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5:55: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學銜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初中和高中之間的教學銜接問題一直是一大難題。中學英語教學是聽說讀寫的綜合,如果偏廢任何一項能力,都將會影響整體能力形成。下面就初中與高中英語教學的不同特點來談談高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及我們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
⒈把握教學起點和課堂容量。調查表明,50%的學生認為,初、高中最大的區別是課堂上,高中要求記大量筆記,教學內容多;50%的學生認為,高中英語難度大,聽課吃力??梢娊虒W起點過高和課堂容量過多是造成學生不適應的主要因素。
⒉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模式。初中學生發言積極,主動性較強,課堂氣氛活躍,而高中課堂主動發言的學生不多,課堂氣氛沉悶。經調查,90%的高中生,在英語課堂上,老師點到了才發言。初中教學,老師可通過實物、游戲和競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而高中英語教學,教師很難用相同的手段達到初中教學的那種效果。因此,高中教師更應該研究學生心理,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學習的主體性,找準課堂切入點,以學生活動為主,加強情景創設,多聯系生活實際,活化教材和課堂。
⒊注重學法指導。大部分初中教師和學生仍把教學目標定位于中考,使得教學陷入題海之中。結果,學生自主性較差,知識死板,自學能力較弱。進入高中后,相當一部分學生仍沿用初中的那套學習方式,導致學習效果差,陷入學習的誤區。因此,學法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在課前預習、學生聽課和練習以及課后的復習鞏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對今天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的目標。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因此教師不能只顧“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應該重視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科知識,還應把“教會學生學”作為已任,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讓他們掌握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從心理上來說有朦朧的成人感,他們有獨立與創造的愿望,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趨上升。但在外語學習方面,雖然有了幾年初中的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詞匯與基礎語法,但由于缺乏外語的實踐能力與自學能力,很多學生只能跟在老師后面跑,外語學習的廣闊天地還未真正對他們展開,他們的學習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較簡單的重復。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學法指導已必不可少。因此,教師必須積極研究科學的、適用的學好英語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導學習策略和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應當成為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在以下方面對學生予以指導。
⑴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要使學法指導行之有效,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勤記筆記、及時復習及反復練習。
⑵在英語學習中引導學生搞好幾個“學會”。①學會使用工具書,這是培養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②學會合作,包括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③學會將知識條理化。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分析、對比和歸納將所學知識條理化,儲存在記憶之中,實現知識由量到質的飛躍;④學會活動,包括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效、有目的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有意識地組織和參與課外英語活動等,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品位;⑤學會參與討論、發表觀點。這一點是學生發現自我,樹立學習信心地的關鍵,也是英語教學中體現英語交際性和實踐性的重要時段。
⒋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初中英語教學具有“單一性”和“針對性”的特點。教師的教學往往是朝著學生掌握“中考”所需的語言點而設計課堂。盡管初中也加強了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但作為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因而教學的局限性較強。高中英語教學則強調語言教學的“系統性”、“科學性”和“交際性”。學習語言的目的很明確,除了高考,學習者是為了掌握這門交際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在充分體現語言交際性的同時,將語言知識講深講透,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比如enjoy一詞,初中教材中重點講了“喜歡”的意思,如:Ienjoyswimming.那么在高中課堂中,還應涉及以下關于enjoy一詞的知識教學內容:enjoyable(令人快樂的);enjoyment(愉快);enjoylife(享受生活的樂趣);enjoythecoolair(乘涼);enjoyone''''smeal(津津有味地吃飯);Howdoyouenjoyyourtrip?(你覺得你的旅行如何?)enjoyagoodincome(收入豐厚);enjoyfreemedicalcare(享受公費醫療);enjoyverygoodhealth(身體很棒),等等。
