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18: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技術體系建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建設的依據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等六部門頒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要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要建立國家職業標準與專業教學標準聯動開發機制。在2014年8月,教育部了《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明確指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核心內容。各地要選擇適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專業,引導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根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和教材、設計實施教學、組織考核評價、開展教學研究等。
2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特征
2.1創建工作本位的學習情景在現代學徒制的教學中,工作本位的學習情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環境不像傳統學校那樣設置成隔離的、特殊的課堂,而是現代學徒制中校企提供的真實的工作場所。學生可以直接看到工作人員的活動,并且可以直接參與到真實產品生產活動中,能夠迅速獲得知識、技術技能,成為獨立的、熟練的勞動者。這種學習不僅僅是指短暫的實習、參觀或做中學,而且是指一個更為深入的、廣泛的、設計很好的工作本位學習。
2.2重視關鍵技能的培養現代學徒制形成了新的課程觀,即綜合職業能力觀。綜合職業能力觀重視關鍵技能的培養,注重現場學習經驗和課堂經驗在實際生產情景中的有效結合,強調技術和數字通信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是現代學徒制進行能力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2.3納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是現代學徒制培養關鍵能力的主要途徑?,F代學徒制要求對接企業實際崗位及崗位的職業能力和技術標準,構建新的專業課程體系,做到學歷證書和資格證書之間可以實現相互對應、相互交叉轉移。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納入現代學徒制可以大大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
2.4實現學校學習到企業就業的過渡為促進學生實現從學校學習到企業就業的過渡,現代學徒制按照企業新的職業能力的要求,教學要以專項能力的培養展開,最終形成綜合能力的培養。一種將在校學習與企業崗位實習相結合的學徒制課程實施模式應運而生,從學習到就業的過渡通過規范的現代學徒制得到了實現。在這種模式里,學生可以既是職業學校里的學生,同時又是企業里培訓崗位上的準員工。
3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建設的原則與思路
3.1建設原則按照現代學徒制基本要求,建立“課程結構模塊化、能力培養項目化、實訓指導個性化”的課程體系建設原則。根據企業用人需求適時調整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實用性,完善基于工作過程、職業活動的職業能力系統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崗位(群)技術技能課程模塊的構建,基于職業活動、崗位能力要求設計課程目標,依據工作任務、工作過程、職業能力等選擇課程內容,以典型產品或服務為載體設計工作項目,實訓過程指導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進行個性化指導,做到“教、學、做”合一。
3.2建設思路現代學徒制教育是融技能訓練、工作實踐和技術教育的體系?,F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一是要素整合,整合多維培養目標,即學歷教育目標、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能力標準和企業崗位用人標準的職業資格目標、學徒的可持續發展基本目標;二是基于工作過程課程開發,提煉技能養成要素,遵循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從典型工作崗位中提取典型工作過程與工作任務,結合專業知識基礎進行課程開發。
4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組成
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單位是課程,根據我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可將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分為4個模塊:職業素質養成課程模塊、專業技術技能基礎課程模塊、崗位(群)技術技能課程模塊和學徒個人職業發展需求課程模塊。
4.1職業素質養成課程模塊本模塊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徒具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行為)。設置此課程模塊需要注意與企業文化和崗位實際相結合,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個人的價值實現一定要基于工作崗位。職業素質養成課程模塊主要讓學徒學習和感受職業素養的內涵,使其具備一定的通用職業能力。本模塊主要包括“兩課”(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英語、常用辦公軟件、企業公文寫作、企業文化、就業指導等。
4.2專業技術技能基礎課程模塊本模塊的培養目標是:使學徒掌握同一行業的基礎專業技術技能,具備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模塊構建需要從基礎崗位職業能力分析入手,培養學徒在行業的通用技術技能,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專業技術技能基礎課程模塊構成,應包含相對完整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體系和基本技術技能體系,是以行業工作崗位通用的工作任務和職業基礎能力為依據,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開發、課程標準編制。該模塊所有課程均為必修課,學徒必須通過每門課程考核。
4.3崗位(群)技術技能課程模塊本模塊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徒掌握合作企業具體崗位的技術技能。本課程模塊構建要以企業具體崗位的核心能力、合作企業崗位用人標準為依據,以職業資格考試為參考,開發至少兩個崗位方向的技術技能課程組合模塊,課程以師帶徒崗位培養為主,培養某個崗位的特殊的崗位能力。
4.4學徒個人職業發展需求課程模塊本模塊的培養目標是:根據學徒的興趣和職業取向,培養學徒適應職場變化的能力。本模塊根據各個職業的職業成長規律,著眼于學徒的職業發展路徑設計課程。學徒根據自身職業發展,自由選擇課程,由校企聯合委派企業師傅,以師帶徒的方式,實施在崗的個性化培養。
5現代學徒制高職電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對接湖南海諾電梯有限公司、湖南德力通電梯有限公司等電梯企業電梯制造、安裝、調試、維保等崗位,并分析這些崗位的職責和技術標準,得出了崗位的職業能力(見表1),再結合電梯安裝與維修工的國家職業標準的具體內容最后形成“課崗融合、雙證融通”的專業課程體系。
6探索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系統建設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工程應用;高職;實訓課程體系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是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的高職專業,在2016年最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中更名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滿足建設行業和企業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高職院校必須注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為進一步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水平提供保障,從而為建設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多技能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一、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按照“守類型、穩規模、強內涵、調結構、促合作、探貫通、辦特色”的辦學思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重在培養面向建筑和工程領域,從事智能建筑系統和工業控制相關工作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設備安裝、系統施工、系統調試、系統管理、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維護與改造、系統報價和招投標、工程管理、繪圖和資料管理、工程監理、產品銷售等崗位。
