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5:59: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科學管理體系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ISO9001標準 貫標認證 質量體系 工程質量 培訓 內審
0 引言
ISO9001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通用的要求。ISO9000標準出現,使質量管理的發展由全面質量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科學管理階段——貫標認證。建筑安裝施工企業通過貫標,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保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貫徹實施ISO9001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作用
實施ISO9001標準,要求企業按照標準要求,結合企業實際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按標準設計要素以文件化的形式,將企業管理以程序制度化,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記錄,實現“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的科學管理模式。通過ISO9001標準種種制度化的程序,使體系內各環節環環相扣,互相督導,互相促進,管理工作中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減少了工作的盲目性,減少了內部推委、扯皮現象,減少了出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機率,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保證能力。
實施ISO9001標準,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對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進行控制管理。通過規范管理、規范工序、規范操作,保證了按標準規范施工,杜絕了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的使用,杜絕了不規范質量行為的發生,整個生產過程的各道工序處于受控狀態,消除了異常波動,保證了質量水平的穩定和提高。
2 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
四川電力建設三公司是一個火電施工企業。自1998年取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以來,一直保持認證注冊資格。公司在各承建工程施工現場狠抓貫徹實施ISO9001標準工作,項目部嚴格按ISO9001標準,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公司承建工程的質量是一個工程比一個工程好,連續多年獲“四川省建筑業先進企業”、電力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稱號。2001年承建的南通電廠300MW機組工程被評為“國家火電優質工程”,工程中的13個項目被華能系統評為行業“樣板工程”,承建的廣安發電廠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均被評為四川省優質工程,吸引著大批的領導及專家到廠參觀。2006年四川廣安發電廠二期300MW機組擴建工程獲得二六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2008年廣安發電廠三期600MW機組擴建工程被評為中國電力優質工程。2009年國電成都金堂電廠600MW機組工程和華能上安電廠600MW機組工程同時被授予中國電力優質工程榮譽稱號,在公司的歷史上是首次一年同時獲得兩個部級優質工程榮譽。這些成績的得來,一是依靠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其次是公司的正確的決策和全力拚搏。然而,與各項目部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施ISO9001標準,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保持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有密切關系,推行ISO9001標準管理,對項目的管理水平和質量保證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工程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途徑,而工程質量的提高是靠管理來保證的,只有建立有效的質量保證機制,才能加強企業自身對質量的控制能力。因此企業應抓好質量體系運行。通過認證只證明企業的質量體系符合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而保證質量體系是否能夠持續有效的運行才是企業認證的根本。
3 企業如何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
結合本企業質量體系的管理經驗,對企業通過認證后,要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企業應當如何做?建議企業應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3.1 優化企業質量管理體系 現在的企業不僅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還有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計量管理體系。對于專業性很強的建筑安裝施工企業來說,要承接大型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裝施工任務,企業還要依據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建立相應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質量管理體系,不過這些體系都建立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的??煽闯?,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將為其他體系運行提供強大支持。協調好企業體系運行,減少重復工作,有利于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已經建立符合2000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企業,應根據2008版ISO9001標準,及時評審現行質量體系,結合體系運行所積累的經驗,優化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標準。在質量管理體系設計時,注重改善組織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把以上體系相關部分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如文件和記錄的控制、管理評審、內部審核、不合格控制、顧客滿意度監測、糾正措施、預防措施等,在體系設計規定這些活動時,一定要綜合考慮能滿足多體系運行要求,編寫的文件具有通用性。對質量記錄盡量采用表格的方式,在設計表格時,做到不漏項,無多余項,記錄全面、填寫方便,保證在記錄過程中便于操作。
關鍵詞:成本領先戰略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績效考核
在波特的三種基本戰略選擇框架中,成本領先戰略是一種最為明確的戰略,它要求企業面向市場以成本為競爭導向,使企業成為行業中的成本優勢企業。當然,每個企業可結合自身條件通過不同途徑如制度重構、流程再造、企業重組等來構建成本領先優勢,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理論、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理論的內在聯系,本文采用規范研究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中國石化長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為例,在企業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有效整合的基礎上,構建了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并進行了應用實踐。
