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20: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律科普小知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一年以來,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在區委、*的指導下,按照年初制定《***社區防震減災工作計劃》認真貫徹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基層作用
成立了領導小組,將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本年度社區工作目標考核,并加強防震減災工作,做到人員落實到位。
二、創新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一是按照上級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4月1日組織社區干部、工作人員、居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防震減災知識講座,并結合本社區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學習相關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在社區醒目區域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增強民眾防災減災意識;二是傳達上級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傳達學習了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對防震減災工作進行強調,要求:一是要有意識。要有預防各種災害的意識;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強各方面的措施和準備;三是要有責任。要認清防災減災形勢,加強責任心,相關工作人員要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防災減災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大家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民眾的防災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社區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充分發揮基層作用,努力推進防災應急工作
為全面貫徹上級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社區防震減災工作,一是制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立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二是制定社區《防震減災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防震減災應急機構。三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籌建起一支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和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了志愿者隊伍的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四是制定了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應急預案并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通過演練不斷完善了預案。
四、切實加強防震減災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業務培訓,搞好自身建設,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
在社區的組織下,進一步加強了相關人員的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學習。一是組織各類相關法律法規的專題學習和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業務指導,搞好震害防御、應急管理業務培訓。通過不斷學習,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促進我社區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
在5.12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樹7.1級地震,使許多鮮活的生命瞬間被無情地吞噬了,災難給我們敲響了*鐘。普及防震自救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市、區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意見》文件精神,以增強師生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為目標,我校于5月份在全校范圍內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開展地震應急模擬演練等活動。增強了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探索了學校防震減災教育工作的新思路?,F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組織領導,成立了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負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廣泛宣傳動員,提高了學校師生對防震減災教育意義的認識,激發了師生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的積極*,有力提高了師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深刻認識到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常抓不懈。
二、多渠道廣泛宣傳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以加強師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根據《中華*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充分整合學校科普教育的資源優勢,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科普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防震減災教育重視活動體驗原則,開展了以防震減災為主題,以災害防御科普知識教育為主線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增強師生的防災抗災意識和自覺*,提高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首先,把震減災科普知識教育作為學校安全教
育的重要內容,并列入教學計劃,重視學科滲透,將防震減災知識引入課堂教學,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每周校本課程時間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其次,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宣傳:利用黑板報、手抄報、橫幅、展板、標語、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并組織學生觀看了《唐山大地震》、《蟾蜍》、《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減災錄像,使學生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識、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識,拓寬了知識面,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第三,組織防震減災專題知識講座和知識競賽,使學生對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知識有了較系統全面的了解。
三、開展地震應急模擬演練。
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地震應急模擬演練實施方案,成立演練指揮部,確定了科學詳實的活動流程、疏散路線及人員分工。于5月12日下午3時分別在羅坊中學、羅坊希望小學、下山橋小學三校進行了地震應急模擬演練,校長親自指揮,班主任及課任教師協同配合,順利有序地完成了撤離疏散、安全保障、醫療救助等過程,結束后校長對演練過程進行了總結。進一步增強了師生防震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應對地震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過程井然有序,歷時三十多分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通過此次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全校師生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我校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以保障師生安全,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為目標,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繼續開展下去,創建*校園。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打造社區減災平臺,構建和諧美好社區。在“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根據區委、街道辦事處的要求,結合我社區工作實際,從防災搶險演練活動、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三方面進行入手,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火災現場搶險演練
