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4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與社會發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
區分增長和發展并不是單純的概念之爭,而是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增長是產出增加即GDP的增長,而發展除了包括增長之外,主要反映了社會經濟諸方面的變化,如投入產出結構的變化,收入分配狀況的改變,人民生活和衛生保健水平的變化,還應特別強調教育程度的提高、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以及經濟效益提高等新內容。
2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深刻改變了我國的社會經濟面貌。同時,也帶來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并對實現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目標構成嚴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第一,隨著經濟增長和人口增加,重要礦產、能源、水、土地等基本經濟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現。第二,產業結構重工輕農,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日益突出,投資饑渴癥愈演愈烈。第三,在長期發展進程中積累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日趨嚴重,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繼續加劇,城鄉失業和貧困問題趨于突出。第四,資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費,影響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我國單位產出的能耗和資源消耗水平明顯高于國際先進水平。第五,資源的不經濟使用對生態和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我國每年環境生態損失大致相當于GDP的1--7%。高增長的背后是極低的效益水平,甚至帶來眾多的負效應。
具體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經歷了26年的高速度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超過13%,人均GDP2440美元,尤其是2004年全省經濟總量躍上萬億元的新臺階,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位。但從浙江省統計部門出具報告《浙江省GDP增長過程中的代價分析》中,我們得知,35年耕地面積銳減726萬畝,相當于2003年末實有耕地面積的30.4%,能源消耗是世界水平的1.7倍,工業廢氣排放達1萬億標立方米。這份報告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了浙江GDP高增長所帶來的負效應。最突出的問題是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生態環境的退化。
二、負面效應的原因分析
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負效應的根本原因是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考核影響?,F在通行的GDP指標中,對資源的損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是忽略的,這一指標體系為無視資源環境條件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率開了綠燈,正適合粗放型的增長方式。
我們對現行的GDP分析一下;大肆砍伐森林導致的木材產出和進一步的產品加工都被計算進了GDP之中,但對植被的破壞,加工工業對空氣的污染卻沒有在GDP中扣除;相反,人們從污染地區出發坐火車或飛機到空氣清新地區享受大自然,會再一次被計入GDP之中。工人開采出來的煤算進了GDP中,但引發的疾病治療費用和對工人生產力的損傷不但沒有從GDP中扣除,相反,這兒的醫療費用還會再一次計入GDP中。破壞自然生產力的過程為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值提供了兩次機會,巨大、快速的經濟增長常常建立在對自然資本的過度開采和耗竭基礎之上,即建立在技術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之間的不協調基礎上,建立在能源、森林、良田、地下水、漁業以及某些領域勞動者的健康等因素的不可持續性發展之基礎上。
粗放型增長方式是產生環境的主要原因。人口多、資源少、環境容量小,生態脆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建立在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基礎上的快速增長,使資源難以為繼,環境不堪重負。近年來,土地資源的浪費嚴重,全國6000多開發區有一半多是違反規定越權審批的。國家環??偩值炔块T最近對約500家已建立的污水處理廠進行檢查,結果大約一半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和功能。這一輪經濟過熱中,政府直接投資的比例超過60%,政府通過廉價征用土地促進了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和開發區的過度膨脹。在很多情況下,中央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否則很難見效。
三、社會發展的戰略取向
社會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大眾,這是一個十分淺顯而又特別重要的道理??茖W、合理的發展必須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就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絕不只是經濟的范疇,更不能以GDP取代一切?;菁叭嗣翊蟊姷陌l展,必須包含經濟發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國、機會平等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真正滿足人民大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這種社會發展正適合于和諧社會。我認為,和諧社會發展戰略取向上,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和建立綠色GDP制度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經濟增長與保護環境必須有所權衡,一方面必須適當控制經濟增長速度,一方面必須從經濟增長中拿出一定的份額用于環境保護。這樣,我國每年GDP的增長應該有1%與環境保護相關。我們可以得出“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平均增長速度的規范預測分析結果為7.2――8.7%。也就是說,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實現趕照目標并不出現大問題,我國經濟必須保持7.2――8.7%的平均增長速度。同時,盡早建立和完善綠色GDP制度。綠色GDP,即在通常的GDP中減去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挽回資源損失和修復生態平衡所需支付的經濟投資。因此,綠色GDP是一個反映經濟增長、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指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模式。建立不同層次的綠色經濟核算體系。將綠色核算結果向社會公布,引導企業、社會、政府自覺加強環境保護,避免環境破壞。綠色GDP應成為各級領導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2、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實質上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質量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第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向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用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朝著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方向發展。第二,實現產業生態化。產業生態化要靠市場理性和生態理性的高度融合才能實現。而實現這一融合的經濟形式就是循環經濟。循環經濟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為特征。循環經濟所倡導的原則是:資源利用減量化,資源回收再用和資源循環再生。其目的就是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它是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生態產業鏈為發展載體,以清潔生產為重要手段,達到實現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表明,在資源循環減量利用的過程中所導致的生產率提高,不僅針對市場需要,而且也可以很好節約成本,使資源、能源、水、森林等發揮出更高的效率。這樣,社會、經濟和生態就進入了一個和諧統一的良性發展軌道。第三,以產業結構升級為重點,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用高新技術改造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在加快城市化發展的同時,同步建設城市環保基礎設施,提高污水、垃圾處理率。優化城市生態系統,擴大城市環境容量。政府要發揮積極引導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在資源配置上要從產業傾斜轉向公共品投入,加強國民教育體系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為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為城鄉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體制條件。第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地區協調發展。進入21世紀最初的5年到10年,是西部開發極為重要的關鍵時期,要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開發的基礎,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開發的根本,把抓好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開發的關鍵,把發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養作為開發的重要條件,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開發的強大動力。要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中部地區要發揮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區位優勢和綜合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步伐,努力提高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要提高東部地區的發展水平,繼續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全國經濟發展中的帶頭作用,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3、用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取代以物為本的發展理念
傳統發展觀把追求物質需要看做是人的惟一目標,這種以物為本的發展理念一方面破壞了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同時導致了社會、生態危機的產生??沙掷m發展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取代以物為本的發展理念,強調發展是包括物質需求、精神需求、生態需求等人的多種價值要求的實現過程和人自身價值的提高過程。以人為本的整合發展觀念要求人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追求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自身發展的完整性。人,既是經濟社會活動的主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享有者。發展說到底是人的發展,是人的素質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質量的提高和生存價值的提高。在發展中,一是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公正,自覺防止竭澤而漁的生存方式和發展方式;二是注重與他人之間的公正,倡導整體觀念和全局觀念,自覺抑制種種無節制濫用資源環境影響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三是主張消除貧富差距,實現代內平等,以及當代人的發展為后代人發展提供進一步發展潛力,實現代際公平。
