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 16:20: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產業發展理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木屋的結構和特征來看,現代木屋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一是使用壽命長。世界上許多地方,無論是加拿大等北美地區,還是芬蘭等北歐地區,100多年歷史的木結構民用及商用建筑隨處可見。在芬蘭、加拿大,一些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木屋至今仍然在安全使用之中。但一般的鋼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經過50年左右就需要進行重建。以木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挪威卑爾根木屋區為例,絕大多數木屋都有300多年歷史。木結構建筑在中國也同樣是歷史久遠,如北京的天壇、故宮和山西的木塔等都是木結構的建筑。由于木材是一種天然、健康、極具親和性的材料,通過阻燃、防腐等現代生產加工技術工藝的處理后,變得更加堅固耐用,對抗下沉應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顯著的穩定性,不容易變形和損壞,經久耐用,便于維護。
二是抗震性最佳。木屋的抗震性能,在于木材的重量輕、強度高及其木結構的韌性大,對于瞬間沖擊荷載的周期性疲勞破壞具有很強的抵御能力,地面加速度對其產生的能量大大低于其他各類建筑物。木結構房屋在所有其他建筑結構中具有的特殊抗震性,在許多大地震或地震多發區都已得到充分證明。在地震多發帶,如日本、加拿大和美國西海岸等,很多學校、圖書館等公共建筑設施都采用木結構建造。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中,保留下來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木結構的房屋,這也是木結構房屋在日本得以迅猛發展的原因之一。
三是防潮、防火。人們通常誤認為水是木材的克星,實際上在多雨和潮濕地方的木建筑物仍然表現出優良性能?,F代木屋所使用的木材,一般都經過烘干處理,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19%以下,木腐菌一般都不會生長。對一些特殊部位再經過防腐涂層處理后,就會變得非常安全而不會受潮。與此同時,由于木材是一種天然、健康、極具親和力的材料,現代木屋的建造通過采用水基性阻燃劑進行處理,使其具有炭化效應,遇火時的低傳導性可有效阻止火焰向內蔓延,從而保證整個木結構體在短時間內不受破壞。
四是防蟲、抗風。蛀蝕木材的昆蟲主要是白蟻。白蟻是一種活動隱蔽、群體性生活的昆蟲,以木材為主食,生活習性具有畏光性,常在木結構件或木制品靠近水源的潮濕處筑巢。因此,木屋防蟲主要是防止白蟻的侵害,只要對木材進行烘干處理,使其含水率降到17%以內,并通過清理現場、使用屏障系統、在與土壤接觸部位使用既能防腐又能防蟲的化學藥劑(如用硼酸、硼砂和五氯酚鈉配制的硼酚合劑等)進行處理,就可達到防蟲防腐的目的,可以較長時間地抵御白蟻侵害。木屋的抗風特性,主要是通過強化組件的存在,使墻體在固有的構架基礎上再增加輔助固定的構件,進而增強抗風(抗震)效果。據海外媒體報道,結構良好的木屋抗風力高達10級(抗震力高達8度)。
五是保溫隔熱,節約能源。研究表明,150mm厚的木結構墻體,其保溫性能相當于610mm厚的磚混結構墻體。由于木材為絕熱體,在同樣厚度的情況下,木材隔熱值比混凝土高16倍,比鋼材高400倍,比鋁材高1600倍。也就是說,同樣的保溫效果,混凝土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倍,鋼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400倍,鋁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00倍。所以,木屋具有很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冬曖夏涼,不僅使用費用少,而且能源消耗低。
六是綠色環保、無輻射、無污染。木屋是世界公認的“綠色建筑”。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是“綠色建筑”的首選材料。木屋在建造過程中不污染環境,不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問題。木材在生長過程中不僅不耗能源,還會大量釋放氧氣和負離子,不破壞和污染環境。由于木屋是“會呼吸的房子”,沒有再裝修產生的化學和放射污染源,加上極具個性化的設計,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七是擴大木材用途,促使林業發展良性循環。在我國木結構房屋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等技術問題取得重大突破后,木材需要的增加和豐厚的利潤將促使人工林的經營者和農民積極植樹造林,推動林業產業可持續性發展和林業生態良性循環。
由于通過發展木材加工業,對林業資源進行有計劃的采伐,然后大力發展人工林,就會促使林業產業發展良性循環。新栽種的人工林,不僅生長快、產量高,而且大幅度增加農民收益、大幅度提高土地生產率。過去的天然林幾十年時間每畝只能采伐木材3—5立方米,現在的人工林經過十多二十年時間每畝就可采伐木材30—50立方米。
重慶家和琴森木業有限公司是國內目前較具規模的一家專門致力于木屋生產的專業型企業。通過對該公司生產的“琴森木屋”產品進行跟蹤走訪調研,得出以下特色和優勢:
一是綠色健康?!扒偕疚荨比繕嫾牧?,都采用純天然的彭水馬尾松木建造,沒有涂料和地磚材料產生的放射污染。這種本地馬尾松木與國外進口的樟子松木相比,不僅具有天然的防腐特性,而且更親和自然??諝庵胁粌H不會產生有害氣體,還會釋放大量的芬多精和稱為空氣維他命的負離子,除能有效殺滅空氣中的細菌外,還對保持大腦清醒、提高注意力、降低血壓、安定神經等具有特殊功效。居住其中,讓人感到倍加舒適。
二是外觀優美?!扒偕疚荨痹O計師通過對北美、日本和北歐地區眾多木屋外形,進行反復鑒賞精選出來的經典戶型,各具特色,風格多樣,外觀宛如童話一般優美和浪漫。在清晨,有朝露的甜蜜;在黃昏,有落日的祥和。居住其中,可以看見各種木材漫妙的細細紋理,可以聞到滿屋木材散發的淡淡清香,讓人產生觸摸的感覺和夢境的遐想,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無論依山而建,還是臨水而筑,精心設計的外觀形狀,不僅具有極佳的觀賞個性和時尚特色,還很好地協調了建筑和景觀的自然關系。
三是節能保溫?!扒偕疚荨彼械慕ㄖ牧隙紒碜蕴烊荒静?,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由于木材是絕熱體,所以,木屋冬暖夏涼、四季恒溫。居住其中,基本可以不使用空調。
四是經久耐用?!扒偕疚荨蹦静谋旧恚粌H抗震性能大大優于傳統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建筑,而且經過特殊技術和特殊工藝處理后,還會變得更加堅固,對抗下沉應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顯著的穩定性,不容易變形和損壞,還有抗風、防腐、防潮、防火、防蟲和防蛀等特性,加上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施工質量,木屋結構壽命可以達到100年以上,十分經久耐用。
五是設計個性化。無論是在大城市郊區,還是在偏遠的鄉村;無論是在山地、河畔、海濱,還是繁華城市建筑頂部,“琴森木屋”的設計師都可以按照居住者的要求設計建造一幢極具個性化的木屋,給居住者營造一份寧靜和溫馨,增添一份別致和生動。
六是施工周期短?!扒偕疚荨苯涍^設計師設計后,全部構件材料都是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再運到施工現場稍加組合即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就像小孩子玩積木一樣簡單,而且不需要進行二次裝修即可入住。除配套基礎設施外,施工現場沒有成堆的磚頭、鋼筋、水泥和塵土。建造一幢面積100—200平方米的木屋,一般施工時間只需要2—3個月。維修也十分方便,只需要一些簡單機具,不像鋼筋混凝土房屋,需要使用重型機具,十分費工耗時。
關鍵詞:現代物流技術;航空貨運;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特別是物流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但是我國物流發展水平與國外相比差距還比較大,現代物流科技應用不普遍,仍處于起步階段。對我國民航貨郵運輸業來說,發展現代物流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一、現代物流的多元化發展
1.1物流定義的完善
物流的概念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雖然理解上仍有差異,但是有一點認識是共同的。而我國在國家標準中定義物流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1.2現代物流的多元化理解
1.對現代物流的定義的理解
現代物流概念的有著更為寬泛的理解,即現代物流是涵蓋企業經濟活動各個環節的創造增值價值的經濟活動,物流既是一項管理技術,又是現代條件下新的經濟發展理論。因此可以作為分析航空貨運業發展另一理論基礎。
2.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
(1)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和物流的效率不斷提高。
(2)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如表1所示
表1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
內容 傳統物流 現代物流
物流服務特點 各種物流功能相對獨立
無物流中心
不能控制整個物流鏈
限于地區物流服務
短期合約 廣泛的物流服務項目
第三方物流被廣泛采用
采用物流中心
供應鏈的全面管理
提供國際物流服務
與全球性客戶的長期合作
物流服務管理 價格競爭
提供標準服務 以降低總物流成本為目標
增值物流服務
為顧客提供量身定做特殊服務
物流信息技術 無外部整合系統
有限或無EDI聯系
無衛星定位系統 實時信息系統
