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1: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管理技術風險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外包 信息技術 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9-0216-01
當前,大多的企業戰略都會選擇信息化建設,其在企業經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銀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業務運作形式是必然的趨勢所定。所以,研究銀行信息技術的外包風險是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義。
1 銀行信息技術外包的定義
銀行信息技術外包(以下簡稱為TT外包)是指銀行與IT服務商簽訂合作協議, 一般情況下,銀行的IT工作人員與資產是由IT服務商進行管理,且IT服務商要提供給銀行部分/全部的IT功能。IT外包是銀行獲取競爭優勢的非常重要且必段的手段,其優勢表現在:IT外包的實行可讓銀行最大限度的運用IT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專業技能、先進科學的管理經驗來取得業務、成本、專業的優勢。
2 分析國內銀行IT外包存在的風險
2.1 沒有將IT外包風險確實并入系統風險管理的領域
現在,國內大部分銀行的系統風險管理水平還非常初淺,有明顯的漏洞存在,缺失風險管理文化與理念。粗放式經營思想普遍存在:重視營銷卻輕視管理;重視外部卻輕視內部;重視數量卻輕視質量。全行風險管理戰略未細化,全體股東風險偏好不清楚。具體的風險系統管理方面,IT外包風險還未被納入銀行系統風險管理的領域,而是過度夸大了信用風險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的地位。對銀行方面信用風險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銀行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可以,忽視的IT的外包風險,甚至忽視了IT外包風險的潛在威脅,只是一味的去強調信用風險的重要及必要性。就在這樣各部門只是局部重視IT外包風險的管理和預防時,是沒有辦法將風險管理歸入至總體的框架中,由此在未來則可能會在IT外包風險后出現無法掌控的局面,而重視的是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會讓銀行在市場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2.2 IT外包風險組織架構的不完善
從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來說,未有創建首席信息官(CIO)的管理體制(由董事會領導),無法真實的建立起由CIO負責的全行IT外包風險的一體化管理的機制,只是將信用風險、IT外包風險(包含IT外包風險在內)、市場風險全部歸入至首席風險官(CRO)來獨立管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IT的外包風險會在某個具體的環境會把三種風險混合至一起發生滲透與串聯。正因如此,如果風險一旦發生起來,沒有相對穩定的專業風險管理專家隊伍系統分析和管理風險,長此以往將可能導致各種風險分散管理的事態。
從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的角度出發是暫時沒有辦法對IT外包項目經驗以及風險經理機制進行系統的建立和推行的改革。風險經理指的是系統風險管理各項政策的終點站,是全行風險、建設內控體制的組成部分,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溝通、交流、合作,讓IT外包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的配置比最終實現合理。
2.3 不能很好地對 IT外包進行全流程控制
IT外包包括:項目選擇、服務啟動、合作商的選擇、合同的簽訂、合同的執行情況和驗收、服務等系統的過程。就目前而言,在我們國家,大部分銀行都按照上述這些流程來進行IT外包的,可是,都無法很好地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和全流程的控制。如果把前期過程看得非常重要,那么到了后期就容易出現囫圇吞棗的現象。
3 銀行IT外包的風險及管理策略
3.1 要建立系統風險管理的指導思想
通過各優秀的風險計量模型與測量系統高效計量、控制、監測、識別來推進全面的風險管理,并且科學、合理的處理加快、發展全面的風險管理關系,把需要發展的道路變更成以內涵為主的方式,在規范中發展,做好速度、質量、結構、效益的統籌,實現這四者長時間的統一協調發展。經營管理一定要把風險管理作為重點中的重點來執行,將優秀的企業文化與風險管理文化有機結合,將經營管理作為企業文化的最佳契入點。
3.2 確立系統的IT外包組織架構
(1)盡快確立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風險官(CRO)一起承擔IT外包風險的運營管理模式。銀行經營管理特點就是以風險代價為基礎的經營和管理,基于IT外包的專業特性,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風險官(CRO)必須一起承擔IT外包風險的一體化管理。(2)對于IT外包風險管理的各部門而言,各部門不可缺少的要分別設置一位IT外包風險經理。所以的風險經理統一向首席信息官匯報情況,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
3.3 建立全面的應急處理預案
(1)建立IT外包業務和全面的應急演練方案;銀行對外的社會形象、銀行綜合競爭等與銀行的IT是緊密相連的。尤其重要的是銀行應用系統的不間斷運行和更重要的IT外包項目的連續安全運行。由此可見,建立IT外包業務和系統的應急演練方案對銀行來說是非常有必要進行的。定期、定時、定量的進行相應演練,模擬IT外包業務和系統突發故障的真實環境,通過發現問題來調整擬定的演練方案,只有經過了一定的實操訓練,在真實突發的情況下才能讓緊急預案的方案發揮有效作用。
(2)準備方案:建立TT外包后人員;銀行IT業務的重點不單在有良好的運行管理制度和系統的應急預案,最重要的是在于技術人員AB角保障。原因在于現在雖然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但仍無法找到了一個完全全能型的技術人員,所以,IT外包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還機體在某他子項目負責人以及備用人員的預備方面,這樣在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尤其是第一負責人無法確保在現場的情況下,可由第二負責人來進行現場的處理工作,并且確保第一負責人可以給予遠程的技術指導,否則,所有的控制與計劃都會成為海市蜃樓。