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中化學常見化學顏色
時間:2023-06-19 16:21: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化學常見化學顏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培養學生化學素養 探討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科學應用學科,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主要是能夠合理科學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而化學素養指的是學生通過掌握的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解釋常見的化學現象,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化學知識,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為學生將來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現狀分析
首先,在目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雖然有所改進和提升,但是在部分教學方法上還不夠科學合理。部分高中化學教師比較重視學生對教材內容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注重考試重點,無法把化學精髓與化學素養傳授給每一位學生,這是現階段大部分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高中化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為教學重點。其次,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文科學生對化學不夠重視,主要原因是文科學生在參加高考時不用參加化學考試,所以改變這一局面并非易事。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化學素養具體策略
1.重視提升高中生化學素養的實驗性教學。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過程中,化學素養的實驗性教學指的是在高中化學課堂上,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教材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在新式教學方法中,應該將教材理論知識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給予實踐與證明。根據對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情況調查結果得知,高中化學教師仍然以課堂講解教材內容為主,實驗教學活動比較少,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培養高中生的化學素材采用實驗性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并且通過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高中生的化學素養。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H2SO4與Ba(OH)2在水溶液中的反應”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之后,可以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將化學理論知識通過實驗來驗證。通過實驗過程,學生們可以親眼看到稀H2SO4與Ba(OH)2在水溶液中會發生什么反應,并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化學素質培養。
2.強化提升高中生化學素養的趣味性教學。
化學素養的趣味性培養指的是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有效發揮課堂主導作用,增強化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過,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少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學習率不高,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高中化學教學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化學知識。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化學平衡知識時,教師可以做“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的轉換”這一實驗,通過實驗演示,向學生提問“放在熱水中為什么顏色會變深”、“放在冷水中為什么顏色會變淺”,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高中化學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對培養高中生的化學素養具有重大意義。
3.創新提升高中生化學素養的生活性教學。
高中化學教師在具體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采用生活性教學方法。高中化學教師將化學素養的生活性應用到化學課堂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能力,提升化學知識的具體應用效果,進而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與綜合素質。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關注營養平衡”知識時,可以充分根據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相關聯,學生通過對“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生命的基礎――蛋白質”這些化學知識,對生命和人體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并且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學習這些化學知識之后,能夠合理選擇飲食,正確使用藥物,把從教材上所學習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生活中。
三、總結
從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情況來看,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可以主要從實驗性教學、趣味性教學與生活性教學等教學策略進行,將這些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高中實驗操作能力,并且能夠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同時還能夠全面幫助學生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煉群 新課改背景下高一學生化學素養培養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生活化 意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15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我國目前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仍然以純知識傳送這種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為主,與生活貫徹的聯系不大。老師在化學課堂中仍然扮演主導者,學生除了做題與做筆記外,在化學課堂中基本不參與課堂互動討論與交流。因此,高中化學作為重要的學科,我們更應該推進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高中化學的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化學本身的實用性也很強,因此,我們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生活化的水平與質量是非常有意義的。高中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擁有化學知識,成為化學知識的主人,并能在生活中自由地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明白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原理,從而讓學生學有所用。