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
時間:2023-06-22 09:2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職業素質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學生職業素質的高低關系到他們是否能適應社會需要,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勝任工作崗位要求,并實現崗位的遷移,以及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高職院校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忽略了學生職業素質的教育,而將來要成為職業人的高職學生,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相對應的卻是較低水平的職業素養。因此,在職業教育中,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 職業素質及職業素質教育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
職業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各種職業素質。使學生畢業后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實現從學生到從業者的角色轉變。真正把高職教育的理念,落實到實處,為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二、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企業是接納高職學生最多的地方,所以企業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評判和就業需求情況,對于我們研究和培養學生的職業基本素質是一個極為關鍵的指標。
高職學生從進入學校那刻起,有的已在為未來做打算,但是遺憾的是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的滲透,離職業素質培養的方向還差很遠,或者可以說根本就沒樹立好或建立起職業素質的目標,更別提培養。由于對就業信息的了解不夠,有的大學生僅限于課堂老師所講以及即將畢業時才主動關心就業信息,導致錯失了職業素質在校培養的良好契機。所以,高職生在校期間,既要強化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更要重視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我們必須根據各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對知識與能力的需求來構建課程體系和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在課程安排上,要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盡可能營造生產第一線真實的職業環境,以及企業文化氛圍,同時,還要加大校內實訓設施的投入,對各專業所涉及的職業崗位進行分析,確定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技術,基本技能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才能使高職教育的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落到實處。
因此,高職高專大學生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在校時就加強職業素質的培養。使自己成為社會合格及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鋪平道路。
三、 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
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將學生的職業素質的教育內容可分成三個方面,即職業道德教育、綜合能力養成教育和良好心態養成教育。職業素質是所有高職學生就業時必須的基本素養,而且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普遍的適用性和廣泛的可遷移性。
1、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涵蓋了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作為高職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是高素質、高技能型的人才,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職學生素質的基礎要求。
2、綜合能力養成教育
“能力”是“素質”的外在表現。高職學生作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除應具備職業活動所需的基本專業技能知識外,更應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如社會適應能力、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等。要把專業技能教育與人文教育、專業教育與通才教育有機協調起來,使之成為一種伴隨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良好心態養成教育
面對競爭、迅速變化的世界,一個人在具備知識能力基礎上還應有適應變化、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質。我們應重視職業心理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其在職業生涯中面臨的職業選擇和適應問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提高其自我決策的能力,啟發他們從自身的愿望和特點出發,采取最佳的途徑服務社會,并逐漸實現自我發展的最優化。幫助學生學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以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追求職業目標。
四、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對策
大學生畢竟是從小在學校度過的,對社會了解不多,對就業信息了解太少,剛出社會對他們來說面臨著很多壓力,所以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不僅僅靠自身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學校和社會的積極支持和輔助指導。
1、在日常管理中重視職業素質養成訓練
人的素質能在日常的生活習性中得以展現和流露,習慣也是個人素質的真實寫照。所以,培養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必須從日常的生活細節及點滴做起。
2、在專業學習和實習中培養職業素質
在專業學習中帶入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專業教師進行單元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明確教學內容的知識、能力目標,更要明確素質拓展目標。在確定每節課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同時,強化每節課的素質培養點。
在專業實習中培養職業興趣。專業實習是一個職業素質鍛煉的平臺,為在校大學生提高專業素質及其他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機會。大學生要把握好每次這樣的機會,不要害羞,不要膽怯,不要怕丟面子,在訓練中要做到“膽大、心細、臉皮厚”。
3、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和改進職業價值觀
通過社會實踐實現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從校園到社會的過渡。社會實踐對職業素質養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可以利用好每個假期去社會實踐,無論是否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這都是很好培養職業素質的機會。學生只要樹立“職業神圣”的觀念,就會從所從事的每項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職業素質并加以培養。同時,也能從實踐中改進自己以前不足的職業素質理念,不斷的培養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職業素質得到不斷的升華。這樣,在他們畢業時才能具備就業競爭優勢,可以直接進入企業,或縮短適應期、很快被用人單位認可,或迅速轉崗。
