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15:47: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金融的概念界定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低碳經濟;碳金融;碳交易;碳排放配額;碳排放權;碳金融市場;碳金融業務;綠色金融;溫室氣體減排;氣候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3)01-0070-10一、引言
氣候變化是人類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近幾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和大眾對生態環境關注度的提高,發展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的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共識。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這一概念最早見于2003年英國政府的能源白皮書《我們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為特征的綠色發展模式。此后,低碳經濟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經濟決定金融,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需要發展相應的金融業務,如為碳排放權交易提供融資、理財等,這就是碳金融業務。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催生了低碳金融的發展,而且需要低碳金融的加快發展反過來支持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低碳經濟和碳金融已成為時展潮流的現實背景下,傳統的金融制度與發展理念需要改變,金融體系也需要調整,以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隨著低碳經濟和碳金融的快速發展,學術界對碳金融發展理論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將全面回顧碳金融理論研究進展,系統歸納和評介碳金融理論研究的方法和內容,并展望碳金融理論研究的趨勢,以期為碳金融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二、碳金融的概念及屬性
“碳金融”是指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并服務于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切活動,這是現代金融根據環境金融與綠色金融延伸出來的最新提法與發展方向。20世紀90年代,為了降低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生存的負面影響,國外經濟學者試圖從經濟理論的角度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中心,如何利用“金融”手段解決環境問題也就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熱點,由此“環境金融”便應運而生。最先提出“環境金融”概念的是Salazar(1998),之后Cowan(1999)、Jeucken(2001)、Labatt等(2002)分別從不同側重點對環境金融進行了闡述:Cowan(1999)側重對環境經濟和金融雙方互利的角度進行界定,認為環境金融是環境經濟和金融學的交叉,其既為發展環境經濟提供了各種資金融通的途徑,同時又能從環境經濟發展中獲益;Jeucken(2001)側重對環境與金融關系的演變過程進行解釋,在對銀行業與可持續發展關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將銀行業對待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分為抗拒階段、規避階段、積極階段、可持續發展階段四個階段;Labatt等(2002)在《碳金融》一書中側重從環境金融產品的角度對環境金融進行表述,認為環境金融是以市場為基礎,以提高環境質量、降低環境風險為目標而設計的金融產品。2003年,英國政府在其能源白皮書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加上《京都議定書》中市場機制的設計使原本是免費環境資源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商品化,從環境金融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延伸出的“碳金融”概念便應運而生,并得到眾多學者的廣泛關注。
王定祥,琚麗娟:碳金融理論研究評述與展望碳金融是指建立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為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的機制(Meijer et al,2006),這是一個比較廣泛、抽象的概念。世界銀行對碳金融概念的界定則顯得相對狹隘,認為碳金融是提供給溫室氣體減排量購買者的資源。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碳金融已經超出了減排量購買的范疇。Labatt等(2007)在前人的基礎上對碳金融的內涵進行了梳理和拓展,認為碳金融是環境金融的一個分支,探討與碳限制社會有關的財務風險和機會,提供和應用市場機制轉移環境風險和促進環境目標的實現??偟膩碇v,碳金融是指在碳排放受限制約束的情況下,在一個排放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必須付出代價的世界中所產生的金融問題以及解決氣候變化的金融方法和工具??梢?,“碳金融”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可以把通過金融工具轉移環境風險并實現環境目標的碳約束行為視為狹義的碳金融,而將所有應對氣候變化的市場解決方式定義為廣義的碳金融。
隨著國內低碳經濟的興起以及受國外碳金融理念的影響,碳金融研究成為近幾年國內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國內一些學者在相關著作中引入了“環境金融”的概念。部分學者,如孫洪慶(2002)、熊學萍等(2004)還用“綠色金融”“生態金融”來表示金融業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其內涵與“碳金融”一詞有異曲同工之處。王宇等(2008)從碳金融對環境意義的戰略高度出發對“碳金融”進行了概括,認為碳金融是金融體系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機制創新,其具有減排的成本收益轉化功能、能源鏈轉型的資金融通功能、氣候風險轉移功能和國際貿易投資促進功能四個方面的功能。吳玉宇(2009)和曾剛等(2009)對“碳金融”概念的觀點基本相似,認為凡是服務于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及與之相關的金融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碳金融。張明珅(2010)對碳金融概念的界定比較全面,認為碳金融是指與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金融活動,包括相關金融制度設計、金融交易和中介行為,通過金融活動和金融工具使有限資源投入低碳經濟,促進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綠色經濟發展。目前“碳金融”在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界定,而本文比較認同的是鄭揚揚(2012)的觀點,其在借鑒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碳金融”定義為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的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它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
在對碳金融概念進行界定的同時,國內學者還對碳金融的特殊屬性進行了探討,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其與傳統金融的本質區別。碳金融以碳排放量的交易為核心,它不僅具備在交易中形成的商品屬性,而且金融在商品市場中的流通使其逐漸由商品屬性向金融屬性過渡。從對碳金融的內涵界定可知,碳金融實質上是“碳交易+金融屬性”,碳排放權具有準金融屬性,而且可以進一步衍生為具有投資價值的金融資產,通過對碳金融收益的追逐可以帶來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易霞仔等(2012)認為碳金融是社會屬性、準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的集合體,其社會屬性體在于其與金融衍生產品類似,是在碳排放交易機制下產生的旨在通過碳交易來轉移風險的一種金融性碳契約;其準金融屬性不僅在于以碳排放權為載體的碳金融具有貨幣性,而且碳交易以及低碳生產方式也凸顯出了其“準金融的屬性”;其商品屬性則在于其成本收益的負相關性、依靠市場的價格信號形成對資金的融通功能以及對環境風險的轉移和分化。婁歡歡(2011)從法律的角度對碳排放權的特殊性進行了分析,指出碳排放權在法律意義上成立的實質在于,無論個人還是企事業法人單位,為了自身生存發展需要而對溫室氣體進行排放的行為,是通過法律擬制而獲得的對環境容量使用的一種特殊的用益物權,這種權利必須通過合法途徑并在國家公權力的許可下獲得;之后,碳排放權人必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行使被授予的排放權能,超出規定權限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喬海曙等(2011)研究認為,碳排放權實質是一種新的金融形式,不僅具有金融資產屬性,而且具有金融資源和金融功能屬性:金融資產屬性體現在碳排放權的“準貨幣化”特征、碳排放權作為金融資產的特殊性和廣泛性等方面,金融資源屬性體現在其具有稀缺性和戰略性兩方面,而金融功能屬性主要體現在其特殊的減排成本內部化和最小化、產業鏈低碳轉型、氣候風險轉移和分散功能三方面。
從以上對碳金融概念及屬性的研究可以發現,學界對“碳金融”概念提出的邏輯起點以及對這一事物認識的成熟度和完善性上存在差異,盡管他們在概念表述、研究角度上各不相同,但普遍認為,碳金融是金融領域服務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金融創新活動,為緩減氣候變暖、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可見其本質是一致的。低碳金融屬性的研究是對碳金融內涵的進一步延伸,同時,將低碳金融與傳統金融劃清了界限。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國內外對“碳金融”概念及屬性的認識正在逐步趨向科學化和系統化,這將為未來碳金融理論的深入研究奠定堅實的認識基礎和理論前提。
三、碳金融發展的理論基礎
1.“綠色金融”理論
20世紀以來,環境氣候的變化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尤其在現代社會經濟領域,金融對資金和社會資源起到了“綠色配置”的作用,這將大大促進氣候變化問題的解決?!熬G色金融”不僅要求將環境保護觀念引入金融機構內部,而且更加強調金融業為解決環境污染、為環境產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支持,它成為環境保護與金融之間的綠色橋梁。Jeucken(2001)在《金融可持續發展與銀行業》中分析了金融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強調了銀行在環境問題上的重要性。Gradel 等(2004)把金融與環境保護關系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他們在《產業生態學》中系統研究了金融與環境保護的內在聯系,從產業與環境的視角把金融作為一種服務業納入服務業與環境保護的理論框架中,以至于最終成為學者們研究碳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2.氣候風險管理理論
氣候環境的變化不僅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Labatt 等(2002)認為,氣候變化同樣也會給企業、金融服務業、投資者帶來風險,他們將其稱為氣候風險。從企業層面來講,氣候風險主要包括企業因不遵守氣候法規而遭遇法律訴訟的法律風險,而且如果忽視與碳排放有關政策、產品和生產程序等將面臨聲譽風險。碳排放限制政策隨著氣候的變化而不同,而不同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不同,將會影響到其資產和資本的支出,進一步使其面臨市場競爭風險,如何應對氣候風險和增強對氣候風險的管理成為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同時,他們的研究表明,盡管不同企業受到氣候風險的影響程度不同,但是要想轉移氣候風險必須通過碳金融市場這個載體來管理和解決。隨著氣候風險已經成為影響金融業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氣候風險管理理論便成為碳金融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
3.外部性理論
外部性最早源于馬歇爾所著《經濟學原理》中的“外部經濟”概念,其包括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減排和全球環境質量的改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容易給對社會造成一定負外部性的傳統企業帶來“搭便車”的機會,使私人成本不能完全內生化。針對這種外部性,特別是負外部性,科斯基于市場機制下的外部性理論為合理的碳減排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導,經濟活動主體擁有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權力(即人均排放權),在該碳排放產權清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碳基金等業務手段,可以在達到碳減排目的的同時使外部成本內部化。Barrett(1998)指出,各地碳減排成本的不同意味著《京都議定書》下的減排機制能督促全球碳減排分配產生效益。但是,不同企業由于自身創新能力不同,應對環境問題將對其成本收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于能夠通過創新將多余的碳排放指標在全球范圍內交易并從中贏利的企業來說,外部成本內在化是其減排的興趣所在。企業的經營目標不僅要追求自身經濟效益,還要注重社會效益,這樣企業才能保持長期競爭力。Schaltegger 等(2000)對企業環境管理投資與其金融利益相關者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檢驗,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即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金融利益相關者獲得發展優勢,于是碳減排交易便在該理論的基礎上得以產生和運用。
