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金融科技市場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山大路傳奇之歷史篇
在濟南乃至山東,提到I行業,很多人不由得會想起“山大路”――一條以國內著名學府山東大學命名的路。
作為山東的省會,早在十幾年前,濟南就依托山東大學等高校,在山大路豎起了高科技的大旗。曾是全國電腦企業龍頭的浪潮集團就在這里走
向了全國,這里也成為山東信息產業的銷售終端,在全國的IT市場里占據著領先的地位。其實,在科技市場14年發展風雨歷程的背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發展史。1994年,是濟南市市場建設提速的時代,當年由歷下區工商局、開發公司、街道辦事處帶頭,準備在該地段修建一座大型酒水批發市場。但當時相鄰的解放路上已經有了相對集中的電腦公司,城市的IT產業正處于萌芽階段,參與決策的班子中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一市場動向。
當時,中關村的成功讓每個IT人土羨慕不已,而濟南每年在中關村計算機及配件的采購額能占到中關村總額的20%,政策的支持及巨大的商機擺在了面前,作為一個省會城市,也迫切需要一座科技市場以滿足經濟的高速發展。經過進一步考查與謀劃,建設濟南科技市場的決策最終取代了建設一家酒水批發市場的初案。
豐厚的機遇就像在山大路上栽下了一棵梧桐樹,創業者蜂擁而至,伴著科技市場的成功,濟南高科技市場、科技市場二期工程、齊魯科技市場、世紀科技市場、齊魯大廈、百腦匯、賽博數碼廣場、億維數碼廣場等市場也相繼進駐,才構成了現在山大路的完整格局。
1997年5月1日,濟南科技市場隆重開業,揭開了山東省IT行業發展的新篇章。山大路IT科技商務區從這一天開始,邁出了劃時代的第一步。這個市場目前在山大路的路西,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老廳,這里有著山大路創業元老磨滅不掉的青春記憶。
1997年5月1日,
2001年3月10日,濟南科技市場二期開業,營業總面積達到了4萬平米,成為當時山東省規模最大的IT產品專業賣場,引領了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市場的東西兩區,有如山大路的兩只翅膀,使科技市場實現了再一次騰飛。
2004年9月,濟南市歷下區政府開始委托同濟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對山大路科技商務的建設與發展進行全方位策劃。山大路的發展第一次進入整體、協調發展階段。
2005年,山人路科技商務區成為體會內首家“省級信息服務業示范基礎”。
“山人路模式”得到圍家科技部的認可。山人路模式即“以硬養軟,以軟促硬,以有形促無形,互相促進共同發展”。2006年上半年,歷下區委托上?,F代建筑設計公司對山人路“起步區”進行城市設計。
2007年1月份,同濟人學和上?,F建筑設計公司的成果進行對接,起步區城市設計正式納入山人路片區規劃。山人路的發展進入了科學發展的階段。2004年和2006年,山人路科技商務區連續舉辦兩屆“電腦節”,客商云集,兩屆人流量達到40萬人次,市場銷售額達41乙元,提升了山人路的整體形象。
也正是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山火路開始風云變幻――2003年,臺灣50強企業藍天集團旗下的百腦匯進駐山人路;2004年,臺灣50強企業鴻海集團袒下的賽博入駐銀座數碼廣場,2009年,深圳華強集團進駐濟南,2011年華強電子5萬平米的賣場已經開業,這又為山人路的競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山人路進入“戰圍時代”……
山人路從一條不起眼的街道,經過十年的小斷發展,最終鋪就成了一條省內IT商場的黃金大道?,F今,已經無可爭議溈了我省最人的IT商品銷售集協也、物流中心。科極市場作為Ⅱ事業發展的領航者,對濟南市、山東省的IT業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滿足了省會市場對IT產業的需求,引來了各地的效仿。同時,帶動了周邊物流業、餐飲業的發展,乖l技人才、就業率、稅收的增長。
山大路傳奇之精神篇――專訪山大路濟南科技市場管委會主任祝偉東
ClTYIN:您本人跟山大路打交道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可謂山大路發展的見證人之一,在這20多年里,您對山大路有什么樣的感受和評價?
祝偉東:我1985年從臨沂考進山人計算機系,1989年人學畢業后,我進入浪潮集團搞技術,一干就是多年,后來又進入省技術產業中心任職,來到歷下區后,也是一直在山人路周圍工會作,2006年9月,出任濟南科技市場管委會主任后,更是直接參與了山人路IT業的發展。
我對山人路的感情很深,這二十幾年來,也一直驚嘆其發展速度,她的發展是一個奇跡,買IT,到山人路、到科技市場,跟買家電到國美、蘇寧一樣,品牌影響力很人。同時,她也是山東信息產業的銷信終端,她的活力直接拉動了信息產業的發展,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高端,發展好山人路,意義重人。
ClTYIN:山大路現象的形成,跟濟南科技市場的出現密不可分。作為負責人,你怎么看待科技市場和山大路商務圖區的這些年發展?
