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1: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銀行風險防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商業銀行需要權衡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權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確認自己在動態的經營環境中可接受的風險程度,并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與控制技術講風險控制到最低,從而確保銀行利潤的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已經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在風險防范機制完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風險管理也逐步實現了專業化和系統化,風險管理的方法、效果也得到明顯改善與提升。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和美國商業銀行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中國商業銀行應借鑒美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經驗,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生存和發展。長期以來,面對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和復雜的金融環境,美國商業銀行十分重視金融風險的防范,并積累與發展了大量的風險管理技術及經驗,這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與啟示。
二、中美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比較研究
(一)中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概述 (1)中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發展。首先風險管理能力全面提高。隨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規范化、市場化,我國商業銀行從轉變風險管理理念、改進風險管理工具入手,積極建設風險管理體系,使得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大為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施“大風險”管理戰略,除對信用風險進行監管外,還提出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控與管理。二是部分商業銀行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系統,如招商銀行引進花旗、摩根等知名銀行使用的資金交易與管理系統,實現了前臺、中臺、后臺的無縫對接,并擴大了風險監控范圍。(2)美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首先,美國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風險管理文化,認為風險管理是一種精神狀態,注重將風險管理的原則深入移植到員工的思想中、體現在他們日常工作行為中。其次,強調對銀行各種風險的全面監控,將銀行所有業務部門面臨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并配有相應的管理管理系統和管理隊伍。三是風險管理技術較為成熟。針對不同的風險,側重對風險的量化管理,如信用風險的管理,與新資本協議的要求相一致,銀行機構加強了基于量化分析技術的專家判斷。通過在個人貸款業務中運用統計學模型獲得信用評分等數據,銀行預測違約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零售信貸業務也由此更加規范。
(二)中美商業銀行法制建設比較(1)中國商業銀行法制建設情況。我國五大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是通過專業銀行改制而成,發展歷史較短,銀行法制建設并不完善。我國于1995年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以及銀行監管的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我國銀行業監管的框架。為適應商業銀行的發展,2003年成立了中國銀監會,并頒布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外部監管的主要機構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其中,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是我國銀行監管體制的核心。 (2)美國商業銀行法制建設情況。1863年,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聯邦銀行法案―《國民銀行法》頒布。1913年,頒布《聯邦儲備法案》,建立了現在的美聯儲。1933年,頒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并成立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1970年,頒布《金融控股公司法》,1984年,頒布《瑞格爾―尼爾跨州銀行和分業效率法》,允許商業銀行跨州注冊。在此后的幾十年里,美國商業銀行法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1987年頒布了《銀行業競爭公平法》等法律,這些法的頒布使美國商業銀行監管環境得以完善和加強。
(三)中美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比較 中國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的設置上存在漏洞,如風險管理機構主要是針對系信貸部門的管理,對個人貸款、企業貸款等進行嚴格的監控,而對于資金營運部、票據運用部、會計部門等其他業務部門并沒有進行強調風險的管理。其次是內部控制執行起來存在困難。隨著金融市場競爭的加劇,許多銀行為了保持和客戶良好的關系,對企業貸前審查并不嚴格,違規放貸的現象時有發生。最后是銀行內部稽核的監督效果受到限制。美國商業銀行內部稽核制度是實行總部一級管理制度?;瞬块T設在商業銀行總部所在地,分支行不設立。在各區域管轄行設立稽核經理,稽核經理作為區域稽核的負責人直接領導稽核小組,稽核小組直接向董事會負責,而不必向銀行總經理負責。另外,稽核小組在財務上保持獨立性,并且人員數量上也要達到一定比例,確保稽核任務能夠高效完成。再次,美國商業銀行稽核內容設置較為完整,不僅包括復核性質的監督管理,而且還進行審計性質的監督管理。最后,美國商業銀行稽核方法的運用較為靈活。首先依據各分支行的風險程度確定稽核對象和頻率,使稽核更具有針對性;制定銀行各種風險的測定標準,轉化為數學模型,對銀行的風險程度進行檢測和評分,并根據各部門分數高低確定稽核頻率,分數低的要增加稽核次數。另一方面,現場稽核和非現場稽核的方式同時進行,非現場稽核要求銀行制定的部門定期提供業務數據和相關單據,對于發現的問題再交給現場稽核處理,基本實現了動態檢測。
(四)激勵制度的比較 (1)激勵手段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在激勵上主要是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主要是指固定工資、獎金和各種福利等。美國商業銀行除了薪酬、精神激勵外,還包括一系列股權激勵機制,如股票期權計劃、限制性股票計劃、延遲股票計劃和股票購買計劃,對于優秀員工給予一定的激勵政策。中美商業銀行在激勵手段方面都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形式,但和美國商業銀行相比,中國商業銀行對員工激勵手段顯得比較單一,不能全面滿足員工不同層次的需要。(2)績效評估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各級管理人員的績效評估主要依據行政級別,但其對銀行的貢獻、經營業績關聯較小,所以激勵機制使得很多銀行員工為了獲取職位的升遷,過分看重短期利益,從而忽視長期利益,甚至降低了銀行的經營效率。美國商業銀行員工的固定收入比重較低,約占到30%左右,個人的業績、崗位、職責都會和收入掛鉤,并且流動性較強,鼓勵創新。(3)激勵的實施方面。我國商業銀行采取的是總分銀行制,分支機構層次較多,在激勵機制的實施過程中,會影響考核信息的傳遞的準確性和公平性,降低了考核的效率,最終影響到激勵機制的實施效果。美國商業銀行的內部組織形式和管理結構較為完善,銀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對員工進行全面的激勵考核,并且最終由銀行股東大會所屬的薪酬委員會來確定,激勵政策的落實較為客觀、公平。
