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26: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家庭環境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家庭環境對學生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1.家庭環境塑造著孩子的個性和人格。
著名教育家魯潔認為:“家庭不僅影響受教育者的在校學習,而且參入塑造他們的全部個性和人格行為,家庭教育復制著現實的社會關系,孕育著未來社會的風貌?!庇纱宋覀儾浑y看出,家長的言傳身教,甚至一言一行都對子女的成長與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邊,只能學著玩;只有到了學堂附近,才學習禮儀和要求上學,孟母三遷,說明古人早就認識到環境對于子女教育的重要。
2.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學生健康心靈的保障。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關心指導越多就越有利于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有了良好的個性,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會向好的方面發展。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孩子養成勤奮好學,勤儉節約,講究衛生等良好作風。幸福家庭的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優良的家庭環境。
二、當前家庭環境教育存在的問題。
1.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過分依賴于學校。
大部分學生家長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育負有責任,特別是農村家庭,家長認為只要讓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責任在老師、在學校。有個別家長遇上孩子間的爭鬧,理直氣壯地找老師說“為什么沒有把我的孩子管好!”有一部分父母或監護人教育理念差,認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兒孫自有兒孫?!薄J獠恢?,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是家長的一言一行,其次才是老師和學校。家長與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不能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構成了孩子教育上的短板。
2.親情缺失影響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中,大部分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親情的關懷,成長中的心理需求無法滿足,造成不少學生孤獨、封閉、虛榮、過于敏感、過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讓個別學生產生仇視心理。隔代教育帶來了很多問題,年邁的祖父輩或其他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既沒有教育的精力,又缺乏教育的藝術。有的家長過分縱容子女,對于子女不正確的言行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管教不嚴、一味縱容,認為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由此養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家長具有濃厚的封建家長意識,缺乏與孩子的交流,根本沒有與孩子溝通的意愿,對孩子動輒打罵、訓斥、體罰等。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膽小、退縮、冷漠或以攻擊和敵意對待他人。這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極大地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等。
3.過分重視成績而忽略德育。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大部分家長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成績,而在他們眼中,往往是分數代表著一切,只關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過度看重學習成績、名次的位置,忽視了對孩子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的教育,忽視了健全人格、優良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家庭教育目標的偏離,使不少家長落入“重身體輕心理,重智育輕德育,重物質滿足輕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輕非智力因素”的誤區。有的家長對孩子采取物質刺激,考試取得名次或相應分數,均以物質獎勵,缺少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這種“重智輕德”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一些孩子胸無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沒有把“學會做人”當做自己的首要任務,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思想道德的修養,思想品德素質較差。
三、積極創建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
俗話說: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造就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不良的家庭環境有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作為孩子的父母,如何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成為對國家、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是每個父母都應當深思熟慮的大事,家長要重視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同時更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家長只有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覺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盡好家長的責任與義務,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和義務,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必須不斷學習家教知識,給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內涵與理念。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言一行、事事處處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要緊跟時展,不斷吸納新思想、樹立新觀念、研究新方法,做智慧型的家長。
