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21: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防震減災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是災害多發國家,其中,地震在所有的災害中造成的損失最大。中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洋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因此,我國的地震十分頻繁。雖然我們無法阻止突發災害的發生,但是有效的應急管理可以減少其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
一、案例
我們以2008年日本巖手•宮城內陸地震和中國汶川地震為例看一下災害受損情況。
1.日本巖手•宮城內陸地震介紹
東京時間2008年6月14日上午8時43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里氏7.2級、最大震度達6強(日本標準)的內陸直下型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巖手縣內陸南部,震源深度約為8公里。其中,巖手縣奧州市和宮城縣栗原市的震度達到6級強。余震發生420多次,搖擺強度與阪神大地震相當,是日本觀測史上地震加速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2.9萬多戶停電,3800戶斷水,75所學校設施受損,13人死亡,10人失蹤。
2.中國汶川地震介紹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生了8.0級強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此次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遇難人數和失蹤人數總共已超過8萬人,不可計價和間接損失不計其數,文物損失、檔案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等未入統計,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占總損失的七成,地質災害發生1.2萬多處,直接經濟損失8451.4億元。全國多個省市有明顯震感,其中以川陜甘三省震情最為嚴重。汶川大地震是淺源地震,因此破壞性巨大。
這兩次地震都使得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及生命線遭到破壞,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盡管日本巖手、宮城內陸地震是直下型的,震級比中國小,但我國所遭受的損失是慘重的,究其原因固然有我們反思的地方。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防震減災方面,我國已經做出了明顯的成績,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國的救援工作得到了國際和國內的肯定,但是目前我國的防震減災體制還不夠完善,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
1.我國的法律體系不夠健全
中國在防震減災方面的法律、法規有《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地震監測管理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等,目前,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部門預案,以及大部分省市級應急預案的編制已基本完成。日本的災害對策法律共53部,按照內容和性質分為災害對策基本法、災害預防和防災規劃相關法、災害緊急對應相關法、災后重建和復興法以及災害管理組織法五大類。因此,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條例多,法律少,災害管理組織和規劃體系還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健全。
2.保險機制
(1)缺乏保險機制。我國基本上沒有地震險,并且在其它大部分可能涉及的險種中,地震險也被排除在外。比如,在房屋險、財產險中,保險公司不賠償由于地震帶來的這兩種財產的損失。只有壽險、個人意外傷害險可能對地震造成的損失進行賠付,但也要看保險公司的合同規定。我國的災害損失遠大于一些發達國家,但是在巨災保險賠付數額及風險轉移上還遠不及發達國家。
(2)缺乏國家的支持。我國巨災保險業務的經營模式是商業化模式,保險業總體規模較小,缺乏精確的巨災風險評估技術,巨災承保能力有限。由于以上特點決定了巨災保險不是保險公司所能承擔的,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與協調。
3.應急物資
(1)數量不足。地震發生后,一方面,由于災區受災可能非常嚴重,致使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等可能遭到嚴重破壞,此時災區需要大量救援與生活物資等。另一方面,由于震前國家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中央儲備庫中物資數量不足。因此,需要同時從全國各地調運物資,運輸路程遠,時間長,應急物資數量不足的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
(2)種類不足。目前,我國儲備的應急物資主要是食品,其中水的供應仍然比較缺乏,醫療、防疫、救生器械也嚴重不足,不能滿足救援的需要。并且由于災后交通不便,有些手術需在野外進行,與之配套的野戰手術車也嚴重緊缺。其它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婦嬰用品,衣物等也存在著不足。
總體來說,目前,國家儲備物資調配仍然捉襟見肘,國家物資儲備庫也并未充分展現其戰略意義,國家物資儲備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仍然欠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國家物資儲備的體系和能力建設迫在眉睫。
4.震前預報
