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旅游規劃的背景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 “十三五”規劃: 聚焦“中國制造” 環保業的十三五機遇 十三五下瑞金紅色旅游業發展問題及分析規劃 “十三五”背景下貴州旅游業發展的對策性研究 信息通信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啟動 貴州信息通信業“十三五”規劃 山西信息通信業“十三五”規劃 湖南信息通信業“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旅游扶貧引發的思考 “十三五”規劃視域下西部半農半牧地區縣域旅游業發展研究 “中國回族之鄉”的“十三五”機遇 “十三五”規劃前瞻 十三五,何以中國? “我的十三五” 中國旅游業的顧客導向問題研究 金東寒:十三五規劃綱要為中國造船業指明航向 《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公布 中國旅游業的傳統模式之危 加入WTO對中國旅游業的影響 淺議中國旅游業政府管制的改進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0150129.20150925.。其中,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成為增長最快的區域,占世界旅游市場的主要份額。
1.1.2 旅游貢獻:新興經濟體漸成氣候
新興經濟體國際旅游人數,有望繼續保持發達經濟體兩倍的速度增長。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15年至2020年的5年間,亞太、拉美和非洲的新興經濟體接待的國際旅游人數將首次超過發達經濟體Peltier D.Emerging economies will welcome more international tourists than advanced economies by 2020[EB/OL].http:///2015/06/22/emergingeconomieswillwelcomemoreinternationaltouriststhanadvancedeconomiesby2020/.。
1.1.3 產業:旅游為全球第一大產業
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而旅游業已經成為服務貿易的主體性產業,屬世界范圍內就業份額最大部門,堪稱世界第一大產業及世界經濟產業之星。
1.1.4 需求:旅游需求更加多元化
到2030年,全球旅游人次將達18億,其中以文化休閑、娛樂和度假為目的出行的游客數量將占國際旅游消費總數的54%新華網.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2020年全球旅游人數達14億人次[EB/OL].http:///fortune/201410/14/c_1112824219.htm.。而世界范圍內人口老齡化為這種旅游需求多元化提供了巨大動力。因為有錢、有閑人口的比例明顯擴張,僅就當前西歐英國、德國和瑞士3國而言,其老年人口比例就已超過總人口的14%魏敏.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突出特點和主流趨勢[EB/OL].http:///201102/22/content_1639322.htm.。
1.1.5 市場:旅游市場呈現多極化
旅游消費規模的擴大,必然要求旅游產品的加速開發。在世界范圍內,那些具備良好發展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必將成為旅游業新的增長極,旅游空間布局將呈現多極化趨勢。
1.1.6 營銷:在線旅游成為最重要載體
旅游與科技的融合將會給旅游市場帶來一個全新的革命。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新興旅游產品的開發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信息技術突破性的創新,電子旅游、虛擬旅游、體驗旅游等新興的旅游業態越來越受到關注。
1.1.7 區域:區域內旅游成為首選
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可自由支配收入減少,區域旅游成為首選。國家間的旅游合作成為潮流,推動產業一體化、市場一體化、交通一體化、形態一體化,建立互惠互利的區域無障礙旅游協作區,將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1.8 交通:乘機旅游將占半壁江山
一、引言
旅游業在當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走向了繁榮階段,區域旅游規劃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基礎上來促進地區旅游業能夠動態的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內化于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的發展體系中。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對區域旅游規劃進行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二、區域旅游規劃的實質和發展現狀分析
(一)區域旅游規劃的實質分析
對于當前我國的區域旅游規劃最為主要的就是將區域資源以及區位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文化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并要能夠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來提供試銷對路的產品,從而讓旅游者來獲取最大化的滿足。并要能夠能對旅游的產業結構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從而來增強旅游供給的有效性以及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當前的旅游市場發生迅速變化的過程中,區域旅游規劃的演進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對區域旅游實施規劃最為根本的就是將地區的旅游資源的優勢得以發揮來促進地區的經濟持續發展。
(二)區域旅游規劃的發展現狀分析
從當前我國的區域旅游規劃的發展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區域旅游規劃缺少本地元素。對區域旅游客源的市場分析層面,規劃者只是簡單的遵循旅游客源地衰減規律實施客源的市場定位以此來制定營銷的策劃,但在對客源的市場開發獨特性的視角方面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還有就是對區域旅游的資源認知層面一些有著特色資源和競爭優勢的總結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這樣就不能對游客產生吸引力,對區域旅游的規劃發展也就有著一定的難度。
