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9: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有制經濟的基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董輔 市場化 市場化原則 所有制改革
作者簡介:陳燕和(1971-)男,湖北武漢人,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現代市場理論、市場經濟理論、國際市場理論。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4-0049-01
注:今年為董老辭世5周年,寫此文以作紀念。
20世紀80年代,董輔對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問題進行了研究。從他的這些研究中可以總結出他的市場化原則理論。研究他的市場化原則理論,對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市場經濟建設,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及啟示
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內容是:市場化包括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兩個方面。所有制改革,變單一公有制的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為多種公有制主導的多種所有制的混合經濟;運行機制改革,變計劃經濟體制為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機制改革必須以所有制改革為基礎,兩者不可分割、相互適應、相互配合。所有制改革為市場經濟創建微觀基礎,運行機制改革為所有制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只有將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保證市場化的順利進行。根據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可以得到以下啟示。
市場化改革包含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內容。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強調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兩方面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在市場化改革實踐中,所有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絕不可僅僅偏于一方。只有兩方面改革協調配合,才可能取得經濟轉型的成功。
所有制改革不等于市場化改革。所有制改革只是市場化改革的一個方面。一味強調所有制改革而忽視運行機制改革,認為只要進行所有制改革,傳統計劃經濟就會自動走向市場經濟的主張,只會使改革誤入歧途。況且,即使把所有制形式全變革為非公有制形式,而缺乏市場經濟的文化背景,也不可能建立起市場經濟。
不進行所有制改革就不能進行徹底的市場化改革。忽視了所有制改革導致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60年起的市場化改革的失敗。在總結前東歐國家經濟改革的經驗教訓后,董輔得出結論:不進行所有制改革就不能將市場化進行到底。所有制改革的作用在于,通過調整單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結構、改變公有制實現形式,為市場經濟創建微觀基礎。只有進行所有制改革,才能取得市場化改革的成效。
所有制改革必須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1985年,董輔提出建立以多種公有制為主導的多種所有制結構,更加明確了所有制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宗旨。明確所有制改革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就使所有制改革具有了比較明確的改革方向:為了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本質,必須發展多種公有制經濟;為了達到市場經濟效率,必須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所有制改革既要為了市場效率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又要為了社會公平而發展多種公有制經濟。否則,所有制改革就可能失去明確的方向。
二、對幾種所有制改革片面認識的評析
董輔市場化原則理論啟示我們,要全面認識經濟體制改革,任何割裂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有機聯系的嘗試,都將使改革遭致挫折。當前對于所有制改革,仍然存在一些片面認識。
1.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
對待非公有制經濟有兩種片面認識:(1)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或者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的錯誤在于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所有制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天然兼容;運行機制的改革就是建設市場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反對者和限制者沒有看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2)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支持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從另一個極端來看問題,除了贊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外,他們還贊同將所有公有制經濟私有化。他們同樣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忽略了所有制改革必須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所有制改革的內容,但并非全部內容。所有制改革要求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但同時要求,要保留公有制,保持公有制在6個部門對整個社會主義經濟起主導作用。如果連這部分公有制經濟都私有化了,就談不上公有制經濟發揮主導作用,掏空了社會公平的基礎,就會迷失社會主義方向。
2.對待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
對待公有制經濟的兩種片面認識是:(1)反對公有制形式的任何變化。1978年,董輔提出改變公有制的形式。事后人們稱董輔當年的壯舉為“破冰之舉”。當時幾乎沒有人贊同公有制形式上的任何變化。即使在今天,同樣有人反對改變公有制形式。公有制形式的變化有兩種:第一,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有人不加區別地稱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為“國有資產流失”,其實這里面有非法與合法的區別。非法的“國有資產流失”理應受到法律制裁。而合法的,如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以出售等方式規范地轉變為非公有制,卻也招致非議。反對公有制轉變為非公有制的錯誤與反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人的錯誤一樣,割裂了所有制改革與運行機制改革的聯系。第二,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如將公有制轉變為股份公司。反對改變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人沒有看到公有制實現形式的變化,有利于公有制經濟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如公眾所有制經濟的財產約束比共同所有制強,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的能力也比共同所有制經濟強。從原因上看,這些人也是割裂所有制形式的變化與市場經濟的聯系。(2)公有制全部轉化為非公有制。支持公有制全部轉化為非公有制也持有私有化的主張,其錯誤與上面分析過的支持完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錯誤相同,此處不再論述。