以上理論研究不僅廓清了碳金融發展的理論基礎,而且也為全球碳金融的實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但是與目前碳金融應用層面的研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未來碳金融理論的發展應與實踐應用同步前進,并指導碳金融實踐。同時,碳金融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綜合了環境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法學等多種學科的交叉學科。因此,在未來的理論研究過程中不能孤立進行,要在借鑒其它學科知識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使碳金融理論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四、碳金融市場及其相關領域的研究
碳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碳金融市場的有效運行,創新和發展碳金融市場不僅是碳金融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更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同時還關系到金融體系的重構和金融產業的優化升級。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建立碳金融市場體系,旨在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實現碳減排目標。國外碳金融市場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學界對碳金融市場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駱華等(2010)對國際碳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研究,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以來,國際碳金融市場的交易額由2005年的109.90億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 360億美元,年均增長184.6%。世界銀行預測,2010—2012年全球碳交易規模每年可達到600億美元。
碳交易額的迅猛增長使碳金融市場結構的劃分變得不可或缺。張小艷(2012)按照碳信用來源不同,將其分為配額型交易市場和項目型交易市場。配額型市場包括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機制下的配額交易(AUU)市場、區域性碳減排機制下的配額交易市場、自愿減排交易機制下的配額交易市場三個層次;項目型交易市場包括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核證減排單位(CERS)交易和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減排單位(EUR)交易。Hamilton等(2008)根據交易主體減排義務是否具有強制性,將碳信用市場分為規范市場和自愿市場兩種類型,其中規范市場要受到國際、國內或區域性的強制性法規的限制《京都議定書》下的AAUs、ERUs及CRUs都可在規范市場進行交易?!?;而自愿市場不受強制法規的束縛,因此可供交易的碳信用也相對比較廣泛,除了在規范市場交易的碳信用形式外,未經核準的減排量(NERs)、經核實的減排量(VERs)以及預期減排量(PERs)都可在自愿市場進行交易。從碳交易所的全球分布結構看,李瑞紅(2010)認為國際上大部分碳交易所為發達國家所控制,而發展中國家所占比重較小國外已形成了歐盟排放貿易體系(EUETS)、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亞洲碳交易所(ACX)、歐洲能源交易所(ECX)等近20多個交易所;而我國自2009年山西呂梁、湖北武漢、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一系列交易所相繼成立以后,碳交易體系才粗具雛形?!?。喬海曙等(2011)研究認為,碳交易市場與一般金融產品市場類似,存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分:一級市場涉及排放權的初始分配,即產品產生核準階段;二級市場是指初始分配后的自由交易市場,主要涉及以初始分配為基礎的產品的交易流通階段。
金融市場的組成要素是市場發展的基礎,全球碳金融市場規模的擴展以及結構變遷為進一步探索碳金融市場相關要素提供了條件。市場參與主體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要素,其發展規模和類型的多元化是衡量碳金融市場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參與主體的變遷是市場結構變化的表現。在碳金融發展初期,我國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是在政府鼓勵下的一些金融機構,結構較為單一,市場發展缺乏動力。之后,隨著人們對碳金融認識的不斷深化,政府、國內外商業銀行、保險機構、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基金等都參與到碳金融市場的交易中來。參與主體規模的日漸擴大和種類的日趨豐富,在提高碳金融市場運行效率的同時,也為各類市場主體進行投融資提供了一種科學化的平臺?! ⒂⒌龋?010)按照交易目的的不同將碳金融市場參與主體分為通過期貨買賣來規避風險套期保值且有減排任務的企業、通過碳金融產品價格的漲跌進行賤買貴賣的純粹的投機者、作為中介代表的期貨公司和保障碳市場規范運作的監管主體等。林永生等(2012)根據參與主體功能的不同,將國際碳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分為供給方、需求方和中間商三類:供給方包括轉型和發展中國家以及擁有多余碳排放配額的發達國家;需求方包括資源減排市場的買方以及在《京都議定書》下承擔減排任務的政府;中介商主要是指從發展中國家買入經核準的減排單位,然后將其在交易所賣出實現套利的中介機構。
碳金融產品作為市場交易的物質載體,在碳金融市場的不斷拓展中走向多元化和復雜化,由初期的以配額市場中的碳排放配額和項目市場中的核證碳減排量為主的原生產品交易,向以碳排放權為基礎的碳遠期、期貨、期權、掉期等為主的衍生產品的方向發展原生產品主要是以EUA(即歐洲碳排放配額)、AAU(即UNFCCC附件Ⅰ締約方國家間協商確定的排放額)為主的配額市場中的碳排放配額和CER(即核證減排量)、ERU(即聯合履行機制允許的附件Ⅰ國家通過投資項目的方式從另一附件Ⅰ國家獲得的減排量)為主的項目市場中的碳核證減排量。2005年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碳排放權期貨市場的建立,標志著以碳排放權為基礎的碳金融衍生產品的正式問世。隨后Uhrig(2006)和Wagner(2006)提出了一種標準化的期權產品設計方案,旨在通過向市場引入一種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期權工具來達到規避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目的。王留之等(2009)針對國內碳交易市場中企業開發CDM項目融資難的問題,提出進行金融創新的計劃,推出了銀行類碳基金理財產品、融資租賃、保險業務、信托類碳金融產品、私募基金、碳資產證券、碳交易保險、以CERs收益權為質押的貸款等八種創新產品。目前,在國際金融機構提供的碳金融產品中,比較成熟的包括綠色貸款、互換合約、環保期貨、環保基金、碳交易保險、巨災債券以及基于減排信用設計的金融產品、天氣衍生產品等。目前,遠期、期權在國際碳金融市場中的交易數量和金額已經遠遠超過基礎產品成為最主要的交易工具?! L冀鹑诋a品的多樣化在最大限度滿足不同企業和金融機構需求的同時,也大大地活躍了碳金融市場,激發了碳交易市場的生機和活力。然而,碳金融產品種類的創新對產品的市場定價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厘清影響碳金融產品價格的因素,并構建一套完整的包括定價、核證在內的價格體系,成為西方學者關注的重要內容。Wilfried(2007)等將碳市場中的碳配額看做是一項稀缺的輸入變量,認為EU-ETS碳配額價格將在很大程度上受能源和氣候變化的影響。Mansanet(2007)則持不同的觀點,其通過對碳配額日價格的變動觀察發現,能源資源是決定碳配額價格的主要因素,而氣候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對其產生影響。Alberola(2008)等人指出,EUA現貨價格不僅受錯誤預測能源價格的影響,而且與未預計到的溫度變化也有關。劉英(2010)認為,碳價格在與能源市場價格存在較強關聯性的同時,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Daskalakis(2009)和Paul(2010)分別通過蒙特卡洛法和擴展的帶有跳躍性的幾何布朗運動模型對歐洲碳期權定價和歐盟碳排放權的現貨價格進行了研究,前者肯定了模型的有效性,后者得出了碳信用現貨價格具有跳躍性和非平穩性特征的結論。Camona(2009)等學者利用競爭性隨機模型對碳配額價格的形成及驅動機制進行了研究,結論顯示,模型的解服從最優隨機控制理論。為了檢驗碳配額價格與相關動態因子之間的相關關系,Benz 等(2009)、Chevallier(2009)采用馬爾科夫機制轉換和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以及非對稱的GARCH模型對不同階段碳排放配額的短期現貨價格與收益的波動行為、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傮w上看,目前在碳金融產品定價的研究上還處于初級階段。
全球碳金融市場在近幾年得到了迅猛地發展。但由于目前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尚未完全統一,各類碳金融衍生產品層出不窮,加之市場管理規則的千差萬別,伴隨而來的是碳金融市場交易的高風險和低效率并存。因此,加強對碳金融市場的管理不僅對碳金融市場參與主體來說至關重要,而且也是未來全球碳金融市場能夠持續穩步健康發展的關鍵。林立(2012)選取國際碳金融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期貨市場,以2006—2010年的ECX期貨合約為樣本數據,研究了其在不同市場收益率和不同投資時間影響下的風險狀況,認為碳金融市場存在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而且通過對2006—2007年和2008—2010年兩個時間段的比較,發現碳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比較平穩,而非系統性風險在逐漸減小,說明國際碳金融市場正在逐步趨于規范化。一些國外學者分析了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管理的方法,認為CDM項目存在基準線風險、政策風險、項目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政治風險以及名譽風險7大類風險,而風險管理的原則是將風險指定給最有能力承受它的一方。還有些學者,如Blyth(2009)和Li 等(2011)通過實證的方法將影響碳金融的相關因素引入模型來研究風險管理,前者引入政策因素和技術成本研究碳信用價格的風險管理;后者通過層次分析方對影響碳金融的相關因素(如工業發展背景、市場結構、商業發展狀況以及基礎設施等)進行實證,認為建立一個完整的碳金融評估體系是中國市場解決碳金融風險的一個迫切任務。盡管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碳金融的發展主要以市場為基礎,但市場不是萬能的,多數情況下存在資源配置失靈現象。張曉春等(2011)把碳金融市場無法有效運行的原因分為價格非理性波動、市場壟斷和非法經營,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強化政府監管,政府監管是克服“市場失靈”引發多方風險的有效手段。盧現祥等(2011)針對我國企業減排動力不足帶來的問題,從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入手分析了政府職能與企業減排之間的關系,建議通過轉變政府職能來激發企業的內在動力。
毋庸置疑,碳金融市場的風險監控至關重要,但其效率的管理也不容忽視。碳金融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不完全競爭性以及大量不合理和非有效因素的存在成為其高效運行的障礙。除此之外,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場呈現出區域性競爭發展的特征,空間上的分割以及地區性排放額分配政策的差異,增加了碳金融市場的監管成本,降低了碳金融產品交易的效率。可見,優化碳減排量在空間的合理配置,促進碳減排政策在各地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促進碳交易市場更加有效的重要措施。Moslener(2004)和Stranlund(2007)都強調了監管在碳金融市場效率提高中的重要性,前者通過一個交互模擬模型對EU-ETS成員國碳排放額分配方案進行各種設計,認為減少管制成本以及資源在轉移過程中的浪費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Daskalakis(2008)和Markellos(2008)運用現貨和期貨市場的部分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論表明政府對短線投資和碳配額融資的限制將帶來碳交易市場的弱有效性。Vrnokur(2009)也對EU-ETS施加配額融資和申請的限制提出反駁意見,認為提高碳交易體系的效率必須解除限制并增加信息公開的透明度。
