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獨立思考的表現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 獨立思考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8-059-001
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二十年了,經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著:每一個班上總會有一些學困生,在小學階段,我們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優補差,而要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補差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在課堂上都特別關注那些學困生,總是千方百計在課堂上請他們回答問題,總是想,只要他們會了,別的同學也就沒有問題了。說實話,這些學困生在我的長期關照下,課堂表現也確實挺讓我滿意,由剛開始的“一問三不知”逐漸到“支支吾吾”,最后基本問題都能順利解決,“瞬間的精彩”讓我滿足,照這樣看,他們考試要考到及格似乎不存在任何懸念??涩F實往往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學困生在考試時卻經??疾患案瘢科溴e誤原因,有的都是課堂上會的問題,為什么考試時學生就不會了呢,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
這一學期,我們學校開設思維訓練班進行培優,我任教二年級一個班的教學。班上有個學生,回答問題特別積極,課堂表現非常出色,“瞬間的精彩”讓我贊嘆,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一個優秀生,可事與愿違,在獨立完成練習時,他的表現卻和課堂上的反應無法相提并論,這又是為什么呢?相同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現代數學教育導論》這本書:樸實的語言、生動的課例,好像道出了我心中一直有而說不出的感覺。讀到這一段:“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數學思維的教學。郭思樂等認為,作為數學教學,必須挖掘數學科學的表和理,揭示并依據教學需要改造有關的思維過程,付諸課堂,才能培養人的獨立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敝链宋也呕砣婚_朗,原來課堂上學生的回答問題都是在老師和同學的不斷啟發下才能侃侃而談,離開了教師和同學的啟發,讓其獨立思考,他們就會束手無策,不知從何處下手。
看來,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我需要重點學習的地方,也是需要培養學生的一種重要的能力。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我更加用心的讀起了這本書,把從書中所學的,逐步付諸行動,感覺學生的進步非常明顯。
一、獨立思考在課前――從改變預習形式開始
“先學后教”理念的普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尊重孩子們的學情,畢竟長期形成的“在課堂上聽課學知識”的模式不可能立即徹底轉變,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每個班中總有那么一些需要老師管理才能學習的學生,課前預習、獨立思考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項可有可無的任務,在預習中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掌握,更別說獨立思考了。所以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時,要多動腦筋,改變預習形式,可結合“翻轉課堂”的理念,精心設計預習單,巧妙制作預習視頻,合理提出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欲望。
二、獨立思考在課中――以創設問題情境為抓手
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有效教學途徑。學生也懂得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礎和能力等諸多原因,這種獨立性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怎樣使設計的問題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內,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異,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獨立思考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
首先,設置的問題難度必須適中。問題太易,學生會產生厭倦和輕視心理;太難,學生會望而生畏。教師設置的問題應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從而使獨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時間,以確保多數同學對提出的問題作深入的思考后,再進行分析討論,從而使課堂的知識容量與思維容量和諧匹配,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同步發展。最后,獨立思考也不排斥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于一個具體的問題,倘若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急于與人合作和會話,必定會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梢赃@么說,沒有獨立思考,也就沒有合作學習的本質內容,合作討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三、獨立思考在課后――讓學生作業復習為補充
學生課后復習的態度對數學學習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獨立性的優秀學生,在復習理解的同時,獨自感悟,勇于思考,才能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從而成為駕馭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特別要加強復習方法的指導,突出自主性、思考性、針對性,以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由于課后作業的統一性及量的擴張,使許多中差生忙于應付作業,無暇顧及鞏固復習這一重要環節,導致學習上的“惡性循環”。即使是一些水平較高的學生,當復習中遇到疑難時,為了節省時間,動搖了獨立思考的決心,而求教于家長或他人,有時干脆放棄,等待教師的講解而被動接受。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除了對作業分類要求外,要允許有些題目不做或選做,對于暫時做不出的題,允許只寫解題思路及在何處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確保作業的教學功能回歸其本來面目。
