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21: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投資規模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投資 投資率 投資貢獻率 投資效果系數
河南省投資規模、結構以及效益的現狀和特點
縱向分析考量,成績斐然。首先,投資增長保持強勁勢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河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保持強勁、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先后跨過千億元臺階,2012年達到21761.54億元,增速快于同時期全國平均水平。其次,投資增長的自主性及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明顯增強。近年來,河南省投資增長的自主性明顯增強,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占比逐年下降,民間投資比重逐年上升,港澳臺及外商投資規模穩步擴大。據資料顯示,到2011年,在河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例達到79.6%,民間投資占整個投資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三強,這也說明近年來全省投資增長的自主性有了明顯增強。最后,投資對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隨著投資總量規模不斷增長,投資對河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能源、水利、交通等得到了長足發展,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積累了堅實的基礎。資料顯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05年的68.3%逐年上升,到2011年達到82.0%。
橫向對比研究,問題仍然很多。首先,人均投資規模與河南省經濟大省地位不相稱。截至201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居全國第3位,占全國總人口的7.0%左右;經濟總量居全國第5位,占全國總量的5.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居全國第3位,占全國總量的6.0%,從總量規模上看,河南省投資規模與其人口總量、經濟總量等指標基本相當。但是,從人均水平上看,2011年,河南省人均投資額為14816元,比全國平均投資額18004元少3188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2.3%。以上數字表明,從人均投資規模角度來衡量,河南不但與部分東部沿海省份有相當的差距,而且與全國平均水平、中部其他省份亦有不小的距離。其次,投資效益整體不高。很長一個時期以來,由于輕效益重投入現象的存在,部分固定資產投資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致使河南投資效益整體水平受到嚴重影響。投資效益可用投資彈性系數來進行衡量,投資彈性系數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與投資需求增長速度之比,河南投資彈性系數從2005年開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整體上呈下滑趨勢。最后,投資結構不盡合理。從產業結構來看,近年來,伴隨著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河南省第一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但是,從不同產業投資的比重來看,2011年河南第一產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僅為5.0%,比例明顯偏低。而自2005年以來,河南第二產業投資呈現快速增長,第二產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由2005年的45.0%提高到2011年的49.7%,但是,第二產業投資快速擴張主要還是依賴能源、原材料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以及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造紙及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傳統加工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
河南省投資適度規模的判定和測算
河南投資增長的適度投資優先率判斷。根據投資優先原則,投資增長必須優先于經濟增長才能夠促進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河南投資增長優先經濟增長最高點出現在2007年,投資增長優先經濟增長21.0個百分點,最低點出現在2010年,投資增長優先經濟增長8.5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十一五”時期,全國投資增長優先經濟增長年均為15.1百分點,河南較之高2.6個百分點??紤]到2007年河南人均GDP突破2500美元,河南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居民消費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這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對投資的需求仍然較強,因此,未來幾年河南投資增長領先經濟增長以13~20個百分點左右為宜,即這一階段投資的年均增長率大約在22%~29%的區間運行較為合理。
河南投資增長的適度投資率判斷。根據投資適度性原則:投資率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一個地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近年來,河南在消費、投資、凈出口上均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增長并不均衡,整體上看,近年來河南投資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和消費增長,投資率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就投資增長來看,近年來河南投資率的變化與全國大體一致,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2006年河南投資率為48.5%,以后逐年提高,2011年河南投資率達到68.0%。投資率的上升反映了河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對投資的巨大需求,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結合當前河南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實際,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河南的投資率在近幾年不斷上升,并且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運行,考慮到河南消費率有整體下降的趨勢,并且在短時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動,借鑒國內外經濟體發展經驗,基本上確定未來幾年河南的投資率保持在50%~60%左右比較符合河南實際。
河南省投資效益的測算和評價
投資率、投資貢獻率的比較和評價。近年來全國平均投資率緩慢上升,而同期河南投資率則出現“快速上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2009年~2011年,河南投資率出現快速攀升,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明顯偏高。偏高的投資率或許下一步會對河南經濟快速健康增長帶來一定程度的制約。
伴隨著河南投資率的快速攀升,近年來,河南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不斷提高。2005年,河南投資貢獻率為68.3%,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為39.0%,2009年達到90.6%,2010年則回落到80.4%。剔除2009年的異常值,近年來,河南投資貢獻率均位于80.0%之上,與此同時,全國投資增長貢獻率在2008年之前,均位于50.0%之內。綜合比較河南投資率和投資貢獻率的動態變化趨勢,以及投資率與投資貢獻率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目前河南經濟發展仍然是典型的投資驅動型經濟,快速的經濟增長仍依靠的是大量的資本投入;第二,從動態上看,河南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式轉變已經出現苗頭。
不同產業投資效果系數的比較與評析。分三次產業來看各個產業的投資效果,可以明顯看出:第一產業投資運行效益最好,“十一五”期間河南第一產業平均投資效果系數為52.0%,均高于其他產業。但是,深入分析河南第一產業平均投資效果系數的變動趨勢,可以發現作為政策重點保護的弱勢產業,其變動受政策等因素影響較大。第二產業投資效果系數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據資料顯示,河南第二產業的投資效果系數由2005年的67.6%下降至2011年的26.9%。第三產業投資效果系數整體上波動不大,在10%~20%之間浮動,變化相對較為平穩。但是與各產業對比,河南第三產業投資效果系數相對偏低,2011年河南第三產業投資占GDP的比重為45.3%,但是第三產業投資效果系數只有12.1%,這說明河南大規模的第三產業投資產出效果并不是很高。