為引起社區全體居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進一步增強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結合本地防災減災工作實際和我社區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火災現場搶險實施方案,細致安排部署活動的實施步驟和操作辦法;假定演練背景,根據活動總體要求,明確指導思想、社區及駐街單位在活動中的具體職責。
我社區高度重視此次演練活動,預設一居民樓發生險情,演練開始:報警器響起、社區的擴音喇叭播放、敲鑼報警,緊急通知居民進行疏散轉移,通知消防隊進行救援,派出所實施交通管制,開展應急搶險工作。演練總體情況良好,群眾順利轉移、疏散,但是也體現出一些具體問題,如群眾和搶險隊伍配合默契差影響轉移速度等。
二、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周活動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我社區通過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面向轄邊居民進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面向不同人群進行了宣傳,司機朋友應如何面對濃霧天氣;家中老人和少年兒童面對火災應如何自救。針對轄區居民開展關于地震等災難的相關知識。
通過宣傳,使居民不斷增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動員廣大居民相信科學,不聽信謠傳,當好聯絡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形成全社區廣泛參與的群防體系。
三、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防災減災工作是關系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須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經?;⒔∪罏臏p災,及其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我社區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了對居民的防火知識宣傳,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和參與防汛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區通過加強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建設,為防災減災工作做好了準備。
四、存在問題
這次“防災減災日”活動是比較成功的,但同時通過活動也體現出來一些問題。
1、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不強。通過調查、宣傳,我們發現一般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2、防災減災活動不勤,訓練時間明顯不足。
關于防震減災活動總結社區2021
今年5月12日,是國家第x個“防災減災日”。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我社區于5月x日至x日向居民大力宣傳防災減災基本知識,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周活動
通過展板、宣傳欄等形式面向轄邊居民進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面向不同人群進行了宣傳,司機朋友應如何面對濃霧天氣;家中老人和少年兒童面對火災應如何自救。針對轄區居民開展關于地震的一些相關知識。通過宣傳,使居民不斷增強防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動員廣大居民相信科學,不聽信謠傳,當好聯絡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形成全社區廣泛參與的群防體系。
二、建立防災減災長效機制
防災減災工作是關系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須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經?;⒔∪罏臏p災,及其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
我社區通過此次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避災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體居民共同關心和參與防汛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區通過加強責任制建設,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建設,為防災減災工作做好了準備。
三、存在問題
這次“防災減災日”活動是比較成功的,但同時通過活動也體現出來一些問題。
1、居民防災減災意識不強。通過調查、宣傳,我們發現一般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現在,許多學校的晚點都走了樣,變了味,內容隨意,形式單調,沒有真正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違背了課程設置的初衷。其實,晚點是班主任強化班級管理、加強學生思想品德、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的“袖珍”課。上好這堂課,有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張揚其個性,提升其人格,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更有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晚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現擬舉如下:
新聞會。班主任可以利用晚點讓學生走上講臺,把自己了解的身邊事情、國家大事以新聞的形式告訴給同班同學。新聞的內容不限,可以是校內校外,也可以是國內國外的;介紹的形式也不限,可以模擬記者的口氣報道,也可媒體鏈接,更可用小組搶答、資料交流等不同形式??傊ㄟ^讓學生課前看新聞、寫新聞,課中說新聞、展新聞,課后議新聞、悟新聞讓學生從小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生活,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實話實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對生活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并能發表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留意自己周圍的生活,關注同學之間發生的瑣事,選取典型的事例讓學生展開討論,也可以設置“實話實說”等欄目,由學生當主持人,提出“你是怎樣看待上網現象”等一些熱點焦點問題,要求學生大膽發言,并進行實話實說,也可直截了當問學生“自己是否上過網,當時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等問題,讓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說出自己的心理話。在交流和爭論中,讓學生澄清認識、明辨是非,達到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故事大觀園。中學生喜歡聽故事,也愛講故事。班主任可利用晚點,根據學生的愛好興趣,圍繞教育的重點搜集有關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蛑v名人成長的軌跡、軼聞趣事、生活風貌,或講名人的豐功偉績、內心世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名人成才也是不容易的,激發同學們向名人學習的興趣,也可讓學生把平時課外閱讀已掌握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講給同學們聽,更可以進行古詩詞閱讀賞析,特別是讓學生講述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扣人心弦的成語故事,讓學生在精彩的故事中感受到英雄的偉大,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生活百事通。班主任可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上網查找、翻閱資料等形式從天文、地理、歷史、環保、科普、法律等不同角度介紹有關的知識。有的學生介紹怎樣預防H1N1流感,有的學生介紹如何預防觸電,有的介紹如何起動火災、地震應急預案,還有的同學介紹如何進行人工呼吸,更有的同學介紹如何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等生活小竅門??傊?,晚點課堂成了知識的萬花筒,一個個有趣的生活小知識,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生存的技能、本領,把衛生、健康、安全等教育內容滲透到這種形式的活動中,使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成長多棱鏡。當今的學生自控能力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班主任可以要求學生回顧自己一天、一周及一個月來的學習、生活情況、行為習慣、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內容,并作必要的記錄,引導學生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反思,并能明辨是非,在反思中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不僅如此,班主任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舞蹈、小品等不同形式展現學生的喜怒哀樂,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展示了學生的青春活力。