參考文獻:
[1] 董輔:《董輔選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一、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難題
無論是根據我國的憲法,還是從黨和國家的根本制度來看,我們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化,國有從競爭性領域的退出和國有股權的轉讓出售,以及國有資產較低的積累率,必然是國有資產在整個社會中的比重迅速下降,最終是退居次要地位。這實際是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國有經濟(更確切地說是公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如何體現?有一種說法是,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并不取決于數量上占優勢,而是體現在質量上、控制力上或發揮的作用上,典型的如國家作為股份公司的大股東可以控制超過自身數倍甚至數十倍的資產。應該承認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國家作為大股東如果能夠控制股份公司,則這樣的股份公司與傳統的國有企業就沒有什么區別,過去的弊端照樣存在,這樣做,不符合改革的初衷和要求。
所以,我認為,公有制占主導地位最基本的條件還是要在數量上占優勢、保持優勢,有了數量優勢,作用上的優勢也就有了保障,但又必須符合產權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這就是一個難題,破解這一難題關鍵則是要將國有制與公有制區分開來,并且不要將國有制當作公有制的基本形式。這一點,筆者在多篇文章中都有詳細論述,這里僅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即:國有制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中都存在,性質也大不相同,這說明,國有制本身并沒有一個什么固有的內在性質,相反,它的性質是由它所服務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它是為作為社會基礎的私有制服務的,它本身就是一種私有制,如資本主義國有制;相反,如果它是為作為社會基礎的公有制服務的,它也就是、也才是一種公有制形式。實際上,作為社會主義基礎的公有制基本形式就存在于民營經濟之中。
二、社會經濟形式結構圖中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國有、公有、私有、民營等等概念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經濟形式所作的分類,不同的分類是相互交叉的,許多人搞不清這一關系,這是造成有關概念混的原因。所以,下面我對有關的社會經濟形式作一個系統的分類,見下表。
基本社會經濟形式分類表
按經濟性質
公 混合 私
按經濟主體 國家(官) 國家公有國營 國家混合國營 國家私有國營 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 按產權結構
國家公有民營 國家混合民營 國家私有民營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社會(民) 社會公有民營 社會混合民營 社會私有民營 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
社會公有國營 社會混合國營 社會私有民營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上表作出的分類一目了然。經濟性質維度:公—混合—私;經濟主體維度:國家(官)—社會(民);產權結構的維度: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的形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形態。三個維度兩互交叉,構成12種基本類型(應該是8種,考慮公、私混合經濟性質,為12種)。
“國家公有國營”和“國家私有國營”就是我們常講的“國有國營”,性質有公、私之分。同樣,“國有民營”也有公、私之分。隸屬不同部門或地區的國有資產股份結合以后,就成為“混合國有”,它有國營、民營及公、私之分。
類似地,民(社會)有也有公、私、混合及國營、民營之分。合作制就是一種典型的“社會公有民營”形式;而“股份合作制”則是一種“社會混合民營”形式;“社會私有民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非公有經濟,有兩種類型,即所有權與經營權沒有明顯分離的小私有制(包括個體經濟)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發生分離的大私有制?!吧鐣袊鵂I”、“社會混合國營”就是過去存在過的集體經濟和集體國有的混合經濟,實際上是國營的,故被稱之為“二國營”。
從上表看,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基本公有制形式有哪些呢?它應該就是“社會混合民營” 、“社會公有民營”,在此基礎上可作一些擴展,如國家混合民營。國有國營只是少數。少數國有國營企業的目標主要不是盈利,而是社會目標、目標,是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的。
至此,我們可以就標題中的“民營經營”作一說明了。最廣義的“民營經濟”與“國營經濟”相對稱,指“國營經濟”之外的所有經濟形式,既包括國有民營經濟,也包括其他非國有(包括公有和私有)的民營經濟形式。狹義的“民營經濟”實際上是“民有民營經濟”,既有私有性質的經濟形式,也有公有性質的經濟形式。而最狹義的“民營經濟”則指私有制經濟或非公有制經濟。我們最好在第二種含義上使用“民營經濟”這一概念,或者范圍再小一點,僅指“民有民營經濟”。
三、關于“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等概念的形成有其原因,它們最初確實包含“社會主義經濟等同于中國經濟的觀念”——當時誰敢說中國經濟還可以甚至應該包括非社會主義的成份呢!于是我們又用強調“中國特色”撇開了一些抽象的無意義理論之爭,特別是批判了糾纏于理論是非忽視實踐和阻礙實踐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的不良風氣。可以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促進了思想解放。但它的實際含義卻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經濟,它強調中國經濟的主體是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但并不意味著因此就可以將非公有制或非社會主義的經濟成份也歸到社會主義的經濟范疇之中。
所以,現在看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這一概念確實有它容易引起誤解的地方,但它已約定俗成,我們不妨繼續使用,只是要明確它的具體含義,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如果指中國經濟,它所強調的是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本質上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這就是說,這一概念已內含著“非公有制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的含義,如果再提出“非公有制經濟”也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就是出爾反爾,并引起人們的誤會了。
