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稅務精細化服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稅收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細化管理是稅收征管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傳統稅收征管與現代稅收征管的分界,是稅收征管改革道路上的里程碑,實行精細化管理,意義深遠。
1.現代公共管理的大勢所趨。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國家掀起了新公共管理運動,主張采用工商管理的理論、方法,來提高公共管理部門的管理質量和效率。當前,我國政府正積極引入精細化管理思想,并在各級政府和公共管理領域得到積極應用,傳統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已走到歷史盡頭。稅務部門作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職能部門,其提供的產品是政府公共產品的一部分,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稅務部門乃至整個政府的形象。稅收管理雖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絕對不能脫離公共管理的一般性特征。精細化管理在稅收管理領域的不斷強化,也就成了在此管理模式變革背景下的大勢所趨。
2.解決當前稅收管理問題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粗放的稅收管理方式,給稅收管理工作帶來諸多問題,征管改革不到位帶來的“淡化責任、疏于管理”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突出表現在:業務流程不順、崗位責任不明,征、管、查銜接不緊,信息集中程度不高,橫向信息交流不暢,信息利用不足,征管基礎比較薄弱,稅源監控不夠有力,人的能力和工作績效考核缺乏客觀的評價標準。解決上述問題,必須通過精細化管理方式,深化稅收管理改革,找準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到稅收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防止“大而化之”,做到“精于細微”,既重視“面”,又重視“點”,確?!包c”、“面”結合。
3.做好新時期稅收征管工作的必然選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正全面落實、世界經濟―體化迅猛發展等,都對稅收工作特別是稅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稅收征管工作在理念、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有實施精細化管理,才能強化稅源監控,確保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為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金保障;才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只有實施精細化管理,才能全面提高稅收管理水平,與國際慣例接軌,實現稅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稅收精細化管理的實現途徑
1.目標明確。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高效率的管理方式,突出特征就是目標十分明確,即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降低管理風險和成本。(1)提高管理質量。(2)提高管理效率。(3)降低管理風險。(4)降低管理成本。
2.組織保障。目標明確后,必須按照管理流程,根據工作職責,建立相應的組織體系予以保障。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規范機構設置。(2)健全崗責體系。(3)優化工作流程。
3.制度細化。應針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細化的制度和辦法,全方位構建制度保障體系,使所有稅種的征收管理和征管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堵塞管理漏洞。對外要從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等基礎工作人手,建立科學合理、重點突出、規范有效的日常監控機制?對內要在稅額核定、資格認定等重點工作中建立合理分工、相互監督的分權制約機制。主要做到以下幾個結合:
4.執行到位。管理制度制定后,需要不折不扣地去執行。決策之后不執行等于零,布置之后不執行等于零。執行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精細化管理的效果。稅收管理精細化要圍繞征收、管理、稽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
三、稅收精細化管理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1.精細化與科學化的關系??茖W化管理是精細化管理應當遵循的本質要求,精細化管理是由科學管理方法集成的管理方式;科學化是實質,精細化是形式。科學化管理,要求從實際出發,制定的稅收管理辦法要符合征管工作內在規律,善于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術,完高管理實效;精細化管理,要求深入調查研究,完善稅收管理制度,并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督導、督辦,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形成制度制定、執行、反饋的良性循環。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稅收工作,體現在稅收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求我們以更加科學的態度和務實的精神,推進各項稅收工作不斷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結合稅收工作實際,我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稅務系統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建設應著重突出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正確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提高組織收入能力和水平
組織收入是稅務部門的中心工作。近年來,稅務部門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深化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稅收收入連年保持大幅度增長。但最近幾年來,部分地區在組織收入工作中,開始出現偏離科學發展觀傾向,出現了不顧經濟發展現狀,單純追求稅收高收入、高增長,違背了稅收增長的基本規律。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即:全面的觀點、協調的觀點、可持續的觀點。經濟與稅收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用科學、發展的觀點看,稅收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是建立在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和稅收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基礎之上的。作為基層地稅的一名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執政能力和組織收入工作水平,就要深刻領會這一治稅思想的內涵和規律,用科學發展觀去認識和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把握經濟增長與稅收增長的規律,實現經濟發展與稅收增長的良性互動。
