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15:46: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村金融存在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融 農村金融市場 問題
新農村建設需要建立健全新型農村金融體系。進一步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系才能更好地為農業服務,為解決“三農”問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本文嘗試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展開一點分析。
1 農村資金來源不足,資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農產業
農村金融需求有其獨特的特點,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戶眾多,需要的資金量也大;我國農村面積廣闊,需要的金融服務分散;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需要的金融資金量也隨季節變化。但是農村金融市場現行的信貸資金投入和供給嚴重不足,原因之一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近年來調整經營戰略,對縣域網點實行戰略性收縮,縣域網點功能萎縮,這一情況直接減少了信貸量的投放數量,從而導致了農村金融嚴重的供給不足。另一原因是因為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業務辦理功能不完善,農業貸款業務擴展不利,大部分辦理點只吸儲不放貸,將農村的資金發放向城市和非農產業。本來就資金匱乏的農村地區,反而資金外流嚴重,農村金融機構成為了資金抽水機,存款僅三分之一用于三農。數據表明,2010年末,全國縣域貸款余額12.3萬億元,在全國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占比為25%左右。
2 農村金融市場環境不完善,運轉效率低
首先,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沒有城市快,農業的經營特點包括周期長、季節波動性強以及風險不確定,而且收益率普遍也比非農產業低,這些特點也決定了農村金融機構為了盈利性都有各自的經營戰略,多數商業銀行都將資金重點轉向城市和非農產業,加劇了農村地區金融環境的不完善程度。其次,我國農村金融現在的體系大致是以農信社為主,農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為輔,以民間借貸作為補充,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分別代表政策性銀行、商業性銀行、合作性銀行??此坪侠淼捏w系,但仍存在問題。各機構之間并沒有在分工中實現功能上的互補,沒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缺乏合作共贏的意識。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農村地區誠信系統的不完善,加劇了金融機構發放信貸的風險。農村地區面積大、農戶散,是信用缺失的重災區,農村個人信用檔案還未健全,記錄系統還未完善,也沒有提供評估信息的財務及產業發展狀況,部分農戶、涉農企業缺乏誠信意識,仍然存在故意逃債的現象;農民普遍缺乏金融知識和法律意識,這些都阻礙了完善農村金融環境的步伐。
3 農村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不足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創新對于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尤為重要。創新有三層含義,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是改變。首先,農村金融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結構單一,創新不足,信貸市場占據了絕大多數,其他產品很少,這種不平衡的產品供給并不能滿足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阻礙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提供的服務還是存款和貸款,但是缺乏別的產品,比如適應農戶的理財產品,適合農戶的個性化貸款融資方案等等。其次是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經營模式的創新不足,農村地區有其獨特的需求特點,要求金融機構更新出適合在農村地區發展的經營模式,實現地區發展和機構發展的雙贏態勢,而不能照搬在城市地區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創造新事物。再次,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近年來發展快,但整體平均水平較低。幾年來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資產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始出現并較快發展,但是大部分正規金融機構仍嚴重缺乏,也并未能滿足龐大的農村金融需求市場,所以還是需要繼續創新,繼續探索,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
4 現有農村金融機構支農功能弱化
我國現在的農村金融市場有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商業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以信用社為主,農業銀行為輔,民間借貸為補充??此妻r村金融機構體系合理,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就農業發展銀行來說,作為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銀行,它只是將重點放在了糧油收購方面,而在其他大量的政策性業務或準政策性業務如農業產業化、農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并無實際行動[1]。真正供給給“三農”的信貸資金數量很少,而且不提供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戶需要的小額貸款,在縣域以下并沒有網點。以農業銀行為代表的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一方面提高了貸款的門檻,一方面撤銷合并了縣以及縣以下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并且農村資金都流向城市和非農產業。4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網點陸續從縣域撤并,并且精簡人員。資料顯示,2007年末,全國縣域金融機構的網點數為12.4萬個,比2004年減少9811個。就農村信用社來說,現在農信社是我國農村地區分支機構最多的農村正規金融,唯一一個與農業、農戶有直接的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但是農信社采取的商業化經營模式將從農村吸收的資金流向收益較高或非農部門,使得有貸款需求的農戶和農村微型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支持。農信社現在的自有資金不足、貸款利率高小額貸款供給少等問題更弱化了農信社的支農功效。
5 農村金融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農村金融機構由于設在農村地區,經濟相對城市較不發達,工作環境、薪酬等方面原因使得很難吸引高素質并且熟悉當地農村情況的從業人員。尤其新成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更需要具有高素質多經驗的金融從業人員,不然會增加其風險和管理水平??偟膩碚f,現在的農村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來源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有經驗的中高級管理層;另一種是沒經驗的剛參加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后者的問題是沒有工作經驗,不利于提高機構的工作效率,而前者雖然有工作經驗,但對當地情況不了解。這些問題將會使農村金融機構很難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德恒.構建新型農村金融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J].福建金融,2006(5):14-15.
