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5: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遺文化傳承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地區古老而鮮活的傳統文化,是地域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氣質、民族凝聚力的有機組成和重要表征。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大背景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獲得了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大量蘊涵著獨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
關鍵詞 體育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各族人民長期以來所創造積累的重要文化財富,是人類創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勞動力的復合與統一的完美體現,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內涵,闡釋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價值,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是新時期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一項創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經濟區的戰略要求,是推動中原文化繁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打造鮮明地域特色、展現中原風貌、提高中原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1.研究目的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源遠流長的中原歷史留下的文化印跡,體現著中原的競爭力,同時河南省的非遺文化的開展仍存在著發展緩慢的態勢,為促進體育非遺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本文欲著重分析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以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選定體育非遺文化的角色定位(奧運機制還是群體機制?),分析制衡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發展的因素,試圖通過對現代瑜伽項目的研究為河南省體育非遺文化提出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誰來傳承?傳承什么?如何傳承?”的問題。
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是對中原生態體育文化信息進行搶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綜合涉及傳統的人類學,快速發展的傳播學和亟待完善的體育學。通過這些學科理論知識的運用,不僅可以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嘗試,而且還有可能為豐富這些學科的理論成果添磚加瓦,為滿足該領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積極的意義。
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研究,可以擴大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社會影響,對于其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地助推作用,還可以詳盡的了解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問題;同時,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與開發問題進行研究,可以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較深層次的文化發掘,符合河南省現階段積極推進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資源大省建設為文化產業強省的戰略決策和大力實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針,具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意義,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河南省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2)實踐意義
研究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武術文化遺產,對深入認識和了解河南地域武術文化,全面地認知中國武術文化版圖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研究一方面對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體系進行整理與挖掘,探索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從而調動民眾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引起人們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的關注,不斷加大對其保護力度;另一方面,通過借鑒瑜伽的發展理論和經驗,探索如何在傳統和現代、繼承和發展之間找到對其進行保護的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確保其生命力,為河南省更好地保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建議,以利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研究對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出了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部門具體實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政策實踐的參考。
二、文獻綜述
(一)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2005年12月,國務院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根據國務院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體育文化表現形式及文化空間。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即是指在河南境內,由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與體育相關的且具有一定科學價值的文化,是河南人們創造的體育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綜合。
(二)傳承和發展的概念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中明確指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采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提出了保護與傳承、發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傳承”一詞首見于民俗學中,以20世紀30年代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為標志,他提出要對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進行研究,從而闡釋歷史、文化、變遷的過程及發展特征。國際學術界形成了其他與傳承相關的理論主要有傳播論學說的維也納學派、曼徹斯持學派與傅厄斯學派等[2]?!斗俏镔|文化遺產視域下湖南傳統武術傳承研究》中提出傳統武術的傳承就是由傳人實施的,在代際之間進行的技藝、理論、習俗等傳統武術文化內容的傳遞和傳播。
