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8: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法制安全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校園管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提,是人類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美國行為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有輕重緩急、不同層次,只有在低一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產生高一層次的需要?!彼麑踩枰旁谌祟惛鞣N需要的第二位,可見安全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的重要性。
當前,高校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但是校園內的各類安全事件仍時有發生,給學生本人和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嚴重的甚至影響到社會。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安全能力十分關鍵。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需要,更是維護高校及社會的穩定和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需要。
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隨著高校的擴招變得越來越重要,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在看到學校安全教育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影響當前高校安全和穩定的多種不利因素。如,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的影響不斷出現,個體突發性事件時有發生,網絡有害信息時有出現,畢業學生因就業困難而引起的思想波動,校外學生公寓的管理上存在某些隱患,校區分散出現交通問題,校園周邊治安環境上的問題,學生在校內外受到的傷害等等。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力創穩定和諧的校園,為學校的發展保駕護航的任務也越來越重。
國內高校針對在校大學生而開展和進行的法制教育則存在著教育教學內容理論性強而實用性不夠、教育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效果不夠、教育教學時間短而系統性不夠這三個方面的問題。目前國內大學對大學生進行的法制教育基本上依靠學校思想政治部或學院開設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進行教學教育,授課內容以國家統一的教材內容為主,授課方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以熟悉、知曉國家主要法律、法規為目標,課程開設只針對大一新生。顯然,這種法制教育對高校大學生是遠遠不夠的,許多高校領導、專家以及一線從事法制教育的教師關注了這個問題,對于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進行了改革和一些新的嘗試。如,聘請公安干警給在校大學生做報告,聘請法學專家給大學生作講座,在大四學生畢業前集中進行“勞動法”“合同法”的培訓等等,但從全盤來看,法制安全教育仍然存在著系統性不強、針對性不強、教育重點不突出、教育方式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法制安全教育效率低、被學生接納程度不理想、教育內容實用性較差。
相關專家學者們對改進法制及安全教育工作進行了不懈努力,對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工作進行了探索,截至目前已經在理論上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要看到在理論日益豐富的情況下,提出因地制宜設置法制安全教育內容的較少,提出與大學生成長規律來設計教育內容的也較為鮮見,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教學沒有突破框架以及理論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脫節。
筆者認為,要做好高校大學生安全及法制教育必須首先做到正確認識安全及法制教育的內涵。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不能理解為單純的兩門課程的學習,而是應該理解為貫穿于大學生在校期間,不間斷的、系統性的、形式多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社會素質培養,這種社會素質培養的要求應該有兩方面:法制知識的“入腦”和法律素質的“入心”。只有把安全與法制教育看成是大學生素質培養的一項系統工程,才能真正地去審視我們現階段工作的不足之處,才能真正地找出問題所在從而改進工作。
要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必須從學生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入手、從大學生生活需要出發、從大學生易于吸收接納為原則,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做出變革,從持續教育、豐富方式來加強工作。
新時代,新情況。中國處速發展和變革的時代,中國高校的在校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相對10年前或者5年前已經有了巨大變化,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圈因為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與世界互聯的網絡而極度擴張,所面對的社會事件也更加紛繁復雜。中國的法制也緊隨社會和經濟而快速發展,努力適應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在這種大形勢下,不可能讓當代大學生還拿著幾年前或者幾十年前的安全法制教育讀本坐在課堂上來筑象牙塔,當代大學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工作亟待改革和加強。如何加強?如何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筆者認為,要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必須從學生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入手、從大學生生活需要出發、從大學生易于吸收接納為原則,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做出變革,從持續教育、豐富方式來加強工作。
高等學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跟專業法學學科教育有所不同,區別在于安全及法制教育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學科體系教育,它更有側重性,跟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高等學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跟大學生必修的法制基礎課程又不一樣,其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具體。
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就是要把安全意識、法制意識融入大學生思維方式中,落實在日常言行中。安全及法制教育更是一個啟發實踐、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社會活動中具體問題的教學過程。因此,其教學方式必須立足于課堂但是不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要貼近大學生生活而又亟待形成體系,教學部門基于法學院系但需要學校相關部門共同參與。
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同時也是一項素質教育,在要求知識性內容能夠良好的被大學生識記、理解的同時也要求大學生能夠因為受到安全及法制教育而能夠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這就要求高校的安全及法制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能夠從課堂擴展到課外,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很多高校已經進行了針對在校大學生的防災應變訓練,這是一種安全教育的創新方式,而需要提及的是,防災應變、防盜以及其他安全法制應用訓練只有少數高校能夠定期舉行,并且沒有制度化,沒有納入安全及法制教育的體系中去,只是簡單地當做一項學生活動或者是學?;顒觼黹_展,也沒有應用到在校全體大學生當中,因此擴展高校安全及法制教育方式和途徑的工作還需不斷的實踐和大膽的應用。高校安全及法制教育與其說是一門教學課程還不如說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尤其是在當代年輕人文化選擇迷茫、法制發展相對滯后、個體行為規則復雜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安全及法制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其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董浩,宋有,石廣濟.大學生安全教育教程[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2]廖星.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安全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
[3]曹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調研與思考:以合肥師范學院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06).