目前,中國內地尚未建立規模性的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預警系統,僅在少數重大工程中建立了小規模的地震報警系統或地震人工緊急處置系統。其中,廣東大亞灣核電站1994年建成地震預警與緊急處置系統。此后,秦山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也相繼建成了類似的地震預警與緊急處置系統。2007年,冀寧輸氣管線也建立了地震監測與報警系統。而日本擁有全球首個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與日本相比我國還相差很遠。
5.應急指揮系統
目前,我國的應急指揮系統多分布于相應的行政系統,如地震應急指揮中心要由地震系統建立,水災應急指揮中心主要由水利系統建立,這些并非屬于政府的綜合性應急指揮系統。所以,如何發揮各應急指揮中心的作用,使其成為綜合性救災指揮系統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尤其作為應急指揮中的情報體系,更應該統一化和標準化,使災害發生時,各部門的災害情報都能匯總到應急指揮中心,有效地進行救災搶險的指揮和調度。
6.教育體制
日本為了增強國民的防災意識,把每年的9月1日定為防災訓練日,建立了相關的培訓制度和協作體制。地方政府免費提供防災手冊,學校開設防災必修課,企業和家庭平時備有必要的救災食品和手電筒等物品,防災知識做到全民皆知。而我國只是初步建立了防震減災管理體系,下發了關于加強學校減災工作的若干意見、全國學校減災應急預案等,缺乏具體、統一、標準的明文規定。相對于日本來說,中國的防震減災教育還不夠健全,沒有普及。
7.避難場所
一方面,房地產開發商將大部分土地用來做樓盤開發,很少考慮公益性的設施,在居民點和附近設立的一些小公園和小廣場,也只是用做休閑的,沒有考慮特定時期避難空間對于居民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在地震來臨時沒有避難場所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我國的幼兒園、各學校體育場、各類主題公園、大小廣場、綠地等,雖有避難通道,但沒有標示出避難場所的名稱、面積、容納的人員數、交通通達方向、收容居民的地理范圍。因此,地震來臨時會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策建議
針對我國在防震減災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議:
1.制定防震減災規劃、計劃
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根據國家地質狀況,按地震易發性分門別類地制定防震減災規劃、計劃。國務院防震減災會議負責編制實施防震減災基本計劃:發生警戒宣告時關于國家防震減災的基本方針,防震減災強化、應急計劃,綜合防災訓練;指定行政、公共機關,防災會議,特定的民間組織負責編制實施防震減災強化計劃:防震減災應急對策,災害發生時能夠緊急利用的設施,大型防震減災訓練等;市街村的防災會議負責編制實施:防震減災應急計劃,防震減災應急對策,大型防震減災訓練。
發現異?,F象時,應按下面順序以各種計劃為基礎實施防震減災應急對策:連續觀測,氣象局發現異常現象,觀測信息,氣象局向中央匯報地震預知情況,宣告警戒,實施防震減災應急對策。要高度重視常態下防震減災管理體制的建設,強化災害應急機制的建設。
2.完善物資儲備體制
借鑒日本的經驗,按最小單位街村確定避難場所、儲備救災物資。救災物資的儲備也可以利用街村內的商店、藥店等。物資的儲備要由專人負責,既要保證一定的庫存又要及時更新避免浪費。開展必要的防震演習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訓,提高國民的防震減災素質,在全國普及防震減災教育。
3.完善法律體系
要建立建筑基本法,依法解決建筑中的各種問題。要嚴格審查建筑物的設計標準,嚴格執行抗震標準,施工現場要嚴格檢查,提高各種建筑物的抗震性。對于一些老舊的建筑應加以翻新、加固、甚至進行重建。要建立災害保險法,落實巨災保險機制,使人民群眾的財產通過投資的形式依法得到保障。建立災害管理組織法,依法實行災害救助工作。
4.應大力投資研究、建設緊急地震速報系統
健全預警網絡及社會預警體系,將預防與應急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預警在預防與應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轉變,開創政府應急信息化建設,盡快提升我國的地震測報速報水平。
5.規劃應急避難疏散路線和場所
在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如影劇院、商場、圖書館、學校、車站等應設置寬敞的安全出口并標明疏散標志,避免混亂、擁擠、堵塞等事件。在選擇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時,面積要開闊,高大建筑、電線,地下管線要少。避難場所可以利用現有的公共設施如廣場、綠地、公園、體育場等,且盡量使其均勻分布,以利于群眾迅速到達。
四、結語
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家,因此要充分做好應對各種災害的準備。雖然我國在防震減災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防震減災體制還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災害應急體制。只要不斷地吸取各國防震減災的成功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防震減災體制才能建設得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巖手•城內陸地震[EB/OL].
[2]趙亞輝.中國堅信:一切可以從頭再來[EB/OL].
[3]楊華.日本防震減災經驗借鑒[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4):19-26.
[4]楊東.日本的災害對策體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州學刊,2008,(5):95-97.
[5]謝世清.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缺位及其原因[J].經濟研究參考,2008,(60):18.
[6]劉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應急物資的儲備與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8,11(30):52-55.
[7]我國將建地震預警示范系統 預計下半年啟動[EB/OL].
[8]滕五曉.日美地震災害緊急對應對中國災害應急體制建立的啟示[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4,24(3):323-328.
[9]日本重大氣候災害的影響及其對策與技術措施研究[EB/OL].
