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8 16:50: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業鏈存在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降低能消耗率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節約資源以謀求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已形成以采礦、選礦、冶金、消費者以及廢雜鋁的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完整產業鏈.鋁業如何適應社會這一發展潮流,走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之路,將鋁產業鏈衍化為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所謂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其關鍵詞有“生態化”和“低碳經濟”,生態化是借鑒生態學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原理,使物質、能源、廢棄物梯級循環利用,在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企業和企業內部各工序全部節點的生態化鏈接;低碳經濟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經濟模式,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這對高能耗高污染的鋁產業適應節能減排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
1鋁產業鏈的物質運動及其存在問題的分析
1.1中國鋁產業鏈的物質運動情況我國鋁產業鏈上的物質運動包括:開采、選礦、冶金、電解、加工、消費和廢雜鋁的回收與循環利用以及各環節排放出的物質運動等,見圖1所示.
1.2中國鋁產業鏈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根據鋁產業鏈的物質運動情況,對鋁產業鏈存在問題進行歸納與分析如下.(1)鋁土礦山采選情況及其存在問題分析.我國鋁土礦資源自然稟賦較差,90%以上的鋁土礦資源為沉積型鋁土礦,礦石為一水硬鋁石,屬于高鋁、高硅、低鐵、難溶的中低品位鋁土礦,集中在山西、河南、貴州、廣西.主要應用露采方法和單一的自卸汽車直進溝開拓方式,這種方法剝采比大,采礦損失率和礦石貧化率很高.一般剝采比達10~15m3/m3,有的高達22~25m3/m3,總體剝離量占采剝總量的80%~90%[1],這樣導致占用土地多,影響面大,鋁土礦資源的開采問題已成為鋁產業鏈發展壯大的制約瓶頸.我國鋁土礦選礦常采用手選,再用浮選脫硅、機械或化學處理辦法脫除鈦和鐵等雜質,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脫除鉀和鈉雜質,人工揀選導致鋁資源遭到嚴重破壞.(2)鋁冶煉情況及其存在問題分析.采用不同的冶煉方法對鋁土礦品質要求不一樣,拜耳法要求鋁土礦的鋁硅比≥8~10,聯合法要求鋁土礦的鋁硅比為5~7之間,燒結法要求鋁土礦的鋁硅比為3.5~5.0,提高鋁硅比成為冶煉的關鍵.目前我國企業氧化鋁的生產多采用聯合法,這種方法先以拜耳法處理大部分易溶的一水硬鋁石,再將難溶或不溶部分轉入燒結法,在燒結時再配入部分鋁土礦來提高品位,我國大型氧化鋁生產企業均用此法生產氧化鋁.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赤泥,赤泥堆存因含有大量的廢液,污染地下水.我國原鋁生產企業一般采用熔鹽電解法.電解鋁時需要消耗大量電能,生產1t鋁約耗電16000kWh.而目前我國的鋁電解槽大部分是自焙陽極電解槽,這類自焙槽幾乎沒有安裝消除氟化物等毒氣裝置,從煙囪直接排放,有的小鋁廠就是“裸排”,工作環境中彌漫著氟化物和瀝青煙,導致工作場地環境惡劣,嚴重威脅著工人身心健康.(3)綜合回收利用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分析.我國鋁土礦共伴生的有益礦產尚未得到充分的綜合利用,鋁土礦中伴生的豐富的稀有、稀土及稀散元素中,目前只對部分鎵和鐵元素進行回收利用,其他的均進入赤泥中.而國外90%以上的鎵和鈧是在氧化鋁生產的過程中提取的[2].再生鋁冶煉加工可以節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理論估計每生產1t再生鋁與生產原鋁相比,可以節約95%的能源,節水10.05t,少用固體材料11t,少排放CO20.8t、SO20.6t[3].目前我國再生鋁企業“小、多、散”,科技開發力量薄弱,技術水平低,能源與資源浪費大,遠未達到理論估計水平.特別是大量作坊式的企業,在拆解廢舊電器、舊電機、舊電纜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到處亂扔,廢水流入農田,進入水系,自然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鋁產品深加工企業結構不合理,生產經營分散,生產集中度低,深加工能力薄弱,產品附加值低,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高的鋁加工產品主要依靠進口,抵御風險能力不強.(4)產業鏈信息系統分析.鋁產業鏈單元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統,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生產執行系統(MES)、供應鏈管理系統及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系統.但應用方面還需完善,實現了基礎管理,在生產、經營與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增強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和綜合競爭能力.對鋁產業鏈信息系統有待建立和運行.針對以上鋁產業鏈現實情況及其存在問題,構建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試圖系統地解決這些問題.
2構建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的理論模型
2.1構建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構建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用生態化辦法解決物質循環問題,二是考慮節能減排問題.構建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首先要完善鋁產業鏈節點的組成與聯系,將通過鋁產業鏈中每一個節點的物質、能量、水、技術和信息進行系統集成,對鋁產品進行非物質化設計,并形成科技開發、技術服務支持系統,構建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4-6],如圖2所示.
2.2對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模型的解釋對上述所構建的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模型的解釋:
(1)節點組成.圍繞鋁產業鏈,針對采、選、冶、加工企業和企業內部核心工序構建起鋁產業鏈生態化的主體,從而形成鋁產業鏈共生生態群落.
(2)系統集成.針對構建鋁產業鏈的物質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通過物質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術集成和信息集成[4],使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運行分述如下.第1,物質集成.通過深入分析鋁產業鏈的生產工藝流程,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使鋁產業鏈的生產流程朝著簡單化、緊湊化、大型化、連續化和循環化的方向發展,實現鋁產業鏈的物質集成,從而減少鋁產業鏈廢棄物的產生與排放,用較少的鋁資源投入,最大限度地并可持續利用鋁再生資源,使鋁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廢物循環利用升值化、廢水廢氣廢渣產生最小化[4].第2,能量集成.運用以系統工程理論和熱力學分析為基礎的能量集成技術,對鋁產業鏈全生產過程的耗能現實進行深入細致分析與診斷,發現耗能高的部位及原因,通過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結合鋁產業鏈的生產過程中的操作、管理、工藝等因素,應用先進的節能設備和環保工藝,對鋁產業鏈系統節能降耗改造方案進行決策,淘汰或改造資源浪費、污染嚴重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裝備,采用新能量集成系統高效運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與排放.第3,水集成.水的梯級利用與開發是實現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本質要求是全過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結合,水的梯級利用技術主要包括鋁產業鏈的水梯級利用技術和企業內部的水梯級利用技術,建立企業內部工序之間和產業鏈各企業之間多級用水循環系統,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采用先進工藝與裝備,對鋁產業鏈的水系統進行有效的改造,使鋁產業鏈的水集成系統穩定運行,實現廢水資源化,污水“零”排放.第4,技術集成.技術集成包括軟技術和硬技術的成組配套.依據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設計的理念,把相關高新技術、抗風險技術、廢物利用和交換技術、信息技術、管理技術等成組配套集成起來,建立起資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廢物和污染物產生最少的高新技術系統,以實現鋁業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技術要求.第5,信息集成.建立完善鋁產業鏈的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物質流、能源流和廢物流的信息,鋁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采購原材料、生產半成品、成品、技術進步、市場發展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法律法規、相關的宏觀環境的信息,從而形成鋁業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統.
