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 16:50: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把脈的基礎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
練習內容要以課標為統領,以教材為藍本,針對教學三維目標,明確練什么,如何練,練到什么程度,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落到實處。在吃透學情的基礎上,確定練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通常分為一般解題和特殊解題兩類策略。一般解題策略遵循一般步驟,最著名的當屬波利亞提出的“解題四步說”:理解題意、擬訂計劃、實施計劃、回顧檢驗。特殊解題策略主要有:畫圖策略、列表策略、枚舉策略、逆推策略、替換策略等。設計練習時,要深挖生活問題中所蘊涵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多進行巧妙的策略訓練。如,我國古代《算法統宗》里有一道數學題:三百七十八里關,初行健步不為難,次日腳痛減一半,六朝才得至其關,要見每朝行里數,請公仔細算相還。大意是:到378里遠的某地去,第一天走得很順利,后來由于腳痛,第二天起,后一天走的路程總是前一天所走路程的一半,這樣6天才到達。求每天走多少里。通過這個練習,學生可以感受到畫圖和逆推策略的實用性。
二、練習安排要有層次性
層次性是指安排練習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技能到技巧,循序漸進。一般在授完新課后,要體現練習的三個層次:模仿跟蹤練習(基本練習)——變式對比練習(提高練習)——綜合拓展練習(拓展練習)。這種螺旋式遞進,要求每次練習應有適當的難度提升。如,學習圓周長公式后,可以安排這樣的練習:從正向思維出發,安排圓周長公式的內容和簡單正運用練習;考察學生的逆向思維,以列表或圖例形式,安排圓周長公式的逆運用練習;設計圓周長公式的綜合運用練習題,考察學生思維的全面性。
三、練習形式要體現多樣性
小學生好奇心強,有意注意力持久性比較弱。為提高學生對練習的興趣,我們要力求練習形式多樣化。一是客觀性練習和主觀性練習并舉。從題型上看,可設計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等客觀性練習,也要設計解決問題等主觀性習題。從敘述方式上看,要減少純文字敘述的枯燥題目,換之以圖形、表格、對話等豐富的形式呈現,把對數學知識的鞏固練習建立在生動有趣的新穎形式上。練習的設計除了考慮答案唯一的習題,也要考慮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練習。二是增設實踐作業。要引導學生做社會調查,多設計動手操作的練習形式。社會調查可以學生寫數學日記的方式進行,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模型,在數學中尋找生活原型。如調查商場在節假日及反季商品打折活動中商品的價格變化,城鄉居民的年收入增長情況等。
四、練習選材要體現豐富性
練習選材應以書本為主,還要拓展學生身邊的資源,力爭題材豐富,激發學生興趣。可以考慮下面三種題材。一是關注兒童故事、卡通人物題材。借助多媒體,利用圖片,以兒童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卡通人物等為素材,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習題,提高練習效率。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時,一位教師出示了喜羊羊和米老鼠的圖片,當教師出示“喜羊羊有9本故事書,米老鼠有8本故事書”的對話框時,學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兩個問題:喜羊羊和米老鼠一共有多少本故事書?喜羊羊比米老鼠多幾本故事書?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梢姡瑢W生在喜聞樂見的場景中挖掘出數學模型,開開心心地鞏固新知,高高興興地解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的興趣被激發起來,綜合素養得到了提升。二是聚焦時事、緊跟時代的題材。練習選材要與時代同步,時事新聞中蘊涵著豐富的數學信息,如,奧運會、世博會、國慶閱兵、送家電下鄉等,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數學練習題材。三是蘊涵地方文化的題材。在進行習題設計時,可以穿插一些家鄉信息,讓學生在閱讀信息中了解地方文化。如,我們三門峽瀕臨黃河,有濕地、中流砥柱、甘山滑雪、店子漂流、張村地坑院等景觀,這些都可成為習題設計的素材。這些習題聯系家鄉的實際,來自學生身邊,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感到親切。做這樣的練習,在注重綜合運用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關鍵詞:新課程;地理高考;地理圖表;地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2)09-0043-02
在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試題呈現基礎性、綜合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的特點,試題命制由知識立意為主逐步向能力和學科素養立意轉變,注重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凸顯學習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理念[1,2]。備考過程中學生存在地理概念、規律和特征理解不清、區域定位不準、讀圖析圖能力較差、復習脫離教材、不注重知識結構化等問題,致使復習效率低、成績不理想和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此,筆者提出提高備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六點建議。