可公度方法是對自然現象進行預測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龍小霞和孫虎、延軍平、王祖正教授等利用三元可公度法、四元可公度法和五元可公度法對川滇地區1913年至1996年發生的37次強地震資料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每19年有符合地震發生的公差規律。2007年和2008年的災害信號比較強,尤其是2∞8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資料的統計規律。因此,川滇地區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年份為2008年。他們對防震減災提出了5條建議:
1 完善預防措施,實行“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積極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加強針對性專題研究.確定重點防震區域,依靠全社會力量,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綜合能力。
2 加強抗震能力建設,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加強領導和管理,切實加強抗震設防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加強對重大建設工程和一般民用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監督管理工作,堅決做好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工作,提高城市和農村的防震抗震能力。
3 健全緊急救援系統建設,以提高地震應急反應能力,依法制定地震應急預案,加強地震應急系統指揮建設,明確緊急救援隊伍,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避震應急、自救互救知識技能。
一、2012年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注重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防震減災工作責任
認真籌劃“十二五”防震減災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規定,編制了《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
建議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對做好“十二五”時期我市防震減災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對《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進行實施后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報市政府重新印發。
組織市、縣(區)地震部門對《省防震減災條例》修改征求意見稿進行討論,并和市法制辦共同研究提出21條修改意見,配合省法制辦、省地震局完成防震減災立法調研工作。
加大對縣區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全市防震減災目標管理工作,逐級簽訂防震減災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制定了考核細則,加大定期督查力度,增強了全市各級政府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嚴格落實震情跟蹤監視制度,做好分析研究工作
今年以來,市地震局不斷加強對地震臺網軟件和設備的維護,確保全市地震監測臺網的不間斷運行。制定了《2012年全市震情跟蹤方案》,堅持做好24小時震情值班制度,完成2012年全國地震目錄及前兆、測震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了地震預報月會商和半年會商,做好震情跟蹤和分析研究工作,完成《2013年度市地震趨勢研究報告》;注重加強地震宏觀測報工作,按我市地震帶分布情況,對全市地震宏觀測報點進行合理調整,建成30個骨干宏觀測報點,并對宏觀測報員進行業務培訓。
(三)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加大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力度
注重加強地震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為進一步規范地震行政執法行為,切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11月3日,市地震局在市地震應急指揮中心會議室舉辦地震行政執法培訓班,市及各縣區地震局共31人參加了培訓。
不斷創新行政執法管理模式。一是加強督查檢查,定期到四個城區巡查是否有符合地震安全性評價建設工程。先后對江淮鹽化有限公司開發的同科-匯豐高層建筑、海濱療養院3萬平方米擴建工程未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問題,上門對當事人進行深入的法律法規的宣講、教育,消除當事人的抵觸情緒,督促建設單位按規定做好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二是省市聯合執法檢查。11月17日,省地震局與市地震局聯合檢查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使用情況,對蘇寧置業有限公司、藍天置業有限公司、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其工程設計單位進行了檢查。
推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區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全市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市、縣地震局加大督查推進力度,參與選址,提供圖紙,舉辦農村工匠培訓班,提供技術指導等,在四縣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區建設。指導各縣區積極開展城市地震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經過評審9個“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全部達到市級驗收標準。
扎實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以“5.12防災減災日”和市第二十三屆科普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共投資10余萬元制作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圖板130塊、地震知識宣傳材料12萬份、地震科普光碟200套、科普書籍2000套、掛圖160套分發各縣區,推動科普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各地相繼開展送地震科普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和進家庭活動。
突出抓好學校地震科普工作。指導全市中小學校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我市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13所省、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全面向社會各界開放,舉辦了全市青少年地震知識作文競賽,全市共有230多所學校參加,收到競賽作文5.7萬多份,指導相關學校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
