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應對生態危機下提出的新課題,它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中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強調人類面臨自然、面臨社會環境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教育給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內涵,要求大學生不斷的提升綜合素質,達到全面發展,為高校培養時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
二、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態文明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學生的素質發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當代的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之外,還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強健的身體素質,不僅要學習處理人際間關系,還要重視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大學生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不僅具備新技能、新知識,而且思維活躍,思想敏捷,是青年中群體中的優秀分子,他們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是祖國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還肩負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和生力軍。因此,培養他們具備較高的生態文明素質,強烈的生態環保意識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衡量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否全面發展的重要量度,只有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完成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二)生態文明教育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幫助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社會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生態文明是對人類長期以來僅重視人類自身發展,卻忽略人和自然關系的歷史性總結和升華,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想上,其要求受教育者要樹立一種良好的人生觀和自然觀以及生存發展觀,更加的注重人,注重人的可持續發展,有意識地控制人類自身在發展中對自然的盲目行為,這種發展要求人與自然關系相和諧的,這種教育縱向上注重以人為本,人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的可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在橫向上則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因此,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生態倫理道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生態保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大學生“地球家園”的責任意識,教育他們要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自然,從根本上增強他們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他們處理生態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具備時展所需要的生態文明素質。
(三)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他們掌握著當代先進科技知識,且覺悟力較強,他們即將進入社會工作,是社會競爭的先鋒力量,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不僅可以充當傳播生態文明觀的先鋒隊,也是監督、保衛、建設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發展的主力軍。作為未來我國社會發展的未來主力軍,大學生是否重視環境問題、是否具有生態文明意識、是否掌握生態文化知識、是否身體力行生態保護行動,將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因此,發揮好大學生態文明的文化引領作用,實現全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才是提高我們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之道。
三、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途徑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因此,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就要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培養他們的生態文明理念,陶冶他們的生態道德情感,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與生態發展觀。從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來看,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都是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二)加大高校師資隊伍的生態文明教育力量
高校教師對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極少一部分的高校教師很好在教學中自覺貫徹生態理念。辦學之道,師資為本,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樣需要一支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師資力量而只是盲目地開設生態文明教育方面的課程,必然使教育流于形式,無法實現最終目標。因此,加大高校教師生態文明教育力量是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重要保證,也是在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途經。
(三)發揮大學校園文化的潛在教育功能
現有的教育生態學表明,校園所具有的規模和組織結構、所提供的物質環境、推崇的價值觀念、熔鑄的行為模式等等,構成了受教育個體的學習情境,他們對受教育者學習行為造成了明顯的影響。校園是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良好的校園環境與氛圍對學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潔凈的校園、醒目的環境保護宣傳標語等對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增強都會起到作用。因此,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育離不開校園文化的熏陶。
(四)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作用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報紙、廣播、互聯網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目前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獲取有關生態保護信息的。因此,高校不可忽視新聞媒體在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個龐大和開放的體系,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和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探討的方面還有很多,如認識上、教學上、師資培訓上等,這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教育部門、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只有這樣,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才能沿著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生態文明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工業文明的摒棄。它強調的是人和自然之間的一種互相依賴,互相促進和發展。其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調整人類文明的發展路線,限制文明的擴張程度和沖突性因素,實現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一味的發展經濟,為所欲為。伴隨著當今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而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力量的重要來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通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規范大學生的生態行為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1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與政治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了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躋身世界強國行列。但是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中國在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對資源和能源的合理規劃及控制,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生態環境問題引起了高度的重視。實際上,這個問題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注并采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從黨的十七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生態文明”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日益成為我黨總攬國際局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新部署。而大學生作為和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高校推行生態文明觀教育,使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是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一環。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營造了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的政治環境,這讓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生態文明發展模式是一個必然實現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在生態全球化背景下,達到經濟與生態保護雙贏的一個必然方向。
