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9: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小學培訓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繼續教育;培訓;模式;交流
繼續教育培訓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是時展的需要,也是人類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成為制約基礎教育改革的瓶頸,而最為有效、途徑最為便捷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本文就筆者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方面的實踐,以及繼續教育的模式創新,談一些自己的思考。
1. 培訓者應具有先進的培訓理念教師培訓機構擔負著實施本地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艱巨任務,并具有與教師教育相關的管理、研究、服務和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職能。培訓教師則是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過程中的管理、研訓與指導工作。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加強中小學教師建設的有效措施。教師的學習應該是一種自我導向的學習,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學習,是豐富多樣的人格化的學習,是團隊的學習,是整合已有知識、分享已有經驗的學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并不只是讓教師“加油”、“充電”的行為,而是激活學員的學習熱情,使其在接受培訓時,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完善自我。作為培訓機構應樹立“以人為本”、“學習創新”、“學員第一”、“遠程培訓”、“流程再造”的新理念。
繼續教育作為成人教育的一種形式,必然體現成人教育的特點,其整個教育培訓過程必須要建立在成人學習的理論基礎之上。培訓者要成為繼續教育的管理者、校本培訓的指導者、繼續教育培訓的策劃者、現代教育理論的傳播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在新一輪的培訓過程中建立新的師生觀,建立新的培訓評價觀,建立新的培訓課程觀,建立新的培訓教學觀。培訓教師要樹立“以學員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的新理念。。
2. 建設結構合理、高素質的繼續教育師資隊伍
(一)加強繼續教育教師與中小學之間的溝通聯系,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校作為聯系點,并根據聯系點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靈活的制度,教師可通過隨堂聽課、參與教研活動、與一線教師座談等方式,深入了解小學教師對繼續教育的需求狀況。
(二)充分利用市、區基礎教育教研室的資源,搭建繼續教育教師全面了解中小學受培教師需求的紐帶,參與教研室有關教研活動,及時了解前沿信息,把握繼續教育發展動向。
(三)適當引進教學實踐豐富、教學水平較高、責任心強的名師或高級教師作為開展繼續教育的兼職教師,選拔有深刻課堂體會和生動課堂教學案例的一線優秀骨干教師加人繼續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傊谝M人才、壯大繼續教育專職教師隊伍的同時,建立專、兼結合的繼續教育師資資源庫,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的繼續教育師資隊伍。
(四)有組織、有計劃地選派繼續教育教師外出進修學習,不斷開闊視野,更新教育信息,夯實教育理論功底,提升現有教師從事繼續教育的水平。
3. 精心選擇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沒有注意調動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沒有切實發揮他們的主體精神,過于偏重讓中小學教師被動地接受現成的書本知識技能,忽視了中小學教師實際工作能力的養成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而影響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要提高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就要按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對中小學教師傳統繼續教育模式進行大膽的改革。要真正地調動中小學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就要把他們從被動地聽課中解放出來,實行啟發式教學,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在活動與交往中利用原有知識經驗進行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反思學習,使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提高他們創造性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促使他們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終身學習的態度、情感、技能、習慣。在培訓形式上,要注意專家報告式的運用, 解決農村教師在某段時期內共同關注亟待解決的觀念、形勢、政策等問題,通過集中授課和討論的方式開拓教師們的思路;要在話題選擇、運用場合上精心研究,結合現實深入實踐。要加強對問題切入式、展示交流式等方法的運用,根據培訓對象們的問題和要求以及培訓的目標,從問題出發引申出培訓的內容,鼓勵培訓者、培訓對象良性互動,實現教學相長,達到研討效果。
在進行培訓時,要根據需要什么培訓什么、培訓什么掌握什么的原則進行知識安排,內容要有針對性、可行性;要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確立培訓內容,有的放矢,從實現教師專業化角度更新培訓課程,既要滿足教師們的短期需求,更要著眼長遠滿足他們的潛在需要;要重點安排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管理、新課標學習等方面的課程,最大限度滿足教師們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提高他們的能力、水平和素質,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繼續教育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參加教師的需要是教師培訓課程的源泉,也是課程的內容和課程所要解決的問題。課程內容的編寫要充分考慮參加教師的實際工作情況,課程開發者要走進中小學教師的學校生活,走進課堂,找到他們的真正需要,還可以征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提供學習者最迫切需要的知識,同時還要結合當前國內國際的實際情況,開設當前教育中的熱點問題與前沿問題課程,從而使課程的內容靈活新穎、層次提高。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師,根據他們的不同方面的需求開發有針對性的課程。比如除專業課程外,還可開設教師職業倦怠調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的應用和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法和技巧等等。在開發一門課程時培訓機構要組織一個團隊,匯集眾多專家的意見,使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