[4]陳耀輝.論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
[5]歐陽劍波.略論高校安全教育模式的重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6]汪永高.加強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對策和意義[J].中國高教研究,2004.
[7]任祥.大學生安全教育背景下心理危機干預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8.
[8]邁爾斯.最終的安全[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郭詩華(1980-),男,湖北省大冶市人,西南林業大學宣傳部理論學習科科長,民族學碩士,講師。
(1)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學生成長是全面、系統的,擁有良好心智、健康品行是校園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個體成長的基礎,健康心理是學生個體心智健全、品行良好的前提,因而是最重要內容。屢發高校心理疾患誘因的悲劇案例,告誡我們應深刻認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緊迫性。部分高校管理者和學生工作人員片面理解和認知心理健康教育,“心里有病”才應接受教育,而不認同心理疾患廣泛性長期特點。另一錯誤傾向認為心理教育應歸屬德育教育,無須單列,主觀忽視其重要性,當安全事故發生,慘劇悲人之際才悔之晚矣。大部分在校大學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心理障礙的發生率上升趨勢明顯,表現形式多樣,如焦慮、恐懼、憂郁、冷漠、偏執、暴躁、消沉等,情緒色彩和偏激行為十分強烈。同時,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存在諸多問題,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空泛、教師缺乏必要的系統培訓、管理者和學工人員主觀上的輕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心理教育效果。物欲橫流的社會,激烈如戰場的就業環境,各種學習、生活壓力,個人成長過程中不良因素導致的其它壓力等原因,使在校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趨勢近年來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水平提升在高校體現愈發明顯和突出。高校要特別重視學生心理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態和完整人格,具體的開展環境適應教育、人際關系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挫折應對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真正做到打開心門,促進成長。
(2)法律知識教育。法是規則,是行為規范,貫穿個體成長、發展之漫長人生歷程。法也是保障人之基本權益的最好武器。高校學生擁有良好的法制意識和系統法律知識,對人身、財產權益的保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規范個體行為,維護校園秩序,創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生活學習環境同樣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對大學生開展法律知識教育,符合當今法制社會建設主流,符合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規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對未來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法律知識教育應從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入手,例如:《憲法》、《選舉法》、《民法》、《刑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國防法》、《都撲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內容的法律知識教育。要充分發揮高校公共基礎課、法學基礎課及相關法制教育專題講座作用,堅持課堂教學和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結合,通過各種形式的專業實踐活動和法律實踐活動來推進法律教育,積極謀求與學校所在地公、檢、法機關建立關系,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多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
(3)安全知識教育。尊重生命,保障生命,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高校對在校學生的生命、人身財產安全有天然的責任、義務,高校管理者和學生工作者應該通過自己的工作實現為學生成長發展營造安全環境的目標。上海商學院火災案、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兇殺案等案例都是血的教訓,慘劇提醒我們,安全教育有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好技能、方法以規避傷害、保護自己?有無前期預防工作和避免傷害的發生的預案?安全知識是否欠缺?面對突發事件如何防范、處理?我們應該加強安全教育。通過安全理論知識教育增強學生防范意識。開展消防安全實操,進行地震疏散安全演練,進行交通出行安全教育,教授學生防火、防電安全技能,灌輸用水安全觀念,對學生進行防盜、禁毒、防雷、防騙、防人身傷害安全教育等等內容,形式可以多樣,但不能流于形式,內容可以漸進,但一定兼顧全面。
(4)校紀校規教育。校紀校規教育是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的教育,是法律規則在校園的延伸、體現,兩者在強制力和規范性上有差別,但對學生的紀律觀念養成、安全行為習慣養成有著積極意義。當代大學生首先應是一個成人個體,應通過法律知識、校規校紀學習,知道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底線不能逾越,這對學生成長和未來發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在進行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學校教學、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規章制度,把法律規范具體體現在校園校紀校規中。
(5)網絡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是新興話題。網絡安全教育刻不容緩。我們應主動出擊,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借助校園網及其之外的其他網絡工具,規范高校學生網上行為,傳播先進文化,加強正確輿論引導,使大學生在這種先進文化氛圍中學會思考和反思,完善自己,科學使用網絡。同時,豐富網絡載體,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駕馭網絡,而不成為網絡奴隸。創新網絡教育形式,對“網癮”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輔導,主動關注和關心其學習、生活,談心、交流,從而避免誤入歧途,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徑
(1)深化認識,形成齊抓共管氛圍。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目前高校管理體制下主要依靠高校黨、團組織、學生管理機構、學生工作者等各個部門,是一種從上自下,多層多面的齊抓共管格局。這要求高校各層級、機構都必須對高校安全教育重要性和高校安全教育意義有深刻認識,并在操作層面形成共識。在共識基礎上,加強行政管理,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形成高校各級各層齊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圍。
(2)建立安全教育運行機制。為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僅僅依靠保衛部門或者輔導員的工作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健全安全教育運行機制。首先應建立安全教育領導機構,確定內容,制定計劃,考評效果。其次是理順安全教育體制。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在教務部門指導下開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完善保證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運行的系列制度。最后是明確安全教育基本載體,主要是系統足量的課堂教育與各種專題講座及安全教育活動相結合,從而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得到落實。