[2]劉揚.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之文獻綜述[J].價值工程,2010(33).
【關鍵詞】農村金融;金融體系;優化體系
農村金融是一類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金融部門,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伴隨產物,近年來農村經濟的發展,是農村金融體系逐步壯大,成為農村的農業和農民生產、生活的一種有力保障。再者,一個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對于農村資金供給的提升與農村農業和經濟的穩步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著重強調了農村金融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并且對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給予高度重視,并且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構想。本文的寫作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接著,剖析了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針對農村金融體系存在問題的完善措施(①改善農村地金融的生態環境;②重構農村金融體系;③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最后,分析了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前景。
一、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在當時資金由極度匱乏到有資金富足的背景和政府主導的基本體制背景下,中國的農村金融體系逐步形成。在此之前,整個國家都是處于一種資金短缺的狀態,這就使得政府對社會的金融控制,主要放在動員資本上面。而在當時農村的金融機構,主要是起一個儲蓄資金的作用,利用儲存的資金來促進城市和工業發展。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和地方政府間的經濟競爭,使得金融體系劃分為正式和非正式的兩種類型。但是在20年代后期,資金的供求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來的資金極度短缺變成了資金有大量的剩余,這種情況使得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扶持政策相繼而出,于是這種新型的垂直合作的農村金融體系就逐漸形成。但是,由于市場經濟在農村地區的擴展,使得城鎮與l村之間、工人與農民之間有巨大的經濟差異,另外農村地區經濟的固有特征,也不便于農村地區留住和利用其所擁有的資金。我們只有清晰的認識到市場邏輯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認識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不僅要認識市場邏輯還要跳出這個邏輯,我們才能從本質上真正的緩解農村的金融約束改善農村的金融體系。
雖然我國經濟近年來發展迅猛,并且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經過了改革開放的這一階段,但是目前我國當下的農村金融體系所提供的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地區人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當前的農村金融體系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完善。尤其是正規的農村金融體系的供給仍然嚴重缺乏,首先就是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稍顯不足,我國與農業、農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銀行機構還不能承擔起扶持農村經濟和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節的職責;其次就是商業性金融向農村金融的轉變,由于銀行自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其為農村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務也非常的有限,再者就是,農村金融并非正規的金融機構,雖然非正規金融機構是構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來看非正規金融相較于正規金融來收還未得到全面發展。所以,要想加快農村金融的發展與改革,必須要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照當下的農村經濟金融發展的主要特征和農村發展的客觀需要,一方面著力于把農村金融體系逐步向正規金融體系轉變,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現下非正規金融所特有的一些優勢,使其朝著正規化邁進,重新構建一套既能符合市場經濟原則又有助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要鞏固農業在農村建設中的基礎地位,提高全體農民的收人,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這對于我們國家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的目標也就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過上好的生活,尤其是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村地區。
二、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
農村金融是農村的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種資本配置方式,并且它在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它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本文認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我國的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嚴峻;②我國農村的金融機構缺乏;③農村金融的服務內容多樣化不足;④國家政府對于農村金融的支持政策還不夠。
(一)我國的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嚴峻
農村金融環境一般是指由企業,政府和一般居民所構成的對金融產品和服務消費的一個群體,和金融體系在消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經濟,法治,習俗等金融環境。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有些嚴峻,很多的制度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問題,這對農村地區金融的融資有很大的阻礙。農村的信用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存在不少鄉鎮的工廠接口破產而逃避償還銀行貸款的問題,并且金融機構的相關維權法律不夠完善,所以金融機構的維權存在較大的問題。而且農村的信用監管體系建設還比較落后,金融機構沒有辦法判斷客戶真實的信用情況,因此對貸款的風險不能有效地評估。信息的不完整性,法制的規范程度還不夠,盡管系統的缺失,這些都考驗著我國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金融市場的生態環境對于金融機構開拓農村金融市場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惡化讓投資者望而卻步,惡性循還,使得矛盾更加突出,農村金融的生態環境也變得嚴峻。
(二)我國農村的金融機構缺乏
