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時間:2023-06-11 09:21: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稅務會計主要是在財務會計的發展中逐漸演變而來的,因此,稅務會計也可以使用財務會計部分基本前提,比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不過稅務會計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它也應具有自身特殊的基本前提。
(一)貨幣時間價值
貨幣時間價值也可稱之為資金時間價值;指的是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企業投入到實際中經營的資金價值將會進一步增大,這樣一種資金增值就屬于貨幣時間價值。當前,稅務會計的這一前提已經成為了稅收立法與稅收征管的基礎內容,所以,各個稅收種類必須根據憲法與法律規定,明確繳納稅款的原則、繳納稅款的時間以及稅款繳庫時間。
(二)納稅主體
稅務會計的納稅主體與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具有緊密的關系,不過這兩者之間仍有不同之處。所謂會計主體主要指的是會計所核算與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與報告的空間范圍而納稅主體指的是稅收法律關系中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進行稅款繳納行為的一方當事人。
(三)年度會計核算
年度會計核算在稅務會計中屬于一項基礎性的前提,也就是說,稅務制度在建立過程中主要以年度會計核算為前提,并不是根據某一特定的業務而形成的。賦稅的主要作用是對一個特定的納稅款時間內所產生的所有事項的具體結果,對于該期事項在后期的年度中產生的結果不加以考慮,只在當期的年度范圍內進行考慮。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這兩者之間有相同之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當期,各個國家都在盡最大力量將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存在的差異進一步縮小,然而,這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并不是一時間就能夠縮小的,還需要我們從實際角度出發并根據客觀規律,確保其兩者在未來發展中能夠保持協調一致性。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區別
1.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目標不同
稅務會計的主要目的是將實際納稅信息提供給信息使用者,以此方便于相關稅務部門征收稅款;而財務會計的主要目的是將實際財務情況、經營效益以及真實的財務信息遞交給相關管理部門、投資人員以及債權人等,這樣對于信息使用者實際決策十分有利。稅務會計實現目標的主要途徑是納稅申報,即納稅人就納稅事項向稅務機關作出書面申報;財務會計實現目標的途徑是向相關者提供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利潤表。例如每年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是在利潤表調整的基礎上編制的。
2.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參照依據不同
財務會計在實際中所參照的依據主要是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根據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的規范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和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而稅務會計在實際中所參照的依據是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根據稅收法律法規對所繳納的所得稅金額進行計算,同時將計算結果向稅務部門作出出面報告。例如,《企業會計制度》和《借款費用》準則中就明確規定,除了需要購買、設置的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所產生的借費用之外,其余所有借款費用必須在當期發生時直接的納入到財務費用之中。不過,對于專門用來借款的費用,財務會計根據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與用途情況,將其劃分為了七類:即企業生產過程所用的固定資產、非企業生產用的固定資產、租賃的固定資產、不需使用的固定資產、還未經過使用固定資產、土地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采取這樣一種方法進行提取折舊,根據不同類型制定一套有效的折舊年限與產值率;而稅務會計將固定資產劃分為了二種類型第一種是,房屋、建筑物、火車、輪船、機器、機械以及其他生產設備,第二種是,電子設備及火車、運輸工具滕輪船以外等。在實際中,財務會計遵循的是會計準則,根據會計制度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進行處理,會計人員根據自身的理解程度以及情況的特殊程度,對部分發生的相同經濟業務存在的不同表述方式,會得出不一樣的會計結果,這種表現主要是因為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具有一定的彈性所致。
3.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核算基礎不同
財務會計在實際核算過程中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將應收費用與支付費用作為明確收入費用的標準,這樣能夠使收入費用實現科學合理的配比,對于明確企業各個時間段的經營成果十分有利,這樣的做法進一步確立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比如,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從開始租賃曰期起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款項金額現有的價值之間的較低者,將其作為入賬價值。而稅務會計在實際核算過程中將收付實現制作為基礎,其比財務會計的應收費用與支付費用的收入標準更具準確性,實際操作不僅方便,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預防納稅人偷稅漏水的行為發生。
4.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核算程序不同
財務會計的標準程序是這樣的:一,會計憑證;二,會計賬簿;三會計報表;這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劃分的關系。一般來說,稅務會計在實際中也可按照這一程序進行,不過沒有具體的規定要求,企業通常在年尾根據財務會計提供的數據資料參照稅務法規定將其進行必要的調整,然后制定出納稅申報表。
5. 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基本要素不同