二、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課程內容單一目前,高職院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多以單項基本技能訓練為主,且多分散在各門專業課中,容易使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缺乏完整的工作過程、知識和技能,從而無法完成系統化的工作。(二)實訓教學方法陳舊對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多學科交叉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有些高職院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訓教學,部分教師專業不對口,導致學生感到課堂沉悶,從聽不懂進而過渡到提不起興趣,很難理解、掌握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專業實訓課程內容,難以形成工程應用能力。
三、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
(一)多樣化的實訓教學方法
在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多樣化的實訓教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具體可包括以下幾種:第一,項目教學法。本專業的核心專業課每學期都要進行實訓,然后將實際工程做成項目單,并根據企業標準檢查項目結果。第二,任務驅動法。將大型的工程項目分解成各個小項目,全班共同完成,這樣,不但積累了學生的工作經驗,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三,建立多樣性的實訓實踐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教師將部分小系統、小項目直接制作成任務,學生自主選擇去完成相應的工作,這樣,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在不占用總課時的條件下又增加了更多的系統和項目。第四,不斷擴充校外實訓基地,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每個假期,高職院校都安排學生到相應企業進行假期實習,建立多個長效的假期實習基地。
(二)構建實訓課程體系及培養模式
第一,構建基于工程應用實訓基地的培養模式,研究企業的崗位技能要求,探索培養模式目標和培養環節,制定實訓課程教學計劃,研究培養模式的創新性,激發培養模式的內在動力,建立高效的培養機制。以實際的工程項目為載體,采取對圖紙和系統進行深化設計的方法以及既接近實際工程又符合實訓基地培養模式的系統工程。第二,構建基于工程應用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訓課程體系,針對培養模式的要求,開發相應的模塊課程,確定本專業的實訓模塊,并通過比較國內外其他院校課程和實際工作技能要求以及最新的先進技術,探討適合本產業結構的實訓課程體系。另外,還要注重實訓培訓模塊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的鏈接問題;保證實訓培訓模塊課程的課時,合理解決核心專業模塊課程過重的問題。第三,構建基于工程應用實訓基地的實踐實訓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基于實際工程的基地,合理利用校外實習實踐環節,建立高效合理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提出了要從實訓教學方法和構建實訓課程體系及培養模式兩方面加強高職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進而為建筑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的現代化人才,充分滿足市場對建筑人才的需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建筑相關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正松.論高職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J].職業教育研究,2013(2):36-37.
加強科技人才建設經驗交流
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一是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把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持續貫徹落實《**市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市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市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加快科技人才建設推動全市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向深入發展。今年4月,我市召開了全市科技獎勵大會,市四大班子相關領導出席會議,隆重表彰了2010年度市科技進步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科技人才發展的環境,引導鼓勵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為加快全市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二是不斷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指導、幫助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科技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舞臺。指導支持**市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豫南面粉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研發機構升級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批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佛**生態茶葉有限公司等15家單位建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至此,我市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達1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了61家。一批各具特色創新平臺的先后建立,不但為企業引育科技人才、留住用好科技人才提供了載體,也有力地促進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是不斷探索人才機制。創新科技人才培養政策機制,建立產學研合作培養機制,突出以用為本,增強科研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推進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間科技人才的雙向交流、相互兼職;創新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政策機制,健全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注重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不斷加大科技獎勵力度,引導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建立以科研質量和創新能力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完善職稱制度;創新科技人才流動和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人才流動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和政府的導向作用,健全科技人才流動和利益保障機制,支持我市單位選派科技人員到省內外乃至國外知名機構和企業接受培訓或開展合作研究,提升科技人員素質和科研水平。今年,由我市辰龍茶葉公司、**農專組成的"特級眉茶科技開發團隊"獲"國家星火計劃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關鍵詞】電子信息 自動化 特色 專業群
電子信息產業是利用電子技術專門設計、研發、銷售電子元器件以及電子設備的現代信息化產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與科研力量的不斷匯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技術水平與產業利潤均位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國信息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策略是深入地方,由局部帶動整體共同繁榮。為了讓地方信息化產業更加有實力、有特色,建設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類專業群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電子技術類專業群的涵義
電子技術類專業群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核心,在核心力量的帶動下大力發展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專業技術。電子技術類專業群是在電子技術專業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基礎專業擴大到相關技術專業的專業集合。電子技術類專業群的建立也是符合我國社會中各個行業崗位對于電子技術類人才的需求,符合國家高等教育對人才技能的培養目標。隨著近年來應用電子技術在電器、辦公設備、銀行設備、交通設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國更需要掌握知識全面、技能應用熟練的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的電子信息類人才。我國地方電子信息產業具有規模小、產業鏈完善的特色,在這樣的產業發展背景下,如果將與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的通信與自動化技術結合起來,將更有利于地方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力量的提升,有利于經濟的振興。