(3)非物質化設計.指通過鋁產品小型化、輕型化、使用循環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鋁產品壽命,在相同或者更少鋁材的基礎上,獲取最大價值的鋁產品,或者在獲取相同鋁產品的功能時,實現鋁產業鏈物質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鋁業生態化低碳產業鏈設計.這是指依據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鏈接所進行的最優化組合設計與改造.按我們構建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下面以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為例進行實證研究.
3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實證分析
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針對產業鏈,圍繞“四個環節和四個重點”[7-9],對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進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進展.其具體做法如下.
3.1重視四個環節①重視在資源開采環節的回采率和綜合回收率的提高,延長礦山經濟壽命周期;②重視在資源消耗環節能耗降低,資源產出效率的提高,開展能源梯級利用、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工程實踐活動;③重視資源的再利用,進行科技開發回收鎵,做強產業鏈;④重視原燃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節能環保標準的使用,努力建設生態鋁業.
3.2狠抓四個重點
(1)狠抓上游一體化發展戰略控制資源.力爭礦權,加快對礦山的控制,合理儲備礦產資源,制定向上游擴張的前向一體化發展戰略.
(2)狠抓能量集成技術開發降低能耗.針對能耗高的問題,開展一系列的科研攻關和技術開發工作,如對已使用的混聯法生產氧化鋁的工藝流程及設備,展開了“自流式外循環板式降膜蒸發器”、“燒結法赤泥快速分離技術與裝備”、“燒成窯提產工藝裝備創新技術”、“單套管預熱———高壓釜強化溶出技術”、“混聯法高濃度氧化鋁生產工藝技術”、“混聯法二段分解生產砂狀氧化鋁工藝技術”、“熟料窯增產、提質、節能技術”、“常壓脫硅”、“高效精濾技術”等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開發項目,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節能降耗效果;在電解鋁方面同樣通過技術開發,如通過“180kA級鋁電解槽技術”和“230kA高效節能型預焙鋁電解槽”技術產業化開發,提高了該企業的電解槽的穩定性和單位面積產能,降低了能耗;在電解控制技術上開發了“大型預焙電解槽自適應控制及新型風動下料裝置”、“186kA預焙槽系列智能模糊控制技術”、“鋁電解在線檢測”、“預焙鋁電解槽槽電壓噪聲控制”、“鋁電解物料儲運及煙氣凈化管控一體化綜合系統”,建成了“鋁電解工藝-控制研究室”,經集成創新所形成的“DJYF-1型鋁電解工藝過程控制系統”,成功應用于電解鋁的生產,綜合節能效果顯著.
(3)狠抓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建生態礦山.該公司圍繞氧化鋁、電解鋁、碳素三大塊產生大量廢棄物的問題,從原輔材料和能源、生產工藝、生產設備、過程控制、管理制度、員工素質、產品和污染物8個方面,仔細分析原因、判明具體部位,尋求系統解決方案:首先從廢水治理入手,控制廢水產生源頭、完善廢水處理過程,梯度利用再生水,基本達到“污水零排放”理想目標;同時對固體廢棄物加以綜合利用,如粉煤灰用于水泥生產原料,用作建筑材料生產的原料,燒結赤泥和粉煤灰混合用于筑壩.該公司對崗位粉塵和噪聲進行了治理,對老礦山進行復墾,將廢棄排土填埋采空區,平整場地,種樹、種花、種草,使老礦區草化、花化、綠化,通過綜合利用廢棄物,取得了節能降耗、減污添綠,增效增收的良好效果.
(4)狠抓科學管理推動生態化低碳發展.完善管理制度,再造優化流程,嚴格規范管理,確保質量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環境管理和計量檢測制度有效運行.推行精益生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引進ERP系統,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嚴格執行國家安全法律法規,開展企業亞文化建設,初步形成了具有貴鋁文化特色的形象識別系統,使員工的日常行為規范能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科學管理推動了貴鋁產業鏈朝著生態化低碳經濟方向發展.
4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路徑
從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具體實踐看,朝著生態化低碳經濟方向發展確實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缺乏對產業鏈的系統思考,與鋁業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型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提出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模式的實現的具體路徑如下.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理論模式是通過模仿自然生態系統構造鋁產業鏈生態系統,首先要完善鋁產業鏈的節點的組成與聯系,將通過鋁產業鏈中每一個節點的物質、能量、水、技術和信息進行系統集成,以達到有機鏈接,減少廢渣、廢液、廢氣和溫室氣體等物質的排放和鋁資源的循環利用,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的目標.其實現途徑主要有[10-12]:
4.1科學地規劃設計首先考慮鋁產業鏈上各節點企業之間物質循環,上游企業所產生物質(包括廢物)為下游企業提供資源,使鋁產業鏈做到盡量少的廢棄排放.其次考慮將物質、能量、水、技術和信息進行系統集成設計,形成循環鏈;最后考慮節能問題,采用高新大設備與先進工藝進行綜合改造方案,形成全新的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運行系統規劃.
4.2按設計方案進行改造按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發展模式進行改造,在改造過程中要注意引進冶金高技術、新工藝、大裝備,并利用管理信息技術將他們集成起來;要敢想敢干,構建起鋁產業鏈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最大化和能耗、廢物和污染物產生最小化的高新技術系統,以滿足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運行的要求.
4.3加強企業管理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高新技術系統建成以后,要加強企業日常管理,特別是強化現場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規范,切實落實崗位責任制,建立激勵與約束長效機制,努力使鋁產業鏈做到生態化運行和低碳化排放.加強企業管理是確保鋁產業鏈生態化低碳長效機制的重要保障.