4. 面向農村,開展互動性的教師發展規劃交流
本文對中小學教師培訓網站比較分析,總結了教師培訓網站超越時空限制、資源共享、個性化自主等優勢,使網站的開發者和應用者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網站;自主學習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國家對于教師的培訓和教育的手段也不斷更新。由于我國基礎教育比較薄弱,教師培訓是解決當前這一難題的重中之重。為了方便讓更多的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終身教育,遠程教育網站進行培訓可以說是目前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山區教師足不出戶,就能接受優秀教師的培訓,不但加強了教育薄弱地區的師資力量建設,更加有利于不同地區的教師開展“面對面”的學術經驗交流,從而提高我國師資隊伍質量,使更多學生受教育的水平得到提高。
一、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網站調查的設計
1.調查要素選擇。
教育培訓網站是“針對一些特定的人群,圍繞特定的一些學習主題,完成特定信息的任務,或者提供互動學習平臺的教育網站”。從定義中可以看出,針對中小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網站應該屬于教育主題網站的一類。一般來說,教育主題網站包括以下四個基本的組成部分:
(1)結構化知識的展示:是指把所需要的知識運用基礎的基本定義在網站上表現出來,通過很多方式把結構化的知識得到展示。
(2)擴展性學習資源:是指很多暗含的知識和手段??赡苓@個知識并不是我們所要查詢的知識,而是需要更加一部參考學習的知識,那么這就是擴展性學習資源,以便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的定義。
(3)網上協作討論空間:這種空間基本上是大家互動的環節,可以在這個空間中進行探討、合作。
(4)網上自我評價、反思系統:這種最后的手段可以使得我們得到網上的自我的評價,對于網絡可以產生一種信任的心情。這種評價和反思更加有利于我們思考。
2.樣本選取。
以“教師教育”“教師教育網站”為關鍵字,通過百度搜索引擎輸入并搜索,筆者隨機從中選取了14個與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相關的網站作為樣本展開研究。
二、對網站的分析概述
1.總體功能分析。
通過對選好的14個教師教育相關網站的樣本研究發現,所有調查對象大致將基本功能分為三類:
(1)信息公告板。這個公告板的功能可以向教師展示教師繼續教育的最新動態,也可以傳達當地教師培訓的相關消息。如果網站以培訓系統形式出現,這類系統網站一般需要付費才能使用,也可以賦予某一區域或某些教師使用權限,合理地控制使用權。
(2)輔助資料庫。主要是向相關教師提供教育教學輔助資源,如教案、課件、題庫、素材等。
(3)綜合型網站。綜合型教師教育網站功能是上述兩種網站功能的集合體,不僅可以看到我們需要公告的信息,也可以查詢我們需要的各種資料。因為能把所有的內容和信息都查到,可以說這種綜合類的教師教育網站,即將成為新興的、受歡迎度最高的網站。由此可見,目前教師教育網站的功能在逐步的從不完善走向完善,逐步向綜合型和多功能轉型。
2.各個維度分析。
(1)內容設置。從總體上來說,當前的教師教育網站非常注重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較為實際的資源輔助教學資料。這是因為網站最原始功能就是為了可以給教師提供比較有利的、方便的方式進行溝通和學習。也有一些教師教育網站的建設普遍存在“徒有其表”、利用率不高等情況,豐富完善內容,提高利用效率已經成為教育網站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提高網站內容的可利用性,一方面需要增加內容的實在度,真正的做到隨時有豐富的資料提供和比較,另一方面還要做到保障用戶的權益,如保密登陸信息等。
(2)交互功能。強大的交互功能是網絡教學的技術優勢之一。從14個調查對象網站來看,大都處在瀏覽階段,這是交互功能體現的最低方式。我們知道,網絡交互既是電子學習時代的產物,也是電子學習時代的推進者。教師的在網絡上的學習,不應該僅僅限于知識查詢資料這么簡單,這樣的交互可以說忽視了網站交互的意義。學習者在網站的使用過程中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網站使用效果、自己的心得等,交互中不僅應該利用到網站的最新高科技手段,還應該增加教師的素質與修養。
(3)認識層次。大多數的教師教育網站所提供的資源僅供教師進行瀏覽或者下載,不能參與建設,這不利于網站的未來發展。在14個調查對象網站中,只有5個網站能夠提供比較開放的瀏覽及下載環境,用戶既可以下載資源,也可以采取交互的方式參與學習資源的建設。缺少創造性,是造成很多教師教育網站資源更新速度慢、內容陳舊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可以在學習交流中應用跟多更交互性的好功能去解決相關問題。在認識層次方面,現有的中小學教師教育網站基本都是以較為簡單的信息呈現為主,資源建設環境的封閉,使其缺少創造性,且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對于此種現象筆者認為,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心和行動去進行改正,才可以知道更好地利用我們的資源進行學習和進步,才可以得到最本質的成長,那么這樣的認識層次才更加有利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4)支持的學習方式。目前,教師教育網站主要支持個別學習,即通過個人主動的學習,登陸網站,進行注冊獲得所需要的基本的信息和資源。
(5)學習者控制。在所有調查對象中,學習過程都是有學習者控制,受到自己主動意識的控制,沒有強迫的學習。這是利用網站學習的最大優勢所在。
三、教育培訓網站的優勢
教育培訓網站之所以能夠以如此之快的速度發展壯大,是因為它具有其它繼續教育方式不具備的優勢。
1.超越時空限制。
參加網站培訓的教師在線學習時,既不受時間的束縛,隨時可以進行,又能有效地擺脫地域的限制,不論是在校還是在家里,利用閑暇時間輕點鼠標或者觀看網站培訓資料即可參加培訓,還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社區與專家或其他老師進行交流。
