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15:47: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節能減排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思想,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原則,以科技創新為主線,圍繞建材、造紙、食品加工、建筑、冶金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整合科技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究開發和成果推廣應用,逐步建立節能減排技術開發、成果推廣和應用示范體系。
二、主要目標
到年,圍繞工業節能減排、建筑節能、新能源開發應用、工業及生活廢水治理等關鍵技術領域,重點攻克項節能減排的關鍵共性技術;推廣項潛力大、應用面廣的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培育-家節能減排與清潔生產成效顯著的科技示范企業;爭取建立1家從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的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技術服務體系,使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明顯減少。
三、重點任務
1、加快節能節水技術的開發和推廣
(1)節能降耗新技術。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重點行業,如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業的節能、節水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開展攻關。工業余熱余壓余能回收利用、工業鍋爐高效燃燒在線監控與優化等技術的推廣應用。
(2)節能環保汽車新技術。開發汽車發動機高效低排放電子控制技術。
(3)高效電機節能技術。開發新型電機驅動技術,與變頻調速、智能控制等技術結合的電動機、水泵等節能機電產品,大幅提高機電節能效率。
(4)建筑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新型建材和建筑節能綜合技術,包括高效節能建筑新材料、外墻外保溫技術、高效保溫門窗和熱反射保溫隔熱技術及材料等。
(5)生物質能源技術。開展生物質能源和生物質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研制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與裝置,利用農作物“非糧”原料生產燃料乙醇;開發風能、太陽能熱利用等綜合利用技術及相關產品。利用農業廢棄物等生產沼氣,開展沼氣發電適用新技術研究與示范。
2、加強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1)工業廢水治理技術。開展廢水有機物的富集回收和綜合利用的工業化研究。加強催化氧化、高效生化等水處理新技術研究開發。開展瀟湘流域重點污染行業廢水治理研究。
(2)工業廢氣處理技術。研究開發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脫硫、脫硝技術及裝備。開發新一代除塵技術及裝備。加快普及中小型鍋爐煙氣控制先進實用技術。
(3)固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錳礦、鉛鋅礦、稀土礦等伴生有色金屬分選提取技術,礦產廢渣資源化利用,研發工業無機、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技術和設備。推動高效自動分撿、有機垃圾液化氣化、禽畜糞便生產有機肥、二次污染防治等技術開發與應用。
(4)工業清潔生產技術。著眼于工業污染源頭控制,加強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工藝開發與推廣應用。在食品加工、造紙等行業加快固態發酵、中水回用等技術推廣應用。
3、培育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
(1)培育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每年扶持-個能耗和排放指標屬國內或省內同行先進、其技術經驗模式可推廣的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示范企業。
(2)加強節能減排產學研合作。積極組織節能減排企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進技術和人才,共同開展節能減排技術研究與開發,爭取建立一家從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的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科技部門要按照全市節能減排工作的總體部署,將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擺上重要工作位置,圍繞市節能減排科技行動制定相應實施計劃,加強上下聯動銜接,確保節能減排科技行動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
2、加大投入力度。要認真研究國家、省節能減排科技專項的部署并跟蹤發展動態,培育凝煉節能減排重大科技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省有關科技計劃支持。市縣科技計劃要根據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技術需求,給予傾斜并設立專項支持,加大資源集成和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推動企業和全社會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的投入機制。
關鍵詞:生態旅游;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態旅游學》是許多旅游院系都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在綜合考慮當前這一領域的問題和背景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針對現存問題和發展新趨勢的課程新框架,現提出來供交流探討。
一、整合生態旅游教材內容
近十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業中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名詞,國內一批學者也相繼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為各相關院校旅游專業課程教材。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盧云亭和王建軍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學》[1],全書共十章內容;由嚴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生態旅游學》[2],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以及張建萍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 [3],全書共十三章內容。這些著作內容雖有簡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資源和評價、規劃與開發、游客與市場、管理與發展等幾個部分編排。這幾個部分從前至后的邏輯安排,同時也是旅游專業中幾乎對每一種業態教學的普遍體例,學生對每個部分的相近知識已經有較多的學習積累。
因此,根據以上教材,結合其他文獻資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幾部分的生態旅游教材教學內容:第一,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第二,生態旅游資源及其評價,第三,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模式,第四,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市場,第五,從當地政府、旅游企業、社區居民、旅游者等多視角的生態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顯低碳旅游前沿熱點
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10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著重在賓館飯店、景區景點、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試點和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四個方面,將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