當然,從語法的角度來看,用“社會主義的中國經濟”或“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中國經濟”來指整個中國經濟應該更好,而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特指 “中國經濟”中的社會主義部分的主體地位,或者用于強調中國經濟的本質上是社會主義性質的。
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相關的另一個整體概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概念是從調節經濟的手段的角度來說明中國經濟的,首先,它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這區別于傳統的計劃經濟;其次,它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所以本質上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十五大報告的提法是“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沒有使用“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的提法,我認為是非常慎重的。
公有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非公有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因而中國經濟本質上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它也是中國特色的特色所在,這些本來是明明白白的事情,為什么人們仍然喜歡將非公有制經濟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堆里歸呢?我以為仍然是“恐私癥或恐資癥”在作怪,這又與社會實際經濟生活中非公有制經濟、非社會主義經濟繼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除了要下決心切實糾正實際生活中的偏差之外,理論上的問題也應該搞清楚。但決不能為了使非公有制名正言順而采取將它硬塞進社會主義經濟的框框的辦法,因為這樣做,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對理論的進步都毫無補益,反而混淆了問題,使人們重新陷入姓公姓私、姓資姓社的無謂之爭。
道理其實很簡單,制度是為人服務的,是為發展生產力服務的。具體來說,公有制也好,非公有制也好;社會主義經濟成份也好,非社會主義經濟成份也好,都是為發展中國經濟服務的,為中國人民服務的,我們最終選擇了公有制為主體,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將非公有制、將非社會主義的經濟成份也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因為這樣做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的進步和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個道理明白了,也就大可不必因為“恐私癥”的陰影違背基本常識而牽強附會地將非公有制、非社會主義的經濟成份歸到社會主義的名下,大大方方宣稱它們是發展中國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好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題中應有之義。
1 朱正國:產權結構重心轉移和主義勞動股,學術,1996(6);
2 朱正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新論,南方,1996(10);
1政策引導,為非公有制林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一是按照“誰造林、誰所有、誰經營、誰管護、誰受益”的營林方針,明晰產權,明確權屬,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積極投入到造林、育苗等林業生產建設中來,促進了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二是大膽探索承包經營方式。對宜林荒灘荒地和無力經營、粗放管理的林地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承包、租賃、拍賣、入股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林業多種經營,取得了明顯成效。三是在林地使用期限上,確定使用權可以一定70年不變,并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出租、轉讓、拍賣、繼承,為非公有制林業經營業主解除了后顧之憂。四是對在甘州區投資發展林業經濟的私營業主,水利部門在打井及機井配套、渠道建設上給予大力支持,電力部門在電力配套上給予一定支持,并將營造生態林灌水計劃列入水利部門配水計劃之內,林業部門在苗木調配、規劃設計、技術服務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確保了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發展。2領導重視,為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一是按照“內引外聯”的思路,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先后從區內外引進飛龍、甘霖等非公有制造林大戶和潤星生物公司沙棘生產、加工產業項目等個體造林、育苗大戶,示范帶動了其他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私營業主在甘州區的發展壯大。二是區領導對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經營大戶廣開綠燈,對于省內外來甘州區投資搞林業開發建設的個體私營業主,在土地征用、水電利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政策,確保了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快速崛起。三是建立健全激勵競爭機制,對引進項目多的給予重獎,并與領導干部任期考核掛鉤,促進產業項目的迅速興起。3樹立典型,示范帶動,促進非公有制林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甘州區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發展思路,確定了三建五公司、甘霖公司、飛龍公司、潤星生物科技公司、大滿鞠彪農林場等一批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建設典型,使他們成為全區林業經濟建設的先行者,示范帶動全區非公有制林業的建設和發展。三建五公司園林場自創建以來,先后投資1600多萬元,開發荒灘480多hm2,營造防護林帶66.7hm2,建成獨龍架短枝葡萄、美國蛇果、中華壽桃等名優特經濟林120多hm2;甘霖公司共投資400多萬元,開發荒地266.7hm2,營造防風固沙林173hm2,使沉睡千年的石崗墩灘變成了綠洲;潤星生物科技公司自2003年以來,共投資400多萬元,從內蒙古引進楚伊、太陽、向陽、渾金、橙色、霞光、巨人等大果沙棘新品種12個,栽植大果沙棘63萬株,面積達213hm2。該產業基地的建成,為甘州區發展沙棘林果產業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以上非公有制林業基地的建成,有效地帶動了全區個體私營業主開發荒灘荒地、植樹造林的積極性。4科技帶動,非公有制林業的科技含量明顯提高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推廣普及林業實用技術。以林業技術中心推廣站、林木種苗管理站、林木病蟲害檢疫防治站和18個鄉鎮林業工作站為主體,配備林業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開展科技培訓推廣。二是完善激勵競爭機制。近年來,甘州區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等多種形式,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更好地服務于林業生產。抽調專業技術人員下派到非公有制造林點,簽訂《科技人員技術承包責任書》,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實行百分考核制,從而強化了對科技人員的管理,提高了非公有制林業生產經營工作的科技含量。