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9: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范例教學的基本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 要]根舍因與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學理論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發展學生的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原則和教學程序,其核心在于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典型事例,教材中關鍵問題的探索。這一教學理論對于學生建立整體系統的觀念,減輕負擔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加重教師負擔,在教學實踐中難以達到應有效果等負面作用。
德國根舍因與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學理論興盛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與蘇聯贊可夫的發展教育理論和美國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理論并稱為教學理論界的三架馬車之一,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它的宗旨是為教師盡可能的創造條件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和繁雜的知識學科,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增強其科研能力。
一、關于根舍因與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學理論的綜述
范例教學的中心在于“范例”二字,根舍因認為范例就是隱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另一代表人物克拉夫基認為“范例”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例子,更確切的說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抑或是特別清楚言簡意賅的例子。所以綜合看來,所謂范例教學就是指通過典型的事例教材中關鍵性問題的探索,通過教學來推動學生理解普遍意義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技能。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選擇范例,如何進行范例教學就成為了范例教學理論進一步闡述的內容。
如何更好的選擇范例,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出了三項基本原則。一是基本性?;拘允蔷蛯W科的內容而言,強調教學應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科學規律或知識結構等。二是基礎性。基礎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學內容來說的,強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基本經驗和生活實際,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最后一項原則是范例性,也是最關鍵的一項原則。范例性是指從已選定的學科內容中,再精選范例性的或典型性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通過同“范例”的接觸,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使學生透過“范例”,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論。
如何在教學中實行這一理論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范例教學理論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四個程序。第一階段:范例性地闡明“個”的階段。即要求以某一個別事物或對象來說明事物的特征,從具體直觀的“個”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質。第二階段:范例性地闡明“類型”、“類”的階段。即從第一階段所掌握的“個”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置于類型概念的邏輯范疇之中進行歸類。第三階段:范例性地理解規律性的階段。將“個別”抽象為“類型之后”,找出隱藏在“類型背后”的某種規律性的內容,范例的闡明“類”的規律和范疇。第四階段,范例性地掌握關于世界的經驗和生活的經驗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目的在于使學生不僅認識了世界,也認識了自已。而這正是教育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簡而言之,即為通過“個”“類”“規律”范疇在回到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二、根舍因與克拉夫基范例教學理論的意義
(一)以點帶面,真正的以整體系統的觀念武裝了學生的頭腦
傳統的學科教學中,人們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形成了一種求全責備的思想,認為每一門學科的結構都是非常嚴密的,所以在教學中就必須按部就班,一點一滴的全部教給學生。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往往會發現事與愿違,所謂的系統整體的概念非但沒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反而擾亂了學生先前已經掌握的一些知識,并且知識之間因為缺少必要的實質性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很難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針對這一情況,范例教學理論提出了促進學習者的獨立性,讓學習者從選擇出來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動的獲得一般的、本質的、結構性、典型性的,以及規律性的跨學科的東西。這一教學方法突破了以前程式化的按部就班式的模式,所挑的范例不僅是學科中的重點,而且各種范例是相互關聯的,準確了反映學科的全貌。 (二)從個別到一般的教學比一般到個別的教學方法更成功
范例教學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實行從個別出發的策略。由于范例教學中的例子都是由教師根據三大原則精心選擇的,所以既具有代表性,又和其他的學習內容具有很強的內在邏輯聯系性。同時學習一個個例子對學生們來說既顯得生動有趣,又覺得負擔不大,所以就特別容易接受。即使學習的內容比較晦澀難以理解,但是通過具體例子的學習可以使得抽象的理論不再難以掌握,并且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強了類推的能力。因為每個例子之間都是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所以學生可以將知識點扎實掌握進而發現學科知識發展的規律。而一般到個別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因為當大量龐雜的知識放在學生的面前,無所適從不知從哪里下手的感覺就油然而生。
(三)有利于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科研
能力范例教學具有兩大基本特征:教學是以學生為方向,從學生實際出發,牢牢的把學生的興趣與關心的問題緊扣在一起;教學是非定向的,不帶有框框的定式,幫助學生自己去發現去追求。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范例教學,可以通過豐富的例子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之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需要運用自身的能力將這些例子類推到一般中去,類推的過程也是需要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而當學生有了提問的能力以后,就可以不再依賴別人的意見,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使獨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三、根舍因與克拉夫基范例教學理論的缺陷
(一)教師負擔過重,使其在實際工作中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根舍因與克拉夫基范例教學理論提出的背景是針對當時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并且在初期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是,范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即在于范例的選擇,根據根舍因與克拉夫基的要求,范例的選擇必須符合三大原則,而一旦要尋找這些符合原則的范例勢必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當每堂課都需要的時候由于頻率過高,教師們精力有限,最后在課堂中呈現的范例也許不在符合這些原則,從而導致整個教學質量的下降。
(二)完全否定從一般到個別的教學方法有失偏頗
范例教學模式側重于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使學生通過范例性材料,舉一反三的理解基本性、基礎性的知識,訓練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但是從個別到普遍規律的認識序不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特別當學生到了高中階段以后,由于抽象思維能力獲得跳躍式的發展,因此歸納能力也進一步增加。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講,實行一般到個別的教學方法也是切實可行的。并且針對不一樣的教學內容也應該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和需要用范例形式來獲得的,在這一點上連克拉夫基自己都不得不承認。
