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便要求語文教學人員將品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培養作為新時期、新形勢下語文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與此同時,高中語文教學在德育教育當中具備著顯著的優勢,無論是語文課外閱讀還是作文教學,只要語文教師巧妙的加以利用,那么便能對學生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所以,要想促進學生德育教育的實現,那么就應當以高中語文教學為突破點和重要手段,強化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對學生人格和道德的熏陶作用。
二、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在以身作則及言傳身教中滲透德育教育
要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全面的滲透德育教育,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語文教師首先接受教學中思想內容的教育,并且將其化作切身的思想行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能夠樂于效仿教師的優秀行為。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做到嚴謹治學、嚴于律己、積極工作、熱愛學生,通過教師自己的身教和言教來影響學生,通過教師自身的崗位精神和道德修養教育學生、感染學生,那么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便會在潛移默化當中逐漸形成。
(二)在古詩詞中滲透德育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古詩詞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揮出這些教育因素的巨大教育潛力。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基本上都是思想性與意識性統一、形神俱佳的古代文人騷客的優秀作品,每首古詩詞都為學生展現了一幅幅美妙絕倫的畫卷,這些古詩詞的作者都是閃光的情操、理想、人倫以及信念的寄托者,為高中德育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對古詩詞中的名句及精品進行賞析,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并且還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孕育內在美的氣質,同時也可以凈化學生的思想境界,
(三)在課文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
高中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的課文都屬于文質兼美的典型文章,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的與課文教學中的內容加以結合,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如果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切實的根據課文的具體特點,深入的對教材進行鉆研,全面的挖掘出課文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使德育教育能夠在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過程當中得以不斷滲透,那么必然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發揮出極大的作用。高中語文課文中最能打動人、最能感染人的就是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主要事跡、語言、細節以及動作等諸多方面來對人物進行分析,能夠使人物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得以再現,幫助學生更好的對人物的思想情感加以理解,進而與文章的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最終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升華。
(四)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
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點教學內容便是作文教學,語文作文教學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情操方面具備著無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高中學習時期,正是學生分辨善惡、美丑、真假、是非能力成長的重要而又關鍵的階段,這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當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同時也是教師不可推卸的重要職責及歷史使命。在當今的高中語文教材當中,語文作文訓練越來越貼近于學生的現實生活,這為高中語文教學德育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正可謂言為心聲,學生思想方法、世界觀、價值觀、理想追求以及道德情操的一面鏡子就是作文,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寫出看法全面、格調高尚以及觀點正確的文章,在作文教學中有計劃的、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滲透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觀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高尚的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素養,將作文教學的特殊育人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而高中學習時期又是青少年步入社會極為重要的準備階段,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學人員,更應當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語言文字的教育作用以及育人功能。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深入的滲透德育教育,將有助于學生人格素養的完善,有助于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文修養的形成,以便于使學生將來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工作當中。因此,讓我們高中語文教師積極的對“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原則加以秉承,為學生健康及全面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瑞閣.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華章,2011(7).
[2]李彩云.高職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2).