論文關鍵詞:低碳經濟;電動汽車;產業鏈
1 問題引出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在低碳經濟概念的指引下,為了在未來十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老大,中央財政總體上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湖北省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保障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構建和發展。
本文對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的構建和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其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2 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鏈存在的問題
2.1 湖北省電動汽車市場建設中的技術研發還不成熟
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車廠家研究的重點。目前湖北省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還很不成熟,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果電動汽車在每個環節的技術不能過關,如果電動汽車的開發研究沒有后續的努力,那么電動汽車的生命力將受到致命的威脅。因此,電動汽車的技術產品化的結果如何以及電動汽車后續發展的力量,將決定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鏈構建的命運。目前主要的制約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瓶頸在于電動汽車的電瓶無法通用。因為各廠商生產各自規格的電瓶使得電瓶無法通用,從而制約了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和發展。
2.2 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鏈技術標準不統一
要實現電動汽車的市場化,在研究核心技術的同時,制定和統一技術標準是很關鍵的。但是目前,湖北省乃至國家對于電動汽車的標準、電池的標準還未達成統一,既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又加大了普及難度。
2.3 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鏈售后服務環節力度不夠
售后服務關鍵是要掌握好電池與電機的維修、保養與回收技術,但湖北省目前這方面技術人才和隊伍還有待不斷培養。同時,平衡生產廠家與分銷商的利益關系還存在問題。由于電池技術復雜,更換和維修需要廠家支持,而廠家支持力度的大小對分銷商的利益將造成較大影響。
2.4 湖北省電動汽車保險和金融服務等環節力度不夠
由于目前電動汽車成本相對較高,對于用戶來說,除了湖北省政府給予補貼外,如果保險與銀行等金融機構能給予支持,將對電動汽車市場化有助推作用。但目前由于湖北省電動汽車還處于發展初期,有關電動汽車的保險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尚處于摸索階段。
2.5 “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成員利益協調一致尚有困難
“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既然要結束各車企“各自為戰”的局面,那各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就勢必要做出相應調整。而這種調整必然帶來車企業間的又一場利益博弈的過程。其中的東風汽車公司生產基地主要位于湖北省,并且東風公司在襄樊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是國內第一家同時獲得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城市客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年產3萬輛的新能源客車生產線正在建設中。而其他的成員大部分也在湖北省有生產基地。因此,湖北省電動汽車的供應競爭十分激烈,成員利益矛盾突出。
“新能源汽車央企大聯盟”共分三組,第一個是包括一汽、東風、長安等在內的整車組,第二個是電池組,第三個是能源供給和服務組,包括國家電網、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內,承擔充電站建設等。電的使用是要劃入國家電網的,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原來是加油站,現在卻要投成充電站,有跑馬圈地的“嫌疑”?!靶履茉雌囇肫蟠舐撁恕痹诤笔〉陌l展同樣易形成跑馬圈地形成的資源浪費和不合理競爭。
2.6 容易形成地方保護
湖北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然而,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卻遭到來自地方保護的制約。此外,國內的競爭十分激烈,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先后盛名開發出了電動汽車,有的已投入營運使用。湖北雖然已有較好的基礎和聲望,但如發展不快,進展不利,隨時都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拋在身后。政府如何做好眾多利益主體的調整整合是一大難題。
2.7 “低碳經濟”下能源升級與能源接軌的實現還存在問題
湖北省目前的汽車產業依然使用的是傳統能源,面對新興的電動汽車產業,如何真正的將傳統能源與電能接軌,如何實現傳統能源的升級還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電動汽車產業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而從傳統能源過度到電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湖北省政府如何真正構建起綠色環保的電動汽車產業鏈,還尚待思考。
與此同時,湖北省傳統汽車的批量淘汰和傳統加油站的改造還存在問題。如果將來湖北省的充電汽車市場擴大,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傳統汽車的批量淘汰和傳統加油站的改造問題,這些雖然是遠景,但勢必是發展電動車和推廣電動車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3 對發展完善電動車產業鏈的建議
3.1 積極完善電動汽車各項核心技術
針對目前的充電汽車生產而言,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車廠家研究的重點。因此,政府應當適時發揮作用,加大相關方面的研發投入,尤其是可以利用湖北省高校集中的科研優勢,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做好自主研發工作。
3.2 增加對電動汽車制造和銷售環節的政府扶持和投入
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目前局勢仍不明朗,其中一個關鍵限制因素是市場上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以混合動力為主。而其技術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較高的購車成本限制了其普及。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推廣目前仍困難重重。對于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應當加大政策上的傾斜力度。在制造環節可以通過建立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和汽車生產工藝來限定非電動汽車的生產,而對電動汽車的生產進行相關稅收政策的扶持。在銷售環節,可通過減免車船使用稅和養路費等政策來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
3.3 對電動汽車產業鏈中各項產品和技術進行標準化
現有的汽車制造廠商在電動汽車的生產方面各自為戰,這也導致了電動汽車電池、電機等核心零件難以進行統一的標準化生產。這既增加了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也增加了電動汽車的推廣難度。湖北省可以根據東風汽車公司現有的生產規格在湖北省甚至是中部地區搭建起一個標準化生產的平臺,對于處于這一生產鏈中的各制造商采用統一的生產規格,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也便于將研發成果及時應用于生產。
3.4 提高電動汽車購買的各項售前售后服務
針對目前許多民眾對于電動汽車了解較少,對購買或使用電動汽車持觀望態度這一情況,政府部門可以設立相關的機構以供市民咨詢。同時各汽車生產廠商可以建立統一熱線和售后平臺,解決各類電動汽車的售后問題。
3.5 構建企業聯盟,協調各方利益
針對目前的央企聯盟和可能出現的地方保護主義,湖北省相關政府部門應當權衡各方利弊,根據現有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建立起相關企業聯盟,通過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企業系統來促進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
同時,由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和國家電網之間存在的競爭關系,使很多充電能源設施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淪為爭奪未來發展空間的“圈地”行為,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利用率令人擔憂。因此在充電汽車產業鏈中的能源供給鏈中也可以通過協議建立起能源巨頭如中石油中石化和國家電網間的聯合。中石油中石化控制的加油站由于早進入市場因而其地理位置優越,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補給,而國家電網則是借此次充電汽車研發推廣之風才進入到這一領域,因此在充電站選址建設方面存在限制。在這些能源巨頭中搭建一個能源轉換的平臺可以使得雙方互利共贏,同時也達到真正合理利用資源的效果,避免各自為戰對國家能源資源帶來的浪費。