(3)專業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高校應將安全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到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中去,在各專業系設置校園安全教育內容的課程可以考慮,有條件,可以下設教研室,具體負責安全教育課實施工作。將這一舉措納入教學評估,及時督促檢查落實情況,選派教師走出去進行有關培訓、學習、交流;開展安全教學研究,將成型成果進行推廣,進而推動安全教育課程實施。
(4)依托有效載體。高校安全教育成功經驗證明,做好這項工作特別要發揮高校思想教育陣地作用,利用思政教育工作體系和優勢,加大安全教育工作宣傳力度和深度,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有關課程和教學環節中由任課教師結合課程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貫,如在建筑行業宣講有關人身傷害安全知識內容、在水利專業教育同時宣講有關《水法》知識內容等。
三、結束語
論文摘要:安全問題是目前發生在我國高校的常見重要問題,實施安全教育對于在校學生尤其重要。國內研究者對此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 本文根據大量文獻資料,從安全教育的定義、內容、存在的問題、對策四方面對已有研究進行了總結,探尋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預測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發展趨勢。
一、關于安全教育定義的研究
一般說來,關于高校安全教育有著統一規范的定義,所以關于安全教育的定義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認為 “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與法律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大學生在校期間以及步入社會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以已涉及大學生的安全問題為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安全防范知識、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使在校大學生系統地掌握安全知識和防范能力?!边@一點黃維平、韋幫得也是認同的。而王能武認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學校為維護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各種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對大學生進行國家法律法規、學校安全規章和紀律、安全知識與防范技能的教育與管理活動?!笨偟恼f來,高校安全教育定義研究側重點不同,但這些研究主要認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為了確保在校大學生生活環境、心理環境等的安全而運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實行的教育措施。
二、關于安全教育內容的研究
關于安全教育的內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將安全教育內容分成不同的點,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三點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大學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認為大學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網絡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四點
張玉華、袁成龍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為:“國家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相比狹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張玉華、袁成龍已拓寬了安全教育的內容,也把國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體現了對國家安全的重視,也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愛國意識。另外,孫光輝也將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分為四點:“社會注意榮辱觀教育、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教育、安全防范知識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交通事業的進步,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交通安全教育與消防安全教育也越來越重要所以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五點
姬學民認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基礎知識教育即有關安全的基礎知識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教育、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狈o法規是為規范人們的行為,打擊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得依法辦事。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通過法紀法規學習,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學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應該包含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六點
李曉明認為:“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網絡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規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幾年都非常重視制度建設,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在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保障學生的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總有學生違反了這些 規章制度,從而造成了一些安全問題,因此,對學生的規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楊緒霞,薛剛認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國家安全教育、人身財產安全防范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將安全教育的內容劃分的更細更全面。
三、關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的研究
袁健認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包括: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安全教育的內容不夠,學生安全教育形式單一且缺乏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不完善且沒有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內容不夠全面且教育形式單一,導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問題。張玉華、袁成龍也認為,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不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只是走過場,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不夠完整。譚汝媚認為當前高校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體制不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大學生減災和避災自救能力相對匱乏,網絡安全問題突出。宋江浩認為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網絡化發展趨勢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校園外來人口增多,校園住宿條件等都會影響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校外人員參觀、訪問等也給高校安全教育帶來問題;高校擴招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的問題,在校生人數眾多,層次多樣,使得校園也更加復雜,安全教育的問題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響校園安全問題。王能武對上述觀點也是認同的。