【關鍵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村鎮銀行 新農村建設
一、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現狀
我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分為三種分別是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進和發展。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統計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總數已經達到所有企業總數的90%以上,作為中小企業重要部分的鄉鎮企業的數量也非常巨大。因此,鄉鎮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就催生了新型農村機構的出現,自2007年3月1日,我國首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在四川省儀隴縣金城鎮正式掛牌開業以來,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和成長起來。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數量為786家,其中村鎮銀行726家,貸款公司10家,農村資金互助社50家。這足以體現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廣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貸款額逐年遞增。此外我國新型農村機構的經營狀況基本良好。據統計,2011年12月底,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吸收存款達到369億元,貸款余額達到1316億元,較08年水平增長高達36倍之多。其中中小企業和農戶貸款約為1052億元,占比為79.94%。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財務狀況基本良好。首先,從不良貸款指標來看,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2009年達到新高0.22%,2010年回落到0.12%。其次,從盈利指標來看,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稅后利潤從2009年的1.17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6.8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84%??梢?,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仍在持續發展。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所面臨問題
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所面臨問題主要有四。問題一:盲目擴張沖動。出于追求資本收益和銀行成長而盲目進行擴張,是很多中小銀行的通病,特別是現今發展形勢大好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問題二:農民作為融資主體,主體地位缺失。主要體現為農民對于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建議經常被忽視,農民對于融資的舊意識觀念仍然占主導,農民之間存在差別對待問題。問題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主體,有服務空白、信貸規模有限、缺乏金融創新。問題四:農村金融市場上存在的固有風險。
三、解決新型農村機構所存在問題方法
方法一:合理的規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規模。例如,相關金融管理機構應當組織由農民團體、中小企業主、專家學者、政府、金融機構等各方面參與本地區農村金融機構規模設置的研討,確立出適合本地區村鎮發展需求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設置方案,避免盲目擴張帶來的資源浪費、惡意競爭現象的發生。另外,要加強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制度建設,深化金融機構體制改革,使得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能夠真正盡到一個金融服務型企業應當盡到的責任。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更要發揮制度的作用,要規范新型金融機構的融資以及貸款行為,達到為農、惠農的最終目的,讓農民能夠真正貸到自己所需的借款。
方法二:要重視農民的聲音,充分發揮農民在整個新型農村機構融資領域的主體作用。何廣文就在《中國農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途徑的選擇》中提到要以農村金融需求為導向,調整農村金融組織的區域布局,重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主張“構建需求導向型農村金融組織結構體系,均衡農村金融商品供求?!本唧w的方法例如,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可以和農村金融機構聯合制作一些關于借款貸款以及理財知識的宣傳冊發給廣大農民,讓農民了解科學的理財知識。同時可以組織一些理財知識講座,豐富農民的理財經驗,向農民朋友推薦新型的收益可觀的理財產品,破除舊的理財觀念。
方法三:新型金融機構應根據自身實力以及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適當的調整貸款利率。例如,政府相關管理機構可以出臺相應的稅收補貼標準,對于符合標準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給予適當的稅收補貼,以便于其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農民和中小企業的借貸需求。并且應當為當地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設置適當的給予農民的貸款指標,對于未達到標準的機構可以適時的降低對其補貼額度。另外,應當適當的調整監管指標,特別是不良貸款率。農民是風險較大和不確定的對象,所以不能嚴格的按照規定的不良貸款率予以衡量??偟膩碚f政府管理部門要針對當地不同農村金融機構的實際業務情況給予適當的補貼,以達到激勵這些金融機構提高工作和資金利用效率的最終目的。
方法四:金融機構要積極的去應對金融市場上本身存在的風險,可以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研發適合本地區需求的理財產品。對于從監管者的角度來說,監管者也應當切實履行職責,幫助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管控風險并加強扶持力度。例如,通過加快農村征信體系建設,積極地指導村鎮銀行加入中國人民銀行大小支付結算體系,適當的放開對村鎮銀行的利率管制。對于那些自身比較貧困的農民可以引入幫扶機制,申請相應的申貸基金予以幫助,達到切實讓每一個農民都享受到政策扶持的目的。與此同時要積極的引入外部機制,完善農村保險管理體系的構建,為農民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都增加一份安全保障。通過農民、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大型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和政府多方力量所形成的互相制約以及補充的體系,形成農村金融體系的動態平衡,從而促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能夠響應中央“三農”政策的號召,真正取之于農民用之于農民。
關鍵詞:農村金融;經濟增長;實證分析
一、研究背景