三是狠抓造林苗木質量。造林前在對苗木進行質量檢驗和病蟲檢疫的基礎上進行公開招標,降低了苗木價格,提高了造林所需苗木的質量。特別是蹲點技術人員嚴把苗木質量關,確保了非公有制造林的苗木質量。四是大力推廣應用林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ABT生根粉、抗旱保水劑等林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使非公有制私營業主造林成活率有了很大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總量和比重在區內林業生產總值中所占的份額還比較小,個體經營戶起點低,規模小,分量輕等問題還比較突出。2由于缺乏國家對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的投入,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還相對滯后。3個別非公有制林業主對國家發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吃的不透,思想認識不解放,觀念更新慢,意識不超前,使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整體水平不高,林業產出效益低。4政府對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投入不足,資金扶持不夠。
三、對策
關鍵詞:恩施;非公有制經濟;資金融通;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組成部分。同時,黨和國家也非常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倍魇┲萦捎谑艿乩憝h境、歷史原因、經濟基礎、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緩慢,屬于貧困地區,突出表現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后。然而,非公有制經濟融資難是導致恩施州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決非公有制經濟融資問題對于加快恩施州開發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更為緊迫。這個問題在全省、全國也具有普遍意義。
一、恩施州非公有制經濟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企業融資的渠道和方式主要有四種:銀行信貸、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和企業內部積累。但體制、政策、企業內部等原因導致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恩施州非公有制經濟融資難的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非公有制經濟自身信用不足
有的非公有制經濟內部管理不規范,沿用家族式管理,缺乏市場化經營機制和科學化決策機制,極容易產生經營風險和決策風險。有的非公有制經濟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提供準確、完整的財務會計資料,使銀行很難掌握其生產經營資金運行的真實性,從而對其開展信貸業務缺乏信任感。有的非公有制經濟規模小、產權不清晰,很難提供信用保證措施。有的非公有制經濟信用意識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銀行防范金融風險的“惜貸”
近年來,由于受“抓大放小”的影響,商業銀行投入的重點普遍放在大企業、大項目上,由于非公有制經濟大都是中小企業,缺乏必要的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資料,銀行無法對其進行信用等級評估,使銀行把非公有制經濟視為高風險貸款,過分強調了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忽視了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貸款支持。近年來,商業銀行實行集約化經營,加強信貸管理,以總行為一級法人,上收信貸審批權限,總行對各分行實行有限授權,除低風險授信業務外,所有的信貸審批權歸總行。加之非公有制經濟規模小、信用度低,難以符合銀行的信貸準入標準。這些都從客觀上給非公有制經濟放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社會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
目前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服務的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有的非公有制經濟在向銀行、信用社貸款的過程中,往往對企業的不動產、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作抵押登記,因手續復雜、費用高而增加了融資的成本,使非公有制經濟貸款增加了難度。還有的非公有制經濟由于社會上的中介擔保機構實力較弱,無法提供足夠的擔保,使融資難以實現。
(四)非公有制經濟科技含量低、規模小、發展方式粗放
由于多數非公有制經濟產品結構單一,起點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弱,發展方式粗放,沒有受國家宏觀政策支持的高科技項目,使得非公有制經濟失去了向銀行融資發展的機會。
(五)融資渠道狹窄、單一
目前,恩施州的非公有制經濟通過上市融資尚無可能,多數又不符合銀行的貸款條件,融資主要通過自籌資金和民間貸款來完成。因而,融資規模往往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
二、恩施州非公有制經濟融資的思路與對策
(一)認清非公有制經濟的成長規律,有針對性地確定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政策
按照格雷納分類方法,企業發展通常要經歷五個階段,即創新成長期、指導成長期、授權成長期、協調成長期和合作成長期。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其主要的融資方式也隨之不斷變化,并且明顯表現出一種周期性。簡要地說,企業成立的時間越短、規模越小,其家族性或“親友性”特征越鮮明,內部信息的透明度就越低,這就決定了在企業的初創時期,一般很難借助風險投資、中短期貸款、投資基金等中間類型的外部融資獲取資金,而只能依賴初始內部人融資、貿易信貸或天使融資等方式獲得資金。所以,我們不能籠統地說非公有制經濟融資難,而是要針對那些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但仍處于初始或資金負債率偏高、內部管理不夠完善和透明、信用狀況不理想等狀態下的非公有制經濟。只有這樣,制訂出的解決方案和政策才能有效。
(二)政府要為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搞好環境建設
各級政府一定要從長遠利益出發,強抓“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利用好國家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正確處理好保護銀行債權和發展地方經濟的關系,引導銀企關系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一是要穩步推進信用工程的實施。努力創建“誠信社會”,嚴格規范管理改制企業,切實保護金融債權。二是要通過建立政銀企聯系會議制度等途徑,解決好信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三是要強化法制建設,切實解決銀企借貸官司執行難的問題。四是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信貸擔保機構,建立地區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擔保基金,切實解決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擔保難的問題。五是擴大招商引資,為非公有制經濟融資提供更加寬松的環境。六是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企改革,為非公有制經濟收購國有中小型企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七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上市融資,進一步拓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空間。