4、在技能大賽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教育;素質培養;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3)01—0013—02
一、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一直強調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忽視了一個問題“職業素質”培養。一個企業不僅僅需要一個技術過硬的員工,更需要一個“用得起,留得住”的人才。企業的生存不僅僅靠一兩個人,而是依靠集體的力量。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就是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面向就業,企業的需求就是努力的目標?,F在很多畢業生“坐不住”,用人單位在用人時,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通常選擇“留得住”的人,能力可以后期培養,但是人必須要能守得住,否則培養得再好,都無濟于事。
職業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職業素質是指一個人的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和職業禮儀等。實際上,一些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工學結合,只注重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忽視職業素質教育,使學生不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培養策略
1.課程設置。在各個專業課程的培養計劃中加入“職業素質培養元素”,開設“專業素質培養課程”。比如通過“行業崗位群分析”,設立“職業技能”課程,同時開設“職業從業規范”等職業素養課程。每一個專業根據專業特點及要求加強專業素質培養及職業素質培養。課程教學可以多種形式,比如將學術講座與職業規劃相結合。針對學院現有專業及規劃發展專業,對新生以專題報告的形式開展講座,進行職業素質培養前期準備。聘請企業界專家,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相關職業素質課程、編寫適合企業的教材,使學生出校后就能馬上進入企業,直接上崗不需要再培訓上崗。
2.職業資格認證與職業素質相結合。開展專業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是職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開展的職業資格培訓種類要與企業接軌,力求多樣化、社場化。讓學生可選性較強,以校企合作方式開展各種認證授權合作。大力拓展職業資格認證,同一專業拓展4-5種職業資格認證。統一制定相關政策,根據學生考取的職業資格與專業課程掛鉤,考取相應資格的學生可以免修職業資格認證的相關課程。職業資格與學生就業相結合。根據不同的專業可以聘請相關企業的工程師進行實踐指導,加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比如信息安全專業可以開展本地化企業工程師培訓計劃,針對實際工作需求,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開展培訓,并選拔優秀學生由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學歷認證培訓,針對相關企業的學歷要求,擬開展專業專升本(自考)認證,聯系相關學校開展學歷認證培訓,指派師資進行相關培訓工作。
在職業資格認證過程中,植入職業素養課程,進行職業素養考核。讓學生明白:沒有職業操守的專業人員是無源之水,無土之木,即使再好的技術也是不能長久發展的。
3.職業精神培養。職業精神是職業素質的核心。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包涵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 業責任等基本內容。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等方面。職業精神具有世代相傳,表現形式靈活具體多樣等特征。 職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從業者的職業品質、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 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高職院校要引導學生自覺發揚社會主義職業精神,培養學生樹立主人翁的職業態度。通過校企合作促進學生職業精神向職業實踐的轉化培養,突破原有的培養模式,走出學校,實現技能型與職業型的結合。對學生實行“技能教育”和“精神教育”,通過做項目、參加比賽等多種形式和方法來實現職業精神塑造。比如軟件方向,由教師帶隊做項目,學生在學校時實行公司化管理,接受培訓,完成分配任務,提前接觸公司運作模式,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協作”。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尤其是全國性的比賽,比如高職技能比賽,通過比賽讓學生理解“競技精神”。職業精神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職業精神培養是否合格必須要通過企業的考核、檢驗。
(1)建立職業技能與精神為導向的雙向考核標準。結合當前課程所涉及到的工作崗位及其工作任務與內容所確定的行動領域,解析相對應技能點組織課程,保證學生課程與技能同步走,而不是課程學完后還要接受培訓很久才能工作,同時加大職業素質考核。一個項目的圓滿完成不是只看形式,還應該考核是否高質量地完成,在完成的過程是否按時按質地完成,是否合乎規范,員工在完成項目期間是否遵守職業操作。彈性考核標準提高。
(2)加強內涵建設。高職院校實現職業素質培養必須保證有可供學生操作的實踐設備和實習基地,這就要求加強投入,積極購置實踐設備和建設好實習基地。每個技能化專業都要有開放性的實習中心,專業開放式實習場所不僅能滿足學生課程教學需要,而且還可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實操訓練。職業技能化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人文素質品格。不僅僅要教會他們技能,而且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專業職業人員。
(3)加強教師職業素質培養。教師作為培養學生的第一責任人,其自身是否具有合格的職業素質成為能否培養好學生的首要條件。加強教師職業素質培養是首要的工作,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采用了“雙師素質教師”、“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制度,穩定人才隊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扶持專業教師獨立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教研和科研課題,并對專業教師申報的教研、科研課題進行資金配套資助。積極支持專業教師所在的課程建設網絡課程,設立專業教師培養專項基金,用于資助專業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企業掛職鍛煉,開展教研、科研活動,到國內外高校進行學術訪問或參加學術交流會議等。鼓勵專業教師到實習單位指導學生開展專業實習,并指導學生到企業、行業開展專業調研、專業咨詢服務,并完成專業調研報告或咨詢服務資料;鼓勵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核,幫助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開拓就業門路,開展就業;鼓勵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省組織(由政府部門廳級以上單位)的各類技能大賽,強化技能培訓。
職業素質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內容不斷更新,培養方法不斷變化。但是它的核心不會變化,那就是培養適應社會、適應市場職業與技能、道德與技術雙頭并進的人才。[參考文獻]
[1]孫啟林.職業教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時萍.建構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綜論[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2).
[3]楊章宏.素質教育研究[M].杭州:知識出版社,1999.