(五)外部監管的比較 (1)市場準入方面。中國銀行業監管部門沒有形成持續性監管,目前商業銀行外部監管更加偏重市場準入、對商業銀行的設立條件要求很高,側重合規經營,且對于金融創新等,如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則沒有完善的風險管理配套制度,缺乏全面、持續性的監管。 美國是實行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金融法規嚴密,因此美國商業銀行準入制度比較寬松,申請程序相對簡單,無論是區域性銀行還是國民銀行,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可申請成立商業銀行。對于銀行經營許可證的審批程序,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采用同樣的評估標準,一般包括以下指標:銀行資本結構、資本充足率狀況、管理部門基本情況、銀行對社會服務的便利條件和能夠提供的服務項目、銀行的發展前景等。另外,美國商業銀行在設立分支行和附屬機構須經聯邦儲備體系的批準。(2)對商業銀行的監督檢查方面。中國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側重現場監管,對于非現場檢查缺乏管理經驗?,F場檢查多是臨時安排,監管的連續性不強,一般采取對報表資料、原始檔案等隨機抽樣調查,主觀性強、隨意性大,樣本很難真實反映銀行風險情況。最后是合力監管尚未形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審計署及銀行內部的審計稽核部門在檢查項目的確定和計劃安排方面尚未充分溝通,檢查結果和處理情況也未及時交流,重復檢查、重復處理的情況時有發生。美國采取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檢查并重的方式對商業銀行進行持續性監管。在美國,對于現場檢查,監管機構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開始檢查前的一個月,向被檢查的銀行提交詳細的材料清單,要求商業銀行對所提材料或問題進行準備;并且向參加檢查的每個官員發出通知,告知其檢查內容的設計安排、時間要求并提供相關材料等。同時,現場檢查實行程序化管理。對于非現場檢查,美國商業銀行和銀行控股公司每季度必須遞交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有關附屬報表等資料,報表的格式和內容必須符合監管當局的要求。為了避免重復報送,相應的銀行向各自的金融監管機構報送。在非現場檢查中,運用早期風險預警系統對銀行報送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比較, 以便把銀行風險控制在早期階段。
(六)危機處理的比較 我國商業銀行以國家信譽保駕護航,在危機處理時依靠中央銀行行政手段,缺乏科學系統的銀行資產定價評估體系。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發生流動性危機破產倒閉,直接由中國人民銀行責令工商銀行接管。目前我國還不具備對危機銀行的資產評估機構和專業的銀行信用評級機構,銀行的信用評級主要依靠國外的一些信用評級公司,由于信息不對稱原因,外資評級機構對于銀行的評估存在一些盲目性,并不能有效監控銀行的風險。這種情況下, 在危機發生前, 缺乏對銀行風險情況的外部評價;而在危機發生后, 對銀行資產的評估缺乏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此外,我國商業銀行對于危機防范意識不強,認為銀行的運行背景是國家的信用,對銀行的運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公眾也缺乏對銀行危機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銀行也是一種企業, 也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而發生倒閉。美國對危機銀行的分類是依據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衡量。美國監管當局認為應對資本不足的銀行及早采取措施以盡量避免其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以致破產倒閉。對參加存款保險的銀行根據資本充足情況分為資本充足、資本不足、資本顯著不足、以及資本嚴重不足五類,后三類為處于危機狀態的銀行。針對危機狀態的銀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命令其調整資本結構,在必要情況下以最小的成本處理將要破產的銀行。美聯儲結合銀行資本充足情況,向流動性不足的銀行提供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操作。此外,美國采用駱駝評級體系將銀行分為5個等級見表(1),對于挽救瀕臨破產的商業銀行,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實行不同的貸款利率標準、貸款條件和抵押物要求。
三、美國商業風險防范機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一)商業銀行要實行全面風險管理戰略我國商業銀行總體上處于風險控制階段,而美國商業銀行則處于風險管理階段,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是銀行風險控制的更高階段,是建立在風險管理原則、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技術、風險管理團隊的基礎上的風險控制。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戰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1)銀行董事會應依據經濟環境和市場定位,制定風險管理原則。主要包括穩健性、系統性以及分散與集中的相統一。穩健性是銀行風險管理的前提,風險管理系統能夠及時反映銀行風險,并且具備可操作性和穩定性;系統性是風險管理的手段,它需要融合銀行風險管理策略、程序、基礎條件和環境等因素,形成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分散與集中地統一是指各業務部門要管理和控制好自身的風險,還要把握銀行面臨的全部風險,將銀行業務與風險策略有效結合。(2)營造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強化全面風險管理的意識。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就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經營理念,它應滲透到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部門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從不同角度確認每個部門、每個員工負有在本部門、本業務環節管理風險應承擔的責任,培育人人樹立風險管理文化的理念。(3)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技術和管理流程,實現風險管理系統化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應逐步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進行全面持續的監控,同時借鑒美國商業銀行基于風險的資本配置體系,提高經濟資本計量的準確性。在風險評級技術上,建立以VAR為代表的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在內的一體化分析模型,確保分析結果互相一致,避免因風險相關性造成的風險重復計量。風險管理流程應確定新的產品分類方法,實現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的同步:按產品、地區、業務、主線來識別風險;收集、篩選銀行業務和管理數據,運用風險管理模型對風險進行客觀度量;對風險管理實行授權制度,分支機構需要在授權范圍內對風險進行控制;對于已經不再適用的流程要及時修改和廢除。
(二)完善內部控制和激勵制度,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 (1)強化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對商業銀行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要真正實現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為核心的決策機構,明確劃分股東大會、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各級業務職能部門的責任、權利與利益,真正落實產權清晰、責權分明的公司治理機制;其次,健全風險監控系統。商業銀行要順應金融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逐步建立覆蓋所有業務風險的監控和風險預警系統,進行持續監控與定期評估,避免出現對風險的處理時機處于較為滯后的局面,對風險的監控由事后檢測轉為事前預警和實時監控。(2)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隨著有些銀行股權激勵計劃等長期激勵制度的推出,使銀行利益與員工利益結合的更加緊密;為了避免道德風險,銀行還應建立以自我約束為核心的考核考評辦法,正確引導各部門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提高經營效益,嚴防操作風險。此外,為加強對銀行高管特別是分支行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管,銀行必須要落實崗位交流制度,并強化對崗位輪換后的業務稽核工作。(3)建立科學高效的風險內部管理組織結構。風險管理組織結構是最終落實銀行監督、控制和評估各業務部門風險的關鍵因素。隨著我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對于風險的管理,應建立決策機構與經營機構權力劃分和制衡機制的組織結構,形成縱橫交錯、層次分明、相互配合的全面風險管理格局。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 負責全面監督、評價各部門的風險和銀行總體風險,直接向董事會負責;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風險職能部門行使日常的監督、衡量和評估量化風險職責;各業務部門分別下設風險經理,負責部門內部風險監測與控制,風險管理經理要實行向業務部門和風險管理委員會雙線報告制度,如圖(1)。