征集記誦名言。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整理名人名言、諺語警句、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內容,然后在晚點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名言警句的意思,并談出自己的感受。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背誦一條或幾條名言警句、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演講辯論會。演講辯論會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和雄辯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晚點時間,進行“玉樹捐款”演講比賽,喚起學生的同情心,還可以圍繞“過生日,該不該請同學吃飯”等話題展開辯論,通過演講辯論會這樣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的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班級宣誓。一個有凝聚力、有進取心的班級一般是有宣言誓詞的。朗誦班級誓詞可以增強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增進班級凝聚力。班主任也可利用晚點誦讀班級誓詞,堅定同學們的理想信念,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正是這些理念,讓我們的城市得以發展,文明得以延續。但近幾十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忽視了水與水環境的價值。城市河湖水面萎縮、河道水質污染,水環境惡化,人水之間變得不再那么和諧, 而“生態文明建設”又讓人們重新懷念起那“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水相依”的生活畫卷。一些省市結合水利風景區建設和城市水環境治理,開展了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打造出許多人、水、城和諧發展的新“水城”,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本期“1+6議事廳”將就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展開深入討論。
重視生態用水,凸顯水景觀利用的公益性
主持人: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任務艱巨、系統復雜。請各位嘉賓談談對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是怎樣認識的?
尹長友( 臨沂市副市長)
我們臨沂是山東省政府命名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在十多年的依水建城、以水興城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建設城市水生態文明,就是要以尊重水的自然規律為前提,以可持續發展為要求,把以水為魂的生態建設與文明城市建設相結合,在城市建設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維護好水生態環境的健康循環,形成人與水、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局面。
近幾年臨沂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們圍繞著水生態、水環境建設這一核心要求,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城市面貌與城市宜居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總結工作實踐中的經驗,我認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要完善城市水利基礎設施,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排澇安全,避免水帶來的災害;二是要完善城市水生態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親水需求;三是要提高水環境質量,解決好影響市民健康的環境問題;四是要形成文明的用水方式,將對水資源的需求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水資源的擾動。
羅冬波(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 )
在2012年11月黨的十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后,2013年初水利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中便指出,選擇一批基礎條件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較強的城市,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這也正是本期話題“水生態文明城市”的提出背景。
我認為,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一種以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诖?,我理解城市水生態文明應該包括四個內容,即水自然生態、水經濟生態、水社會生態和水文化生態。
水自然生態指的是水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包括原生態的保護、污染的治理、治理后的維護和人工性水自然生態的建設,以恢復、構建水生態系統平衡為最高判斷標準。目前國內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案例,如河北秦皇島湯河公園,以最少的設計保留了原有河流生態廊道的綠色基底,將城鄉結合部的一條臟、亂、差的河流,改造成一處魅力無窮的城市休
憩地。
水經濟生態指的是對水經濟性開發的適度性,比如發電、灌溉、漁業、旅游等,如大家熟知的休漁期、飲用水保護等。水經濟生態平衡水景觀、水環境的公益性與商業性。
水社會生態指的是人類與水環境相互作用的和諧狀態,如廣東有不少濱江、濱海、環湖綠道,在不破壞水體的情況下,滿足了人的親水性休閑需求。
水文化生態指的是水文化的良性繼承,包括水利工程文化、水系文化、水文化和水資源所屬地的地域文化,四者共同構成水文化體系。
陳田(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旅游地理室主任)
我認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內涵,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是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及其設施建設問題。水資源與水環境是城市發展基礎,如何保障水資源安全和水資源的持續利用,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應該成為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的首要任務。
其次是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這也是體現用水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不僅要通過各種節水措施推廣和節水理念宣傳,達到民眾用水文明行為的普及,而且要在水資源利用結構方面,扭轉重眼前的生產生活用水,輕看不見的自然生態用水和地下補水。將生態、自然生態用水需求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高度來認識。
另外是對水資源、水環境價值的認識與綜合利用。在尊重水生態、水環境自然形成規律前提下,如何發揮水環境與水景觀在改善、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這也是體現人水和諧,發揮水與水生態的景觀綜合價值,服務于宜居城市發展的需要。同時,凸顯水景觀利用的公益性,讓更多的民眾能夠自由地享受親水環境的福利。
最后是用水治水理念的公眾化普及與提升。如果說前三點可以在短期內提升上去,那么讓大眾的水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并成為自覺行動,也將是一項更為重要的和長期的任務。
水生態文明“進城”,老百姓獲益
主持人:在我國城市水生態面臨水污染、用水結構不合理、水環境景觀利用不文明等一系列問題的情況下,將水生態文明理念引入城市建設有什么現實意義?
