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歷史課的評價及建議
時間:2023-06-11 09:2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歷史課的評價及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過對2014年修訂的香港《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和臺灣《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領――歷史科》兩個綱領性文件進行課程框架體系、文件內容方面的深度解讀,了解香港和臺灣在高中歷史課程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法和課程評價方式等具體的操作理念和流程,對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歷史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
歷史課程標準 比較 香港 臺灣
2014年1月,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對2007年版《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簡稱《指引》)進行了修訂。同年2月,臺灣也對《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領――歷史科》(以下簡稱《綱領》)進行了修訂。這兩份文件修訂時間相近,本文將從兩地高中課程標準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比較,找出其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港臺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框架比較
香港地區《指引》包括概論、課程架構、課程規劃、學與教、評估、學與教資源和附錄七個部分。第一章概論從背景、課程理念、課程宗旨、課程目標、學習成果,以及與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業出路的銜接等部分進行闡述。第二章課程架構從課程設計的原則和課程架構及組織兩個方面論述。第三章從主導原則、學習進程、課程規劃策略和課程統籌四個方面來論述課程規劃。第四章學與教包括知識與學習、主導原則、取向與策略、課堂互動、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第五章具體介紹了評估的角色和評估的目標及方法。第六章學與教資源不僅介紹了教科書、參考材料、科技與網上資源、小區資源等重要的資源,還強調要從配合教學目標和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兩方面來靈活運用學與教資源,同時強調要注意資源的管理。
臺灣地區《綱要》包括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微調修訂對照表、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微調修訂對照表四個部分,其中主要介紹了必修和選修綱要,這兩個綱要均包括目標、核心能力、時間分配、教材綱要和實施方法五個部分。其中必修目標方面從歷史知識、能力、自我認同感、多元文化認識、學習興趣五個方面提出了要求。選修目標方面從培養思考、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方面的能力,重視本土、尊重多元、關懷弱勢文化的胸襟,形成寬闊的世界文化視野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核心能力方面均提出表達歷史時序、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和運用史料四個方面的核心能力。教材綱要作為《綱要》中最重要的部分,必修對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按主題進行分類,選修主要選擇六種世界文化類型進行闡釋,說明各主題中的基礎知識,并標明重點。實施方法包括教材編選、教學方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和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港臺地區都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等進行了探討。不同之處在于:香港地區《指引》詳盡介紹了其制定的理念以及作為高中課程與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業出路的銜接,從更大的系統背景對其解讀。內容方面,臺灣地區《綱要》更簡潔明了,香港地區《指引》則更詳盡,比如《指引》在附錄部分作了七個案例,并在附錄詞匯釋義部分解釋了“公開評核”等24個核心用語,并羅列了14頁參考文獻給中學歷史教師提供備課的資源。
二、港臺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內容比較
1.課程目標分析比較
香港的課程目標分為知識、技巧、價值觀和態度三個層次。其中知識層面的要求主要有: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用不同的方式陳述和詮釋歷史以表達不同的觀點、信念、經驗以及行為對世界的影響,理清主要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把握歷史發展的趨勢。技巧層面的要求主要有:分辨客觀史實與主觀見解,構建歷史的觀點與視野;比較、鑒別、詮釋歷史數據,運用新史料對歷史做出新的解釋;辨別、解釋歷史檔案和文獻;合理地選擇、取舍史料,依據史料提出觀點;學會搜集、整理、甄別、選擇史料,對史料的價值給予鑒定;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歷史解決問題。價值觀和態度層面的要求主要有:站在當時的立場、置身當時的環境來解讀當時的歷史;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念;保持探究人類文化的精神;擁有全球和世界視野,具有國民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臺灣的課程目標是從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個層面來規定的。其中必修課方面規定:掌握重要的歷史知識;具備搜集史料、探討歷史問題的能力,具有歷史思維;理解和認同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認識世界歷史的發展,尊重和包容各種文化;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選修課方面規定:認識世界各重要文化的內涵,進而養成思考、分析、比較、論證、評價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世界重要文化演變的重大問題及現象,進而養成重視本土、尊重多元、關懷弱勢文化的胸襟;從文化省思與傳承的角度,關懷世界重要文化的發展,以形成寬闊的世界文化視野。
香港和臺灣的課程目標表述都邏輯分明、條理清晰、層次感強。不同之處在于香港地區《指引》從知識、技巧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歷史教育提出了目標要求,同時對其進行了詳盡闡述。臺灣地區非常注重歷史學科核心能力的培養,提出表達歷史時序、理解歷史、解釋歷史、運用史料等四項學科核心能力,并單獨作為第二部分表述。
2.課程內容分析比較
從表1、表2可以看出,港臺兩地都采取了將歷史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方式,符合世界課程發展的趨勢。在必修科中兩地都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來安排教材,用以培養學生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性。在選修課設置方面,香港地區從文化、地理、人物、制度、宗教和性別等六個不同的角度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歷史與現實和自身的關系。而臺灣地區則是從文明的角度,介紹不同文化的淵源及發展,更具全球視野。
從時間分配上看,香港地區歷史課總共約為250個課時,其中必修課140個課時(占總課時的56%),選修課70個課時(占總課時的28%),中國歷史概論(不列入公開評核范圍)8個課時,歷史研習的態度與方法(不列入公開評核范圍)12個課時,校本評核部分20個課時。臺灣地區的歷史課程課時總共為206個,其中必修課128個(占總課時的62%),選修課78個課時(占總課時的38%)。
3.課程實施分析比較
