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38: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貿易產業融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市場結構
國際貿易理論與市場結構理論分析框架的產生
國際貿易是商品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和交換,國際直接投資則表現為貨幣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和循環。按照蒙代爾的理論,商品資本的國際流動可以完全替代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投資就不會發生。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產業資本的循環依次經過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式,并且三種資本形式還要保持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單個產業資本循環的特點也體現在社會總資本的循環中,從世界經濟的范圍分析,產業資本循環經過上述三種形式才能保持經濟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市場結構理論來自于產業組織經濟學,按照該理論市場可以分為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市場兩大類型,不完全競爭市場又分為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三種類型。完全競爭市場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差別主要體現為產品差異性、進入和退出壁壘以及賣方集中度。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是產品具有同質性,進入和退出壁壘小以及賣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競爭市場則相反。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提供的產品有差異、行業的進入壁壘較大,具有規模經濟及由此產生的賣方集中度。古典貿易理論和現代貿易理論都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上,新貿易理論則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隨著世界經濟活動的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有融合趨勢。
從歷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的產生先于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早期的國際貿易理論從發源于15世紀歐洲原始積累時期的重商主義開始,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以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壟斷優勢理論為標志。這兩種理論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起點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上,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則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范圍內統一的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逐步結合,商品、資本、技術和服務的流動日益密切,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但是統一的理論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本文從市場結構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理論和直接投資理論,并指出新貿易理論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融合的基礎在于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新貿易理論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原因和福利影響,不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使得壟斷競爭廠商都具有向國外出口產品的動機,加之這些廠商生產的是有差異的同種產品,產業內貿易形成。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于不完全競爭市場,如果具備貿易壁壘和資本自由流動,國際直接投資廠商進行跨國直接投資就能夠實現對國際貿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競爭市場與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經歷了從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的發展過程。按照市場結構劃分前三種可以歸納為一類,它們的理論基礎都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古典貿易理論包括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李嘉圖的相對優勢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包括一般均衡理論、相互需求理論和對偶理論,這些理論都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假設下。現代貿易理論則以要素稟賦論為代表,該理論體系闡述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在于產品的價格差異,價格差異源自于成本差異,成本差異產生于生產要素的豐裕度。主要理論包括要素稟賦論、要素價格均等化原理、薩繆爾森—斯托爾帕定理和羅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分析都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產要素在各國內部是自由移動的,而在國家間是不能移動的;國家之間實行自由貿易,不存在政府對貿易的干預或管制;生產和交換是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處于“充分就業”狀態;貿易雙方的出口價值等于進口價值,國際收支平衡;運輸費用和其他交易費用為零;沒有要素密集度轉變的情況,生產同一商品時各國的生產技術一樣,生產函數相同;沒有規模經濟的利益,不存在規模經濟遞增。從上述的前提條件可以看出該理論體系將國際直接投資排除在外,首先國家之間沒有多余的資金可以投資;其次國家之間沒有要素流動的可能性。總之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沒有給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留下任何成長空間。
要素稟賦論創立后成為最重要的國際貿易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掌握了一國的資源稟賦情況就可以推斷出該國的對外貿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實證分析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學者們提出了各種解釋用于修正要素稟賦論的前提條件,如貿易壁壘說、自然資源稀缺說、生產要素異質說以及人力資本說等等。前提中完全競爭的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滿足,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只能作為產品價格的接受者,他們提供的產品是同質的。國際貿易活動中的許多現象無法用完全競爭的市場來解釋,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不完全競爭市場與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它的創建是建立在兩個相關學術領域的發展之上:即產業內貿易理論和產業組織理論。該理論認為資源差異和規模經濟均是國家進行專業化和貿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條件下的產業間貿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遞增的產業內貿易,它更強調的是非比較貿易優勢。同時為強調規模經濟作為貿易的原因作了三個基本創新:將產業組織引入貿易理論,將貿易理論從完全競爭模式的不現實中解脫出來;摒棄了傳統的二維假定和凸性生產可能性曲線,新貿易理論發展了一種“層級結構”的方法來解釋貿易和要素流向,即產業間貿易仍由要素稟賦的差異來決定,而某產業內部具有類似要素比例的產品之間卻相互分工和貿易,后者在產業間貿易的格局中表現為凈貿易量;區分了技術溢出的外部經濟和市場規模作用的外部經濟。
把新貿易理論看作和古典貿易理論完全對立是不確切的,新貿易理論只是補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設框架下所難以解釋的現象。新貿易理論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而古典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
