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 09:22: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進出口貿易相關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催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推動物流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作為進出口貿易活動中的重要一環,物流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速度,兩者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一方面,隨全球一體化呈爆炸式增長的進出口貿易對物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現代物流業健康、高速發展已經成為進出口貿易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另一方面,現代物流業的業務流程更加優化,服務水平較高,可以滿足進出口貿易品類不斷豐富、貿易量持續增長的要求,促進進出口貿易的飛速發展。具體來說,物流業的多樣化發展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多品種、小批量發展;物流業的及時性和高效性也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綜上所述,物流業的高效發展可以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2物流業與進出口貿易關系分析
一般來說,物流業與進出口貿易存在正相關關系,基于以上認識,本文選取貨物周轉量指標代表華北地區物流業發展水平,進出口總額代表華北地區進出口貿易發展水平,并運用相關性分析和彈性分析兩種統計學分析方法,實證檢驗物流業對華北地區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是否有影響,以及影響程度。
3.1貨物周轉量和進出口總額的相關性分析對貨物周轉量和進出口總額進行相關性分析,其目的是驗證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是否有積極的影響,如果有影響,影響程度的顯著性如何。華北地區2003-2012年間貨物周轉量和進出口總額的統計數據
3.2貨物周轉量和進出口總額的彈性分析以上研究通過相關性分析驗證了華北地區物流業發展對其進出口貿易具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但無法計算出影響程度有多大。本部分研究以經濟學原理中的彈性理論為依據,力求定量分析出華北地區物流業發展的變化引起進出口貿易變化的幅度有多大。
3結論現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時間序列;二次曲線擬合;殘差自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6月9日
一、引言
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易,分為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按照類別可分為貨物進出口貿易和服務進出口貿易。改革開放初期,吉林省進出口貿易總額相對較少,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才突破10億元大關,而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進出口貿易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到2013年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已達到16,011億元。目前,有大量學者研究我國及各省的進出口總額情況,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本文用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對1978~2013年吉林省進出口貿易總額變動進行分析并預測未來10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
二、數據來源
本文選用的是1978~2013年吉林省進出口貿易總額這一指標進行分析,數據來源于2014年吉林省統計年鑒。(表1)
三、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平穩性檢驗。根據表1中的數據,利用eview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的平穩性檢驗并最終發現:吉林省進出口貿易總額的這一數據并非平穩性數據,而是呈現出一定的線性趨勢。為了更加清楚的說明該序列為非平穩序列,我們對這一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見表2。(表2)可以看到,ADF檢驗的t統計量為4.21,大于1%、5%以及10%水平下的臨界值,因此原序列不適合用ARMA模型。
(二)模型的確定。再次對原數據進行觀察發現,原序列呈現出一定的二次曲線趨勢,于是利用非平穩時間序列的確定性因素進型分析,并采用曲線趨勢進行擬合。得到最終的擬合結果并建立模型:
Tt=1629999-406152.3t+22101.41t2+et
t=(2.53) (-4.93) (9.96)
R2=0.94 ■2=0.93 F=238.73
(三)模型檢驗。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模型中t與t2的t統計量分別為-4.93以及9.96,其p值都小于0.05,因此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認為該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良好,模型中R2=0.93,調整后的R2為0.93,即■2=0.93>0.8,可見模型的擬合程度也十分良好,另外F=238.73,可見F統計量也十分顯著,因此可以認為該模型通過檢驗。但是,為了檢驗該模型的信息是否提取充分,我們仍需對殘差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其分析結果見表3。(表3)可以發現,殘差的單位根檢驗P值大于0.05,因此可以認為殘差是平穩的。為了更好的說明模型的信息提取充分,再次對殘差的相關系數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圖1。(圖1)圖1顯示,殘差的序列相關圖的Q統計量的P值全都小于0.05,因此可以認為殘差為非白噪聲序列,說明模型的信息提取不充分。殘差序列的自相關拖尾,偏自相關一階截尾,因此建立殘差自相關為AR(1)模型。模型估計結果見表4。(表4)
為了能夠檢驗模型信息提取是否充分,我們對該模型的殘差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圖2。(圖2)由圖可知,自相關模型的殘差為白噪聲序列,模型信息提取充分,因此可以建立最優模型最優模型為:
Tt=1629999-406152.3t+22101.41t2+et
et=0.751et-1+at
(四)模型預測。從上述檢驗中我們知道,模型提取的信息十分充分,可以利用該模型進行相關的預測。因此,可以對吉林省未來10年的進出口總額作出最優預測,預測結果見表5。(表5)
四、結論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吉林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年度數據是一個不平穩的時間序列。從預測結果中可以發現,吉林省未來10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并將在2018年左右突破2,000億元,在2023年左右接近3,000億元。這不僅有利于經濟發展,同時也創造了一定的就業崗位,拉動人民的消費以及生活水平。對此,當地政府首先要把握好長期戰略政策,利用吉林省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辟并占領海外市場;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以便更好地宣傳吉林省,并向國外輸出產品;最后,要對特色產業進行扶持,以便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吸引外資,以拉動吉林省經濟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關鍵詞:云南進出口;產業結構;VAR模型;聯動;技術
一、引言
合理的產業結構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決定產業結構演進的本質變量有三個:需求結構、相對成本和對外貿易。前兩者是封閉條件下影響產業結構的變量,而對外貿易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來自外部的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1]一個地區進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不僅能夠促進地區經濟總量的發展,而且進出口商品的種類、數量的變化,能夠對地區的生產供需狀況和地區產業結構產生影響。