[4]周峰.素質教育理論·操作·經驗[M].惠州: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燕國材.素質教育概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
[6]楊小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8]吳志宏,馮大鳴等.新編教育管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高職院校;公共關系;職業素質;職業技能
一、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當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需要大批擁有高素質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應用型技術性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以市場要求為導向,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市場需要什么人才,高職教育就培養什么人才。在培養過程中,要拓寬專業知識領域,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適應崗位變遷的能力。
2、適應高職教育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是高職教育本身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市場的要求,只有不斷完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跟上時代步伐,培養適應社會的新型的勞動者,才能得到長足發展。職業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及工作業績。職業素質也高職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職教育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個教育方式,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適應時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教育理念,是高職教育與時俱進的產物。
3、適應當前就業形勢的需要。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就業壓力較大,面臨的就業市場競爭激烈。進行職業素質教育成為當務之急。通過職業素質教育,讓學生確立職業規劃的意識,提早設計職業生涯,樹立憂患意識,促使他們抓緊學好專業知識,為將來的求職和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二、新型公共關系人才走俏市場,高職職業素質教育面臨新的挑戰
1、人才需求:從市場需求到新型公關人才的轉變。據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統計,近幾年,國內每年公關人才的需求量都以30%的速度遞增。談到公關人才的需求量持續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使得國際商務運作模式被引進。外國企業成功經驗之一就是企業的公關活動大都由專業公司做,借鑒此經驗,國內企業對公關公司的需求增長;二是隨著競爭的激烈,企業已經意識到,公關對樹立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發展、化危機為商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對公關需求增長。企業對公關需求的增長引發公關公司的增加,因此公關人才緊俏。
2、對從業者素質要求越來越高?,F在市場對公關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是:首先,要善于溝通,有親和力;其次,要具備傳播、市場營銷和管理方面的知識;第三,非常好的外語水平。之所以說“非?!?,是因為隨著中國入世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需要公關人員進行溝通和處理的復雜問題會越來越多,而在這樣的環境中一般的語言水平很難勝任;成功的公關人員應該既是“雜家”,又是“專家”。作為“雜家”,公關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結構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基本實務知識、相關學科知識等幾方面;同時,作為與企業聯系密切的公關人員,也必須掌握與企業相關的一切重要情況,作為“專家”,公關人員應該有自己的專長,或長于對內關系、或長于傳播交往、或長于專題策劃、或長于政府公關。沒有一定的專長,“萬金油”式的公關人員在過去也許還能湊合,但今后很難有大的作為。
3、公關人才需求成“棗核”??茖W的人才體系應該是金字塔形,但目前公關領域的人才是呈現“棗核”形。即塔尖人才和基礎人才缺乏。《2011年度公共關系行業調查報告》中指出,中高級專業人員和培訓資源的嚴重緊缺繼續制約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新公司不斷涌現,人才流動加劇,尤其緊缺高級管理人才和項目管理人才,總監和客戶經理成為市場最急需的兩種人才;專業經驗和服務技術的知識共享還有待加強;公司自身培訓和培訓體系不能滿足業務快速增長的需要。
三、高職院校公共關系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和實踐
1、思想品德教育。成才先成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首先應該是品德高尚的人。衡量人才的標準是德才兼備,品德是第一位的。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十分強調思想品德教育。“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首先要做到,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在平時,我們注意把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行為規范等教學和學科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確立“奉獻重于索取”的思想,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真諦。我們在教《公共關系實務》、《傳播學概論》、《公共關系策劃》、《市場營銷》等實用性課程時,多次以某些公關人員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貪污受賄,導致公司遭受巨大損失,自己也最終身陷囹圄的典型事例教育學生在今后工作中要時刻保持警惕,教學生去抵制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消除精神垃圾的傳播,激勵學生今后爭做思想過硬、業務過強的優秀公關員。
2、職業知識教育。以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優化課堂教學時,我們努力摸索一條以學生為中心,從教師的“教”為主轉向學生的“學”為主的職業知識素質教育之路。我們認為,高職學生已擺脫應試教育的羈絆,不用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學率,可以把重點轉移到培養學生的能力上來,而這個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其次,我們很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信息捕捉力,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自己到浩瀚的知識海洋擷取有用的知識,使其終身受益。
3、心理素質教育和競爭意識的培養?,F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書育人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競爭意識。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表現在自信心上,相信“我能行”;其次是承受挫折的能力;再次就是適應環境能力,能處變不驚獨立處理社會生活的各種問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在平時,很重視對公關專業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及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教學生學會心理調節,學會心平氣和的去面對種種挫折,錘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種訓練既強化了學生已具備的某些好的心理素質,又幫助他們克服在求職中的心理障礙,逐漸培養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業過程是參與勞動力合理配置的優化過程,競爭很激烈,只有具備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的學生才能適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向學生介紹現在嚴峻就業形勢及應聘時激烈的競爭情況,介紹用人單位對需求人才的條件,要求同學們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長,正確定位,正確區分“熱門”和“冷門”職業,認為自身合適的能勝任的工作就要敢于競爭。
4、職業技能訓練。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產業崗位分工在不斷產生,而這些新崗位職能的界限逐漸顯示得模糊,各個工作崗位對人們才智能力的要求也不再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在上課時,把握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結合本地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的實現來講解。我們加強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多變多解、多問多答的訓練,給學生創造一個實踐的好機會。在《公共關系實務》課上,我們注重公關活動各環節的操作,如信息收集、公關調查、策劃、實施、反饋,讓學生模擬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實戰演習。
隨著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對職業素養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發展以及專業教師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增強,進一步強化職業素質教育,力求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以應對時代的挑戰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已成為絕大多數師生的共識。
【參考文獻】
[1]吳惠英.淺談高職高專大學生就業教育[J].廣西輕工業,2010(2).