香港地區在《指引》第四章“學與教”中指出:歸納、分析、比較、綜合、評價等,都是常用的歷史研習方法,同時也是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直接講授、問題探究、對話交流、善用資料研習、創設模擬歷史情境、利用資訊科技學習、從閱讀中學習、照顧學生的多樣性。臺灣地區《綱要》特別重視核心能力的培養,提出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認知經驗、能力和學習為起點,靈活考慮如講述、角色扮演、課堂討論、參觀訪問等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其中指出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香港地區在《指引》中詳細論述了教科書、參考材料(史料、史學論著與論文、工具資源)、科技與網上資源、小區資源四種資源,還強調要從配合教學目標、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兩方面來靈活運用學與教資源,同時要注意資源的管理,包括學與教資源的共享、學與教資源的整理兩方面。臺灣地區強調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中的運用,指出為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可以應用的教學資源包括:歷史掛圖、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重要文物模型;歷史教學的幻燈片、錄像帶、光盤、視聽教學設備、人物畫像復印件、歷代碑帖拓片以及和教材相關的照片等。
4.課程評價分析比較
香港地區《指引》根據評估的兩個重要目的(促進學習、了解學習成果)將評估分為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香港的公開評核包括公開考試(筆試)及校本評核兩部分。公開考試占總分的80%,分歷展和歷史專題進行,分別占48%和32%。評核準則不再單憑內容要點評分,而是采用水平評核方式。
臺灣地區的教學評價包括總結式評量、形成式評量和診斷式評量,目的在于通過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綱要》指出教學評價除了要了解學生學習成果外,還要配合教學目標,以及核心能力、教材綱要內容的要求,兼顧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語文能力,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成就和學習困難,作為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成效的依據?!毒V要》建議教學評價要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式:定期紙筆測驗、課堂提問與討論、撰寫報告、辯論比賽、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同時《綱要》還提出:要把學生平時各項學習活動的表現,詳細、客觀地記錄下來,并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價的參考資料。
兩地的評價都加入了形成性評價,強調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日常學習、關注學生主動參與、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同時兩地都建議采用多元考核的方式,臺灣地區《綱要》提出考核的方式可包括定期紙筆測驗、課堂提問與討論、撰寫報告、辯論比賽、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香港地區《指引》還提出了如專題研習、評論寫作、服務學習、考察活動、讀史心得、課堂匯報、小型研習/模擬研究(可分階段評分)、史事分析、史料搜集、歷史懸案討論、歷史劇討論、反思日志等方法。不同之處在于香港地區《指引》對最后的公開考核方式及各部分比重作了詳盡介紹,而臺灣地區《綱要》中我們看不到相關的介紹。
三、啟示
從文本的表達方式上看,香港地區應該借鑒臺灣地區的編排方式,將課程目標編寫得更加清晰明了,高度精煉概括,使用起來快捷方便。而臺灣地區在內容的編排上應該學習香港地區考慮課程標準的實用性,給中學歷史教師更多的案例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課程,同時提供更多的備課資源。
從課程內容的選擇看,香港地區的課程內容必修從歷史線索的角度,選修從專題的角度來截取知識,使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中國歷史,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必修科各單元主題選取的知識點可以看出,香港課標所選的知識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據重點選擇典型材料,避免了教材編寫的煩難雜。選修課的六個主題基本都和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在未來更具能力參與社會事務及處理個人問題。
從課程評價的制定看,相比臺灣地區的課程評價,香港地區的課程評價更加具體和全面,不僅指出了評估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明確指出為了保障評價的規范化和合理化,香港地區的歷史教學評價各部分比例以及實施原則和注意事項。既注重過程性評價又注重結果性評價,既注重公開評核又注重校內評估,尤其成績調整部分和按照分數來界定五個表現等級的具體方法也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S].2014.
【關鍵詞】歷史課堂;以動“治”靜
如何根治傳統的歷史課堂沉悶乏味、效率低下這一“頑疾”?其靈丹妙藥只能是“以動‘治’靜”!這就要求教師在歷史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動眼看,動情讀,動腦思,動口議,動耳聽,動筆寫,動情演,動口答。
一、動眼看,以激發學習情意
歷史圖文資料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情景、歷史現象,比純文字表達更具有說服力,更能直觀形象地從不同角度折射出歷史的本質。教師如果能恰當地予以運用,將會極大地調動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其學習情意。因此,教師應廣泛搜集相關歷史圖片,從中選擇那些直觀性較強、震撼力可能更大、學生更感興趣、特別是更能說明相關歷史問題者,制作成幻燈片,供學生觀賞。
例如,為了引導學生認識的背景,我展示了《在復辟期間到天壇拜祭》、《刀大殺人多》、《名為“共和”,實為猿(袁)家之天下》三張圖片,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盎然,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二、動情讀,以獲取歷史信息
歷史課堂的“動情讀”是學生按照要求從文本、史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理解并記憶相關歷史知識的根本途徑。
“動情讀”包括如下內容:瀏覽文本題目與子目錄,以初步感知其大致內容;精讀相關內容,探究相關歷史問題。例如,為引導學生理解“雙百”方針,教師提出了如下問題:讀課本相關內容,思考并回答“雙百”方針提出的背景、時間、適用范圍及其內涵、時效。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本,獨立思考;熟讀單元引言及每課要旨;熟讀師生共同建構的知識結構。
三、動腦思,切實進行自主探究
歷史學習并非天生枯燥無味、毫無規律可言。問題的關鍵是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歷史知識之間、歷史事件之間的規律與聯系,理清歷史的來龍去脈;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用心感悟歷史;引導學生切實重視理解、推導方法的運用。
例如,在學習《除舊布新的梭倫改革》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首先回顧梭倫改革的背景,接著啟發學生思考矛盾的根源,學生指出是貴族的政治專橫和經濟壓榨。我又提出了一個開放性問題:假如你是當時的執政官梭倫,面對此種局面,會怎樣改革呢?問題一出,學生稍作思考,便爭先恐后地闡述其改革思路及措施。我對這些思維火花均予以積極肯定。這為新課的學習提供了源頭活水,學生不會對新課內容再感到突兀?!八髠惖降讜扇≡鯓拥母母锎胧┠??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話鋒一轉,從而引導學生帶著濃厚興趣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再如,在探究歷史事件的影響或評價時,可以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歷史事件的背景、內容來推導結論。
四、動口議,完成“探究”之核心任務
“動口議”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的相互討論,是一種多向信息交流、思維相互撞擊的重要形式。特別是生生之間,因其思維特征相協調,語言特點相接近,相互議論有利于開闊思路、促進理解、活躍氣氛、提高時間利用率、增強協作精神、高效完成“探究”之核心任務。
如何引導學生“動口議”呢?教師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挖掘文本中隱藏的“探究點”,設置一環套一環的學習活動,對每一項活動要精心設計明確的導向性信息。亦即不但明確提出問題,而且明示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例如,我要求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雙百”方針在相關三個歷史時期貫徹情況及影響,小組間比賽探究學習的質量,每個小組只回答一個歷史時期的貫徹情況及影響,說得不全面的,其他小組可予以補充。
