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09: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加強德育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德育實踐 德育渠道 德育建設
教師作為中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最直接的引導者,在學校德育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身所認同和體現的德育價值取向對受教育者具有重要影響。德育的存在不僅在于幫助個體協調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更在于使人類的自由本性得以發揚,使個人的獨立人格得以確認,人們自主、自覺、自尊等自我肯定的人格屬性得以涌現,在這基礎上才能構成人與人之間的最佳結合,也才能滿足人諸種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和需要。所以,我們廣大教師應該不斷拓寬德育渠道,在德育實踐中加強中學德育建設。
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德育建設
德育工作者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當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以更加嶄新的視角,更加辨證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審視,尤其要與轉變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德育觀和人才觀。德育工作者應不斷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遵循德育規律,切實提高德育理論水平和德育研究能力。研究德育新方法,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本校實際,努力使德育方式、德育過程、德育內容貼近青少年學生的生活實踐,創造性地運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實踐、重體驗”的德育方式,為提高德育實效,豐富德育理念與德育模式服務。我們學校作為一所新合并的學校,學生成長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不同,造成學生心理的一定差異,以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讓他們能盡快融入新集體中,促進學生德育的進一步發展顯得至關重要。為此,學校組織班主任到德育工作較好的學校進行學習,吸取他們德育工作中的經驗;邀請德育工作先進培訓班成員來學校暢談經驗;不定期邀請專家來學校組織講座,借以提高教師的德育素質。暑期,學校借助市進修學校的專家組織了班主任培訓班,以提高全校教師的德育能力。我們知道,教師的勞動在學生心中始終具有表率性,他的道德情操、作風儀表和勞動態度對學生都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要經??匆恍┯嘘P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心理波動。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后進生更要“厚愛”,以鼓勵教育為主。對學生嚴字當頭,愛在心頭,要善于寬容學生。適當的寬容有時能收到驚人的教育效果。以情動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實施愛心(或博愛)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實踐活動
德育教育活動應該是生動活潑的,比如,有的學校年年搞活動,年年老樣子,沒有新意、沒有創造,或是熱衷于轟轟烈烈的宣傳效應,也就沒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應該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但是,活動前沒有進行嚴密的設計,沒有進行深層開發,只是玩玩而己,而且,附近的景點就那么多,從小學到中學,已經無處可玩。更重要的是,現在搞什么活動都是有償的(不排除有盈利的趨向),學生從內心就有一種排斥傾向,認為學校借口搞活動,實質是為了掙錢。由此,德育活動非但沒有起到德育的教育功能,反而起到負面作用。
我們要善于組織和引導學生自己組織各種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集體主義精神的感染。有時,學生在一場足球賽或聯歡會中獲得的集體主義情感體驗,是教師任何美妙而空洞的說教難以達到的。集體活動,就內容而言,可以涉及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就規模而言,可以是學校活動,可以是年級活動,可以是班級活動,也可以是小組活動;就形式而言,可以是學習交流、思辨討論,可以是游藝娛樂、文藝表演,可以是體育競爭、勞動比賽,可以是社會調查、遠足郊游等等。同時開展的活動要適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校園十佳歌手比賽,讓學生感受到不是僅僅在社會上才能領會流行時尚,在校園中照樣可以,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也使學生不會感覺到校園生活的枯燥;又如:普通話演講比賽,不僅讓學生明白會說普通話的重要性,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積極性;再如:英語演講比賽,使學生明白作為現代社會學生,學好母語固然重要,但學習多種語言對自己今后的發展也十分重要;另外組織師生一起觀看紀錄片《洞穴之光》,師生同流淚,一起感受我們要對自己生活的熱愛和珍惜,感受洞穴之中孩子的淳樸和苦中有樂的精神;為遭受病痛之苦的同學捐款,他們紛紛拿出自己平時節約下來的零花錢,一點也不猶豫;學雷鋒做好事活動,清明節掃墓,拔河比賽,各班行為規范達標評比,民主評比學校團支部……一次又一次花樣翻新、妙趣橫生的活動,使學校及班級內始終充滿生機,并對學生保持著一種魅力。
三、充分培育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
很多學校德育工作沒有真正確立學生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沒有也沒能認真了解學生基于自身成長經歷、生活閱歷和不同心理發展階段的真正需要與感受,缺少對學生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之上的對話,很難實現與學生的精神交融,使學生順利接受學校的教育引導。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不足,片面強調說教、規訓與灌輸,德育嚴重脫離學生實際,沒有真正調動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加強溝通,增進理解和信任,充分發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德育才可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要真正去體會學生特殊的需要、情感、態度和發展意向,體會學生的獨特個性以及自由、創造和選擇,信任學生,尊重學生,不把學生看作是年幼無知不成熟的人,不再強迫學生服從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權威。
在這方面,我在平時和學生的交往中,充分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多方關注各個學生的信息,直接或間接了解學生的家庭、心理、交友等情況,了解社會信息。這樣,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和他們談學習,也會和他們談社會流行時尚,談他們年齡階段出現的一些現象的正常性;不僅談他們的家庭,也會談自己的家庭,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讓學生縮短和我的距離,也讓他們能和我真正談心,說出他們的心里話。這樣,我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融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樂于接受我的批評教育,因為在與我的交流中他們能深刻領會一些原來不甚明白的道理。上學期,有個叫裘琨的學生,從小學的成績看,基礎還不錯,但到了初中,就出現了厭學情緒,經常惹是生非,一天下課后,我把他叫到無人的地方開始和他交流,從他父母小的時候談起(我們是同一個地方的),到社會發展狀況,分析他們為什么一定要叫他讀書,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在期末考中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四、適時合理的運用德育中的隱性教育