基于當前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和形勢要求,因此在生態旅游學教材內容教學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學內容。除適應實踐發展的需求之外,主要還考慮到以下原因: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同是關注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內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應對氣候變化趨勢,強調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夠量化、更具科學性,在實踐中能夠通過節能減排的措施實際推進、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國尚無低碳旅游相關專業內容,本院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知識空白區;作者近兩年來關注這一領域,并與人合作編寫了國內首部相關著作 [4],該書以匯總國內外相關資料、技術、運作模式和實操案例為目標,既是一個工作指南,同時也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適于學生對此領域的初步了解和認識。
因此,主要按照該書的內容章節,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礎知識及基本現狀評估”解決基礎概念和認識問題,重點闡明低碳旅游概念、內涵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初步估算旅游業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闡明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優勢與意義,并對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能耗狀況、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進行初步評估,對中國旅游業碳排放現存問題與降減途徑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中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框架與主要措施”解決發展背景及政策體系問題,主要對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五大領域組成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政策框架進行了介紹分析。第三部分“景區節能減排及低碳化發展的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景區低碳循環發展問題,闡述了循環型低碳景區的基本概念、發展模式及運行流程,分析循環型低碳景區建設的途徑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示范低碳景區的發展思路與具體途徑。第四部分“綠色飯店節能減排途徑與案例”解決餐飲飯店業綠色集約發展問題,介紹了綠色飯店的概念與特征、飯店節能減排的意義、飯店節能減排的基本原理及國內外飯店業節能減排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制訂計劃、技術控制及制度安排推進飯店節能減排的途徑,介紹相關標準、扶持激勵等政策措施并對飯店的綠色能源管理進行了案例性介紹。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發展及案例”解決旅游城市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闡述低碳旅游城市相關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基礎上,對低碳化發展的思路、原則、目標、戰略和途徑進行分析。第六部分“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企業綠色環保創建和評定問題,簡述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介紹綠色環球21、ISO14000等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環境認證體系,對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創建思路和途徑進行重點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關領域低碳發展”從概念、內涵特征、主要方式、技術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綠色旅行社、綠色旅游者、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資模式借鑒”解決旅游業低碳發展的投融資問題,主要是介紹并借鑒國內外相關產業和領域在低碳化發展中成熟的融資政策和模式。
三、經由實踐提升理論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了解到,學生對生態旅游的實感非常欠缺。由于對實際情況認識的欠缺,學生對生態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發展中要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對生態旅游“保護、發展與分享三者一體”的概念內涵認識不深刻。
為加深學生對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組織了一次全體學生的外出實習。綜合考慮交通、安全和實習地點的典型性,選擇了北京郊區門頭溝的爨底下村和靈山風景區的兩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溝域生態為基礎、以明清風格的村落景觀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靈山景區則是以山地生態景觀為主要吸引的風景區,二者地理相近、類型有別但都可屬于生態旅游范疇。出發之前,要求學生從旅游專業尤其是從生態旅游的視角,對實習地進行綜合考察和獨立思考,在實習體驗結束后,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討論課。課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加深了對兩個旅游區生態旅游發展的認識:兩個旅游區都有良好的生態景觀作為旅游吸引,是其發展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爨底下村以村委組織旅游公司收取門票、投入進出村的道路等設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參與食宿接待,這一發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設施的投入和整體接待質量的提高,又讓當地村民充分參與得到旅游發展的實惠。對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學生對生態旅游地旅游經濟發展復雜性的認識,對生態旅游概念中關于如何保護、怎么發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實際的認識。進一步,通過作者引導,學生對靈山景區建筑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接待服務質量的提高、登山線路的多樣化安排以及與爨底下村的資源整合、周邊旅游點產品組合等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結
總結起來,對《生態旅游學》的創新教學實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過對《生態旅游學》各版教材的比對和整合,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分支學科目前的發展現狀,對“生態旅游”這一研究領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對低碳旅游的教學,學生對低碳旅游的概念、計算和景區、飯店、城市等實踐領域的低碳發展有了基本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對此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以“高星級酒店的低碳化運營”為題,還面向全校舉辦了一場開放性的學術沙龍;最后,實習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方面深化了對生態旅游發展的實際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論深入的興趣。從對生態旅游這一旅游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都在隨著實踐而發展,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而言,也應該隨著時展和實踐需求而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嚴力蛟.生態旅游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方明成介紹,《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17年,組織400家以上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如今,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已達467家,并涵蓋汽車制造、制藥、印刷、集成電路制造、乳制品制造等38個重點行業,實現了一、二、三產“全覆蓋”。