參考文獻
[1]《德國教學論流派》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李其龍
[2]《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1999年出版,施良方
[3]《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思考》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錢偉長
[4]《 國際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顧明遠,孟繁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探究性教學 理論依據 原則 特點 運用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我們歷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耙磺袨榱嗣恳晃粚W生的終身發展”、“學會學習”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主旋律,“終身學習”成為全社會的必然趨勢。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從而最終學會學習,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自主探究性教學開始為教師課堂教學所接受。然而由于人們長期受傳統的“填鴨式”傳授性教學思想的束縛,即便在教學中采取類似的探究性教學活動,甚至冠以“探究”名義的教學活動往往也帶有成人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的傾向,背離了探究性教學活動的真諦。探究性教學不是要把少數學生培養成學科精英,而是作為達到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一種手段,是一種學習的體驗即要求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獲得一種適應社會、生存于社會的能力。下面我就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理論、原則、特點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歷史探究性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探究性教學的內涵。
最早使用“探究性學習”一詞,并對探究性學習作了大量研究的美國教育家、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認為,探究性學習就是這樣一種學習活動:“兒童自主地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時形成認識自然的基礎――科學概念;進而培養探究實際的積極態度?!迸c之相適應的探究性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它與傳授性教學、體驗性教學一起構成教師基本的教學方式。歷史探究性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歷史學習的問題或任務出發,通過主動探索、發現、體驗,學會對各種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此過程中,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和技能,發展歷史探究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認識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主體性教育理論為探究性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學生的認識能力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初步提高。即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過程中提高認識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發現問題并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這就是實踐的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真正的解釋只能是由學習者在自己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學習不是教師單純照搬書本將知識傳輸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基于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的支持者、積極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參與評價者,而不是知識的傳遞灌輸者。
主體性教育是指“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需求,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規范各種教育活動,把他們培養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知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主體性教育是一種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主體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營造民主、平等、寬容、開放的課堂氛圍。
二、歷史探究性教學遵循的原則
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應以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和過程結構為依據,遵循以下原則。
(一)依據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有著獨特的心理特征。他們富于想象,思維活躍,有一定“以史鑒今”的意識,思維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有所增強,但偏重于形象思維,容易偏激,辯證思維較弱。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十分豐富,有著樸素的愛憎觀和較大的可塑性,同時,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強,對單純的說教有明顯的抵觸、不信任情緒。初中生對于古今中外的歷史并不陌生,但對歷史發展中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把握不夠。在進行歷史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時,首先應考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在探究內容的選擇上應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并將探究的問題或任務把握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二)結合歷史探究性教學的特點。
探究性教學具有主體性、合作性、實踐性、體驗性、開放性等特征。主體性是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的自身狀態;合作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外在機制;實踐性與體驗性是探究性學習學生主體性的具體表現;開放性突出了探究性學習的外部環境和學習資源。
(三)把握探究性教學的過程結構。
科學探究遵循的典型呈現模式是:形成問題、搜集數據、提出假設、檢驗假設、交流結果。歷史探究性學習過程以科學探究的過程為參照,具有本學科的特點。歷史探究性學習過程的基本結構是:情境感知―明確問題(任務)―計劃準備―實踐體驗―表達交流―評價反思。
(四)立足初中生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課程目標的規定包括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歷史探究性教學中,如何從課程的三維目標出發設計教學并付諸實施,關鍵在于精心設計學習的過程,擺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位置。例如,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體驗到:“我是歷史學家”、“我是考古學家”、“我是歷史中人”、“我是小老師”、“我是學習的評價者”。
關注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知識與方法的獲得、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態度的形成、價值觀的樹立都發生于學習的過程之中。歷史探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探究、在過程中體驗。
三、探究性教學的特點
歷史探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學生圍繞一定的歷史問題、文本或材料,自主尋求答案、意義、理解的活動或過程。探究式教學特別強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力圖通過自我探究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就歷史探究性教學而言,其特點到底有哪些呢?