祝偉東:1997年25月1日科技建立,迎合了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需求,所以發展很快,許多人發了財,許多人從一節柜臺做到全省連鎖,從大妻店做到人公司,很多最初的打工仔也成了人老板,甚罕有的保安也發財了,有了自己的公司。企業經理人人多為草根一族,勤奮加技術,白手起家,孜孜以求,義兀反顧地投身于IT產業。成功的故事鮮活生動,廣為流傳。科技市場創造了發展的第一個人平臺,是劃時代的。山人路科技商務區健康發展十幾年,已成為創新與活力的技術高地,創業與夢想的示范裁體,推動了山東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CITYIN:整個山大路商圈一直保持著強大活力直至成為全國品牌,你認為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祝偉東:山人路的活力與繁榮僅是其表,內部卻是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撐,是文化與價值觀的積淀?!白詮娦∠?,艱苦創業,減信經營”已成為山人路從業人員的主流文化,“利他之心,敬天愛人”的理念也深入到創業者的內心。成功的企業家都把員工培養與社會責任放在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在商業成功的同時,也獲得了社會的尊敬和員工的信賴,在山人路有著數以萬計的年輕人,人多數來自外地,但是在山人路工作,遠在千百里以外的父母放心。
在這里沒有歪風邪氣、沒有哄搶市場、惡性競爭、打架斗毆,而是彼此鼓勵、互相扶持、相互借鑒、學習,成為一個很好的人文圈子,這里面,自強是一個很好的支撐點,靠雙手和智慧打天下,人家認可!
還有一個是創新。IT是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沒有創新,早就被市場淘汰了。原來市場上人家都是裝機,慢慢賣品牌,后來是數碼、筆記本、臺式機,再后來是研發、是商業模式、金融動作模式的創新,總之,小僅沒有被潮流落下,而且引領了潮流。
在山人路發展的人,都有一種成功的夢想,期吩美好生活,而創新和自強,是人家公認的成功手段。認可這個價值的商業群體才可能是有責任感的、能長久的,才能保住這里的商脈。
ClTYIN:應該說從山大路商圈乍一成形,這種文化就開始確立,我們采訪過市場上若干的創業者,他們的身上都蘊藏著這種精神。
祝偉東:是的,IT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平等行業,從一開始人家就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健康、樸艾、守信、知行合一的精神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其實這些精神,很值得其他行業去學習,去推薦。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 我們隨口一說就能說出很多跨國公司,如沃爾瑪 (美國)、通用汽車 (美國)、三星電子 (韓國 )、寶潔 (美國)等。中國也有跨國公司,如中國石化 、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人壽等??鐕緦⒆约涸緡业膬灹籍a品推銷至各個國家,實現更高的經濟收益,而產品的接受國家也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產品,雙方互利共贏,實現了產品、資金的跨國流動,這就體現出了經濟全球化。這也說明,經濟全球化其實與我們每個普通人息息相關,我們不可避免地都會受到它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1.國際貿易迅速增長,把世界各國經濟有機地聯系起來。世界貿易組織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2.生產國際化程度大大加深。二戰后,利用其他國家資源和勞動力投資建廠的現象增多并開始普遍。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民族經濟的發展壯大,也積極進行對外投資,興辦跨國公司。3.金融國際化程度大大加強。比如跨國銀行的出現。在金融國際化程度提高的情況下,一個國家金融政策的調整,會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產生影響。4.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當代,許多國家都在相互學習經濟管理制度以保持本國經濟的活力。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世界上每天大約有60000多億美元在地流動。高科技和信息網絡化,也支持了經濟全球化的這種高度流動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打開國門,迎接經濟全球化。這樣,資本、知識、資源等可以互補,而且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經濟全球化使資源不足的地區也可以有豐富的資源,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也可以享受發達地區的產品,科技落后的地區也可以引進高科技創新自己的產品。經濟全球化使這個社會變得更發達、更文明,人民生活也更加便利了。對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進程將使我國能夠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資,從而加快我國的發展,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更多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并消化、吸收和創新的機遇,有利于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推動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
很多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希望通過自己創業,獲得人生事業的成功,因此央視的創業勵志真人秀《贏在中國》才會備受關注。但是創業成功者畢竟是少數,據調查機構統計,每年新創辦企業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內倒閉。導致青年創業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依次為: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管理經驗缺乏、市場開拓困難、政策限制大、缺乏技術支持等等,創業之路可謂風險重重。
就業形式如此嚴峻的情況之下,創業這步棋如何走,這是個問題。
創業的社會環境
有學界人士指出,中國正處在工業化深入發展過程中,“高增長低就業”開始顯現,金融海嘯又令就業形勢更加惡化,而現在只靠輸血的就業扶持政策難以緩解就業壓力。因此,“發展創業型經濟”的思路受到研究者和政府的關注?!皠摌I經濟”概念受到追捧。
2009年,各地方政府扶持“創業經濟”的力度明顯加大。