關鍵詞:風險信息披露呆帳準備金
從完全無風險意識到實行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成效是顯著的。但隨著中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加入WTO,國際金融業進人中國資本市場,國有商業銀行日益與國際接軌,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也在逐步加大。
一、不良貸款的處理與銀行風險
國際金融界從亞洲金融危機中得到一條重要教訓是:銀行壞賬的推遲核銷與累積而不是壞賬本身導致了金融危機。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對商業銀行的壞帳,美國允許商業銀行根據貸款的實際質量自行及時處理,從而對有效化解金融風險起到了積極作用。而日本則對貸款壞帳的核銷有嚴格的限制,而且呆帳的核銷銀行無權自行決定,必須得到大藏省的批準,結果大量應該核銷的壞帳未能及時得到處理,最終促成了金融危機的爆發。在中國,不良貸款主要是指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及擔保等表外業務項下的墊付款項從墊付日起即作為不良貸款。對于不良貸款的認定,主要由各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負責。
中國的商業銀行對于呆帳的核銷并無太多的自。每年,商業銀行的各分行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經貿委等部門下達的貸款呆壞賬核銷的范圍,提出不良貸款的核銷計劃,這些計劃經當地財監辦同意后,報總行批準。由此可見,呆賬的核銷受到諸多嚴格限制,而且還要層層上報,這樣就使得應該核銷的壞賬得不到及時處理,暗藏了巨大的危機。
二、應收未收利息的處理與銀行風險
在《財政部關于調整金融企業應收利息核算辦法的通知》中規定:“貸款利息自結息之日起,逾期180天(含180天)以內的應收未收利息,應繼續計人當期損益;貸款利息逾期180天以上,無論貸款本金是否逾期,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不再計人當期損益,在表外進行核算,實際收回時再計人損益。對已經納人損益的應收未收利息,在其貸款本金或應收利息逾期超過180天以后,金融企業要相應做沖減利息收人處理?!憋@然,規定貸款的應收利息需在結息日后180天以上,才不再計人當期損益。相對于其他國家如英國大部分銀行是90天,而美國大部分銀行是60天,這一期限過長,事實上,貸款的應收利息在結息日90天后,其收回的可能已大大降低,由此可見中國商業銀行的應收利息的壞帳比例遠高于西方商業銀行,增大了中國商業銀行的風險。
三、貸款呆帳準備金的提取與銀行風險
商業銀行提取準備金應著眼于總體資產的質量,而不應僅僅針對貸款的質量。國際慣例將準備金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特定類別的資產的可能損失所提取的專項準備金;另一類是針對總體資產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損失所提取的普通準備金,也就是一般準備。
與國際慣例相比較,中國的商業銀行所執行的呆帳準備金制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首先,在大多數國家,對貸款提取準備金的比例通常是貸款余額的1%~2%,這是基于他們的不良貸款的比例一般是貸款余額的1%左右而設計的。但是在中國,由于目前大部分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商業銀行實際承擔著很高的信用風險,不良貸款占貸款余額的比例遠高于1%~2%,因此,商業銀行按l%的比例提取的準備金使銀行的準備金的充足性受到影響。其次,貸款呆賬準備金按年末貸款余額的l%與上年末呆賬準備金余額之間的差額提取,實際意味著當年核銷的呆賬,當年不再提取呆賬準備金,這部分準備金是在次年提取并計人次年成本的。這種做法實質是對貸款損失的推遲確認,違背了穩健原則,累積了風險。最后,將準備金劃分為專項準備金和一般準備金屬國際慣例。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規定,一般準備可以作為附屬資本參加資本充足率的計算,但專項資本則不可以。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呆賬準備金,從提取方法上看,很像一般準備,但實質卻是專項準備,以此參加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實際上等于提高了資本充足率,使得8%這一數字失去了實際意義。
四、信息披露與銀行風險
從國際金融界的角度看,加強信息披露,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的透明度已是大勢所趨。2001年1月16日,巴塞爾委員會了新資本協議草案第二稿。該協議于2001年底正式,初步定于2005年正式實施。相對于舊的巴塞爾協議,新協議除了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外,更進一步提出了資本充足性的監管約束和市場約束兩項內容。巴塞爾委員會認為市場具有迫使銀行有效而合理地分配資金和控制風險的作用。市場獎懲機制可以迫使銀行充足的資本水平。但是,有效的市場約束對銀行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信息準確、全面、及時,市場參與者才能準確判斷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此,新的巴塞爾協議要求,銀行在一年內至少披露依次財務狀況、重大業務活動及風險度、風險管理狀況,具體指標主要包括資本結構、風險敞口、資本充足比率、對資本的內部評價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戰略等。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對會計信息的披露要求是較為粗放的。按照中國《商業銀行法》的有關規定,商業銀行應于每一會計年度終了三個月內,按照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公布其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和審計報告,至于上市銀行,則應執行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原則第2號……商業銀行財務報表附注特別規定?!睆目傮w上看,迄今為止,除上市銀行外,中國的商業銀行并沒有進行全面的信息披露的義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非上市銀行,其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特別對近年來迅速發展的衍生金融產品,目前無論是人民銀行還是財政部均無明確規定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各商業銀行一般是在表外科目進行登記,不在表內處理。而目前各商業銀行估算風險時,并沒有把表外科目風險計算在內,對衍生金融產品的披露要求更是近乎空白,忽視了國有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市場風險。
五、風險防范與會計改革對策
根據新的《巴塞爾協議》標準,制定現代、規范、高效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會計處理與會計披露標準是深化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環節,是構建現代化、國際化商業銀行基礎。參照國外商業銀行的做法,為了更真實、全面、客觀地反映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防范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的會計體系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第一,可以根據國際慣例,適當放寬對商業銀行核銷貸款壞帳的限制,可嘗試允許商業銀行按照真實性原則自主決定貸款壞帳核銷的金額與時間。對貸款的應收利息,如在結息后90天仍未收回,則不再計如當期損益。