(三)加大國有商業銀行對非公有制經濟融資的支持力度
在當今信用缺失的情況下,風險防范顯得更為重要。一是各大商業銀行要在加強信貸風險防范、落實信貸擔保的基礎上,積極面向非公有制經濟開展小額信貸業務。二是要完善信用的評級體系,積極探索建立適應非公有制經濟的信貸評估標準和審批制度,提高授信效率,建立靈活、高效的非公有制經濟授信制度,改變單憑財務報表評估的做法,應根據實地調查核實企業現狀,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判斷信貸風險。三是要增加信貸品種,多方提供非公有制經濟信貸服務,積極開辦動產抵押、優質非公有制經濟聯保等多品種信貸業務,提高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信貸比重。
(四)非公有制經濟自身要規范企業內部管理
在政府扶持、銀行強化服務的同時,非公有制經濟自身要全面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產量,不斷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來建立企業的信譽。一是要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通過企業內部改革,明晰產權,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實行多元式產權管理模式,完善企業內部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建立健全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各企業都要按照財會制度的有關規定,客觀地、準確地記錄反映企業生產經營資金的運行情況,按期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接受外部審計和銀行對信貸資金的監管,同時也為投資者了解企業財務信息提供方便,從而增強銀行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三是要加強企業內部信用管理。企業首先要建立一套規范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企業自身要重信用、守合同,同時要制約客戶講信用、守合同。加強信用管理不僅能夠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公眾形象,而且能夠增強企業的信貸能力。
(五)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方融通資金為承租方提供所需設備,具有融資、融物雙重職能的租賃交易。融資租賃可促進投資,增加銀行在非公有制經濟的間接融資;可提高資產管理效益,發揮資金的最大效應;可加速技術更新降低固定資產折舊,發展融資租賃能夠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籌資的渠道。
(六)發展面向非公有制經濟的中小型金融機構
在不少發達國家,中小型金融機構具有廣闊的施展空間,而且其90%以上的資金貸給中小企業。一些中小型銀行還對中小企業實行特別的資金融通辦法,逐年大幅度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對那些前景良好、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則采取低息和優先支持措施,并且進行技術、經營等方面的指導,向中小企業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務。有的還制定出中小企業特別支持政策和創立中小企業振興基金,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推廣等活動。目前看來,我國應大力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或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以及未來的社區銀行中擴充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金融業務,以滿足廣大非公有制經濟的需要,讓其在發展中得到中小型金融機構的支持。在大型國有銀行對非公有制經濟普遍“惜貸”的情況下,鼓勵民間中小型金融機構的發展是個好辦法。
(七)逐步將民間借貸活動納入規范軌道,承認其應有的地位,發揮其積極作用
近年來,我國民間借貸活動十分活躍,也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解了燃眉之急,而且規模不斷擴大,正從“地下”走向“半地下”。在中央銀行2005年度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首次對民間融資活動做出了積極的評價,認為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減輕了中小民營企業對銀行的信貸壓力,轉移和分散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倍鴵醒胴斀洿髮W《地下金融資本調查報告》課題組的估計,目前我國民間金融的規模已經是正規金融規范的1/3,全國地下信貸規模大約在7400-8300億元。央行對這一數值的估算則達到9500億元,約占GDP的6.96%。實際上,即使是在計劃經濟期間,我國民間互質的借貸活動也比較活躍,其特點是運作靈活方便、服務及時到位,因此需求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對民間信用活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并予以正確引導,推動其健康發展,并建立起相應的以商業擔保、互助擔保為主體的非公有制經濟信用擔保服務體系。
(八)通過“小股市”的發展,積極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直接融資
早在1931年,英國麥克米倫報告就指出了中小企業融資中面臨的缺乏長期性資金來源這一難題,認為中小企業融資存在著長期資金缺乏的“麥克米倫缺口”。發展區域性證券市場,為生存狀態好但缺乏流動資金的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的便利,不但是對優質中小企業的巨大推動和實實在在的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將國務院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三十六條”落到實處。因為與間接融資相比,考慮到中小企業融資所具有的風險相對較高、缺乏足夠的經營信息、“麥克米倫缺口”等缺陷,直接融資具有更強的導向性和征對性,對于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是十分有效的。因此要積極發展中小企業股票市場,開拓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要借鑒世界各國開辟面向中小企業新興股票市場的成功經驗。如美國NASDAQ市場、英國未上市股票市場(USM)和專門為小規模、新成立的成長型企業服務的另類投資市場(AIM)。法國、荷蘭在原已有SM、PM市場的基礎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又開通了歐洲新市場(EU-RO-NM)網絡,歐盟則開設了歐洲的NAWDAQ-EASDAQ,專門為歐盟內部的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在當前國有銀行對向非公有制經濟貸款“不屑一顧”或怕產生風險的情況下,在恩施州或者武陵地區發展區域性證券市場,使具備相應能力的企業通過兼并買殼上市,科技型企業利用高科技產業優惠政策,有條件的企業在海外上市等,這些都是改善恩施州非公有制經濟融資環境的可行辦法。
參考文獻:
1、陳燁.論政府對武陵地區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控制及其效應[J].當代教育研究,2007(12).
2、陳燁.金融政策應為落后地區發展提供資金支持[J].現代商業,2007(24).