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達程度不如西方國家,IT外包發展比較遲,銀行IT應用水平并不高,IT外包市場仍然沒有發展成熟,因此這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所以,正確的系統分析和考察有關的復雜因素可以使 IT外包決策正確,并高效防范并進一步消除各類風險,服務于銀行的戰略目標,是我國學術界和銀行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公路勘察;安全風險;管理技術;實踐運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the west and constantly in remote area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ppear constantly difficult construction, local environment complex situation, plus a few years this country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of the open policy, many foreign investment, private capital into traffic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market, our country road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rapid development. Our enterprise how to catch this survey in a good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reduce survey safety risk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erefore, highway survey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highway survey; Safety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Practice by
中圖分類號:X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況
海西高速公路網莆永線永春至永定泉州段是海西高速公路主骨架網中“四橫”莆田至永定高速公路的中間段,與擬建的福泉廈漳高速公路復線相接,是聯接珠江三角洲和閩臺兩大旅游區的便捷通道,也是泛珠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網規劃項目。線路總體里程YK28+349.497~K100+601.546,全長72.252Km。其中橋40座占21.2%,隧道23座占57.2%,路基占21.6%,設計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路基寬度24.5m,設計時速80Km/小時。我院承擔了該段的勘察任務,主要有地質調查,鉆探12km/392孔,物探28km。
二、安全管理風險識別
項目開始,我們就采用專家調查法、頭腦風暴法、事故分類法、歷史信息法、統計數據法得出兩級WBS,基本情況如下。
一級風險因子分4大類,主要為:來自外部作業隊、來自內部、來自外部協作單位、不可預見風險。
1.行為風險指由于個人或組織的主觀因素造成的風險,如過失、疏忽、僥幸、惡意等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
2.內部經濟風險特指缺少安全投入、安全物資不充足或者不合格造成的安全事故。
3.外部協作隊伍經濟風險特指由于隊伍本身所需求的安全設備以及工序過程中設備數量缺少、不及時提供或者質量不合格等。
4.現場安全管理風險指內部的安全交底不完善,無針對性,安全教育、管理措施不到位;外部協作隊伍未及時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未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執行帶來的風險。
5.爆破傷害是指物探等施工作業程序中使用民爆物品而出現的傷害風險。
三、安全風險分析
1.安全風險定性分析
根據院“危險源、環境因素辨識程序”,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風險定性階段采用風險概率影響等級評價矩陣法(具體見表一),對施工安全風險進行分析。
風險概率采用很低(0.05),低(0.1),適度(0.2),高(0.4),很高(0.8);描述危害等級程度采用:非常高的、高的、適度的、低的、非常低的描述,對發生概率高、危害大的風險來源進行風險形勢分析。
表一 風險定性階段采用風險概率/影響等級評價矩陣法
(1)來自外部協作隊伍
①員工個人安全意識:安全意識差、違章施工、違章作業、僥幸心理、疏忽等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②物體打擊:高空作業時零散碎物下落傷害下方人員或者零散碎物放置不穩而導致傷害下方人員。此類事故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十分常見,約占事故總量的15%。
③機械傷害:由于施工作業中借助其他機械設備而發生的傷害,此類傷害在進行鋼筋加工、土石方開挖中比較常見。
④爆破傷害:進行爆破作業施工中,違章作業、違章施工、違章指揮,未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執行是造成此類傷害的主要原因。
⑤行為風險:外部協作隊伍負責人、現場負責人、班組長不認真執行安全技術交底、不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不落實安全防護措施、不提供足夠的安全用品,作業人員“三違”可能造成其他風險的發生,此類造成的事故占事故總量的40%。
(2)來自內部
經濟風險、組織行為風險:由于業主資金嚴重不到位,使施工材料進場困難,在此種情況下,要求加大安全管理的成本比較有難度,安全防護材料、安全技術措施不能及時到位,施工周期較長,一些安全防護材料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安全防護等。須引起足夠重視。
(3)來自外部協作單位
①租賃設備:操作人員專業素質不強,機構設備老化,對現場施工情況不明確,租賃設備存在缺陷。
②車輛:便道路況不好,施工人員聚集,有可能有交叉作業產生,超速。
2.安全風險定量分析
安全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多種,根據工程勘察特點,我們采取主觀評分法。主觀評分法是利用專家經驗、現場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等隱形知識,直觀判斷項目每一個單元風險并賦予相應的權重為0~10之間的一個數值,其中0代表無風險,10代表風險最大,然后各個風險權重相加,再與風險評價基數進行分析比較,具體見表二。
表二采用主觀法進行項目安全風險定量分析
(1)最大風險權重值計算
用表三的行數乘以單個風險列數,再乘以表中的最大風險權重,即得到最大風險權重值。表中最大風險權重為8,因此最大風險權重值:29×1×8=232
(2)項目整體安全風險水平計算
項目全部風險權重和除以最大風險權重值即海西高速公路勘察項目整體風險水平。項目的全部風險權重和為145,則該項目整體風險水平:145/232=0.625。
(3)項目整體評價基準設定
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并參照相同規模、近似環境下的土建項目,設定項目整體評價基準為0.7。
(4)項目施工安全風險評價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知,該項目的整體安全風險水平為0.625,小于項目整體安全評價基準0.7,則該項目整體風險水平可以接受,項目可以繼續實施,但施工風險依舊較大,必須加強安全風險的控制。
通過一級風險權數同總權數的比,還可以得出一級風險所占的百分比。
①外部協作隊伍占風險權重的百分比:98/145×100%=67.6%
②內部占風險權重的百分比:35/145×100%=24.1%