不完全競爭市場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壟斷優勢理論,它由美國學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論文《國內企業的國際經營:關于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傳統的國際投資理論都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海默則認為,要解釋戰后對外直接投資現象,必須摒棄傳統理論中關于完全競爭的假定,對不完全競爭進行研究。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不具有支配市場的力量,它們生產同類產品,擁有獲得所有生產要素的平等權利,這樣就不會有對外直接投資發生,因為它不會使企業擁有高于當地對手的優勢。只有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才能獲取壟斷優勢,并通過直接投資在國外予以利用。
金德爾伯格將壟斷優勢分為四類:來自于產品市場不完全的優勢;來自生產要素市場不完全的優勢;企業擁有的內外部規模經濟;由于政府干預,特別是對進入市場以及產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業優勢。后來學者在海默的理論框架下進一步發展了壟斷優勢理論,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論述跨國公司壟斷優勢的來源;二是跨國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資與許可證交易三種方式中選擇直接投資的根據與條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論就是鄧寧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
國際生產折中理論認為,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是由企業特定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特定優勢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特定優勢類似于海默提出的壟斷優勢,即一國企業擁有的高于其他國家企業的優勢,并且這種優勢只是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內部化優勢是指企業為避免市場不完全而通過內部化將企業的優勢保持在企業內部。市場不完全的含義近似于不完全競爭,鄧寧認為市場不完全可以分為兩類:結構性市場不完全和知識性市場不完全。企業利用市場不完全通過內部化建立壟斷優勢,內部化優勢越大,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傾向性越明顯。內部化優勢還不能充分解釋對外直接投資,利用出口照樣可以發揮優勢。區位優勢可以更充分地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因為區位優勢屬東道國所有,企業無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適應和利用。只有國外區位相對國內區位具有更大優勢時企業才可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不完全競爭市場下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
在世界經濟活動中,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體現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區域上呈現高度的一致性,在貿易和投資領域還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發展中國家的規模在逐步擴大;國際直接投資的產業流向與貿易商品結構的變化一致,二戰前以發達國家的制成品和發展中國家的初級品為主,二戰后傳統的工業品貿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業品貿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戰后國際資本更多地流入制造業和新興工業部門,加快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國際直接投資改變了國際貿易的模式與格局,最初國際貿易更多表現為產業間貿易,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產業內貿易和企業內貿易在增加。國際直接投資對貿易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實現的,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企業貿易量在不斷擴大。第四,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協調機制統一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實現。
關鍵詞:國際貿易;農產品產業鏈;整合模式
隨著各國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國際間的貿易總量、頻率在逐年提升,我國2015年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4.59萬億元,出口達到14.14萬億元,占比為57.5%。雖然在國際貿易中,我國出口的產品多為機電類,農產品占比非常低,但是進出口總額也達到了1875.6億美元,出口為706.8億美元,以谷物、棉花、食糖、植物油、蔬菜、水果、畜產品為主,當然也從其他國家進口農產品。伴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規?;娘@現,未來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規模、總值都將擴大,為優化配置我國的農業資源發揮作用。在開展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如何發揮最大的貿易優勢,獲得貿易收益,是貿易的根本。獲得農產品貿易的成功,除了要整合農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農業貿易管理之外,還需要進行農產品貿易產業鏈的整合,延伸產業鏈條,獲得更大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產業鏈利益。
一、農產品貿易的經典產業鏈模式探究
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國際貿易規模擴大、領域變多、收效提升,我國傳統的優勢農業順勢而上,形成了3類經典的貿易產業鏈模式。
(一)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農產品貿易的經典產業鏈模式之一,詳情如圖一展示。在農產品完成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主要經過了4個關鍵點的3次輸送過程。一是我國的農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輸送到物流中心,然后從物流中心共同配送到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農業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最后再輸送到市場、超市,在傳遞到消費者手中。這個模式雖然能夠實現多個物流配送的協作聯合,極大程度的利用物流資源,但是卻在日益復雜的國際農產品貿易中,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二)訂單模式
隨著交易市場模式的改變和電子商務的興起,農產品產業鏈的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自主生產轉變為訂單生產加工(圖2所示)。在農產品貿易的產業鏈中,形成了訂單模式,農戶、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在接到國際農產品的訂單之后,再組織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由國際物流配送銷售給對應的國際買家。
(三)全產業鏈模式
為了在貿易中占據最佳的競爭優勢,我國的農產品交易者們探索出了農產品貿易的全產業鏈模式,通過將涉及到農產品流通的所有產業鏈進行整合,實現農產品的產品鏈、組織鏈、技術鏈和價值鏈的融合。加以借用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優勢,開發出農產品貿易的P2B2C模式、P2G2B2C模式,極大的為農產品國際貿易提供了幫助。
二、產業鏈整合對農產品貿易的作用
在農產品貿易的過程中,產業鏈的推動作用很大,尤其是在進行產業鏈延伸之后,將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研發、產品營銷等引入,加倍提升了我國農產品貿易的成效。
(一)有利于整合農業資源,加速資源的優化配置
在形成農業產業鏈的過程中,融合了農業產業鏈前段的農機、種植技術研發資源,整合了農產品銷售中的企業、人力、品牌資源,達到了農產品資源的整合的目的。同時還將涉及到的農業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如農產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的金融資源,在產業鏈融合的過程中,就會完成從金融機構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配置,極大的保障了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供給。
(二)有利于加速中國農產品品牌的形成
我國的農產品產業鏈整合,是通過對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農業企業、農業品牌進行整合實現的,有利于加速形成中國的農產品品牌,擴大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一方面有利于農產品相關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完成農產品升級,打造農產品品牌,開展品牌營銷;另一方面有利于擴大農產品國際貿易收益。
三、國際貿易中農產品產業鏈存在的局限
為進一步發揮農產品產業鏈對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必須對當前存在于農產品國際貿易產業鏈中存在的局限進行梳理和總結??偟膩砜矗覈r產品的國際貿易產業鏈主要面臨2大局限:
(一)局限一——產業鏈環節銜接緊密性弱
在目前實行的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從農產品的種植到加工,從加工到精深加工,從精深加工到銷售,各產業鏈環節的銜接緊密性很弱,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所限制的,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以生產養殖為主,弱化了技術研發、產品營銷環節,以至于后來引入的這些產業鏈環節與生產種植環節脫節現象嚴重;另一方面是在產業鏈環節中,利潤分配的不均衡,導致了各環節間的壁壘出現,聯系難度加大。嚴重的產業鏈環節脫節,將有害于融合產業鏈的模式構建,也會給農產品國際貿易產生危害。
(二)局限二——產業鏈發展平衡度低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推進過程中,農業面臨很多的問題,亟需實現轉型升級,并且正處于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農產品貿易產業鏈的又一障礙——產業鏈發展不平衡。我國的農產品貿易產業鏈不平衡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地區的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由于我國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客觀環境,造成了東部農產品貿易產業鏈延伸長、競爭力強,西部相對較弱的不均衡局面;二是面臨嚴峻的市場、產業差異,產生了產業鏈發展的不均衡,比如在華北地區,由于農產品產業鏈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視棉花的種植和貿易,農業企業不斷的涌入其中,然而在其他養殖業上卻跟不上,造成了嚴重的產業鏈不均衡,不利于整個地區的農產品貿易。
四、構建國際貿易中農產品產業鏈整合新模式
探索國際貿易中我國農產品產業鏈的整合新模式,是當前農產品貿易模式局限的突破口,是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能力和水平、提升農產品交易額的新引擎。
(一)構建思路
構建國際貿易中農產品貿易產業鏈整合新模式的思路,一是要堅持優化農業資源的基本原則,從服務農產品貿易出發;二是要立足各特色農產品產區的區域特色,根據當地農業發展的需求,構建農產品產業鏈新模式;三是要符合國家農業發展的相關規定。
(二)構建路徑
構建國際貿易中我國農產品產業鏈整合模式的路徑主要有這樣3條:一是提供充足的保障支援,依托政府等部門的力量,提供農產品產業鏈構建充足的金融、人才、政策等支持;二是要形成構建合力,即要通過農業行業協會、農業企業商會的力量,帶動形成支持農產品貿易產業鏈構建的組織架構,保障該項工作的推進力量;三是要有人才支持,即要有農業相關領域的專家投入研究,就需要在人才培養上進行重點強調,再加以配套的項目資金支持,才能實現國際貿易中農產品產業鏈整合模式的構建工作。
(三)構建新模式
結合構建思路和方法路徑,將構建起4條國際貿易中農產品產業鏈的新模式:一是相對獨立的產業鏈模式,這是依托單獨的農產品企業搭建起來的,將對這個企業所涉及到的資源實現整合;二是合作的產業鏈整合模式,通過農產品產業鏈條上,多企業的合作,搭建起農產品產業鏈的共同開發、維護的機制,從而實現產業鏈的整合構建;三是在產業間形成的產業鏈聯盟整合模式,即以農業為基礎,聯合其他產業,搭建起產業鏈整合聯盟,通過借鑒其他產業鏈的力量,實現農產品貿易產業鏈的整合模式構建;四是在區域間的產業鏈整合,通過對不同區域的農產品產業鏈融合的方式,降低在產業鏈構建過程中資源的浪費。
五、反思與展望
15年的國際貿易,帶來的不僅僅是貨物貿易總額的數額擴大,更多是改變了我國多產業的生產、組織、流通貿易模式,對于農產品的國際貿易而言,除了簡單的將特色農產品銷往全世界以外,還可以通過延伸產業鏈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貿易順差助力。在本文的分析中發現,當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產業鏈的經典模式中,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訂單模式、全產業鏈模式都各有優缺點,對農業資源的整合、優化配置發揮各自的作用。但是在國際貿易中,要整合農產品產業模式,就是要正視當前存在的局限,構建起國際貿易農產品產業鏈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洪泉.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大慶市農產品產業鏈整合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5(06):23-30.
[2]冷志杰、劉洪泉等.整合農產品產業鏈的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J].中國儲運,2014(09):113-115.
摘要: 生產性物流業作為重要的生產業,對于裝備制造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產性物流業發展對于裝備
>>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我國生產業對制造業升級的影響研究 韓國生產業促進制造業結構升級研究 我國生產業發展與制造業競爭關系研究 生產業FDI對我國制造業效率影響研究 我國生產業和制造業互動發展關系研究 新常態下我國制造業與生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我國生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問題研究 生產貿易開放對我國制造業生產率作用研究 中國生產業對制造業升級的促進作用研究 裝備制造業與生產業互動發展機理研究 生產業集聚門檻與制造業升級研究 我國裝備制造業升級的公司治理研究 裝備制造業升級與生產業互動關系及影響因素分析 我國制造業FDI與生產業FDI的互動關系 制造業及物流業吸收FDI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研究 生產貿易影響制造業升級研究綜述 遼寧省生產業和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對策淺析 我國生產業產業集群升級研究 物流業模塊化與廣東生產業優化升級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3]王茂林,劉秉鐮.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趨勢[J].現代管理科學,2009,(3).
[4]崔單,楊曉猛.東北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的升級路徑選擇[J].理論前沿,2009,(16).
[5]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N]..
關鍵詞:新常態;互聯網;生產業
一、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新階段,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新的發展戰略和中國制造“2025”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方向。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的互動協同式發展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生產型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加快生產業發展,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促進制造業向服務鏈條延伸。促進信息技術服務,在“互聯網+”背景下,鼓勵生產業如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檢測、環保、物流、融資、人力資源、品牌等,建設生產業公共平臺、建立生產服務基地和功能區,增強服務業的輻射能力。互聯網經濟下,服務業占比國民經濟行業比重49.5%,服務業同比增長8.4%。
二、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的理論分析
生產業是指生產活動提供的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貨物運輸倉儲和郵政快遞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生產性租賃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服務、批發經紀服務、生產性支持服務。
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的思想起源來源于讓’巴蒂斯特’。薩伊提出服務創造效用,他認為不同類型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服務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服務會創造財富。
1.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過程分析
佩恩指出隨著服務經濟發展,服務業和制造業相互補充和替代的關系。生產者服務制造業高級投入要素,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國際競爭力,影響貨物貿易的流向、貿易模式和收益分配(Markusen,1989; Marrewijk, 1997;Nordas,2010)。
Diaz(1999)生產業與制造業互動的內涵:生產業與制造業相互作用、依賴,共同發展的互動關系。隨著制造業發展對交通、金融、社會服務等生產業需求增加,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而生產業業增長依賴制造業中間投入發展。(Bathla,2003;李江帆、畢斗斗2004;陳憲、黃健鋒 2004;Preissl,2007)。對生產業與制造業關系持有互相依賴、互相協調、互相發展的“互動論”觀點,具有“一體兩翼”的特點(劉書瀚,2010;徐索亞2010)。
顧乃華(2006)從社會分工角度,分析格魯伯、沃克的奧地利學派基于Fisher提出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即生產業在制造業中的角色,使生產更加專業化。
