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9: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能建筑的發展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建筑 智能化系統 發展前景
1.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必先考慮的因素。在建筑行業實施智能化的過程中,由全國智能建筑技術情報網、松下電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三者共同開發的“iopeNet”技術,對我國建筑智能化水平的發展以及提高能夠起到很好的導航的作用,同時也為按需聯網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英文名Intelligent Building,是將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同現代的建筑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同時也是BAS(樓宇自動化系統)、CAS(通信自動化系統)以及OAS(辦公自動化系統)三者的結合,其中智能建筑的支持平臺是建筑環境。而我國在《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的定義為:“以建筑為平臺,同時兼辦公自動化、通信網絡系統、建筑設備,集系統、服務、結構、管理于一體的最優組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舒適、高效、便利的建筑環境”。由此可以得出,智能建筑的特點是安全、舒適、高效、便利。
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的具體區別見下表:
表一.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區別
3.智能化系統
3.1智能化系統的基本含義
建筑智能化系統是指智能建筑中應用的各種電子信息系統,其中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通信網絡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等。
3.2智能化系統的四要素
智能建筑是一個系統化的綜合工程,按照系統工程觀點劃分可將其分為四個基本要素,即:建筑環境結構(建筑物的結構)、智能化系統、住、用戶的需求服務、物業運行管理。
3.3智能化系統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系統兩個基本要求:對于建筑物來說,智能化系統應有一套行而有效的集管理、運行、控制、維護于一體的通信設施,同時以相對低廉的費用與外界取得及時的聯系(所謂的外界主要指消防隊、新聞單位、安保機關等);對智能化系統的使用者來說,智能化系統應有一個激發人的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環境。
4.iopeNet技術以及標準化引導作用
iopeNet網絡結構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新開發的IIU設備以及廣納國際通用的各種協議,解決了iopeNet協議之間的通信接口同現有設備的子系統的通信協議的問題。iopeNet網絡系統可以對各個子系統進行集中控制盒分散管理。
第二,IIU還具有網關的作用,IIU除可搭載iopeNet之外,還能夠搭載LON、BACnet、NMAST 等網絡通信中間軟件。
第三,iopeNet網絡系統有兩部分構成,各子系統連接所需的受控設和以區域控制單元連接以太網。
第四,)iopeNet具有標準化引導的作用。
5.智能化系統的應用
5.1樓宇自控系統
智能建筑的基本條件是樓宇自控系統,可以說智能建筑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樓宇自控技術。樓宇自控技術關系到建筑物是使用壽命以及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根據用戶的需要,在尊重原產品的基礎上,對某單位的樓宇自控部分進行改進。依據原始資料,樓宇自控的對象有熱交換系統、冷凍站系統、給排水系統、送排風系統等。涉及模擬量輸入點58個、模擬量輸出點38個、開關量輸入點155個、開關量輸入點58個,共304個。DDC箱17個。所有的設備要保證系統可隨時切換到手控狀態。
5.2基本會議系統
基本會議系統主要包括:視頻會議系統、投影顯示及影音源系統、音響及會議擴音系統、監控視頻系統、會議討論系統
6.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前景
智能化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我國的智能化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因此我國智能化的市場上充滿了無限的機遇,同時也有很多風險,機遇與風險共存。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建筑智能化投資占總投資的5%到8%。其中,公共設施的智能化系統投資相對較高,而小區的相對較低。同時,隨著我國國際化水平不斷的提高,對辦公建筑的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我國智能化與國際的不斷接軌,市場進一步開放,中國智能行業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第一,正確認識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發展的依據是滿足人們的需求,智能系統化存在與否取決于他們能否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在智能建筑中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信息技術,提高建筑的服務功能,安全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即為智能建筑的工作原理。
第二,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應該重點加強,及時的掌握更新的信息技術,將最新的信息技術充分應用到智能化中。作為信息技術產物的智能建筑,該體系中的各個子系統應用寬帶技術、移動通信技術、智能卡技術等先進的技術同時利用先進的信息傳輸和處理工具,進行采集服務信息,并且進行信息傳輸和處理。科學技術是全人類的結晶,沒有國界,我們應該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及時掌握最先進的技術。
智能建筑社會服務功能較強,作為社會信息化重要組成的建筑智能化,其操作平臺為社會統一信息的平臺,此平臺想建筑以及存在于建筑中的人提供各種服務,因此我們應該調整智能建筑的管理、投資、建設運行模式,不僅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還能降低管理維護的投資。
隨著技術的變革,我國的智能化建筑需要不斷的學習,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7.小結
智能化發展,不僅落實了節能、環保等政策性措施,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智能化發展不僅僅充滿了機遇還充滿了挑戰,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智能化系統的發展,建筑智能化僅僅是智能化系統發展的一部分,我國的智能化系統發展前景一片美好。
參考文獻:
[1]繆希仁.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低壓電器,2009(2).
[2]黃宰利.弱電智能化發展的方向與應用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0).
