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市政府《關于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國家、省、市激勵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促進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各縣(區)、各部門要全面細化和落實科技發展規劃,把已有的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對培育創新型企業傾斜支持,充分激活社會各方面創新、創業的活力,推動本計劃實施。
2.鼓勵企業從資本市場上融資。通過提供財政擔保、補貼等形式,鼓勵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強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發展支持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高新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功能,探索建立區域性柜臺交易市場。健全發展擔保市場,設立再擔保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和外資參與擔保市場,逐步建立多種資金來源、多種擔保形式、多層次結構的擔保體系。爭取在高新區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建設試點,積極引進證券、期貨、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聚集發展。支持組建科技發展銀行。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在國際、國內資本市場融資、上市。充分發揮國家開發銀行給予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專項軟貸款作用,扶持企業科技創新項目。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各類創新風險投資公司,引導創新風險資本投向列入本計劃的初創型企業。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強調并指出,“抓科技創新,不能等待觀望,不可亦步亦趨,當有只爭朝夕的勁頭。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p>
在中國西南,后發趕超的貴州是怎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解決國計民生中的實際問題,推動經濟社會跨域發展的?從貴州省科技廳2017年1月6日的20 16年貴州省十大科技重大專項中,我們也許可以一瞥并管窺全局。
十大科技重大專項,帶動社會投資2.1億元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執行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基調主戰略及守住兩條底線的要求,2016年,貴州省科技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重點放在體系布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總體績效等方面,即著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集中資源、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以目標和績效為導向的科技計劃管理體系,支撐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2016年,省科技廳(知識產權局)圍繞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經過系統謀劃和深入調研,打破條塊分割,有效整合產學研協同資源,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凝煉和解決產業化發展中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遴選和立項支持了10個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財政科技資金投入5978.06萬元,帶動社會研發投入21026.22萬元。
這十大科技重大專項為:鋁電解槽內襯用新型碳/碳復合材料整體成型應用研究項目、應急救援排障工程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低溫共燒陶瓷微波組件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鋰電池用高純硫酸錳制備及正極材料回收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山區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現代山地農業智能灌溉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項目、貴州白山羊產業有機生態循環和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磷石膏產業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草海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支撐技術集成示范項目、貴州特色、大宗藥材破壁技術標準化研究與產業化項目。
未來3g內,這些創新項目群將實施完成,成為推動貴州產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的有力支撐。
那么,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項目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新材料之實現198億元以上年總產值
鋁電解槽內襯用新型碳/碳復合材料整體成型應用研究項目總投資2110萬元,該項目所開發的新材料、新裝備及新工藝,對于傳統的鋁電解及鋁電解槽建設具有顛覆性作用。研究成果推廣應用于鋼鐵、鐵合金、黃磷等相關行業后,預計可實現198億元以上的新材料年總產值,不僅能拉動貴州省新材料產業發展,還將推動我國鋁電解工業的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裝備技術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顯著提高我國鋁電解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新材料之更理想的微波材料
低溫共燒陶瓷微波組件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980萬元。項目研發的產品主要包括微波濾波器、功率分配模塊和天線等,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和性能優異等優點,因而非常適用于需要小體積的場合,能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導航儀、智能終端等微波電子裝置中,同時也是航天、航空、戰機、導彈等國防工程及大數據、物聯網、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高速鐵路、商飛等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核心器件。
該項目的實施,將推動形成以貴陽為主導、在西南片區形成國內領先水平的LTCC微波組件從設計、制造測試到可靠性篩選和產品銷售的產業化基地。項目執行期內,預計實現銷售收入5600萬元,利稅820萬元。
新技術之構建新能源材料循環體系
鋰電池用高純硫酸錳制備及正極材料回收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總投資3958.8萬元,項目將通過一系列關鍵技術,構建起正極材料回收一基礎材料制備一新型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制備的產業鏈條,實現含硫煙氣中二氧化硫與低品位氧化錳礦的同步資源化利用、廢舊鋰電正極材料處理及其中鈷鎳錳等有價金屬的循環利用,并采用回收原料實現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低成本產業化生產。
該項目的實施,將為貴州新能源產業的崛起提供可循環使用的材料。項目實施期間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建成達產后每年可新增產值6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
新技術之讓救援更加快捷、安全、有效
應急救援排障工程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總投資2200萬元。主要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時速達100公里、續航能力達600公里的高速應急救援排障工程車。