3、陳燁.武陵地區非公有制企業融資問題探析[J].市場論壇,2008(3).
關健詞: 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問題
高臺縣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蓬勃發展,打破了過去單純依靠國家投資辦林業的格局,積極吸納民間資金,以優惠政策創建運行機制,為多元化籌資、多渠道發展林業事業創出了新路子,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已成為高臺林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歷程
黨的以后,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和深入,各項林業政策逐步完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1981年開始的林業“三定”工作,高臺縣非公有制林業開始起步。隨著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全縣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逐步由生態型向生態經濟型轉變,1986年通過落實“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依法轉讓”的政策,從最初的依靠國家補助發展生態林向投資農田林網建設、林果業、林產品經銷、木材加工等領域拓展,進入了大發展的階段,在從事主業的同時,兼營農業和養殖業,以短養長,為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發展,正確把握發展方向,創造寬松發展環境,全面落實扶持政策,及時協調解決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從土地劃撥、項目支持、確權發證、稅費減免等方面為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大開綠燈,有力促進了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
2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現狀
截止2006年,高臺縣非公有制經濟實體發展到922個,從業人員2 150人,經營總面積2.40萬畝,新增加林地1.45萬畝,綠化渠、路、林網162公里,植樹216.50萬株,提高森林覆蓋率2.10%;總投資5 584.42萬元,其中:國家扶持1 198.80萬元,個體投資4 385.60萬元,經濟總收入達到419.29萬元。
在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實體中,承包荒地荒灘造林50畝以上的大戶31個,營造林地0.72萬畝,建設林業生態游園2個,從事木材經營加工的個體戶達71戶,培育苗木的達17戶,年育苗1 422畝,年產苗量355萬株。全縣4.67萬戶農民以戶經營的面積達16.85萬畝,其中經濟林5.35萬畝,農田林網3.75萬畝,成片防護林7.75萬畝。
3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3.1荒灘荒地綜合開發承包模式高臺縣地處沙漠邊緣,區域面積大,荒灘荒地多,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縣內外投資者積極承包、租賃和購買宜林荒灘荒地,開發土地資源,大力興辦綠色產業,成為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主流。蘭州服裝經營老板成建華投資100萬元,在明水灘創辦的華海苗圃,已將昔日風沙肆虐、駱駝刺叢生的700畝荒地治理成防護林帶交織如錦的綠色家園。
3.2苗木花卉產業培育模式由于政策導向和利益驅動,私營業主投資經營品種優、易運銷、市場競爭力強的苗木、花卉,周期短、見效快,是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生力軍。紅崖子鄉農民柴在軍,在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用自己多年經商積累的資金,在南華淮創辦三鑫苗圃基地,成功培育出樟子松、祁連圓柏、金絲垂柳等苗木80多種,年銷售苗木100萬株,積極與科研單位合作,聘請技術顧問,安置從業人員,有力推動了高臺縣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發展。
3.3特色林果業發展模式高臺縣水資源豐富,灌溉便利,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發展經濟林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把發展經濟林作為振興農林經濟、培植地方財源、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個體農戶從經營小果園入手,規模發展,名、優、特、新品種聯動,新建果窖,貯藏增值,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3.4木材經營作坊模式利用縣域范圍內林木蓄積量大、原材料充足的優勢,建設木材作坊,進行木材販銷經營,從事木材粗加工服務,提高商品化程度,使木材資源優化配置,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相匹配,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
3.5生態旅游模式高臺縣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在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仍在以小果園、小苗圃、小林場、小莊園的形式遍地開花,在創辦技術能力與經濟實力進行整合的基礎上,建園與游園相結合,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日趨明顯。個體老板顧天亮創辦的綠野莊園,營造農田林網108畝,實施退耕還林716畝,植樹2.40萬株,養羊600只、鴿子500只,建立風情園、蒙古包多處,已建成集農、林、牧 、餐飲、旅游于一體的觀光林業綜合實體,成為市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4存在的主要問題
4.1認識不到位,生產存在盲目性非公有制林業經濟涉及戶多,種植分散,經營粗放,生產上有盲目性,人云亦云、貪圖發財,重過程、輕管理,小農思想,小富即安,不求林業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的有機結合,給規?;芾韼硪欢ǖ碾y度。
4.2資金缺口大,發展后勁不足資金匱乏,投資回收期長,早期獲利困難,是制約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最大瓶頸。有的農戶僅僅投入的是勞力,投入到林木補植管護、灌水施肥、人工工資等方面的資金收不抵支,負債累累,經濟力量薄弱,融資困難,更談不上利用外資、股份林業,致使瞅準了的項目辦不成、辦不好,不能度過難關,發展后勁不足,嚴重打擊了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發展的積極性。
4.3政策盲區多,保護乏力對非公有制林業,國家缺乏明確具體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保護措施。特別是果園、荒地承包、租憑、折股等方面的審批、公證程序,以及投資者及集體土地承包合同等方面的不規范,木材采伐限額和生產計劃受《森林法》的嚴格控制,致使個體造林、營林者無償奉獻社會,卻得不到及時、合理的回報,無法變現繼續發展生產,造林越多,負擔越重,沒有強硬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保護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產權,樹綠了,眼紅了,使非公有制林業經營者心寒,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
4.4市場定位低,規模小能力弱高臺縣非公有制林業經濟企業規模小,營銷能力弱,人才缺乏,產品定位低,市場競爭力不強,是制約其穩步發展的一大軟肋。各類民營林業實體大多以獨家、獨戶經營,發展規模小,建設檔次低,創新意識較弱,科技開發力度不夠,信息不靈,自身封閉,加之業主大多為行外人士,家族風盛行,缺乏技術人才,對當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認識不清,貪圖便宜,亂引濫繁,致使大宗苗木多,名、優、新、特品種少,大路產品多、拳頭產品少,市場競爭力不強,占有份額低,制約了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
5發展對策
5.1加強宣傳,突出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重要地位面對林業發展的大好形勢,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以開放的意識、創新的觀念和敢為人先的作風,宣傳非公有制林業在造林綠化、發展經濟、提供就業、為國分憂、促進改革、保持穩定等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使全社會形成共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政策引導、制定規劃、維護市場秩序和提供生產服務上來,繼續為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5.2加大投資,提高對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扶持力度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必須拓寬融資渠道,解決林業長效、遲效性的問題,要積極協調各金融部門,為非公有制林業者疏通渠道,籌貸資金,合資聯營,股份合作,大膽利用日協貸款、國債資金營林護林,幫助他們做大、做強產業,提升層次,突現質的飛躍。
5.3完善政策,依法加強對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保護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保護非公有制林業經濟的政策措施,掃除經營機制上的一切障礙,讓非公有制林業經營者吃上“定心丸”,放開手腳大干,以明晰產權為核心,依法達到“務林者有其地,森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權”的目標,真正體現經營者所擁有和處置的權力,活化使用權,穩定地方經濟秩序,使非公有制林業經濟鞏固和發展。