[2]周光宇.淺析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實施[J].遼寧高職學報,2009(6).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職業素質;高職教育;傳統教學法;職業教學理念;
引言
高職院校的任務就是為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人才。五年制高職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年制高職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年齡大約在14~16歲之間,是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在形成階段,也是他們人格正在完善階段。因此,職業素質的教育是五年制高職教育的重點。做為職業院校教師,有責任在自己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進行職業素質教育和培養。在日常課程教學上要結合學生特點,探索可行的教學教育方案。
1 職業素質概念和軟件專業的職業素質
1.1 職業素質的含義
職業素質是指一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要求和規范,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職業內在的要求。職業素質是一個人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體現了一個社會人在職場中成功的素養和智慧。簡而言之,就是職業人在職業活動中順利完成任務所應具有的素質,即職業人在職業過程中的綜合素質或品質。
1.2 軟件專業的職業素質
軟件專業是為各個軟件公司培養程序員、客戶需求分析員、程序測試員等。軟件公司是以項目小組為單位來開展工作的,它要求職業人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人與人之間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要求職業人具有再學習的能力,攻破難關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等。
2 目前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是非觀念模糊,意志品質薄弱
五年制高職學生組織、紀律性差,不能自覺遵守學校的紀律,經常上課遲到,課堂愛說話,有時甚至曠課,教師對其教育后,教育的效果不能持久等。這些現象反映了其實質是學生的是非觀念模糊,意志品質薄弱。
2.2 學習的能力差,厭倦了傳統的課堂教學
高職五年制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中考的失敗者,這些學生學習的能力較差,大部分學生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厭倦情緒。有的學生是在家長的強制下走進校門的。
2.3 自我獨立性差,缺少自信心
高職五年制學生不是老師和家長眼里的好學生、好孩子,在初中時老師就對他們批評的多,否定太多,肯定太少。因而大多數學生對批評已經習以為慣了。因此出現了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毫不在乎,老師對學生的批評快,學生承認錯誤也快,同時犯錯誤也快。
2.4 學生思想單純
這些學生可塑性強,性格活潑,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學生對于老師的批評能輕松的接受,能主動并內心愿意和老師親近,可能利用這一點,充分發揮教師品德對學生的影響。
3 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對策
3.1 將課程的考核與日常紀律考核相結合
無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就明確在紀律方面的要求,并且堅持考勤,一定要持之以恒,認真記錄上課遲到、曠課的學生。教師要對在紀律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時常提醒。教師做到對自己的學生很熟悉,能很快地叫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其實是對學生是一個不小的震動。平時表現好的學生會更加好,對于自覺性差的學生來說,幫助他們約束了自己的行為,主動回到課堂上來了。
3.2 用教師的人格去影響學生
教師是學生接觸的人群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教師的威信是靠自己的日常的言行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教師在公共場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诔鰫赫Z,只能是有損于自己教師的形象。沉默不語,更能顯示教師具有的內涵。五年制高職學生正處在行為、語言的模仿期,規范了教師的言行就是規范了學生的言行。
3.3 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
初中畢業的學生,在心理和認知方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自尊心增強,希望在他人面前樹立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諷刺挖苦,可以毀掉學生,使學生一輩子都對自己失去信心。同樣,教師一句不經意的表揚和贊賞,可以成就學生的一生,使學生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如果是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在班上就事提出批評,提出正確的觀點;如果是某個學生犯的錯誤,應該采取課下找學生批評。批評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時間、地點。受批評的滋味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好受的,言辭不要過激,態度要中肯,語言上采取學生能接受的。談事時就事論事,忌諱翻舊賬。
3.4 用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現代的社會化大生產是分工協作完成的,要求職業人必須具有互相之間的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現在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以我為中心,缺少職業人應具有團隊協作的品質,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方面應采取集體活動為主的形式。以小組為集體,把學習的內容分給小組討論,之后每小組成員輪流代表小組,在全班公布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在活動的過程中強調要人人參與的特點。教師重點指導團隊合作性,學生之間溝通性,使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水平,努力適應職業崗位群的素質要求。
3.5 在職業素質的培養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被動和強制性接受學習。每一講課,每一門課都是這種學習形式,學生就厭倦了。目前,學生學習的渠道非常多,其中利用互聯網來學習的方式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內容由教師定,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在網絡上學習和查詢相關資料。然后小組討論,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學習和實踐訓練的過程中,經過對目標任務的完成,學生學習和掌握了相關的知識,感受到了自己付出勞動而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漸培養出了求知欲,形成一種比較穩固的學習動機。教師需要事先將教學目標包含在相關的任務中。教師在課堂上只起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給學生營造一個親身融入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的環境,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做到了學生可以充分表演和釋放個性,有機會充分認識自我和表現自我,同時也訓練了學生學習能力。
3.6 開設職業素質訓練課