劉昌雪(蘇州市民)
前些年,在我們蘇南地區,由于忽視水環境保護,很多城鎮的河湖水系污染嚴重,親水環境喪失,古詩詞中所描述的蘇南水鄉景色畫卷,已是過眼煙云,甚者連我們的飲用水質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我覺得,國家提出水生態文明建設,讓居民的日常飲用水質能得到保障,首先是實惠我們普通老百姓。
我的家鄉蘇州是個水城,許多居民都是臨河而居,一直以來河水就與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將河水污染解決了,也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作為一個旅游城市,許多游客來蘇州就是為了感受江南水鄉的特色,像蘇州山塘河,每天接待很多游客。如果游客坐船游覽的時候聞到陣陣惡臭,一定會失望而回,那整個蘇州的城市形象和品味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水環境的優劣不僅對蘇州,對于任何一個城市建設都很重要。我覺得將水生態文明的理念引入城市建設,真正服務到人民,才是文明的精髓所在。
詹衛華(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景區規劃建設處處長)
城市的發展水平往往構成了一個區域、一個國家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生態文明城市概念的提出,嚴格來說是對工業文明以及工業文明條件下,城市發展方式進行自覺反思的結果。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中發展過程中的困境,就必須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徹底的反思和改造。而生態文明恰恰就是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徹底反省的一種理論結果。
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洪安全、排澇安全、工程設施安全;有利于優化城市水資源配置,統籌保障工業用水、居民用水、城鄉用水和生態用水;有利于營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諧的良好城市生態環境,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濱水景觀風光帶;有利于挖掘、弘揚厚重的水文化、現代水利科技知識;有利于建立以城市水系為骨架、與水資源相匹配的城市產業布局和規劃建設發展構架,可改善人居環境,滿足人們親水、近水、濱水而居的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共享水利改革發展成果。
尹長友(臨沂市副市長)
當前,許多城市在建設中仍存在一些誤區,比如過度熱衷挖河造湖,水環境建設工程性痕跡過于明顯,城市防洪除澇能力建設滯后等等。應該說,臨沂市在近年來的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較好地避免了這些問題。請名家高手,對城市水環境建設進行了科學規劃設計;城市水系整治盡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態,并采取了生態護岸的方式;把保障城市水安全作為基本任務,將防洪能力提高到了50年一遇,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了38萬立方米。
面對一系列問題,將水生態文明理念引入城市建設,我覺得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重新審視水資源、水環境在城市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從長遠角度進行規劃,實現城市水環境建設的良性發展;二是有利于在城市水利建設中貫徹生態治理理念,推動形成生態、文明的治水、用水方式,形成人水和諧局面,讓城市居住者享受更加宜居的生態環境;三是有利于在城市建設中彰顯地方水文化,突出城市的特色品牌,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實現城市健康、持續、科學地發展。
落實細節,“硬”的“軟”的一起來
主持人: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在城市水系的硬件方面應該做哪些努力?軟件方面又需要哪些政策及標準的支撐和設計?