二、建設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作用
1.有利于電子信息產業人才的培養
將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電氣自動化作為應用電子技術類專業群進行建設,有利于整合學生資源,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相關的職業技術能力。這對于讓學生觸類旁通、提高專業技術的綜合能力都很有幫助。這也適應了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對于人才的“適應社會崗位發展需要、適應地方產業化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要求。
2.有利于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地方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單元,其產業特色是產業企業密集,人才需求量大。這些產業單位有很多技術崗位空缺,需要一批具有專業技術知識且實踐操作能力強的優秀應用電子技術人員來彌補。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類專業群的建設將會為這些單位輸送這樣的重要人才,為其提供最具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有了堅實的人力資源力量做后盾,地方電子信息產業才能夠永保續航能力,提高生命力。
三、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建設策略
1.要有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目標
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建設要以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為宗旨,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真才實學,掌握從電子電路設計、電路板制作、電子元器件焊接技術再到單片機電子程序設計的綜合性電子類人才。人才培養側重技術應用與實踐操作。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方面注重開發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2.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構建
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構建,首先要以地方電子信息產業對技術的需求為基礎,進行專業的構建。主要包括四大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通信技術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等。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中要加強對學生數字電子技術、PCB畫板制作技術、貼片焊接技術、CAD制圖軟件使用技術的培養,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中要加強對學生自動控制、通信技術、DSP與EDA軟件使用技術的培養,在通信技術專業上主要在學生的通信程序設計、無線通訊設備制作與調試上下功夫,在電氣自動化專業要加強學生的電氣控制技術、單片機程序設計等能力的培養。
除了對專業的針對性進行劃分以外,還要注意專業間的融合。可以多設置實驗與實訓課時,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各個專業的知識也是互相緊密聯系的,在專業群的構建中要善于將各個專業知識進行整合。例如,可以設計課程設計,如設計一個單片機程序設計系統,讓學生將程序設計、產品開發、焊接、制板等電子技術都運用起來,提高學生對專業群知識的運用能力。
3.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培養體系建設
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特色的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群的培養體系建設要分兩大步驟進行。首先,要對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的特點、發展歷程與存在問題進行詳細的調研與考察,針對這些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專業群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例如,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目前急需基層的電工技術人員,特別是焊接電路板、元器件貼片、電子元器件檢測與維修等應用型技術人員。那么,在專業群的建設中就要多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在系統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些基層職業技能的培養與實踐訓練。
其次,要在培養體系建設方法上下功夫。應用電子技術類專業群是以服務地方電子信息產業為宗旨的,就要多融入技術應用與實踐教育。在建設過程中要多方位、多角度地運用不同培養方法,例如,加強實驗環節的教學、組織電子知識競賽、電子技術產品設計大賽等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產品設計思維。此外,在體系建設中也要會應用最先進的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提高體系建設效率。
關鍵詞 職業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技術教育;人才類型;教育類型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5)01-0023-05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出版了一套有關工程教育研究的叢書,共九部,其中第七部為H.W.French所著的《工程技術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在這部著作中提出了“職業帶”的概念。本文通過對英文原始文獻的閱讀理解、“職業帶”理論及相關參考文獻的分析研究,對“職業帶”理論進行簡要介紹并根據該理論建立了“職業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變化示意圖模型,其目的是使該理論能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有所幫助。
一、“職業帶”理論分析
(一)“職業帶”理論模型概述
“職業帶”理論是將工程領域的技術職業范圍表示為一個連續帶,如“圖1”[1]所示。第一個三角形左側短邊表示手動和機器操作的技能與技巧;另一個三角形代表科學知識和工程原理。由一條直線表示的一個特定職業可以由斜線切成兩部分,斜線是兩個三角形共同的邊。代表特定職業的直線被斜線分割的比例表示手工技能與技術知識在不同職業中所占的比例。
圖1中處于職業帶最左端的直線AB表示機器操作員的工作,這表明他的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的,涉及的技術知識可以忽略不計。處于職業帶最右端的直線CD表示以理論方法從事工程研究分析人員的情況,他們涉及高度的理論知識,不要求太多的實際操作能力。工程領域中各種類型的人才分布在職業帶的不同區域和位置。例如,技術工人主要是通過已掌握的手工技能作出貢獻,其由直線E-G表示,他們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用G-F表示;可見他們的理論知識通常是有限的,本身的經驗經常與特殊的工藝技能密切相關??梢钥闯?,如將能工巧匠都分布在圖上,就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區域。這表示技術工人在其區域內,手工技能與需要的理論知識之間的比重也存在差異。如新合格的技工可能會處于左端邊緣;有經驗的技工更大程度與積累的知識相關,則可能處于技術工人區域的右端邊緣。
像“技術工人”區域一樣,圖1中表示“大學水平的工程師覆蓋的區域,顯示出所需的技能和理論知識比例之間也存在差異,如處于工程師區域左端和在右端邊緣線之間的差異。這源于兩個原因,首先,工程師有不同的類型;其次,對于實際需要的教育培訓程度也不一致。
對于技術人員(技術員或技術師)區域及其邊界,是介于技工活動的上限和大學水平工程師活動下限之間的工程活動范圍。技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手工業行會,實際還要早一些,而工程學位水平的學制也已存在一個多世紀了,有些國家還要更早些。中間人員或稱技術人員相對來說概念較新,五十多年來只有少數國家承認這種工作水平是工程領域的一個獨立部分,大多數國家在更短的時間里才承認了這一點。事實上有些國家還沒有對這種水平人員著手制定教育和訓練法規,說明不同國家對技術教育是否是獨立的教育類型還存在爭議。
(二)“職業帶”理論與人才分類
職業帶是一個既連續又分區域的職業分布理論模型,對分布帶上各種類型的職業進行定位并顯示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兩個方面的能力結構要求,愈靠左邊對實踐操作技能要求愈高,對理論知識要求愈低;愈靠右邊對理論知識要求愈高,對實踐操作技能要求愈低。而對居于這兩類人才之間的技術型人才,則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都有比較高的要求;相對而言,對技術型人才中技術員的實踐操作技能比理論知識要求略高,而對技術師的理論知識要求明顯高于實踐操作技能。
嚴格地說,僅僅通過職業帶理論模型來表述復雜的社會人才結構和類型分布有不夠精準的方面,特別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日益呈現明顯的綜合性、各類人才在職業帶上的重疊區域不斷變寬,專業內涵不斷深化,特別是技術類崗位對專業技術復合程度的要求愈來越高,技術人員區域在職業帶上的分布持續向高端前移的現象,更會不斷顯露出不能完全反映時代特征而需要研究的問題。關于社會人才結構分類、人才培養的分類以及教育的分類問題,一直存在多種不同的觀點。但從事教育的學校類型的差別應該主要通過人才培養類型的差異來反映,而人才培養的類型又應該根據社會分工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狀況來決定這一邏輯關系是始終存在的。