尤其是當今社會高速發展,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普及,食品安全與白色污染等。類似的話題在生活中也屢被提及,教師將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化學帶來的危害,同時自身有所覺悟,從自身做起,降低化學的應用作給大自然帶來的危害,更好地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同時將高中化學在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生活化的化學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更加密切,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更加貼合自身的生活,有利于帶動學生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另外,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從生活中獲取知識,并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鞏固。生活之中處處是化學,如果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向學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講述化學,學生在生活中也會更加可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從而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的教學生活化,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為高中化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已經成長為高中化學重要的教學方法。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一)以生活中的現象切入化學教學,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就是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生活經歷,與觀察一定的生活規律的基礎上,教師對高中化學知識的講解借助生活對課文涉及的化學知識進行解讀與講解。因此,生活中的現象是高中化學生活化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進行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基礎,是學生思考與學習化學的動力來源。教師在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生活中的現象為切入點,圍繞生活中的現象為學生逐層深入講解化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價值與意義。比如在“氫氧化二鐵”在空氣中的化學反應,以及其化學顏色的變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鐵絲的顏色變化為切入點,逐步引導學生對鐵絲的化學反應進行探討與學習。氫氧化二鐵在空氣中,由白色變為灰綠色再變為紅褐色的化學過程都對應一定的反應式,教師通過這樣聯系生活的實際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與清晰,對于化學方程式的理解相比死記硬背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明顯提高,從而使化學課堂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以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當今社會已經與化學密不可分,生活之中處處滲透著化學。因此,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必須以生活為基礎,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也要滲透生活,以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高中化學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論知識,而并不僅僅是對于化學概念與化學方程式的死記硬背。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衡量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學生可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的范圍,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最好的姿態去面對化學課堂的學習。比如在學習造成環境污染的大餛體及其危害時,我會先為學生播放世界各地的大氣環境的污染,并為學生展示大氣存在的氣體的主要數據,然后讓學生了解與討論生活中大氣污染造成的一些后果與危害。學生充分了解與討論大氣污染的有關內容后,再讓學生查閱課本對大氣污染的內容進行學習,我會最后為學生做一個歸納總結,讓學生整體對大氣氣體有一個更加清晰地掌握,讓學生透過生活中大氣污染帶來的危害,切身了解大氣污染,切身體會化學課本中的知識與內容。通過生活實際創造的情境讓學生對大氣污染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應用化學知識了解生活的樂趣,讓學生對化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三)將教學方式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化學動手實踐能力
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學生教學方式生活化對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動手實踐能力有顯著的作用。同時教師將教學方式生活化,有利于強化學生生活中應用化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有助于學生在化學中發現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化學的奧秘。比如在糖類、油脂以及蛋白質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進行簡單的歸類與劃分,為自己以及家人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從而將化學知識實際應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化學學習的應用能力。再比如說教師在教授鹽酸的漂白作用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白色衣物的洗滌原理來進行解釋,并可以鼓勵學生當遇見白色衣物洗滌困難時,利用鹽酸的漂白作用進行解決。這樣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讓學生了解更多地生活常識。
關鍵詞:農村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最突出的改革方向的就是進行有效教學。如何抓住關鍵,使教學的有效性明顯的呈現出來呢?通過我的教學實踐說明,不能把“高、深”作為化學知識內容的標志,教學要從農村生活現象入手,引導他們在生活感受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把復雜、枯燥的教學內容簡單、生動的傳達給學生。這種生活化的教學能夠引起這些農村學生的共鳴,使他們產生強烈的知識探究欲望,更快、更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這也正是新課程改革有效性的體現。
一、從農村生活現象入手,找到學生化學學習的激發點