預算管理是指企業在既定目標下對未來銷售、生產、成本、現金流入與流出等有關方面的具體系統計劃,以有效地組織與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它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具有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及考核等重要功能。但我國許多企業在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未取得預期效果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相分離、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預算松弛”和“預算指標失效”、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不科學、缺乏彈性、預算管理形式化、虛位化。
成本一預算管理新模式基本框架的構建
(一)全面預算管理內涵挖掘
全面預算包括經營預算與財務預算兩部分,經營預算又是財務預算的基礎。經營預算是指與企業日常業務直接相關、具有實質性基本活動的預算,主要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費用預算等,這些預算以實物量和價值量指標分別反映企業收入與費用的構成情況。從而可知,成本與費用的管理是經營預算管理中的主要內容,是預算管理體系與成本控制體系相互聯系和促進的關鍵性紐帶。根據這種內在的關聯,筆者認為,應建立起一種使預算管理有效地促進成本控制,并使成本控制指標不斷得到改進,形成一種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循環,能夠不斷改進和優化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指標的成本—預算科學管理體系。
(二)成本—預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1.建立一種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循環能不斷優化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指標的成本—預算科學管理體系,克服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預算松弛”,實現預算管理的控制、約束、激勵功能。為了減少“預算松弛”、提高預算指標的有效性,規避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道德風險及逆向選擇問題。美國學者韋茨曼(Weitzman)在前蘇聯激勵制度基礎上提出了“激勵模型”,但這一模型實用性較差。之后,國內學者提出的“聯合確定基數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聯合確定基數法”將基數納入委托人與人之間的博弈程序,促使人自動把自己的實際生產能力和盤托出,因為只有這樣所獲得的獎勵才是最高。該方法在一些企業實施后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應該說“聯合確定基數法”在解決“預算松弛”和“預算指標失效”方面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本文借鑒“聯合確定基數法”,將其應用在預算管理體系中。
2.建立不斷優化的成本—預算科學管理體系,必須突破成本控制體系與預算管理體系相割裂的局限。通過分析預算管理的一般框架發現,正是由于“預算松弛”的原因,企業總部在編制預算時,往往采用控制理論中的“黑箱控制方法”,將下屬單位的成本管理過程視為“黑箱”過程,企業總部通過激勵機制來激勵下級單位控制成本而對其成本管理過程本身并不特別關注?!奥摵洗_定基數法”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只是“聯合確定基數法”企圖建立一種激勵機制能夠使預算逼近其真實情況。筆者認為,可以通過突破“黑箱控制方法”的局限,進而突破將成本管理體系與預算管理體系割裂開來的局限。
3.建立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為避免“預算松弛”、“黑箱控制方法”及“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相分裂”等弊端,本文通過運用組織管理理論中的矩陣型結構模式,建立起以總部、中層生產經營單位以及基層作業單位三個縱向層次、以成本管理及以預算管理為橫向項目的矩陣式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這種具有管理創新特征的新模式,一方面能通過三個縱向層次的成本管理項目組在激勵機制作用下聯合進行成本管理攻關研究并深入到作業成本層面指導成本改進方法,形成不斷循環優化的成本控制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預算管理項目組與成本管理項目組在人員構成上的相互交替、互相參與,能有效地促進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從而有效地提高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水平。
二級生產經營單位的成本控制體系構建
為驗證理論體系的可行性,本文首先運用了科學試驗的方法對二級生產經營單位構建科學成本控制體系進行了試點研究。第一步,選定中國石化長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屬具有代表性的二級單位油港管理處作為試點單位,其業務范疇主要包括原油購進和成品油輸出,具體作業包括:缷載、輸送、輔助材料生產、經營管理等,屬于典型的生產經營單位,是獨立的成本與利潤中心。因此,試點具有推廣價值。第二步,對其作業方法及成本結構進行分析,尋求“成本黑洞”,確定攻關的主要方向。最后,通過科學試驗和規范分析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指標,具體包括裝缷原油的渣油單耗、煤單耗、各環節電單耗、原油剩余率等指標。再按照統一領導、分級歸管的原則,根據崗位責任制及下達的預算管理指標,將成本控制計劃與指標逐級、逐項分解為可操作、可控制的指標落實到責任個人。以此來加強對成本的分析與監督,從而構建全面科學的成本控制體系。
(一)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運行模式設計
為實現預算管理有效地促進成本控制,并使成本控制指標不斷得到改進,形成一種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循環,能夠不斷改進和優化成本控制和管理指標的成本—預算科學管理體系的研究目標,本文設計了二級生產經營單位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運行模式(見圖1)。
從該運行模式可以看出,成本控制體系、預算管理體系及建立在這兩大體系基礎之上的績效考核評價和獎懲體系,這三大體系相互之間的結構關系,以及運行模式特點如下:
1.從構建程序上體現了成本控制體系的先期建立為預算管理體系和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只有依照成本控制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的先后順序建立起三大體系,后面兩大體系的建立才具有堅實的基礎、富有科學性。
2.三大體系之間既體現了雙向信息流關系,又體現了正向控制和反饋控制的原理和作用。成本控制體系為預算管理體系提供必需的信息,后者又反向為前者提供控制信息并施加反饋控制力。成本控制體系與預算管理體系同時為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提供信息支撐,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又同時反向為前面兩大體系提供控制信息并施加反饋控制作用力。
3.三大體系之間體現了隨著生產經營的循環實現不斷促進、逐步優化的長效機制。前一循環的實際成本控制指標被預算管理體系與績效考核及獎懲體系所吸收,并被反映在本次循環對成本控制體系的要求之中,在績效考核及獎懲體系的激勵作用下,又促進了二級生產經營單位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從而能進一步在本次循環中優化成本控制指標。如此不斷循環優化,從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
由此可見,此二級生產經營單位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能有效建立起一種使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相互促進,隨著生產經營循環能不斷改進和優化兩類指標的研究目標。