研究認為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即承襲、創新并廣為傳播。承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價值、文化淵源、宗教儀式、風俗習慣等文化元素和生態環境。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在傳承譜系比較明晰的武術基礎上,創造理論和技術體系比較成熟的武術技藝和健身、養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發展的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植根于民間的活態的傳統行為方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核心就體現在它的傳承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同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會隨著社會特征、競技生活、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發生變化,會影響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思想,因此,完善的傳播方式對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現狀
1.國內關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涉及文化價值、歷史價值、保護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現狀調查等,但都側重于本區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體現了一定的區域特點,但從總體是顯示出各地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并在保護的基礎上提出了與當地文化、政治、經濟相結合的傳承方式。
2.國內關于體育類或武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觀點
國內學者多以本地區的非物資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根據對本土文化的歷史追溯,相應的提出傳承和發展建議。
牛愛軍從全民健身和民俗學的角度出發,提出融于當地生活風俗中傳承,并結合當代新農村建設,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發揮體育的健身功效,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開發,提出商業開發與創意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方式。
白晉湘從法律角度出發,指出健全法律保護機制,建立管理和保護體系,建立體育博物館,開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
社會活動和社團的開展體育非遺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姚應祥對湖州船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強立法、加大宣傳、依托學校,建立體育社團,開發旅游的傳承建議。董亮在對四川少數民族體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將仍具有較強生命力的體育文化遺產發展成為大眾健身娛樂項目,延長其生命周期。
張巧鳳對非遺文化的軟文化實力進行研究,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高我省文化軟實力》中指出調動傳承主體的積極性是對非遺文化的可持續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競爭力的優勢所在,應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遺文化品牌。
李榮芝、虞重干從傳播學角度出發,指出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傳承途徑、競技化途徑、社會教育途徑、生活化途徑?!稄姆俏镔|文化遺產看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中也針對民眾缺乏民族傳統知識認知現狀,提出加強政府管理、加大媒體宣傳、維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環境和發揮院校優勢及賽事促進等建議。王林在《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困境與對策》中指出應營造適宜傳承的文化生態,加強傳承人的名人效應,加強傳承梯隊的建設。徐旭對嶺南醒獅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動武術與醒獅相結合的影視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安劍群等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人龍舞”的文化傳承研究》提出要進行廣泛地區的橫向傳承,和不斷創新的縱向傳承相結合,加強群體性傳承和學校傳承、社會傳承的方式相結合;
綜上所述,國內關于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陳關于發展的研究,從政治、經濟、立法、教育學、傳播學、民俗、社團、社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奠定了一定基礎。
3.關于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在傳承管理機構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碩士論文《嵩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強調法治機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組織運行方式,提出以發展武術文化產業的方式傳承和發展。
在傳承主體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及挖掘保護對策》提出加強對傳承人的培養,將非遺保護工程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本人在《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中提出通過對健身團隊的管理和扶持,推廣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技藝推廣。
在傳承內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的民族傳統-以河南少林武術、陳氏太極拳為例》指出要加速多種方式的宣傳,挖掘民俗文化的體育娛樂審美價值;王偉紅《河南省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提出開發非遺文化的器物層產品,做大做強非遺文化品牌活動,建立省及地市“非遺展示中心”。
在傳承方式的研究中,任麗萍《傳承?創新―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校體育研究》中提出將其納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碩士論文中提出建立數據庫,有效提高非遺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視化信息,用網絡模式提供資源共享,數字化宣傳和保護非遺文化;賴學鴻《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導向與輿論宣傳是推動其傳播和發展的保證,形成主體研究與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業開發實現體育文化傳承和弘揚,建設體育加旅游的產業機制,構建教育為中心的傳承機制;王靜的碩士論文《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版資源開發研究》中提出通過培養專業的出版人才,開發高質量的傳統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郭鵬飛《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強調要加大普及力度,調動民眾文化自覺性,在政府主導下,依托學校教育資源,提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加強非遺文化的長遠規劃和管理。