該車可在復雜環境下運行,可廣泛用于消防安全、安防工程、交通救援、工程搶險、反恐防暴,能使救援更加快捷、安全、有效。項目產品主要部件將實現國產化,在項目期內將實現銷售收入2.7億元。
新技術之挑戰橋梁建造技術更高峰
山區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針對平(塘)羅(甸)高速平塘特大橋建設需要,開展山區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橋的合理結構體系、溫度與汽車多尺度荷載聯合作用機理等5個專題研究。研究成果將使平(塘)羅(甸)高速平塘特大橋的施工工期縮短6個月以上,節約成本2.0億元
該項目的建設難度世界罕見,因此項目在設計建設理論上有多項創新且成果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項目在攻克超高墩多塔連跨斜拉橋建造關鍵技術的同時,將大幅提高我國橋梁建造技術水平,塑造自主創新品牌,提升我國在世界工程界的影響力。
新技術之讓大地不再酸化
磷石膏產業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針對我國磷肥產業工業副產物――磷石膏綜合利用率不足20%的難題,以減少磷石膏排放為最終目的,對目前已大量堆棄的磷石膏進行資源化消化及大宗、高值化利用;同時,結合貴州豐富的含鉀頁巖資源,利用磷石膏與含鉀頁巖制備堿性吧料,對目前大量存在的酸性土壤進行改良。
新技術之讓灌溉更智能
現代山地農業智能灌溉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項目通過研究貴州山地特色作物(茶葉、獼猴桃、火龍果)的需水需肥規律,建立作物需水肥專家數據庫,開發適合貴州山地特色農作物的灌溉專用水溶肥及增效型螯合中微量元素專用肥,實現高端裝置(自動控制閥)與設備(多通道自動施肥機)的國產化及輕量化,使灌溉更智能。
項目建設期間,將建立山地特色作物(茶葉、獼猴桃、火龍果)示范基地2200畝,輻射影響面積2萬畝,實現銷售收入13850萬元。
新技術之讓地球之肺自由呼吸
草海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支撐技術集成示范項目針對草海綜合治理這一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開展支撐技術研發集成,解決草海綜合整治過程中出現的科學技術問題,規避生態風險,以期盡早實現草海濕地“山綠、水清、景美、人鳥和諧”的美好前景,為我國高原高寒濕地生態保護與環境整治提供參考模本,讓濕地這一“地球之肺”自由呼吸。
新技術之白山羊生態循環新模式
貴州白山羊產業有機生態循環和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針對“貴州白山羊”產業發展的“瓶頸”難題,集成相關配套技術開展有機貴州白山羊生態循環產業示范與研究,解決有機貴州白山羊規模化養殖與加工等技術難題,建立起牧草一白山羊一有機肥一蔬菜(牧草)的生態循環模式并輻射推廣,在打造優質、安全的特色有機貴州白山羊品牌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持續健康快速同步提升。
項目總投入1490萬元,項目執行期內將建成5個示范基地,累計實現產值5840.8萬元。
新技術之減少中藥浪費
與傳統飲片相比,中藥破壁飲片只需傳統飲片用量的1/3~1/4,即可產生與傳統飲片相當的治療效果,因而能大大緩解當前中藥資源極度匱乏的現狀,是減少中藥浪費,保護中藥資源的有效方式之一。
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2009年)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系統地對大宗糧油(小麥、稻米、油菜、花生),大宗果蔬(蘋果、柑橘、葡萄、荔枝、馬鈴薯),大宗畜產品(牛奶、羊肉)3大類11個主要農產品特征指紋圖譜和加工特性進行研究,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加工品質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并以此為依據對3大類大宗農產品進行科學分類,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專用品種基礎數據庫,實現網絡共享,并在企業進行示范推廣,有效地指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業綜合效益。主要目標是:確定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特征指紋圖譜和加工特性參數;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品質評價技術指標體系;建立大宗農產品加工適宜性評價方法和標準,對我國現有主要農產品進行科學分類,并在企業進行示范推廣;構建大宗農產品加工專用品種基礎數據庫,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2009年)
針對目前我國肉類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整合國內肉類行業技術力量,通過關鍵技術創新和相關技術的集成,形成現代動物屠宰和肉類食品加工的技術支撐與創新體系,建立肉品質量評價體系及肉類主要致病、腐敗微生物數據庫系統,并建立我國肉類“從養殖場到餐桌”的全程質量與安全保障系統和可追溯技術系統,提出我國肉類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預警機制和對策。通過關鍵技術創新和相關技術的集成,形成我國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現代化屠宰技術條件下PSE肉、DFD肉等異質肉的發生率由目前的20%左右降至17%左右,研發6~8項肉類加工與品質控制關鍵新技術,研制5~6種國內急需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類屠宰與加工技術裝備,形成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體系,基本解決目前我國肉類產業面臨的技術難題,顯著提升我國肉類食品加工的整體技術水平,個別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實現我國肉類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適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范推廣(2011年)
針對我國目前適于種糧大戶和農民合作組織的糧食產后儲藏技術設施缺乏、損失嚴重等突出問題,該項目以工程技術研究為手段,以集成創新為特色,通過了解不同區域種糧大戶和農民合作組織糧食產后安全儲藏存在的實際問題和需求;研發適合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和設備,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種糧大戶與農民合作組織糧食產地儲藏設施建設模式、標準及規程;建立不同區域糧食儲藏示范點,實現糧食安全儲藏的示范推廣,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完善我國糧食安全生產體系、全面建立我國農戶安全儲糧體系提供工程技術支撐。
糧油真菌毒素控制技術研究(2012年)
通過對糧油作物及其制品中真菌生長和其產毒關鍵控制因素的研究,研發真菌毒素防控技術6~7項;通過對真菌毒素生物、理化特性研究,篩選和研發出糧油真菌毒素降解和去除技術12~13項;研發真菌毒素防控制劑3~4種,并形成相關配套技術;研發糧油原料干燥、選別技術2項,設備2套;研制糧油原料貯藏抗黃曲霉毒素防控處理設施1套;研發真菌毒素檢測技術2~3項,檢測產品3~4種;建立糧油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技術體系3~4個;研究成果在100家糧油種植、貯藏、加工企業和質檢部門推廣示范,將糧油真菌毒素超標率減少50%以上;減少我國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保障我國人民健康,實現糧油減損增產,促進我國糧油加工產業和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
傳統糧食加工制品產業化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的實施,開發營養風味饅頭、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等新型產品8~12種。研制散粉混配、接收、米粉干燥、和面機、醒面機等裝備5~8臺(套)。制定傳統糧食制品生產相關的原料、產品、裝備等各類技術規程和標準20~25項。形成營養風味饅頭、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等關鍵生產技術10~15項。建立饅頭類制品、生鮮拉制面條、鮮米粉、米粉絲等示范生產線4~5條。申請或獲授權國家專利30~35項,發表學術論文60~70篇,其中SCI論文10~15篇,培養研究生25~35人,培養行業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0名左右,培養青年科技骨干20~30名,為企業培養具有糧食加工制品方面的實用人才220~250名;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傳統糧食制品加工過程與產品質量控制標準體系。