總之,碳金融市場的產生是碳交易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與碳交易存在密切的關系。通過國內外研究對比發現,國際碳金融市場規?;蛧H化程度不斷提高,在市場參與主體、碳金融產品種類及其定價、市場風險識別和管理上都已經比較成熟;而我國碳金融市場由于多種阻礙因素的存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市場結構、運行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都不完善??梢?,在結合中國特殊國情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已有理論成果促進我國碳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將任重道遠。
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聯合國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但該體系恐怕五六年出不來,還得靠我們自己”。
2012年6月,銀監會出臺了《綠色信貸指引》,在信息披露、信貸風險、流程控制等方面首次做出了相關規定,給出了監管部門將日漸重視綠色領域的信號。據上述銀監會部門負責人表示,此刻他們正逐步深化細則,以期盡快頒布綠色信貸統計標準。
倒逼綠色“國標”
“目前我們只有行里自己的標準,來源于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對鼓勵類產業和限制類產業的規定,將明確為綠色領域的產業全放進去了?!惫ど蹄y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殷紅表示。
有一些專家指出,連國家發改委自身恐怕也很難界定的所謂綠色產業,產業支持政策上易出現偏差,當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窘境就與政策脫不了干系。銀行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很難把握標準,才會屢屢出現“漂綠”現象和信貸風險。
“不僅是中國,全球范圍都如此?!敝袊鐣茖W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
盡管綠色環保是全球公認的未來方向,但何謂真正“綠色”,國際上也缺乏清楚的概念,具體到每個國家的態度與方案也不盡相同。
近年來頻繁出現的環保事件,促使銀監會加快制定綠色信貸國標。2009年,由于陜西省鳳翔縣東嶺冶煉公司的長期污染,導致當地851名兒童出現血鉛超標;2011年,國家環保部在各地排查的1930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中,取締、勒令停產及整頓了近1600家;2012年9月,曝出全國“鋁業巨頭”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四年內發生過9起泄露泥漿事故。
“‘國標’何時出臺、如何出臺?這就是關鍵所在。”曾剛指出。
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銀監會眼下正在起草的有關綠色信貸統計文件,也可能成為除資產質量和收益狀況等商業性指標之外,監管部門評價銀行優劣的全新維度。
綠色信貸“國標”是否會真正為監管部門所用,關鍵就在于其范圍的寬窄?!案拍钐藭惺Ч剑珜捔司褪フ呒畹囊饬x?!痹鴦傉f,“此次‘國標’必須具備產業和行業上的差異化特征”。
面對“搞金融的人不懂技術,搞技術的人難懂金融”的現狀,只負責金融領域的監管部門,進行跨行業、跨產業、跨部門之作,實屬不易。
跨界難題
通常,環保企業尤其新興產業企業都具備一定的高科技特征,企業運營中工業標準、能耗技術會涉及大量的新興科技和方法學,以致于綠色產業的制定會涉及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國家能源總局、住建部、交通部和鐵道部等多個國家部委。因而,綠色信貸的統計也很難完全由銀監會一家獨攬。
“目前,我們的原始依據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及其他相關聯的國家級文件。此外,各大部委有關戰略新興產業、以及產業升級等領域的具體細則,也是主要的參照依據?!便y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做到項目環境效益可測量、可報告與可核實,是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據悉,綠色信貸統計工作已經初步完成,目前正處于征詢各部委意見和建議的階段,預計今年底將開始在各銀行進行試行,明年可能開始正式實行。
專家擔憂,由于各大部委之間難以協調關系和平衡利弊,銀監會只能在其間不厭其煩地“找最大公約數”。
例如,進行水資源研究的部委專家很可能希望將絕大部分與水相關的項目都錄入綠色信貸之中,而進行電力研究的部委則提倡將更多的電力項目列入其中,各利益相關方勢必會因此產生一些難調和的矛盾。
“先有產業政策、后有金融規劃,這是常理。缺乏發改委來率先制定綠色產業標準,綠色信貸的出臺不會太順利?!鄙鲜鰧<艺J為。
據介紹,“國標”目前初定“十二五”規劃中的三個重點領域為必須支持的綠色領域,即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業。
其中,制造業擁有國家提倡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以及諸如硅鋼生產等傳統產業升級的部分,再加上技術裝備行業中效率高、智能化的技術升級設備等,以及能效服務貸款,都可被列入綠色信貸的范疇。
此外,碳排放達標且能耗合格的綠色建筑項目也應該被認為是綠色信貸。相對于公路交通來說更環保的軌道交通,亦可能列入綠色領域。
“這并不代表完備的綠色信貸概念。我們僅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一切還在努力探索和完善中?!敝袊y監會統計部專題分析處調研員李曉文說,一個制度并非開始就趨于完美,常常是先摸索,而后逐步規范。
成本博弈
然而,專家指出,綠色信貸發展的最大障礙不在于政策或風險,而在于商業盈利。
在曾剛看來,2005年歐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形成后,業界的呼聲和興奮度非常高,普遍認為所有社會成員都應付出一定成本來挽救人類環境,這是高尚且理所當然的事情。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沖垮了人們的良好愿景,也凸顯出碳交易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將所有人的焦點重新集中到了如何維系生存之上。由此,曾一路高歌的碳金融市場出現頹靡。
“這是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矛盾。綠色經濟勢必具有外部性成本,會比普通經濟模式高出一部分環保成本,相當于用現在的錢來購買未來?!痹鴦偡Q,“當歐美經濟危機持續至今、失業率居高不下時,綠色經濟自然會在全球范圍內低調起來”。
外部性成本的存在,讓綠色信貸至今仍遭受銀行的本能排斥。前述專家也認為,唯有在項目盈利能力上下功夫,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銀行積極性,避免僅靠“漂綠”來凸顯其企業社會責任的現象發生。
“銀行不能做慈善更不能無視風險,因而我們考量項目的首要標準還是商業回報能力。”興業銀行可持續金融部一位負責人坦言,盡管身為國內唯一的赤道銀行,興業銀行也無法回避盈利問題。
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按照政府的財政參與度和市場機制的發揮程度,綠色項目的盈利能力大約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即自身能產生現金流,只需少量政府補貼就能良性運作的項目,比如污水處理等。第二類是完全可以純市場運作的項目,有著較為誘人的商業前景,幾乎不需要政府補貼,比如水泥余熱發電、城市新能源公交系統等項目。第三類則是完全由政府主導的諸如國家對山河湖海的治理項目,通過地方融資平臺和銀行承銷債券來解決資金問題。
“經濟效益最明顯的第二類項目,才是銀行應該更多介入的領域。”上述高管稱。
但對于第一類和第三類項目,相關專家認為應該從國家補貼方面來尋找解決辦法,因為市場80%的外部融資均來自于銀行,銀行每年好幾萬億元的貸款余額具備很強的杠桿作用,如果政府能對某些特定行業進行補貼,則會引導銀行向該行業有所偏倚。
如果直接給銀行貼息或者允許稅前提取撥備,以及在壞賬核銷程序中給予銀行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刺激銀行實施綠色信貸的積極性。
1物流金融課程的特點
隨著物流金融業務的發展,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中必須包含物流金融課程。物流金融課程涵蓋的知識點多、知識面廣,由多門學科交叉而成,是一門綜合性課程。首先,物流金融將物流、金融兩個服務內容進行有機結合的同時,也是將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種新型業務的操作在學科上需要物流與金融兩個學科的互相融合,既要熟知物流理論和具體操作流程,又必須掌握金融方面的融資理論與流程步驟。其次,在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促進服務的發展,智慧物流將成為物流業的發展方向。物流金融業務依附于物流企業的發展,而智慧物流的應用將利于該業務的發展并降低其風險,這就需要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基礎上,更加注重新技術對物流金融業務帶來的改變,課程方面需與信息學科交叉。第三,物流金融業務涉及銀行、物流企業、融資企業等各方利益,各方之間會簽訂倆倆合作協議,以明確各自職責,實現風險劃分、權責統一,在該業務的運作過程中,物流企業在其中發揮了第三方中介的作用,承擔著對貨物實施監管,核實貨物真假、出入庫記錄、安全保證等責任。這就決定了物流金融課程具有與法律、保險等學科交叉的特點。最后,在國民對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加強的氛圍下,具有外部負效應的物流也越來越重視綠色環節,注重可持續發展,以此催生了綠色物流金融業務,這就要求教師緊跟社會發展需求,更新優化課程體系及其教學內容。
2物流金融課程建設過程
2.1課程建設任務和目標課程從物流金融定義、特點及核心問題入手,詳細介紹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下的涉及方及其流程,引入信息化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意義等交叉學科知識,介紹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與組織實施,物流金融風險控制,并用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讓學生探討基于交叉學科的物流金融業務在企業的作用、流程過程、風險控制等內容,培養學生基礎業務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管理能力。課程目標如下:
2.1.1知識教學目標物流金融人才,一方面要具備現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職業知識結構,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的分析方法,操作與管理現代物流管理即運輸、倉儲、配送、商品分揀等環節的信息系統,具備供應鏈管理等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業務知識,另一方面,還需具備物流金融學所涉及的多門學科的綜合知識,如金融學、國際金融學、國際貿易、物聯網、信息管理等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目標有:①理解物流金融業務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及涉及方;②熟悉物流金融參與主體的作用及其相應的操作流程;③熟悉以物流企業監管為核心的融資過程;④了解智慧物流、綠色物流等相關知識,理解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性;⑤了解風險控制、信息化在物流金融業務流程中的作用。
2.1.2能力培養目標物流金融人才,除了具備基本的全局控制能力、溝通能力以外,同時還須具備專業化的物流金融業務操作能力,如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會分析、初步設計、實施物流金融理財方案,具有物流金融信息處理與系統操作優化的能力,具有資源優化配置、供應鏈金融整合優化的能力等。能力培養的目標有:①掌握信息化下物流金融的作業流程,具備融資對象評價、監管合同和倉單質押監管服務制訂的能力。②能設計、組織實施和優化物流金融作業任務。③掌握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綜合管理創新。
2.2課程建設內容物流金融是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相結合的產物,其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物流、融資、評估、監管、資產處理、金融咨詢等。如前所述,它是一門學科交叉性很強的課程,其內容涵蓋了物流、信息、貿易、金融、保險、法律、環境等學科知識。所以物流金融課程的前期課程一般需要包括基礎課和專業課兩部分,前者有金融學、國際貿易、經濟法、保險學等,后者包含物流學概論、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采購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保險等?;趯W科交叉的物流金融課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2.2.1物流金融服務概述包括物流金融概念的界定,主要從其內涵、外延、特征及其功能方面闡述,信息技術在物流金融中的應用,綠色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意義,物流金融的創新與趨勢幾個部分。教學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經濟領域中的地位,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流程、參與主體及各環節的要點,了解物流信息化、綠色物流及其發展對物流金融的促進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的新趨向。
2.2.2物流金融運作模式總體來講,含物流結算模式和物流融資模式兩大類,前者比如有代收貨款業務、墊付貨款業務與承兌匯票業務等,后者有融通倉、海陸倉與物流授信等。在模式運作的流程中,結合信息化、綠色物流的作用,深入了解物流金融架構,如RFID、物聯網、物流信息技術對物流金融業務流程和管理系統構架的影響。
