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7 18:0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管理學實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構建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是在總結以往大學生社會活動的經驗和不足基礎上,從更新教育觀念入手,綜合考慮高校教學管理系統的各要素,運用管理學知識建立的,并在實踐中得到不斷完善。
1.以住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突出問題
分析以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存在的突出問題有:1)老師和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把社會實踐僅當作豐富大學生暑期生活的活動,學生大多是被動應付。2)學生、老師、學校(學院、班級)、實踐地單位之間的配合協調不夠,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較為混亂。3)實踐活動內容單調。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導和監督,學生主要通過暑期返鄉的機會,憑著學校的介紹信到當地政府抄寫一些統計數據,然后寫出調查報告來完成社會實踐。4)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缺乏一套質量監控系統。學校僅憑實踐單位證明和學生的體會來給學生打分,大有評價失真的可能。5)學生社會實踐效果不好,特別是學生返鄉分散實踐效果較差。6)學生長才干與做貢獻脫節。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主要以調查為主,忽視了為社會服務,即使強調服務,也不知道群眾需求什么或服務水平根本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2.社會實踐課教學模式的結構與運行機制
根據社會實踐課的基本特征,通過對以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做法的辨析和揚棄,經深入研究,我校構建了由“方案設計――指導閱讀――集中培訓――實踐活動――考核評價――總結反饋”六個環節組成的教學模式。
方案設計是各學生班在學院團委和班主任的指導下,組織學生結合自身的專業和文化特長,自行設計暑期社會實踐方案,要求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意義、內容方法、計劃安排、目標效果等方面進行全面策劃。校團委則結合地方實際需要,以項目化運作方式,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的原則推出若干組團項目,在全校范圍內公開招標,各學生組織或臨時學生組合可根據項目進行方案策劃和投標,經公平、公正、公開評審,中標者獲得項目實施權和經費支持。
指導閱讀就是利用學生從完成方案設計到實施方案這段較長的時間,組織學生在專業老師、學生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的指導下進行廣泛的閱讀和相關資料的收集,盡量使學生快速掌握參加實踐活動的基本技能,使他們在遇到困難和困惑時,能坦然面對、泰然處之。在這方面,專業老師主要偏向于學生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術學習的指導,而學生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則偏向于組織動員和學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質、安全意識等方面的教育。
集中培訓就是由學校安排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對學生隊員進行強化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專業技能、調查研究方法、論文寫作、開展實踐活動的技巧等。培訓方式有公開授課和專門輔導兩種。公開授課主要是講解參加社會實踐的常識和技巧,所有團隊隊員均需參加培訓;專門輔導則是在專業技能培訓中,針對某一經濟作物,組織學生技術骨干進行培訓,重點進行實用技術的強化培訓。此環節主要是針對重點組隊的實踐隊員設計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學生放暑假后的幾天。
實踐活動就是以分散實踐和組隊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大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開展理論宣講、科技文化下鄉、社會調查、勞動鍛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分散實踐方式是指在班主任和學生政治輔導員的指導下,組織暑期返鄉的學生單獨或以相近縣(市)、地區為單位,組成實踐小組,深入家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集中組隊實踐方式是指校團委以項目化運作方式公開招標組織的重點團隊,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到貧困地區和農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考核評價就是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效果進行有效控制的環節。由學生自我評價、實踐單位評價、指導老師評價和學校評價組成。首先由學生本人和實踐單位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想認識、計劃實施、工作態度、活動成效、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評價;其次是由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自評進行審查后,結合實踐單位評價和學生的心得體會進行評價;最后由各學院根據指導老師的評價和完成論文(調查報告)的質量評定成績。參加重點組隊的學生,還要在指導老師評價前進行隊員間互評。
總結反饋是為增強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和擴大活動影響而設計的環節。主要內容有表彰先進、編印專輯、主題班會、成績反饋等。其中表彰先進是學校根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集體和個人表現情況,評選一批先進團隊、優秀指導老師、學生積極分子、優秀論文(調查報告);編印專輯的內容主要側重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感受、收獲;主題班會是在班主任或學生政治輔導員的指導下,以“實踐回來話收獲”為主題,開展討論活動。