(二)對某些活動,還要設置合適的開放性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嘗試探究、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例如,我用課件展示:結合所學內容,總結貫徹“雙百”方針的經驗和教訓,你從中能得出什么啟示?假定你擔任了某個部門的主要領導,會如何對待下屬的不同意見?請暢談自己的見解及打算。
五、動耳聽、動筆寫,保障探究學習質量
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倡導向別的同學學習,反對教師多講。如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見解,特別是不善于傾聽老師的點評,不能從中獲取最大收益,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有鑒于此,教師要切實引導學生:傾聽討論過程中組內成員的發言并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他小組代表的發言;傾聽老師對討論做出的總結評價或精講點撥內容。
“動筆寫”亦萬分重要。然而,在課堂上總有部分學生不善于動筆寫,只是在教師提示時才做筆記,且速度慢、效率低。有鑒于此,教師要切實引導學生養成主動記筆記的良好習慣,掌握記筆記的正確方法,諸如速記法等,課下再去整理詳細筆記。教師也要給學生留下適當的時間“消化”課件展示的結論并簡要做筆記。
六、動情演,以親近歷史
歷史已成為過去,然而曾經是充滿靈性和情感的現實劇。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驗歷史人物的處境與情感,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在此基礎上,扮演好歷史“劇中人”。
例如,在學習“”內容時,讓學生高呼“五四”口號;再如,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以這些人的口吻談其思想主張;又如,讓學生分別扮演農民、士兵、縣官、貴族子弟、商人,暢談自己在商鞅變法后的秦國的生活境遇。
這樣一來,不但使學生親近了歷史,熟練掌握了相關知識,而且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七、動口答,確保全面互動
教師應一方面鼓勵勇于表現自我的學生主動回答問題,另一方面應切實關注那些不善于表現自我的學生,要指名回答,如果他們回答得對,則積極表揚,激勵其今后主動回答問題以張揚個性;如果回答得不對,更要小心呵護,助其發現疑難所在,增強其學習興趣與信心。唯有如此,才能讓全體學生都處在緊張、積極的學習氣氛之中而不至于懈怠。
簡言之,唯有以動“治”靜,歷史課堂才能春潮涌動,才能成為高效課堂,才能實現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本”的教育初衷。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歷史;互動性;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轉變為知識的動態研究者。本節課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授課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對學生進行互動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形象性,從視聽角度刺激學生感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是一節有創新意識的示范課。歷史教學不應該只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應該在授課的同時完成“傳道”的任務,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要完成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1]。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了解學生歷史學習的基礎是一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初中生年齡一般在13~16歲左右,現代社會的物質條件和文化條件促成了他們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發展突出表現在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發展,他們對具有故事情節及具體形象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感興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觀形象作支撐特征的概念,但要對此作全面分析還有一定的困難。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他們從各種媒體獲取的信息和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新,自發的探索求知欲已經相當強烈。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學會學習,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歷史學習基礎,應成為初中階段歷史學習的主要任務[2]。初中生不太喜歡歷史課,除了明顯的歷史是“副科”等功利思想影響和教材本身的空洞性,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外,部分教師知識儲備不足和教學能力低,致使教師上課照本宣科,使學生對歷史課興味索然。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教師要加強史學理論功底的修煉和史學知識的儲備與更新,著力改變教學方式,營造快樂、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史動機與興趣,讓學生在“有趣”中學習歷史,明確歷史學習的目的及意義,制訂學習計劃。
二、初中歷史互動性教學模式的實踐分析
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基本上能了解明清時期加強皇權所采取的措施,對內閣、軍機處與丞相制的不同有了一定認識,而且理解了內閣與軍機處的設立是皇權強化的表現。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對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還作進一步探究,真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明清的更多問題主動學習、探究。學生搜集、甄別史料和提取信息的技能得到了提高,理解、解釋與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些參考論題引導、激發學生探究,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協助學生設計研究方案并對其實施過程提出一些建議[3]。因此,教師是引導者,也是共同的探討者、合作者,還是他們的讀者———對學習者的研究成果,以贊賞的眼光享受,同時指出他們存在稚嫩和偏激的地方,緊扣“史由證來”和“論從史出”。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學生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信息;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對象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于歷史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其次,要帶著問題聽課。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教學導入處于上課起始階段。導入既能發揮一定的教學組織功能,又具有復習已知和導引新課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一環[4]。學生每天在學校有很多門課程需要修習,腦海中的興奮點非常多,尤其是初中生比較活潑好動,課間休息時大都會做一些與學習沒有關聯的事情,學習注意的轉移直到上課鈴響仍未停止,偶爾還會因一些小意外干擾全班學生進入正常的歷史學習狀態。教學導入在此時與候課對接,為歷史課堂教學進入正軌提供了雙重保障。帶著問題聽歷史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提高歷史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最后,聽課時,要積極踴躍地在歷史課堂上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敢于發表意見??傊莆諝v史學科教學的理論知識,并能夠用以指導歷史教學及教研活動;通過采用互動性教學模式,能夠運用合理的組織形式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曹永芹.論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意義[J].教育教學論壇,2015,39:269-270.