一、在課堂常規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在課堂認識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教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所以在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都會對學生進行一些日常行為規范的講解,讓學生從思想上得到重視。如果學生在以后的課堂上違反常規教學,那么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改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2.從課堂紀律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我每節課都要求學生必須在上課鈴響完之前排好隊,一開始有部分學生做不到,因為他們還沒養成上課前就排好隊的習慣,那么這時老師就應該通過教育來要求學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過嚴格的隊形隊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戲來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通過一兩節課的學習,以后,學生在上課鈴聲響完之前都能很好地排好隊。
3.從排隊跑步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課中,我們常要求學生進行跑步,如熱身跑、50米、100米跑,我們都要求學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隊形和路線跑步,不插隊,不推人,不串道,通過這些跑的練習,培養了學生跑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在體育游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在娛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眾所周知,小學生喜歡體育,更喜歡體育游戲,體育游戲有著很好的教育內容,例如:結合教材,在學習《投擲》時,我們拿一些關于害蟲、、網吧的圖片讓學生拿小沙布或自制紙團來進行投擲,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講解害蟲、、網吧的危害性,教育學生愛護環境、遠離香煙、遠離網吧、拒絕。
2.在競爭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生喜歡游戲,更多的喜歡競爭類的游戲,在比賽中我們要教育學生團結一致,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品質。如結合教材,學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戲時,有些同學跑得快,有些同學跑得慢,或者棒沒有交好掉在地上,結果輸掉了,這時埋怨聲便來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輸了,都是你沒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讓我們輸了”在這埋怨聲中,那些跑得慢的學生,或者棒沒交接好的學生便委屈的哭了,這時教師要對那些提出批評的學生給予指正,對跑得慢,棒沒交接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信心。讓學生知道,通過努力,別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過這類游戲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精神。
3.從偶發事件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學生喜歡體育,在體育游戲中難免會發生動作之類的錯誤,這時教師應抓住機會,及時指導和糾正。例如在籃球《四角傳球》游戲側重教會學生弧線跑和傳接球的方法,為了把游戲做好,老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傳接球和弧線跑的單個動作的練習,注重動作的質量,在質量的基礎上要求速度,最后用二個球進行游戲,此時學生都急于進行游戲,都會努力按老師要求盡快完成正確的動作,這就促進了正確動作形成和掌握。但在游戲中會出現個別學生動作問題,這時老師應該詳細講解,多做示范;而不能因此而停止練習,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知道學生在學習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做游戲也一樣,從不會到會,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有成功,有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以平常心對待,當學生成功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失敗時要及時找原因,并給予鼓勵。使學生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結合教學活動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在開展體育項目活動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是在教師組織和紀律的約束下進行的活動,各種體育項目活動中,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需要集體配合。個人項目的成績會影響集體的成績,教師善于啟發和引導,幫助和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忍不拔的思想品質以及團結奮斗的集體主義精神。體育有一個強競爭性的特點,只要是比賽都要爭第一,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奮發圖強,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因而在各種球類、拔河和接力等項目教學時,教師應在講授技戰術配合的同時,向學生強調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2.根據教材的性質和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它可以通過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生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田徑課的教學中向學生講述中國運動員劉翔如何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愛國意識。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須具備這些優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斷進步。
3.在課堂管理細節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數學 德育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2-0077-01
現代學校教育立足于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道德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撐整個生命的成長進而獲得幸福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長,那么人生命的其他部分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教育中人生命的完整性規定了道德教育的統攝性,居于統攝地位的道德教育必然是通過滲透的方式而非依賴于獨立時空展開的。 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種復雜的滲透的方式完成,由此產生的影響最終將變成人的內在穩定的心性品質。當今的數學課堂開始注重德育的滲透,在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同時也關注學生人格培養,這是每位數學教師的責任。那么,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而沒有為德育而德育的痕跡?下面試結合自已的教學實踐,舉幾例課堂中的德育滲透。