③外部協作單位占風險權重的百分比:8/145×100%=5.52%
④不可預見風險占風險權重的百分比:4/145×100%=2.76%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可知,加強外部協作隊伍的安全管理以及內部的安全管理對防止安全事故的繁盛起決定性作用。
三、安全風險應對措施
通過風險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外部協作隊伍的管理為本項目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重點,這也是同目前整個施工企業的管理重點相吻合的。因此,必須加強外部協作隊伍的安全管理,我們對此采用三種手段同時進行,綜合治理。
1.加強合同管理
外部協作隊伍屬于勞務合作公司,屬于獨立行事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作為一個可以正常運行的公司體制,其本身就具有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與我項目部相配套。事實上,高速公路勘察在進行勞務合作時,審查體系不嚴格,許多外部協作隊伍進場時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沒有專職安全員,有的高速公路勘察采取邊培訓邊作業,這樣就存在了很大的風險,事故隱患頻頻出現,而高速公路建設勘察特點為地理條件復雜、跨度大、工期緊,為了趕進度,項目部往往會遷就勞務合作隊伍,而外部協作隊伍也就習慣了這樣的管理模式,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在與勞務合作公司簽訂勞務合同時,除了一些基本事項外,必須加入勘察施工安全管理合同。安全管理合同必須規定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責任確定后,一旦事故發生,按照相應承擔責任規定,對應承擔法律責任以及民事賠償責任。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一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引申,各負其責。通過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合同,也就約束了勞務合作公司安全不作為的局面,使得外部協作隊伍無法逃避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迫使他們強化安全管理,自覺的進行安全管理,自覺加大安全成本的投入。這樣就進行了一個有效的循環模式,使外部協作隊伍對非法用工、三違作業、自身安全生產投入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與實施。因此,明確法人自身安全責任,進行有效的合同管理是項目安全管理的根本手段。
2.加強安全教育
依法對外部協作隊伍人員進行定期安全教育,實施各種安全宣傳教育手段,從員工個人安全意識上著手,提高有效的預防控制。進行及時的安全技術交底,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層層落實也是進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中規定,外部協作隊伍進場后,必須接受法定期限的三級安全教育,接受入場教育的人員必須在項目部備案。由于高速公路項目勘察的特殊性,外部協作隊伍人員流動比較頻繁,因此,在合同管理上必須明確規定:如外部協作隊伍進場人員不及時申報,項目部無法及時對該部分人員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事故發生后,則所有的責任將由外部協作隊伍承擔。
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旁站制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實現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
在工程進行比較緊的情況下,有限的現場勘察施工管理人員無法照顧到各個作業施工面,加上高速公路項目跨線長,工期緊張,作業面大,作業點多,現場施工人員立體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可能將所有的施工人員都納入管理視線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應發揮外部協作隊伍的內部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外部協作隊伍負責人、班組長(兼安全員)的安全管理效能,將其利益與安全掛鉤。
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與項目所有的人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外部協作隊伍所有人員的安全職責,在現場施工作業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使安全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通過項目風險管理,勘察現場無重大傷害事故發生,自2009年進場以來,陸續完成了初勘、詳勘和施工補充勘察。項目管理獲得業主的好評,在年度安全生產評比中獲得安全先進獎的獎勵。達到了項目安全風險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長峰編著,現代項目風險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評價【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工程保險;索賠;理賠;風險管理
工程保險周期長、技術復雜、風險事故發生頻繁、損失金額較大。因此從工程保險合同簽訂的開始,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便應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設立風險管理的負責機構,明確各自在賠案處理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
一、被保險人索賠的風險管理技術
1. 機構設置及職責確定。
在工程保險中,項目業主作為主要的被保險人,應設置專門的機構負責處理與工程保險賠案相關的一切事務,維護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正當權益,推動賠案處理的順利開展。專設機構的職責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1)在風險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內接收出險單位的事故報案,分析判斷保險責任;(2)趕赴現場初勘取證,安排保險公司及公估人現場聯合查勘,組織賠案公估理算及協調,跟蹤賠案處理,組織單位和人員提供保險人所需的相關資料證明。(3)向出險單位解釋保單條款和保險規定及最終理算結果等。
由此可見,專設機構的職責貫穿賠案處理的始終。由于對工程保險條款和相關法規具備專業知識,專設機構能為保險公司順利處理賠案提供各種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使被保險人不因工程保險索賠中的某些作為或不作為喪失獲取經濟賠償或給付的權利,有力維護了工程項目業主獲取全部合理賠付的合法權益。
2. 索賠程序。