隱性教育是通過外部的各種條件作用于個體內部的心理過程,通過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達到對情意和行為的感染、調節和控制,從而達到形成良好品德行為的目的目標。隱性教育對學生品德的成型和發展具有陶冶、導向、激勵和規范作用,加強隱性教育,是提高中學德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這種隱蔽的、間接的德育教育滿足了青少年的個性要求,會使他們感覺到他們是受到尊重的并主動地接受外部的影響。
隱性教育可以通過校園的環境建設、學校文化氛圍的塑造、教師形象的塑造、新型的課堂人際關系的確立等幾個方面實施:校園環境是學生成長發展的主要生活空間,學生道德認知的獲得、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磨煉、道德行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校風、班風對個體的教育要求不是明確的,而是隱蔽、滲透在學生經常接觸、經常參與的各種環境要素及活動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這種要求,并按照這種要求去行動;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是教師應盡的職責;要在課堂上倡導和諧、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協作、競爭的新型的人際關系,從而使學生自我個體融入到具有內聚力的群體之中,給學生以道德情緒的感染和體驗,激發學生的道德動機和道德需要。
我們學校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應該說是花了很多心血。從校園的一草一木到宣傳窗的設置,從校訓的確定到特定時間的宣傳標語,無一不是發揮集體的力量,最后落實到位。讓每位初來乍到的家長和學生在第一時間能認同它,喜歡它,信任它。班級內從名人字畫到豐富多彩的黑板報,從干凈整潔的地面到張貼規范的布告欄,無一不給學生賞心悅目的感覺。各教師在校園內行走時,都面帶微笑,如:有一位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初三女生對教學副校長說:“看到裘老師對我微微一笑,使我瞬間掃除憂郁,全身輕松?!甭牭竭@樣的話,我何嘗也不全身輕松呢。應該說,從最初的有些家長對學校合并的反對,到現在的認同,我想,這應該就是對我們學校工作的肯定,也說明我們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五、建立完整、科學的道德評價體系
所謂道德評價,就是生活于現實的各種社會關系中的人們,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準則,通過社會輿論或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判斷,表明褒貶態度。
學校道德評價對學生道德行為進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決,分析判斷哪些行為是善的,哪些行為是惡的;對善的行為給以贊揚、褒獎,對惡的行為加以批評、譴責,進而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承擔的道德責任。
學校道德評價體系的建立是優化道德過程的重要環節。評價體系的確立,不但使德育目標、德育任務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評價標準確立之后,可以對學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為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根據評價結果發現學生哪些方面還存在著缺點,以便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做出相應對策,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同時,道德評價體系的建立,也使得德育理論更加系統;教育過程有了參照物,教育活動中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建立道德評價體系應該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應該以德育目標為標準,根據現實目標確立動態的評價體系,科學地指導教育實踐。二是要注意被評價者,即學生的可接受性,道德評價活動應該是主體性活動,評價的雙方都要主動參與,評價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學生的可接受性與自我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但是德育評價也不能使學生進入誤區,如某中學規定,學生做好事可計入思想品德分。其中就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扶老人過街值幾分?”在有些地方,思想品德便被簡單地抽象為“扶老人過街”“為災區捐款”“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等。帶著個人的功利目的,做好事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便變了味。因為,帶著功利目的的人行動之前權衡的也許是:做這件事能值幾分?一個思想品德得了高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個有善心和愛心的人,并不一定是一個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的人。為了得分而扶老人過街的人,也許連父母都不愿孝順。為了得分而向災區捐款的人,也許自私吝嗇。因為,他們在做這件事時是出于功利目的而不是其他。
由于新課程改革尚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德育的新課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新課程條件下的德育教育應如何構建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積極探討新的方式、方法,拓寬德育渠道,在德育實踐中加強中學德育建設。
參考文獻:
1.楊潤梅.對中學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J].2008(13)
一、打造特色班級文化,優化班級學習生活環境
1.構建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是指教室環境建設,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環境,包括教室墻壁布置、標語口號的擬定、桌椅的擺放、環境衛生的打掃與保持等。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治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同時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
班級有“花香”。有了綠葉紅花的點綴,教室充滿生機;有了金魚的游弋,教室充滿活力。每個學生愛護著自己的、同學的“寵物”(寵愛的生物),仿佛那些“寵物”就是他們的化身,他們在比試著美麗、比試著旺盛、比試著頑強。養花養魚開頭容易,堅持下去卻不容易,班主任要分階段地加以提醒、評比,相信這會成為班級中每個學生最引以為驕傲的風景。在養花養魚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在關注生命成長的過程,也在養心―――善心、恒心、細心、耐心、責任心……引導學生的成長就從引導他們養花、養魚開始。