實現一、二、三產“全覆蓋”
清潔生產具體是指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清潔的工藝及生產方式,提供清潔的產品和服務。清潔生產的核心目標是節能、降耗、減污、增效,即節約能源、降低物料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經濟效益。北京市長期以來一直將促進清潔生產作為深入推進節能減排、改善環境質量、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并通過制定清潔生產促進政策、明確清潔生產引導方向、提供技術及資金的支持、加強監督實施閉環管理,來引導各單位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并實施清潔生產項目。
方明成介紹,隨著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形成,北京市2012年在醫療、教育、住宿餐飲、商業零售、商務辦公、交通運輸、汽車修理、環境公共設施等10個服務業重點領域開展清潔生產。2014年在農業領域針對農業種植、畜禽養殖等領域試點推行清潔生產。目前本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對一、二、三產清潔生產的政策覆蓋。
北京京港地鐵便是北京市服務業清潔生產改造的典型案例。據京港地鐵負責人介紹,京港地鐵于2013年8月啟動清潔生產項目,歷時10個月,通過實施方案的產生、篩選及可行性分析,京港地鐵于2014年6月底完成共28項清潔生產方案的審核工作,并在此后陸續實施了相關方案。截止2017年3月,京港地鐵已實施全部28項清潔生產方案,實現節電1000萬度/年,節約紙張12萬張/年,折合標準煤約1200噸/年,折合減排二氧化碳約6000噸/年。這28項清潔生產方案涵蓋車站維修、通信、車輛段、維修車間、行車計劃等多個專業領域,并有多項方案在北京市軌道交通行業甚至全國具有領先性和推廣價值。
例如安全門燈帶關閉方案,即京港地鐵4號線各車站在晚運營結束后將安全門燈帶合理關閉,以達到節電目的。此方案使4號線1年可節電約33萬度,折合標準煤40.56噸。
乘客信息系統(PIS)顯示屏按時關閉方案,即在車站PIS終端服務器上對PIS顯示屏定時關閉,以達到節能效果。此方案使4號線1年節電17萬度,折合標準煤20.89噸。
除了相對簡單的節能減排方案,京港地鐵的節能減排項目還包括一些改造。例如,4號線LED綠色照明改造項目,即將4號線全部車站的普通照明燈具改造為LED燈具。改造2013年開始實施,2016年12月4號線24座車站全部完成改造。在不改變站內結構與裝修風格的情況下,既提升站內照度又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使4號線年節電達到271.55萬度,折合標準煤333.74噸,減排二氧化碳1640.16噸。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4號線空調系統節能改造項目,即通過增加相關變頻及控制裝置,實現冷機的啟??刂萍八玫淖冾l,提升站內冷量的利用效率,在保證環境舒適的同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改造于2014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2015年底,4號線的21座車站完成改造。本次改造完成后,22座車站的年總節電量達395.19萬度,折合標準煤485.69噸, 減排二氧化碳約2386.95噸。
此外,京港地鐵還實施了變電所關閉50%燈具、空調設置合理溫度等節能減排方案,有效降低了地鐵及相關的運行能耗。
為保證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進行,京港地鐵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清潔生產領導小組,制定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計劃,聘請專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清潔生產培訓,并在公司內部開展了全面的清潔生產宣導。
金百萬餐飲公司的清潔生產實施效果也較明顯。3月21日,記者在金百萬餐飲公司副總經理康俊生的帶領下參觀了金百萬烤鴨店馬甸店的后廚,發現這里因為清潔生產而發生了許多變化――萬能蒸烤箱替代果木烤鴨爐、節能灶替換傳統炒灶、智能水龍頭替換無控制水龍頭、LED燈替換普通燈管、節能型蒸柜替代普通蒸柜等措施。
據康俊生介紹,2014年1月,金百萬餐飲公司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公司建立了清潔生產管理規定和考核制度;實施了13項無低費方案(無需投入或投入很少的改造方案)和6項中高費方案(需要一定投入進行的技術升級、系統改造方案),收到了非常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公司直營餐飲門店數量30家,均采用了運水罩替代靜電式油煙凈化器、節能灶替換傳統炒灶、萬能蒸烤箱替代果木烤鴨爐、LED燈替換普通燈管、節能型蒸柜替代普通蒸柜等措施,每年節電105萬度、節天燃氣178萬立方米、節水91萬噸,減少油煙排放452噸。
構筑三方推進機制
清潔生產政策的實施主要依靠政府部門、實施單位及專業技術咨詢機構三方面共同努力。政府部門主要通過制定清潔生產促進政策、明確清潔生產引導方向、提供技術及資金的支持、加強監督實施閉環管理,來引導各單位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并實施清潔生產項目。
2013年,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聯合了《北京市清潔生產管理辦法》,明確了本市清潔生產支持政策?!靶蜗蟮卣f,可以理解為‘鼓勵體檢’、‘支持治療’、‘核實療效’三個過程。”方明成介紹,“鼓勵體檢”即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通過評估的實施單位,可享受最高不超過15萬元審核費用補助;“支持治療”是指審核單位實施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的清潔生產項目,可以申請獲得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的補助資金,項目通過評審后先期撥付70%補貼資金;“核實療效”是指項目完成,達到實際效果并通過績效驗收后撥付剩余30%的補貼資金。
企事業單位是實施清潔生產的主體,按照清潔生產審核的方法和程序,對自身生產、服務過程進行調查診斷,從技術工藝、設備、管理等八個方面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綜合進行技術經濟與資源環境評價,提出并實施降低能源消耗、物料消耗以及廢物產生的方案及項目。
清潔生產咨詢機構為企事業單位開展審核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包括開展清潔生產宣傳培訓、進行節能減排現狀診斷及數據分析、挖掘清潔生產潛力,提出并幫助實施清潔生產方案及項目等。
“在政府支持、企事業單位行動、咨詢機構提供專業服務,三方共同努力和協作下,清潔生產機制才能夠有效推廣,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目標?!?方明成說。
下一步聚焦大氣污染物減排
據方明成介紹,為進一步加強對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的支撐,清潔生產工作下一步將聚焦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較大的重點行業開展,主要包括餐飲、洗衣、印刷、熱力生產等行業。其中,餐飲行業優先聚焦品牌和連鎖門店,重點實施油煙治理、節能廚具替代等方案;洗衣行業重點圍繞干洗機升級改造、推廣低溫中性洗滌技術等方案;印刷行業優先聚焦支撐文化產業發展的書報刊印刷領域,重點實施水性油墨替代、印刷工藝升級改造、VOCs治理等方案;熱力生產行業重點圍繞低氮改造、余熱利用、系統優化等節能減排措施集成的方案。力爭到2020年,完成這些行業400家以上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現VOCs、NOx源頭削減、控制、治理措施整體強化升級。