現行的英語教材,無論是初中教材還是高中教材,均以“單元式”編排,在語法、詞匯上采用“循環式”和“漸進”原則,注意初、高中緊密結合,每單元包括對話、閱讀、操練和鞏固等課型,一般說來,師生能較快適應。那么,在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上,筆者認為,高中教師還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迅速貫通初、高中教材,這是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基礎。初、高中教材編排的一致性給我們高中英語教學,特別是高一年級的教學銜接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關鍵是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句型和語法,這樣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級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導學生貫通知識經絡,矯正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②認真鉆研《英語課程標準》,了解前沿課改信息。《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及新課改的逐步推進,給廣大英語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稑藴省穼⒂⒄Z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整合發展的基礎之上的。這一目標的確定,將英語課程從僅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提高到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的角色作用,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學習和鉆研《英語課程標準》將有利于我們牢牢把握教學的方向,正確掌握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
③學習一些語用、語義方面的知識。這是一個合格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基本素質。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越來越多地顯示出語用、語義知識的重要。例如兼有兩種形式的副詞,即high/highly;wide/widely;deep/deeply;free/freely等,前者表示其本意,后者往往表示一種心理狀態。比較:Themountainis1,000metershigh(高).Wethinkhighly(高度地)ofourheadmaster.又如高中教材中頻繁出現的過程動詞與結果動詞等都貫穿了語用、語義方面的知識。
④加強和初中教師的聯系,盡可能的多聽初中英語教師的課,了解初中課堂教學實際。
⑤學習一些與高中教材有關的背景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博學者。實際上,高中教材涵蓋了豐富的人類知識,包括了從語言、文化到歷史、地理、生物、天文、習俗以及各方面的素材,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是為學生提供由操練(practise)到產出(produce)的語言內化過程。教師知識的積累和豐富只會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只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知識的淵博以及其人格魅力!
⑥學會教學反思,這是提升我們教學檔次的重要一環。俗話說,教然后知不足。有時候,教師在教學時不知不覺,有些東西沒有考慮到,出現知識的遺漏。課后經過反復思考,覺得又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因此,施教者在下一次的教學中就會特別地注意,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大大提高教者的教學水平。所以,我們不應把撰寫教學反思看作是累贅、形式,而應把它當作我們成長、成熟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教學銜接 如何銜接 心理差異 自身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英語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讓初一新生適應初中的教學方法,順利完成學習過渡,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英語教師,解決好中小學的教學銜接問題,成為我們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學英語教育和初中英語教育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升入初一后,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產生不適應,從而引起對學習英語興趣的下降,學習成績滑落,給學生和家長帶來困惑。這就給我們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等方面的銜接?我個人認為,要解決好這一難題,我們必須認真了解、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銜接問題存在的背景
中小學生因年齡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異: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強,形象思維好,膽大不怕出錯,加上剛接觸的英語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學習英語興趣很高。但進入中學后,在心理上會有一系列變化,他們好奇心強,但處理問題片面輕率,對學習困難估計不足,隨著年齡的增大,學習難度增加,功課的增多,并且有些學生自控能力差,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慢慢消退,從而降低了英語學習的效率。
中小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語言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習過程,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因素,特別是英語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受外界影響小,較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對英語不再感到好奇新鮮了,相應的學習動機就不如小學生那么強烈。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好,重感情,對英語活動能積極主動參加,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增長,消極情感也同時出現,害怕、羞澀、沮喪,又由于面臨中考的壓力,家長和老師的重托,心理負擔和壓力比小學生大得多,他們的擔心太多,怕顧此失彼,這樣的心理反而阻礙了他們參與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銜接問題的難點分析
長期以來,小學與中學英語教學存在嚴重的相互脫節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基礎英語教學的發展。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的難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的脫節
小學英語教材比較簡單,教師一般采用直觀法進行教學活動,講課速度慢,課堂容量少,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交流,能聽懂簡單的小故事,側重識記和淺層的理解,思維難度不大,學生可通過感知語言來完成學習任務。而中學英語教材容量大,每冊書12個單元,詞匯量和語法知識遠比小學的量大、難度大。老師上課的節奏快,要求高,除了聽,說還要求讀、寫四種能力綜合發展。