2.創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雙方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自然會感到溫馨和幸福的。有的家庭夫妻不和,家庭中經常吵吵鬧鬧,孩子的心理就會感到很不安全、壓抑和焦慮。相反,有的家庭中經常充滿笑語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如利用假日開展家庭娛樂活動,利用雙休日全家人到大自然中去游玩,家人之間互敬互愛,如有一些小矛盾從不在孩子面前發難。孩子生活在這充滿歡樂和諧的家庭中,能從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3.愛而有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家庭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作用尤為重要,幼兒出生后最先接觸到的環境就是家庭,家庭是幼兒最重要的生活基地,是提供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性及社會性最重要的環境。俗話說: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造就德才兼備的優秀學生,不良的家庭環境有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家庭環境在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
1家庭環境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環境是指幼兒在家庭中生活的物質與精神環境,包括家庭中的人際關系、家庭結構、家庭教養方式與家長的文化素養等。幼兒降生后,對現存的社會生活一無所知。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對父母的認識開始的。在幼?翰荒蘢約號卸鮮攣锘蜃鞒鲅袷保?父母的判斷就是他們最初的行為標準。幼兒總是通過父母的言行來認識和評價周圍世界的,社會意識往往通過家庭的折射才進入幼兒的心靈。因而,家長的行為與子女的行為常常存在這一定的對應關系。家庭承擔著幼兒認識社會的啟蒙工作,指導幼兒隨機地吸收有意的社會信息,抵制和緩解過于劇烈的沖擊和不健康因素的侵襲,為幼兒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家長給幼兒創造了其生活的第一個環境。家庭能否給予幼兒合理而充足的營養、寬松而暖和的衣服、空氣流通和陽光充足的生活場所,以及能促進體力、智力發展的豐富信息刺激的物質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家庭教育的優劣。不同的家庭環境會使幼兒有不同的發展,智力的早期開發,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愛是人的一種天然需要。享有充分的父母的愛,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比物質環境更重要。因此營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環境,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已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
2家庭環境對幼兒教育的影響
2.1家庭人際關系對幼兒個性發展的影響
家庭人際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家庭的情緒氣氛。家庭的情緒氣氛是幼兒成長的軟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幼兒。家庭中的情緒氣氛由所有家庭成員造成,其中主要由夫妻關系構成,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應構建相互關心,和睦共處,民主,平等,積極的家庭氛圍,幼兒生活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中,容易形成樂觀、向上、積極的性格特征,學會如何關心,尊重和理解他人。
2.2家長的素質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
家長的素質包括家長的文化素養、道德品質、認知能力等。家長的文化素養對幼兒智力的啟蒙教育有重大影響。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就可以隨時對幼兒進行引導,滿足幼兒的求知欲。當幼兒像父母提問時,父母能夠準確地解答幼兒的提問,這就擴大了幼兒的眼界,父母的認知能力,主要體現在想象的創造性,觀察的敏銳,思維的敏捷性等方面。
2.3不良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人格發展的影響
學前兒童的家長對幼兒采取怎樣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其身心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我國人們習慣把家庭教養方式分為民主和諧型的家庭教養方式、絕對權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嬌慣溺愛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忽視冷漠型的家庭教養方式。
絕對權威型家庭的幼兒得到的愛很少且受到極大的約束,家長一廂情愿的把自己的希望全部施加在幼兒身上,全然不顧及幼兒的興趣和能力,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一味的按自己的主觀意愿要求幼兒無條件服從,常以嚴厲、強迫的態度命令、控制幼兒的行為。這種教養類型的家庭,家長從不站在幼兒的立場考慮問題,他們習慣對幼兒發號施令,并把自己的主觀意愿強加給幼兒。父母制定的要求過高,幼兒無法達到,屢遭失敗,記憶中會產生挫敗感,日子久了,將會形成自卑的心理。生活在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幼兒容易產生叛逆心理,變得更加暴烈、反抗、極易走上邪路。
嬌慣溺愛型家庭的家長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并且為孩子提供一切幫助和保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事實包辦,并且一味地遷就孩子,具有過度保護性。即使幼兒犯了錯,也從不批評。長此以往,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帶來不理的影響,幼兒容易形成依賴性強、自私、任性、很難適應集體生活,動手能力差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忽視冷漠型家庭最大的特點就是家庭結構不緊密,家長對孩子給予較少的關愛和限制,家人之間互不關心,感情冷淡。該教養方式下的幼兒對人冷酷,孤僻,缺乏自信心,缺乏熱情和上進心,但極少數人也具有較強的創造性。
幼兒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家庭是幼兒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環境對幼兒教育的影響作用是幼兒園教育無法替代的,因此,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幼兒健康成長必須具備的條件,相反,不良家庭環境妨礙幼兒智力,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的發展,因為幼兒時期是幼兒智力、道德品質和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期。
關鍵詞 夸美紐斯 和諧教育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及和諧教育思想
