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健康知識小課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身體健康教育
體育實踐課要成為學生練習的主陣地,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導下,應采取兩點關鍵的措施來促進學生體質的發展:第一要樹立大體育課程觀,除了開足開齊正規的體育課外,還需積極開展大量的包括大課間活動在內的課外體育活動,這與目前提倡的“陽光體育運動”是完全相符的。第二要學會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同樣在體育課上,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更要學會如何去鍛煉,在課間大活動、乃至校外都要去鍛煉,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受益終身。
2.安全教育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學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談鍛煉身體呢?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體育教師、班主任要認真組織好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要提示學生所進行的體育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注意的事項、解決的辦法。如在進行“跳山羊”等器械練習時,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保護的方法。在課外鍛煉時更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夏季學生在野外游泳,一定要掌握游泳的常識,先做準備活動再下水,不要到深水中去,溺水時知道自救及如何救人的方法。除了運動安全外,還應對學生進行生活安全常識的教育,例如如何防火,防災,防中毒,防暴力等等,知道急救電話:120、119、110。使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
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兩個,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人認為體育課從事的是身體練習,而不是心理發展,或者認為智力因素的發展是體育學科的弱項,上述認識都是片面的,而事實上是學生在進行身體練習時不僅促進了身體的發展,智力也得到了發展,因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從其本質來看是人類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需要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因此對學生智力水平大有促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體育課堂是學生優勢心理發展的領域,其主要表現在情感、意志、態度和價值觀四個方面?,F在大多數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由于家長的寵愛,大多養成了自私、懶惰、畏懼、怕吃苦、缺乏審美觀等不良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因此當學生在體育活動時,特別是游戲、參加一些競賽類的體育活動時特別能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質,如團結同學、勇敢、勇于拼搏,使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4.社會適應能力
一般來說,學生的生活場所基本上是學校和家庭兩點為一直線,學生相對處于一個封閉狀態,然而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社會適應能力決定著學生將來能否在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有的孩子不敢獨自一人出門,有的在公共場所不知道遵守公德,有的隨意闖紅燈等等。因此在課堂中要融入社會因素,作為體育課堂,它的情景設在操場,因此它是相對開放的,容易把課堂教學設計成一個模擬的小社會,并在這樣的小社會中實現發展學生適應力的功能。例如在組織學生做“紅旗、綠旗”的游戲時,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交通規則的教育。又如在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常規,開展隊列練習時,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
5.衛生知識行為教育
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現已成為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一大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學生的體質普遍較差,免疫能力不強,容易受病毒侵入而生病。二是因為缺乏基本的衛生常識,沒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學校,學生人數多,教室空間相對狹小,空氣不流暢,很容易發生傳染性疾病。前不久在安徽阜陽就發生了嚴重的“手、足、口”病,其它地區也相繼發生了疫情,使學生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衛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疾病知識,例如常見傳染病的預防,使學生認識傳染病的產生原因、發病癥狀、傳播途徑、如何來預防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學生要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如平時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等等,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二、在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樹立明確的指導思想
學校領導在制定體育工作計劃時要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開設開齊體育健康課,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定期召集體育教師和保健醫生會議,及時了解健康教育情況,掌握學生健康現狀,認真總結,完善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2.體育教師要向健康型教師轉型
大多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上的業務水平都比較高,研究的也多,但在健康知識的掌握以及教育方法上都是一知半解,特別是衛生知識上的理論是非常匱乏的,而學校又不可能配備專職的健康教師,因此體育教師只有加強學習,與學校醫務工作人員加強溝通,盡量去參加各種健康知識的培訓,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識水平,逐漸向健康型教師過渡。
3.立規范有效的考查機制