班級有“書香”。設立一個“圖書角”,讓學生和老師的好書在這里匯集,讓學生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與圣賢交流;班級再訂閱若干種報刊雜志,讓學生的思想和更多美好高尚的思想在這里碰撞;還可以來個“讀書競賽”,給學生的讀書熱情“火上澆油”;偶爾將家長會變成“親子讀書會”,讓閱讀的熱情蔓延到每一個家庭;不妨聯合其他班級搞個“讀書征文”,讓學生找到讀書的真正樂趣,使學生越來越喜歡讀書,樂于在書的世界里流連,在書的世界里陶醉……利用學習園地,創立“讀書角”,讓學生自編讀書手抄報或寫“一日寄語”等,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強相互的溝通。
班級有“心語”。黑板、課桌、墻壁是“心語”的開發地。
黑板留言―――格言警句。在黑板的固定角落,每周由一位學生寫上一句名人名言、哲理警句。
課桌留言―――座右銘。每個學生的座右銘都包含三個內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班級里自己的競爭對手的名字,針對自己不良習慣的警示語。
墻壁留言―――寫滿快樂與自信??梢允菓覓斓囊槐尽昂萌撕檬隆保豢梢允前嗉壔顒蛹粲?;可以是學生引以為自豪的圖畫作品、手工制作、書法筆墨;可以開辟一塊“優樂園”,把所有學生的照片和優點卡貼在里面,卡片上的優點還可以不斷增加,讓學生在班級里快樂地成長、自信地微笑。
教室雖小,可它處處有寶,關鍵還要看如何利用。如果能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體現班級的個性,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發奮向上的感覺,那么,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一樣,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2.創設有個性的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表現為一個班集體的班風、班訓,以及可以通過班徵、班歌、班旗、班花、班級象征顏色、班級卡通、班鳥、班名等加以體現??梢栽诮處煹膸ьI下,發動全班同學參與,增強集體榮譽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中, 良好的班風是核心,班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制度指引行動。
3.建立有規范的班級制度文化
在班級集體中,我們把那些以規章制度、公約、紀律等為內容的,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以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稱為班級制度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而且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
良好班風的形成離不開教育,同樣也離不開嚴格的管理,“以嚴導其行”,才能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班風。心理測試表明,共同參與制定的決策、制度,最易于為參與者所執行。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參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學校的校規等規章制度,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經過大家的討論之后,制定《班級公約》,并輔之以品德考核暨紀律量化標準,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價規范化、具體化和制度化。這樣產生的班級公約,由于符合他們自己的心理需求,條文不多,內容簡明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學生也樂于執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從而使班級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進步。
二、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夯實德育基石的策略
1.發揮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群體的引導作用
班級文化的建設不能缺乏教師的引導,尤其不能脫離班主任的指導。
榜樣示范,積極表率。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對班級文化的引導作用往往是以榜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群體不僅需要自己的知識來影響學生,還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因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盡在學生“嚴格”的監督之中,從而自覺不自覺地對學生起著榜樣的示范作用。心理學家認為,“人在一生中不僅其外顯行為來自對別人的模仿,其態度、價值觀念、善惡、行為習慣乃至道德品質和性格特征,都可能來源于模仿”。學生從教師那里學到的不僅是知識與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價值觀的熏陶。教師應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質,運用自身的人格力量,為班級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完善人格品質做好積極的表率。
以“粗”代“細”,宏觀調控。班級文化的建設雖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但教師切忌不可事事包辦,應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自立的能力。教師要走出“細”的誤區,合理地運用“粗”的方法?!按帧狈椒ǖ膶嵭屑茸尳處煱盐樟税嗉壩幕ㄔO的方向,使教師對班級文化加以引導;又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自我意識得到發展。這樣學生就能夠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中,這種動手、動腦的過程也是一個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教師應創造條件使班級文化的自我教育機制得以運行。例如,教室環境的布置、衛生環境的保持、規章制度的執行,都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自我矯正。與此同時,教師作為一個掌舵者,還應對學生建設班級文化的過程給予適時的宏觀調控。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群體合理地運用“粗”方法能使學生自我方面的人格得到很好的發展。
2.重視以班干部為關鍵的學生群體的主體地位
班級文化的建設僅靠外在的力量或教師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讓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成為班級成員內在的、深層的、自覺的選擇時,只有調動起班干部建設班級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才能確保班級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自主管理,共同進步。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采用“值日班長責任制度”(每天設班長一人,具體負責當天的行為規范等常規事務),為使班級工作良性運轉,配套推行了“班委輪換制”(班干、組長、科代表每學期調整一次,可民主選舉,也可毛遂自薦),并建立了相關的自律小組負責制度,做到大家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使管理真正落實到人,每月進行班級個人量化評比,對學生的學習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只有不斷地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級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學生參與管理的意識才能加強,班級才能迅速走上正?;壍?,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而這種良好的班風會產生一種內在凝聚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自尊自強,在學習中形成競爭氛圍,在活動中互助互愛。通過新型班級管理體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型育人觀,它能使每個學生都進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人人都參與管理,讓學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工作熱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觀念,從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發展。