2.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教育培訓網站的優質教學資源主要是多種形式的數字化資源,包括音頻、圖像、視頻、文字、動畫等,這些資源方便操作,很容易存取、復制、修改或傳輸。原來僅為少數人占有的資源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優化,不僅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價值功能最大化,也有助于改變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局面。
3.個性化自主學習。
利用網站培訓的過程中,教師學習可以選擇學習內容和自我調控學習進度,采用自主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習,對于未掌握的難點疑點也可多聽多看,直至聽懂為止,也可以將已經掌握的知識任意躍過。這種完全個性化自主學習,既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針對不同起點、不同專業、不同職務的中小學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使得繼續教育更具實效性與針對性。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并不是很成熟,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我們在了解教師培訓網站優勢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它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網站開發者和應用者都應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潛力,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楊茁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參考文獻:
[1]孫承毅,王洪江.網絡化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探析[J].繼續教育,2009,2.
[2]金秋.公平和效率兼顧的教師遠程繼續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7.
王阿姨最近有些心煩,兒子王勝特這個學期的期中考試又是一塌糊涂。眼看著期末統考在即,王阿姨越來越著急,開始為兒子尋找合適的家教老師,希望借突擊補習,能有所收獲。但是,現在王阿姨又迷惑了,看著街上大大小小的培訓學校廣告,究竟應該選哪家呢? 其實,有這樣疑惑的,不僅僅是王阿姨一個人。從2008年開始,各種中小學培訓機構的廣告開始頻繁出現在電視、網絡和戶外媒體。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之下,教育行業似乎迎來了一個井噴的時期。風投的避風港
由ChinaVenture提供的數據顯示,2003~2009年,中國教育行業共披露VC/PE投資,案例85起,61家企業共獲得9.53億美元投資。其中,2008年教育行業VC/PE投資達到頂峰,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均為歷年最高(見圖)。
2009年9月,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獲得老虎環球基金及KTB基金4000萬美元的二輪風險投資。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的市場潛力再次得到了風險投資的認可。
而兵強馬壯的教育培訓機構也頻頻大手筆亮相。學大教育先是贊助熱播劇《家有兒女新傳》,并簽約劇中人氣小演員為代言人,之后更是與央視王牌欄目《開心辭典》合作,推出了20期的《開心學國學》。而巨人教育也不甘示弱,斥資千萬,獨家冠名中央電視臺“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和《音樂告訴你》欄目。你方唱罷我登場或者是正面叫板的戶外廣告爭奪只是各教育培訓機構明爭暗斗的一個縮影。安博教育集團副總裁黃鋼博士在接受《廣告主》采訪時就坦言,廣告的受眾和手段都應該是多樣化的,集團目前也正在評估各種媒介手段,但是眼前的戶外廣告爭奪無疑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式。泥沙俱下的市場格局
教育是個傳統行業,但在中國是個新興市場,因此,存在著諸多問題。學為教育集團校長孫秀巖分析認為,目前的中小學的教輔市場,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種是在1993年到1996年開始發展起來的,經過資本的原始積累,完全靠多年摸爬滾打積累的人脈運作,沒有風投,也沒有正規的市場化運作。另一種是從1999年到2000年之后才陸陸續續出現了新興的教育行業,新一代的特征基本上是他們市場化非常的開放,而且從管理的人才到團隊建設都是比較符合完全市場化的。這一類的代表就是學大教育這樣的機構。這兩種模式,各有各的優勢,但也有各自的問題。黃鋼也表示,目前市場上培訓機構眾多,魚龍混雜,質量差距很大。
高增長下暗流涌動
ChinaVenture調研結果顯示,42%受訪者認為未來3~5年教育行業平均成長率將高于50%。無疑,未來的三到五年,仍然是教育行業急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教育行業仍然面臨著許多風險。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和深入進行,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者必須更新培訓觀念,改革培訓模式,探索新的適合當地實際的繼續教育培訓模式,促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由于繼續教育培訓學分與職稱評聘關系的緊密程度還沒有高度凸顯,致使教師參與繼續教育培訓的主動性不是太高;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大多數為通識培訓,專業性不是太強,致使培訓的實效性不太強;培訓機構人員自身參加更高機構專業培訓的機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視自身業務素質的不斷提升,致使知識老化,素質不全面,很不能適應新課改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習的新要求,參訓教師意見比較大;培訓內容沒有“自助餐”式的可選擇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參訓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的選擇權不大;農村中小學由于編制太緊,“一個蘿卜一個坑”,尤其小規模學校更是一個老師包一個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請假,更不用談丟下學生去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培訓了,即使有參加培訓的可能,(由于丟下本班學生委托給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紀律不出亂子,受托者還有本班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訓課堂,而心卻在學生身上,就怕學生出點問題,至于班上學生教學任務的耽誤等,也只能等培訓回來后補課了,很難將全部心思花在繼續教育培訓學習上