通過考查來檢驗學生掌握健康知識的情況,使學生知道自己的健康水平,使教師能完善和調整今后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對學生的考查又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方面是身體素質的測試,可以依據《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測試辦法》來操作。另一方面是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班級知曉率、年級知曉率以及學校知曉率。
4.學校、家庭、社會要緊密結合起來,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一、教學工作方面
1.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安排好本學期以下教學內容:
第一章 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第一課 一切從“新”開始;第二課 結識新伙伴;第三課 走近新老師
第二章 學并快樂著
第一課 記憶攻略;第二課 專心必勝技;第三課 學習永動機
第三章 與自我對話
第一課 這就是我;第二課 做個最好的自己;第三課 學會整治自己的草地
2.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3. 繼續做好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
編輯心理小報,不定期向師生發放,做好心
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提供一個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為建設和諧校園貢獻一份力量。初步擬定將心理小報分為教師??W生??凹议L??糠?。學生專刊主要介紹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學生中存在的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心理體會、心理信箱中有共性問題的解答等。教師??饕槍處熥陨砣菀壮霈F的心理問題及在處理學生問題中常出現的情況提供一些簡單的測試、應對辦法,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健康自我。家長專刊主要針對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建議,促進家庭教育的良性發展。
4. 開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利用月末或考前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讓盡量多的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課資源,對心理健康小課形成補充和充分發揮師生互動性,解決學生目前面臨的心理困惑與問題。
5. 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
建立完整的學生心理檔案,無論對于學校的管理還是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說,意義都十分重大。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平時心理課的測試問卷以及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綜合報告單等內容。
6. 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
做好日常的心理咨詢工作,接待好來訪的每一位學生,努力解決其心理問題
,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二、其他方面
“心靈感應”活動是以合作為主題的團體心理游戲,培養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快樂,體驗成長。團體心理游戲包括:心有靈犀,價值大拍賣,走出壓力等。其中“心有靈犀”使在沒有語言交流并戴上眼罩的情況下進行的數字接。游戲過程中需要每個隊員都能心平氣和,互相尊重,相信身邊的人,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摸索成功的途徑,不斷達到心靈的默契。通過本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團隊精神和心靈相犀的重要性,多與身邊的人溝通理解。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份子,只要共同努力,達成共識就能創造奇跡。
“人生感悟”是同學們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教訓的總結,通過與他人分享促進共同的發展。心理健康手抄報比賽提高廣大同學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更多的接觸,了解心理健康。開展“心靈之約”交友會,“心理小課堂”比賽。每一項活動都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平臺了解,關注,參與心理健康。
我們學校一直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班同學劉怡,原來成績很好,在這段時間里,成績卻是一路下滑,而且下課不再和同學玩耍。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不對勁,經過老師調查,原來是她的父母離婚了。生活的陰影籠罩了她,老師經常找她談心,并在學習上給她幫助。通過老師一次次的開導和同學們的幫助,劉怡終于擺脫了心理陰影,重新變得活潑開朗,成績也逐步上升。
關鍵詞:幼兒健康教育活動
目前幼兒健康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如:現在幼兒多為獨生子女,老師和家長的愛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但過分溺愛和袒護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健康行為,有的幼兒過分保護后形成脆弱、依賴性強,適應能力差等不良行為。那么如何真正發揮健康教育的獨特作用,我想只有我們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健康教育規律出發,把握好時代的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增強現代健康教育意識。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的現象?!睒淞⒄_的教育觀、健康觀是實施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良好的教育觀應確立明確的目標意識,從幼兒健康發展狀況和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確定明確的教育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時鼓勵和鞏固幼兒的健康行為,讓幼兒初步明白健康對人的重要性。
二、向幼兒傳授健康知識
在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后,幼兒也對健康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向幼兒傳授健康知識非常必要。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識的傳輸,健康態度的形成,健康行為的養成,需要運用多種的教學手段,方能較和諧完滿地達到。
1、重視感知與體驗