羅冬波(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
要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從實施上來講就得加強城市水系的軟硬件建設,水系的表現形態不同,對城市的功能不同,軟硬件配備也會有很大差異。水系對城市主要有四大功能,即生態功能、生產生活、休閑游憩和軍事作用。另外,城市水系的區位通常也是影響城市水系功能進而影響軟硬件配備的重要因素之一,城中水系更多承擔市民日常濱水休閑的功能,城郊水系多為周末休閑度假,遠郊水系多為生態保育、飲用水庫、工業用水等,其硬件配備自然不同。
以塞納河為例,塞納河是巴黎的城中水系,巴黎是在塞納河的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塞納河對巴黎的形成、發展乃至景色都起著特殊的作用,其硬件建設配備也比較綜合,包括碼頭、堤岸、橋梁、綠道、兩岸綠化、建筑美化、鋪地、燈光、截污及水面清撈垃圾設施配置、河心島建設、水壩、水庫、發電站、快車道、人行道和濱河公園等設施。
軟件配備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國家立法,保護水生態。比如2001年法國重新修訂了《國家衛生法》,對排污進行更加嚴格的規定;二是政府重視,規劃指導。巴黎市歷任市長對塞納河都高度重視,分別出臺有《塞納河長期利用》、《歷史核心區塞納河堤整建協議》、《土地分區使用規劃》,《巴黎市區塞納河美化計劃》等,對沿河的功能、業態、布局、建筑風貌等都進行了規劃和控制,將防洪、治污、治岸、交通、景觀和城市開發建設融為一體,造就河兩岸的和諧風光;三是沿岸各級政府群策群力,各自管理好自己的河段;四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河段管理。先是政府預算撥款,再就是將部分土地劃撥給管理機構――巴黎港務局使用,利用土地直接建設使用或租賃,產生的經濟效益用于該局的正常開支和對塞納河的管理,還采取沿河收取管理費辦法以彌補資金來源的不足。
我國在進行城市水系軟件配備的時候,還需考慮水文物保護法的出臺和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以豐富和完善軟件體系。
詹衛華(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景區規劃建設處處長)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探索建立“以評促建、建管結合”的體制機制,啟動國家級和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制定管理辦法,完善實施方案,明確申報范圍、標準和條件,規范審批流程,強化動態監管;組織編制和頒布實施《水生態文明城市評價標準》、《水生態文明城市規劃編制導則》等系列規范標準,突出水資源體系評價與水生態體系評價,強化規劃編制審批,并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水利規劃,與有關規劃相銜接,逐步建立起涵蓋水生態文明城市申報、評價、審批、規劃、建設、監督、管理全過程的制度標準體系。要注重與《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城市水系規劃導則》等現有國家政策規章制度標準的銜接。推動水利制度標準的制修定過程中統籌考慮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需要。
陳田(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旅游地理室主任)
我在這里想強調一點,要將維護城市水系和水生態環境構建作為城市的一個子系統來考慮,并將其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與城市設計中去。特別是在城市新區開發、成片舊城改造過程中,將水系統、水景觀與城市綠色開敞空間有機融合;將城市水利工程設施與居民休閑旅游功能有機結合。其中疏通自然水系,利用低洼地形,恢復水系統,構建城市水生態環境是重要的環節。
同時,要將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的科普,將用水與治水理念、文化的宣傳推廣融入到景區和社區。
沒有“萬金油”,模式要強調個性
主持人:我國城市的地域自然、經濟與文化差異很大,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應該如何考慮自然與文化地域差異的影響?在發展模式上應該如何具體體現?
李文(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委會名譽主任)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10年前,水利部提出來要轉變治水模式,應該賦予它旅游的功能,現在他們在全國做了518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水利風景區升華的結果就是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
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的打造肯定不能套用一個模式,要充分挖掘水生態文明城市具有的環境條件和人文條件。一般來說,河流受氣候、水文和地貌的影響,這些規律如何反映到水生態文明的建設上,更牽扯到歷史、文化和人文風貌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
我跟著水利部去山東考察過水生態文明城市,我覺得這是非常復雜的一個自然、社會、技術的綜合體。再加上目前城市多頭管理的現狀,又有很多利益集團在參與,所以要真正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會碰到很多復雜的問題。
從目前試點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標準來看,盡管山東省提了5個方面,國家提了6個方面,但我個人認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是否有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決于水質和水量,這也就決定了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規律性。從這幾條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水量不一樣,水資源存在的形態不一樣,但是仍然是有規律可循的。
陳田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旅游地理室主任)
我贊同李文老師的說法。在不同的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背景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需要遵循其共性規律,但更需要體現個性特征,這就要充分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確定自身的建設與發展模式。因此,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標準應該包含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個性指標的選擇,是由地區自然與人文環境差異所決定的。一個能夠充分體現自然與人文環境差異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可能是更具魅力的和可持續發展的。
體現因地制宜,我覺得至少應該從兩方面來著眼。首先是體現水資源、水系與水生態地域特征及其孕育形成的自然地理環境背景。如西北與東南的水分條件不一樣,西南山區與華北平原水系形態不一樣等等,因此,在相應的建設指標上應該有所差異;其次是長期人文發展歷史所沉淀下來的傳統人水和諧的治水用水理念與文化精髓,如何傳承與創新地運用到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標準中來。
突破體制的痼疾,學習臨沂好榜樣
主持人:您認為就目前中國城市水利建設、水與水環境管理和發展現狀來看,將水生態文明引入城市建設的最大的難點是什么?應該如何著手解決?