財務會計基本涵蓋了六個方面的要素,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以及利潤;在實際中,會計對象的具體規范化與財務會計反映都是在這六個方面的要素基礎上進行的。稅務會計基本涵蓋了四個方面的要素,即應稅收入、扣除費用、應繳稅務金額、應稅收益。這其中的應稅收入、扣除費用與財務會計中的收入、費用是不同的,它們無論是在時間還是計量標準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存在的聯系
1 稅務會計的信息是以財務會計的信息作為基礎
企業的財務會計系統建立了一套較為健全完善的數據庫,這一數據庫主要是企業對外制定財務會計報告的基本材料。當前,從各個國家的稅務會計實踐中可以看出,比如企業所得稅,基本上都是將企業的會計利潤作為基礎性內容,之后才根據稅務法的具體要求進行全面的整改。
2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間的協調性
同時反映在了企業對外制定的財務報告上要包括對承諾事項、或有事項、資產負債表曰后事項和關聯方交易等內容的說明。隨著報表內容的曰益復雜化,以文字輔之以數字來表述的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也將進一步增加以下信息:有助于理解財務報表的重要信息;采用與報表不同基礎編制的信息;對可以反映在報表內,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用于補充報表信息的統計資料。
(三)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利潤表的變化。
理念的變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表觀。多年來。我國的會計準則遵循的是收入費用觀。在收入費用觀下,收益是一定時期的收入減去各類相關成本費用后的差額。即收益=收入-費用。1993年7月1曰開始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五十四條明確“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币簿褪钦f,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數據都是考慮到收入確認和費用配比之后的結果。在收入費用觀下資產負債表是利潤表的副產品。2006年的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引入了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即會計準則的制定者在制定規范某類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準則時。應首先定義并規范由此類交易產生的資產或負債的計量;然后,再根據所定義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確認收益。新《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三十七條規定“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薄爸苯佑嬋氘斊诶麧櫟睦煤?/p>
不管企業的哪一項稅務會計處理都會直接的影響到財務會計狀況,這樣的一種影響主要體現在財務報告中,比如,在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中,為了將時間上存在的差異有效的處理,企業制定了遞延所得稅這一科目,并將其當做是企業一種負債和資產的列示。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當前會計上不應確認但是稅法要求確認的稅款,即費用按期交了,但是不應該計入當期費用,應予遞延在以后再計入費用同時,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當前會計上應確認但是稅法暫不要求確認的稅款,即費用未按時交,但仍應該計入當期費用,以后再實際繳出去。遞延所得稅對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主體;區別
一、在服務對象的主體上的區別
(一)作為“對外報告會計”的財務會計,其主要服務對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在資金市場上籌集資金時,所產生的企業與股票持有人的凈資產所有權關系;發行長期債券而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以及由于企業與企業股票、債券持有人發生了一系列的財務關系,因此財務會計必須按照其職能要求,將這一系列的財務活動定期地在證券市場公布的財務報表中充分體現出來,各股東、債權人才能據此做出投資決策,此時企業財務會計服務主體為企業的所有者或債權人。在此之外,財務會計還要將最新的財務信息呈報上級主管機關、財政稅務部門,開戶及信貸行;上級主管機關作為企業的政策調整及重要計劃部署機關,必須了解企業一定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地方性發展規劃,根據本地域的實際條件對企業的投資項目的轉向、投資規模的擴減做出指導性的調整。而作為開戶銀行及債權銀行也需要依據企業財務報告,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全面了解,以便有效的辦理各種銀行結算業務,據以決定是否發放貸款、擴展債務展期??偖€之,財務會計主要是通過財務報告形式,為國家財政稅務機關、上級主觀部門、企業所有者及銀行債權人等企業外界服務主體服務。財務會計服務主體也在“外部會計”這一別名中具體體現出來。
(二)作為“外部會計”的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企業外界各階層,而管理會計作為“內部會計”其主要服務對象則是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管理會計的產生前提及其職能進一步的分析了解。在高度發展的市場條件下,引進了市場機制“優勝劣汰”,從而出現管理不善而破產、重組、兼并等經濟現象,僅僅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反映、監督的財務會計已不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需要,企業對內部財務管理的需求導致管理會計的誕生,特定的產生前提要求管理會計的職能是彌補財務會計的不足,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決策信息,進而進行決策活動,如某企業決策者(經營者、管理者或股東)決定是否投資某一生產項目時,由于新項目是不能從以往的財務會計資料中找出依據,只能運用管理會計的投資報酬率等專門預測方法進行投資決策,因此管理會計能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使企業決策層為正確的決策提供技術依據。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會計的服務主體主要為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從而體現其“內部會計”的特征。