;正常的節假日他們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處理家務,如搞搞衛生、洗洗衣服、干干農活等,這樣就造成嚴重的工學矛盾,何況正常的節假日休息是農村中小學教師正常的權力,相對于學期中間的指派性參訓活動,他們為了晉升職稱不得不選擇參加于假期里舉辦的繼續教育培訓活動,雖然從心眼里來說是不得已而選擇這個時間段的培訓(雖然參訓要犧牲許多家庭事務時間,但卻沒有犧牲自己所帶班級孩子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激勵機制不完善,相當部分中學學區沒有健全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培訓無規劃,選人亂指派,哪位教師應該參加培訓心中無數,尤其對上面分派的參訓人數隨口分解,不能照顧即將參加職稱評聘的教師;有些學區學校對派出參加培訓的教師監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訓單位實施積極的科學管理,例如,督促參訓教師拓展延伸作業的完成,反而委托許多無關的其他事務要求等。
結合中小學教師培訓本職工作,結合前述現狀,特提出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質量的對策思考如下。
一、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工作
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既是教師的權利,又是其應盡的義務,政府部門應切實履行教育行政職能,既協調各方力量、保證教師繼續教育權利的實現,又要加強監督、保證各項政策的落實到位,探索不斷提高培訓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繼續教育培訓內容與教育教學實際相融合
培訓機構及相關人員應經常深入中小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教育實際問題,多聽取一線教師意見,然后深入分析,找準原因,再確定適當的教學內容、形式以及培訓者的人選等,這樣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線教師的認同。
三、提高培訓者的素質與能力
對培訓者進行提高培訓,建立培訓競爭上崗制度。培訓單位應面向社會,從有教育教學經驗又愿意為繼續教育培訓做工作的一線校長及教師隊伍中聘請兼職培訓教師建立地方培訓專家庫,適時組織學習參觀培訓,分解培訓專題,平日備課,到時積極上陣。
四、提高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積極性
要從現代成人教育理論實際出發,有效地利用教師已有的教育資源,采用參與式、案例式、觀摩研討式等培訓方法,讓他們平等、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已有觀念和經驗,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和經驗,從而獲得提高與發展。
五、探索和改進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模式
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主要采用“培訓機構”模式。對此必須不斷改進以受訓者為本的培訓新模式。一些農村地區摸索實踐的由學校聯合在教學片區組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鑒。
六、不斷創新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方法
根據教師需求,提供多樣化的培訓內容;創設集中培訓的學習情境,為教師學習創造和諧環境;創建民主對話的繼續教育培訓氣氛;發揮一線教師的優勢,豐富培訓資源。
七、充分發揮現代遠程網絡技術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培訓機構應加強網絡建設,為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提供服務,有效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質量,推動教師繼續教育向縱深方向發展。
八、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制度
應制訂切實可行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在堅持統一培訓的前提下,提倡教師自主選擇繼續教育學習方式和內容,引導他們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他人學習,向社會學習;應該立足實際,加強引導和監督,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師繼續教育自主創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繼續教育新格局。
一、影響教育技術培訓的三個主要因素
影響教育技術培訓效果、阻礙教育技術有效應用于教育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如培訓方式、培訓內容、評價方式、教育觀念、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主講教師、受訓教師、軟硬件、資金、政策等等,但是以上種種因素可以歸納總結為三個方面因素: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受訓教師。三方面因素的關系如圖1所示。
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三維模型
針對當前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滿足教師的實際需要,我們將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實效的具體策略對應分解到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教師本人三個維度,綜合考慮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教師本人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應盡的職責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可得到如圖2所示的三維模型。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策略是包括教育主管部門維、中小學校維和教師本人維的三維培訓策略,如果將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教師本人在培訓中所盡的職責和作用分別用A、B、C三個點表示,O、A、B、C四點所組成的立方體的體積作為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實際效果的大小,那么任何一維的盡職盡責都會使代表其作用的點外移,造成立方體體積的增大,培訓的實際效果增大,但是只有三個維同時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時,立方體的體積才能增加最快,培訓的實際效果才能最好。
三、三維培訓策略模型的應用