(二)新預算管理模式的制度設計與實施
根據試驗結果及企業具體情況,本文科學地制訂了二級單位的成本控制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的相關制度,并將其付諸實施。通過實踐檢驗與完善,筆者認為,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具有結構嚴謹、循序漸進、激勵相容、相得益彰等特征,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全面管理系統。在制度設計與實施中應從如下幾個方面把握住要點:
1.預算指標的編制主要是以成本控制指標為基礎的,應避免一味地脫離實際地追求預算指標的降低。否則將會給作業基層造成過大的壓力,并使預算指標落空,反而達不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預算指標的實現情況可作為績效評估的重要標準,但不可將此作為唯一的考評標準,否則將促使“預算松馳”現象的發生,造成無效成本損失。
3.績效考評及獎懲體系是連接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的紐帶,充當體系良性循環發展的原動力。因此,健全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尤為重要。在實踐中,通過組建績效考評委員會、建立目標責任制及個人風險抵押機制、設定科學的指標獎懲權重系數等策略在公司內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績效考核評價及獎懲體系。
4.該模式是成本控制體系、預算管理體系、績效考評體系三個體系相互交叉融合的系統。因此,企業必須對三個體系分別進行詳盡分析并尋求兩兩間的相互關聯從而編制具體的實施細則。此外,基于成本控制的預算管理模式涉及企業的全方位、全過程和全體人員,應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渠道建設,強調全員參與的管理模式。
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及效果評價
(一)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特點
在建立和健全了二級生產經營單位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運行模式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設計了整個企業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該模式除具有二級生產經營單位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的特點外,還具有如下顯著特征:
1.體現了多層次管理體系的特點。整個企業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既體現了對總部各專業職能部門起到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的作用,又體現了對下屬各二級生產經營單位的成本控制體系和預算管理體系的指導與調控作用。
2.體現了企業對不同的下屬二級單位集權與分權程度的調控。長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石化剝離出來的生產經營型企業,下屬單位數量較多。因此,根據各個二級單位的具體情況,采用了以事業部制為主的分權管理模式。為了有力地推行科學的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在成本控制體系和預算管理體系中又采取了具有集權特點的矩陣管理模式。
3.企業總部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在整個企業的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運行模式中既起到決策和全面指導預算管理的作用,又起到引導和協調成本控制體系的作用。因此,必須強化該委員會的職能和權限,而不應象以往那樣將其視為虛設的機構。
(二)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的效果評價
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在長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進行的實踐與改善應用過程中,發揮了其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這些效果主要體現在:
1.預算編制從傳統的從上而下的“去年數字增量法”轉變為以成本控制為主線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編制程序。實現了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控制與管理。
2.預算執行由著重落實預算制度向提高預算控制和約束力的轉變。單位內部加強了生產職能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合作,使成本控制與預算管理融為一體,相互促進。一方面增加了預算的科學性、可行性;另一方面加強了成本控制指標的激勵性與約束力。另外,還促進績效考核體系的有效實施與完善。
3.預算控制由被動控制轉變為主動控制和自我控制。財務部門能從日常繁瑣的收支業務中解脫出來,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成本控制指標的審核與預算指標的分解,并能加強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另外,預算考核也從原來的結果考核向按月預考核、年度考核轉變。這些都確保了成本控制及預算目標的成功實現。
4.推行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新模式,在試點單位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油港處在采取了“匹配性機泵滿負荷運行”、“自動變頻調速控制機泵運行”等幾項用電成本控制措施后,2003年與2004年兩年共計節約用電量達516558度,兩年共計節約24.2萬元;通過采取“無蒸氣缷油法”、“回水加溫法”、“分倉加溫法”等措施及煤爐替代油爐產蒸氣的工藝,減少燃料油消耗量2065.2噸,節約成本達378萬元。
本文通過實例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廣應用,充分證明了在企業推行基于成本控制體系的預算管理模式,既體現了將成本控制體系與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有機結合,達到有效促進成本控制和全面預算管理的雙重目的,又能形成隨著生產經營不斷循環,而不斷改進和優化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的機制,以期該研究成果可在石化及其它行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F27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2-183-2
科學管理和管理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永恒主題。事實證明很多公司在面對生存危機與發展機遇時,是依賴卓越的管理創新走出了絕境或在市場競爭中鶴立雞群的。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如何運用管理技術,科學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未來發展之路,使企業走上生存與發展的大道,這無疑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戰。本文將對此進行論述。
一、企業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產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國內經濟市場化進程也不斷加快,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外界環境的變量和信息,都會對企業管理不同程度地產生影響,管理經營戰略甚至工作過程的戰術管理都會發生改變,而管理人員是無法改變外界環境的,也只有了解認識環境、適應環境,別無選擇。