再者就是對區域旅游規劃沒有重視全程管理,在管理過程層面有著較嚴重的缺位現象,國家雖出臺了相關的旅游規劃通則,但在編制前以及規劃文本形成之后的執行管理層面比較缺乏,這些主要是體現在缺少實施監管的機構,在標準的選取上沒有達到一致。還有就是在區域旅游的規劃過程中遭遇到了執行困境,這一方面的內容主要是體現在當地居民的不配合以及相關部門的不協作,還有就是相關的企業沒有得到配合。
三、區域旅游規劃問題的創新思路
第一,對區域旅游規劃進行創新發展,要能對其問題的原因得以充分的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夠結合實際進行實施創新的措施。從實際的區域旅游規劃的發展來看,其問題的主要成因就是區域旅游規劃管理的體制沒有得到完善,政府在區域旅游規劃當中有著過多的行政干預,并且由于監管者在實際的監管力度上沒有得到加強,政府的作用沒有全面的得到發揮,從而就造成了區域旅游規劃的不合理,將這些問題的成因得到詳細分析就能夠對創新措施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對區域旅游的規劃進行創新重要的是能夠對內容體系加強優化,也就是對旅游利益相關者和旅游對經濟貢獻的分析,從旅游對經濟貢獻的分析來看主要是能夠加強人們對旅游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對和旅游相關的產業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對相關部門的規劃策略的實施積極性得以充分激發。而對于旅游禮儀相關者進行分析則主要是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具體化的分析,在這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第三,對區域旅游規劃要能夠得以層次化有序化的進行,要能夠在土地規劃以及交通規劃等相互聯系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并要能對不同級別的規劃間的聯系得到加強,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能夠將編制工作開始前進行成立專門的規劃領導小組,從而來增強旅游規劃權威性。需要重視的是要能將編制得以規范化的進行實施,要依據著人員的構成以及設備的配置等,來針對各個旅游規劃機構實施資格等級的相關認證,采取統一化的發證和管理。
第四,要能將動態化的管理得以充分的體現,旅游系統是多要素的復雜系統,各個要素間有著高度關聯,所以要能對各個層面環節都要充分的重視。在這一發展背景下就要能夠將旅游系統作為是規劃的主要對象,樹立動態化的觀念并進行全程管理監控。不僅如此還要能夠在方法技術上進行加強創新,在這一方面主要是要構建旅游規劃信息數據庫,然后在多方面的考察調查等基礎上,將相關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高新技術的應用例如遙感技術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等進行對區域旅游規劃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四、結語
【關鍵詞】旅游總體規劃;休閑農業;金源文化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一直以來是其支柱產業,農業生產環境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方式多樣,再加上北方多民族的地域文化為黑龍江開展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成為國內旅游產品開發上的優勢資源[1]。
雙城市金滿農家觀光園的旅游開發順應了時展需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加速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依托金源文化背景,本著突出黑龍江生態休閑農業的方向發展,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休閑農業觀光園。
1 旅游地點概況
1.1 自然概況
金滿農家觀光園位于歷史名城雙城市五家鎮雙井村附近,東側靠金兀術運糧河,西面靠近五家鎮雙井村,北面臨近哈大鐵路專用線,南面靠近去京鐵路專線。旅游區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全年無霜期為140天,年降雨量為481.5mm,大于10℃以上的積溫為2798℃,生育期日照時數為1220小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典型的黑鈣土區,適宜農作物及果樹的生長。
1.2 旅游資源概況
雙城市是金源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滿族風情濃郁,人文歷史景觀豐富。根據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來分析,本景區內目前具有如下旅游資源:金兀術運糧河、影視基地、地主大院、楊樹林、農田、菜地、果樹、垂釣池、冰雪資源等,景區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遠離噪聲,適合開展采摘、參與體驗等活動,是不可多得的休閑農業旅游開發場所。
2 客源市場分析
目前,金滿農家觀光園主要客源市場為國內游客,其中省內游客占了絕大部分。省內游客中有50% 來自哈爾濱市區,50%來自雙城、阿城及周邊地區。可見該景區的旅游客源市場主要是以哈爾濱地區為主的近距離客源市場。
3 規劃原則
3.1 堅持生態性原則。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對已出現和可能出現的污染問題要采取治理的措施;保證金兀術運糧河的水質;道路鋪裝采用砂石等天然材料;使用太陽能、風能、電能等清潔能源。
3.2 堅持經濟性原則。房屋的建造,要力求符合東北的實際。景區中的部分休閑度假建筑采用可移動、可拆裝的木屋。不搞大量的人造景觀和硬質鋪地,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景觀營造。
3.3 堅持參與性原則。鄉村旅游內容豐富,極具參與性特點。游客只有廣泛參與到親手制作豆汁、果汁、果醬、燒烤、采摘及垂釣等活動的各個方面,才能更多層面地體驗到鄉村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滿族文化氛圍。
3.4 堅持突出特色原則。特色是旅游發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會愈強,因而要明確金源文化和鄉村生活體驗的資源特色,選準突破口,使本景區的旅游特色更加鮮明。
3.5 堅持多樣性原則。要求在旅游產品開發、旅游線路組織、游覽方式、時間選取、消費水平的確定上,有多種方案可供游客選擇,讓不同年齡、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旅游產品[2]。
3.6 堅持注重細節原則。景區在建筑材料、地面鋪裝、濱水風光、特色餐飲、參與體驗等方面都要注重細節,使之與環境協調,宛如天然。同時,也要在細節上突出以人為本,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年齡的游人需求。
4 功能分區
4.1 管理服務區
占地面積約7.8公頃。資源依托:金源文化、防護林、百米瓜廊、現代建筑等。主要功能:展示景區形象、游客接待、停車、游人集散等。
4.2 療養區