1.做好培訓需求分析,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作為成人學習者,教師培訓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再學習、再教育,他們希望通過培訓解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因此常常是帶著問題來參加培訓的。他們對于系統的、一般的知識并不十分感興趣,而是把培訓的內容與自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聯系,追求培訓內容的實用性、應急性[1]。培訓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要對受訓教師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從而確定培訓的目的,依據“標準”和《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教程》,制定培訓的具體目標,編排和規劃培訓課程,既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又使培訓內容符合中小學教學實際。
2.靈活選用培訓模式,完善評價機制
教育技術能力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親自參與和體驗可以降低受訓教師在后續教學中應用教育技術的難度,對教育技術理論和方法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在具體培訓中,應從實際出發,合理地吸收利用現有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理論與技能融合教學、案例教學與行動學習相結合、以集中面授和網絡培訓的混合交互進行為基礎的混合式培訓等不同培訓模式的優點,根據具體內容,靈活選擇培訓模式。同時注意發揮評價的作用,評價融入到具體的培訓過程中,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需要的培訓模式。
評價是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不可或缺的必要部分,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成績,不僅僅是為了給受訓教師一個確定的結論,而是希望通過評價讓主講教師、受訓教師及中小學校更加了解培訓的現實狀況,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能夠正視不足,以便調整教學、改進學習。要注意將評價融入到具體的培訓過程中,強調對正在進行的教育技術培訓活動進行評價,應保證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綜合化、評價方式多樣化,不斷完善評價機制。
3.建設主講教師隊伍
主講教師自身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培訓質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培訓效果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培訓師資隊伍。建立一支信息素養高、專業能力突出、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團隊,是提高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質量的關鍵[2]。
相對于其他教師,主講教師雖然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但由于教育對象一直是中小學校的未成年學生,距離“教師的教師”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方式提高主講教師駕馭培訓的能力,只有參加培訓,通過考試者,才能擔任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主講教師。
4.實行學校首責任,促進培訓成果轉化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已經表明,培訓并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良藥,特別是短期的集中培訓,其單獨的作用和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對于受訓者回到工作崗位后的持續支持與各種形式的指導與幫助,是促進培訓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徑[3]。對于受訓教師來說,他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在一個情境學習東西,而在另一個情境應用所習得的東西,也就是將培訓中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學校是教育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所,學校對教育技術培訓及應用的態度直接影響到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技術培訓過程中,中小學校應該對培訓成績和應用效果負首要責任,提高學校尤其是校長的認識,通過建立考核、激勵制度發揮學校的作用,獲得學校的支持,提供持續不斷的繼續培訓,營造學習和使用教育技術的環境,及時解決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培訓成果轉化。
5.轉變教師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技術觀
觀念決定行動,在對教師進行培訓之前,要讓教師認識到教育技術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技術觀,通過多種手段使教師從內心深處切身體會到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所產生的獨特效果,激發他們學習和應用教育技術的積極性、主動性。受訓教師在思想上有一個正確認識后,才會從被動地參加教育技術培訓到主動地投入到教育技術培訓中來,從而為以后的培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協調發展三個因素,形成合力
從三維培訓模型可以看出,只有當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教師本人三個因素同時增大,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時,培訓的實際效果才能最好。因此,我們在制定培訓政策、開展培訓、促進培訓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和教師本人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培訓在三個維度方向同步增長,協調發展,形成合力,促進教育技術培訓健康、持續、高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 林萬新.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09(8).