綜上所述,對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管理有了專題的研究,但為數不多,對傳承主體還僅限與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對傳承團隊建設的研究基本沒有,傳承內容上提出了對體育健身價值的延伸和器物層面的開發,傳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晶,大多數認為多種形式及層次的廣泛傳播有利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的特點及價值
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具有獨特性、流變性、傳承性、綜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豐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態的口頭性,表現在地方戲曲、民間文學、曲藝、民歌、語言文字習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墜子、豫劇、各地方言中的諺語、歌謠、神話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具有深刻的“廣泛性”。如河南的豫劇,其獨特的旋律與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類方言語音、詞匯的廣泛運用,唱詞、念白等多具有口頭表達性,使其在文藝表現上更具地方特色。
從河南省第一批非遺文化名錄來看,涉及語言文學類的就有18項。如虞城縣花木蘭傳說、汝南縣梁祝傳說、泌陽縣盤古神話、武陟縣、西平縣、汝南縣、平輿縣等關于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還有輝縣市的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衛輝市關于柳毅的傳說,濟源市關于邵原創世的神話等,都具有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除此之外,南陽市的牛郎與織女的傳說、靈寶市關于皇帝的傳說、長葛市關于葛天氏的傳說、濮陽縣關于帝舜的傳說等等,這些民間文化不僅對現代人民的思想意識產生影響,也蘊涵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價值,尤其是在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審美等領域,體現了民族精神。在語言文化類非遺文化中,方言占據重要地位。如豫劇、河南墜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礎上。
2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檔案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鑒定、確認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豐富的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仍有待進一步挖掘,尤其是從以方言為特征的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對口頭文學、民間文學類文化形式進行多方面記錄和歸類管理,以便于繼承和創新??偟膩砜?,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歸檔概念不清晰,范圍不明確。在實際傳承與保護中,有些工作人員缺乏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檔案的正確理解,未能從非遺文化資源的內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確歸檔范圍。[2]
2.2 在檔案管理制度建設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遺文化檔案的收集、歸類、整理、鑒定、保管等方面,缺乏專門人員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規范,工作機制被動,與文化部門、檔案部門協同機制欠缺。
2.3 缺乏規范的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評定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是納入規范化檔案管理的前提。盡管當前相關部門也出臺了非遺文化檔案保護政策,但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還未全面執行,特別是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處于被動狀態。
2.4 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重視不足。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保護與檔案管理,未受到社會公眾普遍關注,也未能受到相關部門重視,使得歸檔保護工作停滯不前。
2.5 硬件設施條件不足、安全性較低。河南省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保持條件較差,以鐵皮柜為主,缺乏防火、防盜、防霉、防水、防蟲等,有些地方的非遺文化資源僅存儲在電腦硬盤中,有的缺乏備份,電子檔案一旦丟失,其損失難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滯后,缺乏專業性。在信息化技術條件下,其檔案管理數字化工作相對滯后。如何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多樣化管理,如何推進非遺文化
資源數字化宣傳,迫切需要信息技術支撐,提升非遺文化工作人員專業水平。
3 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原則
針對學術界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的討論來看,王云慶提出“做好非遺文化檔案管理,應從建檔上堅持真實性、完整性、系統性原則,以分級保護、優化利用為基本原則”;[3]孫展紅提出“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應‘依項建檔、分級建檔和搶救性建檔’”。[4]根據我國檔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從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實際,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3.1 統一領導。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中,政府要發揮自身協調作用,加強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的統籌規劃。如針對當前重復建檔、檔案工作評定標準不一致,缺乏統一領導機制等問題進行專門協同解決。
3.2 分級管理。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采用全部移交給檔案機構進行保管并不現實,一方面與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特殊性有關,另一方面與現有檔案機構人力、物力條件有關。因此,從非遺文化資源保護與歸檔上,對于瀕危資源要歸口于檔案機構,對于衍生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應根據分級制度進行歸檔管理。
3.3 依項建檔。對于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在保護與檔案管理上,應該根據“項目”劃分,進行歸口管理。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中提出兩類劃分,一類是民間傳統文化,如語言、音樂、文學、游戲、禮儀、神話、建筑藝術等民間文化形式;二類是基于“文化空間”的各類舉行傳統文化活動的場所,或定期舉行特定活動的時間等。[5]要根據各項目獨立設置,明確檔號,科學編制。