2.教學內容脫節
教學內容的脫節一方面體現為教學內容的重復。例如,大多數初一教材中出現的單詞,學生在小學階段都學過。另一方面體現在跨度上。小學英語教學比較重視句型操練及機械模仿;而中學英語教學的句型多而復雜,語法知識繁多,學生很難準確把握和理解,所以會令許多初一新生在學習英語時感覺負擔重、壓力大。
3. 教學方法脫節
由于小學內容相對來講要易學,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玩邊學.在這種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學習英語,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特點,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樂于模仿,敢于開口,有較強的主動參與和合作精神。步入了初中后,這種趣味性正逐步逐步地消失,從培養小學生的好奇心,趣味性朝著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轉化。
4. 學習方法脫節
小學英語教師基本采用直觀方法組織教學活動,小學生通過感知語言材料即可完成學習任務。而到了初中之后,語言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學生除了感知語言材料外,還必須理解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理性思維的方法。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吻合,英語的教與學就會互相脫離。
5. 學習技能脫節
小學生普遍缺乏分析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依賴教師。他們的學習技能基本上只是機械模仿,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進入初中后,學習技能開始從機械模仿轉換為有意義的操練和在真實情景中的交流,從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
三、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小學和中學英語教學是相互關聯的整體,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因此,如何使小學英語向初中英語自然過渡是防止兩極分化、提高基礎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它也是我們當下必須解決的難題。
1、中小學教師都必須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態度,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是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小學英語教師不能只停留在學生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也不能將完成小學階段教學任務作為英語教學工作的終點,而應著眼于學生整個英語學習階段和過程。而初中老師不要只把教學目標放在中考上,為中考而中考教學。應該了解和分析好銜接教材的內容,做到融會貫通,搞好銜接教材的過渡。在初一的預備篇,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字母、語音、語法的深入訓練。同時,更應該注重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欣然接受知識,并為學生繁重的學習負擔減負。
2 、中小學教師都應該教學上循序漸進,授之以漁。
【關鍵詞】化學 適應 銜接
初中科學是兼有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綜合性學科,所以學生對化學并沒有進行過系統學習?;瘜W知識儲備量很匱乏的初中生剛進入高中的化學課堂時,顯得很無力。其大多表現為“老師講的時候好像聽得懂,但自己做作業的時候速度很慢,正確率不高”。出現了初、高中化學教學就會出現嚴重的脫節現象。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的成因分析
1.初高中教學內容之間存在重復、交錯、銜接不到位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有些內容初中已經學過,但高中須進一步加深、完善。如氧化還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和氧基礎上的,是狹義的概念,而高中則從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觀點即從本質上來闡述氧化還原反應。第二,新課標刪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內容,在高中教學卻又要用到。如原子結構示意圖、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物質的溶解過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與非金屬氧化物的關系、電離的概念以及溶液導電性及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
2.初高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差異問題。一些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因不能及時改變學習習慣和調整學習方法,完成當天作業都有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總結的時間,并往往造成了學習的“惡性循環”。所以教師必須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課前自學預習、上課做筆記、課后自覺復習、獨立完成作業、總結梳理評估來加深理解,通過思考和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初、高中學生心理差異問題。初中生要適應高中學習和要求,心理必然要面臨一個銜接過渡的階段。這需要老師耐心教導,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逐步建立自信,順利完成過渡。
二、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的對策探究
1.專研初、高中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識內容”上的銜接。我認為作為高中教師,尤其是高一的化學教師,光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夠的,還必須找出初中和高中教學中出現的重復、交錯、銜接不到位的知識,并做到查漏補缺。如初中的復分解反應條件為:要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而到了高中隨著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條件改為:要有氣體、沉淀和弱電解質生成。但反應Na2CO3 + HCl NaCl + NaHCO3無沉淀、氣體或弱電解質生成,為什么能進行?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最終可以從離子反應的角度來理解,那就是反應朝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