【關鍵詞】智能建筑;物業管理;發展
一、智能建筑現狀與發展
智能建筑主要由土建、機電、裝潢、智能化設備、計算機網絡五部分組成。智能建筑以建筑為平臺,采用4C(即控制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技術,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實現通訊(CA)、辦公(OA)、建筑設備控制(BA)自動化(即3A),以期給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
我國的智能建筑興起于沿海特區和北京。80年代中后期,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曾進行了“智能化辦公大樓可行性研究”,對智能辦公樓的發展進行了探討,出現了一批智能設施和系統較為完備的建筑物。中國大陸上“智能建筑”真正的普及和推廣是在1992年改革開放大潮中,并伴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改革與發展。智能建筑是一種更智慧、更節能、更舒適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行業目前已成為技術密集型的新型產業,為建筑業、房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代表了當今建筑的發展方向,將成為21世紀建筑業的發展主流。
二、智能物業管理特點
2003年9月1號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對房屋及配套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智能建筑的興起,對傳統的物業管理行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現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延續與完善,物業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復雜、完善的系統,如何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將是物業管理發展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物業管理必將向高科技、高智能化方向發展。
(一)智能物業管理目標
智能物業管理的總目標是使智能建筑保持高效、持續地運行,提高實際運行效果,提高投資效益。智能物業管理不僅僅是對人的服務,物的管理,更是物業的運營管理。智能化和綠色革命正在改變著建筑物,特別是家居的設計、建造和運作方式,為促進智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發展,必須重視建筑的智能化物業管理。
(二)智能物業管理特點
智能化系統物業管理的核心是保持物業設備設施安全節能、長期、持續的運行,在低消耗運行中發揮效益。智能建筑在傳統物業服務的基礎上進行提升,要求通過應用適宜技術、高新技術,實施高效運營管理,為人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實現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節約型社會“四節一環?!钡哪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統以微電子技術為主,智能化系統的物業管理工作與傳統物業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特點:
1.在系統與設備的維護管理方面,要求從以往的定性檢查深入到對系統每個零部件物理層的定量化檢測例如,對節能、節水、節材與保護環境的管理,要求采用定量化,達到設計目標值;從電源的通斷(定性管理)轉移到供配電系統的電壓,頻率的質量與穩定性的檢測(定量管理),對設備、線路、接點的老化與漂移的檢測等。這些都是傳統建筑物業管理中沒有深入的工作層面。
2.智能系統的管理需要更多的相關環境條件的保證。智能建筑的物業管理需要上升到非線性大系統的層面。例如,建筑的防水、防塵、防潮性能都會影響到智能化系統的運行精度和正常。建筑材料的防靜電性能和措施、防泄漏屏蔽、周界干擾,也會關系到智能化系統的安全。外界供能的順暢更是決定了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質量和方式。為了防止智能化系統的受損,對防雷措施的類型與全面性則更加嚴格。在智能化條件下,不僅是外來人員的非法闖入,任何人員的非法操作、或者有意無意的誤操作都將給建筑系統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這就需要懂智能技術的專業人才的職業化管理。
3.智能化系統在突出信息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資源的安全保護問題。傳統物業的安全性管理主要關注人流和物流,但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管理必須從人流、物流、信息流三個角度才能完善安全性。智能化系統的物業管理特別需要嚴格內部人員的管理和信息資源的合法性管理。諸如通信傳輸方面,既要保證傳輸線路、載體的正常完好,還要采取口令、密碼、多重復核等技術進行監視,制止非法入侵、竊聽窺視和非法拷貝等信息資源的被破壞或流失。智能建筑物業管理的技術人員應該學習自動控制、通訊、電腦、儀表、機電設備、管理等諸方面知識,而且是工程加管理的綜合性應用。
三、智能物業管理專業前景
(一)市場需求旺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2006-2010中國房地產發展預測報告》課題組所作的《中國房地產發展狀況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中:“預計城鎮居民的住宅需求面積2005-2010年期間年均增速為7.35%。我國城鎮住宅建筑面積將從2004年的131億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200.89億平方米,年均增加14億平方米。2005年以后非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將持續增加,年均增速為14.43%,年均增加8000萬平方米?!卑凑兆≌f平方米3.13人,非住宅萬平方米10人,技術管理人員住宅20%、非住宅30%標準配備計算,年均需要11萬左右大專以上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
目前,智能建筑投資占總投資5~10%,按河南省2012年住宅竣工面積5261萬平方米計,智能建筑年竣工面積約為500萬平方米。經計算,河南省年均需約1000名智能住宅技術管理人員。而這,還不包括智能樓宇集中的寫字樓、酒店商場和城市綜合體。
綜上,隨著建筑發展、物業管理的現代化和專業化,無論社會、行業和企業對專業化物業管理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目前專門培養智能物業管理的工程兼具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專業幾乎空白,專業發展前景一派光明。
(二)智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發展將帶動人才需求增長
2010年3月住建部仇保興副部長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指出綠色建筑的“四節一環?!毙阅苋Q于運行階段是否精心控制調整,是否保證設備保持長期、持續的運行,在精細化運行中發揮效益,針對性的物業管理就成為了新的挑戰,新的行業,而這恰恰是智能物業管理的核心。建筑的智能化往往與綠色節能密不可分,也是智能建筑的發展方向。隨著智能建筑的不斷發展完善,對智能建筑的物業管理更需發展和完善,更需對智能建筑的物業管理隊伍進行全面的人員素質、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懂工程技術的管理人員,以贏得和縮短與智能建筑發展迅猛而形成的建設與管理的時間差。
(三)復合崗位復合待遇吸引學生加盟
物業管理行業的微利性和社會地位影響了高素質人才的加入,傳統物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從事住宅小區的管理員崗位,工資收入在房地產業鏈中屬于低端,員工流動率很高,學生的就業對口率低,從業熱情不高。而智能物業管理的就業地點主要為高端寫字樓、酒店、公共物業和城市綜合體,就業崗位群有:工程技術現場操作人員、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懂工程的文員、懂工程的物業咨詢人員、懂工程的經營管理人員和物業運營管理人員等,同時,按照知名物業公司的崗位結構調整,智能物業管理專業的學生由于其知識和技能體系屬于工程兼具管理,所以就業崗位為復合崗位,復合待遇。高起點、高要求帶來的相對高收入和高的社會地位,將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盟。這點,從學校2009級95%以上學生愿意去物業公司,70%學生已提前成為公司的“準員工”的顯性數據中就已經驗證了智能物業管理學生的就業愿景。
政府、社會、行業、企業、學校和學生的良性循環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發展的保證,更是專業發展前景廣闊的標志。
參考文獻:
[1]陳志新.智能建筑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2-20.