市地震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頭深入到縣區政府、黨校干部培訓班、中小學及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防震抗震科普知識講座。在贛榆縣華杰雙語學校舉辦全縣中小學校園地震應急演練及安全工作培訓會,邀請省地震局專家鄧民憲為全縣所有中小學校長、中心幼兒園園長,縣公安局、縣安監局、縣人防辦、縣消防大隊、縣紅十字會領導進行培訓,組織與會人員觀摩了學校地震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練。
通過新聞媒介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在廣播電臺開設了“地震科普知識之聲”欄目,在市電視臺播放中小學生地震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在蒼梧晚報開設了“防震減災,避險自救”專欄,借助手機短信平臺,向廣大手機用戶發送地震科普知識,每月定期向全市防震減災助理員和聯絡員發送地震信息和地震知識短信,利用廟會開展廣場宣傳活動。
(四)扎實推進地震應急準備工作,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地震應急預案建設。市地震局制定了《2012年度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指導各縣完善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規范了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為基層應急疏散演練有序進行具體指導。
強化學校演練。在“5.12”前后,市、縣(區)地震局會同教育、民防部門指導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集中開展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并對部份中小學校進行現場指導和檢查。
組建地震應急志愿者隊伍。市地震局聯合團市委,在大中院校學生中招募防震減災青年志愿者近100人,市政府董春科副市長為志愿者隊伍授了隊旗,市地震局為青年志愿者配發了服裝,組織了培訓等。市地震局與市體育局共同努力,以市無線電體育運動愛好者為骨干,組建了1支市無線電地震應急通訊志愿者隊伍,并參加了全國、全省無線電演練和比賽,分別獲得全國第三名和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績。
加強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市地震局指導各縣區積極開展地震應急演練,組織新浦區、海州區所轄的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防震減災領導、防震減災助理員以及新浦區浦南鎮、新海辦事處和海州區錦屏鎮、洪門辦事處所轄的44個村、社區防震減災聯絡員約100余人開展地震應急桌面演練活動。11月15日,市地震局組織開展全市地震應急實戰演練,以贛榆縣羅陽鎮、東海縣白塔鎮,新浦區新海街道辦事處、浦南鎮,海州區洪門街道辦事處、錦屏鎮以及所屬學校、村、社區、企業、醫療衛生等和市縣區地震局作為參演單位6800余人,重點演練了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市地震局及各縣、區地震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按照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市地震局應急指揮系統收集災情信息;各縣區災情速報員進行地震災情速報;無線電志愿者隊伍利用無線電臺進行災情速報、圖片傳輸;各縣區有關中小學校、村(社區)開展避震和應急疏散演練;各縣區所屬有關志愿者隊伍、應急救援隊、搶險救災隊、醫療救護隊開展應急救援和應急搶險演練。通過本次地震應急演練,檢驗了全市地震系統工作人員的應急反應和指揮能力,檢驗了基層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地震應急反應能力,檢驗了各級地震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檢驗了災情速報員隊伍和無線電通訊隊伍的通聯能力。
二、2013年工作打算
(一)繼續推進市級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和危險性評價及縣級地震小區劃工作,為城市建設和國土利用、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依法加強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推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區建設。
(三)繼續做好震情監視和分析研究工作,確保地震監測臺網安全運行。
(四)加大工作指導力度,不斷提高縣、鄉做好防震減災工作能力。
一、積極開展各項申報工作
1申報全國科技先進城區
區科技局全力以赴,今年是國家科技部開展“-年度全國縣區科技進步考核”年。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尋求省科技廳、市科技局支持,同時主動與區有關單位協調,就全區科技進步工作領導情況、科技政策與法規的執行情況、科普工作情況、基礎性科技進步工作情況、科技進步工作特色及成效5個二級指標的12500字的申報資料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總結,形成了一套較為全面的申報資料。12月底,從科技部傳來好消息,區第6次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城區”稱號。
2申報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
年初,省、市地震部門支持下。區科技局參考了往年市局以及其他縣區的申報資料,結合我區防震減災工作特色,認真梳理,對年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全面細致的總結,開展了年度工作總結以及檔案資料整理工作,編制了區科技局年度防震減災綜合評比資料》共分區情簡介、行政綜合管理、平安民居工程、地震應急工作等六個方面,結合照片說明以及各種檔案資料,上報國家地震局參與評比。6月,國家地震局正式下文,申報工作獲得圓滿勝利,區科技局在全市三縣四區中唯一榮獲“國家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
3參與省科技廳開展-年度的科技局工作考評
科技局總結了-年開展的科技工作,按省科技廳要求。填寫科技考核相關數據,總結尤其在通過引導自主創新、服務科技企業、創建科技平臺、爭取科技項目、開展科技統計等領域積極開展的工作;通過與高校、企業聯系,全力探求科技效果轉化之路;建立區科技守業服務中心,扶持初創型科技企業生長發展;主動為企業服務,協助企業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等方面的經驗。2月,經過省科技廳考評,區科技局榮獲-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二、全面推進科技工作
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1加強對高新技術(科技型)企業服務。