索賠程序可以簡單表述如下:(1)出險報案;(2)緊急施救;(3)保險責任判斷;(4)緊急通知和事故報告;(5)現場初勘;(6)現場聯合查勘;(7)證據材料提供;(8)協助公估理算;(9)協助再次查勘現場和補充材料;(10)接受最終理賠報告。
3. 索賠中的風險管理技術。
索賠中風險管理的根本原則是被保險人在行使索賠權利的過程中,既要保護自身工程或財產的安全,又要爭取積極有利的條件促使雙方公平、合理地處理賠案,使被保險人得到及時、合理的經濟賠償或給付,提高索賠效力,以迅速恢復工程建設,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訟訴。具體的風險管理原則如下。
(1)時效性原則。時效性原則規定了被保險人行使索賠權利的時間效力,具體體現在三方面:①報案及時;②施救及時;③索賠及時。出險單位在出險后的第一時間內應及時向業主和其專設機構報案,此為報案的及時性原則。在報案之后,業主和出險單位應及時組織人員消除風險事故,搶救未受損的工程或財產,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此為施救的及時性原則。及時的施救費用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合理補償,補償金額一般不超過工程保險金額。此外,在專設機構確定風險事故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內時,應及時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此為索賠及時性原則。
(2)真實合法原則。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時,要做到構成索賠條件的因素是真實可靠的,各種證明文件和材料及索賠手段是合法的。對于偽造有關證明資料或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對其虛報部分不承擔賠付責任。其行為如果不合法并構成犯罪的,被保險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3)有理、有據原則?!坝欣怼痹瓌t是指被保險人充分依據保險法和工程保險合同的相關條款,維護自身獲取合理保險保障的權益,公開、公正地與保險人及公估人商談索賠過程的每一環節,討論最終賠付結果,用法律法規和保險合同維護索賠權利?!坝袚痹瓌t是指在索賠過程中,被保險人應出具所有與賠案處理相關的文件資料,協助保險人和公估人進行現場勘查和取證。被保險人要想獲得比較合理的賠償,必須做好災后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良好的文件管理系統是成功獲得索賠的必要條件。積極主動地尋求有價值的數據資料是維護自身在賠案處理中合法權益的關鍵。
(4)面對第三方索賠的緘默性原則。在發生第三者責任事故造成第三方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害時,除緊急情況外被保險人在未取得保險人和公估人書面同意前,不要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示對損失負有責任并承諾賠款或予以解決,也不要修理第三方的損失財產。
(5)保留代位求償權原則。如果被保險工程或財產事故是由第三者責任引發的,被保險人除了通知保險人之外還應向第三者提出索賠。即使被保險人為避免向第三方索賠造成的不便而直接向保險人索賠,也應以書面形式向第三者提出索賠,為保險人保留代位求償的權利,使保險人在履行對被保險人賠償的義務之后有權利再向第三者追償。
二、保險人理賠風險管理技術
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保險人是承擔風險的主體。在工程保險中,保險人要兼顧保險雙方的公平和利益,及時合理地進行相關賠付,滿足業主轉嫁工程風險的心理預期,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發生。理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業形象,使工程保險的發展既能滿足現代工程建設轉嫁風險的需要,又能提高保險公司工程保險的競爭力,促進工程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 1. 理賠程序。
在工程保險中,工程建設期長,工程風險復雜,理賠的技術含量也較高。理賠的程序簡單表示如下:(1)接到被保險人的索賠請求;(2)通知經紀公司、公估人和再保險接收人;(3)聯合查勘現場;(4)收集相關證據材料;(5)公估理算出具初步理算報告;(6)預付賠款;(7)再次查勘現場,收集相關補充材料;(8)定損,出具最終理算報告;(9)賠付;(10)向再保險人攤回賠款。
2. 理賠風險管理技術。
完善的理賠風險管理技術是構建經營工程保險的財產險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而理賠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在于培養保險公司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調查取證能力。保險公司在接到損失通知后,應立即派人到事故現場,對受損保險標的進行調查,以便正確掌握事故范圍、損失程度、性質影響和原因等情況,為理賠的責任確定、損失評估、賠款理算等工作奠定基礎。為了對保險標的損失情況提供充分有利的證據,需對事故現場拍照,在必要情況下,還應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對損失數量進行清點,有時還要用儀器進行檢驗和勘測并保留資料。保險公司應盡量收集能證明事故原因、損失數量、損失金額等內容的記錄、證明、發票、工程量清單和被保險人的事故報告等,對損失較大的案件還要查封被保險人的會計帳。
由于操作風險形成原因復雜,且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銀行的風險管理中,建立適合金融市場要求和監管要求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對區域性銀行的改革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柜面操作風險管理面臨窘境
傳統的柜面管理,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仍比較集中。一是涉及銀行操作風險的業務處理流程不但包括業務操作流程,還包括證件、憑證、現金的實物流程,很容易造成多流程協同工作的邏輯順序錯誤,從而導致后續一系列處理方式的錯誤,給銀行帶來風險隱患和損失。二是柜員身份的識別與控制主要依靠柜員號加柜員密碼和柜員身份識別卡的手段實現。柜員密碼的易失竊、易泄露及柜員卡的隨意“借用”與盜用的風險隱患依然存在。三是由于系統控制剛性不足直接造成事后監督與稽核檢查的工作量不斷增加,且事后監督仍依靠網點內部執行,稽核檢查實施周期較長,無法對業務起到有效的監督與制約作用。四是在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中,分支機構負責對操作風險事件的數據進行收集并上報上級風險管理部門。由于分支機構所在的外部環境不同、服務產品不同,導致上報數據的內容和標準不盡相同,這就為風險管理部門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分析、制定風險管理計劃、決策等帶來很大的困難。
因此,僅僅依靠操作風險管理流程規章制度等軟約束條件無法滿足有效防控柜面操作風險的要求,還需要通過不斷引入科技創新手段、提高銀行自身IT系統風險防控整體實力、建設符合自身業務特點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降低柜面業務操作風險,提升整體風險管理水平。