與顧客、海關等EDI聯系
衛星跟蹤系統
存貨管理系統
物流管理 有限或無現代管理 全球質量管理
時間基礎管理
業務過程管理
1.3我國航空貨運業現狀及產業分析
與傳統貨運市場相比,航空貨運的主要特點
(1) 速度快。這是航空貨物運輸最大優勢和特點。
(2) 機動性大。只要兩點之間設有機場,就可以開辟航線,因此空運相對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3) 安全運輸質量高。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一萬米以上,不受低空氣流的影響,飛行平穩,因此,精密儀器、易碎物品往往用航空運輸。
二、我國航空貨運業面臨的競爭
2.1國內其他運輸形式的競爭
政策環境制約企業經濟活動。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經營不善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太多政治干擾,承擔著太多非商業性的社會責任,企業盈利能力受到制約。其次,企業作為政府機構附屬物的地位并沒有實質的改變。這是造成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再次,由于航空公司根據產權分為直屬航空公司與地方航空公司,兩者之間的競爭常常變為民航總局(國家經貿委)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爭,因而正常的商業競爭常因政治干預和政府間的財政、政策支持而被扭曲,不能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
2.2國外航空貨運巨頭的競爭
近幾年來,世界上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已重新制定發展戰略,加強了貨運在公司總體戰略中的地位,并把發展的中心移向亞太地區,在我國的周邊地區營造國際航空貨運網絡。我國航空貨運的快速發展,使中國貨運市場吸引了幾乎全球各大貨運航空公司的目光。中國市場進出口的強大支撐,使得世界上大部分業務已呈現下降趨勢的航空公司有重新看到了希望。全球主要貨運航空公司幾乎沒有一家不準備增加來華航班或爭取對華航權。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正是我國航空貨運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三、基于現代物流技術的我國航空貨運業的發展趨勢
3.1現代物流理念引領產業發展
未來幾年航空物流的發展趨勢:加速由單一貨運向運輸、倉儲、裝卸、加工、包裝、配送、信息處理等綜合一體化服務的現代物流轉型;國內外航空物流企業將加強聯合、兼并、重組、合作,市場集中度提高;航空物流企業將加大旨在提高服務能力的網絡、物流中心、分撥中心、信息系統、機隊、關鍵設備等方面的資源建設,促進物流產業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促進優勝劣汰。
3.2以現代物流理念應對國內外運輸競爭
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速發展,現代物流服務已經成為航空運輸中最為合理的經營模式。外國航空貨運公司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1、門到門的航空快遞;2、機場到機場的航空普貨運輸;3、為大型跨國公司提供一站式航空物流供應鏈服務。從前所謂的快遞公司已經完全滲透入傳統的航空公司的普貨運輸領域,已經開始與傳統的航空公司競爭了。我國航空公司如果要繼續生存就要轉變經營觀念,努力學習外國航空公司的服務產品和先進的經營模式,特別是他們的“一站式”物流服務更是其極具競爭力的高端產品?,F代物流服務是國際跨國公司最為歡迎的物流產品。我國航空貨運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點,也逐漸開展相關的服務業務。
3.3 形成現代物流的服務理念
航空貨運企業所要做的不僅僅是把貨物以較快的方式運送到目的地,整個服務過程注重的是生產計劃的制定、貨運運輸流程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會忽視客戶的需求。但是全球化與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航空貨運運力的不斷擴充以及鐵路、公路等其他運輸方式的競爭能力日益加強,單純的貨物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無法使企業在競爭中取勝,因此“以客戶為中心”的航空貨運服務鏈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服務鏈管理是通過對客戶需求、客戶價值的分析,實現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客戶需求驅動的現代管理技術。在航空貨運服務鏈管理中,整個服務流程是由客戶的需求來驅動的,在充分、合理的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讓客戶滿意,提高客戶的忠誠度,維持一個較高的客戶保持率,從而達到穩固有效地占有市場。
參考文獻
1 約翰J.科伊爾等.運輸管理.張劍飛等譯.2004年
關鍵詞:旅游產業生態位;概念內涵;現實問題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旅游產業生態位的概念
生態位是物種生存發展所需的生態空間、資源因子利用和占有程度的有機綜合體。生態位在內容和層次方面都比物種生存發展所需的因子、條件、結構和功能更具綜合性,它內在地包含物種的資源格局、空間位置、功能機制和作用表現四個方面,是對這四個方面之間關系的共識態關聯與歷時態演進的有機結合。生態位之所以能夠成為物種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的態勢體現,主要是由物種生理狀態、外部環境條件、物種與環境聯結方式以及物種與其他物種交互影響過程中所顯現的特征決定的,以至于可以將生態位視為物種生成演進的基本方式。
與生物物種相類似,旅游產業發展也是一個歷史嬗變的動態過程。在此過程中,旅游產業的結構機制和功能特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旅游產業發展并不是自發性的,不能單純從區域體育文化資源狀態角度,或者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去隨意選擇發展結構、發展形態和發展戰略,而要統籌考慮旅游產業對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對旅游產業結構、市場和績效的影響。因此,旅游產業發展必須嵌入于一定的資源結構和空間環境之中。各種組成旅游產業外部環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子,這些生態因子包括經濟生態因子、社會生態因子、制度生態因子和自然生態因子。經濟生態因子包括消費市場因子、物資市場因子、資金市場因子、勞動力市場因子、產業與產業結構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等;社會生態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科技因子;制度生態因子主要指社會制度與政策因子;自然生態因子包括地理地緣環境與自然資源。各種生態因子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構成一定的關系結構。通過對外部環境中資源和空間的有效嵌入、組織管理與合理利用,旅游產業逐漸形成包括發展理念、經營體制、資金規模、市場機制、技術水平、市場結構、政策法規、人才隊伍以及經濟效益等的內部環境。正是內外環境之間的交互聯系和催化互動,旅游產業不斷形成自身的生態位基礎。
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旅游產業生態位包括精神層、制度層、物質層和行為層內容。精神層生態位主要指旅游產業的發展理念、發展目標、價值標準和經營哲學等,是旅游產業生態位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旅游產業生態位的基礎和原則。制度層生態位主要是指對旅游產業發展產生規范性、約束性影響的部分,包括旅游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等。物質層生態位是形成旅游產業制度層生態位和精神層生態位的條件,它往往能夠折射出旅游產業發展的經營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要包括旅游產業發展的規模、結構和水平。行為層生態位是指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活動,諸如發展方式、組織經營、發展途徑以及發展體系等。
為了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旅游產業生態位會調整結構、優化功能和拓展外部關系。在此過程中,行為層生態位發揮主導作用,它通過改變與其他維度生態位的關系,提高旅游產業生態位內部的物能流轉和信息傳遞,保證旅游產業生態位結構和功能的穩定,實現旅游產業與外部環境關系最優化。隨著旅游產業生態位趨于穩定,已形成的優勢特色會不斷豐富和聚合各類優質資源和生態因子,使旅游產業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逐漸轉變成新的發展形態。產業形態是旅游產業發展內在要求與外部社會環境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時代性和變動性特征。旅游產業發展初期,旅游產業的形態種類單一,各種形態之間的關系也較為零散。為了保持一定的競爭力,旅游產業必須擁有必要的形態模式,當產業形態種類的結構和數量達不到旅游產業生態位發展要求時,豐富產業形態就顯得尤為重要。旅游產業形態增加有兩種方式:一是旅游產業通過學習和借鑒從外部環境獲得其他產業已有的發展形態;二是旅游產業通過探索、總結、分析等方法,從內部催生新的產業發展形態。值得一提的是,旅游產業生態位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要求較高,由于不同旅游產業形態進行整合的速度和效果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對外部環境反饋信息的內化吸收也需要進行必要的驗證、補充、整理和確認,進而會造成旅游產業發展遲緩。