保持河南省投資適度、合理、均衡增長的對策和建議
切實加強項目儲備,依靠科學管理,保持投資的穩步持續增長。未來一個時期,在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建立健全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聯動機制,關注國家宏觀政策走向,確定一批關乎河南經濟長期發展的重大項目,做好項目儲備。深入研究目前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的形勢,利用我國啟動內需的機遇,立足于為全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提供重要的投資支撐點,做好產業轉移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規范項目審批程序,為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投產一批、續建一批、新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接續機制。
保持適度投資率,注重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處理好投資和消費的關系。為保持河南經濟的持續、穩定和協調增長,應注意保持河南投資增長的適度投資率和增長率。目前河南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進入投資率越高越好的誤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注重保持投資規模不斷加大,更注重投資質量和投資效益,避免因為投資率過高而引起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
加大投資結構調整力度,注意投資的產業、區域和城鄉結構協調發展。依據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特點,要確定投資重點,合理調整投資結構。在產業結構上,要鞏固提高第一產業、優化升級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對于第一產業,要抓好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適度提高第一產業投資比重。對于第二產業,在現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繼續實施重點投入,重點培養。同時,要限制低水平加工工業投資,壓縮資源類投資,加強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對于第三產業,要加大對其投資扶持力度,通過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促進河南服務業水平的提高,盡快培育河南第三產業新的投資增長點。在區域結構上,應針對當前河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逐步使區域投資增長均衡化發展。首先,要繼續強化對中原城市群的投資力度;其次,要進一步落實黃淮經濟區的投資優惠政策;最后,對于豫北、豫西豫西南經濟區,也要出臺相應的投資優惠政策和措施,促進其穩步發展,以避免其成為河南經濟發展新的塌陷帶。
建企投資規模問題
企業投資規模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投資額,一般用企業所投資的全部項目的投資總額或所需的自有資金數額來衡量,通常后者較為準確。為定量說明建筑業企業投資規模情況,筆者以建筑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分析,為消除企業規模因素,便于橫向比較,采用相對數據進行了比較,即選擇了2008~2010年三年來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建筑等30家建筑業上市公司投資活動流出的現金占企業年末總資產的比例來說明企業的投資規模情況。從總體情況來看,30個建筑業上市公司三年來投資活動流出的現金占總資產比例的算術平均值為7.28%,即行業平均投資規模為7.28%。從各企業三年平均投資規模來看,30個企業中有1個企業投資規模超過30%,2個超過20%,2個約為11%,26個企業低于10%,同一企業在不同年度其投資規模也呈現出相當程度的差別。26個投資規模低于10%的企業中有11個在5%~10%范圍間,有8個在5%~8%范圍間,有15個低于5%,2個低于1%。如分析30個企業三年投資的90個數據,在90個數據中,有16個數據超過10%,其中1個超過50%,為浦東建設2008年投資規模數據,達到56%;1個為33%,3個在21%~27%之間,有10個在10%~15%之間,有74個在10%以下,其中在5%以下的有48個。由上述數據可見,建筑業上市公司投資規模還是呈現出一定的規律,超過90%的企業其年度投資活動流出的現金控制在總資產的15%以內,超過80%的企業低于10%,超過50%的企業低于5%。
雖然建筑業上市公司的投資規模呈現上述規律,但沒有依據來證明符合大多數企業投資規模范圍的企業其投資規模就是合理的。
建企投資效果問題
建筑業企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為市場開發能力、合同履約能力、實現收入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五種能力,五種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了企業經營績效水平的高低。
企業的投資活動自然會對這五種能力產生影響,投資效果也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績效水平。企業的投資活動其中對前四種能力是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對償債能力則是消極的、負面的影響。為了定量說明企業的投資活動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即企業的投資效果,筆者仍然選擇了中國鐵建、中國建筑等30家建筑業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數據進行分析。
企業投資活動對市場開發能力的影響。在企業的年度報告中能夠查出企業的年度新簽合同額。而企業通過投資活動,如通過運作BT、BOT、房地產開發、材料生產、機械制造及投資于其他項目可以直接增加企業市場承攬額。
2008~2010年,30家建筑業上市公司三年總合同額為66,954億元,而投資活動帶來的合同額約為4,985億元,約占總合同額的7.45%。30個企業中投資活動帶來的市場份額占本企業新簽合同額比例最高的是浦東建設,高達2/3,主要為BT項目;中南建設也超過了60%,主要為房地產開發項目;有6個企業超過30%的合同額是通過投資活動獲取的;也有杭蕭鋼構、東南網架、延長化建三個企業的比例為零,投資活動并未能給企業直接帶來合同份額。
企業的投資活動對于合同履約能力的影響。建筑業企業在項目中標后,需要配置適當的人、財、物、機資源進行履約,企業所擁有的這些資源情況及對資源的配置能力就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履約能力??紤]到數據的可獲取性,企業的履約能力以年度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凈額、貨幣資金及其他應收款之和來表示,30個企業合計額為4,391億元。將企業現金支出中的購買設備款、補充企業營運資金及其他增加企業生產能力的現金支出活動考慮為投資活動對企業履約能力的影響,30個企業三年合計額為1,186億元,約占27%。30個企業中最高的中冶約為56%,有11家企業超過了30%,有17家超過20%,也有上海建工、四川路橋和北方國際3家企業為零。由此可見,投資活動對于提高企業的履約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企業的投資活動對于收入能力的影響。在企業的年度報告中能夠查出企業的年度銷售收入,30個企業三年的收入合計為41,127億元。
而投資活動產生的收入主要包括BT、BOT、房地產開發、工業制造、材料生產、礦產資源及其他投資類公司所實現的收入,30個企業三年投資活動形成的收入合計為4,081億元,約占9.9%。中材最高,近60%的收入是通過投資獲取的;天路、安徽水利、中南建設和科達股份等企業也均超過了30%;30個企業中有15個超過10%;同樣杭蕭鋼構、東南網架、延長化建的比例為零。
企業的投資活動對于盈利能力的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實現的毛利潤為衡量依據,30個企業三年來實現的毛利潤總額為4,264億元,而通過投資活動共實現毛利潤約為1,045億元,約占24.5%。投資活動對于企業盈利能力的貢獻是非常顯著的,投資活動實現了不足1/10的收入,但卻產生了近1/4的毛利潤。部分建筑業企業實現的利潤主要來自于投資活動,30家企業中投資活動對于盈利能力貢獻率超過50%的有8個,其中深天健全部利潤、科達股份超過90%的利潤、中材超過80%的利潤均來自于投資活動;也有7家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毛利潤不足10%。
企業的投資活動對于償債能力的影響。
以30個企業三年負債的算術平均值為計算依據,30個企業三年負債算術平均值的合計額為10,834億元。投資活動對償債能力的影響則用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計算指標,30個企業的合計值為2,293億元,約占21%,即企業的負債中約有1/5是由于投資活動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本處計算過程并沒有考慮到投資活動形成的資產,因本文主要比較的是同一口徑下各個企業的相對值,同時也是為了便于計算,企業投資活動對負債的實際影響比例應低于21%。除深天健和中南建設2個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數外,其他企業均為負值,且路橋國際公司投資活動的影響比例超過90%,浦東建設則超過80%,有12個企業超過了20%。