這種教學模式的六個環節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有機統一,使大學生按“了解、學習、提高、實踐、思考”的過程參加實踐活動,符合由初級到高級的梯次發展規律;同時,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可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內在動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還綜合考慮了學校及有關部門、教師、學生、實踐地單位等主體,實現了學生自愿參加與學校要求、學生服務和社會需求、組隊實踐與分散實踐、學生自學與教師指導、“做貢獻”與“長才干”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學校、社會共同教育與學生自我成才“三位一體”的育人思想。為了便于此教學模式的應用實施,我校制定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由目的要求、內容方法、計劃安排、考核評價、評優評獎五部分組成。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課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
該教學模式及其實施方案的應用已七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校、教師、學生及實踐地單位都較為滿意。
1.整合了多方資源,促進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社會實踐是一門特殊的課程,參加的人數多,地點分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把社會實踐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體現了學校領導的重視;讓校團委等部門和各學院共同實施,整合了有關職能部門和各學院的資源;學生實踐活動前的方案設計、指導閱讀、集中培訓有班主任、學生政治輔導員、專業教師、校內外專家等廣泛參與;對返鄉參加分散實踐活動的學生進行遠程指導,既保證了實踐的效果,又能減輕學校經費投入的壓力。
2.極大調動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學生自己設計活動方案可增加他們對該門課程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而自己實施方案還可增強他們勇于解決困難的決心;重點組團實行項目化運作,鼓勵專業互補,學生自由組團,自主申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入競爭機制,建立有效的評價和效果控制機制,營造了良好的爭先創優氛圍。這些措施激發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興趣,有效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增強了實踐效果
針對農業生產技術問題,實踐前指導大學生廣泛閱讀相關資料和對他們進行強化培訓,提高了大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為農民解決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問題,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同時,由于實踐前思想引導到位,學生能真正深入社會,了解國情、民情,增強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內涵的理解,并在實踐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組織、管理、協調、溝通、團隊合作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多種能力。實現了“做貢獻”與“長才干”的結合。
4.對大學生進行了深刻的專業思想教育
在指導學生設計活動方案時,強調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使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學生實踐的過程就是他們了解本專業在國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過程,是他們感受農業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增強學農信心的過程,是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的過程,是學生檢閱自己專業水平,增強鉆研專業知識緊迫感的過程。因此,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是深刻的。
5.活躍大學生學術活動,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關鍵詞】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啟示
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是德國的一所公立應用技術大學。該校成立于1994年,目前擁有在校生5000余人。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各校區分布在巴伐利亞州的各個地區,研究方向和重點都不同,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主要是以質量取勝,以高質量出名,屬于巴伐利亞州(又稱拜仁/恩州)乃至德國境內數一數二的應用技術大學,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工程師為主要目的。目前與全世界135個國家的高校有合作關系。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教學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教學國際化為辦學導向,學術氛圍濃厚。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雖然校區不大,但是在德國的職業教育學校中名列前茅,德方不刻意強調培養學生數量的多少,學生數量多少并不是學校存在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學校最看重的是教學的質量。德國的公立學校學生是免費入學的,寬進嚴出。學校的資金來源為政府和企業資助,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下面以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經濟類專業為例介紹一下德方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以及實習安排等方面是如何建設的以及這些方面對我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啟示:
一、經濟信息系專業建設情況
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下設經濟信息系,主要開設專業和在校生人數如下:企業經濟學(508人)、國際管理(270人)、旅游管理(314人)、經濟信息學(360人)。男女生比例比較平衡。招生生源有外國學生、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文理中學畢業生、其他中學(包括職業中學)畢業的學生。學生總數中有74.14%的生源來自于巴伐利亞州本州。此外,經濟信息系根據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并積極開拓新專業,如應用型國民經濟學專業。該專業主要招收在經濟學領域內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全職學習,該專業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就去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再進行學習。工作問題如何解決?帶著問題來進行研究學習,學習目的性非常明確。開設此專業的目的在于學校關注經濟全局,希望幫助歐洲經濟發展,盡可能減少希臘所出現的危機。