(一)歷史探究內容的選擇要遵循范例性的要求。
獲得歷史意識是學習歷史的真正意義所在。因為歷史知識汗牛充棟,可供探究的內容俯拾即是,中學歷史教學內容中包含著大量的可供探究的問題,所以探究教學要求教師精選教學內容,保證激發大多數學生探究、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學科的育人目標也要求教師必須用歷史的眼光審視教學內容,考慮學生從學習中獲得了什么,達到了何目標。所以探究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
德國范例教學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指出,教學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組織教養性學習,促進學習者的獨立性,通過讓學生借助選擇出來的有限例子主動獲得一般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掌握學會學習的方法。歷史探究教學采用范例主題形式進行,有利于創造一種歷史情境和問題情境。典型范例的選擇不是隨意的,要達到下列要求:①范例應是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基礎知識內容。②范例內容中含有史學爭鳴的知識,便于學生多元理解和探索學習。③該范例知識蘊含的教育目標與課標規定的目標大體吻合,以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能力的培養。
(二)以研究史料為核心,注重研究結論的多樣性。
歷史是一門解釋性學科,從史料或材料中尋找歷史事實是歷史學習最基本的途徑。要培養學生的歷史創新思維能力,進行歷史探究,必須有思維、探究的材料。只有學生自主地運用史料、分析史料,才是唯一能將學生帶入探究歷史奧秘的途徑。
四、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探究性教學是人們在總結發現式學習和有意義學習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它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的學習方式。它作為教學方式的一種,是指“教師或其他成人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近年來,在新課改的實施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改的需要,更是時代的需要。在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正是教師適時、適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教學,使學生擁有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下面,我就探究性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來談談看法。
(一)培養持續探究的興趣,這是開展探究性教學前提。
興趣是學習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獨立持續的探究興趣是一個人在學生時代乃至長大成人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所創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教師有責任努力保持和發展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我在歷史課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主要采用以下三種做法。
1.創設歷史情境,培養情感體驗,激發探究興趣。
例如,在學習《第二次雅片戰爭》一課時,為讓學生理解西方列強在中國犯下的種種罪行,我讓學生分組收集資料,以戰地記者的身份進行報道,既培養了學生信息收集與整理、口頭表述等能力,同時通過角色扮演,激發了學生對列強侵略的憤慨之情和對歷史探究的興趣。
2.搭建辯論舞臺,創設探究空間,激發探究興趣。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戰爭史的內容或重大的歷史事件,在講這一類內容時,我打破以前的常規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講過程(或內容),然后分析結果、影響這種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授課模式。我讓學生以當時大臣或謀士的身份,開展辯論,拿出決策。這符合心理學“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學得最好”的原則。
例如,在學習的時候,我讓學生先預習,然后搭建一個“辯論舞臺”,組成正方和反方,就是不是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展開辯論,讓學生在爭論過程中學會分析、思考,主動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激發探究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看,與學生關系比較密切或學生比較關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學生注意和喚起學生的需要。
例如,在學習印巴分治時,我聯系當今的印巴沖突;在復習世界三大宗教時,我聯系當代的巴以沖突等。
(二)任務驅動,培養探究性學習能力。
探究性學習提倡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進行教學,即以課題任務為中心來組織教學,讓學生通過完成課題任務的過程獲得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和提高。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探究課題。比如《中國人工運河中的歷史》、《中國考試制度變革史》等。
(三)組織歷史活動,搭建學生主動探究的平臺。
北師大版歷史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動課及“活動與探究”思考題,我們可以采用教科書中的活動,也可以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圍繞一定的主題,自己組織歷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增進了對知識的了解,學會了基本方法,接受了教育,更主要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練。
(四)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要讓學生順利進行探究性學習,對方法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1.培養學生選題的能力。
選題應本著自主的原則,題目不能太大,盡可能與所學內容吻合,題目盡可能有教育意義,學術性不必太高。
2.培養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整理能力。
學生不僅應學習在圖書室查找資料、上網查找資料、社會調查等收集資料的方法,而且應學習作筆記、建資料庫的方法。
3.培養學生撰寫論文或報告的方法。
例如,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和重大的歷史事件,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就此撰寫歷史小論文。教師要做到:一是帶好路,告訴學生撰寫論文的方法,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目和有關資料的網站或網址;二是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指導和評價。如在學習唐朝歷史時,我告訴學生:“武則天給自己死后立了塊無字碑,千秋功過自有后人評說,那么我們今天也來對她評價一下吧!”