占地面積約7.6公頃。資源依托:現代建筑、防護林、菜園等。主要功能: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能住宿,能回味農家生活,有活動場地的休閑度假區域。
4.3 互動游樂區
占地面積約4.1公頃。資源依托:游樂設施、金兀術運糧河、健身器械等。主要功能:開展參與性娛樂活動、親水休閑、水上娛樂、體育健身等項目。
4.4 木屋休閑度假區
占地面積約2.8公頃。資源依托:木屋、山林野趣等。主要功能:用于休閑度假、生態防護等。
4.5 棚室蔬果采摘區
占地面積約4.7公頃。資源依托:溫室大棚、仿古建筑、水渠等。主要功能:為游客提供一個瓜果、蔬菜采摘、品嘗,游憩休息的場所。
4.6 露地蔬果采摘區
占地面積約11.7公頃。資源依托:瓜菜園、現代娛樂設施、水渠等。主要功能:用于水果采摘、蔬菜采摘、濱水體驗、戲水等。
4.7 影視基地區
占地面積約3.3公頃。資源依托:影視拍攝、山林野趣、現代娛樂設施、地主大院等。主要功能:能為拍攝劇組提供一個攝錄影、化妝拍照、住宿、休閑娛樂的場所,同時也能給游客提供一個回歸大自然,與土地、陽光和水源親密接觸的休閑空間。
4.8 垂釣區
占地面積約2.7公頃。資源依托:養魚池、濕地等。主要功能:用于冷水魚養殖、垂釣、休閑、餐飲等。
4.9 戲雪區
資源依托:微地形。主要功能:為游人提供一個冬季戲雪的場所。
5 旅游形象定位與策劃
5.1 旅游形象定位
金滿農家觀光園的旅游形象定位鮮明,主要體現為:回歸自然、享受鄉村原始風貌、金滿特色、農事體驗。就哈爾濱的整體旅游產品而言,生態旅游是時尚,鄉村旅游方興起,金滿文化是內涵。
5.2 旅游形象策劃
5.2.1 理念識別系統(MIS)策劃。一級理念為休閑農業、生態旅游、綠色餐飲:觀光農業的勝地;二級理念為金滿文明、民俗傳統、回味鄉村:文化體驗之樂土。主打宣傳口號:走進金滿農業觀光園,感受鄉土氣息,體驗農家樂趣,找尋自然之美。
5.2.2 視覺形象系統(VIS)設計。在符合MIS的一、二級理念的基礎上,創造一個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系統[3]。景區標準色,以綠色為主調,象征自然生態;以天藍色為背景,象征環境優雅;以淺灰色為配色,象征金兀術運糧河之水;以金色代表金源文化。
6 旅游區環境容量估算
環境容量測算主要有3 種方法:線路法、卡口法和面積法。本次測算主要采用面積法。測得結果顯示,目前日旅游環境容量為562人次/日,年環境容量為67440人/年。旅游區環境容量遠大于現在的游客規模,只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同時加強環境容量的調控,是能夠保證環境質量的基本穩定和提高,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的[4]。
7 結論
雙城市金滿農家觀光園作為一個以休閑農業為主題的景區,在進行旅游開發時必須堅持生態旅游開發的理念進行規劃和建設,使其能夠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景區建設中,挖掘并開發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將這些傳統文化與景觀設計相融合,打造出具有民俗風情的休閑農業旅游觀光園,順應了休閑農業旅游開發的時代大背景,使園區的規劃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桂蘭,劉敏,張序強.黑龍江省發展觀光農業的優勢及戰略[J].北方論叢,2003(04):26~30.
[2]陳宇.論觀光農業園規劃的原則和手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298~300.
據統計,重慶設置旅游管理專業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學生人數約為5000~10000人。學校類型有公立和私立民辦兩種。本研究選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重慶教育學院旅游系、三峽學院旅游系、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重慶工商大學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進行分析,以期對其發展進行分析并找到發展對策。
一研究方法介紹
一個專業的合理發展需要從依托背景、師資隊伍、學生認知、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點,因此對一個專業的發展現狀分析需要從這五個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專業都依托其所在學?;驅W科而存在。學校性質和發展將影響到一個專業的長遠發展。文科類院校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觀思維能力較強;理工科院校則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思維較為規范和有條理性;綜合性院校則二者兼備,交叉度較高。學科背景對專業發展競爭也有較大影響,我國旅游管理所開辦學科背景主要有三類:一是地理學科背景,其空間思維能力較強,適合旅游規劃總體設計,這部分比重最大,約為40%多;二是管理學科背景,其突出宏觀管理理念應用,具有較高的宏觀管理能力;三是歷史學學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質提高上具有優勢。
2.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
專業定位是基于對相同專業市場競爭對手、自身實力和社會對專業需求分析基礎上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它決定專業課程設置方向和學生將來的專業就業競爭力。專業課程設置是基于專業定位基礎上的課程合理安排設計,主要體現為課程開出的先后順序、課程群性質合理劃分及配置等。
3.師資隊伍
專業發展和競爭實力關鍵在于師資力量。專任教師學歷背景、研究方向最好與專業方向有機統一;其職稱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實力,同時也將影響到專業競爭優勢。
4.實驗體系
專業競爭必須考慮實驗體系因素。旅游管理專業具有在重視基本理論基礎上更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專業個性,實驗體系中的師資配置、儀器設備、實踐體系等都直接關系到專業培育人才的合格與否。
5.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主要是指社會對本專業的認知認同度。社會認知度高低將決定和影響專業招生效果和專業學生就業意向選擇,同時也是檢驗專業所在院系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重慶市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分析
通過實地走訪和網上資料收集,按照前面專業發展分析路徑,我們將重慶市內七所高校相近專業各要素進行態勢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專業所依托學科背景和學校背景,其影響到學生對其認知度和專業競爭地位。據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學校背景存在較大差異,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權點的211重點建設高校,有的是無碩士授予權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學科背景也有較大區別,總體看分為三類:一類是依托管理學學科背景,如西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一類是依托地理學學科背景,如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重慶教育學院、重慶三峽學院;一類是依托文學學科背景,如重慶工商大學依托思想政治專業和中文專業,重慶交通大學旅游系設置在人文學院下。
