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企業稅務管理要求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稅務籌劃概述
稅務籌劃是企業的一項重要會計活動之一,指的是企業在遵從稅法的基礎上,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優化管理從而降低稅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在管理過程中能夠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是對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基于總體考量層面的人為規劃,在不違背法律的基礎上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企業經營效果最大化。
稅務籌劃活動的進行具有極強的目的性,目的在于使得納稅企業通過合理的企業管理活動優化降低稅款繳納,在企業管理中是對整體經營管理的一種深層次管理目標。納稅管理活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對企業經營活動與投資活動進行提前性考量,以此降低企業稅務支出,保障企業稅收。在當前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企業稅務籌劃的要求也隨之而增高。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求與企業發展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基于當前企業的發展實際而進行相應的稅務籌劃工作。
二、稅務籌劃對企業經營的作用分析
合理的稅務籌劃活動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經營效果,對企業作用效果顯著,能夠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1.實現企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
企業通過有效的稅務管理與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實現企業內部經濟利益最大化,達成企業的基本經營目標,符合企業的經營初衷。同時對企業內部資本流向進行動態化監控,基于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考量,對企業內部資金進行優化配置。在企業優化管理過程中,隨著經營利潤的增加,企業的資本流入也隨之而增加,較強的資本流動性,更好地發揮企業勞動力與實物資產的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基本物質與人力條件。以此可促進企業更進一步地發展,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在企業內部資金流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循環效果。
因此,從整體上分析,稅務籌劃活動對企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顯著作用,在企業內部顯著促進了社會資源的流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與動力。
2.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企業會計管理活動中進行稅務籌劃的驅動力為追求經濟效益,企業利潤指的是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整體利潤中,扣除生產或者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之后剩下的經濟效益。成本的重要構成之一即為稅費,通過有效的稅務籌劃活動能夠降低企業繳納的稅款,從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企業通過有效措施的運用能夠降低自身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稅費,減少企業稅務負擔,緩解企業在資金方面的一些壓力,提升企業利潤空間,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企業稅務籌劃原則
企業稅務籌劃活動是在一定的原則下進行的,要求遵從合法性原則,符合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堅持經濟性原則,稅務籌劃活動達到良好經濟性,要求稅務籌劃工作所產生的收益大于成本。
1.合法性原則
稅務籌劃是企業的一項合法管理活動,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求遵從合法性原則,各項活動的開展要求符合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在此基礎上作出企業的各項發展選擇。稅務籌劃活動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復雜性,前提是了解經營業務相關的稅法規定,要求企業會計人員詳細掌握納稅活動中的各項細節,尊重納稅活動的神圣性,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稅務籌劃。
對企業業務發展活動進行綜合性賬務管理,掌握企業稅款繳納的相關經營項目,對此密切關注,并分析相關的稅法規定。結合稅法政策的具體規定與調整,減少對企業相關經營活動的不良影響,并制定企業政策發展要點,在不違背法律的基礎上制定適宜的稅務籌劃管理活動。
2.經濟性原則
企業會計處理中,稅務籌劃活動進行會導致企業部分費用發生變化。在納稅行為恰當的前提下,所產生的稅務籌劃收益能夠抵消所產生的成本。但是在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活動不佳時,企業稅務籌劃可能難以達到理想效果,與稅務預期效果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甚至出現難以抵消稅務籌劃成本的現象,使得稅務籌劃工作毫無意義。因此,企業稅務籌劃活動開展中,應當堅持經濟性原則,即企業稅務籌劃活動應當達到良好的經濟性,要求稅務籌劃工作所產生的收益大于成本。稅務籌劃活動應當從企業長期發展角度進行,與企業一定時間的發展目標相契合。而實現稅務籌劃目標的原因之一為稅務籌劃工作中風險的存在,在稅務籌劃過程中由于市場變動、稅收政策變動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增加了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風險。
四、企業稅務籌劃策略
企業稅務籌劃活動應當遵照稅法的前提下合理進行,優化籌資環節中的稅務籌劃,投資環節中的稅務籌劃,優化收入結算中的稅務籌劃,結合存貨計價方式進行稅務籌劃,優化成本費用中的納稅籌劃,與企業實際發展活動相結合,提升企業會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1.遵照稅法的前提下合理進行稅務籌劃
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求嚴格依照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現象,通過合理籌劃與有效管理提升企業運行中的經濟效益。在保障國家稅收利益的同時,優化企業內部管理,降低企業內部稅費。
2.優化收入結算中的稅務籌劃
企業經營過程中,由于銷售活動、貸款結算方式等的影響,企業結算中的實際確認時間與稅收繳納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根據我國稅法當前的規定,在對直接銷售貨物的管理中,按照實際收到的貨物的標準進行管理,不管貨物是否發出。在交易行為中,將訂單交于購買方,由后者確定貨物收到時間。企業會計在管理中將其視作委托于銀行的付款方式。在貨物收到之后,結合貨物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貨物管理。企業當天收入按照合同中約定的收款日規定進行計算,隨著當前多種銷售方式的出現,預售已經成為企業經營中采用的常見方式之一,按照預售環節中的相關規定進行稅務處理。由此在企業銷售管理中可以結合實際銷售活動進行籌劃,通過銷售活動的調節可合理規避一些稅收,增加企業經營利潤。
3.優化籌資環節中的稅務籌劃
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以及投資規模的擴大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為支持,因此企業需要進行籌資活動。企業籌資活動包括權益籌資與債務籌資,均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成本。企業籌資方式包括企業借款、非金融機構借款、銀行借款、企業既有收益等,籌資活動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成本實現資金籌集目標。企業不同的籌資方式的稅后資金成本以及稅前成本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在我國稅法中有相應體現,不同籌資方式采用了不同的資金成本列支方式,企業可基于此優化稅務籌劃工作。
例如企業在選擇向銀行進行資金籌集方式時,雖然具有較高的費用與利息,在企業內部具有較高的資本使用成本,但是選擇該種資金籌措方式能夠獲取良好的財務杠桿收益,同時可在稅前扣除貸款利息,因此在經營過程中,降低了企業的貸款利率。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經營情況以及稅務籌劃的實際需求而選擇適宜的資金籌措方式。
4.投資環節中的稅務籌劃