從地稅實際看,近年來,地方政府指令性計劃與現實稅源不足的矛盾也比較突出。收入計劃連年大幅度增長,但后續稅源卻明顯匱乏,給稅務部門組織收入工作帶來了一定壓力。我認為,我們在組織收入工作中,要牢固樹立“經濟決定稅源,管理增加稅收”的指導思想,一方面堅持依法治稅,加強征管,大力推進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應收盡收,堵塞稅收流失。在組織收入工作中,我們結合我市經濟的實際情況,堅持“抓大、控中、定小”,加強對重點稅源、重點企業的征收管理。另一方面,嚴格依率計征,依法征收,做到該收的足額入庫,不該收的堅決不收。同時,根據經濟發展與稅收增長的內在規律,廣泛挖掘新稅源,在不違背稅收政策法規和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努力開辟符合地方實情的增收渠道。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敢于面對現實,努力提高稅收管理能力和水平
多年來的稅收實踐證明,稅收收入的增長,稅源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沒有稅源,稅收就成了無源之水;沒有有效的稅收管理措施,再豐厚的稅源也不能變成稅收。稅收的實現是靠稅源加管理完成的。因此,在實現稅收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必須在現有稅源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稅收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稅收管理能力和水平。“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深度管理,也是細節管理??茖W化管理就是要從實際出發,探索和掌握征管規律,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實效性。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確、細致、深入的要求,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稅收征管薄弱環節,不斷提高管理效能。結合地稅實際,我認為要實現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重點要加強稅源管理和征收管理。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敢于面對現實,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尊重客觀經濟規律、遵循科學發展,既要克服盲目發展,又要“敢”字當頭,要有膽略、有膽識、有遠見,敢于打破,敢闖敢干,敢為人先,敢于面對現實,就是要不回避現實,不回避問題,要敢于擔風險,不怕擔“責任”,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勇挑改革重擔,摒棄不利于發展、前進的思想觀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開拓前進。
三、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樹立執政為民的服務理念,提高稅收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要點
樹立宏觀征管的觀念是這次加強征管的要點。這里我們所講的稅收征管工作不局限于征管部門日常所擔負的、狹義的征管工作,而是全面的、宏觀意義的征管工作。它不僅涵蓋以稅款征收、稅源監控、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等為主要內容的稅收執法管理工作,還涵蓋以機構設置、部門職能劃分、機關運行制度、人、財、物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稅收行政管理工作。稅收執法管理與稅收行政管理是宏觀征管既各有側重又密切關聯的兩個方面。稅收執法管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征、管、查管理,它是稅收工作的主體,是各級稅務機關的天職、經常性工作和主要任務;而稅務行政管理則是稅收工作的基礎和體制保障,管理體制科學,機構設置合理,行政廉潔高效,就有利于強化稅務執法管理,降低稅收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加強征管必須在各級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由稅務機關各職能部門共同來推進,要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特點
規范統一是這次加強征管的一個突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機構設置和稱謂的規范統一。眾所周知,無論是1997年撤消稅務所成立稅務分局的征管改革,還是以專業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征管改革,在機構設置方面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機構設置不規范統一。往往是總局下達文件后,各地在機構設置上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機構名稱也是五花八門,有征收局、管理局、評估局、審理局、稽查局等等,不一而足,結果不僅納稅人摸不清頭腦,連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次完善征管體制,總局十分強調全國范圍國稅系統必須依法設置對外稱謂統一的國家稅務局、稅務分局和稽查局,按照行政級次、行政(經濟)區劃或隸屬關系命名稅務機關,這是與以往征管改革明顯不同之處。各地在討論機構設置時,必須把握這一點,不能離開總局的原則和規定擅自改動或變通。二是職能和職責劃分的規范統一。以總局文件形式對征、管、查三者的關系以及縣級局內設機構設置與職能進行規范統一,這在稅務系統是首次。這幾年,各地由于片面強調征、管、查三分離和專業化管理,在機構設置上很不統一,由此導致了征、管、查三者之間的職能劃分和相互關系不明確,業務交叉,內設機構和稅務人員的崗責分工標準依據不一樣,有的按屬地劃分,有的按稅種劃分,有的按企業性質劃分,有的按行業劃分,有的按隸屬關系劃分,各有各的管法,這既影響稅收征管的效率,給納稅人帶來了許多麻煩,又加大了稅收成本,影響國稅機關的形象,社會各方面對此頗有微詞,不改不行。
三、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重點