在對進出口貿易和產業結構的研究中,孫曉華、王昀(2013)基于半對數模型和結構效應角度,對對外貿易結構是否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覃桂鳳、隋丹(2011)對上海市的對外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進行了分析;姜茜、李榮林(2010)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
在云南進出口貿易與產業結構研究方面,現有的文章研究較少,學者們大多側重于對云南的對外貿易效益作分析,或是對云南進行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進行研究。熊彬、牛峰雅(2014)以橋頭堡戰略為背景,對云南與東盟的農產品貿易進行研究;賴石成、鐘偉(2011)立足于云南煙草產業,分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對云南煙草業發展的影響;屠年松、洪文(2010)對云南與東盟商品貿易的互補性進行了分析。
經過30多年的經濟建設,云南三大產業的發展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第一產業產值在1980年為24億美元,33年后增長為308.7億美元。云南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較之第一產業表現出較快的發展,現如今二、三產業的產值已突破800億美元,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云南三大產業在數量上快速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得到優化。在進出口商品結構方面,農產品,特別是溫帶果蔬一直是云南出口的重點,而熱帶果蔬則是云南進口的重點。2014年1-8月,云南共出口農產品約合16億美元。以集成電路、處理器等電子產品為主的出口增長快速,云南省2013年出口機電產品50.7億美元,較之2012年增長2倍,同時,2013年云南農產品進口13.3億美元,下降4.4%。另外,2013年金屬礦砂仍是云南全省最大類進口商品,進口額21.1億美元。2013年,云南省出口玉石3.6億美元,為云南新增的出口產品類別。近年來,茶葉和花卉的出口為云南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并且,由于云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云南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了云南服務業的發展。
云南進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進出口商品類別和數量的變化,對云南的產業結構產生了影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云南進出口出發,利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建立云南進出口與產業結構之間關系的VAR模型,分析進出口與產業結構之間存在的聯動關系,對于今后改善云南進出口貿易,促進云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具有借鑒意義。
二、VAR模型下的云南進出口貿易與產業聯動演化的分析
(一)構建云南進出口與產業結構的VAR模型
1. VAR模型介紹及建立
向量自回歸模型(簡稱VAR模型)由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提出。VAR模型是基于數據的統計性質建立模型,把系統中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中所有內生變量的滯后值的函數來構造模型,從而將單變量自回歸模型推廣到由多元時間序列變量組成的“向量”自回歸模型。該模型用來描述在同一樣本期間內的n個變量(內生變量)可以作為它們過去值的線性函數,估計聯合內生變量的動態關系,而不帶有任何事先約束條件。VAR一般形式為Y(t)=A(1)Y(t-1)+…A(n)Y(t-n)+BX(t)+e(t),其中,Y(t)是一個內生變量列向量,X(t)是外生變量向量,A(1),……,A(n),和B是等估的系數矩陣,e(t)是誤差向量。誤差向量內的誤差變量之間允許相關,但是這些誤差變量不存在自相關,與Y(t)、Y(t-1)……,Y(t-n)和X(t)也不相關。
為分析云南進出口貿易與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聯動關系,建立四變量滯后K階的VAR模型:Y(t)=A(1)Y(t-1)+…A(n)Y(t-n)+BX(t)+e(t),其中Y(t)=(LI1,LI2,LI3,LFT), e(t) ~∏ D(0,Ω)為4維隨機誤差列向量,A(1),A(2)……A(n)均為4×4階參數矩陣,Ω 為4×4階方差協方差矩陣。該模型記為VAR(n)。
2.數據選取及說明。
從云南省各年統計年鑒和昆明海關相關統計,選取云南省1980年―2013年的進出口總額、第一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第三產業產值數據進行分析。各數據已對照相應年份利率轉換為美元。另外,為消除異方差,對各數據進行取自然對數的處理,但這并不改變原時間序列的協整關系。同時,對研究進行實證分析所用的時間序列賦予如表1所示的名稱,并對各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ADF),分析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ADF檢驗,可以看出,DLI1、DLI2、DLI3、DLFT都是I(1)的,原序列是不平穩的,其一階差分是平穩的,即原序列有一個單位根。
(二)云南進出口貿易與產業結構的協整關系分析
由以上ADF檢驗結果可知,時間序列是一階單整的,它們之間可能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即協整關系,因此可以對其進行協整檢驗。運用Eviews7.0軟件對時間序列進行Johansen極大似然估計的協整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在跡統計量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下,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DLI1、DLI2、DLI3、DLFT四個變量中至少有一個協整關系存在。
(三)云南進出口與產業結構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DLI1、DLI2、DLI3、DLFT四個時間序列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但其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我們用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進行檢驗。根據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可知在滯后階數為4時,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LFT和LI1之間存在著雙向的因果關系。這表明在云南,其第一產業和進出口貿易中,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進出口的增長,進出口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滯后階數為4時,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LFT是LI2的格蘭杰原因,同時,LNLI3是LNFT的格蘭杰原因。這顯示出云南的進出口對云南第二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而服務業即第三產業的興起和繁榮也加快了進出口貿易發展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思考與建議
云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推動了云南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為不斷促進云南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不斷提高進出口產品的附加值
云南要在現有進出口貿易基礎上,加大技術支持和投入,加大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通過拓展加深產品生產的產業鏈,開發精加工深加工產品,打破出口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的局面。在進口方面,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發展高新技術和高科技產業,以高技術高科技帶動云南現有產業的縱深發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以進口帶動出口,以進口促進發展。通過進口和出口雙方面的協調和拉動,發揮進出口貿易對產業結構的優化作用,促進云南產業結構升級。
(二)培育農產品新品種,增強農業活力