一、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眾所都知: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一種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因此,我們老師必須身體力行,走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用我們慈愛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響他們。用我們溫柔的話語感染他們。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論感化學生,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有一次,我去聽一位數學教師的課,可是,上課鈴響過以后,有一位男生才氣喘吁吁的跑到教室門口。我想:“這個小男孩遲到了,會不會挨老師的批評,會不會受到處罰?”上課伊始,張老師向這個小男孩問話了:“你遲到了,有什么感覺啊?”小男孩膽怯地回答:“害怕”。老師追問:“除了害怕,還有其它什么感覺嗎?”小男孩無語了。老師轉向全班學生:“大家發現他除了害怕外,還有沒有發現其它現象?”我納悶著:上課時間已經拖延了,老師為什么還不趕快講課,還要浪費時間與這個小男孩“糾纏不休”呢?是不是要來一場“暴風驟雨”?這時,有個學生回答道:“老師,我發現他滿頭大汗”。老師:“是啊,發生遲到現象在所難免,這時既要跑步又要爬樓梯(該班教室在樓上)會很辛苦的,所以滿頭大汗是很正常的現象,那就請把教室里的電風扇開大一點吧”。話音剛落,全班學生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本已慢慢轉動的電風扇。老師趁機道:“大家看見電風扇時,發現了什么?”學生開始議論了,有一個學生答“電風扇在轉動”。張老師接著說:“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圖形的旋轉?!?看來,我的擔心與納悶是多余的。在傳統課堂上,常見任課老師對遲到的學生大發脾氣進行批評處罰,但張老師充分利用“學生遲到”的課堂資源,變“壞事”為“好事”,由“學生遲到”——“滿頭大汗”——“關注風扇”——“發現旋轉”,很自然地引入本節的學習課題——圖形的旋轉。不僅自然引入新課,更加體現老師對學生的寬容、慈愛和關懷。新課程所倡導的人文關懷理念,教學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有效的學習資源在本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為學生樹立“寬以待人”典范。
二、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良好素養
在這個竟爭激烈的社會里,良好的人際交往是我們立足社會的基礎。因此,在小學中就要注意上好這一課。記得一次我上有關“圓的面積”時,我在黑板上寫了五道題讓一名學生上來做:3.14×6=18.84,3.14×12=37.68,3.14×3=9.42, 3.14×42=12.56,當學生寫完12.56時,臺下多數同學都大聲叫喊起來:“老師,她錯了,最后一題錯了……”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想指出她的最后一題錯了。但我看到那位同學的臉“刷”地紅了,我遲疑了一下說:“最后一題是錯了,可大家為什么只說她錯的這題,而不說她前面四道都做對了呢?看來,我們是多么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而忽略了別人的正確,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要更多地看其優點,要寬容地對待別人 …… ”
我想:當我們老師有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我們的學生時,在課堂時顯出寬容的態度,這比老師重說教的德育灌輸式要高明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學數學教材中
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在教學圓周率時,我告訴學生: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后7位小數的人,并比其他國家要早一千多年。同時也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又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教材中,還有許多象“你知道嗎?”的欄目里的小知識,既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又可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冊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就有一段小知識是這樣的:“你知道嗎?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時就提出把整個個位以下無法標出名稱的部分稱為微數。小數的名稱是13世紀我國元代數學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紀中葉我國出現了低一格表示小數的記法。在西方,小數出現很晚。直到16世紀,法國數學家克拉維斯首先使用了小數點作為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分界的記號?!边@個小知識就能起到既讓學生學到有關小數的有關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為有我們偉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樹立奮發向上的自信心。
四、在課堂教學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約翰遜等人曾明確指出:“僅僅把學生分到小組,并讓他們進行合作,這本身不能保證一定就能產生合作?!睋Q句話說,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需要眾多因素的協調配合,才能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除了教師主導地位外,日常教學必須教會學生:學會彼此認可,互相信任,當同伴出現錯誤時應幫助他們糾正;交流時,要有條理,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彼此接納和支持,有不同的意見,要等別人說完以后再進行補充或反駁,不要打斷別人的回答;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敢于承認自身不足,虛心向他人請教,樂于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悅等…….只有這些團隊精神,團隊意識得到加強才能讓合作學習真正的有效進行。
總之,德育教育不能單純的在思想品德課上進行,應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去。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么,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每人都不愛吃的。若15克鹽放進各種湯里,,味道很鮮美,人人都愿意喝。德育與學科教學不也是這樣嗎?我們不應該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里取出來,然后讓學生吃鹽,再讓學生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學生既不愿喝湯也無法吃鹽。
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若能巧妙和智慧地運用,就會使學科教育與德育相得益彰,使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智永川.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 學周刊,2011,17:64-65.