由于交易成本效應,生產者服務協調控制專業化生產過程,促進交易便利化和交易成本降低,促進分工的深化和細化,滿足生產企業對生產者服務多樣化需求,產生服務多樣化福利效應。生產業利于提高下游制造企業生產率提高(Gorg和Hanley,2003;鄭吉昌、夏晴,2005,2007;)。
生產業部分細分行業如:交通運輸、郵政、金融、保險四個生產者服務部門的進口促進中國制造業出口發展。要素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存在互補性(Markusen1998; Mazumdar2005)。
生產者服務對制造業影響,表現為生產者服務業開放度,生產者服務部門從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提高制造業生產率、行業增加值和就業的影響。經濟整體產業關聯度上升,制造業對生產者服務的直接和完全需求系數均有較大幅度提高,但需求結構需要改善(魏江、周丹,2011;彭水軍、李虹靜,2014)。
原毅軍等(2009)服務型經濟的發展程度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高端化和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制造業生產效率利于產業鏈的拓展和價值鏈的增值。
基于產業鏈視角,魏江、周丹(2010)從價值鏈、產業鏈角度把生產業與制造業分開演講。顧乃華(2010)引入地理距離、政策環境、工業企業整合價值鏈分析生產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效應。
基于產業關聯特征,白清(2014)從全球價值鏈角度分析生產業與制造業的機理和機制。提出生產業通過外包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生產效率,生產業與制造業協同定位實現制造業規模收益遞增,二者融合促進制造業附加值提升。
2.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的實證分析
鑒于生產業在制造業過程中“迂回生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粘合劑”作用(Ka-touzian,1970;Riddle,1986)。最早實證生產業與制造業可以互動發展,生產業占服務業發展的比重大。是實證分析了加拿大和部分OECD國家1947年-1984年數據分析,上述國家生產業占GDP比重28%-33%(Grubel H G, Walker MA,1989)。Park(1999)實證分析1975年-1985年亞太國家地區聲喊醒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關系。
基于OECD國家研究證實制造業對于生產者服務業影響,指出制造業是服務業的主要需求來源,因此制造業基礎是決定一國生產者服務業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Guerrieri和Meliciani ,2005)。
服務業作為中間需求、終端需求,制造業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生產業降低制造業中間服務的成本,利于提高制造業生產率,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競爭力。首次證明交易成本下降10%,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約0.5%,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約0.5%。印度經濟學家(Handsda S K, 2001)實證研究印度1993年-1994年間投入產出表,計算前向后向拉姆斯姆林指數分析各部門間關聯性,結論是生產部門對制造業前向后向聯系利于經濟增長,溢出效應顯著。印度生產者服務對制造業效率的提高具有顯著促進作用,而制造業作為生產者服務的主要需求者,其基礎的鞏固又將促進生產者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實現了生產者服務業與制造業間產業互動的良性循環(Ban-ga 和 Goldar 2004)。
顧乃華(2005,2006)以制造業和服務業兩部門為基礎,從產業和企業層面,利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研究1992年-2002年中國服務業技術進步速度慢于制造業技術進步,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技術外溢高于制造業對服務業的技術外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具有導向作用。由于外包的作用、服務業對制造業生產率的外溢效應(顧乃華,2006)。
從生產業行業細分和區域角度,江靜(2007)實證分析中國1998年-2004年中國生產業提升制造業效率的內在機理,提出生產業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但研發產業有滯后性。有學者利用中國制造業28個行業1999年-2006年面板數據,分析生產業各行業對制造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制造業及經濟增長的影響(涂錦,2008;馮泰文,2009;席艷樂等,2012)。
采用動態最優化的方法,計算生產業的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與制造業的增長率呈正比。選擇Malaquist指數法,測算不同行業的生產業對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實證分析制造業服務外包對服務業產出、生產率、經濟增長、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原毅軍等2009)。關系性潛入生產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實現潛在規模經濟;結構性潛入生產效率提升,需要社會分工技術、社會環境和人力資本等綜合因素(劉明宇2010)?;诋a業鏈視角,從價值鏈、產業鏈角度把生產業與制造業分別研究(魏江、周丹2010)。引入地理距離、政策環境、工業企業整合價值鏈分析生產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效應(顧乃華2010)。
利用1987年-2007年間投入產出表,利用完全需求需求、產業間聯系指數、直接需求系數、出口誘發系數,計算產業關聯度,生產者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中間投入需求關系,制造業出口的生產者服務(彭水軍、李虹靜2014)。
通過計算德國物流業的影響力系數、感應力系數、中間投入率和中國物流業中間需求率,物流業對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分析中德兩國物流業、制造業產業關聯現狀、互動程度、融合均衡度。以德國為例分析德國物流業和制造業互動發展經驗(楊依杭、鞠頌東,2015)。
三、發展對策
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產業升級變革的方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網絡制造。金融服務產品的創新: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電子數據交換等新興網絡技術發展,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商務服務業和市場營銷服務的重要途徑是基于網絡技術和網絡營銷、商業智能和手機移動支付。網絡營銷和商業智能互聯網、技術創新結合推動生產業發展,新興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發展新興生產業態。當前生產業新模式有: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生產業增長點和生產業新業態。
發展高端生產業,增加產業附加值。優化產業價值鏈,充分發揮物流、營銷、環保等方面的作用。
鼓勵創新驅動生產業發展。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路,鼓勵企業發展新興生產業態,實現專業化的生產業體系,生產業解決就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
“互聯網+”促進生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的新動力,促進服務業發展成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盎ヂ摼W+”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途徑是制造業服務化與服務業制造化,一致的觀點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制造業服務化,以服務為導向,向全球價值鏈的上游發展,由制造產品向提供服務轉型。我國信息技術、通訊設備、裝備制造、智能設備服務化的水平比較高。
參考文獻:
[1]彭水軍,李虹靜.中國生產者服務業、制造業與出口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4(10).
[2]束儷,柏干華.走出服務業制造業融合發展之路[N].新華日報,2015年4月.
[3]徐索菲.東北地區生產型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探析-基于長三角經驗的啟示.
[4]趙偉,鄭雯雯.生產服務業與制造業集聚-貿易成本:機理與實證[J].經濟學家,2011(2).
[5]彭湘君,曾國平.基于內生經濟增長模型的生產業對制造業效率影響的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12).
[6]王文.孫早,牛澤東.資源配置與中國非農部門全要素生產率[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7).
[7]毛艷華,李敬子.中國服務業出口的本地市場效應研究.
[8]張亞軍,干春暉,鄭若谷.生產業與制造業的內生與關聯效應[J].產業經濟研究,2014(6).
[9]畢斗斗,方遠平,謝蔓等.我國省域服務業創新水平的時空演變及動力機制[J].經濟地理,2015(10).
[10]司增綽.需求供給結構、產業鏈構成與傳統流通業創新[J].經濟管理,2015(2).