吉林省農村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遠不及沿海地區,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存在諸多問題,農村金融發展的落后遠遠滿足不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最終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吉林省農村金融與經濟浮動之間的微妙變化關系才能了解農村金融對經濟提升的積極作用,才能徹底解決吉林省的農村經濟模型中存在的現有體制、機制問題。進而有效的達到金融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目的。本文對吉林省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進行實證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規模、金融發展效率、金融發展結構之間的關系,并提出有助于吉林省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建議。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對吉林省農村金融與經濟的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以《吉林統計年鑒》及《吉林省農村金融統計年鑒》為基礎,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從實證的角度分析吉林省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采用格蘭杰因果檢驗法將定性和定量綜合分析的相結合的方法認為,吉林省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高度重視農村金融市場的建設,高度重視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政府需要對現有的農村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并充分調動農村金融市場上存在的積極因素,進一步促進農村金融業的發展。
三、吉林省農村金融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1.模型設計
本文選擇數據來源1987-2012年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相關指標作為計算依據。
1.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指標Y=Ln(RDP)。
2.金融發展規模指標(X1)=農村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吉林省農村人均GDP。
3.金融發展效率指標(X2)=農村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農村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4.金融發展結構指標(X3)=吉林省鄉鎮企業貸款余額/吉林省農村貸款余額。
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1+μ
β0、β1、β2、β3表示農村金融影響因素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因子。
2.單位根檢驗
根據表3得出:從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規模與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兩個變量之間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看,P值分別為0.0018,0.0017都小于0.05,即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規模與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其余各個變量檢測的P值均大于0.05,即各個變量互相之間不構成格蘭杰原因
對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檢驗,最后得出:從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規模與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兩個變量之間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看,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規模與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存在雙向因果關系。
四、促進吉林省農村經濟增長的政策建議
1.提高金融市場化率,擴大農村金融發展規模
吉林省農村金融市場規模對經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提高農村貸款有利于活躍農村經濟,促進吉林省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吉林省農村金融系統要以前瞻的眼光、變化管理和經營模式,擴大金融發展規模,增加農村貸款余額與吉林省農村人均GDP的比重。
2.暢通擔保綠色通道,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
加強對農村的農業保險,只有完善了農業保險機構,農村才能不必擔心農業風險,且能很快的從災情恢復生產。各銀行部門及單位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議,引領社會資金進行農村、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積極籌措資金;全面建立適合三農經濟擔保需求的貸款擔保機構,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抵押擔保難的實際問題,增強農村經濟貸款能力。
3.有效管理農村資金,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實證分析顯示,吉林省農村金融發展效率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并未呈現出較高的相關關系,這一分析結論有悖于實際理論,說明農村金融發展存在一定的缺點。首先,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每年新增一定比例的從農村吸收的儲蓄存款,并將其投放到農業或涉農領域;其次,加大中央銀行的支持力度,再次,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使農村比城市更快的實施利率市場化,使農村金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改善農村金融體系,調整農村金融結構
我省農村金融機構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調整。所以要想使現代金融更為持久、有效的支持三農經濟發展,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強和改善農村多元化金融體系建設,調整金融結構,使其合理化,并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第一,信用機制的改革,建立一套信貸支持機制和服務機制,使其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并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的的信貸投入,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第二,加強資本結構管理和對流動變化的情況分析,對存在問題加大糾改力度,確保存款市場的合理有序發展。同時有必要對商業銀行的新增存款進行一定的存貸比例管理或是放寬貧困地區中小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條件。(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參考文獻:
[1] King,r.g. Levine. Finace Entrepreneurships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1993:32―34.