二、旅游產業生態位現實審視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人們健康觀念的逐步轉變,旅游產業市場日漸形成,經營內部不斷擴充,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無論在體制結構、政策制度和人才隊伍上,還是在發展規模、發展速度以及經濟效益上,我國旅游產業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從旅游產業生態位角度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發展理念淡薄影響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發展理念是旅游產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根本性、統攝性的價值觀念和指導思想,它既能夠明確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也能夠規范旅游產業的發展行為。隨著旅游產業發展規模的迅速壯大,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旅游產業在引導社會消費、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繁榮市場經濟中的積極作用不斷突顯。長期以來,旅游產業僅僅被視為“滿足國民旅游休閑需求”的產業,被看成游離于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之外的邊緣產業,這種觀念既忽視了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影響了旅游產業實效性和作用的充分發揮,進而造成旅游產業在發展模式上趨同其他產業、缺少特色優勢;在發展層次上偏重于傳統旅游模式,旅游相關產業、連帶產業、輔助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在發展形式上國有資本投入比例偏高,非國有資本所占比例偏低,資本結構嚴重失調;在發展規模上較之發達國家略顯不足,對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不足。一些地區或部門由于缺少發展理念的應有支持,不能夠從整體上有效把握旅游產業發展規律和自身生態位的格局狀態,致使發展行為選擇或多或少地脫離旅游產業發展規律,制約旅游產業規模、結構和效益之間正常的關系聯結和機能轉換。
(二)發展政策滯后影響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政策是旅游產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實施狀態直接影響著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戰略的實現程度,關系著旅游產業競爭優勢的塑造和提高。針對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各級政府立足于區域社會經濟實際,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區域特色的體育發展路線、方針和政策,較好地促進了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然而,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旅游產業發展政策仍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主要表現為過于強調旅游產業的行業限制,不適應旅游產業投資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缺少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全球意識,不利于旅游產業的跨國經營和發展;政策體系缺乏保護和支持民族旅游產業發展的內容,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體育產品的塑造;由于受傳統產業發展政策的影響,政策內容的前瞻性和戰略性體現得不夠明顯。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產業發展政策時,過于強調區域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區域社會的關系,沒有將區域旅游產業置于整個國家的旅游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中統籌考慮。也就是說,部分區域在處理自身旅游產業政策與國家制定的旅游產業政策之間關系時并沒有完全體現出整體性和協同性,這也正是導致旅游產業發展不均衡的原因所在。不僅如此,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主旨、以加強市場管理為核心、以規范發展方向為關鍵、以促進改革進程為基礎以及以完善管理和經營體制為根本的旅游產業政策和法規等方面的內容體系也亟待構建和完善。特別指出的是,對于那些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在繼續推進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豐富內容、完善體系,以便更好地提高旅游產業政策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切實增強旅游產業制度層生態位的競爭優勢。
(三)發展結構失衡影響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結構是事物構成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方式。結構既是要素之間交互聯系的過程體現,也是要素之間動態作用的結果反映。旅游產業結構可以理解為旅游產業各構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形式和比例關系。隨著旅游產業市場規模的逐漸擴大,旅游產業的類別不斷豐富,這些不同內容的產業類別之間會由于影響因素的差異而在發展速度、產品特色、服務特征等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加之不同區域經濟環境條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區域之間的旅游產業結構會有所差異,即便是同一區域的旅游產業結構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和發展階段也具有很大的差異?;诖?,我們可以將旅游產業結構分為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兩個層面,前者是指旅游產業的層次結構、內容結構、形式結構、管理結構和區域分布結構;后者是指某一具體的旅游產業的內部結構,包括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結構、資本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等。微觀結構是旅游產業物質層生態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觀結構各組成要素之間具有特定的組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它通過決定旅游產業的內容層次、結構,塑造旅游產業的功能機制,影響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發展過程和發展績效,乃至整個旅游產業生態位的整體演化。這種影響態勢也將隨著旅游產業的縱深發展而日漸明顯。概括而言,旅游產業結構失衡的狀態主要表現在業態結構失衡、所有制結構失衡、項目結構失衡和區域結構失衡四個方面。
[關鍵詞]產城融合;高新區;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2-736X(2013)09-0031-04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高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嶄新的城市空間和帶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極核,在區域經濟和城市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不但成為區域產業的聚集基地,而且越來越多地影響和改變著城市的經濟社會活動及空間結構。但由于很多高新區在發展初期把其作為工業區進行規劃建設,以工業經濟作為主要發展取向,對服務業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重視不足,導致了城市建設和社會職能滯后于產業發展。而當前,不管是高新區發展的內在訴求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使然,產業與城市的融合發展已是必然,這也就要求高新區必須跳出工業經濟或產業園區的局限,更加注重知識經濟、創新文化、現代生態文明及和諧社區的建設,由單一的“經濟體”或產業園區向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或創新型新城轉型。因此,以產城融合理念為指導,根據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方向及城市發展規劃,調整高新區空間布局和完善城市功能,是促進高新區可持續發展、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題中之意和有效突破口。
一、產城融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產城融合理念的提出由來已久,盡管不同學者對產城融合的理解存在差異,但對該理念提出的現實基礎——產業園區生活空間優先于生產空間、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分離、社會事業滯后于經濟發展的認識卻趨于一致。產城融合強調以產業的集聚發展實現人口的集中,為城市化提供基礎支持;以城市的服務功能為產業發展、人口集中創造條件。產城融合不是一個簡單的空間組織方式問題,它包含了產業新融合的產業業態融合和城市新形態的城市形態融合,產業與城市是相互獨立又相互包容的融合體,或是由于交叉滲透而演變成為包含了多個變體的復合體或復合形態。在產城融合理念下,產業的發展不僅要求城市功能與之相配套,而且還要突出產業的特色;城市的發展在完善城市功能與發展環境的基礎上,還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