對于學生作業或考試中的錯誤,大部分老師喜歡先講解,學生聽明白了,再去訂正,這樣二次批改的速度就會快很多,教師也減少了作業批改的時間。但這樣做,學生錯誤的印象并不深刻,下一次,或許再下一次,學生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因此,在訂正作業或考卷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去獨立訂正、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寫出錯誤原因。只有這樣,學生對錯誤的原因印象才會深刻,才有可能減少或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或多次發生。
綜觀世界各國教學大綱,無不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突出強調要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
一、屏蔽兩種現象。
現象之一:合作學習的“極端化”走向。
合作學習是小組成員依靠集體智慧或經驗來完成同一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它的整合性、互的特點,相對于個人學習來說,可以讓得出的結論更接近于全面,接近于完美。然而,許多教師由于對合作學習的含義缺乏深入理解,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片面強調合作學習,忽視了個人學習,片面強調集體智慧的碰撞,忽視了獨立思考的發掘。主要表現在:
1、在時間上――因“合”廢“思”。
為了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氣氛,教師呈現問題情境后,不留給學生片刻的思考時間,就要求學生聚到一起討論,這種“蜻蜓點水”、“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學習,必然導致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無見解可交流,無問題可質疑,無規律可發現,無方法可創新,從而使合作學習 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固有的生命力。曾聽過一節這樣的數學觀摩課――《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教師出示例題后,馬上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 ,討論這道題有哪些解法,學生經過1、2分鐘的嘰嘰喳喳討論,很快就沒有了聲音。此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結果卻出乎老師的意料,連最基本的五種方法,學生都沒有歸納出來。教師只好步步引導學生了解其它解法……而這堂課之所以會出現那樣的情景,主要是教師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試想學生頭腦中還沒有自己的答案與見解,又怎樣去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呢?
2、在空間上――因“合”限“思”。
許多教師把“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時尚”,不論問題的難易程度如何,不論學生的實際需求怎樣,不論是不是知識的重點難點,都將“合作學習”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這種不講原則的、毫無價值的合作學習占用了課堂時間,也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由此看來,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兩方面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為學生提供既能獨立思考、發揮個人聰明才智,又能集思廣益、共同提高的機會。
現象之二:合作學習的“空殼式”走向。
深入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對立與分離,導致了小組合作出現“三重三輕”的空殼式現象,即重“形”輕“質”,重“面”輕“點”,重“同”輕“異”,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時間安排與角色互賴的失衡:
1、時間安排的“失衡”。
一般情況下,教師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應和所給時間成正比。難一點有價值的問題,應多給一些時間,反之則少給時間。但在課堂實踐中教師給學生的討論時間往往不充足,甚至合作剛剛開始,就被教師打斷而進行其它內容,這樣,學生既沒有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又沒有實現觀點上的認同與整合,更沒有做到結論上的再思考和再升華。這種“形同虛設”的合作學習,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角色互賴的“失衡”。
積極的角色互賴,要求每個參與合作的學生都要承擔互補和關聯的角色,從而使學生在互動中促進、幫助,最終獲得成功。而深入課堂仔細考察,許多小組參與的機會往往被“好學生”所包攬,他們堂而皇之地充當了學困生的代言者,而那些困難學生因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只得言聽計從,致使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
細細分析,導致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師把獨立思考從合作學習中剝離出來,甚至對立起來,使合作學習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走上了“極端化”和“空殼化”的道路。教師要真正屏蔽這兩種普遍現象,就必須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嘗試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獨立思考的質量,從而為合作學習提供充足的憑借,使兩者在對立中實現互補,達到平衡。
二、融合兩種方式。
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都是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一個方面,而應將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使之成為等重的法碼,在實現自身平衡的同時,也促進課堂教學的平衡,促進學生發展的平衡。
(一)寓獨立思考于合作開始之前,達到鋪墊之效。
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豹毩⑺伎寄芰κ呛献鲗W習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在合作交流前,應該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得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數學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夠獨立的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地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情感,并盡可能地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后,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25+25+24+25+25,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列式,結果學生列出了多種算式:
(1)(25+25)×2+24;
(2)25×4+24;
(3)(25+25)+(25+25)+24;
(5)25×5-1
(6)24×5+4等,
這時,我要求學生: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小組成員,②討論一下你們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從而引導學生確立“多中選優”的數學思想。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產生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對所討論問題進行多元化理解,才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從而為進一步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
(二)寓獨立思考于合作過程之中,達到互補之效。
【關鍵詞】獨立思考能力;《新課程標準》;創新;科學探究
1.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為獨立思考提供所需的環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以往教師是權威學生要服從的師生關系為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傳統的師生關系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能力的基礎和保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設一個有利于啟動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環境。教師則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引路人,科學探究的合作者。教師要努力拓展學生學習空間,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八萬四千法門”去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因材施教,去培植學生個性發展,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敢于思考,敢于質疑。在教學中允許學生不因犯錯而大膽發言,把獨立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中探索,在和諧中交流與體驗,逐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習慣。
2.創設各種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
根據情境學習理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將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并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合作、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形成。因此,教師引入新課時,通過新穎有趣的實驗,創建一種意想不到的情境。例如探究流速對流體壓強的影響的活動中,課前做水頂球實驗,水經膠管的尖端開口處高速噴出形成水柱,將乒乓球放在水柱出射端,此時可以看到乒乓球不僅不被水沖掉而且會沿著水柱作旋轉運動并上升,當乒乓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會一直停留在水柱旁也不掉落,周圍水花飛濺,此時學生已融入老師的實驗中,課堂氣氛安靜緊張,接著突然爆發出學生的驚訝與好奇喧囂聲。老師通過“你們看到的現象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物理規律?”的話語引導進入新課,學生會懷著極大的興致,期待著新知識的到來,激發他們積極地對要探究問題的獨立思考。
3.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3.1針對實驗中的現象來誘發學生提出問題。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笨梢娫谖锢斫虒W中,啟發學生能提出問題顯然是很重要,而根據實驗中的現象,誘發問題的提出較為有效而成功。
如下圖所示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過程中的可能出現實驗裝置圖.就這三幅圖,甲圖是在實驗開始前出現的情況請同學結合實驗過程提出幾個問題,給學生思考時間,然后讓學生回答,其中提出的問題有:
(1)此時杠桿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2)為什么此時不能夠進行實驗,而要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教師引導:乙、丙兩圖是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情況,請同學結合課本上的實驗過程針對乙提出幾個問題,給學生思考時間,然后讓學生回答,其中提出的問題有:
(1)此時杠桿是否處于平衡狀態?
(2)此時能否通過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此時杠桿已經平衡,兩邊力的力劈如何測出來呢?
教師引導:針對丙圖提出問題如下:
(1)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為什么測力計的拉力方向一定要與杠桿垂直?
(2)如果測力計的拉力方向不與杠桿垂直,要是杠桿保持平衡,拉力大小及其力臂發生怎樣的變化?
3.2鼓勵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過程中求異質疑,激發學生獨立思考。求異思維是一種從多方面推測、假設和構想中“探試”答案以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是獨立思考重要的表現形式。沒有求異質疑動機,獨立思考就會缺乏原動力。為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向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從不同方面利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從中找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選,就是一種很好的求異思維訓練,要善于利用和引導。例如,一個鐵球,體積為30立方厘米,質量為158克,(鐵的密度為7.9×103kg/m3)。此鐵球是實心還是空心的?這道題通過計算密度判斷,計算體積判斷,計算質量判斷的不同角度思考,有三種解法。
4.幾點思考
4.1其實,獨立思考能力是人本身具有,每個學生身上都程度不同地顯示著一種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他們都希望用自己的親身體驗與觀察,獨立作出自己的判斷或結論??蔀楹芜@種能力在接受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漸漸消退甚至消失不見了呢?