2.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也是反映一個專業實力的重要指標。它主要通過師資數量、師資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師資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標來綜合體現。七所高校本專業師資競爭態勢:在職稱結構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級職稱比重分別為58%、16.9%、47%、46%、51%、54%、40%,具有較大的差異。究其原因較復雜。在研究方向上,就專業接近程度上,地理學和管理學與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結構接近度最高,重慶工商大學和重慶交通大學專業接近度存在一定問題。在科研獲獎上,西南大學最靠前,重慶師范大學次之。在學歷結構上,七所院校中,重慶三峽學院和重慶理工大學稍為落后,但總體結構較為合理。
3.實驗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應用性、專業特性要求實踐實驗體系的完備。實驗實踐主要體現在實驗體系構成、實驗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實驗人員配置等。七校實驗體系如下:在實驗師資配備上,三所院校無專業實習實驗老師,一般由任課老師擔任實習員,這會增加教師工作負擔,影響教師開設實習環節的積極性。在實習基地和實習體系建設上,西南大學明顯落后其他院校,這可能是該專業不太受學校重視所致。在實驗儀器和設備上,西南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和重慶三峽學院較為滯后,可能是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實習訓練只要場地,不需要太多的儀器和器材設備所致,也有可能是專業定位所致。
4.專業定位及課程設置
專業定位是否準確、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斷專業定位的重要指標,一般可以通過專業描述和授予學位體現。課程設置是否匹配專業定位,課程開出先后順序是否合理,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與專業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標之一??傮w看來,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進行差異化定位,有的偏重于傳統的酒店方向,如重慶工商大學、重慶教育學院、重慶三峽學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會展旅游、旅游策劃等,如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就課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專業定位和課程匹配度都還尚可,但課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較大差異,重慶工商大學選修課比重過大,西南大學專業主干課比重大,其余學校都是3∶3∶4,一般來講,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群專業要求3∶3∶4比重較合理。
5.認知度
認知度是一個人或社會對某事的整體看法及評價。社會對一個專業的認知了解程度將影響其專業方向選擇,認知模糊或認知度較低則要求專業在發展時必須進行改進或調整。認知度包含專業知曉度和專業美譽度。知曉度可以通過利用Google搜索引擎進行網絡資料收集,其結果為:西南大學旅游系1710000條,重慶理工大學旅游系1020000條,重慶交通大學旅游管理系987000條,重慶工商大學696000條,重慶三峽學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條,重慶師范大學旅游學院636000條,重慶教育學院旅游系606000條。西南大學的網絡認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學院整整多出一倍。專業美譽度通過專業就業率和專業就業流失率測算,據中國旅游報報道,重慶地區旅游專業學生專業就業率僅為30%,專業就業流失率則高達到65%。
三重慶市旅游管理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各院校專業定位特色度不夠,同質化現象突出,與市場接軌性不高
按現代市場競爭理論,高校專業發展需要尋求差異化定位,以求立于不敗之地。據前統計,僅有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進行了專業方向上的差異化發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傳統的旅游管理大專業下的傳統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進行專業拓展時考慮市場變動需求不夠,主要是旅游行業發展變動趨勢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征方面,會議會展和專題旅游方向并沒有得到應有重視。
2.專業社會認知度不高
根據前面分析,在知曉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較大差異度,導致學生選擇報考學校時,存在較大偏好度。專業就業率上總體偏低,說明專業教育存在較大問題。專業就業流失率較高說明專業市場吸引度不高,這與旅游業屬于朝陽產業不相匹配。
3.師資背景與專業匹配協調度不高
在教育部學科專業設置中,旅游專業隸屬于管理學學科,但僅有兩所高校選擇設立在管理學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師師資大都具有地理學或中文學科背景,雖然可以從不同學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內容,但旅游專業思維畢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學的時空思維,中文文學的想象發散思維。
四重慶旅游管理專業發展對策