研究者羅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其中目前高校對于安全教育的重視不夠是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對安全教育有了足夠重視的情況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會問題而引發的一些新問題如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四、關于高校安全教育對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對策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制意識;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袁健認為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大學生安全教育必須步入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建立健全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采用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張玉華、袁成龍認為提高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加強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三進”工作即安全教育進宿舍進課堂進校園網絡。
譚汝媚認為高校黨政領導應給予足夠重視,加大安全投入,努力營造濃厚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將安全教育納入高校課程教學計劃;加強心理健康檔案建設和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咨詢機構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網絡知識安全教育。宋江浩認為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完全教育;加強對學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強對高校學生防盜竊、防詐騙安全教育;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認為:動員各方面力量,切實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規,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應突出重點,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編寫安全教育教材,開設系統的安全教育課程。姬學民認為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使之規范化、制度化;以案說法,有針對地教育;突出重點,有區別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編教材,規范教學。精編安全教育教材,將安全教育納入正規的教學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學體系,強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點,提高實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如專業保衛隊伍,輔導員隊伍,學生骨干隊伍;轉好重點學生、重點時期和重點場所的安全教育。接著,創新形式,寓教于樂;關注心理,愛護學生;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李曉明認為: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平安氛圍;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安排學時,開設課程;明確內容,選編教材;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輔導。
研究者對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議主要針對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提出,宏觀方面與微觀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體可行性意見卻不夠。以后的研究可能會針對時展所出現的安全教育的新問題,進行非安全教育定義,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這些研究也會越來越重視其實用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建議
隨著暑假的結束,各地的校園又活躍起來。在新學期開始的這個時候,校園的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前由于連續擴大招生,實行淡化班級管理的學分制,加之大批外來人員進入高校務工而形成一個龐大的臨時用工群體,校園周邊環境復雜,對學生的教育管理難度加大,總體治安形勢較為嚴峻。大學校園諸多不安全因素及大學生自身違法犯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威脅到高校的安全和穩定。如何加強學校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增強大學生應對各種危險的意識,保障學校師生的健康,已成為新形勢下維護社會穩定、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學習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增強抵御各種危險的防范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當前高校學生面臨的安全問題
一是人身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也會遭到不法侵犯冷別學生還會由于學業、生活和感情等問題而輕生、自殘。
二是財產安全。由于校園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加上大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淡薄造成了盜竊、詐騙等案件頻發,而大學生也成為不法分子敲詐勒索的重點對象。另外火災的發生也會導致財產的損失。
三是防火安全。大學宿舍是人員密集之地如果用電不注意極易引起火災。
四是交通安全。全國近幾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數每年達10萬人左右,學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學生非正常死亡人數的比例較大。
五是生活安全。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會遇到打工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傳染性疾病預防安全、旅游安全等這些問題極易造成學生的人身財產遭受損害。
二、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
保護學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就是保護職業技術人才資源。學生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的提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遇到危險時成功自救,把危險和損失降到最低,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可能發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覺維護校園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學生在校學習文化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學習、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識,不僅可以減少自身在校期間的安全風險,還可以依靠法律法規的力量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能夠彌補中小學以及過去教育中安全知識和意識教育的不足,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對危機防范意識和處置能力。加強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從而實現職業生涯中的安全與健康。
三、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對安全教育工作重視不足
高校領導在管理校園的過程中,都會將重點放在了學習教育上,而往往會忽視了學生的安全教育,致使學生安全事故頻發。例如,有些學生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交往,并把他們帶入校園,引發了校園偷盜、校園暴力等危險事件。還有些學生,甚至也會加入的隊伍當中。