縣(區)局是這次加強征管的重點。大家知道,稅收行政執法管理是分層次進行的,從全省國稅系統范圍來看,省局是決策層,地市局是協調層,縣(區)局和分局則屬于執行層。但在執行層中只有縣(區)局才是全職能局,分局是縣(區)局的派駐機構,是縣(區)局開展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總局才反復強調,縣(區)局就是基層,縣(區)局的工作重點就是稅收征管。經歷1997年和的征管改革,我省國稅系統縣(區)局征管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體現在三個轉變:管理方式上由下戶征稅向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轉變;管理體制由集權統管向分權制約轉變;管理手段由單純依靠人工向依托信息化人機結合轉變。然而,隨著形勢的發展和變化,縣(區)局機構設置不規范,征、管、查職能劃分不清,業務交叉,銜接不緊,信息不暢,稅源監控不到位,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等問題正日漸凸現。因此,總局把這次加強征管的重點定位在縣(區)局的規范機構設置和業務重組上。做好這兩項工作,必須遵循兩化原則:一是屬地化原則。屬地管理實際上就是邊界管理問題,它是稅源管理的主要方式。堅持屬地管理,就是在邊界范圍內的所有納稅人,不論其所有制性質,不論其隸屬關系,不論其所屬行業,一律就地就近管理,稅務機構的設置也要堅持這一原則。二是扁平化原則。扁平化管理是今后行政管理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其目的就在于減少管理層級,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堅持扁平化管理,必須適當分解和上收包括稅款征收、稅務稽查在內的部分稅收執法權,逐步強化縣(區)局的稅收征管職能,同時,對稅收征管全過程實行科學、嚴密、高效的全程監控。
在這次完善征管體制中,總局要求各級國稅局一般不再設置直屬分局,地市局已經設置一時不能撤消的直屬分局,必須說明情況,報總局審批后,暫時保留一個,但從長遠看最終還是要撤消的。對于縣(區)局的直屬分局這次一律必須撤消?,F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工作重點是,撤消縣(區)局直屬分局后,如何選擇有效的征管模式,加強稅收征管。根據征管部門最近作的調查,目前全省縣(區)局中冠以直屬分局名稱的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直屬分局只承擔縣屬企業或重點稅源企業的稅收征管工作,同時在城區屬地還設有其他稅務分局,承擔城區的其他企業和個體稅收的征管工作。第二類直屬分局既承擔縣屬企業或重點稅源企業的稅收征管工作,還同時承擔城區的其他企業和個體稅收征管工作。第三類直屬分局不承擔縣屬企業或重點稅源企業的征管,而是承擔城區及周邊若干鄉鎮的稅收征管工作。在這三類冠直屬分局名稱的稅務分局中,第一類是真正意義的直屬分局,第二類部分意義的直屬分局,第三類則只有名無實的直屬分局。針對上述情況,在征管模式上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模式是撤消縣(區)局直屬分局和城關鎮所在地稅務分局,由縣(區)局內設辦稅服務廳和稅源管理股直接負責稅收征管,適當保留現有農村稅務分局。這是總局要求最終必須達到的模式。第二種模式是撤消直屬分局,將其所管轄的縣屬企業劃歸屬地管理,同時在較大縣的城區或管轄五個鄉鎮(街道)所在地成立稅務分局,保留現有農村稅務分局,縣(區)局不直接負責稅收征管。在這種模式下,縣(區)局暫不內設辦稅服務廳,辦稅服務廳均設在分局一級,但這只是根據當前我省各地經濟差異巨大這一客觀現實而采取的一種過渡模式。到底選擇哪種模式,各地應該結合實際,從有利于整合資源,加強征管,提高效率的角度來確定,并合理設置內設機構,不宜搞一刀切,形式要講,但更要重內容。
四、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難點
這次加強征管的難點在于建立屬地管理,基層征管合一,前后臺分開并協調高效的征管運行機制。實踐證明,基層的征收與管理是難以分開的,片面強調征、管、查三分離,
片面強調專業化管理,片面強調管戶制向管事制轉變等做法是不夠科學的,基層征管分開了,不僅納稅人辦稅不方便,還會導致稅務機關內部分工分家、推諉扯皮,出現管理真空和漏洞。因此,基層征管必須合一。各級國稅局要以貫徹省局即將出臺的《辦稅服務廳工作規范》和《稅收管理員管理暫行辦法》為契機,進一步理順業務流向,重組基層業務。重點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理順基層業務流向。凡屬納稅人找稅務機關辦理的事務,統一由基層稅務機關的前臺辦稅服務廳負責受理和辦理;凡屬稅務機關找納稅人的事務,統一由稅務機關的后臺內設部門和稅源管理部門負責辦理。二是要進一步簡化事前審批,強化事后管理。對非法定管理環節,要清理廢除,比如稅務登記等常規事務的辦理,只要納稅人申請資料齊全、合法,稅務機關可以先發證,再將相關信息傳遞給稅源管理部門進行事后調查,以減少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提高效率,方便納稅人。三是要建立前后臺既分工明確又密切聯系的協調高效運行機制。前臺在受理納稅人各項涉稅事項時,能即時辦理的即時辦理,不能即時辦理、需要后臺審批的統一交給后臺管理部門;后臺管理部門接收到前臺報審事項,按政策法規進行審核,能即時回復的即時回復,不能即時回復、需進一步核實、評估、調查的,轉交稅源管理等相關部門限時辦結;稅源管理部門處理后,再將結果反饋給綜合管理部門,由此形成閉環的工作流程。同時,依據上述流程,建立健全涵蓋各各環節、各個崗位的責任制度,以明確分工、確保流程運轉順暢。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新的征管運行機制的建立涉及業務重組的力度很大,必然會對基層稅務人員在觀念上造成沖擊,各級領導對此要有充分的估計,要作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五、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出發點
完善征管體制,夯實征管基礎是做好稅收征管的前提,也是加強征管的出發點?;A不牢,地動山搖。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抓好。首先,要針對當前稅收征管的制度缺陷和制度缺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一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正確認識管事與管戶的關系,徹底解決過去因管事不下戶而造成的稅源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管事與管戶其實是一回事。管事離開管戶就沒有針對性;管戶不從具體事務入手就失去工作內容。二是建立科學的納稅評估辦法。要探索科學、實用的納稅評估模型,充分運用包括納稅人申報納稅資料在內的各種信息資料和數據,將分析評估與必要的檢查結合起來,深入了解納稅人納稅情況,摸清規律,發現問題,增強管理的針對性。三是建立有效的分類管理辦法。在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過程中,要把屬地管理和分片負責有機結合起來,責任落實到人。對不同規模的納稅人,采取不同的管理辦法。對大企業和重點稅源管理,要重點監控分析;對零散稅源和個體戶稅收,要完善電腦核定定額管理;對增值稅起征點調高后未達起征點的業戶,要實施動態管理;對不同納稅信用等級的納稅人,要采取相應的管理和服務。其次,要大力推行征管資料的一戶式存儲管理。征管資料是稅務機關和納稅人雙方涉稅活動的紀錄,也是檢驗征納雙方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合法性的重要依據。實行一戶式管理,不僅能將過去散存于稅收征管各環節的征管資料,按獨立的納稅人加以歸集,使之能全面反映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全貌,進而通過分析比對,找準稅收管理的薄弱環節和漏洞,采取相應的強化和彌補措施。而且,還能避免納稅人重復報送資料,減輕納稅人負擔。
六、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著力點