論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教育技術培訓
1調研方法
2009年1O一11月,共計88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吉林省省級教育技術骨干培訓者培訓,有73人通過ETA培訓平臺參與了ETA平臺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調查,其中參與培訓前后兩次調查的教師有69人,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4.5%。調查對象涉及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科學、體育、化學、物理、生物政治、地理、歷史、美術和信息技術共14個學科。問卷調研項目主要涉及教師對教學常用軟件掌握的熟練程度、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掌握及實踐情況、教師參加過的教育技術相關培訓情況、對教育技術培訓的期望及意見等相關問題
2調研結果及分析
2.1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情況
調查表明,40%的教師學習過教育技術專業課程。中小學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較多的是瀏覽網頁、使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獲取教學資源和使用word或Excel等制作電子教案.而對網頁制作和動態課件制作的相關軟件則知之甚少.教師對具體技術軟件的掌握程度不高,如圖1。
同時,對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的課件種類和課件使用頻度的調查表明,90%的教師寫過教學設計方案,86%的教師制作過PowerPoint課件.45%的教師在教學中每月應用1—2課件,每月應用3次以上的教師占43%,還有12%從不使用課件進行教學。這說明。教育技術對學科教學的輔助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仍需在實踐中更全面和深入地挖掘。
2.2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技術應用中遇到的困難
1/3的教師認為在運用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教學時遇到的主要障礙是缺少信息化教學平臺和資源,1/5的教師認為缺少信息化教學硬件設施,1/5的教師覺得缺少準備時間和信息化教學知識。對于本次培訓中的教學設計成果,將近一半的教師認為其不能在未來教學實踐中使用的主要阻力是學校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設備。由此可見,教育技術在教學中運用的主要障礙是學校設備的不完善。想要更加有效地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首先要完善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夯實信息化教育基礎。
2.3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技術相關培訓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參加過教育技術培訓的教師占7%.參加過3次及3次以上的教師占52%;沒有參加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的教師占28%。由此可見,由于參加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相關培訓較少,所以大多數教師都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力,不僅希望學有所得,還希望能夠學有所用,令培訓中學習到的教育技術知識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應用。曾經參加的教育技術相關培訓級別大多集中在省、市級(詳見圖2),
這一級別的培訓能夠結合本省的政策和教育特點,有針對性的設置培訓課程,但國家級和校級培訓的比例較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主要是省、市級教育機構,同時校級培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有待更好地展開。
2.4中小學教師對本次培訓效果的評價
經過培訓,90%的教師可以比較熟練地運用教學設計方法并理解教育技術對學科教學的影響:85%的教師對教學媒體的特性和選擇,以及教學資源的收集、整合與開發方式掌握比較熟練;對信息時代的倫理道德規范也由原來62%的教師不知道或知道一點,增加到83%的教師都可以比較熟悉;雖然有極少數教師對教學設計成果和教學實施效果的評價理念及方式掌握不甚理想,但大多數教師還是掌握了評價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方式。總之,相比培訓前,教師的教育技術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5中小學教師對未來培訓的期望
調查得出,88%的教師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希望學習教育技術理論和信息技術操作的教師分別占55%和52%。參與調查的中小學教師大多期望未來的教育技術培訓能夠:重實際、勤交流、多推廣既要注重培訓內容與教師教學實際的關聯度,講授的內容不一定要最先進,但對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的運用要實用且恰當:各學科、各地區間教師在培訓中交流經驗,彼此學習,希望多創造基層教師之間、基層教師與教育技術專家之間培訓交流的機會: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應該在全體教師中普及,使全員教師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同時發掘適合現有教學條件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并在教學中推廣使用。
3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毋庸置疑,培訓是一種能夠快速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技能的有效方式。通過此次培訓,原本教育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的各學科教師,在教育技術理論、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和教學設計理念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整體的信息素養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與此同時,本次調查結果也反映出了目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培訓未能普及推廣.技術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多數學校都選擇曾經參加過教育技術相關培訓的教師再次進行培訓,雖然信息素養較高的教師易于接受培訓的內容,有利于培訓的展開和技術的再推廣,但也導致了各學科教師間教育技術能力差距的加大,使強者更強。二是教師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師只是通過網絡搜索并使用現成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而自己運用相關軟件對不符合要求的資源進行處理的能力卻較差,這就限制了他們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三是學校的配套設施成為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成果實踐的瓶頸。由于部分學校資金和信息化硬軟件條件有限,使信息化教學設計成果無法順利實施,打擊了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理論和技能改進教學的積極性,在培訓中學習的知識不能夠學以致用參考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對未來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提出以下建議:
(1)培訓方式多樣化。傳統講授式的培訓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培訓需求,為了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培訓機構應在考慮教學實際硬件條件和受訓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基礎上,選擇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如遠程培訓、校本培訓、教師參與式等,努力實現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有機結合。本次培訓采用自主學習、小組協作、集體討論和講師講解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理論、信息化資源等內容的培訓,受訓教師在各種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及教學資源的設計,讓教師能切身感受到教育技術理論在教學設計中的運用過程,以及教育技術服務并促進教學的效果,從而積極主動地應用于未來實際教學之中。筆者認為,讓受訓教師基于實際教學案例或具體問題進行學習.并且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討論交流的方式學習具體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案例,可以讓教師在案例或解決問題中感受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優勢,激發他們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興趣。
(2)培訓內容具體化。一是要關注對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培養。只有教師擁有了較高的信息素養并樹立了符合時代精神的信息化教育觀念,才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因此,培訓不僅要教授參與教師信息獲取或處理方面的知識.還要培養其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等。除了通過培訓培養教師的信息意識,還要調動教師學習教育技術理論的積極性,營造信息技術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氛圍。特別是在信息化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更應該讓各學科教師都意識到信息素養是每個教師都必須擁有的。并主動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教學。二是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科的差異性。不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差異性和不同學校配套條件的差異性.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內容。在培訓的過程中不僅對教師的基礎教學理論和教育技術基本技能進行培訓,還提供豐富的、適用于不同教學情景的軟件學習課程和資源,讓受訓教師能夠根據學科或學校條件的不同,選擇符合學科和教學實際需要的軟件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培訓效果。
(3)評價機制系統化。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是對培訓效果的有效保障。通過評價來激勵參與培訓的教師.促進其在教學中主動應用教育技術。同時,不應該只以考試是否合格、作品完成質量作為評價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標準。當前培訓大多只重視對培訓對象的最終成果進行評價,而忽視了培訓過程的評價。筆者認為受訓教師的學習過程也是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對受訓教師的學習過程進行跟蹤、分析,了解培訓對象的實際學習情況,培訓老師可相應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完整的評價還應延續到后期的教學實際中.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把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納入到繼續教育或職稱考核評價體系中,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意見》要求,中小學教師培訓要以實施好基礎教育新課程為主要內容,以滿足教師專業發展個性化需求為工作目標,根據教師發展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開展針對性強的培訓。
在改進培訓內容方面,《意見》要求培訓內容貼近中小學一線教育教學實際,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創設真實課堂教學環境,實踐性課程應不少于50%。要求將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師德教育和信息技術作為通識課程,列入培訓必修模塊。國家將制訂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促進資源共建共享。
在培訓方式上,《意見》要求強化基于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節,通過現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采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利用行動研究和反思實踐提升教育經驗,改革傳統講授方式,強化學員互動參與,增強培訓吸引力。
《意見》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探索建立教師自主選學機制,建設“菜單式、自主性、開放式”的選學服務平臺,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建立培訓學分認證制度,學時學分合理轉化?!兑庖姟芬蟾鞯胤e極推進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開展區域間教師網上協同研修,培養網絡研修骨干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