黃河農商行的選擇和實踐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監管日益規范的大環境下,區域性商業銀行共同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在監管框架下建立切合銀行發展特點的操作風險管理系統。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黃河農商行)操作風險管理系統建設始終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從業務出發,建立特定的操作風險基礎框架和技術平臺,由各業務部門廣泛參與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二是在操作風險管理系統的建設過程中,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黃河農商行根據自身的風險管理目標和風險管理基礎,按照業務條線或職能部門的重要性程度分別展開,先選擇實施部分操作風險管理模塊,再逐步推動其他模塊的建設。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是個漸進的過程,只有在充分評估外部環境及銀行現有風險管理基礎的前提下,確立適當的建設目標,才能確保風險管理系統在銀行的實踐中得到有效使用。
應用指紋識別技術,杜絕柜面身份認證安全隱患。2008年初,黃河農商行實現了全轄范圍內使用指紋登陸與認證方式進行核心系統柜員身份識別,并在2009年第二代綜合業務系統中繼續沿用。
多種渠道實現客戶身份有效識別,先后應用客戶指紋識別、客戶圖像采集、身份證讀卡器、人民銀行聯網核查直連等技術。
應用影像識別技術實現自動驗印。黃河農商行逐步上線行內電腦驗印系統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處理系統,2013年行內驗印的使用率與成功率分別達到了89.3%和96.7%。
應用影像傳送技術,實現柜面遠程集中授權。目前,黃河農商行遠程集中授權系統平均每日授權業務量為1300~1400筆,授權柜員日均處理授權業務100多筆、影像檔案日均產生500M左右,正常授權率97.21%,瑕疵授權率0.54%,拒絕授權率2.25%,柜員操作規范性顯著提高。
收益及效果分析
操作風險管理流程規范化。系統通過建立違規問題識別模型、綜合評價模型和違規問題處理流程,記錄了管理制度執行和工作人員的履職過程,采集業務系統的數據并加工分析,從中識別違規問題,對違規問題的檢查和糾改過程進行規范和監督。
操作風險預警和分析能力進一步加強。黃河農商行建立操作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有效監測業務處理的正確性、合規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及時發現各種業務操作中的風險和差錯事故,達到風險監督關口前移,進一步提高了操作風險的預警和分析能力。監測人員在核定操作差錯或違規業務后,定期向各網點進行操作風險預警情況通報,切實降低了操作風險的差錯率。
關鍵詞:鐵路工程;隧道施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施工風險管理技術
自國家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各領域中的技術水平正在不斷提升,而細化到鐵路隧道施工領域中也呈現出施工技術的不斷優化和施工難度不斷提高的態勢。針對這一局面,在當今的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使用更為科學的風險管理技術,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中產生風險的可能性,是工程施工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施工單位完成工程目標,同時達到最大化經濟利益的重要措施。
1工程情況簡介
烏巖山隧道位于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境內,隧道總長度為6208m,根據列車行駛速度200km/h的規格開展單洞雙線鐵路隧道施工。隧道通過的地質情況較為復雜,斷層破碎帶較多,裂隙水發育,軟弱圍巖所占比例較大,造成施工的難度及風險巨大。該鐵路隧道穿過丘陵低山區,斷裂構造十分發育,輔有平緩的褶皺構造,主要巖體有凝灰巖、泥巖和花崗巖等,隧道最大埋深為480m。除斷層帶外隧道進出口各300m范圍圍巖等級較差。隧道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新奧法”作業,該方法從巖石力學的觀點出發,以維護和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為基點,采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進行支護,控制圍巖的變形和松弛,使圍巖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并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的量測、監控來指導隧道施工的方法和原則。為了保障隧道施工過程的安全,施工方建立了一套較為全面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并指派相關人員開展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該隧道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2該鐵路隧道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風險管理辦法
2.1鐵路隧道工程風險的識別導致風險發生的原因是促使風險事件發生概率和損失幅度增加的因素,風險識別是對工程項目中的風險進行確認和分類,工作中應以收集各工序的風險作為主要途徑,以相關經驗及資料整理作為輔助途徑。根據工程開工前展開的施工調查揭示,在該工程當中,主要存在以下較突出的問題。
2.1.1該鐵路隧道洞身橫穿了多條地域性斷層巖層并受此影響,在隧道內施工過程中,隧道巖體非常容易發生碎裂現象,并且該種巖層十分易于水的貯存,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有發生坍塌和突水突泥事故的可能。
2.1.2因為該工程當中最大深度為480m,按照相關理論公式進行推算,在隧道最深處的溫度可能達到34℃以上,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給技術人員的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1.3相關勘察人員分析,在此工程中存在有泥巖地質結構,含硫化氫地層,因此在隧道洞身可能存在有天然氣氣體的聚集,對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2.2采取的風險評估辦法按照《鐵路隧道風險判定和管理辦法》當中建議使用的風險評估辦法,并結合該鐵路隧道工程的實際情況,使用了下列風險評估辦法:2.2.1風險打分。風險打分是按照鐵路隧道設計、施工過程中的實際狀況,把鐵路隧道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歸納成設計類、地質類、施工方法類等多個部分,對這些部分中可能發生的風險以評分的方式進行風險判定,最后根據總的評分結果,對該隧道的整體風險進行全方位評定。