1 信息化推動節能減排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自從黨的十六大以來,信息化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不斷提升。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這表明信息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漳州市的傳統工業處于歷史的新起點,面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等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漳州市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對資源的需求量明顯增加,不僅資源價格大幅度上漲,一些重要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也大幅度上升,這些決定了我市必須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道路。由信息化驅動的產業結構調整,將大大提高各種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促進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2 信息化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
目前,漳州市傳統產業仍是經濟的主體,傳統產業的增長方式主要還是以大規模的投入和粗放式的經營為主,但是這種生產方式會帶來能耗高、污染重的問題。
2.1 信息化推動節能減排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品的融合。加快傳統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傳統產品中信息技術含量,引導傳統產品向環保、節能方向發展。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生產過程的改造,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工藝創新,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應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工業過程控制技術等,對生產全過程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實時監控,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水平。加強重點行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通過軟件、數據庫、網絡通信、自動控制、人工智能、計量檢測、監視監控等信息及自動化技術,與工藝、流程管理相結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資源消耗。
2.2 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
信息化手段能實現產品設計、制造及管理過程數字化,提高產品開發與制造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制造業中的節能減排。同時,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應用也在制造業中興起,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質量,推動了企業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大力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導傳統產業的發展向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方向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
3 信息化是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建設內容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產業具有知識密集、科技驅動、投入產出比例高、低能耗、輕污染等特點,是一個滲透力強,對傳統產業改造效益顯著,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不斷增加,將大大降低GDP增長中資源消耗的水平。信息產業為發展循環經濟與推進節能減排提供著產品、技術與裝備的支持。加快信息產業發展已成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升工業素質和產業技術水平重點的產業領域,是促進節能減排目標實現重要的建設內容。
當前,我市為實現到2010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12%,為0.64噸標準煤,“十一五”期間年均節能率為2.6%的戰略目標,把節能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列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如何加速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已成為我市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
3.1 運用信息化推進我市傳統產業跨越式發展
作為基礎產業的農業,其發展趨勢是從農業現代化走向農業信息化,從現代農業走向信息農業。我市傳統如農業產業、花卉產業都具有相當的實力及基礎。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出現了一個信息化與現代化的疊加時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樣一個疊加時期的疊加效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各特色農業的電子商務平臺以及花卉電子商務平臺,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節約能源、提高效益的目的。
3.1 運用信息化促進工業企業的改造提升
圍繞我市提出的“依港立市,工業強市”的戰略目標,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構建現代化信息化港口;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提升傳統企業的生產制造能力和效率,需要找準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發展的結合點。同時,統籌規劃實施一批具有全局帶動作用的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從解決行業和企業突出問題入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柔性制造、虛擬制造、敏捷生產等技術的應用示范。
3.3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利用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生產制造能力和效率,也是我國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突破口。在企業管理方面,現在成熟的信息技術越來越多,通過企業資源管理(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柔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制造(CIMS)等信息技術,可以實現生產、管理、控制一體化,產銷、經營、服務一體化,用信息技術重構過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資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信息化推進節能減排也可落實到生活、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如我市推行的電子政務、網上審批及公益事業管理等信息化建設,有效地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又如漳州市區路燈和夜景燈節能監控系統, 通過改造路燈、夜景燈的控制系統,配置監控中心和節能柜,采用自動控制、遠程控制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燈光、夜景系統節能達15%~20%。
4 結語
目前我市信息化總體水平不高, 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節能減排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今后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需要各界一起集思廣益,精益求精,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讓信息化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應用,讓水更清,讓天更藍,讓我們的地球更美麗。