企業在傳統的經營活動方式之外,經常進行一些投資活動,與經營活動共同構成企業經營利益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投資活動中,通過不同的技術處理方式,稅款繳納數額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例如企業在對閑置庫房的管理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處理能夠得到不同的處理效果。若將閑置庫房出租,稅款繳納方式為,結合租金收取相應比例的增值稅與房產稅;若將閑置庫房通過整改之后對外提供倉儲服務,在稅款征收上,則是對倉儲費用征收增值稅,在對房產稅的征收上,按照房產原定數額扣除一定金額再進行房產稅繳納??梢?,在對企業閑置庫房的處理過程中,運用后一種處理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稅負,從而達到不同的節稅效果。因此,針對企業物資或者資產通過有效的稅務籌劃能夠降低企業稅費繳納。
5.結合存貨計價方式進行稅務籌劃
在對庫存商品及存貨管理中具有多種計價方式,不同的計價方式對期末成本計算具有一定影響,在存貨計價管理過程中,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計價方式進行。在了解當前新會計準則的基礎上,綜合性處理相關會計數據,在對會計信息處理時,綜合運用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等方法進行。庫存商品及存貨價格處于一個變動狀態,在存貨管理過程中,要求基于實際價格變動進行管理。企業會計處理過程中可以結合多期發展成本理念,妥善處理由于期末存貨而產生的成本問題,在存貨管理中可以適當降低期末存貨量,降低企業稅前收益,以此實現企業稅務籌劃。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求同時結合納稅管理方案與企業既定的會計標準,及時調整企業會計處理中的相關內容,按照發展性的原則進行合理納稅。
6.優化成本費用中的納稅籌劃
在成本費用管理過程中,需要繳納的稅款為收入所得扣除成本資金,按照增值率或者增稅率對增值的金額進行稅務征收。在企業會計管理中,容易出現納稅金額已經超過計算臨界值的現象,要求企業對此進行稅務籌劃,降低企業產品成本。在企業合法經營的同時,優化企業稅收管理,降低稅費負擔。當前企業大量運用了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方式,要求企業管理中針對不同的管理環節綜合靈活采用雙倍極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進行折舊。
結合稅務籌劃的實際要求進行成本費用管理,在企業會計處理中,對成本費用進行必要的折舊處理,靈活運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要求企業會計處理過程中,能夠對此進行準確了解,明晰加速折舊中的費用分攤,以此提升企業經營利潤。
7.與企業實際發展活動相結合
要求企業會計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與企業實際經營活動結合在一起。要求納稅活動具有較強的準確性,同時在稅務籌劃過程中,應當與企業的利益分配、投資活動開展等有效結合在一起,以此促進企業投資決策。
在稅務籌劃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稅負降低,而是應當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有效結合在一起,考慮稅務籌劃中可能對企業所造成的最終影響。避免納稅行為局限于某一個層面,要求從企業的實際經營現狀出發,進行更為高效地處理,以此優化稅收管理過程。結合企業當下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而優化稅務籌劃,提升企業稅務籌劃與管理的合理性與高效性,對企業成本費用等進行有效分析,降低企業成本中的酌量成本,以此優化企業稅務籌劃工作。
8.提升企業會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企業會計管理活動中,為了達到良好的稅務籌劃效果,要求企業會計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掌握企業經營活動所涉及的相關稅目,在掌握稅法相關法律的前提下,能夠準確預測稅款繳納的發展方向。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稅務風險等級劃分與對比,及時發現企業稅款繳納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企業會計部門將企業稅費繳納、企業經營活動與不同部門有效聯系,在遵照稅法的前提下進行稅款繳納。針對企業稅款繳納中出現的不同危險等級做出相應的處理方式,在企業內部對員工進行培訓,提升企業職工的綜合素養。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求會計人員掌握金融、法律以及稅務等多種綜合層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企業當下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情況有一定認知與了解,統籌企業當下發展與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從整體發展階段層面進行稅務籌劃,并加強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以此優化企業納稅工作。
9.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應當加強與相應稅務機關的有效溝通,與經營地所在的稅務機關建立良好溝通方式,就企業實際的經營活動與稅務機關進行有效協商、交流與問詢,在企業業務開展的初期階段即進行有效的稅務籌劃管理。通過有效溝通管理及時掌握企業應當繳納的稅款,對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稅務繳納有清醒而宏觀的認知。將企業對稅法的實際解讀與實際稅款繳納有效結合,將理論應用到實踐活動之中,通過與當地稅務機關的有效溝通,將對當地稅法的解讀運用到營業活動實際稅款繳納活動之中。
例如在轉讓定價稅款繳納中,稅款的征收與具體項目以及所在地之間有一定聯系,在稅務籌劃環節中,與當地稅務機關的有效溝通非常有必要。通過與不同地區稅務部門之間的溝通判斷轉讓定價是否合理,優化企業轉讓定價等經營管理活動。
關鍵詞: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因涉稅行為而引發的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企業的涉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規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繳稅款、罰款、加收滯納金、刑責(判刑、罰金)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二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用活有關稅收政策,多繳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發生日益不斷的巨變,企業面對政府政策的變動和日益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必須適時提高企業整體風險管理水平。而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到企業的戰略規劃、重大經營決策,小到日常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管理對企業的影響已越來越大。管理好稅務風險,不僅可以提高戰略規劃、經營決策的效率,而且可以為企業省稅,規避稅務風險。相反,如果在戰略規劃、經營決策初期對稅務風險考慮不足,有可能造成各種難以彌補的稅務損失。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欠缺,可能導致企業在納稅計算、申報等方面出現錯誤,給企業帶來稅務損失,甚至損害企業的形象。因此進一步完善稅務風險管理內控體系,不僅是企業高效運營的推進器,而且是大企業享受稅務機關所給予的優惠待遇的基礎。
一、 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現狀
國家稅務總局在2008年的機構改革中組建了大企業稅務管理司(以下簡稱大企業司),并于2009年5月5日頒布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大企業稅務管理司的宗旨是提高企業的納稅遵從度。其主要職責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服務方面的職責:
評價和指導企業建立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建立與大企業之間的直接溝通渠道,回應大企業的訴求;建立稅務機關上下級之間、不同部門和不同地區間的協調機制。做好溝通的紐帶工作,為大企業提高辦稅效率。二是管理方面的職責:制定與大企業稅收管理有關的工作規程與技術標準;建設和維護大企業管理信息平臺;組織開展對大企業的稅源分析、納稅評估;組織和指導省、市兩級進行必要的日常檢查、反避稅調查和稅務審計;根據評估和日常檢查結果與稽查部門共同制定重點檢查方案,并組織協調省、市大企業處參與重點檢查。
《指引》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大企業管理稅務風險提出了指導意見:
1.引導大企業合理管理稅務風險,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提高企業自我的稅務遵從水平;
2.大企業應結合業務特征設置稅務管理崗位,并明確崗位職責;
3.大企業應全面持續地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同時列出了企業應重點識別的內外部稅務風險因素;
4.大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信息與內外部溝通制度,確保稅務信息的收集和傳遞、管理層與稅務部門的溝通和反饋以及企業與稅務機關的及時溝通;
5.稅務總負責人和企業內控部門應做好監督工作。同時企業可以委托中介機構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相關的內控有效性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