3.4 真實完整。堅持檔案管理的真實性、完整性是保證非遺文化資源檔案價值的重要原則。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收集、整理、歸類管理中,確保非遺文化檔案信息、資源的真實性與完整。
4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流程
4.1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收集。從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形式的多樣性來看,在檔案收集上應該拓寬途徑。一是開展檔案征集。由于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來源廣泛,對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遺文化要從征集公告、田野調查中主動收集;二是做好檔案接收。特別是協調好文化機構、研究機構與非遺文化檔案館的對接,完善非遺文化檔案保護與保存體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別是對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傳統民間文化資源,要從考證、挖掘、整合中發現,加強保護;四是接受捐贈。從非遺文化資源的歸屬關系上,尊重個人意愿專藏妥善保管,并對捐贈者獎勵;五是有償購買。通過平等協商,從非遺文化所有者手中計價收購并存檔保護,對于重要的非遺文化檔案,要科學鑒定,保障檔案的價值。
4.2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整理。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中,要從檔案學理論與方法中,對收集的檔案資料進行分類、組合、排列、編目,提升檔案材料的系統性、條理性,為科學保管和有效利用創造條件。如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檔案管理中,注重檔案形成時間、檔案形式、檔案內容的有機聯系,結合不同民間文學、傳說、故事、諺語等形式進行歸檔整理。
4.3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鑒定。根據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特點,從鑒定方法、標準、原則等方面,確定其價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種類繁多,對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況,要進行科學化、專業化鑒定,為做好檔案管理把好關。針對不同載體檔案的特點,從保管環境如溫度、濕度等條件進行科學管理。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 傳承 改革
在我國高等教育教學中,公共藝術課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以往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課程研究還較為膚淺,對于高等教育的公共藝術課程而言,對其研究應該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了解到,從學校的總體重視程度,到教師的教授,再到學生的學習等各個環節,都不能與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相適應,也不能滿足非遺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改革顯得十分迫切。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公共課保護教育的必要性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淵源悠長,其中流傳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不勝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并且就存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各種各樣的藝術表演與實踐的形式;形式多樣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知識體系,以及民間傳承下來的各種各樣能工巧匠的絕技、絕活,還有千古傳承文化工藝、實物與文化場所等。可以說,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量在世界位居前列。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范疇
我國是少數民族眾多的國家。56個少數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態和藝術資源非常豐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量之多且獨具中國特色,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所難以媲美的。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幾方面:1.口頭傳承。是以語言為文化載體的傳承形式,如口傳民間文學、口傳語言文字、口傳瀕危神話謠諺故事等;2.表演藝術傳承。是以音樂、舞蹈、戲曲為文化載體的傳承形式,如民間地域性很強的曲藝、音樂和舞蹈等;3.民俗傳統。是以民間活動為文化載體的傳承形式,如禮儀、節慶和游戲等;4.天象干支傳承。是以天、地、人為文化載體的傳承形式,如天文、地理、醫藥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5.手工藝技能傳承,即以美術手工和制作技藝等為文化載體的傳承形式,如傳統生產、制作技藝等;6.各類文化和自然保護區域等。
(二)高校公共課程教育應擔負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任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我們仍要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改革,這對高校教育是一項責無旁貸的義務之舉。因此,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野下,使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相結合是改革和創新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正處在全面深化的時期,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培養相關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高校公共課程改革
(一)公共藝術課改內容
高校需要重新認識公共藝術教育,改變傳統的單一授課模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融合其中,提高其所占比重。要創新教學方法,提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產生興趣,并主動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活動中去。
公共藝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推動力,亦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高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就要擺脫傳統的教學體系結構,研究公共藝術教育,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永久傳承下去。
