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音樂課堂的創新教學
時間:2023-06-19 16:21: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音樂課堂的創新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升學生的能力素質,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課堂教學服務,激活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保護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另外,創新教育轉變了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方法,學生能主動融入課堂,他們在開放的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多創造與探索的機會。
一、創新小學音樂教學理念
落實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前提就是轉變觀念,在創新性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顛覆傳統音樂課堂的弊端,重新思考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轉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主觀能動性。音樂作為一門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科,教師除了單純講解理論知識以外,更要從視覺、聽覺、感覺等多個方面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中形成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充滿好奇心,集中注意力聽講。另外,小學音樂課堂還適宜采取分層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創設差異性的課堂教學情境與教學模式,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融入音樂課堂,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音樂感知力,探索更豐富、更深刻的音樂知識。
二、營造濃厚的音樂課堂氛圍
為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落實創新教育的目標,教師要始終把握音樂學科獨特的藝術性和審美性特征,營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情境,將學生帶入音樂氛圍中,熏陶積極的情感。通過美化教室的環境,讓學生進入音樂的海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鑒賞或音樂理論知識學習中,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例如,平時上課時教室的桌椅為橫排數列擺放形式,規規矩矩的桌椅擺放無形中帶給學生壓力感??紤]音樂教學內容的活躍性與藝術性要求,筆者嘗試創新桌椅擺放形式,有時擺成圓形、有時擺成方形,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室布局的美感,也讓學生能放松情緒,對音樂課程充滿期待。再如,除了桌椅排列以外,教室墻面環境裝飾也很重要,教師可根據教學主題的不同,在教室懸掛各種教學圖片,包括山水畫、風景畫、音樂家介紹等,學生進入教室仿佛走進了音樂殿堂,從而獲得創新教育的熏陶與引導。
三、豐富小學音樂教學形式
音樂課堂的教學手段應豐富多樣,才能吸引小學生的關注。遵循創新性音樂教育的要求,教師除了傳授基本的樂理知識、音樂作品知識、介紹作曲家以外,還可教給學生幾樣簡單的樂器,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教師可通過演示教學、講故事教學、歷史背景教學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了解每個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牢固把握音樂知識。例如小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完《月光》之后,音樂教師可以借機帶領學生鑒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整合不同學科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體驗學習音樂的重要性,也可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熟悉的樂器演奏月光曲,促使他們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中,培養音樂表演能力與音樂創新能力。另外,音樂課堂活動還要遵守教學相長原則,注重師生互動與溝通,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動態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四、激活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初步成長階段,也是培養智力水平、思維水平與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往往對各種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調動他們的創造力與創新力。分析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教師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者跟著老師演唱歌曲,學習過程非常乏味。在創新教育的倡導下,教師要重新整合教材的內容,引入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將音樂知識以更加獨特、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給學生創造想象與創新的機會。例如學習《軍隊進行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發積極情感,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軍隊訓練的視頻資料,激起學生的斗志,他們憑借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理解軍隊的生活,帶著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教學活動非常成功,學生反響熱烈。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力轉為抽象思維,培養理性思考能力,也能更好地把握音樂作品內涵。由上可見,小學音樂課程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落實創新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體驗,在學習中領悟音樂的魅力。
作者:湯銀華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賓山小
參考文獻:
關鍵詞:音樂教學 教學途徑 審美能力
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價值體現在審美體驗、創造性發展、社會交往、文化傳承四個方面。新課標的內涵在于以音樂的審美體驗為核心,鼓勵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學生終身喜愛、學習、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目前小學音樂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音樂課堂缺少樂趣、教學目標與實際課堂脫離等問題,不能有效地實現新課標賦予小學音樂教育的價值。因此,只有創新小學音樂教育的新途徑,才能更好的發揮音樂課程在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一、注重音樂審美,提高欣賞能力