2.2.3物流金融風險與監管物流金融行業風險種類各異,主要來源于質押物風險、物流企業風險、商業銀行風險和融資企業信用風險等,利用案例分析探討物流金融風險的識別、預警、處理與管理效果評估。了解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降低不同環節的風險,掌握通過在倉儲、安全監督、運輸等節點實施智慧物流,來降低物流金融風險。
2.2.4物流銀行與物流保險物流銀行是物流金融的一種重要模式和發展方向,國外物流銀行發展得較為成熟,所以一方面介紹國外物流銀行的運作模式和經驗啟示,另一方面分析國內物流銀行實踐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探討物流金融業務的增值模式,掌握如何利用信息化,通過服務創新、提供增值服務,強化供應鏈上合作伙伴的關系?;谖锪鹘鹑谝暯?,探討物流保險在物流金融業務中的地位及其對物流金融業務發展的影響作用。
2.2.5應用案例利用物流金融業務開展以來發生的實際案例,了解業務流程、風險控制的重要性、業務的發展方向,并熟悉中外運、中儲物流等物流金融方案,及信息化背景下物流金融的解決方案。
3結論
摘要:遼寧省作為傳統的老工業基地,其經濟增長方式屬于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是以資源消耗和環境的污染為代價的。新常態為遼寧省經濟向綠色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也提出了要求。商業銀行與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新常態是銀行業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綠色信貸”應成為銀行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信貸方式。因此,本文就遼寧省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優化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進一步促進遼寧省經濟的綠色健康發展,使之適應新常態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新常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
一、新常態視角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的必要性
(一)經濟放緩推動
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遼寧省GDP總體呈增長趨勢,自2004年到2016年,GDP由6872.7億元增長到22037.9億元,但是遼寧省GDP增長速度呈先增長后下降趨勢。2004到2007年間,GDP增速最高時甚至達到了14%以上,到了2007年后期,由于世界經濟危機的干擾,GDP增長速度急速下降,從14.5%急速下滑到9%;2009年經濟形勢好轉,GDP增長趨勢開始回升;2009至2011年經濟恢復高速發展時期,經濟增長速度開始加快;2011年開始由于綠色信貸的發展,增長速度已經開始下滑,2013至2014年GDP增速更是低于8%,2014年GDP增速滑落至近10年以來的最低,而2015年,其增速一度降至3%,2016年雖有所回升,但也僅為6%左右,GDP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這期間,也正是開始發展綠色信貸的時期,經濟開始真正進入到新常態時期。由于經濟放緩,企業發展速度也相應降低,企業對于苦熬的發展規模的需求也隨之下降,對于資金總量的要求相應減少,因此消費能力的產生了收縮現象,存款需求業務持續增長,銀行迫切貸款的壓力減小,這都為綠色信貸政策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二)結構調整要求
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新常態下,經濟結構正面臨著全面而又深度的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地優化升級,創新驅動替代了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悄然成為了如今經濟發展的首要動力。以前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工業發展的拉動,而且一直在追求高速度的經濟增長,對環境保護的問題卻往往沒有納入考量范圍,污水隨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廢氣也肆無忌憚地排放到大氣之中。因此,工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使我省的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新常態的提出,讓人們對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再一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經濟要開始降速、降溫,改善環境污染。新常態要求經濟結構調整,高污染、高耗能以及產能過剩類型的產業發展規模受到有力的制約,禁止兩高企業盲目擴張;對于高端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符合新常態要求,順應科學發展觀的新興產業則要加強扶持力度。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可以通過信貸手段為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的有力支持,扶持綠色環保類企業的發展,同時,制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發展,減少兩高行業對生態環境的傷害,改善環境質量,科學發展經濟以適應新常態發展的需要。
(三)政策消化需要
商業銀行實施綠色信貸綠色信貸就是通過經濟手段來改善環境的保護問題。通過在銀行信貸方面在環境風險上設立準入標準,對生態環境有危害的申貸項目,銀行將不會提供信貸方面的支持;對于已經進行的項目,如果發現了有危害環境的行為,就會停止對此項目的后續信貸支持,并切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已發放的貸款回收,從根源上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盲目擴張與發展,堅決斬斷嚴重違法行為的資金來源,遏止其因追求經濟利益而產生的投資行為,從根本上改善環境問題,通過對信貸政策的調整來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具體而言,對于那些能夠積極響應國家相關環保政策的的企業和項目,特別是在短期內只能獲得很低的經濟利益甚至不能夠獲得經濟利益的綠色環保行業,銀行通過綠色信貸政策對這些行業進行扶持,同時政府也為綠色環保企業在政策上傾斜,扶持這些企業的發展;而對那些不顧國家環保條例的規定、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企業項目,銀行將不會對其在信貸資金方面提供支持,并且會降低其信用等級,提高其授信標準,以此來對污染企業進行警示語懲罰。由此可以看出,綠色信貸的概念反映了當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理念,是一種創新的、可持續的金融手段,是通過金融領域來支持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
二、遼寧省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方面
首先,銀行沒有足夠的內部動力來推動綠色信貸的發展。如今商業銀行都在進行改革,市場化的進程在不斷的被推進,銀行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商業銀行的核心經營理念和價值導向還沒有向科學發展觀方向靠攏,銀行只對貸款對象的還款能力與會帶來的經濟效益有足夠的關心,至于環境風險還沒有納入商業銀行在進行貸款發放時的考量要素之中。由于綠色信貸沒有足夠強力的盈利驅動力,基本沒有被銀行納入銀行考量因素之中。其次,商業銀行沒有能夠深刻的理解綠色信貸內在的長遠的含義,銀行經營者沒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僅僅著眼于眼前的短期利益。部分商業銀行沒有認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仍然以為環境保護是環保部門的責任,與銀行沒有關系,沒有承擔起自身應當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部分企業將綠色信貸工作認為是一種政府號召的公益性活動。很多金融機構在利益最大化原則的驅使下,對鋼鐵、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趨附者眾多,忽視了銀行的社會形象和品牌價值?,F如今倡導綠色經濟,提倡社會與環境和諧發展已經成為了全體人類的共同發展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銀行推行綠色信貸已經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選擇,是銀行履行其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任何一個缺乏環保意識的企業都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一個不得民心的企業也注定得不到長足的發展,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都不會歡迎與尊重這樣的企業,就更加不會與其進行合作。再次,銀行的環境風險管理能力不足。隨著我國提倡節能減排,倡導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聲音日益增強,環境風險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銀行的信貸業務中當中首要去考量的風險因素之一。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大部分銀行對環境風險識別、規避以及管理的能力與技術嚴重缺乏,對貸款的環境風險價值難以真正的在貸款定價之中體現出來,由此導致要想在信貸方面壓制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難度非常大。
(二)綠色信貸方面
綠色信貸定義標準不一。雖然目前很多概念都應用了“綠色”,但對其界定仍沒有準確統一的概念,到底需要達到何種標準沒有一個統一規范,這就導致了政府和銀行無法對“綠色產業”的進行統一劃分。因此商業銀行在推行綠色信貸的過程中很難對其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準確評測,即使銀行或者企業發生了違反環保準則行為也很難對其進行有力的懲罰措施,這就使綠色信貸可操作性大大降低,銀行認為綠色信貸不僅不能為其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甚至會加大銀行的信貸風險,這導致很多商業銀行不愿意全力推行綠色信貸的發展。此外,綠色信貸還沒有被納入監管流程,跟蹤監管極度欠缺,產生問題時銀行不能夠及時獲得足夠的信息量,也沒有能夠快速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銀行與政府都缺少具備相關知識的專業性人才儲備,綠色信貸的后續發展沒有足夠的后備力量來支撐。由于綠色信貸的收益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在短時間內也許根本就看不到收益,這就使很多金融機構對綠色信貸的效益缺乏信心,不愿意投資一個沒有任何收益的項目,甚至會將綠色信貸劃分到公益活動中。這都為綠色信貸的推進帶來了重重的阻礙。
三、遼寧省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優化對策建議
(一)商業銀行應逐步完善
內部機制,改變經營理念在銀行內部,應當對綠色信貸實施的相關人員建立有效的監督問責機制,加強審查力度,對貸款前環境風險調查信息不實的、貸款審批決策過程中忽略環境風險的以及跟蹤監督貸款使用情況中對環境風險重視不夠的人員進行問責并實行相應的處罰。同時,還要完善綠色信貸的相關配套措施,明確對環保企業的信貸優惠,使綠色信貸的發放科學透明,保證綠色信貸的公正公平,提升企業的環保積極性。商業銀行需要調整銀行內部組織結構,成立一個部門專門負責處對貸款項目的環境風險評估與監測的工作,最大限度發揮商業銀行引導資金流向的功能。
(二)完善綠色信貸相關理念
首先,應當加強對綠色信貸理念的完善。對于綠色信貸政策,政府和銀行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當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對綠色信貸政策的相關概念和綠色信貸對環境和人類的作用進行深入解析,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完善綠色信貸的相關理念,這是推進綠色信貸發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只有對綠色信貸有了正確和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有力地推動綠色信貸的發展。其次,應當加強對綠色信貸監督管理機制完善。對于綠色信貸的實施情況,應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監督管理體制,只有在能夠有效的監督的基礎上才能保證綠色信貸在正確軌道上的科學健康發展。最后,要加強綠色信貸監管的評級和問責理念。對綠色信貸的實施過程都要有專人專門負責,將綠色信貸的落實情況加入到相關責任人的考核之中,出現問題就要對其進行責任追究,促進相關負責人真正落實好綠色信貸的每一個環節,提高綠色信貸的質量與品質,進一步提高綠色信貸的推進力度。
(三)政府部門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1、推出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遼寧省有關綠色信貸相關法律法規大多為體現在綜合性與原則性上,在具體的環境風險評級標準和行為規范方面還是相當地欠缺。而商業銀行在制定相關的監管措施和實際執行方面面臨很大的困難,這些問題都降低了商業銀行在推進綠色信貸上規范性、操作性與靈活性。因此,要想讓綠色信貸能夠在操作階段完成的順利優質,就必須要有一套科學的、實踐性強的指南性的規范來進行指導。這一套指導指南可以由銀行與政府環保部門聯合以及相關行業組織和聯合制定,環保部門應該在充分參考赤道原則中有關的環境標準與管理要求,充分了解每一個行業的環保指標,并結合遼寧省本身各行業環保標準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遼寧省的綠色信貸實施指導標準,商業銀行也要結合自身情況以及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環境風險識別與監督機制,為企業環境風險進行科學的劃分,最有效的為銀行的信貸風險評測提供基礎依據,再結合其他相關行業的具體意見及建議,最終制定出一套適應本地實際情況的能夠行之有效的行為指南。以此來指引商業銀行對環境友好型的產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并對污染環境危害生態平衡的項目貸款進行制約。