在濟南,2009年元旦前,由山東團省委主管和熱心幫扶青年就業創業的社會人士自愿結成的公益性社團組織――山東省青春創業促進會成立。促進會計劃在今后3年里扶持1萬名青年創業,幫助和帶動10萬名青年實現就業。
現在,山東省青春創業促進會首批會員有245個,吸納了企業家、各市團組織成員、高校就業指導教師等不同群體,采取企業家導師制,引導青年創業和就業。針對當前青年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缺乏等問題,青春創業促進會將建立2000萬元的青春創業基金。
3月17日,首批濟南市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授牌,首批基地全部由濟南本地企事業單位組成,行業涉及旅游、餐飲、機械制造等。見習基地企業將為見習人員提升就業技能、積累創業經驗創造條件。另外,濟南市首次將應屆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列為青春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對象。
一股自上而下的“創業熱”似乎正在就業寒冬里悄然形成。
創業的觀念更新
就業尚如此之難,創業難道會更簡單?長時間以來,我們了解到的資料是,中國青年群體創業人數比重和創業成功率并不高,而在現在這種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做生意就尤為不容易。
今天,創業理念比10年前更加深入民心,但實質上創業環境的寬松程度已大不如前?,F在很多人提起創業,總是與“高科技、自主知識產權、新材料研發”聯系在一起,大學生去開快餐店賣盒飯、開肉店賣豬肉就會被視為“新聞”,這種創業必須“做大事、創大業”的觀念障礙影響到了創業的成功率。
而長期以來,政府實際出臺的扶持政策也一直側重于高新產業,高科技創業固然是值得提倡,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條件去高科技創業,結果是受益人群受到局限,創業之路越走越窄。
那些網頁設計、維護,在淘寶上開店,開快餐店,加盟連鎖店等是社會新鮮人較為普遍的創業模式,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和技術方面的要求,很多年輕人視之為“自救就業”,但是這些類型的創業和“高新產業”沾不上邊,往往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和社會的認同。
放低民眾的創業門坎,讓有知識有理想的年輕人到各個行業創業,有助于提升這些行業蘊藏的職業內涵,進而切實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草根創業從何處起
新一輪的創業熱潮被稱之為“草根創業時代”。有人歸納了草根創業的兩個特征:一,英雄不問出處的“平民創業”價值。二,在技術和應用上強調“實用主義原則”。“把小生意做成大買賣”的普通人創業故事正在不斷變換著各種花樣呈現出來。
通過《贏在中國》,很多人認識了在濟南創業的竇大海,讀博士、做高校老師、白手起家辦學生食堂,走在創業路上的竇大海算是草根創業族中較為成功的一個,他的經歷給年輕人提供了經驗。
在濟南,還有很多的創業青年在打拼著。劉希剛和妻子在山大路科技市場經營電腦組裝維修和零配件的銷售,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一樣,大學畢業之初給別人打工,后來進入電腦經銷行業。2004年劉希剛在濟南科技市場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由于缺乏資金和必要的渠道資源,創業的第一年,劉希剛一直在賠錢??恐趭^努力、誠信經營,生意慢慢好起來,經營逐漸走向正軌?,F在除了實體店鋪,他們還開著一家網店,多渠道開拓行銷。
作為草根創業者之一,劉希剛認為,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再決定創業。其次就是熟悉行業狀況,或者有熟人朋友的指導,這樣能夠避免走很多彎路。對于有志創業者而言,不斷打造好自己的經營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從學做業務開始,是一個好辦法,當能力有了,創業機會自然很多,特別是今天,進入靠能力賺錢的時代,經營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當人們習慣于為大企業的成功歡呼時,更應該為那些普通人的創業喝彩,每個人都能夠嘗試,每個人都可能成功。夢想并不是白日夢。
Start-up Upsurge under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o obtain employment is very difficult in China now. Th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itiated the “start-up economy” and set off a new start-up upsurge to resist the “winter of employment”.
Many young people hop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in order to have the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ir lives. However, the successes are in the minority.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each year 50% of such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close down within six months. The reasons are: shortage of capital, financing is hard to come by, lack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a market, policy limit, and lack of technology.
In 2009,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ar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support the “start-up economy”.
In Jinan, before New Year’s Day 2009, Shandong Youth Start-up Committee, a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organized by Shandong Provincial League Committee and the social volunteers who help and support the employment and start-up of the young people, was established. This committee will support 10,000 young people to start new business and help 100,000 young people get jobs.