5.4科技扶持,引導非公有制林業經濟搶占市場份額要加強科技指導和服務,加快科技進步速度,開展高新技術培訓,引進培育各名、優、新、特品種,改變傳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使非公有制林業依靠科技進步來提升經營管理層次,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力。
5.5深化改革,使非公有制林業經濟走集約化經營的路子在進行非公有制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完善森林資源流轉機制,健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引導非公有制林業經濟面向市場求發展。對非公有制林業經濟小打小鬧、產品不定位、缺乏市場導向意識等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被動局面,按照“精品種、優布局、大規模、強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內引外聯,優勢互補,推行規?;洜I,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項目。引導非公有制林業經濟成份以小流域治理、連片綠化、發展多種形式的加工、運銷、貯藏“龍頭”企業統一規劃,聯合開發,形成大戶,提升檔次,做大、做好、做強產業化,增加抗御自然災害和承受市場突變的能力,使非公有制林業經濟走集團化發展,集約化經營的路子。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省工業化進程任重而道遠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工業化帶動一個地區經濟實力在較短時期迅速提升,是國內外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我省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支柱產業為支撐、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特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03年一2007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4.7%左右,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均增長49.5%,第二產業占GDP總量的41.8%。
縱向比,成績顯著,橫向比,差距明顯。全國工業化已進入中期發展階段,我省工業化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分析,2005年貴州工業化綜合指數為13,比西部地區低12個百分點,比全國低37個百分點,為各省區市倒數第二。
當前,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實施,工業基礎進一步夯實,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aO美元,意味著進入工業化加速發展期。同時又面臨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意味著我省不能走傳統工業化的老路,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既保護好青山綠水,又創造金山銀山,實現貴州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跨越式發展。
春色滿園關不住,非公有制經濟是加速我省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力量
新型工業化是指堅持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從而達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工業化同信息化等現代高科技發展緊密結合。二是注重經濟、資源、環境、城鄉之間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三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實現勞動密集型產業同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相結合。
非公有制經濟植根于市場經濟、發展于市場經濟,又作用于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我省創造社會財富、增加就業崗位、實現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推動自主創新、催生新興產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工業化進程中,非公有制經濟為我省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基礎支柱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長為競爭性行業的主力軍;造就了一大批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領軍人物和龍頭企業;在促進農業產業化,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我省城鎮化率,實現創業帶動就業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非公有制經濟所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6.9%,比2005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2008年非公有制經濟投資占全部社會投資額的49.8%,比2005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投資主要來源于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是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的生力軍。
信息技術是經濟增長“倍增器”,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換器”,是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堅持以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是我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省私營企業已達6.38萬戶,占全省工商注冊企業總數的62%以上,絕大多數從事煤炭、食品、醫藥、旅游商品、裝備制造業、化工、建材、商貿流通、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房地產等行業。這些行業是我省傳統工業的主體,同時也涉及大量為工業配套服務的現代服務業。要達到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需要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改造并提升這些行業,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效率,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催生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如此就能迅速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進而提高全省工業企業的綜合素質。同時,制定、貫徹、落實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方針,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我省的能源和資源等基礎、支柱產業,為以國有資本投資為主體的大項目、大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對促進我省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非公有制經濟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省最突出的競爭優勢之一,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徑。建設生態文明要求我們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工業化,必須同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大力推進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非公有制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天然微觀主體,能自覺和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調整。因此,在資源日益緊缺、價格日益提升的市場環境中,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依靠自身靈活機制和市場適應能力,以及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會成為通過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來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力量。如我省非公有制企業利用黃磷尾氣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利用煤粉灰、礦渣等工業廢渣加工新型建材和提取礦產品,都是非公有制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具體體現。
非公有制經濟是加快城鎮化發展的重要依靠。