與生活脫節的教學就是無水之源,任何學科教學只有結合生活實際、就地取材,遠比把深奧的理論反復說教效果更好。高中學生的大腦已不是一張白紙,在學習化學前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熟悉的農村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景,并從中引出學習課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生活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動力。為了使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建構,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事實證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知識有真切的感受,才不會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對概念和規律進行記憶。因此,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為學生建構知識提供有力的支撐是很重要的。如《鋁的性質》的學習,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鋁的還原性,具體表現在鋁跟氧氣、酸、強堿溶液、某些金屬氧化物等的反應,教學的難點是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原理。為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先讓學生想想廢舊的鋁制品放在院子里,為什么長出了“白花”? 出于好奇,同學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筆者便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根據已學化學知識,推測這“花”中可能有什么成分?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結合所給情境“鋁塑板上長出”,同學們還是能回答出這花可能是氧化鋁、氫氧化鋁、碳酸鋁等等。當然,最有可能應該是氧化鋁??此七@樣一個小問題,但他解答了鋁的兩個性質:一個是鋁能夠與氧氣反應,另一個是生成的氧化鋁不全都是致密的。這樣就避免了氧化鋁在鋁表面總是致密的、起保護作用這樣一種片面的觀點。所以,結合生活情境來設計問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二、從村生活情境著手,開展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近年來,盡管農村高中的教學投入很大,但是教學資源仍不能滿足化學教學的需要?;瘜W本身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化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創設真實具體的情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把化學現象與農村生活、農業生產和自然現象聯系起來,完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從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鐵和鐵的化合物”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問題情境: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削皮后的蘋果顏色就會變銹,誰能知道其中的奧秘呢? 而市場上出售的蘋果汁卻保持新鮮顏色呢?雖然這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但真正關注過、深入探究過的學生其實并不多。于是筆者又作了適當的提示:Fe2+與Fe3+在溶液中各顯何種顏色,有哪些化學性質?通過這一點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得知:蘋果中的二價鐵離子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三價鐵離子呈黃色,而市場上出售的蘋果汁中常摻入了還原劑(維生素C)。像這類貼近生活的情境使學生感到有親切感,激發他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只有在真實情境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運用于真實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農村生活化教學能使學生激發學習化學的熱情,產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動機,強化自主學習的責任,認識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過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終形成綜合的科學觀
三、農村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思考
任何理論的應用都有自身的利與弊,農村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還有待于完善。
1.農村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資源需要整合
新課標和教材已經規定了教學內容的范圍,也就是規定了“教什么”,但至于“怎么教”,具體通過教什么內容來落實并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就需要我們對教學的過程做出研究。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個性魅力、知識結構和教學風格,從而也決定了他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但教師個人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考核標準進行全面的調整和選擇。但生活處處皆化學,這對教師個人對相應教學素材的積累就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為此需要教師群體如備課組等對教學內容加以研究、選擇和重組,不僅能保證資源共享,也可將生活化教學推向整體化和系統化。
2.別讓化學課堂教學止于“生活化”
前段時間剛好在讀周彬老師的《課堂密碼》一書,結合教學實踐深有感觸。高中化學學科,其知識本身就是生活經驗的積淀與抽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學生理解與接受學科知識。但生活經驗雖然更容易被學生理解,但它并不能轉存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之中,則學生還是不能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真正走近化學。因此,高中化學知識生活化并不是教學的全部,它只是教學活動其中一個步驟而已,教師在將化學生活化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推進與完善學生生活學科化的過程,即在學生理解與掌握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重新建構和儲存以生活經驗形態存在的學科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才會真正地做到將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關鍵詞】化學教學示錯情境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B-0084-02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強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正視學生的錯誤,觸“境”生情,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優化糾錯策略。筆者在高中化學中運用“示錯情境”,發揮情感體驗的優勢,以提升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
一、“示錯情境”教學的作用及優勢
恩格斯曾經說過:“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薄笆惧e情境”是一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認知錯誤出發,獲取正確認識的一個過程?!笆惧e情境”教學改變了教學中的枯燥和單調的狀況,使得教學手段更加趨向多元化,變得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吸引力。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選擇恰當的時機,針對學生的一些常見的錯誤進行教學展示,讓學生把其錯誤的做法或者錯誤的解題思路進行講述。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產生懷疑,從而進行分析、解釋、歸納,或由學生合作,找出錯誤原因,明白錯誤的原因,并在糾正錯誤中舉一反三,避免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不斷自我完善,提高學習能力,找到化學學習的有效策略。