2.2.2專家分析法。專家分析法是施工方和相關工程方面的專家取得聯系,并對該工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向專家進行詢問,并讓專家對工程中的風險給出判定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使用歸納統計的辦法把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的意見全部進行考慮,很好的避免了其他風險評估辦法中涵蓋面不全的弱點。使用此辦法的流程有以下四個方面:(1)把該項目工程的基本狀況和施工方所提出的問題提供給專家;(2)以成立調查組的方式提出個人意見,分析時對各方的意見進行整合;(3)將整合的結果返還給專家,專家就所整合的意見再提出自己的看法;(4)重復以上過程多次之后,意見就會趨于統一,這便是施工范圍在后續施工作業中進行決策的根據。
2.3鐵路隧道的風險評估程序
2.3.1針對起始風險進行判定,相關技術地質勘探人員列出該工程當中的潛在風險表,并在此基礎上創建工程層次模型。
2.3.2使用層次分析與專家調查的方式對潛在風險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對風險系數進行判定。2.3.3由專家對起始風險中所指出的風險產生的可能性進行評定,并分析這些風險發生后可能出現的后果,最終得出各大起始風險的等級。
2.3.4施工單位根據收集獲取的可能發生的風險與后果,商討出與之匹配的施工方式和解決方法。
2.3.5施工方還需要針對該項工程開展一次再評估,分析可能出現的其他潛在風險。
2.4工程中主要風險等級認定
2.4.1隧道起始階段的風險。在起始施工階段,重點要求做好各項檢查準備工作,針對此次風險判定的核心內容也正是關于安全風險方面,并將產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作為最重要的風險判定目標。在對該工程風險判定的過程中,考慮到巖層極為破碎,巖層自穩能力極差,所以在對周圍環境影響的風險判定上,等級為極高風險。
2.4.2隧道入口處的風險。在該鐵路隧道的入口處,山體是剝蝕中低山型地質,這種地質存在風蝕斷裂的地層,在自然環境中,該地勢的坡度大約在50°~60°,并且因為植被的發育,導致這些地區的巖層較為松散,覆蓋層薄弱,圍巖變形大,施工安全極為不利,所以該段落風險等級定為高度。
2.4.3隧道洞身段的風險。經相關地質人員進行勘察,在該工程鐵路隧道洞身當中,巖層因為受到風化現象十分嚴重,因此不具有較高的完整性,施工環境較差。同時,在隧道中含有水,一旦操作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該段落中斷層破碎帶以及可能的天然氣涌出地段定為極高風險,其他段落定為中度風險。因此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尤為重要,重點做好鉆爆施工、支護方式、襯砌類型、通風排水等方面的工作。
2.4.4隧道出口處的風險。該鐵路隧道的出口處位置在斜坡之上,地形極為陡峭,并且斜坡之上覆蓋有厚度為0.5m左右的粉狀黏性土壤,在粉狀黏性土壤之下為砂巖性巖層。因此在隧道出口處,地質環境增加了施工難度,整體施工安全形式嚴峻,該段落風險等級定為高度。
2.5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制
開展鐵路隧道施工的前期,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制,是工程管理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項目開展前,應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條例,對該工程開展現代化的風險管理。針對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的每個部門管理人員,開展對應的責任劃分,以求提高管理人員對于風險管理的主動性。
3減少該鐵路隧道工程風險采取的控制措施
3.1總體措施
3.1.1在施工過程中,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對周圍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針對之后開展施工的區域進行地質環境的預報工作。對該鐵路隧道工程中可能發生坍塌、突水突泥、危險氣體過高的區域,施工方在開展施工之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處理預案,以保證工程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1.2工程施工技術人員在開展正式施工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發生事故之后的自救應急教育。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需要為工程施工人員添置相關的安全設備,保障施工的安全開展。
3.1.3在該工程的高危地段,提高一級支護等級,進行不間斷監測,及時調整施工工藝,力求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3.2具體辦法
3.2.1對全體施工及管理人員進行各專業針對性的崗前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崗位工作,堅持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作業設備運行保養良好,建立完備的人員考核、設備登記保養制度。
3.2.2該工程的鐵路隧道出口位置由于地理環境較差,施工較為困難。因此在開展施工之前,在該地段的臨時邊坡處進行了相關防護施工,同時增強坡頂處的排水作業,以求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2.3在隧道出口和入口處進行開挖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圍巖的整體穩定性,并未使用強爆破手段,而是加強管棚支護及預注漿處理,避免了發生隧道坍塌的可能。3.2.4指派了專業勘探人員對施工隧道的地質情況進行全方位預報,全過程建立預警機制,在斷層破碎帶、節理發育巖體破碎地段進行綜合超前地質預報,加強圍巖量測,實行信息化施工,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及時反饋指導施工,防止坍塌等事故。
3.2.5富水地段采用“以排為主”,“防、排、堵、截”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裂隙水發育和水環境要求嚴格的地段,采用“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組織施工。3.2.6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的先期預兆時,果斷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并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組織撤出。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鐵路隧道施工的過程中,進行安全風險管理對于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保障建設各方的綜合利益有著顯著的意義。因此鐵路隧道施工時,應準確地分析與評估出各類風險問題,編制切實有效的防控計劃,并將風險監測、監督管控、查漏糾偏等工作進行循環改進,以完善的管理機制作為保證,并始終貫穿于隧道施工的整個過程,才能使工程安全質量得到較好的保障。
作者:莊志恒 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夏潤禾,邊玉良.山嶺地區鐵路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以貴廣鐵路客運專線金寶頂隧道為例[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10).