幼兒由于年齡特點,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通過幼兒的親身感知和體驗,則能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喝豆奶,讓他們感知并說出食物在身體中經過了哪些地方,通過討論知道了食物在身體中經過的器官。在幫助孩子們了解食物在各器官的變化時,又讓他們嚼一嚼硬硬的餅干,體驗餅干在口腔中變軟變碎的過程中,由于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感知,使得他們知識與經驗獲得自然、生動。
2、重視動作與行為練習
幼兒一些良好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在群體中通過模仿練習獲得,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對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為我們反復讓幼兒練習,從而加深理解,形成穩定的動作和行為習慣。如:在“預防齟齒”教學中,讓小朋友手持小牙刷在錄音的伴奏下,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在“東東的眼睛為什么會近視?”活動中,大家一同來練習握筆和書寫的姿勢,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在“我會疊衣服”教學中,小朋友們互相學習穿脫衣服,順序疊放衣服的方法。通過群體的練習、參與,從改變群體行為習慣入手,加速了健康行為的形成。
3、重視趣味性手段的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動形象手段的運用。使知識的傳輸更貼近幼兒。如:在“人是怎樣呼吸”的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摸腔,在人呼吸時有什么變化,說出感覺,再通過電腦動畫來模擬演示,使幼兒知道了肺部吸氣,呼氣產生了胸腔的運動。這一知識生動地教給了幼兒。在“爸爸媽媽不在家”活動中,我們用錄象錄下了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的表現,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做法是危險的,借助形象的電教媒體,幼兒學到了知識,同時也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方法。
健康知識內容非常廣泛,我們教師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選擇一些讓幼兒能夠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健康知識,如:教會小班幼兒正確使用手帕,正確洗手,不將異物塞入耳、鼻、口內,學會走、跑的技能;引導中班幼兒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和功能,懂得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學習避開危險和不做危險的動作;引導大班幼兒注意個人衛生,知道食物的主要營養,能樣樣食物都愛吃,讓他們認識安全標志,遵守交通規則,不玩水、火、電,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掌握投擲、跳遠等技能。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
首先,通過開設專門的健康教育課實施。我們要充分發揮課堂教育效應,不是以呆板、機械式的教學方式,而是充分調動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開放幼兒的雙手和大腦,充分調動幼兒的情感效應。如開展“長大了想干什么”主題討論,在討論中讓幼兒知道,實現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備強健的身體,良好心理素質等。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和增強了幼兒的健康意識,使幼兒變“客”為主,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吸取健康的知識和能力。
其次,游戲是健康教育的好手段。能過開設角色游戲“海帶真好吃”、“他為什么看不清”、“我會用筷子”獲取生活衛生習慣的知識;通過“紅燈和綠燈”的游戲,懂得安全保護;通過“揪尾巴”、“老鷹捉小雞”“學做”等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基本動作,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
第三、健康教育還要貫穿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在晨檢、午餐、午睡、散步等非正式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指導幼兒按規則進行,并注重隨機教育。
四、形成有益的健康行為
潛心研究,做出精品課例
課題組教師堅持做到把理論學習與課堂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時間進行教育,科任教師則采用學科滲透的方法。
張存秀老師的《保護這里,靠自己》一課,授課對象是高年級男生。不少學生課后紛紛表示:知道了如何進行衛生保健,如何預防等。李桃老師的《狼來了,我不怕》是針對高年級女生的性健康教育活動課。學生除了了解到一些生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自護的方法。張克環老師的《喜羊羊與大灰狼》是針對高年級全體學生的性自我保護教育活動課,讓學生通過課上活動,不僅了解到身體界限,還知道如何正確與異往,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熟人。通過近5年的潛心研究,課題組教師成功研發了近30節成型的課例,22節精品課堂實錄以及自護課本劇、童謠等,并已編輯成冊,即將出版發行。
關注家庭,給予實在的指導
少年兒童健康教育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因此,除了組織家長培訓外,學校還開展了家長開放日活動。課題組教師們按照不同年段、不同性別以及不同內容,精心準備了7節家長專題講堂。提前將授課內容及適合人群發給家長,由家長進行自主選擇。這樣的形式深受家長歡迎,每場都座無虛席。
除此之外,學校負責人及骨干教師還利用互聯網與家長隨時溝通,及時解答家長的疑問,使得學校的性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得實實在在。
科學歸納,尋找適宜法則
在探索和實踐中,學校在課題組指導和幫助下歸納出適宜農村地區小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原則,全校遵守執行。
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性健康教育必須抓緊時機,遵循孩子身心發展順序,既不超越,也不延緩。教師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傳遞給學生科學的知識或信息、教學內容和方式要適合學生心理。
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教師不能教條地讓學生按自己說的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正確地幫助和引導孩子,消除他們心中的困惑。
寓教于樂的原則。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童話故事、兒歌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人的最基礎的性特征,了解自己成長中的變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隱私”,提高警惕意識,學會保護自己,養成衛生好習慣。