2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建設可持續型社會、維護社會的安定、促進社會和諧依靠的是政府的政策、法規和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支撐和保障,但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因此,順應當今生態文明的發展趨勢,在大學生中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發揮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時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首先,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大學生是民族的未來,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科學發展觀下的重要方面,在大學生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增強大學生當前薄弱的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生態道德認知,對于我們建設可持續發展型、生態平衡型的小康社會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其次,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在大學生中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生態文明教育,進行生態保護的宣揚和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需要保持兩者的動態平衡關系。而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取決于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狀況。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不僅關系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和諧穩定,更關乎人類的未來發展。
最后,這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大學生中開展生態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使命,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良好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道德素質,是衡量一個民族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社會衡量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基準。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培養生態意識,提高生態素質,是充分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協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求?,F代化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維度,生態文明的興起要求高校教育觀念得到相應的轉變。生態文明觀教育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內涵,將生態文明觀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過程是一個價值引導的過程,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最終目標,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3高校踐行生態文明教育的具體措施
3.1用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
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它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歷史和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界的關系等諸多領域和各個方面,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其中關于人類社會發展和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和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人的思想覺悟上升到高層次,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生態文明替代工業文明成為必然趨勢和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建設道路。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在其過程中就也應當堅持理論特別是其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觀念。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堅持生態觀,探尋生態文明教育理念的創新。為了給生態文明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應當學習生態觀武裝自身,再通過教育方式的革新向大學生傳授生態文明知識,達到互相促進,達到雙贏。
3.2注重培養大學生科學全面的生態觀
3.2.1培養大學生的生態自然觀
馬克思在人與自然關系上認為,人是能動和被動存在的統一體,人類為了求發展長期支配和利用自然,但是根據人與自然關系辯證法,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客觀自然規律為前提,發揮的成效受自然規律以及客觀條件的制約,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必然不是無節制的。
隨著環境生態問題的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回歸傳統的生態理念,中國古代也有人與自然關系論斷的“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這種傳統生態哲學,不僅為構建生態文明社會提供了的哲學思想基礎,也為人與自然關系的平衡方法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疤烊撕弦弧笔侵袊膫鹘y文化精髓,在改造自然觀的過程中,作為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主力軍的大學生應當對傳統文化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樹立科學的生態自然觀。
3.2.2培養大學生的健康消費觀
消費是人的基本需要,涉及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因此更應在此過程中注重“綠色消費”,“節約消費”。大學生步入獨立消費的階段,尚未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享樂和攀比等負面心態會導致其在消費的過程中造成鋪張浪費等不良行為。中國自古以來倡導勤儉節約的精神,更應該向其加強健康消費觀念的培養,使其學會適度消費,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避免資源的不必要消耗。
3.2.3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法制觀
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態法制觀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對生態保護的敬畏感,形成一個超越生態習慣的生態自我行為機制,成為一個具備生態認知,并在生活中自我約束,尊重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態人”。利用發揮《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堂的價值,充實生態法律知識的內容,開展環保法律知識的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學生懂得各種保護生態環境的法規、條例和法則,明確破壞生態環境承擔的法律責任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形成科學的生態法制觀,從根本上養成依法保護環境的習慣。
3.3加強構建高校的生態文明氛圍
隨著國家政策的日益重視和環保氛圍的日益濃厚,我國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部分高校仍然只片面追求畢業率和升學率,只重視由學術科研活動帶來的經濟效益,忽視了高校作為培養全方位人才的職責。
3.3.1革新高校生態教育方法,創建“生態課堂”
目前我國居民的生態環保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其中青年人的意識水平高于中老年人,原因是絕大多數青少年正在或接受過有關生態文明方面的教育,而70%的知識來源于課堂。因此課堂上的生態文明教育還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從生態文明角度出發,打破傳統課堂授課方式,構建生態化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態化課堂強調講教師和大學生作為兩個生態主體,互相促進、學習、共生。在課堂上創設生態情景,表演生態環保相關小品,寓教于樂。在思想教育課堂,如《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通過多種載體如ppt、視頻等講授有關生態文明的事例,宣揚生態文明道德觀。作為生態課堂的兩個生態主體,教師和學生都應當發揮自己的作用,推斷生態課堂的氛圍和發展。從而使彼此在生態文明知識和教育中得到互相促進和進步,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課堂環境,讓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態知識的重要陣地。
3.3.2構建校園的生態文化氛圍
(1)開展生態榜樣教育
通過生態榜樣教育,借助影視、文學和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形象,以正面積極的品質和積極行為影響學生的生態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習慣??梢越M織學生參觀環境生態工程,如沙地變良田、生態園林的修建等生態成果。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生態保護方面的紀錄片或電影,引起學生的生態危機意識和環保意識。同時,注重發掘生活中生態榜樣,在實踐中對大學生進行具化的引導。
(2)開展校園生態文明活動,構建大學生環保氛圍
生態認知轉化為潛力默化的行為習慣是需要一定的過程,這就需要在校園開展接觸自然的實踐活動,加強大學生的生態體驗,從而深化其生態認知促進科學生態行為的養成。借助“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環保節日之際開展相關環保活動,如生態知識競賽活動、參觀生態園、親測pm2.5指數等拉近大學生和生態文明的距離,認識到當前生態環境的嚴峻局面,從而敬畏自然。
(3)加大對生態專業的重視,增強學生之間的學科互動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維護意識也逐漸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近年來國家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進一步展示了生態學專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學校需要下大力氣打造緊跟時代步伐,重視生態文明 ,打造過硬專業。加大專業建設的力度,不斷改革創新,加強對環境保護內容的研究和探索優質生態學專業。
在課程的安排上要做到更加全面更加寬泛,加強其他非環境專業的生態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強生態專業和生非生態專業學生之間的交流,從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增進學生之間的理性知識分享和感性認識,使大學生的生態觀得到一個、維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的背景--情境設置[J].青年與社會,2012(02).
[2] 姜賽飛.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08).
[3] 姜樹萍,陳芊羽,趙宇燕,苗建峰.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育與踐行能力提升路徑[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02).
[4] 楊坤.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J].世紀橋,2010(09).
[5] 楊志華,嚴耕.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時展的新要求[J].中國林業教育,2010(05).
[6] 黃平芳.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02).
[7] 劉婷.科學發展觀視野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08).
