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2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物理教育敘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有效推進物理新課程的實施,作為物理教師而言,應著力注重進化自身的專業理念,這同時也反映了物理課程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教師專業理念的更新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和深化的過程。那么如何增進物理教師新課標理念的形成呢?
策略一:愛崗敬業,在工作中激勵自己
物理教學的發展和進一步的改造急需一支愛崗教業的事業型研究型的物理教師隊伍。教師隊伍的素質高低,不僅決定著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成功,也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命運。學校不僅是學生發展的場所,也是教師發展的場所,沒有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就無法落實。教師要關注自身的發展途徑和過程,不斷促進自我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使自我持續不斷的革新和永無止境的探索。在現實中,因為繁重的升學壓力,老師的心情常常是壓抑的;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找到讓自己快樂的窗口,并努力營造快樂的環境,從而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快樂。
策略二: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己
有一天我上課前,有學生問“嫦娥一號”為什么要經過三次變軌,而不直接飛向月亮?當時我巧妙地回避了學生的這個問題。由此我感覺到經過一段安穩而平靜的教書生活后,我們不但欠缺許多新知識,而且對新知識還有一種習慣性的拒絕。因此,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這也是教師成長的一種途徑。當前,教師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學習,甚至是不學習。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如果不了解新世紀國際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動向,如果不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勢和教育改革的趨勢,就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教學。
從客觀上講,教師的教學工作和非教學活動負擔沉重,特別是在“中考、高考兩根指揮棒”的禁錮下,教師們提心吊膽地守著自己的學科教學,生怕把不好關,考不出好成績。于是,“沒有時間”成了不學習的“堂而皇之”的理由,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老師們本來就不豐厚的底蘊就更加薄弱。我們發現,教師不重視學習的原因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欲求、沒有渴望、沒有習慣。因此,要在教師中興學習之風,要千方百計地把教師們從非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促其通過學習,把精力用在潛心鉆研教學上。要使教師們懂得,學習是自身修養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鑰匙,是教師走上終身學習之路、走進學習化社會的惟一途徑。因此,作為物理教師可以做以下幾點嘗試:
1、了解一些常見的物理教學雜志:如:物理教師、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物理教學探討、中學物理、物理周刊、物理教學、物理通報、中學理科月刊、一些報紙:物理天地、數理化天地等。
2、多讀一些理論書籍:如:物理教學論、物理教學心理學、物理學習心理學、物理課程論物理教育學、教與學認知心理學等。
3、了解一些知名有用的物理網站:如:丁玉祥物理網(免費)蘇科物理、物易天空、物理教研、人教網中學物理。
策略三:不斷實踐,在實踐中研究自己
一個實踐者,可能會由于長期身處狹小的某一實際境遇之中,卻未必能夠對自己身邊每日發生的與自己職業環境相關的事件具有明確的意識。教師正是身處這種能夠產生真知灼見卻又頗為狹小的境遇之中。20世紀70年代,斯騰豪斯提出“教師即研究者”的觀點,促進了行動研究的興起。行動研究是系統的反思性探究活動;它由教師直接針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開展調查與研究;行動研究的目的是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同時提高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理解和認識。
物理教師的工作特點就是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教師要重視信息收集與整理,努力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如何利用日常的教學工作選擇研究的問題和搜集重要的信息,如何勤于觀察,善于發現,不斷積累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都是十分重要的。
實際上,學生的作業、學生上課時對問題的回答、學生的言談舉止、學生的考試情況、學生閱讀課外物理讀物的情況等等,都是課題研究所需的重要信息。教師要善于從那些“習以為常”的現象中分析出規律性的東西。
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積累工作中思維的火花,不斷強化成果意識和成才意識。做一個思考的老師,而思維的火花往往會在你入睡后的那一瞬間,或者是在你醒來的那一時刻,有時甚至是在凌晨乃至你的睡夢中閃亮,在你的床頭放一本記事本和一支鉛筆,迅速地記錄你思維的火花,這有助于你自身的提高,最終提升你自己。
有堂課我講《慣性》,學生表情很是迷茫,下來后我也感覺也很是失敗,我知道學生對運動狀態的改變不理解,問題出在那里呢?后來發現,是我在講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物體受力跟運動狀態的關系講解不清造成的。因此,經常及時的將教學中的感悟,以及學生對一些問題的新想法記錄下來,定期的整理,這是很有必要的。
策略四:提高專業能力,用專業能力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
物理專業能力包括:板書和版畫模型應用、信息媒體的綜合應用能力、重視教師的表達能力、解題能力、組織教學能力和教學機智、觀察與實驗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如何促進教師專業提高,可以鼓勵教師參加市區教研活動、學術會議,進行高一級學歷進修,外出交流等。
另外,教師專業提高首先要立足一個“新”,因為教師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職業;其次要著眼一個“寬”,教師要注意不斷拓寬知識面,滿足教學的需要;再次適當注意一個“?!?,應適當加強專業的深度,做到居高臨下;最后,落實一個“用”,即加強理論與知識的應用,增強所學知識的實用性。
