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基礎的知識重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會計基礎 會計工作 會計發展
一、會計基礎工作內容
會計基礎是企業會計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任何企業的經營者都必須高度重視企業的會計工作。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一般指不包括核算與稽查的相關內容,多為基礎的財務內容。通俗來講,會計基礎工作經常包涵以下內容:即填寫整理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制作、日常財務報表的匯總等。在更大范圍上來講,總量考核、定員定制管理、量化管理等企業管理中涉及到的概念也可被認為是會計基礎工作的內容,會計基礎工作的內容十分寬泛。會計基礎工作隨著經濟發展及企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其工作內容也在發生著相應變化,工作具體內容會做調整,各個企業也應根據自身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經營水平不斷完善會計工作的內容,加強本企業的會計規范管理。
二、會計基礎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一)向企業內、外部報表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對會計風險的規避需要會計報表人員掌握準確的會計信息,企業面臨的問題越復雜,需要做出決策的地方越多,會計基礎的重要性就越強,只有憑借可靠的財務數據提供正確依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觀臆斷帶來的風險性高的決策。這些翔實的數據需要給企業管理層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這些會計基礎數據的掌握者應當是企業的管理層。企業的會計人員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并且對會計數據有深入透徹的分析,才能給決策者提供更好的依據,以便于他們做出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決策。這樣的決策應當是充分建立在企業會計人員對會計數據的充分掌握上,可以說,企業的會計人員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了科學高效的數據支持。
此外,會計基礎工作還可以向企業外部使用企業會計報表的人員提供^為客觀的信息。企業的股東及債權人、政府監管機構等可以根據企業的會計基礎報表對企業的業績及風險狀況作出判斷,從而對企業有較為正確科學的判斷,也有助于政府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管。
(二)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企業要想良性發展,必須對企業掌握的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確保資源的作用可以達到最大化,這時候資源的優化配置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了。對企業資源進行配置的很重要的依據就是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這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最為直觀和精確的信息的展示。通過對企業的各種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可以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會計工作。
(三)反映職業經理人的責任履行情況
許多企業的投資者對企業并不直接參與管理,而是聘請職業經理人對企業進行管理,會計基礎工作成為了企業職業經理人能力的直觀呈現方式。因為企業的會計報表可以反映企業運營的成本和利潤等情況,從而反映出職業經理人的履職情況。會計基礎工作反映企業的狀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財務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四)實現企業發展價值最大化
企業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管理的目的,是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和以往的經濟活動進行梳理,通過對會計基礎工作信息的研判,為企業下一步的投資和發展方向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企業的管理層和決策者,都希望企業的價值能最大化,通過對會計基礎工作等分析企業下一步需要的資金規模、發展方向、資金利用重點等,通過科學的決策讓企業的利潤最大化,進而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三、強化企業發展的會計基礎工作
(一)規范企業的會計基礎機制
會計基礎工作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應予以重視,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先規范企業的會計基礎機制,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去進行會計工作的處理,并主動向社會披露真實的會計信息。著力自身會計基礎工作的整體水平,不僅有利于提升自己企業形象,而且對于提升自身企業的會計水平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要嚴格控制會計人員在會計基礎過程中出現的違規操作,合理分配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做到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職責必須明確;不相容崗位絕對不能出現兼職的情況;責任必須要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為不同資歷的財務人員設立不同的權限。審批企業的每一筆財務流動,嚴禁不合理的支出和無審批的支出。確定會計基礎的基本要求以及內容,設立企業統一的會計基礎處理程序,對改善財務預測、掌握財務活動的規律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強化會計基礎的應用意識
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是由專門的財務人員來負責執行,因此首先要使員工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會計基礎的應用意識。要加強領導對會計基礎認識,這樣才能從上至下的推動企業會計基礎體系建設,企業會計人員也要轉變財務只記賬的觀念,要把會計基礎作為重要職責之一來對待,主動出擊,從而使企業員工都樹立起正確的會計觀。會計人員從事的是一門專業性要求極高的行業,企業必須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處理好財務人員之間的工作對接。迫切需要會計基礎管理工作在企業中得到貫徹落實,正確認識到會計基礎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企業應主動建立會計基礎規范化理念,并將其貫穿于企業所有部門,讓企業內所有職工都認識到會計基礎的重要性,并配合會計工作的實施。
四、結束語
綜述所述,很多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處于混亂的狀態。會計信息傳遞不夠迅速準確,影響了企業管理者決策的科學性和靈敏度。所以,研究新形勢下的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非常迫切的需要。明確會計規則,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環境與企業效益規模都在變化,這就要求企業會計基礎工作需要不斷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 《會計基礎》 優化教學 教學成效
《會計基礎》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從事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既是會計“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載體,又是會計專業認同、基本會計崗位實務技能訓練的載體。對會計專業學生來講是一門入學課程、基礎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如何讓學生想學、會學、能學、樂學,學以致用,我認為,關鍵在于優化教學,提高課程教學成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緊跟一項政策:國家政策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學科知識更新快,加上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期,會計業也處于與國際接軌中,會計法規處于不斷更新中,我國的制度從原來的《企業會計制度》發展到《小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落實到現在的利用會計基本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和38個具體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來指導會計工作實踐,加上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法律關系的總規范、權威性最高、指導和規范會計工作的最高法規――《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來指導會計核算工作。因此,形成了《會計法》對會計基礎起綱領性作用,《會計準則》對會計理論起指導性作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基礎實務核算起到規范化、操作具體化的實踐指導作用。