參考文獻:
[1] 秦廷奎,樊耀東,黃鋒.等.電信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關鍵詞:LED照明燈;道路照明節能改造;高效照明;碳減排量 引言
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節能減排成為共識。我國也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作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任務,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約束性指標。目前我國照明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左右,因此在照明行業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的照明產品,對于節能減排和照明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有數據統計,地級以上城市,每年路燈耗電量達1000萬度以上,電費支出超800萬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7000噸。因此,為積極貫徹和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的方針政策,實施城市路燈節電改造是城市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用實際行動建設低碳生活的重要舉措。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已《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天津、深圳等 7省市為試點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計劃于“十二五”期間逐步建立龐大的國內碳排放交易市場,但由于國內碳交易市場處于剛剛建立和起步階段,如何科學有效地計量某些項目層面碳減排量或減排潛能仍然是一個技術難題,而各個行業作為碳交易的重要參與方,也必然需要盡快的建立相應的行業規范、科學適用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以使各行業完成的減排量具有公信力和可交易性。
1 LED節能路燈定義及其特點
LED路燈(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級管)即半導體照明燈。它是一種基于半導體PN結形成的用微弱的電能就能發光的高效固態光源。LED路燈與常規高壓鈉燈路燈不同的是,大功率LED路燈的光源采用低壓直流供電、由GaN基功率型藍光LED與黃色熒光粉合成的高效白光二極管,具有高效、安全、節能、環保、壽命長、響應速度快、顯色指數高等獨特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照明。
2 LED節能路燈碳減排量計算方法
LED節能燈性能優越,是引領全球低碳和負碳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突破口。推廣使用LED節能燈可以大大減少電力消耗,從而減少能耗和碳排放量,雖然對于節能燈一類的低碳產品的推廣使用而言,每一個低碳產品所產生的減排量是很微小的,但當推廣使用數量累計到一定量的后,其整體減排收益則非常巨大。
據有關方面統計,中國現有路燈總數大約在一億盞以上,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如果將這一億盞路燈折合成6000萬盞250瓦的路燈進行對比,假定每盞路燈每天工作10小時,現在普遍的使用的高壓鈉燈每年將會產生將近1100千克的二氧化碳,若全部改造成LED路燈,那么總共可以節約1300萬千瓦的功率,在1年內將節約597億度電,從而也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我國目前的碳排放量計算方法主要是參考《京東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基于項目的核算體系。其中與照明領域節能燈相關的CDM方法學主要有: AMS-II-C需求方采用特定技術提高能效的小型方法學;AMS-II-J高效照明技術的需求側應用活動;AMS-II-N需求側再建筑安裝節能燈及節能控制裝置的能效提高方法學等,本文主要參考LED燈相關的碳減排量核算方法,對LED燈道路照明節能改造項目的碳減排計算方法進行了探索,并應用于具體產業化實例中,試圖對該類項目的碳減排量計算方法提供借鑒意義。
3 項目案例
3.1 項目簡介
本項目計劃將某城鎮道路原有的鈉燈及汞燈全部更換為LED節能路燈;同時,城鎮道路新安裝路燈也將全部采用LED節能路燈。項目改造及新安裝路燈總里長數為463.65公里,改造及新安裝路燈總數25,253盞。具體方案如下:
路燈改造:
3.2 LED節能路燈替換項目碳減排量計算
根據項目特點,替換或新建LED路燈,是通過替代傳統的高壓鈉燈減少了電力消耗,從而減少碳排放量。年碳減排量可由年節省的電量與相應的電網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相乘得到,能耗由照明系統的功率與運行時間相乘得到。
3.2.1 項目邊界
根據項目特點,該項目邊界包括所有改造及新安裝路燈消耗的電力及電力生產所涉及的華中區域電網。
3.2.2 項目碳減排量計算
現以該城區路燈改造項目中某具體鄉鎮安陽鄉改造為例,即用300盞56W的LED節能路燈改造功率150W的鈉燈,并新建200盞56w節能路燈,計算碳減排量如下:
(1)項目基準線排放量
項目的基準線確定為使用鈉燈及汞燈用于公路照明。
首先計算項目的基準耗能量
4 結束語
本文簡要介紹了LED照明路燈的節能減排潛力,并通過項目案例,借鑒現有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對具體LED照明路燈改造項目碳減排量進行了簡化核算,可以得出結論, LED路燈作為低碳產品當推廣使用達到一定數量后,將會產生較大的減碳效益。中國的路燈總數很龐大,且以較快的速度繼續增長,且LED路燈的技術也日趨成熟,未來憑借其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的優勢,必將作為節能先鋒普遍應用于路燈的節能改造中,從對照明領域的節能減排做出重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2013年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北京.2013
[2]節能燈技術與低碳照明[M].河北科技出版社,2011
[3]王志艷.能源世界[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關鍵詞:公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方法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在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的背景下,節能減排將會是一項事關長遠的事業。在當前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如何在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節能減排、低碳出行,值得探討。
1 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通過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城市建設,深化“車、船、路、港”千企行動等,初步形成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各級交通企事業單位積極行動,全員參與,全行業因地制宜,大力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有效工作機制和良好局面。注重政策法規建設與完善,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指導交通節能減排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印發了近30項公路、水路節能減排的標準和規范,初步形成了包括法規、規劃、標準和規范等多層次的交通節能減排制度體系。設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大力推廣交通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及可實現交通節能減排的操作法、工作法。探索研究交通運輸行業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基本發展路徑,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政府評審工作,組織開展“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減排市場機制”等研究,組團出席“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的相關會議,有效維護了行業發展和國家氣候變化談判的整體利益。