一、對運動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覺悟、情感和意念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中經過一定時間培養和體驗,訓練和熏陶逐漸形成的。在體育訓練中對運動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勢在必行的。
一方面通過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運動員的愛國信念:如把學習體育和國家利益相聯系,使運動員初步懂得體育和 “國力”,體育和“國威”,體育和“國民”的關系;把體育和民族精神相聯系,初步樹立民族意識,知道體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質量的體現;把自己練好體育和國家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小樹立練好體育,增強體質;練好體育,為國爭光;終身體育,報效祖國的好思想,逐步培養關心自身健康的社會責任感。一方面通過行為訓練培養良好習慣:如在體育訓練中,能表現行為活動的內容莫過于運動員的集體隊列隊形訓練了?!瓣犃嘘犘尉毩暋苯y一性強,動作一致規范,一舉手,一投足,都給人們留下一種嚴肅、神圣、振奮之感,它是精神的象征,行為的寫照。軍人的隊列隊形和各種規范動作,更是孩子們崇拜的偶像。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崇拜心理、好勝心理,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的同時逐步給他們灌輸戰士的愛國主義行為和思想,讓他們逐步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像戰士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在隊列操練中,還可以適當穿插呼喊一些有教育意義并能振奮精神的口號,例如,“鍛煉身體,保衛祖國!鍛煉身體,建設祖國!鍛煉身體,振興中華!“等。這種方法對形成正確的形體姿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起到良好的作用;又能幫助運動員振奮精神,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使運動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培養運動員堅強的意志品質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不能吃苦,不能經受挫折,運動員也不無例外。事實證明: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在不斷地克服困難和挫折中長大的,只有不斷地經歷風雨,才能最終看到彩虹,在不斷的經歷中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可以錘煉運動員的意志,增強運動員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與勇氣,從而有利于運動員在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運動員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培養運動員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各種體育活動中,練習與克服不愉快情緒體驗相聯系的活動: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這些活動都能促使運動員出現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緒體驗,出現運動中的"極點"觀象。"極點"的出現是考驗和鍛煉意志的極好機會,意志品質薄弱的運動員有可能會中途退出跑道,這就需要教練的積極支持與鼓勵。教練恰到好處地鼓勵運動員與主觀困難作斗爭,從而培養運動員良好的意志品質;練習與多變條件相聯系的活動,如羽毛球、排球、足球等活動訓練,可鍛煉、培養運動員果斷機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質;練習與遵守紀律相聯系的活動,如隊列操作、武術等,可培養運動員遵守紀律,自制等意志品質。
在克服困難中培養運動員良好的意志品質的體育訓練,要有一定的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只要努力,絕大部分運動員都能達到要求,教練要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訓練中,要從難從嚴要求,培養運動員克服客觀困難能力。教練要善于創設“客觀困難情境”,對運動員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運動量,使運動員在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適應。
三、培養運動員的團隊意識
在體育訓練中培養運動員的團隊意識,不僅有利于更新體育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探索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手段上的體現。
團隊意識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團隊成員在團隊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例如,一個好的足球隊的團隊意識,是與隊員們的訓練、比賽乃至日常的集體活動緊密相關的。在比賽時,會對比賽的成功寄予關心和傾注熱情,表現出強烈的求勝意識。通過小組競賽培養運動員的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對身體素質差、運動能力弱的運動員,要給予鼓勵和幫助,這樣一個過程也是團隊精神培養的過程。合作學練可以促進運動員主動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增進運動員的社會技能、社會情感及創造能力,增強運動員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培養運動員主動參與的能力、自信心和創新精神。比如運動員在快速通過障礙的練習中,運動員由小組長帶領分頭練習;運動員會意識到個人得失與組內其他成員的得失是緊密相關的,能格外注意自己的技術動作,又能協助同伴練習,互教互學,互助友愛,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合作學練是運動員掌握知識、鞏固技術動作的練習形式,是培養運動員交往、合作、團隊精神的有效手段。此時教練如果引用小組競賽的方法來組織訓練,運動員的積極性馬上就會被調動起來,大家會為了自己小組的勝利而竭盡全力,訓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運動員的自信心得到增強,運動員的能力得到鍛煉,訓練的效果得到提高,也充分體現了運動員的團隊精神。
四、挖掘體育訓練中的美育因素 培養運動員審美能力
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由于物理課程特點,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不可能進行經常性的直接灌輸,更多的只能是滲透和潛移默化,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接受教育。只要在教學中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有機的結合,而不是違背教學規律去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就一定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因為隱性的點滴滲透,往往比顯性的正面灌輸更能使學生入耳入心。