一、梳理知識,查漏補缺
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豐富和完善知識體系的過程,如何才能做到構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脈絡,查漏補缺呢?首先要養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知識網絡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梳理各地理要素與資源開發、環境整治、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制約關系,并不斷積累、總結、提升,才能形成地理環境整體性觀念,達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目的[3]。如描述氣溫高低特征——熱、溫、寒,表述降水多少特征——干、濕;對各種氣候特征描述,如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熱濕,熱帶草原氣候——夏季濕熱、冬季干熱,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濕熱、冬季干冷,地中海氣候——夏季熱干、冬季溫濕,這些實質上是對氣候要素特征進行的重新組合。
其次,建議建立錯題筆記本,內容包括錯題、錯因、糾錯、感悟,形式多樣,適合自己。學生雖會背教材上知識點,但不能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能宏觀把握知識體系,不會靈活運用知識、遷移知識。記錄一些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地理現象和規律,如同緯度具有相同的晝夜長短(不考慮地形),赤道上始終晝夜等分(不考慮云層反射、散射),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僅限于中緯度),暖流一般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夏季索馬里寒流除外),暖流流經海區鹽度上升(日本暖流由于海水混合,鹽度卻下降)等。易錯點平時要注意整理積累,糾錯本要經常翻閱,溫故知新,并定期歸類整理,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突出主干,培養能力
主干知識為考試永恒中心。對地理主干知識進行歸類,主要有:①影響因素類。如太陽輻射、氣候、海水溫度和鹽度、地震烈度等因素;②區位因素類。如工農業、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遷移等區位因素,如農業區位考慮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和人為因素(勞動力、科技、機械、市場、政策、交通等);③措施和意義類。如荒漠化、水土流失、鹽漬化和雨林等環境問題防治措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資源跨區域調配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考查是不變的主題。綜合性、區域性是地理學科的基本特性,分析問題要善于從地理要素角度進行逐個剖析和比較,對比分析區域特征和差異[4]。如人文地理試題創設情景新穎,開放性強,突出考查學生的圖表解讀技能、文字材料分析技能,考查歸納綜合能力、反思與評價能力、運用學科術語進行表述能力。因此,建議學生復習時能牢記案例,如美國硅谷、意大利工業小區、德國魯爾區等發展區位條件,做題時結合新材料、新情景和區域特征,具備知識遷移能力。
三、圖文結合,活用圖表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區域地圖是地理綜合試題和空間思維的載體,各式各樣的圖表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和有用信息,“題題有圖,無圖不成題”成為地理學科的特色。讀圖、識圖、析圖并從圖表中準確獲取有用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分析、比較、綜合,運用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揭示地理事物、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系,把握事物空間變化的本質和規律,從而進行科學表述,成為考試能力的基本要求[5]。
建議:①掌握讀圖的基本步驟。如等值線圖要“五讀一分析”,即讀數值范圍、讀極值、讀疏密程度、讀彎曲方向、讀局部小范圍閉合等值線,分析成因;②識記常見的圖表,強化圖圖、圖文轉換訓練,加強以圖示文,以文釋圖能力培養。如通過變換橫縱坐標,局部圖轉化為全局圖,達到化陌生知識為熟悉、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③重視區域空間定位,建構心理地圖。學生要求經常翻閱地圖冊,把相關的地理規律、原理、知識落實到圖上,利用繪制簡圖的方式進行鞏固,逐步培養空間概念、空間定位和空間思維能力,做到心中有“中國”、有“世界”。