1.各學期教學安排
經濟信息系本科學期安排與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是,1至2學期主要是以基礎通用課程和專業基礎課學習為主;3至4學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學習,主要學習高級課程即管理模塊的學習;第5學期是實習期,實習周期為18周,每個學生都要實習,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或學校介紹實習單位;6至7學期學生完成未修完所有學分和做本科畢業論文。
2.課程設置
以企業經濟學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為例,1至4學期學習的課程為企業經濟學、會計學、數理統計、經濟信息學、企業法、國民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社會管理系統、材料及產品經濟、稅法、內部控制、項目及進程管理、國際經濟政治、商業計劃定制、信息及信息管理等。選修課有通用經濟信息(由多個課程模塊構成有歷史、算法分析、語言、行政管理、心理學)等。除此之外還要選修英文或法語等語言課程學習。第5學期為企業實習,6、7學期主要是畢業論文的撰寫還有可以選擇重點學習課題。如企業經濟學專業可以從企業過程優化、計算機安全和控制、數據管理及分析三個模塊選擇其一進行學習。
單看課程設置可能看不出與我國院校課程設置有何區別,所以在這里我們以前面所提到的“經濟信息學”為例說明一下。經濟信息學這門課程并不像我國高校開設經管類課程一樣,這門課程在修習開始前需要學生自主選擇方向,有三個模塊方向供選擇分別是:企業過程優化、計算機安全和控制、數據管理及分析。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模塊學習。在所開設的課程中有很多課程與經濟信息學這門課程一樣,涉及到多個模塊方向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由此可見,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在課程教學上嚴謹細膩。
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各具特點,如國際管理專業是全英文授課,還要有一年外國學習經驗。就業方向主要是國外大企業、自己創業開辦公司、本地企業在其他國家設立的分公司。
除本科外,在應用科技大學也可以繼續進行碩士課程學習并取得碩士學位。如國際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的取得需要在取得學士學位后,通過三個學期修完全部學分和完成碩士畢業論文。需要讀三個模塊,分別是國際管理、財稅控制、企業管理三個模塊。其中國際管理模塊包括戰略計劃、戰略制定、IT策略/國際項目管理、國別戰略評估等;財稅控制模塊包括財務合作(銀行、保險公司等)、稅收審核、稅務戰略設計、國內與國際會計制度等;企業管理模塊包括國際企業管理、文化認知與交流、人員戰略化管理和經濟變化管理。每門課程都有相應的提高模塊供學生選擇學習。
3.實習安排與校企合作
如前所述,本科第五學期是實習學期,對于實習具體要求如下:
①實習期間學生通過實習要修夠60-70學分。此學分為歐洲通用學分。
②實習至少8周。每周實習40至50小時。
③實習必須與公司簽訂正式的實習合同,并且就有關實習時間起止、實習崗位、實習期間報酬都要有明確的規定。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更換實習單位。
④實習期結束,學生有一周的準備時間向學校教授匯報實習經驗和實習心得。
⑤教授對學生實習評估主要考察三點:一是實習結果(實習期結束后實習單位要給學生開證明來說明實習期的工作表現等情況);二是學生所寫的20頁左右的論文;三是問卷調查(包括實習是否有益?實習有何具體建議?)等。
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按時實習以便順利完成學業,學校有專門的“工作服務中心”穿梭于各大公司為學生聯系實習單位,并且在學校網站上有專門的“Career Service”欄目可供學生查找實習單位及提供崗位等情況,方便學生選擇和聯系實習公司。目前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主要的校企合作單位有安聯保險、大眾汽車、KVP(德國管理咨詢公司)等。據統計每年有超過50%的實習生在完成實習后與所實習企業簽訂了正式的工作合同,所以學生實習相當于半只腳跨進了企業。
4.教授聘任與專業教學
為了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和應用型人才的質量。不僅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乃至全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所聘任的教授必須同時具備教師素質和工程師素質。受聘教授一般要求綜合性大學畢業且具有相應專業的博士學位,當然還要有足夠的滿足專業教學的企業工作經驗,還要具備將專業知識轉換成實際應用的能力。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的教授選聘由專門的選舉委員會組織進行,第一輪從專業資質、教學資質、個人資質三個方面考察;第二輪針對個人特質進行測試;然后進行綜合成績排名一般取第一名聘任為教授。教授總人數是按每40名學生需要一名教授來確定。
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非常重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專題討論、學生自主學習等多樣形式。校內實習和實驗室設施設備精良能夠滿足教學和研究需要。在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培訓期間,在校園、在教室、在圖書館甚至在食堂隨處可見兩三人、三四人圍坐在一起學習和討論問題,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二、對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啟示
德國與我國國情不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但德國應用科技大學(FH)在人才培養上有許多值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借鑒的特有經驗。我國高職院校有必要學習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辦學模式,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1.大到專業設置小到課程設置充分調研,剔除主觀因素影響