[2]賀志軍.山嶺鐵路隧道工程施工風險評估及其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9.
關鍵詞:HSE;危害因素;風險管理
主要做法
加強“一個推進”(推進全員責任落實);開展“三個深化”(深化專項整治、深化監督檢查和深化隱患排查與治理);實施“三項嚴控”(嚴控設計風險、嚴控“四新”風險、和嚴控環境風險),推進全員責任落實,深化現場風險防控,全力確保健康安全環保穩定態勢。
1加強“一個推進”
1.1推進全員責任落實
完善責任體系。按照“統一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系統分級管理、業務分類指導、全員確認執行”的原則,完善以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核心、覆蓋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切實推動“管工作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要求的落實。
完善崗位描述。按照“以崗定責、以責定權”的原則,完善崗位描述,逐級明確領導崗位、管理崗位、操作崗位的健康安全環保責任,根據責任明確崗位工作任務,宣貫培訓到每個崗位、每名員工。
實行過程積分管理。制定健康安全環保積分管理方案,將年度總體工作量化分解為單項任務,并確定每項任務的分值,根據任務完成情況評定分數,每月進行公布。以積分為基本依據,作業系統按70%比例、其他單位按50%比例評先選優。側重考核年度工作計劃的安排、落實、階段重大工作部署、日常管理、監督檢查、體系內部審核、上級大型檢查等情況。
2開展“三個深化”
2.1深化專項整治
開展作業許可專項整治。嚴格規范動火、高處作業、管線打開、吊裝、挖掘、臨時用電、進入受限空間、腳手架等非常規作業許可管理程序,建立基層單位動態施工報告制度,嚴肅落實直線和屬地管理責任,做到安全措施不落實不開工、不開展安全培訓交底不開工、現場監督監護不到位不開工
開展交通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整治客車、?;奋囕v的視頻監控系統等內容。運用GPS、視頻監控等手段,嚴厲整治無證駕車、超速駕車、酒后駕車等十大不安全行為。加強長途車管理,實施長途車全程監控;嚴控跑私車,嚴格路單管理;加強過程控制,將日常檢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中。
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加強消防知識宣傳,重點要害部位實施“戶籍化”管理。認真履行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備案、驗收工作,杜絕未審批先施工、未驗收投入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2.2深化監督檢查
健全監督機制。梳理監督檢查流程,明確監督檢查責任,構建橫向聯動、縱向垂直的監督檢查格局;制定年度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將HSE監督融入業務流程和生產組織過程。各業務主管部門落實直線監督責任,及時開展本系統HSE監督檢查和施工全過程監督管理。
強化現場監督。各單位每天及時上報動態施工項目信息,尤其是高危作業井、城區施工井、基建項目、零星工程、重點工序和高風險工作等,各業務主管部門及時組織力量進行重點監控,重點施工監督率要達到100%。對修井作業施工現場每周覆蓋監督檢查兩次,重點放在夜間生產和特殊時間段上。繼續對大修隊和注汽鍋爐搬遷實行旁站式監督檢查;對大修施工實行駐井監督檢查。
2.3深化隱患排查與治理
結合生產實際,明確主題,每季度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討論、全員風險大排查”,結合季節變化,深入開展春季、雨季、冬季風險排查活動。對排查出的所有事故隱患,自下而上實行崗位、基層隊站、科級生產單位、處四級監控,并健全隱患分級管理臺帳。各單位能夠自行整改的隱患必須立即整改,不能自行整改的隱患,上報相關部門協助整改。所有隱患必須明確監控程序、責任分工和監控人員,每月上報整改及監控情況。
3落實“三項嚴控”
3.1嚴控設計風險
按照“誰設計誰負責、誰審查誰負責”的原則,加強二級以上井控風險井、重點井、起大直徑工具井、復雜措施井、新工藝新技術實驗井等施工設計環節安全環保管理,辨識安全環保風險,核準設計執行標準,完善防控措施,嚴格設計與施工安全環保交底;城區井和“三高井”施工必須落實審批制度。
3.2嚴控“四新”風險
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使用新設備,嚴格履行審批程序,結合工藝流程對安全風險進行評估論證。對涉及防爆設施、特種設備、新化學藥劑等試驗項目,在規劃方案、設計方案、施工方案中明確健康安全環境要求。“四新”建設項目,設計單位要在設計中編制安全生產事故預防措施?!八男隆辈少彙⒁M部門要組織使用單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安全防護措施,對作業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掌握安全技術特性和防護措施。禁止引入不成熟或者威脅安全生產的“四新”項目,禁止使用未經安全性能論證的化學品。
3.3嚴控環境風險
嚴抓環境風險基礎防控,組織全體員工進行環境風險識別工作,依據風險等級,制定可靠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健全防控設施、管理內容、流程和檢查標準。加強對注汽鍋爐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監控,確保廢氣達標排放;加強修井作業清污管理,油泥拉運實行定點、定線路,嚴格執行聯單簽字制度,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加強修井作業施工過程管理,認真執行“三鋪一蓋”,起下作業必須使用防污設施,大修殘余泥漿現場堆放必須做防滲處理;加強運輸罐車的監管,防止因閘門損壞或關閉不嚴出現滲漏,對罐車司機進行環保常識、法規教育,杜絕罐車違法排放污水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 信用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外部監管
信用風險是源于信用活動和交易對手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目前我國銀行正處于內外交困的階段。一方面入世后面臨著外部的競爭,使銀行不得不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實力,如何在紛紜復雜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的體制問題,造成了大量的壞賬呆賬,過高的不良資產已經成為影響銀行正常運營的巨大障礙,并且也影響到我國整個金融業的安全與穩定。因此提高銀行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刻不容緩的問題,而國外銀行不斷完善的先進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是提高銀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這給我國商業銀行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帶來一定的啟示。
一、信用風險管理技術的研究意義
1.信用風險內涵