關鍵詞:計劃生育;生命周期理論;社會保障;人力資源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210-01
近年來,計劃生育政策不斷進入公共視野,每年代表委員提出松動甚至廢除計劃生育的提案,也都會引起激烈討論,近三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影響巨大,控制了人口數量,但也引發了一系列巨大的社會問題。
一、積極因素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均資源水平。計劃生育三十年來累計減少了四億人口,在社會保險、社會資源等領域的負擔大大減輕,為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資源投入相對集中,促進人才培養?!翱刂迫丝跀盗浚岣呷丝谒刭|”的方針使得家庭對孩子的培養投入的資源與精力大大增加,促進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也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消極因素
計劃生育政策違背公平原則。計劃生育執行嚴格,對超生的居民予以重罰,甚至采取強制流產等不人道的措施,然而社會名人,常通過各種手段規避限制,或認繳高額社會撫養費,造成“誰有錢誰能生”、“只針對老百姓”的政策,嚴重破壞社會公平。
公權力介入私生活,存在腐敗空間。計劃生育被諷刺為公權力進入百姓“被窩與褲襠”,在執行過程中常嚴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與財產權。計生部門存在著尋租空間,邵陽孤兒事件轟動世界,也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老齡化嚴峻,經濟發展動力減弱。中國經濟一直依賴于人口紅利,而中國即將步入老齡化社會。目前中國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為10%,2030年將達到25%,社會養老與醫療金將激增。 421家庭的大量出現,給獨生子女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未富先老情況突顯。
沖擊傳統文化,社會比例失衡。在以家庭宗法為核心的社會中,想改變幾千年的傳宗接代等傳統文化殊為不易,造成許多困難與問題,小至過春節,大至男女比例失衡,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人口素質提升不顯著,家庭風險增加。從社會整體來看,人口素質提升不明顯,甚至倒退。高知識家庭通常執行計劃生育,而素質相對較低的流動人口卻是超生的主力。此外,家庭承擔風險也增加,若出現意外,將給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災難。
三、消極因素分析
最核心的因素為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根據生命周期模型,當未來收入預期遠低于自己的需求,則需大大提高儲蓄率,而養兒防老本質上是儲蓄。特別在廣大農村地區,社保嚴重缺乏,多生孩子便是唯一能夠保障自己未來的行為。
社會經濟由于信息不完全,且人口或人力資源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能通過計劃而得出最優的人口數量,強制推動一胎化的嚴格政策,更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嚴重破壞。而真正的解決方式是使居民了解生育孩子的投入與產出,使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生育孩子的數量,而政府應做的只是公開市場的信息,同時控制每一對夫婦時帶來的外部性,人口規模自然會達到適宜的水平。
四、解決方案
人口問題的核心問題在于社保制度,中國社保領域投入遠低于國際水平,因此加大社保資金的投入,居民沒有后顧之憂,便會回歸理性,選擇合理的生育數量。提升人口素質,將人口數量優勢,轉為人力資源,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均衡地區發展,也能夠大大緩解中國人口壓力。
綜上,計劃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到來及該政策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必須加以調整。我們應將人口看作人力資本而不是負擔,通過加大社會保障、教育的投入,使得居民自主理性進行選擇,才能達到最優效果。
川東北經濟區是由地處四川省東北部盆周山區的廣元市、巴中市、達州市、廣安市、南充市、遂寧市構成,北與甘肅省、陜西省接壤,東與重慶市相連,西抵綿陽市、德陽市,南臨資陽市,轄37個縣(市、區),其中,市轄區10個,縣級市3個,1694個鄉鎮,幅員面積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3.81;總人口2831.47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32.54。6市地理位置緊密相連,經濟發展水平基本相近,是我省的欠發達地區,但經濟發展潛力很大,我們將其劃分為加快發展地區,以期在發展的政策上給予更大的傾斜,在發展的路徑選擇上更加的優化,在發展的措施上更加的靈活,以加快發展的速度,提高發展的質量,提升發展的效益。(一)川東北經濟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區域內建成有寶成鐵路、襄渝鐵路、達成鐵路、達萬鐵路、成普鐵路,基本形成了U字型鐵路骨架;國道108、210、212、318線路網貫通全境,建成通車的綿廣高速、達渝高速、成南高速、廣南高速縮短了到省會成都的時間;廣元機場、河市機場、南充機場連接了國內主要大城市,嘉陵江、渠江干流是通往長江的黃金水道。寶珠寺電站,華鎣山電廠,廣安電廠,以及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區域內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緩解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川東北經濟區的資源較為豐富
1、川東北經濟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特別是天然氣資源豐富,是四川新的能源儲備基地。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煤、石油、石灰石、霞石、花崗石、大理石、磁鐵礦,其他還有石墨、石膏、綠豆巖、鉀長石、透輝透閃石、螢石、滑石、蛭石、硫鐵礦、磷礦、膨潤土及金、銀、銅、鉛、鋅、鈷、鎳、鎢、鈾等,其水能資源亦十分豐富,極具開發價值。
2、川東北經濟區生物資源豐富,是“四川盆地北緣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庫”,具有發展綠色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嘉陵江、渠江水系發達,流域面積廣闊,亞熱帶濕潤氣候滋潤著整個區域,年均日照長,降雨較為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植被保護較好,森林植物種類繁多,不僅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珍稀植物杜仲、銀杏、鵝掌楸、巖柏、蓖子三尖杉、厚樸、紅豆樹、青檀、大王杜鵑、紅椿、黃蘗、八角蓮、天麻等數十種,還有被英國劍橋大學皇家物種協會鑒定為世界稀有樹種的巴山水青杠。盛產銀耳、木耳、茶葉、香菇、核桃、板栗、雪梨、銀杏、生漆、杜仲、黃柏、厚樸、天麻、油橄欖、苧麻、蕨菜、竹蓀、猴頭菇等名優土特產品。
豐富的森林資源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地。據考察,境內有野生動物三百余種,其中有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梅花鹿、金錢豹、黑熊、麝、獼猴、錦雞、長尾雉、大鯢等三十余種,省級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赤狐、青麝、豹貓、野豬、小麂等一百余種。
3、川東北經濟區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是構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三總故鄉,女皇故里和巴人文化、三國文化的發祥地;又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同志譽為的“第二大區域”,還是世界十大革命性偉人晏陽初的故鄉。
川東北經濟區內著名景點星羅棋布,劍門雄關、光霧山紅葉、諾水河溶洞、真佛山儒佛道“三教合一”、百里峽、小平故居、閬中古城、大英死海等景點分屬多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獨特秀美,歷史文化淵源流長,精神深入人心,文物古跡遍及城鄉。
4、川東北經濟區人力資源豐富,是四川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20__年末,區域內勞動力資源總數1925.4萬人,占全省的32.44;社會從業人員1331.86萬人,占全省的28.53。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759.2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57.0;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87.83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14.1;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4.83萬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28.9;鄉村從業人員1196.1萬人,占全省的31.79;勞動力富余人數達593.54萬人,而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可以外出打工或從事非農業勞動。
(三)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20__年末,川東北經濟區6市完成地方生產總值(GDP)1053.31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9.3;其中,第一產業347.85億元,占全省的30.82;第二產業332.43億元,占全省的14.67;第三產業373.03億元,占全省的18.09。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為3051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是省內最高水平的16.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33.55億元,占全省的9.9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04.41億元,占全省的18.74。
傳統農業具有較大優勢,農林牧漁總產值557.03億元,占全省31.21;糧食總產量1159.94萬噸,占全省的36.44;豬牛羊肉總產量222.95萬噸,占全省28.19;出欄肉豬2687.52萬頭,占全省的36.03,是典型的農業大區。20__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50元,為全省平均的69.5,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9.1,僅為全省最高水平的42.4。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食品飲料、冶金、機電、醫藥、紡織、絲綢、化工、建材、電力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228.74億元,占全省的12.91;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0.25億元,僅占全省的6.04。
服務業主要以 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項目為主,旅游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金融、保險、證券等現代服務業和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等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4.58億元,占全省的20.7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58.58億元,占全省的22.12。
二、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障礙
(一)川東北經濟區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川東北經濟區地處四川省東北部盆周山區,由于地理區位比較偏遠,省際經濟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等原因,雖然加快了建設的步伐,但基礎設施建設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發展的“瓶頸”制約還是十分明顯。