策略五: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為了適應新課標,教師的角色至少要發生這樣的變化:由傳授者轉化為研究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實踐者轉化為研究者。職業角色的轉換要求教師成為反思型的研究者,教師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個反思型的研究者,才能成為教學改革的主動參與者和很好的適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成功的經驗行為,還要具有理性的思考,具有全面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能力,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實踐。
教師反思的內容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上,反思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情景中的技術和技能的有效性。第二層面上,教師應該批判性的反思分析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一切行為的合理性,分析解決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三個層面上,教師要將課堂與更廣闊的社會聯系起來。
策略六:撰寫教育敘事和教學案例,不斷總結和提高
教育敘事就是對教師的日常行為背后所內隱的思想,教師的生活故事當中所蘊涵的理念進行研究。對于教育科研來說,這些從教師自身實踐衍發的案例、思考和經驗具有專業理論研究無可比擬的針對性、真實性和情境性。這些鮮活的案例勝過任何枯燥的理論和說教,是促進教師成長、豐富自我的寶貴資源。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善于累積,把觀察和經歷的教育故事、教育問題用教育敘事或教育案例的形式記錄下來,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的反思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撰寫案例時,可以遵循下列階段。
(1)首先選擇一個或幾個典型性的案例,對其內容進行分析。
(2)對這個或幾個案例,進行寫作形式上的分析。
(3)運用頭腦風暴法,要求每位教師說出自己教育教學經歷中曾遇到過的疑難或兩難問題。在這其中,尤其對那些兩難問題要予以特別關注。問題意識或者說問題的提出,是案例形成的第一步,它給案例提供了一個基點和著眼點。
(4)把所有問題進行歸類,匯總成不同范疇。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免相互之間有交叉、重合,問題與問題之間也缺少一定的邏輯順序,因而,把相似的問題歸并在一起,把性質相近的問題匯總成一個類別,使問題本身變得清晰就尤為必要了。
(5)教師分頭撰寫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2000字左右。教師在頭腦風暴中提到的各個不相同的論題,經過歸并后有了一定的邏輯結構。接下來可以讓每個教師或幾個教師圍繞自己曾經提出的論題撰寫案例初稿。初稿的篇幅不必太長,可限定在2000字左右。在寫作時,一要考慮界定的問題是否清晰,二要考慮表達方式是否得當。
(6)舉行案例會議,就所寫案例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討論。舉行案例會議討論可以有這樣兩種形式,一種是3~4位教師圍繞一位教師寫的案例進行討論,另一種是3~4位教師同時展示自己的案例,圍繞這3~4個案例進行討論。這樣一個階段有些類似于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小組討論。教師對教學所做的這樣的評論,也就為日后的教學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檔案。
對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物理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不同學生的反應;因此,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
參考文獻
[1]廖伯琴主編.《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初中物理》.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
【關鍵詞】物理教材;內容轉化;內容策略
The physical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ransforms as the course content strategy
Wu Jing Yao Wei Ma Bicheng et al.
【Abstract】The popular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textbook “Physics”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strengthened with the student life,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ntacting, guides the student thorough society and the scientific field diligently carries on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The teaching material requests the teacher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 the manner in the teaching, studies for the student academic society, lifelong studies lays the foundation found. How does the greatest degree us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manifests the new curriculum idea fully, realiz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ruly, needs each kind of high quality talented person for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raise. I thought: Must transform the thought that changes protestantism law; Must the collective prepare a lesson, display educational research group’s superiority; Must “the lamination teaching,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Must innovate the study way, carries 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Key words】Physical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ransformation; Content strategy