(二)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一是對法律知識了解不多。大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基本都是學習與升學有關的知識,對法律方面的知識很少接觸,到大學以后,雖然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對憲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有所了解,但也了解不多,一知半解而已。二是意氣用事,情緒偏激。大學正處在青春期,對新生事物抱有很強的好奇心,從眾心理強,愛瞎起哄,遇事不冷靜,哥們義氣,易沖動而不計后果,稍有不順,或出言不遜、或大打出手,嚴重者甚至拉幫結派打群架,給對方造成傷害,觸犯法律。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隊伍素質不高
新時期以來,大學生安全教育已經成為公眾所關注的話題,然而學校卻沒有對安全教育工作加以重視,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也不高。當前,我國各大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要么是由普通教師擔任,要么就是由學校安全保衛部門擔任。普通教師只能夠教會學生一些關于安全的理論知識,而安全保衛部門的人,卻只懂得教學生一些普通的安全防范技術。這些擔任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也不是很高,難以教出既懂得安全理論知識,又懂得將之運用于實際生活的學生。
四、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建議
(一)加強學校重視,各部門聯動。
首先要健全組織機構。各高校要成立以校級領導為主要責任人的領導小組,院系成立以黨政領導為主要責任人的安全教育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其次要重視安全教育課。學校要將安全教育課列入日常教學計劃,并配備專門的老師和教材,教學內容要形成體系,使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具有連貫性。再次思想上要高度重視。目前學校的安全教育往往都是臨時性的,一般是迎接各種檢查、節假日前或出現事故時才進行突擊性的教育,平時很少抓,安全教育成了“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所以各高校領導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最后要求保衛部門主抓,其他部門聯動。學院保衛部門要加強大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教育內容包括消防安全知識教育;財產安全知識教育;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網絡安全知識及法規教育;外出游玩安全知識教育;識別傳銷知識教育;國防教育等。
(二)建立健全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課程
開設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必修課程,是讓大學生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基礎的安全防范技能、培養安全態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有效方式。安全教育課程的開設,可以讓零散的、單一的、隨意的安全教育變得規范化、制度化和系統化。
一是要課程定位:《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應為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要求學生在入校后第一學期修習。同時隨著年級的提升,也可設置心理、戀愛婚姻、求職權益維護等選修課程。二是師資隊伍建設:吸納選拔思政課教師、心理咨詢老師、一線輔導員和保衛處工作人員等,組建一支專人負責、人員結構合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隊伍。對教師進行培訓,“請進來,走出去”,邀請外面專家來校講課;將骨干教師送出去參加培訓。采取集體研討備課方式,確保授課質量。
(三)加強高校學生法律法規、校紀校規的教育。
加強對高校學生進行《治安管理處罰法》、《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憲法》、《國家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有能力。此外,學校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通過不同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生只有知道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規范自己的行為。在這方面,筆者所在單位的做法值得借鑒,如開學初開展的“法制、安全在我心中”法制安全周教育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安全教育月活動”,包括開展一次“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教育活動、觀看警示教育電影、與片區公安分局為全院師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課,對特殊群體開展一次關愛行動等,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法律常識和守法意識。
(四)高校學生要主動的加強自我防范意識
大學生在校園內和校園外都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清少年必須學會自我保護。社會經驗不足的青少年在面對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因處于被動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在復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青少年必須學會自我保護。自我保護是人的本能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是未成年人向成熟邁進的重要一步。面對一些突發的事故和侵害裁們應該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如果這些保護不能及時到位裁們就要盡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青少年必須要學會自我保護樹立防范意識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養自我防范的能力。
(五)建立家 - 校 - 社會聯動機制
高校在學生入學伊始應與家長溝通,包括互留通訊方式,對家長進行常見安全問題的培訓,如遇到學生安全事件應先與輔導員老師溝通確認,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詐騙電話、短信;發現學生異常現象馬上進行溝通獲得準確信息。學校也可與公安、消防等部門密切合作,邀請專業人士到校指導,建立全社會關注高校安全問題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崔常銘,劉偉,劉冠廷.?淺談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J]. 教育探索. 2013
【關鍵詞】大學生 安全意識 教育 特殊環境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56-02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校園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觸點”和“燃點”增多,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較為復雜,致使校園安全問題時有發生。校園安全牽涉學校、家庭、政府和社會多個層面,我們不能完全歸咎于學校,但在學校層面,我們如何讓學生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把事故傷害降到最低,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下面以三亞高校周邊特殊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為背景,分析大學生缺乏安全防護意識的原因,探討提高學生安全防護意識的對策。
一 三亞高校周邊的自然及社會環境概況
由于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政策的實施,三亞因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備受青睞,隨著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旅游業的高速發展,造成城市發展相對失衡,城市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跟不上,加之地方教育相對落后和未受益于國際旅游島政策的當地村民的法律意識淡薄,導致一系列社會治安問題,其中高校校園安全不容忽視。三亞共有五所高校,都是新興高校,人口高度集中(其中兩所已超萬人規模),分布于三亞周邊。因高校周邊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自身的高速發展建設,高校自身及周邊的治安情況較為復雜,影響師生安全的因素也隨之增多,給學校的安全監管和防范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二 大學生缺乏安全意識的原因