[關鍵詞]“洋垃圾”;產業鏈;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2015年,雙11引爆消費狂潮,天貓一天內的交易額就高達912億。巨大交易額的背后,卻是相關新聞媒體的“驚人”爆料――所謂“外貿原單”“專柜正品”居然是“洋垃圾”。顯然,“洋垃圾”已滲入網絡購物領域。
1綜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固體廢物污染引發的環境問題逐漸顯現。據統計,2015年1~5月中國進口固體廢物(廢塑料、廢紙、廢金屬)1757萬噸,進口金額達548.15億元。2015年5月,中國進口固體廢物373萬噸,金額112.05億元。統計數據摘自中商情報網。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具有“洋垃圾”制售的巨大市場。在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背景下,我國“洋垃圾”走私入境日趨增多。國際社會在“洋垃圾”治理上面臨阻礙,我國更是在“洋垃圾”非法入境管理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據此,本文基于全產業鏈視角“洋垃圾”現狀的研究并給出對策和建議顯得意義重大。
本文旨在對我國“洋垃圾”現狀進行研究。在概念分析基礎上,界定研究對象,通過資料查閱及文獻梳理,對我國目前“洋垃圾”產業鏈的現狀、近年來“洋垃圾”走私激增的原因、相關產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進行分析。
此外,筆者將利用產業鏈分析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洋垃圾”發展態勢迅猛的背后,離不開其產業鏈條日益拓展,產業內分工的日益精細。產業鏈分析成為產業分析重要內容。本文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洋垃圾”產業相關現象問題,讓讀者全面認識其形成原因、構建形式、發展現狀,以期提高人們重視度,為防范“洋垃圾”入境獻策。
2產業鏈視角下的問題分析
2.1產業鏈定義
產業鏈是指產業部門間基于技術經濟聯系而表現出的關聯關系,其實質是不同產業的企業之間的關聯,而是各產業中的企業之間的供需關系。
在本研究中,“洋垃圾”產業鏈為總體研究對象,主要是“洋垃圾”走私過程中生產消費的各個環節企業的集合,包括供貨商(即國外垃圾出口商)、中間商(運輸商)、收購商(批發、零售商)等。此外,本文同樣對相關產業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做簡單分析研究,諸如電商行業的發展給海關監管增加難度,服裝產業的不足致使消費者需求難以滿足等也是此種產業關聯的產生與發展原因。
2.2洋垃圾產業鏈組成
我國洋垃圾的走私已形成一個由國外供貨商、中間商、收購商組成的灰色利益鏈條,見下圖。供貨商,即國外垃圾出口商,從當地收集垃圾,收取政府垃圾處理補助,再將垃圾裝船轉賣給中間商。中間商聯系好國內的買家,將垃圾偷運入境。最終買方收購這批入境的洋垃圾,將其送入工廠進行回收處理。
灰色利益鏈條圖
2.2.1供貨商追求高額利潤
發達國家工業發達,工業廢棄物多。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產生危險廢物5億多噸,其中95%產生于工業發達國家,處置方式非常復雜,且費用不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工業發達國家在危險廢物處置方面的法規和標準日趨嚴格,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危險廢物的處置費用依舊低廉,相關法律尚未規范。垃圾商從這巨大的差價中尋得“商機”,將大批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牟取暴利。
國外供貨商通常為賺取當地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補貼而輸送垃圾。我國垃圾處理補貼費低廉,位于山東荷澤的某一垃圾發電廠,處理費僅為10元/噸,而美國國內垃圾處理平均標準為56美元/噸,因此,眾多企業將自產垃圾轉售給本國的垃圾處理商,垃圾處理商由于本國高昂的垃圾處理成本將垃圾轉售出國,并收取垃圾處理的政府補貼賺取大利潤。
2.2.2中間商多渠道運輸
部分不具備加工資質和能力的企業通過騙取或利用他人許可證進口固體廢物。非法獲取進口固廢許可證的行為將會造成諸多問題。比如部分企業沒有加工利用資質,本身沒有達到環保標準,通過非法獲取許可證對環境產生惡劣影響。
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棄物通常采取偽報、瞞報、夾藏、混裝等方式入境。2013年11月28日,青島海關公布查獲的一起洋垃圾非法入境大案,一批名為“木漿”的集裝箱,實為廢橡膠、皮革,屬于禁止入境、海關嚴厲打擊的洋垃圾。
國際廢物貿易近年來取得了不小的發展,部分外國企業以慈善為名轉移垃圾。2005年,湖北省檢驗檢疫局在對美國AGAPE基金會捐贈的兩批醫療用品進行檢驗時,發現其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捐贈物包裝出現破損,表面甚至有霉變、污漬。顯然,該企業是打著“捐贈”名義轉移醫療垃圾的公司。
2.2.3收購商多途徑販賣
收購商在國內分揀后銷售牟利。以“洋垃圾”服裝為例,拿到貨以后,收購商首先分門別類,去除掉衣服上一些較為明顯的污漬;再對起毛球的毛衣和T恤衫用板刷予以平整,用形形的商標布塊將變樣的商標重新拆縫,以此“生產”洋垃圾服裝。
對“洋垃圾”服裝進行簡單處理之后,各收購商開始多途徑分銷服裝。處理質量高的產品則在外貿服裝店中銷售,價格略高。此外,網絡平臺也是這些“洋垃圾”服裝的一大銷售渠道。在網絡購物市場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不法經營者利用網絡銷售的隱蔽性和商品信息的不對稱性,在線銷售從走私渠道進口的“洋垃圾”服裝,嚴重擾亂我國網絡購物市場秩序。
3存在問題
3.1“洋垃圾”≠廢舊物資,利用進口廢舊物資再生產的新興行業
“洋垃圾”走私入境的增加與利用進口廢舊物資進行再生產的一個新興行業――再生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再生行業從海外進口廢舊物資進行加工利用,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減少了原生資源的進口,使企業及政府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生產過程節能降耗、“三廢”排放少,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生產前期多為簡單勞動,如拆解、分選和初步加工等,可以吸納大量勞動力。再生產業本是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卻為“洋垃圾”的跨境轉移提供了缺口。
原因之一在于,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主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嚴格限定了可進口廢舊物資標準。在進口廢舊物資的分類管理上,管理目錄中分為禁止、限制和自由許可。國家明令禁止的固體廢棄物包括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舊衣服、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危險廢物等,一方面國家政策層面對廢舊物資進行嚴格規定和限制,另一方面各國各法對廢物控制標準的差異以及對不同目的廢物出口的差別對待,為“洋垃圾”跨境轉移提供了契機。
原因之二在于,廢舊物資進口關卡重重。對于國內企業需獲得進口廢物原料國內收貨人登記證書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許可證;國外企業需取得廢物原料國外供貨商注冊證書(簡稱AQSIQ證書)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駐外檢驗機構(稱作CCIC)辦理的裝船前檢驗證書。以上措施提高了我國廢料加工市場準入門檻和生產成本,促使部分企業或個人采取非法途徑轉移“洋垃圾”以提升利潤空間。
3.2“洋垃圾”服裝制售發展生猛
“洋垃圾”服裝巨大的市場需求明確地暴露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缺陷。
對于消費中、高檔“洋垃圾”服裝的消費人群來說,國內品牌服裝的設計感和面料質量低下,國外服裝品牌的款式設計和面料更能體現自身的文化和品位,加之國外品牌強大的品牌效應,此類消費者愿意購買“外貿貨”“仿款”等。低端消費者注重商品的性價比,國內服裝面料偽劣、款式老套,不及處理加工后的“洋垃圾”服裝的直觀感受,在對商品貨物來源缺少了解的情況下,此類消費者對“洋垃圾”服裝具有較大的需求。因此,我國紡織業在產品設計和產品質量方面,應加大研究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
4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全產業鏈視角對“洋垃圾”現狀進行研究,對“洋垃圾”走私現象追根溯源并據此提出對策和建議。經過研究分析,“洋垃圾”走私形勢難以遏制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益驅使下走私企業和個人增多、走私手段愈發新穎、路徑日趨多樣;二是由于我國相關產業內在問題以及我國人口眾多、收入消費結構多樣導致需求巨大;三是我國相關產業內部在技術創新、制度監管等方面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控制“洋垃圾”走私,一方面加強國際間交流協作與加大國內綜合治理力度必須舉步同行;另一方面“洋垃圾”走私涉及諸多環節,應針對各環節各渠道實施全方位管理控制。本文細致全面地探討了“洋垃圾”走私現狀、原因,提出對策建議,采用了從產業鏈出發的新視角,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創新,但是在數據分析方面仍有不足,未來我們還將對“洋垃圾”發展情況進行跟蹤研究。
參考文獻:
[1]羅麗敏.論我國面臨的跨國污染轉移問題及其對策[D].天津:天津財經學院,2005.
[2]鄒德.海關在加強進口固體廢物監管中打擊“洋垃圾”入境問題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3]馮騁.我國“洋垃圾”污染問題剖析及防治對策初探[J].法制博覽,2015(11).