從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到十報告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加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和國家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戰略高度。高校作為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載體,無疑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是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踐行者,他們是否具備良好的生態文明素質,將影響整個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因此,本文通過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理論的研究,為不斷優化和創新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為新形勢下更好地開展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借鑒和指導。
一、相關概念的研究
1.生態文明教育的概念
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概念,目前我國學術界還未形成統一的說法。方創琳認為:“生態文明教育應該包括生態善惡、生態良心、生態正義和生態義務這四大范疇?!盵1]這主要從教育內容方面對生態文明進行了闡述,并未提出確切概念。陳麗鴻、孫大勇認為“生態文明教育是指針對全社會展開的向生態文明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出發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培養全體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使受教育者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自然、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形成健康的生產、生活、消費行為;同時培養一批具有綜合決策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掌握各種先進科學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專業人才。”[2]這是廣義的生態文明教育概念,是站在全社會的視角對生態文明教育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楊志華、嚴耕認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高校為培養具有明確的生態文明觀念和意識、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正確對待生態文明的態度、實用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技能、高度的生態文明建設熱情的新型人才而展開的教育。”[3]這是狹義的概念,專指高等學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與本文的研究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此概念作為研究的基礎。
2.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的概念
目前,我國學界對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研究還比較少,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其中《辭?!分袑β窂竭M行過界定,即道路和門徑,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為路徑就是途徑和方法的總稱。筆者認為生態文明教育路徑可以理解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高校為培養大學生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鮮明的生態文明意識、端正的生態文明態度、實用的生態文明建設技能、強烈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感而在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有計劃、有組織、有意識地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途徑的總和。這是狹義的概念,專指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路徑。
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理論研究現狀
我國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剛剛興起,各方面條件還不完善,現將高校生態文明教育路徑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
第一,理論教學是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徑,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程設置方面,考慮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公共必修性,很多學者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王康認為:“高校在普遍缺乏生態教育公共必修課的情況下,應開設公共必修課,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生態文明教育力度則尤為重要?!盵4]同時還有學者提出要建立生態文明的公共必修課和選修課。李昌祖、屠佳認為:“應該盡快普及生態環境課程,不僅要把生態文明課程作為基礎性必修課,而且要把這種思想貫穿到各門課程的教學之中,把相關內容的學習滲透到各類專業學生的學習中?!眳敲骷t、嚴耕認為:“目前全國高校均開設生態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課程的條件尚未成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普及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基礎上可以開設選修課程?!盵6]總之,公共必修課、選修課、各專業課程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模式將是今后生態文明教育課程設置的主要趨勢。在教師資源設置上,要積極引進專門生態文明教育的師資,實現教師素質的專業化。在教學方法上,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是生態文明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而現行的生態文明教育往往以理論說教為主,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所以要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肖克艷、金鳴娟認為:“通過運用議程設置理論,在課程教學中設置生態文明議題,提高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盵7]饒世權、鞠廷英則具體闡述了“通過建構以理論教學、社會調查、案例分析、模擬活動和論文構成有機聯系的‘五個一方法’來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盵8]從現階段的研究狀況來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方法的研究還比較少,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校園作為大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是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載體。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生態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徑。李昌祖、屠佳認為“在校園文化中培育生態文明價值觀是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并指出編制生態校園的標準體系以加強大學生的情感體驗。”[5]建設優美的高校生態文明環境,大力開展校園生態文明教育活動,使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生態文明素養。
第三,大眾傳媒作為當今最重要的傳播方式之一,尤其對90后大學生來說多媒體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合理運用大眾傳媒是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徑。段海超認為:“要抓住網絡這一主陣地,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專題網站或在校園網里設置美麗校園欄目,定期美麗校園建設的相關知識、理論動態等?!盵9]李張容則進一步指出:“大眾傳媒作為生態文明教育載體的重要作用,提倡要擴大網絡平臺的宣傳性教育。”[10]
第四,在管理載體建設上,為了確保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應建立、健全生態文明教育管理體制。姜樹萍、趙宇燕等認為:“應該成立生態文明教育辦公室,并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生態文明教育實施綱要確保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有序開展?!盵11]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不斷加強,成立專門的教育管理部門將是大勢所趨。劉春蘭、王淑英認為“要結合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習慣的養成從而把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落到實處。”[12]吳青林、董杜斌則進一步提出:“應該完善教育制度的約束性,發揮教育制度的顯性和隱性的育人功能。”[13]同時,班主任、輔導員作為管理載體的基層工作人員和與學生聯系最為緊密的群體,應該積極發揮他們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張月提出“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線工作者,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德育職能。”[14]
第五,大學生環保社團作為大學生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徑。吳明紅、嚴耕認為“應該充分依托大學生環保社團如‘山諾會’、‘綠手指環境保護者協會’等組織,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盵6]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環保社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大學生在參與和實踐中得到鍛煉,為培養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和能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結論及其展望