目前,大企業稅務風險調查子系統已經建成,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乃至企業的稅務風險高低將會被評級。風險較低的企業不需要檢查,部分企業會被要求進行自查,根據自查結果,稅務機關會進行重點檢查。對風險較高的企業則有可能進行稅務稽查。
2011年7月13日,國稅總局了《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以下簡稱管理規程),《管理規程》以“以納稅人的需求為導向,提高針對性的納稅服務;以風險為導向,實施科學高效、統一規范的專業化管理?!睘樵瓌t,從遵從引導、遵從管控、遵從應對、遵從保障四個方面對各級稅務機關防范稅收風險、提高企業稅法遵從度給出了指引。進一步明確了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的新方向,《管理規程》貫穿了“稅收服務”的理念,而不再是一味的“稅收管理”。
據觀察,其實很多大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已經引入稅務風險管理。很多外商投資企業基于公司在全球對內部控制的要求,已經設有專門的稅務部門,并制定了稅務管理方面的程序文件,有的集團每年要花費巨資以保持較高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民營企業應注意在這方面加強學習,努力縮短與先進企業的差距,而國有企業也有提高稅務風險管理的愿望和迫切性
二、 大企業如何應對國家稅務總局對稅務風險管理的要求
《指引》不僅為企業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企業可就已出現的重要涉稅問題向大企業司反映,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尋求大企業司的溝通和協助;另一方面,建立與大企業司的直接聯系,及時反映企業遇到的政策和實施方面的問題。
作為大企業,大都涉及業務面廣、交易類型多、稅源供應大、跨區跨境頻繁,是稅務機關重點關注的對象。如大企業未建立和實施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稅務機關就會采取相應的稅收管理措施。從稅務機關的角度考慮,當企業對稅務風險管理越重視和投入,其稅務遵從度理應較高,稅收管理的風險就越低。當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系統不完善,管理層不夠重視時,產生稅務違規的概率就會相對較高。為確保稅源不致流失,針對風險較高的企業,稅務機關就會啟動深入的稅務檢查甚至是稽查。
面對機遇和挑戰,大企業應認真評估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系統與《指引》要求存在的差距,從而制定相應的行動策略。企業稅務部門應指定專職人員與大企業司或大企業處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盡早解決發生的重要涉稅問題,密切跟進新稅收政策的頒布。為了加強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大企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建立全面的稅務風險管理:
1.制定合理有效的稅務工作規劃。
2.在各項經營活動中全面考慮稅收因素。企業應遵循風險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在整體管理控制體系內,制定稅務風險應對策略,合理設計稅務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設置稅務風險控制點,建立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機制。針對重大稅務風險所涉及的管理職責與業務流程,制定覆蓋各環節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對其他風險所涉及的業務流程,合理設置關鍵控制環節,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協同相關職能部門,管理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
3.準確核算稅務事項,企業涉稅事項的會計處理必須要符合相關會計制度或準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要符合稅法規定。
4.及時、完整地進行納稅申報和報告。
5.妥善保存和管理稅務賬簿憑證以及報備資料。
6.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確保稅務職能和流程 得到有效執行。董事會負責確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總體目標、風險偏好、風險承受程度,批準風險管理策略和重大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及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評價審計報告。企業應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稅務風險管理要求,設置稅務管理機構和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稅務管理崗位責任制。建立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確保企業稅務管理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7.適當利用中介機構的能力和經驗,借助他們的稅務知識。
《管理規程》頒布以后,大企業應主動與稅務機關的大企業管理部門溝通,獲取更多的稅收政策的相關信息,同時積極反映稅收法規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考慮分析簽訂稅收遵從協議的利弊及對自身稅務風險的影響;大企業在根據《指引》制定內部風險管理機制的同時,應參考《管理規程》設置適當的內部稅務監控指標。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整體管理的一部分,應該把稅務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體系中,并且予以有效的執行。
三、 關于國家稅務局建立大企業稅務風險評估系統的一點建議
《指引》和《管理規程》的相繼頒布,表明大企業司或大企業處在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而且充分體現了“稅收服務”的理念。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建立在稅務風險評估基礎之上的,因此筆者認為建立有效的稅務風險評估系統顯得尤其重要,建議大企業司或大企業處在建立和完善稅務風險評估系統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對稅務風險評估系統的影響:
1.企業所處行業及經營環境不同,其稅務風險必然不同;
2.企業業務經營范圍的變動必然影響其稅務風險;
3.對企業采取的征管措施不同,可能影響評估數據的正確性,進而影響風險應對策略;
4.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變革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稅務法規變化快,稅收政策的變化比較頻繁,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時,應剔除國家稅收政策法規的變化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5.稅收執法風險的影響;
6.稅收計劃任務考核方式的合理性;
7.納稅評估所依據的信息渠道不暢,現有的數據庫信息不充分;
摘 要 稅務支出是供電公司經營中一項重要的成本,隨著我國稅務管理要求的提高,企業納稅籌劃的空間逐漸變小,稅務管理工作難度有所增加。本文對供電企業稅務管理的狀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其稅務籌劃管理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供電企業 稅務 籌劃管理
一、稅務籌劃管理對供電企業財務的重要意義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供電企業盈利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主體經營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稅收是企業經營中一項必然的成本支出,是企業收益的喪失,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預先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規劃,以達到節約稅負支出、進而增加利潤的目的是企業普遍采取的一種財務管理方式,即所說的稅務籌劃,而我國稅務管理也越來越嚴格,對企業納稅事項的監控要求逐步提高,使得企業稅務籌劃的難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如何更好的管理好企業稅務規劃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供電企業進一步加強稅務籌劃不僅是應對納稅環境變化的應時之舉,更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必要措施。首先,良好的稅務籌劃管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稅負負擔,通過合理避稅、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籌劃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本可以節省下的稅務支出,從而降低稅收在企業經營成本中占的比例,減少收益損失。其次,稅務籌劃管理也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一種調整,稅務籌劃使企業在財務決策前更細致的思考企業業務活動如何開展才是最合理有效的,從而規范其經營行為,調整不適合納稅利益最大化的活動,促進業務的健康發展,并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節約,提高運作效率。第三,稅務籌劃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要提高稅務籌劃水平,勢必要對企業會計核算、成本管理進行改進,從而規范了企業財務核算與管理基礎工作,促進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問題分析