2、建立良好的政策環境
目前,遼寧省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生產增長依舊較快,這類貸款呈總量上升但增漲幅度下降的趨勢。對于商業銀行來說,要想持續控制“兩高”行業貸款總額仍然是一個及其艱巨的任務。在此基礎上,遼寧省政府的環境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應當共同努力,針對企業對環境問題的影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激勵和約束的機制,不但要對存在違規行為的企業的責任追究進行追究,還要向污染企業進行貸款的商業銀行進行連帶責任的追究;另外對能遵循政府環保政策的企業和能夠堅定有力地執行綠色信貸政策的商業銀行進行必要的獎勵,以此來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那些致力于環境保護或有利于環境改善的企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同時對于污染企業以及向污染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商業銀行,要加強對他們的懲罰力度,使商業銀行不顧環境風險違規發放貸款的代價提高,并且持續完善有助于綠色信貸實施的配套政策的出臺,為綠色信貸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3、加大環??己肆Χ纫砸幏?/p>
地方政府行為遼寧省政府為了能夠大范圍的推動綠色信貸政策的有效實施,應該和商業銀行齊心協力,對地方政府部門行為要及時進行規范的調整和有效的約束。綠色信貸政策能夠對環境產生行之有效的保護作用,銀行機構與政府部門在這一點上達成一致的共識,這是利益信貸手段保支持環境保護的重要前提。在推行綠色信貸時,不能讓地方政府成為首要阻礙之一,對地方政府行為必須嚴加約束,要對地方政府使官員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及時向地方傳播新的經濟科學發展的執政理念,使這些政府工作人員能夠建立起科學的政績觀;同時要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環境問題問責力度,加大對地方官員任職期間政績考核中的環??己肆Χ龋偈拐賳T加強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從而推進綠色信貸能夠順利推進;還要將政府的政績考核中的環??冃Э己说谋戎丶哟螅源藖碚袨檫M行規范和約束,使省環保政策能夠在地方得以有力的推行,從根源上削弱地方政府只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保護的落后發展理念,使地方政府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對環保企業進行扶持。
參考文獻:
[1]張鵬.積極發展綠色信貸的思考[J].天津經濟,2014(04)
[2]吳穎.我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財稅金融,2013(13)
[3]王小翠,曾之明.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發展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36)
[4]張占倉.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可持續發展新形勢[J].河南科學,2015(01)
[5]孫芙蓉.金融應適應新常態---專訪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J].中國金融,2014(19)
關鍵詞:綠色金融;綠色信貸;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5-0031-02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資源的過度開采和低效利用、經濟粗放發展基礎上的,生態環境呈現不斷惡化趨勢,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形勢,各地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然而節能減排的效果卻并不理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綠色信貸這一經濟手段開始全面進入我國節能減排的主戰場。2007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門聯合了《關于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行綠色信貸,將增加違法排污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甚至切斷嚴重違法者的資金鏈,可以從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高成本治污覆轍;同時還能夠有效防范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關停引發的信貸風險,促進銀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
綠色信貸在國外早已有之,1974年聯邦德國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政策性環保銀行,專門負責為環保項目的投資提供優惠貸款?!睹绹鴤鹘y詞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釋,將綠色金融稱之為“環境金融”、“可持續融資”。目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綠色信貸行動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機構自律組織(UNEP FI)中,已有45個國家的208家金融機構成為簽約方。同時,國外綠色信貸理論也日漸成熟,赤道原則、伯爾第斯原則已成為國際銀行業開展綠色信貸實踐的操作指南。綠色信貸要求商業銀行不僅要滿足合作伙伴的需要,同時還要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必須對社會以及生態環境負責。從國際經驗來看,綠色信貸產品一般包括(UNEP FI,2007):
(1)項目融資。對綠色項目給予貸款優惠。
(2)綠色信用卡??ɡ麧櫜糠钟糜谑澜绶秶鷥鹊奶紲p排項目。
(3)商業建筑貸款。為節能商業建筑物提供第一抵押貸款和再融資。
(4)住房抵押貸款。推出結構化節能抵押產品,將省電等節能指標納入貸款申請人的信用評分體系。
(5)汽車貸款。向所有低排放的車型提供優惠利率等。
2.2 國內文獻
綠色金融,這一概念在國內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界定,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幾種。一是指金融業在貸款政策、貸款對象、貸款條件、貸款種類和方式上,將綠色產業作為重點扶持項目,從信貸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給予第一優先和傾斜的政策(和秀星,1998)。二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通過金融業務的運作來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從而促進環境資源保護和經濟協調發展,并以此來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金融營運戰略(高建良,1998)。三是將綠色金融作為環境經濟政策中金融和資本市場手段,如綠色信貸、綠色保險 (潘岳,2007)。這幾種觀點,各有側重,都從不同視角反映了綠色金融的一些本質。另外也有鄧聿文(2007)指出綠色信貸目的是引導資金和貸款流入促進國家環保事業的企業和機構,并從破壞、污染環境的企業和項目中適當抽離,從而實現資金的“綠色配置”。
3 當前我國綠色信貸機制的現狀
《意見》以后,我國商業銀行已經意識到了環境蘊含的機遇和風險,以及銀行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中國工商銀行高調提出要建設綠色信貸模范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規定在信貸評審中實行“一票否決制”。國家開發銀行著重推動“兩高”行業調整產業結構。目前綠色信貸政策已初顯成效,其中蘭州九州乳液有限公司等38家環境違規企業被拒絕或停止貸款,有的企業還被收回了先前已發放的貸款。據統計,2007年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共收回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企業貸款39億元,同時發放支持節能減排重點項目貸款1063億元。同時上海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也已加合國環境署金融計劃項目(UNEP FI)。但我國綠色信貸起步較晚,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階段性的成果,與預期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4 當前我國綠色信貸機制存在的缺陷
4.1 商業銀行商業利益與履行社會責任的沖突
綠色信貸的理念已經暗示了商業銀行應盡的社會責任。但是,隨著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實現效益最大化成為其主要動機之一,即商業銀行是逐利的。在目前政策和盈利環境下,雖然對“兩高”行業的貸款已經被謹慎投放,但是貸款余額依然占據了商業銀行信貸的11%相當高比例。
4.2 銀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謀”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始終存在很強的地方保護主義色彩,為了完成上級考核指標、提升政績,會千方百計地保住企業。同時國有大中型銀行,往往也背負著“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宏觀政策負擔,以及“多貸增效”的企業盈利性目標。
4.2.1 銀行與地方政府間的博弈模型分析
表1 地方政府與銀行間的利益博弈
地方政府銀行 不查處查處通報
貸款(BR1,T)(BR1-BC1,R-C)
不貸款(BR2-BC2,T)(BR2,R-C)
銀行指標:BR1―銀行貸款獲得的收益,BR2―銀行實行綠色信貸(不貸款)后獲得的無形收益,BC1―污染企業被查處后銀行受到的貸款損失,BC2―污染企業轉向其他融資渠道貸款使銀行喪失客源受到的損失。政府指標: T―政府獲得的稅收收入,C―政府對雙高企業進行查處,要支付的監督考察成本,R―當地環境保護得到的收益。從博弈模型中看到,銀行如果對企業貸款,政府不查處的收益為稅收T查處的收益R-C。因此政府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查處。若銀行實行綠色信貸政策,如果政府不進行查處,企業會轉向其他融資渠道貸款,政府不查處收入T>查處收入R-C,政府會不查處。因此不管銀行貸款或不貸款,政府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查處以獲得稅收收益T。在政府不查處時,銀行對企業貸款的收益為BR1實行綠色信貸的收益BR2-BC2,因此在政府不查處時,銀行最好的策略就是貸款。在地方政府對企業查處時,銀行貸款收益為BR1-BC1
銀行與政府博弈的最終結果就是政府不對污染企業查處,銀行對其貸款,雙方獲得各自的最大收益,但整個社會利益受到損失。
4.2.2 銀行和企業間博弈模型分析
表2 污染企業與銀行間的博弈均衡
污染企業銀行 治污不治污
貸款(BR1,ER1-EC1)(BR1- BC1,ER1- F)
不貸款(BR2-BC2,ER1-EC1-EC2)(BR2-BC2,ER1-EC2-F)
企業的指標:ER1―企業獲得貸款經營帶來的企業收益,EC1―企業治理污染所花費的成本,EC2―企業不能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損失,F―企業被查處交納的罰款。
從博弈模型中看到,如果企業積極治理污染,銀行貸款會獲取收益BR1,若不貸款受到損失為BC2,因此銀行最好的策略是貸款。如果企業不治理污染給查處,銀行貸款收益為BR1- BC1>銀行不貸款給企業收益BR2-BC2,銀行還會選擇貸款。如果銀行對企業進行貸款,企業治理污染獲得收益為ER1-EC1,而企業不治理污染獲得的收益為ER1-F。由于目前對企業的罰金F治理污染收益ER1-EC1-EC2,企業仍不會治污。
因此,銀行業和污染企業的博弈結果就是銀行對企業貸款,企業不治理污染。這樣最終的結果是:銀行通過這些貸款大戶得到利息收益,政府得到稅收收入,而企業不會治理污染改善環境效益,相反會繼續污染環境。這就是銀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謀”問題。
4.3 環境污染信息尚未全面完整地進入銀行征信系統
2007 年上半年,國家環??偩趾椭袊嗣胥y行曾就“共享企業環保信息”聯合文件,把企業環保信息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銀行可以根據企業的行業特征,客觀分析企業的環境信息,了解企業有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但是由于企業認識到環境信息影響著其是否能夠得到銀行貸款,因此企業就有可能隱瞞真實信息,提供虛假信息,或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那么銀行獲取的信息就不充分,無法滿足綠色信貸的執行要求。
4.4 綠色信貸標準不夠細致
目前綠色信貸的標準多為綜合性、原則性的,缺少具體的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環境風險評級標準等,降低了綠色信貸的可操作性。
5 完善我國綠色信貸機制的政策建議
5.1 提高環保意識,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銀行的戰略層面