從教學內容上說,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提供給公共藝術教育更多的教學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中所代表的時代文化是一種文化的載體,讓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高校教育,能夠更直接地讓學生接觸到我國的傳統文化。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與時俱進,提升文化內涵是十分必要的。藝術教育也要與時代文化和人民需求融為一體。在傳統課程中加入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會提升學生的感知力,而課程中的互動模式也能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教學內容。傳統課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融可以突破文本形式教學的障礙,且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公共藝術課程本身就是要向學生宣傳公共責任,更好地塑造學生的優秀品格。公共藝術教育可以和各個學科相融合,針對不同的情況,各個學科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開設課程,使其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有效傳承。
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時要強調地方特色。文化的不同所帶來的課程效果也不同。文化教育能夠增強民族歸屬感,使公共藝術教育更加完善。地方文化特點可以引導出學生內心的自豪感,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且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的穩定繁榮提供了基礎。
(二)公共課程的改革目標
首先要創新教學模式?,F代化的教學手段使課程水平整體提高,同時讓優秀的師資力量與文化資源相結合,制定出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計劃,突出課程特點。教師在授課時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講解,或者在課外進行相關內容的體驗,以達到傳承非遺文化的目的。
其次,在對非遺文化的教學中要將實踐放在首位,創新課程內容,培養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學校組織的活動與展覽,深入了解文化內容與文化現狀,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高知識水平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在教學中,為了保證多樣性,要與其他學科教學內容相融合。另外,公共藝術課程中涵蓋的學科要保證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愛好和需求。
高等院校應該積極尋找機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創新型的教育模式。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企業合作可以給學生提供嶄新的學習天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對相關企業的調研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非遺文化的深刻內涵。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中,公共藝術教育應該進行課程的創新改革。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充分運用自己的優勢,要將非遺文化產業發揚光大,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刻內涵深深地印到每位學子的思想之中,落實到他們生活和學習的踐行之中。
(注:本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等藝術實踐教學改革中的傳承與拓展”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G2014010838)
參考文獻:
[1]魏娜.試論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J].職業技術,2014(8).
[2]田中娟.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與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14(4).
總結我國幾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現狀:全國性的非遺普查工作正在進行;一個覆蓋全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完整名錄體系正在籌劃;非遺傳承人正在傳承學習中;專門的非遺保護區和非遺博物館,已經被有關方面所重視。我們要利用非遺資源,促進非遺發展。必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非遺文化的交流,擴大非遺影響力。2004年,我國加入《非遺公約》,在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我國民間不少文化藝術種類被忽視,出現消亡現象。但是,最近幾年,按照保護和搶救的方針,逐步建立非遺保護體系。2006年,少數民族非遺產保護的活動上,對我非遺學科建設提出了發展日程。將非遺“有形化”和“以人為本”,等十項保護原則,作為非遺保護的具體手法。在具體保護手段的引導下,積極開展非遺文化理論研究,加強非遺宣傳教育。
2非遺和音樂課程結合的意義
我國高校對非遺文化的保護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著千萬學生成長中,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藝術是一種文化,藝術教育是人文化藝術傳承。優秀藝術作品表現著,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進步。是人類智慧結晶的沉淀。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大學生,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人群,在傳承優秀文化藝術遺產方面,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由此來看,高校地方音樂課程有種子意義。不僅對學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有著啟發作用。當學生走進社會,參加工作,將更加深遠因想到本專業課的教學。高校地方音樂課程的具有特殊性。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能通過對學生的反復傳授,以幾何裂變擴散。使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地方音樂課程的設置,應該以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流,在高校的地方音樂教育中,大力推廣。激發學生傳播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促進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傳承。隨著工業社會影響,傳媒技術迅猛發展。在多元文化并存下,保持民族音樂文化,就成一項嚴峻的課題。但是,當前的學生音樂課程設置,主要以歐洲音樂文化為重點,古樸的民歌、器樂對學生的影響力較小。非遺中的地方音樂設置更是寥寥無幾。優秀的傳統音樂,可以增強民族感情,增強民族內聚力,擁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把本民族音樂放在重要位置。例如,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在民族民間音樂基礎之上,親自為孩子們創作具有民族特點的民歌。鼓勵學生使用民族器樂。具有濃郁地方音樂課程教學,將民族音樂扎根于心田。開設以非遺題材地方音樂課程,一方面滿足了音樂審美需求,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發揚和光大。
3進入地方音樂課程途徑
加強高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地方特色的因為課程為載體,具體的操作途徑使什么呢?