要培養學生職業素質,還需要一門課程――職業素質訓練課程。課程主要包含六個部分的內容。第一,行業教育;通過介紹軟件行業的名人故事,讓學生開始熟悉軟件行業。第二,職業人素質;介紹職業人應具備的素質,同時指出從校園人轉變到職業人的途徑。第三,成長的美麗;通過欣賞和制作PPT作品,提供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第四,溝通能力培養;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溝通能力小測試,讓每個學生都發現自己溝通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實施一系列溝通游戲達到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目的。第五,時間管理;用故事開頭,引出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師生共同學習時間管理原則;通過案例訓練和測試、集體討論等方式來訓練指導學生制定時間計劃。第六,表達能力的提升與訓練;通過故事的展開,引出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借助分組開展耳語傳話、動作傳話、故事會等游戲達到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目的。
4 結束語
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要能面向社會、適應市場。提高高職軟件專業教育質量,培養滿足軟件行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僅需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重要地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滿足軟件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提升高職軟件專業人才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呂虹.淺談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2010,(08):136-137.
[2]周燕娟.五年制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素質培養的對策[J].科協論壇,2011,(01):174-175.
[3]王雅琴.試論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和職業能力教育實施的新進路[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3):28-29.
[4]徐國慶.如何培養職業素質[J].職教論壇,2007,(9):1-1.
【關鍵詞】高職 林業技術 職業素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0253-02
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是一種針對職業崗位的專門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林業職業技術人才,對于提高林業行業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優化林業行業人才隊伍結構,激發林業行業人才隊伍活力,推動林業的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打贏林業生態建設攻堅戰,為我國走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探索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以及培養其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培養出高素質的林業高技能專門人才,以便能更好地為林業建設和生態建設服務。
1 職業素質的內涵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勝任某一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等。從素質與培養目標指向性相關度而言,職業素質一般可分為專業性職業素質和非專業性職業素質兩大類。專業性職業素質通常是指與從事本專業對應的工作崗位所特有的知識和技能等;而非專業性職業素質一般是指除專業性的知識、技能之外的職業文化知識、職業通用能力、職業必備人格等。
2 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質
2.1 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是從業者對職業活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作為林業高職生應具備以下職業意識。
2.1.1 敬業意識
愛崗敬業就是要求林業技術學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樹立愛林、造林、護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1.2 奉獻意識
奉獻,是一種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報、不計個人得失的一種精神和理念,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行為。崗位敬業奉獻,就是對于本職崗位,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忠于職守。干林,愛林,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創造社會價值,為林業建設和生態建設做出貢獻。
2.1.3 艱苦創業意識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是規模巨大的循環經濟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同時,林業也是艱苦行業,對林業高職學生來說,要適應社會的需求,要成就一番事業,尤其要具備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
總之,林業技術專業學生必須具備“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林業行業精神,此處,還需具備競爭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
2.2 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林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在社會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指導下的一個相對獨立的規范系統,是進行我國林業建設、發展林業科技教育、處理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等方面,都會表現出的對林業事業、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義務感、榮譽感和職業良心的總體規范綱領。
2.2.1 保護森林,熱愛自然,維護生態環境
森林就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森林能否得到保護,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人民生活和子孫后代的利益。保護和利用好現有森林資源,大力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充分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為子孫后代造福,是林業從業人員的道德職責。
2.2.2 秉公事林,艱苦奮斗,獻身林業事業
林業從業人員以林為業,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來履行對社會和國家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秉公辦事,堅持原則,以林為公,不謀私利,把自己的一切與林業事業融為一體,是林業從業人員應遵循的重要道德規范。
2.2.3 尊重科學,規范管理,按客觀規律辦事
是否掌握林業科學文化知識,既代表一個林業工作者的素質,還涉及到個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關系問題。林業勞動者應立足于林業的特殊性去尋找其客觀規律,林業勞動者從事的是一個多學科的、知識密集型的綜合性行業,必須具備嚴謹、求實、刻苦的科學態度。
2.3 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由力包括專業能力、通用能力、創新能力三方面,是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2.3.1 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運用專業知識、技能的能力。林業技術學生的專業能力是指具有林業專業所必需的單項和綜合的知識與技能,能分析解決林業生產實際問題。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能力:具有熟練識別常見森林植物和采集制作植物標本的能力;具有森林植物調查及森林土壤調查與速測的能力;具有種苗生產經營的能力;具有森林營造和森林撫育經營的能力;具有森林保護的能力;具有森林資源設計調查的能力;具有運用林業政策與法規的等能力。
2.3.2 通用能力
指專業能力之外,對現代生產和勞動者個人未來發展始終起作用的能力。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策劃管理能力、組織實施能力等。