[4]張劍波.產業西移背景下我國應對“洋垃圾”的策略研究[J].探索,2014(6)
[5]李強.循環經濟視角下的電子垃圾A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努力打造“金塔—柳元”馳名品牌
我公司經營韓國東南進口辣椒市場和柳園食品加工廠,公司一年的需求量冷凍辣椒5萬噸,干辣椒2千噸,辣椒調味醬2千噸。2012年我公司從中國進口的冷凍辣椒辣椒3萬噸,干辣椒1000噸,辣椒調味醬1000噸,吉林省和內蒙古占70%。通過與吉林金塔集團的合作,該公司的產品質量在韓國是最好的。
一流的生產設備和一流的管理是生產出一流產品的必然要求和必備條件,傳統的加工方式是無法在市場立足的,唯有像金塔集團的設備和管理模式才能滿足今天市場的要求。
韓國官方目前對辣椒產品的進口標準又有新的要求,具備這些條件的金塔集團的產品也就有了新的機會,從而加大了我公司與金塔集團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我公司會與金塔集團保持及時的、持續不斷的的信息交流,提高辣椒產品質量,生產出在韓國最受歡迎的產品。我相信,我們之間的的長期合作會在韓國打造出“金塔—柳元”馳名品牌!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著色劑專業委員會主任姜祥華
中國辣椒紅色素市場趨于成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辣椒紅色素市場已經趨于成熟,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食品當中,包括調料包、火鍋調料、醬菜以及潛在的市場肉制品。辣椒紅色素的副產品——辣椒精市場發展的非常迅速,需求量很大,今年剛剛頒布了辣椒精國家標準。應用開發方面空間甚大,應引起辣椒紅色素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辣椒紅色素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現在金塔集團單機投料量已經達到100噸以上,這在中國已經是單機投料量最大的企業。
金塔集團在資源地建廠,進行產品改良,較好地發揮了辣椒資源屬地優勢,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的利用。集約經營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建設。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通過現代化生產和管理,把農產品初加工和深加工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保證了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金塔集團打造了打造了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從資源入手,到辣椒色素的產出,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是建立了環環相扣的生產工藝布局鏈條,而且對其辣椒產業進行了精心設計、精心布局,形成了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特別是在循環經濟產業鏈中,力求把每個環節做大、做強、做精,應該說難能可貴。
企業產業鏈不是獨立的,它是一個系統,一個過程,一種企業文化的集成。產業鏈條越長,管理難度越大,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也就越高。因此,產業鏈的投入要視自身條件,量身打造。既要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也要把握好自己的資源、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認識能力,使之相匹配,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很好的鏈接。當然,做到這一點,這需要一個創新、高效、有凝聚力的團隊,需要科學合理的目標和發展理念,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走向成熟,創造輝煌。
洮南市辣椒產業協會會長 張利民
科技興椒 打造綠色基地
當前,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也成為在國際貿易中設置貿易壁壘的重要手段。培育綠色種植基地,生產無公害辣椒產品,是產業的發展趨勢,也是高效農業的重要途徑。我市無公害辣椒種植面積4萬畝,僅占辣椒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適應不了綠色辣椒產業帶建設的需要。洮南市農業局和辣椒協會于2009年編印了《無公害紅干椒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并在部分鄉鎮進行實驗性推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總的看進展較慢,這里既有認識上的問題,也有管理和指導上的問題,還有檢測手段跟不上去的問題。去年,洮南市成立了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引進了先進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技術,市政府能把綠色辣椒基地建設納入日程,由點到面,平穩推進,爭取三五年時間,把我市打造成吉林西部無公害辣椒產業帶。
由于辣椒種植耗時費工,加上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部分椒農形成不愿意種辣椒的心理,也不利于種植基地的穩定。洮南市政府從去年就著手研究解決這個問題,洮南市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農業的領導親自調研拍板,金塔集團大膽引進試驗,經過努力,基本實現了從栽苗到采摘收割全程機械化,效果很好。對穩定種植面積,加強基地建設具有很大的影響和作用,洮南市將盡快改進或引進中小型機械,在全市大面積推開,科技興椒,強基固本,打造綠色基地,建設萬畝無公害辣椒產業帶。
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麗萍教授
科技創新是辣椒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辣椒產業的深度開發利用,是對辣椒傳統產業的革命。辣椒深、精加工產品整體市場呈上揚趨勢,辣椒產業開發市場方興未艾,辣椒產品市場需求量大,供應緊缺,深度開發辣椒產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強,科技創新是辣椒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前景十分可觀,。
金塔集團與吉林大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啟了校企合作的創新之路。從辣椒中利用高科技技術提取辣椒色素、辣椒堿、辣椒精、辣椒籽油和辣椒附屬產品等系列高科技產品,廣泛用于醫藥、食品、保健等行業。目前, 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圍繞以下課題,與金塔集團展開項目研發。1、辣椒籽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劑研究。2、辣椒籽油的提取及產品研發。3、辣椒桿用于真菌培養的研發。4、辣椒粕中提取膳食纖維的研發。
大連民族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胡文忠教授
引領健康安全中國辣椒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行業沒有形成上、下游高效協同的產業鏈條,尤其是上游種植業問題最大,發展全產業鏈最大的困難也就在于產業鏈之間的銜接。金塔集團做到了有效對接、有效協同、有效整合的辣椒全產業鏈。金塔集團經過多年發展,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從田間到餐桌即從農產品原料到終端消費品的辣椒全產業鏈。通過以市場和消費需求為導向,推動辣椒產業化、集約化、工業化。金塔集團一端連著小農戶,一端連著大市場,積極為農業產業化搭建供需平臺,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金塔集團辣椒全產業鏈經營實現了五化:產品營養化、加工自動化、生產科學化、原料自理化、種植機械化??萍际侄问莾仍谄放疲瞧髽I和產品的生命力。有理由相信,金塔集團辣椒全產業鏈創造的鮮食辣椒食品,一定能夠保障健康安全生活,領跑中國辣椒產業。
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副院長張廣臣教授
在“中國優質大豆之鄉” 黑龍江省海倫市和國家大豆振興計劃示范縣賓縣,一條“項目+科技+基地+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大豆產業化發展之路已初步成型,成為提高大豆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及國際競爭力,緩解供銷矛盾,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也為解決國產大豆“行路難”問題提供了樣本。
一、海倫市、賓縣大豆種植基地情況
黑龍江省海倫市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是全國重要的優質大豆生產基地。隨著大豆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加工企業的迅速崛起,海倫市把大豆新技術推廣工作作為實現大豆產業發展的首要工作,堅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建設高標準大豆新技術試驗、示范園區,打造大豆生產優質高效技術樣板,不斷提高大豆生產基地建設水平,帶動全市大豆產業的發展。2006年,海倫市大豆種植面積191萬畝,總產26.8萬噸。2013大豆種植面積僅90萬畝,總產仍超過26萬噸。
海倫大豆改良項目經世行和國家農發辦批準,總投資為1751萬元。項目區種植大豆2000畝,2007年平均畝產175.5公斤,較常規生產田畝增產24.7公斤,增產17.6%,畝增收93.86元。2009年平均畝產172公斤,較常規生產田畝增產30.1公斤,增產20.7%,畝增收108.36元。項目區內農戶每畝年均凈收入與項目區外農戶每畝年均凈收入比達到462:321。