3.1重視地方音樂課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用。
最普通的教育手段,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傳承效果,可以使學生明白,傳統音樂的內涵。當前,大學的專業音樂課程,主要是西洋音樂理論,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西洋樂課程比較多。對于傳統音樂概論課程的開設,可以填補我國在傳統音樂,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上的空白。但是,在這種音樂課程需要逐步擴大推廣,如果作為可有可無的選修課,那么就遠遠忽視了這種音樂課程設置對非遺保護作用。應當把它上升為與樂理。成為聲樂,鋼琴等同等重要必修課。除此之外,還應開設中國傳統樂理課程,配合民族樂器的教學,在多個方面,使民族音樂知識在學生中充分掌握,傳統音樂欣賞水平得到提高。
3.2主修課程中設置傳統音樂欣賞。
如果將這門課程的設置中,中國傳統音樂歷史就會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的得到更廣泛的普及。在民族音樂豐富的內容中,通過多彩的形式,感受民族音樂獨特的風格。在傳統音樂感受中,培養熱愛我們的傳統音樂的民族自信心。
3.3開設地方特色的音樂課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每個地區都有傳統音樂品種。例如,我國每年的青歌賽中,不少來自我國偏遠地府的原生態歌手,進行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演唱,獲得了強烈的反響。在傳統文化的保護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如果只是政府專門機構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遠遠不夠。這時候,就需要大學研究發揮作用。不少地方大學開始本地音樂研究。但是,大部分只停留在學術層面。如何傳承、發展,沒有效的辦法提出。如果,本地大學擁有本地音樂課程,在全國就形成一個保護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在傳統音樂的保護、研究中意義重大。
3.4傳統音樂學習模式的打破。
傳統音樂的學習,因為內容上的特殊性,需要學生進行現場觀摩,跟隨文化的傳承人進行傳授接受。傳統音樂的保護,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應該在教師的帶領下,走下講臺,走出教室。讓學生親自去發現、整理。美術有寫生課,在大自然中去發現美。音樂教學也應該有一種采風的制度,就是收集民歌。每學年抽出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去搜集傳統音樂資料。組織現場觀摩。在劇場,在廟會,在傳統音樂品種中傳播。通過傳統藝人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措施下,廣泛了解傳統音樂的博大精深。實現自覺地保護傳統音樂。
3.5發展學生社團,為傳承的平臺。
大學的社團在大學中普遍尋在,是傳播傳統音樂的良好舞臺。例如,民樂社。、加入社團,就相當于參加票友組織,學生集體感受傳統音樂,接受熏陶和訓練。發揮學生傳統音樂能動性,促使學生去關注音樂,保護推廣傳統音樂。社團中,專業教師的輔導,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傳統音樂知識的時候,不會迷失方向。在傳統音樂知識傳播的時候,能夠有序傳播。使文化的傳承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4結語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歸納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研究,可以看出,體育類的項目數量還是相當多的,但也相對單一,可以得出地方政府不重視、法律法規不健全、經濟水平落后、專業人才缺乏、傳承方式的限制等是目前河南保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滯后的原因,并指出研究領域中的不足,在保護與傳承方面出現的缺陷,以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選定體育非遺文化的角色定位等。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省 體育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保護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淀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資源,體現了人類共有的體育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即承襲,承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價值、文化淵源、風俗習慣等以及生態環境。河南省境內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提出,是對這一類珍貴文化形態的搶救和保護,是對瀕危文化采取的一種記錄、保存、評估、拯救、等的一項文化工程。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CNKI)查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文獻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資料,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2.邏輯分析法。在結合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河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并對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結果與分析