[2]姚仕懷,秦云生.初中歷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9:98.
[3]陳都山.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112.
[關鍵詞]創設;學生智慧;課堂情境
[作者簡介]廖慶和(1953-),男,漢族,大專學歷,廣西賀州市鐘山縣第三中學,教師。
用新的教學理念開創課堂情境,重建課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學科,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的關鍵。
學生對學習科目的方式變革受制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尤其是中學歷史課,是偶于語文教學的之中。那種只啃書本,照本宣科,教師講得出力,學生聽得乏力,并且覺得無味,這樣的歷史課教學模式,已遠離現代科學發展的需要。那種傳統教學方式下的學生學習明顯被動,而新時期的歷史教學課標則強調:要使學生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曲折歷史中理解人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世界,辯證觀察與分析歷史,加深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養成現代公民應具有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適應科學社會歷史發展的挑戰。
首先,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創設歷史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情趣。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去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如我教學“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為了讓學生理解秦王朝采取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措施的意義,如何將一個枯燥的問題變成生動的歷史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我請三位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國家(地方)來到一個開放的城市,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發生以下情況:大家都在急于乘車,但一方外匯花光了,無法買車票,如何解決問題?在一位熟悉各國語言的翻譯官幫助后,問題和困難很快得到了溝通和解決。通過事例示范,使學生認識到秦始皇統一文字、貨幣的必要性。在古代統一為達到賦稅征收、貿易的便利,所以要求統一貨幣。當然,其中還蘊涵著重要及深刻的意義。通過實例的分析,學生提高了學習歷史的興趣,通過現象看本質,能同時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和語文知識的遷移能力,學生“神入”其中,進入“親歷歷史”的狀態,這樣,活生生的歷史課堂情境融入了學生學語文的激情,讓知識得到了飛躍,語文作文的想象能力也融入其中。
教學生學習歷史,體驗生活,讓歷史走進課堂?;A教育歷史課程的改革任務是要使學生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從而加深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有的人文素養。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顯然在于促進人類的發展,如何引導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對知識的理解……這就要讓生活融入課堂:我教學《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首先提出的難點問題是如何教給學生認識諸子百家(即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的思想體系,尤其是孔子這個偉大的教育家,成為世界各國許多學者所崇拜的歷史人物,而我們學習他的精神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教育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首先向學生分析各學派的思想及特點,再創設了一個活動主題:一是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每個小組由三個人組成,再分別對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聯系現實生活來展開分析;二是先提設想題目:A、有的同學打架弄壞了桌子的現象;B、有的學生貪圖方便,隨意踐踏花圃,折斷花枝。三是請各組有序上臺用儒家、法家、道家的觀點來分析以上行為。討論會開始了,各組同學踴躍上臺,其中一個小組在臺上分析著:隨意踐踏花圃的行為,我認為是無意識的,應以啟發教育為主,它與道家主張順應自然,應其自我覺悟有相似之處……經過各小組的分析,同學們一致擬定“遏制校園不良的傾向”的建議書,一致認為美化校園人人有責。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增進人類文明的思想躍然紙上,扮演法家的則分析說:“損壞公物,踐踏花圃,應接受嚴厲的處罰”,這就活靈活現地將道家,法家的不同觀點形象展示出來了,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培養了學生對古代文言、諸子百家的理解能力。這節歷史課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活躍的課堂氣氛,它又是語文知識與歷史知識融合的課堂。充滿著濃郁思辨色彩的課堂性境,熠熠生輝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
要上好歷史課,就要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迸發出蓬勃的課堂活力,開創生活化的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尤其是對剛入門學習歷史的學生來說,其對古代歷史知識接觸不多,社會的發展變遷,人類的進化活動等等,學生聽來乏味。如何構建課堂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有一點體會:歷史教學中,歷史課的內容本身便具有一定的興趣因素,關鍵是教師應該如何挖掘這些因素。這首先就是教師要能把呆板的歷史,有條件的通過圖片、資料、社會調查、歷史文物考查、作文等形式的課外與課堂多層次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才能吸引學生,提高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性。興趣的首要任務便是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觀察與傾聽中幫助學生學習。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歷史課文“建筑奇觀”時,在上課中我設計了一個以教師參與并與學生合作為形式的參觀考查作文等實踐活動課題。首先是教師提出問題:“你所在的地方有哪些古代保存下來的建筑”?有學生隨之而說:“我了解到有石龍拱橋……”隨著學生的興趣,我便讓學生走出課堂,去考查明末清初時代修建的一座保持比較完美的石拱橋,這座石拱橋大拱出小拱,可算是這里的雄偉建筑了!學生觀看后,追溯到古代歷史的建筑藝術以及結構的巧妙絕倫,展現了古代建筑師的那種非凡的施工技術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與信心。經過實地觀查,便把歷史回歸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這就讓學習歷史與愛國愛家的思想聯系起來了,教學歷史的內在功能也就潛移默化了。實踐證明,知識就應該由感性到理性,由量變到質變,由理性到實踐,或者讓學生自覺的獨立探索,寫寫收獲,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無論教師多么高明,也無法讓歷史課堂給學生提高效益。歷史課堂教學要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相應的發揮,就應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多種學習活動中來,才能形成多維互動的良好教學氛圍。
讓信息網絡走進歷史課堂,來創造一種活動化的課堂情境,當今世界信息與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當今的學生更容易被網絡技術所吸引。抓住學生對新時代網絡的好奇,經常鼓勵學生展開設想題目,讓學生去上網查資料,利用多媒體歷史課件,查找歷史資料數據庫等,以喚醒學生的潛能,以獲取豐富的歷史學習資料,推進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構建一種充滿生機的課堂生活情境,同時對語文教學中的想像能力也得到提高,以達到課程改革的新面貌。我在歷史教學課中重視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強調學生上網自學歷史的能力,采取多種學習課型。一種是網上搜集資料,一種是語文、歷史合作學習課型。指導學生在家里或電腦室搜尋、下載相 關歷史資料帶到課堂,分組展示,各自發表議論,開闊視野,拓寬知識,增強學習主動性。二是網上自主學習課型。培養學生學會上網下載歷史圖片,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習歷史的創新意識。有的學生創作了自己的電子作品,制作了宋代服飾變化的模型。從而不斷改變了過去對學習歷史的呆板、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同時也提高語文的學習效率。