加強稅收制度的接軌,《會計基礎》課程涉及的稅種主要是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所得稅的計算和處理。其中增值稅要從原來的生產型增值稅轉向消費型增值稅過渡,具體應用2009年的《增值稅暫行條例》,體現在固定資產等核算中的變化。所得稅要將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與現實生活中企業計算繳納所得稅的納稅調整結合,做好稅收計算嚴格按照國家稅收制度執行。將會計與稅收緊跟會計、稅收政策的變動而適時調整,讓學生所學知識始終與國家政策相一致。
二、明確兩項任務:理論教學、實踐操作
傳統的會計基礎教學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獨立的,這樣相孤立的教學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學生對理論學習無興趣,對實踐動手操作無從下手,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效率上的低下。在會計教學中明確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將二者的教學徹底融合,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邊做邊學,邊學邊做。
找準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最佳切入點,即實際會計工作任務,突出過程,對《會計基礎》課程結構體系進行徹底改造,打破以知識的內在完整與邏輯關系為主線的教學模式,以一套模擬企業的賬務資料為背景,按實際會計工作流程,采用真實的賬證資料,指導學生按實際工作步驟和內容完成一個完整會計工作過程的各項會計工作,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知識需求時引入相關的理論知識。具體而言:要想從事具體的會計工作,必須對會計職業有一個全面基本的認識,掌握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等基礎知識。我們以此為起點,首先對會計進行了概述,讓學生掌握會計要素、會計等式等最基本的專業知識。
無論從事哪一個會計工作崗位,必須會使用借貸復式記賬法,因此,我們在課程中接著介紹借貸復式記賬法,并通過其在企業中的實際運用,一方面培養學生各崗位的基本賬務處理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會計數據處理的整體思路和全過程,為學生的全盤賬務處理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在學生具備了實際會計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賬務處理能力后,以一個模擬工業企業的相關資料為背景,要求學生采用真實的賬證單表,按實際會計工作的步驟,依次完成從建賬到日常處理、期末處理、編制會計報表等一個完整會計期間的全部會計工作,在學生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根據各階段具體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導,引入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培養相關崗位能力,同時以操作過程中產生知識需求時引入相關的知識。從而在真實的會計工作任務驅動下,為學生搭建會計工作整體框架,并在此框架中注入主要會計崗位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一個貫穿于課程全過程的工作任務。
三、遵循三個核算環節:憑證、賬簿、報表
會計核算方法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等專門方法。其中填制會計憑證是起始環節,登記會計賬簿是中心環節,編制會計報表是最終環節。
會計核算的三個核心環節中,由原始憑證到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是會計主體每個會計期間必須進行的會計工作。三個環節的正確核算和監督,有利于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真實性、完整性,從而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會計方法體系。
四、運用四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1.案例教學
對于剛接觸經濟生活實例的學生,我們采用學生周邊地區會計人員數量差異的生動的“案例”證明“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明確會計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愛好,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我們盡量用一些接近生活的案例,案例中的“趣味篇”來激情引趣,讓學生產生對會計學習的興趣;“知識篇”將抽象知識淺顯化、系列化、條理化,來啟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警示篇”將“做會計人”的道德教育常態化,將愛國主義、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法律教育融入其中,寓教與樂。形式多樣,生動貼近生活的案例在教學中的引用,激發學習興趣,達到融會貫通。
2.啟發式教學
會計基礎課程是財經類學生入校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是一門入門課程。雖然課程內容不難,但要讓學生真正入門卻不容易。在教學中著重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教師上課循循善誘,深入淺出,重點知識精講,難點內容細化,生活知識常識化,理論知識實踐化。盡量使學生邊聽課,邊思索,邊掌握,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邊教學,邊練習,邊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教會學生自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3.多媒體輔助教學
注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采用多媒體教學,課程條理清楚,信息量大,學生練習機會多,互動效果好。課件制作力爭做到內容簡潔、生動、直觀,重點突出,難點明確。特別是“會計憑證”“會計賬簿”這兩項目,理論教學既抽象又枯燥,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把實際工作中的憑證、賬簿真實地搬到課堂上來,對憑證的填制、賬簿的登記也能講解得栩栩如生,教學氣氛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良好。“企業經濟業務會計核算”這一項目主要是講解“多個賬戶的設置和運用”,借助多媒體手段,充分發揮聲、光、電作用,使教學變得直觀、生動,一目了然。
4.仿真實訓
專業實踐要應用虛擬仿真教學技術,建立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訓)等教學環境。對《會計基礎》要考慮的是如何將會計實踐資料融入到日常會計教學中來,實現仿真教學和模擬做賬,乃至進行真賬實操。在《會計基礎》中,要實現雙互雙層體系,“雙互”體系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相融合、理論模塊和技能模塊互相結合?!半p層”體系即: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講練結合,完成各項專項技能的訓練為第一層次,各項學完后,集中進行會計基礎的綜合實訓為第二層次。同時,經過仿真實訓,形成了實訓過程經過專業基礎技能、專項技能、綜合技能三個階段;會計手工處理能力和電算化能力雙軌并行;培養學生做賬、查賬和用賬的會計專業能力的“三階雙軌、培養三能力”的仿真實訓教學方案。
總之,會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在于讓學生對會計有興趣,對專業理論有掌握,對實踐動手能力有提高,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各項技能的提高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會計基礎》,2009.