第一、鐵路沒有形成環線網絡。寶成鐵路和襄渝鐵路從川東北的西邊和東邊呈平行線穿插而過,沒有形成環線,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第二、高速公路沒有形成互通互聯網絡。成綿高速、成南高速、達渝高速相互之間都沒有接口,廣元至巴中至達州,巴中至南充,巴中至廣安均為等次不高的二、三級公路,極大地影響了物流客流的暢通和通達能力;第三、能源建設亟待加強。雖然建設了與國家電網相連的輸電工程,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但骨干電源點和骨干調峰電站較少,供電質量難以保證。四是機場均為支線機場,通航能力十分有限。
(二)川東北經濟區產業結構不合理
川東北經濟區的經濟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傳統的二元經濟形態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第一產業比重最高的巴中市為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個百分點,最低的廣安市為28.7,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農業經濟仍然是“糧豬”安天下,外出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二產業比重最低的巴中市為2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9個百分點,最高的廣安市為36.8,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缺少高技術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比較低。第三產業比重最低的達州市為2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個百分點,只有最高的南充市為3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傳統的交通運輸、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占據很大的比重。
(三)川東北經濟區科技教育落后
川東北經濟區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弱,人力資源素質不高的問題。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區域內15歲及15歲以上文盲人口為212.1萬人,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達到10.78;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而全國為4,發達國家為20。區域內萬人各類專業技術擁有數為100.7人/萬人,而全國為240.2人/萬人,全省為158.5人/萬人;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活動人員僅有8541人,占全省總數的10.34,其中,擁有科學家或工程師職稱的有3510人,僅占全省總數的7.59。況且科技人員青黃不接、人才外流的現象十分突出,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脫節,從根本上限制了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
(四)川東北經濟區城市化水平低
川東北經濟區6市中,巴中市、廣安市、遂寧市都是從原達縣地區、南充地區、綿陽地區劃分出來新成立的市級行政區域,建地設市的時間僅十余年,城市建設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發展。而原來的達縣市、南充市、廣元市的城市建設,也因為投資政策和區位劣勢的影響發展緩慢,至今還沒有一座大城市,并且城市的功能也不完善,城市對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20__年底,城市化水平在22左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而據世界銀行統計,1995年世界高收入國家城市化率為75,中等收入國家為60,低收入國家為28。同時由于限制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也過于偏小。
(五)川東北經濟區對外開放度不高
川東北經濟區出口創匯企業少,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自主知識產權不多,市場發育不健全,體制性和機制比較突出,招商引資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軟硬環境也有一些差距。出口產品主要是一些農副產品原材料,精深加工度低,附加值低。20__年,區域內企業進出口總額為19125萬美元,僅占全省的3.39;外商直接投資3879萬美元,僅占全省的6.69;共引進省外資金79.84億元,占全省的26.18。
三、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
川東北經濟區是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北扼秦嶺出川之要沖,東有四川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資源富集,人口眾多,而發展滯后,是四川需要加快發展的地區。
(一)切實搞好川東北經濟區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川東北經濟區要加快發展,要實現區域的快速協調發展,首先就要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一個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區域發展規劃,以統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規劃中要明確川東北經濟區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布局以及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研究區域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產業支撐重點,研究著力構建統一的市場體系和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研究融入成渝經濟圈、帶動秦巴發展的區域合作與協調的長效機制,研究改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的措施等重大課題,使川東北區域規劃成為川東北經濟區加快發展的綱領,成為全省“十一五”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看點。
(二)建立川東北經濟區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
緊密結合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發展目標,發展戰略,謀劃合作發展,共創未來大計,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 展,形成互利多贏格局,是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的主要任務。
成立川東北經濟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領導機構:川東北經濟區經濟協調市長聯絡辦公室,分別由6市市長任年輪值主席,一市輪值一年,每年在輪值市召開兩次例會,也可應多數成員市的提議,臨時召開專題會議。主要是在市場運作的原則下積極發揮政府推動的職能作用,使區域交流合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積極推動區域資源整合,積極推動投資與產業合作,積極推動市場、貿易對接,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積極推動科教、文化、衛生、環保合作,積極推動合作機制創新,以開放的理念、務實的精神、真誠的合作,積極協調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中需要共同磋商解決的重大問題。
成立川東北經濟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協調結構:川東北經濟區經濟協調發展協會(聯誼會),分別由6市的發展計劃委主任任年輪值主席,一市輪值一年,每年在輪值市召開兩次例會,一般與市長聯絡年會并會召開,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單獨舉行。主要是進一步探索合作新路徑,發展合作新形式,開拓合作新領域,具體協商解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確??诎栋踩珪惩ǎ涌炜缡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優化公路、鐵路和碼頭物流交通網絡,優化生產力布局,拓展資源和市場空間,加強電力、能源及礦產原材料等方面的統籌協調等具體問題,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互相補充和錯位發展,實現互利多贏,共同發展。
(三)加速建設川東北經濟區交通快捷通道
制約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是沒有形成互通互連的快捷交通網絡。要抓住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提前開工建設廣元-巴中-達州高速公路,廣元普濟-巴中-達州鐵路,力爭在“十五”末開工建設巴中-南充高速公路、南江桃園-閬中-遂寧高速公路、達州-巴中-漢中高速公路,構筑起川東北經濟區的鐵路、高速公路快捷路網,強力拉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四)著力打造川東北經濟區旅游黃金線路
川東北經濟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品位高,景點多,很多是國內獨有的景觀,但整體包裝推介力度不夠。要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共同打造遂寧大英死海--廣安小平故居--南充閬中古城--廣元則天故里、劍門蜀道--巴中光霧仙山、諾水溶洞--達州真佛山等精品旅游線路,發展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旅游式樣,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旅游經濟,帶動服務業快速發展。
(五)集中建設川東北經濟區能源基地
川東北經濟區內天然氣儲量巨大,合作開發和建設天然氣能源基地的前景十分看好,建設大型天然氣調峰電站,符合國家和省的能源建設規劃,是加強川東北經濟區骨干電源點建設的重大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巨大;川東北經濟區水能蘊藏量大,可供水電梯級開發的河流多,要抓住目前電力供應緊張的時機,立即著手做好流域梯級水電開發規劃,迅速啟動水電梯級開發項目建設,連接國家電網,搭上西電東送的快車。
(六)精心構建川東北經濟區區域產業集群
按照四川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總體要求,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進產業整合與結構升級,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建設特色工業基地。重點依托6個市府所在地,加快建設功能互補的特色工業園區,集中力量培育壯大天然氣化工、煤焦化工、綠色食品加工、飲料、絲綢、輕紡、電力、機械、冶金、甲醇、有色金屬、建材等優勢產業,努力形成“航母”型產業群體,使工業真正挑起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大梁。
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對法制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逐步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概括而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是要使社會充滿活力,實現公平正義,保持安定有序。這對法制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設應當使社會充滿活力。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經濟領域,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護產權、加強宏觀調控、維護公平交易和市場秩序等制度的較為完整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這些制度體現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在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的同時,提供了廣闊的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空間,從而保證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蓬勃生機。而在社會領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現有制度更為側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會主體主動創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積極性。