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等人認為,企業管理外部環境主要包括外部經濟環境、外部技術環境、外部社會環境、外部政治法律環境、社會責任與倫理規范等,這些因素對企業管理及管理過程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與知識經濟的革命性進展,必將導致企業管理的理念或哲學發生根本性的轉變。20世紀最負盛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在知識社會的重點已經轉向“知識工作者”,知識迅速成為經濟的基礎和發展經濟的資本。所以,企業只有抓住了具有知識的人才,利用了信息革命的成果,管理才算得上是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從美國的泰勒、法國的亨利?法約爾、德國的馬克斯?韋伯等,再到馬斯洛、赫茨伯格、麥格雷戈、洛爾施、西蒙、錢德勒等人管理思想的一系列變化,意味著個人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到管理科學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更多更細地考慮了企業管理過程中,系統(體系)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使精細管理思想突顯出來。
(一)企業精細管理思想的形成
由于管理思想的日趨復雜化,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脫離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考核和實際要求,不適用于企業的應用和普及。事實是,管理理念只有真正通俗易懂并得到應用,才可能產生效益。1985年,由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國際汽車計劃”是一次現代管理的革命。該計劃組織了一支國際性的研究隊伍,最后出版了《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推出了一種以日本豐田生產方式為原型的“精益生產方式”。得到廣泛認可和實踐,這種形勢下,人力資源精細管理思想便應運而生。
(二)企業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構建
人力資源精細管理要求做到對每一件事都有措施去落實,有指標核查,有責任追究,向管理要效益。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資源投人,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顧客提供新產品和及時的服務。其關鍵是以顧客驅動為動力,即根據顧客的要求提品和服務,而不是將顧客不滿意的產品或服務推銷給顧客。在生產過程中,它表現為所有生產指令都唯一來自其下游工序,從而保證不生產顧客不需要的產品,不提供顧客不需要的服務,追求產品的“零庫存、零缺陷、零等待”這種認識是自日本豐田公司在汽車行業率先實行這一精細管理方式以來而產生的。后來擴大到了其他的行業領域。因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們指出,精益生產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改變世界的機器”。
二、企業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應用價值
精細管理是企業管理走向科學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對管理實踐的科學性概括和總結,是對企業管理創新的一個系統化的梳理,因此,實施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工作實踐經驗和方法為基礎。
(一)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實施環境
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企業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實施,是對一切可利用的管理技術進行有效組合,取得員工的支持與配合,在所有管理層次上,以系統化的方式追求管理的實效性。因此,它是在特定組織環境、結構、要素配置下的管理方法,包括企業所有層次的管理工作,對人的管理、對物的管理、對工作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尋找好的工作方法等等,都是其管理對象的構成。對企業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好的管理方法,無論多么先進的管理方法,只要無效,就應該被淘汰。
(二)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在企業內的推行
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是一種閉路循環系統,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或個人都能夠在這一閉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相應的職責,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不同閉環,大大小小的閉環像鏈一樣構成企業的有機整體,不斷地推動著也業向前發展。只要有一個閉環鏈發生斷裂,企業就要進行修復,就要付出代價。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或個人,運用各種管理工具,以最佳的協作與溝通,確保企業這個大閉路循環系統的生命力。
(三)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效果評價
實施效果是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客觀要求。實施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目的是實現組織當時環境下的預定機能,這就要求把這種機能轉化為組織的目標及經濟價值,這些目標體系經過不斷的分解,變為各部門及個人的行動目標,不管如何變化,其目標的基本點永遠不變,即效率中心與消除浪費(效率是指多方面的協作、溝通、工作實現等;不能實現最高效的價值實現就是浪費,而實施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就是要消除這種浪費。)也就是說,目標可能是千差萬別的,但其最終都表現為效率中心與消除浪費。所以,員工可以用任何科學的工作程序與方法;管理者可以使用任何的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等,全方位地不斷地尋求永無止境的改善,以用“最少的要素投人或最短的時間、用最為節約的方法獲得最大的產出”。在這一過程中,所運用的一切管理技術和手段,都是以精簡節約為出發點,不放過任何微小的浪費,不間斷地追求成本降低、費用降低、質量保證和生產率的提高,其基本目標還是效率中心和消除浪費。
三、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的實踐
人力資源精細管理實施是將精細管理構想轉化成精細管理行動的過程,這一過程以戰略的思路保證其實施。美國管理學者波奈瑪就管理戰略實施的重要性曾說到:“一個合適的管理戰略如果沒有有效的實施,會導致整個管理戰略失。但是有效的管理戰略實施不僅可以保證一個合適的管理戰略成功,而且還可以挽救一個不合適的管理戰略 或者減少它對企業造成的損害。”精細管理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從精細管理發動、精細管理計劃、精細管理匹配到精細管理調整等多方面的工作是保證精細管理實施的關鍵。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實施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溝通與協調
有效溝通是對管理的領導職能提出的要求,它包括指導、指揮、領導、激勵、代表、溝通和協調等管理職能。這些都與人的因素關系密切,影響著人們對組織和集體目標貢獻的大小程度。這要求管理者要了解人的個性、需要、志向、態度、責任感、愿望、具有的知識和技能、潛力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溝通。切斯特巴納德認為,信息溝通就是組織中的成員聯系起來以實現共同目標的手段。顯然,沒有信息溝通,既不可能進行協調,也不可能實施變革,當然就不可能進行企業有效經營。即便是精細管理體系建立好了,沒有有效的溝通精細管理就不會有任何效果,也就談不上精細管理的科學性,其將很快坍塌。所以,只有那些三方(勞、資、客戶)都滿意的精細管理方案,才稱得上是科學的管理。
(二)提高員工對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認同度
針對具體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尋找其工作系統的所有影響因素,建立與目標相一致的因素處理機制、組織機構、權力、利益、職責、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甚至標準的工作程序與創新的基本方向,精細管理的效益就會顯現。而這些都有賴于管理基礎工作的建立與健全。如勞動定額、計量、標準化、信息系統等工作。