關注環保問題不僅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也關系到銀行業務的開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把可持續發展和銀行社會責任作為現代銀行的核心經營理念和價值導向。同時讓員工充分認識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明白推行綠色信貸是商業銀行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只有全員樹立了綠色信貸理念,才能在工作中考慮到環保因素,真正將綠色信貸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
5.2 規范地方政府行為,為綠色信貸推行掃清障礙
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始終存在很強的地方保護主義色彩,甚至于有些地方政府無視國家的環保政策。從國際經驗來看,政府部門行為的調整和約束、銀行與各級政府的共識是信貸政策有效支持環境保護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國中央政府有必要將環保指標納入地方官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加大環保指標在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指標中的比重,并以立法或規定等形式隔絕地方政府對商業銀行經營行為的干預。
5.3 建立完善信息溝通機制
環保部門應建立并完善環保信息庫,與金融部門形成信息溝通機制。商業銀行可以借助環保部門的力量,加強貸款風險管理,補充銀行信用信息數據庫;同時環保部門也可借助商業銀行的力量,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嚴格信貸環保要求,促進污染減排。目前我國環保政策和信息零散、缺乏統一管理與機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綠色信貸的推行,因而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并完善環保信息庫。
5.4 實行有差別的授信管理制度
各銀行應按照銀監會的《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要求,對于不同類別的客戶實行不同的授信政策。對存在違反環保法行為的企業,其貸款應當納入不良類貸款管理;對違反環保規定超標排污的企業,要暫停一切形式的新增融資;對能耗、污染雖然達標但環保運行不穩定的貸款企業,及時調整原有貸款期限壓縮授信。
5.5 建立有效的綠色信貸激勵和約束機制
銀行業內部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各分支機構實施綠色信貸提供動力。同時還應該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從外部激勵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對于綠色環保項目,政府有關部門應采取財政貼息、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綠色信貸項目的扶持力度。我國以及國際社會對于環保的重視,為金融機構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誰能把握住產業結構調整的脈動,以優質的產品占領先機,誰就有可能開拓出一片新的利潤空間。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綠色建筑;概念;發展;困境;措施
當今經濟社會,人們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大量的開采資源,占用資源,在消耗大量資源的情況下,謀求短期的最大利益。這樣,不可避免的浪費、污染、不可持續問題應運而生。例如,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建造盡可能多的房子,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而采用的建筑設計會導致房子的通風采光效果比較差,進而導致過度的照明設備和空調設備的使用。再比如一些短壽命的房子更是一種低效率消耗資源的典型代表?,F在土地資源越來越少,人口越來越多,走可持續的建筑業發展已經是當今社會的必由之路。需要在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綠色建筑將是建筑業發展的新潮流。
1綠色建筑的概念
根據我國在2006年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綠色建筑概念的界定:“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1]。傳統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建設模式阻礙了城鄉綜合質量的提高和建筑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的粗放的建筑方式和模式,進而達到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關鍵需要做到的是利用最少的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建筑材料、能源),盡可能小的影響和污染環境,實現人們的舒適自在的居住生活。不可避免,更多的綠色建筑措施意味著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著推廣的難度增加。但是,綠色建筑產生的長期效應,如生態價值,是非常巨大的。政府應該走在老百姓的前列,跳出小格局,重視綠色建筑的發展與推廣,克服前期大的投入與后期可能的負收入的心理落差。
2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與現狀
綠色建筑的概念最先是被保羅•索樂瑞提出來的,之后逐漸被全世界各個國家共同所接受,中國也慢慢發展了自己的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和促進其發展的規范與章程。首先出臺一系列關于節能方面的法律與規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一系列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也陸續推出。2001年出版的《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被用于促進住宅綠色建站發展。2003年出版的《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用于指導奧運場館的綠色建設。之后問世的《綠色建筑技術導則》、《綠色建筑評價標注》、《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更是標志著我國在綠色建筑發展步入正軌。各個省份也依據各自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綠色建筑評估細則和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措施[2]。為了推進綠色建筑的規?;l展,2012年《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出版。2015年的關于綠色小城鎮的科學體系也從各個方面,如規劃、資源利用、能源利用、水利用、場地利用、宣傳保護等進行了全面而具體的部署。今年的“十三五”就明確了綠色建筑發展的目標:到2020年,所有的民用建筑都符合節能標準,綠色建筑的比例達到一半。中國的綠色建筑發展歷程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從無到有的過程。令人可喜的是,我國有多個建筑獲得國際認可的LEED金級認證[3],例如科技部節能示范建筑,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我國的一些知名的房企,也逐漸放棄了傳統的粗放房地產開發模式,開始向綠色可持續的模式轉型。他們漸漸擔任起保護環境的企業責任。如萬科、金地、華潤置地、綠地、碧桂園等企業進入綠色住宅前十強。總而言之,在國家的大力推進下,綠色建筑的理念正為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所重視[4]。但是中國的綠色建筑發展也不容樂觀。雖然我國有多個建筑獲得國際綠色建筑認證,但是很多房地產開發商的出發點是為了炒作,借機提高房價,是一個噱頭。往往這種綠色建筑的開發價格相當之高,后期的運營成本也非常昂貴,并沒有真正實現其綠色建筑內核目標[5-6]。除此之外,目前我國的綠色建筑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城市,并沒有規?;茝V開來,我國距離真正的綠色建筑全覆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綠色建筑發展面臨的困境
3.1對綠色建筑的錯誤認知
普通老百姓,甚至建筑業內人士和政府管理部門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和偏差。他們有認為綠色建筑就是給建筑加大綠色植被覆蓋范圍,或者房地產公司干脆采用國內外頂尖的綠色建筑技術打造了一個“貴族式”的建筑品牌。要想擴大綠色建筑的市場,平民式的價格和廣泛的需求是動因。現在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的距離感正壓制著綠色建筑的發展。另外,在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綠色建筑管理過程中,走形式,刻板套規范條文現象嚴重。綠色的理念并沒有貫穿管理過程中。
3.2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健全
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綠色建筑的發展,但距離真正有效的執行還有很遠。首先,規范對綠色建筑的評估標準模糊,人為主觀性強;其次,缺乏詳細嚴格的管理流程,政府部門對綠色建筑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亂;另外,各個部門出臺的規章制度存在相互矛盾,與現實情況脫節的情況。
3.3缺乏強有力的激勵措施
目前,綠色建筑雖然蘊含巨大的生態價值,其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周期長。在市場化經濟中,這樣的項目必然會收到冷落。雖然政府已經嘗試實行一些減稅、獎勵等調節杠桿來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但這些政策并不能使開發商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3.4技術與專業人才支撐不足
我國的綠色建筑技術處于初級階段,相關配套施工技術不成熟。如果引入國外技術,昂貴的費用則會讓許多對建筑節能感興趣的公司望而卻步。綠色建筑的建造需要規劃、設計、施工和勘探的多方配合。對于設計人員而言,工作量也會大幅度增加。目前許多設計人員并不具備綠色建筑相關知識素養。
4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措施建議
4.1加快綠色建筑技術研發與專業人才培養
首先,優先扶持科研院所關于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究,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其次,加強與國外技術機構交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降低我國綠色建設的成本,不斷提高我國技術水平;然后,高職院校設立綠色建筑相關的專業,為綠色建筑的未來儲備動力軍。另外,為建筑行業人員免費提供相關培訓,加強他們的職業素養;最后,在職稱從業資格考試中可以增加綠色建筑相關的考點。
4.2推廣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
綠色建筑理念主要鼓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一些新材料和新技術,盡可能的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可以節能減排的建筑材料。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材料,這些材料往往都是新型的技術加工之后的高科技產物,這些新型材料不僅成本低,而且在綠色建筑中還有著節能減排的作用。未來建筑物的便捷性及其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傳統建筑物可能存在的污染環境、資源浪費等問題都可以通過綠色建筑得以解決[5]。
4.3供給側的激勵
綠色建筑的發展模式還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化機制,政府這只有形的手需要對其進行推動。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只有人們的支持才能推動對綠色建筑的需求;其次,利用金融、稅收、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增加建設單位的積極性。預先規劃出一類可靠的獎懲激勵方案,對于表現好的單位進行榮譽授予和經濟扶持,對于表現差的單位給出相應的出發以示警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策的制定必須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加以實施[6]。
4.4建立有效的綠色建筑市場機制
市場是綠色建筑發展最重要的一只手,綠色建筑的規?;a需要市場機制的推動。政府應該加強信息的公開,對市場上的綠色建筑項目評估的結果應該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同時,給予開發商金融支持,讓他們更有資本去開拓綠色建筑市場。要想規?;G色建筑市場,必須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這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7]。
5結束語
在建筑行業乃至我國社會的發展中,綠色建筑的推廣和應用是必然趨勢。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綠色建筑是非常必要的。發展綠色建筑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都有著深遠的意義。不僅如此,綠色建筑還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一,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積極支持綠色建筑的應用,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為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GB/T50378-2006.