[2]田麗.淺議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統[J].電氣應用,2008(7):57-58.
[3]韓朝.智能建筑的物業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03):5-8,12-20.
[4]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秘書處.全國物業管理行業生存狀況調查報告.cn.
關鍵詞:智能建筑;要素;生態建筑
一、智能建筑:21世紀發展的大趨勢
隨著計算機、現代通信和自動控制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時代。高新技術也逐漸滲透入建筑行業,建筑的智能化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幾年來,智能建筑、智能住宅小區發展十分迅猛,智能建筑作為21世紀建筑技術進步與發展的國際性主流趨勢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建筑的構成必須具備三大系統:一是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AS),主要是對現代化建筑中所有的機電設備和能源實現自動控制。二是通訊自動化系統(CAS),主要指電信網絡、電視網絡以及計算機網絡。三是辦公自動化系統(OAS)。還有防火自動化和安全保衛系統。1984年,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德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廈,引起了各國的重視與仿效。近年來,美國新建和改建的辦公樓有70%為智能建筑,總數計上萬座。日本從1985年開始建智能大廈,并制定了從智能設備、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發展計劃,到本世紀末將有65%的建筑實現智能化。英、法、德等國家也相繼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發展各具特色的智能建筑的潮流。
我國智能建筑的建設始于1990年,北京的發展大廈是我國智能建筑的雛形,隨后建成了北京燕莎中心、上海商城、廣州世貿中心等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大型化公共建筑,最成功的上海博物館的智能化系統,居國際先進水平?!吧喜笔且蛔笮偷闹袊糯囆g博物館,館藏青銅器、陶瓷、書畫等21個門類的12萬件珍貴文物。“上博”大廳入口兩側各有一臺觸接式電視屏,只在觀眾在所需要的項目色塊上輕輕一點,畫面上即刻出現你想了解的內容,并伴有概況介紹,可了解館內各個展覽館的位置、藏品種類及特點。如果走累了想休息一會兒,觸接屏便會告訴你餐廳、茶室、酒吧的位置。文物是國寶,安全保衛更是博物館的重中之重。館內設有中心監控室,一旦出現情況,館內警報保安系統便會自動啟動,布成罪犯無法逃匿的羅網。智能建筑的發展將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如電子、電力、郵電、機械工業等。智能建筑作為高新技術的生長點之一,所帶來的綜合效益也相當可觀,有較高的回報率和節能效果。據統計,智能建筑比常規建筑節能30%。
二、智能建筑必須把握“環節”
智能建筑在中國走過了十幾個春秋。業內人士對智能建筑的認識有混沌逐步走向清晰,建筑智能化市場也從混沌開始走向有序,政府相關部門對建筑智能化市場的監督的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強。專家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市場。面對龐大、混亂、超高利潤的智能建筑市場,建設各方的注意力已經不僅在智能建筑的內部和概念的認識和深化,而且是越來越重視如何合理地進行建設這一實質性的問題。據工程學的觀點,規范而且科學的建設過程應該包括八個方面。
1.客觀、獨立的需求分析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首要前提
作為獨立的專業工程師,應該做到設計有主見。業主提供的需求不能認為是絕對正確的;相反,一般情況下,業主提供的需求往往偏向于求全、求高。專業工程師應該多做到細致的比較和溝通,與業主商議確定最終的選擇方案。作為業主,應更多考慮實用上的要求,而不要在技術細節上給予設計師太多的限制。畢竟,相同的目標可以有不同的實施手段,目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關心的。
2.嚴謹、合理的方案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關鍵
“以客戶需求為依據,按照實際需求進行集成”是一種務實的、正確的智能建筑設計技術思想。作為設計人員,應該認識到:技術最終是為用戶服務的,而不能讓用戶屈從于技術。一個好的設計應該使用戶成為技術的主人而不是技術的奴隸。在設計中應該注意到,工程上5%的偏差和修改是允許的。設計工程師不能因為要消滅5%的允許偏差而不合理地提高95%的性能,尤其是在不同性能之間價格相差懸殊的時候。
3.全面的系統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基礎
系統設計在方案審批后進行,是方案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過程。一般應與建筑主體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步進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筑主體設計單位不可能按習慣施工圖的深度繪制出詳細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施工圖。只能繪制出介于現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之間的技術設計圖紙,可稱之為系統設計施工圖。系統設計施工圖已基本完成各種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系統解決方案、管線路由、電源供應、系統接地等主要構件的設計,也必須完成與建筑主體專業和其他設備專業的配合工作。完整的、全面的系統設計圖作為日后的招標、投資工作、優化設計等的需要。
4.優化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合理化手段
智能建筑系統的快速發展使得系統設計與系統實施的時間差造成系統設計的不合理因素大大增加。所以,系統的集成商在投標時和中標后,必須根據總體(下轉第76頁)(上接第72頁)設計方提供的系統設計施工圖和招標文件,在滿足相應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技術的發展和自身產品的特點,對系統設計進行優化和調整,得出符合標書要求的既先進又最經濟的方案,在符合技術規格書要求的前提下按“低價者得”的原則評價。中標后的系統集成商應在總體設計方的指導下,根據系統設計施工圖和具體的產品自行或委托設計方再進行優化設計,并經總體設計方統一后報業主批準實施。優化后的設計方案既要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又要優化配置并盡可能的減少業主的投資成本。技術經濟性應是優化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建筑智能化系統與建筑物的關系非常密切,系統集成商必須對建筑物功能本身有充分的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該建筑實際情況的具體實施優化方案;必須對安裝工藝有豐富的經驗,才能符合國家標準,才能通過質監部門的驗收;必須掌握控制、通訊、計算機等主要的技術和產品性能,才能達到二次集成的目的。這三個必須是優秀的一次集成的必要條件。