二、會計主體不同。會計主體是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它規定了會計的核算內容和范圍,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即為會計主體。因為只有確定了會計主體,才能明確那些經濟活動應當予以確認、計量和報告,那些不在其核算的范圍內,不予確認和計量。財務會計主要核算企業整體的經濟業務,其會計主體為整個企業。而管理會計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是按各級管理單位進行預測、決策和控制。因此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級責任單位為會計主體,同時也從整個企業的全局出發,考慮預算的協調配合和平衡,其會計主體具有多頭性。
三、約束依據不同。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外部各報表使用人,因此公眾要求其出具資料的規范及統一性,為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國家財政部頒發了一系列的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及法律法規,以便規范企業的會計程序、會計方法,確保企業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基本統一、可比的會計信息;使企業過去發生的經濟業務在財務會計上客觀的歷史還原。因此財務會計應嚴格遵守公認會計原則(主要體現為《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各具體會計準則),同時受政府有關法律、法規約束。而比起財務會計的約束依據,管理會計約束相對較松;它不受公認會計原則或統一會計制度的約束,只服從管理人員的需要以及系統理論的“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指導。
四、在會計程序及會計方法上的區別。
(一)經注冊會計師審核后向外部報表使用者定期發送報表。而管理會計的具體業務的處理程序一般不固定,有較大的選擇發揮空間,通常也不涉及填制憑證和復式記賬,也無固定格式,可根據管理者的需要自行設計。
(二)在中國資金市場迫切需求完善的情況下,為了體現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更有利于比較分析不同期間的會計資料,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的決策,就必須要求財務會計方法的正確規范性。并且按照財務會計的一貫性原則的精神,財務會計在選用會計方法時必須在同一會計年度內使用同一會計方法,選用的會計方法主要有:在選擇材料計價方式是按實際成本計價法還是計劃成本計價法,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時是先進先出法還是后進先出法等。都要按照一貫性原則選擇適合于本企業的方法,以便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會計方法上的另一重大區別是在成本計算方法及成本的分類項目上的分歧,在財務會計實際成本法下,成本項目按經濟內容分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動力和制造費用,而管理會計的變動成本法及標準成本法下將成本項目直接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而將實際成本法下的制造費用的一部分分離出來形成變動制造費用,這將導致由于成本計算方法不同而收益結果的相異性。
五、會計工作時間周期不同。由于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外部會計信息使用人且受到的約束較多,會計工作具有很大的規范性、規律性。因此它對外編報基本財務報表的會計期間則很少有彈性,通常按規定和習慣,會計期間有月、旬、季、半年和年幾種劃分方法,其最主要有月、半年、年三種,而且對其的報表編制要求也比較多,例如《證券法》中規定上市公司必須 定期公布中期報告(半年報)和年度報告(年報)。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層決策需要,且有許多信息具有時效性,因此在編制內部報表的會計期間有較大的彈性,可短至半天、一天,長到10年、15年、甚至20年、30年,其會計期間沒有統一要求,完全根據管理者的需要。如:在預測企業未來銷售額時,管理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偏好及對會計信息的估算程度,選擇會計期間,如認為短期內其趨勢較重要的可將會計期間定為幾個工作日,而認為銷售趨勢受企業產品季節性影響較大,只有在長期內才可能體現出來的,則可將會計期間定為幾年甚至幾十年。
六、信息特征及信息載體不同。財務會計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報告特征,其信息主要通過編制基本財務報表,提供系統的、連續的、綜合的財務和成本信息,且具有規范性和確定性,并具有可用貨幣量化性。另外財務會計的基本財務報表一般需對外定期公開,故具有法律效力,負有法律責任。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一般通過編制內部報告的形式,提供有選擇的、部分的、特定的管理信息;由于內部報告通常不對外發表,故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負法律責任。在信息載體方面,財務會計主要信息載體為各類會計憑證、賬簿及會計報表,而管理會計的信息載體主要為企業的賬簿資料及各類數據報表。
九、對會計人員素質要求的不同。由于財務會計政策性、規范性要求較多,具有特定的會計處理程序和工作規范遵循,因此它要求財務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系統的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要求必須了解一定的財會法律法規,并且在會計工作過程中還應具有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以保證會計數據的正確性、適時性。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主要通過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評價和考核各責任單位的經濟活動,其法律性和強制性較少,但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且數據來源眾多,企業財務活動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因此管理會計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管理會計專門方法,而且要有對經濟現象敏銳的觀察反映能力和高度的分析能力。另外管理會計要求大量的數據處理,要求會計人員具備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及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處理數據能力,并要求涉獵更多的經濟、金融、人文哲學知識。 通過簡要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同出于一母體,既有聯系又存在許多區別,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同為經濟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4.潘飛,《基于價值管理的管理會計—案例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關鍵詞:企業財務會計 事業單位會計 區別 聯系