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以我國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麥麩、谷朊粉、麥胚、米糠和碎米等為原料,評價原料的加工特性和利用價值,為糧食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提供依據;研發蛋白質和活性短肽的高效制備與增溶改性,高品質油品提取與精制,膳食纖維、功能性多糖和低聚糖以及淀粉糖制備等關鍵技術及設備;利用糧食加工副產物研發蛋白質、活性肽、高品質油脂、膳食纖維、功能性多糖和淀粉糖等精深加工產品及其配套應用技術,建立相關產品的生產規程、質量標準、質控技術體系,通過不同區域、不同原料糧食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示范,整體提升我國大宗糧食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水平。
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及綜合利用研究與示范(2013年)
圍繞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提升與資源綜合利用兩個重點,通過系統開展綠豆、薏苡、燕麥、蕎麥、谷子等雜糧初加工的技術裝備研究與改進,解決雜糧初加工技術裝備滯后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低等問題,實現雜糧初加工技術的標準化和裝備的現代化提升,促進雜糧的全營養利用與高附加值轉化。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培育一支雜糧加工業科技研發隊伍,培養一批雜糧加工產業骨干科技人才,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雜糧初加工裝備,研發附加值較高的雜糧產品,建立一批依靠科技振興的雜糧加工現代化示范企業。
油料產地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以油料營養生化品質和物化特性為基礎,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油料(油菜、花生、油用胡麻、紫蘇、葵花籽、芝麻)產地化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實現8~12項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開發出油料產地加工關鍵設備5~7臺(套),新產品5~10種。通過技術在中小型油料加工企業的應用,建立50個產業化示范基地,提高加工增值率50%,降低加工能耗40%,減少設備投資50%。通過項目實施,突破油料產地化高效加工的共性關鍵技術瓶頸,提升我國油料產地化加工技術經濟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構建油料產地化資源化多層次利用模式,實現油料優質優用優價,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油料產業健康發展,從而提高我國食用油供給水平。
蔬菜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蔬菜產業大量副產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經濟損失、環境破壞等關鍵問題,通過對蔬菜副產物食品化、飼料化和肥料化利用關鍵技術與工藝進行系統攻關,形成配套工程化技術,并進行產業化示范,探索我國蔬菜副產物綜合利用模式,實現我國蔬菜資源的高值化利用,延長我國蔬菜產業鏈,增強我國蔬菜產業國際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通過項目實施申請國家專利15~20項,40~60篇,制定標準和技術規程20~30個,形成蔬菜副產物利用關鍵技術15~20項,開發新產品20~30種,研制或改進蔬菜副產物加工專門化設備8~12臺(套),在15~25條生產線上進行示范,形成示范基地8~10個,培養研究生20~30人,培養青年科研骨干2~3人,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000人次,增加蔬菜副產物資源利用200萬噸以上,實現直接經濟效益約2億元。
漿果貯藏與產地加工技術集成與示范(2013年)
開展草莓、藍莓、楊梅、桑椹、樹莓等漿果產地貯藏保鮮、初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和裝備研發,建立系列適合產地農戶、農業合作社和小微企業應用的漿果產地處理、貯藏保鮮和加工實用技術,研制出小型裝置和設施,并開展示范推廣。實現研發新技術15~20項、關鍵裝備2~3種,制定規程10~15項、標準3~5項,40篇以上,申請專利20~25項,鑒定成果4~5項,在30~50家以上農村合作組織及小微加工企業應用示范,預計新增產值5~6億元,新增效益3000~5000萬元。
西北特色水果貯運保鮮技術集成與示范(2013年)
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甜瓜、杏、李、櫻桃、梨、葡萄等)主要品種采后生物學特性、品質劣變生理及采后病害發展規律,為貯運保鮮技術與設施的研發奠定基礎;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貯運保鮮技術體系,并進行集成與示范;研究建立西北特色水果采后貯運保鮮設施及配套技術,并進行集成與示范;建立西北地區特色水果采后質量安全風險分析和控制體系并進行集成與示范。通過該研究,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貯運保鮮在應用基礎理論、品質維持配套技術與設施、品質控制體系與標準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使研究開發的技術成果得到集成應用,使西北特色水果的貯藏質量和貯藏流通時間得到明顯提高。
特色熱帶亞熱帶果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實施,擬研發單項關鍵技術20~35項,研制輕簡裝備7~14種,并進行系統集成和產業化,形成新產品13~23個,轉化為相關技術標準19~29項,集成5~8條果品加工示范性生產線,加工技術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福建等適種區的企業或農場示范推廣,提高我國特色熱帶果品加工率和產后增值。同時以該項目為依托,培育一支行業科技研究隊伍,培養一批基層技術骨干,培訓一批企業員工,促進特色熱帶果品產業的發展。
大宗水果加工副產物與殘次果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通過項目實施,突破蘋果最少加工等系列關鍵技術,攻克MP產品防褐變等相關技術難題,開發高活性葡萄多酚復合物等系列新產品;建成柑橘汁胞、鮮切蘋果等技術示范生產(中試)線,相關新產品實現生產示范;建立水果加工副產物與殘次果綜合利用新模式,為技術集約型水果加工產業提供示范;申請發明專利3~5項,15~20篇,制定相關技術規程或產品標準2~5個,培養研究生10~20人。
食用菌保鮮加工與循環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食用菌產地加工及廢棄物(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難題,在對廢棄物(副產物)營養功能性評價和加工適應性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復合保鮮、節能型干燥、微好氧快速發酵、外循環降溫微粉碎、閃式提取、高聚絡合純化等新技術,研發食用菌新產品,構建面向廣大食用菌主產區農村合作組織、食用菌批發市場以及中小型食用菌加工企業新的技術推廣模式。
通過項目實施,集成開發食用菌產地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實用新技術25項,研發創制新產品20個,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0項,制訂標準或技術規程18項;在全國典型區域建設研發、示范及產業基地10個;鮮食用菌貯藏期延長50%以上,組合干燥技術較傳統食用菌干制工藝節能20%~30%,食用菌采后損失下降10%;食用菌菌糠、菌柄、預煮液等副產物的利用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0%,食用菌行業副產物(廢棄物)綜合利用增值3~5倍;實現主要輻射示范企業年均產值約5億元;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100篇,其中SCI、EI論文20篇。培養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0名、青年學術骨干30名、博士后2名、研究生50名。
畜禽宰后減損、分級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我國畜禽屠宰與加工行業的現狀和特點,以滿足中小型屠宰加工企業(占屠宰加工企業的90%以上)的共性技術需求為目標,立足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對畜禽宰后減損、分級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以及產業化示范進行聯合攻關。開展產業急需的畜禽宰后滴水損失和品質劣變控制、超冰溫保鮮、胴體分級等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研發,通過關鍵工藝技術與裝備的配套,構建適用于中小型屠宰企業的宰后減損、分級與保鮮儲運技術體系,進行產業化示范推廣,使畜禽宰后損失率降到3%以下、分級率提高至80%以上、貨架期延長至1.5倍以上、畜禽肉附加值提高20%以上。通過項目的實施與示范帶動,提高肉類產業鏈效益,促進產業升級,引導規范化養殖,增加養殖戶收入。