2.3.3 創新能力
是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樹立新觀念、開發新產品、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的能力。是在學校獲得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素質的遷移和發展。刨新能力與專業能力、通用能力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工作能力等。
3 培養和提高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途徑
3.1 加強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熏陶,注重學生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3.1.1 加強新生入學的專業教育,培養學生職業意識
新生入學后,要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學生的專業教育,讓他們很好地了解林業行業的特點,明確要從事林業工作,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學生的林業職業意識。比如:我們主要是以專業教師作講座、聘請校友作報告、實地參觀等形式做好林業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教育工作,以培養學生職業意識。
3.1.2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的校園文化活動,拓展學生的職業素質
在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中,文化課學習成績與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學習能力、職業發展潛力相比,更著重后者。因此,我們通過大型校園文化活動來鍛煉學生的上述能力,拓展學生的職業素質。例如:通過主題演講、征文活動、讀書匯報系列活動來牽引學生愛讀書、讀好書的學習興趣,提高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培養學習能力和讀書習慣;通過舉辦主題講座、專業技能大賽等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專業技能。
3.1.3 聘請企業領導到學校舉辦企業文化專題講座,提高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
為了讓學生了解林業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增強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使學生及時掌握企業需求與學生現有水平的差距。激發他們自覺參與綜合素質養成的各項訓練,我們邀請廣西金桂林業公司等林業公司領導到學校作專題講座,讓學生和公司的領導們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接觸,讓學生了解到了企業的要求,從而激發了學生自我尋找差距、自覺制定個人學習目標的積極性。
3.2 搭建多種平臺,注重學生職業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3.2.1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提供有力的保證
高職林業院校教師應具備多種能力,體現在教學研究、實踐動手、社會交往、開拓創新等方面。以教學為研究對象,科學地組織、設計、管理、選擇教法,優化教學過程;以專業為研究對象,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開展研究活動,推動生產的發展。專業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實踐動手能力,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前提和保證。
3.2.2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提高學生職業素質
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性職業素質和非專業性職業素質。實踐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主要包括課程實驗實習、專業綜合實訓、畢業頂崗實習。我系以項目為紐帶,開展“項目教學”,積極為林業行業基層單位和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有效地促進了產學研結合工作。例如,林業技術專業的老師以具有廣西林業行業調查規劃設計“乙級”資質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室”為依托,結合教學實習,大力開展對外科技服務,承擔廣西各市、縣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等項目。2003年以來,完成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任務113項,參加教師656多人次,參加學生1600多人次?!绊椖拷虒W”既鍛煉了師生的實踐能力,又大力支持了地方的林業建設。同時,“項目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實用的專業技能,而且能使學生的耐心細致、吃苦耐勞等工作作風得到有效的培養。林業技術專業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實現了與用人單位零距離的接觸,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職業素質得到顯著的提高。
3.2.3 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積極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林業技術專業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思想素質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通過深入農村,使不少同學真正認識到我國廣大農村的落后狀況和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認識到林業建設在生態建設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了展中的重要作用。同學們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于實際,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4 探索合理的學生職業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職業素質培養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具有指導作用、規范作用、激勵作用,評價的結果應該得到學校的認可、學生的認可和社會的認可,評價的結果應該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顯著提高,有利于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選拔和使用 。我們在對林業局、林場、林業公司等用人單位的調查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單位對技術人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其實是大同小異的,都要求從業者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即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質。所以高職林業技術專業應當建立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并重的能力和素質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中專業能力可以用林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的辦法來認定,職業素質、通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靠職業學習過程、學習方式和環境條件來培養。總之,高職林業技術專業的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顯著提高,有利于林業單位對人才的選拔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景芳,宋連喜,姜有昌.農業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8(2):45-47.
[2] 王穎.關于高職園林專業職業素質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7(3):83-88.