結合學生心理,探索有效途徑
學校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育內容,總結出性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直觀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各年段學生身心特點利用直觀教具,如卡通圖片、玩具、幻燈、音像資料等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討論法。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合作學習、平等交流,通過討論、對話等形式,老師既能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同時又讓學生學會傾聽、思考、分享和判斷。
【關鍵詞】體育,分組,實效
所謂實效就是學生能從中學到最多,獲得最多。要使課堂具有實效性,教師必須以新課標為依據,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和諧課堂、實效課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科學的健康方法,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堅持經常鍛煉,培養健康意識,最終形成健康的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當好“導演”,讓學生成為主要角色,促進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自覺性、主動性,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主動參與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傳統體育教學理論關于分組教學的研究對于解決大班教學問題仍具有重要意義,分組輪換的練習形式可有效緩解人數過多與器材短缺的矛盾。如何合理進行分組,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競爭和歡笑,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擺脫過去那種生硬呆板的行政分組,簡單而籠統的分組輪換所帶來的沉悶消極的心理空間和課堂氛圍,已經成為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思考,我認為體育課分組教學首先應重視實效性。分組教學的目的是追求高效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因而,分組教學必須從教材內容、場地器材等客觀條件出發,尤其要切合學生實際進行分組,過多或者過于頻繁的分組輪換反而有害教學。其次,分組教學應該注意靈活性。在明確教師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分組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選擇分組形式的較大的自,以激發學習興趣,將原來的“要我學”改變成“我要學”。
在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學還創造出很多新的分組練習形式,但是,在場地、器材允許的情況下,合理運用不同的分組練習形式能緩解人數過多引發的矛盾。其實,所有的分組形式并不是孤立的,有時一節課上會有好多分組形式交織在一起。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其它許多分組形式,諸如,按身體高矮、年齡大小,性格好動好靜,自覺性好差等分組方法。具體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尚需教師結合自身情況靈活選擇,巧妙把握,教出特色,教出成績,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總之,如何解決體育教學中分組問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要以實現素質教育為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現實需要,不斷豐富學校體育教學的內涵,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新穎的組織形式、多樣性的項目選擇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學生活潑主動學習,自覺地、科學地鍛煉,促進良好健身意識的逐步形成,最終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摘 要 體質健康教育是健康的重要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它可以增強體質,培養品質,開發智力,發展個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因此,特挑選西南兩個城市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進行調查,以了解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現狀,獲得該領域的基礎數據;初步了解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作用與局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 體質健康教育 學校體育 馬鞍山市 六安市 中小學生
健康是人類面向21世紀所共同關心的話題,而體質健康教育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中小學體質健康教育承擔著培養青少年科學健康觀的責任。健康不是沒有病,而是身心全面健康的狀態,包括:身體的、精神的、情感的、心靈的、環境的和社會的各個方面。
體質健康教育應從兒童、青少年抓起,中外專家一致認為,在中小學進行體質健康教育時機最佳、效果最好。我國有近三億在校生,由于該人群具有身心、智能力發育、群體生活、變異性、可塑性大等特點,決定了中小學體質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計劃、有針對性、多方位、多渠道地開展該人群的體質健康教育,不僅為其終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礎,而且對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當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體質健康教育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和困難。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從不間斷,但連續四次的全國學生體質調查卻發現:我國學生的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近視率居高不下、肥胖人數顯著增加。學校體育的調查也發現:學生鍛煉行為的養成率和鞏固率很低,“知行沖突”在高年級學生中十分普遍。面對此種情況,我們需要深刻反思,以新的視角來構筑適應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和運作體系。