[2]會計基礎.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3]會計基礎.人民出版社,2009.
摘 要 會計基礎工作是財會工作的基礎環節,從根本上決定和制約著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會計信息的質量,隨著企業發展不斷壯大,企業需要更為先進的管理體系。ERP在企業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企業工作效率及生產成果。ERP的組織結構模式在企業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增強了企業內部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本文將針對ERP環境下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構建,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重點論述。
關鍵詞 ERP 會計基礎工作
一、企業在ERP環境下會計基礎工作的特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先進的管理模式不斷更新。企業內部的各項工作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和辦公軟件促使下聯系日益緊密。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在ERP環境下不僅成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元素,也對其他工作的運行產生重要影響。ERP環境下的會計基礎工作具有全員參與、引導財務工作及成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元素的特點。
1. 全員參與。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改變了企業原有的工作流程,企業日常工作從業務部門開始。任何工作都要以會計工作順序為前提展開,只有對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標準、科學、高效率的管理,才能確保會計工作的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及可靠性,以便提高會計工作的工作質量,為企業管理者做正確決策提供重要信息。
2. 引導財務工作。由于舊的管理體制下的會計工作管理規范不能滿足ERP環境下會計基礎工作的需要,其時效性及工作范圍的劃定成為正常工作的阻礙。在尚未解決這一問題之前,會計基礎工作的構建尤為重要。只有建設牢固的會計工作基礎,才能保障財務工作的科學性及完整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時、真實的反映企業現階段企業經營現狀和管理水平,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及時、高效的分析數據。
3. 成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元素。在ERP環境下,會計基礎工作的地位在企業管理中產生了很大變化,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扎實的會計基礎工作能夠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完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真實反映企業現狀,為企業管理者做投資決策提供有效依據、提高風險防范系統工作效率,在企業日常工作中起到積極作用。
二、ERP環境下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構建
1. 會計崗位設置及職責。我國會計管理條例中,關于會計崗位的規定是基于工作過程性質及會計工作管理流程設計的。而在ERP環境下,會計結構的設置及人員配置進行了拓展,將會計知識擴散到管理部門,會計工作者不在局限于會計部門。ERP將企業工作各個系統整合起來,實現人、財、物的集約化統一管理。為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應根據業務工作流程和會計工作流程的具體需要建立崗位和職責。在ERP環境下,按照核算來設置會計崗位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應該結合業務工作流程重新定位,通過權限控制,在材料入庫、領用和資產轉結等階段上設置必要的工作崗位。因此,建議企業按照會計信息運轉的流向進行崗位增設,并根據權限設置制度及內部監督制度來規范工作人員的相應職責,以便相互制約,促使ERP環境下業務流程與崗位職責完美融合。
2. 會計工作的交接。在我國現行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關于工作交接制度的重點放在具體資料的傳遞和崗位職責的劃分上。然而,在ERP環境下,交接的重點轉移在信息資源及系統職責上,除了具體的會計資料要交接外,還要交接用戶崗位、權限、業務流程重點、電子檔案、操作日志等。由此可見,在ERP環境下,企業的會計部門要完成交接過程,在完成常規交接手續的同時還要完成業務流程交接和賬號權限交接。
3. 會計憑證類型。在ERP環境下,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協作運行,數量龐大的會計憑證應用在業務部門的每個崗位,傳統的付款、收款、轉賬憑證及通用憑證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目前,企業的常用記賬憑證多達20多種,新增了收貨、發貨、清帳、發票校驗、銷售開票等新型憑證。
4. 會計憑證簽章制度。傳統的會計工作規范中,要求填寫會計憑證中的填制日期、編號、摘要、金額、會計科目、附帶原始憑證張數等,同時還需要制單人、審核人、記賬人、會計部門負責人及會計主管簽字、蓋章,當憑證為收款憑證或付款憑證時需由出納簽章。在ERP環境下,會計憑證簽章制度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電子信息化。新的制度中,通過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嚴格的簽章制度和權限設置體系,促使專人專崗,并且系統管理日志中詳細記錄每一個操作步驟的責任人、處理意見、處理時間、處理順序,責任明晰,互無推諉。
5. 附加原始憑證。會計原始憑證在企業會計流程和經營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會計記賬憑證必須附帶原始憑證。在ERP環境下,要執行這一做法對于有些業務是不必要的,且很難做到。企業應當結合特殊情況,從自身實際管理需要,將原始憑證集中分類歸檔,便于使用時能夠快速查詢,在實質上起到了記賬憑證附帶原始憑證的作用,保證經濟業務具有真實有力的支撐材料來證明。
6. 會計檔案?!稌嫽A工作規范》中規定所有會計賬簿必須裝訂成冊并歸檔。但是,ERP內的管理思想是系統內部會計數據更為精準。在ERP環境下,企業應該依據本企業實際需要來明確會計檔案的內容及歸檔類別,用電子數據替換傳統紙質文件,通過電子備份和權限安全措施管理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三、ERP環境下企業會計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 現階段我國ERP環境下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學基礎 課程改革 實訓 措施
1 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設置的目的