1 課題提出的意義及歷史背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新教材內容加強了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努力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和科學領域進行觀察和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為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打基礎。要求積極做好每一個實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促進課程、教材、教學之間的相互轉化、促進和融通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該教材的教學實踐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認為新教材體現了改革精神,切實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師對新教材茫然不適,覺得教材順序亂了套,經驗失靈,內容簡單,試題難命。按傳統方式,試題不是太容易就是超綱,這說明新教材的確不合應試教育的口味。因此,如何使教師盡快克服傳統教育思想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慣性干擾,正確使用新教材,使我們初中物理教學全面轉入素質教育的軌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課題。我認為,要真正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學質量,根本在于走出誤區,改革教法。如何最大程度用好新教材,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為黨和國家建設培養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我認為:必須要轉變思想,革新教法;必須集體備課,發揮教研組的優勢;必須“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必須革新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教學。
2 課題研究的方法
初中物理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課程,必須為實現這個總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過去的許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學在改革方面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干擾,忽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要求被不適當地拔高,講授往往是“滿堂灌”,作業訓練又是“題海戰術”,使本來有趣實用的初中物理,變成了對多數學生負擔過重的課程。
2.1 轉變教育思想,革新教法:教育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前提。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慣性”極大,致使有的教師“穿新鞋,走老路”,喜歡用應試教育的眼光審視新教材,結果是既不適應,又不放心,害怕新教材降低了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升學率??梢?,轉變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只要我們在觀念上真正完成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跟上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面發展,新教材的使用必將既能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又能培養國家建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
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改革,教學方法脫離不開教育觀念和教學目的。素質教育旨在“面向全體”和“全面發展”,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物理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較陳舊,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新教材的特點,我們應該改革教學方法,變注入式教學、題海戰術為啟發式教學,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雖然降低了難度,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卻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顯然不行了。新教材編者的用心良苦,突出了物理知識的趣味性,旨在創造意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輕松愉快地自覺學習,教學方法應該體現這個意圖;知識的傳授應該是引導學生動腦動手,通過想一想、做一做擴大教學效果,而不能以偏題怪題讓學生鉆“牛角尖”;漫畫或插圖內涵豐富,相關的物理知識、含義盡在其中,切不可走馬觀花,一晃而過;新教材知識面廣,伸縮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體,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學中一定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
上述種種觀點,宏觀上屬教學方法的范疇,教學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具體教法,當因人、因教學內容而異,應該是百花齊放,各顯其能。但是,具體教法不能與基本教學原則相違背,否則又會走上應試教育的老路。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比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較強的能力受益終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初中階段知道即可,對過深的科學道理的理解,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和知識積累,自然會“水到渠成”。
2.2 發揮學科組的優勢,集體備課:在新教材教學中,充分發揮物理備課組的優勢,聚眾人之智慧,展現備課組每一個教師的特點,努力挖掘新教材的功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育方法,激活、喚醒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和搭建參與學習的舞臺,幫助學生學會主動參與,主動學習,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指導和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熱情的參與者和主動的學習者。學習新教材,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2.2.1 努力創造條件,做好每一個實驗:新教材中有著眾多的實驗和探究,充分體現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努力的素質教育思想,然而其中不少實驗是過去教材中沒有的,教師缺乏經驗,學校缺乏器材。為此我們在備課時首先認真地把所有演示和學生實驗都做一遍,以得到體驗和感受,發現實驗成功的要點和關鍵,積極改進實驗的方法和器材。經過備課組的共同探討,大家認為,可以讓學生在自己還不甚理解的時候就先實驗,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其實這也是一種學習),教師這時的主要任務是防止出事故和找出學生實驗不成功的主要原因,然后教師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分析學生實驗不成功的原因,最后讓學生再做一次實驗,這樣利用同樣的教學時間卻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良好的實驗氛圍,不但體現了新教材的觀察、探究和實驗功能,也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效益。