鼓勵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服務工作。通過專利申報服務、申報政策法規宣傳與協助等方法。并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為申報企業解決困難。年共有15家企業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已有10家通過認定,目前按新辦法申報的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37家。
建立了區專利窗口,2建立區專利窗口。與安徽華信知識產權有限公司聯合。為轄區內企業和個人提供優質快捷的專利服務,大力推動我區專利申請與保護工作,促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今年,全區申請專利817件,專利授權數為34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為120件。
以宣傳科技發展為目的選擇了六家設計單位共十個設計方案,3全力組織參與自主創新對接會。依照市里統一安排。突出新穎、體現創新思維,精心優選方案。挑選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產品、科研效果參與自主創新對接會,受到廣泛好評,完成了推廣科技創新效果、展現科技風采的任務。
區年申報成功的高新技術企業共獲得所得稅減免優惠約2000萬元。4完成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落實情況調查的統計工作。經調查統計。
孵企業安達數控公司已成功“畢業”搬遷至自建的安達科技產業園”開始產業化生產,2加強科技守業服務中心的服務與管理。加強服務中心管理。勝利孵化。及時調整樓層,拿出兩個樓層近2000平方米辦公用房,面向初創型科技企業出租,為他提供守業平臺。近期已勝利引進安徽怡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潤谷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華信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入住孵化。局正大力宣傳,積極聯系引進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重點協助發展前景較好的小型科技型企業。
對《市科學進步條例》修改制定起到積極作用。3認真組織《市科學進步條例》討論稿意見征求和修訂工作。組織合制管、安凱等各高校、企業代表、專家對《市科學進步條例》討論稿提出了30多條行之有效的建議與意見。
局加大了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4開展了對轄區高新技術企業、高校、研究所等進行調研。今年以來。積極加強雙方的溝通交流,就建立效果轉化平臺、與科技企業結對互助等問題多次磋商,初步建立了向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信息的渠道,并在下一步推動企業與學院、科研小組的直接交流問題上有了較為明確的工作思路。通過努力,局與合工大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明確下一步將進行企業與學院乃至科研小組的直接對接,共同促進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加強防震減災工作
區有震感,1積極應對肥東梁園地震。4月6日肥東梁園發生Ms3.5有感地震。局第一時間請示震情,并向有關領導作了匯報,同時展開震情值班,接聽來電,耐心解釋,安撫群眾,平息謠傳,全區很快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開展以“加強防震減災意識,2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利用防震減災法公布實施日、防災減災日、唐山大地震紀念日、汶川大地震紀念日等時機。促進平安民居建設”和“加強震災防御、保證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活動;聯合廣播電臺推出《科普之聲》節目,于9月7日起每周五定期播出,主要介紹地震科普、防震抗震等知識以及全區科技工作動態;利用科技信息網防震減災專欄,刊載防震減災宣傳知識,擴大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積極組織學生適時利用電化教室和課外活動,開展地震科普講座,召開防震減災班會。
并設立了地震前兆觀測知識》和《地震群測群防注意要點》標識牌;增加了三個固定的地震科普宣傳欄(鎮政府、余墩、曉星小學)增設兩名現場兼職觀測員。市地震局的關心協調下,3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陣地建設。大圩站將觀測不方便的新民村深水井調整到余墩村。區正式接收煙墩鎮群測群防信息站的管理及信息上報工作。
分別對市四十八中和五十六中兩所被評為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睂W校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檢查,4積極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3月。同時贈送科普圖書1000多冊。四十八中編制了市四十八中防震減災工作評比資料》參與省地震局評比。
修訂完善了各級應急預案,5進一步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工作。進一步健全了各級地震應急機構。全區應急工作基礎得到較大提升;8月,啟動了校舍平安工程,對全區60所中小學159棟校舍進行了初步排查;區財政預拔100萬啟動資金,用于校舍的鑒定,此項工作于10月25日如期完成,目前正在開展校舍加固設計招投標工作;率先在蕪湖路街道曙宏幼兒園勝利開展了地震應急疏散示范演練活動;9月,全區42所中小學和區機關大樓都進行了疏散演練。
四、積極開展科普工作
開展科普教育,1多形式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結合“科技活動周”科普日”防災減災日、唐山大地震紀念日、汶川大地震紀念日宣傳活動。著力提升城區居民科學素質。一是深入推進科普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義城鎮農貿市場和蕪湖路街道組織開展全區“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維護生態環境”科技奧運”日全食”防震減災”大型宣傳活動;布置50塊科普展板在區行政服務大廳和鎮街村居巡展;組織50名母親帶著孩子一起觀賞市科技館,開展智慧寶寶科技游;向干部及群眾發放科普小冊子10000份。二是開展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動。組織20塊科普展板進校園巡展活動;組織600多名學生聽取科普演講會3次;組織選手參與年市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0項,占全市(包括市屬高中)獲獎面的20%第四十六中代表隊在剛剛結束的VEX澳大利亞悉尼國際機器人公開賽中榮獲了最佳能力獎和最佳編程獎。
重慶位于我國南北地震帶中段東側,屬中強地震比較活躍的地域,1996年重慶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城市。重慶地區的中強地震具有震源淺、烈度高、震害嚴重、易導致嚴重的次生災害等特點。由于重慶鄉鎮人口集中,地震所造成的災害損失和社會影響很大。近年來,隨著重慶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廣大農村地區仍是防震減災工作的薄弱地區。因此逐步提高農村防震能力是當前迫切開展的一項工作,是加強農村防震減災工作,統籌城鄉一體化的必然結果。
一、重慶農村民居防震設防應對措施