“做題千萬道,解后拋九霄”的題海戰術難以達到提高解題能力、鍛煉思維的目的。新課標倡導高中化學教學要重視情感體驗,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獲取新知?!笆惧e情境”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教師生動地把錯誤的例子展示出來,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同時鍛煉其發散性思維,提高其反思的能力,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成功,獲得體驗?!笆惧e情境”教學還有利于使學生形成做題反思習慣,分析錯誤,反思自己,不斷總結,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來達到提高解題技巧、能力的目的。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設計原則
(一)需要性原則
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探索活動,教學的需要性原則,正是體現了這種目的性。這里所說的需要,就是要根據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面向課堂教學的需要,根據學生知識發展狀況的實際需要進行“示錯情境”設計。需要性原則,就是在課堂上創設合理的示錯情境,選擇合理的示錯方式,使其符合教學目的性?!笆惧e情境”既要體現嚴格的科學性,又要有濃厚的趣味性;既要一定的深度,又能使他們力所能及。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主要體現學生主體性,圍繞學生這個主體設計“示錯情境”。主體性原則要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全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把教師的“滿堂灌”轉變為學生的“滿堂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充分發揮示錯教學獨特的教育功效。
(三)針對性原則
教師既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不同的個性,又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教材的重點、難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針對學生差異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這要求教師在設計“示錯情境”時,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內容明確具體,設計的問題題意清楚。針對高中化學的某類常見錯誤進行設計,以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問題的辨析。同時由淺入深,保持知識連貫性。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設計策略
(一)導入新課,示“錯”啟“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巧妙的新課導入可以為整個課堂教學增質提效,通過“示錯情境”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課教學中,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讓學習內容更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
如在講到有關硅的一節時,筆者講了一個小偷去偷光纖的故事。有一個小偷盜竊光纜近4000米,價值100多萬元,但卻只賣得17元,這是為什么呢?對不了解光纖的學生來說,會認為光纖里應該有銅或者鋁,因此不知道為什么卻只賣得17元錢,是不是收廢品搞錯了。這一問立即引起學生好奇,學生也都想搞清楚這是怎么回事,于是精神亢奮地進入文本學習。
(二)突破重難點,以“錯”促“思”
在新課標實施中,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提高和保證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在教學高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在課堂上“示錯情境”,讓學生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詳細剖析,以充分暴露解題思路,討論錯誤原因,幫助學生彌補知識漏洞、完善知識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學生常犯錯誤的重點和難點之處,適時地恰當地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的化學思維能力。
如化學平衡和電離平衡是高中化學教學重點和難點,也是高中化學高考的熱點。學生往往認為化學平衡是一種一直處于穩定的狀態,其平衡不會被打破,由此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如“等效平衡中平衡后數值全等”,“當條件改變時平衡常數也會跟著改變”的錯誤認識。因此,教師可以針對化學反應中的可逆反應設計“示錯情境”,讓學生對其在化學平衡中的錯誤認識進行分析,深化對化學平衡的理解和思考,進而形成正確的思路,提高化學水平。
(三)鞏固新知,析“錯”善“思”
高中化學學科的特點是“繁、亂、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的一些新的化學概念、計算公式、化學反應式,如物質的量、溶液的濃度、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學生理解相對困難,也容易遺忘和混淆。為了加深理解,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其內涵,通過“示錯情境”質疑和分析,可以強化記憶、鞏固所學的知識,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如為檢驗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概念的掌握與應用情況。教師“示錯情境”能啟發學生思考:①置換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②復分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③沒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肯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④沒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肯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教師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的概念和實質進行引導探究,幫助學生突破障礙,再通過實例“Na2O2+SO2=Na2SO4,NH4NO3=N2O+2H2O”說明,雖然沒有單質參加或生成,但它們仍然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通過以上“示錯情境”的創設,把學生的各種錯誤完全清晰地展露出來,就可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促使學生從迷思概念向科學概念轉變,達到增強記憶、鞏固知識、提高對錯誤的免疫力的能力。
(四)應用擴展,探“錯”深“思”
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一些重點、難點具有強邏輯性、抽象性等特點,教師通常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把知識進行擴展應用,從知識內涵、化學思想方法、生活應用、相關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等方面進行拓展。教師要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設計聯系實際生活的“示錯情境”,并進行適度擴展,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找出導致錯誤的原因。也就是說,讓學生突破舊的思維模式,深入思考、分析和探究,認識錯誤的根源,切實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淺綠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
Fe2++2H2O=Fe(OH)2+2H+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鹽酸,那么溶液中的顏色如何變化?
學生往往基于思維定式,忽視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的強氧化性,忽略了加入鹽酸后,會使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這一事實。因此,教師可以把一系列錯誤的問題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自行探究,以便學生形成一個更加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并能做到融會貫通。