2.2.2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延伸學生的學習時空: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備課組在備課時努力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創設引入知識的情景,激活學生學習的情趣,去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興趣。我們通過精心的制作課件、精心的設計演示和學生實驗、精心的設計課堂設問,努力創設學習情景,啟發學生的思維,努力使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受到教材的影響,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不斷深入地去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教材的內容不是封閉性的,我們利用教材的彈性和開放度。在教學之余成立了學生研究小組,讓學生自己收集、整理信息,制作課件,激發他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把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教材中常有“科學世界”、“STS”、探究這樣一類問題,我們總是放手讓學生們在課外自己探討,我們認為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發現,他們會用不同的思維、實驗得到不同的結論,有的對、有的錯,有的有道理,有的甚至毫無道理,但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我們備課組認為新教材設計這些問題目的不在于得到何種既定答案,而在于鼓勵學生去探索,去思考,去發現。教學中把功夫下到課堂之外,既能利用社區、家長等各方面的資源,又在了解和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開發課程資源,實現了新教材的功能。從而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強化他們自立學習的意識,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貫穿著情感熏陶和價值觀的培養。
2.2.3 增加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含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備課組經常運用不同的現代教育手段來處理新教材的教學。比如,我們還利用網絡上課,設計了專題的內容,專題的練習,師生在網絡上學習、交流、答題。我們嘗試把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引向多媒體、電腦網絡信息領域,利用網絡信息豐富、傳播及時、讀取方便、交互強等特性,不但促進教育教學的革新,豐富教育教學形式,還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增強教學中觀察和思維、演繹和歸納、分析與綜合的直觀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的效率。
2.3 重點采用“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長期以來,初中物理教學,由于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從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查到評價,很少顧及好、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均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規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學習物理人人有興趣,個個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傊?,要做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2.4 革新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在全面推進至素質教育的今天進行有效教學顯得尤其重要。變革學習方式,切實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活動的培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新教材的宗旨所在。我以為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2.4.1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老師在上課時,要大膽地給時間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討論,辨論,議論,要給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只要時間有效地化在學生身上,我覺得就充分地用好了新教材。
2.4.2 舉例頗具代表性:舉例包括例題、作業、練習、生活中的現象,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作為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最大的效益,那么你所選的例題、作業、練習、生活中的現象就必須恰當,呈現方式恰到好處,能夠以點概面,能夠讓學生在例題中理解知識,學會技能,培養興趣。尤其是例題的選擇老師要多花點時間,多花點心思,多想點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符合新課程要求,體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4.3 評價要多元化:在物理課堂教學評價中要重視人文化評價方法,注重鼓勵性,人情化,注意方式方法,并做到因人而異。但同時也不能完全放棄實證化評價方法,實事求是,開誠不公地指出缺點和錯誤。從二者的關系來看,雖然表面上二者存在著尖銳對立的傾向,但從辯證的角度看,二者實際上是一種優勢互補的關系,恰當地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可以充分發揮二者的長處,彌補二者的缺陷,使它們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在發揮各自作用的同時,相互吸收對方的合理因素,做到具體地、有機地結合。
3 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四條原則