很多供電企業雖然都有進行稅務籌劃,但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籌劃效果也高低不一,在某些具體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與不斷變化的稅務籌劃環境不相適應。
(一)稅務籌劃基礎管理環境不夠完善
供電企業要做好稅務籌劃,首要的就是良好的基礎管理環境保障。而從實際中看來,一是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思想還走不出以往的誤區。企業領導或財務人員在稅務籌劃中總會把管理的目標單純的定位于降低稅收支出,而忽視納稅籌劃的一些必要前提,尤其是守法這一條,從而導致其稅務籌劃計劃內容涉及逃稅、漏稅等違反規定的方法利用,使企業遭受稅務處罰的同時,更容易對企業的社會聲譽與形象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整體結果是得不償失。二是稅務籌劃組織與人員的基礎保障力比較低。目前很多供電企業財稅管理組織建設比較滯后,組織體系的完整性欠缺,稅務管理人員由財務管理人員兼任的現象普遍的存在,一方面財務人員可能對稅務管理不大熟習,稅務籌劃知識也比較欠缺,影響稅務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受時間、精力的限制,財務人員可能無法進行全面的稅務籌劃研究,降低籌劃效果,有時甚至不進行稅務規劃而白白損失了納稅籌劃利益。三是稅務籌劃管理的效率難以保障。企業財會信息化水平不高,加大了稅務籌劃管理的工作量和人工成本,同時也使稅務籌劃人員與企業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的聯系較為微弱,信息溝通不及時不充分,影響稅務籌劃管理的質量。
(二)稅務籌劃計劃的執行過程存在較大的偏差
稅務籌劃方案與計劃雖然制定,但效果如何需要具體加以執行才能充分的體現,出現偏差的原因首先可能是稅務籌劃人員所制定的方案不符合業務活動實際情況,而使最終企業執行稅務籌劃計劃的結果不僅未增加收益,反而產生更大的成本而降低了收益。分析其原因一是稅務籌劃人員經驗或能力不足,二是缺乏對企業經營業務的全方位了解與分析,導致計劃差錯。其次的原因在于具體執行稅務籌劃方案的部門及人員,他們對籌劃方案沒有真正掌握其操作重點,因而未把方案的籌劃措施做到位,造成執行效果損失,或者主觀上不配合稅務籌劃管理部門工作,實際工作中各行其是,未達到相互之間必要的協調,而使稅務計劃在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上難以實現,導致籌劃方案無法正常的發揮應有的效果。
(三)稅務籌劃管理缺少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
稅務籌劃是一項風險性較大的管理工作,既要應對稅收法律、政策、稅務處罰等企業外來風險的挑戰,也要考慮內部操作與經營活動變化等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而當前供電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理建設卻難以滿足稅務籌劃管理工作的要求。首先,尚未建立完善的稅務籌劃風險識別與評價體系。供電企業由于風險管理意識相對比較淡薄,內部風險管理系統性比較低,稅務籌劃管理人員沒有對企業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與歸類,缺少識別管理,從而也難以對如何發現這些風險進行指標評價與風險閾值范圍的事先把握,因此風險檢測無法開展。其次,風險防范與控制能力比較低。正由于缺乏事前風險預測與識別,稅務籌劃管理人員很少對可能風險提出預防的措施安排及發生時的減輕降低措施,使得企業在稅務籌劃風險出現時措手不及,對意外出現的抵抗力極差,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第三,稅務籌劃管理的后續評價與改進機制也比較欠缺。供電企業很多時候持續改進的思想不到位,本期稅務籌劃方案順利執行完畢后就認為打到了預期的目標,很少對稅務籌劃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進行考核評價,無法及時發現管理工作中不合理之處,而將未加以改進的稅務籌劃管理經驗在以后經營期間簡單復制,造成管理的僵化,也構成隱性的管理風險。
三、改進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工作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管理遠遠沒有想象中那么有效,諸多方面的不足嚴重影響了稅務籌劃目標的實現。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供參考。
(一)重視稅務籌劃管理環境建設,鞏固管理基礎保障
首先,正確的稅務籌劃思想是保障供電企業稅務籌劃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開展的基礎。企業要以領導層的正確把握為前提,走出錯誤思想的誤區,把稅務籌劃作為企業守法經營的建設重點來抓,為企業樹立稅務籌劃管理的正確方向。稅務管理負責人要保持與領導層的思想一致性,并積極的將合法納稅籌劃的思想在籌劃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進行傳達,從而使企業全體人員都能形成正確的管理意識。其次,強化稅務籌劃管理組織建設。企業要保障稅務籌劃管理的組織地位,就要從組織及人員的獨立上入手,設置必要的機構專門負責稅務管理工作,減少財會與稅務管理的混雜,從而保證稅務人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進行稅務規劃,開展籌劃管理,提高稅務管理的效率。第三,逐步提高稅務籌劃人員素質水平。要對派遣的稅務負責人的業務能力進行嚴格的考核,同時注重人員的稅務素質培訓與教育,多開展稅務知識講座及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使稅務管理有充分的人員隊伍保障。第四,以企業信息系統為媒介,提高稅務籌劃管理的技術應用水平,促進管理工作高效率的實現,同時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建設,形成稅務籌劃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經營管理等活動的相互連接的網絡體系,提高稅務籌劃管理人員獲得各種信息的能力。
(二)加強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監督,保障執行質量
對于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首要的是保障方案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企業在稅務籌劃方案制定后,要組織管理、財會部門的人員進行會議研討,對籌劃方案的質量進行評價,然后再貫徹實施,從基礎上消除方案執行不暢的可能。其次,要加強各部門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監督與檢查。一方面,企業可以要求各執行部門每月將稅務籌劃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形成書面報告,由稅務管理人員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及執行意見上報管理層,再由管理層反饋給執行部門,由其對執行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另一方面,企業要要求稅務籌劃管理部門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管理,以便能夠動態的掌握各業務執行部門稅務籌劃方案的實際執行過程中的質量與效率,及時提出意見糾正執行的偏差,保障正確籌劃方案的預期效果實現。
(三)健全稅務籌劃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抵抗能力
供電企業要將稅務籌劃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日常管理工作日程中來,建立健全風險控制體系。首先,完善稅務籌劃風險預測與識別機制,稅務管理人員要對企業內外部的可能風險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充分識別出潛在管理風險,根據環境變化與經營發展趨勢做好預測,選擇適當的風險評價指標測算出一定的風險防范閾值范圍。其次,強化稅收籌劃風險防范與控制。在風險預測與識別的基礎上,針對各種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加強事前控制。以風險閾值為依據,對超出標準的風險采取及時的控制手段,以盡量降低風險影響,或實現風險的轉移,減少企業經營受到的消極影響。第三,建立稅收籌劃管理后續評價與持續改進機制。企業要樹立持續改進意識,將稅務籌劃管理作為持久工作,在每期結束后,對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質量與結果進行專門的考核,對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行評價,良好的經驗不斷保持,管理教訓要引以為戒,在后期管理中加大改進力度,從而實現籌劃管理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鄭超.電網企業納稅籌劃研究.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11).
[2]朱涉世.芻議電網企業在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財經界.2010(3).