本文針對上述情況,在專家組的指導下,采用PPS法抽選學校樣本,在學校樣本中按PPS方法抽取領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初步了解兩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現狀,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為大課題的結題提供一份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六安市金安區、裕安區、霍山縣、金寨縣中小學140名領導和教師(其中中學70名、小學70名),900名中小學生(其中中學450名、小學450名)。
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金家莊區、向山區中小學160名領導和教師(其中中學80名、小學80名),960名中小學生(其中中學480名、小學480名)。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發放問卷2120份,回收2076份,回收率96.07%, 其中有效問卷2010份,有效率94.83%。
2.專家訪談法:與部分體育專家就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座談,了解其觀點和態度。
3.數理統計法:在數學教師的幫助下,運用SPSS6.0統計軟件和Excel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4.文獻資料法:查閱與此相關的資料10篇,為本文提供理論參考。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兩市體育教師的文化程度與工資收入情況
兩市體育教師的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工資水平較文化教師低。從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看,中學:本科以上學歷占77.27%,大專學歷占22.73%;小學:本科以上學歷占36.36%,大專學歷占54.55%,中專學歷占9.09%。收入情況基本同學歷、年齡成正比,體育教師的收入較文化課教師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文化課教師補課待遇高,而體育教師課外訓練和活動課的待遇低、有的學校還沒有;其次,是基本課時的獎金系數比文化課教師低。
(二)兩市學校領導和教師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和看法
1.兩市學校領導和教師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
問卷顯示,普遍認為學生體質與遺傳和學校教育有關(遺傳占70.25%、學校教育占68.63),普遍認為生活習慣、安全意識是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內容(生活習慣占97.73%、安全意識占90.91%),普遍認為體育課對學生體質健康教育有效(很有效占54.55%、有效占38.64%)。這說明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的體質和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是深刻的,他們對體育課在其中的作用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2.兩市學校領導和教師對體質健康教育的看法
問卷顯示,普遍看法是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很重要(占81.82%),而實際上很多做法卻自相矛盾。如:學習負擔過重(占53.30%),活動空間?。ㄕ?3.18%),健身場地不完備(網球場4.51%、羽毛球場40.90%、乒乓球臺86.36%、排球場59.09%),對健康知識的宣傳缺乏(宣傳的占18.18%)。
(三)兩市中、小學生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和看法
1.兩市中、小學生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
問卷顯示,學生普遍認為體質健康教育重要(82.5%),普遍認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體質健康教育的內容(95.00%)、安全意識是體質健康教育的內容(87.5%),大多數關注體質健康知識(83.50%),他們的體質健康知識大多來自電視和報紙(電視71.67%,報紙37.5%)。這說明學生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是深刻的,但認識大多來自傳媒,而非體育與健康課。
2.兩市中、小學生對體質健康教育的看法
問卷顯示,學生大多數認為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質健康教育起著促進作用(83.30%),也有13.30%的學生認為看不出效果。為何出現這種情況?從調查的結果看,主要是學校領導和文化課教師對健康教育的重視不足。如: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活動時間少(53.30%認為過重),學校體育鍛煉設施不健全(67.50%),有相當多的學校沒有對學生體質健康的相關知識進行宣傳(48.50%)。
(四)社會各方面對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影響
問卷顯示,父親支持體育鍛煉的占76.7%,母親支持體育鍛煉的占83.3%,說明父母對子女的身體健康情況非常關注。媒體也對此作了大量報道。經??唇】到逃娨暪澞康恼?6.67%,認為有效的占81.5%;看健康教育雜志的學生占62.4%,認為有效的占80.32%;聽健康教育廣播的學生占26.5%,認為有效的占35.2%。但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較少,有學生參與的更少。調查中有86.7%的學生反映社區不組織活動,即使有組織的,間隔時間也較長(一個月一次5%),組織的內容大多數是成人和老人活動的項目,忽視了社會生力軍――學生。以上說明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視,但也只停留在認識層面,未做出實際行動。
(五)兩市中、小學生課外體質健康活動現狀
1.兩市中、小學生課外體質健康活動頻數
體質健康活動頻數是指學生每周參加體質健康活動的次數,調查顯示,兩市中、小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質健康活動3次或3次以上的達53.10%,這高于1996年通報的我國體育人口31.4%的比例,說明兩市中、小學生有較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且男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要高于女生(男生為64.23%,女生為39.94%),體現了男生好動,女生好靜的特征。
2.兩市中、小學生課外體質健康活動的時間
調查顯示,兩市中、小學生課外體質健康活動時間較短,每天活動不足1小時的占76.65%。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校為了應付中考或高考,擠占課余時間進行補課是一種客觀現象。
三、結論
1.兩市體育教師的文化程度較高,工資待遇較文化課教師低,從而導致部分體育教師的流失。
2.兩市學校領導和教師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深刻,但實際工作中往往自相矛盾。
3.兩市中、小學生對體質健康教育的認識深刻,苦于學習壓力,除了體育課外,很少參加課外活動,對于體質健康教育知識多數來源于電視和雜志。
4.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學生體質健康教育方面起促進作用,但力量有限。