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完善征管體制,夯實征管基礎的必然選擇,也是這次改革的著力點。所謂科學化管理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掌握規律,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稅收征管的實效性。所謂精細化管理就是要針對稅收征管的薄弱環節,按照精、細、深的要求,通過重組稅收業務,明確職責分工,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崗責體系,加強協調配合,努力克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效能,降低征管成本??茖W化和精細化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科學化是前提,精細化是保障。有了科學化不等于就做到了精細化,達到精細化也不等于完全實現科學化。從當前我省征管工作的現狀來看,首先必須解決的主要矛盾是精細化管理問題。應該說,我們目前制定了許多制度,也還算比較科學,但卻缺乏精細化,很多的管理工作還缺乏針對性,抓得也不夠深、不夠細、不夠實,管理的效能還不高,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還沒得到根本解決??梢哉f,離開了精細化,再科學的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都只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因此,我們在這次改革中,除了要規范機構設置,完善組織體系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著力抓好精細化管理,要全面實施納稅評估和分類管理,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這些都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七、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支撐點
征管改革離不開信息化這個支撐點。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有新的認識和定位,不能就信息化談信息化,不能一講信息化建設就趕時髦。這兩年省局比較注意這個問題,比如全省門戶網站和12366納稅服務熱線的建設,我們就沒有一窩蜂上,而是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作出決策的。今后,發揮信息化對稅收業務的支撐作用,要在應用上下功夫、作文章。當前要重點抓好現有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信息的互聯互通共享。內部,要加快征管2.0版管理系統、出口退稅系統和金稅工程系統三大系統整合步伐,嚴把信息數據的入口關、維護關和考核關,實現內部各管理系統信息的共享。外部,要加強與工商、地稅、海關、國庫、銀行等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特別是要加強四小票信息的對碰,切實堵塞管理漏洞。在強調信息化對稅收管理工作支撐作用的同時,必須認識到計算機系統的局限性,注重人機結合,不要迷信電腦。凡是電腦干不了、干不好的事項,如實地調查、案頭評估、政策咨詢等,要依靠稅務人員從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加以判斷、處理。
八、要把握好加強征管的落腳點
一、以鮮明性厘清工作思路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局關于創建精品稽查局的工作方針、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從丘區國稅工作所面臨的地理條件、經濟稅源、征管方式、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入手,深入分析了丘區國稅創建精品稽查局的現狀、薄弱環節和突破口,形成了丘區國稅創建精品稽查局“四破四立”的基本思路,即:破除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思想,樹立改革創新、奮起直追的觀念;破除等靠觀望、停步不前的思想,樹立自主創業、加快發展的觀念;破除只查大案、只辦要案的思想,樹立辦鐵案、重質量、講效率的觀念;破除管理粗放、貪大求全的思想,樹立培育特色項目、打造精細品牌的觀念。具體來講,就是在工作目標上做到“強主業、突質量、建精品、創一流”,在工作步驟上堅持“一年打基礎、兩年大變樣、三年求趕超、四年創一流”,在工作重點上著力“硬件優化、素質提升、機制精細、信息創新”,在工作追求上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在設備配置上突出“優化基礎、硬件一流、全面達標”,在職能完善上凸顯“崗責明晰、運行規范、提質強效”,在加強領導上實行“黨組領導、全局動員、齊抓共管”。三年來,我們按上述思路始終把創建精品稽查局作為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實、抓細、抓精、抓透,通過制定詳細工作方案、明確階段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既使我局的創建工作與省局的總體思路同頻共振,又彰顯了丘區國稅創建精品稽查局的特點和亮點。
二、以復合型提升隊伍素質
20*年我局創建精品稽查局之初,稽查局人員年齡老化,平均年齡43歲,沒有一名30歲以下的人員,隊伍呈顯退伍轉業干部多、退居二線的中層干部多和業務骨干少、懂計算機少的“兩多兩少”結構,使稽查的“尖刀”作用難以發揮,查賬辦案難以進行,稽查質量難以提高,嚴重制約了精品稽查局的創建工作。我局通過分析認為,全局懂計算機、精通業務、年齡偏小的人員較少,從整體工作的角度考慮,把這些同志調到稽查局不現實,要提升稽查隊伍素質,就必須充分依托既有干部隊伍,充分發揮退伍干部政治上過得硬、“二線”干部作風上過得硬的優勢。通過崗位練兵、以師帶徒、既查大中型企業、又查個體工商戶這一抓大不放小等形式,著力把稽查人員建設成復合型隊伍。為此,我局在稽查局積極開展以“學、比、爭”為主題的崗位練兵活動,開展計算機操作“軍事化”集訓,從簡單的Windows操作到每分鐘打字30個以上,人人過關,強制達標;堅持“每周一題”、“每月一考”制度,努力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使全局干部職工基本達到了“三懂”、“四會”、“三過硬”;每月舉行“舉案說法”講座,把典型案例通過講解讓稽查人員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開展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等專項培訓,提高稽查人員業務水平;開展干部職工稽查技巧培訓、取證知識培訓、文書使用、稅收及相關法律的培訓,提高辦案能力;每月召開一次稽查人員業務交流會,統一案件取證要求,規范稽查文書使用,使全局干部職工政治素質、稽查業務技能得到較大提升。經過三年努力,稽查局現有14名干部職工中有2名注冊稅務師、2名經濟師、2名稅務師、1名省局征管稽查能手、1名市局征管稽查能手,為精品稽查局的創建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過積極開展能力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稽查人員克服了“恐大癥”、“恐機癥”、“恐外癥”。20*年,稽查局人員到省局參加全省稅收大檢查,一舉查出某石油公司偷稅400多萬元,讓省局領導刮目相看。20*年9月,在檢查縣天然氣汽車加氣站,稽查人員深入業戶了解該站加經營情況中發現該站售氣其工藝流程為天然氣-加濕罐-脫疏塔-壓縮機-緩沖罐-廢氣回收罐儲氣井-售氣機,按此,該加氣站氣態通過五道加工過程變為液態產品,其稅款征收應按工業加工6%征收率征收稅款,不應按小規模商業4%征收,通過這一發現,該站就補交了增值稅4.5萬元,市局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了這一發現,對全市的天然氣汽車加氣站進行了專項檢查,補征了稅款300多萬元。