德育滲透是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創造充滿創新活力的物理課堂教學,對學生思維發展受益終身。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切合實際,內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
當今社會學生作弊成風,虛假偽劣商品來自市場,人們把撒謊、欺騙當成兒戲。學生會為自己的錯誤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上經常給他們講物理學家的故事,如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1磅鉛球和10磅鉛球同時落地。培養他們嚴肅認真、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做事要獨立思考,尊重證據。
二、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
現在不少學生嬌生慣養,好吃懶做。為了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我給他們講居里夫人發現鐳的故事。講居里夫人為了研究科學,兩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做了上千次的實驗,終于發現了鐳。當時,很多商人出高價購買鐳的專利權,可居里夫人卻把她無私地捐給了自己苦難的祖國——波蘭。而且,成名后的居里夫人也沒有沉迷于成功帶給她的喜悅,她把諾貝爾獎牌當成玩具讓女兒玩耍。從居里夫人身上,我讓學生了解到了愛國主義,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結合物理教學,向學生介紹我國物理學家的傳記、史話和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赤子心。例如,美籍華人楊振寧、李振道,由于對K介子衰變中不符合對稱守恒規律的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對稱不守恒的結論,引起了物理界的震撼和承認,從而獲得了197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美籍華人丁肈中由于發現了“J粒子”而獲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葉企孫測得普朗克恒量;吳有訓用實驗證實了康普頓效應;錢三強、何澤慧夫婦在法國發現了鐘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并對三分裂的機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釋,開辟了核裂變研究的新領域,被約里奧?居里譽為:“一代科研人員中最優秀的代表”。40年代,他倆又毅然放棄了外國優厚的待遇和工作條件,返回了祖國,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四、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點
在物理教學中,許多物理模型的建立都說明了一定的哲學觀點,比如:質點、點電荷模型的建立,就是在抓住事物的主要因素這一哲學觀點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同時告訴學生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自然界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對物理現象及其本質的認識,也是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并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的否定舊假說和舊理論而發展的。就和我們的學習一樣,在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認識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五、對學生進行探索精神和個性的培養的滲透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的觀念。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若實驗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還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實驗結果的交流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信與謙遜的個性培養。在處理實驗數據時教育學生培養實事求是,尊重事實的美德。一些驗證性的實驗改為探索性的實驗,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還可以促進他們積極思考,使之不斷探索的創新意識逐漸形成。
六、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團結協作精神,體會合作的樂趣
物理學中許多重大成就,是不少科學家之間相互協作和相互幫助共同取得的。如法拉第長于實驗研究,麥克斯韋擅長理論概括。麥克斯韋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基礎上,運用數學知識建立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奠定了電磁場理論的基礎。楊振寧和李政道通力合作,終于發現了宇稱守恒定律。在物理教學中,運用這些典型的事例,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精神教育,教育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相互幫助。
七、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
生活中的很多用品及工具越來越離不開物理學,通過這些事例讓學生體會生產技術與物理學之間的聯系,并通過對實踐展開勞動技術教育。如讓學生研究自行車中的物理知識。從而進一步理解科學與技術,技術與生產力的密切而普通的聯系,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深化勞動觀點的內涵,培養實際動手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完成生活和生產中某些簡單勞動的技能與技巧。
八、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關鍵詞:中專院校 體育教學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1(a)-0-01
中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不光可以有效鍛煉學生體魄,還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融入一些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鍛煉學生意志,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及愛國主義精神,促使其形成遵守紀律、服從組織、積極進取、誠實機智的品質。一直以來,中專體育教學當當中的德育滲透都處在比較尷尬的位置上,有時候得不到學校及教師的重視,有時候就算得到重視,也會因為種種主客觀因素無法深入進行。中專院校的學生不光要具備較強的技能,還要過硬的思想素質,因而在中專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必須積極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