詹衛華(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景區規劃建設處處長)
水利部除城市供水、防洪、排澇等基本功能外,城市河湖的水資源保護與優化配置、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整治、水景觀打造也越來越成為城市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務和關鍵環節。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比如,成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領導協調機構,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水利部門具體承辦,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機制,強力推動創建工作。要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建設、衛生、環保、林業、國土資源、交通、旅游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協作配合,形成合力。
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仍處于初期階段。要選取部分省市開展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加強指導,完善制度,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山東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已經進入評審階段,并且納入山東生態水利“三步走”的發展規劃,即依托第一階段的水利風景區建設和發展,重點推進第二階段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實現人、水、城和諧發展,為第三階段有序推進水生態文明市(縣、區)創建和實現城鄉水利一體化、生態化發展創造條件,措施得力,勢頭良好。
尹長友( 臨沂市副市長)
我認為將水生態文明引入城市建設,主要應該考慮水生態文明理念與城市水利建設、水環境管理的融合問題。水生態文明城市要求打造水景觀,在堤防和閘壩等水利工程在滿足防洪供水的基本前提下,要與城市環境相協調并融為一體,要美觀,要自然,要生態,要代表并展示當地的文化特色。要做到這一點,水生態文明城市要科學規劃,要把城市水利建設與城市建設統一起來,城和水成為一體,一并規劃,一并建設。
最根本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要保證水量,更要保證水質,要通過工程措施和制度措施,使一年四季長流水,流清水。延伸開來,要有豐富的水上游樂項目,水上競技項目,水上演藝項目;還要發展水經濟,涉水旅游,涉水餐飲,涉水市場,涉水居住,使水生態文明建設成為轉變城市經濟發展方式的新的動力,成為有效緩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缺口問題的有效途徑。
李文(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委會名譽主任)
我認為,陳田主任總結的水污染嚴重、忽視生態用水、水利設施利用率低、缺失優秀水文化等八點問題,是目前城市水生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應該是城市管理體制的問題。現在城市治理和建設是多頭領導,這就給水生態文明城市的打造帶來了很多協調上的矛盾,多部門的不協調,相互制衡,規劃執行的不延續性,影響理念的實現。而臨沂最大的成功就在于體制的突破,臨沂在做水生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曾經換過三屆領導,可喜的是,這三屆領導都在做同一個規劃,所以在臨沂,水利部的治水方針得到了徹底的貫徹。
多為山區的臨沂是一個缺水的地方,人均水資源處于劣勢,但是他們把水重復利用,而且水利資源的景觀化和生態化做得非常好。原來我們看到的水利工程都是傻大黑粗,臨沂制定了高規格的規劃,把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與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現在這個城市可以用美來形容。
從臨沂成功的經驗來看,就是要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各部門之間一定要有高度協調和寬容的心態,作為牽頭部門水利部門更應該有舍己為民,吃虧奉獻的精神,只有這樣才真正能搞起來。
借市場之手,有限制性地引入市場資本
主持人:引入市場資本可以有效緩解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缺口問題,您認為水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應該如何有效地與市場接軌?在引入市場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羅冬波(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院院長)
要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通常需要巨額資金注入, 何種建設項目引入市場資本,引入多少,取決于建設項目的性質,即公益性還是商業性。公益性項目由政府主導,一般由財政撥款完成,不足之處可以吸納社會公益資本,以提高市民福利和尊重公民公共資源享有權;對于某些公益性項目投資過大,在適度范圍內可以考慮公益性項目的商業性開發,以期實現以項目養項目的目的。商業性項目盡可能完全交由市場運作,引入市場資本,減小政府設施建設資金壓力。對于兼具公益性與商業性的項目,可以進行制度設計合理分配權責利,以保證在市場資本介入情況下實現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在引入市場資本過程中,政府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如《水文物保護法》、《污水排放指標體系》等,對企業的介入范圍、一切有可能違背水生態文明的各種活動等進行規范和約束,違者重罰。
二是有完善的各種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片區控規、詳規等,對每個建設項目的高度、風格、功能、建筑面積、綠地面積、排污功能、城市風貌等均有詳細的規定,使市場資本在符合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內涵下發揮作用。