三、以精細化健全運行機制
良好的運行機制是強化稽查主業、提高稽查質量的基石。我局采取環節控制、制度約束、標準量化、信息管理等多種手段,努力提高稽查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第一,堅持選案精細化。一是建立健全案源采集網絡,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地獲取納稅人經營資料,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具體、正確的選案疑點、從而為稽查工作提供準確的案源;二是加強征管部門的信息傳遞,把納稅評估、納稅信譽管理作為重要案源;三是把有關部門移交、轉交、上級機關督的案件作為重要案源;四是做好群眾舉報案件的管理,加大對舉報案件的查處力度,不斷開辟新案源。如20*年3月,稽查局通過STIMS系統了解到*石化公司稅負較低極不正常的情況,立即把該業戶作為選案對象進行檢查,一舉查出該企業偷稅8萬多元。再如,20*年6月,一群眾舉報某汽修廠有重大偷稅嫌疑,稽查局順藤摸瓜,外查內調,最終查出該業戶偷稅2萬元的事實,起到了檢查一個業戶、整頓一個行業的效果,并在全縣同行業中起到了較大的威懾作用。
第二,堅持檢查精細化。稽查局專門設計了檢查工作基本流程圖,明確實施稅務檢查前期、中期、后期各階段所要做的工作,以及完成階段工作的質量標準、時限要求、手續程序等。明確規定檢查底稿記錄要工整、齊全,使人一看就懂;取證要合法、規范;企業稅負要達到規定的行業最低負擔水平,低于標準的要深入剖析原因,并列為重點復查對象;科目之間勾稽關系要保持對應,關系異常的要在底稿中注明原因;重點科目審核要作文字說明;在納稅檢查記錄底稿上,檢查人員必須通過靜態資料來反映稅務稽查的執法動態過程。同時,把稅收政策運用、執法程序執行、稽查證據取得、稽查文書制作4個方面作為檢查精細化的具體內容進行考核,實行環環相扣的責任追究制,堅決杜絕錯漏發生。
第三,堅持審理精細化。審理部門在對案件審核定性時嚴格根據違法事實和已獲取的證據資料定性,而不是根據稽查人員的結論定性。對證據不足難于定性的案件堅決退回補證,同時審理人員耐心聽取納稅人的陳述申辯意見,并認真進行核實,做到公正執法,準確定性。如稽查人員在查處*電力公司年繳稅情況時認定偷稅5.9萬元,但經過審理人員反復取證后,認定該企業不涉嫌偷稅,屬企業申報口徑計算錯誤所致,從而有效地避免了企業的經濟損失。同時,稽查局還實行集體審議制度,對所有案件實行分級集體審議,嚴把案件的質量關、定案關,防止檢查“走過場”和“人情案”發生。
為進一步整合精細化機制體制的資源,促進稽查各環節效率更快,質量更優,我們還自行開發了稽查精細化管理系統(V1.0版)。該系統采用Asp+Access數據庫開發,以內部國稅行業網為平臺,既能夠對稽查工作進行全程監控,又能夠對實現稽查質量進行適時跟蹤。特別是實現了法規文件、稽查規程、稽查表單、質量考評的一體化,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稽查管理科學體系。從20*年1月運行以來,稽查局的稽查政務全面實現了網上辦公,稽查工作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該系統成為創建精品稽查局的重要成果,在日常工作發揮了顯著作用。
四、以三滿意彰顯稽查效果
一、查帳征收戶越來越少的原因
1、所有制結構變化。原來的企業以國有、集體為主,私營企業很少,國有、集體企業基本上為查帳征收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有、集體企業每況愈下,私營企業卻日益壯大,企業的所有制結構發生變化,國有、集體企業越來越少,私營企業越來越多。就都昌來說,20__年度都昌地稅有管轄權企業所得稅納稅戶126戶,其中私營企業卻有100戶,占80,處于絕對優勢。除了一些國家命脈相關的行業客觀需要國家壟斷以外,其它現存的國有、集體企業也正在逐漸被私營企業贖買,順應經濟發展的潮流,私營企業牢牢占居主導地位。而目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私營企業基本上是小規模、技術含量低、管理模式單一,稅務機關對其的管理也趨于簡單的核定征收。
2、企業自身的原因。一是核算水平低。由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私營企業大多起點低,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工藝簡單、粗糙,技術含量低,缺乏做大、做強、長遠發展的可行策略,就免不了存在短期行為,大多財務核算要求很低,無法達到稅務機關查帳征收的要求。二是成本因素制約。由于信息的快捷,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按查賬征收的一套操作,除增加人員成本外,主要的還是要增加材料等費用的成本,規模小的企業總覺得有點得不償失。三是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少數高利潤行業還擔心暴露了行業秘密,如初期的房地產行業,都不愿查帳征收。
3、稅務機關的原因。一是核定征收簡單易操作,少數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圖省事,不注意引導納稅人規范帳制,健全核算。還存在極個別的為完成收入計劃,有意壓制的現象。二是稅務機關服務存在不到位現象。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而另一方面涉稅審批手續麻煩,各種稅務檢疊,企業疲于應付。
二、查帳征收戶越來越少的危害。
1、制約了企業的壯大,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速度。由于絕大多數稅收優惠政策都是建立在查帳征收基礎上的,從而許多企業由于是核定征收,造成應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享受不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而企業愈發展不起來,就愈不可能提高核算水平,這樣勢必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制約企業的壯大,影響經濟的發展速度。
2、影響了稅務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大家都知道科學化、精細化是建立在一些財務數據之上的,由于企業沒有科學的財務核算,從而使得一些稅務管理的財務信息無法采集,這樣就更沒辦法有效地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納稅評估無法有效地開展,納稅評估無法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這樣只會增大稅務人員的工作量,提高稅務管理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稅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3、不利于稅務管理部門的決策。由于大部分企業的財務核算水平不高或是不能正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稅源管理所采集的數據可信度差,稅源管理只能停留在粗線條的水平,無法定量,從而稅源的分析和預測、稅收計劃的制訂和分解都無法求精,不能為稅務管理部門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四、提高企業所得稅查帳征收戶比例的對策。
1、加強宣傳。既要宣傳好國家有關鼓勵企業查帳征收的一系列政策,又要宣傳政策落實的具體辦法。稅法宣傳不能滿足于稅收政策講解下去了,而是要考慮納稅人是否知道要如何操作?怎樣才能達到查帳征收的幾個條件?納稅人是否熟悉其所從事的行業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國家鼓勵發展的有哪些產業?哪些產業是國家限制或禁止發展的產業?從而納稅人,能恰當地選擇其發展方向和挖潛從何處入手?