1.拓展專業范圍,實時發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設置旅游管理專業高校中,除西南大學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來自于重慶本地,所以其專業定位和拓展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紤]重慶其余高校競爭實際情況和重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旅游管理專業可以進行放大或縮小兩個層面專業發展定位。所謂放大型專業定位就是突破傳統旅游專業局限于遠距離和長時間研究特征,進行全方位休閑專業定位。這樣一方面學生就業面較寬,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教師不同的學科專業特長??s小型專業定位就是在傳統旅游管理專業大方向基礎上進行分市場群體的專業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務酒店課程群設置,瞄準重慶商務客源日益增大趨勢;旅行社方向深化專題旅游課程群設置,瞄準旅游發展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趨勢;同時新增會議展覽服務管理方向應對重慶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劃方向,因為本科旅游專業競爭不是服務技能競爭,而是營銷策劃競爭,是創新能力競爭。
2.外引內聯,提高社會專業認知水平
所謂外引,就是進行培養方式的改革,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課堂閉門式模式,通過進行與旅游產業界、旅游政府部門的聯合合作進行訂單式復合型人才培養;內聯指旅游管理專業開設在地理學科和中文學科背景基礎上的高校可以與校內外管理專業進行聯合培養,提高學生的宏觀戰略管理能力。
關鍵詞 景點英語介紹 多模態語篇 旅游城市意象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國際旅游方式趨向多樣化,中遠程旅游漸趨興旺。我國悠久的文化及文化遺產以及廣袤大地上豐富多樣的自然風光本身就是吸引外國游客的優勢因素,再加上我國經濟實力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發展更是帶動了旅華外國游客的逐年增長。作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秦皇島也被劃入河北省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重點打造的4個休閑城市,秦皇島的旅游發展成為了京津冀一體化旅游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更應該在發展旅游業時考慮到涉外旅游接待能力的合理提升,而目前關于我市景點的英語介紹主要關注翻譯的正確性,缺乏出于提升游客體驗的介紹方式的研究。
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秦皇島市各景點處的介紹方式仍以景觀簡介墻、景觀簡介石碑、木質或金屬材質的景觀解說牌為主,對外國游客的介紹就是將簡介內容翻譯成英語。在涉外旅游日漸興旺的背景下,這種單調、靜止的介紹方式僅僅涉及視覺模態,互動性明顯不足,在目前新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網絡時代不能滿足游客對景點的交互需求,不利于秦皇島市涉外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另外,旅游網站上的景點介紹沒有設置單獨完整的英文版塊。以秦皇島市旅游委員會官方門戶網站為例,其中關于旅行社、酒店、景區和導游等信息的介紹僅有中文信息,完全沒有考慮到外國游客也有這方面的需求。在旅游方式日益多樣化的形勢下,網站上的景點介紹既不利于激發外國游客的旅游動機和旅游期望,也不利于自助游的外國游客規劃行程從而降低其前來秦皇島旅游的積極性。因而,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旅游行業,以豐富、生動、多模態化的介紹方式來提升景點英語介紹的質量,提高外國游客的旅游體驗對于秦皇島的涉外旅游發展意義重大。
二、多模態語篇
在社會符號學視角中倫敦大學學院的Kress明確將模態定義為“在社會文化中形成的創造意義的符號資源”,文字、圖像、動漫、音樂、手勢等涉及讀者視覺、聽覺、感官等的模態都是完整的表意系統,跟語言一樣具有形式層、詞匯語法層和語篇語義層。[1]Kress 認為所謂“多模態”就是運用幾種符號模態,或綜合使用若干符號模態來強化同種意義的表達,或行使補充功能,或進行有層次排序。[2]同濟大學的張德祿教授指出在多模態信息傳遞中,關鍵是選擇最適宜的模態或模態組合結構。在選擇設計方案時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哪一種模態對于表達相應的意義最有效?哪一種模態在塑造所傳播信息時最能符合設計者的興趣?設計者的聽眾或他自己最喜愛哪一種媒體?而應用于旅游業的多模態設計同樣應該考慮這些問題:哪種模態或者哪些模態的搭配對于提升外國游客的旅游交互體驗最有效;哪種或哪些模態的融合在塑造所傳播信息時最能符合外國游客的需求及興趣。
三、秦皇島市旅游景點英語介紹的多模態構建
在旅游行業應用多模態進行外宣設計時應該將模態的選擇和設計與景點實際情形結合起來。例如,山海關作為知名文化景觀應該在介紹中強調其歷史意義及人文意義,再考慮到中外游客比例及電子屏幕類旅游導視系統布置的現實因素,因而選擇視頻配以英文字幕加漢語語音介紹更為合適。外國游客沒有相關知R儲備,因而固定位置的視覺模態(字幕及相應畫面)的介紹方式更容易形成直觀聯系,有助于對景觀歷史意義的正確了解;而北戴河這樣的自然景觀則可以選擇休閑度假式的短片結合英文語音介紹或者短片結合旋律優美的背景音樂來介紹,因為不需要人文知識的構建,所以以自然風光搭配不受限于地理位置的聲音模態來介紹。
(一)融合多種模態的短片介紹景點
目前僅官方門戶網址有一個綜合性的旅游視頻,而各景點處的介紹方式仍以景觀簡介墻、景觀簡介石碑、木質或金屬材質的景觀解說牌為主,對外國游客們的介紹就是將簡介內容翻譯成英語。中國游客是有地理和歷史方面背景知識的,在旅游體驗之前就能夠對山海關這樣的人文景觀和北戴河這樣的自然景觀做正確區分;而外國游客則不然,他們往往是在整個旅游體驗之后才能做這樣的劃分,因而在景點中加入多模態介紹短片能夠強化他們的旅游體驗。作為景點輔助介紹的英語短片在制作時應該針對景點的特征選取不同模態拍攝不同類型的短片。例如,山海關景區的短片可以選擇動態視頻配以英文字幕及解說,內容應該側重歷史厚重感和地理特殊性,幫助外國游客更好的理解這一人文景觀的文化內涵;北戴河景區的短片可以更為活潑一些,畫面中應該強調北戴河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及周邊建筑營造的休閑度假氛圍;樂島海洋公園應該強調其娛樂休閑功能,可以拍攝一則父母帶著子女體驗各種游樂項目的短片;燕塞湖景區的短片則展現其秀美的自然風光,唯美的畫面配以輕柔悠揚的背景音樂,讓游客預先感受北方“小桂林”蘊藏的詩情畫意;秦皇求仙入海處則可以選取相關的電影片段進行英文配音,幫助游客了解相關歷史及秦皇島名字的由來。
(二)多模態外宣方式全面滲透旅游服務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國外游客的出游方式帶來了不小的變化,過去帶著旅游指南出游變成了在網上完成行程規劃和預訂。但是秦皇島旅游政務網和秦皇島旅游網微信公眾號上的英語單詞寥寥無幾,沒有單獨為外國游客開設的旅游服務版塊。為了激發外國游客來秦皇島旅游的動機,官方網站應該開設專有版塊,提供配有圖片及文字解釋的相關旅游信息,以幫助外國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方便外國游客規劃自助游。另外旅游服務應該考慮到游客全程的便利性,因而在火車站或機場出口通道不僅可以設置一些有動態圖片滾動介紹景點的電子屏幕或者是交互式觸屏一體機,另外也可以設置一些既有圖片又有中英雙語文字信息的食、住、行方面的信息或廣告,讓外國游客在剛剛踏足秦皇島時就能感受到食、住、行、游各方面的便利。