關鍵詞:高職學生;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實訓教學
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此,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高低,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影響重大。實訓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實訓教學質量直接影響高職人才水平。筆者從事實訓教學工作多年,現把實訓教學中如何體現職業素質培養的體會總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正確理解職業素質
做為職業教育工作者要明確職業素質的內涵,這樣才能把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工作之中。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素質,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由于職業是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根本之所在,職業生涯既是人生歷程的主體部分,又是最具價值的部分,因此,職業素質是素質的主體和核心,它囊括了素質的各個類型,包括心理、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專業、社交適應、學習創新等方面的素質。一般來說,一個職業包括一個或幾個工種,一個工種又包括一個或幾個崗位。實訓教學是按照高職教學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某一個工種(崗位)的操作技能進行實際訓練,這就,必須要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能力、職業習慣等的培養融入到整個實訓教學之中。
二、加強職業道德培養
職業道德是職業素質的首要方面,做為實訓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操作技能的同時,要把職業道德的培養貫穿于實訓教學過程。要使學生了解該職業(工種)在實際生產中的作用、工作范圍等情況,介紹該職業(工種)中勞動模范、技術能手的先進事跡,使學生產生學技術、學榜樣的興趣,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法制觀念。結合學院校園文化手冊、就業指導等方面知識內容,弘揚愛崗敬業精神,使學生明白職業道德是立業之本。
三、掌握職業技能
所謂技能是指人在意識支配下所具有的肢體動作能力。由于勞動的本質是工具的使用,人在勞動時的肢體動作能力主要是對工具的操作,因此,技能也可稱之為操作能力。職業技能是指人在職業活動范圍內需要掌握的技能。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抓住職業技能的特點開展教學。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養成與知識的學習截然不同,知識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講授或灌輸,而技能一定要在具體工作實踐或模擬條件下的實際操作中進行訓練和培養,所以,實訓教學要針對該職業(工種)的關鍵技能,周密合理地設置實訓操作項目,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原則為指導,改革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通過動手練習掌握職業技能;把肢體動作能力的兩個要素即智能與體能的培養體現在實訓過程中,不僅使學生掌握工具的使用、操作的要領,還要指導學生學習領悟操作技巧,注重智能的培養訓練。實際上,智能是構成技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可能離開技能而單獨存在,技能的提高和智能的提高密切相關,而且只有通過智能的提高才能實現技能的提高。
四、提高職業能力
掌握了基本的肢體技能,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就業、服務社會的職業能力,但是,職業能力不單純體現在肢體技能的高低,它還表現在學生的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信息能力等等方面。在許多崗位上,人的職業技能更多的是靠知識的運用、信息的掌握和人際關系的協調。這種形式的技能被人們稱之為心智技能。心智技能的出現,反映了在新的經濟條件下職業技能的變化。實訓教學要有意識地對以上能力進行培養訓練??刹捎冒嘟M長輪值形式,使每名學生都得到組織能力的鍛煉,提高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操作技能訓練中,由學生自己設計要加工的工件,激發創新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使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得到提高。
五、養成職業習慣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職學生;素質品德
中圖分類號:C40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秉h的十報告指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F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三個鮮明特征:一是適應性,即能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二是教育性,即以人的終身發展為本,強調育人功能;三是協調性,即中職、高職教育相互協調統一,不脫節、不雷同。
1、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定位
2002年,國務院在《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首次提出“力爭在‘十五’期間初步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目標。2005年,國務院在《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中,再次提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2011年,在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更是明確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目標。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們對于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認識逐步推進,定位于“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職業教育系統,并且具有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的特點”。2014年2月26日,在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將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成為國家提升職業教育發展質量和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成為頂層設計的重要內容。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也是未來十年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的重大目標。
2、高職素質教育的內涵研究
一般來講,一個人的素質內涵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部分。而高職學生的素質內涵因其職業性和社會性的特征可以細化為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素質、普通文化和專業知識素質、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五個方面。思想品德素質是人的靈魂與方向,是做人的根本,職業道德素質是指在做人的根本基礎上與職業直接相關的范式和準則;普通文化素質是人的發展基礎,體現了人對自然和社會的了解,專業知識素質是指在普通文化素質范疇內某一行業或專業領域內特有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素質既包含專業技能結構,還包括職業技術能力,比如對行業專業的熱愛、對企業的忠誠、對技術創新的追求;身體素質是前三項素質的物質基礎,而心理素質則是精神基礎,主要體現在誠實守信、有效溝通、團隊協作、抗壓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綜上所述,高素質實際上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就是上述五種素質較好的技能型專門人才。
3、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的路徑思考
3.1、重視素質教育頂層設計,構建學生素質教育的領導體系