關于人才分類,雖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從人力資源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的主要功能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現和研究客觀規律的人才――稱為學術型人才,另一類是應用客觀規律服務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直接為社會謀求直接利益的人才――稱為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根據不同層次或工作范圍,又可分為三類: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豆こ碳夹g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以及“職業帶”理論雖然也存在需要豐富和完善的內容,但它畢竟對工程型、技術型、技能型三種類型人才的命名、分類,工作職責的定義、學歷要求、資格認定與注冊等若干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特別是在對30多個國家進行調查研究并廣泛收集資料的情況下,對容易混淆,在“職業帶”中上下重疊的技術型人才的職業分類界限、主要職責、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工作內容以及教育狀況,進行了說明和分別介紹。所以說“職業帶”理論畢竟是迄今為止能夠得到廣泛認同和比較完整的人才結構和分類理論,特別是通過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兩個方面的比例關系研究人才分類,便于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相聯系,從而建立起反映應用型人才結構類型與職業內涵以及教育類型的對應關系。
二、“職業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與變化
各種類型的教育都是科學與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生產發展和社會分工密切相關?!奥殬I帶”理論能體現人才結構伴隨著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變化過程。《工程技術員命名和分類的若干問題》發表后,在中外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學者對“職業帶”理論進行研究,用這一理論來解釋三種不同類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教育培訓、發展變化及其不同特性,并不斷對其進行充實和完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反映人才結構發展變化與教育層次變化在“職業帶”上對應關系的“職業帶”示意圖,這雖然是對“職業帶”理論的充實和進一步完善,但與圖1比較,卻難達意原,本文在參考文獻[2]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根據原始的“職業帶”理論示意圖模型,建立了“職業帶”上不同歷史時期人才結構與教育層次發展變化關系示意圖,見圖2。
眾所周知,古代的工匠技術是一種經驗技術,這種經驗技術的傳播不是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實現,直到大工業出現前都主要采用學徒制方式培養工匠型人才,“職業帶”上的人才結構以單一的技能型為主。18 世紀 60 年代,英國工業革命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3]。在工業革命時期科學理論開始應用于工業領域,產生了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際的工程師。技術工人雖然重點還是掌握熟練技能,但要學會看懂圖紙,操作機器,因此,出現了專門的職業教育學校?!奥殬I帶”上開始顯現工程師類和技術工人類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才,工程師負責產品設計和生產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技術方面的工作,技術工人負責產品制造。當時對工程師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的要求并不很高,所以這兩類人才在“職業帶”上是直接相交并形成共有的區域。
19世紀中葉以后,科學成為技術的先導,出現的新興技術已經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形成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工程師,但也有中等工程教育承擔了對技術人員(本文指技術員或技術師)的培養。20世紀,技術人員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人才類型,這是掌握一定科學理論知識并能應用于技術領域的新型人才。“十月革命后,列寧主張把第二級學校改為專業技術學校,培養完全精通本行業務的專家。1928 年,蘇聯進一步明確中等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技術員”[4],發達國家陸續將工程師在技術領域的工作交給技術員這種新型人才擔任,于是他們常被稱為工程師的助手。這時的技術教育尚處于中等教育層次。美國在1946年開始用高等教育的2年制專科培養技術員,理論知識在技術領域受到重視。理論技術的形成并不像經驗技術那樣主要來自生產實踐,而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理論知識在技術領域的應用進一步發展了現代高新技術,工程師與技術工人這兩種類型人才在“職業帶”上的交叉消失,逐漸分離并在中間出現了空隙,技術型人才就填補了這一空隙并與其他兩類人才分別形成交叉。
不少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開辦技術員學制,1965 年,美國以本科四年制高等教育培養技術師,這屬于高級技術型人才。在60年代,很多國家開始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案鶕督逃芯俊?984年11期《世界職業教育學制研究》一文的統計數字,在世界117個國家與地區中,設置培養技術員類人才學校的有116個”[5]。說明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各國區分職業教育和技術教育,用技術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已經很普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術人員跨國(境)流動日益頻繁,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工程技術教育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認定也趨向國際化。于是成立了“國際工程聯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IEA),并舉行兩年一次的“ 國際工程會議”?!皣H工程聯盟 ”包括的六個國際協議中:華盛頓協定(Washington Accord,WA)、悉尼協定(Sydney Accord,SA)、都柏林協定(Dublin Accord,DA)等三個協定主要是對工程技術教育及工程技術人員培養質量進行認定,“WA要求完成4年或4年以上大學的系統學習,而SA和DA則分別是3年和2年的高中后教育,即相當于我國大學??芠現ISCED(2011)的5級]的教育要求。WA主要從事的是工程教育,旨在培育未來的專業工程師?!鳶A、DA主要培養的是技術型人才”[6]。這說明在20世紀下半期,技術型人才在“職業帶”上雖然仍與其他兩類人才分別形成交叉,但區域卻進一步擴大,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學歷從中等教育的高級[ISCED(2011)的3級]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本科[現ISCED(2011)的6級]層次。
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迎來了信息時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掌握高新技術的技術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因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容易正確理解工程師的意圖并傳達給技術工人,同時,其又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能夠正確理解生產工藝、發現問題并向工程師反饋。所以技術越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高,他們必須接收系統的、高層次的且不同于科學教育和工程教育內容的技術教育。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21世紀對工程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學歷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7 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工程會議上,許多國家已計劃未來將要求準專業工程師(Professional Engineer,PE)的第一個學位自學士提升至碩士[現ISCED(2011)的7級] ,專業工程師須具備碩士學位正成為國際趨勢[7]。英國和愛爾蘭已將從事專業工程師職業的學歷提高到碩士研究生層次;美國證照機構也要求將碩士級教育視為專業工程師的第一個學位;而SA對工程技術師的要求也在近幾年要求提升至四年以上水平,即學士學位作為工程技術師的第一學位要求;我國也已在上海電機學院等院校試點開辦技術本科培養技術型人才,博士學位獲得者從事工程領域工作(含工程應用研究與工程設計)的已為數不少。再看技能型人才的變化,現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高層次智力技能型人才,因為原先在手工和機械操作時期,許多由普通技術工人就能勝任的設備操作和維修工作,由于在自動化運行中提出了較高的智能要求,使他們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一些應用高技術的設備,特別是自動化生產線的操作維護,也陸續改由大學專科層次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本科層次的技術型人才擔任。因此,“職業帶”上在技術人員區域不斷擴大并持續高移的同時,其他兩類人員在“職業帶”上的分布及其對應的教育層次繼續高移,這些都反映了現代科技發展對教育和人才的客觀要求。