一、企業稅務管理的意義
所謂稅務管理就是根據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來建立企業的稅收政策,從而對企業的稅務工作進行有效的規范。企業的稅負成本主要是企業的重要外資成本,其風險較高,因此對企業的稅負成本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保證其風險性的降低,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目前,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在執行的過程之中會出現諸多問題,為了保障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對工作的目標進行明確。通常,這項工作有三方面的目標:稅務籌劃、規避風險和準確繳稅。因此,企業的稅收管理政策要與企業的發展情況和企業特點相符,保證企業擁有規范的稅務行為,并且對稅務管理的方式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優化,從根本上確保企業的經濟收益。
二、企業稅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工作人員素質不夠,缺少認識
通常,企業對資金的重視高于產品的價值,所以對稅務的管理也會有所忽視,進而對資金的使用方式和資金來源無法進行明確的劃分。此外,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對會計核算等工作也沒有足夠的關心,沒有與其它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對稅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高。并且由于大部分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沒有采用專門的管理人員,通常是以企業內部的人員進行兼職,這導致了企業的稅務管理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并且對稅務管理的認識和理解也不足夠。在稅務管理的過程中只是進行簡單的記賬工作,對資金的管理不夠及時有效,從而出現資金遺漏等問題。此外相關的工作部門對這項工作的管理也比較寬松和簡單,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夠嚴格,從根本上影響了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2.企業產權混亂
在執行稅務管理的工作中,企業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統一,從而缺少了對稅務工作的制約。由于企業管理層對這項工作的不重視,管理的不完善,致使管理的權利和應該執行的義務都不夠明確。降低了企業稅務管理的工作質量。
3.稅務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多數企業在稅務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致使企業的稅務管理缺少規范的工作流程。由于企業所存在的特殊性,不完善的制度會導致企業在納稅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稅務問題,然而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的責任劃分,找不到相應的負責人,進而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更加嚴重。
4.法律觀念薄弱、執行力低
由于對企業稅務管理的不重視,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低下,導致企業稅務管理的執行力度低下,缺少對責任的承擔。并且相關部門之間沒有相應的工作溝通,導致工作銜接不上。還有一部分企業在納稅方面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在稅務規劃的過程中沒有參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目標無法實現的情況下,企業會采用透水、漏稅等方式進行目標的達成,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稅務管理的質量。
三、企業稅務管理的優化對策
1.建立完善的稅務責任體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稅務管理體系,企業首先要加強對稅務管理人員的篩選,建立一個專門的稅務管理團隊。確保其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對稅務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確保稅務工作有效的進行。此外,還要加強對稅務責任的明確,建立完善的責任體制。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強調對稅務管理的要求,不斷對企業的稅務制度進行調整,確保其與國家制度能夠相互適應。對稅務管理人員還要進行定期的考核,確定其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加強其工作的責任感。
2.優化稅務制度
在目前的稅務法律法規之中缺少對企業會計工作的規定,從而使其無法達到真正的要求,進而導致企業經濟活動之中所產生的諸多問題。由于稅務管理的制度不夠完善,會計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企業對稅務制度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國家也要制定更加全面的法律法規,用法律的手段制約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
3.對企業稅務管理進行整體加強
從整體入手,加強企業日常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定期的編制以及對現金的合理預算工作。確保企業收支安排的合理,對企業的資金狀況進行明確的反應,避免資金的浪費,從根本上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工作。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定義;稅務風險成因分析;稅務風險管理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法規定,造成企業應納稅而未納稅或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法處罰及聲譽損害等風險。當今大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把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作為稅收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也是優化大企業稅收服務的基本要求,為了引導大企業防范和控制稅務風險,實現涉稅業務零風險,全面實施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現就稅務風險成因及風險管理進行探討。
一、大企業稅務風險成因分析
第一,政策執行不到位。大企業財務人員注重對財務會計知識的學習、培訓,能夠對多種經營業務會計上處理的得心應手,但對稅收政策的理解難免不夠準確、不夠深入,對稅收政策的了解不夠及時,出現了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該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未享受的情況。大企業經營形式多種多樣,有些行業過時的規定仍在運行,加之稅收政策的復雜性,致使稅企雙方在稅收政策的認識、把握和執行上存在差異易造成企業對稅法有自己的看法,而稅務機關卻做出不同的解釋,由此產生納稅風險。
第二,內部控制不力。大企業組織機構龐大,財務核算方面一般比較及時、準確、規范、納稅行為通常比較規范。但由于企業內部管理觀念和方式的不同,部分企業的稅務管理相對比較薄弱,在實際操作中,納稅遵從常常有差異。
第三,溝通協調不夠。大企業負責人一般重點關注企業的經營目標和財務報告目標,在分析財務管理中的涉稅內容與稅務機關的溝通有所欠缺,容易忽略一些具體的涉稅業務,從而造成納稅風險。
二、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具體內容
第一,建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稅收征管及稅收輔導工作,辦理納稅申報、稅務復核、發票認證,稅收宣傳,稅務審計評估,使企業通過內控制度體系防范規避稅務風險。
第二,實施專業化分類管理。依據信息化管理手段,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橫向數據分析,對同企業不同時期的縱向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防范稅務風險。
第三,建立大企業稅收核算風險預防機制。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工藝流程、財務狀況,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的各個稅種的管理和核算模式,對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涉稅事項以稅收政策為依據,予以標準化列示,成為辦理涉稅事項的操作指南。
第四,以加強宣傳溝通為途徑,建立大企業稅務風險溝通機制。通過稅務部門對企業的稅務政策宣傳、輔導培訓,督促大企業按照稅法要求核算納稅,將征后審核變為征前管理,從而使企業自我糾正。
1.跨區域經營布局,主管稅務機關多元化
廣投集團經營主要集中在廣西,目前已經向區外貴州、江西、甘肅、內蒙、四川等省份發展,并延伸至東南亞、香港等境外,這種跨區域經營布局使得廣投集團面臨多地稅務機關的監管,由于稅收管轄權不明確而引起稅務機關之間的爭議時有發生。
2.關聯交易較為頻繁,公允價格難以衡量
隨著廣投集團規模的擴大,母子公司間及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間的關聯交易相當頻繁和普遍,如何確定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并取得稅務機關的認可成為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3.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較高,依法納稅和維權意識較強