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由此看出審美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創新學習方式,進行審美體驗
音樂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的“學科本位”思想,同時也倡導構建“以人為本”的新課堂。[1]構建“以人為本”的課堂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思想,由傳統的關注課本轉向為關注學生興趣需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作為音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運用綜合學習方式來面對音樂課堂,從而有效地避免課堂結構所帶來的重復單調。同時要淡化音樂技能、知識和枯燥訓練的過程,引導學生感知所學歌曲的外在美,之后在學生反復傾聽與理解過程中,從整體上領略音樂所具有的內在美,逐步學會體驗音樂情緒與節奏、內容、等方面的聯系。
(二)運用現代設備,豐富審美感知
在現代教育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多媒體教學已普及到小學音樂課堂,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對小學音樂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形式,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課堂的興趣和熱愛。[2]音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我培訓,只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才成充分利用多媒體中的聲、像、圖等優勢,渲染課堂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教學中發揮其優勢作用。未來的音樂教育將是豐富多彩的,只有將這些現代教學設備引入課堂才能更好的發揮其帶動課堂、豐富課堂的作用。教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多媒體技術已成為現在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3]構建多媒體支撐的課堂環境,使音樂藝術與科學手段融入到一起,才能更好的拓寬音樂教學途徑,為音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注重音樂引導,培養綜合能力
音樂課程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審美體驗,更體現在通過音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社會交往等綜合能力。
(一)結合音樂審美,激發創造思維
音樂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沒有正確與否,只有是否更合適。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同時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揮自己對歌曲的態度與見解,不要對學生的意見進行直接的肯定與否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還可引導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對歌曲進行改編與創造,這將增加學生的創作樂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通過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能夠理解、體驗歌曲,而且能夠把新改編的歌曲表現的更加生動活潑,把音樂的內在美表現的淋漓盡致,最終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二)結合音樂活動,鼓勵學生交往
新課標要求音樂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也要創新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鋼琴、大小提琴、口琴、等不同的樂器帶入課堂,讓學生加深對這些樂器的認識。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團隊合作研究這些樂器的不同特征。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同時,教師也可把音樂教學搬出教室,在操場上采取游戲、集體舞、運動操等形式,這樣有助于豐富音樂教學形式,也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也體現了音樂的社交價值。
三、注重音樂拓展,彰顯音樂文化
音樂課堂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它不僅包括對音樂的品味與感受,還應包括與不同學科的綜合。音樂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文化傳承的價值,因此,音樂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只有和其他學科進行融合、與其他文化相互影響,才能體現音樂課堂的人文價值與內涵。
(一)結合生活體會,拓展音樂外延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樂也是來自于五彩的生活當中的。因此音樂課堂要注重與社會、生活的緊密接觸。當今社會傳播途徑廣泛,電視、公園、影院處處都能感受到不同的音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處處留心,感受生活中的音樂,養成善于聆聽、善于感受生活中的音樂美。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組織學生走近自然、社會,感受自然與社會的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搜集身邊所感受到的民俗音樂,如“豫劇”、“懷綁”,把自己聽到的說出來,和大家交流分享,之后教師予以補充。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交流能力,而且為學生熱愛傳統音樂文化、民俗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貫穿音樂精神,融合其他課程
學生在校期間,以語文、數學等專業課學習為主,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所學其他學科與音樂進行聯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綜合的思維能力。只有將音樂感受與科學知識進行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感悟能力,豐富學生對音樂藝術形象的理解。最終才能使音樂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有利途徑。
音樂教學的新途徑在先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將會有助于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作為新時代的音樂教師,只有堅持以新課程標準為核心,積極探索音樂教學新途徑、創新教學思路,才能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路宇珍.用新理念創設小學音樂新課堂[J].教學與管理,2005,(07).
[2]楊晗譽.多媒體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03).
[3]張英梅.小學音樂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1,(10).