總的來說,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示錯情境”,針對學生的一些常見的錯誤進行教學展示,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在設計“示錯情境”的時候,要遵守設計原則,掌握設計策略。在導入新課、突破重難點、鞏固新知、應用擴展中進行“示錯情境”設計,合理運用“示錯情境”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
作者:洗雙新
【參考文獻】
[1]郁 平.論高中化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功能及創設研究[J].科教文匯,2015(1)
[2]劉 凱,胡志剛.例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景導入設計策略[J].中學化學,2014(9)
[3]劉玉榮,王后雄.高中化學教學中“示錯情境”的設計及教學功能[J].化學教學,2013(2)
一、高中化學教學應用探究實驗勢在必行
1.探究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含義
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實驗,是以學生為主體單位,老師僅僅是一個引導角色,對學生的方向進行指引與提供必要性幫助。學生自己針對問題提出猜想與假設,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設計關于猜想與假設的實驗,實驗基礎條件達成后學生進而開始動手操作實驗,逐漸驗證猜想與假設。最終學生根據實驗結構反思整個實驗過程,并進行書面或口頭總結匯報,老師對匯報內容進行指導性回復。
2.探究實驗主要程序過程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得知探究實驗主要是學生自己或團隊完成的,整個程序包括:①提出問題;②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或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以待完成驗證;④學生動手實驗,驗證實驗;⑤實驗得出結論;⑥對實驗過程進行反思并匯報;⑦老師指導總結。這幾個步驟是主要的程序過程,其主要程序如圖1-1.2:
從上文主要的程序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探究實驗過程就是學生動手思考總結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優勢與潛力,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化學中實行探究實驗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二、探究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高中化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是操作性實驗,除此之外還存在知識性實驗與能力性實驗與創新演示性實驗。
1.操作性實驗
操作性實驗是高中化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實驗類型,以動手操作為主,能夠在實驗操作后即時得出實驗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知識性實驗
高中化學中有一個較為簡單的實驗:氯水漂白實驗。將未知液體加入試管,液體占1/3位置。用鑷子夾起事先準備好的紫色紙條,放入液體,進行充分振蕩,1~3分鐘后紙條顏色褪去,實驗結果證明該未知液體中含有含氯物質。此類實驗需要用到以往學習過的舊知識,引入新的知識,進行有機融合。
3.能力性實驗
能力性實驗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思維、分析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探究實驗。
4.創新演示性實驗
此類實驗主要是建立在原有基礎知識上,通過演示性實驗的改進對實驗后的現象進行總結分析解釋,通過新的改進實驗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舊知識。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實驗教學策略
為了方便闡述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實驗教學模式,本文以高中化學中較為常見的《碳酸氫鈉與稀硫酸反應》實驗作為研究對象。
1.提出問題
碳酸氫鈉與稀硫酸反應需要的條件是什么?反應結果是什么?生成何種物質?化學式如何構成?
2.猜想與假設
碳酸氫鈉與稀硫酸反應需要常溫/加熱或者振蕩/攪拌反應條件,反應結果物質中應該包含有硫酸、鈉、水等分子,化學式需要實驗加以證明。
3.設計實驗方案
首先準備實驗器材:鐵架臺、分液漏斗、平底燒瓶、瓶塞、燒杯、玻璃蓋等,準備反應物質:稀硫酸、氫氧化鈉。將實驗器材按照教材規定步驟進行組裝,學生在組裝過程中,老師進行指導與糾正。
4.進行實驗,驗證猜想與假設
扭開裝有稀硫酸的分液漏斗,讓稀硫酸緩緩流入裝有氫氧化鈉的平底燒瓶。這時候可以通過平底燒瓶清楚看見,稀硫酸溶入氫氧化鈉開始產生劇烈反應,以白色泡沫為主,產生氣體通過燒杯以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產生氣體。將燃燒的蠟燭置入收集的氣體,蠟燭熄滅,說明收集的氣體不能提供氧氣,根據所學知識向學生提問:“這種氣體最有可能是哪一種氣體”,學生紛紛回答:“CO2”,實驗操作完成。
5.得出結論
針對以上實驗,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學:“從剛才的實驗過程中,大家認為此反應需要的反應條件是什么呢?”此時學生紛紛回答:“常溫反應,不需要加熱”;“反應過程中需要振蕩或者攪拌么?”,“不需要”;“我們反應前兩種物質是H2SO4與NaHCO3,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我們已知得出氣體有CO2,那么同學們根據我們前面所學知識假設反應結果中含有硫酸、鈉、水等分子,這個猜想是正確的,有誰知道具體的反應物質”這里學生開始紛紛思考與計算化合價,充分調動學生思維與自主能動性。經過適當的引導與討論,老師將正確的化學式寫出:
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一、營造探究性實驗氛圍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學生都是按照教師制定好的思路觀察實驗和操作實驗,難以對實驗的目的、原理及步驟進行探究實踐.對此,教師必須改進實驗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營造探究性實驗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驗證亞鐵離子”實驗中,高中化學教材中采用的是先檢驗、再氧化、再檢驗的模式.首先向含有亞鐵離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發現溶液未變色,則說明不含有Fe3+離子.然后向其中加入氯水,待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次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則可以驗證原溶液中含有Fe2+離子.在該驗證性實驗過程中,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預期的實驗現象.教師不妨利用此情境,營造探究性實驗氛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研究,嘗試尋找溶液不顯血紅色的原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設計如下探究性實驗.實驗1:向硫酸鐵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發現溶液立即轉變成血紅色.實驗2:向少量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發現溶液不變色.于是,加入氯水,溶液變成血紅色.此時,繼續向其中加入氯水,發現血紅色又逐漸退去.實驗3:向少量KSCN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氯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鐵溶液,發現溶液未變成紅色.通過上述三個實驗的對比和分析,學生不難從中得到氯水在該反應中的氧化順序.它首先氧化Fe3+離子,再氧化SCN-離子.因此,在檢驗亞鐵離子的存在時,切忌加入過量的氯水.在此探究性氛圍下,學生不僅掌握了亞鐵離子的證性操作,而且深入認識了Fe2+、KSCN、Fe3+的化學性質.