法制建設應當有利于社會實現公平正義。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利益關系的平衡。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因此,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確處理紛繁復雜的利益關系,兼顧公平正義,是制度建設必須認真回答的問題。這些年,我國的法制建設是比較重視體現公平正義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同社會主體之間機會不公平、規則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現象還較為普遍。比如,教育和衛生事業關乎每個社會成員切身利益,目前,還存在嚴重的不公平現象。城市與農村、城市不同群體之間受教育、接受醫療衛生服務的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社會的城鄉收入,不同地區、不同社會群體、不同職業的收入差距逐漸拉大的趨勢,貧富差距擴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關收入分配調節的制度還不夠完善。
法制建設應當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禮記·禮運》中描繪了理想社會的圖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在這樣的社會里,每個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諧,秩序井然,這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境界。近年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社會出現了許多不和諧、不穩定因素,社會管理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有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個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得不到便捷、及時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會矛盾調處機制不完善。隨著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逐漸多樣化,我國社會矛盾和糾紛呈現出利益性、群體性、危害性強等特點。及時化解糾紛、保持社會穩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會矛盾調處機制。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訴訟、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在內的社會矛盾調處機制,但還不夠完善。人民法院通過訴訟解決社會矛盾的壓力過大,其他矛盾調處方式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的成本很高。三是,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沒有形成。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公共衛生事件和事故災難也逐漸增多,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各種突發事件的頻繁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這些年,我國應對突發事件的法制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還存在不少問題: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準備制度、機制不夠完善,應對突發事件中對公民權利的限制缺乏明確規定,公民權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確的法律救濟渠道,社會廣泛參與應對工作的機制還不夠健全,公眾的危機意識有待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不夠強。
二、加強法制建設的指導原則和重要工作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客觀實際、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完備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說,加強法制建設的過程,就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落實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法制建設中,應當始終堅持以下指導原則:
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市場在發展社會事業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發展教育、公共衛生等社會事業的責任,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政府發展社會事業,并不意味著要自己建學校、辦醫院,而是應當充分運用經濟扶持(花錢買服務)等手段,鼓勵、支持各類社會事業主體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此外,一些社會事業領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場機制,通過競爭,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發揮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積極性。要妥善處理政府管理與社會自律的關系。原則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夠 自主解決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盡可能留給社會自律解決;應當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盡可能發揮社會自律的作用,徹底改變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度建設的基本著眼點,充分考慮、兼顧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群眾的利益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
按照上述指導原則,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落實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力口強法制建設,要緊緊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加強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法制建設。要建立健全現代國民教育制度和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置,特別是發展義務教育、農村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要加強科技制度建設,推進科技事業發展。要加快公共衛生制度和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要加強文化制度建設,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不斷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完善社團、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管理制度。要積極培育各類社會組織,加強和改進對社會組織的管理和監督,充分發揮它們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調節制度。要強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調節功能,切實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和分配不公的問題。要研究制定社會保險法,完善社會補償、社會救濟方面的制度,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保障各方面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當前,要進一步抓緊制定、完善有關突發事件應對的法律法規。要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規定,制訂或者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我國的突發事件應對體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會矛盾調處機制。完善我國的社會矛盾調處機制,應當在明確各類社會矛盾解決方式性質、特點和功能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它們在整個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銜接配合關系,保證整個機制有效運作。各級行政機關要在職責范圍內依法建立健全社會矛盾排查制度,及時發現矛盾隱患,及時化解。要建立健全社會矛盾調處機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調解制度,積極支持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人民調解工作。研究解決鄉鎮(街道)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區域性、行業性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其他民間調解委員會的法律地位問題。其次,要完善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行政機關解決社會矛盾的機制。關于行政裁決,在完善有關行政裁決組織、行政裁決程序等制度的同時,要重點研究行政裁決與訴訟的銜接問題。
建立健全科學、民主的行政決策機制。制度建設和重大決策要切實做到廣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實珍惜民力。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求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對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程度;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
三、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法制建設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加強法制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妥善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公平與效率的關系。要按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的要求,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此,在經濟領域,要盡量減少政府對經濟生活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一部分人通過合法致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在社會領域,要切實發揮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公共利益。需要強調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設要特別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從根本上消除教育、醫療的城鄉差別、區域差別等現象,
二是,活力與有序的關系?;盍κ巧鐣l展的根本動力,有序則是社會發展的前提。缺乏活力的社會必然停滯不前,而沒有秩序的社會則會陷入混亂。因此,制度建設必須體現活力與有序的平衡。要放松對社會主體的規制,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制度環境,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不斷繁榮各項社會事業。同時,要特別注意到,轉變對社會事業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不斷探索、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因此,發展社會事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通過改革促進發展,在發展中保持秩序。
關鍵字:居民出行;經濟社會發展
一、概述
出行,指人或車輛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移動過程。完成一次有目的的移動過程,就算作一次出行。在OD調查中,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取得人的出行資料,匯總、整理得到人均出行次數,或者根據計算期統計資料進行計算,也可得到人均出行次數,其單位為次/人,公式表示為:人均出行次數=總出行次數/樣本容量。它是一個交通基本參數,是用來預測交通需求量的重要依據。