摘要:稅源監控管理思考
一、當前在稅源監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建立起了以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為基礎的集中式征稅機構、貼近式管理機構和重點式稽查機構,對稅收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新的管理體系沒有有效運行之前,一些老問題依然存在,新的又不斷產生。當前,稅務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1、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不強
新的稅收征管辦法取消了專管員管戶制度,繳納稅款是依靠納稅人自行上門申報為前提,納稅人不申報是納稅人自己的責任。但是,在貫徹新的征管辦法時往往并不如意。許多人納稅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不能正確理解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質,不能自覺遵守稅法規定來納稅。所以,在要求主動申報納稅這一問題上,往往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千方百計鉆稅收空子,鉆征收管理空子,少報、漏報、甚至不報,從而使申報的內容失真,以致影響到對納稅人準確的了解,造成偷稅、漏稅現象時有發生。同時,第一線的稅務管理人員力量的不足,使稅務人員忙于應付其它的事務,深入稅源第一線的時間減少,難以真實地了解納稅人信息,使零散稅源、隱蔽稅源、非正常納稅戶出現了真空地帶,存在稅源底數不清和漏征漏管等問題。
2、稅收監控手段落后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稅收網絡化建設帶來了光明的前景。所以,在新的稅收改革任務中明確以建立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問題是,無論是現在的管理體制還是信息技術的管理水平,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當前在稅務網絡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計算機網絡化程度不夠高。盡管在工商、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普遍地使用計算機進行稅收業務活動或稅收管理,有的部門內部還實現了網絡化,并自行開發了很多軟件,但智能化水平很低,同時在征收管理與稅務稽查方面統一不夠,造成一些數據資料的不全。此外,銀行、財政、工商、稅務等部門之間的網絡化建設不夠,缺乏橫向聯系,造成信息共享方面的困難,因而不能夠全面、及時、準確、廣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納稅人的收入狀況,不能夠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這些稅務部門稅源監控手段不先進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給納稅人在偷漏稅款方面提供了有機可乘的機會。
3、稅收管理員素質還不能適應精細化管理要求
新的稅收征管的核心思想是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使稅收管理建立在科學有序的基礎上。這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對從事稅務管理人員來說,不僅綜合業務素質要過硬,而且能夠公正執法,不徇私情。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部分稅收管理員的素質不能適應新的征管要求。一是綜合素質欠缺。新的稅收征管體系是建立在對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之上,這就要求稅收管理人員不僅要善于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術,能夠熟練地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錄入、審核、檢測和應用,能夠實行過程管理和過程控制,能夠嚴格按照數據處理流程和管理職責進行數據維護管理,而且,還要懂得并會熟練地運用相關的稅務、財務等專業管理知識。在這方面具有綜合性能力的,能夠勝任企業稅收征管工作的管理員卻較為缺乏,無法滿足稅收精細化管理的需求,特別是一些不發達地區和農村情況更為嚴重。二是一些人政治素質不高,事業性不強,原則性不夠,不能廉潔自律,講關系,不能公正執法,辦稅徇私情,甚至向納稅人“吃、拿、卡、要、報、借”,敗壞了稅務人員的形象。這兩種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稅收征管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推進。
4、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不力
稅源監控管理的實現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征收、管理、稽查各環節之間的協調銜接,充分發揮稅務系統內部的協調作用,同時還需要工商、銀行、海關、房產、國土、技術監督等部門的配合,整個監控管理系統的作用才能有效發揮。盡管國家新的稅收征管法對有關金融和工商部門與稅務等部門配合做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涉及稅源管理最緊密的工商、國稅、地稅等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只流于形式,而沒有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遞,更談不上信息高度共享。如有的企業,盡管在工商部門辦理了營業執照,但卻沒有到稅務部門登記。而當稅務部門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一些企業或個體工商戶采取某些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未必去主動配合。從內部運行來說,負責征收的人員只能按照納稅人申報的數字、納稅資料等進行審核納稅。而管理人員了解納稅人的實際經營情況,卻又不能及時發現納稅人申報虛假情況。只有在申報期結束后通過征收部門傳遞的信息,才能看到納稅人申報的真實情況。這些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稅源管理和稅收征管質量。
5、稅源管理人員緊張
新的稅收征管改革強調集中征收和重點稽查,所以在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的選擇上側重于這兩個方面。相對來說,在稅務管理第一線管理的人員配備上出現了弱化現象,導致第一線人員緊張,工作負擔加重,特別是農村基層稅務機關表現得尤為嚴重。如江蘇的一些地區,每個管理人員管戶達200戶,這種所轄戶數偏多的現狀,已經讓現有稅收管理員超負荷承載,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監控管理上的漏洞,對提高征管質量造成了一定制約。
二、加強稅源監控管理的措施
盡管在稅收征管改革中出現了這些問題,而且有些問題帶有普遍性。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辦法總比問題多。只要我們循著問題產生的原因,對癥下藥,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1、加大稅收宣傳力度