關鍵詞:ICT 產業融合 投入產出分析 生產業 高新區
生產業的崛起
隨著近年來學術界對產業融合愈發深入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業對產業融合的推動作用。1966年,H.Greenfield在研究服務業及其分類時,最先提出了生產業這一概念:其是指市場化的中間投入服務,即可將服務應用于進一步生產其他的產品或服務,而非最終的消費。生產業是從制造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分離和獨立并迅速發展的新興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推動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動力。多年以來,生產業在生產領域的作用不斷變遷,由最初的管理功能和后來的促進功能,逐步過度到了戰略功能。從現代服務業內部結構來看,研發、通信、金融、保險、物流、批發、外包、采購等生產在第三產業中的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多數OECD國家都達到了50%以上。
本文認為,生產業對于各產業的融合與互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隨著制造業的不斷發展,整體生產率增長和經濟增長趨緩,此時生產業能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制造業是生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制造業一方面可以為生產業提供平臺與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對生產業的中間需求。由于彼此間的相互依賴性的不斷增加,推動了產業融合的發展與互動,隨著制造業內部企業經濟規模的逐步擴大,它們對生產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并把這種需求滲透在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中:從前期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到中期的管理、融資以及后期的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每一環節都需要生產業的參與配合。如此良性互動,不僅會促使企業內部出現產業融合,而且會在產業鏈上促使生產業與第二產業甚至第三產業內部發生融合。
生產業與制造業融合最為典型的案例便是ICT產業(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即信息通信技術產業。ICT產業的蓬勃發展體現了IT、通信等生產業與電子產品制造業的日趨融合化,同時也反映了當前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即生產業和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此時現代服務業的中間投入逐漸加大,而第二、第三產業的全要素中間投入相對降低,附加價值相對提升。然而,產業融合這一現象已不僅僅限于信息通信技術產業,例如,伴隨著微電子產業、材料設計產業、生物分子產業和絡合物化學業的不斷創新,引起了納米生物技術(Nano-and Bio-Technologies)的融合和發展。此外,食品業和生命科學業的融合產生了功能性食品;造紙業和信息業的融合產生了封裝技術;電信業和相機業的融合產生了手機相機;建筑業和信息技術業的融合產生了智能建筑;金融業和信息業的融合產生了彭博、湯森路透、道瓊斯等企業。
生產業的分類
到目前為止,由于各國及地區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國內外學者和政府部門對于生產業具體分類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學者根據自己研究方向的不同,生產業包括的項目也有所區別。在 2006 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將生產業分為交通運輸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在國外,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和商務服務(financing,insurance ,real estate and business services,簡稱為FIRB)一起構成了典型的生產者服務業。然而,在國內,房地產業卻屬于消費者服務業,首要原因是我國的房地產目前主要用于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不同于發達國家主要是用來滿足商務辦公和生產廠房等生產性需求。
基于以上的討論以及考慮主要運用的是投入產出分析方法,本文參照投入產出表中各產業分類情況,僅選取四大類統計口徑相對接近的生產業,分別是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本文通過實證分析驗證是否現代服務業的融合能夠成為產業融合的趨勢,以及是否服務化融合能讓企業提升競爭力并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
生產業對第二、三產業競爭力提升的檢驗
由里昂惕夫(W.Leontief)提出的投入產出分析方法是投入產出的具體應用,是“把一個復雜經濟體系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系統地數量化的方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將經濟視為一個有機整體,通過編制和分析投入產出表清晰地揭示經濟各產業間的投入產出數量聯系,在此基礎上可以推導出各部門的生產函數,并對各產業間在生產、交換和分配上的關聯關系進行分析,然后利用產業間關聯關系的特點,為經濟預測和經濟計劃服務。一個產業生產產品,既要消耗其他部門提供的要素,同時本身的產品作為投入要素被其他部門所消耗,從而構成部門與部門間的供給需求關系。
(一)直接消耗系數
直接消耗系數(aij)表示了產業j在生產單位產品中所消耗掉產業i的數量。直接消耗系數aij從消耗的角度反映了任意兩部門的直接依存關系。aij越大,產業j對產業i的產品消耗越大,兩部門的直接聯系越緊密。OECD十九國、中國2000年、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數表如表1、表2所示。
本文為了論證當前產業融合的趨勢主要集中在服務業與二、三產業的融合,以及生產業對二、三產業的推動作用。通過橫向(國家)和縱向(時間)比較,第二產業對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以及第三產業對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分別代表了服務業在制造業中的中間投入率和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中間投入率投入產出表,一般5年更新一次,本文使用OECD網站公布的2000年、2005年的48個部門投入產出表(由于統計周期的原因,個別經濟體可能是2005年左右的其他年份)。OECD十九國代表的發達國家分別是:愛爾蘭、挪威、美國、英國、瑞典、荷蘭、瑞士、芬蘭、澳大利亞、比利時、奧地利、法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西班牙、韓國、意大利、葡萄牙;代表發展中國家的是中國。由于本研究的重點集中在第二產業對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以及第三產業對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因此筆者將各經濟體的48個部門投入產出表歸并為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14個第三產業部門構成的16個部門的投入產出表。
就各經濟體的第三產業對于第二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而言,OECD十九國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179,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187,增加了4.47%;中國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1055,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1226,增加了16.21%。通過橫向比較可以看出,OECD十九國的服務業對制造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遠遠高于中國,可見在OECD十九國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更充分,而中國制造業中服務業的中間投入率過低,過度依賴第二產業自身的投入。通過縱向比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國還是中國,第三產業對于第二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都呈上升趨勢,服務業投入率隨著時間的不斷上升也例證了服務業在與制造業融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就各經濟體的第三產業對于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而言,OECD十九國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282,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290,增加了2.84%;中國在2000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1988,在2005年的直接消耗系數為0.2051,增加了3.17%。通過橫向比較可以看出,OECD十九國的第三產業對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同樣遠遠高于中國,表示OECD十九國服務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也更加充分,而中國的第三產業對第三產業的中間投入率也偏低。通過縱向比較可以看出,不管是OECD十九國還是中國,第三產業對于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都呈上升趨勢,服務業投入率隨著時間的不斷上升再次例證了服務業在與第三產業相互融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物耗系數
物耗系數(acj)是指產業j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直接消耗的總和,它反映了產業j與所有產業的直接消耗關系,acj越大,產業j對國民經濟的物質消耗越大。