一項新的管理制度出臺和實施,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讓廣大員工了解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意圖,并在認同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目標的前提下,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出他們的參與熱情。要做到這些,首先是通過耐心細致的動員,把大家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企業的價值觀和精細管理的目標上。第二,要向員工講清楚內外部環境給也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第三,明確實施人力資源精細管理對員工自身的影響和長遠利益的影響。
總之,要依靠人力資源精細管理勾畫出的生動而富于創造性的遠愿景來鼓舞員工士氣,使人力資源精細管理得到員工的充分擁護和支持,從而奠定精細管理的實施和推進基礎。
(三)用四個“精細”在各個環節中實施人力資源精細管理
精細管理體系包括“四個精細”。要求:在經營上精打細算;在管理上精心組織;在生產上精心施工;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在實踐中要求:一是將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總目標、總任務做時間上的分解,明確進度規劃和分階段目標,并分析論證既定時間框架下的可行性;二是做空間分解,制定各職能部門相應的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細則,并在精細管理和分任務明確之后,進一步制定相應的措施和策略;三是明確企業不同時期、不同部門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的重點,哪些指標需要確保,哪些指標可以相對靈活,當指標之間相互沖突時的取舍問題,要明確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目標優先權的規則,以便有重點地全面推進企業人力資源精細管理戰略,保證人力資源精細管理目標實現。
四、結論
總之,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實際上,任何一個精細管理體系,不論是企業的、部門的、班組的還是個人,都是一個綜合體,包含所有方方面面的問題和因素。我們不可能建成一個理想化的、適合所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精細管理體系,但是,人力資源精細管理是通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的競爭力增強,有助于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2]加里?德斯勒.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M.E.蒙代爾.動作與時間研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5.
關鍵詞: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體系的建立;
建筑施工安全不僅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因此,如何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安全預防和控制,是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必須科學、嚴肅對待的課題。近年來,建筑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在建筑施工安全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建筑施工安全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工程事故還在頻繁出現。因此,在建筑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探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控制,對于促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什么是安全管理體系?體系又叫系統,是由兩個以上有機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組成,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例如,建筑施工企業本身就是一個體系。建筑安全管理體系是施工企業以保證施工安全為目標,運用系統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階段、各環節和各職能部門的安全職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既有明確的任務、職責和權限,又能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建筑施工企業的實踐經驗說明: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是加強和實現全員安全管理的組織保證。一個建筑企業,除工程隊外,還有機械隊、加工廠、汽車運輸隊、后勤供應等部門,必須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同時把施工作業隊、服務性的專業分隊包括在內,形成一個安全系統網絡:工程局、工程處、施工隊建立起安全管理組織;搞好群眾性的安全管理活動,實行科學管理與民主管理相結合、自查與互查相結合的方法;有一套嚴格的安全技術標準和要求,有一套科學的調查處理事故程序、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勞動紀律;有賞罰嚴明的獎懲條例和相關制度。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在于從組織上、制度上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順利進行。通過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可以把全體職工組織起來,明確各部門、各環節的安全管理職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經常化,有效地保證施工生產安全地進行;可以把企業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聯系起來,使企業安全施工有堅實基礎;可以把企業內的安全信息相互溝通起來,使企業安全管理活動上下銜接、左右協調,綜合處理,迅速發現事故隱患,并及時得到處理。所以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是實行全員安全管理的重要標志。
2安全管理體系的內容
根據系統論的基本理論和系統構建的思路,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理應包括如下內容:
2.1有明確的安全方針、安全目標和安全計劃。安全方針是施工企業每個職工在開展安全管理活動中必須遵守和依從的行動指南。安全目標是企業根據安全方針的要求,在一定時期內開展安全工作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安全計劃是制定實現安全目標的具體計劃和措施。每個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必須有明確的安全方針、安全目標、安全計劃,才能把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體系協調而正常運轉。
2.2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面廣,單靠一個部門、一部分人去抓很難奏效。為此,必須明確規定企業職能部門、各級人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權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層層有人抓,檢查有依據,評比有標準,建立一套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考核獎懲辦法和具有安全否決權的評比管理制度。