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論點(觀點)。學生試著寫論文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究歷史的過程,他們嘗試著用類似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收集資料,并運用歷史資料,分析問題,作了合乎邏輯的解釋: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與創新時,他們學得最好。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教學藝術;探究模式
1 普通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特征
1.1中學體育教學藝術具有形象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特征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藝術形象是師生憑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具體生動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形象性是一切藝術表現的基本特性,沒有形象就不成其為美、不成其為藝術。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的審美性是指在整個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都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美的愉悅和美的享受。它主要表現在教學設計美、教學過程美、教學語言美、動作示范美、教態美等方面。
中學體育教育不是身軀的單調鍛煉,而是健美體格,完美人格的培育。審美教育同體育教育融為一體,是現代教育的要求和方向。由此看來,審美性特征不僅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而且與現代體育運動的發展趨勢相一致?,F代體育運動的審美需求日漸突出,與其說此類項目的運動員是在進行體育比賽,不如說他們是在進行藝術表演?,F代體育運動所渲染的濃厚的審美色彩,則為以美育體的藝術化體育教學提供了依據。
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的形象性不僅要具體可感,而且要蘊含豐富的審美內涵,使審美對象成為既有生動直觀的感性形象又有理性思維的豐富內涵的審美結合體。形象性和審美性的統一即外在形式和內在意義的完美結合,是中學體育教學藝術表現的最基本特征,它反映了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的基本屬性,是與現代教育要求和體育運動的審美需求相一致的。
1.2中學體育課教學藝術具有情感性與娛樂性相結合的特征
中學體育教學藝術與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可以說它是以審美為基礎的富有情感的藝術。情感是體育教學藝術的生命和靈魂。體育教學中的情感交流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其中教師的教態對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影響極大。藝術化的體育教學要設法使教學情景與教學內容協調一致。體育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僅體現在如何教上,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學上,讓學生在思考和自我練習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體驗成功的過程。體育教學藝術不同于其它教學藝術的特點之一就是課中師生自始至終都要融入到他們所共創的歡樂、喜悅、和諧的情感氛圍之中,即要體現出娛樂性。中學體育教學任務除了鍛煉學生身體,強健體魄,傳授體育“三基”,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外,還應包括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快樂、喜悅的情感體驗等。
1.3中學體育課教學藝術具有創造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特征
創新是一切藝術的生命,是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發展和提高的原動力。創造性是一切美的共同特性。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學主體所面對的一切審美對象,無一不熔鑄著人的審美創造的精神品格。體育教學藝術是具有創造性的藝術,不是重復重演。作為新世紀的體育教師,絕不能滿足于現狀,滿足于過去成功的教學范例,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時刻審視體育教學發展動向。
中學體育教學藝術是教學主體個性化的表現,它因其各主體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審美觀以及性格、氣質等的不同,從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學風格,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中學體育教學藝術的個性化特征,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上和藝術創新之中。個性是藝術創新的必要前提,沒有獨具魅力的個性特征,就創造不出新穎獨特的體育教學藝術。
中學體育教學藝術應該是充滿個性的教學藝術,這種藝術不僅鼓勵教師個性的張揚,同時也推崇學生個性的施展。目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大多數仍然采用的是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考核內容和標準,缺乏對個性發展的鼓勵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將體育教學的基本規格、要求與學生個性發展相結合,如何處理好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根據學生自己的身體條件、特長、興趣、愛好,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創造有利于學生良好個性發展的空間,是中學體育教學藝術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 探究性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特征與作用
探究性體育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運動能力和教學效果,還能促進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1激發體育運動興趣
在探究性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通過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把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把體育教學的時空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經歷問題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結論的獲得和體育知識的應用等過程,大大激發了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同時增強了學生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2.2提高體育運動能力
在開展探究性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小課題展開的。學生在開放的體育教學氛圍中,通過自主地設計研究問題的方案,通過閱讀體育教科書、實地考察、實驗、訪談等方法收集資料,并通過整理、分析資料得出自己的結論,最后大家分享探究性體育教學的結果。探究性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體育運動實踐能力的提高。
2.3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探究性體育教學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氣氛,課堂由過去“體育老師的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課堂”,學生在積極的課堂環境下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教學目標也由“要我運動”轉變為“我要運動”,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健康水平也顯著地得到提高。
第二節 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理念
一、教學設計概述
對“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涵義的認識目前還未能達成普遍共識。教學設計專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學設計”被用來描述包括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指導試驗和修改及評定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在我國,一般認為,教學設計是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和制定教學計劃的系統方法。它以傳播理論和學習理論為基礎,應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立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然后分析評價其結果,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一)教學設計的主要特征
教學設計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促進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習。它的主要特征有:
1.教學的計劃、開發、傳播和評價建立在系統理論上;
2.教學目的建立在對系統環境的分析上;
3.教學目標用可觀察的行為術語來描述;
4.對學生的了解是系統成功的重要因素;
5.研究的重點是教學策略的計劃和教學媒體的選擇;
6.評價是設計過程的組成部分;
7.測定和分等依據學生達到預期標準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
教學設計的程序因設計任務及設計者的不同而呈現多種形式。對整個教育系統設計和課堂教學設計均適用的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學設計程序。他們把教學設計程序分為14個步驟。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優先加以考慮的部分;
2.分析資源和約束條件及可選擇的傳遞系統;
3.確定課程范圍和順序,設計傳遞系統;
4.確定某一門課的結構和順序;
5.分析一門課的目標;
6.確定行為目標;
7.制定課堂教學計劃;
8.開發、選擇教學材料和媒體;
9.評定學生行為;
10.教師方面的準備;
11.形成性評價;
12.現場試驗及修改;
13.總結性評價;
14.系統的建立和推廣。
以上程序分別在系統級、課程級和課堂級的水平上進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較為適用于課程、教學單元和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程序,如圖示:
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學設計的三個基本要素:
1.教學目標(我們期望學生學會什么?)