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財會專業所開設的“會計學基礎”課程(注:“會計學基礎”課程在不同的院校,其名稱會有所不同,如“會計學原理”、“會計學基礎”、“會計基礎”等)主要是采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分開設置的方式,具體來講,即:分別開設“會計學基礎”課程與“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注:“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在不同院校,其名稱會有所不同,如“會計基本技能”、“基礎會計實訓”等,但其內容幾乎都是一致的,即為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在此,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手工來進行會計基本賬務處理的方法和技能,而設置這門手工會計實訓課程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三點:
1.1 便于學生學習和充分理解會計學的基本理論 “會計學基礎”課程主要是講解關于會計學原理的基礎課程,是其他財會專業課程的先導課程。但是,由于會計學原理本來就是很抽象的理論,當初學者剛剛接觸時,由于沒有感性的認識,常常會感到較難理解,特別當講解到“記賬憑證的編制”和“會計賬薄的登記”等教學內容時,如果仍然停留在課本而不進行紙質憑證和賬薄的手工操作的話,那么學生學習的結果往往就是似懂非懂。因此,有必要開設相關的實訓課程,以便使學生將會計學理論與會計實際工作相結合,同時也為后續的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為“會計電算化”和財務軟件的學習奠定基礎 盡管現在許多企業已經采用會計電算化(財務軟件)取代了手工會計,但是會計電算化畢竟是以手工會計為基礎的,如果學生學習完會計基礎理論就直接學習“會計電算化”課程,即便能掌握用計算機進行一般賬務處理的方法和技能,但是對于其中的原理是不會很明白的,特別對于手工處理賬務和計算機處理賬務的異同點是不可能有清晰的認識,必定是模糊的、抽象的。因此在課程的編排上,必須將手工會計基礎的模擬實訓課程放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之前開設。
1.3 掌握手工會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必需性 目前仍有不少小企業還是采用手工會計來做賬的,總會有學生去到這樣的企業工作,因此,學生必須學會并掌握手工會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將“會計學基礎”課程與“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分開設置的弊端
鑒于以上三點,會計是一門原理很抽象但其實踐性、操作性又很強的學科,而“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主要教授學生采用手工來進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記賬憑證的編制、會計賬簿的登記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等會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實訓課程,因此,財會專業設置這門實訓課程的必要性是不容質疑的。但是,目前將“會計學基礎”課程與“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分開設置(即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分開設置)的方法是存在弊病的,主要有以下三點:①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如當學生學習“會計學基礎”課程中關于“記賬憑證的編制”和“會計賬薄的登記”等章節的內容時會感到很抽象,此時,難免學生會運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吸收這部分的知識,這樣就有可能與實際工作產生偏差、甚至是錯誤,那么,如果等到以后學習“會計基礎模擬實訓”課程時再進行糾正就不大容易了。②分別設置“會計學基礎”與“會計基礎模擬實訓”兩門課程所花費的學時數肯定要比將兩門課程合并所花費的學時數多,這樣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③高職教育的理念是“突出職業技能和應用技能的的培養”,顯然,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分開設置的做法是不符合高職教育的理念的。
3 會計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簡而言之,目前多數院校開設的“會計學基礎”課程是需要進行改革的,而本人對于此門課程改革的思路是:將“會計學基礎”課程與“會計基礎模擬實訓”(此實訓專指手工會計的基礎實訓,以下同)課程合并為一門課程,即采用真正將會計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3.1 教學內容分模塊(或分項)。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先講解會計學原理,然后立即進行該模塊的實訓,采用教師講解與學生實操相穿插的辦法;當所有單項模塊的教學內容結束之后,安排一個模擬企業連續兩個月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的實訓。具體章節可以做如下編排:
第一章,總論;第二章,會計要素與會計方程式;第三章,賬戶和復式記賬;第四章,會計實務中對文字、數字書寫的要求及實訓;第五章,會計憑證(會計憑證的種類;原始憑證的填制方法及實訓;通用記賬憑證和收款、付款、轉賬憑證和的填制方法及實訓;原始憑證的黏貼方法及實訓);第六章,工業企業的日常經濟業務的處理(包括月末結轉利潤的業務)(注:本章要求理論與實訓相結合,邊學邊做,包括相關經濟業務原始憑證的填制和記賬憑證的編制等);第七章,會計賬薄(會計賬薄的種類;建立和啟用會計賬簿及實訓﹝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各種賬頁格式的明細分類賬、總分類賬﹞;會計賬簿的登記及實訓;更正錯賬的正確方法及實訓);第八章,賬務處理程序(重點: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及實訓;第九章,對賬、結賬方法及實訓;第十章,存貨的盤存制度和財產清查(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實訓);第十一章,會計報表的編制(重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實訓;第十二章,裝訂記賬憑證實訓;第十三章,模擬企業綜合實訓(某模擬企業兩個月的全盤賬務處理,包括從原始憑證的填制到會計報表的編制、會計資料的裝訂等全部會計處理程序)。
以上所指的每一項“實訓”在實際的教學中,都應該讓每一個學生經歷從學習、練習到熟練掌握的過程,同時,教師根據每一個學生平時的出勤情況、對待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的態度以及學生完成實訓的作品等給予其該門課程的成績,要注意分值設置的合理性。