4.2教師如何才能把教育的熱情、精力主要放在創設教學情景,設計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上,如何運用啟發式、討論式,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動手實驗,探究物理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潛能?
4.3在教學中教師如何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如何在教學中避免提出問題后學生無思考時間倉促回答,教師如何不再把學生的學習時間安全占據,還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時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獨立 思考 分層 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追求實效性的教學形式被教育界認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它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更寬松和寬容的學習環境,把小組的不同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同的成果,以集體智慧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有效地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智力、情感以及培養社會合作精神都會產生積極地影響。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教師茶余飯后的話題,我認為先獨立思考再分層合作是實施有效小坐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指單獨地深入思索、考慮。不知老師有沒有發現,當直接把一個問題拋給學生去解決時,有很少的學生能直接說出解決的方法,需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他們才能想出方法,所以我認為合作前的獨立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沒有獨立思考的合作效率是很低的,相反效率會提高,方法也會得到很多。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中的合作要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我國教育家重視學與思的統一,孔子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宋代教育家程頤認為“為學之道,必本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更是突出了思考在學習中的地位。從數學發展史看,獨立思考的意義,不僅表現在結果上,更重要的是在獲取結果的過程之中,使學習者的知識、能力、意志、毅力及人格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與和諧,從而為今后的人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問題講了許多次,可學生還是出錯。原因就是學生只是聽了,大腦里有老師講過的概念、相似的題目,但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東西,只是印象不深。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一個人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談不上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也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存在的問題
1.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的問題提出后馬上讓學生小組討論,課堂一片喧嘩。老師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沒有給以有效地指導和監督。大部分學生沒有進行獨立思考,其他同學已經說出了答案或教師草草收場,全體成員的所獲是靠別人喂給自己的,學生的個性思維得不到發展。
2.問題設置的深度把握不準。教師準備的問題要么太深要么太淺,太淺就會造成孩子很快就能說出答案,整個合作的過程亂七八糟;太深學生怎么合作也討論不出問題,收不到成功的喜悅。
3.學生依賴教師和課本,不敢進行獨立思考。這主要是教師一位的追求標準答案造成的。每個問題只想讓學生說出標準答案,如果不是教師就會不高興或者發脾氣,長此以往,學生以后就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后就不敢獨立思考了。
4.學生只知照抄照搬,不會獨立思考。這主要是由于長期死記硬背和反復機械練習造成的,限制了學生獨立思
(二)讓學生更好地獨立思考
1.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要給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當直接把一個問題拋給學生去解決時,有很少的學生能直接說出解決的方法,需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他們才能想出方法,所以我認為合作前的獨立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問題。從教材、學生實際出發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所有學生收獲獨立思考的喜悅。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獨立思考,就要允許有不同見解,對于學生的分析,不要一棍子打死,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研究、發現課本中作品中與眾不同的地方,從而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4.告訴學生集體精神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方面需要人們合作才能完成,但在個人領域,也應當要有獨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哪些是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背書、寫作業、考試等等)讓學生理解個體獨立的必要性,那么對于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那么我們才能有效進行自己的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二、分層合作
獨力思考,必定知識有限,如果自己所聽的,所了解到的,是一個方面,那么多幾個人,知識面就越廣了,采取有用的,加入自己的邏輯中,這樣有助于思考范圍,我相信人人都有這種經歷,有時想反醒一下自己,但是不知識從哪些方面,也不知道該思考哪一些,因為沒有那么多的線索。這里的多幾個人并不是越多越好,否則就不用分組學習了,直接集體討論就可以了。我認為分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能得到體現,讓他們各抒己見。在思維體現的過程中鍛煉了每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懂得在集體中要團結合作。
分層合作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按照學生的素質、性格、脾氣進行分組;(二)不同課型選擇不同的分組方式。
(一)按照學生的素質、性格、脾氣進行分組
分組的方法:四人為一個大組,分為兩種類型的組:(1)AABB式分組。同桌的水平差不多,小組之間是有分層的,這樣的組合能使優者更優,互相幫助,互相進步;(2)ABCD式分組。其中AB是同桌CD是同桌。AABB式適合比較張揚愛炫耀的學生。ABCD式適合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兩人(同桌)為一小組,(1)AA式;(2)AB式。