加強稅收宣傳,做好稅法普及工作是提高全社會對稅收法律的認知度,提高納稅人對稅收法律的遵從度的有效途徑。宣傳形式可以多樣化,宣傳內容應突出什么是稅收,為什么要依法納稅,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等。正確理解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質,自覺遵守稅法規定來納稅。同時,要提高被查處概率,提高處罰程度,增加偷稅的成本,減少偷稅的預期收益,從而抑制偷稅利益動機的產生,矯正納稅人的不良納稅意識。使納稅人形成良好納稅意識的關鍵,形成“國稅不能偷”的思維定向。同時,通過各種輿論手段形成“依法納稅光榮、偷逃稅收可恥”的良好輿論環境,提高遵從稅法的納稅人的地位,對稅收違法行為產生重重壓力,從道德、情操、聲譽等非法制方面加大依法納稅的驅動力量,逐漸形成人人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環境。
2、改進稅收監控手段
加快信息網絡化建設,建立健全稅收征管信息網絡,盡快在工商、財政、稅務、銀行等部門實現網絡連通。在軟件的開發方面,面對共性方面的處理進行協商,實現信息的處理統一和信息的共享。同時,大力規范稅收征管基礎資料,對稅收征管收集資料要準確,在審核、錄入、傳遞、歸檔要規范,全面實現對納稅人的生產、收支、經營以及納稅的申報真實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把握。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如稅控收款機的使用,不僅可幫助納稅戶實現產品管理、降低經營成本、避免營業員舞弊損耗,還可方便納稅人報稅。在稅控收款機中,能夠記錄著每天該企業的銷售金額,且不可被刪除。稅務部門可根據稅控收款機的每月報表,計算應稅額及納稅額。稅控收款機的推行是加強稅收征管和稅源監控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納稅人申報自動化、稅收征管信息化的有效途徑。
3、著力提高稅收管理員素質
作為一名稅務管理人員,他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是必要的。所以,在提高對稅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方面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稅管人員是我國文明治稅的窗口,對實現稅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廣大稅務干部思想道德水平,樹立“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稅務工作宗旨,增強依法征稅、規范行政的意識,弘揚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的精神,提高抵制腐敗行為的自覺性,在全系統形成愛崗敬業、公正執法、誠信服務、廉潔奉公的良好風氣,為稅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二是要加強稅收政策法規、征收管理、財務會計、稽查審計、信息化應用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特別是要著重提高包括稅收管理員在內的稅源管理一線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三是加強技術培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稅務領域應用方面的培訓。要求取得操作資格才能上崗,以此促進全員技術應用素質的提高,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稅管人員熟練掌握對采集數據的錄入、審核、檢測和應用,實行過程管理和過程控制,做到嚴格按照數據處理流程和管理職責進行數據維護管理,從而將稅收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學規范的基礎上。
4、切實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
稅源監控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許多部門的配合和協調。在稅務系統內部,需要征收、管理、稽查各環節之間的協調銜接,建立三線聯動機制,形成管理合力,改變納稅資料傳遞滯后、稅款征收管理變成事后監督的情況。以房地產為例,中國的房地產業需要繳納的稅種比其他任何一個行業都多。從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到房地產開發、轉讓、保有等諸環節,涉及的稅種多達12個,不同的稅種往往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同時,稅務部門征稅時,需要一些掌握在房產、土地管理部門的原始資料。而這些資料對稅收管理部門來說,往往是不能及時的獲得??梢?,不僅稅務部門內部之間要加強密切配合,同時,還需要建立和完善工商、國稅、地稅、公安、銀行、海關、房產、國土、技術監督等部門的橫向聯系,實現部門間的信息共享,促進信息資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是防止稅收征管出現空檔的必要手段。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提出要對稅收征管實施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的要求,切實加強“兩基”建設,全面夯實征管基礎。但目前基層稅源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多種多樣,必須加以梳理,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真分析,對癥下藥。
一、當前稅源管理的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內部管理缺陷制約了稅源管理。一是征管模式與稅源管理不協調。目前的征管模式和征收力量的設置和配置都沒有充分考慮稅源管理的實際需要。在機構設置、征管流程和崗責體系等方面有關稅源的管理缺位,沒有相應的機構和崗位負責有關稅源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征管流程也缺少稅源管理業務的環節和規定。二是稅源管理辦法不完善。現有的稅收征管辦法大多是屬于規范征管行為和流程方面的,在稅源管理方面沒有形成一整套規范的管理制度和辦法,稅源管理工作基本上處于無章無序的狀態。三是基層一線稅務管理人員偏少。近年來,稅務改革比較頻繁,每一次改革都伴隨機構的不斷收縮、信息不斷集中、人員向城鎮富集。導致基層一線征管力量嚴重不足,全系統基層一線人員占總人數的比例只在30%左右,高的地方也不超過40%,這樣的人員分布直接影響了稅源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鶎右痪€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機構分設后,國稅系統進人比較少,一線稅務人員年齡老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加之稅收信息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對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稅務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提升,大部分稅務干部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稅收工作需要。四是信息綜合利用率差。盡管實現了數據處理大集中。對海量的原始信息處理簡單化。稅源信息只是簡單的數據堆積,只有情況,沒有分析;缺少專門人才深層次的分析,決策參考依據性、準確性不強。