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專業設置與地區優勢和經濟發展緊密關聯且具有明顯的應用性。代根多夫應用科技大學各校區并不集中在一起,分布在巴伐利亞州各個地區,每一個校區都與當地經濟發展和地區特色相結合,區域服務特征明顯。而我國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不接軌的現象。高職類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有很多與本科相似,沒有突出職業特點,沒有把職業性與專業性相結合。有的院校開設專業只顧眼前利益招生易就業難;有的院校盲目增設新專業招生難就業更難;有的院校建設專業沒有按照市場的風向標及時調整,導致學生未就業就先失業。
所以充分調研,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使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努力建設一批適應本地區社會經濟特別是產業發展所需的特色專業,構建與市場需求緊密接軌和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和課程尤為重要。
2.頂崗實習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
德國FH教育中,學生實踐環節就在企業生產線上進行,實踐學分、總周數、每天實踐小時數、實踐論文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在德國企業是職業培訓的主體,企業之所以會主動、積極的參與職業培訓,在于德國各州在法律上對企業所做出的規定,企業積極參與高??蒲泻臀{學生實習,可以在納稅上得到好處??梢哉f在法律的大環境下高校和企業能夠實現雙贏!這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值得借鑒之處。
雖然我國高職教育也同樣強調實踐教學、頂崗實習、校企合作但真正落到實處的不多??偟膩碚f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所以政府的鼓勵政策尤為重要。此外高職院校應積極與企業聯系,加深與企業、社會的交往,建立學生實踐實習基地,努力建立合作雙贏局面。促進產學研之間的縱向、橫向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轉化。
3.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杜絕紙上談兵
在德國FH教師選聘非常嚴格,特別是教授的選聘。教授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能力,還要能夠將專業與實踐與科研相結合。所以在德國要想成為教授沒有企業扎實的工作經驗是免談的。
對于我國高職院校來說應鼓勵那些無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積極參加實踐進修,以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應有計劃按比例選派教師按專業對口到企業進行實踐。支持并鼓勵教師和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從而使教師增強解決工業技術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教師“雙師”素質的提高。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具有較高教學水平、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將企業中學有專長、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和能工巧匠吸納為兼職教師。
參考文獻
[1]劉其兵.德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特征和啟示----以代根多夫應用技術大學為例.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3月
[2]劉宗建.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特色對我們的借鑒與啟示.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2年6月
[3]李平.借鑒德國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探索應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基于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辦學特色的思考,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2年6月
[4]李杰.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教學體系及其借鑒意義.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6月
本科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一:知識經濟管理發展趨勢分析
摘要:知識經濟在當前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有著較大的影響價值。本文就主要針對知識經濟所具有的特色展開了探究,并分析了知識管理發展的趨勢,進而總結得出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能夠為相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發展趨勢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知識經濟開始出現,這一經濟形勢有效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其強調的主要觀點就是利益競爭創新,在知識經濟的影響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知識管理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夠符合新經濟時代的具體要求,下面本文就主要針對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色
1.測量知識本身
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經濟活動所涉及到的內容和概念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人腦的研究屬于自然活動的范圍,在服務上以及在創新上只是一個概念,并沒有實物。所以,知識也就是一種服務的來源,但是其并不是指代的服務自身。經濟活動的開展究竟是對服務本身的測量還是對知識的測量,這一問題的存在,就使得的測量知識本身就有重疊性的特征。
2.生產單元的線性已改變
世界經濟之間的聯系逐漸加強,最終形成了全球化的經濟,這一經濟模式在實際的應用中,也促進了生產模式的轉換,使得生產關系出現了一定的變化,生產者之間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很多的生產者已經在概念上無法進行類別的劃分。
3.原本外部環境的改變依舊持續改變中
過去的經濟模式在長期的使用中,也帶來了諸多的益處,但是同時也伴隨著很多不好的影響,過去的經濟發展是以環境為代價進行的經濟發送站,而如今的知識經濟模式則對傳統的經濟模式不好的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彌補,使得環境得以有效的改善,并能夠進一步的推動經濟的發展。
二、知識管理的趨勢