產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是一對互促共進和相互融合的共同體: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與非農產業發展緊密相關。沒有非農產業支撐的城市無異于一座“空城”,是缺乏支撐力和驅動力的;同樣地,城市功能不完善或者城市功能滯后的區域其產業發展也必將顯得舉步維艱。在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日益提高的當今時代,唯有調整產業結構和促進其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高端產業、新興產業,并形成科學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城市或者區域才能獲得持續的競爭力。我們面臨的問題恰恰是,城市經濟發展對傳統產業依賴度過高,城市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高技術新興產業發展嚴重不足等問題十分突出。而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經濟結構的失衡與城市化水平密切相關,我國經濟結構失衡和工業轉型升級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城市化水平偏低。當前,我國正處于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及目標導向,在這種背景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但是,產業與城市發展的互促性與融合性又決定了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城市同步發展并且與之相協調的基礎上才能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和發展力,為此產城融合就成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一種內在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
二、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應融入產城融合理念
高新區作為城市中的一個功能區,它具有較為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優惠政策資源,是城市或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基地和產業集群的源頭,在推動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集群的升級、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帶動城市勢能的提高和增強城市的輻射力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高新區發展也面臨著空間規劃不科學、產業結構不合理、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和城市功能滯后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和延續已經極大地制約了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這與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是相悖的,為此,在未來時期,高新區的發展必須融入產城融合理念,實行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同步推進、相互協調,這是高新區所肩負的新的歷史使命。
(一)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的融合問題
縱觀我國高新區的發展,其大部分位于城市的郊區或者是城鄉結合地帶,最初的功能定位為產業聚集區。在以往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下,地方的經濟發展帶有濃重的GDP優先和政績追求色彩,在這種非科學理念的指導下,作為“單一經濟體”的高新區的發展更多的是追求工業經濟的增長,走的是“重生產、輕服務;先生產、后服務”的發展道路。而且,在初始階段高新區發展的推動力主要是來自優惠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即高新區發展的外在推動力遠遠大于內生驅動力。上述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是,高新區發展過度追求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效應的增加而對城市功能建設重視不足,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嚴重滯后,產業區和城市居住區、消費功能區被割裂分離,交通擁堵,生態環境惡劣,醫療、教育等公共設施配置不足,既制約了高新區自身的發展,又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新區人口不斷集聚、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發展空間日趨受限,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分離帶來的矛盾愈加凸顯,高新區在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定位、功能也隨之改變,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肩負著新的重要歷史使命,它們不再是僅僅是產業集中區,而且還是創新型城區或現代科技城區。這就決定了高新區必須改變以往“重產業、輕城市;重生產、輕服務”的發展模式,而是要轉向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互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兼顧,唯有如此才能集聚更多的人才、技術、資金和信息等要素,在增強高新區可持續競爭力的同時,加速城市化的進程。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產業與城市相輔相成,產業發展好的高新區,城市化水平也隨之提高。上??禈蚬I區,長沙、杭州、自貢、成都、襄陽和昆山等國家級高新區的“產城融合”試點就是最好的體現。
(二)高新區是推進產城融合的有效突破點
產城融合的實現既需要構建科學的產業結構,形成獨具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完善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又需要完善的現代服務體系和城市功能,兩者缺一不可。就此而言,高新區應當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因為經過20多年的發展,高新區在主導產業、科技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經集聚了諸多優勢,它們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城鎮化發展的新區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從產業發展來看,諸多高新區的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而且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主導產業集群,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已經成為高新區發展的普遍共識和理念。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各高新區都紛紛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較為切實可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發展的產業類型、產業目標和產業扶持政策,而且高新區還通過構建產業總部基地、實行產業轉移、推進人才發展小高地建設、深化產學研合作和完善政策設計等方式推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城市功能來看,如今的高新區已經不是純粹的產業集聚區,商業、學校、醫療、派出所和計劃生育等社會服務機構及相關政府職能機構不斷完善,而且還努力優化園區規劃和布局、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健全行政管理體制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已經發展成為高新區所在城市的集生產、生化、文化等于一體的產業新城。由此可見,高新區對于推進產城融合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是一個有效的結合點和突破點。
三、基于產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區轉型發展模式探索
(一)完善發展規劃,以空間布局的科學化實現產業化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