賓縣是全國產糧大縣500強之一,耕地面積243萬畝。大豆播種面積87萬畝,產量13.5萬噸,其中A級豆(高油、高蛋白大豆)播種面積55萬畝,產量9.1萬噸,是全國的“大豆之鄉”,國家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示范縣之一。
黑龍江省賓縣大豆改良項目經世行和國家農發辦批準,總投資為1738.37萬元,項目區大豆良種繁育面積達到2000畝,項目區內農戶每畝年均凈收入與項目區外農戶每畝年均凈收入比達到375∶330。
二、兩地大豆產業發展模式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模式。海倫市、賓縣建設的大豆種植基地是我國第一批按產業化經營模式建成的優質大豆良種擴繁基地,其發展模式以種業公司為龍頭,以科技示范戶為基礎,以東北農業大學和哈爾濱禾豐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科技依托,由基地農戶組成農民協會,通過推行訂單農業的經營方式,采取“項目+科技+基地+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機制,并保持長期穩定,以確保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項目的實施可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優質大豆生產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提供優質種源和成熟技術。
1.以項目扶持為切入點。通過項目扶持穩定大豆種植面積,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機械裝備投入,提升標準化水平,提高主產區大豆綜合生產能力,建立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以建立高蛋白專用大豆產業化示范基地為切入點,突破現有產業瓶頸,提高國產大豆市場競爭力,緩解大豆進口壓力,增加農民收益。
2.以科技支撐為依托對象。為豆農提供優質大豆原種及全程技術服務。由技術依托單位和種業公司的專家、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服務團,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采用面對面講課、座談交流、播放電教片、現場指導、典型科技示范戶介紹經驗等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充分發揮計算機寬帶網絡技術,利用國家“863”計劃支持的大豆智能化專家系統,給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3.以原料基地為載體。以標準化生產基地為載體,推廣專業化、規?;N植,標準化、區域化生產,解決各市縣大豆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與混種混收問題。
4.以龍頭企業為運營中樞。龍頭企業負責整個項目的運營工作,包括產品檢驗、引進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組織培訓等。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統一加工,并以訂單的形式回收大豆原種、良種,通過精選、包衣等工藝制成符合國家標準的大豆原種及良種,向輻射區出售,公司通過銷售原種及良種獲利,以保證公司的運營。
5.以農民合作組織為實施單元。在該項目運行中,農民合作社主要負責落實種植計劃、生產計劃、安排培訓計劃、組織大豆生產和產品收購、銷售等活動;代表農戶同種業公司簽訂種子購銷合同;協調技術依托單位和種業公司對農戶進行技術服務等事宜。項目所建的灌溉井及附屬設備、農防林、砂石路等田間工程和購置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歸農民協會所有,并由其負責使用和管護工作,同時組建農機服務隊對農戶進行服務。農民協會在選擇農戶入基地時,可優先考慮吸收婦女、貧困戶等弱勢群體,使他們在項目建設中獲得利益。
總的來看,以“項目+科技+基地+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產業化項目扶持模式實現了項目區大豆產業的統一組織管理,大豆專一品種、規?;洜I,提高了大豆生產的產業化程度和集約化管理水平,并通過項目扶持實現產、加、銷一體化,拉長、增粗了產業產品鏈條。在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下,農戶發展生產的資金問題得以緩解,農民的經營規模擴大,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提高,抵御自然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顯著增強。
(二)存在問題。
1.大豆產銷鏈條脫節,導致成本上升。黑龍江省地處內陸,而大豆需求地主要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受地理環境限制,黑龍江省大豆產品絕大部分通過鐵路運輸。鐵路運輸不光成本高、損耗大,而且由于運輸資源有限,存在不能及時出運、滯后到達等問題,無法保證企業的生產需要。同時,黑龍江省的大型大豆種植基地相隔較遠,比較分散,直接采購費用較高。由于存在運輸瓶頸,大豆加工企業紛紛選擇在沿海地區建廠,大量使用進口大豆直接加工,嚴重影響了黑龍江省大豆產業安全。
2.大豆加工鏈較短,產品附加值低。大豆加工鏈是整個產業鏈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同時也是使農產品增值的主要過程。雖然項目區大豆加工業已經開始向生產規模化、產業結構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大部分企業還是主要生產大豆初級制成品,即使能夠進行大豆深加工的企業,也由于技術、工藝掌握程度不同,加工品深度、精度不夠,限制了產業鏈的延伸。在黑龍江省大豆深加工企業中,蛋白制品企業占大多數,采用的多是濃縮、分離蛋白技術,而美國等發達國家已可以充分運用蛋白改性等技術生產出各種專用性、功能性較強的高附加值大豆制品??傮w而言,我國大豆深加工技術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
3.大豆流通環節效率低下。流通環節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關系到生產者的切身利益。項目主產區大豆流通環節較多、效率低下,使加工企業原料成本升高。從國儲收購來看,由于價格穩定、收購數量多,使農民傾向于將大豆賣給國儲,容易形成“擠售”現象,讓農民承擔額外的交易費用。因此,大部分農民選擇將大豆賣給糧販,糧販再轉手賣給經紀人,最后經紀人賣給加工企業,流通環節多,無形中增加了運輸成本。對加工企業來說,原料成本包括基礎收購費用、短途運輸及二次倒運費用、場地儲存費用,還有其他人力物力支出,這些費用加起來,每收購一噸大豆需承擔超出基礎收購價80元左右的間接費用。而沿海一些大豆加工企業直接購買進口大豆,每噸大豆從購買到進入車間,除支付購買費用,只需30元左右的其他費用。原料成本的差異降低了黑龍江省大豆加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黑龍江省大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不利。
4.產業鏈各環節信息不暢,交易費用增加。
產業鏈管理的最大特點是通過鏈條上的所有節點主體的緊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將影響交易有效進行的因素推向鏈條之外,從而達到鏈條上所有節點主體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產業鏈各環節之間能否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交換,就成為提高產業鏈整體運行效率的關鍵。從項目區大豆產業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產業鏈各環節信息交流還不夠通暢,生產者對消費者的需求狀況缺乏了解,妨礙其合理安排種植,由于不能充分掌握市場價格信息,也影響了對收益情況的判斷,進而影響實際大豆供給量。對加工企業來說,不能明確生產者具體生產狀況,對原料數量和來源無法把握,對其制定加工計劃,科學地安排生產十分不利。
三、促進大豆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大豆產業組織化程度,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黑龍江省大豆產業鏈各環節松散、聯系不夠緊密,產業組織化程度較低??梢酝ㄟ^大豆產業協會等組織,從相關主體的實際利益出發,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使大豆產業在種植、加工、運銷、進出口等環節形成合力,將會對整個產業的發展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大豆加工技術水平。黑龍江省具備大力發展大豆加工業的優勢,包括大豆高蛋白的品質優勢、非轉基因的品種優勢、數量優勢,強大的科研支撐。因此,企業應該堅持大豆精深加工、功能性產品開發的發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設立專門的大豆產品研發部門,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同時,依托科研機構,整合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和企業自身的優勢,形成完整的大豆深加工技術體系,延長大豆產業鏈,獲得更多的產品增值,從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大豆加工企業收益偏低的現狀。