云南農業發展和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的雙向因果關系,說明農業發展對云南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重要性。云南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大對新品種農產品的培育力度,加大培育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并和高校合作,開展農業“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打造多品種的具有高原特色的農產品。其次,加大農業資源的整合,促進農業生產的規?;?,不斷擴大農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再者,采用先進的包裝、存儲、冷藏等技術,提高云南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確保鮮活類農產品的價值。
(三)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促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復雜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的民族文化,為云南旅游業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基礎,不斷發展的交通網絡也為云南旅游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支持。云南在今后的發展中,要不斷規范旅游市場運行機制,拓展旅游市場,加強宣傳,發展系列旅游產品。另外,還應該要著力打造云南旅游業的知名品牌,加強旅游景區的建設和保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的建立,建立健全旅游景區及其周邊地區的“休閑―餐飲―住宿―貿易等”的一條龍服務。
(四)提升工業企業競爭力
云南進出口貿易促進了云南第二產業的發展,貿易合作者對工業產品的需求促使云南進一步推動第二產業的發展。為了更好地發展第二產業,云南應該轉變工業企業發展模式,加大工業技術創新,把資源密集型工業轉化為技術創新性工業,減少在工業生產中的資源浪費,用先進技術提升傳統工業企業和制造業的競爭力,實現這一類產業和企業的長足發展。另外,要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合作,拓展第二產業發展的平臺,為云南第二產業的發展和工業品的進出口貿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曲洋,支大林,唐亮.對外貿易與產業結構的關聯性研究―基于東北地區的數據[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50-152
[2] 孫曉華,王昀.對外貿易結構帶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嗎?――基于半對數模型和結構效應的實證檢驗.世界經濟研究,2013,01:15-22
[3] 覃桂鳳,隋丹.上海市的對外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實證分析[J].上海管理科學,2011,6:9-14
[4] 姜茜,李榮林.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的相關性分析[J].經濟問題,2010,05:19-23
[5] 熊彬,牛峰雅.橋頭堡戰略下云南與東盟農產品貿易研究[J].學術探索,2014,02:52-56
[關鍵詞]因子分析;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
1引言
2015年,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刷新了出口低速增長的新紀錄。2016年進出口貿易呈現出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好態勢,但仍處于乏力的恢復期,其中貨物進出口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433萬億元,與2015年同比下降09%。[1]湖南省也受到中國大環境的影響,進出口貿易疲軟。2016年,湖南省進出口總值17822億元,與上年同比下降21%。其中出口達到12052億元,增長15%,進口577億元,下降89%。[2]為了進一步刺激湖南省的M出口貿易,湖南省政府于2017年新增了進一步降低商品暫定稅率規定32項,繼續對原產于25個國家或者地區的部分進出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同時還取消了氮肥、磷肥和天然石墨等一部分商品的出口關稅。[3]
2文獻回顧和指標選取
21文獻回顧
關于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國內外很多的學者都在相關的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在國外,Wei Xian Xue、Rong Guo(2013)通過解釋結構模型分析法對相關結構中的14個影響因素做了分析并指出,出口貿易會受到當地政府稅收補貼、貸款補貼、降低關稅、保險補貼的直接影響。[4]MVPosne(1961)指出進出口貿易會受到技術的改革發展的影響,因為在一個國家中,特定商品的技術的改革將提高效率產生剩余時間價值,從而導致出口。[5]Patel、Krunal、Sankalpa(2016)運用1992―2013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針對印度進出口貿易做了研究,通過格蘭杰因果關系得出,經濟的增長與匯率、進出口貿易、FDI存在單項的因果關系。[6]Napshin S、Brouthers LE(2015)通過假設發達國家提高中間產品的使用將會改變跨國企業的企業決策。指出在發達國家中,FDI和進出口貿易之間有很強的聯系。[7]
在國內,沈鴿(2015)針對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提出因素主要有人民幣匯率變動、金融危機等其他因素。結果表明上述影響因素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流量、結構、條件及方式等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8]韓文文(2014)選取了各省GDP、各省人口數、各省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各省市、進口總額、各省市FDI、各省教育經費,6個變量因子分析對影響各省市出口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貿易程度對出口影響較大。[9]邱愛蓮和安玉梅(2016)運用相關理論初步對遼寧省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做了分析,得出GDP對出口影響最大,人力資本的影響存在滯后作用,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及科技投入與出口呈負相關的關系,但是科技投入對遼寧省進口貿易呈現出正相關關系。[10]寧大千(2014)通過ADF單位根檢驗、Johansen協整檢驗、LOS回歸分析和Granger因果關系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從而得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具有長期的協整關系,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動是我國進出口貿易額變動的格蘭杰原因。人民幣的升值會抑制出口貿易,但也同時會促進我國的進口貿易。[11]
22指標選擇
文本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全面性、可行性、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針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特點,選取了全國GDP、湖南省GDP、人民幣匯率、實際利用外資(FDI)、人力資源、居民消費指數、外商直接投資、科技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共9個指標作為變量指標體系。全國的GDP(X1),從宏觀的角度反映了近幾年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和趨勢,整體經濟水平上漲的時,會促進貿易的出口,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資。湖南省GDP(X2),反映出湖南省近幾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現狀,經濟規模的擴大將會使得出口增加。人力資源(X3),人才的培養,影響一個地區未來的科技和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均可支配收入(X4),間接地反映出居民的消費水平,購買力的情況,整體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時,消費水平將提高,促進進口的發展??萍妓剑╔5),技術的提高會帶動生產效率的提升,增加總供給,使得出口增加。外商直接投資(FDI)(X6),外商直接投資中當FDI擴大,會帶來更多的資本,同時也將促進技術的引進和產業結構的提升,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出刺激出口。實際利用外資(X7),吸引外資利用外資,有利于經濟結構的改善,彌補經濟發展的資金不足的問題,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出口貿易。人民幣匯率(X8),人民幣升值時,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相對便宜,促進了進口貿易的發展;但是對于本國的商品出口時,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較高,失去競爭力,抑制出口貿易的發展;反之同理。居民消費指數(X9),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