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協調融合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在于產業布局與各功能區布局的科學性,而布局是否科學合理又往往取決于發展規劃的完善與否。為此,高新區必須對以往的產業規劃布局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根據產城融合發展的要求,立足高新區產業發展的方向,堅持“合理布局、園城同步、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生態發展”的原則,整合、完善和優化各類規劃,盡可能使其合理化、科學化,形成統一的規劃體系,做到規劃、布局、建設、管理相互統一,促進產業化與城市化協調發展。一方面,要注重做好產業規劃與其他規劃的有效銜接。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強調的是兩者的相互促進和滲透融合,在產業規劃制定之時就首先要考慮兩者規劃是否能夠銜接統籌。但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部分產業園區游離于城市規劃區之外,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分離;或者盡管產業園區布局位于城市布局規劃范圍之內,但在用地指標、設施配套和功能安排等方面難以與城市規劃銜接等問題。鑒于此,高新區產業布局規劃的制定必須跳出就產業論產業的局限,而是要把產業布局規劃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增強產業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和園區規劃等多種規劃的銜接性,并保證上述各規劃的實施。另一方面,要增強產業區與各功能區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協調性。產城融合追求的是產業、城市與生態的一體化發展,其所折射出的是經濟與社會、產業與城市、企業與環境、現狀與未來等多方面、多層次的關系。未來高新區的發展,應在產城融合理念的指導下,妥善解決好上述關系,這也就決定了高新區的空間布局不但要實現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工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科學合理布局,而且還要增強產業區、金融區、商務區、休閑娛樂區、住宅區和生態保護區等各功能區的科學性、合理性,保證各功能區的功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并實現互補互利,進而把高新區建設成為產業發達、經濟繁榮、產城統籌、環境生態、幸福和諧和充滿活力的新城區。
(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以產業優化提升高新區發展的內生力和對城市的帶動力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是產城融合的核心要義。城市發展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特別是城市要形成錯位發展、凸顯特色就必須形成優勢特色主導產業。高新區作為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區、創新型新城或者現代科技新城,不管是對以往發展歷程與發展模式的反思,還是出于對新的歷史使命的履行,都必須在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融合中實現新的突破。與以往發展思路不同的是,高新區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牢牢把握好產城融合的理念,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互動、一體推進,以集群發展、產業聚集帶動城鎮發展。重點是要把握好以下三點。(1)要注意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是高新區競爭力得以增強的一個重要支撐力,也是體現城市發展特征、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的選擇要同時考慮高新區產業發展的方向、產業的基礎,城市產業發展規劃,國家產業發展導向及主導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等因素,絕不能脫離高新區的實際盲目跟風,以避免與其他產業園區或者周邊城市的產業雷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惡性競爭。(2)要整合和延伸產業鏈,發展和壯大產業集群。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的形成只是產業結構優化和發展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方面在于要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深化專業分工與合作,構建科學的產業集群,以此來提高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可持續的競爭力。這就要求高新區必須認真做好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園區產業用地和重點項目等統籌工作,增強其對園區集群化發展的宏觀導向能力;在產業選擇中注重產業的關聯度,以關聯項目形成產業鏈,以產業鏈優化園區產業布局,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構建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催生特色產業帶。需要注意的是,產業集群的構建不應僅僅局限在高新區某個產業園區或者高新區內部,要勇于、敢于、善于“走出去”,與同城甚至是區域外的其他產業園區形成合作聯盟關系,通過整合、共享資源,發揮專業優勢,在更大范圍和空間形成分工細化、關聯度強、特色突出和效益明顯的產業集群,增強對城市發展的帶動力和支撐力。(3)培育和發展一批龍頭企業。產業集群和現代產業體系的形成必須有一批龍頭企業來帶動和作為支撐。為此,對于具有產業優勢、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和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企業要在資金、政策、技術研發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通過裂變擴張、兼并重組、上市嫁接和協作配套等方式,積極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好、關聯度大、附加值高、污染低和吸納就業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和提升產業競爭力。
(三)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功能齊全化促進高新區與城市發展的融合
從現實來看,大部分的高新區都經歷過產城分割“兩張皮”的階段,這是制約產城融合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礙高新區可持續發展和亟需解決的難題。實踐證明,走以人為本的產城融合的道路是高新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與選擇。因為產業的發展需要研發、運營和融資等城市功能來支撐,招商引資要靠配套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務等投資環境作保障。同時,高新區發展還面臨著土地資源瓶頸、外來務工人員聚集與規模擴大、失地農民權益保障及市民化難度大等諸多問題,這些也都需要發揮城市功能才能得到解決。這也就意味著,必須加強高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此來提升高新區的軟環境水平。其一,加強對園區發展的統籌規劃。按照“集約用地、高效利用”的原則,積極推進園區項目用地的布局規劃工作,堅決清理、整頓圈地、占地等行為:抓好閑置土地、低效益利用土地的轉讓或者調整工作,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土地空間一體化建設,擴大土地的縱向利用空間,減少土地浪費。其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優化服務環境。完善工商、稅務、規劃、國土以及相關行政部門中心職能,提高服務水平;加強高新區商業、商務、商住、文教、交通、衛生、通信和休閑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促進高新區交通便捷化、服務科學化和環境生態化,解決好產業區與商業區、生活區之間的關系,把高新區建設成為生產、生活和生態一體融合發展的新城區。其三,推進社區社會管理創新。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高新區的社區管理面對的不僅僅是原有的社區居民,而且還有企業員工、外來務工人員,在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和高新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區的服務內容也將呈現出多層性、多樣化的趨勢。這就要求社區必須轉變管理理念、完善管理職能、創新管理模式,促進社區服務社會化,實現社區服務、志愿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加強對社會公共服務中介機構的培養和引進,做到有償服務、低償服務和無償服務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拓展社區整體服務功能和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韓楓.基于“產城互動”理念的永新工業新區發展戰略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第25分會場:產城互動與規劃統籌研討會論文集[C].2013:1-5.
[2]賀傳皎,王旭,鄒兵.由“產城互促”到“產城融合”——深圳市產業布局規劃的思路與方法叫.城市規劃學刊,2012,(5):30-36.
[3]蔣華東.產城融合發展及其城市建設的互融性探討——以四川省天府新區為例[J].經濟體制改革,2012,(6):43-47.
[J劉瑾,耿謙,王艷.產城融合型高新區發展模式及其規劃策略——以濟南高新區東區為例[J].規劃師,2012,(4):58-64.
[5]王麗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及策略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2,(31):29-31.