摘 要: 現代教育裝備在教學中的運用,為中學歷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運用現代教育裝備創設歷史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運用現代教育裝備化抽象知識為直觀表現,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運用現代教育裝備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評價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中學歷史教學 現代教育裝備 運用策略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裝備”在教育領域成為熱點。中國基礎教育裝備年鑒啟動會上,有學者提出教育裝備是為教育服務、促進教育發展的。什么是教育裝備?為什么要在歷史教學中使用教育裝備?歷史教學中的教育裝備如何應用?這些問題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面對的。
一、教育裝備的認識
國內學者艾倫指出,教育裝備的含義是指實施和保障教育教學活動所需的儀器、設備、資料、學具、設施及相關軟件的總稱①。一位學者提出,“除了人之外的東西都是教育裝備”。在我看來,教育裝備應該是以下媒介技術和教育技術為依托,以人工資源為形式,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學習和發展?,F實中,從一根粉筆、一把尺子到現代化的信息設備都屬于教育裝備的范圍。
一般來說,歷史學科中的使用教育裝備分為傳統的教育裝備和現代教育裝備。傳統的教育裝備或教具包括筆(鉛筆、鋼筆、毛筆、粉筆)、黑板、紙張、圖片、電教館、留聲機、廣播、電影、教鞭、歷史掛圖、歷史遺跡、博物館、教材、照相機、電燈等。現代的教育裝備有電腦、投影儀、手機、電子白板、復印機、掃描儀、3D技術、空調、熱水器等。傳統的教育裝備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什么要提供現代的教育裝備來輔助歷史學科教學呢?
二、現代教育裝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1.是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歷史學科的過去性特征,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產生距離感。它無法像一些自然學科那樣,具有可操作性和試驗性,能夠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可以再次體驗,由此導致中學生難以對遠離現實的歷史產生很濃的興趣?,F代教育裝備的出現使原有現狀得到改變,比較突出的就是歷史課堂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現代教育裝備在教學中的運用,可以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大量的與歷史內容相關的豐富材料。它復原歷史的原貌,“再現歷史的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臨其境”②。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收集豐富的網上資源、制作歷史課件、展示歷史資料……使學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歷史,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高質量的教學資源③。
2.素質教育目標的要求?,F代教育裝備的運用改變了歷史教師傳授式的教學方式,使其可以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也改變了傳統的師生互動方式、生生之間互動方式。同時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例如,歷史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利用《晚清風云》的片段,讓學生對當時中國的社會情況有更好的了解和認識。有效的視頻和圖片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無形之中受到情景感染,得到啟迪,為歷史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利于素質教育目說氖迪幀
3.時展的條件。信息化社會要求未來的人才具有創新精神。所以,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F代教育裝備的出現,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它不僅能夠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非常豐富多彩的歷史教育環境,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有用的歷史學習工具。其中,網絡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成為學生獲新知識的重要途徑。此外,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把教育技術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重新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各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長處,采用多媒體的全方位教學,再現圖、文、聲并茂的學習環境”④。
三、現代教育裝備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中學歷史教學中現代教育裝備的運用是必要的、與時俱進的。那么,如何運用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議。
1.運用現代教育裝備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歷史教育裝備的局限性,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裝備彌補固有的缺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選擇那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有效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創設歷史教學情境,使得歷史變得生動具體,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歷史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可以創設新的歷史教學情境,促進學生主動有效學習歷史、感受歷史、體驗歷史。對于中國歷史學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觀看相關的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然而學習外國歷史,學生沒有這么便捷的學習條件,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網絡的作用達到學習目的。互聯網上開設有許多外國的歷史專欄,里邊的資料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了便利,也激起了他們對歷史的興趣。例如,學生可以接觸文字、圖片、視頻等豐富的歷史史料,也可以進入免費的歷史博物館網站在線參觀。此外,可以利用先進的打印技術通過虛擬場景還原歷史人物的容貌和當時的社會歷史場景,使歷史課堂變得充實有趣。
2.運用現代教育裝備化抽象知識為直觀表現,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歷史學習中存在重難點知識,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感知。僅僅依靠教師的講授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歷史學習,而且會降低歷史課堂教學效率?,F代教育裝備可以很好地改變這個問題,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表象,從靜態到動態展示,可以有效解決教學難點⑤?,F代教育裝備的直觀性能夠通過多種媒介的交替演示,通過多途徑向學生傳遞各種教學信息,使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充分吸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例如,江蘇省吳中區蘇苑中學的張維老師在講授《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本課的重難點,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是戰爭爆發的根源。該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一問題,設計出兩份表格,一是《美德鋼煤產量增長示意表》,利用多媒體設計出柱型動態圖表,直觀演示1870到1913年美德工業增長速度之快,讓學生輕松理解。二是《英法美德實力比較表》,通過工業發展、所占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值的比重、殖民地面積等詳細比較,揭示出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力量對比發生的變化。這樣設計相比之前傳統的教學效果有明顯的改變,學生樂于學習歷史,也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使歷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運用現代教育裝備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往,對學生歷史學習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似乎只是一份歷史考試卷子?,F代教育裝備的應用使得歷史評價的方式多元化。南師大朱雪梅教授等人構建了“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體系結合傳統手段與數字化平臺,創新評價工具,創建了包括信息技術支持的數字化平臺、學生學業成績觀察表、課堂教W行為觀察表三個成果,改變了以前傳統的評價表。