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使我們深深覺得課改必須遵循敢于質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維、勤于實驗的四條原則,我們不能偏離這個方向。我們必須堅持這四條原則不動搖,如同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百年不動搖一樣,新課程改革不論以何種方式進行,不管如何做新的嘗試,我們都應該投以贊許的目光,但是有一點不能變,那就是敢于質疑、勇于探究、善于思維、勤于實驗的四條原則不能變,偏離了這四條原則,也就違背了物理學歷史的發展規律,必然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這點一定要切記、切記。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全面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對物理學科而言,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不斷地有許多新的觀點,好的做法出現,并且也涌現出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許多嘗試偏離了物理學科發展的原則,值得我們共同來關注和探討??v觀物理學史,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綜合性知識之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四條原則:
3.1 敢于質疑:20世紀物理學革命告訴我們,科學的每一次嶄新境界的開辟,都必須要有敢地向舊理論說“不”的勇氣。愛因斯坦,玻爾用他們年輕的心,沸騰的血和活躍的頭腦,帶領海森伯等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勇敢地向舊理論思想挑戰。在此期間,每一個“不”字的出現都響徹云霄,宛如春雷一般。普朗克提出能量是“不”連續的;愛因斯坦更深入地提出了輻射也是不連續的;海森伯更是提出了量子力學中最關鍵的一個關系式即“測不準關系式”;此外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又向守恒說出了“不”,提出了“宇稱不守恒”。每一個“不”字都給物理學以飛躍,可見,挑戰孕育了創新,勇氣孕育了力量,信心帶來了成功。
在實施物理新課程與新教材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物理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向權威挑戰,要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用一個開放的,喜歡探究和充滿活力的頭腦去不斷提出新觀點,否定舊理論。充分發揮學生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樹立理性的權威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學生提供了廣泛攝取知識與鍛煉思維的機會。因而他們也完全可能在某方面甚至是本學科領域領先于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學生會常跟老師談及他們從網絡信息中獲取的一些知識與信息,其中可以有很多對教師來說是全新的感受?!奥劦烙邢群?,術業有專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態度。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應自覺地接受學生的“教育”,并把自己置身于終身學習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表現出嚴謹務實,批判進取的科學精神,努力展示自己的教學智慧及內在的精神氣質,教師的熱情和同情心,教師善于鼓勵和想像的傾向性,為學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遠大的理想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要有熱情洋溢、情緒飽滿、富于激情的想象力,并以此來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2 勇于爭辯:通過研究物理學史,我們不難得到這樣一個啟示:科學的每一次重大發現和突破的背后都隱藏著激烈的爭論。其中最令世人注目的是愛因斯坦和玻爾曠日持久的世界性論戰。愛因斯坦拒絕把量子力學接受為終極理論,并對以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的正統解釋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這場爭論使世人明白,量子力學的理論是非局域性的理論。它涉及到類空關系,即比光速還快的信號傳播,而狹義相對論則是局域性理論。這場世界性的科學爭論,無疑對科學和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玻爾和海森伯的散步,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的爭論都對20世紀的物理學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討論并沒有完,現在在牛津和劍橋,科學怪杰霍金和彭羅斯的討論還在繼續著,物理學還將有著重大發展,因為“科學扎根于討論”。
教師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教育中的師生觀,構建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平等的,合作的新型師生觀,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引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中要達到“四個允許”:錯了允許重來;不完整的允許補充;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辯;老師錯了允許提意見。教師要切實把教學活動看成一個不斷面臨新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知識不斷擴展的過程,是一個與學生不斷共同學習的過程。從而真正做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推動,也就是要做到教學相長。同時,教師要積極創設條件,準備一些辯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辯論。讓學生自己擺觀點,舉例子,講道理,用事實說話,從而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實現新課程的目標,用好新教材,培養學生勇于討論的習慣。
3.3 善于思維:我們讀過《物理學史》之后會發現:科學神奇之樹的每一次萌芽、成長、開花、結果都有著孕育它們的科學土壤。值得一提的是哥本哈根大學物理理論研究所。在這里既有22歲當講師、27歲當教授、31歲獲得諾貝爾獎的海森伯,有作為“上帝的鞭子”不斷地指出他人論文缺陷的泡利,有開玩笑不講分寸的朗道,還有“幾乎把畫漫畫和打油詩作為主要職業而把物理當成副業”的伽莫夫,哥本哈根大學的氛圍使人感到繁忙、激動、活潑、熱血沸騰、無拘無束、和藹可親,充滿著挑戰。他們的年輕和倔強,使他們不斷地有新的想法,新的觀點,新的思潮,新的認識如同一股股清泉涌出。在那漫長、艱辛、曲折的探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有無數年輕人的貢獻和創舉。究其實質,人類科學的進步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舊理論和提出新觀點的過程,而他們的年輕就注定他會有一個開放,喜歡探究和充滿活力的大腦,為他們取得成功提供了條件。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思維是創新的靈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