3因子分析過程
31數據的選取
為了研究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選取了2006―2015年的年度數據作為樣本數據。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國家統計局》、Wind數據庫。由于有些指標難以直接用數據體現又是必須要用到的,因此本文選取了相對具體的數據作為變量進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從中得出結論。如人力資本(教育經費),科技水平(專利數量)。盡管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樣本指標的數據的來源都是真實可靠的。
32KMO和 Bartlett檢驗
KMO(Kaiser-Meyee-Olkin)檢驗統計量是用來比較變量間簡單相關系數和偏相關系數的指標。當KMO檢驗值越接近于1,表示所有變量間的簡單相關系數平方和大于偏相關系數平方和,意味著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較強,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檢驗是通過關系數矩陣的行列式得到的。當sig小于005時,則原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本文通過SPSS 230 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了KMO和 Bartlett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KMO=0778,大于05的檢驗標準。Bartlett概率值=0000,表示指標之間的相關性較強。綜上所述,所選的樣本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33提取公因子
根據原有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通過軟件SPSS 230對可能影響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9個指標進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表1)。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提取了2個公共因子作為主要因子,這兩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85925%、11743%。采用最大方差對因子進行旋轉,這兩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97668%。這2個主成分可以反映出原始數據9個指標所要反映出的信息,本文將通過選取這2個公共因子進行研究。
34因子命名
如表2所示,根據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可得:在第一主要成分中人均可支配收入=0997、全國GDP=0995、湖南省GDP=0995、人力資源=0995、實際利用外資=0993、外商直接投資=0992、科技水平=0990這七個指標占有很大的載荷,表示第一主要成分能夠反映以上的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基本上都代表著生產力水平和購買力的情況,因此將其命名為“內部經濟原因”;在第二主要成分中人民幣匯率、居民消M指數這兩個指標載荷比重較大。反映出價格因素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因而用“價格水平”來命名。
35計算因子的得分
根據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因子的得分系數矩陣,各個因子的得分系數,將公因子1設置為F1;公因子2設置為F2,根據分數表示各因子之間的函數關系,可得如下:
可知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整體發展水平受兩個因子共同作用,這兩個因子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出了影響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發展狀況的綜合情況,需要兩個公因子一起才可以做出客觀的評價。因此本文通過將這兩個主因子方差貢獻率為權重進行了加權計算,得出綜合表達式如下:
式中,F1i、F2i分別表示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因子得分,Fi表示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綜合水平。
其中W1=85925、W2=11743、W1+W2=97668,代入公式可得:
通過計算可知(見表3),綜合得分分值越高,表示該影響因素的影響力越強。
4數據分析
2006―2015年期間的得分比較規律,都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其中F1因子逐年穩步上升,表示“內部經濟因子”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一個穩定的趨勢。但是因子的綜合得分在2008年時較前兩年有較大的增幅,可能是由于當時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再加上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物價水平不穩定,通貨膨脹壓力嚴峻,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湖南省進出口貿易。2015年時因子綜合得分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說人民幣持續貶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漲幅顯著、湖南省GDP、外商直接投資、人力資源的平穩增長,都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有積極的作用。
5對策和建議
(1)面對人民幣匯率下降的大趨勢,政府應該抓住機會大力發展出口行業,并對進口行業給予優惠政策。發展湖南省的優勢產業,政府應該對這些產業的出口予以鼓勵,例如煙花、陶瓷、雜交水稻。
(2)擴大具有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的產品出口。同時政府進行人才的引進,人才的較量才能促使更好地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化為高新技術產業。根據數據反映,2015年湖南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都有所下降。鼓勵科研技術的發展,加快科技向技術的轉化的同時促進生產效率水平的提高。使得出口的產品更有競爭力。
(3)充分利用好國家推行的中部崛起的戰略,改善經濟發展中薄弱環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轉型,促進湖南省自身的GDP,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民眾的消費意愿和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2016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Z].2017-01-31.
[2][3]湖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湖南省外貿進出口情況[Z].2017-01-22.
[4]Wei Xian Xue,RongGuoRelative Structure on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New Energy Material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2300(655)
[5]Posner,MV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EB/OL].http://wwwjstororg/stable/2662034
[6]Patel,Krunal,SankalpaJournal of Management & Research[Z].2016(1-6):1-11
[7]Napshin,Sand Brouthers,LEIntermediary Products:FDI Strategies,Imports,Exports,and Trade Balances in Developed Economies[J].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5(57):311-322
[8]沈鴿2000年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物業(中),2015(1):12-15
[9]韓文文我國各省市出口影響因素的因子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4(3):61-64.