二、從居民出行變化角度看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是代步工具由自行車向多種交通工具變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交通方式的選擇呈現多元化,更多的自行車“騎手”變成了私家車的“車手”,公交、地鐵、出租車極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1輛,2007年末全國城市擁有出租車96萬輛,客運總量213億人次,公交客運總量達533億人次。
二是城市交通設施進一步改善。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設工作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各地確立了一套比較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提高了城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水平。2007年全國城市道路面積423662萬平方米,比1978年增長了16倍。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34.8萬輛。運營線路網長度14萬公里,分別比1978年增長11倍和1.6倍。
三是軌道交通建設成績斐然。目前全國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重慶、南京等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對改善居民出行條件、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節約土地資源、促進節能減排、引導城市布局調整、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以前,全國僅北京有一條地鐵線,運營里程僅有23.6公里。目前我國10個大城市已經和正在建設地鐵線路25條,2007年末運營里程已達713.9公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建成多條線路,并已構成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基本骨架,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快捷、安全、清潔、方便的出行環境。
四是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使得運輸服務質量顯著改善。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各主要大中城市根據自身的總體規劃、經濟發展和城市人口分布狀況,充分依靠科學技術與管理,逐步形成了地面公共汽車、出租車、地鐵相結合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和網絡,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日臻完善。
三、相關性分析
(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具有先導性。交通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滿足了居民日常的出行需求,特別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完善的交通運輸網成為居民出行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薄弱,總量不足。改革開放30年來,交通運輸設施網絡里程從1978年的123.5萬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456.1萬公里,是1978年的3.7倍,平均每年增長4.6%。
(二)交通運輸方式的多元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
交通運輸方式的多元化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居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的交通運輸方式,獲得更大的彈性空間。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構建綜合運輸體系成為了必然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公路里程從1978年的89.0萬公里增加到2007年196.2萬公里(不含村道),是1978年的2.2倍,平均每年增長2.8%;鐵路里程從1978年的5.2萬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8萬公里,是1978年的1.5倍,平均每年增長1.4%;民航航線里程從1978年的14.9萬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234.3萬公里,是1978年的15.7倍,平均每年遞增10.0%,民用機場2007年達到148個,比1978年增加78個。
(三)交通運輸設施和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來,在交通運輸基礎建設不斷加強、運力結構顯著改善、運輸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由于先進科學技術的開發和廣泛應用,綜合交通體系技術裝備水平、運輸工具的數量也大幅提升。鐵路旅客列車運行速度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貨運重載技術取得突破。公路運輸裝備水平提高,私人轎車制造水平不斷提升。民用飛機應用水平基本與國際水平同步。這充分顯示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同世界接軌的趨勢。
(四)交通運輸現代管理和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顯著改善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催化劑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鐵路車號自動識別及鐵路運輸管理系統等技術已得到普遍應用;公路不停車收費和聯網收費、船舶交通管理、海運信息化管理等系統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民航票務和結算系統達到較高水平。智能交通系統技術研究正在我國全面啟動,部分城市已經建立了信息化交通管理指揮中心,交通運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由于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和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運輸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改善。以鐵路第五次提速和高速公路快速客運班車為標志,發出夕發朝至列車、快速列車、城際列車、旅游列車、動車組等適應市場需求的運輸新產品,運輸服務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和快速化的發展趨勢,基本可滿足非節假日條件下各類旅客出行的需求。
(五)交通運輸業輻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為促進經濟發展、方便人民 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交通運輸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初步形成,交通運輸基本上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時,交通運輸業輻射也帶動其他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物料供應,這種本質需求上刺激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構建高效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營造安全穩定的交通運輸環境將大大提高運輸效率,節約物流開支,這使得運輸需求作為派生性需求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當然,居民出行可以作為一個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標準,居民出行的增多標志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同時,居民出行也將增加物料資源和信息資源的交換頻率,使得經濟社會快速穩健的發展。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屆時一個方便、快捷、舒適、安全、完善的交通體系將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參考文獻:
[1]許慶斌 榮朝和 馬運.運輸經濟學導論[M].中國鐵道出版社.1995.
[關鍵詞]工業化進程;工業化;城市化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426(2010)09-0030-05
準確把握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優勢,更具影響力的創新優勢,更具吸引力的環境優勢,是全省人民對遼寧“十二五”時期的新期待,也是全面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新使命。
一、遼寧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后期
工業經濟替代農業經濟成為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被稱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進程階段,它是現代化進程的必經之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評價標準,對工業化進程采用人均GDP、三次產業結構、工業內部結構、就業結構和城市化率等5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1.人均GDP水平
人均GDP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也是劃分工業化發展階段的重要依據。按照錢納里的工業化發展階段研究成果進行比對,工業化進程以人均GDP水平劃分為6個發展階段。
錢納里的結論是在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數據基礎上得出的。因此,需要將現在的人均GDP數值換算成1970年的人均GDP數值。2009年遼寧省人均GDP為34898元,折成美元大約為5100美元。參考其他相關研究成果,考慮匯率、人民幣實際購買力及通貨膨脹率的影響,2009年的人均GDP5100美元大致相當于1970年的1900美元。從這一指標判定,遼寧處于工業化中期后半階段。
2.三次產業結構
西蒙•庫茲涅茨等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工業化演進階段可通過產業結構的變動過程表現出來。在工業化初期和中期,產業結構變化的核心是農業和工業之間“二元結構”的轉化。工業化起始一產比重較高,二產比重較低;隨著工業化的推進,一產比重持續下降,二產和三產比重相應提高,當一產比重降低到20%以下并且二產比重上升到高于三產時,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當一產比重降低到10%左右,二產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業化進入后期階段,此后二產的比重轉為相對穩定或有所下降。
2009年遼寧省三次產業比重為 9.4:51.9:38.7。第一產業比重已經降到10%以下,從這個指標判定,遼寧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第二產業的比重會逐漸轉為相對穩定或下降。
3.工業內部結構(產出結構)
衡量工業化發展水平的工業內部結構狀況指標,依據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生產部門增加值的份額來劃分。總商品生產增加值大體上相當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增加值之和,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在20%以下為前工業化階段,20%-40%為工業化初期,40%-50%為工業化中期,50%-60%為工業化后期,60%以上為后工業化階段。
遼寧省相關統計資料顯示,近兩年制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增加值比重在65%左右,已經超過了60%的分界點,據此判定遼寧已經進入后工業化階段。
4.就業結構
就業結構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勞動力資源的利用狀況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參考中國社科院研究成果,采用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作為就業結構的衡量標準。
2008年,遼寧一、二、三產業就業比例為31.9∶27.5∶40.6。就業結構顯示即將結束工業化中期階段,進入到工業化后期階段。
5.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在工業化中期階段應該達到60%以上。據相關部門統計,遼寧的城市化率為60.5%,基本處于工業化中期與后期分界線上,已經達到了工業化后期階段指標要求。