信用風險是金融市場上一種最古老的風險。具體來說,信用風險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對手或債務發行人違約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從狹義上來講,信用風險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還本付息協議,致使銀行等金融機構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它實際上是一種違約風險。從廣義上講,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對銀行信用的影響,使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遭受損失或獲取額外收益的一種可能性。
2.信用風險管理的概念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它是運用一種管理工具和技術,對授信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債務人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進行預測、監督和控制,通過貫徹執行銀行發展戰略,實現風險和收益配比最優化的過程。銀行對信用風險的有效管理是全面風險管理和銀行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信用風險管理技術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的應用
通過現狀調查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我國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的信用風險管理體制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具體如下:
1.建立完善的內部公司治理結構
我國商業銀行應在以下方面優化內部公司治理結構:逐步調整和優化股權結構,降低國有股權份額,引導具有現代銀行管理經驗的國際戰略投資者參股;優化董事會結構,真正發揮董事會的決策功能;構建有效的長期的經營者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制度,擴大信息披露的范圍,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
2.建立完善的商業銀行內部信用評級體系
針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評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商業銀行應從評級標準、評級方法等基礎環節人手,積極借鑒國外同行業先進的評級思想技術,并與國內同行業進行數據共享與合作開發評級參數,同時參考外部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對內部評定結果進行修正,增加評級結果的前瞻性,制定出一套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并能提升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內部評級體系。
3.建立信用風險基礎數據庫
信用風險量化模型需要諸如企業違約概率、違約貸款的回收率、評級轉移矩陣等時間序列資料,但由于我國大多數銀行開展信用管理的時間不長,相關數據積累不足,同時數據源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也存在諸多問題。這方面的工作明顯落后,嚴重制約了現代信用風險量化模型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應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戶基礎數據庫,為信用風險評估的順利開展和信用管理結果的檢驗打下良好的基礎。這里可以借鑒西歐部分國家的經驗,國內商業銀行還可以采取合作開發的方式突破數據源的障礙。
4.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推行與改革風險經理制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也在向客戶和職能兩個方向設計的矩陣型管理體制轉變,但是改革還不到位,風險管理部門之間職能交叉的情況較為嚴重,沒有發揮矩陣型管理體制在進行風險控制方面的優勢,同時也影響了我國風險經理制的推行效果。我國商業銀行在近幾年才開始推行風險經理制,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都在推行風險經理制,但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經理制與國外同業尚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盡快完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將職能風險經理從客戶經理、業務風險經理中分離出來,培養自己的職能風險專家。
5.注重信用文化的建設
我國銀行在控制風險時一般局限于將信用審批集中于高層或信用委員會。然而,銀行全體成員都應具有風險意識,而且對銀行的風險容忍度有共同的認識。這對有效防范信用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業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內銀行業面臨著參與國際競爭的嚴峻考驗。因此,借鑒國際上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并開發適合自身特點的信用風險量化管理模型、強化信用風險管理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要求。
三、結論
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既需要理論的支持,又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實踐。通過對國際上先進的風險計量模型,以及《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最新理念的分析和學習,我們提出發展國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技術的相關建議,為今后國內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一個大致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思路。由于國內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基礎的薄弱性,健全建立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不能以偏蓋全,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須切實將科學的方法、理論與我國的現實結合,以健全組織管理結構人事制度為手段,以開發實用性風險計量模型和方法為核心,以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為平臺,來實現我國商業銀行運營模式優化和信用風險管理水平的綜合提高。
參考文獻:
[1]梁琪: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度量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