關鍵詞:設計;時尚;時尚產業;助推;文化;新語言
中圖分類號:J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7-0159-01
一、時尚與時尚產業
時尚是包羅萬象的,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時尚產業藍皮書將其概括為:在一定時期和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流傳較廣的一種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及文化理念,體現在衣著、服飾、消費習慣或生活方式等個人或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
20世紀的下半葉開始,由時尚引發的商業經濟效益快速顯現,“時尚產業”的概念逐步形成。結合國內外專家的觀點,時尚產業可以被認為是為滿足時尚消費而形成的產業,反映在產品上則是提供體現流行審美情趣和消費理念的高檔消費品或消費服務。
二、設計與時尚、時尚產業
“設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設計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要求和目的,借助正確的活動程序而制定的一種切實可行計劃?!睔w納各種設計概念,可將其概括為:設計是一種把規劃概念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也就是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
設計與時尚的關系就是,設計師通過設計這樣一種手段和方式,將時尚的理念用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以便讓人們感知。而時尚產業是將時尚的意識觀念反映在產品或服務上而形成的一種產業。時尚產業消費品時尚理念的表達依托于設計來完成。
三、設計助推時尚產業發展
(一)設計塑造時尚品牌的個性化特征
隨著時代的發展,產品技術上的先進性、功能的完備性不再是產品獲得成功的制勝因素,時尚品牌越來越依靠設計因素去競爭。大眾對產品設計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消費者更注重通過產品設計所表達的個性與風格,來傳達自己的生活品位。很多成功的時尚品牌通過設計來塑造品牌的個性化形象,以區別于同類產品其他品牌來獲得成功。
比如,蘋果被大眾公認為時尚品牌,以“優雅與簡潔” 時尚風格一直引領著其所有產品。其推出每一款產品都可謂是藝術品級的設計精品,這與公司倡導的“不同凡響”(ThinkDifferent)的設計理念是不可分割的。為強調產品的個性化特征,公司精于設計產品的每個環節,產品的形態、結構、色彩、肌理等都精心進行設計,并且他們的設計團隊人員不僅僅局限于設計師,還有工程師、營銷人員和制造商等。
(二)設計創造時尚新語言
設計作為一種理性的活動,可以引領人們的生活方式,為時尚創造一種新語言。時尚是一種集體反應,但它本身又有著不理性的因素。設計作為時尚方向的引領,不應跟隨當前大眾興趣或流行趨勢。在時尚的進程中,設計應具有一種過濾能力,當時尚本身若含有消極因素時,設計應做出過濾。
商品經濟時代物欲橫流,人類在自然面前毫無節制的索取,自我欲望極度擴張,給大自然帶來巨大的破壞。面對自然境況越來越糟糕的現實,很多設計師開始反思怎么樣通過設計來改善與大自然的關系,以達到和諧共處。將自己的設計才能與道德追求相結合,創造出可持續、可再生、環保友好的作品。紐約時裝周將環保和節約作為時裝周的主題,在整個時裝界掀起了一股零排放的風潮。設計師們努力尋找新的材料,以替代原有的對環境有污染的面料。
(三)設計傳達時尚的文化特質
時尚是一種文化理念的精致表現,時尚產業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時尚產業是建立在豐厚的文化內涵基礎之上的,是文化的商品化、產業化,可以為商品帶來高附加值。設計作為語言表達媒介,可以富有創造性的傳達時尚的文化特質。因此,一個城市的創意設計水平決定了城市的時尚產業發展水平,也體現著城市的時尚面貌。
以世界時尚之都的巴黎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其時尚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計對深厚文化底蘊的成功闡釋。巴黎是高級時裝的發源地,世界時尚設計和信息中心,巴黎時裝在世界居于先導地位。這與巴黎設計師們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關系。
四、啟示
時尚是一種理念,設計是一種語言,時尚產業是一種文化的精致表現,這種文化理念恰恰需要以恰當、創新的設計語言來進行表達。設計也是一種生產力,在時尚產業的發展中,設計力就是競爭力。因此要發展時尚產業,必須重視設計的力量,重視設計創新的力量。通過打“設計戰”,使設計成為時尚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關鍵詞:陜南 特色產業 理路基礎 問題戰略措施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11-205-03
陜南包括漢中、安康、商洛3個地級市,下轄28個縣(區),面積70068km2,人口908.23萬人。長期以來,陜南地區經濟發展滯后,在全省經濟總量分額明顯偏低。陜西省“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陜南突破發展戰略”,這是省委、省政府繼“關中率先發展”和“陜北跨越式發展”后提出的促進全省三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陜西塔委、省政府在布陣全省發展戰略時。為陵南確定了一務最具全球“前沿”意義的經濟路線――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產業就成為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本質特征和主攻方向。所謂綠色產業,是指人類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符合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有利于優化人類生存環境的新興產業。簡言之,即為整個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污染的產業。面對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刺不容緩的關鍵時刺,如何破解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難題,解決特色產業“長不大做不強”的“成長煩惱”,已成為陜南實現突破發展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理論基礎
國內外現有區域經濟理論研究中,比較優勢理論是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基本內核”,赤松的“雁行形態說”和弗農等人的“產品循環說”是其發展的“合理外殼”,產業協調發展理論與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發展是其根本的發展理念。產業集群發展理論是其發展方向。這些理論為陜南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一是綜合運用區域優勢理論發展特色產業。區域的優勢分為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時序優勢和后發展優勢。對于陜南來說,在區域優勢分析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責源稟賦對經濟活動的空間影響力已經逐步減弱,而時序優勢、后發展優勢等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其中時序優勢是一個區域要率先發展新興產業。就會建立這一產業的相關標準,會形成與區情緊密聯系的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形成一種產業發展的勢能。而后發展優勢是我們在建立某種產業的過程中,不必經歷這一產業發展初期的各種痛苦的探索歷程,在發揮區域某方面的優勢基礎上,直接從一個高的起點上建立成熟和超前的技術工藝水準,促進產業的超常發展。要通過時各種優勢的綜合運用。特別是利用后發優勢和時序優勢的思路,培育發展陜南的特色產業。
二是明確區域特色產業的目標定位與發展理念。按照區域優勢分析的理論,陜南的優勢在于其獨特的青山綠水,人文歷史,生態資源和礦產資源。這些優勢是大自然和陜南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所賦予的。是一種絕對優勢?;谶@些優勢的產業會給區域帶來持久的活力,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恒久的市場開發價值。因而,陜南地區的特色產業必然要將重點放在綠色產業、生態旅游業、礦產資源開發上,要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植入發展的思路中,將首要的發展目標定位在可持續發展、循環發展上。同時,按照主導產業和輔助產業及基礎產業協調發展理論,要明確的問題是,區域特色產業培育的目標是將特色產業培育為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要注意特色產業與其它產業之間的密切聯系,要通過產業之間復雜的關聯,延長產業鏈,形成復雜的產業生態系統。
三是科學選擇產業發展模式。發展模式的選擇,決定著陜南特色產業能否快速發展壯大。如果我們按照赤松的“雁行形態說”和弗農等人的“產品循環說”建立發展模式,陜南特色產業發展必然要經歷艱難漫長的痛苦歷程,這與陜南突破發展極不適應;如果按照梯度推移理論承接高梯度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來發展,實踐已證明,低梯度地區只接受高梯度地區轉移出的產業幾乎不可能改變落后面貌;如果我們把時序優勢、后發優勢與“雁行形態說”和“產品循環說”結合起來,直接從一個高的起點上建立產業和技術業標準。依托資源優勢,引進大企業集團來研發新產品新工藝,從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深精加工。使產業發展和產品循環不必經過“從低級向高級、從粗加工到深加毀再到精細產品”的過程,直接是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高度化。即實行跨越式發展。一步到位達到“雁行形態說”和“產品循環說”的后發展形態。而且這樣的跨越式發展還必須借助政府力量強勢推動,對選好的戰略產業應大力扶持和重點發展。以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優越化和高級化,進而就能使陜南趕超發達地區發展水平。這種由政府主導型與跨越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稱之為“后突破發展模式”。