(三)提高流通效率,降低銷售成本。解決黑龍江省大豆流通效率低下的現狀,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加工企業產區就地收購、集中運輸,不僅可降低運輸費用,也會更好地滿足企業原料需求。二是國儲可以在大豆主產地設立多個收購點,實行統一價格、分批收購,縮短農戶運輸和排隊等待收購的時間,充分保障豆農利益。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未來城市的發展中,努力展示自身的特點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重要部分,而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核心城市,冰雪是哈爾濱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這也成為了哈爾濱對外最為直觀的形象,在未?砉?爾濱作為城市規劃的重頭戲應該集中在冰雪資源的有效利用,我們都知道當前旅游產業是國內提升經濟增長的重要內容,旅游產業本身作為第三產業的重點,成為各個城市未來規劃的關鍵,而哈爾濱也隨著潮流在近些年來開展了很多關于冰雪文化的旅游項目,比如2007年推動的“冰雪大世界”項目等等,以冰雪旅游作為城市的品牌進行推廣,未來哈爾濱所立足的不僅僅是國內旅游產業,更要將城市的魅力推向全球,而最具代表的冰雪項目勢必要成為未來哈爾濱城市規劃中的關鍵。
二、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意義
首先,寒冷的氣候環境是哈爾濱發展冰雪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充分發揮哈爾濱冰雪資源的優勢,吸引全國各地旅游者前來旅游,進而帶動哈爾濱一年四季旅游的發展,這是未來哈爾濱旅游發展的關鍵。
其次,目前國內的以冰雪為主體的旅游項目開發如火如荼,很多城市紛紛推出了大型的冰雪項目,以此來吸引冬季旅游的人群,所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是哈爾濱未來在冰雪項目發開上的重點。
再次,冰雪旅游由于自身的特點,存在著周期短等因素,所以哈爾濱在處理和發展冰雪項目旅游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這些短板,延長產業鏈循環,增強項目競爭力。
最后,本身旅游產業屬于第三產業的范疇,在九五計劃之后,我國就開始大力推動國內旅游產業的發展,而冰雪旅游產業作為旅游產業中的一員,也承擔著提升經濟增長的重任。哈爾濱作為東北重工業城市的代表,在工業發展處于滯后的大環境下,應該積極的開發其他產業的發展,而旅游市場作為全球新型的經濟發展勢力,需要城市在規劃中積極的參與和扶持,提升城市第三產業發展力的提升。
三、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現狀
(一)冰雪旅游產業鏈初具規模
哈爾濱冰雪產業最初是以冰燈等簡單的冰雪參觀項目起步的,到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冰雪旅游項目產業鏈,帶動了更多相關的冰雪附屬醒目,其中包含觀賞類、娛樂、經貿等等,產業鏈聯動發展,形成了相對較為豐富的冰雪產品,對國內外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哈爾濱冰雪項目主要包含著,觀賞項目以冰雕和冰燈為主,這些冰雪項目都誕生于哈爾濱,也代表著哈爾濱較為厚重的冰雪文化底蘊,也是目前哈爾濱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推廣代表。在國內其他冰雪產業所無法比擬的項目,是目前哈爾濱城市冰雪產業發展的特色。在運動為主的項目中,哈爾濱有更豐富的運動產品。
比如滑冰、冰壺、冰帆、冰釣等等,這主要是由于哈爾濱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冬奧會項目的訓練基地,很多冰上體育項目和賽事相對資源要高于其他的城市,這可以說是哈爾濱非常關鍵的優勢。同時哈爾濱也舉辦過相當多的冰上賽事,比如滑雪節等等,從1985年創辦冰雪節一直到1998年開展國際滑雪節,冰上的文化慶典都是哈爾濱的優勢項目,也是哈爾濱推廣自己的絕佳優勢。在游樂項目方面,前文中我們也提到冰燈等都是發源于哈爾濱,所以這類冰燈冰雕藝術展也發展的非常好,1999年哈爾濱創立世界級的冰雪主體樂園,更加豐富了冰雪游樂項目和主體,讓游客能夠了解更加豐富的冰雪主體項目。
(二)哈爾濱冰雪旅游已在國內外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哈爾濱早于1963年就開始發展與冰雪相關的旅游項目,可以說它是中國冰雪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源地,其中眾多冰雪項目品牌都在哈爾濱成立,在國內的知名度也是非常的高的。在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已經在全國獨占鰲頭,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旅游產業,在哈爾濱有三大冰雪主體游樂園承載著冰雪項目的展示,同時也有連續舉辦超過30界的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致力于推廣冰雪文化,這些都是國內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節慶典活動,對于廣大游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三)哈爾濱冰雪旅游催生出系列的旅游特色產品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冰雪旅游產業的附屬項目眾多,作為旅游產業其相應會帶動食、住、行、買,在飲食方面,哈爾濱具有自己的獨特習俗,其中也包括舶來的俄式餐飲,這在吸引游客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哈爾濱冰雪項目發展的半個多世紀中,冰雪命名的飲食有很多,目前已經多達了幾百種,哈爾濱也推出了相關的小吃、宴會、飲料等不同的餐飲形式。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其地理位置正處于東北地區的中心,交通十分的便利,航線百余條,鐵路公路都非常的方便。其地區也保持著傳統的東北特色的習俗優勢,冰雪項目也催生除了多樣化的特色產品,不僅是在飲食方面,在購物方面,哈爾濱也開發了一些旅游特色的產品,這里有東北特有的山珍等產品,也是俄羅斯的商品,同時也有具有冰雪文化特點的冰雪刺繡、冰窗花藝術品等。
四、影響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發展因素
(一)資金不足
資金不足是目前國內很多產業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其實這也反應出了資金的使用不當的問題,目前冰雪旅游產業因為管理政策等問題不夠完善,導致資金的投入也存在問題,資金不足主要展現在幾個方面,比如宣傳推廣資金不足,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等,這些都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部分,而且國家相關發展部門對于旅游產業和行業內的企業也沒有相應的鼓勵政策,沒有相關的扶持政策,很多企業在發展中也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客觀影響。
這里所指代的政策主要是從資金扶持上來理解的,正是稅收等于經濟相關的扶持政策不足,加之一些客觀的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導致產業發展緩慢的問題,哈爾濱冰雪旅游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長春市則于九十年代開始發展冰雪旅游產業,但是從2001年的數據開始,每年長春和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所接待的游客總數基本持平,前后相差僅十萬余人,長春利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能夠和哈爾濱半世紀的發展齊頭并進,這不得不需要我們認真的反思和分析,我們拋開相關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方面的影響,去思考城市規劃的方向,所謂資金不足的問題除了市場自身處于萌芽發展階段外,還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的扶持力度。
(二)冰雪旅游產業鏈發展存在短板
我們前文提到產業鏈發展對于整個產業項目的發展有著關鍵作用,在當前的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鏈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冰雪旅游所需要的裝備產業,因為受到的關注不多,在發展和研發中都存在著很明顯的滯后問題,很多裝備比如雪府、雪具等配套產業在生產中都以進口為主,特別是大型的基礎設施,如索道、纜車等。
在國內沒有相關的專業企業在進行發展和開發,通常會通過進口的方式來進行銷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哈爾濱曾經舉辦的冬運會和大冬會等冬季運動會比賽,其中在2008年的冬運會中,組委會共投入了9000千萬元用于購買競賽所需要的器材,但是其中僅有1000萬元用于購買國內的競賽器材,而更多的費用都購買了國外的進口品牌,這也直接說明了目前國內的冰雪裝備以及附屬產品的研發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冰雪市場開始逐步走高,目前的產業鏈發展情況根本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市場需求,我們還沒有做到自給自足,這對于國內的冰雪旅游產業鏈條而言,其實是非常遺憾的。
(三)產品開發缺乏科學的規劃
1996年的亞冬會可以說是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很多的企業也開始預見到冰雪項目所隱藏的巨大利益,所以紛紛開始投建冰雪項目,比如滑雪場等等,但是由于建設毫無規劃和計劃,很多項目都在盲目的進行,互相模仿的情況非常的嚴重,同時很多項目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造成消費者的體驗度并不好,這直接影響了整個產業的吸引力,對于市場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這也是目前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過程總存在的很重要的問題,是一直制約哈爾濱冰雪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五、哈爾濱冰雪旅游未來發展的對策