第二,應當按照國際慣例制定準備金制度,分別提取專項準備與一般準備,但準備金的提取可按照中國資產質量不高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過度期,通過漸進的方式逐步實現。在過渡期內可以允許商業銀行在兼顧質量與效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前提下,先在部分資產質量較高的貸款品種以及新發放的貸款中推行新的準備金計提新晨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防范 對策
前言:我國商業銀行是以經營貨幣借貸為主要業務的高風險金融行業,其風險的存在伴隨著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由于商業銀行所發生風險的不確定因素,風險的存在時刻有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倒閉破產。因此,完善建立有序的銀行風險防范對策,成為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保障,對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1.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風險的主要體現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經濟的飛速發展,商業銀行儼然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血脈,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問題也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結合商業銀行獨有的特點,將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劃分為以下三部分:
1.1商業銀行存在嚴重的信用風險問題
商業銀行是以信用為基礎的風險金融機構。自商業銀行風險認識產生以來,銀行信用風險就成為商業銀行最為重要的風險問題。銀行信用風險的產生是指銀行的債權人未能按合同簽訂的條件按時償還債務,造成銀行蒙受經濟損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快速發展,但是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卻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呈現上漲趨勢越發嚴重。具體表現為:首先,許多銀行工作人員為達到個人的自身利益,對銀行的貸款審查不嚴格,對不滿足貸款審批標準的借款人,代為虛報審批信息,造成貸款人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無法進行債務償還;其次,銀行人員大多盲目的相信大客戶的信用值,對大客戶的貸款要求,有求必應,沒有對大客戶的現實狀態進行實地調查,造成大客戶其實沒有能力償還貸款又經營不善,不斷向銀行借貸的惡性循環;最后,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對國外銀行放寬監管政策,外企銀行已經可以和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導致銀行競爭的日趨激烈,而國有商業銀行大客戶源的流失,新型客戶體系的加入,等等上述問題都嚴重影響到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
1.2商業銀行存在嚴重的利率風險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使用的利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和固定性,不能很好的適應中國商業企業在社會中的發展。因此,商業銀行面對市場經濟下不同貸款對象,不相同的貸款內容時,不能使用不同利率對各種貸款進行控制,削弱了商業企業的經營利潤;同時,當社會出現通貨膨脹時,銀行利率會出現負值情況,嚴重危害了商業企業的發展,大量導致商業銀行經濟業務的虧損。
1.3商業銀行存在嚴重的流動性風險問題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其實質是商業銀行各方面風險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為資產流動性風險和負責流動性風險,即商業銀行以正常價位變現能力和降低價位以達到變現能力所產生的風險形式。由于,中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較高,不良貸款仍具高位,銀行的資金流動環境較差,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流動性風險發展,極有可能迫使銀行進行提前清算,導致商業銀行面臨資金鏈斷接的狀態,甚至能夠使商業銀行破產。
2.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
我國想要完善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其根本是健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發生的不同狀況,采取不同的針對防范對策,具體對策如下:
2.1規范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防范
信用風險作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重要工作之一,信用的規范在整個風險防范中有著尤為重要的地位。規范商業銀行信用防范工作,最點在于:一,商業銀行應該引進國際先進的信用評價標準系統和風險防范模式,致力于從結構上建立完善的銀行信用體系;二,建全商業銀行信用管理,加強對貸款人的事前走訪,事中分析,事后管理工作確保貸款人的還款能力,減少企業不良信貸的發生;三,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的員工管理體制,加大員工激勵體制,在工作上要求員工嚴格控制信貸的操作流程,明確個人的責任關系,對品質不好,有道德問題的銀行員工予以開除,樹立好的商業銀行內部風氣;四,運用科學先進的金融理念、技術分析,提高商業銀行資金的回收率,使商業銀行投資的證券基金以及各種經濟業務投資的衍生品及時收回成本轉嫁風險。
2.2健全商業銀行流動性和利率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與利率風險都嚴重威脅到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其風險的產生,降低了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下的適應性,同時,降低了商業銀行利潤的產生。因此,對商業銀行流動性和利率風險的改革管理迫在眉睫。
2.2.1創新資金管理體系,完善內控管理
在健全商業企業流動性和利率方面,應建立統一的資金操作平臺與管理平臺,對資金進行統一的管理。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創新建立經濟信息和風險控制的監督預警機構,增強商業銀行風險的抵御性。
2.2.2 設置獨立的內部風險管理部門
商業銀行應設置獨立的內部風險部門直接隸屬于銀行董事會,監管銀行不良信貸經濟業務,為銀行部門提供外部監控力量。內部風險部門不屬于銀行任何部門,同時,內部風險員工也不就職于其他部門,真正做到以局外的眼光,對待商業銀行風險,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提供內外雙層的全方位保障。
2.2.3提高商業銀行資金的變現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想要擺脫流動性風險與利率風險的影響,應該加強商業銀行資金的變現力,同時增加銀行貸款業務的種類,改變傳統資金結構的固態化,增強各個商業銀行的活動資金,壓縮不良信貸影響,全面科學的改變以往束縛商業銀行發展的機制,促進商業銀行快速發展。
結束語:
我國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商業銀行的風險防范工作。對我國而言,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工作任重道遠,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商業銀行應該在日常經濟活動中透徹分析風險本質,拋除表面現象,真正做到科學合理的配置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制度,規避商業銀行風險,提高經濟流動,從實質上化解風險,改進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對策。
參考文獻:
[1]朱然,李斌.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及其防范.商場現代化,2005;08
[2]陳煒.商業銀行會計管理探析.調研世界,2009;12
[關鍵詞] 商業銀行 會計風險 防范措施