1.家庭安全教育缺失
導致大學生違法和受侵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家庭教育,當前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缺少與同齡人的交往、互動和溝通,長輩的溺愛和錯誤的教育方式,養成了其很多不良習慣,多數以自我為中心,心理上存在安全隱患,有可能被他人侵害,也有可能對他人造成威脅。
2.社會環境和網絡中的負面因素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
社會環境的復雜特點與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帶來多元化價值觀的沖擊,影響學生的價值判斷,辨別是非能力差的學生很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和價值觀錯位,造成大學生的思想、倫理和道德底線不端正、不積極,出現認同需要缺失、人際交往障礙、人格特征偏差、缺乏自我控制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3.學校原因
第一,中小學階段安全教育缺失。絕大多數中小學重視的是學生文化課的分數,使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接觸過學校較為系統的安全教育。導致學生對安全的認知較零散,無全面的安全認知。
第二,高校的安全設施建設、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夠完善。很多高校對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視,安全工作僅是停留在會議、文件和口頭上,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造成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隱患和漏洞。
4.大學生個人主觀原因
大學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識不足是誘發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多數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學生對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不重視,思想麻痹,缺乏在防盜、防火、防騙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和最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且不能認識到自身存在安全意識問題,出了事故全部歸咎于他人和環境。
三 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的建議和對策
1.全面開展專題校園安全教育
加強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門檻,有效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最關鍵的是要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高校應本著“教育在先、預防在前”的原則,強化學生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創新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廣泛開展安全知識專題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安防意識、避險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2.有針對性地開展新生校園安全防范教育和政策法規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應包括全面的校規校紀教育,法制教育,校內及周邊社會、人文環境和治安特點,介紹當地民俗民風以及常用安全防范知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如三亞學院已經設立了系統的新生入學教育體系,包括新生適應性教育(含學校概況、三亞的自然氣候與人文環境、治安環境等)、專業思想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健康人格塑造教育。
3.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詢機構,配備專兼職的心理咨詢教師,通過心理講座等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三亞學院專門設立心理咨詢中心和健康人格工作室兩個機構,負責全校學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問題咨詢以及健康人格培養工作,同時班級設立心理委員,可隨時將同學們的心理動向和問題匯總至心理咨詢中心,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化解學生的思想困惑,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4.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對社會的認知
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愛心支教、各類社團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提前接觸社會鍛煉自己,增加社會經驗,從而開闊視野、增加閱歷,增強對社會的認知和自我判斷是非的能力。
5.切實做好應急疏散演練教育
高校應嚴格落實應急疏散演練教育,建立相應的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和計劃,認真積極開展以應對自然災害、暴力犯罪、火災、突發惡性的演練,使學生掌握在緊急狀態下的撤離、疏散、自救和互救的常識和方法,同時盡力以精心設計的演練情景影響、刺激學生,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識。
總之,安全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是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最穩定的基石,高校應始終把學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凈化校園環境,促進高校平安、和諧、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學生傷害事故;預防;處理
(注:本文為防災科技學院2012年學生工作研究專項課題《高校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分析及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XZ2012B02)
當前,高校學生傷害事故頻發,不僅給學生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而且直接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管理秩序,給學校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針對高校學生傷害事故的特點,建立健全高校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與預防機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高校的穩定,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一、高校學生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的現狀與缺陷
近年來,高校學生傷害事故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如何有效的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以及在事故發生后如何妥善的處理,仍是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課題。在實踐中,傷害事故發生后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學校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不可否認,由于學生傷害事故的不可預測性,極大的危害性,給其預防和處理過程帶來了難度。但總的來說,許多高校對學生傷害事故的預防和處理仍存在著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和缺陷。