3.2 在實訓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真實或高度仿真的票據、單據等原始憑證以及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即要求所采用的模擬原始憑證的內容、格式、大小等與真實的原始憑證相差無幾。在目前的許多會計理論教材中,舉例時通常采用對經濟內容進行文字描述的做法,這顯然與實際工作不相符合,因此,給學生進行實訓的資料必須采用與真實原始憑證相差無幾的票據、單據等,這些原始憑證還必須印制有與實際相差無幾的業務印章和會計核算印章。不過,由于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可供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使用的高度仿真模擬資料非常之少,因此,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組織教師自行編寫實訓教材,教材中的經濟業務難度可稍微簡單些,以幫助初學者盡快理解和掌握會計學原理和會計賬務的實操方法與技能。記賬憑證、賬薄和報表等資料可以在文具店購買或自行印刷。
3.3 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于會計憑證的編制、會計資料中文字、數字的書寫、會計賬薄的登記、結賬的具體操作方法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和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組織學生系統地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并在學生實訓的過程中加以嚴格要求。比如:有些學生在填制憑證和登記會計賬薄時害怕寫錯,于是用鉛筆寫,或者先用鉛筆寫,然后用水筆描一遍,教師一旦發現這種現象,應該及時予以制止,要讓學生明白:會計實訓課程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掌握并熟練會計工作實際操作的方法和技能,不要害怕寫錯,如果寫錯了,就采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更正(如劃線更正法、紅字更正法和補充登記法),這樣,學生從一開始就會按照規范來進行會計操作,將來畢業后一工作就能夠得心應手。
3.4 在實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經常強化學生在會計實操過程中的審核和監督意識,比如在不分崗實訓(注:分崗實訓將安排在后續課程“財務會計”里),即學生一人承擔不同工作職責和崗位(如出納、記賬、制單、復核等)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編制完記賬憑證后互相審核憑證,并在記賬憑證上簽上復核人的名字,還要以此作為課程成績評定的內容之一;當學生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時,必須提醒學生現在是以“出納”的身份來登賬的,讓他們意識到身份的轉換。
3.5 在實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針對實訓的某些具體細節予以指導。此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小結,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融會貫通起來,學生才能更好地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3.6 在相關模塊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錯誤的實訓資料,如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憑證,或者填制錯誤的記賬憑證,以及登記錯誤的會計賬簿等,讓學生找出其中的錯誤,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還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審核和監督意識。
3.7 本課程設置為144-180學時,安排在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或者分兩個學期完成,即一年級的第一和第二個學期。
【關鍵詞】會計基礎;教學方法;改革
一、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根據我們的調查了解,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目前《會計基礎》普遍使用的還是傳統“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它主要以老師為主角,以說課形式將課本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在我國歷史淵源,很多老師也是按這種教學方式接受教育的,它對老師的影響深,容易被老師掌握和使用。但它最大的問題是教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師生互動,老師只顧照本宣科,不考慮學生的感受,老師對學生既沒有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啟發,也沒有必要的提問和練習,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課堂上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簡單,重點、難點內容不作對比分析,理論脫離實際,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考試方式方法陳舊落后。這些主觀原因直接影響了《會計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會計基礎》教學效果的對策
1.要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開課之前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和會計的實際工作不了解的情況,提高教學效果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會計專業課程的興趣。那么如何去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呢?根據多年的教學體會,我覺得一定要改變由老師唱主角、單一傳授的“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方式。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都要由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采用引導啟發式教學、師生互動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要理論結合實際,突出會計理論知識的有用性。比如在講授會計的任務時,如果采用平鋪直述、照本宣科方式去講解會計的任務的話,那學生聽課肯定枯燥無味、沒精打彩的,但如果你能結合會計工作的實際去講解會計在這些公司是如何維護財經紀律、加強經營管理和參與經營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效果;在講會計的作用時,如果能請來當地知名企業的財務總監去講解會計在公司理財、生財和聚財中的作用,其對學生產生的感染力,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
2.充分利用圖表對比歸納教學法