三是盡快健全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降低市場資本介入的風險,鼓勵市場資本積極參與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四是成立專門組織,由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政府部門和所有市場資本資方構成,實現政府與市場資本的良好對接,共同致力于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詹衛華(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景區規劃建設處處長)
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水利部景區辦注重借鑒有關利用市場經濟機制發展事業的經驗,倡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介入、市場運作”的模式,使市場機制在水利風景區的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示。如西安“漢城湖”水利風景區,就是在政府主導下,利用市場機制,通過資源換資產而打造出來的。原先這地方只是一個僅100多萬立方米的小水庫,但由于保護不夠,變成了垃圾成堆、雜草叢生、污水橫流的污水區,群眾反應強烈。西安搬遷了4個村、14戶企業,騰出了3000畝土地,用2000畝土地建設風景區,用1000畝土地拍賣建設商住區,不僅使風景區開發以及拆遷的資金得到落實,而且使這一地方成為西安市的一個新的旅游景點。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近幾年,一些民營企業出于利益的追求或者是回報社會的心態,也紛紛參與或介入打造水利風景區。西安灞產業園區,同樣由一個企業通過政府批準,投入3000萬元人民幣,打造的一個“長安碼頭”水利風景區。山東濰坊市一個企業,通過政府批準,在城區浞河邊投入2000萬元人民幣打造了一個浞河水利風景區。該風景區完全是敞開式管理,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引導市民參與,重視發揮NGO的作用
主持人:建設水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如何引導市民廣泛參與進來?在水生態文明的建設過程中,對市民的宣傳和引導工作應該怎么開展?
劉昌雪(蘇州市民)
我覺得首先是要讓市民了解水生態文明是和我們每個人切身相關的?,F在蘇州許多沿河居民仍然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里面去,他們一方面抱怨水質差,一方面卻還在污染河水,這說明自身的意識還不夠。所以要對市民多進行宣傳和教育,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市民自覺地加入到保護水環境的隊伍中來。
其次也要看到,產生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沿河的生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沒有專門的排污管道,居民為了方便就直接把污水排到河水中,所以為了讓市民自覺保護水環境,就要先解決市民日常污水排放問題。像蘇州集中為居民進行改廁,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生活污水的亂排放問題,環境好了,人心也順了。
另外,我建議可以在電視等媒體上加大宣傳,像在新聞聯播結束后如果可以增加一個固定的小欄目,每天教一些節水護水的小知識,市民節水意識也會更加強,而且還增加了趣味性。
李文(中國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委會名譽主任)
我去了兩次臺灣,臺灣國家公園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大批志愿者。這些志愿者除了專業知識水平很高之外,待人接物服務的水平也很高。這些人原來可能是老師,醫生,護士,售貨員等不同職業,他們都喜歡把臺灣介紹給更多人,在景區講解、導游和做科普,從他們身上可以體會到和諧社會的理念。
在水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發揮NGO的作用,管理者一定要有讓NGO組織介入的意識,因為NGO的目標與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是一致的,志愿者的精神也會去感染觀眾,感染游客。
尹長友( 臨沂市副市長)
我認為,加強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最重要的是要不斷豐富市民參與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渠道。比如,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創作和演示活動,如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水景攝影、美術、書法等;開展游泳、垂釣、龍舟賽、潑水節、水上旅游、水上觀夜景等休閑健身項目,豐富和充實水文化活動,使民眾充分分享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通過規律性地舉辦水文化研究會、研討會、交流會、座談會等形式,深入探討、挖掘城市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內涵。
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宣傳工作,要利用各種媒介,加大宣傳力度,城市規劃展覽館以較大的展館面積展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規劃建設成果;報紙、網絡等媒體也積極常態化地報道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取得的各項進展;在主要交通道路沿線、城市繁華區段布設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宣傳標語;教育部門還須把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成就送進課堂。結合城市的水文化歷史和水環境建設特色,深入開展水文化講座、水文化培訓班、水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
注入發展旅游的理念,打造差異化產品
主持人:水生態文明城市必然包括良好的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和其他環境優美的水文化、水生態及水利景區,在您看來城市應該如何依托水生態文明的這些成果來發展旅游?這些水利旅游應該如何納入當地旅游業總體發展之中?