【關鍵詞】小學教學;音樂課堂;創新教育
一、音樂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基本概況
1.1音樂教育的內涵
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組織的樂音對自我情感進行表現,如何能夠通過美妙的音樂來進行自我心靈的展現。對于學生的“心靈”而言,它所展現的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文字”,而音樂教育則主要是通過音樂對學生進行心靈上的引導,通過音樂所展現的一種美育的功能性特點去對人進行良好的教育。
1.2創新教育的基本內容
創新則主要指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新的且具有價值的事物的一種發展過程。而對于音樂中的創新而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首要力量、巨大杠桿,意思是對人們內心深處正在沉睡的內部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從而對人們的創造欲望進行激發,加強人們的創新意識,對人們的創造能力不斷進行加強和提升。對小學音樂課堂進行音樂創新教育,就是運用這種具有創造和創新的典型特點,在對兒童進行音樂素養培養的同時,對其內心深處具有創新精神的火花進行點燃,從而開發潛在的智力進而思維模式,啟發創造,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最終達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小學課堂中創新教育的實施對教師的具體要求
2.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對于教師而言,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首先要進行自我提高,成為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隨著現今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何去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構建全新的知識結構、創造良好的教學方法已經對小學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對于傳統教學當中的對知識和技能進行訓練、灌輸的方式已經很難再適應現今的教育教學的發展。雖然對于教學知識的整體結構來說,音樂依然具有一種規律性的理論需要直接對學生進行傳授,而音樂所具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種典型的性質,則更需要學生依靠自我的想象力去進行自我的再創造。
2.2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
對于音樂的教學方式而言,應當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構建一種無權威的教學、學習機制,在課堂中體現一種自由、和諧且具有師生雙向交流的教學形式。體現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審美信息,在真正意義上體現教學之間的平等關系。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逐漸將自己從一個“教書匠”演變為“教學設計師”、“指導者”、“促進者”和“合作伙伴”,為學生創造寬松融洽的人際環境。
2.3增強教學中的民主意識
在小學音樂課堂當中應當著重體現教與學之間的民主意識,教師應當最終學生的人格,能夠更好的維護學生自身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不管學生對音樂是否具有一定的天賦,也不管是否能夠具有良好的優勢,都應該接受他們所具有的被音樂教育的權利,去真正熱愛和關愛每一個學生。
三、實施創新教育的基本策略
3.1創設自由、開放的學習和探究環境
想要實現創新教育,其基本前提條件就是要有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果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基于學生自由、寬松想象的空間,則很難實現自我創造。據有關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在沒有一定的壓力、負擔的情況之下,其心理及思維活動方式都會相對比較活躍,而這時候便很容易產生一定的聯想。因此,對于教學而言,教師應當主動的營造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與學生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進一步消除學生心理的緊張情緒,使得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愉快的方式更好的學習和想象。
3.2對學生的認識興趣進行激發
“興趣”是人體當中帶有一種趨向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只有某個人對某件事物具有興趣的時候,才會進行自我主動的、積極的探索,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良好的設計,在最大程度上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興趣去主動的對課程進行學習和探頭,激發起學習的積極性。
3.3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強調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當中應當確定學生的主動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在教學當中更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依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設定一定的目標和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的進行鉆研和學習,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困難的時候,運用良好的方式進行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擺脫原有的困難,達到一定的突破。
3.4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和普及,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傳輸功能和獨特的優勢,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學方式逐漸活躍開來,而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轉變的都比較快,對一些新鮮的事物都會極為感興趣,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同學當中最先發現的人之一,而對于計算機教學方式而言,他可以幫助學生將音樂教學變得更為具體話、立體化和形象化,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思維受到阻礙,這時便可以利用多媒體適時巧妙演示,通過誘導、點撥,使學生溝通遇阻的思維,從而沖破障礙。
【參考文獻】
[1]孫佳賓.論音樂創造思維中的哲學意識及其思想屬性[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9(02)
[2]劉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教學;互動教學;探索
1.引言