三、“職業帶”理論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技術型人才是發展經濟的核心。技術型人才處于社會人才體系的較高層次,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又是社會經濟運行和技術方案的具體執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對技術型人才的忽視,會嚴重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成效顯著,但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總體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在層次結構、基本制度、國際化程度等諸多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2014年5月2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組織編制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但要實現這些決定和規劃,不論是在理論層面或是實踐操作層面,都是教育系統和人才管理系統的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
社會人才既分層次又分類型,層次區分人才知識和能力的深度,類型區分人才知識和能力的結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將培養人才的分類和教育的分類等融入整個教育體系中統一考慮;我國教育體系又是世界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人才的分類和教育的分類等還應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教育培養的人才又是服務于社會的,因此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還應與社會人才體系形成對應關系。
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高技能崗位大量產生,技能型人才在職業帶上的區域也進一步擴大并出現層次上的分化,對于普通技術崗位的技能型人才,仍可由中等層次職業教育培養,而“復合型”的高技能人才,應上升到由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皬秃闲汀钡母呒寄苋瞬虐瑑深悾阂活愂嵌喙しN的不同技能復合;另一類是技能與智能的復合,這類人才也可歸入技術型人才,因為他們符合技術型人才兼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特點。所以??茖哟胃叩嚷殬I教育就成為了職業帶上技能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區域,本科層次高等教育就成為職業帶上技術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區域,而且這一區域在職業帶上會繼續向右延伸?,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承擔職業和技術教育的高等學校必然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改革,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轉型為培養技術型人才,轉型前后培養的人才在職業帶上都是處于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中工程型與技術型的交叉結合部分,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同屬“ISCED(2011)6級‘學士或同等學位’”[8];若有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由培養技術型人才轉型為培養高技能人才,轉型前后培養的人才在職業帶上也是同處于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結合部分,在國際教育標準分類中同屬“ISCED(2011)5級‘短期高等教育’”[9];因此人才培養的層次都不發生變化,但是人才培養的類型卻都要發生變化。因工程型、技術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是有區別的,轉型后必須重新按新的人才培養類型要求制定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確定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和課程內容。所以對于參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學校,特別是職業技術學校和轉型的本科院校以及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院校等,首先都應找準自己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位置,準確設計自己的發展路向。
我國是宏觀控制能力比較強的國家,但人才管理中對人才的類型和層次結構研究和制度建設均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專業人員是根據專業技術職務確定各種待遇和薪酬,而目前卻還沒有處于社會人才體系重要位置的技術型人才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只是把技術員作為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的最低層次,缺乏“技術員”“技術師”“高級技術師”的專業技術職務上升通道;而又把“技師”和“高級技師”不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對待,列入技術工人系列,走的是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型人才升職通道。因此“技術型人才”的獨立地位和重要作用容易被忽視,這也是影響技術型人才培養和成長的巨大障礙。
一、學科建設
農產品加工學科是一個綜合性強、自身特點突出、理論與應用結合緊密的交叉學科,是以研究農產品屬性和食品工業所依托的科學理論問題、工程技術及裝備的實現問題為基本內涵的學科。它融合了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農學、醫學、材料與工程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農產品的性質及其影響因素、加工過程、貯運與保鮮及其生物學基礎等,形成了農產品原料學、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風味化學、食品營養學、食品物性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檢驗學、食品加工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品質學等分支學科。不同時期農產品科學的內涵與外延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其從農產品加工的基本問題,發展到農產品加工材料的生產、處理,以及加工過程對產品品質和加工性能的影響,涵蓋了農產品組成成分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變化、對加工過程的影響、對人類的營養作用、食品質量控制,以及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農業院校紛紛建立了農產品貯運與加工專業或食品科學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專業,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發展成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這其中包括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上海農學院(現并入上海交通大學)、福建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多所農業院校以及西北輕工業學院(現陜西科技大學)、上海水產大學、淮海工學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繼增設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近幾年來已有47所部屬或省屬院校增設了該專業。
1998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本科專業目錄。新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制糖工程、糧食工程、油脂工程等專業合并組成,專業覆蓋面涉及工、農、貿等幾大領域,而且沿用至今。從學科發展性質來看,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學科是一門連接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各學科的交叉融合,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學科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學科結構劃分更科學,學科交叉更明顯。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學科在我國科學研究體系中已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平臺建設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農產品加工平臺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相繼建立了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農產品加工學科群(綜合性重點實驗室與專業實驗室)、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國家中心與專業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研究平臺。目前,由農業部組建的有關農產品加工領域的研究平臺有由科技教育司組建并管理的農產品加工學科群和由農產品加工局組建并管理的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