5.深化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實施指南
產品安裝方式、接線方式、電源供應方式等具體工藝不同,所以設計方不可能在產品確定之前繪制出詳細的施工圖。在優化設計完成后,應由系統集成商或有實力的設計院根據優化設計資料和中標產品的技術資料完成傳統意義的詳細施工圖。詳細施工圖應經總體設計方確認批準。確認后的詳細施工圖具有明確的設計責任和強制性的工作效力。任何人不能隨便對施工圖進行修改和變更。
6.規范的安裝調試是智能建筑建設的有力保障
智能建筑的發展是以往技術的積累,以往建設經驗沉淀反映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和嚴謹的施工規范上。智能建筑的施工過程必須遵守現行的規范和規定,必須有有效的監管。批準后的詳細施工圖具有法定的指導意義,不能隨意修改。此時的系統集成商等同于傳統意義的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天職就是“按圖施工”,任何施工中的變更必須經總體設計方確認,否則就容易發生于原批準標準不符的質量問題。
智能建筑的建設應充分重視軟件的應用和開發。要在設計上、實施中、管理上將設備物盡其用,讓業主的投資落到實處。
7.全面的客戶培訓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必要手段
由于智能建筑的高速發展,設備及技術更新的速度很快。不可能要求管理公司員工不經過培訓就能熟練的操作系統。所以必須在系統竣工前后,系統集成商必須對業主的有關管理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工作。
8.及時周到的售后服務是智能建筑建設發揮效益的保證
售后服務包括保養、維修、改造和系統升級等內容。
三、生態建筑:建筑市場的“綠色革命”
2000年4月13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科聯促進地區生態發展、規劃與管理研討會上,與會的26個國家的100余位環境問題專家為浙江金華的生態建筑所折服,盛贊這一發明為人類建筑的發展開創了新模式,樹立了環保的成功典范。
生態建筑在設計上有三大特點:一是地下建有沼氣凈化池;二是屋頂覆土種植或養殖;三是墻體垂直綠化。生態建筑采用沼氣凈化池處理糞便和污水,外排水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為就地、分散、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闖出了一條新路。同時,生態建筑節土、節水、節能,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統一。
關鍵詞:智能化 功能應用發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ome high-tech gradually applied to building of the project. In this context, the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lso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this paper,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composition,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hop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play a role.
Keywords: intelligent functio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G2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智能建筑能夠為人們創造安全、舒適、方便、節能的居住環境,它融入了機電設備、辦公自動化、通信及網絡系統等高新技術,將管理、服務有機的組合起來,建筑智能化的具體內容是:以綜合布線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橋梁,綜合配置空調、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系統,對通信、辦公自動化和建筑內各種設備進行統一管理。
1 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組成
目前很多國家對建筑智能化制定了自己的標準,如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所制定的標準也各不相同。我國對于建筑智能化的標準和日本比較相似,給智能化建筑的定義是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最先進的技術,使建筑物內的照明、空調、電力、防災、防盜、運輸等設備協調工作,將建筑自動化系統(BAS)、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SAS)和綜合布線系統(PDS)相結合的建筑。2000年7月,我國頒布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在標準中對智能建筑作出了明確定義: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即“3A大廈”——建筑自動化系統(BA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與通信自動化系統(CAS)。
1.1 建筑自動化系統(BAS)
建筑自動化系統是對建筑物(群)內的各種機電設備實現自動控制。其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冷水系統實現對制冷站主機、配套的冷卻泵、冷凍泵和冷卻塔的控制。熱水系統實現對熱源與熱交換子系統的連鎖控制。空調通風系統實現對各樓層新風機、空氣處理和調節機組、排風機的監測與控制。給排水系統實現對高位水箱、低位水池、污水井的溢流水位、停泵、啟泵水位與報警水位的監測及潛水排污泵的控制。照明系統實現對樓層公共照明和應急照明回路的開關控制與狀態監測,還有大樓外輪廓照明的控制及狀態監測。變配電系統實現對高壓進線回路、低壓進線回路、動力電源的三相電壓、三相電流、功率因數、頻率與故障的檢測以及變壓器的超溫報警監測。電梯系統實現對電梯運行狀態、故障狀態以及上行、下行狀態的監測。
1.2 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
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是以人力防范為基礎,以技術防范與實物防范為手段,為建立具有探測、延遲、報警、動作等基本功能并使其有效結合的綜合安全防范服務保障體系而進行的活動。具體分為防盜報警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樓宇對講系統、停車場自動計費管理系統等。
1.3 消防系統
消防系統是建筑自動化系統的重要子系統,肩負著保護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任。發生火災時,煙霧、溫度或者氣體探測器將首先把火災信號發送到控制中心,控制器則馬上啟動現場聲光報警器,隨之切斷非消防電源、關閉防火防煙設施、打開排煙風機等,接著自動啟動噴淋滅火系統、管網氣體滅火系統,或者采用手動啟動消火栓滅火系統進行滅火。
1.4 辦公自動化系統(OAS)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一個人機交互信息的系統,主要用于具體的辦公業務,如物業、運營等管理、服務及專門的業務領域。該系統的組成設備是:多功能電話機、高性能傳真機、PC機、服務器、存儲裝置、打印機、掃描儀等各類終端,以及相應配套的系統軟件、工具軟件與應用軟件等。