[10]邱愛蓮,安玉梅遼寧省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9(3):207-213
[11]寧大千基于人民幣匯率數據的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4(13):196-197
關鍵詞: 進出口貿易總額;回歸分析;統計檢驗
中圖分類號:F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0-0181-04
引言
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騰飛的進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我們需認識到對外貿易是一把“雙刃劍”:控制貿易差額在合理的規模中變化,可以更好的擴大內需,加快國內的經濟增長,使得經濟效用最大化,并且能減少貿易摩擦,減少由自然、政治等不可抗因素帶來的風險。但若對外貿易發展失衡,只會適得其反,后果也是很嚴重的。因此研究中國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出口差額與中國那些經濟因素有關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自變量的選取
1.本文如下經濟指標作為模型的自變量:(1)年末外匯儲備余額(FER),單位為億美元;(2)匯率(RA),100美元:人民幣;(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以1993年為基準點,即1993年CPI=100;(4)國內生產總值(GDP),單位為億美元;(5)實際使用外資(FM),單位為億美元。
2.理論陳述: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并選取模型的自變量:首先,進出口的結果就是外匯的增減,所以該模型自變量中應包含外匯的相關經濟指標。由于外匯儲備是在不停變動的,并且經濟活動經常以年度為結算,因此我們選擇年末外匯儲備余額作為一個經濟變量。其次,理論上來說匯率的變動會導致進出口總額的變動,而世界上大部分經濟活動是以美元作為結算的,因此我們選擇美元與人民幣的比率作為一個經濟變量;再次,居民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進出口的數額產生影響,而國內生產總值和物價指數又會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水平,因此,針對于消費,我們選擇的經濟變量包括:GDP和CPI;最后,我們來考慮外資的投入,外資的投入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的進出口數額,因此我們選擇的最后一個經濟變量為實際使用外資(在后文中會用英文分別代表上述6項經濟指標)。
另:為了便于利用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分析,本文使用FER、RA、CPI、GDP、FM英文縮寫符號來代替年末外匯儲備余額、匯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實際使用外資五個自變量。
二、模型的設計
根據上述經濟行為理論,我們建立模型,來研究年末外匯儲備余額 (FER)、匯率(RA)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使用外資(FM)。這五個解釋變量對于被解釋變量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Yi)的影響。
建立模型如下:
Yi = β0 + β1*FER + β2*RA + β3*CPI +β4*GDP+β5*FM+ μi
如模型所示,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呈線性關系。β0 為截距系數,它表示當解釋變量均為零時,被解釋變量消費需求的情況,它是不受解釋變量影響的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起始值;β1、β2、β3、β4、β5為斜率項系數,表示當解釋變量變動一個單位,被解釋變量Yi 相應的變化β1、β2、β3、β4、β5個單位;μi為隨機干擾項,將影響Yi的其他因素歸入其中。
三、模型的建立
利用eviews5.0 軟件,采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對模型做回歸分析,從而進行初步的參數估計,所得結果如下頁表:
觀察上表所得參數結果,我們得到如下方程:
= - 222224.3-1.777245*FER-17.68314*RA+1734.801*CPI+
(-2.646738) (-0.905496) (-0.362081) (2.618251)
7.939766 *GDP+56.73498*FM
(6.951976) (0.844364) ——t統計量
R2=0.978682 F=100.9986 DW=2.028819
四、模型的檢驗及修正
1.經濟意義的檢驗。在前文選取變量的論述中,已詳細地分析了各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FER外匯儲備與貿易總額成反比,如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GDP 與進出口貿易總額成正相關關系的,即GDP 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額也會增加。而CPI與進出口貿易總額的關系同GDP相似,即居民消費指數在一定程度上與進出口貿易額是同規律變化的。RA匯率對與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影響具有不定性,如匯率升高時,我們要看進口額因此的增加額與出口額因此的減少額哪個較大,視情況不同而不同。FM實際利用外資額對于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定性,越多地進行對外經濟合作就會越多地給進出口貿易帶來機會,給越多的中國出口商創造契機。因此,對外經濟合作額也應該與進出口貿易總額有正的相關關系。
觀察上述模型,其中FER,RA的系數符號為負,而CPI,GDP及FM的系數符號均為負,故上述模型中的系數基本符合經濟意義。
2.模型統計意義檢驗。(1) 擬合優度檢驗。由上表知,回歸方程的判定系數R2=0.978682,這說明總離差平方和中的97.8682%被樣本回歸直線解釋,只有接近2%的部分未被解釋,因此樣本回歸直線對樣本的擬合優度非常高。但R2中會摻雜解釋變量個數對擬合優度的影響,因此要用殘差平方和與總離差平方和分別除以其各自的自由度,也就是調整后的判定系數表示。調整后判定系數為0.9698992,這一解釋度同樣非常高。
(2) 方程的總體線性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F=100.9986>F(5,11)=3.20,F統計量的P值為0.000000,小于0.05的水平,所以認為回歸方程總體上的線性關系顯著成立。
(3) 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觀察β0,β1,β2,β3,β4,β5的t統計量的P值檢驗結果,我們發現,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只有β3,β4的 t檢驗結果呈現小概率,即P=0.0239
3.模型設定偏誤或存在遺漏項的檢驗。我們采用拉姆齊(Ramsey)于1969年提出的RESET檢驗來檢查模型是否有設定偏誤或存在遺漏項。檢驗結果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假定模型的F檢驗P值為0.284255,遠大于0.05,說明假定模型不顯著。我們再來看關于方程個變量的RESET檢驗:
我們發現,假定引入的卻是變量的T檢驗P值分別為0.7673和0.9707,均遠大于0.05,為大概率,說明它們相對與被解釋變量Y來說不顯著。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的模型不存在模型設定偏誤或遺漏項的檢驗。
4.多重共線性的檢驗。我們對模型進行逐步回歸,得到的結果如下:
我們通過觀察R2大小及t檢驗結果,逐步加入變量,逐步回歸,剔掉不符合檢驗標準的變量,最后剩下變量GDP和CPI,此兩變量與被解釋變量高度相關,從而得到修正模型。
5.異方差的檢驗。
(1)異方差的檢驗。我們利用懷特檢驗的方法對模型進行異方差檢驗,所得輔助回歸模型估計結果及信息如下表:
從上表中的無交互項懷特檢驗可看出,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nR2=230.06542>χ2(4)=9.488,所以存在異方差。實際上,χ2統計量的P值為0.008944,小于0.05的水平,所以存在異方差。
類似的,從有交互項的懷特檢驗(見上表)中,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即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nR2=250.1193>χ2(5)=11.0705,所以存在異方差。實際上,χ2統計量的P值為0.011386,小于0.05的水平,所以模型存在異方差。
(2)異方差的修正。下面,我們對模型的異方差進行修正
我們采用WLS估計法,用OLS法所得殘差的絕對值倒數(1/|e|)作為權重,得到回歸結果如下表五所示。表中得到效果較好的估計,消除了異方差。
為了檢驗異方差修正情況,下面我們對利用WLS修正后的模型進行懷特檢驗:
懷特檢驗顯示,χ2統計量的P值為0.825690,明顯大于0.05的水平,模型已不存在異方差,修正成功。
6.序列相關的檢驗。我們應用LM檢驗判斷模型是否存在序列相關:
檢驗結果表明,含一階滯后變量時的Prob=0.051131>0.05,故隨機擾動項不存在一階序列相關。
結論及建議
1.結論。通過回歸分析方法,我們選擇變量,對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因素建模分析,并對模型進行了一系列的檢驗,最終確定模型如下:
Y=-160396.7971+1297.167921*CPI+7.127408211*GDP
關鍵詞:現代物流業;進出口貿易;經營成本;貿易規模;便利化;運輸方式