1.重視知識管理的哲學面向
現今的知識管理多數存在于期刊書籍的管理中,而針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報道卻并不一致,對于知識管理的定義也不統一,由于管理所發揮作用的不同,使得產生的效果和作用也不相同,由于個人對知識管理有著不同的認識,使得知識管理在實行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同的見解。一般而言,可以將管理哲學作為知識管理探討的基礎,這樣比較容易對知識管理的內涵進行窺探以及掌控。知識管理強調的重點內容就是創新,但是知識管理也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而使得創新無法順利的開展。針對不同的組織來說,由于外部環境以及內部操縱的不一致,使得知識管理在廣泛實行的過程中,會面臨不同的困境。因此,在對知識管理進行廣泛實行的時候,就要求組織成員能夠明確了解到創新環境的需求,深入了解哲學,依據哲學就可以將一些繁雜的問題進一步理清。
2.強調創新價值與核心能力的建立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知識管理應該逐漸向著強調創新價值和核心能力建設的方向發展。在知識經濟前提下,注重對價值實施創造,將能力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充分的體現出組織的價值,根據相應的結果來判定個人的價值。相關的文獻中也指出了人力資源所具有的激勵特征就是使得能力產生的關鍵,就本質上來說,能力與資源價值都是不可測量的數值。由于能力與資源價值均具有不可測量性,那么如果一個公司要凸顯其能力,將能力作為公司發展的基礎,那么針對公司所具有的能力進行提升,大力支持資源的轉換,就可以使得組織中存在的一些本質上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使得人力資源核心可以與人力單位產量保持一致,并且使得組織更加具有創新性。組織將能力作為其發展的基礎,在發展的過程中,其會重點強調技術的應用以及問題的解決。所以,只有充分的發揮出組織的能力,有效的實施創新,并重視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負面問題,就能夠使得組織實現高效的發展。
3.確立中階主管的組織地位
知識管理所強調的主觀精神就是創新精神,所以,在相關的組織中,需要對創新管理的職能進行切實有效的落實,使得中介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其管理的職能。而知識管理的這一發展趨勢則有效的證明了知識管理融合哲學的重要性,在對組織理論結構進行強化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的進行反省工作,確保中階主管組織所占的地位。知識管理重視創新價值的體現,而推動創新得以開展的主要動力就來源于知識漩渦。在組織中,知識管理主要是靠中階管理者進行管理。就相關的人員所提出的觀點可以充分的了解到,中階管理方式相較于過去的管理模式來說,主要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
三、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
1.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中,人力資源管理已經成為了國際探討的主要問題。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下,企業的發展也逐漸的實現全球化的發展。在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下,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組織結構都實現了有效的轉變,而就以人力資源管理來進行分析,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策略,同時也需要依據不同的員工自身特色和文化差異來進行管理方案的構建。就以微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在個人管理的基礎上發展得來的,其主要構建于對組織層次之上。組織層次的界定,可以被看做是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觀構架。由此就可以看出,人力資源管理中,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相較于國內的人力資源管理來說,其所占的地位逐漸提高,并漸漸的發展為主流趨勢。而在不同文化的影響下,知識管理的發展趨勢就是更好的凸顯經濟價值和創新價值,使得人力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國家的文化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認可。
2.對于多元化管理的反思
在弱勢群體逐漸受到人們關注的情況下,弱勢群體保護的念頭也逐漸的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就衍生出了多元化管理。這種多元化管理是以弱勢群體保護為原則。到今天,都原發的發展潛能則需要進一步的由政府相關部門來進行挖掘,并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來對弱勢群體實施保護。在多元化管理的理念下,人力資源管理多元化可以被理解為:在工作多元化的基礎上,有效的對組織進行轉變。通常來說,以大的層面來說,多元化主要是通過中下階層來進行體現。而就小層面來講,多元化則多體現于少數群體以及種族階層中。上級對下級有著一定的管理落差,多元化管理使得女性群體與少數群體在管理上不具備突出性。多元化管理中,以弱勢群體為主導,而其所造成的優點一方面幫助組織厘清、保護、探究與轉變價值和實務,并且促進組織績效;另一方面則培育幫助增進公共利益。
3.管理哲學與人文精神反思
目前與知識經濟相關的若干科技業,大都以代工(OEM)為主,若無法研發、創新,則我國的知識經濟依舊依附在美國的價值底下,代工是無奈甚至是長期科技發展的麻藥,專利數量是假象而非科技實力,較之加州硅谷的技術高門坎進入障礙與創新能力,目前仍居劣勢,發展若要穩固與持續,恐怕仍須回歸對高等教育的重視;而學術研究倫理的建立亦為根本之道,扭轉社會風氣與提升研究水平,知識分子將任重而道遠!猶有甚者,網絡上的活動一旦普及,并成為人類的生活方式后,新經濟與新社會也隨之成形;但生活的考驗與人文的變遷才開始運作,統合趨勢與人文抗爭并存的辯證邏輯,將是新社會演進的路徑。
四、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社會經濟價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凸顯,該經濟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礎上,在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前提條件下,知識管理更加強調追尋,更加注重創新,而人力資源管理也更加注重對競爭模式的創建,實現思維的無國界交流,就人力資源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發展趨勢來分析,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是向著人文精神轉變,是人類生存本質的深思。
參考文獻:
[1]孟憲平.以人為本:改革的思維取向和價值選擇[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3).