構建載體,謀求發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載體,是保障學生主體地位的手段。開展多種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智慧和才能。例如,體育比賽能夠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集體主義榮譽感;興趣小組活動能夠補充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和技能;黑板報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操作能力。尤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從中體驗到了酸甜苦辣,有了勝不驕、敗不餒的感悟,感受到了展現自我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這就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作好了心理準備。而班干部在班級管理的活動中,能夠有效地鍛煉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如人際溝通與協作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等。所以,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以班干部為關鍵的學生群體通過各種活動,可能促進他們人格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青少年道德 審美教育 家庭德育
近日福建兩名小學女生自殺,遺書稱要穿越到清朝拍皇帝電影。雖然這個案例具有極端個別性,但受熱播的《宮》、《步步驚心》、《靈珠》、《回到三國》等穿越題材影視劇的影響,當前很多青少年都陷入穿越的“魔力”之中,使得不少年輕人走火入魔,上演人生悲劇。造成這樣的后果,一方面是由于社會媒體傳播的誤導,另一方面是學校在道德教育中審美教育的力度不夠,使學生不能有效辨別真丑與假丑、真荒誕與假荒誕。另外在福建小學女生自殺案中主人公小美其父母均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將其帶大;在安徽少女被毀容案中,犯罪嫌疑人陶汝坤兒時也是因父母忙由爺爺奶奶將其帶大。當今由于社會諸多原因很多兒童由老人撫養,隔代撫養、家庭不穩定及離婚率偏高等現象日益增多,家庭德育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位。因此,我們急需加強學校道德審美教育和家庭德育建設。
一、在學校德育中培養成熟的審美態度
(一)學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要意識審美形態的多樣性。審美形態不僅限于優美這一種形態,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崇高、悲劇性、幽默、丑、荒誕等多種審美形態的欣賞。正如歌德在他的論文《論德國建筑》中告誡人們:“不要讓現代的美的販子的軟弱學說弄得你太柔軟了,以致不能欣賞有意義的粗野,那樣弄到后來,你的變軟弱的情感將除掉無意義的流暢以外,什么都忍受不了?!奔訌娗嗌倌陮W生對多種審美形態的欣賞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在面臨當今紛繁多樣的藝術、娛樂時能分清真丑與假丑、真粗野與假粗野、真荒誕與假荒誕,不至于沉迷在假丑、假粗野、假荒誕之中而感到困惑,從而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有效地矯正青少年學生審美的庸俗化,降低社會及媒體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形成成熟的審美態度。成熟的審美態度,并非一味地不顧生活的炎熱而做著清涼美夢,或者根本不看現實,不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而只把眼睛放在額頭上,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為了培養青少年學生具有成熟的對待人生的審美態度,學校及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將現實主義、理想主義、幽默感和敏感保持在一定的合適比例。因為,如果沒有對人生的現實主義,要想摯愛人生,認真生活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實主義如果沒有理想主義的提挈就會成為無原則、無目的的徹頭徹尾的庸俗。敏感讓我們對歡樂、痛苦以及人生的千變萬化體會得更細膩,達到一種微妙的覺悟。幽默感使我們既與現實和理想保持合適的距離,又使我們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向往理想而不矯情,能夠站在超越現實的地位卻不敵視現實,使我們在批評中欣賞人生??傊?,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保有一種成熟的審美態度,因為成熟的審美態度是一切創造力的基礎,我們使他們既要成為生活的創造者又要成為生活的欣賞者,讓活潑新鮮的感性始終保持著他們的活力,使他們的道德情感不再麻木,使他們真正成為有志氣、有見識、有作為的朝氣蓬勃的一代人。
二、家庭德育建設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缺失,其實是整個社會對德育工作缺乏重視和了解的一個縮影,這直接導致目前德育中“5+2=0”的現象。其實,家庭德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和必要補充,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國家立法的保障。國家應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賦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從法律上保障家庭中教育者的素質水平,使家庭德育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比如對要登記結婚的青年男女,要求其先到國家組織的專門教育機構去學習如何處理婚后生活及如何對子女進行道德教育,合格后準許登記結婚。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證婚姻質量,進一步明確雙方的家庭責任,更重要的是使青年男女在做父母之前有機會受到培訓,使其成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二)加強對家庭德育的科學研究以及宣傳、普及工作。國家要加大對家庭德育科學研究的投入,積極研究家庭德育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并運用各種傳播媒介加強對家庭德育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使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德育對提高子女品德素質以及促進個體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進行家庭德育,尤其是在隔代撫養的情況下如何實施家庭德育。隔代撫養可能是許多家庭的無耐選擇,但這并不是父母家庭德育缺位的合理借口,應使父母明確如何利用有限的與子女接觸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家庭德育。