四、結語
多模態話語旨在通過語言、聲覺、圖覺和感覺在不同媒介上的融合能夠達到吸引注意力、幫助理解、強化信息,最終實現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的交融,如果應用在涉外旅游方面則能夠幫助構建并強化不同景點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特性。借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契機,相關單位應該將將多模態英語景點介紹融入旅游服務全過程中,以新的介紹方式提升外國游客的旅游體驗,構建出秦皇島在外國游客認知中作為國際旅游名城的整體意象,進一步擴大秦皇島作為旅游城市在國際上的品牌影響力。
(作者單位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作者簡介:薛宏(1986―),女,內蒙古包頭人,文學碩士,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語言教學。李冰(1981―),女,遼寧沈陽人,文學碩士,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講師,研究方向:語言教育。金卓(1981―),男,山東平度人,文學碩士,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語言教學。]
參考文獻
一、研究背景
2009年國務院下發的41號文件,提出要把我國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在“大眾化旅游”和“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理念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意識的背景下,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和休閑需求與非均衡的產業結構且相對滯后的商業模式和旅游組織方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筆者認為該矛盾的根源在于旅游的惠眾性未能達到。從發達國家旅游業的發展模式來看,衡量一個國家旅游業發展是否成熟的標志是旅游公平,其首要目標是要達到人人有機會參與旅游。但從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其距離“人人可游,人人能游”的大眾時代還有一定的距離。
二、文獻綜述
(一)基礎理論
1、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是在20世紀60年最先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來的,該理論指出人的工作積極性不僅與個人實際報酬多少有關,而且與人們對報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為密切。從現代倫理學的角度,公平分為三個層次:社會公平、領域公平和領域內部公平;從經濟學的角度,公平包括起點公平(也叫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2、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 Theory,簡稱ST理論)是20世紀60年左右在西方國家逐步發展起來的。該理論是由Freeman在1984年其出版的《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書中明確提出的,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進行的管理活動。ST理論在旅游領域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和劃分、旅游活動中的利益相關者研究、旅游地利益相關者沖突與協調、旅游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等幾個方面。
3、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是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1987年發表的《布倫特蘭報告》中提出的。該報告對可持續發展的解釋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觀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可持續發展觀的內容體系,其公平原則是從機會選擇的平等性的角度展開的,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同代人之間的平等,包括三個層次,即游客間的平等、游客與東道主地區居民間的平等、東道主地區居民與旅游開發商之間的平等;二是代際間的平等。
(二)研究述評
在CNKI數據庫以“旅游公平”、“旅游惠眾”、“旅游權利”為關鍵詞搜索,相關文獻數量較少,但是卻呈現逐年遞增趨勢。通過文獻研究發現,我國學者對旅游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概念研究
劉好強(2014)依據公平理論,認為在社區參與旅游的背景下,旅游公平是指政府或旅游企業與旅游社區居民這一利益關系主體之間在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權力和旅游收益等的使用和分配上的公平性。而關于旅游權利問題的系統研究是在2009年之后,伴隨著旅游法的提議、起草而逐漸走入旅游學界的視野。王德剛(2009)最先從本體論的角度對旅游這種社會現象進行了重新認識,將旅游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提到學術層面來進行討論,并對弱勢群體旅游權利的實現路徑進行了初步探討;之后,夏贊才、劉焱(2010)將旅游權利主張分為自由旅行權、帶薪休假權和友善接待權三個方面,但是也指出了過度依賴和強調旅游權利會使旅游權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杜一力(2011)認為旅游權利是現代社會中人們離開常住地實施旅行游覽活動的權利,是人們通過利用時間和空間去獲得精神、文化、健康等需求的一種權利,包括旅游自由權、旅游資源享有權、休假權、權利救濟。戴斌(2011)認為我國關于旅游權利研究相對較少,少數學者直接研究旅游權利概念,更多的是從休息權、旅游者合法權益和旅游倫理等相關的角度進行研究,我國研究者及立法者對旅游權雖有一定的認識和探討,但有關旅游權的核心概念,包括其內涵、外延及其性質等,都還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統一的定義和表述。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我國學者并未對旅游公平與權利做一個明確的界定,甚至有混淆兩者概念的嫌疑。筆者認為,旅游公平應包含旅游權利,其范圍要遠遠超出旅游權利所涵蓋的內容。
2、現象研究