①尋找思維的起點。就是能引起思考,推動思考不斷深入并成為解決問題突破口的信息群。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異大多表現在尋找思維起始點的速度快慢上,教師若能幫助學生學會尋找思維起始點,學生的學習便易獲得成功。
②設立思維中間站。初中生思維能力弱,跨度小,學習過程中不會適時設立思維中間站,而對大量的信息,不會篩選、整理、剖析,抓不住有用的信息,把握不住問題的實質,這樣就出現了一知半解,隨意湊合,應付了事的情況。針對初中生的上述思維特點,在教學中要采取小步子,搭臺階的辦法,在思維之間增設思維中間站,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抓住關鍵,把握重點。開始時思維站間距可短些,慢慢地擴大,漸漸加大思維跨度。當問題抽象,學生具體經驗少時;當問題涉及面廣,學生知識能力存在缺陷時;當問題內部結構復雜,學生綜合能力差時,需增設思維中間站。
③已設立的各思維中間站之間需要架設思維連接線加以聯系,使各思維中間站能順序地有效地協調運行。這種聯系方法既有點與點之間的串聯,線與線之間的交織,又有面與面之間的網絡化。圍繞重點知識尋同類,舉實例,找反例,思錯例,將每一個思維中間站都納入有效的思維控制范圍內,形成有序的思維網絡,使各知識點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從而達到提高思維效率之目的。
④變換思維審視角。用原有的思維方法不能求得問題的解決時,應及時變換思維審視角。變常規思維為突躍思維,直線思維為平面或立體思維,收斂思維為發散思維,一般思維為極端思維,正向思維為逆向思維。往往能提高思維效率。
⑤設計開放性問題。新穎的問題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問題,尋求眾多的適當答案,使學生找出以前沒想到也不敢想的各種奇妙的好方法,而且是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探究的好方法,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勤于實驗:值得注意的是,百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大獲獎項目中絕大多數都與物理實驗有關,純理論研究很少,就是獲獎的重大理論研究也是大量實驗事實的總結,再用數學公式簡潔表達的結果。即使是理論項目,也要在實驗證實后才獲獎。如:1927年電子衍射實驗證實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理論的德布羅意才于1929年獲獎;1957年,吳健雄實驗證實了弱電相互作用,提出宇稱不守恒的楊振寧、李政道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73-1978年實驗上發現中性流存在,提出弱電統一理論,預言中性流存在的、格拉肖、溫伯格、薩拉姆于1979年獲獎等。事實證明,物理學的理論大廈是由實驗支撐的,沒有實驗,物理學大廈的基礎就不牢固。
不僅僅如此,實驗是檢驗物理理論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是各種爭論的最公正的裁判,是修正錯誤的依據,更是發現新理論的起點。事實上,無論理論有多美好,無論它的形式有多完美,只要與實驗不符就不可能成為物理學的組成部分。這表明,最后還得實驗說了算,形式邏輯和完美的數學代替不了物理。因此,我們特別強調物理學研究要把理論基礎和實驗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重視實驗研究,重視物理實驗室的建設,加大投入,更新實驗設備,巧妙地設計實驗方法,精心地分析實驗現象,在實驗中尋求新的突破和新的發展。對物理教師而言,我們應尤其注意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設計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要在實驗中讓學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并且提出一些激發思考的問題,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引導學生看到與其論點相矛盾的觀點的事實,或者組織持不同見解的學生進行討論,自行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觀點。要讓每個做實驗的同學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他們各自對某種問題有不同的假設和推論,通過小組交流,辯論,分工與合作等形式,促進學習者之間的溝通,而面對各種不同的觀點,實驗者要學會整理、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學會接納,贊賞,爭辯,互助,他們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評判。平常定期開展科技小制作,小實驗,小創新,小發明以及實驗操作活動,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實踐操作,如安裝照明電路,鑒別黃金首飾等。在物理教學中加強“STS”的研究,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物理,又把物理應用于生活的能力。真正做到“in life,by life,on life”。
4 研究措施
4.1 建立課題組,形成管理網絡。由校長及上級有關領導顧問,教研室和中心學校領導監督,課題研究組長組織實施,課題研究組長、組員具體開展,做到分層管理,步步落實,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運行。
4.2 注重教師培訓,加強理論學習。因為實施“學法指導”的實驗研究,對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業務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組內首先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弄清“學法指導”的實質和任務,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
4.3 強化過程,加強全程管理。首先開展課題研討活動,使研究者明確研究的任務和目標;其次是加強調查研究,把握學生在實驗前、中、后三個不同階段的學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實施指導,不斷修正課題研究方案,使課題研究工作更趨科學化和規范化;再次是開設學法指導課,選擇課題承擔者根據各自研究的內容上好實踐課,供大家觀摩學習;第四是督促全體組員不斷總結,積極撰寫論文、心得體會、個案分析等。
4.4 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法指導實驗研究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我們的研究重點要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學法指導上:
4.4.1 轉變教學觀念。我們強調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建議者和指導者。課堂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而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點撥下,通過學生自身的多種感官參與與親身的活動來掌握科學的方法,自主、獨立、創造性的實現學習目標。同時,我們還要幫助學生把學生過程拓展到課前及課后。
4.4.2 指導學習方法。在學法指導中,除了要組織一定數量的專題形式予以指導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和心理傾向在課堂上進行滲透,在課堂后進行交流總結。