1.農產品加工學科群
2011年,農業部以滿足產業發展、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科學與技術問題、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按照“產業導向、整合共享、合力攻關”的建設思想,在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行業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慮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以產業為主線,兼顧區域布局,建立以農產品加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為龍頭、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為骨干、實驗站為補充的三級學科群。
按照上述設計思路,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的基礎上,建設農業部農產品加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根據不同行業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要求,結合已建的各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建設6個部級農產品加工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和若干個農產品加工實驗站,形成以行業為主線、區域為輔助的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體系。
(1)農產品加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
功能定位:以應用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為主,兼顧基礎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和關鍵技術難題。
研究內容:針對世界農產品加工業科技發展前沿和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科技需求,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大宗農產品(糧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與保鮮、質量與安全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重點研究農產品加工品質與過程控制機理、農產品物流保鮮的生物學機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機制等科學問題,發展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置,持續支撐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建設單位: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控制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2)農產品加工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
功能定位:圍繞某一特定專業(區域)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需求,以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基礎性工作為主,主攻某一特定專業(區域)發展面臨的創新工作,突破制約特定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
研究內容:針對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農產品貯藏保鮮、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業(區域),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推動某一特定行業(區域)內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開發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和專有技術,為某一特定行業(區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建設單位:以現有的6家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部級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建設6個農產品加工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
――果蔬加工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畜產品加工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南京農業大學)
――水產品加工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熱帶作物產品加工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農產品貯藏保鮮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功能食品專業性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2.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
2007年,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著手組建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到目前為止,分4批共認定了1個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和261個專業分中心(269個依托單位),并成立了糧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葉加工、特色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裝備9個專業委員會。兩百多家專業分中心分布在全國31個?。ㄊ小⒆灾螀^),其中在東部地區135個、中部地區58個、西部地區50個、東北地區26個,分別占總數的50%、22%、18%和10%。從領域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7個技術領域,其中糧油加工領域68個,果蔬加工領域59個,畜產品加工領域52個,特色農產品加工領域38個,生物質燃料加工領域3個,農產品加工裝備領域15個,水產品加工領域34個。從依托單位的性質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骨干龍頭企業,其中科研單位57個,大專院校29個,企業183個,分別占總數的21%、11%和68%。
2012年,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大力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實現了“建平臺”向“用平臺”的方向轉變。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農產品加工公益性行業科技項目規劃,組織爭取14個項目列入國家計劃,總經費超過2.3億元,100多家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以“產學研用”相結合方式參與課題研發。在12個重點研發單位開始啟動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和中試基地建設項目,國家投資達到6000多萬元。組建了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了農產品加工研發9個專業委員會的工作指導,組織開展了系列科企技術對接活動和農產品貯藏、干燥等技術的示范推廣活動,數百家企業的技術難題得到了解決。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的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凝聚力、戰斗力得以提升,運行機制更加順暢。
此外,由科技部組建的研究平臺有國家肉類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糧食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珠海)。
由國家發改委組建的研究平臺有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稻米及副產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加工機械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發酵工藝及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三、人才隊伍