關鍵詞:科技成果;成果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07)-03-0005-04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也是我國及我省至今尚無滿意答案的一大現實難題。湖南歷來是我國高水平科技成果產出較多的省份之一,統計資料顯示:僅2000年~2005年,全省省級科技部門登記的科技成果就達5694項,平均每年940余項;其中應用技術成果約占90%,應用技術成果水平處于國際國內領先的達95%以上;成果水平綜合評分持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五,在中部6省則穩居榜首。但另一方面,湖南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卻非常低,真正能形成產業化的只有10%左右,科技成果轉化率在中部6省排在末位。
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因素顯然是多方面的,破解難題的途經和方法也無疑是多方面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歸納出不同的原因和對策。我們認為,在當前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推進和市場經濟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新背景條件下,有必要著眼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在要求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從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過程和轉化鏈的要素入手,來進一步審視分析這一命題的關鍵難點,梳理解題的思路和對策。
一、成果轉化系統的瓶頸障礙
“轉化”,通常是指從一種狀態過渡或衍變到另一種狀態的現象和過程。而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是一個涉及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即科技成果逐步成熟、完善以適應產品化、產業化的全過程。宏觀看,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由科技供給系統、科技轉化系統、科技需求系統和科技環境系統構成的大系統,其良性運行要求建立、健全相關的動力機制、收益分配機制、約束機制、激勵
機制、調控機制等。微觀看,科技成果的轉化一般包括實驗室研究、中間試驗、工業性實驗、工廠化生產等諸多環節,而不僅僅指從實驗室到工廠車間這兩點之間的“驚險一跳”。與此相聯系,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還可大致劃分為創造和提供科技成果的“供體”(研發機構)、接納并物化科技成果的“受體”(物質生產企業),以及溝通供求雙方關系的“媒體”等三大環節。如果在上述運行過程中的某環節內部或相互之間的鏈接狀態出現問題,便會造成整個轉化過程的運行不協調甚至斷鏈。因此,科技成果轉化的真正涵義,就在于它必須動態地適應科技研發對市場的適應程度,市場對科技成果的需求、接納程度,以及科技成果轉移的環境支持程度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變化趨勢。
基于上述認識,觀察分析湖南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顯然還存在著“供體”活力不足、“受體”需求不旺、“媒體”素質不高和鏈接狀態不佳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
1、科研機構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研發能力不強,切合市場需求的成果不多。
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作為湖南科技成果的供給主體之一,一方面由于考核體制、機制的不完備和傳統觀念的制約,自身的科研行為與市場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科技成果的成熟度較差,許多成果停留在、實驗室成功、原理樣機和研究報告通過的階段,還是一種不能實際應用的單元技術或實驗室技術,被鑒定“首創”、“領先”之后便束之高閣,無法被企業立即應用;另一方面,倡導科研單位自己搞成果產業化的做法,往往因其資金、技術、場地、經營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而事倍功半,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違背科技成果的轉移要在社會上下游部門之間建立密切分工協作關系的客觀要求。
2、企業創新能力和有效需求不足,沒能真正成為科技成果轉化主體。
據2004年經濟普查數據,湖南省規模工業企業的科技機構設置率僅11.1%;全省規模工業企業開展了科技活動的僅占14.4%;開展了研發活動的僅占7.6%。此外,來源于國家、部門和地方計劃項目的科技成果仍然是全省主要的成果來源。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目前科技成果產生的直接動因主要還是政府科技計劃,而不是企業需求。另一方面,廣大中小企業的技術市場需求目前還不夠成熟,許多企業對新技術和新成果不甚敏感,眼睛只盯著比較成熟的現有技術上,不愿為成果的轉化承擔過程性風險,甚至不少企業還提不出自身發展的下一步技術需求和產品更新換代的方向。更多的中小企業則是技術力量薄弱,生產條件落后,投資資金不足,無力為成果的轉化承擔風險,因而在接受科技成果時經常困難重重。
3、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相對不足,加劇了科技市場供需之間的矛盾。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普遍缺乏,例如從基礎研究到中試再到產業化,我國的投資比例是1:0.7:100,而發達國家是1:10:100。湖南在全國又屬于經濟相對欠發達省份,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經費投入不足矛盾更為突出,政府的財力十分有限,每年有限的財政經費又分散在不同行業和科技計劃的眾多項目中。2005年,在全省科技活動經費籌集中,企業籌集占77.5%;科研機構和綜合技術服務機構籌集占5.4%;高?;I集占13.8%;其他渠道籌集占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籌集的科技經費之中,企業自有資金占87.2%;政府資金占3.6%;金融機構貸款占6.4%;其他渠道籌資占2.8%。可見,湖南目前金融機構貸款還只是個小頭,而民間資本則由于沒有很好的回報機制,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更是微乎其微。這種狀況必然會使科技市場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科技資源浪費增大,無法有效形成投入――產出――增值――再投入的有效機制。
4、科技轉化主體“散”,技術市場和中介服務機構發展慢。
近年來,湖南省各類科技轉化機構如生產力中心、大學科技園、科技孵化器、產業化基地等建得不算少,但還未能真正適應技術轉移需要、形成有效的創新產業化鏈條。此外,許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想自行轉化,卻缺乏資金;想轉讓,又無健全規范的技術市場支撐。問題的表現是科技成果評估功能不健全,技術交易保險基本空白,技術市場和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比較緩慢,癥結則是缺乏必要的服務功能和支撐體系,特別是沒有把著力點放在科技成果轉化的宏觀整體優化和一體化建設上。要知道,在科技成果從形成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科技活動或經濟活動往往都有著不同的目標、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因而它們之間就客觀存在著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相對分離、分工和協作??萍汲晒纬膳c轉化的不同環節、不同機構如果不能“有所為、有所不為”,特別是科技中介服務組織和技術市場不能有效的形成并發揮作用,這同樣也是違背科技發展規律性的表現。