對遼寧人均GDP、三次產業結構、工業內部結構、就業結構和城市化率5個指標的分值,按照不同的權重,經過加權平均,得出綜合評價指數,遼寧2009年工業化綜合指數為70,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在中國社科院2005年《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的研究成果中,遼寧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為63,位列上海、北京、天津、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之后,居第8位,處于工業化中期后半階段。經過4年的努力,遼寧工業化綜合指數大幅提高,現已進入到工業化后期階段。
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后期,二產業比重接近最高水平,“重工業化”明顯,即重工業或資本品工業的比重顯著上升。工業化中后期是由工業高速增長向服務業高速增長的轉折時期,產業動力則以高加工度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引領產業升級的主要因素從由資本和勞動的投入轉向技術要素投入,科技創新開始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力。在各類需求中,生產需求、投資需求的增長是總需求增長的主角。資本投入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但趨勢逐步下降。消費作用逐漸增強,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增長加快,交通、通信、文化娛樂等消費需求在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二、“十二五”期間遼寧的階段性特征
依據遼寧進入工業化后期的基本判斷,結合國際國內的發展環境以及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特點,“十二五”期間將是遼寧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期,也將是各類矛盾的凸顯期。新舊體制相互交織,互為作用,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的過渡特征更為明顯。
1.新一輪經濟高速增長期
從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看,遼寧已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自2003年中央提出振興東北戰略以來,全省經濟總量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2009年遼寧GDP超過15000億元,財政收入1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3000億元,利用外資150億美元,人均GDP超過了5100美元,經濟發展的某些方面已大體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相當。
從發展趨勢看,遼寧已經站在了一個高增長的歷史新起點。近年來,國家振興東北政策的支持,遼寧自身發展戰略符合實際,措施到位,不僅主要經濟指標相繼跨上新的臺階,而且經濟發展協調性增強,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經濟結構逐步優化,民生狀況持續改善,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投資拉動效應還將繼續推升遼寧經濟的快速增長。從2008年起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超萬億,今年預計接近2萬億。如此強勁的投資拉動必將帶來相關行業的跟進發展,提升全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
遼寧是工業大省,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現代裝備制造業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業逐步成為“主流”,過去曾是短腿的現代服務業和縣域經濟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憑借厚重的重化工產業優勢和良好的產業素質,以及國家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在未來一個時期遼寧還將得到長足發展,這個勢頭不會減弱。按照遼寧多年來實施的“兩個不低于”奮斗目標,“十一五”末期GDP有望實現17000億元,“十二五”期間將會實現30000億元的新跨越,人均GDP將超過10000美元。
2.沿海指向與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
近年來,通過實施一系列的振興戰略和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遼寧的整體經濟發展格局伴隨著經濟總量的躍升,與數年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對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可小覷,將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增添新的引擎。遼寧沿海港口是東北亞面向亞太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轉身向?!钡陌l展戰略使遼寧沿海經濟帶形成投資洼地。一批臨海臨港產業基地初步形成,大批項目落地,這都將在未來幾年為遼寧經濟再次躍升提供基礎保障。通過挖掘及整合沿海港口資源,遼寧以港航為基礎的綜合物流水平將邁向全國一流行例。
二是沈陽經濟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集合體,已經成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城市集聚、資源整合與區域協調效應又將是遼寧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按照沈陽經濟區未來發展目標,5-10年后將建設成國家新型產業基地重要增長區,老工業基地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示范區,以新型工業化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行區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區。沿海經濟帶與沈陽經濟區雙雙上升為國家戰略,形成沿海與腹地互動的嶄新經濟布局,這對遼寧的發展有決定意義。
三是縣域經濟的強勁發展勢頭在“十二五”期間還將延續。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3年倍增計劃”,實施縣級擴權改革等措施,縣域經濟呈現跨越發展之勢。2009年全省44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達6703.6億元,比上年增長26%,比全省平均增速快了1倍??h域財力兩年翻了一番,總量達到209.6億元,增長42.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1%??h域經濟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為44.5%,比上年提高了5.4%。
3.結構調整引領發展方式轉變
在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之后,消費快速擴張,服務業迅速崛起,“消費主導――服務業推動”的組合逐漸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十二五”期間,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引領,投資驅動的發展模式將逐漸向創新驅動轉變,技術創新逐步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新能源、節能環保、高技術和信息產業,很有可能成為遼寧新的支柱產業。
今年伊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增量調結構,在調整中擴增量,著力發展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產業,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按照這一目標,遼寧未來的新興產業要在全國有競爭力,在世界有影響力。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業被確定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第三產業在全省經濟中的比重將有大幅提高。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局面,也將在“十二五”期間成為遼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任務。
4.城市規模膨脹和城鎮化建設提速
“十二五”期間,遼寧城鎮化將呈現出“發力加速”的新態勢。遼寧沿海經濟帶依托現有區域中心城市,重點建設大連、營盤、錦葫和丹東4大都市區。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核心,大連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宏偉藍圖。營口市要在沿海16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推進城市化,打造百里濱海生態城。錦州的白沙灣行政生活區、盤錦的濱海新城和葫蘆島的北港工業區等也都在加緊建設之中。遼寧面向大海加快規劃建設城市,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沿海城市帶,正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沿海經濟帶一起成長。
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上數座新城密集崛起,新市鎮建設如火如荼。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省政府決定在沈陽經濟區城際連接帶上規劃建設33個新城和新市鎮。其中新城人口規模在10萬人以上,新市鎮人口規模在5萬人以上,并且實現行政體制、用人機制、政府服務機制、投融資機制、土地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創新,使其成為綜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城和示范鎮。
5.要素制約問題日漸突出
“十二五”期間,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的開發推進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對土地、資源、人才等的需求都大大增加。
能源和礦產資源的供求關系漸趨緊張,受到儲量、生產能力的限制,其對外依存度會逐步提高,外部調入比例將持續增加。如2008年遼寧進口的鐵礦砂及其精礦已相當于2000年的10倍,并且進口礦石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直接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大。
遼寧土地資源相對短缺,人均土地面積、人均耕地面積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盡管目前遼寧工業用地和城市規劃用地與沿海發達省份比,相對略為寬松,但隨著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開發開放的快速推進,土地緊缺的制約很可能會在“十二五”期間顯現,要提前做好規劃。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產業不斷升級,人才需求結構也在迅速變化,對高素質勞動力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將是空前的,遼寧現有人才供給結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些新變化。
遼寧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相對較多,重化工產業和產品的結構特征決定了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和影響比較大。盡管近年來有了很大改善,但與其他省市相比,仍屬于污染相對較高地區。產業結構的轉變是個漸進的過程,“十二五”的經濟高速增長,規模繼續擴張,仍離不開現有產業優勢。單位能耗污染可能會有所下降,但能耗污染總量仍將持續增大,環境保護任務更加繁重。
6.各類社會矛盾集中顯現
做大經濟總量仍將是遼寧“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廣東、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的經濟總量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主要任務是調結構、轉方式,而我們的總量不大,結構也有問題。在今后的特定時段里,遼寧經濟發展仍然擺脫不了以投資驅動為主的趕超型發展模式。這就可能帶來一些發展的矛盾,比如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的矛盾,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分配結構不合理、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擴大等等,這些都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根據國際經驗,“十二五”期間,很可能是遼寧各類社會矛盾比較集中顯現的時期。尤其是征地拆遷、土地流轉、環境整治、企業改制、就業和再就業等方面的矛盾糾紛會不斷顯現,導致社會治安壓力加大。利益格局的調整也將導致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各階層的利益沖突,給社會穩定帶來較大隱患。