1、對校園安全問題重視不夠,高校安全工作的建設并沒有伴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而同步進行。在許多高校的治校理念中,沒有把校園安全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沒有樹立“校園安全無小事”的觀念,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設不健全,甚至缺失。如許多高校都在擴建設新校區,配套設施沒有跟上,加之保衛部門疏于防范,常常導致不法傷害事件的發生。
2、對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校園網絡化、周邊環境商業化等所帶來的新問題,沒有建立起安全防范制度。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后勤的社會化推廣,校園周邊環境的商業化以及網絡時代的到來在給學生創造便利和福祉的同時,也直接使得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更加復雜,社會治安問題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高校在這一過程中,往往管理上落后于社會的發展,防范措施沒有及時建立,隨時可能引發傷害事故的發生。
3、對傷害事故的處理不當,處理機制沒有建立。傷害事故發生后,許多高校隱瞞不報、重案輕報,甚至進行掩飾、偽裝,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自身責任。由于沒有健全的應對處理機制,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許多高校一味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在面對受害學生家長的無理取鬧時,沒有對策,因為害怕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答應受害學生家長的各種無理要求,造成學校不必要的損失。
二、高校學生傷害事故預防機制的完善
要有效地防止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為指導思想和重要原則,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2002年教育部12號令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鮮明的體現了這一思想,《辦法》的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預防事故發生是制定本辦法的目的,總則部分共有 7 條,其中關于預防事故發生的條款就有 5 條。因此,針對頻發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該采取全面的預防措施,建立起完善的預防機制。
1、建立全面系統的校園安全教育體系,從根本上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要真正的將高校學生傷害事故防范于未然,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加強教育,建立起涵蓋身體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在內校園安全教育體系,既要對學生加強這些方面的教育,也要對高校的管理人員和教師加強教育。要將各個方面的教育內容納入到一個統一的系統里面,形成一個目標明確、計劃完整、措施到位的校園安全教育方案。只有全體師生從自身上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識,具備了良好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素質,形成了正確的安全法制觀念,才能從根本上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2、建立規范嚴格的校園安全責任體系,從制度上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從現實看,許多高校的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正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安全責任不明確造成的。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園安全保障制度,落實校園安全工作管理責任制,對于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十分重要。高校首先要定期對涉及校園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進行清理和檢查,建立、健全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始終要做到有章可循、責任到位。其次,高校要建立并認真落實教育設施管理責任制,使學校的各類教育設施都有明確的管理責任主體和和保障安全的操作規程,要把學校各類教育設施安全管理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上來,突出重點部位的管理,形成安全責任制度,預防高校學生傷害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的發生。再次,高校要建立學生傷害事故隱患定期排查制度,結合各時期大學生安全工作的特點,對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隱患進行分析排查,對于常發、易發環節要重點排查,從而做到對各種大學生傷害事故隱患及時排查發現,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3、建立切實可行的校園安全應急體系,從技術上防范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高校還應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各類重大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工作預案,預防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預案要對組織領導、人員組成、生命財產救護、后勤物資保障、應急措施和重要信息的采集、等都做出詳細規定,要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確保在傷害事故發生的最短時間內,各有關部門能迅速到位,各負其責,高效有序地處置學生傷害事故,將損失降低到最小范圍。同時,還要通過開展學習培訓和宣傳活動,讓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全體師生都對應急預案有比較熟悉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做到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能夠將事態嚴重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圍,又能夠起到防范傷害事故發生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貧困大學生概況
高校貧困大學生,主要是指其家庭所能募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
據調查和統計分析,高校貧困大學生主要來自五個方面:一是來自經濟社會和文化比較落后的農村或偏遠山區困難家庭;二是來自家庭人口眾多且失業人數多或低層勞動力多的困難家庭;三是來自家長年邁而勞動力弱、家庭上學子女多且子女上學費用負擔重的困難家庭;四是來自家庭有病人或殘疾人的困難家庭;五是來自因家庭成員發生重大意外事故或疾病造成家庭經濟變故的困難家庭。
二、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及存在問齒
1.思想方面。大部分貧困大大學生思想積極向上,政治態度端正,但思想覺悟及社會責任感有待提高。一是雖然大學生總體關注時事政治,具有良好的愛國熱情,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把國家、社會和自身結合起來,缺乏社會責任心。二是大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思想天真、簡單,品性淳樸、直率,但由于長期地處邊遠地區或農村,地方經濟及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社會開放程度不高,信息渠道不暢通,導致他們社會見識少、閱歷淺、社會信息存儲量匱乏等特點。三是大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存在“學習好便能就業好”的思想,雖然他們在校學習刻苦勤奮,但卻忽視了思想素質、綜合能力的培養,很少積極參與各社團及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習生活和就業過程中,表現極其缺乏社會工作經驗和人際交往能力。
2.心理方面。高校貧困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上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一是自卑心理。高校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拮據,常為生活犯愁,與衣食無憂甚至花錢闊綽的學生相比,在經濟消費上形成巨大反差。久而久之,其情緒易低落。二是孤僻、自我封閉心理。高校貧困大學生由于自卑,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容易使其心靈封閉,不愿主動與他人交往,不善溝通和人際交往,從而導致性格內向、孤僻。三是焦慮心理。由于高校貧困大學生想通過學業來改變命運,在校十分注重學習成績,無形之中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一旦面對全新環境和生活的種種考驗,或面對嚴峻的就業和激烈的人才競爭形勢,容易誘發焦慮情緒。四是妒忌心理。由于高校貧困大學生無法正確地認識、評價及定位自己,經常容易受周邊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同學影響而產生妒忌心理,并成為學習、生活及就業過程中最大心理障礙。五是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還存有虛榮、功利、空虛無助、偏執等其他不健康心理問題。