二、促進成果轉化的對策思路
既然問題的癥結主要在于科技成果轉化的“供體”、“受體”和“媒體”等環節存在一些缺憾,從而科技研發對市場的適應程度、市場對科技成果的接納程度、科技成果轉化的環境支持程度等方面都不太相適應,那么解決問題也就不妨從如何調動“供體”活力、激發“受體”動力、提升“媒體”素質和完善鏈接狀態等幾方面來把握。
1、加強以科技需求為導向的政府行為,建立有利于成果轉化的保障機制。
當前湖南面臨的許多科技成果轉化問題,是科研人員無力解決、科研單位無法解決、企業也難以解決的。而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政府都有著無法替代的資源動員能力,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的推進上政府也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有關研究表明,科技成果從研發、生產到市場化、產業化過程的不同階段,政府與市場、市場因素與非市場因素有著不同意義的作用。越是接近科技成果形成的源頭,科技成果轉化的強度與速度就越依賴于中央政府調控作用的力度;越是接近科技成果轉化的盡頭――市場,地方政府調控作用的力度越要大。從市場因素與非市場因素角度來看,越是接近科技成果形成的源頭,科技成果的轉化就越依賴于非市場因素作用的強度,如創新基礎設施、社會創新文化等;越接近科技成果轉化的盡頭,市場因素作用強度越大,如科技市場需求、科技型企業家隊伍等。因此,目前有必要重新審視政府在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中的職能以及發揮這些職能的方式,重構政府與企業、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機構的關系。
政府在市場機制下的轉化促進作用,應是以宏觀調控、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為主,以多種方式示范、引導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要注意協調政府各部門、各計劃之間的關系。其中最為主要的:
一是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進入市場的科技成果多已具備商品的一般特征,流通不能無序,政府的監管職能不能缺位。政府以及由政府支持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對進入市場的重大科技成果特別成果的知識產權、研發狀態、技術水平、市場預測、投資估算、風險系數等給予科學評價,建立必要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制度,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風險資金介入科技成果轉化。
二是鼓勵和扶持原始創新。當前科技成果有效供給不足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創新能力的約束。今后對于原創特征明顯、人員素質出色、有望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科研項目,要通過嚴密、科學、規范的立項評估,在合理測算科研成本和加強過程管理的基礎上,予以重點扶持,確保需求,全程服務,及時向社會推介,動員風險投資機構及企業介入,盡快搶占科技制高點。
三是積極引導企業參與。要尊重企業選擇適用技術的自,對企業或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申報的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在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環保政策等前提下,一般不進行實質性審查和數量限制,寬進嚴出,變前置審批為后期評審。并相應調整計劃形式和經費資助方式,通過編制面向企業的指導性科技計劃,鼓勵企業前期投入,視項目合同執行情況,擇優后期資助。利用有限的科技投入,引導盡可能多的企業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充分激發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
四是著眼于促進經濟建設依靠科技進步機制的形成和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的建立,制定配套政策,加強政府以科技需求為導向的行為,強化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政府在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行為上,主要應定位在如何縮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供給與需求單位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上,激發微觀單位的動力,形式外在壓力,保持相互之間的銜接。政策的制定要從科技成果轉化大系統和全過程出發,在促進科技成果供給的政策、促進科技成果需求的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移的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過程整體化的政策等方面,形成體系上的一體化和整體上的優化,避免“頭痛醫頭”、“捉襟見肘”,形不成合力。
2、正確引導,促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
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終取決于企業和整個社會需求的拉動,尤其是作為成果轉化主體的企業的拉動。
從政府角度看,一是要通過產業導向政策、科技進步政策、創業投資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引導企業切實把經濟增長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激發企業對科技成果應用的內在需求,改善經營者短期行為。二是要力促企業以產權制度的創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使產權關系由模糊走向明晰,使產權結構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使產權流轉的凝固化走向產權轉讓的市場化。三是要力促企業不斷增強自主開發能力,引導和扶持企業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建立企業科技投入制度,充分發揮企業科技投入的主體作用;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健全科研單位的中試基地和企業的技術依托單位;建立企業科技人才的吸引、培養和使用制度等。
從企業角度看,則要特別強化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加快自主創新步伐。企業要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就不能僅僅限于被動地做科技成果的吸納方,必須敢于挑戰風險,把握市場先機,積極主動地開展研發和轉化運用,積極主動地聯合高校、科研機構成為科技成果的生產方乃至轉讓方,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
3、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力促產學研一體化與科技成果轉化的互動效應。