傳統腌臘肉制品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3年)
針對制約我國傳統腌臘肉制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裝備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和安全風險高的難題,研究原料標準化技術,風味形成與固化技術,亞硝胺、苯并芘和雜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技術,低鹽低硝加工技術,開發低鹽低硝腌臘肉制品、三效煙熏液、天然亞硝基血紅蛋白著色劑等產品,研制自動化著色、輥揉和人工氣候裝備。形成傳統腌臘肉制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加工關鍵技術體系,建立現代化腌臘肉制品生產示范線,在浙江、江蘇、湖南、天津、寧夏形成腌臘肉制品新技術應用示范線6條,輻射帶動整個傳統腌臘肉制品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裝備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動腌臘肉制品行業技術升級,從而帶動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禽蛋高效清潔、分級及加工貯運技術研究與示范(2013)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揭示我國禽蛋主產區主要危害微生物種類、數量及主要污染途徑;鮮蛋蛋殼臟污理化特性;禽蛋在不同的溫度條件理化指標及感官品質的變化規律;不同狀態禽蛋類型與檢測指標的數學模型;禽蛋質量與安全風險分析與評價。創新禽蛋內外微生物快速檢測、禽蛋內外品質無損檢測與分級、禽蛋高效清洗除菌、禽蛋產地貯運保鮮、禽蛋品質安全溯源等關鍵技術;通過多學科合作,研制相關新產品、新材料及開發高效清潔除菌分級新裝備,將關鍵技術、材料、裝備系統集成,應用禽蛋產地包裝、產地清潔、禽蛋生產、貯運及追溯系統等生產體系中,集成創新禽蛋產地高效清潔、分級及貯運技術模式,形成技術規程和物化產品,建立示范基地與示范生產線,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并在各類型禽蛋生產企業中進行示范推廣,顯著提高我國禽蛋生產、加工、消費、流通的安全水平,促進我國蛋品行業實現綜合產能、標準化高效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同時,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培養一支能有效解決我國禽蛋產后處理關鍵技術及工程裝備問題的高水平隊伍,建立全國蛋品產后處理共性技術研究的工作平臺和信息平臺,滿足我國禽蛋產后處理關鍵技術的需求,為國家禽蛋產后技術推廣以及相關政策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已成為全社會、全行業的共識。紡織工業目前所面臨的緊迫課題是:如何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戰略與紡織工業的強國建設相結合,定位科技創新、人才教育對紡織工業二次轉型與提升的作用。
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桿支撐作用
(一)明確科技創新對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引擎作用。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紡織纖維原料、印染節能減排、功能性紡織材料及新型紡紗技術等科技創新領域內的顯著突破,充分發揮了對促進產業結構高度化、突破原料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內生動力引擎作用。
1.高性能纖維產業化技術取得突破,滿足了航空航天、國防、環保、電子等領域的需要。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及其制品的產業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從纖維制備到軍警用防彈防護裝備生產的完整產業化體系。產品在防彈裝備、航空航天、船舶及民用防護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突破了t300碳纖維國產化關鍵技術與裝備,實現規?;a,為t700、t800等高性能碳纖維的研發提供了技術支撐。攻克了芳綸1313產業化技術難題,形成完整的間位芳綸工藝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高溫煙塵過濾、耐熱工裝、消防服、特種軍服、阻燃紡織品、電氣絕緣、結構材料等領域。聚苯硫醚樹脂、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突破了纖維級聚苯硫醚樹脂生產技術,開發了聚苯硫醚長絲和短纖維工業化集成技術,實現了pps樹脂和纖維成套工程化技術的完全國產化。
2.新型非棉纖維素纖維及功能性纖維材料開發獲得進展,擴大了原料資源,提高了纖維功能化水平。突破了黃麻、竹、聚乳酸、甲殼素纖維及其紡織印染關鍵技術,首創了黃麻纖維生物—化學—物理可控精細化技術、協同脫色、結構軟化及紡織印染加工技術;突破竹漿粕制備、紡絲技術及紡織印染關鍵技術,擴大易降解、可再生紡織原料資源的利用。針對國內聚酯纖維產業高性能差別化纖維少、產品功能單一、單位能耗大等突出問題,以提高聚酯的功能性、差別化和提質降耗為目標,開發了一些典型的高性能聚酯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在線可控功能性聚酯纖維制備成套技術解決了直紡聚酯裝置產品小批量、多品種的差別化問題,開發出光澤可控、抗紫外和有色等纖維品種;超柔軟易染聚酯纖維制備及應用技術突破了新型共聚酯纖維織物的常壓陽離子染料染色整理和深染關鍵技術,產品具有常壓可染、色澤鮮艷、手感柔軟、價格低等優點,實現陽離子染料可染纖維的升級換代;高舒適聚酯纖維制備及應用技術制備出吸濕速干、抗靜電、抗起球等不同組合的多功能聚酯纖維面料。
3.一批印染節能減排技術取得突破,對紡織印染行業從源頭上實施清潔生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涂料印染新技術,自主開發了纖維變性技術、涂料染色工藝、助劑及設備,實現了染色、預烘、烘干一次性連續生產,節水30%以上、節能20%~30%。自主開發了絲綢及含絲多元纖維交織或混紡輕薄型織物全涂料印花的助劑體系以及直接印花和拔染印花工藝技術,使色牢度、手感柔軟性、色澤鮮艷度、顏色均勻性等重要指標接近或達到染料印花水平,同時比傳統印花節水30%以上、節能35%以上。棉冷軋堆染色技術,比常規染色加工節約用水15%,節約用電15%,節約蒸汽20%以上,節約染化料達22%。同時,一次染色成功率達96%以上,其產品左中右、頭尾色差已經達5級。替代pva的新型改性淀粉漿料生產與應用技術,研發了新型環保型接枝淀粉漿料及配套的工藝設備。新型淀粉改性漿料生產基本無污染物產生,漿料生產成本降低10%,節能15%。退漿精練用復合酶制備及其應用工藝技術,開發了高效低溫復合生物酶催化退漿精練、雙氧水受控分解技術和助劑,解決了印染行業生物酶前處理存在的pva、棉籽殼去除不凈,傳統前處理廢水污染嚴重的瓶頸問題。該成果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高濃度強堿作為精練劑,退漿率≥90%,燒堿用量比傳統堿煮工藝降低90%,cod值降低30%,節水25%以上,綜合節能32%。棉型織物低溫漂白關鍵技術,創新了仿酶催化劑配體合成方法,降低了催化劑成本,攻克了耐雙氧水堿性果膠酶、角質酶的量產關鍵技術,突破了雙氧水活化劑的規?;苽潢P鍵技術,開發了系列生物酶退漿精練、雙氧水低溫漂白前處理技術,將退漿精練溫度從常規的100℃降低至40℃~80℃,漂白溫度從常規的98℃降低至80℃,可實現節能35%以上、節水10%、減少廢水排放10%以上。
4.超高支、輕薄高檔紡織面料加工技術取得進展,提升了天然纖維面料加工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了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滿足了高端紡織品的市場需求。超高支純棉面料加工關鍵技術的研究成功,把我國的紡紗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純棉1.9tex紗代表了當今世界上紡紗技術的最高水平,解決了生產中紗線斷頭多等諸多技術難題,紡紗效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紗線滿足了生產高檔織物的要求。高檔超高支苧麻面料生產技術,通過對苧麻高效脫膠、緊密紡細紗技術及裝備改造等一系列技術的研究,開發出了136nm~400nm系列精細化苧麻紗線和80nm~160nm苧麻/棉混紡針織用光潔紗,降低了紗線毛羽,改善了成紗質量和服用性能,開發出高支輕薄面料。