現代物流是相對傳統物流這一概念而提出的,相比較于傳統物流只追求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現代物流在保持傳統物流的職能上將物流系統化,根據客戶的需求,以最經濟的費用,將物品從供給地向需求地轉移,克服了傳統物流的供應鏈短路、市場反應慢、物流總成本高的弊端,以反應快速化和功能集成化為主要特征,將各種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F代物流將服務系列化、作業規范化、目標系統化、手段現代化、組織網絡化、經營市場化、信息電子化、管理智能化作為物流理念?,F代物流業是在現代物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是順應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的一個新型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滲透性強的復合型產業。其中涉及的產業包括水陸空交通運輸、批發業、零售業等。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物流費用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隨之提高,物流費用的高低和產品的競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而傳統物流因其提供的是被動的沒有統一服務標準的簡單的位移,大大增加了物流的費用,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了物流業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過渡,因此現代物流業成為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先導產業。除此之外,現代物流業憑其行業特色和優勢在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振興第三產業,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提供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以及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之間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密切的交往,世界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和繁榮,而與進出口貿易有著密切關系的現代物流業能否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存在不一致看法。因此從實證分析的角度來分析現代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一、我國物流業的概述
(一)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整體化的物流管理系統;第二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政府主導的物流系統。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直到21世界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現代物流業才開始廣泛的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我國物流業的持續升溫,物流業的發展呈現出迅猛的勢頭,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初步具備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國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個方面都有了長期的發展和進步,例如鐵路運力躍居亞洲第一、高速公路里程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等,為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交通支持;第二,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以及企業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得不降低企業的物流費用,再加上當前網絡經濟的興起,網購、電購成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方式,造成市場上對物流業的需求呈擴張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現代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據統計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有70萬家左右,其中不乏資金實力雄厚,產業規模大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的增多一方面帶動了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物流企業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勢必需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以此來應對競爭,否則只會被市場淘汰;第三,我國的一些城市憑借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環境,利用國家政府頒布的優惠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成為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條件的城市,從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占領了制高點,進而成為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領先城市。其中最具代表的城市包括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長江沿岸龍頭城市上海、珠江大三角重要組成部分廣東。除此之外,通過現代物流企業中的核心城市的帶動,由點帶面我國當前已經形成了環渤海物流圈、長江三角洲物流圈、環臺灣海峽物流圈和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四大物流圈。四大物流圈通過其對周邊的經濟輻射作用,實現由面及點,從而將經濟發展緩慢的中西部城市納入到物流圈當中,擴大物流圈的引力范圍,促進我國物流格局的形成,使我國的物流業得到全面的發展。第四,我國現代物流業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是相對于第一、二產業而提出的,指的是不生產物質產品的產業,簡而言之就是服務業。我國的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由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等組成的流通部門;第二部分是由金融業、保險業和旅游業等構成的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第三部分是由教育、文化、傳播組成的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第四部分指的是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國家機關、政黨機關、警察、軍隊等。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我國第三產業在我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根據調查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產業的增長快于第二產業,增長幅度為7.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首超50%。
(二)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前我國的現代物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現代物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物流領域缺乏配套法規。當前我國法律在物流企業的融資制造、產權制度、用人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并沒有形成系統的、專門的法律體系,使得我國物流企業在日常的經營和管理當中無法可依,造成我國現代物流行業管理的混亂。除此之外,我國國有企業為了企業的更好發展需要在外部選擇更加高效的物流服務,但是因為受相關制度的約束,使得在處置以前的物流設備和人員時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其次,缺乏綜合性的物流服務。當前我國物流業的服務集中在某一個物流企業當中,主要包括倉儲、運輸和搬運這三個方面,并沒有在整個現代物流行業當中形成一個系統的、綜合的服務系統。除此之外,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不管是在信息的收集、處理還是客戶供應鏈中物流需求的管理以及物流的統籌規范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最后,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當前企業競爭的實質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這一點在服務產業表現得更為明顯?,F代物流業作為復合型服務產業,物流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為當前我國開設有物流專業的高校數量比較少,造成我國物流專業的人才在數量上就比較少,再加上高校在培養物流專業的學生時與社會需求相脫鉤,重理論輕實踐,最終造成我國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
二、現代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了國際物流的產生。另一方面,物流發展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情況。由此可見,國際物流和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F代物流是進出口貿易的必要條件,而為了順應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現代物流勢必需要朝著優質化、多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國際物流的變革,使國際物流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進出口貿易又被稱成為國際貿易,指的是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的活動,包括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種類型,具有提高國民生活品質、增加就業機會、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優化產業結構等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經營成本
進出口貿易是建立在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優缺點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將本國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把本國缺乏的產品從其他國家引進而來,而其中所獲得的利潤主要取決于產品的價格與成本。物流費用作為產品的成本之一,因此當產品的物流費用變高勢必會引起產品價格的升高,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阻礙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實際上,產品的物流費用有著很大的降低空間?,F代物流業因其構建了全球服務領域,從而實現了信息化和標準服務化的管理,最終為顧客提供了具有增值效果的整體系統優化的服務,減少了企業的庫存和中間環節,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