2.全面了解學生基礎,做到在“學習能力”上的銜接。(1)發展實驗與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必須多留一點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實驗。除了要用足、用好課堂這一主陣地外,還要關注課外、校外、家庭乃至社區等活動基地。總之,清晰、生動、神奇的化學實驗現象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疑對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帶來極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發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生進入高中感到不適應的主要原因是高中課堂知識容量太大。有經驗的老師一堂課就是一條問題鏈、知識鏈。問題鏈的真正價值在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在設計核心問題鏈時,教師應該思考:“問題是什么、問題的層次、問題的內在邏輯關系、問題的表征方式、問題的變式、問題解決后所獲得的規律的遷移以及為了解決問題應該給學生提供怎樣的素材與資料?!保?)發展自學能力。發展好自學能力是初中生的“第一課”。怎么發展呢?我的第一招是教學生讀書,學生讀書已經十多年,但真正會讀書的學生并不很多,因此,在讀書方面我下了些功夫對學生進行了培養。第一,在讀書時大量的提出問題,邊讀書邊思考。學會聯想并提取書中的要點。按照“粗―精;淺―深;讀―思;讀―記;讀―聯;讀―總。”一系列方式讀書。第二,讀書時要做到“①眼看,②腦想,③筆寫,④卡片”,讀書后把不會的記錄在卡片上;把必會的知識點記錄在卡片上,就可以在第二遍復習時有的放矢。
3.深入理解化學概念,做到在“化學思想”上的銜接。學生在獲取大量有關的感性知識以后,教師必須教導學生將感性知識進行提煉并升華,最后形成化學思想。第一,“分類思想”,例如《化學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讓學生深刻理解位、構、性之間的關系,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多嘗試預測未知化學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第二,“守恒思想”例如:質量守恒定律為建立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和進行化學反應的定量計算奠定了基礎;電荷守恒定律為分析溶液中離子反應的情況和建立離子化學方程式的概念作了鋪墊。樹立守恒思想就是抓住了化學變化的根本,讓學生做到了以不變應萬變。第三,“辨證思想”例如:比如“金屬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就越強”“非金屬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就越強”。
一、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小學和初中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教學的要求和層次有所區別。小學英語重在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戲等活動奠定語音和書寫基礎,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為進一步學習語音打下初步的基礎。初中英語則通過聽、說、讀、寫訓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由此可見,小學與初中英語應各有所重,又相互銜接。前一階段是基礎;后一階段有基礎也有發展,哪一階段搞不好都會直接影響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學要求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特點,使教學銜接更加重要。
二、小學與初中英語銜接的方式、方法
小學與初中是實施義務教育的兩個階段。兩者之間的銜接形式上要因地制宜,方法上以實用為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方法進行。
1.小學與初中教師要相互了解教材內容
教師備課時要備教材,在小學與初中銜接處老師應該延伸所備的范圍,小學教師應該知道初中從什么開始學,初中教師應該知道小學學什么。
平時我們上課都采用一個基本套路:即課前檢查,學習新課,布置作業。這樣環環相扣,一個階段下來每一課每一單元以至整個課程都形成一個鏈條。我們強調銜接就是讓小學的老師把眼光放到初一的高度,引導學生摸索英語的內在聯系,除了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
讓初一的老師把眼光放回到小學,看看他們學什么,學得怎么樣,什么學得多,什么學得少、。組織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具體講授時口下有數。小學已經講透徹的,一帶而過,屬于深化型的或全新型的知識則要重點講解,反復訓練。
相互了解教材內容是小學與初中教學銜接中最簡單的形式。從銜接來看,這種內容的銜接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2.小學與初中教師要相互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教師備課時要備學生,銜接點上的老師要見面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系統鞏固,重點提高,才有利于初中教師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如果說相互了解教材內容是為了解決學習內容的話,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則是為了調整教法,加強學法指導。小學教師除了傳授知識之外,到了系統復習階段應加強同初中教師之間的聯系,把思路放開闊一點。讓學生在學習零碎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無窮。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對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多補課,強調從最基本知識抓起,讓他們聽得懂、能接受。對于個別成績突出的學生尤其要加以指導,督促他們學好基本知識的同時,兼顧能力的培養,學好課內知識,適當延伸部分初中相關內容,讓他們吃得飽。
初一教師更應該加強與小學教師的交流,對所接學生力爭熟悉情況,摸好底子,了解學生的性格。了解他們在學習上所用的方法及努力程度,掌握他們的智力情況,這將有利于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貫徹落實,直接有利于學生成績的全面提高。
3.初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調整