[2]程志軍,葉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標準規范技術研發”成果凝練及應用轉化[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6,(11):59-63.
[3]WackernagelM,OnsiteL,BelloP,etal.Nationalnaturalcapitalaccountingwiththeecologicalfootprintconcept[J].EcologicalEconomics,1999,29(3):375-390.
[4]鄒苒.綠色建筑規模化推廣困境的經濟分析[D].山東大學,2017.
[5]郝軍.從形式到精髓——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與思考[J].綠色建筑發展,2017,(8):34-37.
[6]李東紅,仇保興,吳志強.中美綠色建筑發展模式及其演進特征的比較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115-124.
關鍵詞:經濟學收益 會計學收益 綜合收益 資產負債表觀 低碳經濟
2009年財政部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在利潤表“每股收益”項下增列“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和“綜合收益總額”項目,提出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及其解釋第3號的規定編制2009年利潤表,同時對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項目進行了調整,并對在附注中需詳細披露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規定了統一的格式。這表明我國雖然沒有單獨增設綜合收益表,但綜合收益概念已經被正式引入了企業會計準則。鑒于此,本文從經濟學視角出發,解析會計收益指標選擇的演進過程,闡述綜合收益會計的理念基礎、實現技術等問題,力求從中發現其演進的內在規律性,進而展望會計收益指標選擇的未來研究方向。
一、文獻回顧
( 一 )國外文獻綜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于1980年12月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3號(SFAC NO.3)《企業財務報表要素》(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中首次提出。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SB)于1992年10月了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FRS3)《報告財務業績》(Report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要求企業將“全部已經確認的利得與損失表”(Statement of Total Recognize Gains and Losses)作為對外編報的主要財務報表并與利潤表共同反映企業的全部經營業績。FASB基于解決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核算問題的需要并受英國FRS3的影響,在1996年10月《報告全面收益》(Reporting Comprehensive Income ED) 征求意見稿,并于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財務會計準則第130號(FAS130)《報告全面收益》(Reporting Comprehensive Income)。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受英、美等國的影響于1997年8月對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IAS1)《財務報表的列報》(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進行重大修訂,要求財務報表中應有一個獨立的組成部分來突出顯示企業的全部利得和損失,包括直接在權益中確定的項目。2003年9月,IASB修訂《報告全面收益》的研究項目,該項目關注于財務業績的提供與收益表格式的變化,從而導致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發生變化。由此可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相關改革的取向重點均放在收益表上,改革目標基本一致,都是要求報告更全面有用的財務業績信息,盡可能使會計收益指標更接近于經濟收益,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
( 二 )國內文獻 自20世紀90年代,國際會計界對業績報告相關準則的一系列改革也引起國內許多會計學者的關注。2000年,程春暉博士發表題為《全面收益會計研究》論文;2001年王輝博士發表《綜合收益會計》論文,這是關于會計收益指標如何反映經濟收益問題的較為系統而全面的兩項研究成果?!度媸找鏁嬔芯俊废到y地比較研究ASB、FASB、IASC對業績報告的改革及未來趨勢,將全面收益的確認與計量問題作為一個專題進行分析?!毒C合收益會計》從綜合收益的基本理論入手剖析傳統會計收益的局限性及改進方向,為我國報告綜合收益問題提出分段報告的建設性建議。此外,葛家澍教授指出,英美等國和IASC頒布的某些準則已經陸續沖破傳統的實現準則,確認了某些未實現的利得,這種改進將能大大地提高“凈收益”和“全面收益”的有用性,必然受到廣大投資人和市場的歡迎;黃世忠從會計計量理論以及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方面為綜合收益的計量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王松年對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和會計國際協調等方面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為綜合收益在我國應用的必要性提供理論依據。綜上所述,我國對綜合收益理論相關問題的現有研究雖成果頗豐,但因受國情的特殊性以及研究水平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響,研究角度略顯單一。
二、會計收益指標選擇研究
( 一 )會計收益是經濟學收益的會計學選擇通常人們將經濟學里的收益概念稱為經濟收益。1776年,亞當?斯密在其《國富論》中將收益視為“財富的增加”,這一觀點為很多古典經濟學家所信奉,馬歇爾將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收益概念具體化并引入對企業問題的研究,繼后的一些經濟學家雖然也曾對收益概念進行過相關的描述與刻畫,總體來看大都強調“經濟收益是建立在實物資本保持上的企業所有財富的增加,是在實物資本保持前提下的企業本期可以消費的最大金額”。事實上,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收益的概念卻不能解決收益的核算問題,核算財富的增加量的任務就自然而然地由會計學來承擔。會計學一直把及時而有效地反映經濟學收益作為自己的重要目標,并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會計學一直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會計收益指標??梢哉f,每一個新的會計收益指標的推出都是經濟學收益的會計學選擇。(1)凈現金――現金制的選。假設,在一個靜態的、完全封閉的經濟環境中,物價是絕對穩定的并且任何技術進步所引起的價值變動都不存在;任何交易完成之后風險與報酬完全轉移并且只能通過貨幣現款交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任何不確定性并且企業也不需要考慮各種風險等。在這種環境下,通過“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凈額”模型就能基本真實地反映經營者在一個期間內經營活動的凈收益,而且與通過兩期凈資產對比的方式(期末凈資產-期初凈資產=凈收益)確定的凈收益額基本相同,也就是經營者在某一期間內“財富的凈增加額”。上述的經濟環境是非常理想化的,在現實社會中并不存在,但是,與人類早期的經濟活動卻非常近似。如據有關文獻記載,在早期的航海貿易中,商家的經營盈虧是按每次航程來計算的,每次航程終了,商品正好賣完,商家將船只也賣掉,只要數一數啟航前后的現金變動額,盈虧自然揭曉。每次貿易的現金變動額就是該商家的財富增減額,累加起來就是該經營者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富增減變化額。這就是早期的“收付實現制”,簡稱“現金制”。在此情況下,凈現金就成為了會計收益指標的初始表現形式,并且凈現金與經濟收益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也正是當前經濟社會中對于基本不存在經營活動的單位(如國家行政單位)采用收付實現制來進行會計核算的理論基礎。(2) 凈利潤――應計制的選擇。然而,企業經營活動大多是周而復始地交錯進行的,無法像古代航海貿易似的一次次地切割開來,除非企業停產清算,否則,似乎等不來營業周期的真正完結。出于對企業“財富增加量”(經濟學收益)考量的需要,于是就產生了“會計分期”報告盈虧的要求。在前述假定經濟環境的基礎上,如果企業的經營活動是連續的、跨期進行的,賒銷或賒購交易時有發生,并且企業購置了大量非流動性資產等。那么,企業在每一期間增加的財富是多少哪?顯然,如果仍以收付實現制下的凈現金增減變化額作為會計收益指標,就會與企業當期實際獲得的經濟收益相去甚遠。于是,“權責發生制”(簡稱“應計制”)便應運而生,即不論當期是否實際收到或實際支付現金,只要屬于在當期已經發生的權利和義務,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予以確認。通過“收入-費用=凈利潤”模型反映經營者在一個期間經營活動的凈收益,凈利潤指標涵蓋了凈現金指標,并且,凈利潤=凈現金+非現金凈利潤-非現金凈虧損。由于這里的費用是歷史成本計量的,而收入卻是當期發生當期或以后期間才會收現的,并且不考慮企業所處經營環境因素等的變化,特別是職業判斷使凈利潤的可靠性與相關性產生一定背離。因此,此時的凈利潤只能做到比凈現金更接近經濟收益,仍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實際的經濟收益??梢?,無論是凈現金還是凈利潤,作為傳統的會計收益指標都力圖盡可能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富的增加量,并且,會計收益指標也有可能在特定的經濟環境和技術水平下實現與經濟學收益的暫時性一致,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新情況,新業務的不斷涌現,使傳統的會計收益越來越偏離經濟收益。事實上,作為傳統會計收益指標的凈利潤,是以歷史成本為絕對計量屬性并建立在單純交易觀(即權責發生制下的收入費用觀)基礎上的會計收益,對于動態的市場經濟環境往往缺乏表現力。