5.嵌入式復合紡紗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提高了紡紗技術水平和產品附加值,拓展了紡織原料的種類,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嵌入式復合紡紗是我國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紗技術,毛紡、棉紡、麻紡可分別實現200nm/2~300nm/2、300ne/2~500ne/2、100nm/2~200nm/2紗線的穩定生產,成紗毛羽降低30%,條干提高10%以上。該技術突破了現有環錠紡紗技術紡高支紗的極限,實現了優質纖維超高支紡紗、低等級纖維原料及下腳料(落毛、落棉)紡高支紗,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該技術突破了原有環錠紡紗技術對纖維長度、細度等性能要求,將一些原來不能在紡紗領域使用的纖維原料(如羽絨纖維)實現了紡紗應用,拓展了紡織原料的種類。
(二)明確創新型人才教育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杠桿支撐作用。
新增長理論強調知識和科技人力資本是“增長的發動機”,作為生產投入要素的知識和科技人力資源具有“外溢效應”,即對人力資本進行知識投資可以為行業儲備財富,激發產業新的發展活力與價值實現。提高全行業的技術創新水平和勞動生產率。
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紡織工業對人才資源的孵化已經初見成效。不同層次的科技創新型人才,將是未來紡織工業轉型提升的“第一資源”。在發達國家逐步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回歸,東南亞國家將紡織工業作為主導產業的競爭態勢下,他們更將成為轉型提升的“稀缺資源”。未來,作為紡織工業科技創新的推動者,又是科技創新的唯一載體,科技創新型人才對產業結構調整、跨產業資源融合的杠桿與支撐效應將不斷顯現。
從科技創新型人才的內涵來看,可以
分為三類:基礎科學類、應用基礎類和應用類。對于現階段的產業發展需求而言,這三類科技創新型人才缺一不可。他們將成為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化的中堅力量,針對這三種類型人才的職業教育體系,將有力地支撐創新人才優勢轉變為技術優勢,最終促成由智慧力向生產力的轉變。
科學定位未來工作重點
(一)“十二五”期間及未來科技創新的四項重點工作。
1.大力推進纖維原料開發,首先是量大面廣的彌補天然纖維資源不足的超仿化纖開發,其次是高性能、差別化、功能化纖維和新型生物質原料的開發。
2.生態化染整新技術、生態紡織化學品、染整加工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紡織品特殊功能性整理技術,節能環保的紡織、染整加工技術。
3.產業用紡織品的關鍵技術,重點突破過濾材料、醫用紡織品、土工與建筑用材料、交通工具用紡織品、安全防護、紡織復合材料等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技術。
4.提升紡織品品質和附加值的加工技術、新型紡織機械和信息化技術。
(二)從三個細分方向定位下一步的科技突破。
1.基礎研究是向未來投入的科學資本,有利于形成新知識的前瞻性儲備。因此,要扎實紡織科學原創性基礎研究,提升科技創新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綠色技術的應用是突破現有資源瓶頸,擺脫紡織工業路徑依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要加快超仿真、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生物質纖維、高性能纖維的產業化研發,重點發展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質纖維加工技術,節能減排印染新技術,廢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回用技術等節能環保技術。
3.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將形成人力、物力和自然力的有效配置,有利于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與合理化。因此,要加強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切實應用,提升傳統產業結構內在的科技內涵。
(一)以工程需求為導向
企業的技術創新通常以市場為導向,而重大工程的技術創新則首先是實現創新技術的工程價值,其次才是實現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即工程的技術創新是被“逼”出來的。工程的技術創新一定以工程實際需求為驅動,即某些關鍵技術難題不解決,工程就難以建成。因此重大工程的技術創新必須以解決工程問題為目標,這也是技術創新的共性成果在行業內其他工程推廣應用的重要前提。
(二)技術創新難度大
重大工程的技術創新問題源自于工程需求,其自身的復雜性往往會提高技術創新的復雜性。因此重大工程的技術創新問題通常是世界級難題,采用繼承性創新方法,對已有成熟技術的簡單改良或整合而形成的新技術一般還不能滿足重大工程的技術需求。因而需要業主聯合設計施工企業、學研單位,乃至境內外咨詢機構等多主體共同參與,聯合攻關。當然,此類問題一旦解決,便能夠成為行業內甚至世界范圍內的標志性創新成果。
(三)創新成果層次高、影響大
《國家技術創新計劃管理辦法》第三條明確提出“創新計劃圍繞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針對國家產業及產品結構調整中的突出問題,通過開展技術創新,重點解決產業中的共性、關鍵性和前瞻性技術,并有效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重大工程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它不僅是一項重大基礎設施,更是工程技術創新活動的主戰場。重大工程技術創新項目的研究是響應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科研實踐,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同時應堅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工程,促進工程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時間約束性強
由于技術創新成果的產生具有一定滯后性,若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則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成本、進度等各項目標順利實現。因此,重大工程項目技術創新工作受到工程工期的約束,具有較為強制性的時間約束性。
(五)技術創新成果應用難
重大工程創新成果技術性強,應用前景巨大,但工程項目的臨時性與組織的獨立性特征使得各技術創新主體不一定能在未來的項目中再次集結,因此技術創新很難連續、系統地進行,重復研究較多并且零散的創新也很難有效地按項目集成,造成技術創新成果容易流失,難以被保存與再用,不利于我國的重大工程建設管理與創新水平的提高。
二、重大工程技術創新定位與管理流程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重大工程技術創新的基本特征是以工程需求為導向,在對工程技術創新項目進行規劃時,首先要考慮工程對技術創新的需求。然而重大工程的技術難度大,技術創新復雜性強,創新成果水平高,因此有必要在滿足工程需求的基礎上,考慮這類技術創新的“溢出效應”與國家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因此,應集中多方向的科研力量對技術難題進行深化研究,形成行業層面多領域的關鍵技術創新平臺。因此重大工程技術創新一般都會存在一個從工程層次,到行業層次,再到國家層次的提升過程,進而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重大工程技術創新目標結構。隨著這三個層次的遞進,創新的目標越來越凝練,從滿足工程需求,到提高行業創新的競爭力,最后形成國家創新的競爭力。
(一)工程級項目
為了保證重大工程的順利建設,首先應圍繞工程層面的需求與問題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首先由業主單位根據工程需求與國家戰略目標制定工程級技術創新規劃,再根據建設市場體制、企業技術和資金能力以及工程技術創新的特征,向設計施工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創新環境保障。設計施工單位負責應用該階段研究成果。業主單位負責檢查、督促創新活動,組織審查創新成果和評估應用效果。
(二)部省級項目
在工程層面技術創新基礎上,業主單位配合行業部門的相關政策規劃,結合工程層面的創新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與提煉,形成凝練后的技術創新項目,并組織設計、施工和科研等單位開展相關課題研究,由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爭取形成行業內的共性技術創新成果。
(三)國家級項目
由業主單位根據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并在工程層面和行業層面的創新基礎上總結提升,形成國家級項目的初步規劃,并向科技主管部門進行申報。項目正式立項后由交通部作為項目組織單位,業主單位作為項目承擔單位,并由業主單位具體組織設計和施工單位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最后由科技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和認定。