關鍵詞 大學生 生態文明 徐州工程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0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ak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 S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rain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takes th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伴隨著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社會各層面紛紛意識到重視生態文明的重要性。高校是先進思想和新理念的輻射源,承擔著培養推動社會發展需要人才的任務,也逐漸意識到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必要性,期望借助大學生自身特有的輻射能力,改善當代社會存在諸多環境問題。為此,高校通過學生社團等組織如火如荼開展了各類生態文明建設活動。但是,重數量不重質量,重形式不重內涵的盲目開展導致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大學生本身生態文明意識并沒有顯著提高,原先所期望的輻射效應也沒有實現。如何行之有效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組織高校大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成了目前高校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徐州工程學院為參考,對當前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找出當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進一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出對策,從而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度,改變當前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
1 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意義
1.1 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當今社會文明觀強調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社會之間和諧統一,強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國家利益和國際利益的統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放眼當下,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念普遍淡薄。因此,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自覺實踐生態文明觀念關系到社會的進步發展,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關系到民族偉大復興工程的實現。生態文明教育豐富了高校教育的內涵,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1.2 有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大學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直接對象,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高校在社會結構中具有特殊性,要求大學生在校園中保證個性發展的同時更要適應群體環境,極易造成大學生消極、從眾心理,缺乏遵守生態文明道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生態意識淡薄。為此,高校要積極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科學發展觀理念,喚起大學生生態危機意識,增強生態意識,增強他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
1.3 有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秉h的十報告中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必須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生態文明。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者,構建和諧社會的創造者,不斷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意識,將專業學習和保護生態相結合,實現個人全面發展,是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選擇,是高校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2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面臨的問題
2.1 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比例低
與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相比較,生態文明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在徐州工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是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仔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多的是偏重于愛國主義、人格培養等,生態文明教育內容所占比例很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課程體系單薄。這幾門課雖然也涉及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等問題,但篇幅極少,僅僅作為了解型章節出現。學生無法從課程及課本中獲得更多更深層的生態文明教育。
2.2 生態文明教育師資力量不足
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學院還受到師資力量的限制,思政部無法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來彌補課程建設的不足。在徐州工程學院,生態文明教育缺乏專業教師。學校開設的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比較隨機、零散,沒有專門的任課老師從事相關方面的教育,僅僅是由輔導員和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分擔部分課程。由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背景與實踐經驗,講座的內容多為紙上談兵,學生興趣寥寥,成效不大。
2.3 工科院校學生生態文明觀念淡薄
徐州工程學院是一所理工科學校,人文專業涉及較少。專業設置問題導致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略顯膚淺。在徐州工程學院,除了環境學院所開設專業與生態環境能掛鉤之外,其他二級學院專業設置對生態問題關聯不大。以信電學院為例,隨機對各年級學生進行采訪調查,大多數同學能舉例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但問及破壞環境所產生的危害卻難以說明。針對學校周邊河流與湖泊的污染問題,同學們幾乎都會選擇加強政府監管和加大執法力度的辦法來解決,但是當問及自身,是否會主動同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作斗爭,同學們的態度并不十分肯定。同時,學生對于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令制度十分陌生,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也是沒有節制,能源浪費相當嚴重。由此可見,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十分淺顯單薄。
3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改進對策
3.1 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認知水平
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認知水平,讓大學生們多了解關于生態文明方面的理論知識,有利于激發大學生對生態文明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在徐州工程學院,積極引導大學生掌握科學的生態文明觀,使他們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研究者,把生態文明觀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生態文明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而幫助他們提升生態文明認知水平,激發大學生生態安全、憂患和責任意識,使其自覺成為生態文明的關注者、傳播者和建設者。
3.2 加強師資力量和生態文明教育專業研究
針對當前生態文明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研究薄弱的現狀,徐州工程學院立足于“大文化觀”的創新理念,加大生態文明教育師資力量投入,改變以往課程設置模式,開設專門的生態文明課程,將生態文明課程獨立設置于思想政治課程之外。授課方式上,更加重視教師自身層面,對從事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師進行先關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要潛移默化影響學生,避免空洞的說教。同時,培養生態文明教育的專業帶頭人,積極申報生態文明課題,著重宣傳本校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加強與校外科研機構合作,普及生態文明知識。
3.3 重視大學生生態文明實踐教育
實踐出真知,在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認知水平的同時,還應當讓其參與生態文明實踐,以此加深對生態文明知識的認知與理解。高校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相對于生態文明教育,高??梢越M織相關活動,讓大學生參與其中。徐州工程學院各二級學院,依托于各種校園載體,如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黨團等,利用“戒煙日”、“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節日,在校園里積極開展講座、演講、知識競賽、攝影展等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度。此外,學校還同校外機構合作,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去考察學習,開展志愿服務,生態環保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實踐,親身體驗,獲得真實感受,從而促進自身生態文明行為的養成,進而去影響他人,影響整個社會生態文明的進步。
加強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加深大學生生態文明理解認識,扎實推進生態文明教育,既是生態文明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貫徹落實建設美麗校園、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既有利于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生態型校園,也利于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進程。
該文章為徐州工程學院2014-2015年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課題項目,編號:XDJZY201415YB005
參考文獻
[1] 蔡玉慧.高職院校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實踐途徑的探索――基于大學生對塑料的回收和利用了解程度的生態文明調查報告[J].文學界(理論版),2012(10).
[2] 陳新亮,王英.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芻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
[3] 謝從戎,林東.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4] .在省部級卞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深刻認識構建社會卞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扎扎實實做好工作大力促進社會和諧團結[N].人民日報,2006(2).
[5] 姜賽飛.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
[6] 曹迎.論高校學生生態文明教育[J].綠色中國,2006(21).