夸美紐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學論》中首次提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全書三十三章,分別闡述了人生、教育目的和教育在人發展中的作用、批判舊教育,建立新學校的原理、教育教學基本原理、各學科教學方法、學校紀律、制定統一的學校紀律及各級學校的方案、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應具備的條件等內容。而在其著作中,和諧教育思想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他力求通過教育來救贖人類、改造社會,實現全人類自由、平等、和諧,其教育思想在當代中國,乃至于世界教育發展的理論和實踐仍有獨特意義??涿兰~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和諧教育思想進行了論述??涿兰~斯認為個人和社會是相互依賴的,個人成長和需要的滿足不能脫離社會,而社會的發展進步又依賴于許許多多個人的力量而實現,最終,他將一個和諧社會的構建歸功于和諧的教育。
在《大教學論》一書中,夸美紐斯對教育目的、教育原則等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其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實現個體、社會全面和諧發展,在《大教學論》 的開篇卷首,夸美紐斯已明確指出:我們這本《大教學論》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基督教的社會因此可以減少黑暗、煩惱、傾軋,增加光明、整飭、和平與寧靜。他要通過改良學校,培養更多的和諧的人從而改造社會的目的可見一斑。教育適應自然原則貫穿于教育理論的始終,是和諧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一原則包含了兩方面含義,其一,教育要適應自然的客觀規律性。他認為大自然有著自己的規律和法則,就如花兒的開放和凋謝一樣,有著自己的規則。人是大自然的產物,有著自然的天性,對其進行教育也不能破壞這一規律。其二,教育要遵循個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如前所述,人作為自然的產物,有著大自然與生俱來的成長規律,他將個人成長劃分為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個階段,要求在每一個階段要按學生的年齡及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導。因此,他根據人身心發展各階段的特點,劃分了人受教育的年齡階段, 建立了統一的學制,對我們后世的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現狀
2.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早期的品德行為養成教育離不開家庭。家庭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因為擁有親情的重要成分而具有特殊的性質,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言行對孩子做人做事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獲得真正的成功,父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家庭是一個人形成早期社會意識和行為的搖籃,并將伴隨其一生。即個體的社會化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環境將影響到一個孩子將來與人相處、與人交往、與人合作等行為的表現。社會的高度文明不能拋開家庭的作用,因此,教育不單是學校的事,應該重視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終身性的。比如,在一個家庭氛圍比較和諧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多比較開朗,生活態度積極,較易相處。因此,家庭教育的好與壞,不僅影響到孩子的早期成長,而且關系到孩子步入社會后在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發展趨向。
2.2 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由此引發出一系列新的社會和家庭問題。家庭環境的不良、家庭教育觀念陳舊落后,目標不切實際、教育方式不科學等等則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根源。由此可見,我國家庭教育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首要因素。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感情不和而經常發生爭吵,孩子會感覺缺乏安全感,變得心事重重,從而無力顧及功課和學習。
家庭教育觀念決定了父母的教育目標及教育方法的得當與否。然而當今家長存在的一些教育觀念,在無形中影響了家庭教育的質量,從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一些家長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愿望與追求,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過早將孩子的人生劃入了自己精心設計的藍圖內。一些家長因為忙于事業而無暇顧及,或因為自身的局限而放棄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他們大多給予孩子以更多的物質補償來彌補心中的缺憾。更有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歸咎于學校,視自己的責任于不顧,這種做法實在令人堪憂。
3 夸美紐斯和諧教育思想對我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3.1 主動創造和諧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發生作用,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一個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正能量,孩子大都具有情緒穩定、性格開朗、團結友愛、有自信心等特征。而不太和諧的家庭氛圍則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孩子則表現出膽怯或暴力等極端,性格孤僻且缺乏自信。因此,家庭環境是萬萬不可小視的。
3.2 重新明確家庭教育目標
家長應將教育觀念從“望子成龍”轉向“望子成才”。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了解孩子的愿望,才能保持童心,跟孩子筑起溝通的橋梁。家長不應該教導孩子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每一種職業,應該讓孩子知道每一種職業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因個人的先天素質與后天影響各不相同,不同條件的孩子孩子將會適合不同的工作和職位,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為他設計一個切實可靠可行的未來。
3.3 積極構架家校溝通橋梁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固有的局限性使其無法單獨承擔培養教育孩子全面發展的任務,因此,家校合作將是最好的選擇。家長要徹底轉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積極配合學校工作,主動與學校和老師取得聯系,共同承擔起培養教育孩子的任務。同時,家長只有在與學校的長期溝通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通過與教師交流,獲取更多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 李榮亮,王麗鴿.《大教學論》之和諧教育述評[J].實事求是,2012(4):99-101.