4.4.3 培養學習習慣。僅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僅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中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發展自我?!?/p>
5 研究的方法
5.1 教師充分挖掘文本,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做到用好課本,而不是教好課本。
5.2 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自主學習”理論與經驗的學習研究,對“自主學習”的內涵和外延更加明確的認識,確立課題的理論支撐,加強理論學習,使我得到理論的提高。
5.3 比較法。選定實驗班,以平行班為對照班,進行縱向、橫向的比較。
5.4 調查法。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調查,發現問題,研究對策,及時施加變量,控制無關變量。
5.5 個案法。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個案分析,分類研究,跟蹤調查評價,寫出個案研究報告。
5.6 適當采用計算機、網絡等輔助科研手段。
6 實施步驟
6.1 第一階段:調查探索階段(時間: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
對本校教師與學生物理教學方式的現狀及期望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制訂實施新的教學方式的方案。方法如下:
6.1.1 運用調查法,調查師生的物理教學方式。
6.1.2 運用測試法,對學生進行英語口筆頭運用能力的測試。了解物理教學方式的現狀及期望;制訂出實施新的教學方式的方案。
6.2 第二階段:試驗應用階段(時間:2010年3月至6月)
6.2.1 改變教師傳統的按部就班地教授題材貧乏、體裁單一的教學內容,嘗試創造性地、有選擇地教授題材豐富、體裁多樣的教學內容。嘗試多種課型的模式探索。
6.2.2 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嘗試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的教學方式。
6.3 實施方法:(1)問卷調查表;(2)對照表;(3)座談會。
6.4 預期目標:學生知識面有較大拓寬;學生用物理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有較大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的實踐能力有較大提高。
6.4.1 第三階段:推廣應用階段(時間:2010年7、9月)
對第二階段的試驗各個案例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去粗取精,全面實施新的教學方式。
實施方法:(1)問卷調查表;(2)圖表;(3)經驗交流會。
預期目標:
新的教學方式得到完善、推廣應用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時間:2010年10、11月)
對第二、三階段的試驗個案及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歸納總結,撰寫成有價值的試驗報告、個案報告、調查分析報告、經驗總結、論文、結題總結。
7 完成研究的條件分析
7.1 領導重視和學校配合縣教研究室和中心學校課題組領導的指導。
7.2 研究隊伍素質精良,課題組成員由教學、教研、管理三方面人員組成。
7.3 硬件設備得與保障。
8 成果形式
8.1 最終完成時間:2010年11月。
8.2 研究成果形式
8.2.1 課題研究實驗報告,實施方案;
8.2.2 論文、個案反思、敘事文章;
8.2.3 有關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的調查結果、
8.2.4 學生成績評定的“增值”數據;實驗報告(階段性總結);
8.2.5 個案研究資料各學科的優秀課堂教學紀實(錄像片)
8.2.6 結題報告。
9 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課題指導及顧問:青祖兵,(縣教研室主任,縣學科帶頭人),張(本校校長、省級優秀教師)
鄧矯?。ㄊ〖壒歉山處?、中心學校校長),陳永輝(省級骨干教師、教研員、州語文學會理事)。
組長:吳靜(物理資料收集,具體實施)
成員:(1)姚瑋(物理資料收集,具體實施)
(2)馬碧成(物理資料收集,具體實施)
(3)龍雄(物理資料收集,具體實施)
(4)鄭德?。ㄎ锢碣Y料收集,具體實施)
10 課題實施的反思
在實施新課程和新教材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可能會進行這樣或那樣的改革,但是我們始終要堅持敢于質疑、勇于爭辯、善于思維、勤于實驗這四條原則不動搖,不能偏離這個方向。我們只要堅定不移地遵循這四條原則,飽含深厚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在物理教學中時時刻刻想到,并努力做到、做好、做扎實,我們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取得成功,就一定能培養出千千萬萬個牛頓和愛因斯坦,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夢想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夏磊、徐洪海等.《20世紀物理學革命的啟示》,《現代物理知識》,2002年第2期
一、組織保障――建立與生態校本研訓相適應的體制。
生態系統具有復雜性,這就形成了生態因子的多樣性,也就表現為生態系統各生態樣式的多樣性,惟其如此才表現出生態系統的活力,但生態系統的活力來源于各生態樣式的協調發展,它們互為補充,相互協調,共同促進。根據這一生態理論,學校本身應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學校各職能部門應是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協調的生態樣式,只有加強聯系才能實現各職能部門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目標,所以,學校管理的關鍵是協調各職能部門的關系形成一個職責分明而又相互協調的和諧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觀念的指導之下強調系統思維、整體協調,從全局的高度去籌劃具體的工作,為此,學校整合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各職能部門的力量,重新調整各教研組的布局,規劃成立七個研訓組,特別是整合各小學科組形成形成強大的合力,壯大研訓隊伍,拓寬研訓眼界,相鄰學科互相輻射、協同進化。各研訓組分派一名校干具體負責,校長負總責,具體指導各個校干的工作,這就打破了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的條塊分割,根據各校干的特長具體指導、服務研訓工作,形成研訓合力。
二、機制護航――建立促進生態校本研訓發展的優化機制
1 建立系列保障制度。學校全面分析本校教師隊伍整體狀況,認真剖析不同層次教師的典型案例,分類梳理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明確不同層次的研訓目標,制定詳細的常規研訓和分類分層研訓相結合的整體研訓計劃,做到教師人人知曉研訓計劃,各各明白研訓目標,并系統規劃學校研訓制度,確保各種制度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制度的設計上創造最適宜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支撐環境,包括研訓理論學習制度、研訓常規活動制度、研訓考勤制度、研訓評比制度等,做到目標到位,任務到位,時間到位,管理到位,研訓到位,提高到位,用系統的管理保證校本研訓整個生態系統有序而高效地運轉。