隨著商業銀行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也處于重大變化時期??v觀國內外金融市場,銀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兼并、倒閉現象日益增加。從風險的表現來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數與會計行為違規緊密相關。面對如此風險壓力,加強對會計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已是當務之急。會計如何通過其自身的職能去防范與抵御風險,是商業銀行會計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在分析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有效措施。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防范的意義
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就是在商業銀行內部會計工作組織領導管理機構和基層行會計部門所進行的各項會計業務中,由于受到來自內、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會計信息存在重大的失誤或偏差,從而使商業銀行的資金、財產、信譽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或不確定性。加強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規范商業銀行會計工作;有利于增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的責任感。
二、商業銀行會計存在的風險
銀行會計自始至終貫穿于銀行業務處理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會計風險??蓪⑸虡I銀行會計風險分為內部控制制度不嚴密,會計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出納業務存在的風險,支付結算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會計手段落后的風險。
三、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防范的措施
1.建立嚴密的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體系
(1)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要盡快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系統、環環相扣的會計業務內控制度。②針對業務等外掛系統的薄弱環節盡快完善其管理制度和管理規定,并落實業務核算的管理部門,做到新業務、新產品的推出與會計核算規定和操作流程同步進行。③各級會計管理部門應對崗位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工,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制定出內控嚴密、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業務操作規程。④做好內控檔案管理制度的建設,建立責任檔案備查制度。
(2)建立對會計行為的再監督機制。在內部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會計行為再監督機制,圍繞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等內容,引導會計行為規范化,使會計工作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3)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風險最重要的防范是責任防范,只要責任到位,制度到位,漏洞隱患就會無處可存。對發現的違規違章行為要進行責任追究,對有關負責人進行嚴厲的經濟處罰或者紀律處分。
(4)建立集中統一的稽核系統。目前,商業銀行會計事后稽核是由在相應會計柜臺設一名事后稽核員完成,事后稽核缺乏獨立性,會計監督職能不能很好發揮。應建立集中統一的稽核系統。
2.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
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法紀政紀、反腐倡廉、革命傳統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蝕。針對會計人員業務層次的不同,應進行分層次定位和培養。同時,要大力倡導風險防范文化,使其深入人心,使全體員工真正樹立“內控先行”、“風險控制優先”的思想,并切實落實到行動中。加強教育培訓,使每位員工熟悉自身崗位職責要求,理解和掌握業務的風險點,使風險意識滲透到每位員工思想深處,使風險控制成為每位員工的自覺行為,加快塑造和培育健康的風險防范文化。
3.全面有效的會計風險監督系統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監督系統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三個部分。(1)事前監督,主要是制定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預警指標體系。(2)事中監督,主要是對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及時進行風險評價,動態地監控風險狀況,及時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3)事后監督,是指通過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對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結果進行全面復審檢查,考核各單位有關控制金融風險責任指標的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與措施,以進一步防范風險。
4.完善商業銀行客戶身份證明制度
在商業銀行業務處理中為了確認客戶的身份,規定了相關的身份確認依據,比如:單位證明、單位財務公章、個人身份證件、支付密碼等。在個人業務中使用最多的是身份證,但近年來,偽造身份證騙取銀行資金的案件頻頻上升,造成銀行風險的發生。隨著網絡銀行和虛擬銀行的逐漸普及,個人業務量會逐漸增多,客戶身份確認將成為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重點,商業銀行必須根據會計處理手段和會計處理環節,適時開發和不斷完善銀行客戶身份證明制度。
5.先進技術和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運用
關鍵詞:商業銀行 經營風險成因 內部會計控制 會計分析
一、商業銀行風險的成因及防范途徑
(一)成因:1、政府部門對銀行業的隱含擔保
2、缺乏強效有力的監督制約機制
3、銀行從業人員道德素質較弱
4、信貸體制存在缺陷
(二)途徑:1、拓展業務范圍,強化抵御風險能力
2、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
3、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4、建立嚴格的信貸管理體制
5、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二、我國現行銀行風險管理的缺陷
1、銀行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還不完善
2、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3、風險量化管理技術落后
4、風險管理工具缺乏
銀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建立合理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可以有效地規避和抵抗風險。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科技進步,商業銀行會計業務日趨現代化、多樣化、復雜化,銀行會計內部控制面臨的新問題,對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戰。會計工作由于其貫穿業務處理始終的獨特條件,在防范銀行經營風險方面可以發揮特別的作用,是銀行實現穩健經營的重要保證。本文試圖就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會計防范與控制談談認識。
三、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成因的會計分析
1、會計體制改革不到位,不能滿足防范風險的要求。
2、會計制度不夠健全,不便防范風險。
3、會計核算不規范,容易引發操作風險。
4、會計內控制度不完善。
5、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觀念落后,風險防范意識不強,也是增加經營風險的重要因素。{1}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外部原因。{2} 銀行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不能滿足防范銀行風險的要求。{3} 銀行會計制度的建設遲緩,無法滿足銀行風險防范的需要