企業無疑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和科技成果轉化主體,但當前單純地強調企業的這種主體地位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認識科技創新與產業化體系的層次結構,相應地建立和完善整個區域的多層次、多環節有機結合的創新與轉化體系??萍紕撔潞统晒D化需要通過更多的資金投入特別是更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來進行,其中當然包括企業、政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及社會其他要素在內,必須協調構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針對目前科技產業化體系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散、亂、互相分割的狀況,今后應致力于形成一個由政府所主導或支持,由相同或相近產業,或者其他關聯產業內的企業之間,結合相關科研院所,按照自愿互利、共同發展原則組織起來的專業化協作和聯合研發與轉化體系。具體內容包括:通過深化改革現行科技管理體制,及時把有關產學研一體化的工作納入到科技計劃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中去;完善現有科技成果管理和鑒定制度,將產學研成果創新與轉化的管理納入科技管理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內涵和市場外延;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按照企業“訂單”來確定研究課題,開發課題研究;從機構、人才、信息、中介等方面為產學研合作創造有利條件,建立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三位一體的管理協調機構,統一領導、協調行動;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以資產為紐帶,組成共同參股或相互持股的經濟實體;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聯合建立各種中試基地,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示范園區、留學生創業園等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發揮其在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示范和推廣作用。
4、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中介機構和技術市場建設。
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是技術轉移和擴散的橋梁,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不可或缺的紐帶。為進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今后要突出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官產學合作等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中介組織,為國家科技計劃的組織和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提供全方位服務,推進成果轉化服務活動的社會化、產業化。特別是要以法規的形式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轉讓市場、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評估和咨詢服務機構,包括進一步制定新的方針,創新發展技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功能,推進技術、人才、資本、產權的有機結合,并形成網絡化;培育和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和服務產業化為方向,通過扶植、培育和規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使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躍上新臺階,推進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技術市場建設方面,一是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網絡平臺建設,拓寬成果轉化的信息渠道。二是要加強技術市場的組織建設,建立若干獨立的具有工程樞紐性質的大型技術市場,為科技成果的轉移提供諸如咨詢、交易場所、定價評估、仲裁、網絡中心、牽線搭橋、信息收集與傳播、人力資源培訓等一切便利條件。
5、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拓寬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投入渠道。
針對目前科技成果轉化投入總量不足、產業化回報率不高等問題,今后必須加快構建國家、企業和民間三方都有積極性的研發和轉化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大力拓寬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渠道。
一是政府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近年來湖南在省級財政加大對科技投入的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科技項目經費的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科技資金支持乏力的矛盾,但從發展需求來看還很不夠,今后應全面推行科技成果轉化計劃,每年根據經濟發展實際,在不斷增大投入總量的基礎上,選擇一批科技成果和高新技術作為推廣重點,明確具體的推廣目標,抓典型、搞示范,逐步予以重點突破。
二是要建立風險投資和科技企業信譽保障體系。風險投資和擔保機構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資金來源,是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環節中的“中試”和小企業孵化過程中資金短缺的根本途徑。要建立相應的政府金融支持機構,提供創業長期低息優惠貸款,利用市場機制,拓寬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渠道。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現有政策法規落實到位,如對資本投入,應成立相應的擔保和保險機構,建立信用保全制度,為高技術創業企業提供銀行貸款的政府擔保;建立政府出資的信用保證機構,為科技企業的融資提供信用擔保。
三是要進一步研究制定風險轉移與分散政策,例如對于可以商業化的科技成果,一般主要應通過市場來實現技術的轉移和擴散;對于關系國計民生、商業化較為困難,或者利用市場難以實現有效的轉移與擴散的科技成果,政府要利用行政手段實現轉移、擴散。要興辦官辦風險投資公司,加大對競爭性行業及高精尖項目的風險技術投資,同時對風險資本市場起引導作用;特別是要鼓勵不同所有者共同出資組建股份制風險投資公司,使其逐步成為科技風險資本市場上的主要資本形式和主要投資機構。配合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運作,逐步建立科技企業的“柜臺交易市場”;創建和發展專業性的科投投資基金;建立全國或地方性的科技風險補償基金,對科技融資者的投資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等。
參考文獻:
[1]楊永年,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若干問題[J].科技成果縱橫,2003(2).