2 狠抓過程性管理。生態系統的運轉要求空間和時間的充分保障,要求生態因子的協調發展,強調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因此,生態校本研訓要抓好考勤、記錄、考核、總結等過程管理工作。學校要求每次研訓要有明確的研訓主題,要有完整的記錄,要有主講教師和填寫課堂評議表,確保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持)人,并有完整的過程記錄。切實發揮分管校干、研訓組長的作用,在教師認真閱讀相關理論,作好讀書筆記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研討、交流,寫好反思文章,并組織教師利用網絡學習、小組學習等形式開展討論,鼓勵教師結合在學習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組織相關的課題研究。
3 強化激勵和評價。教師是校本研訓的主體,有效實施校本研訓的前提是要激發主體的積極性,學校鼓勵教師參加校本研訓活動,并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個人成長規劃,探索激發教師積極參與的有效方法,實施名師工程帶動戰略,發揮政策激勵和利益驅動效用。學校特別加強常規研訓管理工作,強化研訓的過程和成果考核,使評價過程成為教師對工作進行反思的過程,更是自我完善提高的過程。學校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客觀地制定適合本校實情的評價方案,并定期開展自評、組評和學校評價。通過評價環節,讓教師展示研訓成果,交流研訓收獲,并和全縣的教師培訓量化考核結合起來進行學分認定和量化評估,根據相應的獎懲措施,把研訓考核與教師的評優、聘任、職稱晉升、績效工資等掛起鉤來,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真正使評價與研訓融為一體。
三、形式多樣――適應生態多樣性要求滿足教師多樣發展需求
1 反思式研訓――深入靈魂的專業提升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建立反思制度,書寫教育敘事,學期末進行檢查評比。在反思形式上以教師自我的個體反思為主,注重于教師的課堂反思;也有教師的群體反思,如課例、專題研討的同伴交流反思和專家教研人員參與的專業引領共同反思等。通過反思實踐,使教師深化了教育理論水平,轉變了教育觀念,提高了教育水平。同時在反思的程序上做到課前、課中與課后反思三結合,拉長了反思鏈,升華了教師的實踐智慧,推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 同伴互助式研訓――在團隊精神的張揚中實現教師的成長。
校本研訓為了學校,也要基于學校,要充分挖掘本校教師的寶貴資源,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參與校本研訓的積極性,發揮其聰明才智,達到同伴互助、互相促進的目的。因為是同伴,他們面臨的教育情境、教育現象、教育困惑十分相似,因而他們的經驗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現實性,互助研討也就具有很大的共鳴性,研訓的效果十分理想。
(1)集體備課中開展同伴互助。在規范辦學條件下根據教學發展需要,學校出臺了高效“六步備課法”:主備人備課――集體研討備課――主備人二次備課――課堂實踐――集體反思――再次實踐。學期初,學校要求備課組長根據每個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特長確定各教學章節的主備人,主備人在借鑒縣教研室教學案的基礎上學習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提煉自己的個性化問題形成自己的教學案。在集體備課中,將自己的問題提出,備課組成員進行研討交流,充分發揮同伴的互助作用,梳理共性問題,作為個人或者是備課組的研究專題,組內教師在翻閱大量的相關理論,上網查閱大量的學科知識理論的基礎上學習研討達成共識,在集體的智慧引領下,主備人二次備課,進行操作設計。課堂實踐,遵循在集體備課中對共
性問題的操作設計,組內研究者共同上課操作,課后反思中集體研討問題解決情況和新生成的問題,形成問題解決策略。
(2)師徒結對幫扶中開展同伴互助。師徒結對研訓是對學校寶貴研訓資源以契約形式的利用,它比松散式的同伴互助多了一些約束力、計劃性、針對性。在研訓內容上從實踐到理論,從課堂教學到班級管理,從教學基本功到工作作風等,隨時隨地、按需而研,且每周互聽課不能少于一節。在教學過程中,徒弟虛心學習,師傅傾囊教授,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研究的氛圍。學期末,我們舉行徒弟匯報課,評選出優秀師徒進行經驗交流,以更好的促進師徒研訓活動的開展。
3 專家引領式研訓――以高端智慧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層次
研訓必須建立在科學和規范的基礎之上,需要縝密的理性思維和對問題的系統把握,專家的智慧和引領是高水平的研訓最先導的因素,有了理論支撐研訓就會方向正確,教師就會提升理論修養,往往會使實踐中的困惑產生頓悟,或使理論研究不斷深化,教師的創造性思考就會一層層展開,一步步深入,課堂操作水平就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學校形成了聘請專家教授指導研訓的制度和傳統,學校聘請江蘇省教育學會專家指導學校教科研主干課題《三好兩長一合格學生成長機制研究》,通過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使教師對本課題更加明晰,對本課題的實施更加充滿信心。學校還聘請了市、縣教育局的教研員,參與指導我校研訓工作,并作了《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如何開展教科研工作》等報告。學校校長、業務骨干定期給全體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及時地指導學校的研訓工作,使學校研訓工作不斷地向縱深發展。學校還為全體教師提供了“走出去”的交流機會,讓老師到教育思想先進的地市區進行觀摩學習,學校教師先后到無錫江南中學、常州實驗中學、蘇州一中、徐州西苑中學等學校學習,老師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真正使教師逐漸由專一的“教書匠”,向“名師型”、“專家型”教師發展。
4 網絡式研訓――在開放與碰撞中提升教師的專業智慧
網絡以其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培訓資源和手段,隨著校園網的建立和國家遠程培訓網絡的健全,學校開展了網絡式研訓,在網絡環境中,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師打破時空的限制,就某~問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討論,既打破了時空界限,又不受工作條件的限制,教師可靈活安排研訓時間。學校校園網絡中的各主題論壇中,經常會看到教師們就一堂課或一個主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最后在教育專家的指點下,達成共識。同時,學校利用遠程培訓網絡,開展了班主任培訓和語文、物理教師省級培訓,既節約了成本,又大面積地培訓了老師。
四、特色鮮明
1 亮點鮮明――以學?!堆杏枅蟆窞檩d體實施專題研訓。學?!堆杏枅蟆访吭乱黄?,每期一個研訓專題。選題采用調查問卷和座談的方式了解教師教育教學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系統梳理篩選出普遍性和個別化問題,對普遍性問題提煉為幾個研訓的專題,利用《研訓報》對專題知識、理論進行系統介紹,并在實際研訓中由主訓人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進行理論的培訓、問題解決策略的指導,在指導中強調引領和互助、自我反思相結合,在教師們的積極互動中、思維碰撞中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