四是遵循產業集群化、團區化的發展規律。產業集群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社會現象和產業組織形式,國內外賓踐證明,產業集群能夠強化專業化分工,充分發揮產業關聯和協作效應,降低創新和交易成本,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工必然趨勢。是加快落后地區工業化進程和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建設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有利于改善園區要素條件,有利于培育固區主導產業,有利于形成固區創新網絡。由于陜南特色主導產業的培育和規?;_發,正好與產業集群所需的社會網絡和規模經濟要求相似,特色產業內的農戶、企業、研究機構、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政府相互協作、互通信息、傳播知識、轉化技術就能夠在地域集聚的同時取得集群化的效應。同時,產業集群化發展,需要良好的基礎配套實施和環境,而園區化建設有利于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有利于產業聚集形成循環式的鏈狀經濟,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循環高效利用。
二、陜南特色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特色產業專業化、規?;?、產業化程度低。調查發現,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特色產業還沒有真正發展壯大起來成為陜南經濟發展的基本形式。從組織形式和規模上看,陜南綠色產業以農戶為主體。生產經營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大多農戶還處于各自為政、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生產格局。種植面積小且分布零散,缺少相對集中連片、配套設施齊全的規?;?、專業化開發。這種社會化程度極低的組織形式與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不相適應,嚴重地阻礙了農產品產業化進程。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從質量和效益上看,產業化程度低,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低,時改善優化當地工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合理
化、高度化的作用不大。以特色產業發展迅速的商洛為例。2008年正在大力發展的五大特色產業中,現代中藥增加值僅占經濟總量的6%左右,特色食品不超過3%,生態旅游占5%左右,勞務輸出占6%左右。增加值最多的礦產建材業也只占到9%左右,沒有一合產業超過10%。工業化是產業化的基礎,陜南產業化程度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業化程度低。2008年,陜南生產總值達到760.32億元,經濟總量僅占到全省的11.1%,“陜南第二產業占總產值比重為36.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29個百分點;第:產業增加值為279.90億元。僅占全省的7.28%?!?/p>
2.發展理念層次低,產業發展空間狹窄。從產業定位上看,目前的傾向是把綠色產業定位于大農業之中,實際上是耙綠色產業看成是農業中的一些特色產業或特色項目。從產業發展看,各地市都提出了“打響綠色品牌,發展特色產業”的口號,把發展綠色產業的方向基本上集中于荼、果、菜、藥、林特產品和生豬等領域,種植和養殖的品種都以傳統型居多,科技含量高的少。這樣低層次的認識和定位大大地限制了綠色產業的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容易把植物的綠顏色和綠色產業等同起來,而忽視甚至丟掉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綠色產業內涵。導致產業缺乏綠色工業支撐、產業結構趨同、特色不鮮明的問題,形成長期以來制約陜南特色產業發展“品種一長串、產品幾汽車”的有特色品種,無特色產品和品牌效應的困境,使陜南特色產業發展陷入“長不大做不強”的“成長煩惱”之中。
3.產業鏈條短,資源配置能力差。盡管陜南各地市圍繞優勢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培育形成了一些特色產業,但產業發展水平總體上還停留在以初級產品加工為主、產品附加值較低的層面。從農產品加工上看,由于龍頭企業少,加工水平低,陜南特別是商洛的核桃、板栗,烤煙、蠶桑、生豬等特色產品,在市場銷售的只是原生產品或初級加工產品,還沒有一個產品能夠形成深加工的產業鏈條,農戶、市場、生產、加工分離,缺乏有效的產業組織形式,很少有大企業集團引領、大產業項目支撐。如漢中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年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僅占全省的3.8%,年產值過億元的不足全省的2%。而且多數企業小而散,帶動能力不夠,與農戶和生產基地的利益聯聯結機制還不健全。從礦產資源開發上看,開采裝備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采、選、冶的總回收利用率很低,浪費非常嚴重。如表1顯示:商洛市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只有2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個百分點;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只有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個百分點;尾礦綜合利用率僅為2.7%,比發達國家落后54.3個百分點,比全國落后近4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只有5.7%,比發達國家落后86.8個百分點,比全國落后57.1個百分點。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障礙。
4產業配套能力差,支撐體系不健全。按照產業發展規律的要求,現代產業發展必須具有科學的產業規劃指導、健全的政策體系引導、先進的科技創新體系支撐、配套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銜接。就陜南地區來說,無論是基礎設施和生產配套,還是創業環境和生活配套,目前均不能適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與關中及沿海地區具有較大的差距。從產業規劃指導上看,陜南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有待系統化制度化。盡管已頒布了《陜南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陜南中藥產業發展規劃》、《陜南生態旅游發展規劃》,但三地市還沒有建立陜南特色產業合作、協調發展聯席會制度,這就使得陜南特色產業發展處于各自為戰、自我發展的態勢,難免陷入急功近利、盲從模仿、重復建設的產業發展格局之中。從政策扶持上看,政策體系還很不完善。盡管省里每年拿出2.5億元專項資金,來扶持陜南特色產業的發展,但是,存在著投入量少面廣、重點不突出的問題,難以起到產業快速孵化、發展壯大效果。而且國家對陜南生態補償政策還處在試點階段。還沒有扶持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國家政策和項目。從科技創新上看,科研單位與企業和地方結合還不夠緊密。據陜西科技統計,2006、2007年,陜南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在82個承擔項目的第一單位中,企業75家,研究院所5家,大專院校1家。其他1家?!睆纳鐣丈峡?。陜南發展綠色產業的服務方式以自我服務為主,社會組織與政府的服務少而且能力差。目前,整個陜南還沒有針對農戶生產的風險預測機制和風險轉移機制。盡管農村各類協會和經濟合作組織比以前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由于受到資金、人才、技術的制約,很難為綠色產業的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三、加快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戰略措施
1.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區域產業布局引導。由于陜南各市地緣、資源等狀況極其相似,從而決定了區域產業發展具有趨同性。要避免這一區域走小而全、重復建設的產業發展模式。應從進一步加強產業布局規劃入手,制定嚴格的產業發展政策。加強宏觀調控,以引導支持陜南特色產業發展,實現陜南突破發展。為此。建議由陜南突破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聯合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廳、國土資源廳、商務廳、省旅游局等有關部門,著手共同編制《陜南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陜南特色產業的范圍、發展目標、基本思路、戰略重點和空間布局。提出國家支持陜南特色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還應定期《陜南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目錄》,以作為爭取國家相關政策支持的依據。
2.聯合構建區域性優勢產業集群與產業鏈。走產業集群化的發展道路,是加快資源市場化、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陜南地區應從有利于實現產業規?;纬僧a業集聚和產業鏈的角度出發。打破行政區劃,以大型企業的戰略聯盟為依托。加強產業內的聯合和產業間的配合。加大重點優勢產業的協作力度,聯合構建區域性優勢產業集群與產業鏈,形成區域產業聯動發展的格局,實現陜南共性資源共同開發,優勢稀缺資源互補互給。應充分利用陜南水電資源和礦產資源富集的特點,建立電礦聯營,拉長循環產業鏈,做強現代材料循環工業;充分利用陜南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高度關聯的特點,共同打造陜南黃金旅游環線,做大旅游業的蛋糕:共同做大陜南農林產品、中草藥、綠色食品等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綠色農業。
3.提高陜南地區的產業配套能力?!疤岣弋a業配套能力就是要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推進產業積聚,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相互關聯和支撐的產業配套優勢”。一是制定產業配套規劃。在調研的基礎上全面掌握產業配套現狀,以支柱產業和現有大企業為配套基礎,以中介服務組織為主要配套對象,以三地市的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作為提高產業配套能力的突破口和重要栽體,以推動園區產業