因此,物耗系數也叫中間投入率,反映了該產業中外購產品所占比重。由于總投入=中間投入+附加價值(中間投入率+附加價值率=1)在總投入一定的條件下,該產業的中間投入和附加價值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中間投入率越高,附加價值率越低;中間投入率越低,附加價值率就越高。
表3中分別是中國和OECD十九國三次產業的中間投入率計算結果。不管是2000年還是2005年,中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中間投入率都遠遠高于OECD十九國,由于中間投入率+附加價值率=1,也就是說OECD十九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附加價值率遠遠高于中國。結合上一部分對直接消耗系數的分析,可以推導出一個更重要的結論:隨著在第二、第三產業中服務業中間投入的增加,第二、第三產業中的附加價值率也增加。也就是說服務業的融合使得第二、第三產業更加有利可圖,能夠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和趨勢。
(三)生產業比較
根據本文對生產業在投入產出表中的五類劃分,從分項服務的相對重要性來看,不同部門的差異較大。首先,列出2005年OECD十九國平均直接消耗系數表中生產業占比:對于第一產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投入比例依次為10.47%、2.79%、36.29%、16.19%、1.84%;第二產業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投入比例依次為14.45%、3.15%、26.15%、8%、7.25%;對于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投入比例依次為12.56%、7.81%、9.25%、16.55%、3.13%。其次,計算出2005年中國直接消耗系數表中生產業占比:在第二產業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投入比例依次為27.24%、10.44%、23.57%、7.83%、0.49%;對于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和倉儲業,信息傳輸、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保險業、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占服務業總投入比例依次為20.82%、10.44%、7.51%、12.43%、0.73%。
從中可以看出,第二、第三產業的服務投入中,OECD十九國平均值和中國生產業占比區別很大,我國金融保險服務的重要性在二、三產業中體現得還不夠明顯(OECD十九國金融服務業對產業的支撐作用非常大)。還有一點非常值得關注,在第二、三產業中,我國綜合技術服務業及科學研究事業的投入占服務總投入的比例很低,僅為0.49%和0.73%,這反映出第二、三產業創新不足,技術含量偏低,依然停留在“制造”階段,尚未走上“創造”的道路。
結論與建議
隨著制造業生產率創新模式的枯竭,以及現代服務化創新模式的興起,當前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集中在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化創新。相較于制造業,現代服務經濟更具有滲透性、輻射性和柔和度,與其他分支產業的兼容性高,如同穿梭在各個經濟領域的“經脈”,對經濟運行有激發創新、降低成本、穩定秩序等作用。通過投入產出分析可以發現,隨著第二產業中對服務業的中間投入逐漸增加,第二產業的附加價值率大幅提升;而且,發達國家的服務業中間投入率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
產業融合的發展,始終是引領和推動持續性技術創新的核心動力,特別是在服務業領域,由于生產業的高兼容性,其對于技術創新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表現得更加明顯,所帶來的附加價值也更高。相較于OECD發達國家,我國生產業對制造業、服務業的中間投入率較低,制造業的中間投入主要依賴于自身產業的發展。在未來我國在保持產業結構穩健發展的同時,應努力提升制造業、服務業的服務化水平,促進產業融合的良性互動,進而促進生產業升級。
推動服務業創新的關鍵在于生產業的創新發展。當前,所有發達國家都在通過建立高新技術區進行著服務業創新競爭,例如美國的硅谷、波士頓的128公路、前蘇聯的西伯利亞科學城、英國的劍橋、日本的“高技術城”等。雖然我國很早就開始建立高新區,孵化和成長了一些在國際上有技術競爭力的企業,鍛煉出來一批能力優秀的管理人員;但是高新區的發展歷程中仍然缺乏政策設計和戰略支持,很多高新區為了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將本就不多的資源都投入到了這些不太需要扶持的企業里,導致更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資源缺乏。此外,通過招商引資吸引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并沒有將核心研發總部遷往中國,我國建立的大量軟件園以及大量的生命科學園僅僅是在給國外企業做外包,并沒有學習到對方的核心技術,也沒有促進自身的創新。
有數據顯示,中國高新區年均增長25%,而國際先進高新區是35%,硅谷企業有10%以上的利潤率,而中國只有3%至4%;從更廣的角度看,全球86%的研發投入,90%的研發活動,95%的發明專利,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全球6萬個跨國公司,基本都是發達國家的。
因此,加大政府對生產業高新區的干預、加強對高新區政策的協同性與互補性、乃至進行頂層設計,將是下一階段推動高新區創新系統建設中擔起歷史重擔的必要舉措。現在國內大量的高新區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創新要素,關鍵問題是如何創造市場驅動力來使這些創新要素發生化學反應。盡管市場驅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作為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國家,我國顯然沒有那么多時間等待市場自發完成這個驅動過程,政府應通過公共措施,從而在流通領域產生市場驅動的平臺,帶動生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服務業融合。此外,在充分利用產業融合帶來的機遇的同時,政府也應意識到,產業融合給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會使大量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機,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引導這些企業發展新的產業融合方向,建立新型生態系統,開始新的一輪融合,從而形成動態產業融合創新循環體系。
參考文獻:
1.顧乃華,畢斗斗,任旺兵.生產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文獻綜述[J].經濟學家,2006(6)
2.陳憲,黃建鋒.分工、互動與融合:服務業與制造業關系演進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10)
3.顧乃華.我國服務業對工業發展外溢效應的理論和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05(12)
與此同時,全球FDI的流動規模不斷增長,FDI的增長速度是同期貿易增長速度的5倍。據UNC-TAD統計,1990年全球FDI流入為2090億美元,流入存量為19540億;而到2002年,全球FDI流入為6510億美元,流入存量為71230億。FDI既在發達國家之間流動,也大規模地流向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現在FDI已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外融資的主要來源。FDI的流動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直接動力,FDI的流動促進了技術和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同時FDI的技術轉移和技術溢出又進一步深化了全球一體化的程度。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紛紛制定激勵政策吸引FDI的流入,發展本國經濟。但是,當今全球FDI流入發展中國家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在亞洲,流入中國的FDI規模最大,截止到2003年底,流入中國的FDI存量達到5014.71億美元。近年來,流入其他亞洲國家的FDI也大幅增長,這些國家主要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巴基斯坦、菲律賓、韓國和新加坡。在拉丁美洲,流入FDI最多的國家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巴西、智利、秘魯和哥倫比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成立促進了亞洲經濟的一體化,中、日、韓與東盟經濟正在加速融合,拉丁美洲的南錐共同體(MERCOSUR)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也正在邁向美洲自由貿易區。
近年來,FDI在區域間流動也出現了加速增長之勢。東亞金融危機后,這一地區的國家政府調整了各自的經濟政策,并很快恢復了經濟增長,要保持這一地區的高經濟增長水平將取決于這一地區的國家參與全球一體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各國根據各自產業的發展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成為國際市場鏈中一環。因此,發展中國家政府應當根據各自的區位優勢,制定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利用政策導向調控本國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分享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利益,促進本國經濟穩定協調發展。
東亞經濟一體化與產業發展