(三)提高家長自身素質。由于家長在家庭德育中處于主導地位,家庭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方式方法的選擇都由家長確定,家庭環境也主要由家長來創設,所以家長素質的高低制約著家庭德育成效的高低、子女品德的優劣,家長是家庭德育功能發揮的關鍵所在。家長要樹立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德育思想,做到自我教育為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總之,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協同努力。在面對種種挑戰的今天,這一任務顯得格外艱巨,但社會責無旁貸,教育者責無旁貸,家庭更責無旁貸,青少年是民族和國家以及父母的未來與希望,我們別無選擇。
一、認真選聘班主任,科學配備班主任隊伍
學校必須精心選拔教育教學經驗足,能力、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有利于班級、學校秩序的穩定,有利于建設良好的班風、校風。堅持把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德才兼備、樂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選聘到班主任隊伍中來,并且把是否具備“責任心、愛心”作為班主任聘用的首選條件。還要大膽任用年輕教師、新教師擔任班主任,其新觀念、新方法和新精神,帶來了學生的新面貌,學校的新氣象。
二、加強班主任任隊伍建設,增強其素質與實效性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一是扎實抓好班主任培訓活動。對班主任多開展一些專題培訓,如聘請專家講座、外出觀摩學習、實踐指導等,給他們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開闊視野,既有校內間班主任的自由交流,傳授經驗,又有校內與校外的觀摩借鑒,從而使班主任專業能力、自身素質也會快速提升。二是拓展班主任工作新思路。鼓勵班主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了解和學習前沿理論,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2.增強科研意識。新時期的班主任應該是“奉獻+科學”型的班主任。這個“科學”指的是科研意識,注重教育理論學習研究,探索教育規律,提高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熟練的掌握和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育教學,學習研究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學生發展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學校要建立完善必要的班主任研修制度,積極探索不同層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動。
3.重視師德教育。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思想品德面貌,因此班主任應該成為師德的楷模。學校要經常提醒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發揚民主,關愛學生,尊重家長,消除偏見,能夠聽取學生的意見,妥善處理學生中的違紀問題,對學生不搞體罰和變相體罰。每學年與班主任簽訂責任狀,建立師德檔案,要求班主任做好師德學習筆記,寫好心得,并對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
三、創新激勵機制,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恰當地運用激勵機制,提高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和精神待遇。在組織發展、干部任用、評優樹模、職稱晉升等方面向班主任傾斜,從而鼓勵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運用目標激勵的辦法不僅能增強班主任的事業凝聚力,引導、激勵和規范班主任工作行為,還能激勵班主任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及班級建設任務。在班主任隊伍建設中,領導是提高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水平的決策者,決策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成敗。因而領導一方面要在決策中統一認識,統一行動,通過會議直接宣傳教育改革思想和其他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中的有效舉措;另一方面,深入到班級的具體工作中,了解、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聽取廣大班主任的意見,確保決策的民主化和切實可行性。學校管理者也要學會運用情感激勵,增強領導的感召力、學校的親和力,支持并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公平公正的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評價,激勵班主任教師更積極、更主動地投入工作。在課時安排、工作量、班主任津貼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照顧,盡最大可能的方便班主任開展工作,這將有效地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學校還要充分給予班主任人文關懷,愉悅班主任身心。學校要積極營造輕松的工作氛圍,通過優化人際關系,創設人文情境,使班主任的體力負擔和精神負擔得到必要的釋放。
一、學年初做好德育工作計劃,努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隊伍的整體素質。
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機制,由校長負總責,德育處主要抓,團委、藝體組、班主任具體落實,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同承擔的縱向連接的德育工作體系。增強主體人員 “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識。同時注意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特別是班主任隊伍建設。每學期堅持開好“三種會”即每周一次主題班會;每月兩次班主任會議;每學期1-2次家長會。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精心布置德育宣傳陣地。加強對“校園廣播站”、文化墻、墻報、黑板報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在把好輿論導向的同時,力求主題突出,圖文并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
2、規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努力營造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3、大力推進“書香校園”進程,以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同時盡力發揮圖書室和教室圖書角環境育人的作用,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養成教育。
1、豐富德育活動促進養成教育。認真學習貫徹《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時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
2、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我們要求班主任積極思考,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班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爭創“文明班級”。