1 德育教育的定義
所謂的德育教育,主要指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從而使其在相應的體育理論及實踐學習過程當中,讓學生們清楚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受到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及愛國主義教育,形成較高社會公德。是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及創造性,在相應的體育實踐當中,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而提供相應的表現機會。遵循體育教學特點,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活潑愉快、挑戰困難的品格及素質;引導學生強化人際交往,有效處理人際關系,培養學生具有團隊精神。
2 中專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
隨著高校擴招的逐步擴大,高中也在不斷擴招,中專院校的生源越來越少,很多學生都是在中考當中沒有取得良好成績而無奈進入中專的,這些學生缺點比較多,素質比較差。
中專生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目前,大學擴招步伐不斷加大,所以很多學生都選擇讀高中,然后考大學。所以進入中專院校學習的學生文化基礎都很薄弱,特別是英語、數學等學科。數學能夠有效鍛煉學生邏輯思維,關乎很多學科的學習,數學成績不佳對學生學習影響非常大。
中專院校的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興趣。因為基礎比較差,中專生對挫敗感非常敏感,經過多次失敗,加之沒有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受到不良思想影響,從而喪失學習興趣。部分學生進入到中專院校學習完全是父母逼的,沒有興趣,自然不能保證學習質量。
中專生缺乏明確的目標及進取心。中專院校的學生具有一種很普遍的心理,那就是進入中專并不是為了學習,或不知道怎樣學習。部分學生選擇讀中專,是不愿意太早就業,部分學生干脆就是為了多一些玩伴,因而缺乏進取心和學習目標。
3 中專技工學校體育教育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現階段,德育教育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點,是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專院校的體育教學則應在身體活動當中進行思想教育,利用游戲法、練習法、矯正法等各種形式進行,因為中專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喜歡體育運動,所以進行體育轟動的時候可以充分展現其個性、愛好、思想行為、意志品質等,相應的體育教師就要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因勢利導,有效提高學生素質。
3.1 結合相應教學內容
教師利用嚴密的課堂組織,要積極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動作迅速、協同行動、遵守紀律的作風及習慣。在相應的教學內容當中,應含有非常明顯的既經濟因素,體育教師必須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刻內涵,然后對中專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例如開展嚴格的隊列練習。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必須在課堂常規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所謂的課堂常規就是在體育教學當中學生們必須要遵循的規范,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法規。有效落實課堂常規,例如考核制度、考勤,強化組織紀律性,能夠促進學生樣成服從領導、聽從指揮的習慣。
3.2 有效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現階段,中專院校的體育教師都有著很高的學歷,可是因為主客觀原因,很多體育教師接受的教育都是傳統體育系、科教育,所以其進行教學的時候通常過于關注技術學習及專項素質,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及個性發展,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對體育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體育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體育教師不光應為一個有著廣泛愛好的求知者,還要是一個有著專業特長的興趣專注者,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中專體育教師對學生們必須誠懇而有耐心,用自己謙虛城市、活潑開朗、獨立平等、公正無私的品格去感染學生,從而逐漸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效果。另外,作為教師,還必須高度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因而體育教師應盡量做到:要求學生們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先不做,從而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有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為習慣。
3.3 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
體育教學的主體為學生,學生們只有認同并參與到德育教育當中,德育教育才會起到作用。所以要想在體育教學中強化德育教育,教師就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地位,利用引導及啟發,吸引并組織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通常情況下,體操、田徑、無數、球類等項目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形成頑強、勇敢、靈活、機智等品質。可是因為各項運動的練習方法不同,所以教師要在運動項目中對學生進行不同側重的德育教育,例如田徑運動種,要積極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刻苦耐勞的精神,在球類運動當中則要積極培養學生相互信任、團隊合作的精神。
4 結語
中專院校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專體育教育更是擔負著強健學生體魄,培養學生品質的責任。在中專體育教學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布占平.試論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l0,21(10):22-23.