一、兒童早一天擁有自己的房間就早一天學會
獨立
我們在開展關于家庭環境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研究課題調查問卷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學齡前大班階段的孩子中,和父母分開房間生活的孩子的比例不是很高,不到20%,但是這個占少數的孩子卻都是表現比較優秀的孩子,無論在家庭里、幼兒園里,大都可以表現出良好的獨立性,其他方面的游戲、學習、溝通、遵守規則能力都相對明顯突出,而四五歲以上還黏著父母一起睡覺的孩子,這方面就表現得差了很多,所以,我們不僅要注重整體家庭環境的影響,更要盡早地讓孩子單獨在一個房間生活,這樣就可以早一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勇敢品質,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兒童房間創設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中學生學習興趣缺失的現象非常普遍,從根本上說,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包括興趣、責任感和心理年齡,外因包括家庭環境、教師教育與文化環境。責任感是一柄雙刃劍,如果把握不好這個度,就會適得其反。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影響。影響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些因素相互聯系、不斷轉化。分析這些因素的目的不僅在于認識,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的教學,不要讓中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一、興趣、責任感和心理年齡
1.愛好引發學習興趣
如果一個學生在某一科目上表現得較為優秀,那就說明他對這門功課很感興趣。例如,我班的學生小虎。從考試成績看,他一直是班里的倒數幾名;可從動手能力看,他卻是班里不可多得的修理人才。如果班里的公用設施壞了,只要一經他手,定能修繕一新。初中畢業后,小虎選擇了技校,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為以后自己的發展打下基礎。
2.責任感是一柄雙刃劍
當責任感發揮其作用時,一定要把握好“度”,以免產生不良的后果。例如,我教的的小李和小王,她們既是同學,又是朋友。雖然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但性格截然不同:一個性格外向,一個少言寡語。因此,兩人對待學習的態度也各不相同。小李對待學習很認真,責任心很強;小王則整天嘻嘻哈哈,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按她的話說,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這兩人對學習的態度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小李的父母是教師,有較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學習很出色,把學習搞好就是自己的責任所在。小王從小身體不好,父母只希望她能夠身心健康、快樂學習。因此,小王從小就心態平和,雖然學習的責任感欠佳,但聰慧的她成績也不差。高中畢業,兩人同時考進大學。不同的是:小李進了一本而小王進了二本。但生活總會跟我們開玩笑。據說,剛上大一的小李患上了急癥,需要休學。原來,上了大學的小李學習依然刻苦,但面對眾多的佼佼者,她的好勝之心摧垮了身體,這是壓力過重,責任感太強導致的。
3.心理年齡小的不利之處
現在的中學生基本上都在12至15周歲,在這一年齡段,他們的心理開始趨于成熟:一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念;二是開始注重自己在班級中的學習地位;三是注重在他人的評價中獲得滿足;四是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這一年齡段,學生可能會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以贏得自己在學習中取的得一席之地。但是,在這些中學生里存在較多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符的“小頑童”,他們的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小。特別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小學畢業、升入中學,稚氣未脫,缺乏學習的目標。例如,我班的學生海子,聰慧、淘氣、貪玩。當別人衣衫整潔地坐在教室時,他總會穿著皺皺巴巴的衣服沖進教室;當別人午休后開始為上課準備文具時,他總是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顛兒到座位上,這定是剛打完乒乓球回來。我每次對他提起學習的重要性,他都表現出一臉的虔誠。只可惜,他頑劣的天性始終不改。心理年齡小的學生那與生俱來的天性不斷和周圍的環境摩擦著、碰撞著,雙方都見證著失敗,都心力憔悴。面對這種局面,教師該怎么做?恐怕只有等待那不成熟的學生慢慢長大,漸漸明理。
二、家庭環境、教師教育與社會氛圍