[2] Beck,Thorsten;Demirguc, Kunt,Asli and Levine,Ross, Law,Endowments and Finance[R].World Bank mimeo,2001,33-55.
[3] [美]雷蒙德.W.戈德斯密斯(美).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中譯本)[M].上海:三聯書店,1994. 45-211.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我們可以得出: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核心的農村金融勢必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本文將從已有文獻對農村經濟和農村金融關系的研究成果出發,探究促進我國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政策,為相關部門的政策出臺提供借鑒。
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仍存在較為嚴重的二元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統籌城鄉發展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縱觀近期文獻,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金融的發展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但這種關系表現得并不明顯,主要原因在于,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阻滯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威脅。
一、相關關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退出農村金融市場
從2000年開始,在我國農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撤出縣級及縣級以下地區。從而導致農村金融供應機構以及資金供應出現嚴重缺口,與當時農村經濟機制改革產生重大矛盾,隨著矛盾的日益尖銳,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積重難返的威脅。
(二)缺乏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
現階段農村經濟的發展缺乏良好的農村金融運行環境:一是我國目前的農村金融機構還都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觀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對農村進行教育、醫療、法律等公共產品充分供應;四是應加強農村社會保險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農村非正規金融行業沖擊金融市場
在農村,私人借貸極為普遍,構成了農村借貸的主要方面。農戶的支出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教育、生活、醫療和生產,當入不敷出時,農戶往往更傾向于通過私人借貸的方式獲得資金。有數據顯示,農戶從正規金融獲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正規農村金融機構獲得借款非常困難。調查顯示,農民借貸的問題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錢。非正規金融的存在顯然有其必要性,但問題是非正規金融游離于法律之外,可能蘊含著極大的風險。
(四)存款保險體系不健全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穩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強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防止擠兌危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現行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缺乏相關的存款保險制度,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政策建議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和外部支持環境
現有農村金融監管力量,分別來自于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各省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往往出現職責上的分工問題,或者造成監管漏洞,監管不到位,或者監管過度。因此應該加強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
農村金融改革同時需要一個良好的金融運行環境。一是需要相應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國目前的農村金融機構還都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二是需要相關準備金管理,再貸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觀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對農村進行教育、醫療、法律等公共產品充分供應,促進農村商業金融服務的改善;四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
(二)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與城市金融協調發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這就造成了農村金融改革與城市金融改革脫節。農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農村金融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農村經濟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帶來了農村金融需求的變化。經濟發展的過程在逐漸地削弱二元結構特征,城鄉統籌、縮小城鄉差距也成為政府現階段經濟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的互動式發展”一文中提到,與城市金融相比,農村金融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服務地域的廣闊性而導致經營管理難度較大,而使以利潤為導向的金融機構望而卻步。因此,應注意農村金融系統改革與城市金融系統改革推進的協調性。
(三)完善我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
鑒于我國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齊的農村信用環境,設置強制投??梢员苊狻傲訋膨屩鹆紟拧毙2⑶覐娀瘻嗜霗C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將經營效益差的信用單位排出農村金融市場,確保農民的財產安全。
(四)注重農村金融的多元化發展,實現小額信貸組織創新。
雖然非正規農村金融市場充斥了正規農村金融市場,但我們不能否認非正規農村金融市場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不同性質市場的存在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雙方會不約而同地改善經營模式,加強管理,而最終獲益者為廣大農民,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
例如,進行以利潤為導向、成本收益平衡、運行效率高的小額信貸組織創新,通過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從多個渠道減少對捐贈的依賴。
(五)區別化對待,滿足不同地區的農村建設要求
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的經濟狀況、耕作環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異顯著,因此出臺政策應區別化對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將農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區的等級劃分,逐層削減規模,使農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農村,切實為農民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節省農民辦理事務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從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六)完善金融所有制結構,加快資金回流
有數據顯示,農村建設常出現資金運用不合理的情況。因此可規定對資金運用達不到規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貸資金投入,或者減少存款,或者自動退出農村存款市場。加快資金的回流,為農村的建設提供充分的資金流支持。
參考文獻:
[1] 周霆,鄧煥民.中國農村金融制度創新論[m].中國財經出版社,2005.