(一)資金的投入以及地區政府的支持
上文中,冰雪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資金不足的情況,資金作為產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基礎,是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在未來的發展規劃當中,充足資金的投入也是哈爾濱冰雪產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資金投入的問題上,做好產業推廣,本身旅游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具有很好的號召力,在此基礎之上做好引資的工作,城市在宣傳工作中,也應該講冰雪旅游作為招商引起的一個重要議題進行,以此來吸引海內外雄厚的資本注入。
我們都知道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作為第三產業主要增長點的旅游產業也需要政府給予大力的扶持,旅游產業是政府主導型產業,政府的力量在產業未來發展過程中是不容小覷的。
首先需要在政策上給予更大力度的扶持,重視企業發展產業過程中所能夠獲得的優惠政策,其次,就是資金上的支持,我們都知道項目的開發離不開雄厚的資本,而資本在產業發展中的運轉是非常關鍵的。最后就是服務設施的建設,所謂的服務設施其實就是指配套的輔助項目,比如交通的便利,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餐飲娛樂等的管理,提高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以及服務水平,對于未來的產業發展非常重要。
(二)整體產業鏈的完善發展
目前哈爾濱本身舉辦了很多國內外的冰雪項目比賽,這是城市冰雪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優勢,但是由于賽事的很多設備都從國內引入,說明國內并沒有更好的研發設備的企業在做冰雪項目的深度開發,這就凸顯出了城市產業鏈并不完善的問題,我們具有良好的先天資源和發展前景,但是相關配套設備并沒有跟上,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積極鼓勵冰雪項目相關的產品的研發非常關鍵,比如項目設備、冰雪項目器具、相應的裝備等等,這些都是產業鏈中非常關鍵的點,要鼓勵國內企業大力的投入硬件的研發,滿足冰雪旅游的發展。
我們前文中提到關于產業鏈發展短板多的問題,所以未來的發展規劃中,應該首先轉換過去傳統的理念,正確認識產業鏈中所有附屬項目的發展和研發問題,我們從目前哈爾濱冰雪產業現狀來看,曾經獨占鰲頭多年的哈爾濱,當前正在面臨著來自很多城市的競爭,并且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如果不在完善產業鏈發展問題,不采取相應的措施,那么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很快就會被其他城市地區搶走優勢,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更加的困難,比如近些年來不斷開發的長白山旅游資源,在萬達集團投入巨額資本后,開始不斷的增設各種休閑娛樂的項目,這對于哈爾濱的冰雪產業勢必是一個非常大的危險,所以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將規劃建設工作做到位。和關聯產業達成區域合作也是非常的關鍵和重要的,這也是應對未來市場發展和需求轉向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目前哈爾濱可以和省內的其他城市進行整個旅游區域的合作,形成一個大規模的旅游區域,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吸引力,也可以提高對于游客的粘度,這對于提升城市自身以及省內的旅游品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提升國內的影響力后,也可以利用有效資本的引入大力建設更好的基礎建設,以此來吸引國外游客的目光,帶動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實現多方共贏的目標。
(三)規劃發展之路
在國內我們經??吹胶芏啾╉椖吭诮榻B和宣傳過程中,都會說自己的產品和設施來自德國、加拿大等等國家,利用歐美等冰雪項目較為發達的國家或者城市來為自己的冰雪項目造勢,以此文字來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吸引力,目的主要是吸引游客的目光,獲取大家的信任,但是這也是目前我國冰雪產業存在的很大的問題,總是借助國外的品牌設施和產品來營造我們所謂的項目的優勢,其實正體現出我們自身的產業鏈發展薄弱,但是這也明顯的指出我們的空白市場在哪里,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機遇,哈爾濱目前已經開始對研發設備企業開始推行扶持政策,打造城市自主品牌,這和東北工業基地向結合,帶動大批工人就業,積極的學習國外的冰雪項目優勢,并且吸引國外具有實力的投資者,這對于產業是很有幫助的。
產業鏈的發展是針對短板進行完善,前文我們也提到了目前城市發展過程中產業鏈附屬項目存在的問題,所以針對冰雪項目輻射的多個行業進行發展,提升游客參與項目的體驗度,積極開發與冰雪主題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在一些產品的購買上,需要進行正確的培訓和引導,比如冰雪項目參與中,勢必會用到服裝、設備等,在游客參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的講解等,進行消費導向影響。
關鍵詞:甘河工業園區;產業基礎;循環發展
2014年和2015年,甘河工業園區相繼被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確定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和國家首批低碳工業園區試點。
1甘河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循環經濟是新常態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園區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目標,堅持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電解鋁-鋁合金-鋁部件”“電石-燒堿-PVC”“冶煉尾氣、天然氣-甲醇-烯烴”“石灰石、電石渣-水泥”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實現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對青海省建設生態強省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2甘河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2.1靜脈循環體系尚未建立
根據園區現有尾礦、工業副產石膏、粉煤灰、冶煉廢渣、電石渣以及脫硫、脫硝、除塵等產生的固體廢物,尚未構建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產業體系。
2.2現存產業鏈條較短
園區發展受區位限制,招商引資的高附加值類項目落地意愿不強,導致企業間、相關產業間共生耦合較弱,尚未形成企業間微循環體系。
2.3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園區創新能力受區位、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科技創新成果、創新人才、科研經費、條件平臺較少、實力薄弱,對推動園區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循環發展方面成效微弱。
3甘河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園區發展策略研究
針對園區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抓住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機遇,爭取國家、省市對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3.1構建有色金屬產業循環體系
依托有色產業基礎,優化“電解鋁-鋁合金-鋁部件”、“銅鎂鋅有色金屬生產-銅鎂鋅鉛基合金-銅鎂部件”等重點產業鏈條,重點發展特種型材、建筑型材、輕量化汽車配件、光伏產業配件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及鋁基合金等領域,推動產業向“資源精深加工”模式轉變。
3.2建設特色化工產業循環體系
依托特色化工產業基礎,重點打造“鉻鐵-鉻酸鹽-重鉻酸鹽-鉻酐-氧化鉻綠-金屬鉻”、“冶煉尾氣-甲醇-烯烴-烯烴制品”等產業鏈,實現化工過程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推動初級化工向精細化工轉變。
3.3建設鋰電配套新材料產業循環體系
結合青海省“千億鋰電”發展規劃及思路,重點打造“鎳、鈷、錳-三元前軀體-正極材料”、“無水氟化氫-六氟磷酸鋰-鋰電池電解液”等產業鏈條,引進鋰電池隔膜、鋰電池箱體、負極材料等重點項目,以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為重點,推動鋰電配套新材料產業向多元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
3.4建設綠色建材產業循環體系
將圍繞“建筑、道路、橋梁”等行業需求,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新型保溫墻體材料、防水路面磚等綠色產業項目,積極推動建材產業向節能環保產業方向發展。
3.5建設靜脈產業循環體系
依托三大產業基礎,加快企業間、相關產業間耦合共生網絡體系建設,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深度延伸、資源高效利用、環境污染較小、運行管理規范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