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是當前會計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推動了財務管理方面的發展,進而不斷的促進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共同進步與發展。但是,新時期的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就應及時的找到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進而不斷的完善企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以此來有效的推進制度改革的進程。
一、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概論
通過對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概論的分析與了解,我們可更及時的找到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的區別,進而有效的推動兩者的共同發展。下面,就針對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概論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隨著會計事業的不斷快速發展,新時期的會計系統主要分為兩類,即: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兩大類。其中,預算會計主要適用于政府的事業單位、行政單位以及財政單位。而企業單位會計主要適用于工業、農業以及交通、商業等各個領域。其中,預算會計主要行使不斷的監督社會在再生產過程中的社會分配以及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職能。而事業單位會計主要是不斷的反映與監督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領域以及流通領域等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動狀況。因此,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
二、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之間的區別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之間的區別也日益明顯。而通過對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之間差異性的認識與了解,可更高效的促進事業單位以及企業單位的共同發展,進而不斷的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下面,就針對事業單位與企業財務會計單位之間的區別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會計核算基礎的區別
我國的會計系統主要分為:預算會計和企業會計兩種類型。其中,我國預算會計可以采用不同的會計基礎。而事業單位作為預算會計的分支,可以根據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而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會計責任制度,即:收付實現制以及權責發生制等兩種會計責任制度。此外,由于我國事業性單位的營業性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大部分的非盈利性的事業單位中,采取的會計責任制度主要為:收付實現制。而對于具有一定盈利性的事業單位而言,其可采用一定的權責發生制,進而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的快速穩定發展。但是,在會計事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企業會計只能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而對相應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二)會計要素構成的區別
受社會經濟發展體制以及社會分配制度的影響,我國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在運行方式以及運行結果上都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進而就導致其兩者的會計制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進而在會計要素的構成上也具有一定的區別。其中,事業單位的會計要素主要分為:資產、負債、凈資產、所有者權益以及收入和支出等五大類。而企業財務會計的會計要素主要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以及費用和利潤等六大類。
(三)會計等式的區別
受會計構成要素的影響,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會計等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其中,企業會計的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其屬于一種靜態的會計等式。而事業單位會計的會計等式為: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其屬于一種動態的會計等式。其中,企業會計等式主要反映了企業資產的主要歸屬地以及會計要素之間的各種數量關系,而事業單位的會計等式主要反映了單位在執行相應的業務工作中的凈資產的增值和收支結余情況。為了有效的促進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的共同發展,我們應有效的認清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之間會計等式的區別,進而有效的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
(四)會計核算方法與內容的區別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單位會計在會計的核算方法以及內容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其中,企業財務會計設置的會計科目較為細致和全面,而事業單位所設置的會計科目卻較為簡單,且數量較少。其中,在會計核算的內容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事業單位不進行相應的成本核算,即使存在一定的盈利性業務,也只是進行一定的內部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是企業撾換峒撲必需具備的內容。
三、結束語