2.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為達到預期目標,我們將如何進行這種學習?)
3.教學評價(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及時獲取反饋信息?)
二、教學設計的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我們可將教學設計模式分為三大類,即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行為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
(一)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心理學、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說等都屬于認知心理學的范疇,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張:致力于研究人的智能或認知活動的性質及其過程。因此,盡管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風格各不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教學設計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為基礎,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為目的。
認知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包括布魯納的教學設計模式、以瓦根舍固為代表的范例教學設計模式、贊科夫的發展性教學設計模式、加涅的教學設計模式和奧蘇伯爾的教學設計模式等。
1.布魯納的教學設計模式
布魯納是20世紀60年代學科結構運動的倡導者。在教學設計上,他提出了“發現學習”的主張,形成了獨特的教學設計模式。
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ming),就是不把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而是由他們通過一系列發現行為(轉換、組合、領悟等)發現并獲得學習內容的過程。這種學習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學習過程的探究;第二,注重直覺思維;第三,注重內部動機;第四,注重靈活提取信息。
布魯納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是由結構上的三類表征系統及其相互作用構成的質的飛躍。這三類表征系統包括行為表征、圖像表征和符號表征?!凹赐ㄟ^行動或動作、映像或圖像以及各種符號來認識事物,它們的相互作用,是認知生長或智慧生長的核心?!痹谒磥?,結構課程的開發及發現學習的指導,都必須與特定階段兒童表征系統的特點相適應。
布魯納的教學設計理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開發智力和培養創造性的藍圖。
2.奧蘇伯爾的教學設計模式
奧蘇伯爾的教學設計模式是以其意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他認為,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習是否有意義,有意義的講解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方式。
奧蘇伯爾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學:認知觀》的扉頁上寫道:“假如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學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睘榱思せ钚屡f知識之間的實質性聯系,提高已有知識對接受新知識的有效影響,奧蘇伯爾提出了“先行組織者”的教學策略。他認為,促進學習和防止干擾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關的和包攝性較廣的、最清晰和最穩定的引導性材料,這種引導性材料就是“組織者”。由于這些“組織者”在呈現教學內容之前介紹,有利于確定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因此稱為“先行組織者”。
后來,奧蘇伯爾進一步發展了“先行組織者”的概念,指出:“組織者”可以在學習材料前呈現,也可以在學習某一學習材料之后呈現;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包攝性水平可以高于或低于學習材料。
“先行組織者”用于教學設計是一項有效的教學設計技術。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把奧蘇伯爾的教學設計模式概括為“先行組織者模式”。
第一階段
“先行組織者”的呈現
第二階段
學習任務和材料的呈現
第三階級
認知結構的加強
闡明課的目的
呈現“組織者”
鑒別限定性特征
舉例
提供前后關系
重復
喚起學習者的知識和
經驗的意識
明確組織
安排學習的邏輯順序
明確材料
維持注意
呈現材料
運用綜合貫道的原則
促進主動積極的接受學習
引起對學科內容的評析態度
闡明學科內容
(二)行為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行為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及其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眾多流派中,對教學設計領域影響最大的是桑代克和斯金納。這種教學設計模式以行為控制為基礎設計教學,以完善人的行為為根本宗旨。
在行為指向的教學設計模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以操作性反應和強化原理為理論基礎的,適用于個別化教學的自動教學模式,常被稱為“機器教學”。
將“操作條件作用”和“積極強化”的學習理論運用于教學設計,就形成了程序教學設計。
程序教學的設計應遵循五條原則:
第一,積極反應原則;
第二,小步子原則;
第三,即時強化原則;
第四,自定步調原則;
第五,低錯誤率原則。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影響了世界教學改革運動,促進了學習理論的科學化,加強了教育學、心理學的有機結合,推動了教學手段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即使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仍對我們的教學具有啟發意義。
(三)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及其理論基礎
人本主義心理學用一種整體論的視野研究人性,關心人的潛能和價值,探究解決人類問題和困境的出路,“完美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就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因而,“基于完美人格、為了完美人格、在完美人格之中”是該模式的基本特征。
人格取向的教學設計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羅杰斯創立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學生的自我反省和情感體驗,在融洽和諧的心理氣氛中自由地表現自我、認識自我,達到改變自我、實現自我的目標。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9B-0039-02