互動教學是新時期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成果,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其實質是,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來提高教學質量。實踐證明,在小學音樂教學開展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們愉悅身心,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
2.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眾多小學音樂教學還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領唱,學生在座位上學唱,這種單方面教學在極大程度上桎梏著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得教學效果不明顯。通過調查,傳統小學音樂教學模式教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2.1教學思想教學觀念落后
傳統教學模式有一個極為顯著的特點,即教師過于重視教學的結果,導致音樂教學的本質意義被忽視。實際上,在小學階段開設音樂課程是為了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以及活躍兒童的身心。而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采取單向傳遞的教學方式,就使得學生的個性差異難以體現,對其后期心理成長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另一方面,教學方式的落后也使得學生的心理情感變化受到了忽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看重教學結果,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信心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都無法有效的捕捉,這種舍本逐末的教學思想使得音樂課程教學嚴重的背離了其本質。
2.2教學過程與生活脫節
音樂是源于生活的一項藝術,其教學過程也應該依托于生活,而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卻過分的依賴于教材,使得學生將音樂與生活實質的聯系逐漸變淡。同時,對教材的過于依賴也使得教師的教學內容與現實脫離,忽視了實際生活中的音樂素材,駁雜的教材內容對小學生來說深奧難懂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
2.3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新時期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教”與“學”的本質聯系受到了破壞,更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學生在長時期的學習中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其對音樂學科必然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也是當前影響小學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
3.打造小學音樂互動課堂的策略
3.1構建快樂教學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音樂學科的理解能力偏低且基礎知識不足,導致在音樂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極易出現乏味的學習心理。如果長時期的音樂學習無法得到明顯的進步,也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針對小學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構建快樂課堂,增添學生的快樂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針對學習效果不明顯的學生,教師應及時的與之溝通,對其進行開導。在構建互動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音樂歌唱接龍的游戲,這樣通過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更能使得學生之間形成互動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3.2創新教學方式
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構建互動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應不斷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創新教學方式。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對教材內容及與教材相關的生活中的素材有充分的掌握,依托于生活,改善教學方式。例如,在進行一些內容簡單的歌曲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編制一套與歌曲相結合的舞蹈,通過舞蹈與歌曲之間的聯系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更能使其,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3.3以學生為主體
打造互動音樂教學課堂一方面要靠教師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方式,在保證教學秩序的同時改善教學環境。另一方面還要靠學生的配合和參與,只有學生充分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點播,這樣做的實質就是將互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樂器講解的音樂課程中,教師提前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其以小組的形式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制作簡易樂器。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得到發揮,更能在極大程度上增添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和快樂性,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成長。
4.總結
新時期教學大綱和教學理念不斷深化在極大程度的促進了小學音樂教學事業的發展,能否有效的提升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全體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在打造小學互動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思想,與時俱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這樣才能確保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小學音樂教學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實踐活動,不同的教師與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以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授課,并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的主體獨立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考力都受到了限制,教學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缺少互動性,最終的結果就是小學音樂教學成為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久而久之,學生會慢慢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重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準確定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教學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學生的水平與基礎是不同的,針對這種情況,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擺脫傳統的教唱的形式,使用靈活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從而使每一堂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都能貼進小學生興趣愛好。