交通節能減排不但涉及多層次的環境問題,而且也涉及極其廣泛的社會經濟層面,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就業保障和財政稅收等都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加之我國當前亟需培育“自主品牌”,發展壯大交通產業;我國的交通節能減排技術,基本上是由國家研究機構和大學研究機構聯合國有企業承擔開發等這些特殊政策背景,使得我國交通節能減排政策體系的完善成了涉及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產業界、“自主品牌”企業、機動車保有者與公共交通消費者等多方利益群體的利害關系的一種博弈。其次,2 0 1 0年我國交通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6%,預計到2030—2050年,該數值將上升至10%~11%。同時,我國政府向世界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減排目標。從全球范圍來看,交通運輸業在世界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中所占比重均超過20%。因此,在快速增長的交通能源消耗量和較高標準的中長期節能減排目標雙重壓力下,我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形勢日益嚴峻。最后,我國當前面臨著交通運輸結構性節能減排的潛力尚不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節能減排的支撐力度還需加強,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還有待健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也任重道遠等一系列問題。
2 公路交通運輸領域的節能減排方法
建議在大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綜合推進制度性、結構性、技術性、管理性及出行方式節能減排的基礎上,強化科技創新,健全交通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統計監測考核體系,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具體以突破政策瓶頸和融合智能技術為推手。
推行“限新驅舊”。推行兼顧地區差異性的“限新驅舊”策略?!跋扌隆本褪窃谛萝囀袌鲋粚嵭泄澞軠p排的技術標準,且根據“自主品牌”企業技術進步的步伐、逐步提高技術標準;而對“自主品牌”企業不具有技術優勢的傳統汽、柴油新車,則不實施按照新車技術水平優劣而實施的財政稅收補貼措施。這樣的政策措施既能逐步提高新車市場的節能減排技術水平,又不會出現財政稅收補貼措施向技術水平居優勢地位的跨國公司產品傾斜的局面,有利于“自主品牌”汽車的生存和發展?!膀屌f”就是對超過一定年限的老舊車型實行“獎勵報廢、懲罰保有”的財政或稅收措施,使促進老舊車型報廢的“獎罰并行”政策常態化、制度化和獎勵與懲罰資金的一體化。這樣能夠有步驟地從保有市場淘汰老舊車型,在穩步提高社會保有總量平均節能減排水平的同時,為新車市場創造穩定的新車需求。
鼓勵綠色車輛。鼓勵發展綠色車輛。我國自2010年6月試點綠色車輛補貼試點工作,但實際成效不佳。建議現階段參考成功推行綠色車輛的國外案例,如新加坡對綠色小轎車、公共汽車及商務車、電動摩托車的補貼分別達到市場價40%、5%及10%的標準,適當提高補貼水平,注重完善綠色車輛基礎設施,強化技術研發,降低綠色車輛的生產成本,提高適用性。
完善公路交通控制系統。當前我國道路交通系統采用的智能控制主要為倒計時信號,無法實現流量管理,難以有效疏導交通擁堵。建議開發和安裝能不斷收集交通數據(自動監測車輛和行人),進而根據流量,能實現自動、按時序、協調分配信號的自適應信號交通控制系統。全面啟動公交優先計劃,在各交叉路口配置公交優先檢測裝置,對接近通過公交適當延長綠燈時間予以放行。安裝智能旋轉閃爍道釘、配備倒計時計時器和音頻信號等,規范駕駛,減少突發事故。
強化交通監測和執法系統。我國當前公路交通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工作基礎薄弱,缺少長期的數據積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各環節能耗量缺乏較為準確、可信的數據來源,導致無法科學全面地評價交通行業的節能水平和節能減排成效。建議研發并推行客、貨車及內河船舶遠程能耗與排放在線監測系統,搭建在線監測數據接收、分析平臺,逐步健全交通運輸運營各環節能耗與排放統計監測數據庫。加強智能事件管理系統的建設,提升自動監測事故和擁堵且能迅速派遣救援車輛和傳播擁堵信息方面的能力。在主要路口配置能自動檢測超速、闖紅燈且可實現車牌識別的高速攝像監測系統以及可連續監測、準確識別侵權車輛的公交專用車道智能執法系統。
健全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統。交通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處理和共享實時路況信息,方便旅客通過固定或移動平臺,提前修改或完善行程規劃。建議近期通過完善綜合公共交通地圖,健全公共交通出行實時信息,推廣車載信息服務系統和出租車預訂系統,在中心城區配置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啟用動態緊急車輛優先計劃等措施,進一步健全交通信息管理系統??煽康慕煌ㄐ畔⒐芾硐到y可以幫助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疏導交通擁堵,提高效率,有效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
改進公路交通收入管理系統。快速、準確地支付公交車費和車輛通行費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交通系統的安全平穩與健康。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在結合實際、統籌全局的基礎上,重新評估公共交通及設施的相關收費標準,加大財政補貼,健全收入管理系統。試用集各類公共交通費、停車費及車輛過路費于一體的智能交通卡,推廣不停車收費技術,依托遠程能耗與排放在線統計監測,實施差別收費。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路交通運輸領域,要把推動節能減排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跨越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要立足于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公路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工作。
參考文獻:
[1] 杜曉鑫 交通運輸中節能減排工作的適用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 2012-05
[2] 張在龍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我國道路運輸業節能減排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09
關鍵詞:節能減排;企業行為;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2)06001407
我國節能減排目標通過自上而下的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各個企業,企業會在內外驅動力的綜合作用下進行相應的行為選擇,自主決定是否采取相應的節能和(或)減排行為及相應措施,企業采取的節能減排行為對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研究既具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
一、 文獻綜述
(一)節能減排政策研究
國內外學者對節能減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1)節能減排的意義,Smyth等[1](P547-555)、楊同宇等[2](P273-276)、肖元真等[3](P4-9)、Yan等[4](P658-668)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闡析了節能減排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公眾福利等方面的重要性;(2)節能減排政策的設計與實施,鄭言[5](P57-59)、王鳳艷[6](P57-59)、周勇[7](P13-18)分別介紹了歐盟、中國臺灣以及荷蘭有關節能減排政策,進而提出我國可供借鑒的政策設計,馬中等[8](P20-22)、Hu 等[9](P373-382)、吳舜澤等[10](P26-29)、謝浩[11](P32-34)從目標制定、指標選取、監督檢查、管理手段等角度提出節能減排政策設計的思路;(3)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度保障,肖堅[12](P9-14)、Li[13](P2113-2118)、Zhang等[14](P439-449)提出了補貼和優惠貸款等經濟政策和財政制度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性;(4)節能減排政策評估,Wang等[15](P1879-1889)、何建武等[16](P31-44)、Yuan[17](P2475-2480)、張雷等[18](P42-51)運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評估了節能減排政策對我國能效和污染物控制的效果和影響;(5)節能減排的行業和地區差異性,史丹[19](P49-58)、高振宇等[20](P47-56)、劉暢等[21](P34-42)、韓一杰等[22](P287-298)利用聚類分析和變異系數等方法分析了我國能源效率的地區差異以及主要影響因素。由此可見,現有關于節能減排政策的研究多集中于國家和省級層面,而且多集中于節能減排意義分析和宏觀政策制定等方面,缺乏對節能減排微觀主體——企業的系統分析,如企業的節能減排意識、行為和政策需求等。