[2]薛紅,賴景生.基于城鄉統籌視角下重慶市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關關系分析[j].管理學家.2009(04).
[3]彭藝,彭紫云. 農村金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以中部地區為例[j]. 理論探討.2010(04).
關鍵詞:農村金融;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F830.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1018201
1 農村金融對新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
1.1 農村金融促進鄉鎮和私營企業的發展
通過農村金融信貸的支持,中小型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利用獲取到的資金發展起了自己的業務。隨著規模和業務擴大,以及為了滿足適應市場化和國家化的需要,都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小城鎮建設,從而帶動了企業產業的發展,這些都歸功于農村金融的支持。
1.2 農村金融帶動了農村信息化和產業化的發展
在“三農”的開展過程中, 引進農業所需要技術、購置優良品種和進行農用設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術人員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隨著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進一步完善,將給激發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產業化的步伐。
1.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農民需要農村金融來服務于自己的生活和生產
農民發展農業、養殖業以及擴大生產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資金的來源就依靠農村金融來解決。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對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僅僅滿足于以往的貸款和還款業務,更加傾向于更豐富和方便的服務,比如:結算業務,投資業務等等。農民的生產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與農村金融有直接的關系。
2 農村金融發展和改革的建議
2.1 大力發展新農村經濟,實現農村金融需求與金融供給的均衡發展
金融和經濟發展是離不開,是一個整體,經濟決定金融,沒有一個個的經濟體,金融就很難發揮其作用,因此,農村金融服務滯后的現象,只有不斷地通過在供給中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給,才能真正的解決這一問題。
2.2 建立和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根據農戶和企業發展多層次性和多樣化的要求,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競爭性的多層次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允許農發行逐步開展信貸以外的咨詢、項目融資、企業并購等金融業務,以增強其盈利水平,催進其可持續發展;開發適合新農村建設所需金融品種和服務,使農村金融資源總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貸款的風險管控機制,遵循信貸資產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通過政策性、商業性和合作性農村金融機構協同運作,能夠有效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需要,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2.3 優化農村金融信用環境,為農村金融健康運行提供良好的環境
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農村金融環境建設,切實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強化農村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罰機制,為農村信貸風險控制提供依據,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建立更加靈活的擔保機制,為貸款發展農村經濟掃除障礙。
2.4 引導和規范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
長期以來,由于農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民間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在農村金融市場多元化、競爭性的發展過程中,不能忽視其作用,同時要重視民間金融的規范和引導,加強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放寬市場準入提交,杜絕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3 結語
總之,只有不斷的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規范和發展適合新農村特點的金融體系,才能更好的為新農村經濟的發展服務,滿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魏雅麗. 中國農村金融成長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0-01
我國是農業大國,多年來國家從基礎設施和優惠政策方面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村的產業化進程。多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農村建制鎮數量擴大到20年前的8倍之多,發展到了19060規范的鄉鎮。但是農村經濟在告訴發展的同時也伴隨這一些列的問題。
一、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農產品質量不高