2.3設立專職安全管理機構。為使安全管理體系卓有成效地運轉,建筑施工企業各部門的安全職能充分發揮作用,就應建立一個負責組織、協調、檢查、督促工作的綜合部門,作為安全管理體系的組織保證。安全管理機構在開展安全管理體系活動中的主要作用是: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由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規模、施工性質、生產技術特點、生產組織形式所決定。工程局、工程處設安全生產委員會,施工隊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班組設安全員。它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決策機構,是協助企業領導進行安全決策和協調的參謀,同時又對企業安全生產目標、職工的勞動安全與健康、勞動作業條件的改善發揮監督檢查作用。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責是:協助局、處長推動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法令以及地方政府的勞動安全衛生行政法規、行業安全衛生標準、本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等;組織制訂和修改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檢查、督促其貫徹執行;協助行政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及下屬單位研究制訂和執行防止事故的措施,匯總和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督促按期落實;組織開展勞動安全衛生宣傳教育和安全科技文化知識培訓,不斷增強和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經常進行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制止和糾正違章作業,發現和督促解決不安全因素,對嚴重威脅職工安全和健康的情況,有權下令停工整頓;掌握勞動安全衛生標準,督促有關部門按規定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女工保護工作;參加本企業新、擴、改建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施工生產、竣工驗收、試運行工作,提出安全和工業衛生方面的要求;指導下級做好安全工作,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協助提出并督促實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具體來講,做到以下幾點:1)統一組織協調安全管理體系的活動,幫助和推動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活動的計劃性,把安全管理體系各方面的活動納入計劃軌道;2)對各部門的安全職能和承擔的安全任務,進行經常的檢查和監督;3)統一組織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傳遞,并使之充分而有效地發揮作用;4)掌握安全管理體系的動態,積極組織新的協調和平衡,提高安全管理體系的功能。
2.4建立高效而靈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勞動安全衛生信息是開展安全管理活動的依據。要使安全管理體系正常運轉,必須建立一個高效、靈敏的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規范各種安全信息的傳遞方法和程序,在企業內形成暢通無阻的信息網,應準確、及時地搜集各種安全衛生信息,并設專人負責處理。
2.5開展群眾性的安全管理活動。安全管理體系應建立在保證建筑安全施工和保護員工勞動安全衛生的基礎上,因此,必須在建筑施工生產的各環節,經常性地開展各種形式的群眾性安全管理宣傳教育活動,例如,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班組事故為零活動等。
2.6實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業務標準化。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安全管理工作經過分析,使安全管理業務工作過程合理化,并固定下來,用圖表、文字表示出來。安全管理業務標準化就是將企業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辦法制訂成統一標準,納入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實現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標準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條理化、規范化,避免職責不清,相互脫節,相互推諉等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弊病。所以,它是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又是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2.7組織外部協作單位的安全保證活動。建筑施工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用品等是影響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用品等,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要求制造廠家或租賃單位所提供的機械設備、防護用品必須安全可靠。這就關系到外部協作單位對建筑施工企業在安全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證。這是建立和健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
3建立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體系的途徑
【關鍵詞】石油企業 HSE管理體系 全面質量控制
石油作為特殊的戰略資源,其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石油的消耗量在逐漸增加,這也為石油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是,石油行業是危險的易燃易爆行業,其在生產實際中卻發生了一系列的危險事故,使得環境在遭受著嚴重的破壞,這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所以,在可持續發展的大潮流下石油企業必須堅持HSE管理體系,這樣才能實現石油企業的長足發展。HSE管理體系是近年來出現的國際石油天然氣工業通行的管理體系。它集各國同行管理經驗之大成,體現當今石油天然氣企業在大城市環境下的規范運作,突出了預防為主、領導承諾、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科學管理思想,是石油天然氣工業 實現現代管理,走向國際大市場的準行證。鑒于此,本文從HSE管理體系特點出發,借鑒國外石油企業推行HSE管理體系的經驗,分析探討推行HSE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推行HSE管理體系切實可行的建議。
1 HSE管理體系的內涵及特點
HSE管理體系(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它是―種事前進行風險分析,確定其自身活動可能發生的危害及后果,從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其發生的有效管理方式。[1]這種管理體系是基于某些規范化的管理程序,采取事前預防、領導承諾并將員工的健康、安全、環境保護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員工參與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來達到降低事故發生率、保護環境、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由此可見,HSE管理體系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預防為主、領導承諾、全員參與、持續改進。
2 國外HSE管理體系經驗借鑒