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不斷的分析與研究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的區別,對于提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以及有效的改善當前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的概述,進而認識到企業財務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會計核算基礎、會計要素構成以及會計等式和會計核算方法與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而有效的結合兩者存在的差異性,從而不斷的促進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薛紅民.淺談事業單位會計同企業財務會計的區別[J].中國經貿,2013,(20):204-204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性探究
本文通過探究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融合可行性進行探究,從而得出在社會實踐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日常會計工作的高效融合與運用給予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背景概述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當今社會會計體系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會計信息、內容應用與生成的主要會計系統。此外,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存在內容上的區別,因此二者在會計系統中又是相對獨立的。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同屬會計系統,且服務對象都為社會上的企業或個人,所以二者又存在著一定互通性,且都屬于會計管理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梢?,二者存在相對獨立又相通的聯系,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并為企業會計管理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二、探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性關系
首先,針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區別進行探究。當代企業中的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管理基礎上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完善而來。雖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二者仍有著明顯區別。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主要區別表現有三:一是服務對象存在區別。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大多為企業內部以及企業外部所涵蓋的財務信息服務對象,而管理會計主要針對企業內部會計管理這一個部分,并不對企業外部衍生會計相關對象進行管理約束;二是針對管理而言,管理會計又是高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核算對象是企業內部全部涉及核算對象,并對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可以直觀反映,而財務會計則主要是對企業生產活動內以及企業外部涉及到生產活動的全部對象進行核算,講求核算的整體性,并不針對經營企業內部。此外,由于財務會計的核算過程是既定程序,即對核算對象進行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以及原始憑證審核的會計審核程序,并無法根據企業領導者以及企業需求做任何調整,而管理會計對相關企業管理方面的會計管理內容制定時,不僅可以運用多種計算形式、多種計算單位以及多種分析策略對企業概率分析、邊際分析以及盈虧分析等作出相應調整,更可為企業管理相關部門提供多種形式會計管理相關資料,從而滿足企業利用管理會計實現管理的需求;三是,管理會計實用性以及指導性相較于財務會計均有優勢。由于財務會計對企業內部財會內容以及相關問題處理均有據可依,具有較強嚴謹性,而管理會計可通過管理者意愿進行相應調整,在問題處理上存在一定彈性,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此可見,財務會計是針對企業已發生的會計結果進行分析、整理,而管理會計則可根據當前管理情況,對未來企業會計進行預判并作出調整,從而更適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因此,財務會計的靈活性與適應性較管理會計較差,而財務會計的科學性、客觀性比管理會計較強。
其次,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進行探究。第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是當今社會會計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且并不是從屬關系和主次關系;第二,二者存在相互促進的聯系。由于財務會計具有嚴謹性以及科學性,促使企業財務管理資料,對管理會計相關管理內容的調整以及規劃具有一定指導作用,且極具參考價值;第三,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均在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管理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當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所服務的對象以及會計管理的內容,均已不僅針對物質管理內容,更涉及資金往來流程、物質流通、信息流動以及信息傳播的會計管理相關內容,達到反映各個利益對象經濟關系產權流的最終目的。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第一,應保持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共同立足于企業會計管理目標的一致性上,并以服務企業會計目標為共同主體;第二,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中成本計算以及成本因素考慮上的相通點進行融合。為了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更加行之有效,就財務會計生產成本核算范圍內的輔助生產成本與制造費用成本分攤來講是可以融合運行的,而對于決策以及其他形式的成本運算,應充分考慮成本因素,并運用作業成本計算方式[2]。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會計管理的不斷進步,使我國企業會計管理應更加高效且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應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通部分進行有機融合,從而為企業獲取更高經濟效益、管理形式更符合時代需求提供優秀會計基礎。
作者:溫昊(作者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區別;聯系;結合;優勢;措施