(二)不同課型選擇不同的分組方式
一、獨立思考能力的優缺點分析
1.優點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了。若想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這是個必要條件。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要盡量為學生提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所需的各種有利條件,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奠定好物質基礎。因為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發動機。如果一個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強,則有利于把他培養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另外,獨立思考能力的強弱決定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大小,若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強,則一般情況下,其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較強。反之,則相反。同時,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尋找新問題和答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創能力。
2.缺點分析
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學生內心易產生過分的自滿心理,把自己當作新時代的“小皇帝”,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學校的中心、社會的中心甚至是世界的中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有本事的人,很容易產生目中無人的傲氣,產生自戀感。可是,一旦走上社會,不容易接受別人比自己強的現實,不能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打擊,遠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結果選擇逃避,有的甚至選擇自殺,這樣的結果不是現代社會所希望看到的。而且,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使學生的思維局限于自己的主觀世界。例如,很多學生上網打游戲,整天幻想發財,容易產生孤獨感,結果會產生孤獨癥,很不愿意他人干預自己的事情,容易導致其較難與他人合作與交往,很少能夠融入到大的集體中去,既得不到集體的關心和愛護,也不知道關心和愛護集體。
二、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優缺點分析
1.優點分析
在傳統教育中,學生是在老師的講授下吸收知識的,他們在聽課中很少獨立思考問題,主要是老師說什么,學生記什么和學什么,在一節課中學生的收獲都很大,并且能夠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一學期下來,學生會有很多收獲,不僅包括科學文化知識,更大的收獲是學生都很謙虛,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學生比較聽教師和家長的話,而且課間學生可以自由快樂地玩耍,使得學生的心靈得到更大限度的舒展。同時,學生做事情比較認真,相互間競爭不是特別激烈,學生沒有那么大的壓力,可以無憂無慮度過自己的童年、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夠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人。非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減少探索實踐所需的時間,可以走捷徑,而且有利于較快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快速理解前人研究的系統科學知識,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快速培養和掌握。而且,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有限,如果缺乏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放手”學習就很可能異化為“放任”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是十分必要的,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有步驟地精心“導學”,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是十分有利的。所以,非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方面,是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的。
2.缺點分析
如果一個學生非獨立思考能力太強,會直接導致該學生對教師、同學和家長的過分依賴,缺乏獨立自主能力。這樣,學生一旦離開別人,生活和學習就會遇到很大障礙,有時甚至不能自理,一旦遇到問題或事情就不知所措,不能獨立去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更不會找到新問題的答案。另外,有時利用教師傳授的知識即使會學著尋找問題的答案,但是最終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由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導致缺乏自主探求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很狹窄,被嚴格限制在一定的知識范圍內,對于超出這個范圍的新知識一無所知,也不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一方面限制了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另一方面也阻礙了學生內在能力潛質的開發與發揮,導致培養出的人才只會模仿不會自主創新,導致我國的創新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有時需要從國外高薪引進高級人才,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當一個學生只有非獨立思考能力時,如果沒有外界的幫助,遇到問題就無法解決,這樣長期下去,在學生內心就會產生消極、自卑、不自信的心態,不敢面對困難與挫折,也導致學生步入社會不能適應社會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殘酷現實,這也不是我們時代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三、獨立思考能力對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獨立思考能力決定一個學生獨立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它可以帶動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快速進步,提高非獨立思考能力的效率與質量。一方面為非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一個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在培養非獨立思考能力時,它可以借鑒和吸收獨立思考能力的優點為己所用,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非獨立思考能力。
(2)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視野的拓寬