在開發旅游之前,準備工作必須要公平公正。黃細嘉、陳志軍(2007)根據自己多年參與的規劃經驗繪制了我國旅游規劃利益相關者圖,指出了當前我國旅游規劃中存在的忽略社區參與、忽視環境保護機制、漠視社會公眾利益、不尊重人文社會環境等不公平現象,從創新旅游規劃理念(規劃理念方法創新、規劃技術路線優化、規劃倫理思想建設)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看法。在我國的旅游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較為顯著的就是對弱勢旅游群體的不公平和忽視社區參與。在2010年12月召開的“2010旅游行業年會暨旅游服務大獎頒獎禮”上,戴斌做了《保障公民旅游權利,讓大眾旅游成為現實》的主題報告,通過對歐洲平民旅游、福利旅游的考察和感受,強調我國旅游業今后的“平民、平穩、平等”的大眾化發展方向。王德剛(2012)指出要想實現真正公平、平等和人人參與的“大眾旅游”,應更關注弱勢群體旅游權利的實現途徑,為其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我國旅游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一些不公平的后果出現,例如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問題導致的社區居民排斥旅游、甚至組織報復等行為。蔣煥洲(2008)認為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保護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地居民在其發展過程中得到的經濟利益過少、經濟利益受損害從而喪失了對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保護和發展的積極性,只有實現利益分配公平才能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劉好強(2014)通過構建旅游公平對旅游社區居民社會排斥感和組織報復行為的影響模型發現,旅游景區或政府部門只有充分尊重社區居民的利益,營造公平的旅游環境,才是實現旅游景區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整體來看,我國旅游學者對旅游公平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性成果,多是從現象來發現問題,并無厚實的理論基礎作支撐。
三、關于我國旅游公平現狀的解讀
筆者將結合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旅游不公平的現象對其進行解讀,并將其劃分為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旅游規劃不公平
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規劃市場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都積極的參與到旅游規劃的隊伍中來分一杯羹。由于規劃理論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旅游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不能顧及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而出現了在旅游規劃中存在忽視社區參與和環境保護機制,漠視弱勢群體利益現象的存在。此外,在旅游地規劃過程中,門票價格和旅游項目也體現著其規劃的不公平性。過高的景點門票會把廣大農民群眾和低收入者拒之門外,剝奪了他們享受國家大好河山和美景的權利。從西方國家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來看,景區景點門票最終實現免費開放政策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旅游格式合同不公平
在旅游領域,格式合同是指旅游經營商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他們提供的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即為不公平格式條款。如條款三“如果出現單男或單女,甲方須補交房差或視情況安排三人間”。自然單間的出現,并不是旅游者的過錯,應由旅行社與賓館協商解決,不應強迫旅游者補交房差。該條款是將原本屬于旅行社的經營風險轉嫁給旅游者,強制其來承擔特殊情況下的新增成本,對旅游者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完善相關法律,加強監管審查,強化旅游行業協會的作用,以此來保障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旅游發展不公平
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供給設施基本趨于完善,但是在針對弱勢群體方面的基礎服務設施供給方面還存在部分空白。雖然全國大大小小的景區景點在門票上已對弱勢群體進行了一定的減免政策,但是在食、住、行、游等方面卻并沒有設置特殊的服務設施,有的也僅僅是體現在綠色通道方面。此外一些高消費旅行產品在設計開發之初就已經存在了等級差異。例如游艇旅游、俱樂部等高端旅游產品相對其他大眾旅游產品就略顯得不夠那么“接地氣”。
(四)利益分配不公平
我國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現的反抗旅游事件,如西遞宏村的拆建房風波和攔車事件、江西婺源的村民攔阻游客事件等。這種現象從本質上反映了旅游社區居民與旅游開發商和政府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我國不少景區景點在經營過程中由于缺少當地居民參與而在利益分成和土地流轉方面存在爭端和沖突,要解決該種問題的存在,必須要建立一種均衡的利益分配機制,防止利益相關者中的強勢群體過多的占有旅游利益,同時保障各利益相關者均能平等、公平的在旅游發展中真正實現成本共擔和利益共享。
四、建議與對策
(一)規范旅游規劃市場
雖然目前我國規劃市場蓬勃發展,但是還存在準入門檻較低、缺乏統一技術規范等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強化旅游協會的地位,定期舉辦旅游規劃論壇,提升旅游規劃的社會認可程度。同時完善相關規劃法規制度文件,實施個人行業準入資質認證制度,提高規劃市場準入門檻。
(二)建立有效的社會旅游機制
為了讓所有人都參與旅游、實現旅游權利,為了讓所有人都參與旅游、實現旅游權利,《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把建立社會化旅游機制作為每個社會為那些沒有機會行使其休息權利的公民所設立的目標。筆者認為結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可以在政府、社區、經營商、開發商等各利益群體的協作下,建立社會化旅游機制,例如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低息或免息旅游接待、企業的獎勵旅游等制度。
(三)鼓勵社區參與
一、《旅游法》對旅游產業的影響背景