廣投集團擁有眾多具有會計、審計和稅務等專業注冊資格或中高級職稱的管理人才,一些企業還聘請稅務師事務所擔任稅務顧問,依法納稅和維權意識較強,具備一定的稅收籌劃能力。
二、集團稅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廣投集團不斷發展壯大,業務擴張到多個領域,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顯露出來的稅務管理問題越來越多,這對廣投集團的稅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調研發現廣投集團的稅務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足,防控措施被動并停留在表層
主要表現在:各企業風險把控能力不足,對中介依賴程度過高,不易于打造集團自己的稅務風險管理團隊;缺乏系統化控制稅務風險的機制,應對稅務風險的方式比較被動,經營中很少主動去規避稅務風險。
2.各所屬企業獨立開展稅務管理工作,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
集團內多數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由會計核算人員兼任,主要職責在于會計核算和稅費繳納,在稅務管理工作上缺乏溝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納稅管理機制,即使是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常因信息溝通不暢而難以被企業自我發現。
3.國家稅收政策更新快,員工稅務風險意識和稅務知識跟不上發展的要求
目前,我國新一輪稅制改革正在進行中,整個稅法體系不斷完善,一些稅收法律、法規、規章都在頻繁變動中,部分負責稅務工作的員工缺乏系統地培訓,沒有及時掌握稅收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的影響;或者由于工作經驗不足,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對稅收政策沒有了解透徹,容易造成企業多繳、少繳稅款的情形發生。
4.對重大涉稅事項管控不到位,部分稅務籌劃存在涉稅風險
一些企業被稅務機關稽查時,出于對考核的擔心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及時甚至不愿意主動向集團總部報告,使得集團總部不能及時協助各企業解決問題,造成損失進一步擴大;還有一些企業自行進行稅收籌劃,由于專業水平有限,忽略了某些潛在的稅務風險。
5.稅收優惠政策研究不足,未能充分實現降本增效部分企業對稅收優惠政策不熟悉或理解不到位,未能積極爭取享受稅收優惠,尤其是一些不常用的稅收政策,如專項資金除、專用設備所得稅優惠以及地方性的優惠政策等等,往往容易被企業忽略,喪失開源節流的機會。
三、集團稅務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實施
1.搭建集團稅務標準化管理框架體系
(1)控制環境
①實行集團總部、二級平臺企業(簡稱平臺企業)、三級及以下基層企業(簡稱基層企業)協同管理的三級體系三級管理體系充分體現了廣投集團所倡導的“集團化、專業化、差異化”的管理指導思想,充分發揮了平臺企業作為集團各業務板塊管理機構的作用,彌補了當前集團股權層級過多和某些基層稅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較低的缺陷,更能適應集團戰略發展的需要。②建立不同層級的稅務管理專業團隊集團總部需設立專職稅務管理人員,各所屬企業設立專職或指定專人負責稅務管理工作,專人專崗,職責明確,對稅務工作實施更為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充分地參與各企業全過程的稅務管理工作,對各企業的納稅成本和納稅風險能較好地實施控制。③制訂涉稅員工培訓計劃由于稅務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變化,各企業必須對涉稅員工進行持續的后續教育,確保其及時、熟練掌握最新的稅法規定。在方式上,廣投集團通過聘請專家為財務人員開展專項知識培訓,或通過召開專題研討會的方式交流管理經驗,并鼓勵各企業積極參加集團外部如納稅人俱樂部、中華會計網校、稅務機關等組織開展的各種專業培訓。④倡導誠信納稅管理理念,優化企業納稅風險管理的環境誠信納稅文化的培養可以為企業建立和完善納稅風險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和環境,廣投集團將此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倡導遵紀守法、誠信納稅的納稅風險管理理念,增強全體員工的納稅風險管理意識。
(2)風險評估
廣投集團對稅務風險的評估遵循風險控制原則,運用稅務風險管理理念,通過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兩種方式分析識別自身存在的稅務風險,明確風險等級,安排相應應對措施。具體方式如下:第一,集團總部或平臺企業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各企業開展稅務風險測評,依據測評結果有針對性地檢查自身存在的問題;第二,鼓勵各企業主動聘請稅務師事務所或稅務主管機關對企業涉稅事項進行日?;驅m棇彶?,及時發現潛在的稅務風險,采取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3)控制活動
①統一規范日常涉稅事項廣投集團依據國家目前的財稅政策,組織各企業對各項日常涉稅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后,對普遍存在卻又容易出現問題的一些涉稅事項進行了規范,如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發票管理、資產損失管理、稅務檔案管理、稅收減免、捐贈、關聯交易等,重點關注各環節的涉稅風險點,不斷優化管理流程。②建立重大涉稅事項監測機制各企業財務部應積極參與對外投資、并購重組、經營模式的改變、重大資產處置、重要合同簽訂等重大經營決策,并研究和監控相關稅務風險。對于特別重大事項,應及時報告集團總部財務部,由集團總部財務部進行稅務風險評估和指導,并對后續操作進行監控。③加強稅務會計管理一是要求會計人員加強學習,掌握稅收法規與會計準則對于同一涉稅業務處理上存在的差異,在對涉稅業務進會計處理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相關稅收法規的規定,從稅務稽查的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杜絕由于會計核算失誤帶來的涉稅風險;二是要求稅務管理人員在本年度會計核算結賬前必須對涉稅事項進行稽核,如發現問題需及時進行調賬或申請補退稅,涉及以前年度賬務調整的,稅務事項相應追溯到以前年度,正確計繳、申報稅款,從此前發生的一些案例分析,我們發現由于未執行年度結賬前的稅務稽核程序而導致企業多繳、少繳企業所得稅的情形屢見不鮮。④納稅申報實行三級復核管理,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各項稅費的計算、申報和繳納由稅務會計完成,且必須經稅務主管、財務經理、總會計師三級復核簽批后才能對外報出,納稅申報表必須歸檔備查。
(4)信息與溝通
①利用廣投財務網,建立稅收法規庫和案例庫,及時最新稅收政策,實現信息和經驗共享廣投財務網是廣投集團為加強整個集團的財務信息溝通和交流而建立的一個信息平臺,在廣投財務網上建立法規庫和案例庫較文檔式的法規匯編更便于信息的保存和及時傳遞共享。同時,鼓勵各平臺企業建立更具本行業特點,針對性更強的行業稅收法規庫和案例庫。②組建專家委員會,集中力量解決整個集團的疑難稅收問題為了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廣投集團在2013年成立了財務專家委員會,下設稅務專家組,并從各企業中挑選了一批優秀的稅務管理人員,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和答疑等方式及時解決了各企業稅務方面的疑難雜癥。③全方位地開拓稅務咨詢渠道,盡可能地避免稅務爭端由于稅法涉及面廣、內容復雜、且不斷進行更新,容易導致納稅人、執法人理解存在差異,造成各種爭端。針對這一難題,廣投集團拓展了稅務咨詢渠道:鼓勵各企業聘請不同的稅務顧問并共享資源,重大涉稅事項力爭取得較為全面、準確的意見;聘請稅務方面的權威老師授課并請求解答疑難問題;與主管稅務機關執法人員溝通,或通過正式行文的方式尋求主管稅務機關的幫助,力爭取得書面批復;進入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書面提問,爭取得到官方的權威解答作為最終的納稅依據。④完善稅企爭議的處理與協調方法,強化稅企溝通的能力面對稅務稽查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檢查前進行自查,發現有問題及時補繳稅款,減少滯納金和罰款;在檢查過程中,集團總部和平臺企業需積極協助被檢查企業合理合法處理好稅收爭議,特別是在對一些稅法規定比較模糊的事項進行處理時,需要增加政策解讀與溝通、外部專家答疑、啟動行政復議等環節,改變單一的稅企關系路徑依賴;檢查工作完成后,被檢查企業應及時將檢查報告報送至集團總部,對于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集團總部應及時進行規范。
(5)監督與反饋
①各企業每年年底前自查,集團總部或平臺級企業對部分企業進行重點抽查各企業在年底前完成對本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稅費計算的準確性、相關單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稅收優惠的享受程度、與稅務管理相關的內部控制風險等等;集團總部或平臺企業定期或不定期對部分企業進行重點抽查。②各企業報送上年度稅務工作總結及外聘中介機構出具的涉稅報告各企業要對上年度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由平臺企業匯總后上報至集團財務部。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集團稅務管理制度的遵從情況、上年度納稅情況、關聯關系和關聯交易、內部和外部稅務檢查情況、享受稅收優惠情況、稅收籌劃、潛在風險和應對措施等。如企業聘請了稅務顧問提供涉稅服務,還應將稅務顧問出具的上年度日常審核報告、所得稅匯算清繳審核報告及其他專項涉稅報告一并報送。集團總部和平臺企業對各所屬企業上報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稅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訂相應的防范與控制措施。③審計部依法對涉稅事項進行審計集團審計部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應關注被審計單位的稅費繳納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整改。