1.5 通信自動化系統(CAS)
通信自動化系統是用來保證建筑物內的信息暢通,實現對語音、數據、圖像等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與應用等。
2 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2.1 開創了安全健康、舒適高效的辦公環境
智能建筑首先保障了人身財產與建筑物的安全,其消防與安防系統均已實現了自動化。大廈對溫度、濕度、照度均可自動調節,也能對色彩、噪聲進行控制,甚至還能選用最佳的照明與綠化方案,從而使人們在此環境中感到健康舒適、心情舒暢,最終提高工作效率。
2.2 能滿足不同用戶對各種環境功能的要求
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結構設計必須具備智能化,且為開放式結構,允許用戶迅速而方便地改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規劃建筑平面。這就要求通信與電力供應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通過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使室內分布多種標準化的弱電與強電插座,只要改變跳接線,就可以快速改變插座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統選用了較先進與成熟的設備,方便控制和管理,運行、操作簡單,易于維護,出現故障則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處理、解決。
2.3 節能
以現代化的大廈為例,其空調與照明系統的耗能很大,約占大廈總能耗的70%。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廈應通過其“智能”系統,盡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量(或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砂词孪容斎氲臅r間編制程序,分為“工作”與“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環境實施兩種不同標準的控制。下班后,能自動降低室內照度與溫濕度控制標準。這也是智能大廈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調與控制等行業的最新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經濟性也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發展、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現代化的通信手段與辦公條件
在智能建筑中,用戶通過國際直撥電話、可視電話、電子郵件、聲音郵件、視頻會議、信息檢索與統計分析等多種手段,可以隨時與世界各地的企業或機構進行各種業務活動。提高了辦公、通信、決策以及建筑物所屬設備系統使用、管理的效率。另外,安全性與方便性也是智能建筑的顯著特點,能夠防止信息泄露或擾,特別是能有效地防止信息數據被破壞、黑客侵入等。
3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
近年來,建筑智能化在我國發展迅速,像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的高端建筑項目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示范作用影響明顯。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20億m2,加之政府對樓宇智能化建設規范化、科學化的引導,業內普遍看好樓宇智能化的發展。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程度主要體現在智能建筑技術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智能建筑應用領域的發展、智能建筑及其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等三個方面。
3.1 智能建筑及其領域的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智能建筑”的范圍也在不斷發展與充實。由于建筑自動化技術在住宅建筑中的大量應用,供人們居住與使用的具有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功能的住宅小區不斷涌現。智能化住宅的建設與發展,不僅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而且也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綜合標志之一,它也成為人類社會住宅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
3.2 智能建筑技術及其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
由于智能建筑驚人的發展速度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這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證。弱電技術、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IT技術及新材料、新設備等與建筑業直接相關的技術發展,為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同樣,智能建筑已取得的成就和可預見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為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資源。
3.3 智能建筑及其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
智能建筑及其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高速發展,絕非個人意志所及,其適應時展需要的固有優勢,將使其成為21世紀的主要技術產業之一。近幾年,國內智能建筑的發展,帶動并促進了相關行業的迅速發展,已經成為高新技術產業。
4 結語
智能建筑是當代技術的必然產物,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成為智能建筑產生與發展的重要支柱。它將成為21世紀的重要產業部門,同時會帶動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一個國家科學技術與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黃治鐘.樓宇自動化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王再英,韓養社.樓宇自動化系統原理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摘要】陳述了智能建筑和生態建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指出智能系統應用在生態建筑中前景廣闊,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設計理念和技術結合上,還有很大進一步開發研究的可能。
【關鍵詞】智能系統;生態建筑;發展前景
引言