農居抗震設防歷來是防震減災工作的薄弱環節,我國在前幾年確定防震減災十年目標時,是以城市為重點,要求在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使我國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地區具備抗御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當時農村的抗震設防工作沒有提到議事日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地震對農村經濟破壞的加重,農居地震安全工程已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提出了“突出重點、全民防御,健全體系、強化管理,社會參與、共同抵御”三大戰略要求。
為貫徹落實全國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會議精神,努力提高農村民居防震保安能力,2007年重慶市建委、市地震局提出了全市的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實施意見;2008重慶市政府擬出臺文件,要求按高于《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設計,提高重慶市新建、改建大樓的防震標準;2009政府又安排300萬元???,組織有關專家和科研單位,開展農村民居經濟實用抗震技術和農村民居巴渝建筑風貌特色研究,編制實用技術標準。目前,區縣的抗震民居示范工程已經逐步啟動。
二、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鎮建筑(本文僅指不納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居民建筑)建設的快速增長,居民的房屋結構也由傳統的土坯或土木結構逐漸改為砌體結構、框架結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術指導,多數建筑在沒有規范設計和規范施工的情況下就已建成,留下了不少的安全隱患。具體問題在于:一是目前重慶市村鎮建筑多由居民自己出資,在自有土地產權范圍內建設,一般不納入政府職能部門的基本建設管理范圍,大多無正規設計標準,房主僅為了滿足自身需求,依照自己擬定的功能、開間尺寸、進深尺寸、層高、層數等來進行建蓋;二是施工方大多屬無資質的農民施工隊,工匠技能參差不齊。建蓋過程中,憑建房農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甚至是錯誤的經驗就把房屋結構建蓋起來;三是建筑經費使用不合理,主要追求住房的高大、寬敞、明亮,在外表裝飾上投入過多,在結構抗震上過分省錢,有的甚至不與考慮過房屋結構的抗震問題;四是地基選擇不合理,地基挖掘深度不夠,處理方式簡單,大多數僅在地面下50公分左右填埋碎石或片石,很少打地圈梁,基本沒有加鋼筋,多層建筑大多沒有圈梁;五是承重墻厚度達不到要求,有的磚混結構承重墻僅是l2墻,普遍存在磚木結構房屋層高超高,達4~5米;六是砂槳比例不合理,粘接強度差,建筑質量差,忽視抗震設防標準,達不到抗震設防的要求。
從重慶5個鄉鎮民居的調查統計分析情況看:個別地區鄉鎮經濟發展較快,農民生活逐漸富裕,房屋建筑情況相對好些,主要以混合和混預結構為主,采用了圈梁,結構上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約占調查總數的10%;以磚混合預制結構為主的農家自建樓房,建房過程中根本未考慮抗震設防因素,施工人員技能普遍很低,特別是部分房屋的選址不科學、地基不穩定,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雖然這類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很脆弱,約占調查總數的25%;在有些偏僻山區的情況相對較差,由于經濟原因主要以土木結構(土坯房)為主,少部分為磚木結構,房屋基本不具備抗震能力,約占總數的65%??傮w上看,農村民居抗震能力十分脆弱,推廣和加強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工作十分必要。
三、推行民居抗震設防工作需加強的幾項工作
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級政府要在民居安全工程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將其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要落實分管領導、責任到人。在推進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中不容忽視以下幾個方面:
1、專家參與設計,組織進行抗震性能房屋建設論證。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條件下各種機構類型,給出當地群眾經濟上易接受的抗震技術措施和指導性建議。通過編制地區性房屋抗震技術標準和抗震構造圖集的形式,指導村鎮房屋建造,提高其綜合抗震能力。
2、領導重視。少數鄉鎮政府對農居抗震設防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干部群眾防震減災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對推廣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積極性不高,沒有建立農居檔案,心中無數,這種現狀對今后的抗震救災工作極為不利。
3、嚴把五關。嚴把選址關:嚴格規劃選址實行統一規劃、分棟(分戶)自建,嚴格按建設程序審批。規劃選址用地避開山洪、風口、泥石流、洪水淹沒、風景區核心景區、地下采空區、高壓輸電線路等,并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以方便生產生活;嚴把建筑設計關:住宅方案供農民選擇使用,免費向村民提供住宅設計圖集,住宅設計一般為2~4層,達到國家技術標準,滿足農村生產生活需要;嚴把施工關:以鎮為單位編制施工方案,組織有資質的施工企業或持證工匠施工,杜絕無證施工,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聘請監理公司或區質監站對農房建設進行監理和監督,同時還應建立由鎮村管所技術人員、村組干部、建房業主代表三方組成的質量監督小組進行質量監督;嚴把建筑材料關:凡進入施工現場的建筑材料及構配件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凡不能滿足技術標準的一律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4、加強宣傳教育。農村長期存在防震抗震知識不足,對建房質量認識不能到位,采用科學、靈活、及時有效的宣傳方式,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將農村住宅建設防震抗震知識普及到鄉(鎮)、村莊和農戶,使廣大農民建設安全農居變為維護自身生命財產安的自覺行動,增強市民防震意識。
5、加強監管,保障農村民居抗震質量。把抗震設防管理納入工程審批、規劃、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管理環節中,加強監管,確??拐鹪O防質量。
四、結束語
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來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是加強農村民居防震減災能力的一種基本措施。同時,積極宣傳,提高農民認識,讓農民自主自愿參與實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做好抗震設防技術指導和服務是實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的核心。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東良.真抓實干求真務實扎實推進農居地震安全工程試點工作.高原地震,2007.1.