( 二 )綜合收益是傳統會計收益的經濟學演進 在前述假定經濟環境的基礎上,如果企業的經營活動繼續引入風險和不確定性等因素,如企業從事虛擬經濟運作,購買股票、債券和基金等并且金融市場交易活躍,物價指數、利率和匯率等不確定因素變化頻繁;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處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企業擁有大量的處在不斷生長變化中的生物資產等。那么,企業在每一個期間財富的增加量又是多少哪?對此問題,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缺陷已經暴露無遺,收入費用觀核算下的凈利潤不但不能正確回答,而且還容易引發信息使用者短期行為,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新會計收益指標的提出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1)財務報告目標是綜合收益概念提出的內在動。在財務報告目標方面強化會計信息決策有用的要求在國內外會計界已達成共識。并且,由于投資者是企業資本的主要提供者,如果財務報告能夠滿足這一群體的會計信息需求,也就可以滿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因此,各國企業會計準則均將保護投資者利益、滿足投資者信息需求放在了突出地位。既然企業投資人被認定是企業會計信息最重要的使用者,那么投資人最關注的會計信息就理所應當成為會計核算最應突出反映的內容。企業投資人最關注的會計信息是什么?顯然,是財富是否增加,這也正是經濟學收益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這里的財富增加量應該是全面的、綜合的,既包括因交易發生而形成的凈收益,又應包括企業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因自身價值變動帶來的凈收益。根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于 1980年在第3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SFAC3《企業財務報表的要素》)中的解釋,綜合收益是指“一個主體在某一期間與非業主方面進行交易或發生其他事項和情況所引起的權益(凈資產)變動。它包括這一期間內除業主投資和派給業主款外,一切權益上的變動?!痹?997年,FASB又了SFAS130《綜合收益》,綜合收益被定義為“在某一期間內,除所有者投資和向所有者分配以外的原因所導致的權益的全部變動?!?007年,在我國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的第31章《財務報表列報》中也首次提出綜合收益是企業在某一期間與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進行交易或發生其他事項所引起的凈資產變動。(2)資產負債表觀是綜合收益會計的核心理念。資產負債表觀最為本質的特征是對資產和負債要素的關注程度要高于收入和費用要素。我們之所以說對資產、負債要素的側重實質上是對企業凈資產的強調,是因為資產減去負債等于凈資產會計恒等關系的存在??梢哉f,強調企業某一時點上的資產與負債的真實就是強調靜態的凈資產的真實;強調企業某一期間的資產與負債的真實就是強調動態的凈資產的真實,即綜合收益的真實。以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之基本準則對企業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為例。資產首先應當是企業的一項資源,但并不是企業的全部資源都是會計意義上的資產,只有那些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才是會計意義上的資產。既使是企業的資產和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確認為資產同樣不是一個概念,只有那些既符合資產的定義又很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并且帶來的經濟利益具有可計量性的資產才應當將其確認。尤其是,即使一項資產已經確認并進行初始計量后,該項資產當初的入賬金額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外部市場環境因素等變化,既定的賬面價值將很有可能不再自始至終地真實反映該項資產的將來經濟利益流入情況。會計學出于資產負債表觀的考慮,必須對資產進行界定、確認和計量并對變化情況進行及時反映。由于會計學的資產并不完全等同于經濟學的資產,因此,既使會計學收益已經考慮了資產的價值變動額,綜合收益與經濟學收益還是存在著差距的。(3)公允價值計量是實現綜合收益核算的前提。當企業動態考慮資產、負債的真實價值時,總是要站在今天看未來,尋求真實價值并用其調整當前賬面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反映企業財富的動態變化,給投資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與其決策更加相關的信息。從經濟學角度看,一項資產的真實價值可以從其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方面去考慮。交換價值是一件商品的社會屬性,它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社會勞動的經濟關系。交換價值是價值的外在反映,交換價值在會計上是公允價值的最佳表現形式。有些時候,企業持有資產的目的不在于出售,其真實價值的確定應該側重于使用價值。使用價值就是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糧食能充饑,衣服能御寒。使用價值在會計上表現為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在實務中,當某項資產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只能可靠確定其中的一項時,這一項金額就作為在這個時點上的資產真實價值;當某項資產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都能可靠確定時,出于理性經濟人假設的考慮,選擇較高者作真實價值。并且,資產的真實價值未必一定都低于賬面價值,當真實價值高于賬面價值時,從來理論上說,也應該將超出部分確認為資產的增值,但出于謹慎和監管水平有限的考慮,在我國目前只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資產的增值和以現值計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增值予以考慮。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應用使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在非交易狀態下的價值變化情況(利得和損失)得以反映,使資產負債表觀取代利潤表觀成為現實,使綜合收益指標取代了凈利潤指標的核心地位,從而使會計收益向經濟學收益邁進一大步。正如凈利潤涵蓋凈現金一樣,綜合收益也同樣涵蓋凈利潤,即綜合收益=(收入-費用)+(利得-損失)。綜合收益是會計收益指標在經濟收益目標指引下的一種發展和演進,綜合收益比其他傳統會計收益指標更接近與經濟收益,仍然不等同于經濟收益。
三、會計收益指標未來趨勢展望
( 一 )綠色會計收益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因能源使用而帶來的環境問題不斷為人類所認知。不僅僅是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是不爭的事實。低碳經濟概念因此提出并風靡全世界。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目前,擯棄20世紀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應用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然而,現行的財務會計綜合收益指標卻更多的強調企業的收益數量而忽略了企業收益本身的質量,尤其是,對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環境收益體現得不夠明確與充分。美國學者約翰?馬雷斯卡曾指出,企業是用來創造財富的,但是,企業應該負責任地創造財富,確保整個過程造福于整個社會,企業應對更多的公眾,應對國際社會和世界負有責任,而不是僅對其擁有者和股東負有責任。持這此觀點的學者從受托責任的思想和理論出發,強調企業應當提供環境責任信息。如在論文《會計、受托責任和環境因素》中,布倫頓?菲爾德( BrentonFielder)和格倫?萊曼(Glen Lehman)提出,環境信息應該公開,以便其他人士可以接觸到這些信息并對之進行評價。作為社會成員的公司在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時有責任考慮環境因素,同樣它也有責任將環境信息提供給社會其他成員。同理,為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形勢,本文認為會計理論和實務界應該積極推進企業綠色會計的發展,通過綠色會計核算體系計算并披露企業綠色會計收益信息。并通過綠色會計收益指標占綜合收益指標的比重來評價企業的收益質量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情況。
( 二 )綠色會計目標綠色會計的目標在于披露綠色會計信息,包括構建綠色會計收益指標并使之成為企業綜合收益指標的一部分。發展綠色會計就要支持、鼓勵企業自覺、主動披露自身的環境信息,這是綠色會計能否正確地、迅速地發展的關鍵。通常,企業積極支持發展低碳經濟,實施節能減排等,雖然從長遠來看最終是內部經濟,但從短期來看往往是外部經濟。因此,為了推動各企業乃至全社會自覺發展低碳經濟,非常有必要在現有企業財務報表體系中加入企業的綠色會計信息數據,實現對企業低碳效果的會計核算和考量,進而評價一個企業乃至于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低碳經濟效益。本文認為,較為可行的辦法是在傳統財務會計報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與完善生成綠色會計信息,增添有關綠色會計的核算資料,再輔之以附注、文字說明等,揭示企業基本的綠色會計收益指標信息。例如,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項目欄內應增列環境資產項目,即符合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而被資本化的環境成本;負債項目欄內應增列環境負債,即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的定義和確認條件并與環境成本相關的義務;所有者權益下面增列自然資本項目(即靜態綠色會計收益)等。在利潤表中列示環境支出,即根據現行法律規定企業就其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需要進行賠付和補償,也可能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采取積極的措施主動治理可能發生的污染而發生的支出,這些支出會影響到企業當期或以后的損益進而影響環境利潤;同時在利潤表中還應該反映環境收益,即會計主體積極參與治理污染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收益,如相關的稅收優惠等。最終,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綠色會計收益項目(在金額上與資產負債表自然成本項目相銜接)。此外,在報表附注中還應客觀揭示企業生活所消耗的資源、環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會責任成本等情況,使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不僅能反映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而且能更充分地反映綠色會計信息。這樣就使得綠色會計收益信息成為綜合收益總額信息的一部分,并且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綠色會計收益占綜合收益總額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葛家澍、劉峰:《會計理論――關于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2]IETA,UK Emission Trading Group,Deloitte&Touche Discussion Paper,Accounting for Carbon under the UK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3]The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07.
[4]Michel Callon,Civilizing markets:Carbon Trading between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
[5]Donald MacKenzie,Making things the same:Gas-es,Emission Rights and the Politics of Carbon Markets,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