生態建筑,是一種以生態學的和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進行設計、建造、維修、操作或再使用的建筑物。生態建筑的設計要滿足某些特定的目標如保護居住者的健康,更有效的使用能源、水及其他資源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智能建筑是當今社會隨著電子智能化技術的發展而開發的功能性建筑,將生態和智能一起應用到建筑當中是未來建筑發展的趨勢,綠色智能建筑的重點在于發展包括能源、水、氣、聲、光、熱、綠化、廢棄物管理和綠色建材等九個方向,只有這九大方面都完備了,才能建造完整意義上的綠色智能建筑。下文將淺析生態建筑智能化的應用前景。
1 生態建筑的發展史
20世紀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列里將生態學(Ecofogy)與建筑學(Architecture)合并起來,創造出新名詞“生態建筑學”(Acrofogy),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設計如果強烈破壞自然結構都是不明智的,號召將富勒的“MorewithLess”原則應用到建筑中去,對有限的物質資源進行最充分、最適宜的設計和利用,反對高能耗,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與此同時,在眾多卓越的建筑設計師和建筑機構的不斷努力下,一座座根據特點設計的“綠色建筑”在這個世界上不斷的生長和在立起來,不論是公共建筑還是住宅建筑都出現了很多經典作品,它們代表著人類建筑的發展方向和必然選擇。今天,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在1992年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者第一次比較明確地提出“綠色建筑”的概念。1995年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又提出能源及環境設計先導計劃(LEED),5年后加拿大推出綠色建筑挑戰2000標淮。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也相繼于1999年推出自己的標準,而中國內地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也已于2006年6月l日正式實施。很顯然,這也契合了當前中國政府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在我國如果有效貫徹綠色建筑標準,將節約大量的能源建設投資。由于我國人均資源十分貧乏,所以發展綠色建筑迫在眉睫。特別是近年來全社會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營造綠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為大多數開發商、建筑師追求的目標。人們不斷注重單體建筑的質量,也關注小區的環境。另外,在我國正處于節能減排發展關鍵時期,綠色建筑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重視。所以,未來建筑行業中,生態建筑的設計建造會成為建筑建造中的主流。
2 智能建筑的發展史
上世紀70年代,隨著數字計算機的迅速發展,智能建筑這一理念―原先采用機電與模擬設備技術的建筑管理與控制戰略得到了自然發展。到80年代中期,自動化建(automatedbuildlng)的理念建立。90年代期間,世界各地智能建筑的數量以及結合到建筑中的建筑智能水平穩步增長。以英國i&i有限公司和英國建筑科學研究院(BRE)2004年9月共同主辦的2004國際建筑活動為巔峰,表明智能建筑市場已經逐漸成熟。進人21世紀,智能建筑領域中的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都會有更加深入廣泛的發展及應用。但智能化技術只是一種手段,就整體建筑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技術終歸要為設計理念來服務。我國智能建筑建設始于1990年。1986年,國家計委和科委共同立項,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承擔的軟課題《智能化辦公樓可行性研究》開始運作,并在1991年提出報告。據2004年的統計數據,中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共有不少于4500幢智能大廈,大部分建筑規模均在3萬平方米以上,上海金茂大廈(88層)、深圳地王大廈(81層)、南京金鷹國際商城(58層)等一批智能大廈世界聞名。2008年奧運體育場館更是當今世界智能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由通訊系統、體育竟賽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管理系統及節能系統等幾大部分組成。但是,由于經濟、技術、人為等各方面因素,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還不成熟,智能建筑的理論研究也滯后,大多數研究停留在國外相關成果上,與中國國情有一定的差距。
3 智能系統與生態建筑的結合
3.1 設計理念上的結合
智能建筑在設計時考慮建筑單體的智能化是比較多的,而生態建筑的最終目標是以“生態建筑”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生態社區”、“生態城市”層面,達到促進建筑持續發展的目標。生態建筑不僅被作為非生命元素來對待,而更被視為自然生態循環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區域生態設計應用智能系統的研究報道還不是很多。一邊是高技術,一邊是有機生態環境,在建筑設計時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是有不少問題的,現在一些較為先進的生態設計理念是原生態,也就是保持自然,修復自然,高技術尤其是高造價的智能系統在其中應用是不多的,如俞孔堅的一些作品。還有一類是高技術生態建筑,這類建筑要求的資金高,功能高,國外發展還是比較適合,但我國現階段除了一些面子工程,大部分建筑還是要以低造價、節能、可持續發展為主要設計宗旨的,建筑師們在在設計這一類建筑時,如何把握設計主旨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3.2 系統技術上的結合
生態建筑的設計元素主要為綠色植物,陽光輻射,水,自然通風,廢物利用等,智能建筑的系統核心是計算機技術,軟件開發,電路設計等,兩方面要求專業知識上跨度是很大的,在現階段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在上述兩方面精通的技術人才還是不多的,可以將計算機方面的人才進行生態理念教育與實踐。
3.3 管理維護上的結合
后期維護管理同樣要求具有交叉知識的人員,除了線路維護,也要對環境功能進行評估,這方面比設計要求的技術門檻要低些,可以試著將管理維護進行智能化設計,由計算機指導維護人員進行。
4 智能系統與生態系統的開發前景
生態建筑要的是功能,而智能系統正是達到建筑生態化的手段之一,通過智能操作組織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態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生態系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是符合21世紀建筑的發展趨勢的,也是節能,生態,可持續建筑實現途徑之一。
5 總結