[2]呂福新.新經濟時代對企業家的挑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1(06).
[3]彭雅.論新經濟時代中國企業價值觀的變革[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1(01).
[4](德)邁諾爾夫?迪爾克斯(MeinolfDierkes)等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知識與信息課題組譯.組織學習與知識創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年本刊總目錄[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12).
[6]潘連鄉,葉傳財,韋凱華.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研究[J].企業經濟,2013(02)
本科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二:經濟管理教學改革問題分析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管理型人才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由于運用專業的經濟管理知識來管理企業,可以大大地減少企業項目投資的盲目性,因此經濟管理人才也日益受到企業的熱捧。高校作為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培養出更多理論知識基礎深厚和專業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必須提高實際的教學質量,采取創新性的改革策略。文章簡要介紹了高校經濟管理教學的主要特點,具體指出了高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經濟管理教學改革所采取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經濟管理教學;特點;存在問題;改革策略
濟管理學科的知識理論和技術方法,在當前市場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傳統的經濟管理方式與理論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的市場需求,因此對高校經濟管理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針對目前高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策略以真正提高實際的課堂教學質量,才能夠真正培養出符合經濟時展需要,具有豐富的經濟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特點以及經濟管理教學的特點
高校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社會所需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務,高校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主要培養目的就是培養出具備經濟管理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高校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本科教育與傳統的高中教育具有明顯的差別,高中教育注重基礎性知識教學,教學課時和教學科目都比較固定;本科教育的教學課程數量居多但學習時間較少,學習內容更加寬泛和靈活,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第二,高中教育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應試能力考核,而本科教育則更加關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經濟管理教學的特點可以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針對性。經濟管理教學既要注重對學生專業的經濟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特別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大綱要求,擬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并且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能夠結合具體實際的案例進行分析,能夠對比所學的經濟原理,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其次,參與性。高校的經濟管理教學特別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注重整體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一定要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案例分析的教學模式,教師將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和觀點加以分析,在相互的討論過程中開拓創新思維能力。最后,實踐性。經濟管理教學旨在培養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專業性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別注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注意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驗操作,同時也特別注重學生在畢業后對經濟管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和學生管理經驗的積累。
二、高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經濟管理作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在實際的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會進行處理。但是目前高校的經濟管理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手段單一。高校目前的經濟管理教學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存在課程教學理念滯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很多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會采取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往往由于過分放大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導地位,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很容易降低學生對課程本身的學習興趣。很多經濟管理的任課教師對學科的教學目標定位不夠科學,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講授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容易忽略學生自身的實際特點,導致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較少,從而導致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欠佳。