目前,我國從事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科研單位和大中專院校已經超過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設立了食品科學、農產品儲藏與加工專業,近100多家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能夠培養研究生,其中碩士點院校91所、博士點院校24所,約有5萬人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國家、部門、地方三級科研體系,組建了一支多學科的農產品加工專業科研隊伍,包括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傳統食品工業化、保鮮與物流、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加工裝備等。同時,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加工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集團,一大批農產品加工企業相繼成立了研發中心,20多家企業設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為我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先導力量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進一步加強我國高層次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建設、促進優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快速成長,2011年,農業部啟動實施“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該計劃作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的子計劃,計劃從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選拔培養300名中青年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國建立300個農業科研創新團隊,建立一支學科專業布局合理、整體素質能力較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隊伍。
目前共確定2批、150名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其中農產品加工領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
總之,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創新型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銜接的研究開發體系和聯合攻關的有效機制,形成了一支學科齊全、了解農產品加工貯藏發展前沿,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科研開發能力的科研隊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從科研項目、基本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1.科研項目投入
科研項目的資助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加工關鍵工藝、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等方面?!笆濉逼陂g,科技部啟動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重大專項,是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上對農產品加工領域給予重大專項資助,產生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有力推動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余科技的快速發展。“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設置9個食品領域項目,108個課題,總投入經費超過6億元。國家863計劃也加大了對食品學科的資助力度,“十一五”期間資助額度超過1億元?!笆濉逼陂g,科技部入庫農產品加工項目222個,截至2012年,出庫項目包括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共10個項目、85個課題,經費總投入約8億元。
由農業部組織實施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也逐年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和“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2 個項目立項,財政撥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資助了“適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范推廣”和“糧油真菌毒素控制技術研究”2 個項目立項,財政撥款3435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食品學科研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笆晃濉币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在食品科學領域的立項逐年增多,2007~2009年,與食品科學研究領域有關的申請項目數分別為461、604和823項,資助項目數分別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設立食品科學學科,主要資助食品科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自2010年起開始受理和評審食品科學領域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年申請項目l386項,各類資助合計270項,總資助經費達8000萬元。2012年,資助食品科學領域面上項目164項、青年項目181項、地區項目52項,資助經費總額19877萬元。
2.基本建設投入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組織的《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專業分中心建設項目》,從2007年開始,連續5年對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內研發中心基本建設給予補助,累計投入6220萬元,用于購置應用開發、中試和檢測等儀器設備,初步為研發體系的建設搭建了農產品加工中試研發、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的技術先進、功能齊全的技術平臺,整體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通過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項目的資助,各研發中心研發工作硬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在各自領域內的研發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斷研制出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為開展農產品加工前沿技術、重大共性技術及產業化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提供了條件支撐。
五、重大項目
幾年來,農業部、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等相關部門相繼設立重大專項大力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創新。
1.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是圍繞農業部門的職責、任務以及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重點開展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實施。其中,“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第一個行業科研專項,于2009年開始資助。截止到2012年,已經實施的農產品加工領域的行業科研專項有“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適于不同區域農戶小型儲糧設施研究與示范推廣、糧油真菌毒素控制技術研究”等4個項目。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是以解決制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技術瓶頸為重點,以初加工和綜合利用為切入點,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適當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強調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究同步,加快實現產業化。
2.科技部863與科技支撐項目
科技部從“十五”開始設立農產品加工重大科技專項,“十一五”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笆濉逼陂g通過“項目入庫出庫”的方式確定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糧食綠色加工技術與產品、主食工業化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產業化示范、功能食品設計及制造關鍵技術與產品、果蔬食品制造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質量安全控制及檢測關鍵技術與產品、區域特產資源生態高值利用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鮮活農產品安全低物流技術與配套裝備”等8個科技支撐項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準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綠色智能農產品供應鏈核心技術研制”等2個863項目。