隨著貿易數量的增多和當前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再加上貿易便利化具有降低企業的行政管理費用和商務成本、增加商業機會、提升客戶價值和安全性以及獲得直接經濟利益的優點,使得貿易便利化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倡導。貿易便利化是進出口貿易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加速貨物和產品的流通速度,減少中間的貿易協調程序,追求的是國際貿易程序和制度的簡化和協調。而這和現代物流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現代物流在進出口貿易中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特別是當前各個國家在交通方面是十分的便利,再加上當前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促進了貿易便利化的實現。
(三)加快貿易的進程,擴大貿易規模
隨著各國之間進出口貿易聯系的增多,資源配置和世界分工變得更加具體和細致,這就要求在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各個行業的企業只有加強合作、交流和溝通才能獲得利益?,F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指的是某一個企業作為從產品生產到銷售的第三方,不擁有商品,只是為客戶提供倉儲、配送等物流服務,通過將供應鏈進行重新的整合,具有讓企業致力于核心業務,靈活運用新技術、實現以信息換庫存,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加速資本周轉,提供靈活多樣的顧客服務、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的優點,大大降低了進出口企業的物流壓力,減少了企業的成本。根據調查顯示,進出口企業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產品的轉移,至少可以為企業減少10%的費用,從而加快了貿易的進程,實現貿易規模的擴大。
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一)加快物流標準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代物流的高效運作離不開統一的物流標準,我國應該加快對物流標準的建設。在物流標準的建設過程中除了要立足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更應該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制定出不僅適和我國國內物流市場發展的標準,同時也能和國際物流標準相接軌,從而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便利。
(二)培養物流專業人才
物流業作為一門復合型的產業類型,對從業的物流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物流專業的學生過程中除了需要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更應該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為社會和企業輸送出一批素質高,專業知識扎實的復合型人才。除此之外,現代物流企業應該提高物流專業人才的工資待遇和福利水平,大力引進專業人才,通過出國學習和定期組織培訓等形式加強對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在幫助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基礎上,促進員工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從而完善企業的人才培養制度和激勵制度,建立適合我國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加強國際合作
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而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更應該加強政治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領域的交流,實現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雙贏。
四、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物流業對進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降低經營成本、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和加快貿易的進程、擴大貿易規模這三個方面。為了將現代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積極作用進行更大程度的發揮,需要加快物流標準化的建設、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國際之間的合作,從而促進現代物流和進出口貿易長遠、健康和穩定的發展。
作者:韋莉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袊锪鳂I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
[2]劉南,李燕.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實證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7,(1).
[3]王領.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數據[J].國際貿易問題,2010,(1).
關鍵詞:農業經濟;進出口貿易;影響;建議
1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1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發展道路的新階段
發展農業經濟是我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根基。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更是全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出口貿易的基礎。但是,從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目前還存在諸多不如意的地方,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應該加大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和分析,強化農業經濟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全面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改革開放發展至今,農業經濟尤其是糧食經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并且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出口增長,有效促進了我國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較為嚴重的技術問題,隨著環境、資源以及人口等困境和壓力越來越多,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極大的阻礙。所以,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從傳統的粗放式經營轉向集約式經營,高效利用各類農業資源,實現農業資源高效消耗,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為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注入新機。
1.2科學地認識和深入研究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需要
從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發展情況來看,農業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以及發展戰略。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實現快速增長也被世界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以及不同的信仰國家逐漸接受。針對農業經濟發展情況,世界各國都形成了農業經濟發展學、生態學以及社會學等諸多研究項目。針對農業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在理論規范當中也實現了進一步地融合,由此說明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理論必將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正確認識并且深入研究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水平的需要。
1.3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迫切需要開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
歷時20余年的發展歷程,我國農業經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業是我國進出口貿易中十分薄弱的一個環節,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在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因為需要尊重價值規律的發展和應用,農業經濟為我國工業建設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金以及勞動力等諸多元素,但是眾多領域在向農業經濟領域輸送資源的情況并不多見。很多地區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土地、資金以及技術瓶頸,導致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發展后勁存在著明顯不足。
1.4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國際意義