在高校思政課程中引入生態文明教育,教師不能僅從書本中對其進行教育,而應該充分的挖掘生活中各種有利于生態文明教育的資源,這些資源要是科學的,這樣才能讓思政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起來,同時,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明確生態文明教學的思路,通過有效的途徑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讓生態文明教學的時效性得到加強。
(一)生態文明教育引入教材中將生態文明教育引入到教材中是指將生態文明教育的相關資料及資源進行整合,通過科學合理方式編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課程的教材中去,這樣能夠更好的在思政課堂中進行生態文明的教育,并且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其思想素質。如何將其融入到思政教育教材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先組織相關的專家或是有生態文明方面知識及研究的教授共同來進行思政課程融入生態文明教材的編寫,編寫的教材應該從自然環境及資源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和常識等進行編寫,對于其環境的保護及資源的使用等方面也需要進行闡述,因為所涉及的方面較大,因此,對于在內容上要力求簡約易懂,要能夠讓學生容易接受并容易記住。第二,需要從形式及政策上加大對生態文明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教材中的力度,通過舉例來闡述現代社會中生態環境遭受到的破壞,比如空氣霧霾現象的發生,水源及土壤受到嚴重的污染,沙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的動物開始面臨滅種危險,有些甚至已經滅絕等等問題。讓大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現代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危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生態文明教育引入課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其中不僅可以通過教材來進入課堂中,還可以通過思政教育的教師自身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及理解,從本質及現實方面來對生態文明教育進行闡述,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對現代生態環境的現狀進行自我觀念的表達,并將其本質及現實意義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生態文明教育引入課堂實質上是將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出來,通過課堂教育來完成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通過課堂教學來向學生們表述現在生態環境上的現狀,通過表述人類該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并介紹生態中的存活方式,通過選修課或是必修課或研究性學習等形式來讓學生對其進行了解,通過對現代生態環境的認識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及習慣,這才是現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在高校思政課堂中對于如何有效實施生態文明教育有著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不斷的創新,要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教材中有利于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資源,并且需要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及關注度來進行相互融合,要能夠適時的,恰到好處的將其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及習慣。
(三)生態文明教育引入頭腦生態文明教育引入頭腦是指通過高校思政教師對生態文明知識及理念等進行實踐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并通過其要求及所形成的價值觀來改變現在的大學生對于生態環境的思想,讓他們能夠形成正確的生態文明觀念,并且要能夠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怎樣才能讓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到學生的頭腦中,這是一個非常高深的問題。這不僅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好課堂這一陣地外,還需要能夠充分發揮社會實踐這一教學手段。所有理論性的知識都需要通過實踐來得到印證,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生態文明是現在社會非常關切的問題之一,要讓大學生通過自身的學識來對現代生態問題進行思考,研究其問題的根源并找出如何解決的辦法,這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開動大腦,還能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學識,強化自身對生態文明的認知度,讓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促進學生情感認知,使學生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及習慣。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讓學生能夠從平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里感受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從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做到不踩踏,不浪費水電等,加強其生態文明的意識,讓生態文明行為成為自然反應,讓其真正的融入大腦,放在心里。
二、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程體系的原則
(一)注重課程融入的科學性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所教授的內容較多,教師應該將生態文明教育進行具體細致的分類,然后在融入到相應的思政課程中去,這是科學的將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比如在進行基本原理概論這門思政課的講授中,需要能夠讓大學生明白其所講述的基本觀念、立場,教師要能夠將生態文明與基本原理相互結合起來,讓其能夠融入其中,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二)強調課程融合的靈活性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這需要兩者之間相互銜接,相互融會貫通,這樣才能促進其和諧統一的開展。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課程的教學時,要對課程的內容有著非常深入的認識,不能被其內在的理論結構所限制住,要能夠做到既尊重它又能夠順應時展的需求,要能夠緊繞時展這一主題,嚴格的按照其要求來進行課程的教學,教學內容要能夠與時共進,要充分的將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體現出來,將最新的成果融入到教學中,讓教學內容得到優化,讓教學的內容充滿時代的特征,這樣在教學中才能讓學生更加的信服。同時,高校思政教師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日常生活,要能夠從生活中的小事中發掘出具有教育意義的生態文明教育事跡,在課堂中適時的提出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其與實際生活有所聯系,會讓學生產生親切感,讓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三)強化融合研究的主動性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需要及時的更新教學觀念,要能夠對思政教育課程進行創新,研究出更具科學性和吸引力的教學方法,同時還需要能夠符合現代大學生的接受范圍,要能夠有效的提高其綜合素質,并滿足高校對于創新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的需求。在平常的教學中,高校要營造出有利于教學的氛圍,積極鼓勵教師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學術研究及探討,要激發教師對學術研究的熱情,這樣才能讓教師不斷的創新出更多的教學方法。同時高校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來將教師對生態文明教育宣傳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要通過創設適當的情景來激發教師對社會中生活百態的關注度,讓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時能夠清晰明了的回答上來;高校要加大對思政教師在思政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上的研究的支持力度,讓教師能夠無后顧之憂的去進行深入的研究,解決在實際的教學中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斷的完善教學的方法。
三、結語
關鍵詞 網絡環境 大學生 生態文明教育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U Weiliang
(School of Politic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habi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engthen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out delay.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website, to enhance effort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strengthen campus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cul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eate a high level of teachers, la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erequisite educ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ays and mean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real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undertaken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roved.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ath