針對會計學基礎理論強、概念多、核算方法多、賬戶結轉程序復雜且初學者極容易混淆的特點,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圖表對比歸納法教學,那么就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這種方法是教師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和歸納,將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方法和賬務處理程序概括為圖表形式,利用圖表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解第一章總論時,如何去講解好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這兩個概念?如果采用傳統的方法去講解,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氣,學生也可能沒有真正理解這兩個概念,這很讓老師著急。但,如果能借助圖表對比歸納法,用一張表格對比歸納兩者在確認收入、費用的基礎、應用條件、對財務的影響以及使用范圍等方面的不同,并結合數筆經濟業務計算在兩種不同會計處理基礎下各自的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情況進行對比教學,學生就能較好的理解和掌握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這兩個重要的概念了。再如,錯賬更正法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它們的使用范圍、錯賬的更正方法也是不同的,學生很容易混淆不清。如果這部分內容講授完以后,與學生共同用二維圖表集中歸納劃線更正法、紅字更正法和補充登記法三者的定義、錯誤類型、更正方法等方面不同的內容,并舉例加以說明,學生對錯賬更正法就一定會很清楚了。在課程復習時,如果利用圖表對比歸納法進行教學,效果會更好。
3.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會計實踐教學
會計學基礎課程具有理論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老師要切實加強和改善會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會計基本概念和方法。如何加強和改善會計基礎的實踐教學呢?第一,會計實踐教學應與會計現場教學相結合。實踐教學過程中要二次到企業現場去參觀、學習。在進行單項會計實驗前要安排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一次,讓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辦事程序、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分工有一初步認識,這樣在實踐教學時,學生才有感性認識,實踐效果才能體現出來。第二,會計實踐教學應與會計理論課教學結合進行。目前各學校會計學基礎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完全分開進行的。我覺得這種教學效果不太好。我認為單項實驗和練習要隨理論課一同進行,綜合實驗在課程結束后再集中進行。每一章理論課講完后要及時進行練習,甚至每堂理論課講完后都有必要安排時間進行單項練習。第三,會計實踐教學要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要利用媒體情景教學片段和投影將會計賬務處理過程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模仿以增強教學效果。第四,實踐教學與技能比賽相結合。課程結束后舉行一次會計操作技能比賽,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會計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實踐課和技能比賽計入學生考試成績,占基礎學會計總分的40%為宜。
參考文獻: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基礎
一、課程的目標定位
非會計專業學習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較系統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建立會計的基本理論框架,打下堅實的會計理論基礎;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會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類、匯總和披露的全過程;具備簡單的會計核算能力;掌握三個方面的應用技能:(1)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2)賬簿的設置和登記;(3)會計報表的編制。
二、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不合理
對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會計學基礎一般設置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在學會計學基礎之前一般只有西方經濟學作為支撐,沒有學過經濟法或稅法等法律課程,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帶來了難處。此外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基礎的課時一般是40或者48個理論課時,沒有實踐課時,學生幾乎接觸不到上機操作和沙盤實驗。會計學基礎的老師基本上也只有理論基礎,缺乏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經驗,再加上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重視度不夠,教學效果差。此外,在教學內容方面也不盡合理,《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作為會計的基礎課程更多側重于會計的基礎理論和核算,而學生日后工作當中最有可能用到的會計報表的分析課時很少。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許多老師是”教材+課件”的形式,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往往側重于借貸記賬法經濟業務的核算,涉及到很多抽象的名詞和概念,理論性較強,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主要以傳統講授為主,課堂練習為輔,理論知識抽象,學生們尤其是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上課缺乏積極性,知識掌握情況較差,造成學生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
(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根據筆者任教的專業來看,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該門課程和其他專業課程的結合不很緊密,學生們認為這門課程和所學專業關系不大,所以積極性不高,比如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做好工程項目管理和招投標工作,認為會計與他們相差甚遠;電子商務的學生更重視計算機軟件及應用,而對于會計學基礎則不夠重視。
三、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基礎教學策略