按照國家政策方向,“十二五”要重點改善民生,大力改善居民的社會保障、就業、生活水平、生活環境等等,現實壓力和歷史問題都要集中在這段時期逐步化解,保增長和保穩定這對矛盾,對遼寧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三、遼寧“十二五”發展的主要動力
“十二五”遼寧經濟社會發展應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動力,實施“雙輪驅動”。通過提升工業化水平,實現產業和產品的結構升級,為社會創造更多更有效的供給;通過提升城鎮化水平,實現社會結構的轉變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使城鎮化釋放出來的需求成為拉動“十二五”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1.城鎮化是遼寧實現新跨越的重要引擎
“十二五”時期,遼寧將繼續加快推進城鎮化,城市建設和功能完善都將提速,這不僅會產生巨大的投資需求,而且將由此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城鎮化又使更多的農民家庭從農村向城鎮聚居,從而有效地促進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擴張,擴大市場空間,助推遼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1)以城際連接帶建設為平臺推進大沈陽都市圈發展。逐步形成以沈陽為核心,以周邊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鎮為基礎,以交通干線為主軸的集聚發展形態,城鎮等級規模結構和產業空間布局漸趨合理,構建起組合有序、優勢互補、整體協調、持續發展的城鎮體系,提高都市圈的整體功能。
沈陽經濟區內各市要按照沈陽經濟區一體化、同城化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新城、新市鎮規劃建設,統籌考慮人口集聚、土地集約、產業集聚和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因素,提高新城、新市鎮綜合承載能力。逐步使農民向新城、新市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
(2)以產業園區為依托建設遼寧沿海城市帶。遼寧沿海經濟帶既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空間,也是一個新的城鎮化空間。加快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城鎮化是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既符合沿海地帶城鎮化的發展趨勢,也有利于推進區域開發和結構調整。遼寧沿海經濟帶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基礎設施和人口承載能力,城鎮化加速發展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圍繞38個產業園區推進城區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人口集聚,將形成新興沿海城市帶發展格局。
(3)以人口城鎮化為目標探索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安排。城鎮化必然要建立在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化基礎之上。通過調整城鎮化政策,將會有效改善資源配置狀況,為遼寧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提供巨大的結構調整支撐。一要探索農地的交易、流轉和抵押貸款等政策,把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二要對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戶口遷入完全放開,鼓勵農民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購房和落戶。三要進行城鄉統一的社保改革試點,要為進城農民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建立面向所有非農產業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要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技能培訓,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五要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公共教育、社會救濟、公共衛生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2.新型工業化是遼寧實現新跨越的源動力
(1)加速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強化特色產業競爭力。突出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地位,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圍繞裝備制造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集中資金加大對骨干企業、主導產品的扶持力度,促進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建設和建成投產,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研發能力,鞏固遼寧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優勢和地位。突出技術創新,支持一批擁有核心技術企業的技術改造。注重技術改造與技術開發、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的結合,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用科技創新引領企業技術改造。突出擇優扶強,做大做強一批企業。優先扶持一批重點企業,支持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實現生產能力倍增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骨干力量和促進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2)加速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建立新型產業基地。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增量調結構、在調整中擴增量,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在改革開放中加快新型產業基地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主導產業和產品為依托,利用遼寧雄厚的工業基礎,拓展和完善產業、產品鏈,培育一批功能定位明確、配套能力強、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堅持以科技要素引領集聚各類生產要素,將科技政策、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各種資源和手段綜合集中,引導和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匯聚基地。在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形成一批達千億規模的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群,使之成為遼寧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3)實施創新驅動,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笆濉逼陂g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是加快遼寧全面振興的必然選擇。用科技創新對低效益的重化工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和升級,使之延長產業鏈條,擴大精深加工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發展包括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產業等高技術產業,促進結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緊緊抓住技術裝備更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等關鍵環節,盡快改變傳統工業以中低檔加工為主的現狀,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進程。通過規范和明確政府部門在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市場導向和服務方面的職能,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步伐,構筑引領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精尖人才隊伍。
(4)瞄準國際市場,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遼寧的裝備制造業不但要在國內領先,更要瞄準國際市場。未來一個時期,遼寧要把出口大型裝備制造業產品、成套設備、核心零部件等作為提升工業大省地位的目標,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外向型經濟的新跨越。重點發展以機床、軸承為代表的基礎裝備產業,以石化、輸變電、重型裝備為代表的成套設備制造業,以汽車、船舶、城市軌道交通為代表的交通運輸裝備,以集成電路、現代通訊、數字多媒體、新型元器件、半導體照明為代表的電子信息裝備產業。
四、構筑遼寧“十二五”的保障機制
完善的經濟社會發展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保障?!笆濉睍r期要重點在利益分配機制、社會保障機制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和諧社會的建設目標;要轉換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長效機制;要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制約,構建一體化的城鄉協調發展機制。
1.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收入分配機制
完善的收入分配機制是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是調整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前提條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構建完善的收入分配機制的具體思路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一是控制政府財政收入不合理增長。進一步完善財政收支制度,財政預算透明化,強化人大監督職能,最大程度控制行政成本,逐步縮小財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減輕稅負,還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增加公共產品、服務的供給,著力推進城鄉間、區域間、不同群體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提高工資收入水平,出臺相關政策,完善企業工資協商機制,保證勞動者在工資協商中的話語權。建立最低工資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聯動機制,促使企業利潤更多地轉為職工收入,扭轉勞動報酬比重下降、資本收入比重上升趨勢。
第二,調整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一是通過轉移支付、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和水平、增加就業等渠道,大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二是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三是通過嚴格稅收管理、懲治腐敗,限制高收入者部分過高收入。
2.轉變發展方式,形成經濟增長長效機制
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換,是形成經濟增長長效機制的必然選擇。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倒逼,二是經濟發展階段的驅動。2009年末,遼寧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這個階段由于消費快速擴張,服務業迅速崛起,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和增長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逐步上升,與投資拉動并駕齊驅,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有效啟動消費既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也要注重完善社會保障,解除消費之憂;既要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推動消費升級,也要注重加強消費設施建設,改善消費環境;此外,還要探索創新信貸體制模式,擴大消費規模。