三、影響高校貧困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成效的主要緣由
1.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受國際金融危機深度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放緩,創業就業機會短缺,人才競爭激烈,形勢嚴峻。這既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大學生就業、校園安保等工作提出新要求,又給高校大學生特別是高校貧困大學生的求學、就業、創業帶來新壓力。
2.政府監管缺位和社會不良風氣侵襲,給高校貧困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帶來新問題。國內正處發展模式轉型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加上誠信缺失,公正失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盛行,諸多社會問題對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的高校大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思想產生深刻影響。加上科技網絡信息技術發達但政府監管又失力,社會詐騙手段多樣,部分高校大學生因經不起誘惑而上當受騙或走上歧途。
校園周邊地區治安復雜,給高校貧困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帶來新壓力。少部分學生因戀愛、創業或追求自由等緣故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有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節約開支而租用簡陋、安全系數低下的出租屋居住,容易發生學生傷害事件和物品失竊案件。
4.高校安全教育管理機制不健全,給高校貧困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帶來新影響。一是學校安保工作邊緣化狀況仍未改變,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人力、物力、財力投人相當匱乏。二是學院安全宣傳教育形式傳統、單一,宣教成效不明顯,特別是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三是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及體制滯后,未能有效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教育管理丁.作,遠不能適應和滿足新時期安保T.作需要,學生經常不服管、不服教,特別是面對高校貧困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系統性、個性化教育管理成效甚微。四是校園自身安保工作體制不順暢。受執法權限的限制,對校園內外發生的各類案件,高校不能及時查處,矛盾不能及時化解,,五是受安保專項經費短缺限制,從事安保工作人員隊伍綜合素質不高,安保管理服務理念落后。六是隨高校后勤社會化推進,部分高校安保工作由物業公司承包管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重管理輕宣教、重形式輕實效”現象屢見不鮮。
5.高校貧困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本領薄弱問題突出,給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學生大多數來自貧困農村或偏遠地區,因地方教育資源短缺、教學方式傳統、受教知識面單一等因素影響,使學生對國際國內局勢認識不足,社會發展形勢認識不清,國防意識、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十分薄弱。二是學生社會見識少,閱歷淺,上大學后便對城市里的新生事物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但自身抗誘能力卻十分薄弱,容易因“貪小便宜”而上當受騙。三是學生為緩解學習生活經濟壓力,更好改善學習生活條件,在校迫切要求參加校外兼職以獲得兼職薪酬,但有時因盲目過度追求高薪而忽視安全風險,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誤導從事違法犯罪工作,走上歧途。五是學生心理受挫能力差,一旦上當受騙或遭遇重大挫折后,容易出現心理障礙且無法自行疏導解壓,嚴重時便會滋生厭世心態和輕生觀念。
四、加強和改進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幾點工作建議
1.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一項十分重大教學教育任務。面對國際新形勢和國內新常態,面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新要求,面對高校貧困大學生的特殊性,各高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校園內廣泛深人開展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有所側重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教育,并切實將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融人其中并有機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豐富,更貼近實際,更有價值意義。充分讓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更好認識當前國際形勢和國內國情社情,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鼓勵他們從自身實際出發,合理規劃人生。
2.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進一步強化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生人學時,各高校應及時建立高校貧困大學生檔案數據庫,各心理健康咨詢和宣教單位或機構應及時開展心理測評和心理健康宣教活動。在活動中,應秉承“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理念,切實加強“生命無價”“生命至上”的生命價值觀教育和安全宣教工作,既要幫助他們增強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節能力和情緒自控能力,又要幫助他們掌握衛生保健方法和安全防范技能,培養積極進取人生態度和健全人格。特別應加強家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受挫能力,教會他們在遇到重大挫折或困境時懂得求救和自救方法,消除自暴自棄和輕生念頭。
3.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學生資助育人體系,進一步優化高校貧困大學生的資助育人模式。高校貧困大學生人學后,各高校應根據其家庭經濟情況進行有效核實和分類資助,在加大資助力度和廣度的同時,應堅持“資助與育人并重”原則,在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勵志感恩公益活動的同時,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教育管理,幫助學生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掌握安全防范技能,防止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勤工助學活動和就業創業過程中上當受騙。
4.將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進一步強化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培養。高校貧困大學生在創業或就業時,一般會面臨幾大問題。一是就業心理不成熟不健全;二是能力素質與實踐經驗相對缺乏;三是心理問題及心理障礙難以排解;四是就業途徑單一且擇業范圍狹窄;五是就業費用過高且開支負擔過重;六是社會關系資源約束且相當匱乏。面對這些問題,各高校應有針對性開展職業發展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必要時開展就業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敢于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應加強法制安全教育,切實幫助他們學習法律和安全知識,使他們知法、守法和學會用法,增強就業創業安全防護和維權能力,實現平安就業和合法創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