歐洲的HSE管理體系起步較早,且相對完善。最早是荷蘭的殼牌石油公司于1999年底依據EP 論壇的HSE 管理體系應用指南,建立了完善的HSE管理體系并應用于其日常作業之中。目前,該公司的這個體系運作已經比較成熟,且形成了專業的自評體系,每年都將該體系的執行情況公布于眾。國外石油企業的開發項目都具有詳細的HSE 實施計劃,使HSE管理體系落實到實處。如油氣集輸站的工作實現了全自動化、過程軟件化,每一個過程、每一個部位的風險評價、對策、人員素質要求、應急措施都考慮得很具體,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改進和更新。[2]此外,國外推行HSE管理體系特別重視培訓工作,他們定期對全員進行HSE管理體系培訓,并注重將培訓考核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3 石油企業推行HSE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石油企業在推行HSE管理體系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安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石油企業本身屬于易燃易爆的危險行業,故而其自身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并制定了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但他們在堅持傳統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忽視了現如今的科學安全管理體系下,從事安全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危險源識別和風險點評估的專業知識,比如:需熟練掌握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危險指數評價法、概率危險評價技術、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但問題在于目前的石油企業缺乏精通這些專業知識并具備現場安全管理豐富經驗的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這就成為推行HSE體系的最大瓶頸。
3.2 作業過程中不執行文件標準
一些石油企業在施工作業中未按照HSE管理體系制定的相關規章和和具體標準,使得相關文件標準要求成為“一紙空文”。HSE管理體系有專門的作業指導書,用于指導基層生產,HSE作業指導書是HSE管理體系的支撐,但是具體實施過程中,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程序文件都很缺乏。[3]這已成為嚴重制約HSE推行的因素。3.3 部門間銜接配合不好
一些部門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HSE管理體系是安全環境部門的事情,在執行過程中不夠配合,敷衍了事,其實HSE管理體系是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它與石油企業的任何部門都是密切相關的。只有部門間緊密銜接、通力配合才能執行到位。
3.4 認識不到位
石油企業中一部分員工對HSE 管理體系的內涵、相關規定、推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影響了HSE管理體系的推行效果。
4 推行HSE管理體系的幾點建議
4.1 加強培訓,強化員工的意識
HSE管理體系是一項需要全員參與的復雜系統工程,必須通過定期組織專業的培訓,對員工進行技能和行為培訓并通過嚴格的考核來強化所有員工對HSE管理體系的認識,使他們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文件標準和規范。
4.2 明確職責,合理分工
對于HSE管理體系的推進,是事關石油企業全員的大事,需要每個部門和每位員工都認真執行。前提便是進行合理的分工,明確每個部門和員工的職責,并配合良好的監督機制,確保HSE管理體系執行到位。
4.3 做好風險評價的動態管理
石油企業的風險是持續行的,必須無時無刻地進行關注。一次風險評價僅是對某一特定時期的風險進行的評估,所以,必須堅持動態的風險評價管理,不定期地持續進行。要根據企業制定的風險評價制度,隨時采用新的工藝、設備和技術手段進行新的風險評估,這樣才能將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及早排查出來。
4.4 制定應急預案并適時組織實戰演練
應急預案是對意外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案,石油企業必須制定符合自身實際并確保能收到實效的應急預案。為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還應適時組織實戰演練,這也是確保HSE管理體系切實得以推行的一種有效手段。
5 結語
HSE管理體系是每家石油企業都必須推行的有效管理體系,需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及時解決推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切實采取針對性措施為順利推行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 丁浩,張星臣.石油企業實施HSE 管理體系研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年10月.第14卷第10期:55
前言:隨著工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現代化進程,由工農業生產造成的廢氣、廢液和排放物等毒害性物質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安全。當前人們生活質量逐步提升的環保理念下,針對各種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提高環保管理水平,是優化人類生存環境,保障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針對推行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及措施進行了簡要分析。
1.當前環境管理的現狀分析 我國政府于1996年10月將國際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標準化環境管理體系在相關企業開始試行。1997年,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成立,使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走上了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對我國的環境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我國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企業經濟發展的整體落差較大,受管理經驗不足以及技術水平弱化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國的環境管理存在著諸如環境管理力度不夠、責任意識不強、環境治理效果弱差、環境污染仍然嚴重的眾多問題和弊端,導致我國很多工農業生產的環境管理滯澀不前,效率不高。當前我國環境應管理法律機制不健全,保障措施不落實的情況相當普遍,環境管理工作基礎薄弱,成為推進環保歷史性轉變的短板和瓶頸。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提高環保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環境管理體系的內涵特征分析
環境管理體系是一項內部管理工具,側重于標準化管理,是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集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于一體的環境管理模式,注重污染防治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屬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動態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來源于環境審計和全面質量管理這兩個獨立的管理手段,旨在指導并規范相關企業及其它組織結合其它管理要求在生產過程中落實自我約束機制和科學管理的行為標準,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防治進行實時監督,實現環境目標。
環境管理體系作為組織內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為擬定與實施、評審和優化環境政策的組織機構、活動規劃、程序過程和資源管理等方面以及相關環境方案、目標措施等管理內容,為各類組織提供了一整套標準化的環境管理方法。
相對于其他環境質量標準、排放標準來說,環境管理體系是自愿性的管理標準,對于推動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經之路。