綜上,建筑業上市公司的投資活動對于企業五種能力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影響程度由強到弱分別為合同履約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實現收入能力和市場開發能力,其中前三種能力影響較為顯著,均超過了20%。
建筑業上市公司以7.28%的投資規模,新簽了7.45%的合同額、增加了27.01%的履約能力、實現了9.92%的收入、24.49%的毛利潤和21.16%的負債,企業投資活動對企業經營績效的貢獻還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按照重要程度對建筑業企業五種能力分別賦予不同的權重,根據各個企業每項能力的定量數據,可以計算各個企業的加權得分,可以根據得分的不同判別各個企業的投資活動在整體經營績效中所發揮的使用情況。為計算方便起見,除將盈利能力權重設置為30%、償債能力設置為10%外,其他三項能力的權重均設置為20%。通過計算可以得出,30家建筑業上市公司投資效果對企業總體經營績效的影響比例為14.1%,即企業的整體經營績效有14.1%來自于投資活動。最高的中材達到46%,有4家企業超過40%,7家超過30%,11家超過20%,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有15家,有13家低于10%,其中最低的僅為1.2%。從數據情況來看,建筑業上市公司投資效果各不相同,在企業總體經營績效中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且差距較大,反映了建筑業上市公司對投資活動的思想認識、對企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對投資活動的管理運作能力等方面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
建企投資效果與投資規模的關系
為探討建筑業企業投資活動及綜合投資效果與投資規模的關系,可以利用上述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對各變量進行相關性及回歸分析,能夠分析出企業的五種能力及綜合投資效果與投資規模間的關系。從直觀上講,企業投資活動在整體經營活動中的作用應該與投資規模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投資規模越大,投資活動在整體經營活動中的作用越明顯、影響越大,因投資活動帶來的市場份額、履約能力、實現收入、盈利額及負債也應當占有整體水平的更大比例。利用SPSS軟件對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后,可以驚奇地發現除負債水平與投資規模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外,其他4個分項指標及綜合投資效果指標與投資規模并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當前建筑業上市公司的實際投資表現與直觀感覺相悖,投資規模大的企業,其投資效果在整體經營績效中的比例并不一定大;投資規模小的企業,其投資效果所占比例也不一定小;這種情況說明不同的企業其投資管理水平、投資效率還是存在較大差別的。建筑業上市公司投資規模與投資效果實際上的弱相關關系造成無法建立計算公式,因而也無法利用現有數據確定企業的最佳或合理投資規模。與此同時,因投資活動所引起的市場份額、實現收入及盈利水平3個變量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投資活動帶來的合同額占企業總合同額的比例越高,實現收入及盈利水平占企業的總收入及總盈利的比例也越高,這個結論則是與直觀感覺相同的。
【關鍵詞】投資戰略;投資組合;實物期權
企業的生存靠發展,企業的發展卻要依賴于投資。這里的投資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企業在新領域的拓展,同時也包括企業原有領域內的創新。固然,企業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依托于某個項目,并投入大量的資源。但是,企業在自身業務范圍內的創新,無論是產品線的延伸還是現有產品的改良,都會面臨來自技術、市場方面的風險,并耗費大量的資源,這就具備了投資項目最基本的特征。因此,項目投資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這種選擇和決策,無論是擴大再生產或是開拓新市場都將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投資戰略的制訂
企業投資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和整體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相應于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穩定發展兩種基本戰略,投資戰略也有兩種基本戰略,即創新型投資戰略和穩定型投資戰略。企業選擇創新發展還是穩定發展,取決于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取決于對市場前景和企業態勢的把握。而選擇投資戰略方向(產品-市場選擇)與確定投資戰略態勢(競爭分析)構成了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它們構成了企業投資戰略選擇的前提。在明確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基礎上,投資戰略的選擇包括投資戰略類型、投資時機選擇和投資項目的優化組合。
二、投資項目的選擇
企業投資項目的選擇決不是漫無目的的搜尋,而是應該根據企業既定的投資戰略,以企業自身投資能力為基礎,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項目選擇。沒有方向性的項目選擇不但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往往無法發現真正適合企業的項目,錯失良好的投機時機。
1、基于企業投資戰略的項目選擇
企業的投資戰略為項目的選擇指明了方向,穩定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的投資圍繞企業現有業務領域、現有市場進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關多元化投資。因此,企業在選擇投資項目時,必然會圍繞現有產品進行縱向或橫向的信息搜尋。所謂縱向是指向現有產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橫向是指豐富產品類型以覆蓋更多的細分市場。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都要求企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搜尋項目信息;與此相對應,創新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跳出現有的業務框架,開發全新的產品或拓展新的市場,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進行投資。但這種投資并不意味著四處開花,毫無方向,它必須以企業的投資能力為基礎,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延伸。
2、基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項目選擇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決定了企業拓展的能力邊界。企業必須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品牌影響力、管理能力、人才儲備、技術水平,抑或是規模實力。無論是穩定型投資戰略下的縱向、橫向擴張,還是創新性投資戰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應該脫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控制范圍。例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牌影響力,那么企業就應該在原有行業領域內,而不應該和原有業務脫離過大,否則品牌影響力就無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儲備,則需要進一步明確人才結構,技術人才充足的企業顯然適合投資于產品的研發,而銷售人才充足的企業則適合新市場的開拓。由此可見,在企業投資戰略為項目選擇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業核心競爭力再次確立了信息搜尋的范圍及中心。
3、基于企業投資能力的項目選擇
企業投資能力是由企業資金實力、現金流狀況、籌資能力等因素共同決定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規模,包括單個投資項目的規模和企業總體投資規模。投資項目規模的確定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投資能力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能性,就總體投資規模而言,企業投資能力決定了它的邊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資規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對于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它必然是在總體投資規模內的,另外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企業不可能將所有的資源投資于某一個項目,這種項目風險將會是致命性的,一旦項目失敗將威脅到企業的存亡。因此,企業對單個項目投資規模的確定必須在投資能力的基礎上考慮風險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觀條件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行性,這里的客觀條件包括物質技術條件、市場規模以及經濟效益等。物質技術條件決定了投資項目的性質,資本密集性、技術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業所要求的投資規模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市場規模決定著項目發展的空間,進而決定了投資規模的邊界。經濟效益通過項目不同規模下的邊際收益率和企業資金成本間的比較,準確地界定了項目投資規模的臨界點。企業總體投資規模及單個項目投資規模的確定再次縮小了投資項目選擇的范圍,這不僅有助于企業提高項目選擇的效率,而且大大的節約了企業資源的耗費。