建設生態文明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大學生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者,他們對生態文明的認知程度、觀念意識、行為習慣直接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和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由此可見,對大學生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刻不容緩。然而,當今時代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絡環境已經普遍形成,網絡已經滲透到教育、文化等社會的各個領域,這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關鍵在于,能否形成行之有效的實施路徑,因為這些路徑直接關系到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探討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路徑,對于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的觀念意識,養成生態文明的行為習慣,促進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建立生態文明教育網站,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力度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的平等性、交互性、虛擬性、開放性、多元性和信息海量性等特點,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其自我實現的欲望與自由平等的參與意識,而且為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撐和重要手段。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必須抓住網絡這個陣地,搶占信息網絡這個“制高點”,讓生態文明教育搭上網絡快車。①建立融知識性、思想性、服務性、趣味性于一體,內容豐富、欄目多樣,滿足大學生發展需求,符合大學生文化品位的生態文明教育網站,無疑是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徑。
生態文明教育網站要真正發揮其作用,就需要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網站的吸引力,因為只有網站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大學生去瀏覽網站信息,接受網站內容的熏陶;否則即使是建立了此類網站,大學生也未必能主動地去瀏覽,也就談不上網站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影響作用。
要使生態文明教育網站具有吸引力,必須做到兩個方面,一方面,網站形式要具有多樣性。生態文明教育網站可以采用網絡俱樂部、網絡社團、網絡論壇、網絡沙龍、QQ聊天、郵件往來、專家答疑、微博互動等形式,引導大學生們學習和探討有關生態環保與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②形成生態文明觀念意識。另一方面,網站內容要具有豐富性。生態文明教育網站的內容要豐富多彩且欄目要多樣,一般要符合四個要求:第一,真實性。網站中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的每一個具體事實都要客觀真實,不能存在任何虛假之處;每一種觀點都要是積極的,要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的觀念意識。第二,快捷性。網站的內容要及時更新,要及時地將最新的生態文明建設事件及理論觀點出來,網站通常要保證日日更新,最好能做到時時更新,這樣就可以持續地吸引大學生瀏覽該網站,從而無形中接受網站的熏陶。第三,趣味性。網站內容不能太枯燥,為了增強網站內容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嘗試開發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網絡綠色游戲來吸引學生,充分利用網站的趣味性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其四,貼近性。網站內容的設置必須貼近大學生的真實需求,以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開設,并且與大學生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將生態文明的理論觀點通過具體事例展現出來,使大學生在網站中找到親近感、熟悉感、歸屬感和信仰感。
2 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營造生態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圍
使用生態文明教育主題網站來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大學生是否愿意瀏覽該網站及瀏覽量所限。然而,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的學習、生活等離不開校園網絡平臺,“校園網絡擁有相對穩定的數量眾多的學生群,學生們選課、查成績等必須要點擊校園網,這是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占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③因此,通過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來加強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無疑是一個較有效的路徑。校園網絡的信息量大,并且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采用趣味化、多樣化形式在校園網絡上刊登生態危機現狀、生態文明知識、生態法律法規、生態保護政策等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使校園網絡真正成為向大學生傳播生態文明知識、理論的綠色平臺,從而營造出生態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圍,使大學生在瀏覽校園網時無形中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對其生態文明觀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要想通過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為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必須做到兩點:第一,內容的多樣性。校園網站要大量增加生態文明的內容,內容要圖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也可以在校園網站里增加一些宣傳生態文明主題的小說、戲劇、舞蹈、電影、電視劇等文藝作品,這樣可以增強網站的吸引力,使大學生在瀏覽這些文藝作品時逐漸增強生態文明觀念意識。第二,形式的多樣性。與生態文明教育主題網站一樣,校園網站要想吸引學生,除了內容的多樣性以外,還需要形式的多樣性。校園網站可以采取網上聊天室、BBS 、電子郵件、QQ(群)、網絡論壇等多種形式;通過網絡論壇、BBS等形式,學校管理者、教師及大學生三者之間可以實現互動,三者就生態文明問題可以相互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動中大學生獲取了生態文明知識、樹立起生態文明的觀念意識。
3 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奠定生態文明教育的前提條件
網絡環境下,要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極其重要,師資隊伍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與質量。因此,要想提高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質量,就需要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網絡環境下,只有“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教育能力,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科技意識和網絡素質”,④同時具備較高生態文明教育專業素質的教師,才能勝任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才能保證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目標得以實現。可以說,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
在網絡環境下,要打造出綜合素質優良、符合生態文明教育要求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必須要做到如下兩個方面:首先,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不僅要對師資隊伍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培訓,同時要進行計算機網絡知識、技術的培訓。其次,要大力鼓勵師資隊伍開展“網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研究”。要想使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健康地發展,就需要加強網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對網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實踐內容、實踐形式、實踐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各高??梢詫ⅰ熬W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研究”的成果與職稱評定、考核獎勵、評選優秀教師、選派到國內外著名大學訪問進修等榮譽、獎勵聯系起來,以此來激勵教師加強網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的研究。
4 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提升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效果