四、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特征顯著,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有文科的形象性與靈活性,文理交融[6]。自然地理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學習時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其次,學會簡單運算,如區時、地方時、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等值線等;再次,理解地理過程,進行推理判斷,如晨昏圈擺動、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太陽視運動、水循環過程、大氣受熱過程、流水侵蝕和堆積地貌發育過程、滑坡和泥石流形成過程等。如流水地貌發育過程經歷了幼年期、發展期和成熟期,在不同階段發育典型V型谷、U型谷、寬淺槽型谷。
地理學科中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主要屬于文科內容,適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6]。人文地理學習側重于理論知識學習(如地租理論、中心地理論、比較優勢理論、點軸發展理論、產品周期理論、梯度轉移理論等)和觀點、方法(辯證分析、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統一等)的運用,并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如青藏鐵路、宜萬鐵路等工程建設的意義,從自然、經濟、社會、政治等角度正反兩方面考慮。區域地理側重分析區域及其發展問題,這就要求從自然環境特征入手,分析區域發展優勢條件和限制因素;從區域人類活動(人口、產業活動等)入手,分析區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尋求可持續發展對策。
五、關注熱點,輕松備考
地理高考試題選題新穎,貼近生活,突出地理學科特色,具有基礎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的特點。試題以當前社會焦點問題和熱點區域為載體,如重要資源分布區、重大環境問題發生地區、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地區、重大國際、中外關系焦點地區、地理科考區域等,側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知識遷移、分析綜合能力,注重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凸顯學習生活中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
高考試題在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進程中重大問題的同時,更注重考查運用地理知識分析、闡釋、評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引導、啟發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7]。熱點區域主要有:地緣政治敏感區(中東北非、印度半島、朝鮮半島)、自然災害多發區(中國鄱陽湖干旱、日本地震和海嘯)、生態環境破壞區(非洲和中亞草場退化、墨西哥灣石油泄漏)、可持續發展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喀什經濟特區等)。因此備考時要注重聯系實際,盡可能把地理原理、規律與當前的熱點問題或熱點區域聯系起來,注重知識遷移,提高空間思維、邏輯推理和綜合分析能力,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提出創新的見解。
六、掌握技巧,沉著應試
解題的技巧、方法和思路多變。如選擇題解題思路,首先,要快速讀題。地理的題目都是一個情境有三四個小問題,這就要求在審題時,把主題干和分題干都要讀清楚;其次,尋找關鍵詞。如季節、時間、變化等;最后,結合圖表和所學知識,分析選項、尋求答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采用如直選法、排除法、圖解法、巧算法、逆向思維等方法。文綜(II卷)簡單題還要重視審清題干、規范作答、條理清晰、科學表達、卷面整潔等,爭取高分[8]。
有人說良好的心態是考試成功的一半。因此,考試時要調整心態,發揚沉著、冷靜的心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考試中去。如何調整好心態,概括為十六個字:強化信心,優化情緒,進入狀態,充分發揮。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考生要能給自己把把脈,認真細致的復習,做到有的放矢,夯實雙基,突出主干,查漏補缺,提高能力,輕松備考!
參考文獻:
[1]孫 力.新課標高考地理試題的價值追求及教學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0:5~30.
[2]蔣江來. 2007年高考備考策略[J].地理教育,2007,(2):36~37.
[3]裴 亮,郭迎霞.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淺談高中地理學習方法[J].地理教育,2005(5):72~73.
[4]薛建宇.成人高考地理學科考生思維障礙剖析[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4):24~26.
[5]張家輝,徐寶芳.2010年高考文綜地理試題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12):96~98.
[6]孫為民.高中地理學習方略[J].地理教育,2004,(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