三、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個項目投資的核心部分,是項目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著企業投資的成敗。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該做到對項目的前景和項目未來的運行軌跡作出精確的估算,從而保證項目決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種類型: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科技可行性研究。機會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為項目投資方向提出建議,即在一個確定的地區和行業內,以市場調查為基礎,選擇項目,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機會研究認為可行的項目進行進一步論證,并據此作出是否投資的初步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
機會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對項目的風險、技術方案、經濟效益等要素給出粗略的評價,往往限于數據選擇的補充分,評價局限于定性的層次,無法精確的描述項目前景。而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才是整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須在收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各項要素給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準確的數據對項目進行評價,它是項目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是項目或方案抉擇的主要依據之一。
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包括項目前景預測、技術方案評價、財務評價、社會和環境評價等重要內容,每個部分都擁有許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對此做簡單的羅列,而將重點對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環節進行討論。
關鍵詞:宏觀經濟環境;投資規模;投資效率
中圖分類號:F27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17)03-0035-0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依靠投資而高速增長的特征十分明顯,投資規模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因素之一,但投資規模的擴張沒有帶來投資效率的顯著提高。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投資規模擴張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日趨乏力,而投資效率的提高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的投資行為不僅受到企業內部治理環境的影響,來自宏觀經濟環境的外生沖擊也是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的重要因素。我國企業的投資行為更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沖擊。本文以我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年度數據為樣本,試圖從經濟周期、宏觀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資本市場(信貸市場和股票市場)三個維度,實證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對我國企業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率的影響,以期為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一)經濟周期與企業投資
企業的投資規模在完美市場假設下僅與投資機會有關??紤]到企業的投資原則,只要滿足期望投資收益率大于資本成本就會利用該投資機會。由于企業的期望投資收益率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經濟周期可通過投資機會影響企業的投資規模。當經濟周期處于恢復或者擴張階段時,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導致社會總需求隨之增長,致使企業的期望投資收益率上升、投資機會增加,加之管理者對市場前景的預期更為樂觀,企業往往會在此時做出擴大投資的決策。因此,經濟周期對企業的投資規模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1]。但是,完美市場的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投資行為會受到諸多摩擦因素的影響,導致真實投資規模與最優投資規模發生偏離,即出現非效率投資。由于融資約束現象在我國企業中普遍存在,經濟周期波動會導致資本成本的變化,進而影響企業投資是否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在經濟周期緊縮時期,信貸資本收縮,資本成本上升,融資約束現象更為嚴重,更容易導致出現企業的非效率投資:受融資能力所限,大批非國有企業在經濟緊縮時期被迫放棄原本擁有的優質投資機會,進而出現投資不足;與之相反,對部分低投資機會的國有企業而言,它們即使在經濟緊縮時期也能憑借其擁有的資源稟賦優勢而保持較強的融資能力,進而出現過度投資[2]。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1a:經濟周期的擴張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反之亦然。
H1b:相對于經濟周期擴張時期,經濟周期緊縮時期更容易導致企業的非效率投資。
(二)貨幣政策與企業投資
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是貨幣政策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的微觀傳導途徑,貨幣渠道通過投資機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投資規模:貨幣供給總量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的增加引致市場利率、資本成本相應下降,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投資機會、擴大了企業的投資規模;基于Tobin Q理論,股價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下普遍上升,致使企業的重置成本相對于市場價值趨于下降,企業更偏好于棄舊置新、擴大其投資規模(張超等,2015)。信貸渠道通過資本供給間接地影響企業的投資規模,擴張性貨幣政策不僅增加了信貸市場上的資金供給、降低了信貸成本,而且在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下可通過改善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狀況而提高企業的資產凈值、增強企業的資產擔保能力,進而促進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所以,貨幣政策對企業的投資規模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但對投資效率不一定具有同樣的影響。在緊縮性貨幣緊縮下,受貨幣供應量下降的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供給出現明顯縮減,企業獲得信貸資本的難度加大、成本提高。面對有限的資金,企業只能通過合理的財務規劃來保持一定的融資能力,同時更加慎重地選擇投資機會,從而有利于投資效率的提高[3];基于企業經營風險趨于增加的考慮,銀行等金融機構會加強對授信企業的監督管理,從而降低了企業非效率投資行為的發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2a:擴張性貨幣政策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反之亦然。
H2b:相對于緊縮性貨幣政策,擴張性貨幣政策更容易導致企業的非效率投資。
(三)財政政策與企業投資
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影響主要包括“刺激私人投資,產生帶動效應”和“抑制私人投資,產生擠出效應”(劉扭霞,2000),財政政策對企業投資規模所產生的影響會因為“帶動效應”和“擠出效應”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摹按動效應”看,我國的政府投資偏向于產業鏈較長的項目,時間跨度大,波及范圍廣,對私人投資所產生的刺激作用更為明顯;從“擠出效應”看,我國的政府投資并沒有限制私人投資的領域,我國的利率也并非完全市場化,財政政策擴張所引起的利率上升幅度有限,加之貨幣政策的反向調節有效緩解了利率的上升,從而控制了私人投資成本的上升、削弱了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所以,我國的財政政策對企業投資規模的刺激作用更為顯著。