目前我國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農業大國。第一,我們應該針對這個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并要付諸實踐改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滯后的問題,從而有效保障農業經濟發展腳步加快,跟上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水平,甚至能夠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水平。第二,改革開放發展至今,雖然我國的農業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總體發展水平還偏低。如果能夠開創出有著典型發展意義的、成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對于實現我國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2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
2.1信息不靈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不斷發展,信息引導能夠幫助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墒菑哪壳扒闆r看來,各級政府還有相關部門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相關的信息指導工作根本沒有做到位,尤其是針對市場信息方面的統計、分析以及研究等方面的信息資料太少,很難準確地有利于市場供需方面的農產品信息。在以下三個方面表現最為明顯。其一是市鄉兩級和村民之間還沒有建立起信息溝通渠道。市鄉兩級之間比較容易收集到有關農產品市場供應方面的信息,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將很難獲得農產品市場供應信息,這些信息在農民當中是不流通的,農民也根本接收不到此類信息。其二是農民和企業之間出現信息斷層的局面。因此在這方面主要依靠一些龍頭農產品公司和農民之間建立起供銷合作關系才能夠解決農民農產品供銷難的問題,這也是萊陽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是增加我國農民收入的一個主要渠道。在我國,最為典型的就是進行食品加工,這成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方面。萊陽的食品加工企業直接供銷往國際市場,在某些方面來說,能夠直接指導我國農民做出有效的信息參考??墒菑哪壳翱磥?,企業和農民之間并沒有真正建立起直接聯系,而且這二者之間也缺少了基本的中間載體,沒有信息傳輸渠道,企業也只能夠通過極個別的大戶和企業之間建立合作,然后逐步擴散到別的種植戶,進而影響到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能夠幫助農戶增收效益。其三是在信息傳播的空間和時間上有斷層的情況發生。往往因為一些原因,有的單位或者是企業的和農業產品有關的市場信息都沒能夠準時到達農戶的手中,這些都使得農產品會經常出現供求失衡的情況。
2.2生搬硬套
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以及經濟狀況,而且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歷史方面都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所以說,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時候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辦法,要根據當地真實的情況以及優勢特點來制定具體的調整結構規劃,選擇出具有主導型的產業以及主導產品,并且多種產品之間還可以形成相互之間的補充,形成一個優勢互補,并且具有特色的,帶有良性循環的農業經濟發展結構新格局,這樣的做法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產業結構處于較低水平。可是,我們在調查的過程當中發現,很多農戶根本不顧及自身種植的客觀情況,所有的都是聽從別人的說法,一切都是依照他人的選擇作為種植參考的,看到別人做什么種植項目并獲得了較好收益就跟隨他人腳步也跟著種起來了。這種盲目跟風的狀況非常嚴重,等到自己種植的產品豐收的時候卻發現市場已經不時興了。長此以往發展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造成一個“種啥啥不值錢”的狀況。
2.3資金短缺,缺乏調整能力
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以及增加農民收入,這些都需要獲得金融方面的支持。如果沒有投入,要想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應該增加農村信貸,要讓更多的農民都享受到金融服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我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銀行信貸政策以及農民的市場購買力都在不斷降低,而使得要真正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是非常艱難的,很多鄉鎮、企業以及農戶都想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但是沒有足夠資金,這一切都很難運作。比如說萊勵公司從事奶制品加工業務,奶制品非常暢銷,達到了日產袋裝純牛奶總量10多噸。由于擴大了市場,市場反響比較良好,公司在2001年底的時候計劃投資800多萬元從芬蘭購買新型設備,開通第二條生產線,但是因為資金緊張,遲遲沒有開工。
2.4顧慮重重,不敢大膽去做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鄉鎮干部普遍心里都有想法,其一是很多人都在做產業結構調整,大部分的農戶都在從事種菜以及養雞等農業生產活動,但是很多人發現就算調整了產業結構也未必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一旦松懈就再也不想繼續了。其二是前幾年出現了我國的“土豆事件”,還有傳播非常廣泛的“大蒜事件”,這些都使得鄉鎮干部對于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感到心有余悸,都很擔心一旦發動所有民眾都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還不能夠獲得良好的效益,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將直接找到鄉鎮領導對峙,而且農民自身也比較擔心,萬一自己的投入沒有產出的話將會失去更多,所以,思前想后,最終就放棄了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想法。
3農業經濟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1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進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的重要性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表現出來:首先,農業是提供人類生存必需品的生產部門。其次,農業的發展是社會分工和進出口貿易其他部門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的前提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2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的貢獻
首先,食品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農業部門的食品消費品主要源自農業部門。其次,農業還對國家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原料貢獻。在工業化的早期階段,一般國家的工業以農業原料加工業為主,所以工業的發展狀況與農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3.3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展現的多功能性
3.3.1糧食安全功能
一個國家的農業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糧食這一特殊的商品外,還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證一定的糧食自給水平,減少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擔憂,增加糧食安全的保障感,確保國家宏觀戰略的實現。對于面臨糧食短缺和購買力不足的國家,農業生產具有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的特殊功能。
3.3.2環境功能
農業的直接環境收益包括,通過管理土壤和植物減少污染,通過多種植物輪作增加生物量和養分固定量,通過控制土壤侵蝕技術,提高生態系統的彈性等。
3.3.3經濟功能
農業除了與其他部門一樣具有提品和就業機會等傳統的經濟功能外,還具有其他經濟方面的非商品產出功能,如:保障勞動力就業、經濟緩沖作用、保持國土空間上的平衡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等功能。
3.3.4社會功能
由于農業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點,農業不僅為農村居民提供了謀生手段和就業機會,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場所,有助于形成和維持農村生活模式及農村社區活力,具有減少農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動,保持社會穩定。
4結語
本文通過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歷史的深刻反思和現狀的系統把握,以及有針對性的國際比較,力求對問題作一較深層次的理論闡釋,在此基礎上,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支持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和政策分析,以期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操作性較強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體系。農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作者:楊婧 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姚延婷,陳萬明,李曉寧.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