構建由“學生處、團委為指導,學工辦主持,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體育部、系辦公室、輔導員和班主任、團總支和學生會”參與的素質教育團隊。加強社團建設和管理,將學生按照興趣和愛好分類,進入社團,主要由學工辦、團總支指導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學工辦日常工作以素質教育為抓手,將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滲透于平時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之中,使學生隨時隨地的受到素質教育和熏陶,通過不懈的努力,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專業素質、人文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
3.2、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的兩條途徑
將高職教育限定于專科層次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質疑,它既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也不符合職業教育本身的規律。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聯動發展,職業人才需求層次上移是必然趨勢。由于擔心現有的高職院校受到辦學升格沖擊,教育部限制高職院校升格。在這種政策環境下,有兩條途徑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一是“本專合作”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二是將現有的一部分非研究型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科技大學(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院校)。由于受到辦學觀念和歷史的影響,本科院校接受這樣的轉型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專本合作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更具迫切性。它既滿足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推動了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還能規避“高職升格”諸多風險,建立職業教育的中職、高職、本科和研究生培養體系。
3.3、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備受關注和熱議。一些現象值得深思,比如有的工作崗位沒人愿意做,有的工作人人擠破頭想得到,很多職業素質較好的畢業生左挑右撿,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學業成績不錯的學生因為面試不佳而屢屢被拒之門外。因此,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專業技能的訓練,忽視就業技能的指導,就會使畢業生的競爭力大打折扣。所以,高職生的職業素養不能僅限于專業能力的培育,還應該拓展至包括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在內的廣義的職業特質。
就業技能作為高職生職業素養的社會功能達成的橋梁和通道,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社會就業形勢和大學生就業政策的把握;二是進行客觀準確的自我分析并確定職業理想和工作訴求;三是對就業過程所需的觀念、技能、物品等各種條件的呈現,即進行就業信息辨別、收集與整理,制作富有鮮明特色的自薦材料,進行工作崗位應試與人際溝通特別是面試,應對就業挫折和心理調適,依據規范和要求簽訂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和崗位要求,學會自我保護和法律維權等。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深化,為個人創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個體通過創業來創造財富和實現價值。對高職生而言,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另辟蹊徑,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社會價值倒不失為一條捷徑,艱辛奮斗也許可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贏得更大的回報與成就。當然,創業也許不能一帆風順,但創業過程中鮮活多彩的經歷和體驗也不失為人生的寶貴財富。
3.4、充分發揮班主任在高職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的指導作用
班級是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礎,班主任則是班級工作的核心。在傳統觀念中,大學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是導師式的管理模式,但對于高職院校的班主任來說,其管理模式應該是介乎于中學保姆式管理和傳統大學導師式管理之間的一種管理模式,即宏觀掌控、微觀指導、管而不死、放而不亂?;谝陨嫌^點,在高職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班主任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指導高職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高職學生特別是剛進校的學生具有沖勁很足,但后勁不足的特點。有的學生很自負,也有的學生較自卑;有的參加各類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但在專業學習上則不以為然;有的只管埋頭學習,不愿參加各項活動。針對以上情況,班主任要幫助每個學生充分了解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認識自身的素質結構、存在的素質缺陷和自身興趣等,為素質拓展計劃的制定打下思想基礎。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每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同,班主任在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后,揚長避短,幫助其規劃好素質拓展計劃;對于沒有想法的學生,要加以引導,幫助其制定一定時期的發展目標;計劃要有持續性,要善始善終,并不失時機地檢查其執行情況,確保其落實。
3.5、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求建立長效的終身教育。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與技術改良的速度不斷加快,單靠傳統的學校教育難以滿足職業發展的需要。對“90后”高職生而言,內化學習需求,調整學習動機,把學習變成一種習慣,樹立起終身教育理念,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廣泛地涉獵各類知識,才能不斷深化職業素養。
3.6、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為了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社會對更高層次職業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必須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其中,教學作為職業素養培育的主要環節,必須加以改革和優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具體如下:首先,結合市場需求,制訂科學完整的專業培養目標和計劃;其次,設置、編排課程并確定課時分配;再次,擬定所有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方案;最后,實施試點教學,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完善教學方案并推廣。同時,課程教學改革還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法與手段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優化等。
4、結語
眼下高職素質教育之路還未得到廣大高職教育者的普通認同,高職技能教育之路的思潮還在較大程度上支配著高等職業教育,但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高等職業教育別樣的春天。學生在畢業時對母校的感恩留戀,學生家長在孩子懂事體諒他們時的欣慰和激動,用人單位對誠信守時、能有效溝通、樂于學習、勤奮踏實的高素質學生的喜愛和接納,都給予了教育者莫大的鼓勵和信心。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職培養目標已確定,堅持走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已明晰。同時我們相信,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素質發展有其特定的規律,這些規律的研究與實踐能夠帶領高等職業教育達到一個新的境界,進而發揮引領職業教育順利發展的時代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陽.高職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和培養的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2.
[2]王娜.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