中國的城市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一定要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生態規律。本著協調共生、健康安全、科學求是、永續發展的宗旨提高我們把握命運的科學能力,約束人類無節制消費的行為,控制對資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費和過量的攝取,挖掘新能源拓展新技術,鼓勵創新從每一棟建筑、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國家做起來構筑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綠色城市,乃是構筑人類理想美好的未來,科學技術的智能化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生態建筑和智能建筑一體化,必將是未來建筑新的發展點。
參考文獻:
[1]從智能建筑到綠色建筑 WORDSTANDARDS NEWS 2008.10
[2]劉顯成.智能建筑的發展與展望建筑論壇
[3]許溶烈.鄒婷婷.中國智能建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智能建筑和城市信息.2008年1期
關鍵詞: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技術;綠色建筑
節能綠色與智能屬于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從內容上看,雖然智能建筑并不一定是綠色建筑,但是,綠色建筑必然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功能性的特征,是保證建筑節能可以順利實現的一個關鍵因素。綠色與智能建筑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兩者又是矛盾統一的,共同構成了綠色建筑的重要概念。
1智能建筑技術的優勢
1.1高精度的溫濕度調節智能建筑設計突破了傳統建筑設計中無法靈活與調控室內溫度濕度的難題。傳統建筑的室內溫濕度調節,一般需要人工進行調控,往往是在人們感覺到不適之后才能調節,而智能建筑利用智能化的感受器和分析系統,自動將溫度濕度維持在最適合人類的標準上,不僅增強了人們的舒適度,也大大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1.2電力設備的自動控制智能建筑技術將建筑物內的電力設備的電路做了統一的管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電力設備進行多方位、全自動的控制管理。例如對空調、風扇等溫度調節設備,智能建筑技術可以對設備的數據進行分析,推算出最佳的關閉和開啟時間,既能最大程度的帶給住戶居住的幸福感,又有效減少了電能的浪費。1.3全方位的安全監測不同于人工監測,智能建筑的全自動安全系統能夠24h不間斷、全方位的監測建筑物的安全,通過與互聯網的連接,可以在檢測到火災、煤氣泄露、盜竊等危機事件時自動報警,將建筑的安全性能極大提高。尤其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高層建筑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給人們的安全增加了一層有力的保障。1.4智能化通訊智能化通訊是智能建筑技術的重要標志,其通過將計算機、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和建筑的相關理論相結合,達到自動監控設備、及時反饋情況、精準危機預警的目的,是信息技術與建筑藝術的良性結合,更適應當今社會對建筑的需求,安全、舒適、靈活。
2智能建筑技術在綠色建筑的推廣
2.1樓宇集成管理系統樓宇集成管理系統的英文簡稱是BMS,即BuildingManage-mentSystem。樓宇集成管理系統將建筑內的電子設備集合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做到對所有相關設備的監控調節管理,以此達到節約建筑能耗,提高設備管理的效率和作用的目的。樓宇集成管理系統主要應用于溫控系統、水電表、燈光、門禁、災害預警等領域,通過對設備的實時監控,擁有了及時調節空調燈光等設備的開關、自動記錄水電使用情況、監測出入人員、火災等災害自動報警等功能。2.2KNX智能系統KNX是一種十分先進全面的建筑控制標準,該系統以建筑居所的管理組件為控制目標,將組件之間的數據進行傳送和交流,使系統通過同類語言溝通,并進行信息交換。KNX智能系統在國內的應用包括網絡安全監控、燈光自動調節、百葉窗開合等方面。如在建筑內安裝風雨感應器,利用互聯網等系統,自動在風雨天氣關閉百葉窗;在娛樂場所利用光線調節系統,靈活的制造不同氛圍的燈光和音樂。2.3BACnet標準BACnet標準專用于建筑內的自我控制網絡,技術先進,是完全開放了參與平臺的標準,相較其他標準,BACnet標準有著更好的擴展性和伸縮性。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以及該標準本身的開放型和廣泛參與性,BACnet標準的涵蓋領域越來越廣,從最初的僅僅適用于空調溫控系統發展到如今涵蓋建筑的各個領域,如排污排水系統、門禁安保系統等。2.4數字可尋址燈光照明接口數字可尋址燈光照明接口,即DigitalAddressableLight-ingInterface的中文名稱,簡稱DALI系統,是最新型可調光熒光燈鎮流器,數字可尋址燈光照明接口系統結構簡單,安裝操作難度不高,性能優良,十分符合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的本身需求。DALI系統可應用于室內恒溫自動監測調節、遮陽卷簾的自動收放等當面,及時精確的調節室內溫度,靈活控制卷簾收放,有效節約能源,減少浪費。2.5系統集成技術在智能建筑與綠色建筑之中,系統集成技術是一個關鍵技術,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環境與工作環境中出現了大量的信息資源,各類互聯網業務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不僅可以為內部用戶提供信息支持,還可以為外部用戶來提供服務?,F代建筑消耗的電力資源非常大,在環保觀念深入人心后,如何建設綠色智能建筑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建筑的整體性,充分發揮出各類技術,采用綜合一體化的集成技術,不僅要體現出全生命周期的問題,還要考慮利用技術集成系統來提升建筑環境的價值。
3結語
在21世紀綠色建筑逐漸占據主流的當下,智能建筑由于其安全舒適、節能環保、靈活安全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現代建筑之中。采用智能監控系統、門禁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等技術,將建筑變得更加科學。雖然我國的智能建筑技術發展較晚,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建筑智能化、環?;闹匾?我國的建筑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筑建設中的應用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梁浩,張峰,梁俊強.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綠色建筑產業規劃與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12(10):I0013-I0017.
[2]孫大明,邵文晞.當前中國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統計研究[J].動感: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筑,2010(4):43-49.
[3]張建國,谷立靜.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挑戰及政策建議[J].中國能源,2012,34(12):19-24.