1.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將會催生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寬松的家庭環境會營造民主的氛圍,暖暖的親情會培養學生的好性格,而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將會催生學生的學興趣。例如,我教的學生小云,其母是個識字不多的家庭婦女,其父是個文化程度不高的出租車司機,但對女兒的教育和輔導特別上心,他們既細致而深入地了解女兒的學習狀況,又虛心地和老師們交流、探討,并在最佳時機給女兒提供適宜的引導。因此,小云不僅健康而快樂地學習著,而且對學習充滿了信心,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這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及時引導和有效教育所起到的最佳效果,這就是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催生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她的未來打下了基礎。
縱觀人一開始學習語言的過程,都是在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逐漸學習的,隨著與別人交流的增多,實踐的加長,就會逐漸地學會越來越多的語言,也會逐漸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內涵。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不善言辭,或者極少說話,經過調查研究證明,其實不是孩子的學習語言的能力差,而是缺乏一個具體的、合適的語言學習環境。孩子的家長不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家長本身也不怎么說話,所以導致幼兒在一個沒有什么語言交流的環境中學不會語言。這就證明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處的環境。所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是當前幼兒教育中一個重要環節。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和運用是與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和家庭環境分不開的,因此,我們要重視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和家庭語言環境的創設,從幼兒園、家庭兩方面共同營造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夠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一、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環境
為了訓練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幼兒園設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教學環節。我們要求孩子們每天回家后聽爸爸、媽媽講一個小故事,回到幼兒園后向教師匯報自己聽到的故事。講得好的同學,我就給一個小小紅花作為獎勵,每周看一看,比一比,看誰得到的紅花多,夠十個紅花,換成一個笑臉。有了這樣的激勵機制,孩子們熱情高漲,都爭著回家后讓爸爸、媽媽講故事,而且還會十分用心的記,生怕第二天到幼兒園給大家講不清楚。雖然孩子們把聽來的故事,講得不十分清楚,甚至是語法錯誤,但是不要緊,我們進行幼兒教育,就必須允許孩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說錯了不要緊,教師可以幫著孩子進行改正或者補充,關鍵是要調動起孩子學習語言的積極性,有了積極性,他們的語言學習,就會進步的較快。在“匯報”活動中,教師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因為小孩子的教育就應該以表揚為主,適當的表揚會對幼兒的口語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孩子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兒童天生就喜歡被人鼓勵、表揚,被鼓勵之后就會有一種亢奮的、積極向上的情感誕生。反之,如果對孩子經常進行訓斥和嘲諷,孩子幼小的心靈就會蒙上一層陰影,這種不利的情感,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幼兒園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孩子進行適度的表揚和鼓勵,這是讓孩子努力學習知識和能力的基礎方法。
群體游戲助力幼兒語言鍛煉。人都是生活在一個群體當中,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群體生活,在群體當中除了能夠實現互相幫助的愿望,還會得到許多語言上的鍛煉。尤其是小孩子,通過在小伙伴的群體生活中,可以找到心靈的慰藉,還有共同的語言可以進行互相交流。在這種交流之中,不知不覺間,他們的語言能力就獲得了提高。所以,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設群體游戲的機會,使學生在群體游戲中,學會與其他同學相處的方法,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家庭語言環境