“同伴成長,活力課堂”教學模式是通過有計劃的引領和指導,讓學生在集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同伴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使課堂充滿活力并取得高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中,學生感受到同伴的關愛,與同伴共同探究、解決問題,快樂地學習、生活,健康地成長。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可根據學科的特點,將教學模式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
一、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常見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新課程的教學中已被廣泛運用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那么,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是否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并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边@說明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必須重視發揮集體的智慧。意大利著名的教育教學評論家斯利埃密說過:“現在的教育改革方向應該是培養具有合作學習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學生?!彼€補充說:“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是最大之一?!?/p>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論中有這樣的論述:“我們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有較大轉變,學習方式應強調合作學習,合作探究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這就需要改變原來死記硬背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在情境中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合作的學習方式?!毙抡n程標準也提出要求:“大力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p>
可見,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有理有據”“有章可循”的。實踐證明,在信息技術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因為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過去教師在上面講如何如何操作,學生在下面模仿,學習效果很差,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交流,去相互學習,去實踐操作,學習的效率自然能大大提高。
二、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濃厚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在課堂上善于捕捉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讓他們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探究獲得新的知識,就會事半而功倍。
例如,《圖片的簡單處理》這一節教學中,圖片剪裁、圖片的自由變換以及圖片的旋轉這些技能的掌握對于初中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上這節課時可首先出示兩張圖片,讓學生玩游戲: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兩張圖片的一個不同之處。這兩張圖片初看上去沒什么不同,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圖片中建筑物的傾斜程度略有不同。在這樣的游戲教學中,每個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去完成任務,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發現,通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讓兩張圖片變得相同,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后,讓學生自己摸索。如果學生還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師再演示,這時學生就會全神貫注地看老師操作,學習效果肯定很好。
(二)合理的分組——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
1.合理分組
合理分組是組織合作學習的第一步,也是相當關鍵的一步。通過合理分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著名教育家曾琦的理論,分組一般可以按相同愛好組合,按性別組合,按學習成績組合等??偟脑瓌t是有利于課堂學習探究。
2.明確分工
分好小組后,每個小組要選定小組長。小組長負責安排任務,監督任務的完成。其他組員也要安排相應的角色。這些角色一般分別負責搜集素材、查找資料、記錄數據、資料匯總、數據處理等。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3.培養帶頭人
小組長不但是學習成績好的,而且還必須是有一定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樂于助人、團結協作精神的人。在每一節信息技術課中,都要注意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培養小組長的各種能力,使其能很好地進行組織協調、分工督促、模范帶頭、解決難題。
例如,在《設計應用文檔》教學中,設計一個合作制作小報的任務。首先展示一份范例,讓每一個小組進行組內討論,小報由哪些部分組成,哪些是本節課需要通過合作學習來掌握的,如何在合作學習時進行分工。這樣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就會有序地進行,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就能夠做到得心應手。
(三)科學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著力改變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任務驅動法被普遍采用。
任務驅動法是指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協作的學習活動。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是任務設計,設計任務要適合學生的興趣、知識儲備、年齡等特點,以有效地鞏固、提高、深化教學內容。