另外,關于財政政策對我國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還要考慮我國特殊的財政分權制度背景。財政分權的治理模式和缺乏良好的制度約束,導致我國的財政政策是一種在經濟周期下行期比上升期更為積極的“擴張偏向型財政政策”(方紅生和張軍,2009)。地方官員在經濟周期下行時會基于“晉升錦標賽”壓力而加大財政支出,迫于地方經濟增長壓力而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干預力度,此時國有企業往往因被迫擴大投資而導致出現非效率的投資;反之,對于沒有政治關聯的非國有企業而言,并沒有在財政擴張中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3a:擴張性財政政策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反之亦然。
H3b:相對于財政政策收縮時期,財政政策擴張時期更容易導致企業出現非效率的投資。
(四)信貸市場與企業投資
信貸資本為企業提供了更為充足的資金,減輕了企業在投資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成本,提高了資本的整體配置效率[4]。我國金融市場制度欠缺、再融資門檻較高等問題導致我國大部分上市企業的外部融資渠道單一,面臨不同程度的融資約束問題;我國的金融市場依然是以銀行為主導,造成我國企業的外部融資更多地依賴于信貸資本。因此,信貸市場的擴張對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資金供給效應可能更為顯著。我國的地方政府出于政績考核的壓力,往往會干預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資金供給,導致國有企業出現嚴重的預算軟約束現象。信貸資源在信貸市場的擴張時期依然偏好于國有企業,造成國有企業呈現出越過度投資越容易獲得貸款的非正常現象;對非國有企業而言,信貸市場的擴張并沒有讓它們獲得更多的信貸資金,投資不足現象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張敏等,2010)。另外,從信貸市場的監督和治理功能看,相對于信貸市場緊縮時期,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授信企業的監管力度趨于下降,也助長了企業的非效率投資行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4a:信貸市場的擴張能夠顯著促進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
H4b:相對于信貸市場收縮時期,信貸市場擴張時期更容易導致企業的非效率投資。
(五)股票市場與企業投資
在資本市場完全有效時,企業的投資行為與股票市場波動無關,但現實中的資本市場并非完全有效,股票市場發展可能影響企業的投資。股票市場對企業投資規模所產生的影響被稱為股票市場的投資效應,主要包括兩種傳導機制:一是基于托賓的Q理論,股票市場的繁榮帶來企業股票價格的上揚,企業的q值相應上升,投資者對企業前景的未來預期趨于樂觀,進而帶動企業擴大投資規模;二是基于非對稱信息理論,股票價格的上漲給投資者傳遞了企業資信狀況優良的信號,導致投資者對企業未來前景的預期趨于樂觀,提高了企業從股票市場融資的能力,進而導致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張[5]。所以,股票市場發展對企業的投資規模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從對投資效率的影響看,由于融資約束在我國企業中普遍存在,股市準入門檻和股權融資成本的降低有效緩解了這部分企業因融資渠道單一所導致的投資不足現象;股票市場的繁榮推動了資本市場的完善,為企業提供了向社會融資的市場機制,進而推動了資本的市場化合理流動,提高了資金的整體配置效率,從而有效抑制了資金向過度投資企業的流動(王奇,2016)。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H5a:股票市場的發展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
H5b:股票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抑制企業的非效率投資。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我國滬深兩市 A 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數據為研究樣本,遵循以下標準對樣本進行了篩選:(1)在選取樣本企業時剔除ST、PT股票;(2)剔除了變量的異常值與缺失值;(3)按照研究慣例刪除了金融類公司。最終選取在考察期內符合條件并一直存續的樣本數為524家。本文所使用的財務數據主要來自于CCER和CSMAR數據庫,市場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網站和2001-2015年的統計年鑒。另外,考慮到異常值對分析結果穩健性的影響,而選擇對公司層面的連續變量進行上下1%的winsorize處理。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測度
為了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規模的影響,現構建計量模型(1):
INVi,t=β0+β1Qi,t-1+β2Sizei,t-1+β3Cashi,t-1+β4Levi,t-1+β5Agei,t-1+β6GDPt+β7MONt+β8FEt+β9LOADt+β10DEFAULTt+β11STOCKt+β12SRt+Industry+εi,t (1)
模型(1)中的被解變量(INV)表示企業投資規模,借鑒連玉君等的研究方法,本文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表示企業的初始投資規模,并利用總資產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模型(1)中的宏觀經濟環境解釋變量包括經濟周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信貸市場與股票市場,為避免出現解釋變量之間的共線性問題,本文在指標設置中盡量剔除了可能的相互影響。經濟周期變量(GDP),選用常見指標 GDP增長率衡量。貨幣政策(MON),借鑒Kashyap A. K.(1991)等的做法,選擇實際貨幣供應量指標衡量,即M2 增長率減去GDP增長速度,減去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增長速度后所得到的差[6]。財政政策(FE),借鑒雒敏(2012)等的做法,選擇財政支出增長率指標作為我國財政政策的變量(雒敏、聶文忠,2012)。信貸市場從信貸資本總量和信貸違約風險兩方面進行刻畫;對于信貸資本總量(LOAD),借鑒胡國柳(2014)等研究,以我國信貸資本總量的自然對數表示信貸資本總量指標(胡國柳、姜巖磊,2014);對于信貸違約風險(DEFAULT),借鑒蘇冬蔚(2009)等的做法,選取我國銀行的整體不良貸款率表示信貸市場的風險[7]。股票市場從股票市場總市值和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兩方面進行刻畫;對于股票市場總市值(STOCK),借鑒劉思佳(2010)等的研究,采用上海與深圳證券市場股票總市值代表股票市場的總量情況,并用GDP對該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對于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SR),借鑒周業安(2010)等的研究,用我國股票市場月收益率的標準差表示股票市場的波動性,代表股票市場的風險程度。
模型(1)中的控制變量選取企業規模(Size)、企業現金持有量(Cash)、資本結構(Lev)、企業投資機會(Q)和企業年齡(Age)的滯后一期變量作為控制變量,考慮到不同的行業具有不同的經營特點,本文還設置了表示行業差異的虛擬變量(Industry)。另外,在模型(1)中,i、t分別表示企業與年代,εi,t為隨機擾動項。
為了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現構建計量模型(2):
EFFi,t=b0+b1Salei,t-1+b2Share1i,t-1+b3ROAi,t-1+b4GDPt+b5MONt+b5FEt+b7LOADt+b8DEFAULTt+b9STOCKt+b10SRt+Industry+i,t(2)
模型(2)中的被解釋變量投資效率(EFF),借鑒 Richardson(2006)等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兩步測度企業的投資效率:第一步利用Richardson的資本投資支出模型來估計企業最優的投資支出規模;第二步用企業的實際投資支出減去模型估計的最優投資支出。所得差額的絕對值表示企業偏離最優投資的程度,該值越大表示企業投資的非效率程度越大[8]。另外,將其中所得差額為正的一組定義為投資過度(Over Inv),而所得差額為負的一組定義為投資不足(Under Inv)。模型(2)中的控制變量選擇與投資效率相關的企業自身特征變量,包括銷售規模(Sale)、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Share1)、資產收益率(ROA)。另外,模型(2)中其它變量的解釋與上文一致。
三、實證檢驗
(一)描述性統計