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并且要根據音樂課堂的實際情況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這樣不光可以激發起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愛好,而且可以增強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使小學生對于音樂有了好奇心,這樣才能真正地進入音樂所創造的境界,從而在不知覺中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要設定恰當的教學情境
小學的音樂教學更可以稱其為是一種審美的教學,就是要讓小學生在不知覺間學到審核美的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情境的設定對于激發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對于小學生真正地去理解音樂的內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室有布置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設定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對音樂教室恰當布置可以使小學生在剛一步入音樂教室時就會有種進入音樂的感覺,再加上課堂上對于音樂的解釋,可以使小學生能夠迅速進入角色,從而提高了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所以如何布置音樂教室也成為了小學音樂教師的一項內容,比如可以在音樂教室的四周墻壁上畫上與音樂有關的一些圖畫,將學生的座椅按音樂會的樣子進行重新排列等,通過這些布置使得小學生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的熏陶[3]。
四、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要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
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不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打破傳統課堂中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創造性,從而讓學生融合到音樂中去,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不斷增長自身的創新水平。小學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逐步地掌握創新思維,并在實際的學習中使用創新思維。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并且和學生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與方法。在這種寬松與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應將創新思維貫穿始終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要的目的,不能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從而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阻礙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探索的欲望。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去探索與發現,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教師首先要不斷完善與提高自身的音樂專業素質與修養。此外,還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七、結語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36-01
一、音樂專業技能
《新課標》要求師生相互配合,在課堂中營造出一種有樂趣無壓力的氣氛。音樂教師的舞蹈表演水平給小學音樂課堂帶來的影響也是極其關鍵的。教師需要把握小學生外向好動樂于模仿的特性,借助教師的肢體語言教會學生感受音樂、表演音樂,構建出融洽、平等的師生感情。
音樂是一項能力性很強的科目,所以音樂教師一定要擁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但是,音樂也是一類極其獨特的藝術,既不同于美術彰顯的是塑造藝術,又不同于電影戲劇這樣可聞可感的綜合藝術,它是一種通過聲音傳播影響人的聽覺進而啟發想象來得到一個似乎能夠體會的形象。所以,《新課標》早已革新了以前以“唱歌、音樂文化和鑒賞”為核心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指出以“體會與欣賞、表達、創造”為核心的全新內容要求。因此,以前的可以“彈琴、唱歌”便可以做音樂老師的想法太簡單了。音樂教師不僅要關注本來的專業水平,而且應該慢慢學習合唱指揮、樂器表演和音樂創作等綜合的專業能力。教師僅具湟幌钅芰κ俏薹滿足學生逐漸增多的音樂需要的,
而且,作為音樂教師既應該教好課也應該做好課外文藝活動。一些學校具備校內管樂隊、民樂隊等,這不但提升了學生們的專業水平,而且培養了學生們的團隊協作精神。一般而言,安排以上活動團體做訓練的責任便理所當然地交給音樂教師,一旦某位音樂教師沒有鼓號隊培訓水平、舞蹈隊編排水平、合唱隊培訓水平等較為綜合的專業能力的話,便無法成為合格的音樂教師。這便可以解釋為什么高師音樂教育應該安排合唱指揮、舞蹈編導、管樂合奏等專業選修課。
二、駕馭課堂的能力
《新課標》呼吁“以學生為本”的根本宗旨,學生為全部課程的關鍵與主體。教師需要根據實情出發,重視學生的喜好,關注學生的情感溝通,將發展學生的興趣當成開始,使學生愉快學習。因此教師應該用一種新型的面孔來對待學生,新型課堂打破了教師為主體的局面,轉為雙向溝通交流的氛圍。
音樂課和別的學科比較,更可能引起師生間的交流。特別就小學生來說,外向活潑、喜歡彰顯個性、喜歡模仿,教師唯有在溝通環節上帶動課堂氛圍,才可以完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自主性,使大家加入到課堂教學活動里面。輕松愉快的課堂看起來“亂”,然而事實上是“活”的,也就是形散神聚,使學生在“亂”的課堂中掌握“活”的內容,想獲得此種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收放自如,具有掌控課堂氛圍的水平。
三、創新能力
創造力是藝術進步的源泉,失去創新教育就無法進步。自我實現的人往往具備探索進步、敢于闖蕩的精神,不會因為守舊不思進取,“書破萬卷求自如,唯有創新才成才”。社會的前進號召激勵著創新人才。所以,創新技能的發展便是我們目前教育的重中之重。