新型工業化道路立足于城鄉共同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互相促進、相互協調。2008年我省城鎮化水平為29.1%,是全國唯一低于30%的省份。全省人口已接近4000萬,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有約40萬農村人口、也就是相當于一個中等縣的全部人口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生活、學習、就業。要實現我省城鎮化率2012年提高到35%以上的發展目標,就意味著有近300萬的農村人口要進城就業、進城消費。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城鎮化水平,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實施小城鎮戰略的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是創業帶動就業的生力軍,是新增就業的主渠道,而且同時是刺激消費需求的主要提供者和消費者。因此,提高城鎮化水平,離不開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離不開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創業就業水平,離不開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投資水平。就我省而言,城鎮化發展的主要依靠是非公有制經濟,城鎮化提速也主要依靠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出路。
一、鼓勵從事非公有制經濟
凡符合條件的本市居民均可在本市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申辦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凡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均可作為投資主體,在本市依法設立非公有制企業。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通過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組建中外合資、合作企業;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以資本為紐帶,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
鼓勵外省市的非公有制企業到本市創辦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參與本市企業資產重組,所涉及戶口、子女就讀、公用配套等問題,由公安、教育、建設等部門按有關鼓勵政策予以解決。同時,支持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到外省市投資,開拓市場。
二、實行規范一致的經營范圍
除法律、法規規定的外,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范圍與其他不同所有制企業一樣不受限制。鼓勵非公有制企業投資和經營高科技、農業產業化、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大中型企業生產配套等項目。
對須經資質評定才能進入的行業,市有關部門要按照同等標準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進行資質評定,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進入,不得變相限制非公有制企業的經營范圍。
除國家法律、法規或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明文規定的外,本市任何部門不得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設定專項審批或者許可,并將其作為登記發照的前置條件。
對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市地方性法規規定的審批事項,要根據實際情況,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對本市設定的審批事項,要進行梳理,凡不符合本文精神的應予以取消。
三、暢通融資渠道,公平稅費負擔
銀行要在嚴格按照《商業銀行法》及國家有關規定發放貸款的同時,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并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有信用的非公有制企業。
除公司制之外的合伙企業、私營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可憑營業執照正本到銀行開設帳戶。對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銀行給予辦理銀行承兌匯票及其它便捷的結算業務。
積極探索建立貸款擔保機構,為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服務。
市有關部門要以產業導向為主要標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逐步取消所有制差別待遇。
完善稅收征管方式,允許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依法領取和使用增值稅發票。
規范收費項目,統一收費標準,公開收費程序,堅決制止對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的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行為。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對“三亂”有權抵制,并可向有關部門舉報、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四、鼓勵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結構調整
市和區、縣有關部門要結合產業、行業特點,制定具體規劃,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產業結構、組織結構調整。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可以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改變產權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租賃、承包、托管等改變經營權的方式進行。
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有制經濟的調整,涉及資產抵扣、稅收征收、產權交易費用、收益處理等方面的政策,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個體工商戶、非公有制企業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
鼓勵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持有效下崗證明的本市下崗人員,可申辦個體工商戶或非公有制企業,并可依法擔任該企業的負責人或法定代表人;其與原企業的勞動關系,按本市有關規定執行。按照市勞動、財稅部門的規定,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五、鼓勵參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鼓勵和支持出國留學人員、具有一定技術職稱的在職人員以及其他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本市創辦或聯辦高科技企業、企業集團以及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與大專院校、研究院所聯合進行技術研究、開發、應用,促進科技進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非公有制企業或個人可將其擁有的專利、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通過評估后作價投資。
非公有制企業在承擔科研項目、申請科研成果鑒定、參與政府評獎、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非公有制企業在獲得科技貸款和技術改造項目貸款、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取得財政稅收支持、開展進出口業務、引進人才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六、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服務、引導
各區、縣要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納入本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市有關部門要研究落實個體工商戶和非公有制企業的車輛牌照發放、進出口經營權、出國審批、人事檔案管理、住房公積金繳納、職稱評定等事項,更好地為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服務。
工商聯要進一步加強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和人士的聯系,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管理、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要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
新聞單位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非公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要自覺執行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用工、社會保障等法律、法規,遵守市場規則,依法納稅,公平競爭。同時,要加強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營者的素質。
七、梳理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管理的政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