互聯網時代,網絡作為一種全新的交往載體、信息載體乃至生活載體,為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信息環境、工作平臺和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無形中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網絡環境。因此,生態文明教育必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網絡平臺,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才能使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網絡環境下,要想通過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來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的教學效果,必須做到如下幾點:首先,在網絡環境下,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應盡量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學,以增加課堂的生動性、增大課堂的信息量。無論是專業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里涉及到生態文明教育的內容,課堂教學都要盡可能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將有關生態文明的圖片、影像資料等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來,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生態的關注,調動他們學習生態文明基本知識、理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效果。其次,廣泛使用生態文明教育的電子教材,并用生態文明教育軟件輔助教學。在網絡環境下,要廣泛使用生態文明教育的電子教材,可以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網絡語言中獲得教育,體現出寓教于樂的特點,從而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實際效果。同時,針對大學生所關心的生態文明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可以組織專家開發一批集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包括游戲軟件在內的生態文明教育軟件,并用這些軟件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要大力挖掘和利用校內各部門的網絡教育資源來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發揮課外網絡教育資源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促進作用。要很好地利用高校內學生處、團委、宣傳部、后勤部門、各學院、各研究所等部門的網絡資源,將生態文明內容刊登在這些校內部門的網頁中,使得學生因學習、生活需要訪問這些網絡資源時無形中受教育。不僅如此,任課老師及高校輔導員可以利用各個班級網絡群體聯絡方式(如MSN、QQ、E-mail 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采取匿名且平等的朋友身份與大學生就生態文明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給予他們生態文明觀以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和糾正。
5 開展生態文明現實活動,實現生態文明教育的實踐證明
在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網絡宣傳或是網絡課堂上,還要深入到生態文明實踐中,開展生態文明現實教育活動,因為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所接受的生態文明的知識、理論、觀點等是否正確,只有在生態文明現實活動中才能得已證明,而且只有在現實實踐中,大學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從而觀照自己的認知和行為,并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⑤并最終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地樹立起生態文明的觀念意識。 (下轉第64頁)(上接第30頁)
在網絡環境下,要想通過生態文明現實活動來檢驗網絡環境所傳播的生態文明觀點、理論是否正確,必須做到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開展校內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來加深網絡環境所傳播的生態文明理論、觀點的認知。校園環境狀況是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直觀教材,在校園內要大力開展節水節電、美化寢室、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活動,并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戒煙日”“植樹節”等環保節日開展征文演講、專家講座、漫畫宣傳、知識競賽、攝影展等相關主題活動,讓大學生在校內實踐中去檢驗網絡環境下所學的生態文明理論、觀點是否正確,使大學生切身感受到環境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切實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并使大學生在實踐中養成生態文明觀念意識和行為習慣。另一方面,通過開展校外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來檢驗網絡環境所傳播的生態文明理論、觀點。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大學生利用寒暑假或課余時間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山野河邊開展“植被考察”、“水源探尋”、“實地考察”等活動;組織大學生參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博物館、濕地公園、野生動物園等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組織大學生到附近的生態企業、生態工業園、綠色社區、污染企業、污染嚴重的工業區、環境較差的社區等進行參觀或調查。通過校外生態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切身體會到環境破壞的危害性及保護環境的緊迫性,使他們真正領悟網絡課堂所學的生態文明知識、理論,加深對這些知識、理論、觀點的認知,并落實到個人的行為習慣中。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重點課題“西部農村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研究”(課題編號:W13143036)和西華大學2013年教改課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公民教育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 劉艷.“美麗中國”愿景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探究[J].中國教師,2013(7).
② 吳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現實訴求與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5).
③ 王軍.和諧視野下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態文明教育
黨的十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的報告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標從“四位一體”提升為“五位一體”,它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該課題研究有利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報告的基本精神,大面積地提高高職生的生態文明素養,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共同討論的話題,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這一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舉措。
作為一種特殊的高等教育類型,高等職業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與生態文明教育的聯系尤為密切,我們的學生正生活在知識經濟時代,肩負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重任,他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和觀念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綠化模范單位”,近幾年學校通過校園生態環境建設,加上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并逐步將生態文明教育滲入到人才培養中去。學校不僅注重培養有知識、有技能的人才,更注重于培養有生態文明觀念的高素質人才。從而來提升當代高職生的生態文明觀,使我們的學生能牢牢樹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生態文明教育,西方教育發達國家早些年就給予了重視。生態教育(亦稱作教育生態化、生態化教育、教育生態學化、綠色教育)也就應運而生了,生態文明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蘇聯學者提出來,它的內涵是要引導人們將生態教育滲透到人類的全部活動中來,尤其是對年輕一代的教育中,促使人們用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的觀點去思考問題。
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部門,他們對生態文明教育也十分重視,很早就把生態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內,同時在中小學、中專等技術學校也開設了有關生態學和生態文明方面的普及課程。而美國它在普及高校公共基礎課生態教育的同時,還重視建設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課程和專業;俄羅斯幾乎所有綜合性大學它都設有生態學專業,同時,它還將生態學等課程作為文理科大學生的必修課,現在,在俄羅斯的大學中它把生態學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教育引導學生。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的生態教育,他們都已成為規范化系統化,使得生態文明教育能有計劃、按步驟、分階段地實施。甚至有些國家還頒布了環境教育法。