(二)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研究
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研究很少[23](P15-16)[24](P111-122),有些學者研究了資源與環境約束下的企業環境行為。企業環境行為是企業面對來自政府、公眾、市場等方面的環境壓力,而采取的宏觀戰略和制度變革以及生產過程的調整等措施和手段的總稱[25](P601-608)。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Delmas[26](P91-119)、Christmann等[27](P439-458)、Dasgupta等[28](P39-66)的研究表明政策規制、市場和社區壓力等是促使企業改變環境行為的重要外部驅動力,Hayami[29](P337-353)、Henriques 等[30](P381-395)、張嫚[31](P35-40)認為企業自身屬性,如規模、行業類別、技術水平等是對企業環境行為產生重要影響的內部驅動力。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單一因素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缺乏對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然而,企業往往受到多重壓力影響,需要綜合考慮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企業行為反應。
企業節能減排行為是企業環境行為的具體形式之一,專指企業在節能減排約束下采取的環境行為。借鑒企業環境行為的定義,本文認為企業節能減排行為是指企業在國家推行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背景下,在內外壓力的共同作用下進行的行為選擇,包含不采取節能減排行為、采取節能行為、采取減排行為、采取節能和減排行為四種形式。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和問題,本文以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為研究對象,借助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基于對D市68家樣本企業的實證分析,對企業的節能減排意識、行為及績效進行深入的分析,識別影響企業節能減排行為選擇的關鍵因素,對“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改進建議,以期促進“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在企業層面能夠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執行和完成。
二、調查設計與數據
案例城市D具備工業企業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包括行業、所有制性質、規模等)、重工業比重大、節能減排任務重等方面的特征,具有研究的代表性。2010年,D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 000億元,位于國內大中城市的前10位,人均國內生產
總值超過7萬元,財政收入近2 000億元。電氣機械制造、電子及通訊設備、化學原料及制成品制造、石油加工等行業是全市工業的支柱行業。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工業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產業結構支撐了D市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但同時給其帶來了沉重的資源緊缺與環境污染的壓力。為了完成“十一五”期間的約束性節能減排目標,D市發改委牽頭制定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更加嚴格的節能減排目標:與2005年相比,2010年全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26.32%,化學需氧量削減18%。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D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2.02%,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9.49%和27.41%,基本完成了節能和減排目標。因此,D市是政府主導推動,自上而下分解到各個企業,以企業為責任主體的節能減排模式的一個縮影,對于研究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具有較強的典型性。
在D市環保局和發改委的協助下,本研究利用企業數據庫(包含5 000余家企業),按照2%的抽樣率進行隨機抽樣,對100個企業進行了問卷調研和面對面訪談。調研對象為企業中熟知問卷所需信息的主管或工作人員,調查人員由受過培訓的高校學生和當地環保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結合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目的,調查問卷由5部分構成:企業基本信息,如所屬行業、所有制性質、規模、上市情況;企業節能減排意識,如企業對節能減排重要性及其影響的認識;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實施情況,如節能減排的主要驅動力、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投資額及資金來源;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績效,如能耗強度和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幅度、投資回報率;企業節能減排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政策需求,通過面對面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 “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洞悉企業的政策需求,為“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議。
經過2011年4月和5月的調查走訪,除去部分處于停產狀態以及拒絕調研的企業,最終獲得了68份有效問卷,問卷回收率為68%。68個有效樣本涵蓋了石油加工與煉焦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業、化學工業等13個行業,企業的所有制性質、規模、產品市場和上市情況各不相同,對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圖1所示)。
(一) 企業節能減排行為
節能和減排的投資需求和邊際成本不同,導致企業節能和減排的具體措施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分別對企業節能和減排行為進行分析。在68個有效樣本中,51個企業(占75%)采取了節能和減排行為,7個企業(占10.3%)只采取了減排行為,2個企業(占2.9%)只采取了節能行為,8個企業(占11.8%)未采取節能和減排行為。即53個企業(占77.9%)采取了節能措施,58個企業(占85.3%)采取了減排措施,企業減排的積極性更高。