四、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內部原因
1、內部稽核不力
2、教育滯后,人員素質偏低
五、如何強化會計內部控制
1、強化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樹立內控優先觀念 。首先各級領導必須增強內控優先意識。目前銀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存款成為評價基層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必須將其列為領導干部的業績考核項目,或實行內控管理達標制,促使各級領導重視強化內控制度,有效防范案件的發生。其次,加強職工再教育,提高全體會計人員對內控的認識。
2、加強賬務控制。行會計核算必須有一系列以會計法為核心的專門方法和規范,包括填制和審核憑證、設置會計科目、登記賬簿等,它是銀行會計控制系統的基礎,強化會計內部控制首先就要加強賬務管理。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記載,必須是憑經嚴格審定的有效會計憑證,除此以外不能接受任何指令。各項會計核算必須經過復核,賬務核對應適時進行,要保證賬賬、賬款、賬實、賬表、賬據、內外賬核對相符,加強賬務核對工作。
3、設置科學的操作規程。據規范、實用、安全、有效的原則,設置標準化操作規程,涵蓋會計業務處理的全過程,實行上崗對下崗負責,下崗對上崗監督的運行機制。操作規程要根據銀行經營管理情況,不斷地補充調整。特別是每推出一項新業務時,應根據及時性原則,盡可能在新業務推出之前建立健全新業務的各項操作規程,使新業務開展時就有章可循,以減少開展新業務的風險。
4、建立嚴密的分級授權制度。對會計財務處理必須實行崗位分工,各崗位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后道工序制約前道工序,后臺制約前臺。各種業務必須交由不同的人完成,不兼容的崗位一定要分離管理。對各個程序及崗位,合理地授予相應的處理業務的責任和權力,對重要會計事項如錯賬沖正、開銷賬戶、調整積數、大額付現等必須堅持授權審批,形成分工明確、權責對等的嚴密的風險防范體系。
5、加強重要物品、重要崗位控制。印章、憑證、庫款、密押等是銀行業務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物品,掌握這類物品的人員及會計主管處于重要崗位,為防范風險,必須加強對重要物品及重要崗位人員的管理,重要物品章、證、押必須分開保管,相互制約;領用、交接手續必須嚴密,防止各環節出現漏洞;重點崗位人員實行定期輪換,平行交接。
6、構建會計電算化安全控制體系。明確分工和職權分離是進行內部控制的基本手段。堅持科技部門和操作應用部門職責分離;程序員、操作員、系統管理員職責分離;嚴禁程序員單獨接觸系統;嚴禁系統設計、軟件開發人員介入實際會計業務操作。系統的設計開發是計算機控制的關鍵,軟件系統越完善,控制越有效。在計算機處理業務過程中,最容易出錯和作弊的環節是數據輸入。因此必須加強輸入控制,輸出控制是對系統的輸出結果進行控制,應采取雙備份、異地存放、嚴禁任何人修改等控制辦法。
7、強化內部檢查系統。監督檢查是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強化會計內部控制,防范經濟犯罪的有效措施。必須建立財會、稽核、紀檢、監察等緊密型一體化監督管理組織體系,相互協調、緊密配合,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加大檢查力度,徹底扭轉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現象。
8、提高內控人員素質。人是實施內部控制的主體,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銀行內控制度的質量,因此,強化銀行內部控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強對會計人員業務知識培訓,完善干部交流和崗位輪換制度。建立一套科學的會計考評工作體系,形成激勵機制。
六、防范銀行會計風險的對策于建議
在銀行風險的壓力下,會計如何通過其自身的職能去防范與抵御風險,是銀行會計面臨的重要課題。鑒于此,筆者認為,防范銀行會計風險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健全適應商業銀行經營要求的會計管理體制
2、加強對銀行風險的內部會計監督,構建防范銀行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
3、加強銀行會計信息的披露與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
4、以人為本,強化教育,提高商業銀行員工綜合素質
5、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大會計”觀念,全面履行會計職能,充分發揮會計防范的作用,是防范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根本保證。{1} 要盡快改變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所有者主體虛擬的現狀。{2} 要建立起“集中統一管理與分析授權核算”相結合的大集中、管理型三級會議核算體系。{3}要增強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4} 要嚴格執行《票據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等制度規定,切實搞好匯票承兌、信用卡透支、電子清算、金融機構往來管理工作,在改進結算服務的同時,積極防范結算風險。
6 加強會計基礎建設,糾正會計行為偏差,是對經營風險進行標本兼治的基本措施。
7 切實強化風險責任的追究機制,加大對責任人員的查處力度。金融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必須實行穩健的經營,這就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加強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完整,最終達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證商業銀行經營活動有序開展。促進我國商業銀行不斷發展。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存在于業務活動的始終,它是指來自金融系統內部或外部的、對銀行資金安全的直接或間接威脅,其嚴重后果是擾亂金融秩序甚至社會經濟秩序,造成銀行資金損失,發生支付危機,導致金融機構倒閉,引發社會波動。像曾發生在亞洲一些國家的金融危機就引起了部分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股市下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急劇上升,流動性出現嚴重困難。會計工作由于其貫穿業務處理始終的獨特條件,在防范銀行經營風險方面可以發揮特別的作用,是銀行實現穩健經營的重要保證。
以上僅就銀行經營風險的會計原因以及如何從會計的角度來防范與抵御銀行風險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事實上,防范與抵御銀行風險是一個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難度較大的系統工程,離開了各方面的協同,單靠銀行會計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許多國際大銀行紛紛因風險管理失控而轟然倒下,雖然我國商業銀行躲過了這一劫,但不能因此斷定我們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成功的,相反,由于我國商業銀行成立時間短,在風險管控方面更應該吸取教訓,從內控準則出發,對銀行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一、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內控手段相對落后
由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內控手段依然落后,各個風險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部門之間又缺乏應有的溝通,銜接不充分,形成自成體系的狀態。控制制度分散,缺乏整合性,有些過時的制度仍在使用,沒有進行實時更新。制度建設中,缺乏統一考慮,影響了制度整體作用的發揮。另外,制度條文也不夠嚴謹,給很多不法者可乘之機,給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二)現有內部控制執行力不足
現有內部控制的實效性還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現在制度貫徹不力。許多規章制度流于形式,執行的力度不夠,遇到具體問題,靈活性講得多,原則性講得少。缺乏規范有效的監督機制,權責失衡,約束力不夠,導致個別負責人越權行事、、行賄受賄等不良現象發生,嚴重影響商業銀行的風險防范。
(三)對管理者疏于管理,內控中出現盲點