三、重大工程技術創新的戰略選擇及原則
重大工程技術創新的目標體系呈金字塔形,從工程級項目到部省級項目,再到國家級項目,其立項的課題數量表現為逐漸遞減,而課題的質量則表現為逐漸提升的趨勢。這就要求業主單位必須對不同層級上的創新課題進行選擇與凝練。一般而言,對課題進行選擇時應滿足以下幾點條件:首先課題應為本工程提供技術保障,能夠對工程建設瓶頸形成突破或者顯著提升工藝水平和施工能力,實現工程建設的各項目標。其次課題應為行業持續、協調、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具有行業領先水平,能夠形成行業核心競爭力。第三,課題的預期成果先進、成熟、適用,具有在行業層面以及國家層面,乃至世界層面具有普遍推廣意義,且推廣應用后,能夠形成示范效應。具體地,在對課題進行戰略選擇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工程層面與行業層面的技術創新課題通常分別由多個不同的設計與施工企業進行研究,由于重大工程技術創新具有高度的復雜性與學科交叉性,在研究的過程中會涌現出一些共性的研究問題,為了避免重復研究并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業主單位會考慮系統性原則,將這些研究課題進行整合與打包。例如,泰州大橋針對多塔連跨懸索結構的重大技術問題,把工程層面的多項課題整合為行業層面的“多塔連跨懸索橋結構體系與結構性能研究”,該成果不僅滿足了泰州大橋的建設需求,還能夠對同類型大橋的設計施工提供指導和借鑒,為行業規范、標準的修編和完善提供重要成果。
(二)先進性原則
業主單位經過前期調研、建立科研規劃、簽訂科研合同等幾個階段,技術創新的研究工作便正式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業主單位需要根據各單位的研究成果重新考慮下階段課題的篩選工作,為了保證課題成果的先進性,其中某些沒有達到預期研究目標的課題,或者不是更高層面上共性關鍵技術的課題將被刪除。例如,部省攻關階段所設立的“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雖然和結構體系有關系,但是總體的施工技術與傳統的結構相差不大,因此該課題沒有入選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三)動態性原則
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建設,降低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風險與成本,工程層面的課題通常采取提前規劃,由業主單位根據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特點,以及所面臨的技術難題,征詢相關部門和設計、施工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并參考有關專家和相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建議,在工程正式施工前確定科研項目目錄。但隨著工程的開展,業主與相關設計施工單位會根據施工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隨時調整規劃的技術創新課題。例如,泰州大橋初期科研規劃階段的“國產大跨徑懸索橋主纜干空氣除濕系統研發”課題經調整后,并入行業層面的“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課題中。“大跨徑橋梁設計及施工風險評估”中的“中塔鞍座抗滑安全性評價”調整至行業層面的“多塔連跨懸索橋中間塔關鍵技術研究”等等。
四、泰州大橋技術創新案例分析
跨江越海橋梁建設是21世紀橋梁工程界面臨的重要課題。在直布羅陀海峽、白令海峽、英倫三島間、日韓海峽、我國東南沿海島嶼間、瓊州海峽、渤海灣、臺灣海峽等地均規劃了大型跨江越海工程,而目前這些大型橋梁工程的首選橋型多為懸索橋,這對懸索橋的跨越能力提出了極高的挑戰。由于單一主跨跨越能力的限制,目前傳統的兩塔懸索橋難以滿足寬闊水面情況下的超長跨越需求。泰州長江公路大橋主橋采用三塔兩主跨懸索橋橋型方案,在這之前國內外還沒有同類型大跨徑懸索橋的建設經驗,已建成的多塔懸索橋工程實例還只限于中小跨徑。由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大橋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很多技術挑戰:三塔兩跨懸索橋結構受力復雜,該橋型全橋剛度較小,主梁撓跨比大、中塔頂主纜不平衡力會導致主纜在鞍槽內滑動、中塔柱根部受力大且不均勻;施工技術復雜,在解決好工程設計關鍵技術問題的同時,還必須解決好諸如深水基礎、鋼塔架設、纜索系統、鋼箱梁、鋼橋面鋪裝以及施工安全等難題。面對眾多技術難題,泰州大橋經歷了指揮部規劃課題、交通部攻關項目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三個層次的技術創新過程,從勘測、設計、施工乃至運營全過程對大橋進行必要的專項科學研究,確保優質優量地完成工程建設。
(一)指揮部立項的科研項目
為了系統地開展泰州大橋的科研工作,2007年初,江蘇省大橋指揮部開始了《泰州大橋科研規劃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的編制工作,對泰州大橋提出系統的科研規劃。在《大綱》初稿編制完成后,先后大量征集了設計、施工、管理、科研等單位以及國內許多專家的意見,在吸收了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大綱》進行了完善,于2008年中完成了修訂稿。根據《泰州大橋科研規劃大綱》,泰州大橋建設指揮部從8個方面規劃的科研課題達到300多項。建設指揮部具體開展的專題課題研究達88項。
(二)交通部重點項目
在積極推進《大綱》科研項目的基礎上,指揮部將其中的重要項目歸納、整合成6個重點項目:多塔連跨懸索橋結構體系與結構性能研究、多塔連跨懸索橋中間塔關鍵技術研究、深厚覆蓋層地區橋用錨碇基礎關鍵技術研究、長大橋梁深水超大型沉井基礎施工成套關鍵技術研究、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以及泰州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重點規劃的這6項科研項目于2008年6月申請了交通部部省聯合攻關項目。2008年11月交通部以交科教發[2008]476號文下達了2008年度交通科學技術項目執行計劃,這6個項目被列入。泰州大橋從項目級課題到部省級課題的凝練過程遵循了重大工程技術創新戰略選擇的基本原則。例如,項目初期,指揮部對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的安裝、制作、施工控制等多層面問題進行了初步調查研究,隨著項目建設的開展,至建設中期,上部結構施工的關鍵問題得以匯總提煉,基于系統性原則,將上述研究問題匯總為“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此外,課題“大跨徑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早在江陰大橋和潤陽大橋都研究過,但都沒有取得滿意的研究成果,所以該課題被選入了泰州大橋部省級攻關項目,但在對國家級課題申報立項時發現該課題的研究成果不具有國家層面的先進性,因而又再次被刪除。
(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008年初,泰州大橋指揮部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申報的準備工作,編制了《多塔連跨懸索結構及工程示范》國家支撐計劃的項目建議書,于3月赴交通部向科教司進行了專題匯報,科教司提出了許多非常中肯的意見,指揮部根據交通部的意見對建議書進行了完善,整合優化為“多塔連跨懸索橋結構體系與結構性能研究”、“多塔懸索橋中間塔關鍵技術研究”、“超大跨連續大柔度橋道系結構行為特性及其鋪裝關鍵技術”三個課題,于2008年8月向科技部申報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多塔連跨懸索結構及工程示范”,在交通運輸部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已于2009年2月獲科技部立項,并于2010年3月被列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獲得了對多塔連跨懸索新結構科技攻關的國家層面支持。交通部于2010年5月19日在泰州召開了項目啟動會議。泰州大橋的關鍵原始創新在于“多塔連跨懸索橋結構體系”以及由結構體系帶來的“多塔懸索橋中間塔關鍵技術研究”兩個核心課題。部省攻關階段所設立的“三塔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雖然和結構體系有些關系,但是總體的施工技術與傳統的結構相差不大;基于先進性原則,“上部結構施工技術研究”課題未入選國家級課題;而泰州大橋的大跨徑使得橋道系結構特性表現得更“柔”,并帶來橋面鋪裝上的高度技術挑戰,基于動態性原則,“超大跨連續大柔度橋道系結構行為特性及其鋪裝關鍵技術”被確定為國家級課題重點研究。此外,三塔兩跨的結構體系使得大纜拉力反而減小,“深厚覆蓋層地區橋用錨碇基礎關鍵技術研究”中的施工方法并沒有高水平的創新,因此該課題沒有入選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在三層次技術目標體系的指導下,泰州大橋取得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其科技攻關成果一方面為今后我國沿海及連島工程的大跨徑橋梁建設提供了新技術,提升我國大跨徑橋梁的自主創新能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如,部分成果已在九江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四橋、崇啟大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馬鞍山長江大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和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等項目得到應用;另一方面泰州大橋的自主創新技術成果將有著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所形成的技術指南、標準,專利、工法以及軟件系統,將大大提高我國大跨徑多塔懸索橋建設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創造”走出去再添競爭力。