新的教育裝備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始廣泛使用。隨之而來的是歷史課堂的環境、結構及教學交互方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因此,新型數字化課堂環境下的教學交互行為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重視。實踐證明,現代教育裝備的運用發展了歷史教學評價模式,促進了歷史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現代教育裝備運用的反思
在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及教育改革深入的情況下,現代教育裝備正在歷史教學中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優勢作用。教學實踐證明,現代教育裝備和歷史課堂的結合,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歷史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學科素養的養成。不僅如此,現代教育裝備的運用使得枯燥無味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歷史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的知識、拓寬新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素養等。所以,歷史教學中現代教育裝備的引進是與時俱進的,是必要的。
由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教育裝備也越來越豐富多樣,但由于經濟發展的差異,裝備區域分布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在農村一些地方,不僅在裝備方面,還在教師等方面都形成了差距。那么當下通過年鑒進行理論研究和傳播,可以轉變人們的教育觀念,讓偏遠地區的教育也發展起來。除此之外,可以通過網站的建設、微信公眾號,迅速傳播教育裝備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此外,教育裝備在歷史教學的運用過程中要做到符合教學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等。不能偏離歷史課堂教學,選擇對學生有用的、與學生認知水平相符合的教育裝備。同時,運用現代教育裝備,也不能拋棄傳統的教育裝備。傳統的教育裝備并不是落后的、無用的,它也可以促進歷史教學,對歷史教學是有用的。二者結合使用的前提就是以有效性為基準,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為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的教育裝備不僅對今天的教育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未來的教育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注釋:
①艾倫,等.教育裝備與裝備制品差異分析[J].中國教育源資源(設備儀技術裝備),2006(2):5.
②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③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 理解
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的歷史教學實踐中,既有新舊觀念、方法的沖突,又有具體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學科觀念上要放棄舊有的觀念,才能實現新課改后的素質教育。如何才能做到這點呢?筆者認為要加深對新課改后的高中歷史教學的理解。
1.打破傳統歷史理念的認識誤區
高中歷史課程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對歷史課程性質的認識,關鍵是對“基礎”這個概念的重
新認識。中學歷史教育長期以來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為主要是為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打基礎,具體說是為高考歷史打基礎。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歷史教材越編越厚,歷史知識越講越深,歷史考試越來越難。學生是越背越煩,越考越怵,歷史學習興趣從初中到高中呈遞減趨勢。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清楚初高中歷史學科的課程定位,明白基礎教育階段的歷史教學到底是在為什么打基礎。
2.理解高中歷史課程的價值
歷史知識是文化素養的重要方面。在基礎教育階段,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一個合格公民,必須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素養和最起碼的歷史常識,如“炎黃子孫”、“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四面楚歌”,還有長城、故宮、天壇、北京人遺址等,都應該有所了解。
學史使人明智,這里的智,既包括鑒往知來的認識智慧,也包括開拓進取、推陳出新的創新智慧。史學的宗旨在于“經世致用”、“彰往而察來”,學習歷史要注重從中領悟做人行事的智慧。歷史,其實就是人類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發展進步的經驗史,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思想、文藝無所不包,歷史教科書所擷取的是其中的精華。治國安邦的道理、軍事外交的謀略、科技發明的創見、思想觀點的深刻、文學藝術的魅力,以及個人成就的歷程,無不給后人以智慧的啟迪。
歷史思維是在歷史學習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帶有歷史學科獨特性的思維品質。前蘇聯著名教學專家萊納對歷史思維的定義是“歷史科學范疇內的創造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關于歷史思維的獨特性,我認為最重要的有這樣幾點:首先是思維的綜合性和發散性。歷史上一些重要決策和改革,總要綜合地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在學習這些內容時,需要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其次是聯系性,包括時序的、空間的、因果的。這些聯系有雙向的,也有多向的。搞清這些聯系,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歷史,才能構建科學的歷史知識結構。再就是“論從史出”的思維習慣。歷史認識必須以客觀的歷史材料為依據,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依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立論,可以向“權威”的觀點質疑。這種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我認為,歷史學習,追求的主要不是結論,而是得出歷史判斷的思維能力。因此,我們的教科書要盡可能地少寫現成的結論,就是寫結論也應以介紹觀點的方式為主,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己依據材料去得出認識。
科學史觀主要是指唯物史觀,它是科學地認識和闡釋歷史的觀點和方法。這是指導我們研究歷史的思想方法,主要有:社會生產力決定歷史進步的觀點;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作用的觀點;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的觀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等等??茖W史觀的養成必須通過對具體歷史問題的學習和探究來訓練。如西歐的殖民問題,把它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分析,然后再用今天的眼光從歷史進程的發展角度來分析,并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分析,就會有多方面的認識。
3.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改是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本,改革授課的方式、方法,構建先進而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改要求高中歷史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科學化。所謂多樣化,即教學內容呈現不再單純依靠教師的言傳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歷史多媒體教學及電子課件的制作與使用上。所謂科學化,就是不再單純地讓學生記憶并儲存歷史結論,而是結論與形成結論的過程并重。新教材在這方面給師生們留下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如“”這一節對舊教材中評價前期成就進行了刪除,而設計了一道課后習題對“打倒孔家店”口號的評價,并建議學生通過翻閱資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它的設問是在向開放性試題發展。類似例子有許多,歷史教師必須借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在過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考歷史、詰問歷史、評判歷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高中歷史教學要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育新理念?!稓v史課程標準》著重強調:“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辫b于此,歷史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創新活動,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提倡科學的創新思維活動。