擴大投資規模的同時要注意改善投資結構。包括圍繞優勢產業抓項目建設;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鼓勵發展與制造業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大力培育中小企業,促進民眾創業等。
出口對遼寧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忽視。利用毗鄰日韓地處東北亞中心的區位優勢,利用遼寧制造業基礎雄厚的產業優勢,利用“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兩個國家戰略的政策優勢,實行出口升級戰略,力推成套設備出口。
3.破除二元結構,構建城鄉發展協調機制
城鄉二元結構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現為:農業與二、三產業相比,產業化、現代化水平落差較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較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城鄉社會事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發展極不平衡;二元戶籍制度嚴重阻礙城鄉一體化就業機制的形成。
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
1.“兩段式”的經濟運行。1978年前的30年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具有總量小、速度慢的特征。這一時期的地區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四大指標1978年比1949年分別平均年遞增5%、3.96%、10.8%、7.5%。1978年以后的26年為第二階段,其特點是總量增大、速度加快。2004年的四大指標分別比1978年平均年遞增9.7%、7.6%、7.3%、10.8%。尤其近4年的經濟增長,處于有史以來的最好水平。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在遭受了歷史罕見的旱災情況下創118350萬元,比2000年平均年增長19.6%;農業總產值60001萬元,比2000年平均增長11.9%;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收入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創歷史新高;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6.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億元,比2000年分別平均遞±曾14.8%和12.3%。以上數字說明洮南經濟已經步入新的發展時期。經濟發展的兩段式特征,是經濟體制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前30年經濟形態為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投入產出和結構受計劃制約發展平衡,但速度緩慢。1978年以后的26年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及轉向市場經濟時期。由于受國家政策和市場影響,出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好時期,曾創下了工業企業利潤居全省首位的水平。但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徘徊發展的局面,波動較大。第一階段總量小但穩步發展,第二階段總量大、發展快但波動大。兩段式的發展形態是國家經濟形態變化的必然結果。
2.資金速度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總量上看,1978年,各項貸款余額為8659萬元,到1988年達到了55624萬元,是1978年的6.4倍,平均年遞增20%。2004年已達到23.6709億元。資金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經濟的增長,出現了快速發展的第二階段。最近幾年貸款曾受金融政策制約出現了穩定發展態勢,但仍具有投入決定產出的屬性,呈明顯的資金速度型的經濟特征。
3.曲折而平行的經濟發展形態。1978年以后,全市的經濟在出現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波浪式曲折發展過程,地區生產總值、工業、農業總產值在同一時期上升或同――時期下降。這種曲折的平行說明了――方面是生產總值受工農業總產值和第三產業總水平的制約;另一方面也說明三個產業緊緊依賴,“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抗御市場風險能力較低。
4.工業生產經歷了穩步發展、快速發展、徘徊和低谷運行的3個階段。前30年的工業呈穩步發展,這是全市經濟的共性,后26年呈快速發展,是伴隨著低谷運行的快速發展,曾經歷了幾年的速度和效益滑坡時期。穩步發展是受益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洮南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總體經濟的一個點,國家和省地從平衡經濟的角度,在行業布局、資金投入、設備材料調劑等方面,尤其是毛、糖、革、紙等行業從全省工業基地角度考慮得到計劃經濟的傾斜,經濟發展呈穩步態勢。后26年由于加大了資金投入,工業企業和勞動人數的增加,出現了快速發展的好時期。國家抓大放小和適度從緊的金融政策,企業的自我積累、自我改造、發展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受工業產品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較小的限制,多年積弊同時暴發。當市場發生變化時,抗御沖擊的能力弱,曾出現過低谷運行的局面。
無論波峰還是低谷,都不是自然發展的必然結果,都具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因素。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利潤居全省前列,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國市場的毛紡織品搶購風潮和個別地區的肝病暴發,毛紡品、治肝藥品供不應求,使得部分企業處于飽和生產狀態,嚴格地說是市場給工業生產創造了一個良機。
90年代初期,由于國家的體改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變化,加之企業設備陳舊、產品老化、管理落后等計劃經濟遺留的積弊同時暴發。當市場發生變化時,使得輕紡型工業遭到嚴重沖擊,受害重、損失大,出現了幾年的低谷徘徊的局面。伴隨著改革和擴大招商引資的步伐,洮南工業又早現出新的生機,一些新的產業在洮南落戶,填補了產業的空白,成為洮南經濟新的增長點。
5.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較低。56年的農業生產經歷了穩步發展時期、高速發展時期和波動發展時期。全市的農業1979年以后的5年出現了高速發展時期,5年平均遞增19.5%,創發展速度的最好水平。由于受自然因素制約,加之規模的集約經營水平低,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很弱,以后又進入了波動發展時期。
6.居高不下的各項貸款余額。全市銀行各項貸款余額從1950年的13.1萬元,發展到1996年的19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2.6%,到2004年的23.67億元,平均增長2.7%。一是說明總量增長較快,二是說明較多的貸款中已形成一部分的呆滯和死化。
7.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不足,結構偏低。1949-1996年投資總和僅為9.14億元。48年中唯有1993年突破1億元(電廠投產因素),占國民收入的27%,其他年份多數占國民收入的10%左右。48年合計的固定資產占國民收入的12.9%。按宏觀經濟的積累和消費的25:75比例關系衡量,洮南的投資結構是偏低的,欠帳較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8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是每年創新高,首先是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資金,修建了洮南城市道路及綠化等工程;其次,調動各部門財力實施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措施;三是通過招商對城市環境開發建設。到2004年,當年投資總量已達到6.87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9.6%(現價)。在結構上處于平衡發展的行列。
8.農業、工業、商品零售業前48年三分天下,后8年工、農并重,第三產業優先發展。到1996年,48年總計的農業總產值57.5億元,工業總產值57.8億元,僅差0.3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4.6億元。如果扣除物價因素,也基本上是等量水平,具有鮮明的主體產業三分天下的屬性。1997年以后的8年,工、農、商品零售業總產值分別為389737萬元、309649萬元、569301萬元,可以說工業、農業并重,第三產業優先發展。
9.第三產業增加值、牧業總產值由結構偏低到攀升。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1986-1996年期間總量為10.3億元,同期
的國內生產總值為43億元,比重為24%。世界范圍內都以三戶增加值作為衡量經濟的主要指標,按省和白城市的要求還有差距。牧業產值48年總量為10.1億元,占同期農業總產值的17.7%,按市政府規劃也有一定的距離。1996年牧業產值7174萬元,2004年達到20768萬元,平均每年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004年達到39217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3.1%。
二、經濟運行狀況對今后工作的啟示
上述主要經濟指標反映出洮南市經濟的良好勢頭,同時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因素還很多,不可預測因素在增加,內部制約因素進一步顯現。為保持洮南市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提高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政策的同時,要分析研究和開發市場,提高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制定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在今后一定時期內,全市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三個發展”和“兩個轉變”。即:穩步發展農業、快速發展工業、優先發展第三產業。實施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轉變;粗放農業向集約農業轉變,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提高經濟總體產出水平。
1.調優農業,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避災農業和適應農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全面啟動農產品加工業,突出發展以奶牛為主的現代牧業。戰略性的調整生產資料投入結構,提高畜牧業整體產出水平。積極發展經濟林業,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傳統粗放農業向現代集約農業的轉變。
2.調整結構,快速發展工業。根據現有工業基礎,利用當地資源培育重點骨干企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做強新興支柱產業,興建高科技工業,開發高精尖產品,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和技術改造進程,提高生產經營水平,發展拳頭產品。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加快資源型工業向科技型工業的轉變。促進工業、企業的發展。
3.搞活商貿,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穩步發展傳統行業,積極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推動信息咨詢和中介服務業向規?;⒁幏痘蜕虡I化方向發展。完善提高有形市場建設.運用現代經營力式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有形市場的服務功能和輻射能力,提高特色市場知名度。積極扶持文化、衛生、體育、旅游、社區服務等加快發展。全方位打造品牌,扶持壯大經紀人隊伍和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積極發展自營出口企業。擴大影響,促進內外貿易繁榮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