表1報告了公司層面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從表1中可以看出企業投資規模(INV)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0000和06022,企業投資效率(EF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0000和05327,說明樣本企業的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率都存在較大差異,這為本文的研究創造了較好的條件。表2報告了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描述性統計,從表2中可以看出2001-2015年間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中的各個因素存在較大差距,這表明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在不同的時期存在著較大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宏觀經濟環境的不同對企業的投資行為存在不同的影響。
(二)多重共線性檢驗
本文所設定的模型(1)中既包括公司層面的變量,也包括宏觀層面的變量,現分別針對公司層面和宏觀層面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結果見表3和表4。從表3的檢驗結果可知各公司層面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低,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各控制變量均與企業投資規模或投資效率顯著相關,說明本文在控制變量上的設置是有意義的。從表4的檢驗結果可知各宏觀層面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較低,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初步證明了本文解釋變量設置的合理性。
(三)假設檢驗結果
本文采用平衡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并依據Hausman檢驗的結果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1.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規模的影響
表5中式(1)表示的是控制變量與企業投資規模的回歸結果,式(2)在式(1)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經濟周期,回歸結果顯示其顯著為正,說明我國企業的投資行為具有顯著的順周期特征,本文提出的假設H1a得到支持。式(3)在式(2)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貨幣政策,回歸結果顯示其顯著為正,說明貨幣政策的擴張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本文提出的假設H2a得到支持。式(4)在式(3)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財政政策,回歸結果顯示其顯著為正,說明財政政策的擴張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本文提出的假設H3a得到支持。式(5)在式(4)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信貸市場發展指標,回歸結果顯示信貸資本總量變量顯著為正,而信貸違約風險變量顯著為負,說明我國的信貸總量配置制度和信貸市場波動風險都能夠顯著影響企業的投資規模,即信貸市場的發展能夠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本文提出的假設H4a得到支持。式(6)在式(5)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股票市場發展指標,回歸結果顯示股票市場總市值指標和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指標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股票市場的發展不能顯著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本文提出的假設H5a未得到有效支持,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國的股票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企業依然具有較強的信貸融資偏好,導致股票市場發展對我國企業的投資規模影響較小。
2.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
表6中式(1)表示的是控制變量與企業投資效率的回歸結果,式(2)在式(1)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經濟周期,回歸結果顯示其顯著為負,說明經濟周期的擴張能夠顯著促進企業投資效率的提高,本文提出的假設H1b得到支持。式(3)在式(2)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貨幣政策,回歸結果顯示其顯著為正,這一結果表明與貨幣政策緊縮時期相比,貨幣政策寬松時期更容易導致企業的非效率投資,本文提出的假設H2b得到有效支持。式(4)在式(3)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財政政策,回歸結果顯示其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本文提出的假設H3b未得到有效支持,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國政府直接利用財政政策干預經濟運行的力度越來越小,同時也減少了對微觀企業投資決策的干預。式(5)在式(4)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信貸市場發展指標,其中信貸資本總量變量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可能的原因在于信貸資本總量的擴張緩解了非國有企業的融資約束,有利于其投資效率的提高,加之非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中所占比重的擴大,信貸歧視的改善,導致信貸資本總量擴張對企業投資效率影響的不確定性;信貸違約風險變量顯著為正,說明我國信貸市場的風險能夠顯著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率,本文提出的假設H4b得到了部分支持。式(6)在式(5)的基礎上引入了作為解釋變量的股票市場發展指標,股票市場總市值指標和股票市場收益率波動指標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本文提出的假設H5未得到支持,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國的股票市場發展相對滯后,股票市場融資對企業負債融資的替代效應并不明顯,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也并不顯著。
3.穩定性檢驗
(1)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規模的影響。首先,對被解釋變量企業投資規模進行指標替代,用企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資之和的年增長率表示企業的投資規模,進行穩定性檢驗,結果表明對前文的研究成果并沒有產生顯著影響。其次,因為企業的投資行為往往時間跨度較長,具有一定的滯后效應,本文在所設定的模型(1)中加入解釋變量企業投資水平的滯后一期變量,采用動態面板(GMM)的估計方法重做上述檢驗,結果顯示與前文的研究結果并沒有顯著差異。
(2)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首先,對被解釋變量企業投資效率進行指標替代,借鑒靳慶(2012)等的研究方法,用投資對企業價值的敏感性指標衡量企業的投資效率,依次引入宏觀經濟環境變量與企業價值的交互項,進行穩定性檢驗,結果表明對前文的研究成果并沒有產生顯著影響[9]。其次,將樣本按照解釋變量投資效率的不同,分為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兩組,重做上述檢驗,結果顯示與前文的研究結果并沒有顯著差異。
四、結論
作為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宏觀經濟環境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企業的投資行為。在開放型增長模式下,投資的高速增長一直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投資規模的擴大并不代表投資效率的提高?;诖?,本文從宏觀經濟環境視角入手,結合我國特殊的制度環境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對我國企業投資規模、投資效率的影響,并以2001-2015年間我國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第一,我國企業的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率具有顯著的周期特征。第二,貨幣政策的擴張能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但不利于我國企業投資效率的提高;財政政策的擴張能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但對我國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并不顯著。第三,信貸市場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但對我國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并不顯著;股票市場的發展對我國企業投資規模和投資效率的影響都不顯著。
參考文獻:
[1]RA Korajczyk,A bevy.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8(1):75-109.