因此在新一輪課改中,應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以改革歷史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營造一個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氛圍,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看法、觀點不隨便斥責或施加壓力,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盡可能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教學相長、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一、隨機通達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其內涵
認知靈活性理論指出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為了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各種問題,僅僅理解事物的表層意義和識記零碎的知識概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對事物進行深層次的解構和認知。斯皮羅(Spiro,1991)等人針對此問題提出了結構良好領域知識與結構不良領域知識、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認知彈性超文本等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概念。隨機通達教學正是在認知靈活性理論指導下開發出的解決知識靈活應用問題的教學方法。所謂“隨機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是指學習者通過不同途徑、不同方法進入同樣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獲得對同一事物或同一問題多方面的認識和理解[1]。隨機通達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1)非線性和多維性。在網絡環境和彈性超文本學習環境中,學習者對同一內容的學習是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2)案例性和情境性。隨機通達教學是把概念具體到不同的實例中,并與具體情境聯系起來,從不同方面說明其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使學習者在具體情境中形成對知識的多維理解,有助于原有認知結構對新知識的信息加工和重構(順應或同化)[2]58。由此可見,隨機通達教學正是針對發展和促進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而提出的,從而使學習者在接受教學任務后能夠獲得對事物全貌的理解與認識上的飛躍。不過,筆者需要提醒的是,隨機通達教學的適用目標是結構不良領域中高級知識的獲得,對結構良好領域內的初級知識學習作用有限,切勿隨意使用。
二、隨機通達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
隨機通達教學模式各要素之關系如圖1所示[3]: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認知彈性理論解決的是結構不良領域中高級學習的問題,對結構良好領域內的知識學習作用有限,教師可以考慮采用傳統教學策略或其他教學方式較為合適。因此,并非所有的知識都適宜在多媒體環境下采用隨機進入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作出分析,有所選擇。
(二)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內容選好后,教師要在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基礎上遴選出當前所學知識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作為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然后再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意義建構。
(三)隨機通達教學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呈現基本情境——幫學生確立學習的主題,向學生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的基本內容相關聯的情境。學生在明確問題后,思維就會活躍起來,激發自身潛在的主動探求欲望。
2.隨機通達學習——取決于學生學習所選擇的內容,內容應呈現與當前學習主題的不同側面特性相關聯的情境。教師應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3.思維發展訓練——由于隨機通達學習的內容通常比較復雜,所研究的問題往往涉及許多方面。教師在這類學習中還應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發展“元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與結果的反省意識水平。
4.小組協作學習——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境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小組討論。在討論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社會協商環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四)學習效果評價和遷移應用
建構主義主張評價不能僅僅依據客觀的教學目標,還應該包括對學習任務的整體性評價、學習參與度評價、學生探究能力評價等。學習者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將知識遷移運用于真實世界的新情境之中,即通過在彈性超文本學習環境中的學習,能夠將獲得的高級知識應用于現實世界中,能夠解決復雜的問題。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學習者能力的培養,而知識的遷移應用正是能力的外化和體現[2]57。
三、基于隨機通達教學模式的歷史教學設計
隨機通達教學如能有效實施,則會使學生的高級學習①產生類推性、反加性與連貫性,促使學生獲得對事物或知識全貌的認識,產生認知上的飛躍和意義建構。本文以人民版必修Ⅲ“人類文明的引擎”一課為例,課程標準要求:以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本課的基本史實僅作一般性了解,其重點在于探討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對人類的影響。因此,隨機通達教學適用于本課內容的講授。
(一)設計背景:教學目標分析
關于本節內容,學生在必修Ⅱ“‘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體的世界”中對科技革命已經有所了解,且必修Ⅱ側重探討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本節的“知識與能力”時,要求就比較高,將科技革命的影響領域擴展到整個世界。除此之外,突出個人對歷史發展的作用,意在使學生在感受其人生經歷的同時學會正確評價其對人類所作出的杰出貢獻。發明創造源于對生活細致入微地觀察與思考,社會的進步則須創新的持續驅動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完善。我們知道前兩次科技革命的余威依然在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科技發明都來源于此,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在生活中尋找創造發明的“原點”,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觀察、分析和創新能力。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該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形成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本課在設計“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時,也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將科技的巨大作用融入到歷史教學中,使學生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基本理念。而歷史必修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在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揚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筆者認為,掌握基本歷史史實是學好本課內容的出發點,在此基礎上突出核心內容,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全面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不過,教材中的基本史實紛繁復雜、綱目眾多且不具備一定的邏輯規律,十分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和掌握,故采用列表法和歸納法可使知識框架一目了然,重難點突出。理論如何聯系現實其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也是學生答題的弱點,新課程專題教學容易造成思維模糊,記憶誤區;深入思考存在難度,浮于表面。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可以設計相關問題通過層層誘導、步步深入的方式將重難點淺化,以實現預定教學目標。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呈現基本情境