關鍵詞:思想品德 初中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67
1 當前教學中實施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思想品德課是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專門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一些因素,導致其主渠道作用未落到實處。比如教育持續變革,直接影響德育成效性;教學評價考核制度不合理,造成重“考”輕“用”;教育目標高,脫離了中學生和社會的實際,內容抽象影響中學生的理解,標準單一無法適應他們的多樣性;德育過程形式化脫離了中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中不少教師存在重講授,輕感受的現象等。現代教育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其中德育是主導,是靈魂。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想教育運用好,是我們思想品德學科必須面對的課題。
2 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經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彼倪@句話所談到的問題深刻地道出了學科教學與道德教育的關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呢?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老師,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筆者談幾點看法。
2.1 教學密切聯系生活,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課堂教學中,教師嘗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使教材“生活化”,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的內容畢竟有限,而教師可以讓有限的教材變為無限的生活擴展,從而讓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教師可以把刻板的說教改換為生動的故事、情景劇、小品、歌曲……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死記硬背的內容只能應付一時的考試,唯有在擺事實、講道理的前提下,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才能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接受的主動性。
2.2 精心創設情境,注重情感體驗,提高課堂實效性
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是以勾劃、講解為主的傳統灌輸式教學,學生極易感覺思想品德課枯燥乏味,這樣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活動,更談不上德育教育的滲透了。新課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以情施教,將情感體驗貫穿于道德教育的全過程,精心設計多種教學情境,以活動為中介,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情景模擬體驗等將教師對學生的愛傳遞給他們,使他們在其中感受到團體的溫暖,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接受所滲透的德育內容,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學效果。
2.3 認真研究教材,探索德育教育滲透的新方法
教材的更新速度永遠趕不上教學環境、信息環境的更新速度,這也要求我們這些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止步不前,我們要在課前課下查閱最新的時事消息,將最新的信息解讀帶進課堂,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比如在九年級第三課和第四課,講到我國的國情和國策時,給學生的例舉的國內國際的最新建設成就和時事等,材料要“新”,盡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確。內容充實,要恰如其分地說明問題。在講我國的基本國情時,通過事實讓學生認同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時,也讓學生認識到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后,激發學生建設祖國的責任感、使命感。這樣,伴隨著知識的傳授,使教學發揮育人的整體效益。
2.4 拓寬教學渠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
除了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還可以嘗試將德育教育融入課外活動,如開展“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辦手抄報、書畫展、學科知識競賽;針對學生浪費嚴重、“網癮”等一些問題開展辯論會;根據教學內容或學生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講座、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等。這些多種多樣活動,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擴展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同時,鍛煉學生觀察社會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
2.5 堅持落實學以致用,課后督導,強化學生道德意志的形成
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單靠行為方式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要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具體行動,因此思品教師必須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環境做深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通過觀察、談話等,收集所教學生的日常行為資料,與家長、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等相關人員及時溝通,形成合力,針對學生的意志特點,持續實施行為督導。另一方面,還要結合課程進度組織專題教育活動,對某些行為實施專門指導。目前我國未成年人道德意志力相對較為脆弱,難以抵御社會上各種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朽現象的侵襲,因此,迫切需要砥礪未成年人的道德意志。
3 新形勢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任重道遠
作為德育的核心和主渠道之一,思想品德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容忽視,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重大課題。在中學特別是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實施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教學任務,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指導思想,確立德育觀念,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積極探索新方法,提高教學實效,優化教學結構;不斷充實自己,更新自我知識結構,向學生傳遞及時有效的信息;重視情感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教學聯系生活,點滴之間融入愛的因子,感化學生,豐富學生……總之,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唯有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的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趙岐山.問題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1,(6).
[2]呂雁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對中學德育效果影響的研究[A].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