(一)教學內容上采用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是指以會計核算為主線,按會計的職業活動的內在邏輯順序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在教學項目中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最終由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會計核算流程項目化教學其實質是搭建了一座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橋梁,主要是以會計核算工作過程為主線,把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拆解融合到各項目中,學生學習過程必須和一個具體的項目任務或問題相結合,這樣學生既能感受到會計核算工作崗位的真實感覺,又能提高操作能力,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氛圍和工作環境,通過適時的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針對非會計專業學生較為活躍,同時基礎會計課程既有原理方法又有實操分析的特點,要促進學生理論水平、操作技能、綜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提高,教師可靈活采用案例教學、聯想啟發、互動討論、情境教學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知識技能點,靈活配合運用,實現“學教做一體化”。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是保證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圖文并茂,高效、快速的展示案例資料,憑證、賬簿實物,報表信息數據,把抽象的會計理論、經濟熱點融入課件,使課堂教學變得直觀易理解,確保課堂信息量的充實,最終達到提高本課程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教學內容分模塊化教學
把會計學基礎的10章內容進行整合,共設計3個模塊進行教學。
模塊1:會計基礎理論
會計基礎理論包括前面三章的內容,主要包括會計四大假設、信息質量要求、六大會計要素、六大類會計科目、借貸記賬法等,幫助學生了解會計的基本原理,為后面會計實踐打下一定的基礎。此外,為了讓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意識到會計這門商業語言的重要性,筆本文建議增加專業崗位重要性的介紹,進而提高非會計類專業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
模塊2:選擇針對性、典型性的案例進行案例教學
一般來講,引用到課程教學中的案例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所用的案例要源于真實生活,具有客觀存在性和一定的現實意義;(2)案例盡可能形象生動,具有客觀存在性;(3)案例需要經過適當改編,與教學理論巧妙結合起來。教學順序按照:財務會計報告(說明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會計報表要素(理解會計報表的構成)—會計科目與賬戶(理解會計報表項目數字來源)—復式記賬(理解會計科目的運用)—會計憑證(復式記賬的依據)—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的匯總)。
模塊3: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分析
除了讓學生知曉財務報告的編制以外,增加財務分析,報表分析等相關內容。并且,在講解會計報表時,重點說明會計報表的結構與會計報表分析之間的關系,解釋如何計算和分析財務指標,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錄閱讀會計報表的方法和技巧。
參考文獻:
[1]張璐.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農業經濟和科技,2017(2)
[2]張冰.案例教學模式在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考索,2017(41)
關鍵詞:實踐教學;會計;應用;教學模式
會計學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尤其是對于我國一些中職、高職會計教學來說,提高實踐能力是其畢業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另外,目前企業改革也在進行,企業管理方式和觀念的變化使其人才需求方式發生變化,企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培養高素質的會計專業畢業生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多數企業不愿意招聘無經驗的應屆畢業生,這與高校忽視實踐教學有關系。面對我國會計專業教學的這一重要問題,下文將做出重點分析,以提高我國會計教學的效率,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一、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對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深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很多高校并沒有關注實踐教學,而將完成教學大綱的規定為主要任務。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實踐教學,但專業的實踐教師較少,導致學生對會計實踐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受校方經濟實力的影響,實踐設備不足導致學生實踐機會少,一些高校則直接取消學生的實習過程。這導致教師在會計教學中不再重點強調會計實踐教學,會計實踐教學在學校教學中逐漸被忽略。
(二)實踐教學內容缺乏深度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目前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學方法上,傳統的教學方法影響了我國會計專業教學和改革,降低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拉大。實驗同會計實踐教學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很多高校實驗設置的靈活性不足,學生無法獨自選擇會計實驗,那么就不能實現其教學效率的提高。另外,我國會計專業案例研究上技術較為落后且缺乏深度,需要進一步改進。
(三)實踐教學材料缺失、模式落后
首先:實踐教學教材不同于基礎教材,需要根據企業實踐進行編制。但問題是編撰的人專業知識不夠扎實、編撰內容不全甚至不符合教學實際的問題廣泛存在。而正版的會計實踐教材則大量缺乏。同時缺乏安全的財務規范體系,教學激勵機制的缺乏也導致教師在材料提供以及教育工作者在材料編撰上缺乏信心,實踐教學的專業材料較少。
其次:傳統教育對會計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它使得企業實踐教學方法單一,考核方式單一,實踐缺乏層次性、對學生的考核依舊停留在成績單上,考核模式的落后導致學生興趣降低。實際上,要對學生進行相對公平的評價,需要教師對每個學生進行區別對待。但目前很多高校忽視了這一問題,創新意識較差。因此導致會計專業教學效率不高,能夠適應社會的實踐人才較少,使很多學生對會計專業失去信心,改變這一現狀迫在眉睫。
二、實踐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會計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主要體現在其對基礎會計教學的影響和財務會計的影響。會計基礎知識和財務會計核算技能是會計從業的基礎,下文我們將從這兩個方面對實踐教學的作用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相關案例進行例證。