企業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監督核算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現二者的結合,就可以共同服務于企業經濟發展。本文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為切入點,分析二者之間的區別于聯系,切實探討二者結合的優勢,并提出結合措施。
一、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關介紹
1.企業財務會計
所謂的財務會計的主要職責是通過一系列的會計程序,對企業已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財務會計需要對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債權人、投資人以及政府部分為企業提供的財務狀況進行核算,并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輔助信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于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2.企業管理會計
所謂的管理會計主要職責是通過相關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參與企業的經濟管理,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依據,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主要工作對象就是企業的資金,包括現有資金與未來資金。管理會計需要辨認企業的經濟活動及其他經濟事項,并進行嚴格的記錄與分類,還要對經濟事項發生的內外環境及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評價和確認。更重要的是,管理會計需要對企業運行資金進行預算、確認及控制,將企業的經濟管理情況如實的反饋給企業管理者。如此一來,企業管理者直接接受來自管理會計的信息反饋,了解企業的經濟管理狀況,為下一步的企業發展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
3.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通過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簡單介紹可知,二者的區別不僅僅是工作對象不同,發揮的職能也有所不同,具體區別如下分析。
就工作對象而言,在企業運行過程中,財務會計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而管理會計主要聯系企業的各部門財務狀況。
就發揮職能而言,財務會計主要側重于為企業內外經濟關系提供會計信息服務,其財務會計處理工作程序大多是固定不變的,更加傾向于“匯報型”。而管理會計參與企業決策管理,主要側重于為企業內部經濟活動進行協調管理,其處理工作時沒有相關制度準則約束,較為靈活,更加傾向于“管理型”。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都服務于企業經濟,所以二者之間必然存在著聯系。從一定意義上講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共同組成了企業會計系統,在企業運行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共同進行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核算工作,信息共享,又各自分工,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共同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分析
由于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著一些聯系,所以可以在二者相互聯系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的結合,進而強化企業競爭力,使得企業在發展中保持優勢。以下是對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結合優勢的具體分析。
1.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競爭愈演愈烈,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就要從人才方面著手,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共同構成了企業會計系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傳統經營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各有分工,二者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企業往往是以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為決策依據,而忽視了管理會計在決策當中的作用,亦或是企業過分依賴管理會計反饋的信息,忽視了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的參考作用,這樣一來,企業所作出的決策并不完全適合企業的發展狀況,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職能,使得企業核心競爭力減弱,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結合二者可以增強二者銜接的緊密性,企業管理者在做出決策之時,以財務會計所提供的財務信息為基本參考,以管理會計所反饋的經濟管理情況為依據,權衡二者提供的信息,進而做出詳細周全的決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所以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各自分工,使得企業內外的經濟活動變得更加明確而有效率,但二者的相互獨立也會造成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各自擁有獨立科室,工作對象難免有交叉之時,這就造成了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如果可以有效結合二者,不僅節省了人力資源,還會增加會計信息的全面性,合作共贏,更節約了經營成本,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經濟活動,共同致力于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結合相關措施
前文已述,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結合可以降低企業運營經濟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若要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必須采取合理的結合措施,以下是對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結合相關措施的具體分析。