小學階段的學生聽覺敏銳,模仿能力強,心理障礙少。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具有較強的語感,給升入初中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的教法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創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興趣。2)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3)進行聯想、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培養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簡而言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學生進入初中,隨著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及教材的改變,教學方法也應作相應的調整。①仍以培養興趣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初中階段仍是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之一。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克服不利因素,要多采用直觀教具,配合聽說訓練,做到動靜結合。比如:可多采用如對話、看圖說話、表演、競賽等方式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表現自己。
②對基本功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嚴格的訓練,著重得提高聽說能力。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以培養興趣為主,授課時間短,不可能對學生的基本功提出全面的要求。從初一起,教師應對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全面練習,這四方面緊密相聯,互為一體。以往的教學中,由于過分注重“讀”的訓練而忽視了其它三個方面,特別是聽說能力的訓練,造成英語學習的“聾啞癥”。但全面訓練并不意味著每節課都要在這四個方面平均用力。根據第二語習得規律,語言首先是有聲語言。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用來記錄口語,屬于第二性的。鑒于此,起始階段的教學要從聽說入手,聽說訓練的比重應該大些。
③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設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造交際活動情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盡快將機械性的練習過渡到學生能在真實語言環境中不受教師的控制,自由地用外語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階段。這就要求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要過多地語言形式的練習,要使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注意語言在不同場合的運用,從而使語言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一、充分認識初高中政治課教學銜接上存在的問題
1.教學節奏變化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
初高中政治教學就一節課的知識容量而言,初中遠比不上高中,而因教師的教學就有快慢和粗細之分,教學上有一個深廣度的把握問題,這一快一慢、一粗一細兩對矛盾就很容易將初高中教學阻隔,使初高中教學難以系統化,從而影響政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造成學生學習上難以適從,出現滑坡,產生兩分化。
2.教學方法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
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是決定學生由一個學習環境轉換到另一個學習環境適應以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踐行、思考,高中政治教學則注重學生的思維、大膽質疑、求異、敢于爭辯以及學生學法上的引領。
3.課改踐行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
隨著初中課改的深入實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學觀念上的差異,影響著學生對高中新知識的接受。初中進入課程改革后,許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師生平等對話和交流互動、重視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學生的學,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具體實施上也有了明顯改進。與初中課改相比,高中教學方式還相對滯后,教學方式改革發展不均衡,教師一言堂,教法陳舊單一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學生由初中很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走進高中相對死板沉悶的教學環境,便產生了很大的不適應。
4.中高考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
中高考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考試,前者為了完成初中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考試形式是畢業考試與升學考試兩考合一,即達標考試。因此,初中政治教學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在量上和質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國家級的選拔性考試,在文科綜合的考試形式下,隨著命題由知識向能力立意的轉向,對學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許多初中政治教師便千方百計地給學生圈范圍,畫重點,讓學生死記硬背,以獲取高分,許多學生平時沒有好好學,根本不理解知識內容,到考前突擊背老師畫定的內容也能夠達標過關,所以這些學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試及平時教學、復習的方法大不要樣,便感到明顯不適應,造成學習上的滑坡。
此外,由于年齡特征和心理上的差異,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學科素養還有許多不適應高中政治學習之處,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起始階段注重解決教學銜接問題。
二、解決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問題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1.引領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動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2.夯實基礎,處理好高中知識深度與廣度的關系。