我國人多地廣,農村分布地區廣,農產品地區性、結構性、季節性分配不合理,導致農產品堆積,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也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在一些落后農村地區,仍然使用落后的生產方式,近年來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
(二)農業生產投入量低
科技時代的到來,物價上漲,而農業生產的市場價格普遍較低,很多農民所依靠農業生產獲得的利潤無法滿足他們生活消費的需要,導致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在我國科教興國戰略下,大量農村學生進入城市高校就讀,畢業之后留在城市工作。由于對農業生產缺乏積極性,這些人量流失導致農業生產投入低。
(三)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
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單一,區域性農產品供過于求,導致農產品的價格底下。農產品的生產缺乏特色,難以吸引顧客,導致農民經濟收入不高。
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支持與金融資源結構優化的矛盾
農村人口在我國是一個龐大的數量,基于這個原因,我國在農村設置大量不同類型的銀行。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各類銀行的存貸比高,而金融服務卻相對較差,因此需要在農村建立新的金融資源配置機制,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服務品種與多層服務之間的矛盾
基于農村實際情況的特殊性,農村金融服務品種單一,而要實現農村金融體系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根據農村的特征,因地制宜可在農村建立起一站式金融服務體制、農村人口密集居住地區設置社區性金融服務體制和在農村集市街頭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設置綜合化金融服務體制。
(三)可持續性與高風險低收入經營之間的矛盾
農村金融機構需要實現財務上的可持續發展,而農村經營主體風險高,獲利少,無法滿足銀行的需求,導致雙方的發展都艱難的局面。
(五)管理機制與運行機制之間的矛盾
我國農村金融機制體現出高度壟斷集中的現狀而標準金融運行機制需要多樣化。兩者之間的問題需要從市場競爭中的到解決。例如在農村開始更多類型的銀行分解農村金融壟斷情況。
三、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辦法
(一)高科技武裝農業生產
袁隆平依靠技術種植出來了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國農村糧食產量,可見,科學和技術才能幫助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引進先進的農具和種植技術可以大大幫助農村經濟發展,使得單位農產品的產量提高。
(二)革新農民思想
思想決定行為。在農村里農民的知識水平普遍不高,他們依舊采用落后的生產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思想跟不上。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題,要發展農業就需要給農民意識上、思想上引導,傳授農民先進的科技知識,
(三)將農村產業結構單一化轉變多元化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市場動態千變萬化,因此,需要轉變農村產業結構。針對人民的需求,發展多元化產業,形成合理的產業鏈結構,例如:開辟采摘園和農家樂等。
(四)政府優惠政策的大力扶持
發展農業生產還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農村人流量的大量流失,需要國家的優惠政策來留住人員,發展生產。需要留住人就要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讓他們被留住農村所帶來的利益而吸引,留在農村積極發展生產。
農村經濟中還存在的明顯問題是金融問題,多年來,農村金融問題一直是我國金融體制改制的重點與難點。盡管農村信用社為改革為核心的農村金融體制建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農村金融改革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四、以創新促進農業金融改革
(一)升級誠信體系
在這個信息時代,人們了解別人的渠道更多,因此可以借助網絡平善誠信體系。誠信體系采取星級評定,對誠信度不同的人給與不同的級別,對誠信度高的人給與更多的優惠政策,帶動群眾進行誠信借貸,發展經濟。
(二)合理運用農村土地資源開放土地金融市場
隨著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導致田地的荒蕪化,而有些企業家想要發展生產苦于寸土難求?;谶@種情況,可以用標準化、單一化方式進行對土地的投資,來吸引企業家生產,同時帶給農民更多的經濟利益。
(三)加強農業產業化和融資體系關系
基于商業銀行融資和農村地區正規金融交易主體的實際問題,開展一條龍式間接融資體系。銀行想農業龍頭企業進行借貸,再由這些企業對農戶進行批發和零售,待到獲利時,龍頭企業再還貸加息。
(四)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
建立支付結算體系,根據農村具體情況提供給農民便捷的商務交易通道。由于農民普遍知識水平不夠高,因此在擔保體系中要完善明確,讓農民正確認識到借貸存取的弊與利,讓農民更信任銀行參與銀行的存貸。
五、結束語
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其中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國一次次的攻克這些難題,例如早在上世紀采取的圈地運動、聯產承包責任制等,艱難的走到了現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想要更好更快的發展還是需要加大努力。而在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路上更是步步艱難,一直以來取得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仍然還需要完善金融體制,帶領農民走向富足。
參考文獻:
[1]王順,梅國超,趙勇.中國農村金融改革路徑探索[J].中國金融,2014(22).
[2]杜曉穎.關于農村改革創新的思考[J].南方農村,2014(5).
[3]毛楊花,陳紅燕.農村經濟發展現狀[J].科技經濟農場,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