當今跨國公司全球生產體系的業務功能的發展趨勢是實行區域專業化、本土化和全球一體化的安排,跨國公司經營要素以價值鏈的方式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雖然收購與兼并仍是FDI流動的主要形式,但近年來跨國公司的外包形式操作呈迅猛增長之勢,這表明了跨國公司要素價值鏈的延伸??鐕镜陌l展趨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從2003年的貿易額和FDI的流動看,亞太地區貿易額最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和中國,同時美國和日本是這一地區最大的資本輸出國,美國既是全球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又是最大的資本輸入國。日本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東盟和中國。從2003年全球經濟的發展看,東亞經濟增長最為突出,尤其是中國實現了9.1%的高增長,日本也擺脫了經濟長期萎靡不振狀態,實現了經濟的正增長。東亞地區經濟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域內貿易的快速增長。
根據2003年中國海關統計,截止到2003年12月底,中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65277個,合同外資金額9431.3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014.71億美元。2003年中國進出口額達到8512億美元,其中出口4383.7億美元;進口4128.4億美元;進出口順差255.4億美元。2003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263億美元;中日貿易額達到133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783億美元,雙邊貿易發展迅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已成為帶動東亞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經濟在融入全球經濟的過程中也逐步顯示了自身的活力。
2000年以來,東亞國家間的貿易呈持續大幅增長之勢,究其原因,主要是東亞經濟正在融合,資源正在重新配置,并逐漸形成垂直和橫向的產業分工體系,日、韓制造業正在向東亞其他國家轉移,其首選地是轉移到中國。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制造業產業重新集聚的過程中扮演主導角色,產業的集聚效應促進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使中國在國際市場鏈中的地位變得更為突出。
簽署自由貿易區后對一國經濟產生的影響是近年來學術界十分關注的課題。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一體化能夠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經濟利益―――貿易創造效應大于貿易轉移效應。因為區域內成員國間消除了關稅壁壘,成員國間制成品貿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促進了區域內貿易和成員國間相互投資的增加。另外,從長期看,單一市場形成后,實現了制成品、服務和生產要素貿易的自由化,成員國能夠從區域內優化資源配置的潛能中獲益,這將極大地促進區域內產業發展的一體化。
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競爭力的培育和拓展市場鏈的能力。因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公司的行為也日益國際化,公司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也不斷深化,并且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公司面對的是購買者、供給者和競爭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鏈。與競爭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構成水平鏈;與購買者和供給者之間的相互影響構成垂直鏈。水平鏈是指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垂直鏈是指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形成的市場鏈。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應該積極拓展垂直鏈,即大力發展中小型企業,促進中小公司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合作,使發展中國家的中小型企業成為國際產品市場增殖鏈中的一環。
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之間形成垂直鏈是發展中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因為垂直鏈的形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小型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并且中小型企業在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合作中,也分享了全球化和跨國公司新的經營策略所帶來的利益。因此,發展中國家的中小型企業應當設定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合作的計劃和措施,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成為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產業鏈中的一員,從而促進區域產業發展的一體化。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合作的產業部門主要包括紡織品、電動機械、電視機、通訊設備、計算機和汽車零部件等。這些產業部門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或者是機加工工序較多的產業,適宜于中小型企業專業化生產零部件為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配套。
因為當今全球流入發展中國家的FDI主要集中在東亞國家,所以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公司應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和區位優勢調整發展戰略,中小型企業要積極參與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合作,拓展垂直鏈;區域內大型企業之間,以及區域內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之間也要展開合作,積極拓展水平鏈,共同促進東亞地區產業發展的一體化。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僅僅是對國際產業鏈的補充(中國有些優勢產業是例外)。因此,只要東道國政府根據本國的比較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引導其產業發展的政策,在全球一體化過程中,FDI的流入不僅不會導致東道國民族工業的萎縮,還會壯大其發展,并促進東道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分享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利益。
東亞經濟一體化與政府行為
FDI大量流入東亞,促進了東亞經濟的一體化。面對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東亞地區的各國政府應當根據各自國家的比較優勢調整產業發展政策,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東亞地區經濟的融合。
首先,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穩定的經濟政策確保了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期性,將有助于公司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調整產品結構,達到經濟資源充分利用。為了促進產業的發展,東亞國家紛紛采取外向型發展戰略,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積極倡導貨物、服務和信息的自由流動。對那些在世界市場上已失去競爭優勢的產業不再進行保護,轉而積極扶持那些具有資源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東亞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比較優勢是具有大量的高素質、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因此東亞發展中國家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然后逐步轉型到發展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制造業和服務業。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都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尤其是中國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優良的基礎設施。相比而言,中國所具有的比較優勢則更為突出。
其次,強化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
發展中國家要制定促進產業發展的貿易政策,修改那些與產業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不協調的貿易制度和貿易政策。在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國家要善于利用宏觀調控政策,發揮其配置資源的功能,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要善于利用在WTO框架下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優惠條款,借助于貿易、產業和金融政策培植優勢產業,并確立其競爭優勢。通過投資促進的政策引導驅動FDI流向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部門,使FDI的流動和技術轉移與國家產業發展目標相統一。