從孩子處于學校和家庭的時間來看,小孩子處于家庭中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和教師在一起的時間,所以家庭是孩子接受語言訓練和學習語言的最適合場所,并且孩子從呱呱落地開始,到學習最初的“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語言都是在家庭中,通過與父母的接觸,潛移默化的影響,才學會了最簡單也最有用的語言。因此,家庭環境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初環境,對于孩子語言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繼續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教師應該為廣大家長說清楚道理,敦促家長盡心竭力地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能激發孩子對周圍事物的好奇、興趣和愛好,能使孩子產生積極、好學、求知的心理。
家長應注重與孩子間的談話交流。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及其他長輩的語言。家長都有一個經驗:孩子在年幼的時候,誰帶他最多,他就與誰最親近,說話也就模仿誰最多,不但說話的內容像,有時連口氣都很像,這就說明家長與孩子接觸的時間長短,可以決定孩子和誰更加親近,也可以決定孩子語言學習的方向和質量以及說話的習慣。為了提醒家長朋友可以充分做到多和孩子在一起,多為孩子創設互相交流的機會,應該借助家長接送孩子和家長會的機會,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認識到和孩子多在一起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家長在平時與孩子交流時,以及家長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時,應該注意盡量使用普通話,盡可能地規范、文明,把話說得完整流暢,吐字清晰準確,因為父母說話的方式、用詞以及習慣,孩子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在父母的不經意間,慢慢地學會。實踐證明,好吵架的父母,往往他們的孩子也會滿口粗話,脾氣暴躁;家庭和睦,語言文明的家庭,孩子一般都會彬彬有禮,說話有理有據,流暢自然,有禮貌,講文明。這就充分說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關系著孩子一生的語言發展方向。
家長努力建立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和睦的家庭,是決定孩子性格的基本要素,壞的家庭環境,就會使孩子形成較壞的性格;較好的家庭環境,就會使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性格對孩子的語言習慣和語言能力都有較大的影響。性格開朗的孩子,說話就比較多,而且說話內容文明健康,透露出內心的自信和高興;性格扭曲的孩子,說話要么尖酸刻薄,要么說話較少,或者粗俗鄙陋,使人厭煩。因此,家長應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建立和維護一個良好的和睦家庭氛圍,使孩子能夠在一個健康、文明、和睦的家庭環境中度過一個完美的童年。
關鍵詞:親子互動;《爸爸去哪兒》;家庭教育
一、節目中不同的親子類型
從臺灣來的L爸和兒子小k是最受觀眾喜愛的一對父子,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不僅僅因為父子帥氣的外表,更可貴的是L爸較好的教育方式,良好的親子互動。L爸十分擅長安撫孩子不良的情緒體驗,溝通過程中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證明的引導,非常重要的一個細節是當與孩子交流時總是與孩子保持平等直視。
著名影視演員G爸與兒子石頭這對歡喜父子帶給人們很多樂趣,但G爸“純爺們”的教育方式讓觀眾直呼這個老爸不靠譜,頑皮的兒子與不靠譜的老爸,給我呈現另類的親子關系。
奧運冠軍T爸與女兒Cindy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面對女兒長達四小時的哭泣這位冠軍老爸也只能是在旁無奈的站在,可以說這位父親的表現較之其他幾對家庭來說顯得有些“束手無策”,而小Cindy一句“農村怎么是這樣?我不要住這么破的房子!”反應當下在優越環境生長的城市兒童對生活的適應能力的欠缺。
著名導演W爸與女兒Angela是一對“不專業父親與交往能力超強女兒”的組合,W爸給女兒做的午餐可以用“恐怖”形容,相對老爸的不專業,女兒卻彰顯“社會化人”的本質,一句“誰給我拍的漂亮我就給誰獎勵”,博得了工作人員的一致贊揚W爸與女兒間的溝通更是可圈可點,能夠很好的安撫女兒的情緒,良好溝通。
國際名模Z爸與兒子天天,真的可以用“父子亦是朋友”概括,Z爸與兒子天天的親子互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看到Z爸作為80后父親的代表,在親子關系的建立方面是值得學習的,他用行動教育孩子“承擔、分享、謙讓、尊重他人……”在跟孩子有效的溝通中反應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
《爸爸去哪兒》自開播以來育兒觀念、家庭教育、親子關系等話題在網絡上得到熱議,我們關注節目的過程中也看到其反應出不同教養方式下不同類型的親子關系,眾所周知,親子互動在家庭教育影響因素中起著重要作用,直接決定著兒童發展水平,我們應該以此節目為契機探究有效的親子互動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試圖也從幾對個性鮮明的父子(女)的表現中吸取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的有益成分。