[2]羅書山.山地城鎮防震規劃初探.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1.4.
2、突出重點,抓好學校安全工作。在校舍安全方面,根據學校正在遷建的實情,學校把加強安全檢查、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作為重點,適當增加安全檢查頻率,發現問題能解決的及時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做實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學校把學生乘坐違規車輛和騎電瓶車上學作為教育重點,班主任老師除了加強常規交通安全教育外,還通過發告家長書、發家校通形式多次與學生家長聯系,爭取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在食品安全方面,一方面認真做好食堂和小賣部食品的采購、質檢、加工和餐具消毒等重點工作,另一方面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周活動中,學校印發了相關食品安全宣傳材料給每一個學生,認真開展食品安全征文活動,上繳學生征文26篇,這些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開展防震減災教育活動,本學期在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中廣泛開展了防震減災手抄報評比和優秀作品展覽活動,增強了學生們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了逃生技能。
3、力求規范,做好裝備管用工作。本學期在現有設備的“用”和“管”上力求再上新臺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開出率均為100﹪,各功能室利用率較上學期有所提高,在準備使用網絡上報方面基本達到市、區要求;精心組織理化生實驗考核工作,及時上報考核成績,得到裝備室領導肯定。
4、加強聯系,做好新校區建設的參謀。雖新校區建設屬“鑰匙”工程,但施工建設與學校實際需要存在不可避免的出入,學校派專人做好相關聯絡工作,及時了解工程進展情況,適時向施工方提出合理化建議。
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1
一、建立防震減災領導小組
形成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鎮包村干部、村“三職”干部為組員的防震減災小組。地震災害發生后,自動轉化為抗震減災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黨政辦,負責情況搜集、整理、上報。
二、完善預警和預防機制
一是加強防震值班制度,確保與上級防震部門保持良好溝通,并及時傳遞信息。
二是定期舉行地震應急演習。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鎮轄各企業要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協調整合各種應急救援力量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增強政府的應急指揮能力、各部門的協調聯動能力和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綠地、廣場等空曠場所建立指定應急避難場所,并設置醒目標志。
三、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的抗災救災能力,加強技術和技能培訓,配備必備的應急交通、通信等現場應急設備和物資,逐步提升我鎮防震減災應急和處置能力。
二是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各類緊急搶險救援隊伍建設,配備必要的救援設備,組織開展應急培訓與演練,提升其搶險救援能力;加強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建設、培訓與管理,提升其開展搶險救援的能力。建立鎮各類搶險救援隊伍的統一指揮、協調聯動機制,提高我鎮應對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的能力。
三是加強后勤保障。鎮政府要做好接納各類搶險救援隊伍、接受和分配救援物資的準備,提供工作配合和后勤保障。
四是積極推進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氣等部門加強公共設施抗震能力,消除安全隱患。對學校、醫院、場鎮、城鄉結合部等人員密集場所及時排查隱患。
五是建立應急救災物資倉庫,儲備帳蓬藥品、設備等救災物資,制定物資儲備和調用辦法,保障救災物資充足、調度通暢。儲備交通圖、行政區劃圖、地質地形圖、應急通訊錄、應急預案等應急資料。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等空曠地段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提高地震應急保障和災后恢復重建能力。
四、完善震情災情信息收集報送機制
地震災情速報內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壞的范圍、人員傷亡、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等。地震發生時,鎮地震部門要迅速啟動災情速報網,收集地震災情并速報;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較大損失的地區了解震害信息,向當地村(居)民委員會及有關部門收集災害損失情況,由鎮地震辦匯總上報區地震辦和區政府辦公室。鎮地震部門要做到“有災報災,無災報平安”。
五、開展地震應急準備檢查
對交通、電力、通信、供水、供油、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和水庫、電站、化工廠、爆炸物存儲設施等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進行抗震性能普查;組織有關部門對城鄉老、舊、危房進行普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予以消除。
六、強化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組織人員深入村組、學校、企業,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增強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其他地震事件處置
(一)有感地震應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們感覺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員重傷和死亡以及顯著財產損失的地震。當我鎮發生有感地震時,鎮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要確定宣傳口徑、宣傳方式,部署宣傳、治安、交通管理工作,社會穩定工作。
(二)平息地震謠傳
當我鎮出現地震謠傳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較嚴重影響時,由鎮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組織新聞媒體消息辟謠,以正視聽。
(三)應對毗鄰震災
當我鎮周邊地區發生地震時,鎮地震辦迅速收集有關信息,并建議鎮人民政府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
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2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鎮,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時,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鎮有感時,啟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鎮境內出現地震謠傳,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啟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后,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xx
副總指揮:xx