羅冬波(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院院長)
我認為,在水利工程規劃之初就要進行旅游規劃設計。如美國胡佛大壩水電站在水電站樞紐設計階段,就考慮到除了滿足水電站的各項功能外,還要顧及景觀設計,預留適當的位置當作觀景點,方便游客。
根據規劃,對水利風景區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對于生態功能為首要特點的水利景區,根據需要配套基本交通(荒野小道、公路等)和/或綠色游憩活動(觀鳥、綠道等);對于生產功能為首要特點的水利景區,可進行工業旅游、漁業旅游等基礎設施配套;對于休閑游憩為主的水利風景區,圍繞休閑游憩產品展開基礎設施的配套,更加多樣化,如水上運動游樂設施、山地運動游樂設施、林地休閑養生設施等。
水利風景區大都借助崇山峻嶺高山峽谷,形成湖光山色與山清水秀的怡人風光,充分滿足了旅游者濱水休閑游憩度假的需求,因此許多水利工程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旅游產品也豐富多樣。借助水開展的水體產品有游泳、劃船、垂釣、漂流、游艇、水上飛機、潛水等幾十種水上項目,借助山體可以開展攀巖、探險、山地戶外極限運動、野外生存、高山滑雪、穿越、野營等幾十種項目,借助周邊的林地、森林、草原等也可以開展多種休閑游憩活動,此外還可以開發水利工業旅游、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旅游等。
陳田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旅游地理室主任)
我國正在步入全民休閑旅游時代,休閑度假旅游與觀光旅游需求對旅游資源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優良的生態環境,尤其是親水環境對休閑度假旅游需求更具吸引力。因此,依托眾多的水利工程所形成的山水風景與親水環境,在保障水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開發多樣化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潛力是巨大的。
目前,除部分水利風景區外,大部分水利風景區和水利旅游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建設與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宣傳推廣的力度也亟待加強。
從規劃設計上看,除在景區層面加大硬軟件建設力度、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彰顯景區特色外,更重要的是將水利風景區、水利旅游發展納入到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戰略中,成為區域旅游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依托水利工程開發水利旅游產品,還應該跳出水利看水利工程建設,將旅游功能要求主動納入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的全過程中。特別是在水工建筑設計標準、參數、投資以及后續運營的綜合管理,體現旅游元素和發揮旅游功能的要求。
第三按照生態旅游理念與生態旅游產品的要求,開發水利旅游產品和水利風景區建設。將水資源/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科普教育、鼓勵庫區居民參與貫穿到水利旅游的各個環節。在提升水利風景區品位的同時,實現由工程水利、民生水利向生態水利、文化水利轉變,最終實現和諧水利的目標。
從死水到活水,國外城市治水有高招
主持人:發達國家的一些城市與水和諧發展,最終實現水生態文明城市案例很多,這些案例能為我國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哪些借鑒?
羅冬波(北京天創智業城市規劃院院長)
國外有許多城市因水而名,但是幾乎全部都經歷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過程,最終實現城市與水的和諧發展,成為國內外游客、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比如日本琵琶湖、英國泰晤士河、法國塞納河、韓國清溪川,還包括不少跨越多個行政區域乃至國家的水系,如萊茵河、多瑙河、北美五大湖等。雖然上述水系在污染最嚴重時接近或已經成為死水系,魚蝦絕跡惡臭難聞,但是最后均實現了城市的水生態文明,這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我歸納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是以流域為范圍成立權威機構,賦予更大權力,加強區域與部門協調和合作,有效進行水系流域綜合管理。如萊茵河流域保護國際委員會、美加兩國沿湖10個州共同參與組成的管理小組和意大利波河流域委員會等。
二是以流域為單位進行整體規劃,注重流域水環境的保持與經濟、社會的和諧關系,尤其強調水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從源頭上杜絕污染。如萊茵河、多瑙河、五大湖、塞納河、泰晤士河都對向河里排放的污水凈化指標進行嚴格限制,杜絕污染源,而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整體規劃,凡涉及流域開發和管理的重大舉措都得有相關法律支持。
三是政府政策向環保傾斜。完善與水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約束鼓勵企業的環保行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不重復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四是加大對環保資金投入。眾多受污染河流為恢復從前的生態,均投入不少資金,如韓國清溪川總投資9000億韓元、日本琵琶湖投入180億美元花了30年治理污染、泰晤士河花了20多年艱苦整治,未來還要投資20億英鎊到2020年在倫敦地下建一條污水水道以進一步改善泰晤士河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