[2]陳艷.宏觀經濟環境、投資機會與公司投資效率[J].宏觀經濟研究,2013(8):66-72.
[3]Ben S Bernanke,Mark Gertler.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27-48.
[4]Rajan Rhaguram,Luigi Zingales.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6, 88(3):559-586.
[5]Jeremy C.Stein.Rational Capital Budgeting In An Irrational World[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6,69(4):429-455.
[6]Kashyap A.K, Stein J.C,Wilcox D.W.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ditions:Evid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External Finan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3(1):78-98.
[7]蘇冬蔚,曾海艦.宏觀經濟因素與公司資本結構變動[J].經濟研究,2009(12):52-65.
[8]Scott Richardson.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J].2006,11(2):159-189.
[9]靳慶魯,孔祥,侯青川.貨幣政策民營企業投資效率與公司期權價值[J].經濟研究,2012(5):96-106.
Investment Scale,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MA Hong1,WANG Yuan-yue2
(1.Management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2010年2月中國IT行業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1起。案例數量與投資金額分別下降75.0%與96.9%。與上年度同月份相比,案例數量下降80.0%,投資金額下降97.1%(見圖1)。盡管本月出現下降,但隨著市場活躍度提升,預計未來數月IT行業創投案例將有所增加。
從二級行業角度分析,本月中國IT行業創投案例見于硬件產業(見圖1)。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二級行業投資規模
從資金來源看,本案例為1起中資案例(見表2)。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創投市場中外資投資規模
本月IT行業PE投資案例2起活躍度有所上升
2010年2月IT行業監測到PE投資案例2起,涉及投資金額1703萬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852萬美元(見圖2)。
從二級行業角度來看,投資案例見于軟件產業及IT服務2個二級行業。其中,軟件產業案例的投資金額居首位,達1000萬美元,占本月總投資金額的58.7%(見表3)。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二級行業投資規模
從投資類型分析,PIPE與Growth Capital分別占1起,投資金額分別為1000萬美元和703萬美元(見表4)。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投資類型投資規模
從企業發展階段來看,1起投資案例見于獲利期,另1起則見于擴張期(見表5)。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同企業發展階段投資規模
從資金來源的角度分析,外資案例1起,中資案例1起(見表6)。
2009年2月中國IT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外資投資規模
本月IT行業IPO數量2起活躍度出現下降
2010年2月IT行業2家企業實現IPO。環比案例數量與融資金額分別下降66.7%、48.4%。IPO活動比上月有所回落,但與09年同期相較,仍顯活躍(見圖3)。
本月監測到VC/PE背景IPO數量1起,案例見于硬件行業(見表7)。2010年2月11日,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發行股票2500萬股,每股發行價17元,共融資4.25億元。
2010年2月中國IT行業VC/PE背景企業IPO二級行業分布
本月IT行業發生并購案例1起
2010年2月IT行業發生并購事件1起,披露并購金額為1800萬美元。從環比角度分析,并購案例數量與并購金額分別下降75.0%、93.9%(見圖4)。
關鍵詞:投資戰略;投資組合;實物期權
企業的生存靠發展,企業的發展卻要依賴于投資。這里的投資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企業在新領域的拓展,同時也包括企業原有領域內的創新。固然,企業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依托于某個項目,并投入大量的資源。但是,企業在自身業務范圍內的創新,無論是產品線的延伸還是現有產品的改良,都會面臨來自技術、市場方面的風險,并耗費大量的資源,這就具備了投資項目最基本的特征。因此,項目投資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這種選擇和決策,無論是擴大再生產或是開拓新市場都將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投資戰略的制訂
企業投資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和整體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相應于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穩定發展兩種基本戰略,投資戰略也有兩種基本戰略,即創新型投資戰略和穩定型投資戰略。企業選擇創新發展還是穩定發展,取決于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取決于對市場前景和企業態勢的把握。而選擇投資戰略方向(產品-市場選擇)與確定投資戰略態勢(競爭分析)構成了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它們構成了企業投資戰略選擇的前提。在明確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基礎上,投資戰略的選擇包括投資戰略類型、投資時機選擇和投資項目的優化組合。
二、投資項目的選擇
企業投資項目的選擇決不是漫無目的的搜尋,而是應該根據企業既定的投資戰略,以企業自身投資能力為基礎,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項目選擇。沒有方向性的項目選擇不但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往往無法發現真正適合企業的項目,錯失良好的投機時機。
1、基于企業投資戰略的項目選擇
企業的投資戰略為項目的選擇指明了方向,穩定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的投資圍繞企業現有業務領域、現有市場進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關多元化投資。因此,企業在選擇投資項目時,必然會圍繞現有產品進行縱向或橫向的信息搜尋。所謂縱向是指向現有產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橫向是指豐富產品類型以覆蓋更多的細分市場。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都要求企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搜尋項目信息;與此相對應,創新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跳出現有的業務框架,開發全新的產品或拓展新的市場,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進行投資。但這種投資并不意味著四處開花,毫無方向,它必須以企業的投資能力為基礎,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延伸。
2、基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項目選擇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決定了企業拓展的能力邊界。企業必須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品牌影響力、管理能力、人才儲備、技術水平,抑或是規模實力。無論是穩定型投資戰略下的縱向、橫向擴張,還是創新性投資戰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應該脫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控制范圍。例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牌影響力,那么企業就應該在原有行業領域內,而不應該和原有業務脫離過大,否則品牌影響力就無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儲備,則需要進一步明確人才結構,技術人才充足的企業顯然適合投資于產品的研發,而銷售人才充足的企業則適合新市場的開拓。由此可見,在企業投資戰略為項目選擇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業核心競爭力再次確立了信息搜尋的范圍及中心。
3、基于企業投資能力的項目選擇