(二)上級導向影響基層稅源管理??梢哉f,上面強調什么,基層就抓什么,導向性很明顯。一是稅收服務與嚴格執法關系問題。上級機關要求基層為納稅人服務的多,強調服務服從執法的少,有的地方出現執法服從服務現象,忽視了必要的稅源管理。二是信息化建設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上級部門強調信息化建設多,投入多,而沒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基層把“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理解為“依靠”的錯誤傾向。信息數據主要來源于納稅人主動申報的幾張報表,基本上是“死”信息。而一些動態的“活”的信息,如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工藝流程等相關指標無法掌握、無人掌握?;鶎右痪€管理人員依據工作流程和崗責要求坐在辦公室等信息流、等納稅人找上門現象較多,主動管理的情況較少,人機結合程度差。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時效性得不到保證。三是集中征收與零距離管理問題。強調數據集中、稅款集中征收的多,對貼近式服務、貼近式管理要求偏少。管理責任區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和任務,沒有具體規定。一般鄉鎮沒有固定管理員,大多實行巡查制,走馬觀花,職責不清,對稅源零距離管理不到位,同時也,也影響了為納稅人提供零距離稅收服務。四是稅務稽查與日常管理問題。強調發揮稅務稽查的打擊查處、增強威懾力的多,強化稅源日常性管理的少。在納稅評估中,不準實地檢查、不準制作下達涉稅文書,不了解納稅人納稅情況。導致日常性、經常性管理流于形式。
(三)外部環境影響基層稅源管理。目前,地方政府干擾稅收執法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在對招商引資企業的“保護”方面體現的最為明顯。由于地方政府及各部門的年終打分,將直接決定國稅系統文明行業創建和行風評議的排名,所以基層國稅部門往往在堅持原則、依法辦事的同時,或多或少地考慮文明行業創建工作,有時甚至受制于創建工作,稅源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受到極大影響。同時,社會的法制、信用和信息化程度對稅源管理也有著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在經濟交易和結算中現金支付普遍存在,大量資金賬外循環,稅務機關對稅源的管理監控難以實現。經濟及涉稅信息的社會監控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盡管新的征管法要求工商、金融等部門加強與稅務部門的配合,實現信息的相互采集和交流。但與統計、工商、銀行及經濟綜合管理部門之間沒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網絡沒有聯通,交流渠道不暢通,信息得不到共享,稅源管理缺乏相應的外部環境配合。
二、加強稅源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一)合理確定征管組織形式?;鶎佣愂照鞴艿闹饕ぷ鲬撌亲ザ愒垂芾恚ぷ髦匦囊蚨愒垂芾磙D移。根據稅源管理的需要,按照總局“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34字征管模式,合理調整征管機構設置。規定不同級別的稅務機關監管不同的稅源,擔負不同的責任。基層征收系列實行集中管理,撤并機構減少環節;壓縮稅政和執法管理人員,擴大管理系列的規模,強化職能,將大部分的管理力量和資源要充實到管理系列中來。管理人員要充實到基層一線,把新錄用大學生放到基層一線鍛煉2—3年,更新管理人員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稅收管理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更好地適應稅收征管的規律和要求。
(二)建立和完善稅源管理辦法。按照全國稅務系統征管工作會議精神,建立健全稅務管理員制度。進一步強化納稅人戶籍管理,完善稅務登記制度,加強清理檢查,減少漏征漏管戶。進一步實施分類管理,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納稅信用等級的納稅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做大做強納稅評估。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料,輔之以必要的日常檢查,了解情況,分析企業銷售(營業)、庫存、成本、實現利潤、實現增加值等指標與其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的關系,綜合分析行業總體稅收狀況和納稅人個體納稅情況,通過分析比較,摸清規律,發現問題。結合實際制定行業平均利潤率、平均增值率和各稅種相對于其稅基的平均稅負等評估指標,建立科學、實用的納稅評估模型,對納稅人納稅情況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分析測算納稅人實際納稅與應納稅額的差距,評估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增強管理的針對性。培養稅務部門自己的精算師、分析師,加強稅源分析。進行經濟與稅收相關分析。通過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把握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采取加強管理的措施。收入分析不僅要關注稅收收入總量增減變化,更要分析各稅種收入與相關經濟指標的關系,分析宏觀稅負和稅收彈性變化原因,對不同地區、產業、行業稅負水平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發現問題要深入到企業層面進行納稅評估,為強化管理提供依據。
(三)大力推進稅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全方位的稅源管理信息網絡。包括反映國民經濟宏觀發展狀況的各種數據、消息、資料,應該及時掌握國家的經濟、稅收政策對稅源產生的影響;納稅人生產經營變化情況,全面把握納稅人的經濟活動、應稅收入。開發稅源管理、應用的計算機軟件系統,搭建稅基管理網絡,系統解決稅基管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傳遞等問題。實現“一戶式”信息儲存,加強稅源分析和納稅評估,切實提高稅收征管水平。
開發推廣全國統一的稅源監管軟件。通過對已發生的涉稅行為進行監督控制,在現有的大量數據里面找出異常數據。解決稅源監控、稅務執法行為監控、稅務稽查行為監控等的缺位問題。配套征管決策分析系統、稅收預警系統等輔助軟件。充分應用征管軟件數據和網絡申報數據,金稅工程數據,對分布式數據進行集中查詢,對重點稅源戶的信息進行進一步挖掘,比對和分析,使得重點稅源監控和管理向更高層次發展。運用征管預警系統,實現對納稅人的涉稅事項辦理情況動態提醒。避免納稅人發生涉稅違法行為。
(四)強化稅法宣傳,優化辦稅服務。對納稅人要加強稅法宣傳,提高稅法遵從意識,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行規范的稅法公告制度,采取免費發放稅收資料、召開政策會、送政策上門等措施,使納稅人及時了解各項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對納稅人實行稅務稽查自查免除處罰的辦法,培養和提高納稅人的自覺納稅意識。著力提高稽查的威懾力,提高納稅人不遵從的成本,增大違法風險。在法律上適當增加稅務部門查案辦案的特許權,暢通稅務案件偵查、審判的渠道,提高稅務案件懲處力度。
稅務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培養團隊精神。為納稅人人性化服務,做好集約服務和分別服務,“一站式”服務和個。大力推行全程服務、首問責任制,方便納稅人。進一步把文明辦稅“八公開”制度落到實處,大力推行“陽光作業”,杜絕“暗箱操作”,增強稅收執法的透明度,為納稅人提供公平、公開、公正的稅收環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