1.加大重視力度,營造銜接氛圍
若要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企業管理者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企業做出決策時,既要參考財務會計所提供了基本財務信息,還要重視管理會計反饋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狀況,切實營造出良好的銜接氛圍,有利于推動二者的結合。
2.充分發揮會計人才的主觀能動性
企業要充分發揮好會計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監督核算企業經濟活動方面,積極溝通交流,從不同角度看待企業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職能。會計人才也要定期接受培訓工作,不斷補充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加速二者的結合。
除了以上兩種結合措施之外,還要采取其他的結合策略,加速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二者的融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結合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要對整個結合工作的人才、數據等方面做好統籌的安排工作,保證每個工作都可以做到位,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管理會計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首先要對管理會計的本質屬性加以界定,這也是管理會計理論中一個最基本的論題。只有從管理會計的本質出發,才能更好與其他學科進行區分,進而構建出一個富有邏輯性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對于管理會計本質的界定,不論是國際上進行廣義與俠義的劃分,還是國內的信息系統論與管理活動論的劃分,大體方面都是一致的。筆者認為從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方向來看,它都是將來趨于廣義的管理會計,不再局限于會計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而是融合諸如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統計學、經濟學等諸多學科,結合能為管理所服務的各種方法,以更好的為提升企業價值所服務的管理學科。
2.財務會計的定義
西方學術界單獨對財務會計的嚴格定義不多,但對于財務會計的本質概念,西方學術界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論點主要有:藝術論、信息系統論、服務活動論、歷史信息論等幾類觀點。直到1970年,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的第4號報告中指出:財務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圍內,持續性地以貨幣定量的方式提供企業經濟資源及其義務,以及改變那些資源及其義務的經濟活動(AICPA1970)。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最初是從財務會計派生出來的, 并從兩方面對財務會計進行了突破,即復式記賬原理與貨幣時間價值,與財務會計并列為會計學科的兩大領域,自然與財務會計有所區分。本文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得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主要有以下區別。
管理會計為了反映企業整體及內部各責任單位的經營狀況,所以其核算主體一般按責任單位進行細分,進而滿足企業進行預測與經營決策之前的財務與非財務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會計的未來性,及所涵蓋信息的廣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樣性(貨幣、產量、時間、成長性等量度),在進行信息處理時需要用到更多復雜的現代數學方法,結合統計學、經濟學、運籌學等相關學科運用計算機處理技術,得出對經營決策有用的結果。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雖然從狹義上講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會計的兩個分支,但在實踐中二者并非完全獨立的,而是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主要如下:
(1)總體目標一致。
(2)服務對象的契合。從企業“經濟增加值”的角度來講,不論是對外的財務報告還是內部的核算監管活動,都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只是服務的側重點不同,不能將其對立。二者相互配合、補充,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
(3)主要資料來源具有交互性。管理會計為了更好地規劃和控制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管理活動,作出相關管理決策,必須取得大量的資料,包括各類財務信息以及相關的非財務信息資料,其中財務資料為作出預測決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據,由都是財務會計的產物。
三、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當前動態環境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乃至其他相關學科均不再是獨立運行的,其邊界已由清晰固定變為模糊的發展的。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是圍繞價值提升與價值管理的本質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實現橫向與縱向的整體融合。橫向上,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相關學科進行融合,并結合統計學、經濟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充分運用各自的處理方法與技術,實現理論、技術與實踐的融合,推進管理體系的創新與一體化建設;縱向上,以戰略導向及價值鏈為基礎,將價值鏈會計、戰略管理會計與傳統的管理會計進行整合,三者本質上都是實現企業的價值提升的,相互統一、促進,形成新的管理會計綜合體系。
總之,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為圍繞企業價值提升的本質,經橫向學科整合與內部縱向整合,理論、實踐、技術、方法等融合的綜合管理會計體系,更好地指導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余恕蓮,吳革.管理會計的本質、邊界及發展[J].經濟管理,2006,06.
[2]王揚.財務會計的本質和特征一基于經濟學視角的分析.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2.