對比企業節能行為與減排行為的主要驅動力、投資來源等發現,二者具有諸多共性:(1)企業采取節能與減排行為的最主要驅動力是政策壓力,39個企業(占73.6%)和49個企業(占84.5%)是在國家約束性節能和減排目標的壓力下被動采取的節能和減排行為。(2)企業節能與減排投資呈現偏正態分布的態勢,且投資的最主要來源為企業自籌,政府資助的力度相對較小,形式單一,分配不合理(主要流向大型國有企業),無法起到調節企業行為的作用。53個采取節能行為的企業中,31個(占58.5%)的節能投資完全來自企業自籌,22個(占41.5%)的節能投資來自于政府資助和企業自籌,其中14個的企業自籌資金所占比重高達80%以上;58個采取減排行為的企業中,22個(占37.9%)的減排投資完全來自企業自籌,36個(占62.1%)的減排投資來自于政府資助和企業自籌,其中20個企業的自籌資金占的比重高達80%以上。(3)8個既未采取節能行為又未采取減排行為的企業均為未上市的小型企業,且絕大部分為私營企業,其弱勢地位導致這些企業認為自身對全社會節能減排目標的影響微乎其微,沒必要采取節能或減排行為。這說明政府應該發揮對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引導作用,加大對小型私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增強其節能減排主體意識。
企業的節能和減排行為也存在一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企業節能與減排行為的主要措施不同。企業節能行為的主要措施是改變能源供給結構和效率(占81.1%)、改進生產工藝(占56.6%)和提高管理水平(56.6%)。這3種措施的共同特點是投資需求較少,對正常生產的影響較小。企業減排行為又可以分為二氧化硫減排和化學需氧量減排,二氧化硫減排的主要措施是增加環保措施(占94.1%)、改善能源效率或結構(占73.5%)和提高管理水平(占52.9%);化學需氧量減排的主要措施是增加環保措施(占96.4%)和提高管理水平(占43.6%)。與企業節能行為不同的是,企業減排行為的最主要措施是進行環保設施投資,主要原因是企業希望在較小影響企業生產過程的前提下采取減排行為,末端處理設施恰好能夠直接又有效地減少污染物排放,并且基本不影響企業的產量。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節能和減排目標有時可以同時實現。例如,調查結果顯示59%的企業通過節能措施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基于節能和減排行為的協同效應,企業為了實現節能和減排目標,應該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邊際成本較小的節能和(或)減排措施。
(二)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績效
企業節能績效是指單位產值能耗下降幅度;企業減排績效是指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或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的下降幅度。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采取節能行為和/或減排行為以及污染物減排的種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十一五”期間,53個采取節能行為的企業單位產值能耗平均降低13.1%,對于國家提出的20%節能目標,僅完成65.3%,對于D市設定的22%目標,僅完成48.9%;55個采取化學需氧量減排行為企業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平均下降9.5%,基本完成了國家提出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10%的目標,對于D市設定的化學需氧量削減18%的目標,僅完成一半左右;34個采取二氧化硫減排行為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下降8.7%,對于國家提出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10%的目標,完成了86.8%,對于D市設定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26.32%的目標,完成了不到1/3。
由此可見,調研企業未完成國家和D市的節能和減排目標。本文68個有效樣本的節能和減排目標完成情況與國家和D市節能和減排目標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是:(1)抽樣誤差,即抽樣的隨機性引起的樣本結果與總體真值之間的誤差。本文按照2%的抽樣率進行隨機抽樣,選取了100個企業作為調查對象,這些樣本的特征不一定和總體完全一樣,導致樣本企業的節能和減排績效與總體的節能和減排績效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2)調查誤差,即統計調查過程中由于調查者、被調查者和問卷設計等因素產生的誤差。本文選取的100個樣本中,有部分被調查者沒有對調查做出反應(或回答),存在未響應誤差;本文得到的68個有效樣本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被調查者并未真實反映企業節能和減排績效的情況,存在響應誤差。(3)統計數據誤差,即D市節能和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的統計數據可能存在誤差。
與節能行為相比,“十一五”期間D市企業減排行為的積極性更大,績效更好。這與吳國華[32](P7-11)、邢璐等[33](P465-470)、李惠民等[34](P31-33)的研究結論相同,他們都認為國家節能目標的實現難度大于減排目標。事實也正是如此,“十一五”期間,我國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實現,節能目標通過“拉閘限電”等方式才基本實現。主要原因在于:(1)二者的執行監督部門不同。節能工作由發改部門負責,而發改部門本身不具有執法權,難以定期檢查企業的節能工作進展;而污染減排工作由環保部門監督執行,并且和企業定期的排污費密切聯系,企業完成減排指標就可以降低企業的排污費和罰款。(2)二者產生的收益不同。企業通過節能行為獲得的主要收益包括節約能源支出、獲得政府獎勵、提高生產效率等。然而,能源價格呈現波動變化的趨勢,企業在此背景下進行節能行為的積極性不大。企業通過減排行為獲得的主要收益包括減少排污費支出、改善企業社會形象、減少污染處罰等。顯然,企業作為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典型經濟人,會積極地進行減排行為。這不僅會直接減少企業的排污費,還能減少企業的環境糾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減排行為中,與二氧化硫減排相比,企業進行化學需氧量減排的積極性更大,原因在于本研究調查的樣本企業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的數量更多,因此這些企業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進行化學需氧量減排行為。
(三)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需求
通過對企業的面對面訪談,了解到現行節能減排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節能減排優惠政策太少。調查中超過 80% 的企業表示在節能減排指標執行過程中面臨著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困難,而相關政策的支持卻極為有限?,F有節能減排政策主要依賴于命令控制手段,環境稅費、金融信貸等經濟刺激手段尚未充分發揮作用。而且,僅有的優惠政策及政府補助的主要受益對象為大型國有企業,對資金缺乏的私營企業以及環境意識更高的獨資、合資企業積極采取節能減排行為的激勵作用乏力。(2)節能減排的指標分配方式不合理。“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指標采取“一刀切”的平均分配方式,由上到下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企業。約75%的受訪企業反映,現有指標分配方式忽略了企業的行業屬性、規模、所有制性質、能耗物耗水平等方面的異質性,不符合效率原則,對于企業也缺乏公平性。(3)節能減排政策的信息不公開。47%的企業認為節能減排政策的信息不夠透明,特別是資金支持的信息。眾多企業不知道“十一五”期間,政府對企業節能減排的相關資金支持信息,從而不利于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
[JP3]四、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對D市的調研發現,影響企業節能減排行為選擇的主要因素是所有制性質、產品銷售市場、上市情況、投資回報率、企業規模和政策規制壓力6個因素。考慮到因素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因素量化的難易程度,在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影響企業節能和減排行為的因素時,本文選擇前5個指標作為解釋變量,依次為X1、X2、X3、X4和X5。其中,所有制性質(X1)為分級變量,1—4分別表示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產品銷售市場(X2)為分級變量,1—3分別為全部內銷、部分內銷和全部外銷;上市情況(X3)為虛擬變量,未上市為0,已上市為1;投資回報率(X4)指企業通過投資而應返回的價值,計算方法為正常年度利潤或年均利潤占投資總額的百分比;企業規模(X5)為分級變量,1—3分別為小、中、大型企業。具體計算過程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