2.編制集團稅務標準化操作手冊
為了進一步細化納稅管理的各個關鍵環節,廣投集團在上述所建立起來的稅務標準化管理框架體系基礎上,結合各行業的特點及時編制稅務標準化操作手冊,從操作層面規范各企業的稅務管理行為,提高稅務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廣投集團所編制的標準化操作手冊主要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重點行業為試點分階段有序推進
廣投集團利用同行業企業在經營業務和稅收政策上有諸多相似之處的特點,采取了分行業編制稅務標準化操作手冊的方法,并以鋁業、電力和房地產三個重點行業作為第一期的試點單位,充分利用各行業一線稅務人員的工作實踐經驗,并發揮集團財務專家委員會中資深稅務專家的作用,組成以集團財務部人員為主的“行業稅務標準化手冊編制小組”,共同完成操作手冊的編制。
(2)綜合稅務管理和分稅種稅務管理相結合
廣投集團的稅務標準化操作手冊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綜合稅務管理和分稅種稅務管理。綜合稅務管理致力于從流程上對一些重點涉稅業務進行規范,將流程圖、制度、職位說明書等工具融合在一起,提高各企業在執行過程中的行為標準化程度,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稅務登記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發票管理、資產損失稅務管理、企業重組涉稅管理、稅務檔案管理、稅收減免管理、稅務稽查管理等主要涉稅流程;分稅種稅務管理則是以稅種作為主線,充分結合本行業經濟業務及財務核算特點來分類收集、整理相關稅收政策,并從征稅范圍、適用稅率、計稅依據、納稅時間、申報期限、稅收減免等稅收要素入手進行深入剖析,還將稅收法規地方性差異、納稅計算、賬務處理等細節流程貫穿于具體執行過程,逐步實現集團稅收政策的標準化,從基礎環節上促進企業對納稅風險的防范。
(3)重視特殊和疑難涉稅事項的標準化管理
除了日常業務以外,各企業在工作中偶爾還會碰到一些特殊和疑難的涉稅事項,如企業重組業務、碳減排銷售收入、合作建房等等,這些業務雖然發生的頻率較低,但是涉稅金額往往較大,如果處理不當會給企業留下巨大的稅務風險隱患,廣投集團在編制操作手冊時將其單獨作為一個章節,分別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讀,在集團內形成一個統一的處理模式。
四、結束語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防控措施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啟動了金稅工程四期建設,不僅僅是稅務方面,還將非稅業務納入管理范疇,實現多維化、全方位的全流程監控,我國正向“以數治稅”時期邁進。面對日益嚴峻的監管環境以及逐步提升的稅收違法成本,稅務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僅能夠減輕企業的稅負負擔,降低經營風險,還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稅務風險管理的定義
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涉稅事項存在于每個環節,這也意味著稅務風險無處不在。企業根據戰略經營目標和自身發展特點,合理安排產銷活動,有效控制可控因素,以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為導向,制定和執行風險應對策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使企業稅負最小化,這就是稅務風險管理。公司的稅收風險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指由于部分公司因涉嫌違反國家稅法的相關規定,或者未能按時充分足額向地方政府合規繳納企業稅款,而受到地方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或直接遭受企業財務和商譽雙重損失的情形;二是由于部分公司稅收管理者自身專業知識水平較低,既不能準確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有關政策,也沒有科學合理的稅務計劃,從而造成多繳稅收,增加了企業財務的負擔。
二、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意義
(一)有利于降低企業財務負擔。稅收是企業重要的經營成本支出和管理事項,所有經營活動都離不開稅收。企業稅收管理通過積極響應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并將其運用到生產經營活動之中,能夠有效降低稅費,節約經營成本,降低財務負擔,從而提高利潤,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二)有利于規避企業涉稅風險。隨著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繁榮與快速發展,眾多不同行業和不同公司規模的企業以及組織管理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司內部的資金與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活躍。為在這個新的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公司都通過多樣化的經營發展策略來壯大企業規模,這也擴大了公司的涉稅風險種類,從而增加了公司涉稅業務的復雜程度。重視稅收風險管理可以使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并規避涉稅風險,為公司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有利于節約企業財務費用。資金是企業經營的血液,充足的資金是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合理進行納稅籌劃,科學安排稅款繳納時點,在合規的前提下盡可能延期緩繳稅款,把資金投入到回報率更高的項目之中,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實現資金的時間價值。
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由于稅收“無償性”和“強制性”的基本特征已經根深蒂固,企業管理層普遍認為稅收支付是一種必要的財務支出。在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戰略目標要求指導下,管理層通過更新換代機器降低制作成本,通過減少雇傭工人降低勞動力成本,通過批量采購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但卻很少能夠意識到通過納稅籌劃降低稅費,進而減少經營成本。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之中,管理層只關注財務報表上的數據,不重視稅務的風險防控,沒有對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只有在稅務風險爆發時才進行處理,缺乏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這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稅務風險管理相脫節的表現。同時,大部分企業沒有積極主動地關注,了解所處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只是被動地接受財務部按照出臺的相關規定計算得到的應繳稅額,這很有可能導致企業多繳稅款,增加企業的財務負擔。(二)稅務風險管理人員能力有限。企業稅務風險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受稅務風險管理人員能力高低的影響。一名合格的稅務風險管理人員會主動請教專業人員,學習稅務相關知識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合理地管理企業的稅務事項,最優化企業納稅方式,力求降低稅費,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現階段,很多企業忽視了會計和稅法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模糊了這兩個部門的職責,為減少管理成本,甚至讓財務人員兼任稅務專員。即使是在大企業,很多稅務管理人員也缺乏專業的培訓和必要的經驗交流,無法實時了解稅收政策和涉稅事項的處理流程,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局限于管理發票、核對賬目、定期進行納稅申報和匯算清繳,認為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在財務部門,這也間接導致了多種問題和風險的產生。(三)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不夠健全。當前,很少有企業將稅務風險納入到內部控制制度中,大部分企業都沒有意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事實上,企業稅收內控機制是監控稅收風險的“防火墻”,企業想要有效控制稅務風險,建設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內控機制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稅收內控制度不規范,稅務管理機構設置不科學,沒有定期開展稅收風險分析與評估,稅收風險分析評估控制措施的設定、監督和改進舉措欠缺規范,缺乏高水平的績效考評制度等,這些問題會使公司的稅務事項不能得到專業有效的處理,進而引發企業的稅務風險。(四)稅務風險管理信息溝通機制不夠完善。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條件,稅務風險在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中均無法避免,因此稅務風險管理不單單是財務部門和稅務部門的責任,還需將企業內部的各業務部門和外部的稅務機關聯結起來,共享稅務信息,讓企業各相關人員都能夠有效地識別、評估和監控各項稅務風險。