(一)結果
在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體系中,多數人對武術、太極拳等所普及的項目較為了解,知曉項目的單一,不重視體育非遺項目體系的存在的重要性,在高校有一半的學生不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或者只是了解個皮毛,關注度、參與度普遍不高,原因是高校缺乏相關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平臺,場館缺乏、師資力量不夠,多引進社會民間傳承人來教授。
黃濤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文件對于“政府主導”的闡釋很明確,政府對于非遺保護的發動、組織、管理、支持、推動等作用[1]。通過查閱資料顯示:地方干部與民眾對非遺保護的認知存在偏差,地方干部在非遺申報時比較看重外顯、容易成為地方文化品牌的項目,而對無形的、潛藏于生活之中的文化遺產缺少發掘,這樣就致使那些傳承久遠、深深影響民眾生活的非遺項目不為世人所知[2]。
在多元社會條件的基礎上,探討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不同模式和路徑,是新階段體育非遺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的法律保護條例大多是政策性的指導意見或原則性辦法,可操作性差、內容不完善,無法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出的活態性、多樣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3]。
(二)分析
以河南省少林寺為個例,少林寺投資成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注冊了“少林”、“少林寺”商標,注冊類別為武術表演。2009年,少林寺注冊了“少林局”商標,注冊類別為藥品和沐浴用品,因此,對體育類非遺的發展可采用注冊商標。
河南省國際少林武術節已經連續舉辦了8屆,在武術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武林高手云集鄭州,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共同促進武術的發揚與傳播[4]。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在傳承譜系比較明晰的武術或其他拳種基礎上,創造理論和技術體系比較成熟的武術技藝和健身、養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發展的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植根于民間的活態的傳統行為方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核心就體現在它的傳承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少林寺禪與功夫的發源地,一千五百年的傳奇,力量與智慧的結合,是東方文明的瑰寶[5]。
通過結果可以分析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對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管理有了專題的研究,但為數不多,對傳承主體還僅限于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傳承內容上提出了對體育健身價值的延伸,充分發揮傳承人自身的優勢,對于體育類非遺的發展很重要。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開展的體育非遺保護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不足,從國家政府層面、社會環境層面及個人層面等還需加強宣傳,不能固守傳統教育模式,尤其是面對體育類非遺的存在,學習的方式應該多樣化;資金不足、人才匱乏,學校教育的不普遍,舉辦的非遺活動多是流于形式;非遺文化宣傳的不詳細、不清晰造成大家對它的模糊概念而沒有深入的了解。
(二)建議
對于有市場前景的項目可以設班招生,使地方的傳統項目走向社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時代,可以通過注冊某項產權、商標獲得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掘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通過市場運作把文化遺產轉化為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提高可以促使文化遺產的擁有人去保護非遺[6]。
在高校的教學中制作課件,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利用多媒體對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優勢,比如通過電視廣告或當下流行的真人秀綜藝節目更好的傳播體育類,例如《叮咯嚨咚嗆》就是傳播了中韓文化交流大任,通過明星學藝的過程感受到來自中韓文化碰撞的歡樂等。
參考文獻:
[1] 黃濤.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誤與矯正[J].文化遺產.2013(3):53-54.
[2] 邱丕相.武術的文化構成及當代傳播[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5).
[3] 段友文,鄭月.后申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參與[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9(4):127-129.