中國的生態教育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學校開辦過第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專業。但是,由于我們對生態學認識上還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生態教育也僅僅被認為是生態學、生物學等工作者的任務,它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理工科學科。因此,生態教育在我們國家還沒有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普遍開展教育。
目前在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中還存在諸多與十精神、與時展不相跟進之處。有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在非生態、生物專業常規性開設與生態文明相關的選修課的院校僅占全國高校總數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學生數量也僅占到很小的比例,同時還缺乏統一的生態文明教材,我們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教育的方法與手段,教育的最終目標、師資力量、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環節等都還十分薄弱。與歐美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深度和廣度的發展方面還比較滯后,要形成全民生態文明教育體系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努力。
2 調研概況
在我國,對于當前的高職生來說,普遍存在著欠缺生態文明觀的現象,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教育的緊迫性。以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校利用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理論教育、公眾參與、環境熏陶、實踐養成等),在人才培養全過程等生態文明觀教育中,融入了相應的生態主題活動,進一步幫助在校生養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態觀念。
本次調研時間為2013年12月,所調研對象為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在校生,通過網上問卷方式,共回收857份,剔除作答明顯不認真和答案不完整的問卷后,保留了847份,有效回收率為98.8%。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6.51%,城鎮的占18.3%,市轄區的占4.25%,省會城市的占0.94%。其中女生占77.45%,男生占22.55%。
從結果比較可知,影響高職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的因素有多方面。性別方面,根據樣本顯示,在生態文明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女性表現比較好,同時具有較高的生態文明素質;戶籍方面,在生態文明的知情意行等方面,樣本群體中來自農村、市轄區、城鎮、省會的學生表現并不統一,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在獲取生態文明信息的渠道上,在校高職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了解“生態文明”這個概念方面,高職生可以利用的途徑及所占比例分別為:電視電腦占90.44%,報紙雜志占73.08%,學校宣傳占77.45%,其他占41.09%。
①您對生態文明的概念了解得怎么樣?選擇對其內涵比較熟悉的作為分析與評價指標為:16.88%。
②建設“生態文明”是哪次會議上正式提出的?取選項“十七大”作為分析與評價指標為:77.1%。
③您認為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是誰的責任?取選項“共同的責任”作為分析與評價指標為:87.37%。
④您覺得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嗎?取選項“重要”作為分析與評價指標為:88.78%。
⑤看到別人踩草坪,能從行動上反對的有50.53%;問及在校吃飯的習慣時,選擇每次都能吃完的占44.98%;當問及需要丟垃圾,而周圍無垃圾桶時你會怎樣做?回答為先自己拿著再丟到垃圾桶中的占94.1%。
我們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對于生態文明的認識,學生在總體上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在當前社會環境下,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充分意識到生態文明的價值,對待生態文明的行為,具有非常端正的態度。但是,自覺對待生態文明行為的程度,對于我們的高職學生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認識不夠、貪圖方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產生不利于生態文明的行為。最終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下高職學生在生態文明素質方面的表現:知不易行更難,心已動而行卻緩。
3 提升高職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的策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長環境和教師這三方面是影響高職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的最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進一步培養學生生態文明知情意行的統一,提升他們的生態文明素質,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其他各種組織的共同努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需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其一,高職院校生態文明課堂教育研究。生態文明教育“進教材”,在全校開設生態文明選修課;不斷將生態文明觀融入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確立、課程設置等人才培養中,平時不斷將生態文明融入到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來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起尊重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觀念,形成生態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標準。為了彌補師資力量的不足,還應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師資培訓制度,不斷輸送新生力量,研究出生態文明教育進課堂的重點與難點,生態文明教育“進課堂”的途徑與方法。
其二,強化生態文明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當前,高職院校舉辦者、管理者和師生員工的生態文明教育觀念普遍比較淡薄,服務生態文明教育的使命感也不夠強烈,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圍。這將嚴重制約服務的水平與效果。因此要大力加強輿論宣導,調查研究出高職生受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與趨勢,分析其原因,以人為本,重視開展以提升全體師生以低碳素養為重點的生態文明教育。來增強高職院校主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
其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文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①利用節日氛圍來組織舉辦主題日活動。比如借助“環保日”、“地球日”、“植樹節”、“母親節”、“感恩節”等等來舉辦一系列關于綠色環保,關于愛的活動,來不斷加
強學生的生態文明觀,讓同學們豐富和感受生態文化知識。
②開展 “美化教室”和“美麗寢室”評比等生態文明文化建設。利用好教室、學生宿舍七個社區的資源,以“弘揚生態文明”為主題,運用文字、圖片、模型等形式多視角來展示生態文化。可以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介紹草原、森林、濕地等等生態功能以及作用。以秀山麗水、養生福地為切入點,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我們云和的木制文化、慶元的竹林文化、景寧的油茶文化等三大生態文化。
③由于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是浙江林校,學校辦有生態環保專業,有著實力較強的專業教師團隊,校內綠樹成蔭、草木蔥茂,并有著自己的大型盆景園。校園有銀杏、紅豆杉、水杉等多種珍稀樹種,整個校園已成為一個樹木園,環境優美。這也為學生在認識樹種、學習生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學習條件。學??梢岳眠@些資源讓環保專業的學生帶動更多的同學來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和熏陶,向更多的在校生宣傳環保知識、倡導學生過低碳生活。通過充分發揮大學生環保社團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作用來提升同學們的生態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郝苗苗.主流媒體在環境保護新聞宣傳中的引導作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3(12).
[2]王玲.大學生生態教育現狀與路徑探尋[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3]李心.高職生生態文明觀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7).
[4]嚴耕,楊志華.生態文明的理論與系統建構[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166.
[5]張高麗.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J].求是,2013(24).
[6]林錦蓮,陳益華.論加強高職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養的必要性與途徑[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12).
基金項目:
浙江省教育廳思想政治專項課題“高職院校生態文明教育實證研究――以浙西南高職院校為例”(課題編號:Y20132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