[2]周宏,科技成果轉化再思考[J].安徽科技,2002(9).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互聯網+”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云計算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年來,我國云計算市場迅猛發展,云計算產業已從最初的理念探討的造勢階段升級為深化落地階段,進入了更為實際的、以落地案例為導向的務實階段,并且在企業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權威調研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全球2015年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交換機)的支出將較2014年增長26.4%,達334億美元。這一數據表明,云計算落地的進程正在加速,在全球IT建設增速整體放緩的時候,云計算正在成為拉動增長的強勁動力。
究竟是“互聯網+”助力云計算產業發展,還是云計算為“互聯網+”的轉型保駕護航?在2015第八屆中國信息主管年會(以下簡稱“年會”)舉辦的主題為“‘互聯網+’助力云落地”的分論壇上,專家、領導及企業代表用精彩的演講和圓桌對話對這一話題展開了探討。
“互聯網+”時代,云計算產業如何發展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在年會上,中國電子企業協會會長、云體系聯盟顧問董云庭發表了主題為《DT時代的信息化與市場機會》的主題報告,他從理論、技術到市場發展對產業進行了深刻的剖析?!靶畔⒒侨蚧季?,現階段,技術更新速度加快。原來的信息化與工業化叫滲透,現在叫高度融合,是由創新引領的發展。在信息化領域,必須是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齊頭并進,未來由客戶和服務主導信息化發展?!痹谡劦健盎ヂ摼W+”如何發展的時候,董云庭認為,供和求如何實現無縫對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云計算時代,一切數據均將“云”化,當企業和個人擁有從互聯技術中獲取的個人價值和職業價值的同時,也承受著同等比例增幅的網絡安全風險的威脅。微軟中國首席安全官邵江寧在談到云安全問題的時候提到,要做到真正擁抱云計算,要解決一個巨大的問題是信賴。隨后,邵江寧著重解釋了可信的原則――安全、隱私、管控、合規。他認為,在云計算時代,“互聯網+”時代,僅僅做到自身安全是不夠的,微軟有義務去保護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安全。
來自中科院計算所集成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的趙曉芳主任則認為,“互聯網+”就像一場“聯姻”,是截然不同的原生態家庭的深度結合。IT業某種程度上是白富美――高工資、高待遇,而傳統行業是思維慢、轉型慢、負擔重,兩者放在一起要產生它的下一代,需要很多磨合。這種有趣的解釋也生動地詮釋了“互聯網+”的本質所在。
任何信息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軟硬件產業的協同發展。硬件企業從不聯網到聯網,到連商業模式都有著不同的進化階段。智能硬件便是現階段硬件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機智云創始人兼CEO黃灼,就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等問題,進行了現場分享。 “機智云希望物聯網落地到硬件,落地到各行各業,希望能夠通過我們開發的產品和工具,幫助做產品的廠家,為他們提供服務?!秉S灼說道。
創新優勢緣于體制優越
比德瑞三國地處中歐,自然條件與人文環境皆佳,尤其三國的國土開發建設水平之高、宜居環境之優美、創業創新環境之優越,給我們留下極深印象??v觀三國之發展,可用經濟繁榮程度極高、社會發展指數極佳、科技創新水平極優來概括,充分展示了當今世界現代化水準。以先進科技為支撐的制造業領先世界,德國、瑞士、比利時分別擁有世界五百強企業21個、15個和6個,約占世界總量的10%;諸多世界著名品牌產生于斯,2011年世界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德國有10個,瑞士有5個,足見其產業實力與競爭力,因此被稱為國際社會關注和膜拜的工業文明“圣地”。
縱觀當今世界,以工業革命為契機的現代化進程,無不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推動力。自18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伴隨經濟危機所引發的科技革命,成為工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每次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產業升級,都起到了推動經濟飛躍、造福產業大軍、促進國家現代化的作用。比德瑞三國地處歐洲工業革命的前沿,率先融入科技革命的洪流,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依靠創新優勢率先進入現代化行列,成為牽動世界經濟的領跑者。2010年德國GDP達到3.3萬億美元、瑞士5224億美元、比利時4613億美元,分別居世界排名第四位、第十九和第二十位。世界人均GDP排名,瑞士排第四位,人均 67074 美元;比利時排第十五位,人均 42596美元;德國排第十九位,人均 40512美元。比德瑞三國土地面積與人口,不足世界0.3%和1.4%,卻擁有世界7%的財富,真可謂小而強、少而富、精而美??!
如此驕人的發展業績,并非自然形成或輕易得來,而是源自艱辛創業與智慧創造,源自超強的科技創新實力。據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2011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瑞士創新水平在125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一,德國排第十二位。之所以擁有科技創新優勢,不是比德瑞三國的人比別人聰明,不是科技資源比別人雄厚,也不是客觀條件比別人優越,而是在制度安排上更勝一籌,靠科學的體制安排造就了創新優勢,依靠有效的科技體制,促使科技創新高效率運行,使有限的科技資源創造了無限的創新成果??傊?,比德瑞科技實力源于創新體制,有效率的創新體制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發展中國家最難企及的“軟肋”所在。深究其體制創新奧秘,洞悉體制創新決勝科技創新的秘訣,對促進我國科技創新意義極其深遠。
優越體制激活創新市場
提起科技創新,人們往往注重資金、人才、設施和院所等硬件建設,固然這些物質條件必不可少,沒有足夠的物力和人力投入,也無法生成有效的研發和轉化過程,必要的物質基礎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僅有良好的物質基礎,沒有相應的體制作保證,沒有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就不能有效地配置科技資源,無法實現有效率的科技再生產。
依據創新理論的先驅者熊彼特的解釋,創新的本意是“組合”的概念,就是生產要素和條件的有效組合,能促使經濟發展。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把一種從未使用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以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新組合”。作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引進“新組合”,進而實現創新發展。所謂“經濟發展”,就是不斷地實現這種“新組合”,其目的是獲得潛在的利潤,即最大限度地獲取超額利潤。后來人們把“創新”概念,引用到科學技術的研發轉化過程,將新工具或新方法的發明與使用,稱之為科技創新。當然,這種“新組合”不能自然形成,需要必要的制度環境條件。