2.教學硬件設施不足,實踐基地缺乏。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科應用性比較強,對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配套教學硬件設施和實踐基地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經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硬件設施配備和實踐基地建設嚴重不足。在經濟管理課程上需要針對教學案例播放某些視頻,但是由于學校沒有配備專業的多媒體設備而導致學生無法更加直觀和形象地了解到教學內容。此外,很多高校仍然存在著教育實踐基地發展滯后的問題。由于學生會在經濟管理的實際課堂中學到如市場營銷、生產運作以及經濟管理等理論知識,但是如果沒有在實踐中真正地加以演練,那么學生就很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導致理論與實際的脫節。由于學生實習的地點多為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貿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經濟相關單位,而專業所涉及的崗位也包含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比較核心的部門,因此多半不愿接收在校大學生的實習,因此學校硬件設施不足和實踐基地缺乏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3.實踐性教學程度重視不足。很多高校由于受到傳統理論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教育經費不足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加上還沒有對實踐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高校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實踐性教學長期得不到重視。首先,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一種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注重讓學生收獲較多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學上的很多實踐課程都停留在了形式的層面上,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其次,高校經濟管理教學主要采用的是理論加上實踐舉例的方式,缺乏一些實踐環節的安排,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經濟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如果不經過實踐平臺上的操作練習,是根本無法累積到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和實戰經驗的,如果學生不能夠自己操作所學的理論知識,那么一旦學生遇到了實際問題就會出現束手無策的尷尬局面。最后,經濟管理所涉及的知識范圍非常寬泛,學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行業領域相關知識非常多,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卻過多地關注了書本教材上一般性的知識介紹,而對實際前沿的實踐理論脈絡無法從整體上清晰地把握,因此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
三、高校經濟管理教學改革的主要策略
針對目前高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結合經濟管理專業教育本身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教學改革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實際的課堂教學質量。
1.優化課程結構,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要想提高實際的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將實際的課程結構進行合理的優化,將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建立起來。首先,一定要對整個經濟管理專業進行合理化的歸類和劃分,準確定位經濟管理的專業特點,包括其實踐環節的具體內容安排,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安排,建立一套科學而完善的教學體系,全面提高學生對經濟管理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其次,要高度重視實踐教育的意義并能夠充分發揮出實踐教學的優勢,真正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充分地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學校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分階段性地開展教學,并靈活而及時地進行教學時間上的安排和調整,突出環節中的重點。最后,課程本身要有一套科學而完整的考核標準,教師要能夠從學生的考核成績中及時了解到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真實的評估情況,以便日后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
2.利用多種形式加強經濟管理的實踐教學。由于受到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導致經濟管理的實踐教學環節長期得不到重視,而實踐環節對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利用多種不同的形式來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首先,可以利用模擬教學的形式,如運用ERP沙盤模擬形式開展經濟項目管理的實踐教學,讓學生真正有機會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其次,安排學生到社會企業的實習,制定系統的實習指導方案,包括常見問題解決辦法等。還可以鼓勵廣大學生參與科研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經濟管理的真實理解,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建立多種模式并用的實踐教育平臺,鼓勵學生運用自身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推進創業實踐。通過高校、政府以及企業等三方面的協調管理,搭建完善的創業平臺,可以引進風險投資基金,以更好地解決學生創業的資金問題。最后,還可以依托于一些課外科技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創業綜合技能,利用一些如競賽等渠道有效地提高實踐效果,如創業沙龍、創業論壇、創業培訓班、創業研討會、創業俱樂部等,還可以結合經濟管理專業的具體特點,舉辦一些挑戰賽,如電子商務大賽、商務公關大賽、商務談判大賽、物流設計大賽、股市期貨模擬大賽等,讓學生在實際的操練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3.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相較一些如土木工程、計算機軟件工程等專業性比較突出的專業而言,經濟管理專業的專業性不是很強,但是其實際的覆蓋范圍相對比較廣泛,畢業生在畢業后的擇業方向更是多樣,因此對學生知識面的寬度和廣度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在實際的經濟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并且要注重整個教學體系的完善和全面,要適當地進行不同領域和行業的管理理論以及管理方法的介紹,要讓學生能夠脫離書本上的純理論知識,多了解一些社會企業經濟管理方面的背景知識。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特別是要結合當前最新的發展形勢,介紹一些經濟管理理論的新情況,如增加一些對大型復雜項目管理理論的講解,最好是能夠借助一些真實性的案例,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管理性的專業人才已經成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推動力量,在加快市場經濟發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廣泛從事于財政、稅收、金融、貿易等經濟部門,也會有很多人在大中小企業擔任經濟相關的管理工作,因而其在校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但是由于當前我國的高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相關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改革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實際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國平.經濟管理教學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9:180
[2]歐陽勝.基于微信的電子商務教學實踐論[J].信息化建設,2015,05:75-76
[3]劉芳.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教學改革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10:187-188
[4]歐陽勝.高校電子商務在線教學設計的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5,10:377-378
[5]林云華.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科技經濟市場,2014,0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