企業投資能力是由企業資金實力、現金流狀況、籌資能力等因素共同決定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規模,包括單個投資項目的規模和企業總體投資規模。投資項目規模的確定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投資能力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能性,就總體投資規模而言,企業投資能力決定了它的邊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資規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對于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它必然是在總體投資規模內的,另外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企業不可能將所有的資源投資于某一個項目,這種項目風險將會是致命性的,一旦項目失敗將威脅到企業的存亡。因此,企業對單個項目投資規模的確定必須在投資能力的基礎上考慮風險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觀條件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行性,這里的客觀條件包括物質技術條件、市場規模以及經濟效益等。物質技術條件決定了投資項目的性質,資本密集性、技術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業所要求的投資規模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市場規模決定著項目發展的空間,進而決定了投資規模的邊界。經濟效益通過項目不同規模下的邊際收益率和企業資金成本間的比較,準確地界定了項目投資規模的臨界點。企業總體投資規模及單個項目投資規模的確定再次縮小了投資項目選擇的范圍,這不僅有助于企業提高項目選擇的效率,而且大大的節約了企業資源的耗費。
三、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個項目投資的核心部分,是項目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著企業投資的成敗。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該做到對項目的前景和項目未來的運行軌跡作出精確的估算,從而保證項目決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種類型: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科技可行性研究。機會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為項目投資方向提出建議,即在一個確定的地區和行業內,以市場調查為基礎,選擇項目,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機會研究認為可行的項目進行進一步論證,并據此作出是否投資的初步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
機會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對項目的風險、技術方案、經濟效益等要素給出粗略的評價,往往限于數據選擇的補充分,評價局限于定性的層次,無法精確的描述項目前景。而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才是整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須在收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對項目的各項要素給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準確的數據對項目進行評價,它是項目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是項目或方案抉擇的主要依據之一。
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包括項目前景預測、技術方案評價、財務評價、社會和環境評價等重要內容,每個部分都擁有許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對此做簡單的羅列,而將重點對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環節進行討論。
1、項目風險評價
一般而言,項目風險評價包括自然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等諸多方面。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我們往往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組合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給出各類風險對項目的影響,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從而影響了評價的準確性。首先,我們在利用單因素風險分析中所確定的相關性以及根據各風險因素的重要性所確定的權重進行多因素組合分析時,忽略了各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影響了整體風險評價的準確性。
國內外學者對商業地產的研究多集中在定位、商圈和投資風險等方面。對于商業地產投資的研究則是把商業地產投資和宏觀經濟結合起來,研究投資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以及利用期權理論對商業地產的最優投資規模和投資時機的研究。關于商業地產的投資規模因素研究則主要是針對市場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城市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對商業地產投資規模的影響。比如聶振華(2013)和邊紅巖(2011)都研究了影響商業地產投資規模的影響因素,但是關于電子商務對商業地產的影響則未涉及。此外,學者們已經認識到電子商務對商業地產的沖擊并有了一些研究,不過大多是定性的去分析網絡零售對傳統商業影響以及電子商務在房地產營銷時起到的作用,缺少實證方面的研究。本文試圖對影響杭州市商業地產投資規模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文獻閱讀識別出影響因素,然后對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并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對各因素連同電子商務進行實證分析。最后,找出各因素以及電子商務對杭州市商業地產投資規模影響的具體情況。以此來找出電子商務沖擊下,杭州市商業地產投資規模影響因素的具體情況,為商業地產開發商在投資時提供參考。
二、研究模型建立
(一)指標體系的建立
電子商務對商業地產的沖擊已經不能忽視,尤其是網絡零售把本來屬于實體零售的銷售額轉移到了網上,這樣實體店勢必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租戶對租金下降的愿望,如果下降了商業地產的利潤將會受到影響,如果不下降,許多零售商可能會放棄實體轉而進軍網絡零售造成店面空置率上升,更加影響商業地產的價值。
(二)指標的量化
對于商業地產的投資選取杭州市商業營業用房投資額來代表,電子商務的沖擊選取杭州市區城鎮居民人均通過互聯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支出來代表,還有就是杭州市社會零售額和杭州市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杭州市商業營業用房銷售價格代表商業地產價格。以上數據來自《中國房地產統計年鑒》和杭州市統計調查信息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站。
(三)模型的建立
Yi=β0+β1X1i+β2X2i+…+β4X4i+μi,i=1,2…,7,其中,Yi代表杭州市商業營業用房投資額,X1i代表杭州市區城鎮居民人均通過互聯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支出,X2i代表杭州市社會商品零售額,X3i代表杭州市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方法主要通過變量的觀測數據來擬合所關注的變量(即因變量)與影響它變化的變量(即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式,并能夠比較各變量的作用程度和檢驗它們的顯著性程度,進而用多個變量的變化解釋和預測另一個變量的變化。通過以上模型可知杭州市區城鎮居民人均通過互聯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支出和杭州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對杭州市商業地產投資規模影響為負。杭州市社會商品零售額對杭州市商業地產投資規模影響為正。
四、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由模型可知,杭州市網購支出的增加會導致商業地產投資規模的下降,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商業地產確實存在著沖擊,而且是負面的沖擊。原因有以下兩點:一、傳統零售額下降。在網絡購物出現之前,消費者只能在傳統零售渠道消費。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消費者開始在網上消費,這一部分網購額就是傳統零售減少的部分,網購額越多,傳統零售額損失的越多。而傳統零售以商業地產為載體,傳統零售受到沖擊勢必導致商業地產價值的損失。二、零售商觀念的轉變。傳統零售商在認識到網絡零售的優勢時,勢必有一部分放棄傳統店面轉戰電子商務,這一部分零售商觀念的轉變會導致大量店鋪空置或降價,這直接影響到商業地產的價值。杭州市社會商品零售額的增加會導致商業地產投資規模的增加。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在上升,社會商品零售額也會上升,而且社會商品零售是以商業地產為載體,社會商品零售額的增加勢必增加了商業地產的價值,進而影響到商業地產的投資。杭州市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回歸分析中影響相對其他兩個因素并不顯著。說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對商業地產投資影響相對不是太明顯。
(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