那么,如何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呢?被稱為新制度經濟學的創始人,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所創立的“制度變遷理論”,進一步揭示了企業家創新的奧秘。他用制度經濟學的方法來解釋經濟增長,將“制度”作為內生變量運用到經濟研究中去,把產權制度、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作為經濟演進和經濟發展的變量,認為有效率的產權制度對經濟增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從“增長比停滯或蕭條更為罕見這一事實表明,‘有效率’的產權在歷史中并不常見”的事實分析中,得出經濟能否增長受制于產權制度的結論。進而言之,有效率的產權制度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是產權功能與資源配置的效率相關,另一方面有效率的產權使經濟系統具有激勵機制。這種機制的激勵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降低或減少費用,二是人們預期收益得到保證,三是充分界定的產權使得個人的投資收益等于社會收益。在諾斯看來,產權制度的合理安排、科學界定和依法保護產權,會給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科技推廣;縣域經濟;對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4-0076-01
1 廣西縣域科技供求現狀
1.1 需求現狀分析
一是農戶科技需求趨向于現實性,更加注重科技成果帶來的經濟效益。農民對適宜當前生產條件、投資少、效益高的適用技術,如獲至寶,備受青睞,而對“高談闊論”、經濟效益差的技術無人問津。二是對科技服務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更多的農戶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地接受原始或簡單處理的科技信息,轉而要求針對性更強、適應性更強的知識。三是對科技服務方式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在調查農民獲得新生產技術的途徑上,27.4%的農民回答是觀察鄰居的生產,22.4%的農民回答家人之間的交流,24.5%的農民回答政府推廣、培訓,25.7%的農民回答主動學習(看書、電視、墻報、聽廣播等)。
1.2 供給現狀分析
一是現有科技成果較多,但有效供給量不足。目前,廣西農業技術成果的構成是單項成果較多,綜合配套技術成果較少,偏重于種植業的糧食作物研究,而忽視農業中其他技術的研究。二是科技成果的供給結構尚不合理。在科技推廣的過程中,推廣的人員主要是農業科技人員,推廣科技成果多是根據上級的要求,真正根據農民的需要來推廣科技是較少的。三是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率較低。農業推廣部門與行政以及相關單位之間不協調,推廣體系內部上下關系不暢通,使得農業推廣人員人心不穩,造成人員流失,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步履唯艱,嚴重地阻礙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四是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供給體系不健全,供給主體單一。農村地區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的供給部門一般有:鄉鎮政府的農技推廣部門,經營性農業企業,扶貧機構。但鄉鎮政府一般占據主導地位,這種單一的官方主體模式對于農民獲得科技信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廣西縣域科技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1)科技供給方和需求方缺乏有效的溝通。作為科技主要供給方的政府部門,包括了科技特派員、科技推廣人員、特聘專家等,在推廣中往往過于主觀盲目,沒有充分的調研,不符合企業、農民的需要。
(2)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缺乏高層次人才。據統計,2009年廣西從事科技活動人員8286人,其中縣屬科技人員412人,所占比例不足5%。這一比例與當前廣西農業結構調整不相稱,加上農業科技人員技術本領更新換代慢,目前鄉鎮大多數農業科技人員所擁有的技術多為常規農作物栽培管理、家畜家禽一般飼養管理等,真正掌握“名、特、優”種養管理技術的很少,更談不上產后的包裝、加工、貯藏、運輸等方面的技術了。
(3)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由于縣域財政本身有限,對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也有限,可持續性較弱,難以滿足科技成果轉化對資金的需求。支撐縣域科技投入的很大部分依賴群眾和企業的自籌,而這部分資金更多地依賴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
(4)中介機構不健全。目前只有個別縣建立起專業的農業技術服務市場,一些少量科技市場是由原來政府有關部門轉變或成立,因此,在職能、人員角色轉變等方面都不夠徹底,很難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3 政策建議
(1)建立適合農戶需求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運行機制。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為科研人員、科技推廣人員、農民發揮潛能提供物質保障與制度保障,努力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一是政府應調整和完善科技管理體系。二是優化科技發展環境,營造鼓勵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三是以技術創新項目為紐帶,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各種創新要素的有機集成和有效組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2)增加對科技事業的投入,構筑良好的資金保障體系。一是各級財政都要按照“廣西科技投入條例”中的有關規定,逐年增加對科技的投入,確??萍既椯M不低于當年財政支出的1%。二是要引導社會各界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尤其是鼓勵農業企業和農民增加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通過建立科技投資風險基金,完善科技投入金融體系。
(3)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評價及激勵機制。必須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實施農業科技人才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從全國和世界各地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廣西長期工作和短期服務,特別是要大膽引進和使用急需而又緊缺的高新農業科技人才。要高度重視和培養“家里”的人才,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并防止人才流失,這是科技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
(4)充分發揮科技中介服務組織機構。一方面利用示范園區、示范基地對農業生產影響重大、市場前景好的技術成果,進行重點推廣應用。另一方面發揮協會、民營科技企業、科技貿易機構等科技實體或中介機構的積極作用,拓寬科技成果推廣的渠道。另外要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農民接受及應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桂嚴.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J]. 安徽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