五、結論
[關鍵詞]專題課程;知識體系;前沿技術;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2-0141-03
專題課程是研究生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對學生了解學科前沿、系統掌握專業知識結構具有重要意義?,F代通信技術專題是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的學科前沿課程,也是很多高校通信專業研究生的必修課,對于研究生建立通信系統知識體系和掌握通信方向的最新發展趨勢具有重要作用。[1]
因此,有必要開展現代通信技術專題課程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課程評價考核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對課程基礎知識的深入理解、掌握、運用和拓展,鍛煉并提高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能力。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及改革的不斷推進,各高校把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分析思考、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作為研究生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目標。[2][3]通信專題課程是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的前沿課程,教學較為普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不盡相同。
在國外,通信類專業基礎課多以理論教學和實驗環節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其實踐環節所占比例較高;理論教學多以專題報告和技術研討專題的形式進行[3];實驗環節以課程設計為主線,在學習通信類仿真軟件和硬件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課程設計任務。
在國內,通信專題課程多數由多個教師共同授課,各自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而缺乏通信系統層面的講述;且授課環節以理論授課為主,缺少與通信新技術匹配的實踐環節[4],不利于學生對通信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的掌握。而且,教學環節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分析如下:
(一)課程理論內容陳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授課過程中本科化模式嚴重[5],基礎性內容偏多,而忽視了研究生課程更注重專業性和前沿性的特點,不能很好地適應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仍然是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模式,學生在教學環節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另外,學習內容偏重專業基礎,學生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二)理論知識不成體系
專題課程一般是教師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對于一個大的學科而言,研究方向很多,各個專題分屬獨立的研究方向,缺乏系統性。學生無法將各個獨立的專題和整個學科系統地聯系起來。
(三)研究生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理論基礎和實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脫節
專題課程90%以上以理論授課為主,缺乏與專題對應的實踐環節,課程的研究成分較少。因此,研究生的研究主動性沒有激發出來,研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6]
基于此,需開展基于知識體系構建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以現代通信技術專題為例,要改變以往的以單純經典通信理論教學為主或單純進行新技術講解而忽視整個通信理論知識體系構建,忽略激發研究生的研究興趣和提高其研究能力的鍛煉過程的做法,而以數字通信系統知識框架為基礎,采用專題授課模式,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通信知識體系。同時,在各專題基本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進行擴展性教學,引入對應通信專題技術的發展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其對通信專業知識的理解。并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采用引導式、互動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將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相結合、課內教學和課外自學相結合,實現掌握基本理論、了解前沿技術和實現關鍵技術等三個層次的課程學習。
二、構建知識體系的專題教學模式研究和探索
《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前沿引領和方法傳授。根據學科發展、人才需求變化和課程實際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和凝練課程內容,加大課程的教學訓練強度。[7]因此在專題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強學生對創新過程的理解,著力培養研究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教學內容上實現前沿技術與通信系統基本框架對接
改變以往專題課程中各個專題內容各不相關的情況,結合專業研究方向,形成一個主體系統。按照系統的工作過程或工作原理,將整個系統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在此基礎上,引入各功能模塊相關的前沿技術專題,讓學生不僅了解到相關的前沿技術,也能夠掌握該技術在整個專業體系中的作用,從而形成系統性的授課內容。
同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改變以往的基礎性、理論性為主的教學內容,根據當前的研究熱點和前沿技術開展專業性、創新性的培養。每一個專題都包括經典理論構建、關鍵問題突破和前沿研究進展等研究內容,形成從基礎到專業,從理論到應用的專題內容。
(二)課程結構上將實踐環節作為重要一環
在以往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都是采用純理論授課的教學模式,學生僅僅對課堂講解的理論內容有所了解,而無法學習與專題課程相關的關鍵技術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環節嚴重脫節,不能滿足研究生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培養目標。因此,在專題內容理論授課結束后,設置相關的關鍵技術的模型設計和仿真實現,并在課堂上交流和演示自己的實現方案,能讓學生在提升專業素養的同時,也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方法緊密結合