3、加強后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德育處要求各班對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到了有計劃,有措施,并比較及時地了解掌握有關情況,協助班主任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
四、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
學校長期堅持以德育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德育教育。本期開展的開學典禮表彰大會、冬季田徑運動會、迎新年文藝演出、校園科技創新大賽、師生書法繪畫作品展覽、校園棋類比賽、國旗下講話等活動都充分考慮到了其德育教育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協作、自我承擔、共同完成,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高尚情操。
存在的問題
1、全員育人方面,教師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長對學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工作仍需加強。
3、需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4、活動內容和形式還有待創新。
今后工作設想
1、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突出全員育人觀念,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務育人,教書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觀。
2、加強德育科研,探討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加強德育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時應用到學校教育工作中去。
養成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8―0023―01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規律,采用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對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素質的系統健康成長具有導向、動力和保障的作用的教育形式。從道德修養的過程看,道德判斷、道德行為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在此階段要加強基本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注意行為習慣的養成。
一、努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隊伍的整體素質
1. 發揮德育領導小組的核心作用。加強德育工作領導,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機制,由校長負總責,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同承擔的縱向連接的德育工作體系。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增強了“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識,并能以身作則,努力工作,帶領全員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注意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特別是班主任隊伍建設。每學期堅持開好“四種會”,即每周一次主題班會;每月一次隊會;定期舉行班主任例會,通過學習有關經驗文章、經驗介紹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對于一些初當班主任的,學校則采用“幫、扶、帶”的方式,以使他們盡快勝任班主任工作。
2.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并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措施,大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引導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 精心布置宣傳陣地。加強對墻報、宣傳欄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在把好輿論導向的同時,力求主題突出,圖文并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
2. 規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體現了各班的特點,營造了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3. 充分利用各種節慶活動為宣傳陣地,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個性的活動平臺,使學生在學校活動中展示自我風采。
4. 大力推進“書香校園”進程,以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學校應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學校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升旗儀式活動, “國旗下講話”已形成我校的特色。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參與的全體性、教育目的的素質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養成教育
1. 豐富德育活動促進養成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時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教育等等。
2.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我們要求班主任積極思考,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班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樹立班級形象,爭創班級特色,爭創“文明班級”。各班的學習園地布置力求彰顯班級特色,規范實用,富有教育性,好人好事都有記錄。
3. 加強后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德育處要求各班對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到了有計劃,有措施,并比較及時地了解掌握有關情況,協助班主任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開展了“爭創文明小學生”和“體操比賽”活動。活動經過宣傳發動、班級評比、學校評選等過程,評選出了班級文明小學生和優勝班集體。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熱情。
四、努力開拓德育的多種渠道
1. 正確的觀點、先進的思想,以思想課為主陣地,有的放失地解決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2. 開發德育資源,整理鄉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家鄉新貌教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
3. 加強學校管理,優化育人過程,各科教學滲透德育因素,各項工作體現育人主題。
4. 開展主題班會、興趣小組、知識競賽、參觀訪問和“創良好班集體”、“學英雄做新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潛移默化。注重師德教育,強調言傳身教。
關鍵詞:德育隊伍建設;主題教育;校園文化;因材施教