[4] 焦宏昌.第八屆中國國際少林武術節開幕56國家代表聚中原[N].中國日報.2010.10.24(3).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川??;活態傳承;價值;途徑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267-01
一、川劇“活態”傳承的現狀
“活態”傳承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進行傳承與保護的一種方式,用文字、音像、視頻等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方方面面,以此來達到對川劇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隨著城市化改造,一些傳統村落正在不斷消亡,非遺文化產生的源頭在發生改變。大量傳承人離開原生地,他們也從此與“根”斷裂。前文化部部長蔡武曾表示,“非遺”的傳承鏈條正在中斷,60年間傳統劇種損失了三分之一,傳統文化目前的生存境地已危在旦夕。
二、川劇“活態”傳承的價值
川劇“活態”傳承的關鍵在于“活”,結合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加以融合創新,完好地繼承和發展民族藝術文化的精髓。川劇是傳承本土民族文化藝術的核心,是對充滿著民間生活情調和地域風情的蜀地文化的重塑。
川劇是四川省優秀的文化資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對國家和四川省“十三五”規劃中,遵循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文化創新,遵循協調發展理念,構建優秀文化傳承體系等戰略部署的實踐探索,也是服務地方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川劇“活態”傳承的途徑
(一)以創新形式開展川劇文化藝術的傳播
其一,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媒體的迅速發展成為川劇新的發展途徑,通過電視節目的展演并加以創新,不斷豐富川劇戲曲類節目的種類及內容;改革或翻新傳統的川劇戲曲劇目,結合時代編寫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新劇,使川劇以全新的面目走向大眾的視野。
其二,把川劇戲曲引進校園,將川劇藝術搬上高校課堂,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還為廣大在校師生提供了多彩的校園生活和展現自我的舞臺,為延續川劇的“活態”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三,針對川劇的地域性發展,在西南地區或成都本地設置川劇文化生態保護基地,實行“一帶一”的政策,加強與周邊地域間的文化交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活”起來。
(二)對川劇傳承人的事業扶持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載體即傳承人,他們最大的價值是其對信息的傳遞,將傳統技藝繼承下來,傳承下去。從被忽視到被關注,傳承人身份的認定,是基層民間藝術家得到上層文化的重視。傳承人們不僅要有使命感,還要通過傳習手段引導社會的關注與保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川劇的根本便是“活態”傳承。從“活態”傳承的角度出發,為川劇的延續尋找一份新的途徑,為川劇更好地發展謀求一條新的道路,建立一種良性循環,完善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統。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鄧運佳.中華梨園一枝花――川劇藝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郭峰.川劇[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厲震林,倪震.雙輪美學――中國戲劇與中國電影互動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
[5]劉文峰.中國傳統戲曲傳承保護研究(上)[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
[6]于學劍.當代戲曲創新思考[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7]姚於,王斌.川劇之困―――天下第一戲現狀報告[J].新西部,2012.
[8]孫曉濤.論地方戲曲保護和傳承與增強文化核心競爭力[J].四川戲劇,2012(2).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李夢詩,女,湖北宜昌人,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2014級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第二作者:魏園,男,河北張家口人,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2014級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據悉,為進一步擴大廣州乞巧文化節的影響力,加強乞巧文化的國際交流和學術研究,宣傳嶺南傳統文化——廣州乞巧民俗文化的良好形象,廣州乞巧文化節組委會主辦、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承辦了此次廣州乞巧文化論壇。論壇作為廣州乞巧文化節的重頭戲,將打造成為群眾廣泛參與的民俗文化盛宴和國際性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次論壇以“認知·傳承·融合”為主題,圍繞廣州乞巧文化的傳承、廣東非遺保護的本土經驗以及國內外非遺保護的發展趨勢,深入探討在全球化語境下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融合等理論與實踐問題。通過海內外專家學者、傳承人代表等,總結乞巧文化傳承經驗,梳理傳統節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本土經驗與世界意義、非遺文化生產性保護、鄉土文化與都市文化相融合等重大理論,結合天河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區的目標,全面推進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區建設的具體實踐,推動天河當好廣州走新型城市化發展排頭兵。
本屆廣州乞巧文化論壇邀請了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日本民俗專家、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會會長鳥居貞義等4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20多名民間藝術大師或優秀傳承人代表等與會,圍繞乞巧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等重大課題,展開了一次高層次的學術研討。內容涵蓋了廣州乞巧文化的歷史淵源、現狀特色、未來發展,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等眾多課題。
參會專家學者、民間藝術大師等人數眾多,發言踴躍、氣氛熱烈,主辦方于8月上午專門安排了論壇開幕式,以及邀請了多位專家進行主題演講,下午分為三個分論壇繼續進行研討。上午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的有: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李稚田;日本民俗專家、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會會長鳥居貞義;臺南市國際文化交流協會顧問朱慶慶;廣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應楓等,在8日上午分別作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