“雄雌”邊界的必要性實際上,自20世紀50年代會計逐步分化形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以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性質與邊界問題就一直存在。例如:在當前許多《成本會計》教材中,未能區分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中的成本會計還是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會計。早在30多年前,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第四號公告(APBStatementNo.4)指出“企業財務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應當能夠識別財務會計的特點和局限性:它所處理的對象是企業已發生的交易和事項,這就決定它提供的信息是歷史的,即面向過去而非面向未來。”我國著名會計泰斗葛家澍教授睿智地發現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性質與邊界的重要性,他在2006年出版的《財務會計理論研究》中,撰寫“什么是財務會計的本質、特點及其邊界——美國上市公司財務欺詐案件引起的思考”一文專門討論這個問題,而且提出兩個問題作為該文章的結論:“通過以上分析,我只試圖提出一個供討論的問題:究竟什么是財務會計的本質和特點?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的邊界究竟在哪里?”葛家澍教授用大量筆墨討論了財務會計的性質與邊界,而且文章最后仍以問題的形式提出討論,理論界對財務會計邊界的討論正好說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邊界區分未有定論,會計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討。但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邊界與差異并未受到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尚未出現需要區分兩者差異的經濟環境。這正如“雙兔傍地走”時,無須辨別雄兔與雌兔。同樣在非信息化時代,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性質的差異并未顯得重要。在我國會計發展史上,不用說分清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界限,就是會計與財務之間的邊界也被抹殺。當前,會計實務中尚有“大財務論”或“大會計論”說法。然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開始改變會計工作方式。只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性質與界限得到正確的界定,管理會計信息化問題才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計算機貌似“大愚若智”,實際上是“大智若愚”。計算機在任何計算時都遵循0、1的邏輯計算規律,在處理任何問題時都必須轉換成預先建立的“形式化處理”系統,否則計算機無法開展工作。同時,隨著全球物聯網信息技術產業化向規?;?、協同化和智能化進程的發展,由于“物”不具備人的智能水平,如果未能清晰與準確地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信息的性質與邊界進行區分,“物”是難于對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會計信息進行辨別與區別處理的,這就難于對物聯網下的企業進行智能管控。為了基于物聯網的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與普及,就必須明晰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信息的性質與邊界。因此,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雄雌”邊界問題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時間維度: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雄雌”邊界的標準
正如雄兔與雌兔之間有性別的本質差異,也有“腳撲朔”與“眼迷離”等各種非本質性的差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也有許多差異。其中典型的筆者稱之為“空間邊界論”,即財務會計是對外會計(externalaccounting),管理會計是對內會計(internalaccounting)。明眼人都知道,區分兔子的“雌雄”問題,必須依據性別標準而不能夠依據“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的外在特征來區分。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邊界問題,也需要找出區分兩者質的標準。從哲學角度來說,時間與空間一樣,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但是時間與空間不同,空間容易為人們所感觸,而時間存在卻并不太容易為人們所感知(世界是四維時空)。時間不僅被用來綜合思維、身體、社會生活的種種形態,而且被作為全球測量、協調、管理和控制標準化的準則。在社會學領域,主要有兩種時間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及其運動方式的看法:一是絕對時間說的自然時間觀;二是相對時間說的社會時間觀。絕對時間永恒地、均勻地流動,與其他任何事物毫不相關,絕對時間流動不存在“變化”,它可以被分割成類似空間的小單元,而且是可逆的。在借鑒吸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觀及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時間簡史》的三種時間觀基礎上,當前社會學家認為,物理時間和社會時間有著根本的區別。社會時間具有獨特的流動屬性,時間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時間是不可逆的,過去和未來的區別清晰可辨。以往關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邊界的討論的會計理論,是根據基于絕對時間下空間維度的區分標準,幾乎可以說是與“時間無涉的”。受絕對時空論的影響,人們將時間當作企業經濟業務的環境,從而認為時間是會計的外生變量而不是內生變量,會計理論的研究過程也一直是“同時性的而不是縱向性的”。然而,事實上,時間不僅是企業經濟業務的純內生變量,而且還是我們理解企業經濟業務與企業結構及其變遷的關鍵所在。因此,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邊界問題應以社會時間概念為前提。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雄雌”邊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