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現有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很多銀行管理者疏于對自己的管理。認為內控主要是針對下面的操作人員,不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履行管理責任,從而使內部控制出現監控盲點。各商業銀行的管理層經常超越其管理權限,視一些內控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四)員工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在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過程中,員工沒有對風險的內部控制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知。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要在每個業務過程中發揮作用,才是有效的內部控制。員工心中過分依賴管理層,內控意識薄弱。
(五)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組織結構上正逐步實現內部控制的垂直管理。但是,業務發展和內部風險監控存在一定的矛盾,內部風險監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業務發展。內部監督部門與業務部門又有著一些利益上的聯系,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利受限,導致內部監督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二、內部控制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效的內部控制促進風險管理的效率
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執行制度,為商業銀行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基礎和保證。隨著銀行業務的急劇發展,業務復雜性也越來越強。內部控制對風險管理的作用也日趨重要。一套完整的內控體系,對促進風險管理的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內部控制能夠客觀的識別和評估銀行風險
內部控制部門獨立于其他業務相關部門,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保證活動,通過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行監督控制。從全局出發,從客觀的角度對銀行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并對發現的風險進行定量分析,客觀的從全局角度管理風險,從銀行的利益和實際出發,提出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
(三)內控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發揮風險反饋作用
內部控制監管部門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發揮著風險反饋作用。對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以及執行的效果進行監管。在高風險領域或者內控出現盲點的區域,內控就發揮其風險反饋作用對識別的風險進行持續監督與評價。通過有效的風險反饋,提高銀行的整體風險管理效率,確保銀行穩步、快速的發展。
(四)能夠綜合分析和恰當評價銀行風險
銀行內部控制不僅僅是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最重要的部分是要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和恰當評價。在風險難以量化的時候,要對其進行定性分析。根據對不同結果的預測分析,得出恰當的結論。對銀行面臨的風險進行恰當的應對。
三、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抵御銀行風險
(一)加強監管力度,提高執行力
對內部控制,各商業銀行要制定出一套有力的監督制度,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管。狠抓內控制度的貫徹落實,大膽管理,秉公執法,獎懲分明,不徇私情,加強對各項活動的監控力度。同時,要不斷的改變監管方法,變臨時性、特殊性的監督檢查為經常性、制度性的監督檢查,以預防為主的事前防范將商業銀行風險扼殺在萌芽之中。在內控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授權審批制度,避免越權行為的發生,增強內控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其控制和監督職能。避免出現控制盲點:“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管理層居于內部控制之外。
(二)制定全面的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內控有效性的基礎,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直接關系到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發揮。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很多內部控制制度已經不適應當前銀行業的發展,因此,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內部控制體系,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保駕護航。統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規章流程,從根本上解決內部控制制度過多的流于形式。對內部控制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細化,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在新業務開發過程中,堅持“內控先行”的原則。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修改和完善,使內部控制體系符合現代商業銀行發展的動態要求。
(三)完善內部控制環境,提升全員風險意識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有效施行內部控制的基礎和關鍵。商業銀行控制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內容。外部環境主要受制于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內部環境主要是指商業銀行內部的組織架構和內部治理等。在銀行內部營造一個健康的內控環境,營造優良的內部控制文化氛圍,加強培訓力度,強化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到內控監督隊伍中來。實現全員監督,降低風險。
(四)加強內控制度的自我評估
商業銀行內部,制定定期自我評估制度。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對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全體員工是否都遵循了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是否有違規行為的發生。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調查,找出原因,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蹤監督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將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體系向全體員工宣傳推廣,鼓勵全體員工對內部監控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反饋。
(五)將風險管理融入到內部控制的全過程
內部控制不僅僅是事后控制,它貫穿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全過程。是對商業銀行所有的日?;顒舆M行監督和控制的過程。因此,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要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發揮作用,嚴格控制風險點,認真識別,加強防范。將風險管理融入到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才稱得上是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商業 銀行風險 風險防范
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結構體系的主體風險問題由來已久,制約商業銀行發展在股份制改造背景下,以及我國加入w to.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防范問題尤為重要。
一、商業銀行風險的界定