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一直是教育者關注的熱點,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德育的實施過程一直存在一些問題,通常被認為實效性差,德育工作難。德育工作的現狀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根據我國中等職業學?,F狀,同時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性,本文通過以下幾點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育工作如何有效地開展。
一、確定德育工作方向,廣泛宣傳動員,加強建設德育隊伍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德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班集體是學校工作的“基層”,班主任是這個基層的領導者和實施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質量。因此要做好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就必須充分認識班主任在學校德育中的重大作用,并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強、工作踏實、樂于奉獻的班主任隊伍。
2.加強學生自治管理及主體意識
中職教育的價值是為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應體現在以學生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應不斷加強學生自治管理,完成“主體內化自律”的轉變,只有學生從“他律”轉為“自律”,才能真正體現德育的效果。因此,在德育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自治管理及主體意識,組建學生管理組織(學生會),選舉學生會領導機構,支持學生會依照有關規定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發揮組織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并引導其積極健康發展。
二、明確德育工作主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現狀調查顯示,對中職學生進行德育層次劃分,在堅持抓好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三大教育主題。一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目標,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二是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重點,加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三是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圍繞這三大主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班主任、教師的日常引導以外,學校要定期開展專題講座,邀請專家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述,更有力度地熏陶、引導、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同時,間斷地進行其他主題教育活動也能更好地教育學生,主要進行:(1)以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教育為重點,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2)以基本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重點,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以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4)以就業創業教育為重點,進行熱愛勞動、崇尚實踐、奉獻社會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提高綜合職業素質和能力。
三、貫徹落實德育目標,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與德育的相互融合
1.全面加強校風、學風建設
校風和學風是一個學校在學習、生活、工作、思想、紀律等綜合風貌的集中體現。良好的校風、學風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保證,是測評良好學習環境的標志,更是落實德育教育目標的基礎。因此,要建設務實向上、積極進取、敬業樂群、遵紀守法、崇尚實踐的校風,建設知榮明恥、樂觀向上、熱愛專業、勤奮好學、苦練技能的學風。
2.加快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
校園自然環境建設要做到功能齊全、安全有序、節能環保、美化凈化。要重點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建設,體現時代特征,結合學校特點,突出專業培養目標,集中反映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發揮櫥窗、黑板報、校園網、圖書室的宣傳作用,介紹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展示富有職業特色的標語、名言,充分利用校廣播站的宣傳輿論功能,營造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
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實際情況出發,以促進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為目的,切實做好校園文化建設,以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通過自覺自愿健康的實踐活動,有效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促成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這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四、把握中職生特征,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促進德育有序發展
因材施教原則是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要求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思想狀況出發,適當地提出德育要求,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和形式。德育應當承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體現因材施教。尤其在中職學校,大部分學生入校成績都不好,但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勢并不斷激發其潛能,比如有的學生專業知識學得不錯,就通過專項輔導讓他多參加專業技能比賽;通過比賽、各項活動的參與,使學生不斷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最終實現學校的整體育人目標。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德育隊伍建設、思想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因材施教原則的有機結合,本著務實的態度,提高認識,加強研究,改革創新,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促進學校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這是每一位教師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