例如,在蘇科版信息技術教材《信息的基本特征》這一節的教學中,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耳語組、接力組、喇叭組、網蟲組),安排不同的任務:每個小組準備一張紙條,每張紙條上寫有3個手機號碼,各組根據自己這一組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將紙條上的內容依次傳遞給每一位組員。然后,四組同時開始行動。最后,教師與學生一起來比較各組的信息傳遞速度、可存儲性和傳輸結果,得出各組信息傳遞方法的優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顒咏Y束后,小組還可以圍繞信息的存儲、傳輸、載體、失真等問題進行討論。
(四)積極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動力
初中信息技術課不但要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掌握,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所以,在學習評價中,不能只看學生設計的作品是否有一定的技術難度,還要根據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各組的協作意識和組員的參與程度等對各組進行課堂評價。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要給予學生表揚和提出中肯的建議,通常還可以通過展示優秀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根據實際,評價可以采用自評、組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
關鍵詞: 科學啟蒙教育 生活化 探索性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幼兒有關自然界的知識,而且激發幼兒對自然的關心和興趣,初步形成幼兒對周圍人和事物的正確態度,對幼兒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磁針固執地指著一個方向,不倒翁怎么放都不會倒,小鬧鐘里指針有節奏地移動……這些在成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幼兒都覺得很神奇,因此產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究欲望,由于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幼兒時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是最好的選擇。
對幼兒來說,科學知識并不是外來的、強加的,而是他們自己科學探究的自然結果。所以,每一個幼兒都是小小的科學家,幼兒科學教育應成為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并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關系的經驗的過程?;咎卣饔幸韵聨讉€方面:
一、目標長遠性
追求有益于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是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當今,社會迅速發展已引起教育的巨大改革。終身教育的倡導和實施使兒童學習走出以往狹小范疇,開始成為貫穿一生的完整過程。
為了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幼兒科學教育應注重使幼兒樂學和會學的教育目標和價值,強調培養幼兒內在學習動機和興趣,發展幼兒不斷學習能力。如果通過科學教育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幼兒就有了終身學習的動力機制。孩子們通過學習科學,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不斷運用這些方法獲得知識,解決各種問題。
二、內容生活化和生成性
教育內容生活化是引發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重要前提與條件。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不僅為幼兒獲得真正理解和內化的科學知識、經驗提供前提和可能,而且只有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及與自己相關人的意義,是自己當前想要知道的東西和解決的問題,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究,才能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科學就在身邊,才能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積極主動,效果好,這一點早已為我們所熟知。不僅如此,事實上,孩子們感興趣和想要探究解決的問題,本身就已經暗含著符合教育目標和價值的內容。教師要善于發現、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問題及喜歡的活動,進而擴展成科學教育內容,生成科學教育活動;要善于發現、保護和培植幼兒科學家般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
幼兒科學教育的這一特性是培養幼兒探究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幼兒理解科學的實際意義,獲得終身學習力機制的根本保證,是幼兒獲得真正內化的科學知識經驗的根本保證。
三、過程的探索性
幼兒科學教育應該是引導幼兒通過探究,發現和獲得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說,幼兒的知識經驗不再是教師直接告訴和傳授給幼兒的,而是幼兒自己獲得的。兒童是主動學習者,教師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實驗向幼兒分步講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發和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過程。真正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幼兒與物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孩子的活動和操作;二是幼兒原有經驗與新發現的相互作用。老師要鼓勵每一個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操作。操作結果將強化或調整其原有認識。這樣的過程才是真正的主動學習和探索過程,才是幼兒認識的主動建構過程。
四、結果的經驗性
與以往不同,幼兒科學教育更尊重幼兒的認識特點和科學本質特征。不追求幼兒說出來準確的科學概念,強調讓幼兒親身經歷探究和發現過程,獲得有關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幼兒可以領悟到但說不出來的,也可能在成人看來幼稚的、童話般的,但幼兒卻在探索和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式和過程。
根據幼兒科學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兒園可從以下幾個途徑進行教學:
1.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產生一些自發的探究行動,成人既不可以不以為然,又不可以過多干涉,而要細心觀察、積極引導。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興奮點,善于把幼兒自發的觀察納入教師有組織的活動中。為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還要鼓勵和接受幼兒的新奇想法和做法,給幼兒提供自由探索時間和空間。