首先,播放《大國崛起之工業先聲》中的片頭視頻,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小天地。請同學們在看完視頻后,思考:工業革命為什么發生在英國?結合已學過知識,從政治、經濟、技術等方面分析。
通過視頻導入與教師的積極啟發,引導學生進入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從而自然引入本課所學內容。教學情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的起端,能對教學過程起導引、定向、調節和控制的作用。歷史情境的設計既可以是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設置的相關問題,也包括現代教育技術的視聽音頻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重視學習與教學的可視化、情境化可以幫助學習者尤其是初學者注意不同情境中事物的重要特征和相關信息。情境的創設不止由教師單獨完成,也可由教師提供方向性的建議,由學生自己設置或師生合作共同完成。
2.隨機通達學習
利用多媒體呈現表格1內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國籍、發明家、發明及影響。給學生約五分鐘時間閱讀教材及所提供的背景補充資料并按要求填寫對應的空格。請學生根據兩個表格思考以下問題: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有哪些特點,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相比又有哪些顯著特點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結合課本和背景材料,談談自己的認識。
筆者認為,在適宜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可自主選擇不同的側面、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式進入到學習中去,不必拘泥于教師的預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逐步學會閱讀、觀察、討論、歸納、總結等學習方法,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學習,特別是歷史邏輯思維能力、文獻分析總結等能力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呈現基本教學情境”與“隨機進入學習”兩個環節雖獨立自成一環,但由于兩者前后是相承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融為一體??梢?,“隨機進入學習”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軸承”的作用,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進入對問題的多維探究階段。
3.思維發展訓練
在此環節,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從發生范圍、發生領域、科學與技術的關系以及生產工具的變化四個方面簡要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特點。隨后,鼓勵學生從本課的補充材料發現問題,例如有的學生發現兩次工業革命中發明家的身份是不同的,進而思考得出其個人素質與知識水平的迥異。教師可用提問幫助學生建立思維模型:“你的意思是指.......”“還有沒有其他含義?”“還有沒有什么更為簡單的方法呢?”等,使學生的思維逐步實現由發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發散的螺旋式上升。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并利用多媒體將知識呈現在屏幕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教學環境中邊觀察邊思考,將有助于左右大腦的開發使用,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得到全面發展。歷史思維能力是中學歷史教學要求的能力的核心,不僅對當前的歷史學習有較大幫助,而且對未來的發展也意義重大。筆者認為,對兩次工業革命特點的分析不應僅限于現有教材的論述,而應積極利用提供給學生的教輔材料引導其自我觀察、自我探究,不但有助于學生擴寬知識面,同時也利于深化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小組協作學習
本環節教師可以采用“辯論賽”的小組協作模式,對“科技進步是否有利于社會發展”進行辯論。于教師而言,除設定必要規則外,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成員組成、時間問題、課堂掌控能力等。由于認識事物的復雜性、多面性,選擇進入的途徑、方式的差別以及認知能力的限制,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所產生的觀點、結論也會有所不同。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和發表意見的平臺,使他們在闡述自己想法、反駁或認同他人意見與觀點的同時,既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又易于形成對事物整體的認知。在討論交流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起來的社會協作環境中受到考察、評價,同時每個學生也對他人的觀點做出反應。因此,協作環境有利于學習者的思維與智慧為整個全體所共享。
5.學習效果評價
學習效果評價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性、情緒激發性、情感溝通性及強大的啟示力,其內容與形式必然影響著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選擇。傳統的學習效果評價注重終結性評價、量化評價,不利于學生發展;隨機進入教學則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質性評價,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容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更利于學生持續、有效的學習。當然,評價應該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既可來自教師,也可來自小組內評價及學生自己。本環節因受多種因素影響,筆者建議采用課外與課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更為恰當。
6.遷移應用
教學過程中,課程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與培養。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4]。學生學習的目的是能夠將書本中的知識遷移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既能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使其受到知識與情感的雙重熏陶,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以下為該環節設計的題目,僅供參考。
材料一:愛迪生(1847—1931),美國著名發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000多種發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項發明,其中包括電燈、留聲機、發報機、電影、電車、蓄電池、打字機、水泥等等。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西奧倫治逝世,終年84歲,1931年10月21日,全美國熄燈以示哀悼。
材料二:“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p>
“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p>
“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薄獝鄣仙?/p>
注:第三幅圖為勞累的愛迪生正在實驗室的長椅上打盹。
請回答:一位僅僅讀了三個月小學而輟學的愛迪生,他憑什么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發明?我們應如何評價科學家在科技進步中所起的作用呢?
四、結語
隨機通達教學的基本特征是在不同情境、從不同角度建構知識的意義和理解,由此獲得廣泛而靈活遷移的、高級的、非結構性的知識。從中可以看出,隨機進入教學的各個環節絲絲相扣,層層深入,形成完整的教學流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要素或環節之間并沒有固定的順序,在實際的隨機通達教學中往往整合為一體。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模式時,切勿墨守成規、生搬硬套,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大膽取舍,使之更好地適用于歷史課堂教學實際。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3.
[2]王超杰.認知彈性理論與網絡課程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1,(4):58.
[3]楊玉寶.認知彈性理論對網絡環境下專題教學的啟示[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