的適當集中和集群發展為目標,制定陜南地區產業配套的指導性意見。出臺產業配套目錄、規劃及實施方案,成立產業配套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時產業配套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二是優選產業配套項目。項目是產業配套的栽體。產業配套項目要通過招商引資得到體現和落實。陵南應圍繞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優選產業配套項目,采用改招商引資為選商引資的方式,改變片面對外宣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的傾向,把宣傳推介產業配套能力、吸引產業配套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主要方向。按照“龍頭項目一產業鏈一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突出產業特色,全力推進產業鏈招商。三是改善產業配套環境。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務環境,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各項服務;積極引進和培育相關配套服務業。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創建布局緊湊、產業聚集、資源節約、功能優化、開放和諧的城鎮發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建設大關中城市群,提高大中城市經濟和人口的承栽能力,充分發揮城市對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的聚集、輻射和示范效應。
4.多渠道籌措產業發展資金。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陜南各政府應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規劃的制定,改善產業發展條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市場為導向。引導區域內外的業主、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投入產業發展。省里也應加大對陜南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投入“日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要在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的情況下,按照政府投入帶動社會投入、外商投入帶動域內投入的思路,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強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大銀企協調力度,著力破解投入難題,加快特色產業發展。
5.建立健全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陜南三地市應緊緊抓住交通瓶頸解除以及“關中一天水經濟區”、“西三角”建設的良好機遇。在加強與陜西省關中、陜北地區經濟合作的同時,進一步建立多層次的合作機制,促進陜南與成渝、武漢經濟區在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市場銷售網絡、現代中醫藥產業、現代材料產業、裝備制造業、新能源及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與開發。在加快多邊貿易與投資的同時,為減少川陜渝、陜鄂各地區間的經濟摩擦,促進陜南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川陜渝鄂4省市應盡快建立一個有效的區際利益協調機制和對話協商平臺,促進“行政區劃經濟”向“經濟區劃經濟”轉變,實現跨區域的資源與要素整合、產業和企業的重組,實現“區城外部規模經濟”,為陜南區域經濟發展與協作提供寬廣的空間。
關鍵詞:文化產業; 財政投入 ;趨勢分析
我國文化產業呈現出起步晚、基礎薄、規模小的整體特點,且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投入不足、發展觀念滯后等諸多問題。從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上看,中央大于省,省大于地市,地市大于縣鄉。這一格局已經不能滿足文化產業向縱深擴展和不斷開拓市場的需求。為實現“十二五”末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財政部門亟需盡快厘清文化產業的范疇、如何投入和創新等一系列問題,不斷開創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一、亟需厘清的問題
在財政工作實踐中,普遍存在著混淆 “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概念誤區。2012年7月最新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進一步從內涵和外延上完善了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定義,即“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使用“是否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來區分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原則”,明確了 “文化產業”僅指經營性文化單位的集合,“文化事業”僅指公益性文化單位的集合。由此,財政部門對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投入必然存在區別,處理好公共屬性與市場屬性之間的矛盾,平衡好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的范圍和力度,是財政部門亟需厘清的問題。
二、文化產業財政投入的現狀
1.有形載體地域特征明顯,無形載體建設投入不足。區位條件是文化醞釀和產業發展的基礎因素,文化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等有形載體建設表現出一定地域特征,但同構化和過度投入的趨勢日益顯現。對無形載體的投入嚴重不足,有的還停留在理論表述和規劃設計層面。
2.地方文化產業投入缺乏基層設計。文化的活力源自基層,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力應當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合力,財政資金的跟進亟需完善的基層設計以促進文化及相關產業在地市層級以下尤其是縣鄉區域內的蓬勃發展,亟需以更廣泛的視角夯實文化產業發展的根基。
3.資金投入缺乏長效機制和制度低效率。由于財政公共職能、社會公眾文化需求以及體制改革需要等原因,財政資金更傾向于投入文化事業,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不足,臨時性資金較多,分散性較大,主要體現在長效機制的缺失。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指標體系,“保運轉”補助和“獎勵性”補助在多大范圍內分配、如何分配等問題沒有解決,公平效率矛盾比較突出。
4.政策投入。各地出臺的政策以通知、辦法、公告和暫行規定等形式下發,短期臨時性的多,長期系統性的少,多以追求提升地方文化產業競爭力和短期經濟利益為目的,具有很強的即時性和針對性,導致關聯性很強的文化產業缺少統一規劃,影響了產業鏈的完整性和效益最大化。同時,存在較明顯的重復征稅、稅負不公平等現象,尤其是一些優惠政策主要針對文化體制改革中的文化企業,與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協調性不強,且優惠力度較小,不利于整個文化行業的稅負水平降低和公平效率的提高。
5.資本投入。資本投入有別于資金投放,可以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必須切實加強投資渠道建設,積極支持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撬動金融資本投入文化產業。財政融資性擔保、股權投資等方式正逐漸走進視野。比如,杭州等地還為解決中小文化企業融資難題,積極探索與現代金融工具相結合的財政擔保模式,實現了財政資金的市場化運作。財政引導的文化企業股權投資也是一種新嘗試,改變了財政資金無償投入的傳統做法,財政資金按照股權投資機構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投資,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有效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和分散投資風險。
6.智力投入。多地的先進經驗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啟發。比如,北京798以老廠房為載體的藝術聚集區的形成,就是在原有工業建筑閑置空間的基礎上,經過市場主體改造利用而逐漸形成的;上海盧灣區利用市屬工業企業存量房產資源引進設計、咨詢等為主的生產業和創意產業,形成了創意文化聚集區;杭州通過動漫節拉動創意文化高產區建設發展,發行文化創意產業小企業集合信托融資產品,等等。智力投入不僅體現在領導干部素質水平、企業家才能等方面,更體現在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是知識經濟時代財政投入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
三、趨勢與建議
1.財稅政策投入層面,注重制度設計的系統性,協調發揮好財稅政策的杠桿效應。以戰略性眼光平衡好財稅政策的長期和短期收效,處理好文化產業獨特性與政策普適性的關系,鼓勵和扶持民營文化企業蓬勃發展,鼓勵重點文化企業并購重組和國際化經營,引導社會資本向文化產業的流動,讓“看不見的手”更多地發揮作用。頂層設計固然重要,基層設計更不可或缺。要不斷打破地緣政治的框縛,使文化產業鏈的延伸突破地域限制,向縣、鄉層面不斷滲透,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的民間土壤,促進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繁榮。要把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投入體系作為基本保障,主動適應文化產業業態多樣化和差異化、區域化和國際化的新動向,發揮示范引導作用,促進投資主體和投資渠道多元化,推動文化產業鏈條延長和產業集群發展。
2.財政資金投入層面,應以文化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為重點。文化產業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性,范圍經濟的效應非常強,產業擴散具有較工業部門更廣泛的影響力。財政資金向文化產業的投入要“牽一發而動全身”,尊重市場規律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地位,引導和優化產業布局,優化文化產業資源配置,加快從產權到產品、技術到市場的全面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集中力量培育輻射面廣、關連性強的行業或項目,打造文化品牌。同時,加快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建設,大力扶持重點企業兼并重組和海外并購,推動跨行業地域和國際化經營,推動文化產業不斷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