二、親子互動在家庭中的作用
親子互動促進幼兒認知、社會性、自我情感體驗的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包括社會認知和自我認知,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兒童發展良好的認知能力(個人和社會)。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兒童與其“重要他人――父母”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并有效的與兒童情感、情緒、行為建立聯系這樣有利于兒童社會性的培養,有研究指出,父子關系好壞對兒童的自尊表現及社會性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一面對父母,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家庭的和諧。
三、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的影響因素
1、家庭的教養方式。家庭的教養方式是影響親子互動的主要影響因素,一個開放的、民主的家庭教養方式,可以有效的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節目中模特Z父的教養方式采用的即是一直開放的平等的方式,而另外一位父親演員G父采取的是一種較為嚴格的教養方式,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導致截然不同的親子互動類型。
2、兒童的氣質類型。兒童的氣質類型也會影響親子互動,從傳統氣質類型分類,將氣質分為膽汁型、多血型、粘液性、抑郁質等四種類型,不同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到家庭中的親子互動,相對粘液和抑郁質的孩子,多血和膽汁類型的孩子更加愿意與父母互動,表現出更加外傾型的性格,更加愿意與外人交往,兒童的氣質類型是影響親子互動另一重要的原因。
3、父母自身因素。父母是否原意與孩子互動,是否采取有效的互動方式與孩子交往是親子互動最直接的影響因素,父母發起的親子互動在家庭教育中更加常見,更加有效,還是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父母發起的親子互動更加適合日常親子交往的有效獲得。另一方面,父母自身性格特質也影響家庭教育的親子互動,性格外向的父母更加愿意與孩子互動,而且互動方式更加有效。
四、家庭教育中親子互動的策略――基于《爸爸去哪兒》親子欄目
(一)充分了解孩子是親子互動的前提。良好的親子互動是以充分了解孩子為前提,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質是良好親子互動的前提,節目中五位父親充分了解自身孩子的特質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能夠更加孩子的不同特質采取不同的互動方式,同時照顧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是保障。良好的家庭環境是親子互動的重要前提,節目中五組父親均在極力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是孩子主要接觸的社會環境,是其社會性發展的起始,家庭環境中父母更是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看見家庭環境在孩子成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因材施教是關鍵。良好的親子互動更加要講究因材施教,不同孩子應該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根據孩子自身的特質因地制宜的開展親子互動,同時父母發起的親子的互動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需求,滿足孩子的需要。
(四)正確的教養方式是核心。教育方式是親子互動重要影響因素,科學的教育方式能夠給還從小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也是親子互動中最核心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我們應該采取正確的有效的教養方式培養孩子良好品質,從而與父母良好的互動。
結語
當今我們存在各類的學校,沒有一所為“父母”提供的家庭學校,父母為孩子提供第一個環境――家庭,作為孩子第一人教師父母也需要“培訓”與“反思”,沒有人就是天生“合格的父母”父母在于孩子的互動中成長,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孩子發展,也有利于父母的成長,《爸爸去哪兒》不但開創新的欄目形式,更給當代80、90新一代父母提供一個思考的藍本,學習每位父親良好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與父母在雙向互動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侯靜,陳昌會.親子互動研究及發展[J].心理科學進展,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