音樂是創造性很高的藝術之一,《音樂課程標準》標準里談到:“利用教學和多類形象的音樂實際活動,發展學生喜歡音樂的感情,培養音樂體會與欣賞水平、表現水平與創造水平?!蓖瑫r音樂新課程標準“分學段的內容標準”里面,將“創造”當成獨特一項給出解釋。因此,《音樂課程標準》極其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技能,這帶給中小學音樂教師實實在在的全新挑戰。以前一位偉人談到:“教師工作最大的特點是創造,只有打破常規,敢于嘗試,才能談的上創造?!彼裕诮虒W的環節中,教師需要具備“三見”:新見、創見、遠見。
事實上,我們學習一類知識與感悟一類新觀點較創造觀點更簡單,應該掌握培養創新思想與創新想法的實用手段,應該激發學生尋找矛盾以及探索處理方法。教師對于讀書掌握的知識概念要聞一知十、相互聯系、從淺入深、融會貫通,在正確使用知識的時候,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新的知識信息,主動做教學研究,把研究結果及時地使用到社會中。所以,教師需要立足全新教學手段的探索與研究,全力激發學生做到獨立研究,讓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有創造的學習。
音樂創新教學,是建立較為完整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促進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有效發揮,促進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好地發揮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現狀
現在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以教唱為主,學生被動地機械的學唱,許多教學資源和多媒體利用不夠 ,教學氣氛不民主、不平等,學生的個性特長、創新意識很難有機會得到培養,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態,適應課程改革、適應素質教育,構建一種新的教學結構,把學生從枯燥的學唱中解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學會創新、引導學生創新。而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圍,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因此,我們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建立一種適合學生主體主動發展、樂于創新的教學活動框架,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人們普遍認為,創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創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實驗。強調要把創新教育落到實處,特別是把創新教育與課堂教學充分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具體表現一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的嘗試;二是學科教學中創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三是創新教育中課堂教學評估體系的建立;四是課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嘗試。
當然,創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創新精神、教師創新能力等指標的量化評定仍有一定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他主、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均阻礙創新教育的深入研究。
二、建議
在教學活動中能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結合的教學環境,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有效地獲得知識,又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與學這一對關系將變得十分地和諧有趣而輕松愉快,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情感,產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愿望,并能調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習的情緒,這也正是創新思維的萌發點。
音樂的創新能力要慢慢地培養,首先要學生確立變易的觀念,要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主要創作方式是“一曲多變”,所謂“情之所至”、“腔之所隨”,音樂作為表達內心情感的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具有鮮明的偶發性、個體性、創造性,它是人人都可以用來表現、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要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音樂創作類似于我們寫文章、畫畫,盡管我們并不是文學家,但是每人都有書面方式表達自我的需要,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寫作文了,當然也是日積月累才越寫越多;盡管我們并不是美術家,但是我們依然會拿起畫筆用色彩與線條描繪出心中最美的圖畫;即使我們并非音樂家,但我們仍有以音樂方式表現自我情感的需要,誰又能說小學生就不能創作音樂呢?因此,只有讓學生樹立音樂創作變易的觀念和信心,才能進一步實施教學。
在教學中注意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上進心,是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的,是創新意識的潛能,也是創新意識的萌芽,這些都是創新的動力源泉。
因此,教師應創建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圍中,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現實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在學習中去發現、操作、嘗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觀察、思考、運用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措施:
(一) 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縛而進行的有創造性的心理反應。就是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態度來對待學習,促使學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 提高學生的創新興趣
1、巧設創新平臺
當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興趣時,使學生有了強烈的創新意識,就該運用這個平臺,借助于聯想、靈感等思維方式,加以組合,從而使創新活動有可能變為現實。
2、體會創新的樂趣
當學生體會到因為創新而帶來的成功和樂趣后,將追求成功, 由于音樂實踐機會多,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從多角度、多層次的進行創新,提出獨特的見解。因此,學生更愛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