旅游日益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根據《江蘇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江蘇省“率先建成旅游強省和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業要在全國率先成為萬億級產業。而江蘇的蘇南地區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擁有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達,既是我國旅游資源的高富集區,也是旅游產業的高效益區。經國務院同意印發的《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使得蘇南處于更高的發展層面。但是,目前雖然旅游業行業炙手可熱,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旅游行業卻亂象叢生,旅游市場不正當競爭問題比較嚴重,損害了旅游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在此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于2013年頒布施行?!堵糜畏ā穼β糜握?、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經營、旅游服務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監督管理、旅游糾紛處理、旅游法律責任等相關內容作了全面、科學規定,帶來了區域旅游產業的一系列變化。
二、旅游法影響下的蘇南旅游產業新變化
蘇南地區旅游業發展水平較高,處于轉型升級的前列?!堵糜畏ā返膶嵤⒋偈孤糜涡袠I進一步打破原來的經營模式,旅游行業的新的產品、業態將不斷涌現,也促使蘇南旅游業加快轉型升級。
(一)旅游業的發展一定要保護旅游者權益
旅游法主要內容都是圍繞保護旅游者合法權益設計的。在《旅游法》關于旅游者權益保護,總則里有原則規定,又單設了一章“旅游者”。旅游者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對產品和服務的自主選擇權、拒絕交易權,對購買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的知情權以及請求救護和保護的權利。此外,對于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這些特殊人群的保護和提供便利也作了專門規定。這部法律重要的內容是規范旅游經營和旅游合同,比如訂立合同、對合同違約責任的規定、旅游者怎么去追償,都是保護旅游者權益的。在旅游安全、旅游監督管理章節中,也貫穿著對旅游者權益保護的理念。
(二)旅游業的發展要保護旅游經營者的正當權益
縱觀蘇南地區旅游業發展,旅游經營者正當權利受到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如一些旅游者侵犯導游的人身安全,甚至于侮辱導游的現象較為普遍。加之旅游業競爭性強,普通導游收入低,造成許多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旅游業。因此,必須重視旅游從業人員這一弱勢群體的權利。從目前狀況看來,導游行業人才的流失已嚴重,一些能力處于低端的導游,存在被淘汰和轉型的可能。
(三)旅游經營過程要更加規范
《旅游法》規定,“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旅行社在旅游活動中“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不得誘騙旅游者,不得通過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和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四)對旅游業“門票經濟”模式的沖擊
關于景區門票隨意上漲問題,《旅游法》也對其進行了依法規范。要求景區必須控制們票價格的不合理上漲,切實落實公益性景區逐步免費開放的政策。過度依賴門票經濟不僅會影響大眾的出游熱情,更會抑制游客的消費意愿,壓縮他們在旅游其他環節的支出。對門票經濟的依賴是旅游業發展不成熟的表現。隨著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業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消費帶動就業的綜合效益正在凸顯,在“全域旅游”的發展背景下,門票經濟勢必會阻礙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對導游從業人員的影響
關于導游薪酬和收回扣等不正當收益,相關條例有了明確的規定。旅行社或者其從業人員違反反不正當競爭的有關規定,或者通過誘騙、強迫變相強迫旅游者消費,收受的旅游經營者以回扣、傭金、人頭費或者獎勵費等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應認定為“回扣等不正當利益”。未來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規范旅游購物。
(六)重視旅游的行為文明問題
游客不文明行為指旅游活動中因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等行為?!堵糜畏ā芬幎ā奥糜握咴诼糜位顒又袘斪袷厣鐣仓刃蚝蜕鐣?,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堵糜畏ā吠瑫r也要求導游應當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釋旅游文明行為規范,引導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勸阻旅游者違公德的行為。
三、旅游產業變化對高職旅游教育的影響
(一)蘇南地區旅游業發展水平較高,處于轉型升級的前列,因而新的產品、業態將會不斷涌現
未來蘇南旅游業極有可能逐漸從一個較小規模的產業,變成愈來愈強大的產業。高職旅游教育應當從人才需求方面重新進行全面的分析,重新認識旅游產業的市場規模,確定人才需求的新變化。
(二)高職旅游人才的培養面臨新的問題
一是要分析蘇南旅游產業的轉變形式。在首部《旅游法》背景下,進一步明晰旅游產業鏈條的變化以及旅游從業崗位的新特征,為基于工作崗位的旅游教育模式的研究做基礎;二是進行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定位和培養模式的類型分析,根據旅游業轉型發展需求分析探討多元化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培
養模式。
(三)高職旅游教育一定要順應旅游產業的轉型發展
旅游法的出臺使旅游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大變革!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還專門提出“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建設”,明確要求“整合旅游教育資源,加強學科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提高旅游教育水平”。《旅游法》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旅游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這就在基本法層面對旅游職業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
(四)旅游業轉型升級對高職旅游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