3.關于推行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
環境管理體系強調在法律法規基礎上注重以預防污染為主的全程控制,通過有針對性地管理相關個體環境行為,確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運行,實現可持續發展。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有著如下現實意義:3.1 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是增強企業發展市場競爭實力的必然需求 世界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科學發展的理念已成為全球共識。企業經濟實體作為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形式,在當前開放的市場運行環境中,有必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系,進一步深化與落實環保理念,增強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綜合實力。 3.2 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是提高社會環境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當前經濟發展的世界性接軌,打破了關稅貿易壁壘的約束,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影響外向型經濟組織發展的重要因素。堅持管理創新的科學發展理念,引進先進的環境管理經驗,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提高環境管理水平,有利于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需求和綜合管理。
3.3 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是當前經濟組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保障新形勢下,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目標是要堅持科學發展的觀點,調整優化經濟資源結構,創新技術改革,轉變傳統經濟反戰模式,實現國民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有利于深化環保措施,提高環境效益,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4.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提高環保管理水平的策略
建立程序與其運作模式沒有本質的區別,都遵循著名的"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管理循環理論
4.1 強化目標責任管理意識,轉變環境管理觀念
環境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活動,涉及范圍較廣,相關部門要切實立足于實際,認清經濟發展形勢,明確環境污染問題的危害性及嚴重性,轉變環境管理的觀念意識,深化環境管理職能,構建環境管理的組織結構和制度措施,做好推行環境管理體系的具體落實措施,促進環境管理的有效發展。
4.2 深化環境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管理體系作為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動態性管理體系,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優化和發展,針對不合理的不科學的管理措施及內容,要在創新實踐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制度改革,拓展和完善更為高效的環境管理措施,形成系統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效果。
4.3 落實環境管理實踐措施,加強管理技術創新
針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整合規劃經濟結構布局,倡導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實施生產技術革新,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案,加強人才技術培訓,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無毒害原材料,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物少的工藝新設備,強化過程管理,控制環境污染行為,促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
4.4 健全法律法規保障制度,實現環境科學管理
管理體系問題。很多施工單位沒有依據現實情況的變化,適時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這樣一來,導致許多項目管理體系紊亂甚至并未形成體系。工程質量問題。質量是工程企業的立足之本。我國現有通信項目施工過程中存在主要的質量問題有:施工單位內部管理不健全;外部監管不力;工程驗收流于形式等等。施工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是各類工程管理中不可逃避的問題,必須受到所有施工人員的重視。然而,我國智能通信設施施工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安全問題:缺乏相應的安全施工體系;安全施工責任體制不明;部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等等。員工素質問題。員工素質問題主要包括:技術人員、綜合性管理人才匱乏;員工積極性不高,責任意識模糊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項目的質量與進度。
2智能通信設施施工管理創新策略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體系。施工單位一定要建立健全內部職能管理體系,依據通信設施的具體特點,建立配套的施工管理體系,健全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施工符合要求。只有對施工各個過程實行嚴密的管理,才能建成優質的通信工程。
(2)構建完整的監控體系。一套完整的監控體系不僅包括完善的自檢系統,還包括第三方監管系統。自檢系統是施工單位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動態質量監管,有利于發現潛在隱患并迅速處理,防患于未然,保證工程質量。而第三方監管系統實施獨立的質量檢測和監督,能夠有效保證施工質量,提高管理效益。
(3)完善質量約束機制。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效益與質量之間的沖突,管理者關注工程的效益,而技術人員則更關注工程質量,因此,在施工管理體系中應完善相應的質量約束機制,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在這套約束機制之下,既能保障項目的質量,又能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4)科學管理,合理施工。國內通信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許多項目都由一個建設主體完成,該主體負責通信工程的設計、施工以及監督管理的全過程,缺乏有效競爭和合理制約。從市場化運作角度考慮,施工應當避免單獨主體,通過項目分解的方式進行分開招投標。在項目分解的基礎上,需要通過科學管理,根據各主體的施工能力以及所承擔的實際工程量,編制符合實際的項目整體施工計劃,促進項目合理施工。
(5)建立適當的獎懲機制。基于對施工人員有效管理的角度,引入獎懲機制,能進一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升項目的施工進度與施工效率。獎勵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懲罰則能避免負面因素的發生。獎懲機制需要注意適度原則,獎勵過高會引發其他員工的不公平感,懲罰過重也會引發員工的消極情緒。適當的獎懲機制有利于整體項目實施,獎懲只是手段,合理運用才能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提升施工進度和質量,最終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