一般情況下,獨立思考能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研究分析已有的問題或結論;二是探求未知的領域或新問題。當學生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必然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值得去研究,所得到的新知識必然會有利于學生非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時所遇問題的范圍或領域拓展,為非獨立思考能力增添了新鮮的血液,為其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提供了基礎保障。
2.消極影響
(1)獨立思考能力有時會不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雖然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但它是有條件的,如果在實際中獨立思考對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帶動或引領的速度過快就不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不僅不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反而會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導致非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很常見,家長、老師和社會都在盡最大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甚至成為天才,每個學生的壓力都特別大。雖然這種做法對于孩子的進步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有其善長和不善長的方面,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各個方面都要比別人強。我們家長和老師平時應該多用心觀察孩子最喜歡什么,最善長什么,應把重點放在最善長的方面,不要和別的孩子盲目攀比。有些孩子在小學就已經把初中的課程修完,在初中就把高中課程修完,在高中把大學課程修完,到了大學提前把研究生課程修完,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卻不知學什么了,變得很迷茫。研究生一畢業,主觀上總感覺自己是最優秀的人才,但是走上社會才知道比自己強的人很多,結果接受不了現實,適應不了社會的環境,紛紛選擇逃避,這種結果不是我們時代所希望看到的。
(2)獨立思考能力過強會抑制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條件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提供出來。常言道:“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句話意味著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強,當獨立思考能力很強時,必然會為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提供很多最新的知識需要學習和吸收。但如果成果太多,超過了非獨立思考能力所能接受的范圍,會使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壓力增大,一旦壓力過大,不僅不會促進其培養還會對其正常發展產生抑制作用,不利于非獨立思考能力培養質量的保證,這一點值得老師和家長們注意。
四、非獨立思考能力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非獨立思考能力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奠定了所需要的全面系統的基礎知識
在現實中,非獨立思考能力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教師的傳授下,系統地接受已有的科學文化知識,二是通過與別人交流,通過討論或辯論從別人身上學到課本上沒有的優秀成果并為己所用。這些都為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這句話告訴人們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非獨立思考能力對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作用。
(2)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優點可以在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中加以借鑒或吸收
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直接系統地掌握前人的優秀成果;二是踏踏實實,穩抓穩打,有步驟地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為己所用。這兩方面的優點對于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因為在現實中,如果學生完全依賴自己去分析研究問題,會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力量有限;二是困難難以想象。但是,如果認真分析研究已有的成果,有時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將其進行修改和完善,對成果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和廣化,可以創造或發明出很多難以想象的研究成果。這種情況在理論和實踐中經??梢钥吹?,例如,在經濟學中關于消費函數的研究就有很多的成果,但是這些成果都是以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為基礎而進行修改和完善得到的。
2.消極影響
(1)非獨立思考能力不利于獨立思考能力的充分發揮
因為非獨立思考主要表現為依賴外界,而自己很少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外界發展到何種程度自己就掌握到何種程度,表面上好像與時俱進,實質上思想卻已經滯后于時代了,這樣必然會不利于個體獨立探求未知領域,因此對事先、積極、主動去探索未知知識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起到抑制作用。在現實中,仍然有很多學生還完全依賴于老師和家長,獨立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較弱,這種習慣長期下去,必然會對學生全面思維的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這一點值得老師和家長們注意和深思。
(2)非獨立思考能力對獨立思考能力的思考方式有不利的影響