成員:xx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啟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后,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范圍、建構筑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F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后,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群眾,發動基層干部群眾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并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衛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后,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衛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衛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衛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后,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后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系,了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向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后,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盡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范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辟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后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布災區震后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并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3
為了進一步搞好地震應急工作,使全村處置地震災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最大限度的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XX區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和《XXX鎮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建立地震應急機構體系
村委會全面負責領導、指揮和協調全村抗震應急工作,并成立村抗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成員:XXX(三到五人),
下設辦公室和工作組,即抗震應急辦公室、治安保衛組、醫療救護防疫組、生活物資供應組、搶險救災組、人口疏散組、恢復建設組。
1、辦公室主要職責:
辦公室主任由村黨支部書記(姓名)擔任,
村委主任(姓名)、委員(姓名)為成員,辦公室設在村委會辦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震情、災情,及時向鎮指揮部報告。
(2)及時傳達貫徹各項命令,并督促檢查各項命令的落實情況。
(3)組織現場強余震監視和震情會商,負責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了解匯總現場救災進展情況。
(4)負責對外的聯絡和接待工作。
(5)負責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
2、治安保衛組主要職責:
治安保衛組組長由村治保主任(姓名)擔任,成員為各生產隊隊長(姓名)。辦公室設在村治保會。
(1)及時組織與加強領導機關和生命線工程的安全保衛工作。
(2)當地震發生后,加強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實施緊急防范措施。
(3)預防和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水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和擴大蔓延。
3、醫療救護防疫組主要職責:
醫療救護防疫由村衛生室醫生(姓名)負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儲備一定數量的藥品及醫療救護器械等,組織好醫療救護隊待命。
(2)地震發生后,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或建設臨時醫療點搶救傷員。
(3)做好衛生防疫及傷亡人員的搶救、處理及疏散工作。
(4)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4、物資供應組主要職責:
物資供應組組長由(姓名)擔任。
(1)在臨震應急期間,做好應急資金、物資、食品的儲備工作。
(2)地震發生后,迅速組織群眾,按照村委會的統一部署,調動糧食、食品與物資,保證災區生活必須品的供應。
(3)做好應急救濟款的發放工作。
(4)積極組織災區的轉移、安置與恢復重建工作。
5、搶險救災組主要職責:
搶險救災組組長由村民兵連長(姓名)擔任,辦公室設在村委會。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組織搶險救災隊伍積極開展救災技術訓練,掌握搶險救災技術。
(2)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應訊速組織群眾,搶救被壓埋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6、人口疏散組主要職責:
人口疏散組由村婦女主任(姓名)擔任。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組織群眾進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別要注意做好婦女、兒童及老、弱、病、殘人員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發生后,迅速設置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供應點。
(3)配合搞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穩定社會秩序。
7、恢復建設組主要職責:
恢復建設組組長由(姓名)擔任。
(1)迅速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損毀情況。
(2)提出重建計劃,并報村委會
(3)積極爭取外援和籌措資金。
二、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傷亡10人以內,直接經濟損失在1億元以下的地震。
向鎮抗震應急指揮部報告災情。各村委在半小時內向鎮辦公室匯報災情。
三、中等級嚴重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
造成人員死亡20人以內,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的地震為中等破壞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2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以上的地震,或者發生大于6.5級地震的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中等或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各工作組成員迅速到位,按照村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職責開展救災工作。
迅速向鎮抗震應急指揮部報告災情。
四、臨震應急反應
(一)村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布置應急準備工作。
(二)各工作組立即行動起來,確保通訊暢通,集結搶險救災隊伍,隨時準備工作。
(三)積極儲備救災資金、物資和食品。
(四)保證供電的暢通。
(五)加強全村的保衛工作,預防和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五、其他地震事件的處置
(一)有感地震應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覺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員傷亡及顯著財產損失的地震。有感地震發生后,應立即啟動地震應
急預案,按應急預案程序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并將緊急情況及時報鎮抗震救災指揮部。
(二)平息地震謠言
當出現地震謠言并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影響時,應派出工作人員調查謠言起因,做好宣傳工作,平息地震謠言。
六、其他事項
(一)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村委按照有關規定制定、,報鎮抗震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了適應地震災害事件,應急對策的不斷完善和地震應急機構的調整,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期間因人動職責由新人員自動接替。
(二)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制定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