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過分注重“商業保密”,不允許員工隨意討論和泄露企業內部生產經營信息,致使企業的員工之間、員工與外部專家之間存在信息不能順利溝通,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而且,由于企業內部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職能不同,對同一事項的認知自然也就存在差異,如果不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容易使事情處理最終結果與預期產生偏差,導致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從而產生稅務風險。(五)企業外部環境不夠穩定。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經濟發展穩定性稍顯不足,變化較大,這對于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約束性標準也會存在適應性變化問題。稅務機關執法系統規范性不足,會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出現。面臨復雜而又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國家會根據不同情況做出宏觀調控,在相關稅收政策上不斷做出調整,以適應變化發展著的社會。頻繁變化的外部環境,給企業稅務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難度,它不僅要求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納稅觀念,不能為獲得更大利益而鋌而走險做出偷稅、漏稅、虛假賬目或拒不繳稅的行為,還應該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去預測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并對企業所處的環境和政策做出綜合分析,甚至不同地區的稅收政策解讀與應用也會有所區別,這些條件都可能給企業造成稅務風險。
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防控措施
(一)強化稅務風險管理意識。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稅收政策也為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而不斷優化。對于企業來說,不穩定的環境意味著稅務風險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企業應強化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企業可以先把管理層和財稅部門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向其灌輸稅收風險管理理念的重要意義,讓企業從戰略層面提升對稅收風險理念的重視程度。之后再自上而下弘揚企業納稅文化,安排企業內部所有員工定期進行必要的稅務風險防控培訓,爭取讓“稅務思維”深入人心,把稅收風險管理理念貫穿到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各環節。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牽制、相互監督,在企業的日常運營過程中降低稅務風險,以風險管理理念的常態化保障企業決策的科學化。(二)建立稅務人員培訓機制。企業一旦違反稅法,不僅需要補足稅款和繳納滯納金,還會影響納稅信用評級,甚至可能會面臨刑罰,后果非常嚴重。這就對稅務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稅務人員對我國稅法不夠了解,就可能因處理不恰當或不及時導致企業遭受損失。因此,加強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是企業規避稅務風險的必要條件。公司要為稅務管理人員提供各種培訓機會,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比如可以通過聘請外部專家到公司進行稅務知識系統培訓、對最新稅務政策進行詳細解讀等。同時,企業應建立合適的考核和獎懲機制,利用獎懲機制讓稅務人員重視稅務風險管理,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處理能力,從而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三)設置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在過去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往往會因考慮到管理成本而使會計人員兼任稅務專員,職責不清晰,專業程度也不夠高,難免會有疏漏之處。由于國家出臺的稅收政策繁多且不斷變化,公司合作項目范圍愈廣,因此企業應設置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培養出一支專業的團隊,能夠及時調整分析企業的涉稅問題,開展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提前制定風險應對策略,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同時,稅務風險管理部門還應執行稅務風險監督檢查和自查自糾工作,及時排查稅務風險的盲點及死角,把對企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四)完善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企業要想有效地實現稅務風險管理控制,就應該以行業特點和最新稅收政策為準繩,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完善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例如通過《企業發票管理辦法》《企業稅收管理制度》等條例對日常的基礎性稅務事項提出具體的標準和流程,規范企業的涉稅行為,從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開始,將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防控制度滲透到點點滴滴之中,科學構建高效運行預防機制,加強日常稅務風險防控。此外,合理利用財務指標構建稅務風險分析模型,識別企業風險隱患,適時提供涉稅風險警示,并通過有效的信息反饋及時進行糾正和補救,化解不必要的稅務風險。(五)健全稅務風險信息溝通機制。企業應該重視建設內部各機構之間、內部與外部的信息溝通交流機制,高效的溝通質量是有效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的保證。稅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的各項涉稅活動之中,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經辦人員對稅務知識了解有限時,就可能導致最終結果與預期存在差異,稅務風險也就產生了。此時,只有具備高效的信息溝通機制才能及時地將信息匯總到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專業人員會對該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提出風險應對方案。同時,我國的稅務征管具有一定的彈性,不同區域之間具體的稅務征收管理方式對政策的解讀不太一致,所以應加強與外部稅務機關的溝通,對于一些稅法規定模糊和不確定的事項應及時與稅務機關溝通,提高涉稅信息傳遞效率,盡可能避免因信息溝通不暢而產生的稅務風險。(六)建立常態化的稅務風險自查機制。稅收管理的核心就是科學合理減少稅收成本、降低稅務風險,使企業整體稅負最小化。在夯實稅收日常基礎工作的同時,建立常態化的稅務風險自查機制,主動開展日常檢查和專項稅收檢查工作。企業可以將風險評估時確認的風險進行登記分類,根據風險程度實施對應的風險自查,有月度檢查、年度檢查、不定期檢查和部門抽檢等,以自查、檢查工作為契機,認真分析稅收管理薄弱環節,深入查找改進突破點,有效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以查促管、以查促查”稅收管理機制,提升稅收風險管控意識,切實做好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聘請專業的稅務管理專業人才,對企業的監督檢查機制進行改進,以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更好地管理企業的稅務風險??偟貋碚f,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稅務風險管理也同樣重要,尤其是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想謀求長遠發展,就必須強化稅務風險意識,加強對稅務人員的培訓,培養出一支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團隊,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規范各種稅務行為,將稅務風險防控思維滲入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從思想意識、內控體制、業務人員等多個維度出發,形成合力,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有效規避企業稅務風險,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蘇小青.淺析企業稅務管理與風險防范措施[J].全國流通經濟,2021(27).
[2]李佳.我國企業稅收籌劃的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J].納稅,2021.15(28).
[3]袁艷.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稅收風險防范策略探究[J].納稅,2021.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