非獨立思考能力強調培養學生善于借助于外部力量,并把外部力量轉化為自己的力量,以增強自己的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主要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獨立地去探索未知的新事物,去發明或發現新的成果。這兩種能力培養的思考方式顯著不同,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思考和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相互影響,如果兩種思考方式處理不好,相互之間必然斗爭,二擇其一,很多學生會選擇非獨立思考能力的思維方式。因為相比較而言,其直接而且簡單,但是卻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獨立思考能力與非獨立思考能力各有優缺點,而且兩者相互影響,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傳統教育下,主要強調培養學生的非獨立思考能力;在現代教育制度下,主要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兩種教育制度所提倡的目標是很好的,符合時展的要求。但是在現實中,由于人們對教育目標的曲解導致在傳統教育制度下過分強調培養學生的非獨立思考能力,忽視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而在現代教育制度下卻過分強調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忽視了非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兩種教育培養方式都不是時代所希望看到的。在現實中,要把兩者協調好,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二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或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二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進步,使學生的思考方式得到全面系統的培養,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既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也有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早日全面實現,最終使我國的中長期教育目標能夠按期按質按量實現。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關鍵詞:合理分組 獨思慎思 多元評價 自主探究
眼下,合作學習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時髦”。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課堂: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指導,學生探究;教師講解得少,學生合作得多,很多知識都是學生合作探究的結果,教師的作用只是一個引導者,毫無疑問課程改革的一大進步。
但筆者在教學和聽課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運用時也會出現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參與不均衡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即優生更優,學困生更差。我們發現在討論過程中,那些學習好的或者是性格外向的學生掌握著主動權,他們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獲得成功的體驗更多,對學習充滿自信。而其他學生要么靜靜的旁聽,要么游離于討論之外,時間久了,使得某些學生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這種“兩極分化”現象所造成的差距有時比班級授課制更為嚴重。
二、缺乏教師的參與
在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完合作學習的任務之后,或站在講臺上等待討論結束,或“走馬觀花”的巡視一番,而并不介入到學生的合作學習當中。這種將自己置身于外的做法,無法給學生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三、仿佛教師成功就是學生成功
人們習慣于將教師教學行為作為課堂教學評價中心,也習慣于從教師教學行為的角度評價學生學習行為,這就導致人們往往是以“解決了問題”的角度評價教學的效果。這種“以教論學”的評價方式,也是導致部分學生沒有積極性參與課堂學習,而教師依然能夠獲得評價首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學生的學習成績檢測結果不如人意
檢測成績卻大不如從前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到最后似乎只是熱鬧了課堂、搞砸了考試!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難道說是這樣的學習方式缺乏科學性么?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平時用心觀察和思考,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在追求學生“合作學習”的形式時卻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這一本質。正是因為這樣的本末倒置,所以才導致了學生學習成績檢測不如人意尷尬局面地產生。
其實,“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并不是矛盾的,我們教師如果在實際運用中能提高認識、把握好一個度,我們是能將這兩點做到有效平衡的。現在就來談談本人的一些思考:
一、實行異質分組,落實個人責任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缺乏主動性,除了學習興趣等因素外,跟沒有合理分組并落實個人責任是有很大關系的。一般來說,教師在分組時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落實個人責任。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的可競爭性。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組長負責科學探究中的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觀察或實驗過程中的記錄工作,材料員負責探究材料的領取、保管、歸還工作,匯報員負責代表小組對探究結果進行匯報交流工作。
二、重合作學習意識,不追究熱鬧形式
我們平時在授課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應該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點。而對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我們則應該向學生強調一種意識的養成,這種意識不是我們課堂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它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品質的教育,這種品質能更好地幫我們組織課堂和促進學生將來的人格發展,是不可或缺;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卻是學生獨立攻關的必需,是學生提高的前提。
三、學前的獨立思考,要獨思慎思
我們的課堂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但是,一個小組內,學生的能力必然有大小,學生思維的敏銳和深度必會有差別,如何協調同一小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展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呢?在學生合作探究前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學生合作探究時給學生一個陳述自己思考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活”起來!這樣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和陳述思考的空間,杜絕學生“等”、“靠”等不良多性思維的產生,從而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全方位立體評價