(一)實踐教學在基礎會計學中的應用
會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樣,其中包含會計核算基礎知識、會計單據及憑證的制作以及基礎的財務問題處理等。會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會計專業知識體系,了解會計專業的內容和流程,了解會計憑證與賬簿結構、填寫規則。同時,要求學習者能夠了解會計對象經濟信息的傳遞方式,基礎會計與會計實務工作緊密相連。如會計工作中涉及的憑證的分類、借貸記賬方式以及會計表格的填寫都是會計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必不可少,它能夠促進會計教學的效率。目前,多數高校在教學中很少強調實踐教學的作用,因此增加實踐內容是會計基礎教學的重要策略之一。以會計授借貸記賬法為例,實踐教學方式的應用如下:
首先:展示會計業務所涉及的銀行進賬單、入庫與出庫單、業務合同以及其它原始憑證;原始憑證能夠幫助學生對會計行為進行簡單的了解,并了解賬務登記的重要性。
其次:結合實際判斷所涉及經濟業務的性質、科目以及金額:使學生了解會計財務記賬中的成本核算;
再次:使學生了解和學會記賬原則,包括會計行為成本計算、所有者權益、負債以及收入類會計科目貸方增加或貸方減少等問題。教師應為學生具體演示學生的登記過程,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真正了解和體會會計記賬的基本流程,學會其在會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二)實踐教學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財務會計是會計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經濟業務的財務處理方式,因此其主要課程分為會計要素的分析,核算方法和內容等。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后,便可通過其能力和對會計知識的進一步掌握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但此時的會計知識較為薄弱,需要進一步學習,這就是財務會計教學最重要的意義。
實踐教學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更加復雜的經濟業務,幫助學生更加完整的認識會計核算。學生完整會計知識鏈條的形成源于其在實踐中對會計流程的了解。以增值稅明細賬核算為例,其中,增值稅的二級科目包括應交增值稅與未交直接稅。但由于這一課程涉及過多的明細科目,涉及借貸雙方以及多種核算方式,因此單純的課堂講解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不能夠使學生了解財務會計核算。根據財務會計涉及的多個項目,教師應一一與實踐聯系進行講解,其中包括企業采購、銷售以及財務增值稅的繳納等多個方面。實踐操作使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財務掌握的填寫和登記方式。使財務專業學生增加了自身對增值稅明細賬處理方式的了解,使其處理方式更加細膩。從而最終實現會計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使其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技術更加嫻熟。
(三)會計實踐教學實踐實例――校企合作
目前,高校會計專業教學對實踐的重視程度提高,在高校建立了會計實踐基地。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校的壓力,教學效率較低。基于此,學校應與企業進行合作,縮小會計教學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加大校企之間的合作,能夠使學生進入真正的會計核算環境中,其參與實踐的機會更多,并且能在親手操作中了解會計核算的一些細節。同時,企業經濟實力較為雄厚,校企合作降低了企業的人才壓力和學校的經濟壓力。并且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其日后找工作提供了條件。但目前我國校企合作進行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學生動手能力較差,企業對學生的信任的程度低等問題,相關政府以及管理部門應出臺必要的政策,加速校企之間的合作,使學生能夠真正獲得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另外,學校應致力于與企業打好關系,與相關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之間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實現與企業接軌。在學校內部建立完善的科研基地,為會計專業師生提供長期的、穩定的實習機會。
(四)會計實踐教學實例――網絡技術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網絡技術進入會計實踐教學,會計實踐教學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重要表現之一就是綜合性實驗增加而驗證性實驗減少。會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通過多媒體課件,可將會計實踐教學內容從保險、稅收等行業擴展到綜合貿易,將會計實驗內容從單純的記賬擴展到會計準則和會計方法的掌握。當然,根據現代企業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要求,網絡實踐還應在實踐中設置會計出納、核算等職業崗位。最后,網絡技術應用于實踐教學還體現在高校會計課堂多媒體實驗室的建立。信息社會,網絡教學實踐無疑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佳手段。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發達,高校會計實踐教學逐漸開設了網絡輔助教學系統、網上檢索資源庫等。會計教學實現了信息共享。另外,網絡技術的發達對高校會計實踐的作用還體現在其使學生了解了更詳細的企業規則,會計知識的獲取途徑更加豐富,有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三、總結
目前,高校會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逐漸增加,但企業還是存在人才缺乏的現象。這與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關系,高校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效率低下是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以及企業適應能力較差,影響其工作和生活??傊咝媽I實踐教學具有積極作用,而其在會計教學中的實現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與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姝娟.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之我見[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29).
[2] 郭銘芝,郭澤沛.以人才需求為導向,創新會計實踐教學模式[J].管理信息化,2010(17).
[3] 丁玲玲.中職學校會計實踐性教學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