第三,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在發展中國家,98%以上的企業為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擔負著解決就業和消除貧困的重任。然而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卻比較緩慢,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市場準入條件高、可獲得的資本成本高、高風險的商業環境(管轄重疊)、市場信息搜集成本高,以及執行政府制定的推進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政策缺乏一致性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構成嚴重制約。發展中國家應高度重視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政府應制定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計劃,在稅收、融資、市場準入和信息交換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政府和中小型企業發展促進機構要創造良好的商業環境,鼓勵中小型企業參與開放市場條件下的有效地競爭,幫助中小型企業融入大型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市場鏈中,提升中小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四,制訂投資促進政策,利用比較優勢吸引FDI。
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設有出口加工區(有的國家稱為對外貿易區、特別經濟區和自由經濟區),在區內吸引了大量的FDI,區內的中小型企業的潛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這些出口加工區的設立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產品出口競爭力,促進了就業和技術轉移。有些發展中國家頒布了《投資促進法》,規范了投資促進的政策,有效地遏制了尋租行為,避免了項目選擇上的無序競爭。為了深化產業發展和促進產業發展的一體化,應不斷拓展和強化外向型企業與國內其他企業形成的市場鏈(國內企業提供各種投入和服務)。
第五,促進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源的開發。
發展中國家促進技術進步的途徑主要是通過FDI的流入、許可安排和中間品進口。據估計全球支付的技術轉移費中的80%發生在公司間,因此FDI的流入是技術轉移的主要形式,FDI是技術轉移的載體。但是,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在積極吸引FDI的同時,也應重視自我創新能力的培育,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提升國內產業鏈與國際產業鏈的互補性。為了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知識、技能和生產技術方面的差距,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更要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制定人力資源開發計劃,針對勞動力的教育水平,建立不同層次的培訓體系,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為自我創新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六,打破基礎產業部門的國家壟斷,向國內私人和外國投資者開放。
基礎產業部門主要包括電力、能源、交通、通訊和供水等公共品產業。在發展中國家這些部門傳統上由國家控制,不允許國內私人和外國投資者在這些基礎產業部門投資,導致發展中國家基礎產業部門發展緩慢、效率低下。近年來,發展中國家逐步開放了基礎產業部門,并開始鼓勵國內私人和外國投資者投資基礎產業。發展中國家基礎產業的開放,促進了基礎產業部門競爭機制的形成,促進了基礎產業部門的發展。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存在是將市場競爭看成完全自由的,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對產業間貿易進行了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全球經濟貿易回暖,新貿易理論在此背景下產生,主要從競爭方式、經濟規模和科技進步等層面對貿易關系和現象進行了解釋。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從專業化生產分工的層面對貿易現象進行解釋,有意將傳統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劃歸于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概念范疇之內。
二、國際貿易發展現狀和特點
近年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國際貿易的供應鏈形式和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國際貿易形式和經濟組織結構上均產生了新的變化。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現狀和特點如下:(1)近年來,國際分工進一步加深,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業發展迅猛,科技進步加快和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引發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國際間投資和并購進程加快,全球經濟貿易高速增長。(2)國際貿易供應鏈與物流增長速度齊頭并進,成為了推動虎屋貿易的主要動力。各國的貿易部門和日益順暢的服務行業加快了國際物流的發展速度。(3)發達國家依然占據著貿易的主導和核心地位,國際貿易供應鏈和物流受發達國家控制嚴重。同時,世界經濟一體化給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新的發展契機,發展中國家的外貌增幅超過了發達國家,所占比重不斷加大,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也逐漸增大。(4)世界貿易組織是對國際間貿易進行協調管理的重要機構,可以消除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摩擦,改善和規范國際間貿易秩序,推動世界經濟一體化。(5)區域間貿易組織發展進程加快,區域間貿易總量與貿易額增長迅速,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貿易關系和形式。
三、新國際貿易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1.新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內容
國際貿易形式主要表現為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貿易增長迅猛,產業內貿易是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中產業間貿易相對的概念。這就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世界貿易額之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不代表投入的成本較多或者占有一定的資源優勢,以克魯格曼、雷蒙德•弗農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們針對這一國際貿易現象提出了各種新的學說,這些與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既聯系又有區別的學說,被稱為“新國際貿易理論”。
2.新貿易理論的產生與假設前提
傳統貿易理論作為古典經濟學的產物具有嚴密的理論假設基礎,主要包括:完全市場競爭、不變或遞減的規模報酬、各國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變、模型分析的是兩個國家的兩種商品和兩種要素,即2×2×2模型。戰后出現了新的貿易現象:區域集團內或產業內出現內部交易、發達國家貿易量增加,由于傳統貿易理論無法對其進行解釋,新貿易理論認為應當放寬并建立更符合現實的前提假設:(1)引進產業組織理論,將市場結構假設轉變為不完全競爭。(2)規模報酬由不變或遞減轉變為遞增。(3)貿易模型由傳統的2×2×2型轉變為J×N×M的新貿易理論模型。(4)放棄“赫克歇爾-俄林”關于貿易國在獲得生產技術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國家獲得技術的可能性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建立新貿易理論假設有助于突破傳統貿易理論中“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這兩個關鍵假設,為解釋貿易動因與貿易基礎另辟蹊徑。
3.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趨勢
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揭示了國際貿易的成因、組織結構以及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國際政治格局、經濟格局以及國際間關系等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的持續變化會導致國際貿易理論的變革與創新。相應的,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壯大必須滿足現實經濟的發展需要。自上世紀90年代后,跨國公司得到了蓬勃發展,逐漸壯大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經濟體和貿易形勢,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應運而生。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是基于宏觀產業內的貿易角度對國際貿易關系進行解釋和研究的?,F如今,主要從微觀的角度對某個經濟主體或貿易現象進行研究的。新貿易理論對貿易動因與貿易基礎進行解釋,在貿易政策方面提出了“利潤轉移論”和“外部經濟”兩個論點,提出了參加貿易并不總能得到利益的論點,并且開始注重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融合問題。新國際貿易理論實現了從靜態理論到動態理論的轉變,填補了傳統貿易理論空白,并使二者有機融合,研究的貿易現象更微觀、更細致,更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