教師應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應以小組為主。無論是對學優生還是學困生,只要在學習中有良好表現,教師都應給以及時的評價。尤其是對潛能生,如果他們能夠參與回答問題,無論對錯,都要給予一定的鼓勵,使他們有對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另外還應該注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五、教師深入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時,老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是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去,通過觀察、參與、巡視、指導等方式積極地加以調控,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等。從而不斷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風氣和習慣,杜絕了閑聊、胡扯。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很多事物我們看起來似乎都是對立的,但同時它們也是統一的,正如“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一樣,只要我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多摸索、多思考,我們是會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的??傊?,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正確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探索,使得這種學習方式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真正讓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科學地、合理地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趙冬香對合作學習方式的幾點思考.教學在線
關鍵詞 : 信息技術;獨立思考 ; 引導 ;
獨立思考,就是指個人在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不再依賴別人,獨自思考或行動,以解決問題。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愛迪生說過:“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若不會思考,他將一事無成”。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一切思維發展的前提。我們應該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有選擇、有目的地將一些問題交給學生討論和交流。不能因為有人聽課或單純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組織一些形式化的討論。真正會聽課的人并不關注上課的熱鬧程度,而是會去關注學生是否真正進入了學習活動,關注學生思維的深度和活躍程度。那么,如何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呢?筆者認為,啟動學生的學習內需是前提,恰當的引導策略是保障。
在我們學校,不少學生家里都購置了電腦,且都連接了互聯網。據筆者調查,很大一部分學生可以用電腦繪畫、下載音視頻等,但學生對電腦的認識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不妨以自身經驗和技巧來觸動學生,讓學生產生敬佩之情,并將這種觸動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在學習中暴露認識上的不足和思維上的盲點,從而進入主動思考的狀態。如在講解《計算機病毒防治》時,如果只講病毒防治的重要性、病毒的危害性以及殺毒軟件,不僅內容枯燥,課堂也沒有活力。教師可以在課前預先在學生機器內植入一個木馬,上課時啟動木馬,控制學生機器,讓學生切身感受病毒的危害。接下來趁熱打鐵,講述病毒的危害以及病毒傳播的途徑。在講到病毒防治時,可以讓學生在本機安裝防火墻和殺毒軟件,并把植入的木馬殺掉。這樣一來,原本枯燥的問題會被教師講得深入、透徹,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掌握實戰技巧的過程。實戰中蘊涵了豐富的內容,但教師往往越俎代庖,把操作過程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所做的只是完成教師的指令,學習的主動性受到抑制如果我們一開始把要求告訴學生,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會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而努力思考,換來的是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講解《Word表格設計》這一節時,教師不妨直接布置層次任務(制作課程表制作中國象棋棋盤在棋盤上制作棋子),而后在一邊觀察指導。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表現活躍,參與熱情空前高漲。長此以往,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豐富學生處理、解決問題的策略與經驗,還能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積極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要適當地“遺漏”一些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尋找教師的“短處”,感受給教師糾錯的喜悅,點燃他們表現的欲望,從而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有洞察力。例如,在教學《表格數據的處理》時,教師當堂給學生出了一道Excel分類匯總的題目,卻故意“忘”了分類匯總前要先排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或思考獲得知識,感受發現與創造的樂趣。
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信息技術學科有著獨特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形象生動的畫面、簡練卻富有情趣的講解、親切柔和的贊揚等,給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這對培養他們使用計算機的興趣,消除他們對計算機的神秘感和恐懼感,懂得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將大有裨益。我們還應充分發揮出計算機的優勢,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如學生在利用Photoshop畫樹時,如果教師教大家畫同一棵樹,形態和數量都一樣,這是美術課的臨摹要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則要這樣教:只把基本工具的用法以及復制、粘貼教會學生,鼓勵學生把想象中的樹畫出來,再鼓勵學生把一棵樹變成樹林,通過互相交流發現復制的方法(既可以一棵一棵地復制,也可以二變四、四變八地復制)。
當學生具備了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時,教師應針對具體的情況,啟發、指導學生去思考,以維持學生獨立思考的熱情,提高獨立思考的效率,使學生學會如何去思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特定的情境下學習,學生就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僅便于保存,還容易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創設教學情境,不僅使學生容易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而且可以“由境生情”,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信息技術學習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梢哉f,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