商業銀行風險是金融風險的一種表現形式,由于商業銀行處于不確定性環境中加之內部制度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暴露導致銀行價值遭受貶損或者收益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商業銀行經營貨幣的性質,導致其經營中的每一項業務都伴隨著較高風險,包括存款的吸收,貸款的發放以及衍生金融產品的推出和中介業務的開展。商業銀行風險在很大程度上緣自自身管理弊病管理弊病被忽視或得不到根治不斷積累和加深在外界風險環境的刺激下就可能發生危機。
新巴塞爾協議將商業銀行經營風險進行了明確分類具體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各種風險之間相互獨立,通??上嗷マD化。商業銀行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自身資本金比率不符合要求:二是內部管理不善,信貸管理水平低下內部控制不健全違規操作現象普遍甚至出現挪用公款、攜款外逃現象:三是存款準備率水平低,存款人一旦擠提存款,銀行就會出現支付危機:四是貸款核準制度不健全貸款到期時違約.或無力償還或不愿償還銀行不良資產增加.收益能力下降.信貸資金周轉困難??蛻艨筛鶕y行活動的一些指標體系初步判斷.預警銀行風險,減小損失。
二、商業銀行風險成因分析
商業銀行風險成因多樣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銀行風險的內部成因一般容易控制和管理,而外部的環境因素銀行個體一般難以控制:但可以利用預警系統發出的信號調整經營策略。概括起來商業銀行風險成因主要有
1.資本金比率低御險能力弱
我國經過股份制改造之后的新型商業銀行的資本金風險并不突出,而國有商業銀行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存在比較嚴重的資本金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從監管的角度來看資本充足率是銀行安全的重要保證。資本充足率越小,風險越大,安全度也越差因為資本占資產的比率越小當資產一旦發生損失時,給予補充的能力越小。巴塞爾協議為了加強銀行經營的安全性,強行規定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中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最高,2002年資本凈額為188179億元,雖然比2001年的1827.90億元略有增加,但由于加權風資產總額由2201020’fz,元增加到2309861億元,因此資本充足率由830%降低到815%:而中國工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則由2001年的576%下降為2002年的554%。
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儲備注資中行和建行:6月,建行和中行與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簽署協議,分別向信達公司移交不良貸款1298億元和1498億元。這是政府使建行和中行上市達到8%資本金充足率而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注資。另外,銀行自身的利潤留存則由于盈利水平低下而難有作為。在資本金補充不力的情況下,資本金的消耗與流失現象卻日益嚴重,主要表現為不良信貸資產的增加、固定資產的貶值等。
2內部管理不善.防險意識差
商業銀行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內部管理問題積累的結果,管理不善主要體現為風險意識薄弱,缺乏全面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從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來看,銀行”重貸輕管”“三查“制度流于形式,貸前調查不細貸時審查不嚴,貸后檢查不力,缺乏動態的跟蹤監測。在內部控制制度上,內部授權授信制度、貸款審核審批制度.信用證和承兌匯票的簽發制度等形同虛設.難于有效執行。甚至某些職員游離于內部控制制度之外,無約無束利用職權挪用公款,甚至攜款外逃。
商業銀行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經營過程中對風險的重視,管理不夠。商業銀行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如利率、證券市場行情、周邊國家經濟情況等的變化不夠敏感應對風險能力差。
3盈利模式單一化險水平低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利差收入中間業務比重較小只能提供較少的銀行服務與產品,利潤來源單一。國有商業銀行傳統產品與業務的收入占總收入的80%以上存在產品單一性.同質性.網點相似性的特點中間業務.個人業務開展不發達。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為8%,最高為17%,有的甚至不足1%。而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已成為其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據統計美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30%上升到目前的384%。
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盈利空間小。這種單一的盈利模式可能導致惡性循環銀行為達到業績要求,往往發放大量放貸爭取客戶.放松信貸審核標準導致不良資產的增多.為銀行風險埋下了隱患另外這種模式的盈利受到國家宏觀調控對利率管制的影響。
三、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途徑
1進行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股份制是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產權體制和企業組織形式,也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產權模式的最佳選擇,應當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產權轉換的主要方向。股份制改革能夠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解決所有者缺位問題,能夠有效理順國有產權關系,重新定位其與國家有關部門的關系徹底消除行政干預。國家作為大股東只能以股東身份發揮作用.真正實行政銀分離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
在進行股份制改革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機遇.利用資本市場多渠道集聚資金,解決商業銀行資金來源單一和資本金匱乏問題。同時.銀行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和規模內嘗試參與市場交易.改善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實現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組合。
2.加強內部制度建設.進行全面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應當加強自身制度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清除違規操作滋生的土壤。包括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人事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等。
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建立在豐富的業務數據、科學的管理模型以及高素質的專家隊伍基礎上.包括對風險的識別、度量、控制和監測等四個部分。目前,許多外國銀行已經開始使用新一代風險測量模型.風險管理部每天用風險價值varn算市場風險.跟蹤信用風險.分析收益與業務量的關系.計算邊際收益和違約概率.并據此確定準備金數額和配置經濟資本。加入wto后.利率和匯率管理體制逐步放開.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出現.銀行風險敞口不斷增加.這就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及早采取應對措施,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納入到整體的風險管理范疇,加以全盤統一規劃,從組織、技術、人員上做好準備,逐步推行全方位風險管理模式。
3.拓展業務范圍,轉變盈利模式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商業銀行的客戶不斷流失,銀行急需改變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的盈利模式,必須拓展業務范圍.進行業務創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