2.提供富有探索性的材料,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提供幼兒探索材料,其意義往往遠勝于向幼兒提供知識。我們為幼兒提供材料,不僅是為了讓他們獲取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用材料吸引他們去探索,引發他們提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沖動。
1共享經濟的特征和內涵
①“使用權”為核心。共享經濟有時也稱為“協同消費”“協作經濟”或“分享經濟”,“使用而非擁有”是其鮮明的基本特征,在學術界已達成共識?!笆褂谩痹诜ㄖ粕鐣袑臋嗬褪恰笆褂脵唷保c傳統商品交易中發生“所有權轉移”形成強烈對比。使用權發生轉移的前提條件是存在社會閑置資源,共享經濟對其有效整合是一種帕累托改進;②“陌生人使用”為重要特征。共享經濟是以取酬為目的,基于向陌生人提供暫時的物品使用權而發生的一種商業模式。共享經濟主要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區別于傳統的熟人關系型共享;③互聯網驅動是技術性特征。共享經濟較之于傳統經濟,解決了信息和信用的問題,互聯網作為技術保障居功至偉。其一,互聯網出現使得商品和服務的交易可以不依附于傳統商業性組織,實現P2P的模式,這一階段是去中介化的過程;其二,互聯網共享平臺的出現實現了共享經濟的再中介化,但這一次是更高的飛躍:互聯網配合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信息傳遞成本和信息不對稱顯著降低,個人信息的廣泛聯網也較好地解決了個人征信難題;④信任是必要條件。共享經濟為消費者帶來的便捷、舒適、節約和綠色等體驗皆來自信任。信任需要滿足一系列的社會、技術和人文條件。綜上所述,“共享經濟”涉及:“閑置資源”“使用權”“信息”“信任”和“互聯網”等核心要素,屬于應用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深入研究。
2 “共享經濟”對傳統教學范式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1)傳統經濟學的教學范式。首先,傳統經濟學教學采用的第一個參照系就是供求分析的框架:消費者問題、生產者問題、廠商理論、要素價格、利率、匯率等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納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引入博弈論的納什均衡發展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在分析上也提出了靜態、比較靜態和動態的方法;其次,第二個參照系就是科斯定理,解決了企業的性質和邊界問題。使得我們對政府、公共企業、私人企業和市場的范圍和邊界有了深刻認識;最后,第三個參照系就是帕累托最優,一切資源配置的最終問題都是公平和效率目標的實現,帕累托改進是實現兩大目標特別是效率目標的主要手段和比較基準。顯然,在傳統經濟學教育中明確區分供給和需求,采用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古典兩分法是重要的教學方法,討論均衡和實現帕累托改進是主要內容。但在“共享經濟”等新興經濟業態出現后,傳統范式如何適應新情況還缺乏研究和探討。
(2)“共享經濟”對傳統范式的一系列挑戰。①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作為“共享”的公共物品的供給需要滿足“薩繆爾森提供規則”,卻又與私人最優的“戈森定律”相沖突,由于缺乏足夠的激勵,私人不會提供“共享產品”。共享經濟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既不會發生,也不存在帕累托改進;②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下,陌生人之間存在私人信息,供給方和需求方擁有不對稱信息,在非重復型博弈模型下陷入“囚徒困境”,引發信用風險,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嚴重問題。傳統經濟學范式要解釋“共享經濟”需要克服信息成本和合約激勵等難題;③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中,解決信息不對稱主要靠合約激勵和重復博弈,較少涉及技術手段的作用和影響;④在傳統經濟學范式中,“經濟人”假設認為人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陌生人信任在一次性靜態博弈中無從談起;⑤“共享經濟”的資金模式與互聯網金融高度融合,金融學問題存在“買空”“賣空”機制,供求曲線完全水平重合,難以采用供求分析框架。通常認為,金融學問題需要在“無套利均衡”的基準框架下分析。顯然,上述挑戰在客觀上也刺激了經濟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3)共享經濟為經濟學教育帶來的機遇。①高校學生對“共享經濟”持樂觀態度,在理論學習上存在好奇心,在“創業和創新”的實踐中樂于探索。這是因為高校學生是最為活躍的青年人的生活群體,具有群居和集體的特征,天然具有“共享”的雛形和自然發展的土壤,共享經濟必然深刻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他們的行為、道德、機遇和發展,以及學校的教育和培養模式都會產生深層次的影響;②共享經濟帶來了全新的“物權”觀念,為學生的經濟學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③共享經濟培育了學生的誠信品質,提升了課堂育人的效果。
3經濟學教學應對“共享經濟”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1)加強對“共享經濟”的研究,深化對“共享經濟”的課堂解釋。首先,傳統經濟學缺乏對新興業態的解釋,實踐則遠遠走在課堂教學的前面;其次,學生對新生事物的熱情很高,回避教學或不當解釋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最后,“共享經濟”是在“互聯網+”時代中產生的,作為高校教育領域,教師應當順應時展,積極更新觀念加強學習,在教學中與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啟發,也有利于產生良好的課堂互動關系。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在實踐中進行廣泛調查?!肮蚕斫洕痹诮虒W實踐中存在一些誤區和觀念上的錯位,比如:在筆者主持的一項大學生“挑戰杯”關于共享經濟的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仍然看重對物品的所有權,比例是58%,其中男生選擇的比重高達66%,顯示出更強的占有欲;另外,有20%的同學不了解Uber和“滴滴出行”等典型“共享經濟”的企業;同時,有43%的同學會在兩年內更換手機等電子產品,但36%的同學對閑置資源的處置是直接扔掉或其他不再利用的方式。顯然,這些信息有利于我們改進課堂教學和引導課堂討論,不經過調查不會發現問題。
(3)改革和拓展傳統經濟學教學范式。 “范式”一詞一方面代表共有的信念、價值和技術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也指整體的元素,代表了“學科基質”,包括符號、模型、價值和范例?!肮蚕斫洕钡某霈F需要在經濟學教育中進行符號上的更新,模型上的拓展,價值觀念的更新和經典案例的整理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