5.家長和社會各界對體質健康教育都很關注,但卻未很好地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光靠學校體育,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只有學校體育、社區體育、家庭體育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6.兩市中、小學生每天的課外體質健康活動時間短,運動量不足,且男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要高于女生,體現了男生好動、女生好靜的特征。
7.兩市中、小學體育基礎設施滯后。
8.學校領導的思想認識和多年來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都會極大地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學校體育對體質健康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建議
(一)對教育主管部門來說
1.加強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今后學校體育改革的發展方向,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主要舉措。因此,可建立與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并加強理論研究。
2.抓好教材建設和師資培養。教材既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也是教師講授、學生活動的對象與客體,它是教學內容的物化形態?,F有的健康教育教材,雖是近年編寫的,但不是很全面。隨著影視與多媒體的發展,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設也應將影視與多媒體等電子教材建設作為重點。
同時,在體育與健康融為一體,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服務的前提下,盡快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一是在師范大學的體育系或體育與健康學院等開設健康教育專業,培養合格的師資;二是鼓勵在崗的體育教師自學醫學、心理學知識,盡快擔負起學校健康教育的重任;三是對承擔健康教育的現任教師進行有計劃的在崗培訓,以提高授課質量。
(二)對學校領導層來說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工作者的生活待遇,特別是社會地位的平等,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
2.學校要有計劃的開展體質健康活動和健康知識講座;
3.充分利用學校的人才資源、社區的活動空間和新型的器材資源、家庭的親情資源,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立體網絡,有效彌補學校體質健康教育的不足;
4.對學生家長進行健康知識宣傳,加強學校和家長、家長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同時,可定期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體育活動,培養家庭成員的體育意識,為家庭體育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5.發揮學校優勢,定期向社區派遣教練員,組織健康活動的開展,解決社區體質健康教育的障礙,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
6.利用學校的社會功能,加強同社會各方面的聯系,調動各方面力量介入學校體質健康教育。
7.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學生體質健康活動的場地和空間。
(三)對學校教師來說
1.對文化課教師來說
(1)不能只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還要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和協作精神,是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心的問題。學校體育是講團隊、講協作、講平等的教育活動,我們要充分發揮其優勢。所以文化課教師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大力支持體育教師的工作。
(2)狠抓課堂質量,讓學生從書本中解脫出來,還學生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
2.對體育教師來說
(1)積極配合學校做好體質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
(2)“以學生為本”,注重健康知識的人文價值,用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能傳達人文關懷。
(3)對各種健康知識和實用技能綜合改造,強調生活化和可操作性。
(4)精選方法,以少且受益深為標準。體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追求實用、有效,達到“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的效果,否則容易務廣而荒。
(5)從興趣入手,培養習慣。一個人對某項活動有了興趣,且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就能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創造性,這對習慣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習慣成自然,體育鍛煉一旦成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就能與我們相伴終身。
(四)對學校學生來說
1.注重“自學”能力的培養,從多種渠道獲取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知識;
2.積極參加第二課堂學習,幫助教師做好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
3.轉變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分數第一的“束縛”中跳出來。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張發強.中國社會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J].體育科學.1999(1).
[2]秦椿林.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3]龐元寧等.試論中國不同年齡人群體育現狀[J].體育科學.2000(1).
[4]曲宗湖.21世紀中國社區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5]季克異.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國學校體育.2002(6).
[6]馬凌.新課程理念與體育教學方式的轉變[J].體育教學.2003(2).
[7]潘建芬,唐東輝.北京市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現狀調查與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盧元.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