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樓閣,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綜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適應過程,同時,初高中教材在內容上又是相對獨立的,在知識的銜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學生也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初期,不能操之過急,不要忙于趕進度,特別是高一上冊《經濟常識》第一課,是經濟常識的基本經濟知識,全書的基礎,學好這一課,對今后的學習影響重大。
3.關注高中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注重知識體系建立,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課程目標是引領課堂教學的航標燈,如果目標不清,則必然會使課堂教學迷失方向,因而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歸宿點。初高中教學銜接過程中,政治課與其它學科相比,有一個重要區別,那就是在教材內容的銜接上,沒有嚴密的連續性,完全是各自獨立的知識體系,當然,從思想教育的體系中來講,它們之間還是有聯系的。
4.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內容銜接;教學策略銜接;學習方法銜接
搞好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是深化課程改革、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有利于教師尋求實施新課程的最佳結合點,從而在教學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時機。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學習方法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初中、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
一、教學內容的銜接
通過對比初、高中教學大綱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闡述可知,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其知識層次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以下對高中化學部分教學內容、初中化學再現知識、初高中化學知識對接點列表進行比較:
二、教學策略的銜接
1.做好入學教育準備工作,為初、高中銜接打好基礎
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然后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高中化學學習的特點。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化學在整個中學化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明初、高中化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清初、高中化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的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
2.構建問題梯度,實行層次教學,切實做好初、高中銜接
(1)在教學中從高一學生的實際出發,構建問題梯度,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的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2)重視新、舊知識的同化和更新。(3)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優化化學課堂教學,提高化學學習興趣。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1.建立正確的化學學習規范,形成習慣
(1)預習
課前熟悉所學知識,劃出重點、難點及模糊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選擇一本好的教輔材料幫助理解,并使零碎知識條理化,從而達到有備而聽,以便抓住重點,解決疑難。
(2)聽講
課堂上要始終堅持“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如果走神,就會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沒法理解老師下一步的講解內容,也就無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
課堂上多表現自己,把自己的理解說給老師聽。學會記筆記。高中化學的課堂知識容量大、內容多,學生單純靠記憶是很難記住課堂上的全部知識的,必須學會記筆記以便課后復習。當然有些細節尤其要注意,一是準備一本筆記本,而不是隨便在紙上或書上做筆記;二是先聽后記。
(3)復習
為提高做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聽講后要及時鞏固所學內容,既包括理解記憶知識點,又包括對知識進行前后聯系形成規律。課后及時復結,及時反饋,有問題及時找老師或與同學溝通解決,不留知識盲點,使知識為自己所有。
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練習和反思,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學習規范,形成良好的習慣。
2.因材施記,形成知識儲備
有人稱“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所以要學好化學,首先要把知識點牢記在心,這樣做題時才能活學活用。剛步入高一,學生會遇到許多不熟悉的化學用語,如果教師把各種趣味性語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鞏固記憶,對學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都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化學用語──口訣記憶
化學本身有著獨特的“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高中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可編成口訣以便于記憶。
例1.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
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單質為零莫忘記。
例2.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
一價銨根硝酸根;氫鹵酸根氫氧根;高錳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價硫酸碳酸根;亞硫酸根錳酸根。牢記銨根為正價;負三有個磷酸根。
(2)概念理論──對比記憶、概括記憶
針對一些相近或對立的抽象概念,通過對比,找出異同,便于記憶。
例3.氧化還原反應:升失氧還氧;降得還氧還。
(3)實驗步驟──順序記憶
例4.鈉和水的反應現象:浮、熔、游、響、縮、紅。