二、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探究性實驗
實施探究性化學實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目前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來看,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脫離學生的實際.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選取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現象進行實驗設計.例如,在講“基本營養物質”時,為了驗證蔗糖水解的產物是葡萄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能夠說明反應條件的探究性實驗.已知,蔗糖水解需要在加熱的條件下才能實現,而利用氫氧化銅懸濁液驗證葡萄糖的存在還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教師向盛有1mL蔗糖溶液的試管中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分鐘,并提出問題:如何證明蔗糖水解中的產物有葡糖糖?學生提出以下方法:首先取半份原溶液加入Cu(OH)2懸濁液中,然后進行加熱.教師按照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演示實驗,結果沒有發現磚紅色沉淀.要求學生查閱課本,尋找上述反應的缺陷.不難發現,在加入稀硫酸后,沒有進行堿化,導致預期的實驗現象難以呈現.于是,另取一份水浴后的蔗糖溶液,并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然后進行Cu(OH)2懸濁液的水浴加熱實驗.此時,有磚紅色沉淀產生,即驗證了葡萄糖的存在.
三、布置探究性實驗訓練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興趣;創設情境
元素化合物是化學知識的基本知識構成,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元素化合物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無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容易陷入一些誤區。長期以來,學生對于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感到雜亂并且難懂,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是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以羅列化學反應作為主要教學方式,課堂上存在課容量大、教學進度慢和浪費時間等現象。新課改下高中化學降低了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識記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運用化學基礎知識開展實驗并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指導下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元素化合物教學,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中化學金屬元素化合物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一、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意愿,也就是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在高中化學金屬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呢?教師要將化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從身邊常見的物質現象出發,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和民生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化學知識切實存在于我們的周邊生活中,學生在開闊視野的同時理解到化學知識學習的意義,從而促進知識的有效遷移。
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協助記憶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在以大量事實為依據的基礎上化學現象的反映,感性認識可以加深知識的記憶,從而有助于提升記憶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將實物展示給學生,然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到化學反應的發生過程,實驗參與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得到極大程度的調動,在對化學現象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中教學知識點便會深刻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三、貼近生活、創設情境教學模式
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可以根據知識點講述的內容采取情境教學的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從多個角度將教學內容引入其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便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富有創意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矛盾或質疑的提出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或愿望。教學情境的選擇和設定要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認知水平和已有生活經驗出發。比如在Na2CO3和NaHCO3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創設一些問題情境:(1)生活中我們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常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是其中哪一種?(2)它們的俗名各為什么,它們有哪些化學性質?問題情境的設計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常識出發,一方面提升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四、實驗教學、凸顯化學學科特征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和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化學知識的學習需要獨特而豐富的感知渠道。《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實驗是學生感知化學反應發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感官的調動去觀察和感受化學反應伴隨而來的一系列的變化,比如顏色、聲音、狀態、氣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邊講邊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會真實感到化學物質的變化,這樣的方式使教學過程更加真實性和富有實踐性,學生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比如在金屬鈉作為活潑金屬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將三種不同金屬鈉、銅、鐵分別與水進行反應,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金屬鈉作為活潑金屬帶來的精彩的化學反應,同時也會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三種金屬元素的區別,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金屬知識的興趣。雖然高中化學教材為學生安排了一定的教學實驗,但有些實驗在操作性和新穎性上比較有限,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情境設計和實驗新奇度上加以補充和完善,富有挑戰性和創意性的實驗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總之,金屬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也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和應用的基本知識。教師在金屬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要從學生的感官體驗出發,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民生問題結合起來。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多動腦、勤動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本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圍繞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感性認識協助記憶、問題情境的設計、化學實驗教學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教師在高中化學金屬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