3.國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項目
自2009年國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學部設立食品科學學科以來,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的支持數量和經費大幅增加之外,開始設立重點項目和杰青項目。2010年杰青項目“乳酸菌及乳品發酵劑基礎研究”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張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項目“食品微生物功能發掘與利用的基礎研究”由江南大學陳衛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項目“食品科學”由天津科技大學王碩教授主持。
六、標準制訂
在進行課程體系建設前,應該首先明確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根據200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歸納為科學型、工程型、應用型三類。雖然該規范并沒有為網絡工程專業規定統一的學科規范,但可以參考該規范將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分為五類:網絡設備的設計與制造、網絡協議的設計與實現、網絡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網絡工程的設計與實施和網絡系統的管理與維護。[3,4]前兩類屬于科學研究型人才,第三類和第四類屬于工程技術型人才,第五類屬于應用型人才。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應將我院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定位在培養工程技術型人才,即培養網絡應用程序的設計與開發和網絡工程的設計與實施方面的專業人才。根據上述人才培養規格的定位,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應該以培養工程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具體建設思路如下:(1)以專業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2)重視專業理論基礎的學習,打牢基礎,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適當考慮校企聯合,增強實踐教學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3)依據培養目標,合理取舍、開設課程,適當兼顧主流技術、方法的發展,精簡內容重復課程;(4)合理安排專業課程的學期分布及課時,靈活把握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比例,本著由易到難和由少到多的原則,盡早開設實用的專業技術類課程;(5)適當考慮學??傮w要求和學生就業需求。
2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內容
針對現有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根據上述課程體系建設思路,可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將課程體系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技能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六個模塊。其中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和實踐教學環節模塊的設置主要依據學院課程體系和培養計劃建設的總體要求開設,不做調整和優化。教師教育課程模塊主要考慮到學院的師范特性以及就業需求,開設心理學、教育學兩門課程。心理學開設學期為第6學期,周學時為周3學時;教育學開設學期為第7學期,周學時為周5學時。通過增加教師教育課程模塊,學生畢業時可以申請教師資格證,拓展學生就業面。其余模塊可以在現有課程體系模塊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優化。在調整優化時,將課程實驗或上機實踐課時算入課程課時中,實驗或上機實踐開課時間可根據課程講授情況合理安排。
2.1專業基礎課程模塊
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為讓學生更好的打好專業基礎,盡量減少課程間重復內容,并對現有課程進行以下調整和優化:(1)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設置,未按照學院統一要求,將該門課程設置為通識教育類課程;(2)高等數學(一)課程開課學期未變化,但考慮到一年級新生第1學期實際教學周數為14周,將高等數學(一)的周學時設置為5學時,保證該門課程的總學時;(3)刪除與后續課程聯系不緊密的普通物理、離散數學兩門課程,增加與后續課程聯系緊密的算法基礎、概率論和數理統計課程;(4)考慮到專業特點,無需將模擬電路、數字電路作為兩門課程開設,而將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兩門課合二為一,開設電子技術一門課程,從而將總學時壓縮一半,減少的課時可以增加到后續工程實踐類課程中去。調整優化后的專業基礎課程模塊開設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高等數學(一)、高等數學(二)、線性代數、算法基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語言程序設計、電子技術、數據通信等課程。
2.2專業核心課程
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對現有課程進行以下調整和優化:(1)由于前續基礎類課程的調整和優化,同時考慮到網絡工程專業培養工程型人才的特點,以及為保證后續課程的開設,將與后續工程實踐類課程聯系緊密的專業核心課程早開設,以保證后續課程盡早開設。而與后續工程實踐類課程聯系不緊密的專業核心課程,在保證專業核心課程開設連續性的情況下,可以推后開設。將計算機網絡課程從原第4學期調整到第3學期,課時保持不變為周4學時;將數據庫原理課程從第6學期調整到第4學期,課時保持不變為周4學時;將計算機組成原理從原第4學期調整到第5學期,課時保持不變為周4學時;將操作系統從第5學期調整到第6學期開設,并將周學時從周4學時調整為周3學時,減少的課時可以增加到后續工程實踐類課程中去。(2)考慮到網絡工程專業的特點,數據結構課程并非網絡工程專業最核心的課程,因此將數據結構的周學時從周5學時調整為周4學時,總學時為72學時,開課學期不變為第3學期,減少的課時可以增加到后續工程實踐類課程中去。調整優化后的專業核心課程模塊開設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5門課程。
2.3專業技能課程
在專業技能課程中,充分考慮專業相關、重工程實踐、更新技術、少重復的原則,對現有課程進行以下調整和優化:(1)多媒體技術調整為多媒體技術與應用,開設學期不變為第4學期,周學時不變為周4學時。此調整主要考慮的是,多媒體技術更強調理論學習,而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則既強調理論學習也強調實踐學習,這符合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Java程序設計調整為面向對象技術(Java),開設學期不變為第5學期,周學時不變為周4學時。此調整主要考慮的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或面向對象技術已成為當今主流程序設計方法,是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必須學習的,而Java程序設計更多的是學習程序設計語言,兼顧面向對象技術的學習。調整后的面向對象技術(Java)則是主要學習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或面向對象技術,而以學習Java程序設計語言和Java程序作為學習面向對象技術的方法。不難看出,后者的高度顯然高于前者,是自頂向下的,也更符合面向對象技術的特點。TCP/IP技術調整為路由與交換技術,同時由于前續課程計算機網絡開設學期的調整,路由與交換技術的開設學期從第5學期調整為第4學期,周學時不變為周4學時。此調整主要考慮的是,TCP/IP技術單從TCP/IP看,與計算機網絡課程基本重復,甚至可以看做是計算機網絡課程的一部分,而且TCP/IP技術的工程實踐含義不明顯。調整后的路由與交換技術則更強調工程實踐,也更適合實物環境的實驗開設。Web編程開設學期從第6學期調整到第5學期,周學時不變為周4學時。Linux服務與應用未做調整,開設學期為第6學期,周學時為周4學時。網絡通信編程開設學期從第6學期調整到第5學期,周學時不變為周4學時。網絡工程與系統集成開設學期不變為第7學期,由于原學時偏高,將周學時從周7學時調整為周6學時。網絡安全技術開設學期從第7學期調整到第8學期,由于原學時偏高,將周學時從周7學時調整為周6學時。(2)刪除網絡協議分析與開發、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絡管理技術、網絡規劃與設計四門課程。由于網絡協議分析與開發、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絡管理技術三門課程與計算機網絡、路由與交換技術基本重復,網絡規劃與設計與網絡工程與系統集成基本重復,因此將這四門課程刪除。(3)根據當今主流技術的情況,增設VB。NET開發技術、移動開發平臺技術、J2EE高級應用開發、c#程序設計、無線網絡技術等五門課程。VB。NET開發技術開設學期為第4學期,周學時為周4學時;移動開發平臺技術可以看做是面向對象技術(Java)的后續課程,也是當今非常熱門的技術,開設學期為第6學期,周學時為周4學時;J2EE高級應用開發可以看做是數據庫原理的高級應用,開設學期為第6學期,周學時為周4學時;c#程序設計也是當今主流的開發技術,開設學期為第7學期,周學時為周6學時;無線網絡技術是目前非常流行的技術,開設學期為第8學期,周學時為周6學時。調整優化后的專業技能課程模塊開設VB。NET開發技術、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路由與交換技術、web編程、面向對象技術(Java)、網絡通信編程、Linux服務與應用、移動開發平臺技術、J2EE高級應用開發、網絡工程與系統集成、c#程序設計、網絡安全技術、無線網絡技術等13門課程。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