3.培養聯想、類比和歸納能力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根據初中化學的特點,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低。而高中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學生的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自主創新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在學習新知識時,可根據已掌握的知識與新學習知識的異同點進行比較聯想和遷移,并進行歸納,完善知識的“點、線、面、網”的結構。
(1)相似類比聯想
類比是分析比較的對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因此推論它們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或結論遷移到另一對象的思維方法。
例5.學習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根據同類相通的特點,遷移到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2)相反對比聯想
化學中有許多概念是對立統一的,引導聯想可以把相反的概念聯系起來。在引導分析其中一個概念的同時,讓學生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并分析,自然會得出另一個概念,并深刻認識概念的本質區別。
例6.在蘇教版高一必修1專題一“概念”的學習中,堿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氧化與還原、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等均可進行相反對比聯想。
一、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初高中政治新課標研讀力度不夠、課程目標把握不準而形成的銜接問題。總體把握初高中政治新課程的課程標準是搞好本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初高中學科課程標準有共性,也有區別:初中課程目標在設計上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踐行與思考;高中課程目標則注重學生的思維、大膽質疑、求異、敢于爭辯以及學生學法上的引領。初中思想品德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具備基本的法制觀念等;高中思想政治則側重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全面提高能力等。
2.由于初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容量、知識深度、教學節奏的變化而形成的銜接問題。總體而言,高中學科的知識容量和難度都比初中大,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而成為新高中教師普遍存在的困惑。初中思想品德一節課的內容平均是1.5 頁書左右,知識容量較小,難度小,因而教學節奏比較舒緩。而高中思想政治每節課知識容量翻倍,難度加大,知識加深,這要求在科學處理教學節奏的同時要深化知識,對教學節奏把握的要求明顯提高。若把握不好易造成兩難局面:講快了,不深入,學生不懂;講慢了講透了,學生懂了,時間又不夠,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3.由于初高中學生身心變化、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銜接問題。由于年齡特征和心理上的差異,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學科素養還有許多不適應高中學習之處。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大多數初中生學習的被動,習慣較差:學生欠主動預習、主動做筆記、主動思考問題發表見解、主動更正作業試題。造成這種局面,除了學生身心特點因素外,還與政治教師在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方面的引導不夠和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方法密切相關。
4.由于本學科在中、高考上的差異而形成的銜接問題。初中思想品德學科中考的第一目標是完成初中階段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在量上和質上要求都相對低些。而高中思想政治高考是國家級的選拔性考試,學科命題以能力立意為主,對學科教學的要求比前者高得多。
二、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對策
1.研讀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掌握課程目標的基本要求,重構知識體系,提高教學效率。高中新課程目標是引領課堂教學的航標,如果目標不清,則必然會使課堂教學迷失方向,因而課程與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歸宿,也是衡量教學效率(有效性)的核心標準。初高中新課程標準雖然在課程性質、基本理念等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但課程與教學目標相對獨立,同樣,與課程和教學目標對應的知識內容也相對獨立。初高中政治學科教學銜接過程中教材內容的銜接方面沒有嚴密的連續性,基本上是獨立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務必向學生講清學習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如高一《經濟生活》的第一堂課,建議不要馬上講授新課內容,而是先介紹全書的知識結構體系,總體學習目標、基本要求和學習的主要內容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能明確所學的知識是什么,有何用,初步形成知識體系框架,學會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且隨著日后教學的推進基本上能逐步細化、完善甚至能重構知識結構體系。
2.處理好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的知識深度、廣度與教學節奏的關系。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樓閣,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綜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適應過程,同時,初高中教材在內容上又是相對獨立的,在知識的銜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學生也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高中教師務必處理好高中學科知識深度、廣度與教學節奏的關系。以高一政治新課程教學為例,在教學初期不能操之過急,不要忙于趕進度。如高一《經濟生活》第一單元既是經濟生活的入門和基礎,又是全書的重點,學好這一單元對今后的學習影響重大,在教學中必須圍繞“貨幣”、“價格”、“消費”三個核心概念講清“商品與貨幣”、“外匯與匯率”、“價值與勞動生產率”、“價值與價格”、“價格與供求”等近十對重要關系,并以核心概念和諸多關系為基礎構建單元知識結構體系。要講好本單元,需切實做到“內聯講深講清(深度)”、“外聯講活講開(廣度)”和“總體放緩(教學節奏)”。教學的起始只有扎實地抓好基礎,才能構建起能力的“殿堂”。而從第二單元開始,相對而言知識深度、廣度小一些,加上學生通過第一單元的扎實學習已“登堂”,教學節奏可以適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