在研究生教學環節中,教師多以講授式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容易發揮。因此,在專題授課過程中,應采用引導式教學、研討式教學和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整個教學過程不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是教師主導,學生參與。由教師根據專題內容設置一定的課題,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方案論證和關鍵技術的仿真實現,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三、基于現代通信技術專題的知識體系專題授課模式研究和探索
結合我校教學指導思想,研究生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需求和通信專業的特點,以現代通信技術專題課程為基礎,學院開展了基于知識體系構建的專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主要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研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整合理論教學內容,開展系統性教學
以數字通信系統知識框架為基礎,建立基于知識體系的授課模式,并結合目前通信技術的前沿理論和技術,開展系統性和研究性的理論教學體系。
1. 構建現代通信技術知識體系的基本理論
結合數字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和數字通信實現過程,將理論授課內容分為: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專題、數字調制專題、無線信道專題、多址技術專題、分集和均衡技術專題等?;纠碚摬糠郑饕榻B各專題的主要原理以及技術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關鍵技術,以信道編碼為例,基本理論部分主要學習信道編碼的意義、基本原理,以及在信道編碼技術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線性分組碼、卷積碼和級聯碼的基本實現過程。具體的基本理論框架及關鍵技術如圖1所示:
2. 加強前沿技術研究擴展教學
結合現代通信技術的基本理論框架,將數字通信技術中的前沿技術融合到通信系統框架中。比如將噴泉碼作為信道編碼專題的前沿技術擴展,將協作通信加入到分集和均衡技術專題中,讓學生在接收前沿技術的同時,能夠清晰認識到該技術的特點、在通信系統中的作用,為后續的研究打好基礎。各專題基本理論與前沿技術的擴展如圖2所示:
以上兩部分構成了課程理論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理論教學中,以教師授課,學生自學為主,采用引導式、互動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講授現代通信技術中的基本理論、關鍵技術及其在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前沿技術。當然,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根據當前通信技術的發展動態調整,也可以擴展補充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其他一些前沿技術,例如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產生的一些相關技術、物聯網技術等。
(二)加強實踐環節,開展研究型教學
研究生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上,就不可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無從談起。因此,實踐環節是研究生教學中必要的補充。要將通信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實現作為課程的重要一環,開展研究型教學,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結合現代通信技術基本理論和前沿技術,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能力為目標,設定前沿技術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實現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調研學習,完成關鍵技術的實現模型設計和算法流程,進行仿真實驗驗證并與所學理論內容進行對照和驗證,然后在研討課上進行講解和展示。在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也鍛煉和提高他們團隊協作的能力。實踐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
(三)創新考核方式,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改變單純以報告結課的評價方式,加強對研究生基礎知識、創新性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建立綜合評價體制。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重視教學過程考核,加強考核過程與教學過程的緊密結合;同時,加強對研究生基礎知識、創新性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1. 將課程學習過程計入評價體系中
重視教學過程考核,加強考核過程與教學過程的緊密結合。每個專題學習后都要求學生設計其關鍵技術的實現方案。這既考核了學生對該模塊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又能夠鍛煉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2.將課外實踐環節作為評價考核的重要一環
加強能力素質考核,將實踐環節納入課程評價體系中。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任選一個關鍵技術,按照設計的實現方案完成軟件仿真。在加強方法學習和訓練的同時,培養其獨立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將學生作為課程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課程評價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研討環節中,學生對自己完成的關鍵技術實現部分進行交流和討論,并將此部分作為課程考核體系的一部分??己擞蓪W生和教師共同完成。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學習他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總結
結合課程教學改革,對現代通信技術專題課程進行教學研究探索。結合通信系統框架,將前沿技術融合其中,并對其關鍵技術加以軟件仿真實現,讓學生能夠從系統的角度來理解前沿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在現代通信技術中的重要性及其缺點,明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實現了前沿技術與通信系統的對接。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調研,參與課程學習的學生都認為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夠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專業發展的需求,達到既掌握基本理論,又培養了知識獲取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當然,專題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索和實踐,例如個別學生的研究方向是信號處理方向,在下一步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相關調整。
[ 參 考 文 獻 ]
[1] 吳偉陵,牛凱.移動通信原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8.
[2] 楊林,劉念才.中國研究型大學的分類和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23-29.
[3] 劉楠,申愛兵,趙韋侖.國外研究生教育對我國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啟示[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10):248-251.
[4] 張莉萍.淺析現代通信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2):38.
[5] 何禮果,夏雨,羅雅璐.試論研究生專題類課程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9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