【關鍵詞】工程監理;智能建筑;質量;發展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5)01-0159-01
一、智能建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智能建筑是在現代可持續技術的背景下產生的,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戶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經成為發展趨勢。同時,我國中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也給智能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因此,智能建筑監理在建設工程中已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
時下,智能建筑的工作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設計質量低,監管不到位
由于目前的設計人員對智能建筑設計的方法以及智能化設備的選型還不是很熟練,在建筑竣工后也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其次,人員與培訓沒有深入到位,導致現場監管過程中無章可以參照,而且施工和建設方認識不足;加上行業跨度大、系統多、知識面廣的特點,智能化監理人員也很難把控各個系統的需求和要點。
(二)集成商具有不同的技術水平與職業道德
就算智能建筑設計很大程度上考慮了業主的需求,而深化的設計和具體的功能實施則是由功能系統集成商來完成,這導致了不同單位之間的聯系脫節和不協調。智能建筑設計的系統集成商具有怎樣的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都會對建筑業以及相應的智能建筑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重建設輕管理
很多的用戶對智能化建筑的管理意識還很淡薄不夠濃厚,在建筑管理方面,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味地降低智能化的專業技術人員人數和知識層次,導致無法真正享受到智能建筑帶給生活的便利和好處。
二、智能建筑監理的質量控制
由于種種原因,智能建筑工程設計、施工的現狀存在著很多問題。從已建成的工程項目看,能夠達到功能要求的、使建設方滿意的較少。智能建筑有著不同于其他分部工程的專業特點,因而監理人員工作的重點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不同之處;同時,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網與政府采購網的智能化(信息化)項目采購方式有明顯的不同;針對現場遇到的一些問題,作為監理,在建設工程中除了具備傳統監理的要求外,智能建筑在監管質量控制方面應具備如下工作細節: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深化設計方案審核應從設備可靠性、通用性、技術擴展性、設備投資和長期運營費用等方面綜合考慮。筆者經常發現,深化設計方案中系統設計的可靠性不足。比如:承建方在一單位保密機房深化設計方案中,網絡安全只安裝了單臺國外防火墻;由于涉及保密資料,政府采購規定的涉及保密網絡系統的均要采用兩道防火墻設置,以確保信息安全;一旦網絡系統被竊取信息,不但影響正常的業務,而且可能出現泄密現象。
(二)材料、設備質量嚴格把關
電子產品仿造、芯片不同,外觀一樣;或者是型號相差甚微,但功能相差很遠;還有外表、內核一樣沒有任何肉眼可以識別的產品。因此,如果對進場的材料設備發現疑點,應通過多種渠道驗證。如:型號尾帶e與未帶e的產品在表面上基本一致,但是經過網絡、電話供應商初步判定為"掉包"產品。型號的細微區別代表產品的參數完全不一致,驗證時可根據招投標書參數、型號一一對比;平時通過收集相關設備產品信息不斷積累經驗,建立設備產品真偽資料庫。對相關設備供應商的資質審核,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查詢系統進行驗證,讓互聯網走入監理人員的日常工作中。
(三)設備安裝環境的勘察
設備安裝環境的勘察應引起重視。例如機房建設中是否包含接地裝置,空調通風系統及消防系統是否具備,電源預留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機房及設備之間的門洞大小是否符合機柜運輸,樓控系統協議接口是否個單位有提供或開放等,應在土建、空調、配電、給排水等未施工前了解清楚,避免后期返工。
(四)嚴把測試驗收質量關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的可視性差,質量缺陷比較隱蔽。因此測試驗收時必須依靠儀器設備和測試軟件進行大量實時的測試。監理人員必須熟悉相關檢測儀器及必要的測試指令,規范操作過程。項目實踐中,通過審核方案中承建方自測依據、操作過程及預期結果是否符合規范及設計等方式,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試。同時為了保證了檢測數據的有效性,要求承建方當天完成測試后將所有檢測結果轉存電腦提交監理方,防止檢測數據被修改。
(五)培訓過程的質量控制
培訓過程的督查也是智能建筑工程監理的關鍵。系統交到使用人員手中,使用人員能否會用和用好,使用操作培訓是關鍵。所以要求承建方事先做好培訓教材及培訓計劃,經監理方審核后方予實施。明確方案編寫中的系統配置說明應根據現場實際的參數配置進行編寫,而不是采用廠家系統的通用參數;系統使用中易發生常見故障的應有應急處理的預案說明,并詳細列明處理步驟,以避免使用人員非法操作。通過以上措施,用戶反映培訓效果明顯。
三、智能建筑監理的發展前景
智能建筑的范圍已從辦公樓擴大到公寓、醫院、商場、體育館、機場、地鐵等;另外,智能建筑也由單體向區域規劃發展,像“數字市政”、“智能綜合體”、“智慧城市”等新概念。
(一) 智能建筑測算
智能建筑產業下游為建筑業及房地產業,發展與其景氣度息息相關。建筑智能化的市場需求目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應用,二是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近年來雖受房地產調控影響,但隨著城鎮化改革的發展,原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社會信息化的加快建設、智能建筑的需求增多、個性化的信息化項目也會隨之突顯,因此,智能建筑對建設工程監理需求將日益增多。
(二)智能建筑人才和技術力量
培養更多更專業的信息化人才是推進智能建筑邁向新臺階的基礎,核心技術的發展是人們向往信息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同時完善的監管制度和規范要求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智能建筑監理在建設工程中就目前發展情況,以及智能建筑監理在建設工程技術開展中的監管能力、市場前景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在監理工程師對傳統建設工程監理的管理工作之上,同時在落實對設計方案、施工合同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監理工程師要能充分理解建設單位潛在目標、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更新產品功能,同時監理工程師要積極開展產品供應商優選和集成兼容工作,更大的發揮監理工程師的作用,保證建設工程項目能按照智能化設計文件及行業使用要求作為目標并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5版.許江林,等譯.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2] 王春霞.淺析智能建筑發展趨勢[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
[3] 柳純錄,等.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教程.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 柳純錄,等.信息系統監理師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